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24-08-1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精选8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篇1

关于RBRVS一些理解——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理模式思考

最近读了一本与医院管理相关的书《绩效革命》,这本书以广东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现行绩效薪酬管理模式为主线,全方位讲述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于日常的工作指导有很大的作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从此书我获得的收获。

首先,了解了来自美国医疗管理并从台湾医院取得成功的RBRVS绩效管理模式,这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医生的工作量统计方法,相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普遍采取的按收入提成计算工作量和奖金的模式,RBRVS以每个项目医生资源的投入为基础,统计每个项目医生的工作量,真正体现了工作时间、责任、压力、风险、执业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运用到考核和奖金分配中能够体现按劳分配,向高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

其次,在护理人员工作量绩效统计方面,引入了护理时间单价制,根据护理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固定、风险相对较小、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的特点,统计确定每个项目的操作时间作为护理工作量统计的基数,并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的不同分为了病区护理人员和门诊医技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在充分体现按工作量分配的同时,赋予了科室中层一定的分配权力,工作量绩效的20%由科主任在科内自行主持分配。一方面树立了中层管理人员的权威,另一方面也便于中层根据科室的情况,适当的调整科内人员奖金水平,增强灵活性,全面调动科内人员。

在管理绩效方面,该医院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4方面的考核标准,分别是经营绩效,行政事务绩效、社会影响力绩效、KPI,并设置了明确的考核责任部门和考核标准,以及跟奖金挂钩的方法,值得借鉴学习。

总之,这本书让我全方位的了解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工作的指导和学习受益匪浅。

2013.10.2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篇2

还有诸多在河北省境内、境外召开的学术会议, 都不可或缺地浸润着傅向华教授勃发的激情和挥洒的汗水。谈及过往, 傅向华教授抚了一下他那顶颇有学者风度的长发深沉地说:“我所做的这一切, 目的只有一个——整合全国业界力量, 让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心脏病的‘防’与‘治’等各项工作根基更加稳固, 水平逐步提升, 真正成为防御疾病, 捍卫民众健康的坚固‘长城’!”

于是, 采访, 就围绕着傅向华教授的这句铿锵宣言开始了……

邯郸长城会, 近百场讲座异彩纷呈

采访一开始, 傅向华教授的话题首先触及了刚刚落幕的“第五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分会2012学术年会”。他介绍说:“本届会议是华北地区及河北省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大会, 也是华北地区唯一的跨省联合心血管学术交流平台。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 会议规模宏大。之所以说‘宏大’, 是因为这届会议吸引了华北地区和河北省主要城市的30家医院共同参与协办。会议学术氛围浓厚, 胡大一教授在会上做了《坚守、转折, 推动中国心血管医学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 介绍了国内外慢病防治的新理念和新策略, 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和阐述, 对河北省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方正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马长生教授, 天津市心脏学会主任委员万征教授、山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凤芝教授以及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方全、吴宗贵、于波、郭静萱、张抒扬、吕树铮、华伟、吴印生、丛洪良、李广平、荆全民、高传玉、吕吉元、李学文等教授参加大会并分别做了精彩学术报告。我们河北省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马淑平、王士昌、刘坤申、齐晓勇、张建新、王冬梅、王庆胜、李拥军、崔炜、夏岳、肖文良、魏庆民、郭艺芳、郭靖涛、李森林、李星涛、姜志安等教授及天津、山西、内蒙古100余位著名心血管病学新老专家也结合我省心血管病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103场专题发言或主持会议。大会着眼于本地区临床实际需求, 以有益于本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提高的办会宗旨, 结合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着力探讨临床上关注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注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普及和规范化要求, 结合国内外成熟的技术和知识, 促进了华北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普及和规范化发展。”

