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

2024-05-22

新闻学(精选12篇)

新闻学 篇1

一、数据新闻学

1. 含义

数据新闻学又称作数据驱动的新闻学, 被认为是计算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应用, 其含义是记者将正在或刚刚发生且读者关注的国际重大新闻事件, 并通过数据挖掘出不同视角丰富读者认知的一种可观性运用。随着国际新闻教育变革以及新闻传播技术等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数据新闻报道逐渐相应成熟并逐渐适应大数据时代潮流的发展。

2. 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

传统报道新闻可以间接从消息提供者那里得到信息和选择信息, 也可以直接观察法从事件发生地亲身感受事实并提取信息。尽管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信息总量中有75%信源, 还有25%由传播者亲身感受写成, 但毕竟有其不足以及弊端, 人们也很难了解新闻媒体内部操作的工作状况。因此, 人们提出了提出数据新闻学。

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来采集数据, 这是精确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最大区别。按照定量研究的实施机构来划分, 数据主要来自于两条途径。一种是新闻媒体或记者自己运用定量研究方式撰写的“主动精确新闻报道”;另一种途径是直接使用社会上其他组织或个人等的研究结果撰写的“反应性精确新闻报道”。传统新闻仅仅被限制在对时间的叙述和解释上, 缺乏一种直接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数据新闻报道的出现, 使记者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主动采集、加工资料, 挖掘隐藏的真实, 也使新闻有了对“新闻问题”的主动采访及分析。在现代的新闻报道中, 数据新闻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二、新闻编辑能力重构

新闻的内容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一些国际重大要事。对于新闻的审核者编辑来说, 就必须要有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认知和能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更多的新闻热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播, 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 这时就可以看出新闻编辑的是否合格, 品性是否端正, 其素质与能力是否达到标准。

1. 新闻收集能力重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收集信息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原有的模式上, 也可以通过网络以及其他定量研究方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为了突破原有的传统新闻模式, 必须要求新闻从事者在原有基础上具有主动性, 积极去寻找探索人们感兴趣且具有深层次含义的新闻素材, 可以了解群众打电话给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机构的新闻线索, 也可以民意暗访。

2. 数据加工能力重构

新闻从事者不仅要改变原有的收集方式, 又必须具有创新头脑将收集到的数据进一步深加工, 从而得到满足人民群众深度需求的新闻。在此过程中告诉读者数据是从何而来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这也是数据新闻写作的特殊规范。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选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来进行加工, 数据报道并不是研究报告, 它的核心是讲究新闻价值。因此, 记者应当以大众的需求为中心, 选取一些能够引起广大人民共鸣的一些信息, 而不是简单的复制数据再加以描述。同时在形式上“包装”数据, 必须要把乏味的数据变得生动有吸引力。在实践中, 可以聚焦于吸引人的人物或者故事上面, 对于有强大感染力的部分多加描述, 多体现其个性化的性格特点。这样把传统新闻和数据新闻结合起来, 更加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真实性, 及数据后面的人情冷暖。

三、总结

数据新闻学作为新的新闻学的新的分支, 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新的、精确的新闻学的诞生, 是新闻学者大胆尝试创新的伟大成功案例, 在思想上开拓一个新的境界。相信在未来的新闻发展过程中, 对于新闻编辑者会有越来越高的素质能力要求。作为新闻把关者, 不仅需要探索具有新闻价值的主动性, 还要在抓住信息的基础上找到一种能够让新闻生动展现在人们眼里的技巧。他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背景事件, 采访具有典型性的相关人物, 在社会的多元关系中探求数据背后的深层本质, 从而使宏观角度和微观深度相得益彰, 使传统新闻写作和数据新闻写作方式相互写作。所以在未来要求中, 记者们要求以问题为对象, 用数据来说话, 从多种角度来分析新闻事实, 揭示事件真相, 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观性。

参考文献

[1]关梅.论胡道静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黄琳.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李希光, 张小娅.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学[J].新闻传播, 2013, (1) :7-11.

[4]梁潋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新闻学 篇2

A、长处

a、问题问得比较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

b、被采访者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容易谈出一些宏观性的材料,也可能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头”

c、记者比较容易处理:对于不太了解的采访对象,可以“投石问路”,并且赢得一定的思考时间

B、短处

a、问题流于一般化,被采访者容易泛泛而谈或者不知如何回答

b、问题焦点不集中,被采访者不容易说出心里话

2)封闭式提问:有特定指向的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被采访者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A、长处

a、问题问得明确,容易得到被采访者的具体回答和有价值的材料

b、问题焦点集中,被采访者容易说出心里话,采访容易深入

B、短处

a、提问的度比较难于把握,很容易影响到谈话的气氛

b、提问的面比较容易疏漏,很容易影响对情况的全面了解

一般说来,开放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的开头,中间话题的转换,或者用来搜索情况、调节谈话气氛等;封闭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要从某一点突破,深入了解某些情况、某个问题,或者是“步步紧逼”的追问,或者核实某个材料等。但是,整个采访仍然要以封闭式提问为主。封闭式提问的技巧就在于要不断细化问题(需要“再现”/“展开”部分)内涵。

2、方法

高校新闻学应用课程教学刍议 篇3

关键词:新闻学;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高校新闻学属于应用性文科,其应用新闻课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新闻的采访(拍摄)、写作、编辑(制作)等科目。采、写、编、评、播等新闻应用课程在新闻教育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是“专才”教育的重要保障。而当下,高校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单一而贫乏的运作模式,与现代新闻运作趋势、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强化理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缩短和消除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期,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动态教学

新闻应用课程都有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让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二者课时的合理分配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压缩理论部分的讲授,而在实践操作中贯穿理论,使二者有机结合。如在《新闻采访学》的讲授中,教材中的教学目的、历史概述可以只用一个单位时间;“记者篇”可以联系当下新闻从业人员的现实表现来展开讨论;“采访意识与原理篇”可以提纲挈领地归纳,更多的时间留给“采访方法方法篇”和“采访重点与环节”篇,串讲中的内容可以在方法、技巧诸章节中穿插阐述。实践穿插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使得静态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动态贴近的知识,学生消除了对基础理论的疲劳感和枯燥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体现教学的动态性。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视野要开阔,在教学中适时体现本学科前沿和传媒的新动向、新视点,以增加新的知识点,给学生及时传递新闻学界与业界的最新信息、最新学术成果,通过与前沿思想的碰撞、争鸣、整合、提升,加深和拓展新闻应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二、培养记者意识,提高实践技能

相比较上班一族而言,高校的大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度明显较弱,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种问题,记者意识、新闻意识普遍薄弱。在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中,除了传授新闻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记者意识”,即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新闻敏感与理解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疾苦的意识,坚持弘扬真理和正气,敢于抨击不正之风,有朝一日能够“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在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应用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新闻应用课程还要提高基本的应用实践技能,教学实践为此供了有力的保障。根据教学计划规定,采、写、编、评、摄等新闻业务课每学期都要有一定时数的实训课。其中心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将专业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相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掌握新闻业务技巧;如在《电视新闻采访与制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实训,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拍摄出一定长度的新闻片,再集中分析讲评。

鉴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限性,对于新闻教育这样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必须开拓多种途径,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法增加学生的新闻实践机会,如建立平时、寒暑假和毕业前梯次推进的实习体系,并保证取得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优化教师队伍,发挥主导作用

19世纪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哈佛大学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有句至理名言:“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教师,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应用课程的行为主体固然是学生,但需要执教教师进行具体施为才能凑效。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要有相当的实践积累和教学准备,要授之以“渔”而不只是授之以“鱼”。教师主体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等个性特征对于应用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鉴于目前用人体制的局限性,高校新闻教师存在重理论轻操作的心态。应用课程往往停留在把理论部分讲完基本就完了,只能指导学生去欣赏、评析新闻作品,但没有能力、也没有平台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案操作,更不用说在正规媒体上发表或播出新闻作品了。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必须动手能力强。如何提高教师的媒体实践能力?以笔者的经验是,教师要对当下新闻改革、媒体运作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到当地媒体节目的策划、编导与创作中去,谙熟各媒体的运作规律;与当地宣传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为媒体担当新闻阅评员、参与地方媒体每年度新闻奖项的评比等等,都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尝试。

四、院系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

相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大陆地区的新闻学教育硬件还比较滞后,这种情形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新闻应用课程教学的质量。作为高校而言,一方面要面对新闻专业高投入的现实,改善院系硬件现状,另一方面应当“借船出海”,采取开门办学的模式,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一方面定期送教师出去进修业务,另一方面,适当从媒体引进、聘请优秀人才,形成一支校内外优势互补、专兼职结合、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目前新闻应用课程的实践大多局限于校园新闻,其时效性、新闻价值等特征相对较弱,与社会生活相隔阂。因此,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根据这样的思路,有必要在新闻应用课程的教改中,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新闻工作室应该与校外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报纸上负责一定版面;参加广播电台节目制作;给新闻专业学生搭建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平台……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在课堂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新闻专业学生采、写、编、评、播的实际能力,以优化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出更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学 篇4

数据新闻作为在数据时代下精确新闻学的发展, 其生产过程更为精细化, 涉猎的知识技能除了传统的新闻音视频、图片与文字的制作, 更涵盖社科研究方法、计算机数据抓取/搜集、处理、可视化, 平面/交互设计、网络编程、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数据新闻是在多学科技术手段下, 把庞杂的数据集中不同变量的复杂关系及其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 用视觉语言向公众展示, 以这种更客观更友好的报道方式激发公众对公共事务的探讨与参与, 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方式已经被如《纽约时报》、《卫报》等几大国际主流媒体所采纳, 欧洲新闻中心、Google等等机构也从2011年开始, 举办了各种有关数据新闻的全球性学术会议与竞赛活动。

陶氏 (Tow Foundation) 基金会与约翰·奈特基金会 (John S.and James L.Knight Foundation) 于2012年4月30日宣布1, 他们将提供20亿美元来资助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研究生院, 旨在支持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学陶氏中心的研究工作。按照赞助方的解释, 这项新研究专注于数字新闻的以下三方面:

a.影响:衡量新的实践及工具如何影响听众及新闻编辑室资源;

b.新闻的透明度:关注公共数据———哪些是可用的, 哪些不是;哪些是有用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c.数据形象化:衡量哪种形式在传达信息与吸引读者方面最有效。

