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9-19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精选12篇)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

“大数据”是一个新兴概念, 是由麦肯锡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提出的, 在近些年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在广泛意义上而言, 大数据是一个在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上比典型数据库软件得到更大程度提升的数据集, 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文字、数字、符号、视频、音频、图像等信息, 更多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因此,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包括两点:一是数据量大。二是数据形态新。[1]在这种新数据时代背景下, 新闻学的理念、媒介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也是新闻学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就对此进行阐述。

一、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学理念的变化

从本质上而言,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 其新闻来源即各种数据, 就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 新闻行业在数据占有量上, 位于各个行业的第三位, 充分表明了新闻在数据方面的突出优势。新数据时代给新闻学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以数据为核心。在传统理念当中, 虽然新闻是要基于事实的, 但对数据的收集和利用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还是依赖于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判断;但在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下, 数据传播速度和体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新闻数据获得的渠道增多、成本降低, 数据分析的结果决定了新闻的选取、制作和传播等过程, 成为新闻决策的核心所在。同时, 在大数据环境中, 发展出了各种新兴媒体, 以数据为核心的理念更加突出, 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 结合媒体自身的特性和用户的喜好, 来制定针对性的信息, 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 以服务为基本。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被用来制作成新闻的数据信息数量急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信息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来确定;在以往的新闻学理念当中, 追求的是内容为本, 也就是依靠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来取胜, 但是, 在大数据时代下, 这一理念转变为以服务为基本, 也就是指新闻信息的选择需要从服务于受众的角度出发, 这种服务体现在很多方面, 包括新闻的传播时间、途径、互动等, 才能保证媒体本身得到受众的认可。“以服务为基本”新闻理念是网络媒体发展和兴起的重要根本, 近些年来, 在传统电视媒体当中也有了大量尝试, 包括乐视电视、小米盒子等。[2]

第三, 数据的开放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数据的增长是爆炸式的, 仅以媒体的数据存储速度而言, 是远远落后于这种增长速度的, 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不将数据开放, 新闻媒体就从其他途径验证新闻的效率会被大幅度降低, 进而影响新闻的时效性, 在各个媒体竞争中落于下风。数据开放是新数据时代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开放数据库, 不仅完成了新闻媒体应有的提供新闻功能, 还吸收了外部的数据资源, 实现了媒体数据与社会数据之间的联通, 保证了新闻媒体所制作新闻的时效性、社会性。

第四, 数据的产品化。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新闻信息, 各种加工后的数据中商业价值越来越大, 信息产品化趋势越加明显, 新闻媒体作为数据的主要拥有和使用者, 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众多有用的市场规律信息。例如, 受众爱好、受众与媒体关系等, 实现从提供新闻信息到提供数据分析结果的转变, 进而推出数据相关产品。

二、新数据时代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新闻生产过程是新闻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数据应用的主要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生产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在新闻信息采集方面的变化。在传统的新闻信息采集中, 大多是一种被动采集的方式, 即获得相应新闻线索后, 派遣专门的记者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到新闻信息, 是一种十分低效的采集途径;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各种社交、网络和传统媒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 准确定位受众的需求, 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与受众需求相关的数据资源及时搜索出来, 得到相应的新闻信息, 加工制作成数据新闻, 服务于用户。由此可见,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信息采集转被动为主动, 且在人力、效率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 在新闻数据存储方面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媒体得到的数据在量上有了极大的增长, 同时, 这些数据也有实时、随机的特点, 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非结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的难度是十分大的, 这就要求变革新闻数据的存储形式, 实现集约化和结构化的高效存储。就当前的大数据技术而言, 仍停留在低密度、碎片化、结构多样的存储层面上, 影响了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存储成本, 而这也正是大数据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

第三, 在新闻信息制作方面的变化。在传统的新闻制作当中, 都是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的,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之后, 计算机写作和人机协作新闻成为可能, 也就是在新闻制作过程中, 依靠大数据技术完成对相关数据资料的搜索、整合和分析, 然后利用相应的模板或者人工审核修改的方式, 完成新闻制作过程。其中, 计算机写作的应用范围较窄, 多在体育和金融领域方面, 而人机协作方式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道形式, 突破了传统记者单纯写稿的方式, 提高了新闻制作的效率、降低了记者的工作负担, 是新闻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

第四, 在新闻信息呈现方面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中, 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人们需求的改变, 传统单纯的文字和图片呈现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受众的要求, 对新闻信息的关联和动态变化也难以进行准确、详实、直观的反应, 故而, 图片、表格、视频等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新闻信息的呈现进入“读图时代”。

三、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受众调查的变化

受众调查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新闻信息报道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大数据时代下, 受众调查与传统的调查方式相比, 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 具体表现为:

首先, 拓展了调查广度。在传统的受众调查当中, 仅能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对单个受众或小部分受众的调查, 是一种碎片化的调查方式;而在大数据时代下, 受众的调查是在一个社交网络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网络中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的调查, 增大了在横向上的覆盖范围, 提高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其次, 加深了调查深度。在拓展调查广度的基础上,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积累的使用记录, 来分析用户的心理和爱好, 加深调查的深度, 根据相应的指标将用户分成不同群体, 分别发送个性化的新闻信息, 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

第三, 受众意见价值性增强。在以往的受众反馈意见中, 其反馈情况更多的是用来衡量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在其他方面的作用接近于无;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受众反馈的意见除了基本的衡量作用外, 更多的是一种民意的体现, 是社会舆论和价值导线的指向标, 得到更多方面的重视, 其价值性大大增强。[4]

第四, 改变受众与媒体关系。在以往的新闻传播当中, 受众与媒体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媒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大数据时代之后, 受众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与媒体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受众对媒体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决定性作用。同时, 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 受众与记者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 受众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草根记者。

四、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媒介组织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 与新闻制作、传播有关的人才素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进一步提高, 数据的收集、使用等方式的变化, 导致新闻媒介组织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新闻媒介组织的变化主要有:

首先, 互动信息平台的搭建。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就是最终的资源, 数据的缺乏必然会降低新闻媒体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 建立一个互动的信息平台, 利用此平台来收集各种新闻信息和受众数据, 是各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此信息平台的重要特征即为互动性, 利用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 完成媒体从单一向多个、不同类型数据的统一处理等功能。

其次, 媒介形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中, 媒介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 而是兼具了数据生产、传输和产品服务等多种功能, 是一种全媒体形式, 涵盖了媒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同时, 各个媒介组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也越加广泛。例如, 与IT行业的合作, 通过软件服务商、数据信息服务商等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将数据资源的价值充分开发利用, 媒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新闻组织, 其商业化特征愈加明显。[5]

第三, 后台实时数据的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各个媒介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后台数据部门, 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运用。后台数据部门主要是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 为记者提供相应的新闻线索和意见, 及时调整传播的内容, 监督社会舆论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判断,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违背社会价值观的情况, 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处理, 确保媒体的正面形象。

第四, 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大数据时代中, 各个新闻媒介组织都需要组建一支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队伍, 以实现对大数据技术的高水平应用, 这些专业人才主要有用户体验设计人员、流量实时监控监测人员、数据可视化呈现设计以及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等人员, 充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各方面要求, 保证媒介组织在大数据时代中的良好竞争力。

五、新数据时代下新闻舆论的变化

首先, 舆论发展的历史记录。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公众舆论的源头和发展形成过程很难被实时掌控, 媒体只能通过事后的采访调查等措施来对舆论发展过程进行推理分析, 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在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都得不到保证, 阻碍了媒体引领舆论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依靠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舆论出现、发展等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实时、准确的记录,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量化分析, 就可以详细了解舆论形成的原因, 为媒体之后的新闻信息制作和传播提供有效参考。

其次, 舆论发展的多层次研究。在传统的舆论研究当中, 针对的仅是舆论的内容, 通过受众反馈舆论内容的分析, 来预测和掌控舆论走势, 这种研究是片面的, 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舆论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中, 除了可以监测舆论内容之外, 还可以对舆论受众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监测和分析, 如此一来, 就实现了对舆论的多层次、多角度研究, 从而判断舆论到底是民众意见的真正反映, 还是有人故意误导舆论, 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舆论情况和社会民意。[6]

