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理性思维

2024-06-05

95%的理性思维(共8篇)

95%的理性思维 篇1

林语堂先生曾说:“其实翻译上的问题, 仍不外乎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的两样关系, 所以翻译的问题, 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

翻译不但是言语活动, 而且是心理活动。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译者的心理因素是最错综复杂的。本文将试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探讨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介入) 等因素对翻译多样性的影响。

1 译者心理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这种映象在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 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就翻译领域而言, 可以通过分析译文客观地研究译者的心理活动, 从而促进翻译本身的不断完善。

弗洛依德曾经说过:“创造建立在艺术产生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 二者不可偏废。”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 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将其生活经历和思维特点融入作品当中。同样对译者而言, 即使努力地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去展现原文, 也很难脱离其固有的知识经验模式和心理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论认为:个体在他所遇到的事物时, 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而在翻译的过程中,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介入) 等每一个心理环节都有可能造成译文与原文的偏离, 即不同译者对同一话语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反应, 造成译文的多样性。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是脑的机能, 又受社会制约, 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2 影响翻译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 理性思维占了主导地位, 但翻译的多样性甚至是偏差依然出现。这是因为翻译过程的心理活动是已存储知识经验参与下把握刺激信息的过程, 是把当前的刺激和已存储的知识经验相匹配的结果。先验知识是任何一个译者难以逃脱的, 即便是理性思维也会受其影响。具体影响翻译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因素大致如下:语言来源差异, 文学环境熏陶, 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影响, 生活阅历及思维模式差异等。

2.1 语言来源差异

不同语言本身的因素尤其是音和形两个方面容易导致不同民族的译者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阿拉伯数字“4”对应地汉语“四”与中国人最忌讳地“死”字同音, 在手机号、车号、房号的选择中备受冷落, 甚至将改读为乐谱中地“4”即“发”以示忌讳。而对于西方人来讲, “四”并无其他任何含义。因此, 翻译该字时, 中国译者的心理活动通常比西方译者复杂的多。

2.2 社会文化影响

从红楼梦的两个翻译的版本对比来看, 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着实影响翻译风格。如“更有一种风月笔墨, 其淫秽污臭, 最易坏人子弟”中“风月笔墨”的翻译:

Hawkes译为:Erotic novel

杨宪益译为:Those writers of the breeze-and-moonligh school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差异, 尤其是Hawkes将“风月笔墨”这一隐讳表达直译为“淫秽小说”, 而杨宪益继续保留原文风格用“风月”隐指性爱描写, 是由于不同的译者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从而决定其了其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鲜明差异。西方人对性爱的表达比较直接, 而中国人很委婉甚至是忌讳, 从明清起就有用“风月”指代性爱的传统, 杨宪益正是保留了这种隐讳的风格, 更容易使中国读者接受, 而其背后是中国人社会心理及社会文化的鲜明写照。

2.3 文学环境熏陶

翻译的心理过程是在译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下进行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学尤其是神话传说的影响, 译者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会迥然不同, 赋予其不同的联想意义。如“He sold it under the rose.”可能产生的两种译文是“他在玫瑰花下把它卖掉”或“他秘密地把它卖掉”。据西方传说, 爱神丘比特用一朵玫瑰贿赂沉默与秘密之神, 让他保守自己与爱神维纳斯私通之事。后来, 玫瑰除了象征爱情之外还有秘密沉默之意。如果译者了解这一文化背景, 在已有地经验结构之下就会正确地选择第二种翻译。

2.4 宗教信仰影响

宗教信仰是人在心灵最深处的寄托, 更是许多语言的深层次沃土。信仰宗教或了解宗教文化的译者与那些对其知之甚少的译者相比, 二者的翻译往往会截然不同。如我们对”from Dan to Beersheba”的翻译很可能仅仅局限于表层结构“从某地到某地”, 而其真正含义是“遍布各处”。这是因为基督徒认为巴勒斯坦是耶稣的诞生和传教之地, 其北部有一城即Beersheba, 要想从一城到另一城则需要穿越“包笼天下的圣地”。译者即使来自同一国度, 有着共同得思维模式, 但知识结构中具有此认识的译者会更深刻地领悟和判断该词组的真实意义。

