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学

2024-06-19

新新闻学(通用11篇)

新新闻学 篇1

《新闻空间》拓展新闻新空间

新闻空间是湖北卫视每晚10:00推出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栏目收视率长期名列湖北电视台自办栏目的前列,在全国评比中也获得了优秀制片组称号。作为一个常设的新闻栏目,能够在次黄金时间创下黄金收视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同。主要是基于在栏目动作上我们强化了三种意识:

第一是板块意识:

晚间新闻节目强手如林,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用特色吸引观众锁住频道。在30分钟的节目里,我们设置了空间头条、观众热线、珍闻趣闻、焦点透视等子栏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成为节目的几个亮点,也成为观众收视的兴奋点。

为了保证板块意识实施,编辑加强了对选题的策划,力求把新闻做好做活。其中子栏目空间头条,它以当天省内外老百姓关注的.新闻事件作为头条,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如通过新闻背景,对比分析,增加新闻的深度,也可以是主题组合式报道,从新闻事件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节目的编辑意识,体现栏目的观点,引导社会舆论。

第二是公益意识:

湖北电视台公益特色在全国叫响,我们认为公益特色具体体现在栏目里,就是从选题策划到表现形式上更加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体现栏目的人文关怀。

在《新闻空间》里,下岗就业,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的社会新闻,成为《新闻空间》的主打。许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成为《新闻空间》的主角,反映老百姓身边的难事烦事,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同时在主持风格上,力求轻松诉说,主持人依靠面部表情,体态语言与观众完成一定的情感交流。从主持风格上,力求体现对传播对象的尊重和体贴。

第三就是链条意识:

新闻中心全天5档节目,各有各的定位,各有各的侧重,共同构建了完备的新闻信息链。《新闻空间》作为全天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早间、午间、联播节目的延续,同时又有鲜明的栏目特色。

具体操作上,我们力求第一段反映新闻事件,突出时效性;第二时段播出时,力求以最新的信息、最大的信息量,突出权威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正是在新闻实践中,强化了这三种意识,《新闻空间》才能常看常新,我们也相信,有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支持,有我们自身的努力,《新闻空间》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的空间,最后仍然是欢迎大家每晚10:00准时走进湖北卫视《新闻空间》,听我们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

(完)

《新闻空间》拓展新闻新空间

新新闻学 篇2

一、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学理念的变化

从本质上而言,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 其新闻来源即各种数据, 就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 新闻行业在数据占有量上, 位于各个行业的第三位, 充分表明了新闻在数据方面的突出优势。新数据时代给新闻学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以数据为核心。在传统理念当中, 虽然新闻是要基于事实的, 但对数据的收集和利用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还是依赖于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判断;但在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下, 数据传播速度和体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新闻数据获得的渠道增多、成本降低, 数据分析的结果决定了新闻的选取、制作和传播等过程, 成为新闻决策的核心所在。同时, 在大数据环境中, 发展出了各种新兴媒体, 以数据为核心的理念更加突出, 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 结合媒体自身的特性和用户的喜好, 来制定针对性的信息, 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 以服务为基本。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被用来制作成新闻的数据信息数量急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信息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来确定;在以往的新闻学理念当中, 追求的是内容为本, 也就是依靠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来取胜, 但是, 在大数据时代下, 这一理念转变为以服务为基本, 也就是指新闻信息的选择需要从服务于受众的角度出发, 这种服务体现在很多方面, 包括新闻的传播时间、途径、互动等, 才能保证媒体本身得到受众的认可。“以服务为基本”新闻理念是网络媒体发展和兴起的重要根本, 近些年来, 在传统电视媒体当中也有了大量尝试, 包括乐视电视、小米盒子等。[2]

第三, 数据的开放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数据的增长是爆炸式的, 仅以媒体的数据存储速度而言, 是远远落后于这种增长速度的, 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不将数据开放, 新闻媒体就从其他途径验证新闻的效率会被大幅度降低, 进而影响新闻的时效性, 在各个媒体竞争中落于下风。数据开放是新数据时代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开放数据库, 不仅完成了新闻媒体应有的提供新闻功能, 还吸收了外部的数据资源, 实现了媒体数据与社会数据之间的联通, 保证了新闻媒体所制作新闻的时效性、社会性。

第四, 数据的产品化。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新闻信息, 各种加工后的数据中商业价值越来越大, 信息产品化趋势越加明显, 新闻媒体作为数据的主要拥有和使用者, 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众多有用的市场规律信息。例如, 受众爱好、受众与媒体关系等, 实现从提供新闻信息到提供数据分析结果的转变, 进而推出数据相关产品。

二、新数据时代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新闻生产过程是新闻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数据应用的主要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生产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在新闻信息采集方面的变化。在传统的新闻信息采集中, 大多是一种被动采集的方式, 即获得相应新闻线索后, 派遣专门的记者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到新闻信息, 是一种十分低效的采集途径;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各种社交、网络和传统媒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 准确定位受众的需求, 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与受众需求相关的数据资源及时搜索出来, 得到相应的新闻信息, 加工制作成数据新闻, 服务于用户。由此可见,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信息采集转被动为主动, 且在人力、效率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 在新闻数据存储方面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媒体得到的数据在量上有了极大的增长, 同时, 这些数据也有实时、随机的特点, 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非结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的难度是十分大的, 这就要求变革新闻数据的存储形式, 实现集约化和结构化的高效存储。就当前的大数据技术而言, 仍停留在低密度、碎片化、结构多样的存储层面上, 影响了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存储成本, 而这也正是大数据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

第三, 在新闻信息制作方面的变化。在传统的新闻制作当中, 都是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的,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之后, 计算机写作和人机协作新闻成为可能, 也就是在新闻制作过程中, 依靠大数据技术完成对相关数据资料的搜索、整合和分析, 然后利用相应的模板或者人工审核修改的方式, 完成新闻制作过程。其中, 计算机写作的应用范围较窄, 多在体育和金融领域方面, 而人机协作方式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道形式, 突破了传统记者单纯写稿的方式, 提高了新闻制作的效率、降低了记者的工作负担, 是新闻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

第四, 在新闻信息呈现方面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中, 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人们需求的改变, 传统单纯的文字和图片呈现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受众的要求, 对新闻信息的关联和动态变化也难以进行准确、详实、直观的反应, 故而, 图片、表格、视频等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新闻信息的呈现进入“读图时代”。

三、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受众调查的变化

受众调查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新闻信息报道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大数据时代下, 受众调查与传统的调查方式相比, 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 具体表现为:

