就业中心

2024-09-25

就业中心(精选8篇)

就业中心 篇1

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就业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促进就业的专项服务活动;

2、开展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统筹做好城乡各类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

3、协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全市就业服务机构工作服务规范和业务操作程序,并在全市组织实施和推广;

4、在市局指导下,负责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发布和汇总,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

5、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劳动事务代理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管理服务工作;

6、开展跨地区的劳务输出输入业务,以及本市内跨县(区市)劳动力的交流与合作,并提供相应的跟踪管理服务;

7、办理用人单位就业录用和解(续)聘备案手续,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8、开展求职(失业)登记,核发《就业创业证》等证件,开展用工登记,用人单位空岗申报,全面掌握劳动力供求信息并向社会发布,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和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

9、指导本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就业服务功能的拓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10、承办市人社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就业中心 篇2

近年, 河南师范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排名中呈上升态势, 其中, 2015年为112名;学校教师绩效、教师水平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据美国科技信息所对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的分析报道, 2014年, 河南师范大学进入全球ESI前1%, 在我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第63位, 化学、物理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2015年, 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ESI高被引论文数位居国内高校第65位, 居河南省高校首位。2015年8月份, 学校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成为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的第三所高校, 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 河南师范大学已经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国家、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服务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示范”大学的奋斗历程中, 我们作为一所有理想、有追求、有历史、有责任的大学, 应该更多地思考大学的本质、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的担当。

有学者指出, 大学之“大”在于大学使命之重大、大学理想之远大、大学精神之伟大、大学胸怀之阔大、大学文化之博大、大学学问之弘大、大学师爱之恒大、大学声望之高大。这是有道理的, 履行好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 大学至少应该办成思想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

一是要把学校办成思想中心。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深深受着各种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或源自大学之外, 或来自于大学本身。大学所产生的思想足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比如, 德意志民族兴起的思想渊源就离不开大学教授康德的思想, 尤其是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中国“文革”之后的南京大学, 更是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 思维活跃、思想丰富的群体, 承载着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变革与创新的历史重任和现实责任。所以, 高校要勇于承担责任使命, 积极用最先进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凝聚大众共识、引领社会风尚,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教育和引导我们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坚守自己的思想家园和精神追求, 保持思想与理论创新的自觉, 增强思想与理论创新的自信, 坚持以先进的思想与理论启发人、教育人、引导人, 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

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要坚持立德树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要强化思想引领。”这就要求, 高校特别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等研究的高校教师, 应该成为社会先进思想的生产者和播火者, 担负起培育、践行、引领和推广核心价值观的艰巨任务, 而文学院的师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 在把学校建设成为思想中心的工作, 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要把学校办成文化中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直以来, 文化始终被认为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是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是民族的形象识别标志, 也是一个民族被其他民族要么向往、要么远离的精神磁力。尤其在现代社会, 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关键, 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就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

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负担着传播文化的使命, 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文化中心地位实现的如何, 不仅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水平和质量, 也决定着它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三是要把学校办成教育中心。教育是立国之本, 是民族兴旺的标记。大学究其本意, 首先是一所教育机构, 要为社会输送各行各业的人才, 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大学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十三五规划强调, 要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升大学教育水平, 发挥大学教育作用, 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作为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的河南师范大学, 更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自觉。我们要将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更高的水平上汇聚整合资源, 着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彰显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 充分发挥师范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优势。以文学院为代表的人文学科更应该把握机会、一马当先、乘势而上, 凸显自身教育特色, 助力学校科学发展。

四是要把学校办成学术中心, 文学院要成为中坚力量。强调把大学办成学术中心, 有助于重新回归大学的本质。著名教育家黄达人曾经说过: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 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 从理想的层面而言, 大学在本质上应该为学术而学术, 为科学而科学, 对真理的向往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大学之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高地, 大学的学术追求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当前, 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面对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河南师范大学理应辉煌再启, 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动力源泉。

