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024-06-20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共11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1

大学生兼职实习就业指导中心

大学生兼职实习就业指导中心是专门从事高校寒暑假兼职实习的服务机构,是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与国内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广大学生提供寒暑假短期实习工作岗位。合作企业有富士康科技集团、英业达、亚旭电子、华硕科技集团、其中与深圳富士康更是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的优势是:

(一)我们专注于高校寒暑假短期兼职,与企业签订实习生协议,学生直接以实习生进厂、享受正式工待遇、工作更为轻松、也无需扣除正式员工需缴纳的保险等费用,实习期到合约自动解除。不会影响以后的企业实习。

中央人资直接到实习生所在地方进行面试体检、先面试后体检,体检费入职后报销,节省到厂面试体检不合格往来花费。

有带队老师全程带队,全面负责学生从出发到返校的安全和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我们与厂里签的有校企实习生合作协议,没有任何中介费,学生只需负担包车分摊路费。(暑假期间有时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但也会很少,会提前说明)(二)(三)(四)合作案例有:

A.08年至今南阳理工、南阳师院、万方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工院均实现了寒暑假实习的合作,其中在刚过去的11年暑假南阳理工组织将近150人、河南工院组织将近200人,全部安置深圳富士康;

B.河南很多职业中专、大专均实现了全年的兼职实习,信阳农校、南阳新华电脑培训学校、新乡机械学校等,都根据学校安排进行了,一、两个月的企业实习。合作项目:

(一)寒假实习,时间为一个月,河南所有大专院校都可以与我们商议合作事宜,我们欢迎有意向的个人、单位与我们联系。

(二)暑假实习,由于暑假实习为供过于求的状况,暑假的实习生名额会视各地代理寒假实习生数量比例进行分配。

(三)秋季毕业生短期实习,时间可以为11月、12月这两个月,也可以一个月左右,待遇丰厚,不影响春节回家过年。

注意:有些寒暑假实习工资说的很高,那很可能是骗人的,请同学们慎重考虑,避免去了之后遇到麻烦!我们有过多年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全心全意为您服务,有意可以联系我们!

诚招河南各地市、高校校园代理,有丰厚的报酬,提供提升锻炼自己的机会。地址:新华路与车站路交叉口东星商务咨询

手机:139 389 66532

QQ/MSN:852430701

Email:eaststarcc@163.com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2

1 非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近年来最高值610万,加上历年累积的毕业生,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加上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其中,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占一大部分。相对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而言,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就显得更加困难。一直以来,非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主要原因如下。

1)非中心城市高校办学起点低,历史积淀少,很多是由专科院校合并升格后形成,社会影响力弱,社会的认知度、接受程度较低。

2)非中心城市高校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雷同,缺乏特色。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多数高校仍习惯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缺乏特色,与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相差甚远[2]。

3)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就业培训环节薄弱。毕业生在工作单位选择、期望薪资等意向选择方面不切实际,就业观念亟待改变。另外,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培训工作相对中心城市高校而言整体已落后。

为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中就明确指出,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3]。以促进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正确进行职业评价和自我评价,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政策指导。主要包括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情况以及当前的就业政策、方针和规定、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制定的具体做法等;心理指导。主要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等;技巧指导。主要讲述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指导。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对择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及时调整和完善自我,为将来适应职业活动做好准备[4]。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极强的课程。然而,目前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与就业形势要求、学生的真实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好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需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就业形势进行教学改革。

2 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还停留在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的传达上,忽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高校较少。即使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也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学业重、事务忙而不重视就业指导课,甚至感觉就业指导课“可有可无”[5]。

2.2 课程体系不完善

其一,课程不规范,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包括制定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就业指导课上课时间安排、课时量等,随意性较大,很不规范。

其二, 课程内容不充实,教材不规范。由于对就业指导课内容也多以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为主,内容不够灵活充实,对就业能力培养不够系统。很多高校甚至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材,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各自为阵,致使就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其三,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求职对每个专业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可是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是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讲座、课堂上讲的求职信息和应聘技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6]。

2.3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课涉及心理、法律、形象指导、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现在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多是由院系的学工办教师担任,部分就业指导课教师并非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就业信息;有的指导教师自己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进行过就业市场调查,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全面。由于教师个人所学专业、从事工作性质等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领域都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7]。

2.4 重视就业技巧指导,忽视思想教育传授

部分学校就业指导课只重视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及求职技巧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礼仪教育、择业心理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判断等方面的传授,比如,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认识,就业期望过高,非大公司、大企业不可;有的学生缺乏自身修养,只是一味认为有能力、成绩好就行,缺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职场上毫无竞争力;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功利思想严重,注重个人眼前利益,较少考虑国家利益和职业理想;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有的学生在新岗位上不能适应角色转换,工作中缺乏诚信,等等。这些无疑导致了毕业生整体上就业流向分布的不合理和出现结构性失业现状[8]。

2.5 忽视创新实践教学

目前,就业指导课的理论内容所占比重较大,有的老师课堂教授的内容,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用不上,仅仅片面地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少实践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不能深入社会实际,紧跟社会步伐,与社会脱节而无法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9]。

3 改进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指导,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3.1 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要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真正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就业指导课学时,保障教学条件、教学师资,为学生提供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逐步建立以就业指导课为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辅之以专家讲座、心理辅导、企业实习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就业指导体系。

