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说课(精选9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说课 篇1
阅 读 指 导 课
说 课 稿
毕艳萍北安市和平小学
阅读指导课说课稿
北安市和平小学 毕艳萍
一、教材分析
我指导的是五年级图书阅读指导课。主题是“快乐阅读,品味亲情”。我选的图书是《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系列丛书。书中一个个故事发人深省,令人感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技能目标: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五、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还有个别学生朗读时缺少情感。
情感方面:学生喜欢阅读。对新课充满热情。
个性心理:本班学生活泼大胆,善于表达。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积极性强。
方法和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一读二品
三悟,复述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
六、教法
以情感诱发为主,通过筛选文中具体的信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配合多媒体教学,直观有效。
七、学法
自主学习法。教师少说,多让学生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这节阅读指导课,充分体现了自主阅读的思想理念。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首先通过名人名言导入新课。“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和学生讨论读书的好处,以此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接着我引导学生回顾上册学过的亲情故事。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这些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深深的父爱和母爱)这节课我们再读一本描写父母情深的书——《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板书主题:快乐阅读,品味亲情)
然后师生共同回忆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一读二品三悟。(板书)(二)导读
导读《一口让人流泪的水缸》,使学生感受深深的父母之爱,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师: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读一篇感人的文章《一口让人流泪的水缸》。请同学们认真听。(课件展示,学生边看边听)
师:谁来告诉大家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师:一个好的故事总能打动人的心弦,文中使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哪里?(学生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发言。)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三)同读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师:刚才我们运用“一读二品三悟”的方法共同阅读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感动小学生的父爱(母爱)故事》。请同学们拿出这本书。这本书中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明亮的眼睛》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拿出阅读卡,补充完整。
生:读文章,完善阅读卡。
师: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是哪一段?指名读一读。(课件展示)
师生共同品味:“母亲在上面写着:感谢上天。我的儿子,将重见光明。当母亲得知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儿子。当她想到自己的离去可以为儿子换来光明时,那时的她,竟有了欣慰和快乐!”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
指名读一读自己填写的阅读卡。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小结怎样填写阅读卡:好词佳句写一写,文章内容能理解,中心思想会概括,读书心得要深刻。
师:书中的父母令我们感动。我们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父爱重如山,母爱深似海。(板书)
(四)学生自主阅读。
1、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了《明亮的眼睛》,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生自读,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
2、汇报交流,学生结合所做的阅读卡汇报读书心得。
(五)总结
1、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回答。(我们学会了怎样填写阅读卡;我们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我们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平时还要帮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深入
思考,就会迷惑;但是只空想而不学习,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我们图书室里的书种类很多,只要你认真阅读,深入思考,都会有所收获。另外同学们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阅读。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勤思考,从书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让好书伴我们一起成长。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首古诗:(课件展示,学生齐读)
劝 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九、板书设计
阅 读 方 法: 一读,二品,三悟。快 乐 阅 读,品 味 亲 情
父 爱 重 如 山 母 爱 深 似
海
大学体育篮球运动选项课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
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确立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好篮球技术,围绕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遵循以技能学习为主,素质练习为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练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团结协作意识,使其在大学之后的生活中还能继续从事篮球运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深受众多大学生的喜爱,是高校开展最为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的教学对发展普及篮球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作用。大学体育篮球运动选项课总共34学时,每周一课两学时,其中包括理论学习、技术学习和基本战术学习三个部分。本次课是第四周的复习新授课,主要内容为:
一、篮球
1.复习行进间传接球与行进间运球 2.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二、素质练习:折返跑、俯卧撑