就业中心 篇3

一、建立新增就业岗位信息网络

劳动就业部门要建立用人单位新增就业岗位信息收集网络,实施全方立体式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大力实施就业岗位资源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的区域内,把用人单位新增的就业岗位信息通过网络或其他现代化手段予以整合,能够随时随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并将所掌握的此类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交流和发布,使就业信息共享,需求者与被需者皆知。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镇、区、街道、居委会等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所管辖的范围相对较小,他们具有灵活机动的优势,可以直接深入到用人单位,了解新增岗位信息,并随时随地将所掌握的信息汇总分析,然后由县级劳动就业机构统一整理归类并统一对外发布。三是大力推行兼职劳动力资源协管员制度。通过在部分企业设立一名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兼职人员,及时将所在单位新增岗位信息汇总上报,使岗位信息管理工作在最基层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四是对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通过对所在区域内的重点企业进行定期分析,可以基本上掌握在某一个阶段能够提供岗位的企业,对这部分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安排专人负责,随时了解他们的新增岗位情况。五是要随时掌握新开工的各类企业情况。这部分企业往往是劳动力需求的大户,能够提供较多的新增岗位信息。对此可以积极与经贸部门、工商部门以及园区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争取他们的支持,掌握新增的岗位信息情况。

二、引导用人单位申报需求信息

要引导用人单位自觉把新增岗位需求信息向劳动就业部门申报。劳动就业部门必须有足够的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劳动力资源储备,从而吸引企业把新增岗位信息向劳动就业部门申报。企业有了空的岗位,劳动就业部门能够随时向他们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才能使企业自觉把新增岗位资源信息向劳动就业部门申报。劳动就业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千方百计地为企业用工服好务,真正地把劳动就业部门建成企业不可或缺的“娘家”。对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劳动就业部门责无旁贷,要积极帮助解决,尤其是要做好职工培训、劳动管理、建章立制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劳动就业部门要做好用人单位新增就业岗位信息申报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渠道,增强企业负责人的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地把新增岗位信息向劳动就业部门申报。

三、加强依法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新增就业岗位信息工作的依法管理也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有效手段。劳动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大对非法招用工、非法职业中介等活动的打击,净化劳动力市场,对未经批准擅自招用工以及在用工过程中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罚,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力就业,促使用人单位自觉向劳动就业部门申报岗位信息。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新增岗位申报制度,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企业新增岗位信息申报制定相应的法规,做出必要的规定,从法律角度加以必要的规范,对不按规定自觉申报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处罚,实施依法管理。

就业中心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学校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开拓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克服了就业形势严峻的困难,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2602名毕业生顺利离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XX%,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就业目标,圆满的完成了就业工作任务。20xx年我校被教育厅就业中心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石文钦等五位同志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就业工作者。因我校20xx年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在20xx年1月9日召开的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刘富奎同志代表我校做了《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学生就业》的典型发言,受到教育厅领导的好评。我校获得首届就业指导课教学大赛组织奖,在全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游静同学获得个人三等奖。我校被自治区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推荐为20xx-20xx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单位,并将申报材

料报教育部。为了实现河套大学升本任务,将涉及就业的任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安排布置,保证按时完成材料的整理和上交。回顾20xx年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一)、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者素质。20xx年,学校先后选派XX多名就业人员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同时就业指导中心也组织了各院系就业科长和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特别是今年教育厅又上了一个新的毕业生派遣系统,对毕业生派遣又有许多新的要求,学校及时选派负责此项工作的张惠同志到沈阳学习,并对各个院系就业科长进行培训;同时各个系(部)投入资金为就业科配备了与新系统相适应的设备,极大的方便了就业科与学生的联系,为完成就业派遣工作提供了物质保证。经过一系列培训,我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干部保证。20xx年,根据就业工作的新情况,学校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设专职教师,专门负责学校就业指导课和创业培训课教学,就业指导课和创业培训成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经学校领导协调,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将我校确定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和青年创业服务站,这更便于我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

能力,让毕业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在今后的创业中少走弯路。

(二)、20xx年,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学校的教学院系和专业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9个院系调整为XX个系部,原有的49个专业调整为40个专业进行招生(部分专业根据就业市场,今年停招或缓招),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

(三)、根据教育厅四项评估反馈意见,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进行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加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了32个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能够满足各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需求。校内实训基地重在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