首先, 拓展了调查广度。在传统的受众调查当中, 仅能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对单个受众或小部分受众的调查, 是一种碎片化的调查方式;而在大数据时代下, 受众的调查是在一个社交网络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网络中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的调查, 增大了在横向上的覆盖范围, 提高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其次, 加深了调查深度。在拓展调查广度的基础上,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积累的使用记录, 来分析用户的心理和爱好, 加深调查的深度, 根据相应的指标将用户分成不同群体, 分别发送个性化的新闻信息, 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

第三, 受众意见价值性增强。在以往的受众反馈意见中, 其反馈情况更多的是用来衡量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在其他方面的作用接近于无;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受众反馈的意见除了基本的衡量作用外, 更多的是一种民意的体现, 是社会舆论和价值导线的指向标, 得到更多方面的重视, 其价值性大大增强。[4]

第四, 改变受众与媒体关系。在以往的新闻传播当中, 受众与媒体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媒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大数据时代之后, 受众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与媒体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受众对媒体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决定性作用。同时, 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 受众与记者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 受众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草根记者。

四、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媒介组织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 与新闻制作、传播有关的人才素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进一步提高, 数据的收集、使用等方式的变化, 导致新闻媒介组织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新闻媒介组织的变化主要有:

首先, 互动信息平台的搭建。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就是最终的资源, 数据的缺乏必然会降低新闻媒体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 建立一个互动的信息平台, 利用此平台来收集各种新闻信息和受众数据, 是各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此信息平台的重要特征即为互动性, 利用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 完成媒体从单一向多个、不同类型数据的统一处理等功能。

其次, 媒介形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中, 媒介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 而是兼具了数据生产、传输和产品服务等多种功能, 是一种全媒体形式, 涵盖了媒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同时, 各个媒介组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也越加广泛。例如, 与IT行业的合作, 通过软件服务商、数据信息服务商等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将数据资源的价值充分开发利用, 媒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新闻组织, 其商业化特征愈加明显。[5]

第三, 后台实时数据的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各个媒介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后台数据部门, 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运用。后台数据部门主要是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 为记者提供相应的新闻线索和意见, 及时调整传播的内容, 监督社会舆论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判断,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违背社会价值观的情况, 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处理, 确保媒体的正面形象。

第四, 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大数据时代中, 各个新闻媒介组织都需要组建一支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队伍, 以实现对大数据技术的高水平应用, 这些专业人才主要有用户体验设计人员、流量实时监控监测人员、数据可视化呈现设计以及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等人员, 充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各方面要求, 保证媒介组织在大数据时代中的良好竞争力。

五、新数据时代下新闻舆论的变化

首先, 舆论发展的历史记录。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公众舆论的源头和发展形成过程很难被实时掌控, 媒体只能通过事后的采访调查等措施来对舆论发展过程进行推理分析, 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在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都得不到保证, 阻碍了媒体引领舆论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依靠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舆论出现、发展等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实时、准确的记录,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量化分析, 就可以详细了解舆论形成的原因, 为媒体之后的新闻信息制作和传播提供有效参考。

其次, 舆论发展的多层次研究。在传统的舆论研究当中, 针对的仅是舆论的内容, 通过受众反馈舆论内容的分析, 来预测和掌控舆论走势, 这种研究是片面的, 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舆论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中, 除了可以监测舆论内容之外, 还可以对舆论受众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监测和分析, 如此一来, 就实现了对舆论的多层次、多角度研究, 从而判断舆论到底是民众意见的真正反映, 还是有人故意误导舆论, 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舆论情况和社会民意。[6]

第三, 预警舆论的变化。在传统的舆论处理当中, 媒体对舆论的处理受限于技术等因素, 只能停留在事中监测和事后处理层面上, 效率相对较为滞后, 经常会使舆情变化引起恐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对各个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从而实现对舆论走势的全面分析和预测,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再发现预兆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避免了舆情向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六、新数据时代下新闻评价的变化

新闻价值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 分别是新鲜、重要、接近、显著和趣味, 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价值评价的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

首先, 新鲜是指新闻信息在时间上要抢先, 内容上有新意。在大数据时代下, 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互联网的存在可以保证数据信息在第一时间内被挖掘出来, 进一步提升了新闻信息的新鲜性。

其次, 重要是指新闻信息是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在以往的新闻信息选择当中, 需要依然人的主观判断来从复杂、过时、冗余和虚假的数据群体中选择出重要的数据, 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中, 这种选择过程是艰难的, 并不能保证最重要的信息能够被有效选出。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高数据选择的速度, 但是, 由于机械性并无法完全取代主观的价值标准, 大数据时代中对新闻重要性的评价依然难以实现。[7]

第三, 接近是指新闻信息能够引起公众的感情或心理共鸣。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 是由受众自身自发或无意识产生的, 包括新闻倾向性、点击率等,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受众的心理需求, 对新闻制作的方向有着指导作用。

第四, 显著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要具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在大数据时代中, 新闻更加注重的是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议题设置方式选择的显著性新闻在大数据时代中的地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降低, 并不能完全起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所以, 新闻的显著这一标准在大数据时代中有所削弱。

第五, 趣味是指新闻信息能够吸引受众的兴趣。在大数据时代中, 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之间取代了趣味性这一标准, 通过收集和分析受众的数据, 提高新闻产品的定位精准性, 既能够充分满足受众需求, 吸引受众兴趣, 也能够起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七、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广告的变化

在新闻行业中, 以广告为代表中的商业新闻也是新闻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时代下, 广告的变化最为显著, 具体表现为:

首先, 定位的精准度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中, 依赖大数据技术可以得到受众的爱好和习惯, 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 可以准确地了解受众的购买需求, 从而将广告发送到相应的、有购买欲望的受众大众, 提高广告效果。同时, 根据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结果, 可以将受众需求进行详细划分, 为广告主商品精准定位受众, 完成了广告心理层次上的精准定位;再加上受众地理信息的记录, 实现了广告的地理位置精准定位。除此之外, 定位精准度的提升还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实现品牌形象的良好树立和传播。[8]

其次, 识别受众需求的共同点。受众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独立的, 许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新闻媒介如果能够掌握这种共同点, 就能够更好地预测受众行为, 但在传统新闻媒介中, 由于受众行为之间的共通性、因果关系较少, 人力的分析工作较为复杂, 无法准确将受众需求共同点识别出来。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 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在很多毫无因果联系的数据中得到彼此存在相互关联的信息, 从而利用此点实现广告上的突破。

八、结语

在新数据时代下,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新闻学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新闻学在理念、生产方式、媒介组织等众多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加强对这些变化的研究, 了解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影响, 对于掌握新闻学的发展方向、做好新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安斌, 廖鲽尔.“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 2014 (02) :17-20.

