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2024-09-27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精选11篇)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篇1

我国传统媒体中媒体视点和受众视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传统新闻媒体评论进行改革。目前,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选择新闻材料时更为广泛,表达的形式也越来越呈多样化,不仅能及时捕捉社会新闻热点,还能在编写新闻时切合人们对价值观念的思考,这样的新闻对于国家而言起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1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现状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存在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具有新闻的权威性,还存在着论证的深刻性。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在不断地转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新闻评论的转型有助于新闻媒体人在选题时更为方便快捷,为新闻选题提供广阔的思路。现在的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中缺少互动,即使新闻评论发出去也没有人进行关注、跟帖,导致新闻评论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反馈,所以对新闻评论进行转型势在必得[1]。

2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非理性现象

2.1 传统媒体新闻一边倒式的跟风性评论

近几年的媒体新闻模式逐渐趋于一边倒的形式,这样的跟风性新闻倾向于揭示社会的不良现象。由于这种新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也比较关注这样的新闻。在2008年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新闻报道的非理性现象导致人们对富士康公司进行怀疑与猜测。这样的传统媒体新闻为了迎合群众的需要,运用非理性的观点对新闻进行评论。这种评论不但没有做到理性的引导舆论,反而丧失了理性的观点立场和思考方式。

2.2 传统新闻评论中语言中庸式的无内涵性评论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传播时缺乏时效性,所以在新闻论证中要更加严谨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然而,在目前的新闻评论中,评论语言太过平庸,没有加入媒体人自身的理性观点,这样无内涵的新闻评论不能从宏观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总体的把握,缺乏新闻评论观点的价值性和独特的思维性[2]。

2.3 传统新闻评论中以偏概全式的片面性评论

传统的新闻评论中,非理性的新闻评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规避部分新闻事实的现象,为求观点的表达进行以偏概全的片面化报道。这样的新闻主要是想要迎合群众的想法而采取的一种较为极端化的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媒体人要对新闻进行理性的报道,要杜绝以偏概全的片面化新闻评论,防止简单化和绝对化的新闻评论出现,坚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件新闻事件。

3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的重要性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坚持运用理性的观点对新闻进行评论。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不仅有利于传统媒体的自身发展,在引导社会舆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3.1 理性传播在新闻评论中的重要性

在媒体行业中,新闻的报道决定了新闻的阐述内容,新闻的评论决定了新闻阐述方法。新闻的评论不仅代表了传统媒体的政治形象,还显示出传统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重要地位。理性传播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新闻评论的作用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分析,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所以理性传播对于传统媒体新闻而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2 理性传播掌控着社会舆论引导的大方向

传统媒体作为舆论传播的主体,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新闻评论作为监督社会和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新闻的理性传播掌控着新闻任务的方向。特别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使人们非常关注地震中存活的人,关注在地震地区的一些事件。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为逝去的人进行哀悼,汽车鸣笛,警报齐鸣,九州同悲。新闻在第一时刻将地震的信息进行公布,政府保障了信息渠道的通畅,这样的新闻不仅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大方向,引导群众认识和接受事物的内在本质,还充分表现出了新闻评论自身的洞察力和说服力,达到了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3.3 理性传播在传统媒体中的权威性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理性的思维方式中,相较而言,网络媒体的表达方式则不够规范。传统媒体新闻在编写上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在新闻观点中能够理性地表达出媒体人自身的观点,对新闻评论不仅包容了不同的观点立场,还能够引导群众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的新闻评论树立了传统新闻的权威性[3]。

4 传统媒体新闻理性传播的途径

4.1 在可靠地新闻信息来源中传播

新闻评论是一种意见性的传播信息来源,是满足人们了解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人们监督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新闻中注入理性思维不仅可以提升新闻的可靠性,还可以及时的帮助人们解决困惑。新闻信息的来源,首先要对从网络上截取的信息进行核实,其次要保证媒体人在运用专业术语时的正确性。因此,新闻要在可靠地新闻信息来源中进行传播,以免误导群众[4]。

4.2 传统媒体的理性传播中要平衡事实与观点的比重

理性的新闻评论要求将新闻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结合,在具象与抽象相统一的过程中对新闻进行评论,所以在新闻评论中要掌握好客观事实的叙述和自身观点的阐述。一方面要注意不可以用事实代替自己的观点,新闻事实的引用要能够证明新闻评论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自身观点也不可以代替事实,新闻评论中的论据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内容,然而新闻的论证是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分析。二者不可相互融合,所以新闻的评论要平衡新闻事实与自身观点的比重。

5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非常重要。作为资深媒体人和新闻从业者应该能够及时地接受各种各样的新观念、新思想,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学习业务的能力。在新闻评论中运用理性思维审视新闻事件,用事实说话、用理性表达,对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新闻媒体对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强和范围的扩大,新闻评论逐渐被大众所重视。新闻评论由于担任的是意见性新闻信息的传播角色,所以在传统的新闻评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闻的理性传播不仅决定了新闻评论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还有助于新闻评论正确的引导舆论和对社会的监督。为提高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功能,本文针对新闻传播的正确性、具体性和完整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理性传播

参考文献

[1]颜宏.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时效性的反思[J].传播与版权,2014,3(5):15-16.

[2]张原.价值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评论社会功能的传播学解释[J].编辑之友,2010,12(8):68-70.

[3]陈燕.网络新闻评论的议程设置透视[J].网络财富,2010,12(74):135-136.

[4]涂光晋,昊惠凡.表达·交流·争论·整合——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12(5):16-23.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篇2

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进入专业对口单位的可能性更大,而无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更可能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专业之外,实习对求职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更青睐有系统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是学生根据求职目标所做的主动选择。其实,热门专业已经不是敲门砖和通行证,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专业优势顶多算是基本条件。

热门专业,因何而“热”

根据历年报考人数、报录比统计,十大考研热门专业为工商管理、金融学、法律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这些热门专业不仅吸引了大批本专业学子,更有许多学生跨学科报考,大大增加了竞争压力。同时我们看到,就业难度最大的十大专业里,法律、英语、公共管理等专业却榜上有名。

专家观点:文凭价值无须过度讨论,关键是要适合个人发展。社会需求丰富多彩,人的个性与价值追求多种多样,每个人应该找好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路标。

从行业发展看专业热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IT、金融类的企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其中IT上升趋势迅猛。同时调查也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事实上,因为经济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当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与往日不同。而曾受考研人冷遇的矿业、重型机械等专业,如今随着国家资源政策也渐渐回暖。

择业的地域因素,从学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尽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仍是毕业生的主要目标区域,但选择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愿意去二线城市就业的学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转向二线城市,尤其是在生源地或大学所在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专家观点:在地域选择上,除了发展机遇,学生也开始考虑宜居性。二线城市制造业相对发达,对于一些考研热度不高的工科专业有大量人才需求,金融法律等专业却不是最大的人才缺口。一些二线城市较为受人追捧的行业职位,经常面临没有合适的人才报名的情况。而学生眼里的热门专业在这里却并不热。

部分专业已开始由“热”变“冷”

某些行业人才需求已近饱和,比如新闻出版类。因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从以往的新闻类专业开始只有老牌院校的中文系办,到现在的综合性院校、行业性院校等也在争相设置,如此,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显而易见。

另外,某些行业没有特别对口的专业,且起点较低,发展需耐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内物流企业不得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裁员、降薪的消息时有传出,同时企业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缓。很多公司现在招聘物流部门的人员,都要求新员工从搬运工、快递员等基层工作开始做起,这让很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胸怀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满。事实上,物流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涉及的业务也很广,比如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运输管理、员工队伍的管理考核等,而这些管理经验都需要物流人员在管理实践中去体会总结提高,这并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

而近几年,农、林、地、矿、油,这些听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傻大黑粗”的专业,即使近年来就业形势不错,但因为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较低,在报考时远不如电子、信息、管理等专业有吸引力。单从就业角度来看,这些专业都应该属于热门,而从报考情况来看,却是异常受冷落。

论文写作:专业的理性表达 篇3

但要真正做到切中时宜、拿捏准确地论述谈何容易,更多时候我们则在“门外”兜圈:

1.大。“大帽子戴小头”。主要指教研文章的题目太大,而且不少题目大得吓人,如我们常能见到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初探》《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操作和实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等文题。这些大凡都是一本书才能说清楚的话题,岂是两三千字的文章能说清楚的?还有些文题指向不明,让人云里雾里,如《创新蕴育着永不枯竭的生命》《游戏中的教育秘密》《新课程背景下新教师的成长之路》等,俗话说,“文章要好,题目要巧”。论文题目恰当引人,既容易令人过目不忘,更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明晰。因此,我们在为自己的教研论文拟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一些”“短一些”“简洁一些”;要贴切、醒目、生动,不能太平淡;要有个性,在能够鲜明地亮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还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事实上,大多数教师还是需要修炼“炼题”之功的。

2.旧。观点陈旧。一是旧事重提,又无新说。倘若在课改推进的当下,我们再提出早在20多年前就曾反复研究过的“课堂提问”之类的观点,抑或是提出像作文教学的“兴趣入手”“情感入手”“生活入手”等老观点。这样的观点提出只能说明我们的思维停留于常态,实践停留于守旧。二是引文陈旧,过时应景。旧文重引,不说也罢。不少教师所引用的案例比较陈旧,有的甚至将早就从教材中删除的选文依然引用为论述的案例,显然是过时的引用;在引经据典方面,引文也很陈旧,还会有老师在教学论文中提及《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说;甚至还会引用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类的教育警语……其实,这些引文不引也罢,对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无多大价值。三是表述陈旧,新风难觅。不少论文在表述过程中程式化严重,像“什么是什么的基础”“什么是什么的关键”“什么是什么的保障”等等表述依然屡见不鲜。“文贵出新”,创新是论文写作的灵魂。一线教师的研究多为行动研究,我们要让研究与行动紧密结合,研究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观点表述的创新性上,更体现在行动的创新性上。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性举措,往往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论文中所反映出来的陈旧表述和八股腔调,折射出的其实是教师实践中的因循守旧。