第三, 预警舆论的变化。在传统的舆论处理当中, 媒体对舆论的处理受限于技术等因素, 只能停留在事中监测和事后处理层面上, 效率相对较为滞后, 经常会使舆情变化引起恐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对各个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从而实现对舆论走势的全面分析和预测,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再发现预兆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避免了舆情向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六、新数据时代下新闻评价的变化

新闻价值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 分别是新鲜、重要、接近、显著和趣味, 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价值评价的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

首先, 新鲜是指新闻信息在时间上要抢先, 内容上有新意。在大数据时代下, 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互联网的存在可以保证数据信息在第一时间内被挖掘出来, 进一步提升了新闻信息的新鲜性。

其次, 重要是指新闻信息是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在以往的新闻信息选择当中, 需要依然人的主观判断来从复杂、过时、冗余和虚假的数据群体中选择出重要的数据, 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中, 这种选择过程是艰难的, 并不能保证最重要的信息能够被有效选出。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高数据选择的速度, 但是, 由于机械性并无法完全取代主观的价值标准, 大数据时代中对新闻重要性的评价依然难以实现。[7]

第三, 接近是指新闻信息能够引起公众的感情或心理共鸣。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 是由受众自身自发或无意识产生的, 包括新闻倾向性、点击率等,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受众的心理需求, 对新闻制作的方向有着指导作用。

第四, 显著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要具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在大数据时代中, 新闻更加注重的是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议题设置方式选择的显著性新闻在大数据时代中的地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降低, 并不能完全起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所以, 新闻的显著这一标准在大数据时代中有所削弱。

第五, 趣味是指新闻信息能够吸引受众的兴趣。在大数据时代中, 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之间取代了趣味性这一标准, 通过收集和分析受众的数据, 提高新闻产品的定位精准性, 既能够充分满足受众需求, 吸引受众兴趣, 也能够起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七、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广告的变化

在新闻行业中, 以广告为代表中的商业新闻也是新闻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时代下, 广告的变化最为显著, 具体表现为:

首先, 定位的精准度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中, 依赖大数据技术可以得到受众的爱好和习惯, 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 可以准确地了解受众的购买需求, 从而将广告发送到相应的、有购买欲望的受众大众, 提高广告效果。同时, 根据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结果, 可以将受众需求进行详细划分, 为广告主商品精准定位受众, 完成了广告心理层次上的精准定位;再加上受众地理信息的记录, 实现了广告的地理位置精准定位。除此之外, 定位精准度的提升还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实现品牌形象的良好树立和传播。[8]

其次, 识别受众需求的共同点。受众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独立的, 许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新闻媒介如果能够掌握这种共同点, 就能够更好地预测受众行为, 但在传统新闻媒介中, 由于受众行为之间的共通性、因果关系较少, 人力的分析工作较为复杂, 无法准确将受众需求共同点识别出来。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 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在很多毫无因果联系的数据中得到彼此存在相互关联的信息, 从而利用此点实现广告上的突破。

八、结语

在新数据时代下,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新闻学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新闻学在理念、生产方式、媒介组织等众多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加强对这些变化的研究, 了解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影响, 对于掌握新闻学的发展方向、做好新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安斌, 廖鲽尔.“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 2014 (02) :17-20.

[2]苏林森, 马慧娟, 张东岳.大数据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4 (03) :11-18.

[3]连娜, 张筱筠.“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新闻界, 2014 (15) :29-32.

[4]沈浩, 谈和, 文蕾.“数据新闻”发展与“数据新闻”教育[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11) :139-142.

[5]张小强, 郭小安.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与方法的多元化趋势——2013年中国新闻学年会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 2013 (12) :44-48.

[6]徐锐, 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 2013 (12) :71-74.

[7]张波, 张宁.新闻从业者应对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13 (04) :15-18.

[8]胡兵, 郑重.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1) :76-80.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2

群贤毕至论传媒,高朋满座谋发展。1月8日上午8:30,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传播。发展。探索――发展方式转型与传播生态”研讨会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1F-7报告厅举行。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由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建,旨在加强舆论引导功能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大会分为研究院成立仪式与研讨会两个部分。

虽然深冬的重庆寒意渐浓,但相关市级领导、众多高校新闻传媒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传媒界知名人士的到来让虎溪校区洋溢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之中。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欧可平,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肖铁岩、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尹韵公、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蔡珍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学静等领导与来自各高校的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大会。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担任本次大会的主持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海霞担任研究院成立仪式的介绍人。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欧可平首先致辞,他说:“根据重庆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在马胜荣院长的带领下,取得了不俗成绩”。他指出,“我们应本着‘立足重庆,服务西部,面向国家,走向世界’的办学思想,努力提高学院、学校的学术水平”,同时,欧可平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及大力关心、帮助重庆大学的各级部门、兄弟院校表示感谢。

之后,欧可平与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共同为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揭牌,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随后,郑保卫教授发言,他说:“新闻传播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应当是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推广典型、展示成就、揭露问题、总结教训。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设置议程、组织讨论、开展批评等方式及时总结区域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起到指导工作、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作用。”同时他指出,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而重庆的发展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因此,研究院的.成立可谓众望所归、势在必行。他还强调,只有结合重庆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互补互助,才能真正发挥研究院的作用。

大会正式聘任郑保卫为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高钢为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海霞为重庆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肖铁岩为他们颁发聘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尹韵公、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及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分别致辞,他们的精彩言论赢得了在座老师学生的阵阵掌声。随后,各嘉宾前往大厅合影留念。

之后,“发展方式转型与传播生态”研讨会召开。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肖铁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等专家学者分别就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独到见解。

研讨会上,肖铁岩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至关重要。高钢指出,面对当前这个重大转型时期,新闻专业应向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借鉴,同时要注重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最后,马胜荣登台进行总结,他告诫在场的同学们,努力学习,虚心求教,踏踏实实做学问。同时他也对嘉宾的到来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 新闻出版标准 新闻出版法规 概念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1-0042-06

[Abstract] This paper gathered the same terms between in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from the cooperated foot platform of GAPP(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webs of the four standard-committees, then compared th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f them.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lied in the diversities of establishment aims, scopes of application, decision procedures and formulation main bodies. To develop coordinately,standards and regualtions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must take the experience of each other as reference, moreover ,we should systematize and strengthen efforts to propagate the press and publication standards.

[Key words] Standards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Regulations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Conception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出版业是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双重属性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该行业既有宣传导向功能,也有社会公益性和商业性功能。目前,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将新闻出版法规与新闻出版标准相结合,对本国的出版活动进行控制与协调,我国也不例外。但在实践中会出现同一概念在不同法规或标准中的解释不一致的现象,这种不一致,一方面,会导致行业主体对某些概念认识不清或是混淆某些概念,从而影响相关的出版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出版法规具有强制执行力,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遵守,而新闻出版标准的执行力相对较弱,二者概念上的不同,在法律强制执行力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新闻出版标准的执行力,进而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分析相关概念在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中的不同解释入手,深入探讨新闻出版标准体系如何与新闻出版法规体系相互协调的问题,以期在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1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对象以我国现行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为蓝本,搜集其中的相同概念,比较同一概念在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中的不同解释,找出概念解释不一致的原因。

我国的出版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新闻出版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且有机联系的新闻出版法规体系,在维护出版秩序、促进出版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我国的新闻出版法规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国际条约、法律解释七种具体形式构成,各有很多条文涉及出版活动。而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标准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即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别制定。到目前为止,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共制定或修订94项/次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44项次、行业标准50项次);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完成9项国家标准和25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正在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0项,申报国际标准1项;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9项标准,其中行业标准8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项,正在组织制修订的标准有14项,其中2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1项指导性技术文件;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完成制定并发布行业标准4个,正在研究制修订的行业标准17个[1]。

本次研究对象的概念均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的标准化协同工作平台及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网站。资料收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从上述网站找出相关法规和标准;然后,逐行在全文中搜索相关概念及其解释,形成3个word文档;最后,分三步分别将法规与法规、标准与标准、标准与法规中相同概念的解释进行比较。