[2]苏林森, 马慧娟, 张东岳.大数据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4 (03) :11-18.

[3]连娜, 张筱筠.“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新闻界, 2014 (15) :29-32.

[4]沈浩, 谈和, 文蕾.“数据新闻”发展与“数据新闻”教育[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11) :139-142.

[5]张小强, 郭小安.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与方法的多元化趋势——2013年中国新闻学年会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 2013 (12) :44-48.

[6]徐锐, 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 2013 (12) :71-74.

[7]张波, 张宁.新闻从业者应对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13 (04) :15-18.

新闻连线:电视新闻报道新突破 篇3

一、新闻连线节目产生的背景

新闻连线节目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的视音频传输手段,完全打破空间地域的束缚,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人员连在一起,就受众高度关注的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进行报道、讨论和评述的节目形式。这种新型节目形式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电视新闻报道要有新突破。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年来,报纸媒体中晚报的兴起,将新闻报道中的深度报道推向了极致;广播媒体中专业频率的出现,将新闻的时效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又以其互动性强显示出无限魅力。所有这些都对电视新闻报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迫使电视媒体博采各家之长,充分发挥电视技术潜力,在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上进行创新。

2.观众的需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新闻报道已难以满足观众的需要。

对电视媒体来说,除了其他媒体的竞争,内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去年以来,全国在无线和有线电视台合并的潮流下,数以千计的专业化频道应运而生,电视媒体已经由稀缺转变为过剩,观众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另外,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挑剔,由过去的"你播什么我看什么"变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报道要以更快、更深、更多的信息量和更强的现场感来满足观众的需要。

3.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连线成为可能。

近年来,电视技术、信息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视频、音频、微波、光缆、通讯等技术的完善和普及,为新闻连线提供了技术保障。如果没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物质条件,新闻连线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新闻连线节目的特征

新闻连线节目实际上是将电视新闻报道或电视直播节目与演播室节目通过现代电视技术有机地连接起来,将前方的新闻报道或现场报道与后方的访谈融为一体。除了有一般电视新闻报道的特征外,还有以下显著特征。

1.新闻题材重大,是观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事件。

新闻连线节目的题材要么是内容复杂、头绪较多,要么是正在发展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观众对此题材又有着高度的关注度。对这类事件或问题的报道,若用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往往由于篇幅小、时间紧的限制,记者难以进行从容的观察和思考,不能进行深入的追踪和挖掘,所作的报道大多流于表象,信息量、时效性也较差。通过新闻连线,既能对事件进行充分报道,又能展开深入的讨论,还可以根据需要插播背景资料,并且能随时把握事件的发展和进程。同时,通过将某一方面的专家请进演播室或进行连线采访,更能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度内涵,以全面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组合满足观众的需要。中央电视台成功地对韩日世界杯、今年"两会"以及伊拉克战争的连线报道,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2.时空跨度大,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束缚。

新闻连线节目充分运用现代电视技术和通讯技术,缩短了客观上的距离,不管地球上、地球外,只要人类能涉足的地方,就能将其置入观众面前的电视屏幕,使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村落。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新闻连线的技术被中央电视台广泛而熟练地运用着。只要观众坐在电视机前,就能看到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看到伊拉克周边国家所建的难民营和军队调动情况,看到美英等国家高官的活动和军事部署情况,看到世界各国政府的表态及群众游行示威的现场,甚至刚刚还在看伊拉克惨烈的战争场面,转眼又看到在美国好莱坞举行的奥斯卡颁奖盛况等。空间上的距离感在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新闻连线节目还通过背景资料的运用,在节目中插播背景报道,将时间上的距离拉近。如中央电视台对伊拉克战争的连线报道,既有正在进行的战争现场,又有十几年前海湾战争的情况,还有这十几年来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和武器核查情况。时间上的距离感在此也被大大弱化。

3.报道的信息量大、深度高、思辨性强。

新闻连线节目由于彻底摆脱了时空的局限,通过多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能够充分将某一事件的所有信息呈现给观众。再通过演播室中专家对这些信息的综合、讨论、述评,进一步充实背景、延展现场、阐释观点和看法,挖掘出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同时,通过对事件所涉及的各方面人物的采访,以及有不同观点的专家之间的讨论甚至交锋,使整个报道具有思辨性。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连线节目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从理性思考欠缺、报道深度不够、透视性不强走向提升自身的思辨色彩,加强报道深度,增强透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4.现场感、参与性强,不仅报道结果,而且更重视过程。

有专家将人类与外界的感知分为三个接触阶段:一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二是以书面文字或电话、摄像等方式实现的人际接触;三是由电视与网络带来的接触,它既有第一类的亲情和直观,又有第二类超越时空的优势。新闻连线报道可谓完美地体现出了第三类的优势。以前的电视新闻报道只是客观地叙述,偏重于报道结果,很少注重细节,更不用说过程了;而新闻连线报道将事件的现场、环境、人物、进程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连线,在不同地方出镜的记者引领着观众的视线,走进现场、寻找细节、探寻人物、追踪过程,使观众很容易将自己放在那个环境里去设想,更加深刻地关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意识。

5.主持人角色突显,综合能力成为主持人驾驭节目的关键。

纳新新闻稿 篇4

开学伊始,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现象,处处都彰显着青春的活力。而精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更是大学校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学习技能,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是同学们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大好平台。为进一步繁荣社团校园文化,活跃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校学生委员会社团部将于10月22日中午12点半组织大学城校区的共34个社团在希望林社团文化广场举行一年一度的社团纳新活动,如遇当天下雨,纳新活动将在弘德楼二、三、四栋教室举行。热切欢迎各位同学,特别是09级新同学们的积极加入。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委员会社团部

新闻中心招新演讲 篇5

信息学院新闻中心欢迎你

新闻中心从不看重你的写作能力,因为我们看中的是你的态度!你的信心!你的行动!

没有想学的态度,你来面试的诚意在哪里?

没有坚定的信心,你身上的闪光点在哪里?

没有不懈的行动,你的能力在哪里体现?