3.薄。理论功底薄,文字功力弱。不少教师的论文撰写习惯于用课堂实录来替代论述,缺少对教学实录的理论阐释。即便有论述,往往也是浅尝辄止,隔靴搔痒,不能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当然,光是理论阐释或堆砌也不能称之为论文。论文的写作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的教师缺少将理论还原于特定情境的能力,缺乏将理论迁移到变化的情境中的敏锐,缺少将自己的观点从情境中剥离出来的功力。在表达上,不少教师的文字功力也常显较弱,心里有话说不出,观点新颖说不好,标题游离说不准。

4.空。内容空洞,论证肤浅。不少教师抓住了一些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没有能够围绕自己的观点而展开“围攻”,缺乏“挖井”的意识和能力,仅仅就是简单的陈述。比如,有的教师列举了一个教学案例,然后加以理论论证,但案例占据了五分之四篇幅,论述仅占五分之一,提炼、提升不够;而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全是空洞的套话、废话,缺少实证的支撑,成了理论之间的循环论证。

5.假。简单拼凑,甚至抄袭。这当然是极少数教师的行为,他们的论文系用网上多篇文章拼凑而成,没有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仅是各种教育理论的堆积;更有甚者,整篇文章都从网上抄袭。在极力反对“伪学术”的当下,我们一定要摒弃这样的学术陋习,做真正的研究,成就自己真正的文章。

知不足而后知进,看到了论文撰写的“不归路”,当然也就明晰了论文撰写的“新出路”。笔者以为,我们可以着力于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教育教学专业的理性表达:

1.论文需在“小”字上切口。“切口”小,不仅仅在题目的表述上,更在于观点的“切口”上。笔者曾有一篇题为《教学语言:语文教师不该怠慢的“看家活儿”》的论文,缘起于我的两次磨课经历。一次是执教《安塞腰鼓》,省、市、县教研室专家参加了我的几轮磨课。其间,有专家对我的课堂语言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说:“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是陕北后生们的‘生命符号。你的教学语言,要随文随鼓行进,应该疏密分明,舒缓有致;你的言语表达要像陕北后生一样迸发出生命的能量,让学生有沐浴之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言语水平……”说实在,当时我还没有过多在意并仔细推敲这番话。无独有偶,在我执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又有评课专家提出教师课堂语言表现力的建议:“这是一节古诗教学,教师的语言应和现代文教学有所区别,教师的教学用语如何与教学问题相匹配非常值得研究。”两次提醒,两次唤起,激起了我对语文教师拥有并娴熟运用高质量教学语言的兴致。于是我立马行动,对当时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弊病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当时语文课堂存在的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无奈隐退的集体意识,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语言应存在的合理性,憧憬了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的多重境界。因为“切口”小,所以论述能针砭时弊,观点集中,读起来自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2.论文需在“新”字上琢磨。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不少教师还没有明白“‘创新是论文之生命”这一命题。再谈前文提及的笔者论文《晤·焐·悟——例谈“活动单导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境界》缘起于我参加“全国现场说课决赛”。这是“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2012年教育部课程改革八大成果之一),迫于说课时间限制,我必须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白“活动单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于是我紧扣“活动单导学”这种追求“学为本质”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三wù”(“晤”“焐”“悟”)三个字加以概括,并推崇为“活动单导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境界”。较新颖地阐释了“活动单导学”课堂,是一个师、生、文本之间的会“晤”场合;恰如一炉微火,追求慢“悟”境界,演绎着“焐”的学程;给予学生自身明了、领会与觉醒的“悟”的经历。因为概念之新,阐释之新,这篇文章很快被刊发并转载于《小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4期。当然,不能为了追求文章或文题的新而求怪、求偏、求深,如笔者曾阅读过一篇题为《和易以思,“善喻”从“聊”出发》的文章,本文题出自《学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可以想象,对于一般者而言,若要真正理解透这个文题很困难,如果将该文题试改为“语文教学中‘聊文化的建构”如何?虽然这位老师的教学实践相当有创意,理论相当深厚,文章内容写得也相当好,如果在文题上稍浅显明晰些就锦上添花、引人入胜了。endprint

3.论文需在“论”字上做足。论文首当需“论”,即依托教育理论展开论证。笔者曾“评点”过一篇获奖论文《从汉字教学走向汉字教育——论汉字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作者从汉字教育的必然、核心、定位、实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颇有深度地阐释了汉字的生命品格、美学品格、历史品格、哲学品格。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汉字教学的新主张。作者观点清晰,论述有序,思考独特,颇有深度。有幸审阅到参评论文中涉及识字教学研究另一篇高质论文《让阅读教学洋溢字理文化》,该文则从六书角度,阐发字理,对汉字文化进行追溯与弘扬。两篇文章显然是对2011版语文新课标“加强写字教学”目标的深度论述。论述中足可见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新时代下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文明之职责。论之越深,教学之“心”越明。近年来,出现了更多形式的教研文章,如案例分析、教育叙述或者教学随笔,于是有教师误认为这些文章可以不需理论的阐释与支撑。往往纯以叙述口吻,不在乎“论”,总给人没有根底之感。笔者以为,这样的“浮萍”式叙述,读不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没有“论”色打底的文章必然没有“根”。

4.论文需在“文”字上锤炼。常常会遇见不少教研论文理论功底薄,文字功力弱;不少作者的文字有“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之感;更有不少教师在文本呈现中竟也很不符行文规范,不尊崇语言文字规范,行文很不严肃,如“(一)、”“1、”这样的数字加标点的形式屡见不鲜;还有不少教师论文中的语言前后逻辑跳跃太大,辞不达意,让人读得很是费解,恐有拼凑之嫌。一篇好论文,既体现了作者围绕主题所论述的内容,也体现了符合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的呈现方式。好论文要在题目上做到醒目恰当,在结构上做到完整适度,在表达上做到流畅具体,在格式上做到合乎规范。如笔者曾经拜读过一篇题为《追求富有语文特色的精神成长》一文,作者用细腻的心观察到现今语文课堂中的偏向,脱离言语形成层面的精神培植,阐发了学生“精神之树”的成长环境离不开文本的精神视界、形式内容、意蕴内涵。文章题目醒目,行文诗意,言语规范,表述个性,有破有立,耐读耐思。

总之,撰写教科研论文不单单是靠狠劲儿能换来的,它既是个“劳力活儿”,也是个“劳心活儿”;它既是个“内容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它是教育教学理论底蕴的日渐积淀,教研意识日渐直觉之下的呼之而出的“产物”。(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刘伟林

论都市报新闻评论的理性批判意识 篇4

都市报贴近的是市民阶层的生活, 因而其中的新闻评论亦须关注百姓最为关切的话题, 保证新闻评论的理性客观精神, 也必须要以市民的角度出发, 表达于这一阶层有益的观念。相较于精英阶层来说, 市民阶层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群体, 他们的话语往往无法直接传达至决策阶层, 这时, 都市报新闻评论便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 它能够将市民对现状的不满、对利益的维护以一种理性客观的笔触表达出来, 以得到决策阶层或者特定团体的重视。

如此一来, 都市报新闻评论便具备了一种“批判性”的精神, 它不是对市民阶层大大小小事件的简单评述和颂扬, 而是替百姓发声, 去发现关切到百姓利益的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问题, 并以此质疑社会的某些风气, 甚至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这种“批判性”是都市报新闻评论的灵魂所在, 也是办报的宗旨之一。

一、都市报新闻评论与批判性

批判性是都市报新闻评论的重要特点, 与党政机关报对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宣传、正面颂扬不同, 都市报关注的往往是贴近市民生活的新闻事件, 而它的新闻评论也是如此, 它善于从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件入手, 以一种质疑的态度表达观点。

(一) 新闻评论的定位

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记载, 而评论则是基于事实表达的意见和观点。一份报纸, 不仅需要有事实新闻, 而且更需要有新闻评论, 它是一份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所在。新闻评论“具有传播政策导向、表达自身立场、反映公众信息和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 对刚刚发生过的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 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 是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1]而对于都市报来说, 由于它所面对的受众是普通大众, 所以在新闻评论中, 处于精英阶层的作者往往从这一群体出发, 寻找自己与大众利益的结合点, 以通俗的语言既表达自身立场, 又对大众起到了舆论的引导作用, 并以一种启蒙的方式促使大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思考。

例如, 2012年6月28日的《华西都市报》有一篇题为《城管一“失足”, 常识便发笑》的新闻评论, 新闻事件为南京一名城管将摊贩踩在脚底下, 城管部门回应称该执法人员是协管, 不小心“失足”踩到摊贩。作者围绕着所谓的“失足”二字, 以近乎调侃戏谑的口吻, 对城管执法的不规范和态度的轻佻进行了讽刺, 作者的这一立场明显地体现了普通市民的立场, 而同时, 作者并未直言不讳, 而是另辟蹊径, 仅围绕“失足”二字, 虽然与市民的立场一致, 但角度不同, 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启蒙作用。

(二) 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 用通俗的话来说, 即对现实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著名的法兰克福批判学派认为, 批判思想“由于同其反映的既定社会相对立而成为历史意义, 照此而论, 批判思想本质上正是判断, 它决不推行一种不偏不倚的相对主义, 而是在真正的人的历史中寻求真与假、进步与倒退的标准”。[2]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具有批判意识的新闻评论来说, 它并不是表达对新闻事件的迎合或者绝对的正面肯定, 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对事件的质疑态度, 去发掘背后的真相所在, 它实质上是对事件性质的一种判断。