3.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就业指导课的安排上,要充分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大学教学内容,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本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作出自己的短、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针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二年级的学生除了学好专业课外,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不足;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人生发展的定位时期,应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认识,并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对自我发展进行恰当定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入择业期,需要进行全面指导,如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技巧、提供择业心理咨询、开展创业教育、进行诚信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3.3 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教师。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保障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质量。当务之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强化教师的能力培训。做到两个保证,即:保证就业指导课人员到位;保证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素质。在条件成熟时,要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组织、制度保障,进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力量。

3.4 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水平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对于就业技巧的培训和政策宣讲等方面的传授是必要的,但就业观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也绝不能忽视。因此,需做到:第一,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统一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二,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求职心理,加强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择业的自信心。第三,加强学生的求职礼仪教育和诚信教育。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自己良好的个人修养。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尤其应该加强诚信方面的教育,这不但有利于目前,更有利于未来。

3.5 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实践机会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打破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封闭教学状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教学大纲的总体指导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使学生能较早地了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从而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择业要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找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逐步实现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完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成就一番事业。

4 结语

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就业相对而言确实存在许多劣势,但是我们应该直面现实,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开好就业指导课,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应该拓宽思路,借鉴成功经验,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使学生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就业方面的指导,合理定位,具备就业的各种素质和技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俊宗.试论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中介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2]李杰,訾祺.地方高校发展与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协同效应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2009-01-19.

[4]方敬永.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13).

[5]刘顺.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知识经济,2009(1).

[6]孙丹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2).

[7]刘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

[8]侯小桢.关于地方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4).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3

一、 真心对待德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和谐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对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在这方面,社会、家庭、学校都重任在肩,三者还要携手合作。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德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必须正视的课题,我们别无选择,并且要义无反顾。

二、 客观看待德育

所谓客观看待,我认为就是立足学校实际,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干一些我们能干的事情。因为,创新理论、改变公民素质、优化校外教育环境,显然不是我们能力所及的事情。我们也不应该都做批评家,只会发牢骚、怨天尤人,指责家长、学生和社会,我们应该面对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拿出对策,只有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才能找到德育工作的新出路,才能紧随青少年的变化,让德育的实效性更强。

三、科学实施德育

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8月,我们积极探索了一条机构改革之路,即在保持扁平式、交叉式管理的基础上,撤销了原有的“三处一室”即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教科室,成立了五个中心,即学生生活指导中心、课程管理研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五个中心的具体职能定位是:课程管理研发中心——强调教学即试验、教学即研究,促使教师从教学管理者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参与者;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的不断学习、增长才干搭建平台,谋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信息网络中心——适应教育现代化,开发整合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师生,促进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强化服务保障功能;学生生活指导中心——为学生的成长领航。

四、发挥“学生生活指导中心”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

成立“学生生活指导中心”取代原来的“德育处”,意在改变生硬、空洞的德育说教和对学生无情的制度、纪律制约,变管理为服务和指导,做好学生成长的领航人。

该中心坚持高标准、高品位、低起点、有特色的工作原则,以育感激之情,养儒雅之气为德育主线,对学生的生活、品德、生存、心理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强调生活德育、情景德育,力求专题化、系列化、日常化、生活化,为学生的自我实现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一, 立足主阵地,抓好课程德育,指导学生立德立行。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度过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科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因此,课堂,是指导学生立德立行的重要载体。学生生活指导中心与教师发展中心携手,引领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德育素养,争做儒雅之师,进而指导学生做儒雅之生。

如去年11月,美国“人民对人民体育考察团”来我校参观,那节体育课,准备活动环节,有合队、并队、交叉走、对角线行进,有自编双人操,热身游戏是“小火车”;学习内容是“武步拳”。学生要听清规则、默契配合、团结一致。功夫练习,有生生互助学习、师生切磋,还有小组演练、单人展示,现代精神与民族传统达到精彩结合。老外羡慕不已,都跟着学了起来。此时民族自豪感洋溢在每个孩子和老师的脸上,更铭刻在大家的心中。

2006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奥林匹克知识明星校”、“奥林匹克教育信息优秀校”。去年5月,拉拉队表演获得区一等奖。

我校教师课程德育时效性研究成果获市、区级奖项23个,我校魏四双老师辅导学生参加“未来工程师”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很注重积极舆论氛围的创设。利用校园电视台,学校每周五课间操时间播放校园生活纪实,例如,班会实录、好人好事表扬、不文明行为曝光等,主人公是学校广大师生,用事实说话,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宣传内容还有转录《知心姐姐面对面》、《今日说法》、《法制进行时》等电视节目,对指导学生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06年“北京市数字德育建设专题研讨会”上,我校作为远郊区县的惟一代表作了《发挥校园网络优势,为德育工作插上翅膀》的专题报告;学校德育网站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德育网站”。为此,我校被命名为“北京市中小学德育信息基地”。