资料收集过程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法规条文主要来自于新闻出版总署的网站,难免有些遗漏;标准方面的资料搜集相对较难,有些标准需要付费,有些标准在网络上无法查到内容。

2 数据分析

经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尽管出版行业林林总总有很多概念,但是法规之间、标准之间、法规和标准之间交叉的概念并不很多。概括起来,笔者在新闻出版法规体系中整理出141个概念及其解释,在新闻出版标准体系中整理出267个概念及其解释,但是二者交集只占很小一部分。如图1所示。

虽然大部分概念并不重复,但同一概念在不同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中却有不同的解释。具体见表1。

3 相关概念解释不一致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新闻出版相关概念的解释不一致,在我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法规之间、标准之间以及标准与法规之间。

3.1 法规之间概念解释不一致的表现及原因

我国新闻出版法规中某些概念解释不一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集中在我国国内的新闻出版法规与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之间,如关于“录音制品”、“录音制作者”和“发行”的解释,这种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中外两种语言的翻译产生的。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有天壤之别,对同一概念的解释不太一致也是情有可原,并且这种不一致并无大碍。另一方面集中在调整范围不一的相关法规中,如关于“出版物”的解释,《出版管理条例》与《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是一致的,都概括性地从载体形式规定“出版物是指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但《印刷业管理条例》却不同,它将出版物界定为“包括报纸、期刊、书籍、地图、年画、图片、挂历、画册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装帧封面等”。很显然,《印刷业管理条例》将出版物中的“图书”细分为“书籍、地图、年画、图片、挂历、画册”等,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中涉及印刷业务的部分界定为“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装帧封面”,这主要是因为印制业务的需要,这样的解释体现了印刷业务的特点,使对印刷业的调整范围一目了然。关于“复制权”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不一致,实质上都是强调“制作一份或者多份”,前者将复制的方式予以列举,后者只是强调将“软件”制作成一份或者多份,这与两者调整范围的大小有关。关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解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不一致,前者笼统地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称为“在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后者则做了详细划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图书、非新闻性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内承担内容加工整理、装帧和版式设计等工作的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以及在报纸、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后者的规定更明确,更具可操作性。

nlc202309011258

3.2 标准之间概念解释不一致的表现及原因

通过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标准体系相比较,可以发现我国新闻出版标准的数量很多,但整个体系比较零散,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以致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新闻出版标准中解释不一致。如关于“电子出版物”的解释, 2008年12月22日公布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CY/T51-2008)与2007年10月31日公布的《电子出版物外观标志》(CY/T36-2001)不一致,前者界定为“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可复制、发行,通过计算机或具备类似功能的设备进行播放使用的交互性大众传播媒体产品”,后者界定为“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通过计算机或具备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想、传播信息、普及知识、积累文化和丰富生活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关于“数据文件”的解释,2006年1月26日公布的《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CY/T 39-2006)与“印刷标准技术概念”也不一致。究其原因,就是“政出多门”。目前我国出版行业的标准主要来自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新闻出版标准的制定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3 法规和标准之间概念解释不一致的表现及原因

新闻出版法规和新闻出版标准之间概念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关于“图书”的解释,2008年12月22日公布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CY/T51-2008)与2007年12月26日发布,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不一致,前者界定“图书”为“用文字或图画、符号记录知识于纸张等载体,并具有相当篇幅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后者规定“图书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前者采取描述式,说明图书是一种用文字或图画、符号记录知识的纸质出版物,后者则采用列举式,说明图书包括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等。两者不一致,只能归结于制定主体不同、制定目的不同了。

关于“期刊”的解释,2009年9月30日发布 ,2010年2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2009)与2005年9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不一致,前者界定“期刊是一种载有卷期号的连续出版物,通常在其每期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著者(责任者)”,后者规定“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应该说,后出台的国家标准应与先公布的新闻出版总署的行政规章保持一致,但《期刊编排格式》似乎要独树一帜,但其关于“期刊”的定义表述不够准确,且存在三处失误[2]。其一,认为期刊的主要特征是“载有卷期号”,而有的期刊不刊载卷期,只刊载年、月标识。其二,没有说明期刊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成册出版。“成册”出版是期刊的重要特征,否则,期刊与报纸在出版形式上就会混淆。其三,定义中“著者(责任者)”表述极不合适,“著者”一词通常用于图书馆学书目元数据中对作者的称谓,著者即作者,图书作者即可为该书的责任者。期刊则不同,我国相关法规中认定的期刊的责任者为期刊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三者各有其法定的职能,而撰写文章的人是作者。期刊的责任者和文章作者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电子出版物”的解释,2007年10月31日公布的《电子出版物外观标志》(CY/T36-2001)、2008年12月22日公布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CY/T51-2008)两个国家标准,与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4月15日公布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不一致,新闻出版总署的行政规章明确规定“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CD-ROM、DVD-ROM等)、一次写入光盘(CD-R、DVD-R等)、可擦写光盘(CD-RW、DVD-RW等)、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卡等,以及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存在这些概念解释不一致的现象,其原因大致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目的不同。制定出版法的目的是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清楚自己的行为规则,明确自己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违反了法律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处。人们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才能创造出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更多地是针对社会大众,是指导性、方向性的规定,因而法律法规对概念的定义更多地是对范围的界定,列举一些具体的包含在本法适用范围内的对象。新闻出版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而最佳效益,则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标准更多地是针对行业内的参与者,是对出版行业有一定认识的成员,所以标准是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概念做出概括性或是抽象意义上的界定,让参与者自己去把握在概念中所包含的内容。

第二,适用范围(针对性)不同。新闻出版法规作为行业的整体规范,提供的是行业内大方向、大框架上的问题,而具体的实践问题则是由新闻出版标准规定的,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框架提出后的具体实施只能由标准来进行完善,就此而言标准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细致。

第三,制定程序不同。就出版业而言,法律法规的制定有严格的法定程序,这就导致出版法律法规面对新出现的问题,其反应是迟于标准的,具有滞后性,往往一些新出现的概念未能列入法律法规中。相比于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修改程序简单一些,修改周期也相对较短,所以标准可以更迅速地针对业界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整,及时补充完善自身,而法律法规则很难适时做出调整。

第四,制定主体不同。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主体,而行业标准的制定主体多是业内人士,对于行业的不同认知则导致某些概念解释上的不同,但不会产生本质上的不一致。

4 对今后新闻出版标准及新闻出版法规体系协调发展的建议

4.1 新闻出版标准和新闻出版法规体系概念要相互借鉴,达成统一

首先,新闻出版标准的制定要以新闻出版法规为依据,充分借鉴先前产生的法律法规,更加系统、严谨地阐述行业规范,完善出版运行机制。其次,新闻出版法规的修订可以借鉴新闻出版标准的规定,因为新闻出版标准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的,凝聚了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反映了最新的技术水平。新闻出版法规应当注意借鉴、吸收那些出版界产生的新生事物,对出版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规范。第三,应及时清理新闻出版标准、新闻出版法规之间的不一致,尽量达成二者之间的统一并形成良性互动,维护新闻出版标准和新闻出版法规的权威性,使出版从业者更加明确本行业的规范。充分认识新闻出版标准与新闻出版法规的协调,不仅有利于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标准化组织向支持和维护新闻出版法规目标的方向发展。

4.2 新闻出版标准自身的体系化

我国目前的新闻出版标准体系是按照行业或流程来划分的,比如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制定出版、印刷、发行及信息标准化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标准专业划分很细,各个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衔接,往往使标准规定的对象产生重复和交叉,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冲突[3]。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今天,出版流程及各种媒体的形态已经被打破,我国的新闻出版标准体系应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认为,只有新闻出版标准自身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与新闻出版法规相协调、从而最终达到良性互动。