都市报新闻评论所秉承的正是这种批判性的思维, 在这些评论中, 否定性的态度远多于肯定性的态度, 精英评论者们不是对事件和既定结论的曲意逢迎, 而是站在对立的角度, 对之进行理性的批评, 切中要害, 针砭时弊。正如新闻评论《城管一“失足”, 常识便发笑》, 作者并没有与城管部门保持一致的口径, 也没有对该新闻进行正面的解释, 而是站在对立的角度, 从“失足”二字看到了某些城管部门的丑陋嘴脸, 而在讽刺之余, 作者仍不忘谆谆教诲, 告诫城管应当“以人为本”, 可以看出, 批判意识并非是一种绝对对抗的态度, 而是借批评的话语达到激励社会进步的目的。

二、都市报新闻评论秉承批判意识的原因

与党政机关报纸不同, 都市报是带有显著的市场经济性质的报刊, 在市场经济中, 与报刊具有直接联系的是两大群体, 一方为报业集团, 另一方则是报刊的读者群, 这两方之间的关系往往决定了报纸的风格。都市报新闻评论所具有的批判性的视角, 也是这种关系作用下的结果。

(一) 受众需求: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件表达质疑性观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受众的需求是具有营利性质的公司和集团所关注的主要目标, 报纸媒体行业也不例外。而纵观当今的社会大众, 一种质疑性的声音为这一群体中的多数个人所共同拥有, 这是由当前的时代背景造成的。

1. 社会转型期间的矛盾冲突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与转型, 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往往涉及到了大众百姓的切身利益, 如贫富差距问题、政府政策的执行问题、教育问题、腐败问题等, 无一不备受大众的关注。而由于法律和政策的不完善, 治理措施不到位, 以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复杂的原因, 导致许多矛盾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 身处其中的社会大众必然需要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表达一种对既定现状的质疑性的观点, 发泄心中的不满, 而都市报的新闻评论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比如2012年6月28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电商盯着价格标签是舍本逐末》便重点围绕着电器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冲突展开评论, 并从消费者的角度对这些促销活动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 这种质疑正是大众所需要的, 因为它关系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2. 大众的民主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各种矛盾丛生的当代, 大众的民主意识也空前增强, 他们更加注重维护自身的权利, 并反对那些对社会不利的观念和行为, 尤其是对于政府的政策, 大众也敢于对其提出质疑, “‘草根活动’是新闻词汇中最富有赞美意义的术语之一”, [3]这种积极参与, 融入社会的行为, 在多种媒体并存的时代里有增无减, 其中以网络媒体最为显著, 其堪称草根活动的“大舞台”, 大众在媒体中各抒己见, 或称赞, 或质疑, 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其他媒体中, 这种现象也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就都市报新闻评论来说, 其以批判性视角来观察问题的方式也正是大众民主意识提高的体现。

(二) 报业集团:迎合受众需求, 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报业集团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受众需求的影响, 由于社会矛盾的集中显现, 以及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 大众迫切需要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对社会现状表达质疑与不满, 这一形势使得以普通市民百姓为目标受众的都市报必须迎合受众的需求, 关注那些影响受众切身利益的事件。而在新闻评论中, 则需要表达出受众的质疑与不满的声音, 如此一来, 都市报才能够获得大众的青睐, 被大众认定为它是“表达自己的声音”的报纸, 从而增加销售量, 使得报业集团获取持久而不菲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望。

当然, 报业集团不会单单以出售报纸的方式盈利, 甚至报纸销售的利润远不及广告带来的利润, 但是, 前者却对后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受众对报纸的需求量往往与广告商对该报纸的投入资金的多少有关。所以, 报业集团迎合受众需求, 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质疑, 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报业的广告收入。

三、都市报新闻评论的理性批判意识的进步意义

一种理性的批判意识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具有党政性质的报纸评论是“慈母”, 那么具有批判意识的都市报评论则扮演着“严父”的角色, 它不以肯定和赞扬的态度鼓励那些新闻事件, 而是以否定和质疑的口吻揭露事件所隐藏的不良倾向, 这是一种理性的声音, 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一) 于政:舆论监督, 促进政府政策的出台和执行

在我国, 媒体是政府的喉舌, 而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首要原则, 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 应当允许媒体中存在不同的声音, 监督政府政策的出台和执行能力, 监督其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尤其是针对政府现行的政策所起到的实际效果进行监督与理性的批评。都市报的新闻评论往往承担了这一重任。

2012年6月22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文章《调控遭到阻力, 坚持还需更大魄力》, 便针对政府对房价的调控措施提出了理性的质疑, 评论认为, 政府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房价激增的现象, 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 许多地区的房价依然处于畸高状态, 货币政策与投资、地方政府与中央等都显现出了矛盾, 成为房价调控政策切实执行的阻力, 调控房价依然任重而道远。在这篇新闻评论中, 南方都市报便凸显了一种监督的作用, 它以理性的批判话语, 总结了政府政策的执行结果, 并督促了政府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二) 于民:引导舆论, 塑造大众的理性批判思维

都市报新闻评论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 发出了大众心中的不满和质疑的声音, 对维护大众的利益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除此之外, 都市报评论更大的作用应当是正确引导舆论和批判的思维, 对大众起到一种启蒙的作用。

处于社会矛盾集中的时代的大众, 虽然具备表达不满与质疑的民主意识, 但这种表达往往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以群体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效力”, [4]在表达个人不满时, 人们往往或者随波逐流, 无法真正说明自己的观点, 或者采取过激行为, 危害他人安危。大众的这种思维和行动方式迫切需要一种“领导”, 将他们的声音归结为一种理性的批判思维。

都市报新闻评论便起到了这种“领导”的作用, 它虽表达普通大众的观点, 但往往由精英知识分子进行写作, 将这些观点进行升华, 既能够将大众的不满情绪以理性的话语表达出来, 又能够对可以实现受众利益的部门施加压力,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大众的非理性行为直接作用于社会现实而起到的不可预计的后果, 从而真正地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而且在促使民众对现实进行理性思考方面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三) 于社会:针砭时弊, 批判不正之风, 改造社会风气

都市报新闻评论所针对的领域十分广泛, 比如教育、公司企业、娱乐、政府官员等, 可以说, 但凡大众能够接触到的、与大众利益相关联的领域, 都市报新闻评论都有所涉及。而在这些领域中, 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矛盾以及不良风气, 如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学生择校问题、农民工权益问题等, 这些无一不成为都市报新闻评论作者用笔尖进行“讨伐”的对象, 这些评论以理性的批判视角来判断事件的性质, 严词谴责那些不良的社会风气, 对端正这一风气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 2012年5月14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了评论文章《怎样避免评审的异化?教授应该是职务而不是职称》, 该文便针对大学教育所普遍存在的教授评职称这一现象进行了合理的批判, 评职称使得教师不在实际上下功夫, 而只会做出一些没有用途的文章, 教授的泛滥只是畸形地使学校形象“改善”, 却没有增添多少实际科研能力, 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教育的质量。这是一种学术风气问题, 也是一种体制和政策问题, 作者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针砭时弊, 无疑能够为那些热衷于评职称而不能自拔的教师们打了一针清醒剂。

总之, 都市报新闻评论所具备的这种理性批判意识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越是在社会的转型期, 越是需要这种批判精神, 于政、于民、于社会, 它都能够遏制不良现象, 促进国家与社会的积极发展。

四、批判意识背后隐藏的不足之处

都市报评论的这种理性批判意识虽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在一些层面上, 其仍然存在某些局限之处。

(一) 作者以精英阶层为主, 缺少大众直接的声音

都市报新闻评论的作者往往是知识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专家、学者、专职评论员等, 这一精英阶层虽然在文章中秉持着理性批判的精神, 义正言辞, 富有正义感, 但他们所表达的观点往往只能得到同一阶层中的人的认可, 文中所涉及到的说话的人物也很少是直接来自于普通大众,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评论所能够造成的实际效果, 尽管很好地引导了舆论, 却没有让普通人的要求得到切实表达。

(二) 对事件的批判难以触及到根本矛盾

都市报的新闻评论在对某一现象进行批判性评论时, 通常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但这些大都是一些改良性的建议, 并且往往只能够存在于理论层面。当然, 这种现象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媒体存在的原则有关, 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环境中, 媒体评论必然要小心翼翼, 尤其是这种带有批判性态度的新闻评论, 更要把握好其所论及的底线, 如果触及到了国家的“敏感部位”, 极易带动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

(三) 新闻评论少有精品

在市场环境下, 报刊注重新闻事实往往大于新闻评论, 因为新闻的时效性越高, 越能够使报业公司有利可图, 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明显比新闻事实的报道要弱得多。于是大量的新闻评论, 也成了大量的质疑和不满的杂烩, 其中也不乏雷同的观点, 缺乏新颖的思想。本以“立言”为目的的评论也几乎成为了快餐式阅读的牺牲品。

五、结语

具有一种理性的批判意识, 是都市报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 这种批判意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也是人民民主的一种体现形式。都市报新闻评论只有继续坚持这种风格, 在社会转型期坚持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 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另一方面, 这种批判性思维也需要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在快餐式阅读普遍存在的当代, 坚持以人为本, 以质取胜, 而不是曲意迎合商业化的盈利目标, 才能够做出更好的评论, 真正达到为报刊“立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立文, 彭文轩《.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的汶川地震评论研究[J].东南传播, 2010 (12) :131—133.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51.

