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2024-05-21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共8篇)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1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计算机楼A218室

电话:0516-83590183 /8359018

5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流程

《报到证》办理流程

(一)《报到证》办理需由院校就业工作部门在江苏省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上报数据并通过自审后,生成《报到证》编号,然后携带相关书面材料至我中心审核后,签发《报到证》。非院校就业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来我中心代领他人《报到证》的,还应持本校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联系函(样本见附件)及领取人的有效证件。

(二)办理《报到证》时,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应对以下书面材料进行审核:

1.毕业生被录用为公务员的:需出示公务员录取通知书。

2.毕业生至省内企业单位就业的:需出示就业协议书。

3.毕业生至省内事业单位及其它单位就业的:需出示就业协议书,或各市地方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的《接收函》。

4.毕业生至其他省、市就业的:需出示协议书,或当地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接收函》。

5.《报到证》开至毕业生生源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或档案托管机构,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的:需出示用人单位用工证明,证明须包含用人单位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6.离校时未取得毕业资格,后经过补考等相关手续取得毕业资格的:需出示毕业证书原件。

7.已升学的毕业生需按原学历层次办理《报到证》的:出示已升入学校的书面退学证明及就业协议书或接收函;如尚未报到注册即放弃升学的,需本人申请,并经升入学校备案。

8.结业生办理《报到证》:需出示结业证书及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结业生的书面证明。

(三)在籍(在校)学生报名参加高一学历层次自学考试,毕业时已获得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或在籍在校学习毕业后两年内获得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且没有就业的,可到原学籍所在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申请办理高一学历层次《报到证》。办理时需出具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原专科学校开具的未就业证明。

(四)毕业生已办理过《报到证》,又需要更改就业去向的,由毕业院校就业工作部门在江苏省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上报数据并通过自审后,携带以下材料至我中心办理改派手续:

1.原《报到证》;

2.原派遣单位同意改派的书面意见;

3.现需派遣单位接收意见;

4.在原派遣单位工作满1年、已办理转正定级、或毕业离校超过2年的,不再办理改派手续。

(五)定向(委培)生需要派遣到非原定向(委培)单位,还需出具原定向(委培)单位同意解除定向(委培)关系的书面意见。

(六)《报到证》遗失需要补办的,按以下流程办理:

1.毕业2年以内的,需由原派遣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并在江苏毕业生网(.cn)或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布遗失启事,然后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补办《报到证》。

2.毕业超过2年的,《报到证》不再补办,但可以办理有关证明。首先由毕业院校开具证明,注明毕业生姓名、性别、毕业时间、专业、派遣单位、报到证号等内容,加盖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印章;凭该证明到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核实后加盖毕业生调配专用章;

3.2000年以前毕业,需办理相关证明的,还需出示该毕业生毕业时的调配派遣名册复印件,并由毕业院校开具证明,注明毕业生姓名、性别、毕业时间、专业、派遣单位、报到证号等内容,加盖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印章;凭该证明到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核实后加盖毕业生调配专用章。

补办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报到证》遗失需要补办的,按以下流程办理:

1.毕业2年以内的,需由原派遣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并在江苏毕业生网(.cn)或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布遗失启事,然后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补办《报到证》。

2.毕业超过2年的,《报到证》不再补办,但可以办理有关证明。首先由毕业院校开具证明,注明毕业生姓名、性别、毕业时间、专业、派遣单位、报到证号等内容,加盖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印章;凭该证明到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核实后加盖毕业生调配专用章;

3.2000年以前毕业,需办理相关证明的,还需出示该毕业生毕业时的调配派遣名册复印件,并由毕业院校开具证明,注明毕业生姓名、性别、毕业时间、专业、派遣单位、报到证号等内容,加盖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印章;凭该证明到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核实后加盖毕业生调配专用章。

户口、档案转出

1.业务介绍

A:毕业生在2年托管有效期内,可随时办理就业派遣手续。凭就业协议书(或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出具的《毕业生接收函》)来我中心办理就业手续,重新领取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将户口和档案转入单位(或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中心)。

B:毕业超过2年的托管人员,不能再以毕业生身份办理就业派遣手续。用人单位如果要为毕业生办理调动手续(即只能出具《调档函》不能出具《毕业生接收函》)的,应先将户口和档案迁回原籍,再按在职人员身份办理调动手续。商调手续在原籍人才中心和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之间办理。

C:能够向公安部门申请到“户口准予迁入证明”的,可以单独将户口迁出,户口迁出后,档案可以自由流动,不受户口限制。即:户口单独迁出后,凭《调档函》也可单独办理档案转出手续。

D:可以单独申请“户口准予迁入证明”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房迁。购房面积、居住年限符合当地公安部门规定的准予迁入的条件即可。南京市规定购房建筑面积大于等于60平方米以上的,可以向当地公安分局申请“户口准予迁入证明”。

(2)婚迁。配偶是家庭居民户口的,可先领取结婚证,再以夫妻投靠方式,向当地派出所申请“户口准予迁入证明”。

(3)以未婚子女投靠父母方式,向父母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户口准予迁入证明”。

2.常见问题

托管2年期内或期满后,如何将户口、档案转回原籍?