其实在新闻中心学不到很多,只不过有更多的机会在国家、省、市,校级媒体上看到写着我们名字的文章。只不过曾经因为一篇新闻引+起了教育部领导的重视,并在全国高校学习我校的办学特色,并赢得全国就业典型五十高校的美誉,只不过一批批的学生记者被校领导记住,因为我们的名字永远和“江西理工大学”刻在了一起。

新闻中心拿不到什么奖励,因为我们的荣誉只有一句话:以贡献求支持。我们没有什么,我们只不过拥有参与亚运会、大运会、红歌会(全国筛选)等全国性大型活动的享受正规记者待遇的机会,只不过和全国的校媒记者一起成长在各个重大国际、省、市的报道现场上,只不过我们有幸和外界的报社记者、网站编辑等主流传媒体人学到点皮毛。

我们学生记者带不走什么,带不走一堆堆优秀的奖状,带走的只有写满为之奋斗、为之骄傲的新闻写作、思维方法等种种能力,带走的只有一届届毕业生临走时那句:“我觉得我大学最值得怀念的就是当一名学生记者。”带走的只有一起奋斗、一起快乐、一起成长过的朋友,带走的只有“我真正学到了”那句最让我们温馨的话。

我们的口号是“有为才有位,敢想要干为!”

我们是一个团队,不需要犹豫的人,你敢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吗?!

新闻中心,期待你的参与!

新员工培训新闻稿 篇6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新闻稿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新闻稿长期以来被视为官方声明,我们该怎么写新闻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员工培训新闻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员工培训新闻稿1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集团公司五十余名新员工以火一般的热情参加了集团公司入职培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高校,学习不同的专业;如今,刚告别校园的他们正逐步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做好本次入职培训,让新员工充分了解和融入公司文化、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素质、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教育培训中心和人力资源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安排。本次集中培训四天,培训课程涉及了公司发展史、组织架构、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薪酬福利等。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经理担任讲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为新员工在融入企业环境的过程中注入了动力和信心,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奠定了基础。培训结束后,教育培训中心对新员工进行了基础考核,新员工通过短期培训不但对公司有了全面的认识,更对企业前景和个人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重点学习,专业护航。集团公司副总裁范宝和讲授了如何学好厂规厂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优秀员工的道理;副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长浦建华分别给新员工讲解了如何增强质量意识,搞好技术质量管理等,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工程实体、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等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进行了细致地解析,并为新员工重点剖析了项目现场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企业发展部经理王轩讲授了经营方针目标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等;安全质量部长张强结合多年从业经验和亲身经历,讲授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部长王海燕介绍了集团人力资源部规章制度,薪酬福利等相关制度。使新员工们受益良多。

新老互动,分享经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培训中心邀请高新公司总工程师胡文武以及第四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季岩,为新员工讲课。他们结合各自岗位实际,总结了入职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收益;除此之外,还分享了他们对集团公司文化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公司环境的体会;介绍了在工地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后,他们与各位新员工自由交流,耐心解答新员工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分享自己工作生活的得失,提醒新员工应该注意的事情,此次交流受到了新员工的热情欢迎和好评。

立足岗位,传道授业。集团公司副总裁、工会主席陈东升为新员工详细地介绍了集团公司发展历程、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和如何融入企业等相关内容,使新员工进一步了解集团整体发展概况,建议新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细节,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敢于担当,常怀感恩,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扬帆起航戮力前行。聆听时间箭步如飞的脚步声,倾听未来嘹亮的呼唤声,放飞梦想,打开心灵的窗户,放舟智慧的海洋,收获希望,感受硕果累累的喜悦。集团公司为广大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相信新员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在这个舞台上谱写自己最满意的乐章。在此,我们共同希望新员工尽快融入到吉林建工集团大家庭中来,祝愿你们在建工的生活充实、自信、快乐!

新员工培训新闻稿2

为使新员工尽快熟悉公司业务流程、企业文化,11月2日至9日,公司组织60名新进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天的岗前培训:4天军训、2天业务知识培训、2天拓展训练。通过培训,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公司各业务流程,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拓展训练,大家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应对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快速发展的众荣物流,注重团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专注于冷链物流的众荣公司,更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优秀人才,因此,公司对这批新员工寄予厚望,希望新员工都能快速成长,早日成为公司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通过入职培训,每位新员工都收获颇丰,对公司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杨丽:在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到最多的就是人情的温暖,我看到杨芮姐基本上24小时都在我们身边带着我们,还有王总、苗部长以及张部长,在我们培训的日子里,都关心着、照顾着我们,从没有看到过对我们摆架子,像亲人一样在我们身边,还抽出空闲的时间去看我们的进度以及状态,这让我们感受到最深的就是公司的人性化,给我们恐慌的心加上了镇静剂。

任书:我们在渴望得到别人信任的同时是不是也全身心的信任对方呢?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当你充分相信对方,你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充分的去相信你。

陈申:我要尽快的转变角色,找准个人定位,融入新环境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吃苦耐劳意识、忠诚意识、团队意识。工作要认真谨慎、虚心学习、戒骄戒躁,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公司,无愧于领导的栽培。请您们放心,我一定会不负众望努力去做的更好!

黄秋奎: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给我们点亮了一盏黑暗中的明灯,给我们指明方向,使我们明确目标,不至于迷失在黑暗中!他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无私的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对我们这么的关心和爱护!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发展平台!还这么不计回报的培养我们!真心的谢谢我们众荣公司以及公司的领导们!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回报公司!和公司一起发展下去!

王天真:一个人在一生中总因为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承担不同的责任。查儿斯说过“这个世界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这些事,就是我们的责任。责任存在于每个角色、每个阶段、每个岗位,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事。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责任,没有责任,就意味着从来不曾存在过,也就没有价值。

赵晓鹤:步入了众荣的门槛,我们就要立志为了众荣的明天,也为了自己的未来去拼搏、去努力。现在,我们还未真正成为众荣的员工,但却受到比正式员工还好的待遇。在此,我们十分感激领导对我们新进员工的重视和厚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企业为我们所做的可不是滴水了,倘若我们不努力、不积极、不进取,怎么能够对得起公司的悉心培养?怎么对得起上了这么多年学?怎么对得起令我们到现在衣食无忧的父母?企业现在为我们能做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下面就看我们自己的表现了,让我们的青春抒写的有声有色,让期盼我们回家的父母为我们的奋斗而骄傲!

夏超:安下心,沉下来、扎下去。努力让自己更优秀,锻炼自己能力,与众荣共进退,让众荣见证我的成长,也让我见证众荣的发展!