学生生活指导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尤其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环境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实现育人环境艺术化方面下大力气落实。中心第一步举办培训班,提高班委板报设计的技能技巧,指导他们协助班主任落实五项校园文化建设,即每日一歌、半月一次周末文化、五月艺术节、九月校园文化展示月、十一月科学月;第二步,组织年级板报、壁报观摩评比,参加各项活动成果通报;第三步,组织班长和宣传委员为主的座谈,交流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中心着力帮助解决,以促进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优美的环境,可以愉悦身心;良好的班级文化,体现着班级的风貌,能引导积极向上的舆论。而班级文化建设者就是学生,这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目前,各班教室都设立了图书角、学生风采展示区、运动天地、公示栏等,班内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气氛温馨和谐。一年中,中心既把握方向,宏观调控,又进行具体指导,组织有序,活动有层次。班集体凝聚力显著增强。

第三,重视过程,指导学生开展序列化、系列化的德育活动。首先,德育成序列。学生生活指导中心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抓好日常行为规范,三年贯穿始终,又各有侧重:初一强化、初二同化、初三内化;另外三年有“三抓”,即初一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初二集体主义和感恩教育,初三抓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陪伴学生成长。例如,我们在本学年开展了“争办诚信考场”的活动。活动过程包括活动介绍、专项教育、班内讨论、学生申请、班委会申请、年级审批、公示、考场检验、试后反馈等系列工作。在大型考试中,我们成功举办了18场次的诚信考场,试后做了相关调研,师生反响很好,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普遍增强了,广大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程度普遍提高,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了。

其次,德育成系列。每学年的德育主题均有一系列活动支持,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让文明礼仪之花盛开在八中校园”主题系列活动深入人心,成果显著。

2006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平安校园示范校”,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养成教育示范校”。

第四,关注细节,指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学生生活指导中心关注学生道德养成中的细枝末节。例如,“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活动,我们把它落实在每一件小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摆放好笤帚撮子做起;培养学习习惯,从整理书包做起;回报父母,从每天做一件家务做起;服务集体,从不乱扔废弃物做起;感谢老师,从认真写字做起;感谢学校,从爱护桌椅不乱写乱画做起。细微之处显素质,关注细节、着眼习惯、着手行为是取得德育工作实效的关键。渐渐地,主动问好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为集体做贡献成为一种快乐,和谐校园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第五,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指导中心依托四地——军训基地、燕京啤酒厂、三高基地、现代汽车制造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让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走出去,例如,“走进清华、北大校园”,感受高等学府的大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了解历史,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去年暑假,我校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到台湾参加2007两岸四地少年生活体验登峰营活动,孩子们感触很多。

总之,学生生活指导中心的成立,为学生搭建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平台,初步形成了以本中心为龙头,以年级为中心,以班级为载体,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生为主体,辐射到每一位成员的校内外全员德育服务系统和自育工作网络。□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4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我校2009届毕业生5371人,突破五千人(含研究生和三本海华学院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947人,本科生3524人,海华学院876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本学期,大学生就业工作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学习、落实好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努力做好我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本学期,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将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全学期)

1.组织筹办好11、12月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两场大型洽谈会,接待组织好中、小型及专场洽谈会;(2008年10月——2009年1月)

2.继续深化与其他高校的联合,完善协作体建设,通过与其他高校的学习与交流,共同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全学期);拟筹建辽宁省高师院校就业协作体;

3.推进就业基地、见习基地建设。主动与省市就业基地、见习基地联系,建立起长期、稳固、互赢的伙伴关系;(全学期)

4.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走出去,与省内外教育、人事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联系。(10——11月)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全学期)

在就业指导上,要研究在大学生择业方面出现的新的、突出问题,探索可行的指导办法。尤其是要在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和内容上多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1.加强就业指导课的改革。使讲课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讲课的形式更丰富、更实用。再结合专题讲座、座谈会、个别咨询等形式,帮助其认清社会发展形势,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就业。

2.发挥创业指导服务站的社团功能,充分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树立创业典型,推动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创业。

3.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掌握指导的知识、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工作能力。

4.做好大学生学生职业素质测评。

5.积极做好市场调查,预测社会需求,为招生、教学提供依据。

三、完善校园就业信息网(全学期)

大学生就业信息化、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已经起步,并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争取做到能在网上及时向大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并逐步实现就业信息网络化,最终实现大学生择业网络化的目标。

四、做好下系调研工作

本学期,就业中心将到各学院进行就业工作调研,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摸清学生就业心理;与院领导座谈本学院的就业工作,了解学院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使学院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体。(9月——10月)

五、做好2007、2008届毕业生的改派工作(全学期)

六、做好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整理好毕业生的相关档案材料(10月——12月)

毕业生就业名册、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的凭证,是毕业生查找就业去向的依据,所以要将以上材料准确无误的整理好,装订成册,上交校综合档案室。

七、完善“辽宁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修订“辽宁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专业简介”,印制“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自我简况”及其他宣传资料,进一步完善“辽宁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办法”(9月)

八、配合省教育厅做好我校2009届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9——10月)

九、做好2008届毕业生初次和年终就业率的统计、上报工作(8月、12月)

十、做好就业中心的其他日常工作(10月——12月)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校领导的重视。虽然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但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有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出色完成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苏州中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章程 篇5

2012/1/8

一、宗旨:

为落实我校“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鼓励学生“先创社后创业”的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我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行为,特别成立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

二、组织机构及职能:

根据职能需要和精简效能原则,我校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共设审计部、纪检部和评审部三个部门,具体职能如下:

(一)审计部

审计部主要负责对各社团财务进行监督和审查,收集、整理和保管各社团财务资料,作为社团评审考核的重要依据。

1、审计部人员由审计组长(老师和社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和审计专员(各社团财务人员)组成。