4.3 加大新闻出版标准的宣传力度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行为规范。新闻出版法规作为法律的一个部门,其执行力非常强。与之相比,新闻出版标准执行力就大打折扣了,这对我国形成有效的新闻出版法规和标准配套体系是非常不利的。正如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调研员蔡京生所说:“新闻出版标准化工作由三个步骤组成,分别是标准制定、标准宣传贯彻和标准培训,目前我们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在只注重了第一步,后面两步做得非常有限”[4]。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笔者发现,一方面我国新闻出版标准的实施效果很不理想,除了个别标准因为行政上强力推行而普及率较高之外,大多数标准并没有得到出版界重视;另一方面就是新闻出版标准的公示力不高,很多标准通过网络或是其他途径无法看到全文,使得出版业的从业人员无从知晓标准的具体要求。很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明明标准已经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因为执行力、强制力、成员标准意识、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问题依旧,标准形同虚设。所以,必须加大新闻出版标准的宣传力度,以便促进新闻出版业健康持续发展。

注 释

[1]根据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网站资料统计。

[2]张泽青,安秀敏.国家标准应与国家现行法规相一致:谈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存在的问题[J].中国出版,2010(10)

[3]张书卿.当前我国出版业标准化研究[J].标准科学,2009(8)

[4]课题组成员赴京于新闻出版总署调研笔录。

(收稿日期:2011-11-27)

我国新闻学研究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篇4

一、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历史及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开始由封闭演进到开放、从传统跨越到现代。经过几十年来我国学者不懈的发掘, 新闻学研究逐步明确其作为一门理论学科的核心思想、科研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式。1997年, 我国高等学校将“新闻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 自此之后, 新闻学的研究日益成熟与丰富。

新闻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首先是启蒙与确立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中国由近代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这几十年的时间里, 晚清与“五四”两代人共同努力, 发起文化运动, 形成学术思想。在这段时期, 政府开始建立现代报刊制度、新闻出版制度和大学教育制度, 新闻学研究开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这一时期, 维新派与革命派曾经发起过两次办报高潮, 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后是宣传与抗争时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中国社会时刻面临着硝烟战火不断, 正处于民族危亡之时, 新闻事业也融入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 新闻工作和新闻学研究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 也形成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新的研究人员力量扩大。接着是反思与觉醒时期。1978年,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开创性地为中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方向, 中国新闻事业同样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延伸, 新闻学研究日益活跃, 也逐渐加强与国外新闻学研究的学术探讨与交流。最后是多元化与兴盛时期。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进步, 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走向民主、自由和多元的现代化方向。中国的新闻事业突飞猛进。同时,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对新闻学研究的现状思考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 我国新闻学目前不再处于遭受歧视与贬低的被动时期, 已经得到国家的权威认可以及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社会地位逐渐提升, 正在面向良性发展的繁盛时期。但是, ”新闻无学论“的思想仍然存在, 新闻学研究仍然受着各方面的冲击和挤压。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需要正确认识和应对, 维护新闻学的学科地位, 从而促进新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新闻学研究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首先,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最近几十年来, 信息化时代和媒体化社会成为主流, 新闻学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经济是否发达、文化是否繁荣, 都离不开新闻传播的力量。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使得社会群体民众对其加强了信任与好感, 有助于人们形成对新闻传播的正确认识, 有助于新闻研究又好又快发展。其次, 新闻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在和谐的社会氛围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条件下, 在党和国家政府的扶持下,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下, 进入了飞速发展的繁盛时期。影响新闻学研究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不断完善。新闻学研究虽然面临着丰富可行的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从研究以来, 新闻学就总是位于一个尴尬的层面, 既没有办法深入理论研究, 也没有办法构建合理完整的学科体系。

三、对新闻学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考

几十年来, 中国新闻学研究不断在曲折中前行, 在前行中发展, 既有成就和困境, 也有经验和教训, 认真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新闻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 应该认识到新闻学研究始终是与我国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纵观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 可以很清晰地看出, 新闻学研究始终与中国社会共呼吸, 同命运, 紧相依, 步相随。当中国社会蓬勃发展时, 新闻学研究也会顺利, 但当中国社会处于静止甚至落后时, 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也会受到干扰而滞后。因此, 新闻学研究需要有一个安稳的政治与社会环境, 需要国家和人民对其提供大力支持与协助。我国政府应当竭尽全力提供新闻学研究以平稳的政治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使新闻学研究能够以自己的步伐,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自由发展。

其二, 新闻学研究必须坚持服务于媒体改革、新闻工作和社会发展。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新闻学的研究自始至终都要为媒体改革服务、为新闻工作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如果不服务于这些, 新闻学研究就失去了其生存的价值, 同时也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对新闻学的不断探索, 正是在总结新闻工作和媒体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下, 在引导一定时期内具体的新闻工作和传媒改革的过程中, 新闻学研究才得以丰富学术内涵, 提升科研水平, 从而获得发展与进步的。

其三, 新闻学研究必须时刻注意破除各方面的干扰。由于过去社会发展曾经出现过错误的思想, 新闻学研究不断受到“左”、右两种倾向的夹击, 导致其在发展中总是顾忌太多因素, 经常进退两难, 无法自由发展, 正常前行。为了新闻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要破除“左”、右两种倾向对其夹击的影响, 既要防止保守、僵化、教条等“左”的东西, 又要抵制右的偏激、离谱、颠覆性的思想观点, 防止它们对新闻学研究造成重大伤害。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繁荣, 新闻学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拒绝到兴盛的发展历程。但同时, ”新闻无学论“的思想仍然存在, 时刻威胁着新闻学的发展。新闻学研究机遇和挑战并存, 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使新闻学研究向更深的领域前行。

关键词:新闻无学论,理论新闻学,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谢鼎新.中国新闻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10) .

[2]郑保卫.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经验思考[J].新闻与写作, 2009 (11) .

[3]郑保卫.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J].当代传播, 2009 (6) .

党员转正发展大会新闻 篇5

2012年11月16号晚上七点整,西南交大生命学院“党支部转正发展大会”在九里校区逸夫馆4407B教室成功举行,本次大会主要围绕我生命学院第一党支部接受新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这一主题而召开,大会由生命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邓同铭和班级宣传委员刘祖碧主持,参加此次大会的还有本支部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十七人。

大会开始,由申请转正的同学郑康阐述自己的入党动机。郑康同学真情的表达了对党的向往,对党的忠诚,表示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的工作付出自己的力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接着,郑康同学又表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邓同铭对郑康同志寄予希望,希望他随时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同学服务,做学生表率,加强自我要求。大会之后依次由入党负责人对转正同学郑康的培养、教育以及政审情况提出意见。

所有党员进行讨论并充分发表各自意见,连红民同志对郑康同志的表现表示肯定,他说郑康同学是他本科同学,治学严谨,学习认真,关注党的动向,方针,政策,同意郑康同学入党。宋涛同志发言,郑康同学成绩优秀,关注时事,同意入党。紧接着刘祖碧同志发言,郑康同志学习认真,很好相处,积极向上,同意入党。申请人再次表明态度后,拥有表决权的党员对接收党员郑康同志进行了举手表决,最终以全票同意,此表决有效,通过了转正党员郑康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决定。

最后生命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邓同铭同志对大会进行了总结,至此,大会圆满落幕。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网络传播;新闻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新闻,其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在艰苦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新中国从苏醒到腾飞,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同步,跟随着时代的浪潮,感悟中国的巨变。中国的新闻传播在革命中成长,发展并逐渐丰富,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广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兴起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新闻业便在党中央的支持与提倡下,在良好的环境下起步并发展起来,逐步建立起报纸、广播、电台以至后期的电视台等,循序渐进的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大政方针等通过这些说服力强、便捷有效的渠道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偏远村落,驻足在广大地区的民族干部和群众的心里,其作用之大、广泛、深入、不可限量。在如此喜人的形式面前,重视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已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统一各族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发展三十年后,我国新闻行业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在经济建设稳步提升,政治建设清明安宁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从技术与体制双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整体性转变。又因我国广大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色做情感积淀与方向性指引,进而在发展后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发展战略,并稳步向国际电视市场发展,爆发出极强的生命力。