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陶氏中心主管Emily Bell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大部分新闻编辑室仍不了解数字科学的发展前沿、信息传播, 及其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我们想倡导那些具有这些领域相关技术的人才, 以及对新闻学充满热情并具有相关知识的人才进行研究或提出设想。这不仅有利于解读这个世界, 还能为新闻学在这个复杂多变的领域里提供指导……这项研究的目标是对新闻业以及新闻学习产生影响, 广泛的、直接的影响。”2

在中国, 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兴未艾, 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 业界也有网易数读、政见CNPolitics3等, 还有一些平面媒体、商业机构与个人, 都在对数据新闻进行探索与尝试。

1.什么是数据新闻学

数据新闻学 (data journalism) 或称数据驱动的新闻学 (data driven journalism) , 被认为是计算传播学的一个具体应用, 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 和丰富的、具有互动性的可视化, 数据新闻学成为新闻学的新疆域和应用范例, 并作为一门新的新闻分支进入主流媒体。比如, 在猪流感疫情爆发时, 每天都有从各地传来的最新数据, 《卫报》网站的数据博客 (Data Blog) 设计了一幅猪流感疫情的互动地图, 展示世界各国的疫情进展。

任职于斯坦福大学的Geoff Mc Ghee教授是一位以多媒体和信息图标为专长的记者, 2009-2010年他在约翰·奈特新闻奖学金支持下开始研究数据可视化。他认为, 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多地和数据、数字有关, 媒体的责任是如何向公众解释复杂难懂的数据, 既给予足够的信息又不置于危言耸听。

Mc Ghee制作了一则数据新闻学的教学视频———“数据时代的新闻学”5, 对数据新闻做出如下描述: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我们需要工具来进行分析;

·可视化方面的专家正在开发工具帮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数据;

·记者们则努力应对如何应用数据使新闻报道更加有说服力;

·有经验的数据图表设计师能够把数据引入新闻学, 但他们依然在论证数据对于概念诠释的有效性;

·在一个连线世界中, 数据越来越成为个人表达的载体;

·数据将会实时推陈出新, 极大地挑战着我们理解、分析和展示数据的能力;

·创建在线可视化的技术正在转变, 而新工具的出现将会使这个过程更加容易;

·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不亚于视觉展示, 现有工具可以帮助实现这个过程。

2.数据新闻学的意义

当下, 新闻故事不断涌现, 它们来自众多信源:目击者以及博客, 发生的事件在一个浩如烟海的社会关系网中被过滤、评级、评论, 更多则是被遗忘。因此, 收集、过滤并将信息进行可视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际网络、人—物网络之中使用的语言就是数据, 那些在单个事例中无关紧要的微量信息, 从全局角度看却有着非凡的重要性。现如今, 一群具有开创精神的记者已经开始展示如何利用数据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下所处世界中发生的事情, 以及这些事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数据新闻学手册》6关于数据新闻的定义这样写道:数据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区别在何处?或许在于将传统的新闻敏感和使用数字信息讲述一则好故事的能力相结合而带来新的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会出现在新闻报道的任何一个阶段———使用电脑程序自动处理信息收集和组合的过程, 而这些信息来自政府、公安局和其他公民机构。 (Bradshaw, 2011)

数据新闻能够帮助记者使用数据图表讲述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 比如, Hans Rosling7使用Gapminder软件将世界贫困进行可视化处理, 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David Mc Candless8广受欢迎的大量数据提取———比如政府开支的背景资料, 或是冰岛火山造成和阻拦的污染物———显示出明确而清晰的设计的重要性。

数据新闻还可以帮助解释新闻事件和个人之间的关联, 比如BBC和《金融时报》定期制作关于财政预算的互动性报道 (观众可以发现预算对于自身的影响) , 它还可以推动新闻采访的过程, 如同《卫报》成功使用数据博客分享数据、背景和议题。

数据可以成为数据新闻的信源, 或是讲述新闻故事所使用的工具, 也可以两者兼得。如同其他信源, 数据应该接受怀疑和质疑;如同其他工具, 我们应该意识到它如何塑造并限制利用数据生产出的新闻报道。

《数据新闻手册》的作者认为, 通过数据的使用, 记者工作的重点从第一个报道者转化成为特定事件的影响的阐释者。话题的范围宽且远:下一次正在酝酿的金融危机, 我们使用产品背后的经济学, 资金的滥用和政治决策的失误, 显示一些抽象的社会问题, 比如失业。使用数据能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普通人可以理解并且会涉及的事物, 记者们还可以分析复杂局面中的动态关系, 比如骚乱和政治辩论, 显示其中的谬论, 帮助人们寻找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 (Lorenz, 2011)

此外, 深入的数据新闻可提供更深刻的观点。如今, 编辑室数量削减, 大多数记者希望改行进入公关行业, 数据记者或是数据科学家已经成为相当抢手的员工———不只在媒体行业。全世界的公司和机构都在寻找“意义制造者”, 即那些掌握挖掘数据、将其转换为有形信息的专家。

数据大有希望, 这激发了编辑室的兴趣, 促使他们寻找新型的记者。对于自由撰稿人来说, 熟练的数据操作同样提供了通往新职位和稳定收入的道路。不妨这样思考:与其雇佣记者用低价值内容迅速填充版面, 不如使用数据创造出对交互式内容的需求, 而实现后者的唯一渠道是花费一整个星期研究一个问题, 这在媒体行业中的许多领域都广受欢迎。

3.数据新闻学的成功案例

(1) BBC

BBC网络新闻的数据新闻工作团队包括20位左右记者、设计师和程序开发员。网络新闻的编辑Bella Hurrell和Andrew Leimdorfer (2011) 这样介绍BBC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在新闻网站上, 我们已经使用超过十年的数据, 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服务和工具。”9

1999年, BBC使用政府公布的年度数据首次发布了学校排名表, 只要输入邮政编码, 读者可以找到当地的学校以及一系列指标, 以对其进行比较。教育记者也与该项目的开发团队合作, 在发布新闻之前从这里搜索数据。当BBC开始这项服务时, 没有官方网站可以为公众提供相关信息。而今, 英国教育部已建立起自己的比较服务, BBC也转向侧重从数据中挖掘新闻。最近的例子是, BBC展示出一个大数据集, 使用来自警方的数据记录每一条道路上的每例死亡报告。邮政编码搜索系统让用户能够找到过去十年中英国所有交通死亡事故的发生位置。为了让数据更加有时效性, BBC与伦敦急救协会以及BBC伦敦电台和电视台合作追踪在首都发生的车祸, BBC对此进行网上直播, 并通过Twitter标示出事故发生位置。

BBC不仅提供探索大型数据集的方法, 也成功创建简单的工具, 为那些惜时如金的用户提供零碎的个性化新闻产品, 这些人不会选择探索冗长的分析, 而是希望得到个人所需的信息。一个典型案例是BBC的预算计算器, 让用户能够发现, 当首相提出的国家预算生效时, 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或更糟, 然后分享这一数字。BBC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联手提供年度预算计算, 设计了一个有吸引力的界面, 并鼓励用户使用该项服务。

在开发新服务项目中, BBC意识到与具有专业知识和时间进行调查的团队或是项目进行合作是最富成效的。BBC的时事节目《全景》耗费数月时间与新闻调查中心合作收集政府部门的薪酬数据, 结果是一则电视纪录片和网络特别报告公布了所有的数据并根据各个部分的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除了和深度调查团队进行合作, 具备专业知识的记者也不可或缺。当团队中的商业报道记者分析了政府提出的削减开支数据, 他的结论是政府提交的数据有点夸大其词, 结果是一篇辅以清晰可视化的独家报道《理解数据》, 该报道赢得了皇家统计学会奖。

(2) 《芝加哥论坛报》

《芝加哥论坛报》的新闻应用程序团队是一群在编辑部工作的黑客, 他们与编辑和记者密切合作, 帮助他们研究并报道新闻、图解报道, 为芝加哥市民制作常用不衰的网络资源。

该报的新闻应用程序编辑Brian Boyer (2011) 这样介绍他们的工作:“所有关于新闻应用程序的创意都来自编辑室中的记者和编辑, 这是我们和其他编辑室最大的不同。我们之间建立起了非常牢固的个人以及专业关系, 当他们 (编辑和记者) 获得数据, 会向我们提供想法。”程序员的工作主要是辅助记者, 帮助他们挖掘数据、将PDF文件转化为电子数据表、对网站进行屏幕搜刮 (screen scrape) , 等等。程序员很乐意提供这些工具, 因为这能让他们实时处理编辑室中正在进行的数据工作, 将其转化为应用程序———一张地图、一个表格, 或是一个更大规模的网站。此前, 程序员将程序和新闻报道链接起来, 没有收到太大成效, 现在程序占据了网站最显著的位置, 和报道相辅相成。“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产生影响———他人的生活、法律制度, 使得政治家们承担责任。”让读者们在阅读报道后有所行动, 对自己的生活提出问题, 诸如我们的家人是否安全, 我们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否合适?这些程序员的工作就是让读者们能在数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3) 《卫报》的数据博客

《卫报》数据博客曾是一个小博客, 用来为新闻报道提供完整的数据包。它的组成包括:一页头版10、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发展数据检索、来自全球和报社的绘图艺术家设计的可视化以及用来深入分析公共开支数据的工具。每一天, 数据博客的作者都使用Google电子数据表来分享新闻工作背后的完整数据, 对其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然后为报纸和网站提供故事。

《卫报》博客编辑Simon Rogers (2011) 认为, 最近几年公共数据的开放令人难以置信, 为数据新闻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英国普选中, 每个重要政党都致力于数据的公开和透明, 向所有人开放电子数据库。随着网络生成越来越多的数据, 读者对新闻背后的原始事实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卫报》对数据新闻最早的应用发生在2011年英国伦敦暴乱事件中。他们成立了“解读暴乱”工作团队, 在特别项目编辑Paul Lewis的指挥下, 广泛使用大量数据,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态进展和背后原因。与此同时, 《卫报》还与学界合作, 邀请曼彻斯特大学的Rob Procter带领的学术团队一起研究社交媒体在暴乱中的作用, 后者一共分析了260万条关于暴乱的推特, 观察谣言如何在推特上传播、不同的用户在宣传和散布信息中的功能, 以确定推特和其他组织是否煽动了暴乱。

《卫报》的“解读暴乱”数据团队使用简单的地图, 显示暴乱发生地点的贫困程度, 让“暴乱与贫困没有关系”的主流政治话语不攻自破。他们还制作了一段视频, 将暴乱发生地和参与群众的家庭住址联系起来, 显示出“暴乱通勤路线”, 建模预测暴乱者最有可能采取的路线。此外, 他们还展示出网络流言的传播途径。研究者按照话题将关于暴乱的推特分类, 编码为重复、驳斥、质疑和评论, 然后进行可视化处理。该研究发现了主流媒体在流言传播中的明显角色以及推特在矫正流言中的作用。