答:可按照以下流程办理。

1、持身份证直接到我中心办理派遣回原籍手续,现场领取报到证和户口迁出介绍信,登记确认档案转回原籍(县市级)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

2、持报到证和迁出介绍信,去宁海路派出所领取《户口迁移证》;宁海路派出所地址:南京市三省里1号(步行约5分钟);请在办完户口转出手续后查验核对《报到证》和《户口迁

移证》信息准确无误;有误的可现场更改。

3、档案由我中心通过邮政机要局转回原籍(县市级)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一般每星期

二、星期五各集中转递一次。您可登陆本网[查询中心],查看您的档案从我中心转出的转往去向、转出时间和机要号码等信息;档案转递周期一般需要一到两周(省内一周,省外两周,边远省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4、自办理转出手续之日起7-15天后,电话咨询或登陆当地人才服务中心网站在线查询到档情况;如档案已到,请携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身份证到原籍市(县)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档案接收确认手续;当地人才服务中心一般会在户口迁移证背面加盖“接收专用章”;

5、携带《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和父母户口本到父母家庭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6、本人不方便前来办理的,还可委托来人代办。代办人持代办委托书(可点击直接下载,或在本网“下载中心”另行下载)、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前来办理相应手续。

7、友情提醒:请妥善保管好“两证”,遗失补办的手续很麻烦。

因研究生录取,如何将户口和档案迁至录取学校?

答:在研究生待录取阶段,凭待录取高校出具的《调档函》可来我中心办理转档手续。正式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及身份证原件、与我中心签订的《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合同》到我中心办理户口迁出手续。流动党员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同时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2年托管期内,因单位录用,需转出户口、档案,应该怎样办理?

答: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加盖用人单位及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的接收印章)或《毕业生接收函》或《公务员录取通知书》以及与中心签订的《托管合同》到中心综合服务台办理相关手续。

一、出具材料

1、公务员录取

设区市及其以上的组织部或人事局(厅)签发的《公务员录取通知书》

2、省部属单位(经过备案的单位)

《就业协议书》或由单位出具的《接收函》

或 加盖江苏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接收印章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3、南京市单位

南京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统一出具的《南京市毕业生接收函》(A类)

或 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出具的《接收函》

4、无锡市单位

加盖无锡市人事局接收印章的《审核备案表》或《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5、苏州市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或苏州市人事局出具的接收函

或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必须加盖用人单位及苏州工业园区或苏州市人事局接收印章)

6、上海市单位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具的《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

知》(批复的黄色联)。

7、天津市单位

《XXXX年外地院校非天津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津就业申请表》。

8、深圳市单位

深圳市人事局出具的《深圳市人事局接收院校毕业生函》。

9、北京市单位

部委直属单位或中央直属单位的,需出示就业协议书、经用人单位盖章同意接收的“绿表”(第二联);

派往北京市属单位的,需出示就业协议书、北京市人事局同意接收函。

10、其他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必须加盖当地人事部门接收印章)

当地人事部门出具《接收函》/《调档函》

二、办理程序

本人携带相关材料来省招就中心办理转出手续(根据教育部规定,毕业超过二年的,不再办理毕业生就业派遣手续,即不能直接派遣至工作单位(或单位所委托的人才服务中心),只能先迁回原籍(档案转回原籍人才服务中心,户口落回父母家庭户口中),再按人事部门人才商调手续办理);

三、办理要求

1、可以委托他人持委托书代办,如身份证遗失,必须本人携带毕业证书原件来省招就中心办理;

2、如未办理过户口档案托管手续的,办理转出手续时请带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

3、因派出所数据统计之需,每月最后一天的下午,暂停办理户口的迁入和迁出手续;

江苏省外高校毕业生,回省二分希望转回原籍的,应该怎样办理?

答:先在网上预约,再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我中心一楼综合服务台办理改签转档回原籍的手续即可。

以上所有手续如本人不方便亲自前来办理的,均可委托来人代办。代办人持代办委托书(可点击直接下载,或在本网“下载中心”另行下载)、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和上述材料前来办理相应手续。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2

朱克勇: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的状况, 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工作中, 切实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认真执行“领导重视, 组织保障, 人员到位, 经费落实, 政策鼓励, 全员参与”24字就业工作方针, 深入推进“学校领导统筹全局、就业中心具体牵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院系班级层层落实”32字就业工作机制, 不断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研究为一体的10字就业工作体系, 以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为中心,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 以开拓就业市场为主轴, 以加强就业指导力度为抓手, 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为依托, 以完善信息平台为保障, 有效开发和利用各方资源做细做实目标考核、全员参与、职业教育、政策引导、市场拓展、创业助跑、服务保障和就业帮扶等8大促就业工程, 有效促进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学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 学校也因此多次荣获“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记者: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在开展校企合作上有哪些新的方式给学生和企业搭建高效的平台?