选自高校教材《篮球运动》第六章第二节第二部分,是在学习了行进间运球和行进间传接球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行进间运球和行进间传接球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持球突破打下基础。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进攻手段之一,其具有稳定性高、速度快、伸展距离远等优点,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实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对学生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动作技能进而升华动作技巧。而素质练习通过折返跑、俯卧撑两个具体项目,对增强学生速度和上肢力量素质及促进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蹬地与起跳的协调 难点:接球跨步的时机掌控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选项篮球运动的学生,由来自不同专业的40名男生组成,年龄在21~23岁之间,身体发育成熟,心肺功能较好。而篮球运动选项课是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教务网络选课的形式确立运动项目,所以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篮球运动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本班全部由男生组成,男生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教学主体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根据篮球运动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基础,模仿能力较强,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和相关练习,但课堂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练习意识不强,篮球基本技术不规范,团队配合意识和竞争意识不高,协调性较差,灵敏、力量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学习和练习,运动量以中等偏大为宜。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掌握所学的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动作要领,领会各个动作之间协调配合的原理,形成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行进间运球和行进间传接球;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篮球技术的分析能力,力争使80%以上的同学能规范做出所学动作。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结合大学体育课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相关教法与学法:
1.教 法(教师主要采用)
①
提问法 ② 讲解与示范法 ③ 比赛法 ④ 对比纠错法 2.学 法(学生练习采用)
① 模仿法 ② 练习法 ③ 主动思考
在整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15分钟)
① 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检查服装、清点人数。(2)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3)安排见习生。(4)提出安全要求。② 绕场慢跑两圈
③ 新颖的篮球操(4*8拍)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跟着教师口令练习。
2.技能学习(60分钟)
① 复习行进间运球(15分钟)
教法:(1)复习行进间运球方法,并提问。(2)练习行进间直线高、低运球。(3)练习行进间曲线运球。(4)练习行进间弧线运球。(5)教师纠错。
② 复习行进间传接球(10分钟)
教法:(1)复习行进间传球方法,并提问。(2)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3)练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纠错。(4)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赛。
③ 学习行进间投篮(35分钟)
(1)讲解行进间投篮的分类(2)无球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教法:A.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并完整示范。B.学生模仿无球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动作练习。C.单个动作分解教学。D.个别同学展示动作,老师点评。
(3)原地持球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教法:A.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并完整示范。B.学生模仿原地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动作练习。C.个别同学展示动作,老师点评。(4)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教法:A.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并完整示范。B.学生模仿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动作练习。C.三个动作串连练习。D.个别同学展示动作,老师点评。
3.育体强身(10分钟)
① 折返跑
教法:教师讲解相关要领及方法,学生练习。② 俯卧撑2*20 4.恢复身心(5分钟)
① 放松练习
(1)抖动双腿肌肉(2)自我放松 ②
小结
(1)总结本次课,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指正,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锻炼。(2)安排课外作业。(3)整理器材。(4)宣布下课。
八、教学效果预计
本课教学需要篮球场1块,篮球40个。通过对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教学,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力争使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技术动作,通过折返跑与俯卧撑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与速度灵敏,预计课的练习密度达55%左右,运动强度中等偏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提高。
公开课说课稿 篇3
永吉二中 杨贺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文言文。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5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疏通文意,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四)、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熟读成诵。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五)、课时:第一课时
二、说学法
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指导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方式由表及里地自主学习。
1、朗读指导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
2、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讨论法: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4、合作学习法:主要以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包括合作朗读课文,合作疏通文意,合作探究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教法与学法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制约、影响学法。因此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运用朗读法、练习法、讨论法,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本课使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的黑板、粉笔等。
1、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谈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2、练习法: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练习法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与质疑法的习惯。
3、讨论法: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教师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具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其优点是审美效果比较直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缺点是课件的使用效果缺乏深度。本课使用课件的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补充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并将松散的教学片段连缀成整体展现出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猜测老师朗读的诗歌的作者是谁?