(4) 新闻地图

快节奏的数据新闻周期需要记者们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寻找所需之物。新闻工具层出不穷, 但是极少能像Newsmap12一样积累起众多的忠实用户。

新闻地图是Marcos Weskamp (现任flipboard13的总设计师) 在2004年设立的互动新闻门户, 使用树映射的方法将谷歌新闻聚合的实时新闻数据进行可视化, 页面采用Flash构建。与大多新闻聚合站点堆砌的列表排列形式不同, Newsmap采用了一种信息视觉化的手法将新闻展现出来, 正如其名, 它像一张新闻地图, 极具视觉冲击力。

新闻地图的特点:

·高效:只在一秒钟内处理全世界主流媒体的最新发布新闻, 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在搜索栏中输入的关键词而随时更改。

·操作简单, Newsmap采用了若干个大小不一的色块, 每个色块上只显示新闻标题, 当把鼠标悬停在色块上, 便会显示新闻预览。色块是构成Newsmap最基本的元素。提高读者的视觉体验。

·定制方便, 用户可以注册一个账号, 然后在系统中记录下自己的搜索偏好, 即可处理根据国家、类型、发表时间显示新闻数据。

从表面上看, Newsmap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站点, 但表现形式的差异归根于对新闻重要性与时效性的认知。几乎所有的新闻站点都是依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即后来居上, 突出的例子就是门户的滚动新闻。在速度即生命的网际传播中, 这样做是为了保障新闻的时效性, 但与此同时, 突出新闻重要性的手段就乏善可陈, 一般都是通过放大新闻标题字号, 加粗、高亮新闻标题等手段实现。而Newsmap通过色块大小直观地将新闻的重要性反映出来, 兼顾了新闻时效性, 体现了与一般新闻站点核心的价值差异, 更重要的是, 这种直观的表现形式显得灵动活泼,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4.数据新闻的采集和发布

(1) 数据收集

《数据新闻手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搜索建议。搜索数据时, 需要包含数据的内容以及信息的格式或是来源。谷歌和其他搜索引擎提供文件类型分类搜索。现在的网络技术允许我们进行精准搜索, 比如电子数据表 (在搜索时附加“格式:XLS格式:CSV”) 、地理数据 (“格式:SHP”) 、数据库抽取 (“格式:MDB, 文件类型:SQL, 文件类型:DB”) , 或是PDF文件 (格式:PDF) 。

另一种方式是从网络的专用数据端口、数据中心以及其他数据站点获得数据:

·官方数据门户: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门户, 以促进公众和商业机构对政府信息的重新利用, 诸如美国政府的data.gov和英国政府的data.gov.uk。datacatalogs.org提供了此类数据的全球最新索引。英国《卫报》的全球政府数据是一个元搜索引擎, 包含许多国家的政府数据分类目录。

·data.hub是由开放知识基金会运行的数据资源站点, 便于查询、分享、并重新使用那些已公布的数据。

·scraperwiki是一个网络工具, 可以更方便地提取碎片化的数据并在其他程序中重新利用, 或从记者和研究人员那里检索数据。绝大多数数据是公开的, 可以再次使用的。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数据门口提供了所有国家的高水平指标, 通常是多年的数据。

·出现了一些致力于数据销售和再销售的创业公司, 包括Buzzdata———私人和公共数据包分享及合作以及数据商店比如Inforchimps和Data Market.

·Datacouch:这是一个上传、提炼、分享和可视化处理数据的地方。

·Freebase是谷歌的一家子总司, 由开放数据的爱好者们组成, 提供人、地点和事物的实体图。

·研究数据:国家和学科的数据集合, 不胜枚举, 比如英国数据档案。

网络论坛是搜索数据的另一去处。Get The Data是一个问答网站, 包含各种关于数据的问题, 比如如何寻找关于特定题目、如何从一个指定数据来源获取信息、可视化工具、数据清理或转变为可操作的格式。数据记者还可以使用Data Driven Journalism List和NICAR-L的邮件列表, 列表中包括了众多数据记者和精通计算机辅助报道 (CAR) 的极客。除此之外, 程序设计员们组成了一个数量急剧增长的国际草根新闻组织, 拥有几十个分部, 成员数以千计, 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的共同目的是建立涵盖数据记者和技术专家的工作网络, 重新思考新闻和信息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数据呈现

从原始数据配上新闻故事, 到创造美丽的可视化和交互式网络应用程序, 向公众展示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有的时候, 数据讲述新闻的效果胜过文字或照片, 这就是新闻应用和数据可视化在编辑室里为何如此受人瞩目的原因。新闻工具和技术的大丰收 (通常是免费) 激发了人们的兴趣, 它可以让最不善于技术的记者们将数据转化为视觉故事。

像谷歌融合表, Many Eyes, Tableau, Dipity和其他工具, 让用户创建地图、图表、图形等数据图形变得易如反掌, 此前只有专家才可以完成这些任务。记者所面对的问题则是是否应该将数据包可视化。

《西雅图时报》的Cheryl Phillips (2011) 介绍说, 数据记者们经常通过可视化处理将数据嵌入新闻, 让读者可以轻松下载数据集, 在可视化程序中互动或是利用数据本身挖掘新闻背后的更多事实。这样的新闻向读者公开数据, 供批评者和更多感兴趣的人使用, 显示出数据记者和编辑工作的透明度, 也可以从批评者和读者那里获得更多建议, 这些对于提高新闻质量十分重要。

《纽约时报》研发团队的数据设计师Jer Thorp的观点是, 关于大数据的很多讨论遗漏了一项:人性面。人们大多把数据视为分离的、自由流动的数字, 而忽略它们其实是对 (通常是很有人性的) 真实事物的测量。数据和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紧密相连, 数据专家必须要思考生产数据的真实世界。到目前为止, 位置数据的使用者都是第三方———程序开发员、知名品牌和广告公司。第二方 (电信商和设备管理者) 拥有这些数据, 而第一方, 即我们每个人既无法得到数据也无法支配这些信息。《纽约时报》的研发团队推出了一个叫Openpaths.cc的原型设计, 允许公众探索自己的位置数据, 并亲身体验数据拥有者的概念, 毕竟人们应该对和他们自身生活和经历密切相关的数据有一定的控制权。

新闻应用程序允许透过新闻故事观察背后数据的通道, 它们既可能是可搜索的数据库, 还可以是漂亮的可视化产品。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 新闻应用程序的主旨是鼓励读者和数据互动、发掘数据的意义, 比如查询所处地区的犯罪趋势、社区医生的安全执业记录, 或是为他们选出的候选人的政绩。■

注释

11http://www.journalism.columbia.edu/news/674

22http://www.knightfoundation.org/blogs/knightblog/2012/

34/30/emily-bell-how-new-research-effort-will-help-newsrooms-determine-whats-next/

43http://cnpolitics.org/

54资料来源:http://cnpolitics.org/2012/06/china-kids/

65http://datajournalism.stanford.edu/

76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1.0/en/10www.guardian.co.uk/data数据新闻手册是针对对数据新闻这一新兴领域的爱好者所出版的一本免费开放的参考书。这本书最早开始于2011年在伦敦的MozillaFestival48小时工作坊, 尔后通过来自澳大利亚广播集团、BBC、芝加哥论坛报、德国之声、卫报、金融时报、赫尔辛基日报、阿根廷LaNacion报、纽约时报、美国在线新闻ProPublica、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世界之路报、威尔士在线、Zeit在线等等的诸多数据新闻领域的领先倡导者与资深专家网络协作方式编写而成。数据新闻手册是由欧洲新闻学中心和开放知识基金会倡导, 由O'Reilly出版并且在CCAS协议下在线免费阅读。本书目前仅有电子版, 各个章节由不同作者完成, 参考书目中引用的格式为:本章节作者姓名, 章节题目, 手册名称, 主要持有者15

811资料翻译自《数据新闻学手册》。

912网址为:www.newsmap.jp

1013网址为:www.newsmap.jp

1114注:图片来自Newsmap网站截图, 图中文字为新闻标题, 未翻译。

新闻学概论 篇5

1.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2.新闻事业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3.出版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4.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5.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6.言论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形式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7.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行为。

8.隐私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9.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党政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

10.新闻法治: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与手段。

简答

1.新闻法治应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P194

●新闻法治首先要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新闻法治的法律基础是宪法指导下建立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应得到很好的执行。

●新闻法治的实现是国家机关通过对各类新闻主体权利、义务的具体调整而形成的。

●新闻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新闻法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双重需要。

2.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P165

●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

●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

●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监督

3.新闻报道的事实真实主要包含那四个方面的含义P39

●构成新闻的要素五个“W”要准确无误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P187-189

性质: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最广大人民共同享有的自由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自由为前提 特点: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摆脱了资本的奴役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强调充分自由和正确导向的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坚持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5.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

●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

●新闻作品的著作权

6.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P60

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新闻媒体定位

7.简述我国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P195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立法、行政规章、司法解释

8.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P169-172

●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相结合●反映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

●既要适时,又要适度

●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

●公开批评与“内参”相结合●争取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9.新闻工作者贯彻“三贴近”的基本要求P105-107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立足于基本国情

●体现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10.简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P94-98

●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㈤论述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利用其报道或评论,超越司法程序,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所谓的“分析定性”、“定罪量刑”,公开对这些问题做出判断和结论,以其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受众,形成足以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失去公正性和权威性。媒体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出版自由干预司法,以道德评判代替法院独立的司法审判,其结果是误导公众,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会曲解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导致新闻媒体角色的错位。

2.结合近几年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系统建设探索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 新闻学专业 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4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高等教育的总要求是推动内涵式发展,依照创新教育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那么,高等院校如何快速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以专业的科学定位为前提,以课程结构化构建为基础,以提升实践应用的针对性为关键,以职场对学生能力满意度评估为目标,办好新闻学专业,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快速构建适应职场需求变化的新知识与新能力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基础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工作岗位的标准与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创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质、综合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必须长远规划,做好自身的专业建设,加强与社会的对接、融合。尽管有些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已意识到形势严峻,从而积极探索,调整专业发展以适应时代要求,如开设新专业、重置专业课程、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然而,现实的具体操作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受旧有教学理念影响,依循原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理论单一,知识的传递不能顺利对接社会实际;管理缺失,学生的能力提高不明显,用人单位不满意,教育效益低下。因此,要想切实提高新闻专业的办学效益,真正解决当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观点,深入实际,调查分析,寻求适合社会和职场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尽快建构和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与专业。