白鹤:作为新进员工的我们,我们就是一群菜鸟,一张白纸,但众荣物流给予我们的却是无尽的关爱。相信公司已经想过我们当中的人肯定会有一天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离开,这样不就是入不敷出,投入得不到回报吗?但那天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时,苗部长的回答让我很震撼:就算哪一天我们离开公司了,至少大家在众荣物流公司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出去之后也是对社会、对物流行业有用的人!公司开放的用人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折服!众荣就是这样,一个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同样两手抓的很好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发展前景能不好吗?我们能不安心的在这里吗?我们的担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这里,我想说,众荣的领导团队是一股朝气蓬勃的正能量,他们真的很棒,像兄长,像姐姐,有时甚至很像父母,在这里我很安心。谢谢!我会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接下来的工作,迎接工作中的挑战。众荣,让我们同发展共成长!

新员工培训新闻稿3

xxxxx公司xx年第五届新员工培训班于8月1日如期组织,近期共计33名新员工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开始之前,设计了隆重的开课仪式及企业文化宣誓,由全体学员共同对宣誓签下承诺,大家情绪激昂,发自肺腑的放声朗读企业文化。培训班也在这激动人心的氛围下展开,树立了良好的培训开端。

这期培训的目的是让新员工了解荣盛集团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规划,以及湛江荣发公司的现状、发展规划,培训还就湛江荣发公司的相关规范、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培训以评比方式发动员工积极性,各位新员工积极提问,踊跃参与,现场活动非常活跃。最终由第四组“四方辐辏”勇夺第一,公司颁发了证书以资鼓励。

新新闻学 篇7

1“数据新闻”概念界定

1.1 概念含糊

关于“数据新闻”其概念在目前通用的教科书中尚未有相应的准确定义, 在学术界权威的新闻传播类工具书中, 程曼丽主编的《新闻传播学词典》和童兵主编的《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也并给出具体的解释。“数据新闻”, 作为近几年诞生的新名词, 关于其概念界定, 学术界众多学者亦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1.2 相关定义解释

查阅有关资料, 在《数据新闻手册》中解释了“数据新闻”是指“用数据报道新闻, 它为记者的传统新闻嗅觉与运用规模庞大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报道新闻创造了可能”。也有学者 (郎劲松、杨海) 解释数据新闻是“利用数据驱动的报道, 具体的说是通过挖掘和展现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 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 创造出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更有学者称“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2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特征

2.1 改变文字为中心叙事方式

“数据新闻”依靠全新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以文字为中心的叙事方式, 是大数据时代呈现出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受众对于高质量新闻的需求以及精确新闻的经验积累, 传统新闻的模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新闻生产。“数据新闻”采用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极大地改变了文字作为新闻记录的单一性功能, 在处理复杂多变的新闻信息时, “数据新闻”通过动态分析与可视化视图呈现新闻内容, 增加了传播的便利性和信息的可识别性。大数据时代, “数据新闻”呈现出全新的特征, 其采用视图结合的趋势化分析与解读, 更加精准地讲述新闻信息, 便于受众的理解和记忆。

2.2 阐述重大新闻事件“议程设置”

阐述重大新闻事件, 为新媒体时代受众设置议题, 引导受众关注度, “数据新闻”在这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新闻媒体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 受到其他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在涉及重大新闻议题时, 传统的主流新闻媒体在公众心中保持着较高的可信度。新媒体在涉及重大新闻议题时, 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上千篇一律, 缺乏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 新闻失真现象也是在报道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重大新闻议题的博弈过程中, “数据新闻”分析技术的出现, 各方媒体对于同一议题会有不同的报道方式, 记者在阐述新闻事件时有独特的解读方式, 公众在面对不同媒体呈现出的不同新闻内容有不同的“解码”方式, 从而“数据新闻”在宏大新闻事件的客观性报道中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个人的日常生活。

2.3 转变新闻记者社会角色

新媒体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 “数据新闻”的产生在一定程度的上加快了新闻记者这一群体由“新闻民工”、“社会记录员”向“综合型记者”、“全能记者”的转型, 同时提升了记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传统的新闻记者单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 大数据时代对于记者这一社会角色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重视, 新闻记者不再是单纯的信息的报道者, 而成为新闻事件的有力阐释者。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新闻”记者通过数据化的分析强化了自身的“新闻敏感力”, 在处理互联网信息时代冗杂复杂的信息时更加游刃有余, 更加灵活多样。实现新闻记者自身转型是新时代对于传播者这一角色的新期待。

3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产生的影响

3.1 传统新闻理念的变化

“数据新闻”催生传统的新闻理念发生颠覆式变化, 作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产物, 其本质是一种“数据驱动型新闻”。数据的价值被充分的挖掘与利用, 动态的数字互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的理念, 激发新闻传播生产领域的大变革, 充分开发数据的价值与意义, 在新闻产业链引发“数据就是生产力”的思维革命。“数据新闻”对于报纸为首的传统纸质媒体在深度报道、新闻内容生产、版式编排方式方面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学者估计, 未来的数年“数据新闻”将引领纸质媒体展开一场新变革。

3.2 传媒业人才结构的变化

“数据新闻”在未来的数十年将会极大改变传媒业人才结构。相比于传统媒体, 作为一种需要深度数据分析和高度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兴新闻报道方式, “数据新闻”在对于专业人才结构需求上也亟待调整。记者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采访与记录, 主播的任务也不再是在演播室播送与报道。名记者、名主播、名评论员的“三名主义”不再是未来新闻业乃至传媒业的新趋势, 相对于传统单一新闻学背景的专业人才, 数据挖掘、信息分析、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越来越迎合“数据新闻”时代传播领域的结构需求。

3.3 新闻报道实践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出现刺激新闻报道实践方式的创新。传统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方式要求真实、客观、准确、时效性强;“数据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方式则要求完整、深入、有说服力、可视化。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参与使得新闻报道趋于形象化和多样化。新闻报道在大数据时代不断科学化调整, 规范化运作, 在实践方式上不断创新。新闻生产在海量的大数据资源中重新发掘报道的新规律、新趋势、新动向, 对于未来的新闻行业的变革意义重大。

3.4“数据新闻”负面影响

“数据新闻”在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其一, “数据新闻”是完全由数据掌控的新闻, “靠数据说话”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的科学性和准确度。但是固化后的新闻报道又容易形成新的程式化和模式化的报道范式, 丧失了新闻报道原有的属性。其二, “数据新闻”过于花哨的形式, 过于形式化的图表, 过度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造成“舍本逐末”的现象, 使得新闻报道流于形式, 轻视内容。在开展深度报道之时, “数据新闻”的严肃性同样引发质疑。其三, 对于大数据的过分迷信与信赖, 受传者缺失正确的是非辨别和价值辨别标准, 新媒体对于同一新闻的单一“解码”方式使得受众丧失应有的思考能力, 成为“单向度的人”, 失去了数据新闻原有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结语