现阶段,我国报纸业与期刊发表方面呈现出注重时效性,内容量大,服务型强的特点,以此适应当下商品经济主导下的快节奏生活,并由此调试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仅以内蒙古、新疆、西藏自治区为例,其新闻事业的发展都是以其自治区首府为中心,形成辐射状的民族报纸网络,并以党的精神为前提,以规范化的新闻系统为核心,逐步实现多层次,多领域,多种类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属于新媒体。自本世纪初以来,少数民族语言和语言信息处理工作,使一个顺利进入新的媒体力量的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另一种新的媒体,并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添翼。

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性

少数民族的新闻发展情况客观来讲,可以作为衡量我国精神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人民精神基础所赖以维系的信息传播系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关乎经济局面能否打开,社会进步程度可否加深,再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闻工作面前,必须要认清一点,即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是处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该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可以间接反映出该地区的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规模。因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新闻越发达,该地区经济水平越高,社会文明程度逐渐趋向于高水平发展。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另一特质在于,可以有效反映国家当下的平等与进步,反映当下的社会需要。仅以语言平等一项为例,语言平等,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论等诸多重要理论的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现阶段,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越是文化传统浓厚,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其自身民族的语言语系保存越完整,其地区越会实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信息的宣传,使民众更容易被接受,有恰当语言做助力的地区,报纸广播电视以至后期出现的互联网都能迅速成为民族与社会间互动的有力工具。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发展是保证各民族团结稳定发展的根基。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也是各民族全面发展有利推动民族繁荣的有利时期。只有充分肯定各少数民族的存在价值,培养杰出的少数民族新闻业人才,保持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旺盛生命力,才能为少数民族后期网络新闻传播发展保驾护航。更深层次讲,几十年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积极展开工作,对维护国家稳定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将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三、网络传播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早期,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以混编杂居为主,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生存局面。长期以来受不同的历史条件与迥然的自然环境影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一直处于落后的滞后发展状态。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繁荣,促进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国家把网络媒体作为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将其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互联网自身所具备的巨大价值吸引了大量的媒体对其趋之若鹜,各媒体机构也将重点着重放在将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相结合,创建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体系上。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传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也开始向大众传播转变,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运行维护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便可以轻松的将个人或组织纳入体系,无论地域边远与否,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和传播自己的信息,从而获得极高的社会回报。同时,网络应用迅速快捷的传播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的有效接收率,为一些外界的受众打开一扇窗,受众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了解最新的地区动态和民族风俗。

面对当下形势,我们认识到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为渠道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扬与集成。在互联网强大媒介的基础上,推动民族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融合创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以至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风.1995一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1,03.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发展

1 电视新闻节目现状

所谓电视新闻, 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 通过电视屏幕, 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 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 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 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新媒体来势汹涌, 对电视新闻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据统计, 截至2012年底, 全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64亿人, 其中手机网民4.1997亿人;全国微博用户规模3.09亿人, 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了2.02亿人, 电视新闻在民众生活中的作用已由奢侈品—必需品—新媒体—中老年用品, 可见, 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已由顶端的权威性民众转移到中端民众和底端受众, 由大众群体转为中老年群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电视新成员不断分散受众对传统电视节目的收视市场, 特别是电视台面临国家级媒体、民营公司和海外同行的多重竞争, 电视新闻节目亟需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电视新闻节目首先应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创新节目形式及模式来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优势在于其拥有长期积淀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众的广泛性、节目采编制作的专业性、传播监管的严格性、品位的高雅性和品质的艺术性等等, 而这恰恰是手机、微博等新媒体所稀缺的特质。

2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策略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不仅仅是表面上节目形式的创新, 而是从新闻制度到最终呈现形式的由里到外的革新。综合众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主要包括:电视新闻节目的保障创新、电视新闻节目机制创新、电视新闻节目产品创新三种。

2.1 电视新闻节目的保障创新

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的保障, 就是指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观念、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才储备及培养、电视新闻节目的资源投入等后备性保障力量。而这些后背性保障力量正是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基础。

1) 观念创新。

我国的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有国家和政府做背景和支撑, 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比较多, 限制较大, 从业人员的自由发挥空间比较小。在这种背景下, 众多从业人员呈现出来的节目形式大同小异, 已经不能满足生活节奏加快的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观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发展的基石, 因此, 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下,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从领导到记者、节目编排人员等等都需要革新观念, 认识到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对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性, 时刻保持创新的理念,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为受众呈现更精彩、形式多样并符合受众消费需求的电视新闻节目。

2) 人才创新。

同其他产业一样, 电视新闻创新的主体就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 根本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在保持原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 积极引进新鲜血液, 扩充整个电视新闻节目从业人员的队伍, 让整个队伍充满活力, 充满青春和正能量。同时, 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让员工充分了解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系统, 认识到自己从事的电视新闻环节对整个系统的重要性;完善创新激励制度,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鼓励从领导到基层员工的的全员创新意识的提高。

3) 资金投入。

节目形式的创新初期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成熟期后随着节目运营效率化成本会出现下降。因此, 若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撑。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需要有用于节目初期研发的节目研发经费、节目策划和制作经费以及节目交流和研讨的营销经费等。只有保证各项经费的到位, 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节目创新的流程。

2.2 电视新闻节目机制创新

电视新闻节目的机制创新主要是指领导或团队要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适宜的制度, 促进创新, 激励创新。主要包含两种方法:组织和培养有利于节目创新的组织和团队、建立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制度。

一个分工有序、工作效率高的组织和团队是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基本单位和单元, 如何将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人才有效地组成一个团队, 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是电视节目创新的领导层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团队的文化和精神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运作, 因此, 组织和培养有利于节目创新的团队就是培养创新的源泉。在制度方面, 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等各方面向创新和创新者倾斜, 以此鼓励和保障节目创新。

2.3 电视新闻节目产品创新

电视新闻产品创新主要通过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创新三种方式来完成。

1) 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创新。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已经较为丰富, 进一步创新的方向就是可以将微博、博客上的热点问题及话题进行综合提炼, 一针见血地指出哪些热点问题应该推崇并加以鼓励, 哪些问题是在引导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 从权威性的角度分析新媒体上获取的信息, 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并能及时纠正其他新媒体上出现的错误思想。

2) 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创新。

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形式创新方面, 要牢固树立“市场导向”原则, 着力提升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也就是要提升电视节目的“开放性”, 使更多的电视节目能够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互动, 从经济、政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与民众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所接受。从2012年起, 从央视到各省级电视台, 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深入基层的新闻报道, 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展示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 这些民生类节目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受众。

3)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创新。

在节目制作方面, 电视新闻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 提升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将数字转变为形象的表格及图形, 让民众更直观地了解国家及国际上经济、政治等形式的变化。比如, 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经常采用虚拟实景技术, 将信息从“二维”向“三维”转变, 信息更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

3结论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 电视新闻节目要不断探索创新出内容更新、形式多样的题材, 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 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方飞.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5 (9) :26.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8

对于“视频新闻”, 彭兰曾在其《网络多媒体新闻》一书中套用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给出了:“视频新闻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 以活动影像、声音等为传播符号, 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的形象化的报道”。

二、新浪视频新闻的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受众数量巨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0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宽带网民规模为4.5亿, 有线 (固网) 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在这个庞大的网民基础上, 新浪视频新闻受众数量是巨大的, 且会随着我国宽带网民数量的增加, 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2. 转载电视新闻节目成本较低。

新浪视频新闻的内容来源主要是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卫视。这保证了新闻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同时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的机会, 因此, 电视台与商业网站之间易于达成合作, 以免费或较低价格提供电视新闻节目, 这也成为了业界通例。

3. 有强大的播客平台, 能提供更多精彩的视频新闻。

新浪播客平台下有六大版块:原创、搞笑、音乐、拍客、猎奇和八卦。这不仅可以让受众观看到更多新鲜的、有趣的视频, 而且增加了和受众的互动。受众可以将摄像机拍摄到的新奇事情上传到播客平台, 与大家一起分享, 用户体验性强, 有助于培养受众的忠诚度和粘着度。