[3]迈克尔.舒德森.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137.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篇5

关键词:英语 师范专业 “考证热” 理性分析

如今,“考证热”现象在我国高校蔓延并持续升温。单英语证书这一类,就有上海外语口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等。

迫于就业形势,大学生络绎不绝地奔向各式英语考场,以此作为求职的敲门砖。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这些证书缺乏科学地认识,只是盲目跟风,求得心理安慰。另外,一些用人单位把证书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考证大军”。但是,英语证书并不等同于就业保证书,只是能给求职简历增色而已。本文通过调查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考证情况,着眼于学生的考证认知和企业眼中英语证书与求职者能力的关系,旨在分析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考证的乱象,更好地指导他们科学地认识考证,并理性地对待考证。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为真实、全面地了解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考证情况,本项目团队成员设计了《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考证及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先后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校园内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90份,回收89份,问卷有效率为98.9%。其中,男女比例为10∶79,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为38人、35人和16人。除了问卷之外,小组成员还与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南昌十九中的教师、外贸公司负责人、翻译公司及字幕组进行了一系列交流,以获得更加详细的资料,以弥补问卷信息的不足。

2.调查结果及分析

(1)考证情况

如图1所示,回收的89张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1名学生正打算考证,66名学生已经考过证,还有2名学生既没考过证,也不打算考证。

调查问卷又列举了9个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证书,考证情况统计如图2所示: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英语证书(CET4/6)、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证书(TEM4/8)证书和普通话证书是最热门的三个证书,部分学生还想考教师资格证、驾照和翻译证。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考该证书的重要程度,如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的通过率相对较高,达到了85%以上。

为了进行更全面地调查,本次问卷还列举了一些非英语或者非师范专业的证书,结果发现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对小语种证书、计算机证书、导游证和驾照这类证书较为关注,非常重视证书的实用性。

(2)考证动机

本次问卷列出了6种考证动机,包括为求职增加砝码、出于自身兴趣、周围同学都考、为加学分、教师和家长鼓励考证、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票数依次为72、45、23、4、32和46,对比如图3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就业是考证的第一动力,其次是为证明自己和出于兴趣。由此可见,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有着明确的考证目标,喜欢挑战自我,且对各类技能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25.8%的学生选择了从众,体现出动机的不明确性和盲从性。

(3)考证态度

考证态度体现在对证书作用的认识、备考时间和考后想法上,问卷结果如图4所示:

关于考证的作用,有超过2/3的学生认为可以巩固技能或者充实自己,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是浪费金钱、耽误学习,还有5名学生表示不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考证有着积极作用。

学生的备考时间不会太长,集中在1~6个月,这个时间长度还是合理的。另外,如果第一次考试没过,有超过九成的学生会选择继续奋战,这显示出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对拿证的执着程度。

考证与专业、就业密切相关,所以问卷也涉及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并非所有师范专业学生都想成为一名教师,有意从事外贸、翻译、对外汉语、自主创业的学生居多,这主要与学生对专业满意的程度有关。

二、应对策略及建议

1.大学生应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理性对待考证

许多大学生对于考证缺乏科学、清晰地认识,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秉着“多一个证书,就多一条出路”的想法,只是通过考取证书来寻求心理安慰。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迷茫的大学生只能用考证来“充实”大学生活,甚至有的学生为此放弃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盲目考证的行为就本末倒置了。

大学生应根据个人需要,克服从众心理,理性考证。证书不等于能力,专业学习与证书考试孰轻孰重,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如果一味地追求证书,而忽视了提高自身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那么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禁不住考验。因此,学生应理性选择,明确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考证。考证前,仔细了解该证书的作用;备考时,合理安排时间,不耽误专业知识的学习,全力以赴,在备考过程中提升自己。

2.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帮助英师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证观

各类证书的导向性对高校课程的设置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高校应注重培养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如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途径之一,是要求学生试讲,那么在培养计划中,教师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能力并重,通过增加培训和锻炼机会,帮助学生习得合格教师的各种能力,减轻他们的考证压力。

英语师范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而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还应该深谙两种或多种文化。当前,高校对英语专业方向的设置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商务方向、翻译方向和教育方向。面对琳琅满目的证书,求知欲强的学生很可能盲目地准备各种证书考试而荒废专业课的学习。为此,高校英语学院不仅要开设各种实用的选修课程,还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3.用人单位应摒弃错误用人观,进入学校开展宣讲会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的职业了解不深,导致他们抱着“有证在手,毕业不愁”的错误观念,盲目地准备各类证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财力。因此,用人单位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摒弃“证书即能力”的观念,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人才;其次,用人单位应积极走进校园,在招聘会或宣讲会上讲明招聘条件,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为就业指明方向。另外,学校还应开设职业生涯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对求职的有效认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

三、结论

总而言之,“考证热”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证书是学生自身能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大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还能扩展知识、提高能力。但是,我们也应在考证乱象中拨清思路,明确自身发展方向,科学地对待考证,从而理性考证。首先,大学生应避免盲目跟风考证,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专业,有选择性、有目的地考取证书;其次,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培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证观;最后,用人单位要摒弃“证书即能力”的用人观,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高校应注重英语师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星星,陈超,石秀丽,刘艳,金雪雪.英语考证现象的调研与反思[J].海外英语,2011,(5).

[2]李德意.现行各类英语证书对大学生求职公司及岗位的影响[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11).

[3]邵俊,王碧磊.大学生考证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

[4]黄训奇.高校考证热:山雨欲来风满楼[J].大学时代,2004,(8).

[5]于爱萍,大学生“考证热”的冷思考[J].青年时讯,2003,(11).

[6]胡志宇,代璐.浅谈大学生“考证热”[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分析 篇6

目前, 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后工业时代即将到来, 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娱乐产业化发展, 娱乐经济成为一种产品注入各种文化产业形成产业链。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 人们对满足物质需求的关注, 对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善物质生活和改造外部世界的热情, 使得当下现代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缺失, 促使他们在内心中渴望富有刺激性、消遣性、轻松活泼的文化产品出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演变为渴望富有人情味、故事化、趣味性的新闻节目出现。另外, 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 和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众多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 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 各家媒体也都在新闻的内容和编排上做了很大改变,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

新闻娱乐化的内涵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在国内, 目前比较流行的新闻娱乐化的定义是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教授在《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一文中提出的:综合媒介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来看, 就内容和形式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 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潮流。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 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另一方面, 娱乐化就是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在内容上, 新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 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 加强贴近性, 衍变为一味地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 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笔者认为, 新闻娱乐化在我国是有着深刻发展根源的, 作为媒体正常竞争所使用的手段之一, 新闻娱乐化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产物, 对新闻娱乐化应该持积极正面的态度, 而国内对其几乎都是持否定态度。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是新闻过度娱乐化的特征, 应将两者分开。

辨析新闻娱乐化、娱乐新闻与新闻过度娱乐化。新闻娱乐化是21世纪新闻媒体变革的主要表现, 是媒体间竞争的手段之一, 合理地使用新闻娱乐化手段可以激发人的兴奋点、动情点, 能使观众兴奋起来, 产生收视欲望。

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两者之间是隶属关系, 新闻娱乐化的新闻选题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不仅仅包括娱乐新闻这样的软新闻, 同时还应该包括新闻专题、调查性报道、访谈性新闻节目等。在新闻中适当地加入人情味、故事化、趣味性要素, 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可看性, 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 还可以在时空上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 从而提高新闻的价值。新闻过度娱乐化是指新闻节目违背新闻传播规律, 以片面追求受众注意力为目的, 以降低新闻信息准确性为代价, 夸大新闻的轰动效应, 过度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新闻过度娱乐化严重破坏了新闻传播的实质和内涵, 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合理性因素

首先, 谈一谈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传播策略。

人情味。爱森斯坦曾说过:“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 又从情感引向思想。”在新闻节目中, 新闻的制作者要将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人性的光辉蕴涵到作品中:对于不幸的人的同情和怜悯, 对于不人道行为的鞭挞和批评, 对于不民主做法的愤慨和揭露, 对于偏见的警觉, 对于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电视新闻如果能将情感因素运用得当, 就能够对受众产生积极影响, 除了能够从情感引向思想之外, 还能够形成再传播, 形成社会舆论, 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故事化。通过将电影、戏剧中悬念和冲突的设置运用到新闻中, 从而达到对节目的故事化处理, 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 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这样的新闻节目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我国目前众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都将故事化作为节目的选题标准和要求。例如,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就提出了“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原则。在使用时要注意对新闻事实不能虚构, 只是在形式上使用故事化的手法, 使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和新闻的舆论监督相结合, 逐渐成为一种新闻节目发展趋势。

趣味性。在新闻故事化的叙事中, 还可以通过加入音乐、FLASH动画、特效等元素增加节目的可视性。另外, 主持人的动作、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传达和口语化的“说”新闻方式都使电视新闻节目具有趣味性。

其次, 谈一谈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传播效果。

报道手段多样。真正的新闻不但角度新颖, 而且形式完美, 积极调动多种传播手段, 共同参与新闻的传播。例如有些新闻栏目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 还播放与此事件类似或相关的电影片段, 甚至还会在对新闻做完述评后配上音乐, 增加新闻节目的艺术性。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加丰富的手语动作配上形式多样的图片、电影片段、动画一起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娱乐化的电视新闻节目, 它自然会给人以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魅力, 可感可信, 回味无穷。

以受众为中心。作为新闻工作者, 我们需要做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 娱乐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可以说正是体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宗旨, 以观众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 从选题到播出每一个环节都紧贴观众需要, 通过贴近性、服务性赢得受众。有的新闻节目甚至还会邀请观众作为嘉宾一起参与互动和传播, 达到了参与再传播的效果。

娱乐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平衡。追求娱乐价值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消费文化的典型特征, 尤其是电视,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已成为每个家庭的主角。从“超级女声”到“中国达人秀”, 电视娱乐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休闲放松心情的主要方式。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解读信息, 如果能够将节目的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相结合, 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就能够实现传递信息和娱乐放松的兼顾。

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

新闻过度娱乐化弱化了新闻传递信息资讯的功能和重现事件真相的本质。当受众通过媒体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 会妨碍人们看清新闻事件的真相, 会影响人们的正确决策, 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损害媒介的公信力, 也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及个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娱乐化所蕴涵的“麻醉作用”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受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 就会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尤其对于辨知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 盲目认同媒体所展示的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 沉迷于色情和暴力画面, 易造成其在消费上盲目攀比、人际交网中滥用暴力等失范行为。