学生活动:学生们各有各的答案,其中有的学生可能会猜到是苏轼。教师补充并导入:他是第23课中的主人公,他“中峨冠而多髯”,他“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他被后人称为“大苏”。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作者是谁了吧?对,就是苏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优美的月夜,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二)、有关作者与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简介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
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黄州贬所所作,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三)、整体感知。教师活动:
1、播放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读准字音 b、读出节奏 c、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进行简单的朗读比赛。
3、勾画重点注释。
4、师生共同回顾文言文翻译方法和翻译口诀。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结合翻译方法,合作翻译全文。
6、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老师布置的翻译问题翻译出来。
(四)、研读及赏析。教师活动:
1、根据文章中包含的要素,简要概况全文的内容?
2、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有何作用?
3、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4、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上面问题并明确。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六)、布置作业
1、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摘抄到语文本上。
2、完成导学案中的“自测自评”。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作者
朗读三要 二:解题
知人论文 三:翻译
圈点勾画法
翻译方法
翻译口诀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抒情:
约友同游----------------贬谪悲凉
借景抒情:
月色空明-----------------赞叹惊喜
优质课说课案 篇4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涉及内容较多,鉴于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把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本课时主要是从“市场配置资源”到“市场调节及弊端”再到“国家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条主线入手。
一、明确考纲 (1)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弊端;市场配置资源)
(2)考点二:宏观调控(必要性、目标、手段)
二、课程标准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备考指要
综观 2011 年全国及各省市新课程高考试题,市场调节的优势、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具体运用是考查的重点;以 2011 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措施、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学生。
高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增加,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思维能力提高。在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比如价值规律、财政的作用等。但毕竟本课是高一所学,时隔较长,在知识网络的构建中有所欠缺,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不够。这些能力需要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不断培养和加强。
四、教学目标:
根据 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A、识记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相关知识
B、理解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弊端;(2)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能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重点放在了宏观调控(2)本课难点主要是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方法 和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高三复习教学总给人沉闷的感觉,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不如以前活跃,我认为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以轻松的心态进入我的课堂,在师生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中学会巩固和运用枯燥的理论知识。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动在前,所以在本节课前就先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有较具体的了解,同时围绕本课重点宏观调控,以课前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国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措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明确目标,相互促进。
我的这节课以“水利”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简言之就是“一水到底”。
】
【情景探究一】:我以一组西南干旱的图片导入,探究“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管理者,你如何来调配这些水资源。引导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资源置的重要性 【情景探究 二】
】:一组农村受灾及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图片,这个探究设置有两个目的:1、通过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看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知识点,从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2、可以加深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认同感进而达到了本课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
念。
在处理本课重点“宏观调控”相关知识时,先通过组图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让学生对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亟需解决”产生强烈共鸣,进而拿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分析热点材料的同时复习了宏观调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三个核心知识点。
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是一个在实际运用中出现较多的知识点,在处理这个知识点上,我并没有先出材料再分析,而是在前一天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国家水利设施建设一系列举措,课堂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这些举措所对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然后通过我出示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识记三个手段的特征。三个特征中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做题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处以表格的形式从两个政策的制定者和手机两个方面做了比较,以加深学生的映像。