傅向华教授继续介绍说:“本届会议精心设置了国家级心血管继续教育课程《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组织建立了冠脉介入论坛分会场, 讨论冠脉介入病例24例, 涉及左主干病变、CTO病变、分叉病变、并发症、血栓病变等领域。由于学术气氛十分浓厚, 代表的参会热情空前高涨, 共完成讲座近百场。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历时3天的大会安排紧凑、内容新颖、会风端正、学术氛围活跃、会场秩序井然, 深受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

据记者了解, 在这次会议上, 傅向华教授在繁重的会务工作之余, 还做了“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低血钾”、“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策略”以及“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等多场讲座和病例报告, 不仅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 还充分体现了河北省近年来心血管病诊疗水平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借此机会, 傅向华教授还向记者简要回顾了此前历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情况, 据他介绍, 首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08年会于当年9月25日至28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 共有来自华北地区和全国的600余位代表参会。胡大一、王方正、霍勇、葛均波、韩雅玲、傅向华、王凤芝、李广平、赵兴胜等5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举行了55场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会议进行热烈的学术交流的同时还举行了以“know your risk! (知道你的风险!) ”为主题的“世界心脏病日”活动。第二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09年会于当年12月18至20日在石家庄市召开, 由胡大一教授和傅向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 系迄今华北地区空前规模的心血管学术盛会。大会精心设置了国家级心血管继续教育课程。那届会议共完成讲座98场, 来自各地的近千名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此外, 与会代表在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傅向华教授的带领下, 进行了戒烟宣誓和签名活动, 起到了心血管病医师做戒烟、控烟模范的带头作用。大会期间适逢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以身殉职七十周年和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白求恩》七十周年, 大会为此专门举办了毛泽东主席《纪念白求恩》光辉论著和白求恩大夫语录及图片展, 使广大与会代表在学习专业知识技术的同时, 进一步弘扬了白求恩精神。第三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10年会经过积极的筹备, 于当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唐山市举行。会议邀请多位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莅临讲学, 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对心血管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以追求学术共识, 提高临床水平。第四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11年会于当年11月18日至20日在石家庄举行。经过几年的发展, 会议已成长为华北区乃至全国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品牌学术盛会。历届会议始终贯彻坚持学术、强调应用的原则, 秉承“公益、规范、预防、创新”的办会理念, 以“健康理想, 理想健康”为主题, 针对华北地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特点和慢病防治工作实际, 结合心血管疾病临床热点和难点进行研讨, 为广大心血管医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交流平台。

简要对“华北长城会”的历年情况做了回顾之后, 傅向华教授说:“就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会议而言, 与会代表对大会组织工作, 课程设置以及内容安排非常满意;与会的国内知名专家也对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省近年来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由衷的祝贺, 一致认为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已经构建成华北乃至全国的心脏病年度品牌大会, 具有广阔的学术平台和光明的前景!”

全力以赴, 让白求恩精神辉耀“最高水平盛会”

据记者了解, 此外前不久的2012年的6月14日至17日,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具体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石家庄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每年举办的唯一重点会议, 是代表着当今中国心血管病领域学术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作为会议承办单位的具体会务工作者和代表之一, 傅向华教授从会议的申办到筹备, 全力以赴, 殚精竭虑, 倾注了大量心血, 最终不但使这届会议在开幕前备受关注和期待, 还在落幕后令与会者倍感满意和留恋。