过度娱乐化会导致记者责任意识缺失。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 很多记者大炒丑闻, 甚至有很多消息是记者们没事找事、故意编造的“很黄很暴力”和“娇身冠养”成了很多网站、贴吧的关键词, 模仿“艳照门”风波, 更有盖过始作俑者之势。许多新闻记者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除了炒作以外, 在一些硬新闻中, 也出现了“看客心理”。只注重“娱乐化”而忽视媒体所肩负的良知和责任, 将娱乐凌驾于准确、客观、真实之上是不符合受众需求的。

娱乐化的新闻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生事物, 在受众市场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按摩”。现代电视传媒就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在实现传递讯息的同时, 起到“按摩放松”的作用, 但是,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 防范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出现, 使娱乐化在新闻传播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这样做不仅不违背新闻规律, 而且还能增强传播效果, 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新闻价值与娱乐价值共存。

参考文献

[1].马松娟、郭亚婷:《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传播》, 2006 (10) 。

[2].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 (2) 。

[3].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关于新闻采编策划的几点理性思考 篇7

中国目前已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新闻传播活动逐渐在社会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甚至可以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十几年间, 新闻界不仅提出了很多关于新闻采编策划的理论研究, 并且也加大了实践应用的力度。做好新闻的采编及策划工作, 可以提高新闻媒体的产品质量, 可以使广大观众读者受益匪浅, 可以创新新闻媒体界的传统模式。

1 新闻采编策划的定义

新闻采编工作是对新闻信息进行确定、采集、处理、制作的过程, 包括采访和编辑两部分。有如下特点:立场明确;信息量大;处理果断;传递迅速。

新闻策划工作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在遵从新闻规律的前提下, 确定好准确的目标, 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去糟粕取精华、去伪存真、由外及内地探索和分析, 发掘已知、把握现在、期冀未来, 做出应对措施, 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其关键点是:寻找最佳切入点;选择科学分销路;借机提高知名度。

2 新闻采编策划的重要性

采编工作是从新闻的事实出发, 获取足够多的新闻线索和素材。新闻采编工作不但关系到新闻的内容和丰富程度, 也关系到新闻是否能够满足时效性和真实性。新闻工作者要加强重视采编工作。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1) 新闻采编工作与新闻内容的丰富度、全面性、真实度息息相关;2) 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工作的基础之一, 若没有良好的采编做后盾, 其他后续工作将难以实施;3) 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新闻策划工作是选取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新闻事实案例展开角度独特、选材典型、立意标新、品位深层的报道, 能够深入反映事物的社会价值, 揭示真正的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 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从而发挥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据经验总结, 良好的策划对于新闻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加大深度, 保障了报道质量;2) 切中要点, 增强了渲染效果;3) 把握方向, 引领了社会舆论;4) 优化资源, 升华了媒体特色。

3 新闻采编策划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新闻采编的新闻内容的挖掘深度不够。对于一些突发案件以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案件, 采编工作人员要能及时迅速的到达现场并获取有用的新闻素材, 跟踪采访报道, 充分表现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但在深层次上的剖析力度不够;

2) 新闻采编的形式单调。现阶段的新闻采编工作大都是通过专业的新闻记者完成, 而工作人员应用的采编方式仅限采访式。如今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要求采编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 新闻采编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新闻采编工作要求采访和编辑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能够从众多基础素材中提炼出典型、价值的新闻事件。

3.2 新闻策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新闻策划的同质化。如果策划人员缺乏创新思考精神以及对事件独特的见解, 那么在对同一案例的报道, 往往容易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这样导致广大观众读者的排斥心理, 对于新闻报道将不再感兴趣, 阻碍了新闻界的发展;

2) 新闻策划被误导为策划新闻。新闻策划是一种新闻报道手段, 必须坚持真实性的基本原则, 但有些策划人员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故意扭曲事实, 扩大影响, 炒作新闻。这将会严重毁坏了媒体的良好形象, 造成读者的反感;

3) 新闻策划的滥用。新闻策划在新闻媒体界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很多媒体将新闻策划看成是行业竞争的至尊法宝, 导致新闻策划被滥用, 已经严重偏离了它本来的发展宗旨及奋斗目标;

4) 新闻策划逐渐倾向于低端产品。现阶段整个社会的风气逐渐浮躁, 很多家媒体创造了许多比较低端的产品以迎合消费群众, 这样对提高新闻策划产品的层次水平产生了消极和负面影响, 阻碍了新闻策划工作的长远发展。

4 如何做好新闻采编策划工作

4.1 做好采编工作的具体措施

1) 新闻采编工作要加大对新闻事件深层次的挖掘力度, 使新闻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创新思维, 开阔视野, 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新闻事件进行扩展, 使广大群众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和了解整个事件过程;

2) 新闻采编的工作模式要进行革新和改变。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积极拓展新思路、新方法, 在利用传统的采访方式的同时, 也要采取部分创新的科学手段, 使新闻采编能够与时俱进, 更加适应社会发展;

3) 新闻采编工作要大力创建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我们应该加大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力度。结合自身情况, 积极探索高效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 完善采编的人才机构, 提高采编工作的质量, 使采编工作增添无限活力。

4.2 做好策划工作的具体措施

1) 新闻策划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策划能力。新闻报道因其具有受众广泛、手段先进、竞争激烈等特点, 故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素质以及扎实的基础功底, 新闻工作者要全面掌握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以及科技文化的潮流动态, 尤其要十分明确新闻报道的对象及本质。总之, 新闻工作者要有开放、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 要有独特的联想能力, 要有深层剖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2) 新闻策划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及判断能力。无论在任何领域和任何行业, 工作人员都应具备的一项素质是创新能力, 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创新在新闻策划中主要表现在:新闻制作、新闻摄制、新闻采访防范、新闻报道角度、新闻选题等方面。新闻策划的创新就是报道别人尚未关注的新闻事件、发表别人尚未挖掘的新闻动态。新闻策划人员要时刻擦亮双眼、激活头脑, 想别人不敢想, 做别人不敢做, 抢做新闻报道的先锋。

3) 新闻策划要具有竞争意识。市场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最大差别就体现在竞争性, 因此各家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我们进行新闻策划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效益。现阶段新闻媒体数量越来越多, 很多家媒体争相抢夺同一个新闻事件,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心, 在别人动作之前快速出手, 保证新闻策划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5结论

新闻采编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 掌握必备的技巧, 并按照具体流程, 完成整个采编工作。新闻策划是媒体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 成为新闻界的关注热点。良好的新闻采编策划, 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可以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 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要正确进行新闻的采编及策划工作, 使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伟.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与创新发展策略[J].华章Magnificent Writing, 2011 (16) :255.

[2]陈新华.艾丰的新闻策划观:如何寻找共同利益、“趋利避害”[J].新闻知识, 2010 (10) .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篇8

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呢?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格原动力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综合系统。人格也是一个复杂的集合, 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许多元素。它具有功能性、稳定性、统合性和独特性。

通俗地讲, 人格是指人的个性、品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也指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人格魅力则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能够吸引人的力量,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格原动力是指人格本身具有的力量, 是人的“本质力量”。比如亲情, 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亲缘关系。而这种遵从亲情的人格在亲族群体中无疑是具有魅力的。这种遵从亲情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趋向就成为人格原动力。

同样的道理, 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有公而忘私、先忧后乐的品德, 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与人为善的仁爱之心, 有开创事业的雄心和思路, 有藐视困难、不惧挫折的乐观精神和勇气。这就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人格原动力。假如你只是庸庸碌碌, 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或者自私自利, 蝇营狗苟, 一心向上爬, 并不考虑如何努力搞好工作、拓展事业, 那么你就会缺乏人格原动力。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格表现力

如果说人格原动力是内在的涵养性, 那么人格表现力就是外在的形象化, 是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物化。比如一个自信的人, 一定有精神品质的外在表现。眼睛炯炯有神, 姿态昂首挺胸, 话语铿锵有力, 步伐虎虎生风, 这种表现无疑会产生吸引人的魅力。而举止猥琐, 唯唯诺诺, “磨子压不出个屁”, 或者“半瓶子水咣当响”,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谁都不会喜欢这两类人。

大家都希望与别人和睦相处, 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进而获得他人的理解、信任和友谊。然而, 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交往双方。一个人不但要善于接受他人, 同时还要能够为他人所认同, 相互间的关系才会不断发展。

人格表现力强的人, 智商和情商往往都是一流的, 他知道怎样办事, 更懂得怎样做人。他们大都能面如桃花、口吐莲花、妙笔生花。这样的人, 你和他不在于距离的远近, 而在于心灵的靠近。你和他相处时间长了, 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好感、信赖和钦敬。这便是人格表现力所发挥的优势。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格影响力

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人际关系时, 具有人格影响力的人都有恰到好处的表现。

在情绪上, 保持开朗乐观、豁达振奋、平衡稳定的心境。这些人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对他人真诚热情、和蔼友善、富有同情心。关心集体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与人相处时能令人心情舒畅, 给人带来欢声笑语和愉悦的气氛。

在理智上, 目标明确, 感知敏锐, 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 行为自觉, 善于支配和克制自己, 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 表现得积极主动、勤奋认真。

在意志上, 有进取精神, 善于严格要求自己, 勇敢果决, 自谦而不自卑, 自立而不自傲, 遭遇挫折时坚韧不拔。

具有上述优良品质特征的人, 往往是受别人欢迎和倾慕的人缘极好的人。一个人能受到群体的认可、容纳和欢迎, 他实际上也就具备了人格影响力。

人格影响力是基于原动力和表现力的一种高层次吸引力或亲和力。人格影响力的核心是一个“和”字。它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原因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必要性。新闻工作者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争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要经常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 倾听群众的心声, 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 真正与广大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乐于奉献,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践行宗旨的过程中提升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要争做先进文化的代表,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 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信任党和政府, 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时时处处做群众表率, 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和凝聚广大群众, 要在发挥模范作用的同时提升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必须带头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即使有的改革措施暂时影响了自身利益, 也应胸怀大局, 放眼长远, 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积极促进改革开放事业, 身体力行, 艰苦创业, 从而推动改革取得新进展, 开放出现新局面。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财富应该是人格。广大群众最看重的也是一个人的人格。中国古代的孝廉, 一般是无须考试而直接推选的, 其主要的标准就是人格高尚、口碑极好。事实证明, 看重人格魅力, 自古就是这样。