“数据新闻 (Data Journalism) ”基于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技术, 以数据为支撑挖掘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意义, 并利用丰富多样的可视化传播创造了新闻报道的新模式。“数据新闻”对于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对传统的新闻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或冲击, 刺激了传统新闻生产及报道的转型, 加快了传统新闻生产及报道的变革, 从而创造新的新闻生产方式。诚如哲学上的辩证分析法, “数据新闻”亦存在双重属性, 在数据分析报道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 尽管“数据新闻”必然催生新闻产业链的大变革, 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新闻报道方式。

摘要:2013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近几年来, 有关大数据研究一直是学界和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 大数据技术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提供了新模式, “数据新闻”正是以大数据分析报道为支撑, 以多种形态的可视化视图为表现形式的新闻传播新模式。基于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与实践, 本文试探讨“数据新闻”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新模式, 旨在为未来传媒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数据新闻,大数据,新闻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 2013 (1)

[2]郎劲松, 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 2014 (3)

电视新闻如何求“新”? 篇8

提炼主题上求“新”。报道新闻的角度不容忽视,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有些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在提炼主题上求“新”,应尽可能提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立意,立意主要指主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联系当前形势的需要,从全部材料出发,从中提炼出带有指导意义的主题来,有了好的主题,新闻才会鲜活生动,吸引观众的眼球。如笔者曾采访过一条某社区设立牙科诊所的新闻,当时只想就此发一条短消息,但是回来后,经反复推敲,感到在社区设立牙科诊所,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由此提高了社区乃至全市居民的医疗健康水平,于是笔者从这个角度编发了一条新闻,播出后反响良好。

报道形式上求“新”。许多新闻报道形式僵化,使观众产生逆反心理(如会议新闻),为改变会议新闻单调的报道形式,可以搞一些别具一格的会议报道,如采取主持人介绍会议的目的和背景;采访会议代表,拍摄会场花絮等。除此之外,同期声、字幕、资料插图等也是会议新闻可以灵活运用的手段,从而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事件,创立新的电视文体和文风。

细节上求“新”。大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引起观众认同的电视新闻,大多数都有深刻感人的细节。如曾看到过一条报道某地频繁开会的新闻,除拍摄了许多人打瞌睡外,一只夹在手里燃烧的烟头,与挂在会场入口处的“严禁吸烟”的警示牌这一细节,通过镜头语言表明:这无疑又是一次大尾巴会!

作为形象宣传,视听结合的电视新闻,它的新闻细节和镜头语言最富有表现力,一个生动的细节,一个形象的镜头,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能起到小中见大,出神入化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报道的新闻价值。

此外,还可通过其他方法追求电视新闻的新意。如在对比中求新,如新旧事物的对比,景物的对比,数字的对比等等;在新闻的开头(导语的写作)、结尾求新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社团招新新闻稿 篇9

近日,在河南新华电脑学院大机房主干道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的社团招新活动。

招新的社团共十多个,各个社团都划有指定的招新场地。各个社团的部长、副部长以及部员都为各自的招新活动出谋划策,各个社团展示的宣传海报主旨鲜明、样式繁多,再加上动感欢快的音乐,让现场气氛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总之,招新场面甚是精彩,同学们的参与性也很是积极。

新闻部纳新总结 篇10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分会

新闻部

2011年10月12日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分会新闻部纳新总结

2011年10月9日下午4时许,我院学生分会新闻部在2421教室顺利的举行了“2011届新闻部干事竞聘会”。

我部预计选举六名干事,经过竞选最终确定了呼小梅、张嘉博、杨婷、安娜、于倩五名干事。

新闻部的宗旨是:关注学生群体,为学院服务。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部干事,要能做出谨慎的选择,要有长久的激情,要对新闻采写充满兴趣,有一定的文学驾驭能力,并有独特的见解。

在台上的各位竞聘者,激烈的竞聘,激情的演讲,而在台下的我们则做出了公平公正的选择。我们部门全体成员都坚信,我们会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我们相信我们新闻部会更加优秀,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更好的服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广大学生。

入选名单:呼小梅张嘉博杨婷

安娜于倩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分会新闻部

新新闻学 篇11

摘要:在1978年以来的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新闻学术共同体回应新闻实践的现实需要,力图建构适合中国特色的新闻文体理念,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亦即破除“新闻无学论”,为业界的文体实践“正名”;回应现实问题,为业界的文体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组织调查研究,深化文体变革;倡导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推动文体变革与创新;编撰教材,培训新闻人才,“型塑”新闻文体规范。

关键词:新闻学术共同体; 新闻文体;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

受新闻职业特征的影响,新闻学研究体现出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静态看,新闻学的原理是简单的;但在其动态发展中,新闻学却显示它与时俱进的丰富。新闻学只有在对现实的探索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1]因此,源自实践、回归实践始终是新闻学研究的基础性“进路”。新闻文体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实践”的互动氛围而得以不断发展,其变革不仅直接受到新闻业界文体实践的影响,也与新闻学术界的研究须臾不可分离。

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稳步推进,新闻业界(通常被称为“实践派”)和新闻学界(通常被称作“学院派”)各自的力量日益壮大,在新闻基本规范方面也开始形成相对一致的认知,新闻学术界逐渐整合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所谓“学术共同体”即是在认同基本范式的前提下,由持有某些专长的研究者组成的研究社群。其作用与库恩所说的“科学共同体”相似,“承认一个具有独一无二的能力的专业共同体的存在,并接受它作为专业成就的惟一仲裁者,还具有进一步的含义。作为个人,并借助于共同的训练和经验,专业团体的成员必须被看成是游戏规则或作为明确判断的某种等价基础的惟一持有者。怀疑他们共有这种评价基础,就等于承认有不相容的科学成就的标准存在。这样一来必然会引起在科学中是否有真理的问题。”[2]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学术共同体不仅是记者乃至媒体职业行为的专业评判者,也是新闻文体基本规范的建构者。换言之,新时期的新闻文体乃至整个新闻学研究都是由学界与业界来共同完成的。之所以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这不仅是对“学”、“术”互动的一种呼应,更是由新闻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也与新闻学在中国的特殊历史际遇有关。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首任所长安岗在1982年出版的首部《中国新闻年鉴》的“前言”中就曾明确表示:“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当前新闻改革中的问题。我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多提倡专业研究人员同新闻工作者以及广大新闻爱好者、支持者互相合作。”[3]概括起来,新闻学术共同体对于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破除“新闻无学论”,为业界的文体实践“正名”