谈及这届盛会的筹办往事, 傅向华教授款款回忆说:“由于‘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是代表着当今中国心血管病领域学术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因此, 本届大会学术日程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各学组专家精心选定, 并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及介入心脏病学、结构性心脏病、影像技术及女性健康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会议形式丰富多样, 设立有著名老专家冠名讲座、专题报告、青年医师演讲比赛, 同时还公布了国内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报告, 充分展示了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与学科发展水平。大会还设立了多个交叉学科论坛, 并与国际一流学会接轨, 举办CSC-ACC/AHA和CSC-ESC高端国际交流, 鼓励学术争鸣和实践比对, 设立了热点辩论、疑难病例讨论等内容, 着力讨论和解决目前心血管病领域诊治中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 并结合中国医疗实践,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心血管病防治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会议期间隆重举行了第四批专家会员的授予仪式, 举办了面向基层医生的继教大讲堂和面向社会的科普大讲堂, 坚持戒烟控烟宣传以及基层义诊宣教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和社会公益活动。同时, 较前几届会议相比, 本届大会还以‘防控NCD, 我们在行动’为主题, 特别增加了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内容……最终, 大会实际参会人数达到了3500人, 发表论文2000余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13个亚专科学组共组织专题讲座405场次, 成为历届全国心血管病大会参会人数最多、规模空前的大会, 也是代表当今中国心血管病领域学术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谈到这里, 傅向华教授加重语气说:“石家庄是‘白求恩精神’和‘两个务必’重要论述的发祥地。70多年前, 白求恩大夫在华北这片热土上树立了一个医生志愿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医学人文楷模。白求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的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界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而且, 医学人文理念也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年会’一直坚持和倡导的;因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更需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白求恩精神, 勇于承担对患者和社会的责任, 承担我们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共同努力开创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在采访中, 傅向华教授对于会议承办过程的种种艰辛和劳累“不屑一提”, 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 他才十分谦逊地说:“实际上, 在今天看来, 与白求恩精神相比, 与‘两个务必’的要求相比, 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 只不过是一名医者应尽的‘份内’之事, 根本不值一提……”绕开这个话题, 傅向华教授反而对这次学术盛会对河北乃至华北地区心血管病学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契机而“津津乐道”。

傅向华教授诚挚地说:“能够有幸承办如此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实际上也是河北省近年来心血管病专业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现。由于河北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和‘重灾区’, 我们河北省也历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本次大会的召开不仅是我省心血管病专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也是对我省近年来心血管病专业发展的高度评价, 并将有力推动我省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

河北最早科室, 创下多项“第一”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 现在以傅向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始建于1958年 (当时为心血管专业组) , 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心血管病专业科室, 并与河北省心脑血管研究所组成院/所合一的、省内最大的心血管研究机构, 是河北省唯一的卫生部评选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卫生部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首批定点单位和卫生部首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优先重点发展科室, 自心血管内科建成以来, 其门诊病人数量和住院病人数量始终位居河北省第一;同时还是河北省第一家获得心血管病专业硕士、博士授予权的教学培训单位, 现为河北省“重中之重”学科, 河北省教委重点学科, 河北省卫生厅重点发展学科, 卫生部首批冠脉介入培训基地, 全国心血管病临床药理基地, 国内最早开展临床路径的医院, 美国心脏学院 (ACC) 继续教育中国医院基地和中华心血管杂志远程教育基地。

经过50余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如今,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首席专家心血管病专业已经形成了由博士、硕士组成的完善的学科梯队和优秀的人才储备, 组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河北省领先水平的一流心血管病医师队伍, 每年完成各种心导管手术2000余例, 总体水平和技术在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提及学科建设情况, 傅向华教授介绍说:“我们以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研究基础为依托, 河北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已经建立了系列、稳定、连续的研究方向, 建立了以临床研究和临床基础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体系, 多项研究在国内乃至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近年来, 我中心承担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近5年来, 我中心累计发表SCI论著和摘要86篇;仅在2012年的世界心脏病大会上, 我院就发表收录摘要40篇 (其中以傅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摘要28篇———记者注) , 分别位列参加投稿单位和投稿作者的第三位。近3年来, 我们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2项, 另有多项厅局级奖励。”