朱克勇: (一)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建设就业创业基地。通过上门走访、联手共建、政府搭台、校友牵线、科研合作、文化宣传等途径, 先后在江苏中洋集团、大金空调有限公司、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鼎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海博物流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融氏企业有限公司、上海爱屋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市都市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廷亚冷却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捷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丹尼斯克 (中国) 有限公司、川田机械制造 (上海) 有限公司、浙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浙江恒兴饲料有限公司、水产科技园、上海捷联咨询有限公司、中国 (上海) 大学生创业公共实训基地、上海震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单位建立200多个就业创业实习基地。

(二) 全面实施“市场拓展工程”, 多渠道、全方位建设就业市场。

紧紧围绕学校新时期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目标, 突出我校特色学科优势, 坚持“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毕业生市场定位和“巩固、拓展、提升”的方针, 根据学校的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最大限度地优化就业结构, 研究市场、培育市场、构建符合我校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就业市场体系。

1、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广拓就业市场。校、院两级市场拓展人员把展报国企业行实践活动。每年暑期, 联合校团委, 开展“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报国企业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选拔优秀的在校准毕业生同学到长三角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知名企业中去访问、参观、调研。着力推进“就业实习计划”, 利用暑期组织大三年级学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习, 增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全面了解, 深化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广泛合作和良性互动。

3、创建驻校工作站。加强与一些地方人才机构的联系, 设立“驻校工作站”。通过驻校工作站, 地方人才机构及时向学校通报当地有关人事政策和用人需求信息, 组织本地用人单位参加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校园招聘活动。学校也积极为各地提供急需人才, 协助开展人才培训, 实现地方与学校的协作发展、共建双赢。

4、加强网上就业市场建设, 多渠道开辟“就业源”。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猎渔”工作室, 积极依托互联网开走访、联系用人单位工作固定化、常态化, 每年的7—11月份是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黄金时节, 各级就业市场拓展人员至少每周走访一个新的用人单位, 并及时总结、反馈走访成果, 校就业指导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市场拓展交流会, 分享经验, 剖析失败的原因。针对市场拓展工作中突出的校友、老师、学生, 学校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贡献奖”, 年底将根据其市场拓展的数量和质量在就业工作研讨会上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此外, 还应积极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的作用, 不定期邀请企业老总、人力资源经理到校进行企业宣讲, 宣传企业文化和选材标准。

2、着力推进“就业实习计划”, 开发网上就业市场。此外, 学校还将积极推出网上视频面试、毕业生视频简历等多种信息服务方式, 真正把市场搬到了网上, 给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极大方便。

5、建立就业合作联盟。加强杨浦区、浦东新区各高校的合作与联系, 筹建区域就业合作联盟, 积极开展校际间的横向联合, 市场共拓、信息共享, 共同建设就业市场, 共同举办大型双选会、毕业生推介会, 共享就业网站信息, 相互推介市场, 共建就业基地。

6、充分发挥各地校友会和校友作用。每年举办由校友创办的企业、校友就职的企业、校友推荐的企业专场招聘会;建立各地校友会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不定期发布由各地校友会整合提供的就业信息。

记者:在就业工作中, 对学生的辅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学生认清自我和定位发展上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校对学生的辅导从哪些方面入手?

朱克勇:一、在职业辅导方面完善职业辅导体系。学校建立了以“诊断式”学生职业测评为基础, 以全程化、全员化的生涯发展与创业教育为重点, 以能力素质拓展为辅助, 以个性化咨询为补充的就业指导体系, 即“1+3+X+1”高校就业教育指导模式。“1”为一门《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3”为《求职管理》、《创业基础》、《职业能力拓展》三门选修课程;“X”为与课程配套的各类大赛、创业就业专项训练营等若干项活动、讲座、报告、培训;“1”至少接受一次个性化咨询辅导 (含职业测评) 。

强化课程建设。在第一课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求职管理》、《创业基础》、《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 聘请专家、成功校友、心理咨询师开展系列讲座, 指导学生正确定位, 确立职业方向和努力目标。在第二课堂引进北森职业测评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学堂,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大学生自主就业协会和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则为毕业生分享信息、交流经验搭建平台。

开设“专家门诊”, 职业咨询师为大学生就业把脉。选派教师参加“专业、系统的职业指导师资培训, 挂牌门诊, 为同学职业化咨询和个性化服务。

二、创业教育方面

1、建立了协同配合、运行高效的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校、院两个层面都成立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并建立了由校领导牵头, 校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科技处、资产经营公司等部门共同参与创业教育工作小组;校就业指导中心专门成立了“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

2、建成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兼专职师资队伍

经过近几年校内培养和校外聘任, 目前, 我校从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已达41位, 其中校内15位, 校外26位, 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师资占32.5%。

3、设立了多项能引导同学“想创业”的激励政策

学校先后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科技创业奖励基金、科技创新专项奖学金、大学生创业励志捐助基金等用于激励学生创新创业, 积极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引导同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4、搭建了多个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平台

2008年起把《职业生涯规划》列为本专科生必修课, 开设《创业基础》和《求职管理》全校选修课, 2010年起又调整必修课大纲将创业基础部分加入必修内容;先后与上海水产科技园、上海捷联咨询有限公司、中国 (上海) 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上海震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创业孵化与实践基地;合作开发了专业化创业实训软件系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系统, 建设了创业模拟实验室和临港海洋科技创业苗圃;定期组织举办创业表彰会及创业者沙龙、创业政策进校园、企业家报告会、创业训练营、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实现了创业教育与实践服务的全程化。