2.5 生活阅历及思维模式不同

译者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通过理性思维对原作者创作心理的理解感知和鉴赏, 以及对读者接受心理的体悟和预测。当然, 译者自身生活阅历积淀下的心理情感因素也是直接或间接制约文学翻译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鲁迅先生曾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 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译者很显然是第一个读者, 由于不同的生活阅历和成长环境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势必造成其翻译的多样性或译文偏差。例如, “pull the strings”可以翻译为“幕后操作, 走后门”, 看过木偶戏的人了解木偶演出的原理即表演者在幕后通过几根线来操作木偶的动作, 进而很容易判断出以上意义;相反缺乏类似生活经验的人很难通过思维或想象得到正确理解。

3 非理性思维对翻译多样性的影响

翻译的过程是一名译者与原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占据大部分空间的理性思维以外, 还有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等非理性思维的参与, 这些因素在更大程度上造成翻译结果的多样性甚至是偏差。下面以《静夜思》的三个版本翻译为例分析联觉、无意想象和情感介入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原文: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

A: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W.J.B.Flether)

B:Quiet Night Thought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 I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

(赵甄陶)

C:Thought on a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O can it be 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

3.1 联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虽然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 但译者对原文的感觉是翻译的第一步, 是思维的基础。在所有的感觉现象中, 联觉是影响翻译多样性的一大重要因素。我们看到红色会感到温暖, 看到绿色会感到清凉。这种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 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做联觉。联觉在翻译心理过程中普遍存在, 但其表现形式却因译者的不同变化万千。在以上诗歌翻译中W.J.B.Flether联想到的是在家乡经历的童趣, 赵甄陶先生却沉浸在淡淡的乡愁之中, 而许渊冲先生译文中的homesickness则将作者的思乡之切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首诗的三个译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基调。

3.2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想象的一种特殊模式, 在翻译过程中像暗流一般影响其最终表达。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 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在上例中, 译者看到明月, W.J.B.Flether的潜意识里是月光下孩童时候嬉戏的美景, 家的回忆也随之变得欢快起来, 而事实上译者的这种无意想象是与原作者的感情相背离的;赵甄陶先生与许渊冲先生看到明月, 脑海里是月光下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景象, 不禁泛起乡愁, 于是就产生了“The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与后两者所译的“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及“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如此之大的翻译差别。

3.3 情感介入

“情感介入”是指将自身的相似或相同的经历融入到翻译过程中来。译者在阅读原文时, 如果他曾有与作品中的人物经历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时候, 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倾向流露出个人的情感。然而, 情感介入在翻译中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也不能偏离原文甚远。W.J.B.Flether可能没有感受过强烈的思乡之情, 在A译文中将“故乡”译成“youth’s sweet memories”, “明月”译成“her clear face”, 使得译文带有强烈的译者个人情感色彩, 与原文淡淡的乡愁相悖, 它的基调是欢乐的;它不是描写故园乡情, 却更像是一首爱情诗, 因此该诗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由于译者个人情感的介入, 译文的主题与原作相差甚远。赵甄陶先生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建立在对原作者当时生活经历的全面了解和对其创作初衷的正确理解之上, 他们将个人的情感完全沉浸在原作者的情感当中, 因此比前一首更加打动人心, 更贴近原文, 使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李白在诗中借月亮这一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所表达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4 结论

翻译活动不只是两种语言简单的互换, 更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复杂活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文本的表层含义, 还得清楚地认识到心理活动对翻译的作用, 尤其是非理性思维对翻译偏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才能有意识控制相应的心理活动对翻译产生的消极影响, 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摘要:翻译不仅是言语活动, 更是心理活动。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译者的心理因素是最错综复杂的。该文将试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探讨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等因素对翻译多样性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理性思维,联觉,无意想象,情感介入

参考文献

[1]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6.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傅敬民, 徐君, 梅莲.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心理偏差[J].上海大学学报, 2004 (2) :33.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5]李延林.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6]林语堂.论翻译[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7]马文驹.当代心理学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8]上官子木.中国人心理透视[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4.