在处理本课难点“知识点的运用”上,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对于“市场调节及弊端”这个虽比较重要但相对好理解的知识点上,我用了一个选择题加以巩固,并以顺口溜的形势强化学生对这三个缺陷的区分。
而对于“宏观调控”这个常在主观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我先以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问题,在使学生在掌握“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同时,学会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来分析热点材料。再以关于国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这一系列举措所反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的合作探究,学会用知识去看材料。最后拿出一道典型例题,带领学生运用知识点去解答实际问题。
为了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阐释价格、供求在竞争中是如何配置资源时,找学生到讲台画出图示,既落实了知识点,又增加了趣味性。
因是复习课,课后同学生一起总结了整节核心知识体系。
面试必看如何说课说课稿 篇5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第二,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第三,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英语语法课说课稿 篇6
Good afternoon, My dear judges!I am the third competitor.My topic is Unit 5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It’s my pleasure to stand here sharing my teaching plan with you.My plan is composed of several parts.First of all, I’ll talk about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My lesson is from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_2 Unit5 Grammar part.The main topic is friends and Friend ship, while the grammar is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By studying this clas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grammar points clearly and use them to in daily life.Secondly, I’d like to state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Part 2 Students
Students of this period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a long time,hence they acquire basic grammar knowledge.However,they think grammar learning is abstract and difficult.then I will take special activities to help them.Accord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I set aims as follows.Part 3 Teaching Aim
1.Knowledge objects(语言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The Ss can master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in prep which or prep whom form.2.Ability objects(技能目标:听,说,读,写)
SS can apply the grammars into their daily life.3.Emotional objects(情感目标:兴趣,自信,合作,爱国,国际视野)
SS will be more interesting in grammar learning
Part 4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Next,I put forward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The key points i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The difficult points is how to use grammars correctly.Part 5 Teaching and Studying methods
In this class, I will use inductive method and cooperative method.Part 7 Teaching Procedure
Now Let’s come int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Teaching procedure.it consists of six parts.Step 1.Warming up
The first step is warming up.Boys and girls.In last class,we learned about Monkees band,-Do you know what was their first music? Any volunteers? Tony,please.wonderful.He said They played music,most of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atles.In grammar ,It’s a attributive clause.we have learned it before.Let’s change it:They played music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atles.Is there and differences? 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attributive clause in preposition which and preposition whom form.Through this free talk,I can attract SS’ attentions and interest in grammar learning.(3)it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Step 2.Presentation
After warming up ,SS will find out the different places among these.I will ask a SS to underline the difference.Then I will explain the literal meaning of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SS will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ammar points.Next,I will give them more examples to deepen their comprehension.For example,The singer in whom we have great interest was in America.The show by which we were to become famous is in a music museun.This step can help SS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ammar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skills.Step 3.Practice
Next, Let’s come to the practice step.I will ask SS to find out all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n prep.which or prep.Whom form.as many as possible.After 2 minutes individual work ,they can exchange ideas with partners and analyze the meaning of which or whom in the sentence.1 minute later,I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have a presentation.Other ss can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The activity designed here is to consolidate grammar learning.Step 4.Production
