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2024-05-14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共10篇)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篇1

美国大学学位与中国大学学位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专科毕业是拿不到学位的,只有一个大专毕业证书,只有大学本科顺利毕业以后可以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和学生学位证书,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拿到的都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但是在美国大学毕业以后都会拿到学位证书,只是根据读的学校不同拿到的学位证书也不相同,比如读的是社区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学位证书就是不同的。

在美国读完两年制社区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所得到学位是“副学士学位”。在学术学习课程以外,美国的高等院校还为高级职业培训提供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一般由两年制的“社区大学”提供。学生完成两年的学习后,除了发给证书和文凭以外,还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

在美国读书,学生获得的学位一般是“文学学士(BA)”或“理学学士(BS)”,在完成为期四年的学业以后颁发。在头两年学习期间,美国学生要学习普通学科领域的一些必修课程,第二年结束后选择一门(或两门)专业课,剩下的两年就学习这些学科领域内的课程(尽管他们并不受其限制)。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多数美国人会结束他们的“学习生涯”,开始找工作。我们把以获得BA/BS学位为目标的四年制课程学习称作“本科学习”。

学生学习专业如果是属于人文、艺术或社会科学的领域,如文学、教育、艺术、音乐。

则颁发文学学士B.A.(Bachelor of Science)。

学生学习专业属理工、科学的领域,如数学、物理、信息等的则颁发理学学士B.S.(Bachelor of Arts)。

中国大学向来是严进宽出,很多孩子在大学里浑浑噩噩的度过,平时不学习,到考试的时候老师划重点,学生突击学习几天,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了;但是美国大学不同,美国大学向来都是宽进严出的,尤其是名校旨在培养社会精英的,因此从美国大学毕业拿到的学位含金量也比国内大学的含金量要高些。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篇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怎样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现有资源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特色数据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1)馆藏特色数据库,如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文献数据库;(2)学科特色数据库,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方剂数据库;(3)地方特色数据库,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巴蜀文化特色库”;(4)民族特色数据库,如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的蒙古学文献信息特色库;(5)其它专题数据库,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钱学森特色数据库。

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图书馆在建设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特色数据库方面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我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点,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多年来积累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校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

2 建设博硕士学位论文库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阅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由传统纸质学位论文的收藏向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在网络化信息资源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为了充分提高学位论文的利用率,全国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博硕士学位论文与期刊、专著、会议论文相比,是各学位授予单位拥有自主版权的特色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传播利用价值。主要表现在:(1)它凝聚了新颖的创新成果,包括未曾公开发表的内容,客观上是一种反映我国高水平创新成果的重要形式;(2)它对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基础与方法、创新思想与结论等各方面都做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介绍和论述,是该课题继续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快速进入该课题研究的指导性资料和学习工具;(3)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合理利用人才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手段。

建立学位论文网上提交和发布系统,节省了人力物力,免去了先收集纸本论文再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繁琐过程,有利于学位论文的保存和网络化管理,同时对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科研创新都有较大的帮助。

3 系统平台的选择

当前比较常见的自建数据库平台主要有:CONTENTdm、CGRS、TPI等。

(1)CONTENTdm

OCLC的CONTENTdm具有完整的数字馆藏软件处理方案,在储存、管理、提供网上出版检索数字馆藏等方面功能强大,采用国际标准,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如影像、地图、绘画、文档、日志、影音等。该软件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作为一个向互联网传递数据的系统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定制以及提供多种数据输出的要求,并具备对多种媒体资源处理的广泛适用性。

2008年牛津大学使用CONTENTdm软件存储和管理“第一次世界大战诗歌”档案库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档案库,为研究者提供开放存取服务[2]。

OCLC2010年春季发布的CONTENTdm 5.3,其服务器端支持64位Windows Server 2008和Linux操作系统,客户端支持32位和64位Windows7,64位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

在构建数字馆藏方面,可弹性设置元数据1到125个栏位,具有灵活的设置功能,多面细化检索,提供拼写建议,支持Unicode搜索,图片可识别西文并可在页面和文档视图中高亮标注。

建立个性化数字典藏有三种方式:(1)从网页浏览器添加项;(2)将数据项加入WorldCat记录集;(3)在项目客户端创建。在项目设置管理器中,可进行所有项目的选项设置,为不同的文件类型创建不同的元数据模板及选项,如图像,PDF文档,视频,音频文件等。可设计个性化网页,提供标准化的用户界面,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定制,可根据用户喜好设置查询结果的显示方式,如缩略图、目录、标题、分级视图等,并提供线上检索和求取功能。支持MS Office2007和MS Windows Vista,以及MS PowerPoint插件。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曝光度。

(2)CGRS

CGRS系统是浙江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以内容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该系统将全文检索技术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对文本、数字、版式文档和图像、声音、映像等多媒体提供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和检索功能,是海量信息资源首选的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平台。主要包括信息采编与整合、非结构化及多媒体信息管理与用户管理、信息资源服务与利用等几个模块,实现信息资源的采集、管理与服务一体化。