5、公开出版了多个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成果

编著并出版了《大学生创业训练教程》、《择业与就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中国青年创业案例精选》等创业教育类教材5部, 在《教育思想理论》、《中国校外教育》等杂志公开发表创业教育类论文10余篇, 开展有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题研究15项目, 创业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6、成功培育了多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和学生社团

据不完全统计, 近三年来有800多人次学生参加了由创业课程的学习或实践, 成功培育出了50余支创业团队, 注册资金达到2000万元, 其中, 16个项目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资助。此外, 学校扶持、指导和壮大了大学生前程工作室、大学生创业社、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大学生自主就业协会、JA组织海洋分会等多个学生社团, 形成了大学生自助服务生涯发展与就业的良好氛围。

7、重点实施了学生创业助力专项计划

此项目由校招毕办、研究生部、团委、校资产经营公司以及校外有关机构、企业联合实施, 共同推进我校学生创业的系统工程。创业助力计划主要为我校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合作、加盟、融资、贷款及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由学校组织专家为若干名我校大学学生提供一定学时的免费创业培训, 并由校资产经营公司以及有关校外企业对我校学生进行创业投资。

8、多次捧得了全国、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奖项

我校学生先后荣获“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第六届“上汽教育杯”科创大赛特等奖、第十六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三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记者:在学生的调查中发现, 校园招聘会是在校生找工作的首选, 请您谈谈我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的情况以及招聘中反映出的现象。

朱克勇:截止到2011年7月, 我校共举办80余场不同规模校园招聘会;动员师生员工主动出击, 收集就业信息达4500余条;通过电话联系、登门拜访、参加招聘会、网站猎寻等途径, 联络用人单位850余家, 收集有效就业信息达2650余条。此外, 2011年各学院共开发和利用了280余位校友参与就业工作。

201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良好, 企业人才需求明显增加, 到校招聘的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20%。机械类、工程类、食品类、物流类、管理类、计算机类、语言类专业市场需求较好, 供需比达1:3.5以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仍是毕业生首选的主要就业地;毕业生的基本流向为:厂矿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科研、学校) 、银行、民航、攻读研究生、专升本、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等等。从2011年统计情况来看, 毕业生中65%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中外合资、独资及民企就业。随着各级政府和学校各项优惠政策的引导, 毕业生就业观念相比以往有了一定的改善, 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就业、艰苦行业就业、离沪就业人数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 目前我校每年培养3200多名应届本专科毕业生, 涉及44个专业或方向。其中水产类、海洋类及食品类是我校的特色专业, 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优势较为明显。另外, 工程类、计算机类及经贸商科类专业市场需求也比较好。

记者:一批一批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 对他们来说是迎接挑战的时候, 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培养的考查, 我校2011届毕业生情况怎么样?对毕业生您有什么建议?

朱克勇:2011年我校共有毕业生3837名, 研究生501人, 本科3169人, 高职167人。截止到7月10日, 全校总体签约率为61.7%, 就业率79.72%, 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毕业生离校签约率高于去年同期5.2个百分点。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3

重庆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职责是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建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加强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拓展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学校建立了就业综合信息传播平台,该平台作为就业信息化建设公益性项目,以液晶显示屏为发布载体、SD卡为信息储存介质、声像多媒体为传播形式,栏目包括就业情报、职业规划、职场分析、政策解读等综合资讯,主要用于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企业文化宣传信息、高校就业资讯、高等教育资讯、校园活动信息、公众服务信息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在学校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国家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行使在校学生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和管理职能的部门。对外负责收集国内外就业、升学的需求信息,联络用人单位,配合陕西省教育厅开展重大就业、招聘相关活动,搭建用人单位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为用人单位招聘交大毕业生提供服务。对内教育、指导在校学生正确认识成才与就业,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在校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升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指导在校学生的就业、升学和创业;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是全面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策划、开发;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组织工作;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与综合分析;毕业生就业咨询指导与研究;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署、毕业派遣;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规范的运行体系,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设定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特色工作项目,包括东北高师协作、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计划、精品推荐月、非师范毕业生就业、东师信使工程、就业形象大使、“一对一”推荐、春风行动、诚信就业、东北高师移动就业网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4

上海宝山科技园积极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日前,他们与上海联合动漫产业发展中心联手,在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了“上海大学生动漫创业就业中心平台”(以下简称“中心平台”),并与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正式建立“中心平台”的首个实训基地。下一步,“中心平台”还将申报“上海市青年职业见习基地”、“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以及“大学生创业园”。

“中心平台”以“园区牵手校区,产业带动就业”的合作理念为基础,以“校企联手共同培育,实训锻造可用之才”的服务理念为原则,可望形成学生、高校、企业和园区共同获益的多赢局面DDD通过这个平台,大学毕业生能更好地摆脱踏入社会之初的不适应,企业可提前进入学校开展人才选拔和培养,高校也能够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前期教育。