[9]许渊冲, 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 篇2

一、高:指思考问题的高度与深度

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编写的, 条理较为清楚。然而, 教材毕竟是平面的, 为了适应一堂课的教学需要, 其章节篇目较为细化、繁琐, 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历史事件中断或分散的感觉。如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然而解体的过程如何?什么时候彻底解体?教材没有明确交代。而这一内容对理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形成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历史教材虽然引用了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但限于篇幅, 它不可能直接引用有关原理加以论证、说明, 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 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西方国家日益走向文明、发达、开放。而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中国, 却逐步陷入保守、落后的深渊, 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欧洲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意大利, 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远远地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其原因也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解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 发现隐藏在教材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发掘大纲和教材的潜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能力, 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是理性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新:指思维品质的多样性、创造性

历史思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通过人们的主观思考而存在, 主观性特别强。可以说, 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学家们个人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如果书云亦云、人云亦云, 就会走入历史的误区,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超越固定的认知模式, 让逻辑与非逻辑的思维巧妙结合, 让学生能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理性思维能力不是一种凭空的臆想, 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上的, 否则就是无根的浮萍, 其思维能力是不会有生命力的。然而, 知识的积累、“双基”的把握不是靠简单的感性认识就能达到的, 更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的。近几年来, 高考历史特别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线索的把握以及对宏观历史的认识,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梳理知识, 构建学科体系, 把握知识结构的特征, 才能把已认知的信息形成稳定而清晰的认知框架, 把知识点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

正确的理性思维是怎么表现的 篇3

沉默是成长的标志,而成熟的标志就是如何去沉默。不相信隔耳传言,不参与无谓是非,勤于擦亮心中的明镜,摆正心中天枰,用心感受世界,而不仅仅依靠耳朵。

合理宣泄,自我调节

不要让你的悲伤成为困住自己的“监牢”。开心就笑出来,难过就哭出来,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宣泄情绪,定期倒一倒心里的“垃圾”,轻装上路。

不做自卑孤独的“隐形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盏灯,不要畏惧前行,不要固步自封,让自己的心晒一晒太阳,用自信点亮心灯,勇敢前行。

明辨是非,正确对待批评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用他最坏的那天来衡量,而对失败与批评,要端正心态。正确对待挫折,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建议,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安于本职,积极适应环境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是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本职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积极融入环境,磨练自我。

三思而后行,做决定前考虑后果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不鲁莽行事,不义气用事,凡事三思而后行,思虑周详。以细心谋事,用恒心成事。

乐观豁达,拿得起放得下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所以,对于未知的明天,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已逝去的昨天,无论是笑是泪都不要沉溺不前。要往前走,学会忘记过去,这就是“跑”的意义。

宠辱不惊,有效掌握情绪

95%的理性思维 篇4

理性思维是学习和练习的良好开端

从学生刚刚拿到一首新作品开始, 就要郑重明确, 一切并不能盲目的开始。我们首先必须要理性地、头脑清晰地打好这个乐曲的整体框架。第一, 引导学生要先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一部作品所处的时代是艺术发展的什么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除了音乐以外, 其他艺术门类的风格发展又是如何的, 这些都是我们诠释作品最重要的思想内涵。第二, 对于作曲家本身的理性研究也非常重要。作曲家身处的历史环境、生活背景, 以及一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 尤其是影响其风格的重大事件, 都会影响着他的作品思想和表现手段, 作品中必然带着深深的、抹不去的独特个人色彩的烙印。因此理性的案头工作是开始一首新作品前必不可少的。

理性思维发挥的重要环节———读谱和练琴

第一, 读谱。读谱是广义的读谱, 是指这首作品谱面上作曲家所写的一切内容, 不仅包括音符、时值、节奏、指法, 还包括音乐表情术语、表情记号等。这是尊重作曲家、尊重原曲必须要做到的。

第二, 练琴。在读谱完成之后的练习过程, 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从最基本的音准、节奏、指法, 到技术、速度、清晰度的准确体现, 再到声音的层次、力度、音色的细微表现等, 一切都要以作曲家所告诉你的东西为准。

这一阶段又是一个更容易让我们的学生不理性的阶段, 随着对乐曲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 随性所欲的潜意识又开始萌动, 练琴的过程往往成为改编的过程。教师此时就是在不断重复着把学生拉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的工作。所以, 理性在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练琴必须是一个高度理性的状态。

给稳固的理性思维插上感性的翅膀

随着我们理性地把乐曲中作曲家告诉你的一切表象的东西, 认真细致地熟练完成, 接下来就是我们感性思维任意驰骋的时刻了。我们要把一切稳固的理性思维插上感性的翅膀, 让感情注入到这一个个乐音之中。