美国纽约最著名的摩根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莫洛, 因为人格高尚, 博得了大财团摩根的青睐, 一蹴而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商业巨子。

新闻工作者应该成为新时代的孝廉, 成为中国特色的莫洛, 应该在新闻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的迫切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党和政府正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 应该提高对遵纪守法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自我教育, 强化纪律约束, 自觉抵御各种诱惑, 坚决克服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新闻工作者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尊崇传统美德。一要公道正派。公道自在人心, 正派受人钦敬。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据传组织部门考查干部, 主要也是看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是否公道正派。二要善待自己。要有理想, 有追求, 有善心。善待自己就是要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拥有, 珍惜自己的品德, 珍惜自己的声誉。管好自己, 不出事, 让亲人放心。三要积极进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善于反思自己的言行, 不断提高加强自己。四要作风过硬。要坚持操守, 艰苦朴素,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不要纸醉金迷, 自甘堕落。

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修养, 进而搞好工作, 这样才有助于提升人格魅力。

新闻工作者怎样提升人格魅力

讲原则, 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1.要讲正气。正气是弥漫于天地之间, 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那么一种浩然之气。正气也是人的一种优良品质。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写过一首著名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这首诗是对“正气”一词的最好诠释。新闻工作者要树正气, 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确定明朗的政治态度、坚守铁定的政治纪律。采访报道要务求客观真实, 民间采风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亮点, 大力宣传好人好事, 同时不能回避社会矛盾, 不要刻意隐瞒祸事灾情, 报喜不报忧。2.要反对邪气。身正不怕影子斜, 要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自己就要行得端、走得直, 光明磊落。在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时, 才会有敢于战斗的勇气和魄力。牢固树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意识, 面对歪风邪气时, 才能稳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永远保持对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的免疫力。要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 敢于曝光丑恶现象,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注意生活小节。在日常生活中, 小节不注意, 就有可能失去大节。新闻工作者务必从思想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 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注意小事, 管好细节, 时时处处都要提高警惕。不但在八小时之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而且不因身处八小时之外而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有的人总是喜欢把自身的某些小毛病、坏习惯当作一种所谓的潇洒。然而, 身为新闻工作者, 如果小节不慎, 就像一枚锈蚀的螺钉可以损毁整个机器一样, 不但会损毁自身形象, 严重的还会损害集体形象, 影响一方发展, 甚至有可能使自己违法犯罪。

那些看似无伤大雅、无碍大局的小毛病、坏习惯, 恰恰就能导致“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的恶果。

讲方法, 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把工作做细, 增强感召力。要与群众交朋友, 做百姓的贴心人, 乐于为他们的成功进步提供条件。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送人鲜花, 手留余香。在生活中向别人施以援手, 往往会使自己受益。

新闻工作者也要做一个知识全面的人, 让思想激活, 增强影响力。必须不断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注入源头活水, 经常“充一充电”, 努力成为多面手、活字典和政策通。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刻苦学习科技知识, 不断提高发展本领, 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新闻工作者还要做一个业务熟练的人, 向实践求新, 增强吸引力。业务是立身之本。光靠吃老本将无法胜任新的工作, 要主动到基层、到经济建设一线、到艰苦环境和复杂形势中, 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 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 积累新经验, 增长新本领。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 远离一般、拒绝平庸, 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到淋漓尽致、精益求精。

讲气度, 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外界, 而是自己本身。被人误解的时候能洒脱一笑, 这是一种豁达;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 这是一种坦然;无奈的时候能泰然一笑, 这是一种大气;危难的时候能轻蔑一笑, 这是一种自信。一个人的态度是素养和境界的具体表现, 一个人的胸怀是心灵和气质的宝贵升华。

新闻工作者肩上的担子很重, 导向上出了问题就是重大事故, 所以说新闻单位无小事。大家谨慎认真, 如履薄冰, 在问题出现之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一旦出了问题, 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有什么纰漏, 而不是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好像自己没有错, 全是领导同事惹的祸。一味推卸责任未必不是自私和没有担当的表现。“古之君子, 对己也重以周, 对人也轻以约。”新闻工作者只要勇于反思自己、多作自我批评, 就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就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搞好工作:今天拼搏, 有今天的成绩;明天拼搏, 明天一定还有成绩!拓展事业:有低谷的时候, 也会有辉煌的时候;有条件差的时候, 也会有条件好的时候。新闻工作者应该鼓励、激发和带领群众在困境中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

新闻媒体事业要想形成新的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在运行机制的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新闻工作者具有人格魅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摘要: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原动力、人格表现力、人格影响力。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讲原则、讲方法、讲气度, 才能提升人格魅力。具有人格魅力是新闻工作者搞好工作、拓展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人格魅力,原动力,表现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篇9

新闻舆论监督指的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政府或者企业等组织进行的监督, 对于政府、企业等组织造成舆论压力, 使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公众的手段。它是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我国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新闻媒体道德的急速沉沦

自今年4月初中宣部等九部门发出通知以来, 在全国新闻和司法领域, 展开了一场深入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攻坚战, 下发《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就当通知刚发布不久, 21世纪网站又由于新闻敲诈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是又一次“专项行动”的死灰复燃, 这是又一次新闻媒体道德的急速沉沦。

21世纪网作为新闻媒体, 本应做好本职工作, 秉承公开客观的职业道德, 服务大众。却通过中介公司, 敲诈没有和本单位“合作”的、即将上市的IPO公司, 寻找公司负面新闻, 放大问题, 从中获取“有偿不闻”的收益。自2010年4月起, 收取每家企业20万至30万费用, 获得新闻敲诈累计数亿元。

IPO公司为了上市, 不希望有不好的新闻报道, 一旦发现有不适当公司上市的新闻报道, 便会通过中介公司, 联系新闻媒体, 用金钱买下新闻报道。作为新闻媒体便可以获得“无为”的报酬。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模式就给新闻敲诈铺平了道路, 成为了敲诈的“同谋者”。

21世纪网站利用自身网站的优势, 有着广泛的影响性和舆论吸虹性, 成为了新闻敲诈的理想乐土。它慌以舆论监督为由, 向IPO公司敲诈勒索。这种行为属于新闻敲诈。新闻敲诈指的是一些媒体机构和新闻采编人员, 滥用新闻采访报道权, 对基层单位企业和地方官员等进行敲诈勒索, 谋取不法利益, 甚至铤而走险、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追名逐利, 索要钱财。

在21世纪网工作人员称这种行为就像是吸毒, 使工作人员从最开始的犹豫到后来的渐渐麻木。利用被敲诈对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模式, 屡试不爽, 最后胡作非为。这种有偿不闻的行为是让公众厌恶, 令同行不齿, 其行为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新闻舆论监督异化失范

1. 全媒体时代带来的生存压力

近年来, 各类电视、报刊、网络、学术研究中频频出现“全媒体”这一个热点词汇。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 及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它构画出了由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组成的复杂网状图景。同时, 各个媒介的组合之间的全面互补与互动, 形成了立体动态覆盖, 实现投入最小, 传播最优, 效果最大。

据CNNIC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不仅如此, 智能手机的普及, 使移动互联网络异军突起, 手机网民数已占网民总体的74.5%, 这使网民的表达与参与更加方便快捷。新型媒体flickr、RSS、TIWTTER、facebook、youtubo、Myspace、bebo等都通过发布平台, 让大众参于社会问题, 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量媒体, 特别是传统媒体生存越来越困难, 各种各样的媒体为了生存, 不免拼力厮杀互不相让, 媒体“妖魔化”、“低俗化”屡见不鲜。一些行业报或跨区域报, 生存难度最大, 迫使这些媒体孤注一掷, 铤而走险, 挖空心思擅用所谓新闻监督利剑, 进行新闻敲诈。

2.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缺失

以往的新闻媒体以客观中立作为社会监测器。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首先要保证行业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而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崇拜金钱至上, 甘愿成为“孔方兄的奴隶”。将自身的经济利益置于首位, 忘记了以往自身的素质要求, 模糊了自身职业定位。这种道德的急速沦丧不仅仅败坏了自身形象, 同时也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新闻敲诈发生多年, 已经渐渐形成了固有的特征。

⑴有模式有套路。

以前仅仅是个别媒体的零敲碎打, 现在还有中介公司专门从事此类活动。可见其市场之大, 数量之多。金钱交易新闻敲诈者的行为之所以能够得逞,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敲诈者的配合些被敲诈的单位和个人往往出于担心媒体曝光其问题会造成自身名誉损害和更大的财产或名誉损失, 而不得不采取破财消灾的方式, 要求敲诈者放弃媒体曝光和批评报道。一次次的敲诈成功, 在媒体行业受到宣传, 使得群体形成仿效。最终成为有模式有套路的模板。

⑵散于各领域, 财经领域突出。

新闻敲诈中典型案例数量很多, 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也是新闻敲诈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在社会争论性比较高的领域, 如征地, 拆迁, 食品安全等。他们也是有着“捂盖子”的定势思维, 怕有些事情曝光后, 会引起自身不利情况的发生, 政府部门也考虑到政绩等因素, 所以一旦遇到了新闻敲诈, 也是拿钱消灾。随着新闻媒体走向市场, 媒体运营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 那么与资本企业的联系便会越来越密切, 所以现在又屡现于财经界, 主要是IPO公司, IPO公司作为民营企业, 和媒体联系机会少, 又迫于上市压力, 所以被媒体视为合适的宰割对象。