当前,对毕业生而言,知识是适应社会的基础,能力是步入社会的关键。因此,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既要提供给学生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满足时代要求的新能力。据调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有70%以上从事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职业,这要求就业者必须具备多种知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除新闻传播专业外的有关社会、审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科技、设计、管理以及公关等方面的多种知识。因此,高校在进行这类专业建设时,应注意专业的适应性、针对性与关联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摄取与社会及职业需求相一致的知识提供条件,快速构建适应职场需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比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从人文、经济、政治、科技等几个板块来建构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力。此外,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不等同,拥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的新闻教学实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或知识储备能力,这与学生走上社会时所需要的那种工作能力概念并不吻合。对当代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重要的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有运用知识进行观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努力提供能让新闻学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的途径和平台,如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社会调研与实践等,提高和培养新闻学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发展创新能力,使其自身的成长最终能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效地契合。

二、高质量地将核心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核心

市场体制下的社会需求的随机多变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周期矛盾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坚持效益至上原则,强调时效,力求高质量地将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然。首先,就业岗位大都依循市场机制形成,竞争不可避免。所以大学生必须尽快获取专业核心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知识更新极快,短暂的大学学习只能让学生接触到有限的东西。应让学生学会并注重基于已获得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来形成求职前后有用的综合知识与技能,以决定性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新闻专业如何能围绕新闻采写编播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去形成和拓展认知世界、把握世界的能力、意志、心态、操守等。总之,高校应不断开拓空间,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丰富其阅历,使其尽可能多地接触和掌握专业外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增强他们在知识以及技能上的延伸、关联能力,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然而,在高校专业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具体表现为价值导向类课程学分过多,所占课时比重过大,而专业课程开设不足或不全面。例如,一名教师4年间会负责讲授本专业的多门课程,在内容和话题的讲述上难免有所重复。同时,许多专业课理论性太强,不能联系实际或很少与实际联系。一些核心课程理实践性不够,实训机会太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深层能力的提升,这些均不利于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规范性。如果单纯进行理论传授,而缺乏充分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那么学生将无法与现实关联,无法获得全面的认知反思和直观的技能掌握。所以,在新闻专业建设上,应重视对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做到课程设置精确,课时安排适宜,课程效果良好,最终达到理论讲授和实践延伸的有效结合。总的来说,新闻学的专业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在短期内将核心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之得以独立发展并能有所创新,这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要把握的核心。

三、同步培养适应专业发展趋势、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的师资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根本

要构建适应职场需求变化的新知识与新能力,高质量地将新闻学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传授给学生,就要切实抓好高校新闻学的师资建设,这既是落实以上工作要求的前提,也是做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根本。高校的新闻学教师是施行和完成新闻学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以及教学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高校新闻学生的培养质量。当前的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修为、良好的社会观察能力、深厚的知识应用能力、丰富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他们除遵循新闻教育教学规律去传道解惑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接地气”意识,关注现实,参与社会,积极改革新闻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新闻教学工作,优化新闻学专业发展效益,担当好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国梦”的使命。endprint

新形势下,要加新闻学强师资队伍建设,就要“走出去”,因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太快。在新闻传媒业内,有特定制作周期的纸质传媒已被现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快速便捷的“E媒体”所丰富或取代,这就要求新闻传媒专业的教师“走出去”,去发展较好的其他院校或媒体深造,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引进来”。多方引进各种新闻学专业人才,如高学历人才、高学术水平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专门人才,充实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使其不断地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新闻传播专业可以聘用社会学、经济学、多媒体,甚至体育方面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可以从媒体聘请一线新闻人进行案例教学。

四、重视将时间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教学研究与模式改进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关键

要解决高校新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就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增加新闻专业建设和社会的对接度,这需要高校职能管理部门及全体教师要有世界眼光和创新意识,善于探索,因势利导,积极改革,下大力气去探索适合时代与社会需求的新闻专业教学研究与教学模式,并对可能的新闻专业发展模式进行快速有效的选择和论证,以适应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的紧迫性,这既是高校进行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高校进行新闻学专业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是重中之重。

新闻教学研究是对新闻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的整体探讨。它具体涉及新闻教学计划、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技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估以及教学优化等。新闻教学模式是指在新闻学教学活动中所选择和采取的形式。一般来讲,新闻教学模式是有赖于新闻教学研究的,对新闻教学模式的确定体现着对新闻教学研究结果的甄别、比较和选择。一旦采取了某种教学模式,必将有助于实现最佳的新闻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由于这些都是在动态的新闻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所以其成效的确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这样,衡量高校的新闻专业建设是否有进展、有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高校自身是否重视了新闻教学研究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是否最大程度地将时间资源投入到了对新闻教学研究与模式的改进上。

围绕着新闻学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新闻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模式的确定,最终要落实在新闻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上。在这方面,要积极分析每门课程的性质与内容,深入把握它的社会关联度以及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影响,合理评估每门课程的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授课方案,寻求开设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例如,对新闻专业学生而言,究竟有无必要开设“新闻伦理学”课程,就要充分考量该门课与社会的关联度,判断其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产生何种作用,是否会对学生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所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从社会现实出发,梳理传媒实践领域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以判断和考量这门课能否为学生今后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处理技巧,从而权衡该门课程的开设价值,而这是需要占据相当时间资源的。因此,从总体上看,要做好新闻专业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条进路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投入的时间资源,在综合考虑新闻专业特色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时代,结合社会,依照社会需求,以新闻学生为本,变革传统新闻教学模式,改进新闻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案例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着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云淑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专业定位和重视就业下的双重背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2)

[2]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3)

[3]杜丽岩,等.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革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4]回文博,等.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特点及问题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

【基金项目】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规划项目(ZB2009004-2);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GH-12094)

新闻学 篇7

1 关于“新闻纸”之职务的论述

“新闻纸”之职务即报纸的职能。徐宝璜先生从六个方面对报纸的职务进行了概括 :供给新闻, 代表舆论, 创造舆论 , 灌输知识 , 提供道德以及振兴商业。徐先生认为报纸应当力求供给新闻 , 不能作假新闻 , 而且新闻不能因为威逼利诱或者个人关系而变得不真实。徐宝璜先生把新闻报道的范围进行了扩大 , 他认为新闻的范围要包括国内和国外 , 不仅要报道政治上的大事 , 而且也要报道社会上的要闻。

在代表舆论方面 , 徐先生是这么认为的 :“昔则仅为对于政府而代表国民之舆论也 , 今则又应对世界而代表国人之舆论。”[2]现在我们说得更多的是引导舆论 , 报纸等媒体根据篇幅、笔墨的多少来引导部分舆论。推广至今 , 传媒不仅仅是“政府的喉舌”, 代表政府发表言论, 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道桥梁。譬如在重大国际事件中 , 中国对内可以通过媒介进行客观报道 , 对外可以代表本国立场 , 不至于外媒独断 , 一种言论占据世界。清末维新派办报中 , 报人陈炽曾对清政府压制国人办报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与批评 , 并说“桀犬吠尧 , 各为其主 , 国之利器 , 不可假人。”[3]也就是说任何报纸都有偏向自己的立场 , 办报纸这样的活动不可以借予他人。每个国家都有偏向自己利益的立场言论 , 要想在世界舆论面前站稳脚跟 , 更需要利用本国传媒表明自身立场和合法权益。

至于创造舆论方面 , 徐宝璜先生认为报纸应当站立在社会舆论前 , 创造正当的舆论。徐宝璜先生强调“新闻学者 , 以养成良好新闻记者 , 并导新闻事业于正轨为职业者也”。这一点和西方传播学理论议程设置有相似之处 , 媒体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 , 但是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这就要求媒体至少要保证创造的舆论有正确的导向 , 内容真实客观。

2 关于“新闻采集”的论述

徐宝璜先生将新闻采集之人分为三类 :采集本埠新闻的人、采集外埠新闻的人和采集特别新闻的特别访员。徐先生对采集的方法进行了细分和举例 , 比如因人访问的方法 , 因事访问的方法以及采集报告集会的方法等。其中他对访员的资格做了详细的概括。徐宝璜先生指的访员是兼具采集与编辑于一身的新闻人员 , 他认为这些人员应当具备敏捷、勤勉、正确、知人性、有强健之记忆力和有至广或至深之知识的重要品质。这六个重要资格对于现在的新闻工作者 , 特别是记者来说都是亟需具备的良好品格。新闻之所以“新”, 那是在于它的时效性 , 丢失时效性的新闻就失去了大部分价值 , 追求记者的敏捷是对于记者速度和反应上的要求 , 这就要求记者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时 , 能够想尽一切办法迅速到达现场 , 得到第一手信息。同时要迅速成稿发回报社或电视台 , 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呈现在公众面前。记者要勤勉 , 要有不怕苦、勇敢的精神 , 具备至广或至深之知识。发挥个人的长处 , 在提高新闻专业素养的同时 , 还要多补充人文社会知识。

3 关于“新闻之题目”的论述

对于新闻题目的探讨 , 徐先生说拟题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便利阅者 , 其二是引人注意。并详细举例该如何为不同的新闻拟题目 , 为当时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范本。新闻题目可以理解为整篇新闻的概括 , 有的读者只看新闻题目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新闻题目的制作应力求鲜明、生动 , 题目好坏在吸引受众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信息量猛增的社会中 , 如何吸引受众的眼球是众多媒体着重考虑的问题。有种现象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注意 , 许多新闻题目采用夸大或者片面的词语来吸引受众阅读、观看。新闻题目的含义往往令人费解、误解 , 有题目以偏概全、滥用生词或者夸大其词等。[4]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拟写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恰当用词 , 表意清楚。

4 关于“新闻纸之广告”的论述

徐宝璜先生认为广告有利于报纸打开销路 , 创造收益 , 同时我们也应不失道德地刊登广告。他认为只有经济独立 , 报纸才有独立的思想。这点和西方独立报刊发展类似 , 西方独立报刊认为 , 报纸的运转是靠自己的有效经营 , 尤其是广告收入。如今报纸的销售和盈利模式大概是这样的 , 一方面它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读者出售报纸 , 另一方面它又把报纸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卖给广告商 , 从中获得广告收益。[5]报纸向来是以广告收入来维持经营获取收益的 , 这是保持报纸稳定持续发展所必要的 , 但是在刊登广告时 , 媒体应当有辨别能力 , 不能刊登或者播报违法、欺诈性广告损害公众利益。广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报纸的认可程度。对于现在的纸质、电视、网络等媒体 , 在控制广告数量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广告的质量 , 媒体的广告往往体现着媒体的品味 , 媒体应当传播品质较高的广告 , 使广告效用更大地落到实处 , 进而良性循环发展 , 增加媒体收益。

5 结论

总而言之 , 徐宝璜先生在《新闻学》一书中提出了诸多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思想 , 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而且值得如今的新闻工作者借鉴与学习。虽然书中写到的部分新闻思想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但是瑕不掩瑜 , 他的高瞻远瞩 , 使其思想仍对现在的新闻界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蔡元培序.