第一, 音色的把握, 需是理性和感性的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面临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音色。对于学生们来讲, 音色好像一直是一个抽象的问题, 其实不然, 音色的控制是一个演奏者对手指弹奏琴键过程中感性和理性完美结合的过程。

首先, 我们要对自己的手指有极高的控制能力, 这个能力是我们对能产生不同声音的触键方法客观、理性的分析和实践总结出的。然后, 逐一对其能够产生的不同声音的触键方法进行理性归类。紧接着, 通过我们细腻感性的音乐感受, 对丰富的声音变化不断追求———把我们刚刚通过理性分析掌握的不同触感, 与我们头脑中的对声音的意象结合起来。

第二, 不断持续练琴的过程就是理性和感性不断转化和交融的过程。必须要把握住理性的根本, 就是在认真、客观地体现原曲的基础上, 不断地把我们的思想和感受, 以及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对整个乐曲产生的时代大背景的感受, 用我们的手指表达出来, 这样演奏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对于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 也是学生练琴时最纠结的过程。且不说天分极好的极少数学生, 他们也要花些功夫才能做到。绝大部分在艺术道路上攀登的学生, 他们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在此时的艰难过程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对乐曲整体的严谨理性状态把关, 另一方面, 要不断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力和感受力, 把自己独特的感性思维注入到严谨的作品中。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艰难过程, 抱着永无止境的艺术理想和追求, 把自己的演奏在不断的磨炼中绽放出来。

感性的翅膀也需要理性的制约

当我们把作品精雕细琢后, 就到了正式演奏的状态了。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平时练习得很好的作品, 在正式演奏、考试、音乐会之中, 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完全变了样。这里面有很多因素, 比如心理因素、没有舞台经验或者天生胆怯, 再比如乐谱记忆的还是不牢靠, 对平时练习时的东西还是没有完全的把握等等。

我认为, 后两者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后两者解决了, 自然就会有舞台自信, 不紧张、不害怕, 所以演奏一定要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那这个自信究竟要怎样才能在心里树立呢?演奏自信心理的建立, 也是理性和感性的不断完善过程。

首先是背谱, 我所说的背谱一定是非常理性的、依靠音乐记忆准确无误地刻在大脑上, 而不是大部分学生简单的凭感性的手指运动记忆。必须要做到倒背如流, 头脑清晰, 做到每一段、每一行、每一小节都能独立记忆、随时抽取。这样, 只有乐谱能够准确无误地在心中, 舞台上才不会怯场。因此, 理性记忆是首当其冲的。第二点, 也是很重要的, 就是把我们在练琴时的以理性为基础的感性飞跃的状态, 再一次理性化。也就是说将已经做到的音乐的感知力、表达力、音色等等感性因素, 用我们的大脑理性地固定下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表演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舞台上有可以把握的标准, 不至于盲目和抽象。

因此, 在上舞台之前, 对作品的把握又要进入一个非常理性严谨的状态, 以保证用清晰的头脑和理智的控制力完成舞台的演出, 建立演奏者的自信心。

感性的光辉是舞台演奏的灵魂

当我们真正踏上舞台, 开始演奏通过一系列艰苦的历程磨炼出来的作品时, 当理性的光辉让我们自信地演奏时———这个时刻, 我们将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对音乐、对作品深情的感受。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属于你一个人的舞台上, 听众的情思随你而动、全场的氛围也因你而不同;在这样一个任由你主宰的音乐天堂里, 你的灵感会随时迸发, 在我们已经刻骨铭心的理性严谨的音乐理念上, 给它注入新的也是唯一的超乎想象的音乐情思, 那是它最终的永不泯灭的生命力。让你的乐思驰骋、乐音流淌, 一切都是那么游刃有余,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把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呈现出那难忘的一曲。

小结

由此看出,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准确运用和融合, 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过程, 也是能够完美展现钢琴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钢琴教学, 教师对学生在整体思维上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 一个作品从一开始的接触到能完美的演奏, 需要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的循环往复, 而且, 在有些环节中, 不单单是一种思维方式独立存在, 经常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互交融的综合状态。