2、审计部要将财务审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对各社团上报的财务报表和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并存档备案,若有异常,及时追查并记录在案。

3、审计专员须积极配合审计组长的工作,如实上报社团内部财务情况,同时定期向社团成员汇报财务状况,并接受社团成员监督;须告知本社团成员,任何人均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亦不得在社团成员中分配社团经费。社团解散时,其财产归属由学生社团指导中心负责处理。

(二)纪检部

纪检部主要负责对各社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对社团负责人进行监督考核,并通过书面形式存档备案,作为社团评审考核的重要依据。

1、纪检部人员由纪检组长(老师和社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和纪检专员(各社团纪检人员)组成。

2、纪检部要将对社团活动和社团负责人的监督考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负责审查各社团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以及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并记录在案;负责接受各社团成员的投诉;负责审查各社团负责人(正、副社长)的选拔、资格审查、任免、考核、奖惩,对出现的违纪现象和不良风气予以处理并记录在案。

3、纪检专员须积极配合纪检组长的工作,如实汇报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和违规违纪行为等;社团开展活动须先汇报登记并提交具体活动方案,报学生社团指导中心批准后方可进行;社团可以创办内部刊物,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并通过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审查后方可印刷发行;社团海报须张贴在楼道宣传栏或橱窗规定位置,海报内容须健康向上、文明用语,活动结束后应于2天内回收;各社团须安排网络信息发布专员及时向社团营地网站上传或更新活动资料并尽快告知网站负责人进行审核,上传格式要统一,内容要阳光健康。

(三)评审部

评审部主要负责对各社团的注册备案以及年终活动的评估审查工作。

1、评审部人员由老师和社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经校党委和校长室批准,确定为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的委员将颁发聘用证书(其中教师委员长期聘用,学生委员根据纳新适时调整)。参加评审的各社团负责人为其(副)社长。

2、评审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科学、民主的方法,对新成立的社团进行审核,通过后予以注册;对学年末社团的活动成果展示进行考核评优,合格后予以注册。

3、评审方式采用量化评分制,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实到成员投票过三分之二数通过。评审时间为每年10月上旬,如后期仍有新社团创立,则增补一次评审,时间为12月上旬。经过评审未通过的新社团不予注册,未通过的在案社团责令限期整改后再行评审,若仍不合格,则注销该社团。

三、部门人员组成:

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由校长室、学生处、校团委等各位领导和专家老师以及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人员和社团专员组成。学生处主任顾维红老师为学生社团指导中心总负责人。附:

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委员名单

审计部:顾维红、王芳老师(审计组长)、凌漪澜、薛乃云、审计专员(每社团1人)纪检部:李岚、贺中计老师(纪检组长)、吴之凡、周谷乘、纪检专员(每社团1人)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6

巨野职教中心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近年来,巨野职教中心把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具体目标包括:一是进行培养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主动适应职业要求;二是培养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加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训练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是指导学生进行求职、就业、升学以及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

为落实上述目标,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充分发挥该课在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把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与教学常规工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好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7

一、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中心作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链接纽带,可以反馈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反馈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情况、促进高校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优化培养模式,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社会维持和谐稳定的需要

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指导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创办科技型、服务型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在帮助毕业生实现自身就业、 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吸纳身边更多同学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了学校、社会的稳定。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开展创业指导服务,鼓励、引导、 帮助毕业生创业,可发挥大学生创业的倍增效应, 增加就业人数、提高就业质量,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工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质量发展,促进高校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纳入高校改革发展规划,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指导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有机衔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促进高校改革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高校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主体是就业中心的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学校接触学生的一线部门,就业中心在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活动组织、创业实践帮扶方面有很大优势。通过对有创业想法、创业需要的同学进行创业指导服务,不仅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寻找更为合适的发展机会,创立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企业。因此,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二、就业中心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设计与学校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就业中心的创业指导服务模式要系统设计、统筹规划,创业服务的开展要点面结合、系统推进, 但必须立足于学校现实,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特色等情况,对现有指导服务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已有创新创业文化进行丰富和发展。

(二)整合校内资源与拓展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创业需要内外结合的支持系统,要组成由政府支持系统、知识支持系统和资金支持系统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政府是创业支持系统的基础,知识、资金是创业支持系统的支柱[2]。就业中心要整合校内现有资源,系统推进课程、师资、实践、孵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拓展校外资源,通过国家985专项、地方政府合作、社会企业赞助等多渠道募集创业基金、创业工作经费,建设创业实验中心、创业实践基地等。

(三)普适性教育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要面向全体学生,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课相结合,开设以唤醒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品格为目标的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面向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开设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和培训指导等方式提升创业能力的学位教育体系,打造创业孵化平台,聚集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风险投资家等,着力推进创业项目落地。

(四)创业认知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要丰富创业教育内容、优化创业指导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认知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外联系,拓宽创业实践渠道,丰富创业实践形式,提高创业实践质量,做到创业知识学习与实践实训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三、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创业服务的模式构建