目前,我校图书馆利用CGRS 5.1系统建立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3)TPI

清华同方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系统(TPI)是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一套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的文档管理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创建、管理、维护、信息资源生产和发布的系列工具软件系统。该系统提供全文检索、电子书制作、文档统一转换、元数据标引、文档分类管理、内容动态发布等功能,实现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资源的管理,可广泛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特色库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各种类型的文档管理系统。具有检索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管理功能规范、发布灵活多样、稳定性强等特点。特别是其高性能的全文数据库系统,先进的信息发布系统,支持标准的检索协议,完全兼容普遍使用的CNMARC标准,支持Z39.50协议,动态实时信息处理,可利用COM实现二次开发以及高性能的全文检索引擎[3]。TPI已在CNKI数字图书馆、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首都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等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目前,我校图书馆利用TPI45建立了我校毕业生学历学位库。利用TPI系统建立“博硕士论文库”是高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建特色数据库,因此,本文选用TPI系统作为建立博硕士学位论文库的系统平台。

4 TPI在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中的应用

4.1 确定资源对象、标准、分类法

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作为我馆目前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之一,建库的资源对象为本校毕业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提交的论文一般是WORD格式或纸质文档,由于WORD格式方便编辑,但容易被修改、复制,不利于论文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我们需要将论文转化为方便下载的CAJ或PDF格式。对于作者提交的WORD格式的论文,可以利用通用文档转换工具进行转换;对于纸质文档则需要将其数字化,可以利用电子书加工工具通过书页扫描、图像处理、O C R识别、目录编改、书页压缩打包等步骤,快速生成优质的电子文档。完整的CAJ或PDF文件需要进行加密处理,不能打印、存盘或另存为,不能进行编辑和拷贝等操作。

目前高校博硕士论文库采用的分类法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4.2 建立数据库设置检索字段

对于博硕士学位论文库,我们可以定义以下16个检索字段:作者、学院、学位、学科专业名称、导师、学位授予时间、分类号、中文题名、英文题名、英文副题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目录和全文,以后可根据需求的变化添加或删除字段。

4.3 采集输入数据

采集输入数据是建库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主要由四部分构成[4]:

(1)数据采集。不同于以往提交光盘的方式,作者可通过Web浏览器向服务器提交学位论文全文文档及相关信息,这种在线提交方式更为便捷,提交流程也更加规范。

进入TPI系统的“内容加工与发布”下的“内容发布工具”,由管理员在CPS管理器中新建一个学位论文提交数据库,用于存储作者提交的论文数据,数据库字段应根据学位论文的著录规范进行设计,除与论文相关的必备字段外,还应包括提交者的E-mail地址、联系电话等,以便需要时能与作者取得联系。

(2)数据检查。数据检查是学位论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人工对所提交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进入TPI系统的“内容加工与发布”下的“元数据加工工具”,由管理员在“分配任务”下,将所提交的原始数据分配给某个检查员,检查员使用“检查”功能对提交的记录逐条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论文文摘等元数据和全文电子文档。对于不合格的论文发送E-mail给作者进行修改。数据库。

(3)数据标引。管理员通过“标引”功能赋予文献以检索标识,指明其内容特征的主题类属,以实现文献的检索。即把论文每个检索字段的内容标识出来,告诉计算机每个检索字段的内容对应论文的哪个部分,用户检索字段也就是检索所标引出的字段。

(4)数据分类。管理员通过“分类”功能对论文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数据库的分类检索。

4.4 内容发布

TPI系统中“内容发布工具”下的“Web发布向导”功能可进行数据库网上发布的相关配置。通过该向导可设置数据库的版权信息、选择数据库发布模板、确立检索点指定字段属性、配置个性化的初级和高级检索界面等。根据数据库内容的不同,TPI系统预制了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特点的发布模板。TPI为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了CNKI、Google、EI、SCI、OCLC等多种发布风格的数据库模板。

5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日趋迫切,这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博硕士学位论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献类型和体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构建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促进学位论文的开发和利用,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位论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俊玲,袁萍.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刍议.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1期.

[2]牛津大学使用CONTENTdm软件管理其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01).

[3]孙长虹.TPI系统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大学士”不是学位 篇3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最初是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中载:“帅学士而歌《彻》。”郑玄注:“学士,国子也。”孔颖达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魏晋以后,“学士”才逐渐成为一种官职,指的是朝廷中掌管典礼、编撰等诸事的官吏,也即是靠字而为国家效力的一种文官,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文秘。北齐时,国家开始设置“文林馆学士”,北周设置“麟趾殿学士”,工作职责都是著述之类。南朝梁时设“抄撰学士”,隋朝时设“东宫学士”,依然掌管文学撰述。

唐朝初年,朝廷设立修文馆,委任18名大臣兼任学士,“讨论文典”,史称“十八学士”。后来又设立“弘文馆学士”,以文切入,共襄国事。这时的“学士”就不单单是掌管文学撰述了,而变成了“文学侍臣”,虽然也掌管国家的经籍图书,但因为他们经常活动在皇宫大内,所以就成为皇帝身边的秘书、参谋和顾问。