[2]徐宝璜著, 肖东发, 邓绍根.徐宝璜新闻学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赵树贵.陈炽集·报馆[M].北京:中华书局, 1997.

[4]朱军, 盛新华.报纸标题的语言失范及解决方法[J].新闻界, 2006 (4) .

新闻学 篇8

一、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开放性

对口支援的内地名校的办学理论、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整体实力深深影响着新疆高校, 受援助的高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所说的开放性主要是开放式办学。表现为智力引进与建立境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研究基地。所谓开放是面对疆内、疆外, 学界、业界的全方位开放。

智力引进上的“开放性”。新疆各高校在援疆干部的热心努力和对口支援院校的援助下, 积极引进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学者和实务界专家进学校课堂;积极派出本地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 通过进修、访学将内地高校的新知识、新观念带回来;内地对口支援院校与本地高校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 使师资结构趋于合理, 学科门类趋于齐全, 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注重校外“智力”的引进。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时俱进, 使学生在原有师资照本宣科教学的基础上, 特别是有些课程内容已经明显落后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但限于目前考试形式和学校管理因素的制约, 导致我们的教师不得不教, 而学生不得不学, 在此状态下, 追求教育教学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努力创造条件在教育内容上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融进课堂, 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环节的“开放性”。新疆各高校利用自身优势, 广泛联系社会资源, 完善管理、教学、科研等功能, 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借助开展大学生实习工作的时机, 与政府机关、媒体、文化产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正式挂牌, 教师和学生均可随时进入实习实践。建立学研基地, 加强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 有利于选择科研攻关重点方向和优化资源配置, 有利于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实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向企业的开放, 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利用高校实验条件研发科技产品, 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研究中心, 实现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的全面合作。实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建立学研基地, 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 通过了解市场信息, 认识企业需求, 达到改进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思维的目的。

总之, 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同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 不可一蹴而就, 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新闻学人才培养的贴近性

新疆高校的莘莘学子大多来自农村、农场, 毕业后又大多哪儿来哪儿去, 返回到了家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 几乎没有中国特色, 内容层次上, 理论性太强, 应用性、可操作性不足;思想上, 洋话多, 本土化少;效果上, 学得多, 用得少。学生好像在云里雾里周游, 怎么也回不到现实中来。这样, 势必造成学生毕业即失业。因此, 要加重本土化, 充分认识生存环境, 大力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紧密结合本土主流经济的校本教材。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其科技素养。目前,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化行为———“岗位招聘”, 使大学本科教育和岗位的距离迅速拉近, 无论是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企业招聘等, 均和岗位密切相关。而“岗位”条件的构成, 既包括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 如专业知识, 也包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也就是技能。同时还包括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因此, 我们的教学必须贴近社会, 贴近学生。

三、新闻学专业规划的务实性

媒体发展中最为根本的要素是人才, 特别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近年来我们不断改革新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课程设置上, 寻求经济管理学科与新闻学之间的契合点。采用“三板块+小方向”分块设置课程内容, 将基础和专业课程设定为三大板块:经济管理类、新闻传播类、经济新闻与传媒经济类。经济管理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等,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学科知识;新闻传播类课程主要有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网络新闻学等;经济传媒类课程主要有经济新闻学、传媒经济学等, 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新闻业务运作能力, 充分配合开放式的新闻实践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 考虑到文科形象思维较强这一特点, 理论课教学就采用适合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适应教授形态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大力推进案例教学, 积极引进前沿理论和最新实务案例, 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意识, 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进入“创新实验”阶段, 综合运用“实地采访———课堂提问———专题讲授———名篇研读———观看录像———现场采访———考试考评”等教学方式;采用“请进来, 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手段, 聘请文化产业、传媒和政府部门的相关资深人士进课堂授课。

近年来, 关于新闻记者违反职业操守甚至是违法行为的负面消息不断。有一位著名新闻学者说:这还只是冰山之一角。社会上甚至出现这样一句虽然过激而又不无道理的话:防火、防盗、防记者。可见, 我们目前新闻业界确实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即职业道德修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如何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已经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在众多的加强教育以及防范、监督措施中, 笔者认为对于高校新闻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 “根基不牢, 地动山摇”, 如果我们能够从源头上、基础上狠下工夫, 能够确保这些新闻后备军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其成效是事半功倍的。

那么应该如何加强新闻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呢?我们知道, 信念支配行动,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

在实践教学上, 构建相对独立的“阶段式、三平台、多模式”实践教学新体系。根据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新闻专业重实践的特点, 将经济新闻专业的新闻实践活动规划为“阶段式、三平台、多模式”:第一, 最大限度地深化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活动, 增加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的比例。从新闻单位中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记者、编辑, 为学生授课或作专题学术讲座, 以求从社会层面和实践层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第二, 突出第二课堂的专业贴近性和选题的挑战性, 从大一到大三的暑假所进行的调查实践活动, 围绕视野的拓展和新闻业务核心能力的提升, 形成系统性的选题策划并落实到位。第三, 从大二起, 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参与新闻媒体举办的新闻策划、热点讨论以及媒介经营策划活动, 并拿出一篇以上刊登或播发的新闻稿。

在师资建设上, 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把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界观和价值观, 他才能够在生活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百折不挠, 能够在任何困难和诱惑面前坚持走认定了的正确道路。而对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来说, 只有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才能使他们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满怀忠贞和热爱之情, 才能使他们具备抵制诱惑、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力量。因此, 大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是增强新闻职业道德的

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 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这甚至比教授他们职业技能还要重要。因为正确的新闻观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是战胜一切诱惑和谬误的思想武器。范敬宜老先生曾说:教育的核心, 不是技巧、知识, 而是观念、指导思想。范老的话可谓真知灼见, 而在新闻业界强烈呼唤新闻职业道德的今天, 更是金石之言。

科研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重视和加强教研室的作用。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 对学科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提高了教研室活动的质量, 使教研室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阵地。在督导检查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观摩课。

在人才培养上, 构建的“四个层次, 差异化复合, 多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创新性。该体系建立了清晰的人才培养工作流程, 对流程中各个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 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全程化。

四、新闻学学科发展的融合性

专业的融合性体现在人文学科与经济学、管理学科的融合。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在知识结构、学科方向上的融合, 通过聘用客座教授的方式使专业师资融合更加成熟。学术研究的融合性体现在人文学科与经济学、管理学科的融合。

五、新闻学学科发展的前瞻性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进前沿理论和最新实务案例, 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

那么何谓正确的新闻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于新闻观的认识是不同的。对于我们国家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唯一正确的新闻观。它是我们国家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是我们建设新闻职业道德精神的理论核心。因此, 我们新闻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新闻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反映和生动体现。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精

和创新意识。

教师不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引进前沿理论和最新实务案例, 而且还积极将学界、业界的资深专家、学者邀请到学院作课程讲座或学术报告, 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意识。

当高等教育不再是就业谋生的唯一砝码时, 当毕业证书不再是就业的通行证时, 花钱受教育如同花钱买衣服成了人们生存的一种必然方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洪水般涌进大学课堂, 如此扩招, “师者”惊讶, 怎么保证质量?“昔日同窗不同分, 今日同桌上大学”, 能算作同等质量级的吗?因此, 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 应当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设置不同的课程, 据此, 《高等教育法》第6条规定:“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当今世界之大趋势, 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的主题, 发展是第一位的,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探析 篇9

关键词: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新闻职业化,新闻学

自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的新闻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在历经国人报刊的兴起, 政党报刊的繁荣后, 中国的新闻事业已经初具规模, 但在此时社会和报人对新闻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报纸有益国事”的阶段, 新闻学也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条件, 因此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迟迟没有出现, 直到辛亥革命后,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才开始发轫。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是指1918年—1927年中国新闻学教育开始创立时的阶段。1918年10月,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具有标志性意义, 这个存在于“五四”运动前后的组织为中国的新闻教育吹响了启航号角, 从1920年到北伐战争的六七年间, 是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20年, 上海圣约翰大学率先成立报学系, 标志着中国高等学校正规教育的开始, 这以后, 陆续问世的还有厦门大学、平民大学、法政大学、南方大学、国民大学等校的新闻系科, 共有8所院校创办了报学系成新闻系。新闻学教育能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是与当时的大背景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

一、新闻学教育的兴起之路

(一) 新闻事业的职业化与新闻学教育

在辛亥革命后, 中国的新闻事业由以往的政论时代逐步走向新闻时代, 新闻事业开始趋向于职业化, 此时的新闻学教育便是这种趋向的表现。在政论时代, 中国的报刊一直都是与政治相关, 梁启超曾写过著名的《报纸有益于国事》, 在他看来, 报纸就是现实政治需求的载体, 关于报纸的内容就像古代的文言诗话一般。这个时期,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报刊上都充斥着大量的言论, 这些言论事实与意见相混。在这种“言论本位”的时代, 新闻事业舞台上最为活跃的角色都是报刊政论家, 他们关注的不是如何进行新闻的采写与报道, 而是如何利用报刊言论鼓吹改良或革命。[1]

民国初年, 由于袁世凯政府对报刊的钳制, 有的报刊被拉拢腐化, 此时的言论已经纯粹沦为政治工具, 读者对这样的报纸已经失去了兴趣。而这个时候, 中国政局变幻莫测, 又恰逢“一战”爆发, 人们对外界的信息关注度很高, 由于有这样的需求, 报纸开始加大对消息的提供, 事实与意见逐步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下, 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从事采集新闻事实的职业—“记者”, 黄远生、邵飘萍等人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同时, 新闻事业企业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 许多报社对于新闻记者的需求量大为增加, 人们开始加大对记者人才的培养, 而新闻学教育的出现正是适应了当时社会的这种需求。