高校就业中心要统筹校内外资源,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以校园创业指导服务活动为载体、课程建设为基础、理论研究为方向、交流实践为手段、团队培育为动力、资源支持为依托、 项目孵化为导向、创业政策为保障,构建“活动、 课程吸引-团队建设-平台实训-专家评估-资源支持项目孵化-创业加速”创业指导服务模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创业兴趣、提升创业能力、营造创业氛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制,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一)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营造创业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创业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3]。就业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各企业赞助的营销精英挑战赛、创业模拟大赛、金融投资模拟实训等大赛,举办创业沙龙、创业下午茶、创业校友经验分享会等沙龙活动,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意识。

同时,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建立创业目标。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创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将个人优势与创新创造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

(二)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丰富创业知识

创业课程设置:高校要把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把创业教育目标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就业中心要结合就业指导课,创建多层次、多形式、立体化创业课程选修体系,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注重探究式、分享式、 启发式、模拟式和体验式学习,积极利用mocc、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创业通识教育:创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高校教务部门在部分理工科、经济类相关专业探索开设创业必修课程,就业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公共选修课。选修课主要分为创业理论知识类课程和创业实践实训类课程。

创业学位教育:为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就业中心可与企业(投资机构)合作,开设“创业联合培养班”,项目化运作,每年一期,学制两年,学生可从“创业经济方向”“创业管理方向”两个辅修双学位选择其一,考察合格后分别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学位。

(三)以交流实践为手段,提升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的主要操作系统[4]。就业中心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校外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实践交流、创业技能实操培训等工作,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要整合现有资源,联系知名企业,签订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场所,尤其是与学生创业相关性比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和服务类企业,便于学生从中学习同类企业的运作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等等。

创业实践项目交流:就业中心要积极与本校内负责国际事务、合作发展、校友工作等工作的部门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创业学员的国际化视野。鼓励创业学员、团队参与境内高校创业联盟主题活动,参与中外创业研讨会议等。

创业技能实操培训:就业中心要积极贯彻落实九部委提出的“创业引领计划”,与各省市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技能实操培训, 熟悉相关法律事务,掌握创业技能,了解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优惠政策申请等业务流程。

(四)以团队培养为动力,培育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类社团是活跃在高校里的学生创业的中坚力量(如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青春创业社等学生组织),是就业中心在学校开展创业类指导活动、营造创业的得力助手。要为社团搭建平台、 提供支持,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加入社团,鼓励其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类比赛和活动,并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

首先,就业中心要在学生创业社团内选拔有创业项目、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创业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因为初创团队的创建大多基于同学、朋友,专业、经历一致性太强,团队缺乏稳定性和协同能力, 所以要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历、跨地区、 跨国界组建团队。

其次,就业中心要为重点培养团队提供学习、 办公的场所,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组织创业导师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要整合学校各单位力量,形成创业竞赛选拔、保障、奖励的系统工作体系,组织团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赛事, 力争在各项赛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锻炼学生、培养团队、挖掘资源、推广项目。

总之,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创业类社团、学生创业团队的培养,在全校范围内激发有创业意愿同学的创业激情,提升创业积极性,提高对创业队伍的领导力,尤其是要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雄心壮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五)以资源支持为依托,推进创业孵化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5]创业者所在高校的创业支持系统里就业中心、团委、教务部门等为其提供了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理论学习、创业项目指导,但也需要从社会支持体系中寻找创业资金和场地支持等帮助。

校内资源:就业中心可以协同校内教务、团委、 大学科技园、校友办公室、国际事务部、国资等部门,做好校内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分工,尤其是在学生创业初期给予团队组建、办公场地租赁、企业运营等方面的支持。

校外资源:就业中心可积极与各省、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各种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 同时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定期选拔评估优秀创业项目入驻相应创业园,签订孵化协议,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促使创业团队公司化运作;也可与天使投资、风投等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在全校范围内重点资助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促进创业团队的资本化运作。

(六)以创业政策为保障,加速创业升级

为保障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就业中心要协调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制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实训活动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就业中心与政府创业服务机构、社会企业共同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合作机制和模式;同时,除国家、教育部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外,就业中心可制定由其管理的《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 《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办法》《学生创业合作项目管理规定》《学生创业奖励条例》等政策。

(七)以理论研究为方向,打造创业师资

就业中心要负责开展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创业项目孵化实践探索、创业指导体系、 模式研究、申报相关课题、编写相关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类教材,满足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创业指导服务教师培训总体规划,组建校内创业指导服务师资队伍,从经济、管理、法学、心理等学科聘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教师充实到就业创业公共选修课堂中来[6];组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外职业指导师、 就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以及相应咨询师培训;聘任成功创业校友、政府创业机构负责人、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为创业学生开展全程性创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创业成功。

摘要:高等学校就业中心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活力、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推进创业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高等学校就业中心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必要性和工作原则,从创业氛围培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交流实践、团队培育、项目孵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就业中心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内容,构建了“活动、课程吸引-团队建设-平台实训-专家评估-资源支持-项目孵化-创业加速”的创业指导服务模式。

北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尤为重要 篇8

登录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就业网,各个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非常贴心、细致,让人好奇一个外语类院校为何如此注重网络宣传的作用。就业指导中心的岳洋老师接受了本刊采访,他说今年学校领导非常关注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而他们的工作风格也确实向着“为学生服务”迈进一大步。