到了宋代,继续设立大学士一职,只是这时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的职务和工作,由当朝宰相分兼,“大学士”明升暗降。后来,朝廷又根据工作分工,分设“观文殿大学士”、“贤政殿大学士”,他们一面研究典籍,一面参与国政,所以时人称之为“内相”——宫廷内的宰相。宋仁宗时期,大学士就曾入阁参政,且颇有建树,史载“多所扶正,海内清平”。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废丞相,而将大学士擢为朝廷“总顾问”,所以从明朝初期到中期,朝廷内部一度委任大学士(后改为翰林学士)为内阁长官,主要职责是起草诏令,批签奏章,品阶为正五品。别看翰林学士级别不高,但却握有实权,他们是朝廷内的实际宰相——学士行使宰相之权。“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永乐大典》的主纂解缙便做过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他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务,“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可以说是权力了得。

“大学士”一职最辉煌的时代是清朝,官阶升到了正一品,与太师、太傅、太保平起平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文官的最高职位。到了乾隆皇帝时期,大学士一职更加细化,分划出“三殿”、“三阁”之制。三殿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为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每一大学士分别加有“殿閣”之衔,如“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清朝有名的贪官和珅就曾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汉官当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也曾做过“三殿”、“三阁”大学士。

清朝时,大学士的办公地点均设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所以大学士又被称为“中堂”。清朝有名的“罗锅宰相”刘墉,便是“东阁大学士”。到了雍正皇帝时代,朝廷设立了军机处,指派了军机大臣,所以大学士的职权便被军机大臣取代了。此后,大学士一职逐渐有名无实,沦为一种空衔。

到了近代,学士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一种学位名称。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篇4

GRADUATION CERTIFICATE

Wuhan University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i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rn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s admitted to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eptember, 2008 specialty of this university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all the courses required by the four-ye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undergraduate program and earned enough June, 2012 she credits before __________________.Thus, ________ is allowed to graduate.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ions on Academic Degre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gineering has been awarded the Bachelor’s Degree of_____________________.Date: 6/30/2012 Number:

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篇5

1、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学位申请人及指导教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并主持会议。

2、申请人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

3、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论文约30分钟,博士论文约40-60分钟)。

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已获得相应学位)提问,申请人答辩(30-60分钟)。采用即问即答方式,不得另行准备。

5、休会,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

⑴导师介绍申请人情况,介绍完毕后离开会场。介绍内容可包括申请人的简历、思想品德表现、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课程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

⑵主席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

⑶委员讨论,形成论文评语和答辩决议,填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无记名投票。对于未获得通过的论文,是否允许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再次无记名投票。

6、复会,申请人起立,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表决票和成绩不公布)。

7、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特别提示:

1、答辩会要有详细记录,记录纸不够用时,第二页复印或网上下载都有效。

范文网【】

2、请到会的答辩委员在论文扉页上签名。

3、请主席在有关表格上签名。

4、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论文答辩申请书》、《论文评阅书》、《论文答辩表》、表决票、论文等有关材料,一并交所在学院、医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答辩会表决票由各单位主管研究生部门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其它材料统一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没有通过授学位的人员的上述材料由有学院、医院保存(三年后自行处理)。

外语学院学位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1.申请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学位论文扉页1份交给答辩秘书,答辩过后立即向秘书取回扉页。

2.申请人答辩后至少复印6份有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的扉页,扉页复印件用于装订最后上交版本的6本论文,扉页原件上交学院211室存入个人档案袋。

3.申请人个人陈述时间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约10-15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约20-40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需提供ppT演示。

4.采用即问即答方式,通常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的问题与申请人的研究有关,尤其与申请人学位论文的缺点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用外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如用外文撰写,则用外文答辩,如用中文撰写,则用中文答辩。

5.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同学,在1周内来学院把《硕士学位基本数据表》的信息输入学位系统。

6.答辩秘书通常在申请人入场答辩时就把申请人交给他的论文扉页交给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申请人答辩结束离场时当场把签了名的扉页还给申请人。

7.答辩秘书要在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前或离场前请他们在《学位论文答辩表》的有关栏目上签名,并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决议”处签名。

8、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在1-2天内将整理好的《学位论文答辩表》、《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论文答辩会议记录、表决票等交到学院研究生工作部。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篇6

硕士学位申请与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

漳师研[2007]14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学位按我校获得授予权的学科、专业的学科门类授予。

第二章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第四条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应能表明硕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且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学位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密,论证可靠,数据真实,计算准确,条理清晰,文字通顺。

第五条

学位论文题目一般应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确定,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学年。论文经系审查和同意推荐答辩后付印。导师对论文的评语和推荐意见,应密封传递,注意保密。

第三章 学位申请和受理

第六条

凡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的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均可按本规定向我校申请硕士学位: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经考核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 导师或推荐人认为论文质量符合申请条件;

完成我校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的规定。

第七条

申请学位的程序 1.申请人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学位申请书(一式两份)、学位论文(一式十份)、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及参加学术活动的记录等;

2.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查并提出详细的评语,评语内容应包括:选题意义,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所研究的课题有哪些新的见解,及研究生科研工作能力等,并对是否可以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及可否授予学位提出推荐意见;

3.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教研室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和考试成绩、身体健康状况、论文水平等进行全面的审核,认为达到学位要求的,方可同意申请,并将学位申请书、学位论文、论文摘要、业务鉴定、导师对学位论文的评语、学习成绩单、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等报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4.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决定是否同意接受申请和组织论文答辩,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八条