4. 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新浪有5、6千家合作伙伴, 互联网编辑800多人。在新浪简介网页中, 可以看到新浪的重要合作伙伴。新浪新闻中心与全国上千家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 以对国内外大事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和网友的喜爱, 目前“上新浪网看新闻”已成为网民上网时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 劣势分析

视频新闻的时效性不强, 并且发布条数不足。新浪视频新闻在2011年5月13日8点59分发布了一条视频新闻:《哈尔滨城管暴力执法后遭百市民围攻》, 但腾讯在2011年5月13日8点47就发布了视频新闻《哈尔滨:暴力执法惹众怒城管遭百人围攻》。以2011年5月13日8点38分为比较时点, 时隔7分钟, 新浪才发布一条视频新闻。而腾讯差不多2分钟就会发布视频新闻。

(三) 机会分析

1.3G到来, 新浪视频新闻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 同时视频新闻的来源也更广。随着3G的来临, 用户打开手机就可以搜索海量的视频新闻资源, 可以随时随地的用手机观看视频新闻。这形成了新浪视频新闻潜在的受众群。同时, 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 用户可以用手机拍摄日常生活中非同寻常的、突发性的、灾难性的事件, 并第一时间上传到网上, 让更多的受众知道。这扩大了视频新闻的来源。

2. 策略性的推送贴片广告可以获得大量的广告收入。

新浪网可以在视频中推送贴息广告。只要广告是在不影响观看的前提下, 很多观众还是可以接受的。有创意、视听效果好或包含价值信息的广告是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的。如果有策略的进行广告推送, 新浪视频新闻的贴片广告将会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四) 威胁分析

1. 来自传统媒体网站和同类型商业网站的挑战。

以报业为依托的"视频新闻"这一报网互动的全新形式, 在中国媒体上崭露头角与受众见面。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新闻团队和经验, 在新闻制作方面有优势, 并且可以及时将制作的视频上传到报业网站上。同类型的门户网站如搜狐视频新闻、网易视频新闻等都各有特色, 这会分流一部分新浪视频新闻的受众, 这对新浪是一个挑站。

2. 后门户时代, 网民获取新闻的渠道更多样。

在2010年10月初, CNNIC一项针对全球读者新闻消费与分享习惯的调查显示, 43%的新闻通过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网络和工具分享,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新闻分享的最大渠道。这个调查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 许多网民已经不再是或者说不需要再通过门户去了解资讯。这对视频新闻来说是一个冲击。

三、根据SWOT分析, 提出新浪视频新闻发展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 及时更新视频新闻, 加大视频新闻的发布数量。如我前面提到的, 新浪在视频新闻的时效性有待改善。新浪没有第一时间公布视频新闻, 而观众在别的视频网站上看到了最新的视频, 这会让观众对新浪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情绪, 久而久之, 观众想看视频新闻时首先想到不会是新浪, 因此新浪应该着眼于长远, 以最新的视频新闻吸引住观众。第二, 加强应对其它网站上视频新闻的挑战。新浪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如强大的受众数量、视频质量高以及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等来应对挑战。同时新浪可以从更小的细节上来建立自己的特色, 追求创新, 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优势。

四、结论

虽然新浪视频新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是与其他的视频新闻相比, 新浪视频新闻存在着一些劣势。因此, 新浪视频新闻应该充分利用其发展中遇到的机遇, 积极面对挑战, 加大新浪视频新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

[2]张竹君.网络视频新闻网站编辑研究[J]文学教育, 2010.

[3]刘绩辉.视频新闻拓展报网互动空间[J].数字媒体, 2007.

[4]阎乃川.视频新闻的新里氏[J].网络传播, 2007.

[5]杨晓白.报纸网站的视频新闻时代[J].国际媒介, 2008.

[6]陈怡.视频新闻:新的传播通道[J].创新, 2010.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9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问题,发展策略

自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 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争相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 如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福建台的《现场》等。这些新闻栏目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的央视两会报道在栏目设置、嘉宾选择、节目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平民化”的特点, 使观众觉得平实亲切。

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 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如此, 我们可以这样说, 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 在内容上关注群众的生存状况、喜怒哀乐, 在形式上充分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以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进一步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 民生内容, 民本趋向。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 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1]。

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要归功于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先, 关注民生现场, 贴近百姓生活, 平民化色彩浓厚。其次, 服务性强。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 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活, 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再次, 报道领域宽广。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最后, 地域性强。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 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一、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说,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内容缺乏深度。

目前以“直播”、“快报”等命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占领了晚间新闻部分时段, 以至于“千台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 致使新闻节目从框架到策划思路, 从内容到主持风格与表现形式都似曾相识。大量可以创新形式、挖掘题材、拓宽领域的新闻素材没有被真正被发掘。某些“民生栏目”只是一味地报道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琐事, 往往仅仅满足于对事件进行简单的记录, 使新闻流于表面, 缺乏思想深度。长此以往, 势必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二) 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 一些民生新闻对色情、暴力、凶杀内容趋之若鹜, 在制作手段上存在娱乐化倾向。为追求视觉刺激, 常常采用过程实拍、细节展现的报道手法, 从而使低级下流、污浊不堪的东西充斥荧屏。更有甚者, 在利益的驱动下, 不惜歪曲事实真相, 曲解新闻事件, 甚至将新闻事件庸俗化, 而置媒体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于不顾, 过度炒作, 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三) 缺乏求实精神, 干预事件。

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引领下, 媒体在报道新闻时, 感情的天平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 带上了鲜明的感情色彩。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缺乏“与人为善”的宽容态度, 陷入一种狂热偏执的状态, 经常处于激动或者浮躁情绪的状态下, 只听信当事人的片面之辞, 常常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发出报道, 或者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 不问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大加讨伐, 犀利尖锐却缺乏冷静细致的思考[2]。“富士康诉记者案”便是一典型事例, 我们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媒体应该具备人文关怀, 但是前提是保持头脑清醒, 具有严谨的态度。

乐于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坚持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 而不善于寻找能够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 这样势必会使“民生新闻”主客体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在一些舆论监督事件的报道上, 一些媒体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一方憎恨, 对一方同情;或者诸媒体联合片面地宣传, 有意识地压制相反意见。这种“权力”的滥用,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至今, 有如破竹之势迅速发展, 基本上占据高收视率和高市场份额, 一时的市场追捧使民生新闻难免会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的话, 将严重制约民生新闻发展。我认为, 电视媒体应该抓好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关怀”的本质, 结合地域实际情况, 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趋势的“人文关怀”之路, 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蓬勃发展。具体说来, 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致力于民生, 提升节目品位, 创新节目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要突破同质化、形式化的障碍, 应该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 抓好节目定位, 培养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民生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就是它关注“民生”, 因此, 其节目的定位也是关注人民生计, 关注市民生活, 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注意在语言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培养出优秀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首先要真正树立服务民众的传播观念, 提高自身修养, 加强主持人的基本功训练, 做到播说结合, 亲切自然, 用正确的观点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坐标和行动参照。其次要形成个性化的播报风格。要认清民生新闻的“关怀民生”的特点, 同时要具备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思以及独有的表达。

2. 提升节目品位。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提升节目的品位, 这就要求节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格调, 而不是简单记录。因此, 节目应该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 将“民生”与“公共”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此外, 还可以整合新闻资源, 实现跨区域联合。这需要不同地区的民生新闻加强合作和互动, 这样可以开阔本地观众的眼界, 提高他们的收视兴趣, 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节目内容, 减轻日常工作中的选题同质化、选题匮乏的压力[3]。

3. 创新节目形式。

为了解决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日趋雷同的弊端, 创新节目形式迫在眉睫。可以尝试本地民生新闻方言播报, 如把评书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闻当中。在评论方面, 应该力求幽默、风趣, 点到为止, 寓庄于偕, 让观众在耳目一新中受到某种启迪[4]。在观众互动方面, 可以采用电视、博客、播客三种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地展开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让老百姓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当中来, 或者让观众自己制作节目, 而媒体只是对其把关、修改。

(二)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强化舆论监督, 确保不越位。

针对目前一些媒体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突出这一状况,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 记者要深入群众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才能拍摄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