Task 1.Introduce friends.After this step , I will ask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ir favorite singer.They will finish it in group works.For example: Deng Ziqi has special voice,with which Chinese people are very familiar.She took part in I’m singer competition ,in which she made a miracle.5 minutes later,some groups will share their ideas.During the
that time, other students will be judges to find out some mistakes and give them points.My purpose here is to help SS apply the grammar points in daily life.Step 5.Summary and Homework
生活技能课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技能课——包饺子》中和面和包饺子的环节。
饺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而包饺子则是一种最普通的生活技能。通过教学生包饺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亲自感悟,让学生以生活为中心,心、手、脑并用,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生活即教育”的实践教育思想。下面我从学生情况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学生情况分析:
前来参加实践教育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家里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家务劳动,更谈不上包饺子,所以把包饺子作为生活技能课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但不简单,紧张又很快乐的体验过程,它给了学生一个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平台。
二、活动目标:
根据本节生活技能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和面、擀皮、包饺子等环节,培养学生掌握一种生活技能,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学生相互配合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人合作的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了解饺子的典故,让学生了解中国更多的饮食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分享,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勤俭节约。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和面、擀皮、包饺子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分享,懂得感恩、懂得节约。
四、教学方法: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结合包饺子这节生活技能课的实际,本节课
我将采用教、学、做合一,学生分组参与、互动、体验、合作、分享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陶行知先生师生共教、共学、共做的教学观。
五、课前准备:
1、课前分组、分工并准备好各种工具。
2、准备好卡片:饧面、娇耳、祛寒娇耳汤、扁食
六、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这个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我将设置两个问题导入本节课:
问题一:和学生共同回忆,我们在什么时间、吃过什么馅的水饺?问题设置比较简单而且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答案是很多,而且不固定,例如:过年、过生日时、白菜肉的、芹菜肉的、鲅鱼的、韭菜三鲜的、茭瓜虾仁的等等。)
学生有了兴趣之后,直接进入
问题二:同学们知道包水饺需要哪几个步骤吗?并和学生一起分享包饺子的步骤有: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和面(大约需要15分钟)
1、揉面:告诉学生2碗面粉一碗水的比例,在盆里边加水边揉面最后揉成面团。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气氛,把小组竞争引入本课堂,根据小组分工,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时,老师边走动边指导学生和面。
2、饧面:学生揉好面团之后,告诉大家一个生活小常识:饧面。
展示卡片“饧面”,并给学生做出解释。为了让水充分的渗入倒面粉颗粒,要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这就是我们说的“饧面”,饧面大约需要5分钟。利用饧面这段时间,给学生讲解饺子的典故: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关注并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学生实践和体验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头脑。
3、故事:故事是饺子的来历。(见附页)第三个环节:示范(大约需要2分钟)
故事讲完之后,饧面的过程也已经结束,接下来进入第三个环节:教师示范包饺子。大约需要2分钟。1是介绍工具并强调使用安全:工具有:刀、擀面杖、盖帘(土话说的竹篦子)。强调注意用刀的安全。
2是示范2个动作:擀和包。
擀:首先是擀皮。我把饧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给学生演示如何把面团搓成圆柱形长条,把柱条切成小段,用手把小段压扁,最后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这种演示,采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便于学生掌握。
包:皮擀好后,还是采取直观的演示方法,把适量的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再把皮对折,把边捏合,饺子就包好了。接下来,演示进行艺术加工,用大拇指和食指再捏一次,把饺子变成另一个形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个环节:动手实践——包饺子(大约需要15分钟)学生根据分工擀皮、包水饺同时进行。
把各组学生进行分工,有切段的、擀皮的、包饺子的、拾饺子的,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包饺子比赛,时间为10分钟。根据哪个小组包的快、包的多、包的漂亮以及拾饺子的水平,评选优胜小组,对学生的活动再一次进行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实践的快乐,合作的意义,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另外,把合作与竞争带入课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个环节:游戏 ——轻松一分钟。
为了缓解刚才同学们揉面及包水饺的气氛,让同学们利用刚才使用生活中的工具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轻松一分钟,放松一下心情。内容是:绕口令——面板。通过游戏,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的“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的内涵。
第六个环节:感悟与收获(大约需要5分钟)
游戏结束后,就和面、擀皮、包饺子等几个环节,同学们谈一下收获和感悟,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可能说的词有:快乐、团结、合作、仔细、认真、安全、感恩等等)通过分享学生的感悟和收获,学生的心灵得以提升,这也是我们这堂生活技能课的最终目标,不单纯是学生掌握包饺子的技能,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包饺子,带给学生心灵的撞击。最后由老师进行点拨升华。
第七个环节:教师点拨升华。(大约需要2分钟)首先肯定同学们都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有超乎老师想象的发挥,在实践探索中收获着技能和感悟,这就是成长的宝贵经历。而更让老师感到欣喜的是,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的感悟和收获可以总结为:
1、通过本节课,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学会生存;
2、通过分工的不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合作;
3、通过分享感悟和收获,懂得感恩,懂得节约;
4、通过了解饺子的典故,关注中国的饮食文化,实践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头脑。
通过教师最后的点拨升华,完成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以上是我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指正。谢谢大家!