学校对学位申请人提交的申请和各项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申请的决定,对不同意申请者,应书面通知本人并告知理由。第九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同意其申请和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1.未完成培养计划,未取得规定的学分;

2.有一门以上学位课程缺考或经重修仍不及格;

3.必修环节不全;

4.学位论文中有剽窃他人成果或论文经审阅认为不合格;

5.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面有严重问题。

第四章 学位论文评阅

第十条

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寄送给与论文有关学科的高级职称专家评阅。答辩前两个月,由系提名,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由所在系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论文原则上实行“双盲”评审,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不少于两名,其中校外的教授、副教授至少一名。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有成绩的专家。

硕士论文评阅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生导师资格。

第十一条

论文评阅人根据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的有关要求对论文作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同时还应就该研究是否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要求,论文可否提交答辩等提出具体意见,以供答辩委员会参考。论文评阅后,若其中一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对否定意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必要时可增聘一名评阅人。

论文评阅人的姓名和学术评语应对学位申请人保密,并密封传递。

第五章 学位论文答辩

第十二条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由系负责。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导师参加必须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至少应有一名是校外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经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答辩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秘书一人。委员会主席由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可以是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担任主席。

第十三条

论文答辩前应先审阅论文评语;未收齐评阅意见书一般不得进行答辩,多数评阅人的评语是肯定的方可进行答辩。

第十四条

答辩以公开的方式进行(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论文答辩的程序一般为:

1.在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人或基层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宣布参加本次答辩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姓名和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及答辩委员会主席人选;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宣布答辩会开始; 3.指导教师(或答辩秘书)介绍学位申请人的政治表现、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和论文工作情况;

4.学位申请人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观点及创新与价值等(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

5.委员提问(可休会15-20分钟让申请人准备,也可以不休会),学位申请人答辩;

6.大会休会,答辩委员举行会议,答辩委员会秘书宣读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学术评语;答辩委员会商定评价论文的标准,并对论文作出评价,对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学位进行表决;答辩委员会主席签署评语(含决议),与会委员签字。

7.大会复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评分等级和投票结果。

为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一个单位时间(4小时左右)只答辩三至四篇论文。答辩时要详细记录或录音。

第十五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应本着“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方针,组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包括审阅论文、商定评价论文标准、评定论文、提出学术评语、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或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等方面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通过。获准通过的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第十六条 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应由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学位申请人不得参与,更不得探询与答辩有关的问题;答辩委员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答辩之前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学位申请人,否则答辩无效; 第十七条

答辩时秘书要做好记录。记录稿纸应使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制的论文答辩记录用纸。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论文答辩的有关材料整理立卷,送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第十八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半数以上委员同意,可作出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重新答辩时,论文答辩委员会应当有半数以上成员为原有成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授权机构之外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无权同意重新组织答辩。

第六章 其它

第十九条

论文答辩结束后,各系应将学位申请书、课程成绩表、论文的全文和摘要、导师评语、论文评阅书、专家推荐书、答辩委员会决议和答辩记录、录音磁带、表决票、以及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毕业鉴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和科研成果等有关材料整理立卷,送交研究生处后存档。

学位申请者须将学位论文送学校图书馆存档(纸质本、电子版各一份),并将2份学位论文和相应的电子版提交研究生处学科建设与学位科办公室。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篇7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产生;影响

学位是近代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可绕开的一个重要概念,学位制度也是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学位”,最基本的含义是指由大学或学院颁发的,表示受教育程度及质量、学术水平或知识能力等级等的标志和称号。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学位制度的源头。为此,有必要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有一个清晰认识。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产生

首先,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产生的组织基础。这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这一特定的历史现象相联系。11世纪是欧洲社会全面复兴的时期。其中,这时期欧洲的文化水平在十字军东征和翻译运动中得到提高。基督教会建立起一系列教育机构,如:修道院、主教学校、教区学校。在这些条件的刺激下,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并发展迅速。以波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的诞生为起点,到15世纪,欧洲新建大学22所。中世纪大学作为学位制度的外在组织也随之产生。

其次,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等级划分的形成。这与当时的骑士制度、行会制度有关。骑士教育表述为四个阶段:学习骑士—扈从—见习骑士—骑士。具备基本的骑士资格但还没成为正式骑士前,跟着领主出兵作战学习作战本领的阶段被称为见习骑士。在中世纪大学时期,学士学位的获得者也是指在获得任教资格前,跟着教师学习知识并帮助教师分担教学任务的学生。所以,从名称上看,学位制度就有着骑士制度的影子。虽然骑士制度对学位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行会制度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中世纪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能相互帮助而建立了行会。在工商业行会中,所有的成员分为三个等级:学徒、帮工、师傅,这三个等级有高低之分,“从某一等级向高一等级的提升,被认为是常规,并需通过公共考试之途径”。这就对应了早期中世纪大学中学士、资士、硕士和博士这三个等级,同时也需经过考察。英语中师傅一词为“master”,这一单词被直接用到学位制度中表示硕士学位,在中世纪,师傅、教师、硕士都是用的“master”,表示拥有独立的地位,可以训练培养学生,发放资格证书。