大学生:实习增加求职自信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会是一个轻松的就业年。看到企业招聘中的“工作经验”要求,大学毕业生往往五味杂陈DDD走出高中进大学,读完大学读研究生,去哪里接触实际产业呢?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陷入求职困境。不过,依靠“上海大学生动漫创业就业中心平台”,大学毕业新生在踏入社会之初,就能有个过渡适应期。

根据计划,“中心平台”的建立,将为在校生、学士后(未就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后(未就业大学硕士毕业生)提供实习、职业培训、岗位见习和就业机会。宝山科技园的负责人表示,通过参与实训,大学生能掌握一套完整的“科研实践市场运转”的操作模式,避免了在就业选择上的盲目性。

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化部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张天晓表示,目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到“中心平台”来的学生,其参与实训的内容和深度和普通实习非常不同:“参与实训的学生都将参与到我们公司实际操作的项目中。通过这个方式,学生完全可以了解企业到底都在做什么。”

据了解,在开始阶段,每期实训的学生人数大约在30至50人。在这些学员未申报到见习补贴之前,宝山科技园会向提供实训项目的带教企业进行补贴。

企业:中意“务实型”毕业生

实习是企业考察和储备人才的有效方式,其中,“务实”是对实习生和毕业生最根本的要求。因为有了“中心平台”,动漫企业从此可提前进入学校,开展员工队伍选拔和定向培养,从而为下一步发展建立必需的合格人才储备。

“我从事动漫行业已经25年,我认为,动漫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在学校教育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非常大的脱节。”今日动画的`张天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中心平台”的实训项目,学生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反过来,企业也可以得到一个低成本的上岗前培训机会,从而降低建立人才储备的成本:“实训的时间也是企业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如果在此期间我们发现了很适合公司的学生,我们也会抓住机会,与他们签约。”

而宝山区副区长张浩亮表示,通过在大学生实习基地中的磨合,企业可以避免在招聘和培训员工时的负担和疑虑,并能优先聘用符合本企业用人条件的实习生。他建议,为了让大学生的定点定向培养更具稳定性,参与的企业同时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仅依靠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同时也要用自身的企业文化魅力留住优秀人才。

高校: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

对于高校而言,在园区的企业中设立实习基地,不只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这么简单。在现如今的大背景下,“上海大学生动漫创业就业中心平台”有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对稳定的保障,扩大就业渠道。同时,对高校来说,“中心平台”不仅能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这一燃眉之急,更着眼长远。

此前,针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问题,曾有专家提出用“学士后”“硕士后”制度来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心平台”的建立实际上本身就是对“学士后”、“硕士后”制度的一次积极探索。

据介绍,在实际操作中,“中心平台”将为学校提供就职岗位需求反馈信息,补充实践性教学经验,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扩大了就业渠道。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5

2013年4月

三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2012——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是一个年轻的组织,从08年中心成立以来,至今,中心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在校团委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前四届成员的努力之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对团委老师和中心的前辈的付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着我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我们也对自身的工作思路进行了革新。现将本届中心工作总结陈述如下:

一、全面落实本职工作,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一直以“挑战杯”竞赛作为本职工作,随着中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平台,“挑战杯”赛事为抓手,科技节为舞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本,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成功完成了三峡大学“求索”100项大学生科技立项课题选拔工作。2012年6月校团委下发了求索大学生科研课题征集通知,各学院开始组织学院内部课题选拔。中心根据报送课题质量,最终选取了100项优秀科研课题进行扶持。为方便各项目团队申报和同学了解课题情况,中心技术团队联合启明星工作室建立了求索大学生科研课题网络数据库,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文献检索、数据库使用、计划书写作等培训。2012年12月,中心从初次立项的课题中,采用中期答辩的形式,遴选出42件参加校内终审答辩,2012年3月,中心分别在理科楼和求索报告厅组织了求索课题终审答辩会。经过专家的评审,最终25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报送湖北省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随着我校“挑战杯”赛事的开幕,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为了提高参赛者的竞赛水平,在学校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2012年11月中心开办了第三届“创业之星.选苗育苗”训练营,通过自由报名和学院推荐,最终共有80位学员参与了本期培训,针对在创业中不同的阶段,本期训练营共分为创业管理、企业经营、财务管理、团队管理、市场分析、软件模拟、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几个板块,中心邀请了我校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为训练营学员作了培训,培训人员受益匪浅,最后,通过对学员的综合表现打分,评选出了15名优秀学员,并颁发了荣誉证书。本次培训,不仅要求在理论上进行培训,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让学员亲自动手,体验团队的乐趣。其中在中