2. 坚持“政治家办台”。

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 防止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 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民生新闻唱主角。

3. 以正面报道为主。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加强责任感的培养, 以推进和繁荣先进文化;传播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 批判腐朽文化。

开民生新闻先河的《特别关注》、《南京零距离》、《新闻夜航》等均以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揭露和解析为其舆论监督的特色。电视媒体在进行监督性报道时, 不能动辄以“救世主”、“包青天”自居, 以判官的口吻, 将个人化、情绪化的东西掺入报道之中。

媒介监督的过程主要是“监察”, 告知以真相、真情, 推动民意去督促, 往往就造成了媒介的“越位”, 特别是媒介的批评性报道, 甚至会影响到司法程序, 造成“媒介审判”现象[5]。因此, 媒体应该坚持客观公正报道, 杜绝主观臆断, 弄清事情原委, 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 做到监督而不添乱, 解决不包办, 到位不越位, 发挥电视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

(三) 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深化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调报道立场的中立性, 主张记者坚持中立的立场, 不带个人偏见和感情色彩, 客观平衡地反映事实, 报道新闻;记者不追随利益集团或政党组织的价值判断, 而是完全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判断来选择新闻, 报道事件。强调报道事实的真相, 而且要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专业的新闻自有精神, 为公众提供尽可能翔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6]。

新闻从业者应该以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报道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准, 体现民生的情怀, 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 立足于民, 取之于民。这样, 电视民生新闻必然会受到观众的青睐。

记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 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审时度势, 准确捕捉社会影响最大, 最受人们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 必须用社会价值来判断报道的价值, 加强新闻选择。

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 引起民众收视兴趣的层面上, 更不是那些“世俗化”的东西, 而应向纵深拓展, 开辟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 体现深度的人文关怀的内容, 最终显现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能力。

三、结语

尚处在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但是这类节目在诸多省市电视台的相继成功“打响”, 无疑对国内电视新闻界的采编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生新闻将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民生的内容及其精神理念将会贯彻于电视新闻发展之中。电视新闻从业者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发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不断创新节目形式, 当好“把关人”, 使电视民生新闻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J].新闻知识, 2006, (8) :69.

[2]王履臻, 贾大雷, 金鑫.浅谈民生新闻及其误区[J].新闻传播, 2006, (4) :39.

[3]徐海东.民生新闻应致力于民生[J].2006, (7) :33.

[4]江斌.民生新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闻前哨, 2006, (9) .

[5]毕一鸣.“让民做主”还是“为民做主”[J].当代传播, 2007, (3) :15.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0

1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

电视新闻是通过现代电子技术, 利用电视屏幕, 形象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手段。电视民生新闻是主要的电视新闻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与原始的报纸新闻不同, 既能够传播图像也能够传播声音, 主持人可通过形象、生动的对所报道的民生新闻进行详细的介绍, 受众听的更清楚, 更好理解[1]。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是具有:时效性、纪录性、实时性、报道性, 其中时效性最为重要。民生新闻事件在发生后要第一时间报道, 以满足受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如果一则民生新闻事件已发生了很多天, 在进行报道就已经失去意义。而这则新闻也早已被网络传播, 被民众所熟知, 失去新闻价值。民生新闻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社会的大事小情, 贴近生活, 关心民生, 包罗万象, 涉及面非常广泛, 是民生事件与新闻的完美结合, 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结果。民生新闻关注民生, 所以十分受民众欢迎, 收视率较高。民生新闻最早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 早期的电视民生新闻有《点点工作室》《今夜800》《第七日》等等, 进入2000 年后,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模式越来越成熟, 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影响力越来越高。电视民生新闻的“致力民生, 新闻力量”的八个字家喻户晓[2]。但近几年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移动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模式受到冲击, 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发展面临困境, 电视民生新闻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节目创新与改革。

2 西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随着2002 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的开播, 民生新闻开始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播民生新闻, 如福建电视台的《现场》、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等, 民生新闻节目几乎成为地方电视台收视冠军[3]。在电视民生新闻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西安地区也陆续开播民生新闻栏目, 如西安电视台的《直播西安》《西安零距离》以及陕西电视台的《都市快报》等等。这些节目都曾辉煌一时, 在西安地区家喻户晓。但近几年来收视率不断下滑, 以往的辉煌一去不复返。西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若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节目改革和创新。21 世纪人类社会已逐渐进入信息时代, 人们对信息质量的要求、速度的要求、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渴望得到的是有用、有价值的信息, 希望电视民生新闻能够更加贴近生活, 希望能够通过电视民生新闻了解到真实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社会状态。虽然近几年来西安地区的电视民生新闻趋于平民化, 却没有很好的结合受众需求, 很多时候并不能满足受众对民生新闻的期待。因此, 西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想要持续发展, 获得受众认可, 有效吸引受众必须要先进行节目内容创新, 使民生新闻传播内容符合受众需求。在新闻内容挑选中不仅要注重新闻价值, 更好保障新闻的生活性、真实性, 尽量选择发生在民众身边, 实际生活中具有生活价值的新闻, 使电视民生新闻能够真正贴近生活, 走进民生, 只有这样的民生新闻才容易被受众接受, 这既可提高电视民生新闻可看性, 也满足了受众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 在具体播报中, 主持人要尽量使用口语, 从而使受众能够更好理解, 讲解时要突出重点, 简明扼要。若电视民生新闻解说与播报过程中, 语言过于繁琐或使用大量术语, 受众便无法理解, 抓不住新闻重点, 便会失去看下去的欲望。此外, 电视新闻节目应转变发展思路, 应积极利用现代新闻符号, 将新符号与原有符合进行有机结合, 创新电视新闻形式。当前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电视民生新闻应认清当前市场发展格局, 丰富传播渠道, 改革传播模式, 借助网络媒介, 在节目中融入微博互动、微信互动等环节, 从而构建民生新闻双向传播模式, 让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 以此满足受众话语权, 使受众参与进来, 让受众产生观看欲望。

3 结束语

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的主要节目形式,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有过黄金时期。但随着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普及和内部竞争的日益激烈,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西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想要持续发展, 必须进行节目创新与改革, 丰富节目内容。

参考文献

[1]吴佳洛.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转型研究—兼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D].郑州:郑州大学, 2014:80, 82.

[2]曾洁.经济欠发达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3:90.

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18-01

一、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

(一)线上社交网站与广告“双管齐下”。

社交网站包括: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新闻客户端除了拥有自己的客户端以外,还纷纷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号、门户网站。一方面从广度上打开传播渠道,一方面从深度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许多的新闻客户端互通合作,在微博、微信上演着一出出“转发大戏”。广告是收入的重要来源,解决广告商和用户之间的矛盾关系是重中之重。人们厌倦生活处处是广告,广告商恨不得生活只有广告。

(二)线下活动、广告惠及新老客户。

客户端的发展一方面要让老客户得到实惠,维持使用热度,另一方面也要挖掘潜在用户,扩大使用范围。除了线上的推广,线下推广更具有现实意义。新闻客户端根据自身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线下活动。地铁、公交、出租车、商业标牌,无一不是投放广告的好场所,无孔不入的公共场所广告不会引起用户的强烈反感也有挖掘潜在用户的能力。

(三)利用媒介融合优势全方位推广。

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各具特点。传统媒体针对用户高层次、偏高龄的特点将读者反馈和与超市合作作为出发点,而网络视频和年轻化则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举办见面会和“自媒体”营销上,移动终端的客户覆盖面最广,有奖活动和广告营销则更具可操作性。

二、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形成原因及问题

“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给予了新闻特殊的严肃地位,其推广模式与普通商品的推广必然有所差别。原因是新闻产品作为传播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内容相比,背后产生的原因更为复杂。新闻的诞生是新闻背景、新闻材料、新闻采编经过层层“把关”共同起作用。新闻客户端秉持“新闻”为王,推广自然更具有大众性和深度性。