二、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意义

毋庸置疑,学位制度的产生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和之后的大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提供人才选拔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学位制度形成之后,大学培养人才就有了一套组织和制度上的规范操作。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严格的学术训练,向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颁发学位。这样,学位制度为人才的选拔和录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相对公平的评价准则。

第二,出现真正意义“大学”。学园是欧洲社会早在古希腊时期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机构。但是那时的学园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从学生的学习、考试、毕业没有一套系统的考核方法,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产生,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了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至此,中世纪大学才完成了从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向正规大学的转变。

第三,为后世大学树立新理念。伴随着中世纪学位制度的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在大学逐渐树立,就是任何人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通过各种测试和程序,才能获得对其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认可,进而被准许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作为一种可操作的手段和可鉴别的标准,学位制度提供了一种错误概率最小及成本最低的办法”。

第四,推进社会公平。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代表荣誉,硕士和博士的头衔意味权威和地位,学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学位制度给予中下层人士晋升的希望,这在客观上增强了中世纪时期各阶层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总之,欧洲中世纪学位制度的形成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承,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是欧洲国家人才培养制度化的萌芽,也是欧洲教育体制的基础。其庄严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延续至今,也是其尊重学术和人才的传统的传承。它的宽进严出制度仍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因此,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杨少林著.古老而常新的法国学位制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海斯汀·拉斯达尔著.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一在上帝与尘世间(第一卷)[M].崔延强,邓磊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5]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约翰·赫伊津哈著.中世纪的衰落:对十四和十五世纪法兰西、尼德兰的生活方式、思想及艺术的研究[M].刘辉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7]雅克·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生学位申请书 篇8

我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2003届学生。为2007年毕业颁发的学士学位证向学校提出申请理由:

1。由于大一生病导致很长时间无法坚持完成学习,期末考试有几门成绩不合格而进行了重修。重修学分刚好和学校要求的学位证不达标学分一致。特向学校申请能放宽获得学位证条件。

2。本人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义务献血,“三下乡”已经文艺体育活动,并获得好评。

3。在校期间坚持做一个合格大学生,没有受到任务处分或处罚。

4。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中,成绩在逐步提高。并且在大三大四再无不合格科目。

综合以上理由,希望学校能给我一个机会,放宽学士学位证颁发条件。我相信今后我在社会道路上走的更加自信。

【大学生学位申请书2】

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

本人刘富友,男,安徽临泉人。于2007年9月考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系外国语分院071班学生,学号:3070311029。因为本人没有在2009年和2010年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根据相关规定,无法获得浙大学士学位。现向学位委员会重新申请学士学位,理由如下:

1:经过努力,本人于2011年3月顺利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62分,成绩合格。截止目前,本人认为已基本符合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要求。

2:同时,本人也考取了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其要求必须有学士学位方可最终录取。因此,现向委员会积极提出学位申请。

基于以上理由,现特向学位委员会申请授予学士学位,望学校予以考虑并帮助。

学号:***********

身份证号:*********************

专业八级准考证号:******************

申请人:***

****年**月**日

【大学生学位申请书3】

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

我是法律专业自考生xxx。我于xxxx年x月取得法律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我在本科阶段平均成绩为xx分。论文答辩成绩为良,并于xxxx年x月通过天津市学位英语考试,符合南开大学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特向贵校提出学士学位申请。望贵校给予审批。

此致 敬礼

北京大学第二学士学位 篇9

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校园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校长周其凤院士。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2年将面向社会招收150名攻读软件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4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点。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从建院起,就以“创建世界一流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为己任。学院秉承北京大学“民主科学、兼容并包”的精神,坚持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以坚持改革开放、面向需求、质量第一为建院宗旨;以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与微电子人才为目标;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确定培养方向,按照产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人文科学与前沿技术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借鉴国际人才培养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设在北京大兴校区。此外,为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贴近产业,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教高司函[2006]29号文件),选择信息技术、微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无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无锡校区)。

2012年学院面向社会招收150名攻读软件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应届毕业生),有学士学位证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相当于四级以上者,均可报考;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软件工程

三、报名方式、时间、地点

1、报名时间: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从2012年4月11日报名。

2、报名方式: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时间截至2012年4月30日。

3、报名手续:

1)考生登陆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网上报名系统(网上报名主页地址: http://zhaosheng.ss.pku.edu.cn),先在网上申请用户名,并按要求录入本人信息。

2)认真核查报名信息,确认无误后,打印报名表一份,贴上近期一寸免冠照片,并在照片上加盖考生档案所在学校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于2012年5月6日前(以邮戳为准)随其它报名材料一同以快件或挂号形式寄回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招生办公室。(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1723N房间,邮编:100871)

3)报名材料包括:

(1)、网上打印报名表一份;(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各一份(2012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需递交学校证明);(4)、大学已修课程成绩单原件;

(5)、一寸免冠照片一张(与资格审查表所贴同底,用于办理准考证等)。

4)报名费:200元。北京考生可现场交费,外地考生请于5月6日前(以邮戳为准)电汇报名费200元,收款人姓名: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招生办公室(邮编100871)。注明“姓名及本人身份证号码”。

四、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入学须参加北京大学组织的入学考试,择优录取。

考试科目:英语、数学与逻辑、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综合;