过去北外的学生们从来“不愁嫁”,就业指导中心一般只是接待前来招聘的单位和企业,但是在经济危机和就业压力之下,学校主动联系各个用人单位。2009年4月,邀请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等传统“招聘大户”来北外举行就业论坛,针对北外学生的特点提出职业规划方面的建议,这类活动更多是对现在大二大三的学生产生更大影响。

另外他们还积极促成“外办共建”,与山东、海南、浙江等二三十个省份的外事办公室建立合作关系。 “过去有些学生就愿意留在北京,在京就业还希望能拿户口。现在大家越来越实际,选择范围更广了。”过去北外毕业生参军、报名村官、西部计划的人寥寥无几,岳洋老师介绍:“今年加起来差不多有10个,这表明北外学生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对于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各个系的辅导员担起了“一对一”的帮助模式,利用教师们的资源和人脉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而学生处的心理咨询中心也加强了求职心理指导和危机干预的力度。

岳老师介绍说:“在同性质的院校之间,北外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今年准确的就业率还没有出来,而且签约率也并非最终衡量标准,毕业后3个月至半年间的数字其实更为科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9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成成长阶段,幼稚与成熟并存,广泛的兴趣与判断的盲目主观并存,求知的热情与自律自省的缺乏并存。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盲区和误区。在当前教育机制急剧转型的形势下,势必产生这样的现象--中学生具备了大量吸纳各种信息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具有因不善于鉴别而使阅读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危害的危险。因此,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知道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系统性原则

凡知识都有其科学而严密的系统性,课外阅读作为一种知识的接收途径,必须遵循这种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即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特性及变化规律。课外阅读,由于阅读的目的性较弱,阅读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阅读的心态比较放松,这些因素决定了课外阅读的开放性特点。但是,如果只重视其开放性,则必然导致阅读的散漫和盲目,其结果必定是费力费时而无效。因此,课外阅读必须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总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层次和横向框架。

纵向层次即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系统,它由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智条件而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这些能力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必须与这种过程相适应。比如,初一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从对儿童文学方面的爱好逐渐向成人文学转移,试着读一些浅易的简短的作品;初二则可以引导读一定的长篇(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以后依次递进,从而由比较单一的纯阅读达到培养鉴别能力,上升到能自己把关的较高的阅读层次。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任由学生随取随读,则必然是随读随丢,其结果是所获无几。一个很明显的道理,低层次学生读高层次的书和高层次的学生读低层次的书,都无疑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循序渐进乃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法则,读书亦然,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上一定要有宏观的长远的构想。

横向框架指各科知识的内部和各科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结构体系。我们知道,孤立地掌握零散的知识,是很难把一门学科真正地学好的;而孤立地学习一科知识,不结合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地学习,其效果自然也不会显著。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框架体系上去掌握知识,才会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效果。同样,课外阅读如果长期以来只是“打游击”的方式,也最多只能记取一些散乱零碎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虽然贮存进了学生的记忆,但对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只有围绕着知识的框架去阅读,才会提纲挈领,避免对已掌握的知识无意义的重复,巩固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补充缺漏环节,最终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丰富。

二、有效性原则

课外阅读在知识体系的约束下并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关键还得使阅读过程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读而有得”。从古自今,可资借鉴的读书方法很多,如宋代史学家陈善的“出入法”,清代学者阮葵生的“冷热法”,郑板桥的“取舍法”,当代数学家华罗庚的“厚薄法”,美学家朱光潜的“博精法”等不一而足。但这多是做专门学问的读书法,也可以说是成功了的学者的读书法,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未必完全适用。不过,凡知识的积累,不外乎要遵循由博而约,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基本规律。要真正让学生读而有得,具体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广泛的阅读与明确的目标相结合。

课外阅读也需要制订阅读计划,读什么内容的书,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或者需要达到什么目的,不仅要心中有数,而且要形诸文字,最好是列出阅读书目,这样就方便借(或购)阅,避免阅读的盲目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盲目会使你万事不成。”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是克服盲目性,实现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

2、勤奋阅读与勤于动手相结合。

勤奋地进行课外阅读,其精神内固然可嘉,但如果读“望天书”,读“甩手书”却又犯了读书之大忌。俗语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百读不如一写”。这都说明了动手的重要性。这就好比一张网,如果网眼过于稀疏,即使网遍江河大海恐怕也难网住一条鱼,“勤于动手”就好比密织了网眼。网眼越密,收获越丰。课外阅读由于书杂而多,阅读的时间和地点相对随意,这就必然增加记忆和理解的难度,要克服这种不利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动手抄录记写,以巩固记忆,确保重要信息不致漏忘。

3、广泛涉猎与突出兴趣相结合。

中学阶段,专业性不很突出,更需要广泛地吸收知识,打好知识基础,所以,对课外知识广泛的涉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每个学生可适当倾向于自己特别赶兴趣的方面,因为在兴趣支配下的阅读其效率往往很高。如果一味只求学科的均衡而阅读,则会失去那种最为显著的阅读效益,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只是必须避免那种只读一科,其余不管的读法。)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努力了解其知识、技能的整体结构,这是发展自己专长的有效途径。

4、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

不管个人的课外阅读活动多么努力,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总是有限的,因而其获取知识信息的量也是有限的。但是,学生有一个天然的环境优势,那就是集体学习。这样就可以利用个体之间有无相通,优势互补,时间互用,精力互借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获取最大限度的阅读效益。分配不同的人读不同方面的书,然后安排同一个课时进行信息互换,感想互通,这样就会使课外阅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规范性原则