谈及该科室的专业特色, 傅向华教授介绍说:“我们领先开展了经前臂桡/尺动脉途径微创性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在省内建立第一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绿色通道, 并在国内领先应用经桡/尺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全国领先开展心室同步性研究、多点生理性起搏、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等临床研究和技术推广, 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记者此前了解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名医辈出, 提及这些, 傅向华教授自豪地说:“我院著名心血管病老前辈都本洁教授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心血管病专家, 是我省心血管病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 为我国及我省的心血管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崔炜教授系我院副院长, 曾率先在国内开展肺动脉血栓碎击术、超声引导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压闭术, 并在冠心病、瓣膜病、先心病及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李拥军教授也是我院副院长,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是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 对冠心病的经皮冠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时或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有较深的研究。我院还有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都军教授、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郝玉明教授、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刘凡教授等专家、学者, 均在各自的领域, 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 做出了诸多令业内瞩目的非凡成就……”

如数家珍般地把该院的学界翘楚简要介绍了一遍后, 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傅向华教授, 却闭口不谈自己。记者理解为这是一位学者的谦逊和低调, 但手中掌握的有关傅向华教授的资料之中, 却详尽“暴露”了他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所取得的累累成就。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篇3

【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期相关感染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2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各项临床资料,判定引发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肿瘤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率为8.46%;肿瘤内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留置静脉时间、部位和导管的材质有关。结论 为了避免发生感染,肿瘤内科患者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和置管期间,需要正确选择导管留置的静脉及导管材质,强化置管操作及维护,尽量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不断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以减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关键词】: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29-0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从患者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插管顶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内的一种深静脉导管植入术。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频繁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确保安全使用化疗药物,可将其作为给患者提供长期治疗的一种途径[1,2]。中心静脉置管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了更好的了解导管相关性感染在肿瘤内科患者中的发生状况及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导管感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科室于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真实情况,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3例,女性87例;患者年龄为11-75岁,小于60岁者79例,超过60岁者181例;中心静脉置管超过7d者114例,超过7d者146例;中心静脉置管留置位置为:贵要静脉穿刺129例,其他131例;导管材质:硅胶导管211例,其他49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内科接收的2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状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导管留置时间、部位,感染类型及病原性状况等。

1.2.2 临床诊断标准

⑴ 依据卫生部200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诊断肿瘤内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①静脉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或者有脓液排出;②沿着导管皮下行走的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③经过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超过38℃,且有局部压痛;⑵病理学诊断标准:血液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以此分离出有研究意义的病原菌[1,3,4]。

1.2.2 调查方法

回顾性调查研究我院肿瘤内科接收的2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状况,主要调查内容为患者的年龄、性别、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的位置、时间及留置导管的材质等。

1.4 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当P <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感染率

本研究所选260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达8.46%。

2.2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肿瘤内科不同性别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感染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无关;而感染发生率与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及导管的材料有关(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接受静脉治疗的安全途径,该种插管技术简单、易操作,不需局部麻醉和缝针,并消除了反复穿刺给肿瘤内科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也解决了肿瘤化疗药物外渗引发的软组织损伤,避免高渗性液体损伤外周血管,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5-7]。本组260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2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达8.46%,稍低于袁云等人报道的8.6%,未出现因导管感染而引发的死亡病例[8]。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常与不同材质导管、不同导管留置部位、不同导管留置时间及不同患者的年龄有关。具体原因为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其体内细胞凋亡逐渐加剧,机体代偿和各项器官的代偿能力均相对较低,自身免疫力也逐渐降低,同时较长的住院时间,均容易引发导管性感染;这同时提示我们,高年龄的肿瘤化疗患者应尽可能的避免中心静脉直管术。对留置导管时间较长患者的创口处理不当,会使细菌沿导管蔓延扩散,极易引发菌血症,同时高频率的使用导管,会加大导管接头被污染的机会;另外导管和切口处的血管内膜损伤会进一步形成血栓,在某种条件下回引发感染。本研究表明,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超过1周时,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留置时间低于1周的患者,所以,在完成治疗后应尽快拔掉导管,留置导管的时间一般为1周,如果病情需要,应重新穿刺置管。本研究显示,硅胶材质的中心静脉置管的导管引发感染的机率较低,显著优于其他材质的导管,分析其原因为硅胶导管的原材料是高抗斯加成型硅胶,该类硅胶片和人体血液、组织有很好的相溶性,可以在人体内留置较长的时间。