(二) 民国职业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新闻学教育

新闻学教育的出现不仅是新闻职业化的表现, 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特别是民国职业化教育体系的建立, 是其存在的前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 教育一直以私塾教学为主, 人们读四书五经, 作八股文, 参加科举考试, 完成个人仕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面对西方列强的大炮和不平等条约, 国内兴起的洋务运动试图以改革的方式救亡图存, 在教育方面提倡“务采西学”, “创办新学校”的主张, 同时, 西方传教士也开始在中国传教办学, 将西方的现代教育思想引入中国, 维新变法时期, 梁启超曾说过“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在一些列革新图强的意识和措施下, 清末, 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京师大学堂这样的新型学校。

辛亥革命后, 新的教育体制开始建立。随着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早期国内创办了不同类型的民族工业, 如棉纺、制船、开矿等, 这些行业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 蔡元培当时提出的五育方针中, 认为实利教育是“强兵富国”的基础, 但当时国内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比例失调情况严重,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这样的情况下, 职业化教育在国内兴起。1912年9月, 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壬子学制”及《专门学校令》等法规, 专门学校的种类除原清末实业教育的农业、工业、商业、商船专门学校四类以外, 还包括法政、医学、英语、美术、音乐学校等。[2]1922年北京政府又提出了壬戌学制, 职业教育的范围继续扩大, 并形成了小学, 中学, 大学一脉相承的教育体系。民国早期这种职业化教育体系的确立同时也为新闻学教育的创立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 在这种体系下, 新闻学被列出职业教育范围内, 新闻学教育才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

(三) 新文化运动中新闻学的发展与新闻学教育

“五四”时期, 中国的新闻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 新闻学教育也随之开始创立发展。当时, 随着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人们开始思索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只有在民众的思想意识里渗入这种民主的观念, 真正的变革才能到来, 于是一批知识分子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进行了一场反封建礼教、反传统的运动, 特别是在文化领域, 人们对传统的儒家教育和传统学术进行了批判。在此时期, 新闻学教育的母体“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了。清末, 王韬、梁启超等人已经对新闻学有了启蒙性质的论说, “五四”前后, 新一代的新闻学研究者徐宝璜、邵飘萍等人对新闻学则有了变革式的认识, 他们认为“提供新闻是报业的天职, 为全社会服务是报业的目的, 经济独立是职业化报刊的基石, 言论自由是职业化报纸的生存环境”。[3]在这种新的新闻学思想和五四时期强烈的民主自由的意识下, 古老中国学术大一统和一元化被打破了, 开启了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术多元化时代, 成就了蔡元培“培国家之大本, 立学术之宏论”的志愿, 使中国出现了现代文学、哲学、史学等一系列独立的学科和各种学派, 新闻学在此期间应运而生。

1918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书稿发表在《东方杂志》上, 随着新闻学的出现, 新闻学教育有了理论基础, 在这样一个学科背景下, 新闻学教育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了资源, 在教学人才上, 徐宝璜、邵飘萍等这些在海外受过正规新闻学教育或有新闻实践的新型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到新闻学教育中。同时,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西方的教学理念也被引入中国, 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大多借鉴了诸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经验。

二、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在新闻事业职业化的背景下, 在民初成立的上海报业俱进会就提出过兴办新闻学堂的想法, 但真正的新闻学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开始发端, 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创立, 到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创立,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探索试验的阶段, 逐步走上了新闻学教育的正轨。

(一)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10月14日,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 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 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徐宝璜、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它以“研究新闻学理, 增长新闻经验, 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 蔡元培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 指出“凡是先有术而后有学;外国新闻学, 起于新闻发展之后;中国的报纸, 全持经验, 如旧官僚之办事然, 苟不济之以学理, 则进步殆亦有限”。“五四”之后, 中国新一代的著名政治学家和学者, 如毛泽东、陈公博等也都曾是新闻学研究会的会员。[4]

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存在时间并不是很长, 但其标志性的意义是它的成立宣告了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诞生, 它的影响还持续到日后中国新闻学的研究和教育中。研究会虽然是一个研究组织, 但它的许多课题却与当时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研究会虽然是业余讲座的性质, 还不能冠以正规新闻教育的名称, 但从它的成立及其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来看, 表明新闻学教育像其他教育一样, 是一门科学, 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非常紧密的科学。

(二) 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系统的建立

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之后, 据统计, 从1920年至1926年全国高校共创办了12个新闻系科, 初步形成了一个新闻教育系统。1920年, 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了新闻系, 曾聘当时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生担任系主任, 该系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规新闻学教育的开始。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创立报学系, 由徐宝璜担任系主任, 首创4年学制, 加上2年预科, 共6年, 是为国人自办正规新闻教育之始。

新闻教育初创时期, 虽在数量上的扩张令人欣喜, 但真正具有教育意味的并不多, 而于1924年创立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是个例外。1922年, 燕大计划把新闻系列入学科建设日程, 当时燕大校长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系, 想与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合作来完成燕大新闻系的起步。在后来的办学过程中, 燕大吸纳了国内外新闻学教育的先进办学经验, 除课程安排合理外, 学校还定期与美国密苏里学院交换教授和研究生, 该系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 外文水平扎实, 在国内外媒体中具有较高声誉, 使该系成为新闻学教育初创时期的代表院系之一。

三、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新风气

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自由的胚胎里诞生的, 一出生就赶上了中国新闻职业化和新闻学变革的风潮, 因此无论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还是燕京大学新闻系, 早期新闻学教育一直都带着些新风气。

(一) 一种提倡“新闻本位”的教育

在北大新闻研究会的讲台上, 新闻学学者徐宝璜指出:“供给正确迅速新闻是报纸的天职”, [5]邵飘萍也指出, 报纸进化之顺序, “由政论本位而为消息本位”, 在消息本位时代, “报纸之第一任务, 在报告读者之最新而又最有兴味最有关系之各种消息, 故构成报纸之最要原料厥为新闻”。[6]中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发生在记者时代到来之时, 记者最重要的职责是提供消息事实, 以“新闻本位”的思想便始终贯穿在新闻学教育中。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学会里, 徐宝璜的授课“注重编辑新闻之练习”, 邵飘萍的授课则注重“评论新闻之练习”。

当时, 在这种注重新闻本身的理念下, 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都以职业化训练为主。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简章规定“本会以研究新闻学理, 增长新闻经验, 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其简章中指明的研究项目有新闻学之根本知识, 新闻之采集, 新闻之编辑, 新闻之通信、评论等, 大多数都与新闻业务训练相关。1918年, 新闻学研究会召开全体大会, 议决创办《新闻周刊》, 这本杂志创办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便会员之练习”, 这一举措鼓励学员在学习新闻学时要将实践放在首位。在1920年之后开办的正规新闻学院系中, 在课程设置上, 大多数新闻院系都注重实用知识的训练, 如开设速记、打字、排校、印刷等课, 还经常开设讲座, 邀请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介绍他们的心得体会, 这些职业化课程的开办, 也都体现新闻本位的新闻学思想。

(二) 一种提倡“注重独立人格和自由意识”的教育

新闻学教育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建立的, 当时新一代知识分子自由独立的意识开始萌发, 鉴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报界出现的混乱状况, 新闻教育机构都加强了对记者人格素养的教育, 教育者都倡导记者应该具有自由意志, 不被政治利益集团所利诱。徐宝璜认为, 只有充分贯彻了其独立意志的新闻教育, 才是良好的新闻教育, 亦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新闻记者”, 最终造福于人类, 否则将祸害人类社会:不是陷入小报记者的低俗庸陋, 就是坠入党派记者的相互谩骂攻讦。[7]邵飘萍也指出, 作为新闻人, 职业道德和节操当为“第一要素”, 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其心目中绝无阶级之观念, 惟有以如何乃可尽其职务为交际活动之目的。这些教导都是当时新闻教育者对新闻职业化教育的补充, 表明在中国新闻学早期教育中, 教学课程都十分重视对记者素养的培养。这种教育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是超阶级的, 要以社会正义和报道事实为己任, 这是对辛亥革命前后报人与政治, 新闻与政治挂钩的反思突破, 在中国新闻学教育创立期上是一个亮点。

(三) 一种将美国新闻教育理念贯穿其中的教育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 部分大学的新闻系都是由美国人创办的, 如圣约翰大学和燕京大学, 其新闻系的创立人分别是美国人卜惠廉和白瑞华, 同时这些新闻系聘用的老师也是来自美国, 圣约翰大学就曾聘评论报主笔,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的高徒柏德生担任系主任。在这样一个有美国教师参与教学的环境中, 许多西方新闻学教育理念被渗透进来。当时燕京大学仿效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习制, 在注重新闻实践的同时, 除在校办刊物实习外, 还给学生提供在媒体实习的机会, 这种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当时美国新闻教育普遍推行的。另外, 燕京大学还仿效美国密苏里学院新闻教育在人文基础课上的安排, 在主修新闻的同时还开设文学、人类学、哲学、历史供学生选读, 后来, 社会学、心理学这些社会科学基础课也逐渐出现在早期新闻学教育的课堂上。

从文化方面看, 这种美国新闻教育理念的渗入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型教育, 提倡科学的结果。当时国内知识分子引进了西方新的思想理念, 在新闻学教育上,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20世纪早期就有了较完备的新闻院校, 因此在我国新闻学教育的萌芽时期, 从这些学校吸纳的教学经验, 是作为模板被新闻业界和学界所广为接受的。这种教学的模仿对于在新闻学初创时期是必要的, 在稍后的中国新闻教育中, 许多教育者开始反思这些西方的教学模式, 并将这些教学模式逐步中国化, 发展出中国本土的新闻教学模式。

(四) 一种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

在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中, 不少教师都是一边讲课, 一边研究, 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都是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完成的, 其中徐宝璜的《新闻学》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 蔡元培称之为我国新闻学的“破天荒”之作。这些著作都是在“五四”运动期间或之后完成的, 当时的新闻思想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徐宝璜、邵飘萍都是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的代表, 他们在新闻教学中贯穿着他们的新闻思想, 又在教学实践中反馈和检验, 这种有机互动, 使新闻学教育在理论层面有了一定高度, 促进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新闻学教育是在中国新闻思想发生变革的“五四”时期开始创立的, 早期的新闻学教育并不是很成熟, 但已经体现出我国新闻事业向现代化迈进的趋势———新闻的职业化。这种职业化促进了新闻学教育, 并时刻贯穿在新闻学教育中, 如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等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实践, 无论在课程安排上还是教学理念上, 都以提高学员新闻业务为第一目标。在加强业务训练的同时, 这些新闻教育机构还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将培养出合格的记者作为自己办学宗旨, 燕大新闻系当时就提出:“燕大新闻系的目的, 是借着鼓励许多受过良好教育, 有理想的人从事新闻工作, 以协助中国发展出高尚, 富有服务精神及负责任的新闻事业。课程只要是让学生得到初步的新闻训练, 以期他们能把新闻事业树立成最具潜力的事业, 成为促进公益及国际友好关系的砥柱”。[8]