三、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理性回归

1. 依法打击毒瘤

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法制才有保证, 没有法律支持支撑就好比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我国要依照法律实施强势的打击措施, 达到对于此类行为的威慑和警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要做到一旦发现绝不手软,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舆论曝光力度, 让违法行为身败名裂, 无处可逃, 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吊销出版许可证, 对于违法违规的人员吊销新闻记者证的, 同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查处中介公关公司。取缔这种非法活动的进行。

严肃打击此类行为, 是挽救媒体公信力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顺应民意的现实需要。

2. 注重新闻伦理道德建设

“媒体本位”思想, 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新闻主播本·华莱士提出, 具体是指新闻媒体要认清自己的功能与职责, 媒体从业人员要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21世纪网新闻敲诈事件中, 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缺乏“本位”思想。忘记了自身的职业道德。为了金钱可以故意夸大新闻事实, 严重违反了媒体人的职业道德。这种行为让媒体人形象大损。本应该以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为己任的新闻媒体毫无公信力可言, 严重危害了新闻媒体的可信赖度。

要注重新闻伦理道德建设和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明确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诚信是媒体人的从业素质。媒体自身也应该使得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提高行业从业者的责任心和道德观。

3. 不做“沉默的羔羊”

对于被“敲诈”的单位或者个人, 不能当“沉默的羔羊”, 他们的沉默使得新闻敲诈的成功。所以, 在受到新闻敲诈时, 单位个人应该据实举报, 诉诸法律制裁。不能任由摆布。

对于这样的举报机制要建明确建立, 同时要扩大举报渠道, 建设举报电话等。同时还要保护好举报者的信息, 不能全部公开, 要考虑到事后报复等行为的发生。在事前, 尤其是对于准备上市的IPO公司, 政府对于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时, 一定要注意保护上市公司信息。不能让他们成为某些新闻媒体的刀下肉。

4. 加强新闻媒体内部建设

新闻媒体若没有职业纪律的约束, 这样的自由言论权利很可能异化成为一种自身谋取利益的工具。新闻媒体有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 同时也应该履行被监督的义务, 要把可能滥用的权利关在笼子里。

新闻舆论监督更靠的是媒体内部自身建设健全。在对于舆论监督的新闻选题上, 不能随意, 上级部门做好把关, 一旦发现有本单位人员有问题倾向, 立刻进行严肃处理。此外, 要严格审查新闻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 做好资格不达标人员的去留工作安排, 以此净化从业人员队伍。同时, 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大, 要积极开发思路, 转化发展模式, 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创收。

摘要:昔日有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之称的新闻媒体, 发生了一次次的道德急速沉沦, 引发了全社会的广大关注。本文从最近发生的21世纪网站新闻敲诈为引, 根据我国新闻媒体实际情况, 探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异化失范的原因和特征, 同时规划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理性回归之路。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异化失范,理性回归

参考文献

[1]新闻敲诈典型案例公布.人民网.2014.4.1.http://news.163.com/14/0401/09/9002ION500014JB6.html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 2009 (06) .

理性新闻学的专业论文 篇10

秦晖认为“大共同体文化本位”[2]的文化境脉使得东方世界的人們更乐于使用共同体,也更倾向于参与共同体实践与构建共同体实体。的确,我国历来有着教师合作的传统,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如此,且不乏相关的组织与载体。例如学校内部的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研究小组,区域层面的名师工作室、教师研训联盟与项目合作团队,超越中小学边界的U-G-S(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共同体,乃至延伸及网络的各类交互空间等。这些或实存、或虚拟的对话平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教师聆听他人的教育见解,言说自己的教育理解,持续改进教育行动的公共空间。因此,我国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往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我们感”色彩,使得肇始于西方的PLC及其最核心的合作理念,在我国落地时并无显著的水土不服之困。从某种意义而言,恰恰是我国这一东方式的集体文化取向为PLC的本土化生长提供了可能性。进而,PLC理念与本土化的教师合作实践嫁接、转化与融通,渐次衍生出了具有中国烙印的PLC类型与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倡导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加入PLC,并非意在摒弃或者推翻当前正在运作的教师合作组织,也并非煽动教师逃离所在的学习型组织,如功能完善、运转良好的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与名师工作室等。相反地,文章旨在借助PLC的理念对我国中小学当前的教师合作组织加以重新审视,重塑共同体式协商机制,重建教师的学习与交往方式,重构教师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以及,为未来新增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提供一些可能的建构策略。下文将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三个核心要素说开去,分别阐述基础教育领域在构筑专业学习共同体时,如何形成PLC的共同愿景,PLC倡导什么样的专业学习,以及什么样的PLC才是真正有效的。

一、PLC的愿景与精神: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比共识达成更值得关注

(一)真正的PLC是尊重异质性的教师联合体

关于PLC成员性质的论争从未停止过,即究竟是同质性PLC还是异质性PLC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者们从各自的立场给出了赞同与反对的意见。就概念范畴而言,PLC隶属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终极目的在于,借助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对话性实践促进成员的身份重建与新知识的创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亦如此。换言之,合作与对话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主要路径,而差异性是合作与对话的基础,因此,成员之间的异质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如迈克尔·富兰(M.Fullan)所言:“任何系统成长的可能性需通过与不同的和不相似的事物建立联系来实现,而不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3]例如,U-G-S共同体同时兼具高校、政府与基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三方因其服务的教育对象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扮演不同的教育角色,拥有不同的经验结构,运用着不同的话语体系,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行为等。可以说,这些差异性恰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资源,它们一方面帮助PLC成员破除“共有惰性”,另一方面为形成的新的知识与规范做好了准备。故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基础是异质性,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持续发展的活力也在于成员之间的异质性。

(二)PLC共识形成于不同意见的碰撞与交叠

PLC的共同愿景体现为共同体成员对于自我和共同体未来发展图景的一致性理解,也就是共识。同时,PLC成员的异质性决定了共识达成的艰难性,期间必然蕴含着无数次的交锋与妥协,不同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对抗与说服。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关注的重点应该并不在于寻求共识,而是强调不同意见的表达。[4]换言之,在PLC的建构过程中,共识既非前提,也不是结果,而是共识形成过程中所有的现场声都能被认真聆听,且对共识的形成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知道,寻求共识的潜在话语意味着PLC的建构过程中必然存在歧见。因此,为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创设契机,形成良性协商机制,才是PLC追求共识的真正用意。当然,PLC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基本共识,即让每一位教师享有专业发展的机会,养成共享与互通不同知识与体验的共同体精神,促进持续的专业学习。在PLC基本共识之外,各类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与行动皆需达成一定的共识。为此,PLC需规范例会制与议事制,保障交流的时间与地点,这也是PLC建构所需要的支持性条件。比如,教研组与名师工作室研修主题与研修计划拟定皆由每一位成员协商拟定,共同体的活动时间与地点都应得到相应保障。因此,追求共识非但不是对教师独立思考与个体诉求的拒斥,而是秉持尊重与保护的态度,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形成最大限度的重叠共识。

二、PLC的实施范式:“专业需求—专业对话—专业行动—专业反思”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一个核心关键词是“专业”。杜福尔( Dufour) 和伊克( Eaker) 也曾提出专业是指“一个人在专业领域有所专长,不仅要进入这个领域的高级研训课堂,而且要站在该领域不断发展着的知识领域的最前沿”[5]。这意味着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并且是一个能将最近学术进展转化为教育行动的职业。结合教师的专业生活日常与学习的对话性实践性质,我们尝试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范式概括为“专业需求—专业对话—专业行动—专业反思”。

首先,教师的“专业需求”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践困惑与难题,表现形态为即时性与情境依赖性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诉求最为迫切的部分,应亟待解决;二是来自教育理念变革对教师的外在要求,表现形态为理论性与抽象性的学术性知识,是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潜在需求,需缓缓滋养。其次,“专业对话”指教师带着发展需求进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或与他人展开专业碰撞与争鸣,或参照PLC的共享资源库进行释疑,即通过与他人和资源的对话性实践完成专业学习活动。再次,“专业行动”指教师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之中经专业对话之后,形成自我的教育理解,躬行实践,在行动中检视原有的教育经验。最后,“专业反思”是学习这一对话性实践的第三个维度即与自我的对话,教师借助反思重新审视自我与共同体的关系,以及重构自己与共同体的经验世界。

由此,教师在PLC的运作循环中不仅完成了四个阶段的专业学习,也意味着教师实现了Wong所提出的双回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6],即个体通过参与PLC,不仅对完成了对个体与共同体原有错误认知与规范的纠偏与澄清,同时也创生了新的知识与规则。

所以,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中可以依据PLC的实施范式,设计如下共同体式活动。比如,为聆听、实践与重构教育经验,PLC可以设计一些共同体课程。帮助教师暂时从日常繁忙的教师角色中暂时脱离出来,带着问题以学习者的身份“聆听”当下教育教学的进展与前沿;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行动中、在与同伴的对话检视所聆听到的新理念;借助研修课程,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重构”;比如,也可以借助名师工作室开展基于课例研究的各类教师专业活动,名师工作室研修的特征为唤醒与浸润,即“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与信念,使PLC的理念与行动“浸润”至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动力在于其强烈的专业发展意向,名师工作室设立的用意恰在于此;再如,教研组也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围绕学科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业成就,通过课堂观察、课例研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这些的专业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校本研修的行动研究特质。教师们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课与课例研究中,借助PLC这一载体,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返回实践试验,解决问题并生成新观念;又如,开辟专门的集体阅读与研讨时间,阅读的意义在于以书籍涵养专业气质,以书籍提升专业素养;观点研讨旨在让不同教育思想有交汇的契机,经由每位教师的反思与沉淀,基于自身的实践智慧,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解,拥有自己的教育话语。阅读与观点交流皆是有效触发新知与旧知碰撞的学习活动,以新旧认知的冲突,引发教师的思考,丰富教师的经验体系。此类活动,不一而足,都可以沿循PLC的实施范式,在日积月累促进教师养成共同体精神,过真正持久的共同体生活。