考试方式:英语、数学与逻辑、计算机应用基础为笔试,专业综合以面试为主。

参考书:

i.英语:《大学英语》

ii.数学与逻辑: 《GCT数学考前辅导教程》、《GCT逻辑考前辅导教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

iii.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教程》(卢湘鸿,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计划在2012年5月中旬,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待确定,请考生注意学院网上通知。

六、考试组织与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择优录取,于2012年5月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201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将户口和档案转入北京大学,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就业。往届生不转户口和档案。

七、入学

2012年9月入学。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时,须出示本人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八、培养与管理

1、按照北京大学制定的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并由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负责学生的培养管理。

2、培养方式为脱产学习,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学习时间。

九、学位授予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颁发北京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学杂费

学制2年,共80学分,学费总计32000元。学生分两次付费。新生入学时一次性交纳18000元,第二学年一次性交纳14000元。

十一、上课地点及食宿由学院协助解决,费用由学生自理。

联系人:程老师

咨询电话:***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库 篇10

2011年4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无意中发现广州岭南大学一批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的学位论文(共40册),了解到岭大已在1952年并入广州中山大学后,该馆遂于2011年7月向中大图书馆表达了归还论文的意愿。两个月后,这批岭大论文漂洋过海抵达广州,归中大图书馆收藏。

根据胡守为、黄永祥于1995年发表的《广州中山大学所藏岭南大学有关档案文献情况介绍》,中大图书馆保存了岭南大学1924年至1952年间共780余篇毕业论文,并于1987年编写了《岭南大学毕业论文目录》一册,论文作者所属院系主要是文理学院、工学院,其次是医学院、文学院,也有少数属农学院、神学院。日本此次归还的40册岭大论文中,18本是中大图书馆馆藏所没有的,其他22本与原有重复(这说明岭大毕业生至少要上交2份手抄的毕业论文)。

2015年6月9日,笔者在中大图书馆四楼特藏部见到其中的18本(图一),均为红色封皮,16开本,包背装。封面右上角贴有馆藏分类号圆形标签,书脊处写有论文名称及作者名字(图二)。封面内部则有岭大图书馆的藏书票(图三)和钢印以及造纸商“利兴行”的中英文商标。首页为“学生×××论文评定书”和学院院长、学系主任、指导教授的签字或者签章(图四)。正文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多数论文为竖写,少数为横写(图五)。笔者曾于2015年5月初致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询问这批岭大论文的收藏情况,得知它们与该馆的其他书籍混在一起,没有被重新编号、转移或借阅,也没有任何的文字和图片记录。

那么,这批岭大学位论文缘何进了日本的图书馆?

二、日军占领广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近一年的时间里,中日战火并未蔓延到华南地区的广州市,位于广州河南康乐村的私立岭南大学弦歌不辍。1938年春夏之际,日军战机开始对广州实施狂轰,岭大因此不得不考虑应急方案,经过多方面的权衡(其中有学生来源的考虑,岭大学生寓居港澳者占百分之八十强),校方认为一旦广州沦陷,岭大应首先选择到香港大学避难。同年10月12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华南战事打响。岭大暂停教学,疏散学生,并播迁香港。17日,岭大将校产归还岭南大学美国基金委员会。19日,岭大广州校址升起美国国旗。21日,日军占领广州,承认岭大广州校产为美国人所有,故无骚扰。

岭大图书馆原有17万余册的藏书,迁港之后,馆方将其中2万余册图书转至香港,分别保存于香港般若含道中国文化研究室、香港岭大分校和香港大学冯平山中文图书馆,其余的15万余册藏书交给该校美国基金会保管,仍存于广州校址的马丁堂图书馆内。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随后占领由美国保护的广州岭大校址,不久将马丁堂的全部岭大藏书悉数搬到女生宿舍。1940年9月成立的伪省立广东大学迁至康乐村岭大校址后,岭大的藏书被搬回马丁堂,并移交给该校使用,其中部分书籍被送往其他伪立学校和日军机构使用。

从岭大毕业论文首页的藏书票(票面的分类号码可对照岭大图书馆于1936年印行的《私立岭南大学图书馆一览》之《图书管理·中日文书分类法大纲》)及钢印中英文“广州岭南大学图书馆”(Canton Ling Nan University Library)可知,岭南大学学生的学位论文有长期置于学校图书馆的惯例,而被标注为“保存本”,说明只能供师生在馆内查阅。中山大学目前收藏的近千册旧岭大论文,其中一部分应是岭大在1938年离开广州时被留在马丁堂,另有少部分是1941年底岭大从香港搬回粤北后产生的毕业论文,抗战胜利后由岭大携带回广州。另外,还有一部分论文写于1946年至1952年间。

三、岭大在港时期

1938年岭南大学迁往香港后,借用香港大学校合,于当年11月14日正式复课。复课学生人数为563人,占先前广州时期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中文理工各学院一二三四级、农学院一年级、医学院一二三年级学生均在香港大学校舍上课;农学院二三四各年级生为便于实习,另在新界元朗租地办理;而医学院四年级学生随同港大医科四年级学生在玛丽医院上课,五六年级学生则在粤北曲江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1940年11月,农学院三四年级迁至粤北坪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岭大在港全体师生迁回粤北。