除新闻事业的职业化外,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闻学发展带来的新契机, 也促进了新闻学教育的发展。知识分子可以不必再以宗族为依靠, 看官场眼色行事, 他们具有了独立自由的意志。在学术研究上, 在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下, 许多学科也以独立自由的面貌出现, 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都对学术和政治关系有过阐述, 而在外国留过学, 有新闻实践经验的徐宝璜、邵飘萍等一批新型知识分子此时审时度势, 看到了新闻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中国首次出现了他们自著的新闻学书籍, 他们对“新闻本位”, “报纸的言论自由, 经济独立”都有深刻的研究, 此间, 新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形成了。徐宝璜、邵飘萍等加入新闻教育者的行列后, 他们的新闻思想都被渗入到教学过程中, 新闻学教育从此有了源头活水, 找到了长远发展所依赖的土壤。

在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中, 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这些创始人的个人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 他们都曾有国外留学的经历, 熟悉国外的新闻学教育, 在他们的努力下, “五四”期间成立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在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个新闻教育上的开山之举为后来燕京大学等高校新闻院系的开办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 这些大学秉承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教学和研究理念, 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新闻工作者, 在人才上客观推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秀云.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20-138.

[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76-80.

[3]陈力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新闻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研究会”论文单印本, 1989 (5) :34-38.

[4]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49-73.

[5]徐宝璜.徐序.3.

[6]邵飘萍.新闻学总论[M].北京京报馆, 1924 (6) :245.

[7]张育仁.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163-188.

新闻学 篇10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闻学的理论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出现, 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与应用, 新闻学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以及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是针对新闻学的宗旨依旧存在很多争论, 公共新闻作为社会新闻学的主体部分成为了这次争议的焦点。公共新闻学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相关专家提出了公共新闻的从业者应当能够独立、负责任地进行新闻消息的报道, 而不应该在大众的生活中挖掘生活暴力、丑闻等不健康的新闻当作报道的素材。在公共新闻学中, 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理念才是公共新闻学研究的恒久热点, 但是在新闻学者的眼中, 公共新闻学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有的公共新闻学的学者认为公共新闻学有益于社会公众, 使民众能够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保障自身的利益, 而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新闻学的目的是将社会大众真正关注的问题呈现在社会大众的眼前, 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注的思维方式。普遍来说, 公共新闻学就是在新闻学的理念指导之下新闻工作者以参与性的立场进行公众事件的报道, 切实地关注社会大众的利益, 而不能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多数的新闻报道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都是站在置身事外的角度进行旁述, 并没有真正将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现出来, 从而使多数的社会大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及热情都不高。因此, 现代的公共新闻学理论强调从社会大众的真正需求角度出发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 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以及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与此同时, 公共新闻学的理念要求重新挽回失去的新闻读者。

2 公共新闻学理论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在公共新闻学理论推广的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将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原则、社会责任理论及议程设置等理论联系在一起, 在公共新闻学理论的指导下, 对现代化的新闻专业理论实践进行完善, 不断反思, 解决新闻传播中遇到的问题, 并在实践中反思, 反思中进步。

2.1 公共新闻学理论实践面对原则应当坚守还是摒弃

公共新闻学理论起源于客观新闻学, 公共新闻学认为新闻报道的最佳形式要去除新闻记者自身的偏见和自我意识感知, 将公共新闻客观、直接地传递给社会大众, 使社会大众得到最真实的新闻体验, 这是新闻记者的任务。

但是多数的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无法做到对事件进行客观描述, 也无法真正感受到社会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使新闻事件在以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之后无法真正得到社会大众认同, 逐渐导致公共新闻的读者流失,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社会大众的公民归宿感逐渐消失。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新闻的记者没有真正投入到就公共新闻的报道之中, 多数以不痛不痒的态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 而是要在公共新闻报道中真正引起社会大众的兴趣, 真正与社会大众形成互动, 不再从新闻编辑的角度以不痛不痒的口吻描述公共新闻。

在公共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公共新闻学的理论与传统的客观新闻学之间是有一定冲突的, 关系到新闻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 可以说, 公共新闻学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新闻学的报道理念, 新闻从业者应当将公共新闻学的实践应用当作一个独立的理念来树立新闻理想以及传承新闻价值观。因此, 公共新闻的从业记者应当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真实的报道与传播, 强调在报道过程中的技巧应用以及旁观的立场, 公共新闻的报道要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为目标, 摒弃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态度、原则及问题。在进行公共新闻策划时组织公共论坛, 开展相应的公众活动, 调动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新闻的热情。

2.2 公共新闻学理论中非权威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

在公共新闻学学科中, 实践理论强调了新闻修改原则:要求在可靠的新闻信息获取渠道之上对新闻事件信息进行报道, 传统的新闻学在获取信息时主要依靠权威的信息源, 而公共新闻学在实践报道的时候更多地寻求普通公众的声音。为此, 为了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公共新闻的记者应当到处走访。为了在了解政策法规的背景、政策法规的含义, 使新闻更客观, 应采访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名人等;在民众调查的时, 公共新闻记者需要注意几点采访的技巧, 尤其是要关注社会政策以及帮助民众解答新闻信息的疑惑, 提高社会大众对公共新闻的敏感度, 也使公共新闻中有关社会大众的消息比重有所提高, 从而使社会大众的新闻信息接收者的角色有所转化。

公共新闻的记者在寻找信息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 公共新闻的记者在挖掘新闻时可以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构建公众论坛或者实地走访, 收集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及意见, 例如:在重大时政会议召开之前, 公共新闻的记者可以在民间进行民众意见调查, 了解社会大众对于国计民生的实际需求, 将社会大众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反馈给政府, 而不再是在传统新闻媒体报道的过程中仅仅对大会期间的议题或者是理念进行跟踪报道。以往的这种报道方式使社会大众对于我国制定的新政策法规漠不关心。

其次, 公共新闻记者报道的公共新闻一旦形成规模, 就会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影响, 久而久之, 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新闻报道的认可度就会提高, 就会将身边生活中的新闻事件主动提供给公共新闻记者。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微博平台、新闻平台以及各种论坛、公众号充斥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 公共新闻记者能够在这些网络资源及网络信息平台上获得很多的新闻素材, 在这样的网络平台之下, 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能够被新闻记者直接得知, 新闻记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关注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 并且利用网络平台更快捷地发布公共新闻, 提高了公共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及质量。

3 结语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实践教学 基地 教学环节 建设 内容

[中图分类号] G2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89-03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指新闻学专业在媒体内建设的进行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的一个教学平台。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实习基地不同,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是一个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平台,它还承担着更多的实践教学职能。对新闻学专业而言,一个合格的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室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不下厨的主妇。”[2]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学实践教学进行的。

部分新闻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然而,校园终究不是社会,如果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在校园内进行,那么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实践是脱节的,与新闻实践脱节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学校也可以临时找一家或几家媒体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但联系媒体费时费力,学校教师也不方便到现场去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效果也不好。一个固定的高质量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中也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现代新闻教育要求的新路。应提倡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广泛联系新闻传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新闻教育条件。”[3]

在基地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状况,体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一个重要阶梯。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实施的教学环节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学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和媒体可以共同利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媒介研究,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一)专业考察环节

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学生现场了解、体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新闻活动,明晰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专业考察是新闻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反映、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新闻行业和新闻职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当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新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习环节

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完全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工作内容。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实际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地实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署名作品。

(三)毕业论文环节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撰写,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地所属媒体的特点及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当然,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在基地媒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四)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一个主要培养就业能力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毕业实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考察媒体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基地的媒体人事部门介绍如何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让媒体工作人员召开从业经验交流会。毕业实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当然,为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地建设内容。一般而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设备和人员资源,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二)实行双导师制度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方向,双向选择校内导师和媒体导师各一名。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该超过4人。实践教学基地要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媒体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联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基地应该具体规定学生跟随媒体导师实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大一到大二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的实习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大三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

(三)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

依托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各类媒体对应用型新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参照媒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素质标准,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基地进行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既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知识模块要贯穿到在基地内进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和设备。媒体的领导、记者、编辑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业务方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参加媒体的采访、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各项新闻活动,从而熟悉基本的新闻业务和新闻流程。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用简洁文字将新闻事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等能力,都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学生以后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和媒体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媒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师、学生也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参与媒体的业务运营之中。学校教师、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媒体的新闻策划会,为媒体的定位出谋划策,帮助媒体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基地的建设,媒体和学校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六)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力求建成大型开放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除满足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外,还能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历史学等专业相关实践教学需要。基地能够紧密地结合地方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与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总而言之,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新闻学专业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锻炼、提高业务技能。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建设内容。

[ 注 释 ]

[1] 董天策.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413.

[2] (美)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M].台北:时代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209.

[3] 段京肃.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5).