三、PLC的建构结果:促进新知识生成与教师身份重建

Myers和Simpson(1998)在《重塑学校》一书中,将学习共同体定义为“是一种每个人都在学习的文化氛围中,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为学习和共同受益而负责”[7]。判断一个PLC是否为真正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有两条核心准则,一是该共同体是否创生了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二是教师是否在学习过程中从一个边缘人转变为PLC的核心参与者。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通过合作重塑教师的能力结构,更意味着每一位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蜕变。也就是说,“为了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学习”比“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更值得率先探讨,也更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一论点并非是对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的轻视,而是前者在很大程度上规约和限定了后两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新知识,帮助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共同体生活。

(一)新知识的生成来自于学习与反思

PLC中的学习不是一个人闷头苦思,而是在多重对话性实践中形成对客观世界,对人际交往,对自我的新理解。这与佐藤学先生重建后的学习概念相一致,即学习是学习者与客观知识世界、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对话性实践。[8]因此,PLC建构的结果在于是否引领教师在以上三个维度上皆有所涉及。例如,一位教师在PLC的研讨活动中,非常明确聆听到了哪些自己以往并不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知道这些新知是由哪几位共同体成员所激发的,也能意识到自己今后将发生哪些变化。对于教师而言,这就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同理,该教师也帮助其他成员完成了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二)教师在PLC中的身份重建意味着更为深入与积极的参与共同体建构我们可以借助如下线索来描摹教师的身份转变过程:当一位教师在共同体中仅仅是一位聆听者时,他是共同体的旁观者角色;当他开始在共同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时,逐渐成为一位边缘性参与者;当他的经验分享对其他成员起到积极作用时,变为一个较为核心的参与者;而当他能够与所有成员积极互动与对话,参与集体知识技艺库维护时,成为共同体的建设者,也就是核心参与者。

我们以U-G-S共同体为例,可以更为清晰的看出PLC的建构结果。比如,高校学者从“理论代言人”到“理论共建者”。中小学教师专业自我的觉醒与教师职业地位的确认使教师摆脱了执行者的窘境,教师专业需求的两个来源亦反映了教师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的拓展。这些转变开启了教育理论建构的新格局,同时倒逼高校学者重新审视过往的理论代言人身份。在共同体共识达成与联合行动中,来自高校的学术研究者们以平等、开放的态度,作为理论共建者协同教师在实践场域中发现实践智慧,生成实践性知识;政府人员从“教育管理者”到“教育治理者”。政府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主体,在推进优质教育均衡的变革时期,正逐渐经历从强势推进到合作共存、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过程。研究表明,平行单位之间的协作若缺乏行政力量的介入,难以长期维系。随着共同体的发展进入正式启动、实施与制度化阶段,领导权需逐渐让渡,通过共同体成员赋权实现多元权力主体共治。例如,相继出台经协商产生的各类规章,如议会制、议事制与轮值秘书制等来保障共同体的运转。可以说,以最大力度的支持与最低程度的控制,实现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学校教师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踐者”。PLC革新了教师的学习方式,将教师学习从个人的私人事件变为基于共同体的对话性实践。研究证实,最有效的教师学习发生在实践场域内,产生于教师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通过与他人合作开展专业行动,通过不同见解之间的批判与交流,反思形成各自的教育观。

四、结语

PLC的建构并非单纯以组织实体的增加换取功能的拓展[9],而是打破个体与原先实体组织边界的自然分割,重建更利于文化融合与意义协商的跨界性学习型组织。莱夫和温格也认为“共同体”的概念定义为“不一定要是共同在场、定义明确、相互认同的团体,也不意味着一定具有看得见的社会界线。它实际意味着在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中,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系统的理解”[10]。因此,PLC的建构不是一味的去增设各类新的团体,建构名头花俏新组织,第一步或许更应该迈向改良,改良正在运转的教师合作组织,如对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等实施共同体式重建。此外,迈克尔·富兰(Michael Fullan)曾提醒我们“已被证明在任何深度和广度上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都极为困难”[11]。因此,在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时,首先需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诉求,兼顾学校发展基础,进行综合设计。其次,增强异质性资源互赖,增进理解与碰撞。最后,帮助教师以更加积极的积极的姿态和更加理性的眼光去审视PLC。此外,构建真正促进教师持续性专业成长的PLC,关键在于变革教师的专业交往方式,帮助他们养成对话与分享的共同体习惯。

参考文献:

[1] Shirley M. Hord.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Communities of Contin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M]. Southwest Education Development laboratory,1997.

[2]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8(5);1999(3);1999(4)连载.

[3]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6.

[4]操太圣,卢乃桂.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8.

[5] Richard Dufour,Robert Eaker.有效的学习型学校: 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M].聂向荣,等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Xⅶ.

[6] WONG J. What make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ossible? A case study of a Mathematics department in a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of China[J].AIS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0,11(2):131-139.

[7]转引自[美]Sylvia M.Robert,Eunice.Pruitt著.学习型学校的专业

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M].赵丽,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8]佐藤学,著.课程与教师[M].钟启全,译.北京:教师科学出版社,2003:11.

[9]孙元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原则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22):52-57.

[10][美]J·莱夫,E·温格,著.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浅谈方言新闻节目的合理性及优势 篇11

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的表达方式更新很快。近年来, 出现了方言节目的兴起, 包括方言电视剧、方言小品、方言电视栏目等, 在普通话节目广泛存在这一背景下, 地方方言又借助现代电子传媒的便利重新兴起, 特别是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然而, 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争论, 有人认为方言类节目阻碍了普通话的推广, 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维护和保护地方方言。

用方言代替普通话来进行新闻播报,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受众, 听众仅限于地方方言的流行区。在电视收视率竞争激烈的今天, 方言新闻节目为地方电视台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可以提高节目在地区的收视率, 也能更好地贴近地区人民的生活, 表现一定的生活特色。

一、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

在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开始受到追捧之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 2005年以来, 在江浙地区, 方言节目增幅巨大。其中突出的代表是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节目, 在这一节目的带动下, 方言节目迅速扩展到地级市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在2005年策划并播出的《听我韶韶》这一方言节目, 最初只有20分钟, 到后来稳定地保持在一小时的节目时间, 节目加入了一些老新闻来丰富新闻的厚度, 丰富了观众的文化知识, 增加了南京人民对城市的热爱。

二、地方方言新闻节目的合理性和优势

地方方言节目具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就是只有小众化的观众群体, 这是在传播媒介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做出的选择。不同媒体根据自身特色开办一些节目锁定特定观众, 集中精力资源办特色节目。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和天津市的《新闻三句半》这两个节目, 前者使用杭州话进行新闻播报, 后者利用普通话进行新闻播报, 天津话进行新闻评论。这两个使用了方言的节目可以算是一种小众化节目, 但是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

有学者认为, 地区方言里面包括了很多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 在许多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描述、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更加具体清晰, 这就是地区方言比普通话更加生动幽默、传神, 在文艺表达中更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地区方言是从语言上与人民生活贴近, 播报者和听众都使用同样的语言, 改变了人们印象中的中规中矩的新闻播报, 仿佛是一种拉家常、聊天调侃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 语气亲切, 富有生活气息, 实现新闻与生活的近距离解除, 从情感上满足的观众的需求。这种方言新闻节目传播了一种具有人文关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方言新闻的另一个优势是市场优势。方言新闻播报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爱好, 表现了与广大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和生活问题。通过观众喜爱的语言载体播报新闻, 满足了观众的欣赏趣味, 让播报的内容和形式与群众百姓的精神生活贴近。

方言新闻将传播对象局限于本地老居民, 城市的流动人口被排斥在外, 在传播内容上更加满足传统居民的喜好, 方言新闻的播报就像放学的孩子把一天的生活说给亲人一样。另外, 传播形式更加娱乐化, 或者干脆以纯粹的娱乐形式进行新闻的传播和解读。方言新闻节目也有利于提高本地公共事务的公众化和参与程度, 市民对于公共事务的信息参与以及实践被认为是大众传媒向群众的回归, 《南京零距离》这一节目为大众创造了60分钟的话语权。

方言新闻节目更多也是一种对地区的认同, 从听众的反映来看, 方言新闻更多提倡的是一种地域认同, 人们对于方言新闻的追捧, 实际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 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优秀的方言类新闻节目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满足了方言区人们的心理和地区表达诉求, 是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一大优势。

三、总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其中语言也是一种世代累积的财富。很多的地区文化蕴藏在方言之中, 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方言都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地域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因此, 方言类新闻节目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具有简单意义的新闻播报, 它还是一种地区文化特征的表现和传承形式。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 两者不应该对立, 普通话的推广不需要以方言的消亡为前提。从方言新闻类节目的快速发展及受欢迎, 证明了方言类节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方言类新闻节目也拓宽了媒体的空间和形式, 顺应了电视新闻传播在朝向区域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除此之外, 对于文化层次相对降低的群众, 城市中的基层群众, 方言是他们的日常用语, 且一些年长者没有能力接受普通话,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存在对于汉语的语言障碍, 方言类新闻节目满足了这些群体的需求。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存在和延续具有其合理性, 但是从新闻业整体发展进程来看, 我们对于方言新闻的竞争力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方言新闻节目也需要适当的合理规范化。

摘要:地方方言是中国不同区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也是中国民间最直接的交流语言, 具有丰富的地方内涵, 包含了一定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20世纪末期开始, 用地方方言说新闻这一电视新闻类节目开始流行, 因为方言新闻节目具有新颖独特的形式, 贴近地方人民的口音等优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当今多种信息传播媒介中,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电视这一主要的大众传媒传播方式与具有地区文化内涵的方言结合产生了方言新闻节目, 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一种转型。

关键词:地方方言,新闻,合理性,优势

参考文献

[1]袁爱中.试论广播电视节目中方言表述的合理性[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6.

上一篇:农业服务意识下一篇:女性网络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