1938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岭大在港毕业生有三届,分别是1939年、1940年和1941年。陈国钦和袁征整理的《岭南大学历届毕业生一览表》显示,岭大在港毕业生中1939年57人,1940年60人,1941年61人(《抗战期间的岭南》中载朱有光《三年来本校教务之设施与方针》的毕业生人数统计,1939年59人,1940年85人,与上述存在差异)。

日本归还的40册岭大学位论文中,1939年20本,1940年13本,1941年7本。作者中商学士20人,文学士14人,农学士4人,理学士1人,工学士1人。农学院有3人于1939年毕业,1人于1940年毕业。农学院高年级学生的上课和实习地点是在新界元朗,而该院的学位论文能够在这批论文中出现,说明岭大在港期间,各院虽然散在各处,但毕业论文仍呈送学校图书馆集中管理。当时的岭大图书馆迁至香港后,在香港大学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二楼办公,毕业论文即存放在冯平山中文图书馆内。岭大师生除了可以阅读本校书籍之外,还可借阅香港大学西文图书馆与冯平山中文图书馆原有的藏书。

40册论文的选题大都关涉宏旨,时事政治方面有余国瓒《中国共产党之研究》、林有燮《德意日防共协定之研究》、陈树堃《法西斯意大利之政治制度》、孙家钧《苏联外交的研究》、龙殿擎《慕尼克协定》、杜适彬《国社党治下之德国外交》、卢荣汉《西藏外交问题》、沈炳雄《国联研究新论》等;金融交通方面有陈国雄《香港之交通》、朱竹友《香港金融市场之研究》、徐启英《中国邮政储金之研究》、杨其赐《我国公路运输交通之研究》、苏一鹏《中国交通建设之趋势》等;社会调查方面有凌有凤《广东几府风俗的探讨》、陈雪晶《香港妇妻贩卖问题》、冯淑英《南洋华侨之研究》、李冬青《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之研究》等,另外还有直接以抗战为题的,如萧敦悌《我国抗战前后之农业金融措施》、黄德彰《我国抗战经济政策论》、蔡达芳《我国战时经济设施的检讨》等,除此之外,这些论文还有涉及社会思潮、诗词文学、日常消费品等方面的研究。

nlc202309031026

论文作者大都来自香港和广州的教会学校,少数从其他教会大学转学,他们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经过严格的甄选后进入岭大,成为“红灰儿女”(岭南校色为红与灰,即“殷红如血,深灰似铁”,象征坚强忠义——编者注)。岭大的学生对国家大事具有热情投入的强烈意愿。在抗战期间,他们或投身军旅,或以笔为戈。1939年,商学院毕业生卢荣汉前往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担任指导员,他的两位同门黄德彰、徐启英则进入军需学校计政班受训。

岭南大学具有浓厚的美国学校风格,倡导学生自治,由学生自行处理自身事务,因而有学生自治会等社团。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总会是岭大各种学生社团中的最高组织。该会自穗迁港后,总部设在香港大学钟楼的岭南大学办事处。1939年2月20日,该会在港复刊《岭南周报》,在《本刊复版小引》开头即控诉日本侵华:

慨自x寇南侵,烽烟迷遍百粤,黎民北顾,涕泪湿却万襟。吾校址在康乐之村,未离兵燹之地。每闻风鹤频唳,都觉七鬯互惊。弦诵之声既辍,藏修之处焉寻,于是桃李相将,杏坛飞渡。所幸虎口得庆安全,鹪枝更欣附记。

40册论文作者中,不少人在《岭南周报》任职。徐启英和余国瓒先后担任该刊出版委员会主席,蒋应江、张维持,孙家钧、李冬青、区锡龄、朱竹友、萧敦悌、方仲泽、梁子能等担任过这份刊物的委员、文书、编辑、特约撰稿员等职务。除此之外,他们还参加各自学院的学生会、学校社团,自行组织各类诸如游泳、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以求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至于为何在抗战期间复刊《岭南周报》,《本刊复版小引》解释道:

盖亦借文会之旨,而收斐然之效,且以质正于大雅之林,抑或获他山之助也乎。乃当封豕侈张,哀鸿震响,铅椠共国魂而飘摇,述作同劫灰而黯淡。同人所衡实据,不禁欷歔。蒿目河山,泫然欲涕。勇愧终军,乌诣阙而请缨。志倾祖逖,辄临流而击楫。无如在学之年未满,待用之时尚悠,祗合借复刊之机缘,作敌忾之毛瑟,滤愤怒于笔端,透热情于纸背。同好诸子,其盍应缨!