二是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共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194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周边省市,涉及各个领域的就业实习基地网络。仅在巴彦淖尔市就有内蒙古中粮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河套酒业集团、秋林公司、紫金矿业集团等实习实训基地XX0个。为了更好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与区内外315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保障。如我校医学院与北京、天津、东北等地的50多家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我校的高护专业学生因基本功扎实、工作主动积极、

能吃苦耐劳而被这些医院爱称为“河套牌”护士,受到很高赞誉,大部分学生在实习之后被实习医院留用。我校20xx届供用电专业的33名毕业被紫金矿业集团一次录用,并送往宁夏大学培训一年,培训期间的所有费用全部由紫金矿业集团负责。

三是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成功进行定单式培养尝试。20xx年,我校与北京安博教育集体、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北方印刷研究所等公司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为我校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的改革、拓宽毕业生就业基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参加“选派大学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和“三支一扶”、应征入伍等项目。营造毕业生敢下基层、愿下基层、乐下基层的良好氛围。今年我校共有263人参加“选派大学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报名。有45多名同学预报名参军入伍;有64名同学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二、就业工作保障有力,学校始终坚持对就业工作“三保障一突出”

1、健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本着“出口畅,入口旺”的思路,全力支持就业工作。为了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校大力推行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的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系,成立了由校长和分管就业的副校长为正副组长的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院(系)主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办公室、教务

处、团委学生处主要负责人,院系也成立了由院系主任为组长的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得力措施,将就业工作贯穿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20xx年7月,学校将就业指导中心从原招生就业处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负责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机构,并进一步充实了工作人员,同时各个院系都成立了实习就业科,具体负责本院系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机构设置涵盖了全校各个教学院系,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全校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效开展。

2、加强制度保障,保证就业工作制度化、程序化。

为了保证对全校就业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指导,学校每年召开专门研究就业工作的党政联席会议,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就业工作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先后制定了《河套大学关于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实施方案》、《河套大学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各教学单位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投入及实绩考核实行挂钩的有关规定》、《河套大学对院系就业工作评估细则》、《河套大学院系就业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在制度上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

3、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为就业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中药系就业中心活动策划书 篇5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显示,职场礼仪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对职场礼仪的了解也不容乐观,为了增强我校大学生对职场礼仪知识的了解,为以后打下结实的基础。简历,被喻为是求职成功的第一块敲门砖,它好比应聘者的脸,优势和劣势都写在这张脸上。一个成功的求职者背后必有一份优秀的简历,简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应聘成败。为了提高我校同学制作简历的能力,进而提高我校的就业率,为了加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故特举办此次“个人简历制作大赛”。希望大家能从活动中获得收获,为将来踏入社会面临就业提前作好准备。

二、活动目的1、丰富大学生活,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普及简历书写基本理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2、致力于加强关于设计与排版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3、展示同学们对软件的掌握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质。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一份参考,使其求职路更加畅通。活动单位:

活动主办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就业服务中心

活动对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学生

活动嘉宾:XX老师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8号~2013年11月22号

四、表现形式:

个人简历(word)

五、活动要求:

1.参赛简历必须自行设计制作,纸质简历一律用A4纸打印,字体最好采用常用的宋体或楷体,排版要简洁明快。电子版简历则可通过多种方式制作,须提供原件。

2.简历内容必须真实;充实、丰富,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强调潜力和热情;注重实用。

3.设计合理,简历色彩与形式和谐统一,突出作品的独创性、可观赏性,要求总体美观大方,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

4.参赛作品须附上参赛人的所在班级、真实联系电话、邮箱,以备联系。

六、活动流程 :.2013年11月8号~2013年11月9号宣传本次活动。.2013年11月10号~2013年11月15号收集参赛作品。.2013年11月15号~2013年11月17号 初赛 筛选出30件参赛作品进入复赛。

4.2013年11月18号 复赛 进入复赛的作品经学生投票后选出15件人气作品进入决赛。

5.2013年11月18号~2013年11月20号 决赛将进入决赛的作品交至专业老师点评,最后选出6件优秀作品。

6.2013年11月22号公布获奖名单,并给获奖学生颁奖。

七、评分细则:

1、按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邀请评委

2、评选规则:参赛简历主要能突出本人特长,专业知识、获得奖项等。在此之上考虑其包括的创新性、实际和独特性。

注:满分100

第一部分:外观设计(20分)