依据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治疗中应给患者加强营养、控制其基础性疾病,并适当的使用免疫增强剂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或者预防肿瘤换料患者发展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在导管的防治中,应将预防感染作为重点,当前,国内外诸多研究均表明,虽然已经确定了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各项影响因素,但是导管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幅度仍不理想。因而在日常预防过程中,应强化置管操作和后续的维护管理,正确选用导管留置静脉及导管的材质,尽可能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不断给患者补充营养,提高其免疫力。

参考文献

[1]周宗远,刘霞.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回顾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8:1170-1171.

[2]張琼.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化疗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49-50.

[3]童小凤.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6:3494-3496.

[4]郝瑾祎,唐婷,倪冬敏,杜佩红. 1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22:212-213.

[5]吴春丽,刘建红.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42-1944.

[6]左明芳,左向东.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感染的药学监护[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4-96.

[7]左向东,左明芳. 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 河北医学,2014,07:1228-1230.

水害防治中心3月份会议记录 篇4

时间:2013年3月18日

地点:水害防治中心办公室

会议内容:2013年3月工作汇报及总结

参加人员:杨从文、邹青松、李辉涛、王飒、张浩楠、刘慧泽、穆永刚、刘云耀、马丽 主持人:杨从文

记录人:马丽

会议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每人对3月份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曹强强:物探报告要整理,准备4月质量标准化检查。

刘慧泽:出差太原做水质化验,并协助收尺,整理台账等。

穆永刚:继续做好工作面牌板日常管理工作,并整理汇总成台账。

王飒:提前做好探放水设计,并及时分析上图,准备质量标准化检查所需资料,下井及时掌握各工作面采掘进度。

张浩楠:做好4月的地质及水文月预报,做好化探报告归档。

刘云耀:及时填写现场围面出水钻孔参数牌板,监督掘进进度,防止超尺。

李辉涛:准备标准化各种检查资料,做5号和8号采掘说明书,及时更新相关图纸等。

二、邹科针对4月份工作情况做出总结

1、肯定本月各组所做工作,希望大家认真准备质量标准化检查所需资料。

2、传达会议精神,4月矿将对所有科室人员进行防治水专业考试,大家要认真准备复习。

3、井下牌板存在问题很多,钻孔施工牌板由排查治理科负责监督并具体落实下去。

4、严格考勤制度,及时签到签退,杜绝弄虚作假。

5、科室人员下班前及时填写每日工作汇报。

6、以后上午下井后要下午来科室汇报工作情况,严禁空班。

聚德煤业水害防治中心

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5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省寄生虫病防治20XX—20XX规划》,认真执行《省 年—消除疟疾实施方案》和《市20XX—20消除疟疾实施方案》,完成疟疾防治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二、工作内容与指标

(一)疫情报告。全市各级医疗单位和疾控中心对发现的疟疾病例及时进行网络报告和疫情专报(个案调查报告),报告率达到100%,其中实验室诊断疟疾病例比例应达到75%以上。

(二)传染源管理。所有疟疾现症病人进行正规氯、伯喹八日或青蒿素类(恶性疟)药物治疗,正规治疗率达100%。

(三)输入性疟疾及疫点处理。各镇(街办)卫生院应对输入性疟疾和本地疟疾发生点(村)开展主动调查,搜索传染源。以病家为疫点,开展疫点处理,处置率达100%。在控制传染源的基础上,流行季节要对病家开展药物浸帐或喷洒灭蚊,覆盖率应达90%以上,疫点内人群预防服药率应在90%以上。