香港大学图书馆至今仍藏有岭南大学学生自治总会在抗战期间出版的数十期《岭南周报》,其中不少抗日文章出自这批论文作者之手。由此可见,祖国山河遭此横祸,这些学业未满的岭大学生,虽一时无法仿效西汉的终军和东晋的祖逖,挺身报国,却相互砥砺,化悲愤为力量,以笔作戈,向日寇掷以匕首投枪。

四、日军占领香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日军进犯香港。9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向日本宣战。25日,日军占领英国当时的殖民地香港,随后统治香港三年零八个月。香港沦陷后,岭大再次停课,随后陆续撤离,学校转至粤北复课。因时间仓促,岭大存于港大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室和岭大香港分校的图书无法搬运,仍存原处。

日军在攻域略地的同时,还不忘抢掠和焚毁被占领地区的书籍。1942年2月2日,日军南支那派遣军特别调查班在日本谍报人员竹藤峰治指导下,查抄了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班长肥田木指挥抢走了该馆所存的部分图书,其中包括岭南大学的20箱、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国立北平图书馆暂存的数百箱书籍。这批书籍被运至日本,各箱上贴有“东京参谋本部御中”字样。此后,日军仍然对香港的藏书虎视眈眈。香港冯平山图书馆原馆长陈君葆(1898-1982年)曾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日本人频繁视察冯平山图书馆的情况:

1.(1942年2月28日)肥田队长今日带了《香港日报》的记者来参观圕(圕,“图书馆”三字的合并写法,音tuǎn,由我国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于1924年发明——编者注),跟着又来了一位岩村忍,闻为东京民族研究所员。

2.(1942年3月3日)今日市冈胜带一位中尉来参观圕。

3.(1942年3月23日)总督矾谷今日下午到围参观,他问图籍事甚详。

4.(1942年3月27日)肥田木今日又偕另一位中佐来参观图书馆。

5.(1942年7月14日)沼田与菅野今天来参观图书馆,我引他到各部分去参观,计费时间最长的是岭南图书与汉口图书两部分。

6.(1943年4月10日)下午崛内到馆,问我有无关于图书要和肥田木说的话,假如他有机会到广州去……我说,有的是这三点……(3)岭南大学的书存港的只一万册左右,是否应交还与广东大学。

7.(1943年10月29日)下午小川与李国馨到图来参观,先后按次视冯平山图书馆各部分、中文学院、港大英文图书馆。

8.(1944年2月2日)午前约十一时许文教课长偕山本到图书馆参观。在冯馆方面只略看看岭大的一批,及问些关于北平上海广州三处共有几间大学的话后便转到英文图书馆去(谢荣滚主编:《陈君葆日记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年)。

根据目前的材料可以判断,1942年2月2日被日军掠去的岭大20箱书包括岭大的40册论文。从《陈君葆日记》可知,日军对岭大的书籍饶有兴趣。根据时人的调查统计,岭大图书馆的藏书和管理在中国著名大学图书馆之中排行第五。对中国各地藏书极为关注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来说,他们必然不会忽略岭大在香港的这批书籍。那么,这批书被运到日本后的情况又是怎样?陈君葆在1946年6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

博萨尔给马提太太的信,说在东京上野公园发现的一百一拾一箱书籍,叙述很详细。“我又在上野公园的帝国图书馆发现自香港移来的中国政府的书籍。我立报告东京的中国大使馆,把陈君葆信内对这事的纪述告诉了他们,因此我希望中国政府不久将会得回那整部图书馆。但最好陈君也写信到东京的英国或中国大使馆交涉取回,把详细内容举出,说明什么书曾从港大搬出,则当然能全部取回无疑。请为我多谢陈君,并告诉他那些书是先寄到东京的参谋本部,再从那里移到文部省(Mombushio),更或由文部省转移至上野公园帝国图书馆,其时为一九四四年夏季。文部省的Sekiguchi与Tanaka教授均知其事及书之所在。陈君可说我曾在东京目见此各批图书,能够作证。”

日军从香港抢掠的书籍运至日本后,1944年夏将其转移到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和伊势原等地,1946年被发现。岭大的20箱书或在这时被搁置在帝国图书馆。

五、抗战胜利之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岭南大学于同年10月10日在广州河南康乐村校址复学,并接收了伪省立广东大学图书馆的全部藏书,随后又从广州各地收回战争期间被日军挪至他处的书籍。1946年3月,岭大运回暂存在香港的藏书。从当时的调查情况来看,岭大图书馆存中国文化研究室的图书馆全部散佚,寄存岭大香港分校也失去一部分珍贵图书。至于保存在香港大学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之图书,因有人保管,损失甚微。

1945年12月27日,苏联、美国和英国三国外长会议决定成立由中、苏、美、英、法等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委员会,总部设在原日本的美国大使馆内,以制定归还战时被日军掠夺物资的原则和方法,驻日盟军总部具体经管劫物的归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团赴日调查和追索被劫文物。在此背景下,岭南大学的部分被劫藏书得以运回国内。1949年3月1日,中国从日本运回两批在港被劫书籍,其中包括岭南大学书籍278册、手册400册,分装6箱。由于盟军总部对收回劫物的严格规定、日本政府的不积极配合、美国对中日态度的转变等主客观因素,中国被日本劫掠的许多物资不能顺利收回,岭大毕业生的40册论文因而被遗留在东京上野公园的帝国图书馆。1948年,帝国图书馆和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合并,成立国立国会图书馆。2011年,国立国会图书馆职员在清理原帝国图书馆藏书时,发现了这批尘封已久的论文,并将之送回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文化事业蒙受巨大损失,许多文物、书籍被焚毁劫掠。广州岭南大学的40册学位论文也不幸落入日军之手。这批岭大论文的命运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岁月,也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意图毁灭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随写――小记下一篇:兔妈妈的三只小白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