心体育场开展的团队竞技活动,让各团队成员之间更加增进了相互的了解,“让鸡蛋飞”结构模型大赛让训练营各组团队自行选择材料,制作稳固的鸡蛋保护模型,在高层进行自由落体,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大家将相关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中心还举行了创业之星商业模拟培训和比赛,老师通过商业模拟形式,为全体学员介绍了创业项目的选取、公司的注册、运营等知识,学员在商业模拟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司运营的方式,充分理解了创业中的各个环节。同时,中心还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教育活动。如通过创业知识展板、讲座等活动深入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宣传周活动,与宜昌市劳动培训中心合作举办的siyb创业培训班等。2012年4月,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在工程训练中心举办了三峡大学2013年大学生科技成果展。李建林、田斌、胡翔勇等校领导观看了本次成果展。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共分为宣传板展示、实物展示和科技竞赛三个部分。中心组织各学院在工程训练中心展示了2012求索100项大学生创新计划优秀作品介绍、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及获奖作品实物。同时中心还与机械学院在现场开展了水路两栖战船避障大赛等科技赛事。展出吸引了三峡大学众多师生前来观看。

二、切实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建立精细化的内部管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秉承着建设专业化和服务性学生组织的要求。一直以来制度建设和配套监察措施都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我们不仅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还配套了相应的工作细则,同时,中心今年还对传统的制度建设进行了创新。学年初,中心人力资源部对每一位中心的成员均建立了完备的档案。从相关的个人信息到每个人在中心的表现,都可以在人员档案中反映出来。为了配合档案的建立,中心监察部建立了各部门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和人员考核若干规定。创新了传统的记录模式,采取个人、部门工作细则评分制,实时记录中心的动态,同时对中心的各项工作完成质量和每个人的工作状态进行量化考核。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由各部门报送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内部培训计划,内容包含办公软件培训、视频图片处理培训、礼仪外联培训、创新创业整体工作思路培训等,力求把中心全体成员培养为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性学生干部。

三、充分利用现有宣传阵地,建立全媒体化宣传渠道。

经过长期的运营,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目前已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宣传渠道。中心秉承着用最少的花费完成最大的宣传效果的思路,在充分结合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整理了常规宣传阵地,完善了中心纸质宣传资料的质量,打造了属于中心自己的新媒体渠道,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媒体资源来进行中心活动的宣传。在常规宣传阵地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自身拥有的西苑小吃街喷绘展位20平米、水电楼广场橱窗8块、西苑食堂宣传栏6块,青年楼灯箱8块、宣传栏2块、中心手绘宣传板3块等资源进行活动的宣传。在对外发放的多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宣传手册方面,内容制定的更加贴近学生,让手册不仅仅成为宣传的窗口,更能成为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一个指南。在新媒体的建设方面,中心在学期初对网站进行了改版,针对不同同学的信息需求,开设了校园动态、创业时讯、挑战杯专栏等十余个板块,同时完善了学院通讯员投稿办法,建立了严格的新闻审核机制,保证网站信息的准确和畅通。在微博的管理中,中心完成了实名认证工作,同时新浪微博改版为教育版,在主页丰富了视频,介绍,链接等信息,设置了科技立项、创业人物、中心动态等栏目,针对中心的日常工作进行实时播报。目前中心新浪微博已拥有近6200多粉丝,热点微博转发量达200余次。同时,中心人人主页,空间等新媒体宣传方式也被充分运用到中心的宣传工作中。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一直重视利用身边的宣传资源,将宣传效果扩大化。中心一直以来与校内外媒体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对外,三峡电视台、三峡晚报、三峡商报等媒体均对中心活动进行过报道。在三峡大学包括校园网,各大组织、学生会的官方网站、各组织的新浪微博、三峡大学报、三峡青年报、广播台、网络电视台以及各大学院的报纸中,也时常能看到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的信息。

四、加强联系,汇集校内外资源,建立长期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创业指导中心长期以来重视校内外合作,力求在集中优势资源,产生协同放大作用,着力促进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招新模式,参与八大校级组织“非你莫属”大型招聘会,首次实现协同联合招新。此次联合招新,以独特的形式吸引到众多优秀学生来竞选,加强了三峡大学校级组织之间的联系,扩大各组织的宣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6

工 作 计 划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上学期

时光如流光溢彩的飞天,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中心将会始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过每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本中心将提供给全院学生更好的服务,更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在此先做一个基本规划,具体将按招生就业处工作安排做实际调整。本学期工作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做好部门内部建设工作

1.举行本学期第一次中心会议,会议内容如下:

(1)宣布进行例会,并宣布例会的规章制度包括:①例会时间(一般选在每个月的开始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在每个月的结束进行总结)②例会纪律(开会不能迟到早退;开会实行实时签到制度;会议期间不得做与会议无关的,做好必要的工作笔记,)。

(2)由中心主任对上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布置这个学期的工作计划与安排。(3)有成员代表谈谈上个学期在中心工作的心得体会与这个学期的打算。2.加强部门成员之间的联系。本部门将举行一次成员素质拓展活动,活动具体内容根据成员的意见而定,初步的选择有:岳麓之行、农家乐之旅、户外团体游戏等。

3.对本部门的成员进行更明确的分工:分为四名中心主任与副主任助理,负责协助其进行常规工作与中心各项资料收集、整理与发布;十人创业团队(主要针对要毕业的学生),负责大学生创业市场的调研与拓展。

4.对本部门成员的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其在部门中以学习带动工作。注重培养和锻炼部门会成员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部门相关工作。

二.致力于常规工作

1、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及信息收集、统计、反馈、公布;推进见习、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主动与省市见习、实习、就业基地联系,建立起长期、稳固、互赢的伙伴关系。