(1)纸张格式美观大方(6分)

(2)布局得体(12分)

(3)篇幅合理(2分)

第二部分:简历内容(50分)

(1)基本信息:(10分)

(2)教育背景:(20分)

第三部分:其他(30)

(1)文字(7)

(2)措辞(3)

(3)礼仪(20)

八、准备活动

1、宣传工作 :由宣传部负责

宣传形式:11月8号--11号食堂门口粘贴海报,在食堂门口做宣传及报名活动,持续3天。

2、召开班长会,印发一份简历制作大赛通知给各班班长。

3、给一周的时间让参赛选手自我准备和设计个人简历。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份荣誉证书+0.3专业分

二等奖二份荣誉证书+0.2专业分

三等奖三份荣誉证书+0.1专业分

十、经费预算:

奖品50元一个 30元二个 20元三个

宣传单 每张0.5元 100张=50元

总计 150元

创就业中心微电影创作大赛宣传单 篇6

--------微电影制作大赛

用光影聚焦生活

十分钟可以干什么?十分钟的视频短片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十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你从现实走向梦想;我们的青春与生命,是献给被梦想蛊惑的那十分钟的热泪。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DV、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成最不真实的电影短片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世界。我们热爱影像,因为留不住时间。

此次将在本院展开大学生微电影征集活动,11级每个班级必须至少出一份作品,09级和10级采取自愿参与形式,你们的作品也许是2到3分钟的灵光乍现,也许是30到40分钟的深思熟虑(建议5到10分钟)。只要你有勇气,拿起身边的任意的摄影设备,截取生活某一个片段,发挥无限创意将它们转化成影像,就可以参加此次比赛。参赛作品应围绕大学生活,凸显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的特点。参赛作品可以是:爱情片、搞笑片、动作片、剧情片、恐怖片、科幻片、伦理片、励志片、歌舞剧;也可以是:广告片、记录片、小品、话剧、个人演唱会、精彩演讲片段、经典文学的重新演绎、对恋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离奇梦境的再现。

活动形式:全院征集微电影作品,然后通过比赛形式,评选出各个获奖队伍,颁发奖状和奖品。

参赛方式:请于 12月17日晚用优盘备好作品于6:00交到博习楼一楼创就业中心办公室,比赛时间另行通知。比赛时请所有队员都来参赛,其中一人在电影结束后对其解说。

作品要求:

(1)要求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他人,如发现抄袭行为,取消参赛资格。(2)微电影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

联系方式

王同学:***,鲍同学:***

主办方: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能源学院

协办方:

创就业中心

就业中心 篇7

日前, 记者采访了重庆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就业中心主任谢渝霖, 请她就重庆大学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分享经验。

借助新媒体拓展信息渠道

记者:我校在新浪网上的就业微博粉丝已经有万余人, 在微博中, 不仅有最新的招聘信息、职业培训还有励志的小故事、心里测试等等, 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最初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这一当下流行的方式传播信息?这一新型渠道在学生中反响如何?您认为就业工作如何更为有效的开展?

谢渝霖:在重庆大学关于“将红旗插向超新媒体”的号召下, 2011年初就业中心开通了重庆大学学生就业官方微博, 并将自身定位为“传递就业信息, 加强就业指导, 营造就业氛围”, 充分利用其实用性、易操作、更新快等特点, 将“关注”锁定在就业形势政策、求职网站、大型企业、成功校友、兄弟院校。

微博作为新型的媒体形势, 是就业宣传的重要渠道。至于我们为什么要考虑运用这一流行的方式传播信息, 其原因是:第一, 微博作为新型媒体容易受到90后毕业生的青睐;第二, 微博可以将就业信息及时“送”到学生手中, 并分担就业信息网的压力;第三, 微博信息量大, 可以广泛宣传及交流就业指导、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就业活动等信息,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