课外阅读当然并不局限于中学生所学的各科(尤其是高考科目)的相关知识,而包括一切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知识。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即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素材,增强语感,开阔视野,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借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陶冶健康向上的情操,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并成长为素质健全的新人。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10

各团支部、同学们:

为保证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决定向全院公开招募医学院迎新志愿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条件

1.我院全日制学生;

2.有一定的志愿活动经历,有积极参加并组织活动者优先;

3.具有一定的团学工作经验,有学生干部工作经验者优先;

4.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优先考虑;

5.作风正派、乐于奉献、脚踏实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

二、迎新要求

1.时间为2014年8月30日全天;

2.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要求8月27日到校,8月28日参加迎新培训;

3.参加迎新工作的志愿者在迎新工作期间要求填写杭州师范大学学生2014年暑期留宿申请表(附件一),于2014年6月30日前交至年级辅导员处;

4.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请填写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迎新志愿者申

请表(附件二),可在hsdyzyyingxin@163.com下载,密码yzyyx2014。请于7月5日20:00前将填写完后的表格上交。电子稿发送至hsdyzybgs@163.com或将打印纸质稿交至8号实验楼204(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办公室),逾期不候。

如有疑问,请联系:梁旭栋(***/562329)

附件一:杭州师范大学学生2014年暑期留宿申请表 附件二: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迎新志愿者申请表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迎新招募志愿者抄送:团委各志愿服务社团各团支部

附件一:

杭州师范大学学生2014年暑期留宿申请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由申请暑期留校学生填写,由所在学院保存; 2.申请办理暑期留校截止时间:7月1日; 3.本表由学生所在学院汇总后统一上报后勤公寓,以书面盖章和电子文档形式上报,邮箱:;地址:各校区公寓部办公室

附件二: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迎新志愿者

申 请 表

请于2014年7月5日20:00前将填写完后的表格上交。电子稿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篇11

【摘要】 农民工返乡的内外原因没有理清,返乡后生活存在着诸多困惑,如生活方式的转变、种地困难、创业障碍多等问题制约着长阳再就业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县域中心

一、农民工返乡原因调查分析

(一)农民工返乡的推拉因素假设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人口流动和城乡迁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以“推拉理论”为理论基础,就农民工返乡的现象提出初步假设。

假设农民工返乡推力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较高收入的岗位少;城市生活成本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无力继续维持其生活;文化素质偏低以及年龄偏大制约农民工在外就业;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都很低,基本权益不能得到维护;子女抚养与父母赡养问题,思乡之苦都会促使农民工返乡。

假设农民工返乡的拉力因素:国家出台相关农村扶持政策改善了农村环境与农民生活水平,农民负担减轻,收入相对提高;农民工在外学习新的技术,长期积累工作经验,更愿意返乡创业;农民工渴望与家人团聚;农村的生态环境好,没有过大的生存压力;返乡后同样拥有很多的就业岗位;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有所提高,在创业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挑选八个因素来分析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别是在外务工的年纯收入,学历,性别,年龄,民族,务工区域,务工年限,以前从事的行业。我们探访长阳县的三个乡镇(渔峡口镇,都镇湾镇,磨市镇),对数百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回收有效样本302个。

(二)农民工返乡内外因素

1.农民工被迫返乡的外在因素

(1)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据调查发现,2008年长阳县离开本地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约有12.52万人,其中,有4.6%,即约6000人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而返乡,返乡农民工曾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正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致使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岌岌可危,进而导致大部分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

(2)城市生活成本高,生存环境差。近年来,由于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扬,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导致总体物价水平上涨。伴随着GDP平减指数的不断加大,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有限的工资无力支付城市居住的高额生活费,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3)农民工权益低,安全无保障。根据农业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23%,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8%左右,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不到20%。农民工无法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如住房、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更无法融入城市,最终只能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村人,身份地位甚是尴尬。

(4)工资待遇低,无力继续城市生活。据数据显示,长阳县返乡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是2000元左右,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收入不到城市工人工资的70%。显然,其工资水平与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沿海一些地区,许多企业仅以400~5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底薪招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民工收入实际为负增长。

(5)子女问题,不得不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在长阳县,大部分农民工是六口之家。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入学,生活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难。形成了一个基数庞大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虽然生活有着落,但缺少关爱,致使性格孤僻,导致行为失范,严重的可能触犯法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为了后代的健康成长,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被动返乡。

2.农民工被迫返乡的内在原因

(1)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农民工就业。从调查中可知长阳县返乡农民工的学历集中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比全国平均水平7.3年要少4个月。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大大增加。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激烈的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从事的工作简单粗放,可替代性强,企业经济效益稍有下滑,就会裁减他们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农民工常处于被迫失业状态。

(2)年龄大小与就业机会成反比。许多企业招工时只招收18~25岁的年轻工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身体素质最好,反应也最灵敏。调查数据表明,返乡农民工大多集中在36~50岁,年龄越大的更缺乏就业竞争力。

(3)部分农民工自愿返乡,开辟创业致富新渠道。在调查中发现有22%的农民工选择在本地就业,其中有11人成功地自主创业。部分农民工在外学习到实用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经验,更愿意回乡创业。对于农民工返乡问题,如果以系统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特别是从资源和资本的关系来分析,应当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在国家拉动内需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返乡自主创业不失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上上之选。