2、通过创业与就业的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措施有针对当前就业形势,邀请校内外著名企业家发表演讲和学术报告,分析就业与创业的发展前景,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商业名家交流会,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发表会等。3组织开展各种就业创业竞赛;本部门计划举办几个竞赛活动包括:

①校园模拟招聘会,邀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主管人员进行模拟招聘,参赛者进行现场面试,在面试中学习招聘知识和应聘技巧。时间初步订在三月。②“DIY-创意之星”选拔大赛。参赛者只需拿出自己的创业方案,对于可行的创业计划,我们将积极配合其方案的实施;为一年一度的“芙蓉学子创业大赛”挑选优秀的创业方案。时间初步订在四月。

③简历制作大赛。参赛选手根据自身情况,制作简历,递交给本中心,经专业人士点评,选出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个人简历。时间初步订在五月。

4、努力与勤工部、外联部等部门合作收集各种就业信息、开辟就业途径,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多更好的勤工助学和实习的好机会,更好的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计划从两方面着手:

①对于信息内容的选择,许多就业创业类信息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困难解答,收集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市场调查,了解市场欠缺哪方面的人才,了解市场的需求。

②对于信息的发布,计划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超市”,中心 成员将收集的就业岗位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成册,定于每周二、四下午在“大学生创业就业超市”进行咨询宣传与交流。搜集建立创业就业宣传展板,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成绩。

三、加强对外交流

1、加强本中心与其他部门(如外联部)的交流,可通过一起开展部门交流活动或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来促进相互的感情。有益于本部门的长远发展 2.深化与其他高校的联合,通过与其他高校的学习与交流,共同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主要通过各自的创业团队进行沟通与交流。

3.加强与校内外商家的联系,以获取一手的招聘信息,推荐就业机会。组织一部分同学进行走近企业,亲身感受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生产流程,企业文化。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7

一、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中心作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链接纽带,可以反馈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反馈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情况、促进高校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优化培养模式,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社会维持和谐稳定的需要

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指导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创办科技型、服务型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在帮助毕业生实现自身就业、 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吸纳身边更多同学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了学校、社会的稳定。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开展创业指导服务,鼓励、引导、 帮助毕业生创业,可发挥大学生创业的倍增效应, 增加就业人数、提高就业质量,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工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质量发展,促进高校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纳入高校改革发展规划,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指导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有机衔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促进高校改革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高校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主体是就业中心的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学校接触学生的一线部门,就业中心在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活动组织、创业实践帮扶方面有很大优势。通过对有创业想法、创业需要的同学进行创业指导服务,不仅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寻找更为合适的发展机会,创立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企业。因此,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二、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设计与学校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就业中心的创业指导服务模式要系统设计、统筹规划,创业服务的开展要点面结合、系统推进, 但必须立足于学校现实,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特色等情况,对现有指导服务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已有创新创业文化进行丰富和发展。

(二)整合校内资源与拓展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创业需要内外结合的支持系统,要组成由政府支持系统、知识支持系统和资金支持系统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政府是创业支持系统的基础,知识、资金是创业支持系统的支柱[2]。就业中心要整合校内现有资源,系统推进课程、师资、实践、孵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拓展校外资源,通过国家985专项、地方政府合作、社会企业赞助等多渠道募集创业基金、创业工作经费,建设创业实验中心、创业实践基地等。

(三)普适性教育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要面向全体学生,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课相结合,开设以唤醒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品格为目标的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面向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开设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和培训指导等方式提升创业能力的学位教育体系,打造创业孵化平台,聚集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风险投资家等,着力推进创业项目落地。

(四)创业认知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要丰富创业教育内容、优化创业指导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认知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外联系,拓宽创业实践渠道,丰富创业实践形式,提高创业实践质量,做到创业知识学习与实践实训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三、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创业服务的模式构建

高校就业中心要统筹校内外资源,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以校园创业指导服务活动为载体、课程建设为基础、理论研究为方向、交流实践为手段、团队培育为动力、资源支持为依托、 项目孵化为导向、创业政策为保障,构建“活动、 课程吸引-团队建设-平台实训-专家评估-资源支持项目孵化-创业加速”创业指导服务模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创业兴趣、提升创业能力、营造创业氛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制,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一)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营造创业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创业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3]。就业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各企业赞助的营销精英挑战赛、创业模拟大赛、金融投资模拟实训等大赛,举办创业沙龙、创业下午茶、创业校友经验分享会等沙龙活动,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意识。

同时,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建立创业目标。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创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将个人优势与创新创造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

(二)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丰富创业知识

创业课程设置:高校要把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把创业教育目标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就业中心要结合就业指导课,创建多层次、多形式、立体化创业课程选修体系,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注重探究式、分享式、 启发式、模拟式和体验式学习,积极利用mocc、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创业通识教育:创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高校教务部门在部分理工科、经济类相关专业探索开设创业必修课程,就业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公共选修课。选修课主要分为创业理论知识类课程和创业实践实训类课程。