(四)发热病人血检。各医疗机构和镇(街办)卫生院全年应开展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三热)病人血检。年按省下达计划我市血检发热病人应达950人次以上,任务分解如下:七星台、安福寺、问安、百里洲四个卫生院各完成140人次, 、 、 店三个卫生院各完成100人次, 店、 二个卫生院各完成60人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疫情报告的管理。各级医疗单位和疾控中心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填写疫情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城镇12小时,乡村24小时内实施疫情网络直报和疫情专报(网络直报要填写病人的详细住址,农村病人填写到村组,城镇病人填写到街道居委会或具体单位,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要注明从某地输入病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必须经血检诊断,先可作疑似病例报告,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查血片确诊后作疫情报告。市疾控中心在疟疾流行季节要到村组主动搜索病例,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漏报。

(二)加强疟疾传染源的管理。全市自 年以来,已连续五年无疟疾病人和疑似病例,故年无本地休治对象。若发现流动人口中有疟史病人,应及时按规定给予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如果发现输入病例和本地新发病例,要认真落实现症病人规范治疗,所有治疗人员实施村医全程督导服药,确保治疗质量。流行季节发生的疟疾病例开展疫点处理,对重点人群(病人家属、四邻或自然村居民)采用磷酸哌喹或磷酸氯喹进行预防服药,拔除病灶点。

(三)加强抗疟药品的管理。市疾控中心对抗疟药品要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督导和检查抗疟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严防抗疟药品流入市场,严禁使用过期的抗疟药品。

(四)加强血检质量控制。市疾控中心要成立疟原虫镜检中心,市综合医疗机构和各镇(街办)卫生院要成立疟原虫镜检站。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疟原虫镜检人员的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和镜检质量的督导检查。镜检中心和各镜检站要按照省血检规范操作和枝卫函[ ]26号文件要求做好疟原虫血检工作,对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及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要常规检测疟原虫,应制作厚、薄血膜,采用吉氏染色。保留全部阳性血片和阴性血片,认真填写血检登记,每月2日前向疾控中心上报上月血检结果。

镜检中心负责全市镜检站镜检质量的督导检查和血片复查,每季度一次,每次复查全部阳性血片和抽查5%阴性血片,登记复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加强疟疾病例血检确诊报告管理》(鄂卫函〔〕78号)的通知要求,及时核查网络报告临床诊断疟疾病人血片,根据核查结果及时更正网报病人的诊断方式。

(五)按照《省消除疟疾工作手册》(待发)要求,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消除疟疾过程中注意痕迹资料的保存,并按照消除疟疾考核时间做好验收准备。

(六)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管理。我市人口流动频繁,市疾控中心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33号)和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的通知》( 卫办发[ ]17号)的要求,加强与劳务输出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积极开展输入性疟疾的主动或被动监测,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对所有从境外恶性疟流行区回归人员要及时进行带虫调查和预防性抗疟治疗,对发现的现症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和效果追踪观察(治疗后第一、三、六、十二个月各追踪调查一次)。医生在接诊发热病人时,要主动询问其是否有外出史,所到地区是否为疟疾高发期或恶性疟流行区,并及时开展疟原虫镜检,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治重症病例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七)加强健康教育。各单位要结合4.26疟疾宣传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疟防知识的宣传,各镇(街办)卫生院要张贴疟防知识宣传画或定期举办疟防知识宣传栏,村医生向居民发放疟防知识宣传单,提高居民疟防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城乡居民自觉参与疟防工作,确保各项抗疟措施落到实处。

(八)加强技术培训,稳定疟防队伍。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配备疟疾防治专业人员,稳定专业队伍,举办相关的技术培训班,市疾控中心要加强各卫生院疟原虫镜检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我市疟疾防治工作水平。

(九)加强督导检查。市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全市疟防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掌握各地各单位工作情况,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入基层,亲自参与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指导基层做好疟疾防治工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篇6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目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全面提升,现将今年我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校长作为本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防灾措施落实,提高应急能力,力争使我校安全度汛。一旦学校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完善防治措施,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项制度。