自开通官方微博以来, 我们非常重视微博的规范管理, 不断强化维护的政策性、及时性、规范性等原则, 专门为此制定了《重庆大学就业微博维护和管理办法》, 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 成立微博维护小组, 明确分工, 精细化操作, 设置了就业要闻、学院动态、重要通知、就业信息、实习信息、职场微语、就业指导等十五个栏目, 为同学们第一时间发布就业资讯。运用这一“超新媒体”开展就业工作, 得到了重庆大学学生的喜爱, 他们纷纷“关注”就业微博的动态, 常常在微博中就有关职业规划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向就业微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或建议。截至2011年10月, 重庆大学就业微博已发布信息2254条, 转发及收到评论4218条, “网罗”粉丝1万3千余名, 就业微博现已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 我们与重庆大学校报合作开通了“就业指导”专栏, 针对师生广泛关注的就业话题展开分析讨论。去年一年, “就业指导”专栏共组稿并发表了应征入伍、基层就业、人物访谈、考研择业、实习实训、求职技巧六个话题, 为广大毕业生排忧解惑。另外, 我们主办的重庆大学就业工作简报, 以“促进工作交流, 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 设置了就业要闻、学院动态、求职指导、创业天地、对话名企、人物访谈等十个栏目, 每月末以电子版形式挂网发行, 去年一年发行六期, 为全校就业工作者、毕业生及在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

师生零距离交流无间隙

记者:我们看到, 每年都有一封由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全体老师署名的致毕业生的一封信准时展现在毕业生面前, 里面详细的向学生们介绍本年即将开展的就业工作, 学生们在毕业求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学生来说, 这无疑是一封带有贴心关爱的信件。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工作开展的情况, 另外, 希望能分享一些经验, 您认为, 如何在就业服务中当好东道主, 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谢渝霖:根据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我校在就业指导服务中树立了“服务对象有要求, 学校有行动”的工作理念, 以不断变化的意识和手段服务学生和用人单位。

毕业生在择业前, 虽然对就业的政策、形势、求职择业的途径、程序、技巧等多方面有所了解和准备, 但真正进入毕业阶段, 仍然有许多的问题, 多年来, 我们在接待同学咨询的过程中发现, 许多时候众多学生咨询的是同样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就业相关的情况, 我们就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个梳理, 给毕业生写一封信, 既宣传了就业方面的知识, 又解答了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又传递了党和政府及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一封信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减少了就业咨询的工作量, 普遍问题统一咨询解答, 便于统一认识, 整体推进工作。毕业阶段的学生, 学业、择业、交友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和困惑, 需要贴心的关怀和鼓励, 各种就业讲座、活动, 不同形式的就业咨询、指导, 让学生时时感觉被关怀, 多一分关爱, 少一分困惑, 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 鼓励他们正确面对问题, 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勇敢接受毕业阶段的各种挑战,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谐让我们忙碌的工作更有成就感、幸福感。

同时, 我们千方百计为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优质地服务。为确保就业招聘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我校多措并举,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利用网络媒体搜集、发布招聘会信息;就业中心每天及时在就业信息网上更新、发布招聘会及需求信息, 并建立了毕业班辅导员QQ群, 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二是有效协调招聘会时间、场地、人员, 以市场理念建设校园招聘市场;用人单位通过邮件公布需求岗位、电话确认时间场地、网络发布需求信息等流程顺利的将就业信息发送到就业中心, 我们审核后用各种形式及时宣传、发布;中心对每一场招聘会安排校园大使全程跟踪服务, 安排就业宣传团队对招聘会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报道, 真正做到“用人单位有要求, 我们有行动”。三是及时跟踪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就业中心通过招聘现场访谈、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回访等形式, 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培养、就业指导及招聘会组织和服务工作等方面的意见, 据此及时改进和优化我校就业服务工作, 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前来我校选聘毕业生。

多措并举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记者:您认为, 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如何有效构建并有效实施?