创业学位教育:为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就业中心可与企业(投资机构)合作,开设“创业联合培养班”,项目化运作,每年一期,学制两年,学生可从“创业经济方向”“创业管理方向”两个辅修双学位选择其一,考察合格后分别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学位。

(三)以交流实践为手段,提升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的主要操作系统[4]。就业中心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校外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实践交流、创业技能实操培训等工作,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要整合现有资源,联系知名企业,签订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场所,尤其是与学生创业相关性比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和服务类企业,便于学生从中学习同类企业的运作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等等。

创业实践项目交流:就业中心要积极与本校内负责国际事务、合作发展、校友工作等工作的部门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创业学员的国际化视野。鼓励创业学员、团队参与境内高校创业联盟主题活动,参与中外创业研讨会议等。

创业技能实操培训:就业中心要积极贯彻落实九部委提出的“创业引领计划”,与各省市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技能实操培训, 熟悉相关法律事务,掌握创业技能,了解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优惠政策申请等业务流程。

(四)以团队培养为动力,培育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类社团是活跃在高校里的学生创业的中坚力量(如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青春创业社等学生组织),是就业中心在学校开展创业类指导活动、营造创业的得力助手。要为社团搭建平台、 提供支持,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加入社团,鼓励其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类比赛和活动,并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

首先,就业中心要在学生创业社团内选拔有创业项目、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创业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因为初创团队的创建大多基于同学、朋友,专业、经历一致性太强,团队缺乏稳定性和协同能力, 所以要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历、跨地区、 跨国界组建团队。

其次,就业中心要为重点培养团队提供学习、 办公的场所,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组织创业导师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要整合学校各单位力量,形成创业竞赛选拔、保障、奖励的系统工作体系,组织团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赛事, 力争在各项赛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锻炼学生、培养团队、挖掘资源、推广项目。

总之,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创业类社团、学生创业团队的培养,在全校范围内激发有创业意愿同学的创业激情,提升创业积极性,提高对创业队伍的领导力,尤其是要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雄心壮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五)以资源支持为依托,推进创业孵化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5]创业者所在高校的创业支持系统里就业中心、团委、教务部门等为其提供了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理论学习、创业项目指导,但也需要从社会支持体系中寻找创业资金和场地支持等帮助。

校内资源:就业中心可以协同校内教务、团委、 大学科技园、校友办公室、国际事务部、国资等部门,做好校内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分工,尤其是在学生创业初期给予团队组建、办公场地租赁、企业运营等方面的支持。

校外资源:就业中心可积极与各省、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各种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 同时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定期选拔评估优秀创业项目入驻相应创业园,签订孵化协议,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促使创业团队公司化运作;也可与天使投资、风投等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在全校范围内重点资助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促进创业团队的资本化运作。

(六)以创业政策为保障,加速创业升级

为保障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就业中心要协调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制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实训活动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就业中心与政府创业服务机构、社会企业共同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合作机制和模式;同时,除国家、教育部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外,就业中心可制定由其管理的《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 《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办法》《学生创业合作项目管理规定》《学生创业奖励条例》等政策。

(七)以理论研究为方向,打造创业师资

就业中心要负责开展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创业项目孵化实践探索、创业指导体系、 模式研究、申报相关课题、编写相关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类教材,满足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创业指导服务教师培训总体规划,组建校内创业指导服务师资队伍,从经济、管理、法学、心理等学科聘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教师充实到就业创业公共选修课堂中来[6];组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外职业指导师、 就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以及相应咨询师培训;聘任成功创业校友、政府创业机构负责人、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为创业学生开展全程性创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创业成功。

摘要:高等学校就业中心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活力、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推进创业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高等学校就业中心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必要性和工作原则,从创业氛围培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交流实践、团队培育、项目孵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就业中心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内容,构建了“活动、课程吸引-团队建设-平台实训-专家评估-资源支持-项目孵化-创业加速”的创业指导服务模式。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篇8

团省委于今年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在今年6月前实现市州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建设集中挂牌,年内实现县(市)覆盖面达到30%。为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工作目标,团省委先后在黄冈、襄阳主持召开全省市县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座谈会、全省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现场推进会,对市县青创中心建设进行调研推进。各地迅速行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平台怎么建”、“人员怎么配”、“资源怎么筹”、“工作怎么推”等“四个要素”,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基层探索实践,着力突破了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瓶颈。截止目前,全省14个市州已全部建成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麻城、郧县、宜都等一大批县级青创服务中心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作为各级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大厅,将成为开放性、一站式、公益化服务平台。旨在为广大青年大力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技能培训、社会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实习见习、创业培训、创业辅导等服务。截至目前,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先后在武汉、咸宁、随州、黄冈、天门及相关高校共累计举办青创工程——新春送万岗大型招聘会、青创工程——湖北大学生就业见习双选会等各类就业见习招聘会60多场次,直接服务求职人员10万余人,接待各类创业咨询及诊断服务1000余人次,为做好当前我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作出了积极探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下一步,团省委青创中心将整合省市县三级青创中心工作资源,逐步实现服务共联、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政策共推、项目共创的功能,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一条龙”的公益服务。

上一篇:生活中的演讲下一篇:出自《西游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