附:饺子的典故
小学心理课说课稿 篇8
一、学情分析
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别人,这是儿童发展的目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妨碍了对别人的全面认识。因此,我们设计了“放大镜”、“放像室”、“优点总动员”等活动环节,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别人的优点。要求大家既从学习上,也从生活上,既学习习近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的优点,也学习习近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去欣赏他人。
二、活动目标
1. 使生能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主动地向别人学习。
2. 使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功,并为他人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三、教法与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既要能交给学生基本的心理知识,又要让学生感兴趣,能快乐的学习。因此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而这四个环节主要是:“放像室”、“放大镜”、“优点总动员”、“教你几招”,非常符合学生的口味。
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本节课学生采取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方法,结合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1. 放像室
(1)教师激情描述,用改编的歌来导入新课:“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班级,兄弟姐妹手拉手,互帮互助真快乐……”这种方式能增强了课堂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2)以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互帮助的事很多,让学生回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大家关心、帮助的事例。
(3)学生把这些事写下来,再相互交流。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并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实现了从情感认识到情感行为的转变。
2. 放大镜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尽量去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长处。优点的定义是不论哪一方面,只要比自己强,哪怕不是很突出,对自己来说,都是优点。
(1)教师在课前用纸制作一个“放大镜”提示下面的学习内容:用“放大镜”找出别人的优点。
(2)出示准备好的各种称号,如小小书法家、勤劳的小蜜蜂、运动健将、会唱歌的小百灵等,请同学们再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余的一些称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学生之间互找优点,并将这些写着各种称号的标志送给相应的同学。使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的温馨和珍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找到了同学们的哪些优点。引导学生广泛发言,并请一部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板书在黑板上。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升华了本课主题。
3. 优点总动员
(1)组织学生去找个小伙伴,想想他的长处,夸夸对方。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向那些小伙伴表达自己要向他们学习的心愿。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画,写一首简洁的诗,也可以改词唱一首歌等。
4. 教你几招
向学生提供几种欣赏别人,友好地与人相处的方法。
(1)学会关心他人,做到心中有他人。
(2)学会宽容别人所犯的错误。
(3)学会欣赏别人。
(4)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学会向别人表达感谢。
(5)当与别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学会有礼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6)学会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五、活动延伸
1. 班级中可开设“表扬园地”,请学生注意班上同学的表现,看哪一个同学的优点多,将他们每天表现的优点、取得的进步、做的好事写下来。一个月后总结,看哪个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在班级中掀起欣赏别人、学习先进的热潮。
2. 在班级中要求每位同学制定一个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对象、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步骤。
六、教学反思
数学公开课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紧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及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条件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掌握证明与举反例是判断一个数学命题是否成立的基本方法。
解决问题:
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感受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以及严谨的书写表达,体会几何思维的真正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
二、教法学法分析
鉴于教材特点及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二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的气氛,探索进取的气氛,而教师在其中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同时借助实物教具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观察,让学生经历发现,说明,完善的过程,培养其操作说理、观察归纳的能力。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验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
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定义和性质,提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从旧知识问题引入新课,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下面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探索方法,发现新知
⒈ 提出问题后我安排了如下两组探索题
探索一、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这种方法的道理吗?并与同伴交流。
探索二、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这种方法的道理吗?与同伴交流。
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此时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热烈的气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用度量、旋转、证三角形全等等多种方方法来证明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可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总结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究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三)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
例1、◇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此题作为本课的例题,要求学生不仅找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教师要及时查缺补漏,规范解题格式,让学生着重讲清判断的理由,起到及时巩固判别方法的作用。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机动)演练题: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吗?证明你的结论.
设计意图:此题作为本课的机动题,时间允许就在课堂完成。本题要求学生不仅找出平行四边形判定,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让学生反复认识,学会分析,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P97“练习”1.
设计意图:题1的综合性,灵活性比较强,学生能够顺利解决,对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大有好处。
(五) 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00习题19.14,5,
2.选做 :P100习题19.1 10,12
证明: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预习:探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精神,“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作业时给出有梯度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通过题2的探究,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更多的判定方法。为下节课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判定法方法奠定基础。
(六).评价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说课】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语法课说课稿07-10
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06-29
大学生就业指导分析09-03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06-20
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08-01
大学生就业指导1考试06-15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报告06-18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感想10-05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