95%的理性思维 篇5

一、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1. 理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理性思维也成为逻辑思维, 是根据思考者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经验, 根据一定的事实、规律, 所作出的判断。具体到设计色彩中来说, 就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色彩规律, 选择出相对应的色彩。理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 艺术设计不同于单纯的绘画, 而是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某种需要, 或者说, 我们之所以进行艺术设计, 本身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和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整合和判断, 不然就完不成需要, 也达不到目的, 这个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以一个帽子的设计为例, 首次接触到这个题目, 我们会形成很多种分析, 这个帽子要具有装饰性效果, 要具有保暖的功能, 还要体现出一定的时尚元素, 在色彩的选用上, 是不能选择绿色的, 因为绿色的帽子在中国有着特别的含义, 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理性思维, 忽视了色彩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那么将会闹出很大的效果。这种分析的形式可能是多样化的, 也可能是跳跃性的, 但是不管如何, 只有在充分的理性思维下, 设计者才能较为清晰和明确设计的目的, 并且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

2. 感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感性思维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 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从哲学角度上看,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一个先后的过程, 感性思维也最终要朝着理想思维发展。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 感性思维有着自己完全独立的思维特征和艺术功用。

首先, 感知是设计色彩传达的重要方式。人类对于事物的感知, 是通过感觉器官进行的, 事物的各种信息汇集成了事物的形象, 然后通过感觉器官传递给人的大脑, 形成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形象。色彩作为客观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的感觉最敏感、最直接, 也最有感染力,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色彩是无可替代的, 也是最有感染力的设计要素之一, 能够直接唤起设计者的感性思维。

其次, 感性思维直接导致了艺术想象的产生。想象是艺术设计中常见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设计者通过各类感觉器官获取大量具体详实的形象资料, 这就为进入下个阶段做了一个现实预备, 从而使形象思维的运转拥有了切实的原材料。如果在在想象的基础上将各类因素进行有机结合, 就又形成了联想, 艺术设计的创造性便可以得到发挥。

二、设计色彩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培养

1. 理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色彩知识,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深化。前文中提到, 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我们的色彩要满足这种目的性和功用性。所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 运用理想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儿童阅览室, 就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这个设计对象的主要特点, 要做到安静、温馨和素雅, 所以一些太强烈和太刺激的色彩, 就不适合运用到本设计中, 可以选择一些粉红、淡黄、浅绿等安静清新的颜色。这种对于色彩的鉴别, 是基础中的基础, 举这个例子, 意在表明, 我们有了对于色彩的正确认识, 依靠这种认识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结果, 实际是理性思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对于色彩的正确认识, 理性思维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说, 正确的色彩理论知识, 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其次, 要将理性思维的培养, 渗透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之中。单纯的讲述一些理论知识,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 是收效甚微的。很多对于色彩的认识、分析和选择, 都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通过自主的发现而形成的。那色立体的讲授来说, 如果教师只是对照着图片, 照本宣科般的给学生讲述相关的原理, 学生们肯定会觉得枯燥和乏味, 思维形成的过程也会变得漫长。如果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 让他们根据所学到的是指, 制作一个个性的色立体, 不但能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等全方位能力。

最后, 要避免走进色彩认识的误区。当前各种色彩理论层出不穷, 所以要避免学生产生认识偏差, 导致理性思维的错误发生, 具体说来, 常见的认识偏差主要包含:脱离特定的应用背景和条件, 单纯的谈论色彩的属性关系;对一些设计色彩方案进行照搬, 不估计他们原有的色彩关系, 硬加到新的设计对象中等。这些对于设计色彩认识上的偏差, 是需要教师重点注意的。

2. 感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 要重视学生个性色彩观的培养。在色彩教学中, 如果仅仅是讲解共同的色彩规律, 按照某种固定的色彩模式训练学生, 忽略个性的培养, 就会在传授共性知识的同时, 窒息个性表现的活力。从整体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 缺少个性特色是可悲的, 只有当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彩时, 才能有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生活与社会。

其次, 是要培养学生的色彩归纳能力。色彩归纳是通过写生的方式, 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 面对同一组物象, 以归纳为表现手段, 进行概括、提炼的实践过程。通过对形与色的提炼、概括, 充分发挥作者的个性。在直接归纳色彩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形成的色彩, 作为创造力的培养。它不以模仿、再现真实事物为满足, 它不依附于规律, 而是对自然界色彩的一种整理、归纳和概括。按照美的法则和主题需要, 对色彩进行变色、变调的加工, 强化主观感受, 力求创造出某种特定的艺术氛围和效果, 使色彩成为反映设计者审美观点和设计意图的强有力手段。