新数据时代新闻学的发展研究 篇12

一、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学理念的变化

从本质上而言,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 其新闻来源即各种数据, 就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 新闻行业在数据占有量上, 位于各个行业的第三位, 充分表明了新闻在数据方面的突出优势。新数据时代给新闻学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以数据为核心。在传统理念当中, 虽然新闻是要基于事实的, 但对数据的收集和利用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还是依赖于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判断;但在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下, 数据传播速度和体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新闻数据获得的渠道增多、成本降低, 数据分析的结果决定了新闻的选取、制作和传播等过程, 成为新闻决策的核心所在。同时, 在大数据环境中, 发展出了各种新兴媒体, 以数据为核心的理念更加突出, 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 结合媒体自身的特性和用户的喜好, 来制定针对性的信息, 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 以服务为基本。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被用来制作成新闻的数据信息数量急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选择合适的新闻信息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来确定;在以往的新闻学理念当中, 追求的是内容为本, 也就是依靠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来取胜, 但是, 在大数据时代下, 这一理念转变为以服务为基本, 也就是指新闻信息的选择需要从服务于受众的角度出发, 这种服务体现在很多方面, 包括新闻的传播时间、途径、互动等, 才能保证媒体本身得到受众的认可。“以服务为基本”新闻理念是网络媒体发展和兴起的重要根本, 近些年来, 在传统电视媒体当中也有了大量尝试, 包括乐视电视、小米盒子等。[2]

第三, 数据的开放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数据的增长是爆炸式的, 仅以媒体的数据存储速度而言, 是远远落后于这种增长速度的, 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不将数据开放, 新闻媒体就从其他途径验证新闻的效率会被大幅度降低, 进而影响新闻的时效性, 在各个媒体竞争中落于下风。数据开放是新数据时代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开放数据库, 不仅完成了新闻媒体应有的提供新闻功能, 还吸收了外部的数据资源, 实现了媒体数据与社会数据之间的联通, 保证了新闻媒体所制作新闻的时效性、社会性。

第四, 数据的产品化。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新闻信息, 各种加工后的数据中商业价值越来越大, 信息产品化趋势越加明显, 新闻媒体作为数据的主要拥有和使用者, 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众多有用的市场规律信息。例如, 受众爱好、受众与媒体关系等, 实现从提供新闻信息到提供数据分析结果的转变, 进而推出数据相关产品。

二、新数据时代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新闻生产过程是新闻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数据应用的主要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生产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在新闻信息采集方面的变化。在传统的新闻信息采集中, 大多是一种被动采集的方式, 即获得相应新闻线索后, 派遣专门的记者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到新闻信息, 是一种十分低效的采集途径;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各种社交、网络和传统媒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 准确定位受众的需求, 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与受众需求相关的数据资源及时搜索出来, 得到相应的新闻信息, 加工制作成数据新闻, 服务于用户。由此可见,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信息采集转被动为主动, 且在人力、效率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 在新闻数据存储方面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媒体得到的数据在量上有了极大的增长, 同时, 这些数据也有实时、随机的特点, 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非结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的难度是十分大的, 这就要求变革新闻数据的存储形式, 实现集约化和结构化的高效存储。就当前的大数据技术而言, 仍停留在低密度、碎片化、结构多样的存储层面上, 影响了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存储成本, 而这也正是大数据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

第三, 在新闻信息制作方面的变化。在传统的新闻制作当中, 都是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的,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之后, 计算机写作和人机协作新闻成为可能, 也就是在新闻制作过程中, 依靠大数据技术完成对相关数据资料的搜索、整合和分析, 然后利用相应的模板或者人工审核修改的方式, 完成新闻制作过程。其中, 计算机写作的应用范围较窄, 多在体育和金融领域方面, 而人机协作方式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道形式, 突破了传统记者单纯写稿的方式, 提高了新闻制作的效率、降低了记者的工作负担, 是新闻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

第四, 在新闻信息呈现方面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中, 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人们需求的改变, 传统单纯的文字和图片呈现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受众的要求, 对新闻信息的关联和动态变化也难以进行准确、详实、直观的反应, 故而, 图片、表格、视频等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新闻信息的呈现进入“读图时代”。

三、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受众调查的变化

受众调查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新闻信息报道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大数据时代下, 受众调查与传统的调查方式相比, 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 具体表现为:

首先, 拓展了调查广度。在传统的受众调查当中, 仅能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对单个受众或小部分受众的调查, 是一种碎片化的调查方式;而在大数据时代下, 受众的调查是在一个社交网络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网络中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的调查, 增大了在横向上的覆盖范围, 提高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其次, 加深了调查深度。在拓展调查广度的基础上,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积累的使用记录, 来分析用户的心理和爱好, 加深调查的深度, 根据相应的指标将用户分成不同群体, 分别发送个性化的新闻信息, 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

第三, 受众意见价值性增强。在以往的受众反馈意见中, 其反馈情况更多的是用来衡量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在其他方面的作用接近于无;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受众反馈的意见除了基本的衡量作用外, 更多的是一种民意的体现, 是社会舆论和价值导线的指向标, 得到更多方面的重视, 其价值性大大增强。[4]

第四, 改变受众与媒体关系。在以往的新闻传播当中, 受众与媒体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媒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大数据时代之后, 受众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与媒体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受众对媒体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决定性作用。同时, 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 受众与记者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 受众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草根记者。

四、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媒介组织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 与新闻制作、传播有关的人才素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进一步提高, 数据的收集、使用等方式的变化, 导致新闻媒介组织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新闻媒介组织的变化主要有:

首先, 互动信息平台的搭建。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就是最终的资源, 数据的缺乏必然会降低新闻媒体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 建立一个互动的信息平台, 利用此平台来收集各种新闻信息和受众数据, 是各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此信息平台的重要特征即为互动性, 利用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 完成媒体从单一向多个、不同类型数据的统一处理等功能。

其次, 媒介形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中, 媒介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 而是兼具了数据生产、传输和产品服务等多种功能, 是一种全媒体形式, 涵盖了媒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同时, 各个媒介组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也越加广泛。例如, 与IT行业的合作, 通过软件服务商、数据信息服务商等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将数据资源的价值充分开发利用, 媒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新闻组织, 其商业化特征愈加明显。[5]

第三, 后台实时数据的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各个媒介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后台数据部门, 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运用。后台数据部门主要是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 为记者提供相应的新闻线索和意见, 及时调整传播的内容, 监督社会舆论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判断,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违背社会价值观的情况, 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处理, 确保媒体的正面形象。

第四, 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大数据时代中, 各个新闻媒介组织都需要组建一支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队伍, 以实现对大数据技术的高水平应用, 这些专业人才主要有用户体验设计人员、流量实时监控监测人员、数据可视化呈现设计以及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等人员, 充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各方面要求, 保证媒介组织在大数据时代中的良好竞争力。

五、新数据时代下新闻舆论的变化

首先, 舆论发展的历史记录。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公众舆论的源头和发展形成过程很难被实时掌控, 媒体只能通过事后的采访调查等措施来对舆论发展过程进行推理分析, 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在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都得不到保证, 阻碍了媒体引领舆论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在大数据时代中, 依靠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舆论出现、发展等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实时、准确的记录,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量化分析, 就可以详细了解舆论形成的原因, 为媒体之后的新闻信息制作和传播提供有效参考。

其次, 舆论发展的多层次研究。在传统的舆论研究当中, 针对的仅是舆论的内容, 通过受众反馈舆论内容的分析, 来预测和掌控舆论走势, 这种研究是片面的, 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舆论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中, 除了可以监测舆论内容之外, 还可以对舆论受众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监测和分析, 如此一来, 就实现了对舆论的多层次、多角度研究, 从而判断舆论到底是民众意见的真正反映, 还是有人故意误导舆论, 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舆论情况和社会民意。[6]

第三, 预警舆论的变化。在传统的舆论处理当中, 媒体对舆论的处理受限于技术等因素, 只能停留在事中监测和事后处理层面上, 效率相对较为滞后, 经常会使舆情变化引起恐慌。在大数据时代中, 可以对各个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从而实现对舆论走势的全面分析和预测,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再发现预兆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避免了舆情向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六、新数据时代下新闻评价的变化

新闻价值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 分别是新鲜、重要、接近、显著和趣味, 在大数据时代下, 新闻价值评价的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

首先, 新鲜是指新闻信息在时间上要抢先, 内容上有新意。在大数据时代下, 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互联网的存在可以保证数据信息在第一时间内被挖掘出来, 进一步提升了新闻信息的新鲜性。

其次, 重要是指新闻信息是与公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在以往的新闻信息选择当中, 需要依然人的主观判断来从复杂、过时、冗余和虚假的数据群体中选择出重要的数据, 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中, 这种选择过程是艰难的, 并不能保证最重要的信息能够被有效选出。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高数据选择的速度, 但是, 由于机械性并无法完全取代主观的价值标准, 大数据时代中对新闻重要性的评价依然难以实现。[7]

第三, 接近是指新闻信息能够引起公众的感情或心理共鸣。在大数据时代中, 数据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 是由受众自身自发或无意识产生的, 包括新闻倾向性、点击率等,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受众的心理需求, 对新闻制作的方向有着指导作用。

第四, 显著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要具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在大数据时代中, 新闻更加注重的是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议题设置方式选择的显著性新闻在大数据时代中的地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降低, 并不能完全起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所以, 新闻的显著这一标准在大数据时代中有所削弱。

第五, 趣味是指新闻信息能够吸引受众的兴趣。在大数据时代中, 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之间取代了趣味性这一标准, 通过收集和分析受众的数据, 提高新闻产品的定位精准性, 既能够充分满足受众需求, 吸引受众兴趣, 也能够起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七、新数据时代下新闻广告的变化

在新闻行业中, 以广告为代表中的商业新闻也是新闻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时代下, 广告的变化最为显著, 具体表现为:

首先, 定位的精准度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中, 依赖大数据技术可以得到受众的爱好和习惯, 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 可以准确地了解受众的购买需求, 从而将广告发送到相应的、有购买欲望的受众大众, 提高广告效果。同时, 根据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结果, 可以将受众需求进行详细划分, 为广告主商品精准定位受众, 完成了广告心理层次上的精准定位;再加上受众地理信息的记录, 实现了广告的地理位置精准定位。除此之外, 定位精准度的提升还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实现品牌形象的良好树立和传播。[8]

其次, 识别受众需求的共同点。受众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独立的, 许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新闻媒介如果能够掌握这种共同点, 就能够更好地预测受众行为, 但在传统新闻媒介中, 由于受众行为之间的共通性、因果关系较少, 人力的分析工作较为复杂, 无法准确将受众需求共同点识别出来。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 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在很多毫无因果联系的数据中得到彼此存在相互关联的信息, 从而利用此点实现广告上的突破。

八、结语

在新数据时代下,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新闻学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新闻学在理念、生产方式、媒介组织等众多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加强对这些变化的研究, 了解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影响, 对于掌握新闻学的发展方向、做好新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安斌, 廖鲽尔.“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 2014 (02) :17-20.

[2]苏林森, 马慧娟, 张东岳.大数据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4 (03) :11-18.

[3]连娜, 张筱筠.“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新闻界, 2014 (15) :29-32.

[4]沈浩, 谈和, 文蕾.“数据新闻”发展与“数据新闻”教育[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11) :139-142.

[5]张小强, 郭小安.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与方法的多元化趋势——2013年中国新闻学年会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 2013 (12) :44-48.

[6]徐锐, 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 2013 (12) :71-74.

[7]张波, 张宁.新闻从业者应对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13 (04) :15-18.

上一篇:煤矿回采工作面下一篇:移动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