谢渝霖:经过多年就业工作实践, 我校不断深化就业指导、服务, 构建起一套较为系统、专业、独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其一, 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纳入选修教学计划, 有学时、有学分、有专职教师。其内容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能、技巧等, 我校毕业生选课积极, 加上参加各种培训及讲座的人数超过85%。

其二, 咨询辅导。我校已构建了制度化的咨询辅导机制, 校就业中心有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定时轮流负责咨询辅导, 一年来, 就业中心接待学生电话、面谈咨询1200余人次;同时, 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 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提高求职能力。这些活动包括公务员备考讲座;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指导学生参加百度全国大学生职商挑战赛等。

其三, 市场建设。我校积极推行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协调建设, 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中小型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 完全实现了毕业生招聘活动小型化、专题化、经常化, 保障招聘活动安全、高效。同时, 我校重视对就业无形市场的建设, 建设功能较全的就业信息网站, 拥有独立使用的服务器, 网络宽带环境良好, 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维护和信息及时发布。目前为止, 就业网访问量累计数达600万次, 现已成为用人单位发布信息、毕业生把握需求动态的主要渠道。

其四, 信息服务。我校积极拓展信息交流的空间, 采取“发函、参会、上网、媒体公布”等措施, 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收集就业信息。同时, 校就业中心每天及时在就业信息网上更新、发布招聘会需求信息;并将重要信息及时整理通告, 发至辅导员QQ群, 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

其五, 实习实训。我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 主动与就业热点地区、国家重点行业、重点用人单位、校董事会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设立多个就业实习、见习、创业基地。

记者:近年来, 重庆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举措较多, 取得了好的成效, 您能否就此做一些介绍。

谢渝霖: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近年来, 我校围绕“建设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办学目标和定位,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 以科学制定“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和“985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 以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为保障,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我校以国家和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 以专业实验班为载体, 探索通信、软件、机械等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于2010年3月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弘深学院”, 统筹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改进全校优异生培养机制, 并纳入学校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中专项支持, 促进全校各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推进“本硕 (博) ”连读、产学研 (订单式) 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培养、二专、辅修等改革,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适应于多样化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正逐步形成。每两年, 学校及各学院根据国家、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相关政策, 以及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及人才培养工作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等信息, 在深入比较分析国内外同类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积极开发校外资源, 拓宽人才培养空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 我校相继与广东核电集团、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大型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开展了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同时, 为丰富学生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我校与台湾中正大学、华东大学, 山东大学, 中山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实现了交换生培养。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校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专业的资源优势, 实行二专制培养模式。我校每年申请攻读第二专业1500余人, 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发挥工科优势,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校工科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学校注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学人才, 各学院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方向, 开设模块课程, 增强工学人才培养有效性,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良好就业。如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设置了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设计制造信息化、现代机械设计、工程机械设计、重型机械设计、车辆方向等7个方向模块课程。

服务学生义不容辞

记者: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 您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有何体会, 希望您能分享一些心得。

谢渝霖:从事学生就业工作20余年, 我有这样几点深切的感受:

第一,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

就业工作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引导学生将自我发展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 鼓励学生用知识和能力报效国家, 回报人民, 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第二,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检验指标。

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学生就业情况是其直观的表现, 换言之, 学生就业情况客观反映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 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重庆大学积极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招生、培养、专业建设和工作考评”的“四挂钩”政策,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统筹机制, 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 及时进行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等方面的调整,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 不断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 提升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良好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学生就业工作关系社会民生大计, 多年来, 重庆大学作为国家的重点高校, 以雄厚的办学实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秀人才, 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历年来, 我校毕业生需求总体突出,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我校在努力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 积极引导毕业生投身国防、能源、交通、建筑等国家重点行业和西部大开发中建功立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等大型国有重点行业以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等省市人事厅和长虹、华为等大型企业都把我校作为引进人才的重点合作高校, 每年度都来我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积极促动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对我校学生培养质量表示满意, 认为我校毕业生政治素质过硬, 团结合作, 敬业忠诚, 基础知识扎实, 适应能力强,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

第四, 学生就业工作是功德无量的崇高事业。

就业再就业政策问答 篇8

问:我今年本科毕业,听说有些人可以申领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不知道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可申领?补贴标准具体是多少元?

答: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身患残疾,以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广西区内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申领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以高校毕业生毕业当年自治区发布的一类地区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计。2015年,我区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为1120元。

问:我专科毕业1年了,希望进入就业见习基地单位参加就业见习,请问可以得到补贴吗?如果有,每个月可以得到多少钱?