职业的创造往往来源于从业者对该职业产生的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而社会评价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从业者的职业信心与价值实现。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对新闻文体发展的首要贡献即在于破除了“新闻无学论”,将业界从传统思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也使记者的文体实践与文体创新变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十年“文革”中,新闻事业仅仅成为政治的工具甚至附庸,新闻学被贴上了“语录体”的标签,以致新闻工作一度被视为仅仅是一种“术”,新闻学也因此被否定是一门科学,有人甚至要求大学不需要再办新闻学专业。这样,从新闻工作到新闻教育都面临存在“合法性”的拷问。这种压力之下,不但新闻学研究难以深入,而且业界的实践也逐渐趋于僵化,许多记者不敢也无法进行文体创新。对此,名记者郭玲春在80年代的一段话就透着些许无奈——“常有人以为,笔耕生涯中,以新闻为最末流。仿佛可以信手拈来,不费周折的。唯有深入其中,方知个中滋味。”[4]1983年,国家开始了首轮职称评定工作,记者、编辑竟差点被排除在外,甚至连当时新闻高级职称评选委员会的一位副主任也认为“新闻无学”。[5]于是,“新闻记者应否评职称,新闻学是否能列入学术序列”成为当时的一个讨论热点。为此,新闻学界与业界进行了不懈努力,至讨论结束,人们基本认同了新闻不仅有学,而且是一门具有特殊规律的科学。规律所在,学术所托。新闻学者徐培汀进而将新闻文体规律列为新闻有学的一个重要依据。[6]一旦破除了“新闻无学论”,文体创新的闸门就顺势被打开,散文式新闻、立体化报道、中性报道、深度报道等新的新闻样式不断脱颖而出,80年代也成为“文革”以后新闻界最为活跃的时期。

1998年,新闻学者童兵先生在一篇纪念新闻改革20周年的文章中就对学术界破除“新闻无学论”的历史意义做了如是评价:“人的认识活动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果我们承认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闻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那么这个成就首先就应该归结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新闻从业人,开始懂得新闻不仅有术而且有学,新闻传播须依规律运行而非惟意志论者的天堂;20年来,就整体而言,新闻传播的自觉性增强了,新闻指导与调控的随意性减少了,全国新闻传播行为开始步入较为规范的轨道。”[7]

二、回应现实问题,为业界的文体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学术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回应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所谓理论既要源自实践,也须指导实践。新闻学的研究同样应该这样。诚如已故新闻学者王中先生所言——“新闻学的研究,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现实孤立地考察新闻事业,也不能从主观动机和愿望出发,更不能从虚幻的社会存在出发,而必须从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从不断变更的群众生活条件中,探索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8]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新闻文体的影响就是从回应现实开始的。

一方面,学术界组织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学术探讨与争鸣,其中很多都涉及新闻文体方面,对当时乃至当下的文体实践都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些讨论包括:新闻“有学”与“无学”、新闻与宣传、典型报道、新闻定义、深度报道、新闻散文化、新闻与文学、新闻五要素的取舍、新闻思维、新闻观念、新闻与想象、新闻与信息、新闻广告、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指导性等。通过讨论,学术界不仅厘清了新闻实践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和倾向,也检视了传统新闻理论与新闻报道方式的经验。

另一方面,学术界还举办了许多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回应现实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矛盾,对其时的新闻实践进行必要的理论追认与前瞻。

1980年5月5日到12日,西北五报在兰州召开大型新闻学术讨论会。除了五家报社的代表以外,全国大多数省报、主要新闻院校、部分新闻研究单位以及中宣部新闻局都派员参加。因此,这次会议实际是“文革”后第一次全国性的新闻学术活动。参加会议的学界与业界代表提交的论文主题也几乎囊括了新闻学研究中的主要重大课题,譬如,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无产阶级党报的党性与人民性、报纸指导性、新闻真实性、报纸批评等。

有资料显示:北京新闻学会在成立后到1983年年底的四年中,举行了近百次学术讨论会、座谈会和报告会。其中大型的学术讨论会有:刘少奇新闻思想讨论会、经济报道讨论会、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新闻学术讨论会、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新闻学术讨论会等。小型的学术座谈会涉及的内容更广:有针对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编写的专题讨论,有新闻改革、广播电视、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新闻摄影、青少年新闻、体育新闻等联系实际课题的研究,有新闻教育、新闻立法、读者调查、报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的探讨。[9]

进入90年代以后,各种学术活动类型之多、密集度之频繁实在让人目不暇给。以至童兵先生在统计20世纪新闻学研究时,也不得不表示,从1992年开始,“在本世纪最后的八年里,每年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数以十计,出版的新闻学著作数以百计,发表的科学论文数以千计,以至我们不可能在这本书里一一给予完整的记录。”[10]378

2000年以来,新闻学日益成为“显学”,各种学术会议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2006年我国新闻学术界召开的各类学术会议28个,其中,国际级别的会议就有6个。[11]这些会议与以往相比,一个重要变化在于研讨的议题呈现多样化与融合化,从新闻体制到舆论监督,从网络传播到新媒体,从传媒经济到媒体产业化,各种内容无所不包。新闻文体研究也往往隐含在一些相关的研究之中,比如在关于网络传播的会议中就常常包含有网络新闻文体的探讨。

三、组织调查研究,深化文体变革

1982年6月至8月,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合作开展了建国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该调查首次采用电子计算机抽样和统计结果,对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进行综合考察。这之后,又在浙江、新疆进行了受众调查。这些调查为新时期革新新闻文体、深化新闻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986年7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我们的心愿》,表达了报社同人的改革心愿。同年,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协助《人民日报》进行读者调查。这项调查涉及全国三十个市、县,五千余名读者。调查结束后,新闻所还设立专题研究小组,邀集所内外人员和《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座谈。根据座谈结果,研究小组整理出二十多期简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设想,主要内容如下:“一、发挥报纸多方面作用;二、反映多种声音,言论分多档次;三、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兼顾;四、机关报的指导方法应该改善;五、国际报道要总体平衡;六、头版头条要多样化;七、报道宜‘立体”。在改革的建议中,新闻所尤其提及了当时初步勃兴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为加强指导性的一种方法。深度报道是西方新闻界提出来的。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在时效与形象方面占压倒优势,深度报道已成为报纸在竞争中发挥优势的重要手段。深度报道要求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提供广泛深刻的背景、预测事件发展趋向并分析其意义。通过深度报道,不仅可以弥补报纸在同广播电视竞争中的弱点,而且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的分析,使蕴涵于新闻事件内的指导意义充分显示出来。”