我校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的地质环境特点,制订出本校的《地质灾害防范方案》,提出本学校的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具体防范措施,落实巡查、报告的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应急领导小组,按照本校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指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努力做到灾情险情发现及时,防灾救灾措施得力,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落到实处,力争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我校建立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预案、有巡查,层层落实责任制,把防灾责任制贯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如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汛期是突发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在汛期我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置专门值班电话,做到责任到人、值班到位。

建立汛期“三查”制度。即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对排查结果记录备案。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我校严格执行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同时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应急防治及续报工作,对发生的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等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加强监测巡查,切实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我校经常组织人员对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危险区(段)和隐患区(段)的监测、巡查,发现险情要及时组织在校师生避险转移,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做好宣传,完善制度

我们在汛期前、中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加强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是“4.22”世界地球日,我们围绕“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的主题,采取电视字幕、黑板报、主题班会、知识讲座、手抄报、小手牵大手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哓,重点防御区要做到人人明白。

建立了《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并张贴上墙。到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要求地质灾害重点防预区建立了相关制度、防灾预案、监测记录;地质灾害危险处建立了警示标志,做好群测群防,使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

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中心小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6例, 男36例, 女30例, 年龄14~72岁, 其中胃癌10例, 肺癌15例, 肝癌6例, 贲门癌2例, 喉癌2例, 淋巴瘤15例, 卵巢癌2例, 乳腺癌14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 导管型号为4F, 全长60cm。穿刺首选右侧贵要静脉, 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嘱患者平卧, 术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 用皮尺测量自穿刺点到同侧胸锁关节向下反折2~3 cm的长度, 即为PICC导入血管的长度, 测量术侧上臂臂围。建立无菌区, 打开消毒包, 戴手套, 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预穿刺的上肢侧, 常规预消毒范围10 cm×10cm, 铺洞巾后, 再次消毒。术者预冲导管, 扎止血带, 去掉穿刺针保护套, 松动针芯, 一手持导管, 另一手持针, 以15°~30°角穿刺, 见回血或感觉刺入血管后, 调整穿刺角度, 再进针少许, 松开止血带, 左手中指按压导入鞘前端静脉, 按下针尖保护按钮, 确认穿刺针回缩至保护套内, 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 将导管匀速送入静脉, 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即导管送入15~20 cm时, 指导患者令下颌尽量偏向穿刺侧的肩部, 退出导入鞘, 将导管继续向前推至上腔静脉, 撤出导丝, 抽回血、冲管, 接正压接头, 固定导管, 覆盖透明贴膜。

2 结果

本组均一次置管成功, 成功率100%, X线胸片示63例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内, 3例插入右心房, 处理后可正常使用。导管留置时间12~56 w, 穿刺后导管异位2例, 静脉炎2例, 导管堵塞2例, 无药物外渗、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拔管后切口愈合良好。

3 讨论

3.1 穿刺部位选择

由于较长、较弯曲的左侧路径插管时难度较大且损伤血管内膜, 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 最好选择右侧路径插管[2]。PICC穿刺部位应尽可能选取贵要静脉。贵要静脉位置较深、直, 管径粗, 且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静脉瓣少, 是置管体位下导管顶端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 发生静脉炎的几率相对较低[3]。

3.2 穿刺后护理

穿刺成功后, 嘱患者家属按压穿刺部位至少30 min, 1 h后用硫酸镁局部热敷, 可以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具体方法:将30 g硫酸镁倒入100 ml热水 (40℃) 中, 小毛巾浸透拧干, 平铺在穿刺点上方3 cm至三角肌中部, 3次/日, 30 min/次, 连用5 d。每天输液前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于穿刺点上方的整条血管处, 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水肿及静脉炎发生等。每次静脉输液前先滴入0.9%Nacl, 确定通畅后, 再滴注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液, 输液结束后用20 ml注射器抽吸0.9%Nacl10~15 ml冲管, 再用10 ml注射器抽吸125 u/ml肝素液6 ml脉冲式正压封管, 禁用5 ml以下注射器以及高压注射泵, 以防导管爆裂等意外发生, 增加患者痛苦。不输液期间每周脉冲式正压封管3次, 敷贴每周更换两次, 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