二、农民工返乡因素实证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我们选定返乡农民工人均年纯收入作为因变量,y表示。六个自变量:年龄,X1表示;学历,X2表示;务工形式,X3表示;务工年限,X4表示;务工区域,X5表示;以前的行业,X6表示。下面我们用SPSS V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农民人均纯收入(Y)与年龄(X1)、学历(X2)、务工形式(X3)、务工年限(X4)、务工区域(X5)、以前从事的行业(X6)所占的比重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方程为:

Y=4441016-987046X1+1644.034X2-30.338X3+330.787X4-159.555X5-122.410X6

因变量与六个自变量的相关性如下:

1.返乡农民工的年纯收入和务工年限、学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332、r=0.288,年纯收入与务工年限的相关性是最强的。在外务工的年限越长,其年纯收入越多;学历越高,纯收入相对越多。

2.务工形式和学历的相关系数是r=-0.083,两者呈负相关。学历越高的农民工越会自发出去务工,学历较低的,相对更加依赖于政府的组织与指导。

3.返乡农民工中,以前的行业和年龄的相关系数是r=0.016,两者正相关性较强。年龄越大的农民工更多的从事的是服务业,纺织业等体力小的行业。而年龄较低的农民工大多数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体力消耗较大的行业。

4.返乡农民工的年纯收入、务工区域与以前从事的行业呈负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以前收入低导致离开曾经务工的地方而返乡。

三、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困境调查分析

1.返乡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困惑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活,本身缺乏农业技能,多数年轻人都表示不愿回到土地上就业。加之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劳动强度大,厌农思想较重。农村与城市生活落差较大,造成农民工心态失衡。通过访谈得知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间较长,平均有5年左右,他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回到农村一时反而无法适应。

2.农民工返乡种地困难原因分析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流转,形成无地可种的局面。许多农民工在外务工,将土地承包,或者转让给其他人(如高山蔬菜基地、绿茶基地),而集约化农业又不需要他们,造成大批农民工无地可种。在人均耕地少、以种粮为主的长阳县,情况尤为明显。

(2)种地与务工收益差距大,导致心里失衡状况。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有不少惠农政策且种植收益在逐年提高,长阳地区多山,耕地状况并不好,所以种植收益较低。对于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农业劳动无法满足生活需求,而选择再次外出务工。

3.农民工返乡创业障碍分析

(1)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硬环境不利于创业投资。近年来 ,长阳县虽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但是县内多山,施工极为复杂,很难完善其建设。这不仅增加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也增加了创业者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 ,如长阳县交通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原料运入与产品外运的成本。农村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软环境。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为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城建、公安等多个部门,尽管长阳县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整体,从而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不高。

(2)资金不足和严重缺乏金融支持。调查发现,回乡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多是靠银行贷款,但贷款手续复杂,又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约束,可能性很小。只有不到1%的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创办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的能力,大多数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业是有限的,以后的资金流通非常困难。

(3)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基本文化素质比较低、缺乏经营经验、项目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等制约了农民工回乡创业。大部分返乡农民工缺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决策与判断,家庭式创业模式的科技含量不高,品种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长阳县返乡农民工情况的分析,加快构建长阳再就业县域中心模式需根据长阳县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这是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近期措施:创建农民工培训新模式

1.实施县域创业培训,政府加强创业政策扶持

这不仅可以壮大县域经济,且能内部消化返乡农民工。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意愿结合当前市场形势,进行创业培训,并提供扶持和服务。政府要及时将各个部门掌握的创业项目综合起来,建立准确的特色创业库,以支持自主创业的就业人员,使创业培训与创业项目的实现有效对接。

2.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出硬招重点培训

培训及就业扶持向学历较低的农民工倾斜,务工培训要重点针对人员需求较多的地区。改进劳务培训和输出的新产业政策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积极与务工输出地联系,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委托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中期措施:构建新的就业载体

1.构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

大胆鼓励文化程度比较高,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承包因为经营不善及各种原因濒临破产倒闭的工厂。在外务工人员利用学到先进理念,对乡镇企业进行改造、重组,结合其自身情况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模式融进经营不善的企业中。

2.扶持当地特色龙头企业,发挥“溢出效应”

充分发挥长阳县的民族县域优势,利用此县丰富的高山蔬菜和旅游资源,重点扶持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经济总量。

(三)长期措施: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1.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多品种、高效益的县域经济

在进一步提档升级、调整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瞄准市场和立足优势资源开发新的特色农业产业,使返乡农民工在土地上实现"自我安置"。长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本油料植物生长,政府通过建立木本油料品牌,采用厂家带动农户的模式。

2.发展民营经济,助力长阳崛起

长阳县财政力量比较弱,要重点利用民间资本,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龙头企业群,发挥规模效应,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小企业群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

3.开发民族特色“养老旅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土家族特色文化,延伸民族产业链,打造原生态“养老旅游”。

参考文献

[1]萨爱东.浅析返乡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朱秀茹,郑玉刚.就业歧视与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8(7)

[3]段占朝.我国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08(6)

[4]董伟才.农民工回乡创业亟需破解的五大难题[J].新农村建设(月刊).2007(9)

上一篇:冀东烈士陵园扫墓有感下一篇:致郑州京科风湿病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