上述有实证支持的建议在新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重大国际新闻已经较多地出现在《人民日报》一版的重要位置上。《经济日报》等报纸实行了评论员署名制。许多报纸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多种声音。河南、湖南、吉林、贵州等省报和《工人日报》来信表示,新闻所为报纸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12]

进入90年代以后,各类实证调查大行其道。无论是对报纸新闻的内容分析,还是有关受众、传播效果的大型调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已被大量运用于新闻学的研究中。这些都切实提高了新时期文体实践与文体创新的针对性。

四、倡导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推动文体变革与创新

作为新闻工作的最终产品,新闻作品的好坏直接衡量了新闻业的专业程度。1980年,刚刚成立的北京新闻学会与《新闻战线》杂志共同发起了“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该活动一共举办了十届,从第六届开始由“全国新闻学会联合会”领导,集中评选了1979-1988年的全国好新闻作品。1990年以后,“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启动,至今该奖项已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无论是“好新闻评选”还是“中国新闻奖”,都对新时期的新闻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各级各类新闻奖项的设置集中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内在要求,并逐渐成为引领记者文体实践的“指挥棒”——“无论何处,主流出版机构的新闻记者总是与当权政府的政治文化保持一致。”[13]另一方面,这些奖项也体现了新闻专业层面的规则与标准。“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优秀的新闻作品除了保持自己个性风格外,还应当遵守所属体裁的写作规范。”[14]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于记者及其所在的传媒,推进新闻文体的变革与发展。

新闻奖项的设立也切实推动了记者的文体创新。80年代一大批名记者之所以能够迅速蜚声新闻界,既是他们文体创新的必然结果,也与新闻评奖的大力推介有着很大关系。1981年,新华社记者郭玲春率先打破“新华体”藩篱,运用散文式笔法写作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一举获得第三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一等奖。许多分析该报道特色、呼吁文体创新的评价文章接踵而至。由此郭玲春迅速为国内新闻界所熟悉,散文式新闻写作手法也为其他记者竞相学习和采用。多届新闻评奖的组织者之一何光先对此的评价是:“评选推动着新闻改革,新闻改革提高了全国好新闻作品的质量,这两者相互促进、互为作用,已成为当今我国新闻不断进步的基因”。开展好新闻评选活动前,“我们的新闻媒介传播真正的新闻少,多数是不受读者欢迎的旧闻和官样文章,既旧又长,报道范围很窄,信息量甚少”。自开展好新闻评选活动后,“多数新闻形式活泼、内容生动,打破了种种框框,出现了散文式的消息,对话式的通讯乃至图像评论,并不断增强了内容的政治透明性。”[15]

五、编撰教材,培训新闻人才,“型塑”新闻文体规范

教材为初学者提供新闻文体的范例和理论指导,这对于整个新闻行业至关重要。新闻学者陈力丹就明确指出:“新闻写作通常被视为一种写作的技巧,或谋篇布局的策略。在新闻竞争的时代,人们都想在新闻写作(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方面胜出对手一筹,于是千方百计在技巧层面施展各自的才华。当写作的技巧性东西用尽之时,总感到还缺点什么,这就是写作理论的支持。”[16]一系列颇具说服力的数据就显示了新闻教育的勃兴:

首先,在教材方面。1983年全国教材由原先的4种增加到近100种,列入国家教委“七五”教材编写规划的新闻学教材和参考资料共40种。[17]12

1949年10月到1987年12月,出版新闻学著作983种,其中l949—1976年出版308种,l977—1987年则有675种。据《中国新闻年鉴》提供的名录统计,1977—1990年间出版l380种,除去1977—1987年间的675种,1988—1990年出版了705种。以1949—1976年的27年间出版308种,1977—1990年的14年间出版1380种计,后者为的前者的4.48倍。[10]382

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1978年以后,我国的新闻教育几乎从零开始。到1982年,全国各地举办的长期或短期、脱产或业余、有学历或无学历的各种形式的新闻干部培训班64个,已办了85期,总共培训新闻业务干部达4800多人。[18]

高校新闻专业从1984年至1988年的四年内共输送了毕业生5220人,相当于建国33年(1949—1982年)来新闻毕业生的总和。[17]12

截至2008年,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达877个,它们分布在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全国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个,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分别为5个和4个,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8个,新闻学与传播学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分别为32个和41个。 [19]

学术界通过编撰教材,将相对统一的新闻文体观念与文体规范注入其中,并在新闻教育中大力推广,“一旦新的学科被合适的组织所承认,它的发展过程是按照和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不一样的过程进行的。教师训练学生、学生又依次再训练学生,这样形成的链条是这个过程的重要内容。”[20]这样,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在进入新闻单位之前其文体意识业已基本“型塑”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良荣. 李良荣自选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

[2] [美]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胡新和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1.

[3] 安岗. 新闻事业的春天[C]//中国新闻年鉴. 1982:9.

[4] 郭玲春. 郭玲春新闻作品选[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24.

(下转第129页)

(上接第144页)

[5] 何光先. 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C]//中国新闻年鉴. 1989:93.

[6] 徐培汀. 新闻有“学”三题[J]. 新闻界,1995(4):4-6.

[7] 童兵. 童兵自选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0.

[8] 王中. 谈谈新闻学的科学研究[C]//中国新闻年鉴. 1982:127.

[9] 钱辛波. 中国新闻学术团体的兴起与发展[C]//中国新闻年鉴. 1984:54.

[10] 童兵,林涵.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 殷晓蓉. 新闻传播学术精要(2007)[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68-271.

[12] 新闻所改革课题组提出报纸改革设想[J]. 新闻学刊,1986,(6).

[13] [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 大众媒介与社会[C]. 杨击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77.

[14] 常秀英,张君昌,阮观荣. 争获新闻奖指南——新闻评奖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72.

[15] 何光先. 十年新闻写作变革[M].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8.

[16] 陈力丹. 把新闻写作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C]//孙发友. 新闻报道写作通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17] 洪一龙. 1988年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概况[C]//中国新闻年鉴. 1989.

[18] 洪一龙. 发展中的新闻教育事业[C]//中国新闻年鉴. 1983:52.

[19] 童兵.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新闻学与传播学[G].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8.

[20] [美]戴安娜·克兰.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扩散[M]. 刘珺珺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6.

上一篇:师德教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下一篇:眨眼的瞬间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