3.3 普通留置针化疗的特点

以普通留置针化疗的患者, 因穿刺位置表浅, 易受患者肢体活动影响, 加上化疗药物化学性、酸碱度及高浓度等刺激, 易导致血管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 且多次静脉穿刺可导致静脉阻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从而使药物外渗, 造成局部血管、软组织损伤, 甚至坏死[4]。普通留置针虽然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但在肿瘤化疗方面却存在静脉炎发生率高, 堵管及手臂肿胀几率高等缺点。

3.4 PICC的优点

使用PICC刺激性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上腔静脉, 此处的血流速度较快, 药物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 避免了因药物刺激引起的外周血管化学性静脉炎;减少了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5], 从而减轻对血管的刺激与破坏, 进而保护整个上肢的血管网[6]。有资料表明, 外周静脉血流量为1 ml/min, 中心静脉达250 ml/min, PICC直达上腔静脉, 可以充分满足需要快速或大量输液患者的静脉供给[5]。与其他途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相比, PICC不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如气胸、血栓等[7]。相对于普通留置针静脉炎的高发生率, PICC静脉炎的发生几率仅为2.6%~9.7%[8]。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 静脉炎发生率为3%, 与文献报道相符。PICC置管穿刺由经过培训的护士一人即可独立完成[9], 操作时间短, 且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本研究中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后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活动且留置时间长, 最长可留置14个月;PICC导管由医用高级硅材料制成, 非常柔软, 生物相容性高, 无刺激, 不会损伤血管内膜, 可降低静脉炎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更不会造成血管壁的穿透伤[10]。与使用普通留置针相比, 本组66例置管患者均取得了良好化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ICC技术的应用, 给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静脉给药途径, 在肿瘤患者的化疗、抢救和高营养能量支持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了患者生命,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1]。

关键词: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

参考文献

[1]刘雪华, 蒋莲.化疗患者留置PICC管穿刺点出血的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 4 (1) :81-82.

[2]刘亚力.肿瘤患者PICC的应用及健康教育[J].河北医药, 2010, 32 (15) :2136-2137.

[3]周超群, 王瑞萍, 黄梅, 等.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 (12) :5-7.

[4]祁康宁, 刘东军.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27 (7) :140-141.

[5]陈芳.PICC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城乡卫生企业, 2013 (3) :88-90.

[6]王敏, 贾月霞.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1) :8-9.

[7]杨祝英, 熊亚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 2010, 7 (1) :98-101.

[8]郑春辉, 王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700-701.

[9]梁琳, 王今.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2) :1630-1631.

[10]方红.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的比较[J].护理研究, 2004 (18) :248-24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篇8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善衡大楼

邮编:510080

电话:020-87755766-8362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诞生于1956年,是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学科,内、外、妇、眼、口腔、耳鼻喉、皮肤性病、中医内科、中医正骨、针灸、理疗康复科等并驾齐驱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该院骨肿瘤科是国内第一个以收治骨肿瘤为唯一专业的临床科研科窒。该科在全国最早开展骨肿瘤治疗研究并建立骨肿瘤治疗中心,30多年来收治骨肿瘤患者近1万例,拥有国内资料颇丰的数字化肌肉骨骼系统肿瘤资料库,率先在国内采用患者术前化疗一手术一术后化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骨肿瘤,首创瘤段截除,灭活再植保肢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脊柱、骨盆及骶骨肿瘤的手术方法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骨肿瘤术后5年、10年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收治病种涵盖骨与软组织的各种原发与继发肿瘤,手术部位包括脊柱、骨盆和四肢等各个部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邮编:100035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备考试题下一篇:英语六级作文写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