新闻客户端基于移动终端推广所处的自身平台是个较“年轻”的平台。虽说新闻受众不分年龄但是使用新闻客户端的年轻人和商业人士是主流。除了客户端本身,国家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规定还没有明确出台,一个新兴并具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媒介在这个时候打擦边球的事情层出不穷。以图文为主的新闻呈现形式让获取新闻付出大量“代价”。人们更倾向阅读文字新闻,因此客户端的推广也顺应潮流把广告以文字形式传递,或者举办积分赢话费的惠民推广活动。

但这看似独具特色的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也存在大量的问题。

首先,信息的碎片化带来推广模式的泛滥。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往往被很多无用信息骚扰,信息泛滥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改变了用户传统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导致了用户信息获取的不完整性,其内容大多是浅显简短,内容的同质化使大部分移动新闻客户端没有独特性,任何一款移动新闻客户端都可以被另外一款替代使用。其次,跟帖评论易导致负面舆论降低推广效果。移动新闻客户端因其评论的便利性,让“跟帖”得以更快发展。用户在关注新闻事件的背后,也关注其他用户的看法评论。跟帖文化充分显示人际传播的特点,具有信息复杂、互动频度高、反馈及时等表现。第三,技术瓶颈限制推广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现阶段发展还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瓶颈。首先是用户在移动网络下流量资费问题。其次是离线下载的成功率和速度。最后是移动新闻客户端的适配问题。

三、发展方向

(一)借助“品牌的力量”。

当前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产品种类繁多,而日趋激烈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植入文化内涵的品牌竞争。建立特色鲜明的品牌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提升品牌价值。在现有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中,一部分凭借既已建立的品牌效应,延续品牌的力量。一部分新兴新闻客户端可以寻求固有品牌为自己造势,合作是最双赢的方式。移动新闻客户端不一定需要像传统门户新闻网站一样建立各种资讯的集合,反而可以用特定类别的内容吸引个性化受众。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谁满足了用户,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二)提供便捷的服务。

对于移动新闻客户端而言,新闻资讯是其主要内容,但不应该是唯一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平台和传播优势开发其服务功能,如缴费、交通、医疗、购物等。由地方性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在这方面具有尤为显著的优势。第一,传统媒体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受众资源和公信力。第二,服务功能通常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特点,而面向本地的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新闻客户端恰好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三)深化交互体验。

移动互联带来了网络社交的新一轮热潮,不论是新闻阅读还是信息搜索都呈现出社交化的交互体验趋势。通过个人账号登录相应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后,用户一方面可以在本平台上发表评论或提问,如活跃于“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网友跟帖,除了对新闻本身发表评论外还可以对其他网友的评论点赞。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将资讯页面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实现新闻的多次传播和共享。

(四)利用“大数据”多方提升自己。

现今是大数据时代,所以要基于客户端这样一个便利的条件,建立用户数据库。利用数据库,主流媒体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深入分析。分析产生内容而“内容为王”依然是新闻客户端所遵循的金规利率,必须做好内容和运营。基础做好不愁找不到广告和用户。另外,新闻行业的管理体制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改变,这样才能使我国新闻行业良性发展。

结论

总之,随着社会化媒体日益火热,媒介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不论是基于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产生的新闻客户端的推广都要摒弃老旧观点,寻求多媒体的合作。无论是哪种推广都应在内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创造更长远、更广阔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张世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如何破解内容困境[J].新闻研究导刊,2016,05:229.

[2]甘煜.门户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空间探索——以澎湃新闻客户端为例[J].视听,2015,12:156-157.

我国体育新闻史发展流变研究 篇12

一、古代体育新闻时期

(一) 古代体育新闻所传播的内容

其一, 军事体育方面的内容。在先秦时期, 体育新闻内容主要以兵法类为主;至唐宋时期, 军事体育新闻内容则相对更为平民化, 逐渐向娱乐体育发展。其二, 游戏娱乐方面的内容。古代诸如投壶、为其、拔河、风筝之类的传统游戏娱乐类的体育活动是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要以书籍、口头传播方式为主。其三, 传统养生方面的内容。自古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就已存在, 一些养生活动成了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

(二) 古代体育新闻所传播的思想

其一, 管子思想在体育新闻中的体现。管子主张全民军事体育子项, 注重对国家百姓军事思想及军事能力的提升, 并鼓励军事与体育共同发展。其二, 孔子思想在体育新闻中的体现。孔子主张仁政、礼制, 其体育思想自然与军事体育思想不同, 他主张以体育来提升人们本身的艺术技能。其三, 墨子思想在体育新闻中的体现。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在体育方面也得以体现, 相对于军事、艺术类型的体育, 墨子更注重体育对身体锻炼的作用。

二、晚晴体育新闻时期

(一) 来自不同领域的体育新闻

一是跑马。跑马比赛是晚清时期最为盛大的体育竞技活动, 也是体育新闻传播的一大重点, 同时报纸也对跑马比赛的合法性、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二是其他租界体育运动。上海作为晚清时期的最大租界之一, 对于租界内的体育运动的新闻传播是当时的重要代表, 也是引发我国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源头。三是摘译外报的体育新闻。西方文化向中国的传播,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摘译外报, 其中的体育传播对我国体育向世界范围内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传播中的主要内容是体育、体操对于学生的教育, 也是促进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 晚清时期体育新闻的特点

一是具有外源性特点。这一时期, 大量的国外文化涌入中国, 对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体育新闻也受到国外文化的极大影响。二是具有非宗教化的特点。虽然一些文化的传播者其最初目的是传播西方宗教文化, 但却含有许多非宗教性质的内容, 使其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三是具有功利性特点。在这一时期, 广告已经成为报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使得报纸对体育新闻的传播带上了明显的功利性。四是传播重点与民族主义的觉醒密切联系。由于晚清时期我国社会动荡、政治局势不稳, 民族主义觉醒受到新闻传播影响的同时, 也在影响着传播内容的偏向。五是体育传播业务还不够成熟。当时的中国人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并不精通, 使其在体育传播文章的撰写方面水平不足, 也就导致了体育传播业务不成熟的情况。

三、辛亥革命后的体育新闻

(一)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体育新闻

辛亥革命前后, 体育新闻正式出现,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体育新闻的早期探索与实践。虽然当时对于体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但已经展开了关于体育思想讨论的热潮。尤其是在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二)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新闻

这一时期, 社会局面相对稳定, 政府和人民对于体育新闻的质量、数量及传播内容方面的要求都更高, 将体育报刊的发展推向了中国近代史的鼎盛时期。体育传播的内容更为系统化, 发展更有秩序。

(三) 共产党报刊中的体育新闻

相对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报刊, 共产党的新闻报刊并不为追求利润, 而是为中国的革命及解放事业做贡献, 也是宣传共产党思想的主要阵地。虽然体育方面的内容较少, 但也反映了我国人民体育思想解放、体育活动大范围推广的盛况。

四、社会主义初期的体育新闻

(一) 广播、电视体育新闻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 广播、电视等媒体成为与报刊同样重要的媒体形式。在社会主义初期, 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 都迎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在这一时期, 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体育新闻也在多样化的媒体传播之下显得更为丰富。

(二) 文化大革命对于体育新闻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 体育新闻事业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一些体育类的新闻报刊相继停刊, 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于体育方面的内容也基本被停播。在没有体育新闻的背景之下, 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严重受挫。

(三) 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新闻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体育事业迅猛发展起来, 我国体育运动员所参与的国际体育赛事越来越多, 成绩越来越好。我国的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也为体育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素材,

(四) 专业体育新闻记者的产生

随着体育新闻的大量增加, 对于记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职业需求之下, 一批爱好体育传播工作的记者成了专门传播体育新闻的专职记者。专业体育记者的出现, 使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更为专业化。

五、现代时期的体育新闻

(一) 体育报刊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稳定、快速发展, 体育报刊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体育报纸无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在传播内容方面, 相对于改革开放前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也为我国的体育新闻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 现代时期电视体育新闻的发展

随着体育新闻传播内容的增加和各类体育节目的出现及发展, 电视台为了能够将更为丰富的体育传播展示给观众, 增设了各类体育频道。同时, 电视对于奥运体育的关注更为密切, 并且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电视体育新闻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商品蔬菜下一篇:密码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