答:毕业2年内暂未落实就业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实名登记或失业登记后,进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的,可以享受就业见习补贴。

目前,我区执行的就业见习补贴标准为900元/月·人。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为见习人员发放见习生活补贴(含见习补贴)不少于1200元/月的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标准提高到1200元/月·人。就业见习人员见习期未满提前离岗,当月见习不足10个工作日的不予发放当月就业见习补贴,满10个工作日不足1个月的,按50%发放当月就业见习补贴。

问:在广西,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什么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登记?

答:我们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具有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教育学历、取得毕业资格的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应届高校毕业生称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凡在我区各市报到或求职的区内、区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都纳入实名登记范围。

问:我今年28岁,因为所在的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刚刚辞退了一批员工,我正好也在此列。我希望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请问是否可以办理失业登记?到哪办理手续呢?

答: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均可办理失业登记。您可以到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准相关信息,然后办理失业登记。

问:什么类型的企业可以得到新增就业岗位社保补贴?补贴标准是多少钱?

答:申请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社保补贴的企业(含中、区直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设区市确定的主导产业范围,并经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地方实际认定。

2.在我区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

3.开发出新增就业岗位。每新增1个就业岗位,按该企业为其新招用人员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月人均额度为基数进行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且应连续计算,不得分时段享受。

问:什么单位可以获得公益性岗位补贴?能补贴多久?

答: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单位,可按其实际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人数给予一定额度的岗位补贴。

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一致,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年龄为准)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问:我去年大学毕业,今年创办了一家公司。我是否可以获得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如果可以,具体的额度、期限及贴息比例情况是怎样的?

答:凡毕业2年内在广西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持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就业创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释解教人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以申领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

符合贷款条件的个人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借款人提出展期且担保人或担保机构同意继续提供担保的,经办银行可以按规定给予展期一次,但展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个人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问:我区对创业孵化基地及入驻孵化企业是否有补贴?如果有,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创业孵化基地及入驻的孵化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补贴。具体情况如下:

1.厂房类、园区类基地,每扶持一户孵化企业成功运营一年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按每户不低于1.3万元/年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2.楼宇类、铺面类、市场类基地每扶持一户孵化企业成功运营一年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按每户不低于1万元/年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对于入驻孵化企业补贴标准如下:

1.场地和水电补贴。孵化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并与基地签订了场地租用合同的,可按季申报场地和水电补贴,补贴标准最高不得超过1300元/户/月(两项合计),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2.一次性创业补贴。孵化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正常纳税经营满1年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2000元/户的一次性补贴。

3.吸纳就业困难群体给予一次性补助。孵化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履行合同满1年后,按15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吸纳就业援助对象的,按2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并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孵化企业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

问:符合什么条件的组织可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认定为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对于房租和宽带接入费是否有补助?如果有,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条件如下:

1.场地不少于500平方米,工位不少于100个,环境安全舒适,能提供免费宽带网络、电脑和公共软件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2.引进1个以上天使投资机构或其他创业投资机构进行合作;

3.配备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和导师团队;

4.每年新入驻孵化的创业团队或项目不少于10个,孵化成功并在当地新注册企业不少于5家;

5.每年内举办项目路演、创业沙龙、创业讲座或论坛等活动不少于10次;

6.入驻创业团队、创业抽样满意率90%以上,且申报上年内无投诉或投诉经查实无不良影响的。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获得认定的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可以申报房租和宽带接入费补助,具体标准如下:

房租和宽带接入费补助标准按每个基地每年实际缴纳的房租和宽带接入(租用)费的70%给予补助。属自有房产创办的基地,由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参照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合理确定其房租补贴。房租和宽带接入费补助最高不得超过每个基地每年55万元。

问:我是大学毕业生,去年毕业后开了网店,现在希望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希望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请问如何申请?

答:毕业两年内在网络平台开展创业活动的高校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1.在网络平台从事实物或虚拟商品交易活动,持续正常经营半年以上,无违法违规交易行为,且累计交易额不低于1万元。

2.网络平台为经国家商务部或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公布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所设立的电子商务平台。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向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出贷款申请。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贷款申请材料包括:毕业证书、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户口簿、贷款申请书、货款抵押担保意向和还款计划、合法有效的“网店”经营状况证明等。

上一篇: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下一篇:花边饺子里的爱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