综上所述, 作为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两种思维方式, 究竟哪一个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至今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两者都具有各自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教师来讲, 要充分认识到两者思维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在学习初期, 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 需要学生们用理性的思路来认知和记忆, 随着学习的深入, 则可以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 以此来培养他设计的创造性和个性。真正的设计大师就是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能够在两种思维形式之间游刃有余,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这两种思维方式, 学生一生的创作都会因此而收益。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关于用理性思维看待刑法的研究 篇6

一、刑法;理性

(一) 理性的追寻之路

“理性”一次来源于近现代的西方世界, 是一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而被正式带到人类思维领域的哲学范畴。康德说, 它是人类的认识能力。西方近现代哲学者对于理性和意志的不同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辩论, 仍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普遍认为的是, 理性就是我们客观认识世界的一个思维, 如果没有理性, 人类社会将会变成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可以这样说,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灵长类动物,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超出动物许多的理性。

现代, 理性已经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理解, 它以及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的理论, 它可以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 刑法存在的理性特征

普遍意义上, 人们认为, 刑法是对我们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制约,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通常更加重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表面论罪的形式, 往往综合几个方面的思考来考量一个事件。这时候, 刑法就具有了其理性特征, 刑法的存在是具有理性的, 刑法从本质上来说, 它并不是要惩治和处罚, 而是预防和善后。是当人们发生非理性行为或者在理性思维操控下造成了这个世界难以接受的伦理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犯罪事实时, 刑法需要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就是刑法存在的有理性。

二、理性看待刑法的主、客观实践

(一) 有关世界观方面的认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世界观指的是法学范畴的世界观, 并非是哲学意义上的宽泛的世界观, 它对于如何事假理性在刑法中的意义具有指导意义。理性作为一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的哲学范畴, 它在很多方面都会造成不一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客观的认识, 人类情感的非理性是合理的, 理性只是我们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思维, 基于此, 我们需要了解当一个刑事案件发生时, 主体是否有非理性情绪的影响, 它有没有可能是一个非理性行为的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是否要考虑当事人事后的反应和事件造成的影响。因此, 关于世界观方面, 我们需要秉承着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正确认识刑法思想领域的核心思想, 正确把握其思想内核, 正确的汲取其思想精华, 是我们在造成刑事案件的时候理性看待这些客观事实。

(二) 有关方法论方面的认识

理性的方法论其实就是我们看待事物时所持有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模式, 对于刑法和理性之间方法论的探讨有一部分是形而上的, 这部分内容的时间需要我们在具体客观事件中合理把握, 概而述之, 就是说, 刑法是不能违背人类正常的情绪情感的, 他只是在解决当我们个人时间权益冲突时如何在一个公正的角度, 刑法理性思维的方法论需要我们用正义的不偏不坦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事件, 在处理客观事件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秉承着这样公正公平分态度来实施刑法措施, 是双方都能够接受和理解, 当然, 这样的公正公平是需要我们完全抛弃个人感情因素, 这是非常困难的事, 我们多多少少地会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我们不能在方法论上公正的作出自己合理的判断, 这是每一位法官和律师以及执法人员需要努力克服的地方。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关于刑法的理性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和任命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方面的任何公正客观的考虑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我们必须要综合各种多元的思考来实现刑法的合理化、合法化的有机统一, 关于正确认识刑法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以及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都是需要我们继续学习和思考的。

摘要:关于“法与理”的话题一直就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法重于理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的不停的变化, 人们开始重新理解理性对于刑法的意义, 对于社会道德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塑, 因此, 在现代这样一个社会急剧变迁、思想多元化的时代, 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理性的作用, 以找到这两方面的平衡点, 达到社会的平稳和安定。本文将会对我国古代的各种刑罚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对理性思维进行有关自身的一些思考, 理性之于刑法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在现实的例子中, 我们将如何人运用理性正确看待客观事件。

关键词:刑法,理性,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畅, 莫晓宇.刑罚的本质的理性探析——兼驳方孔先生的“动物性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4) .

理性思维下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篇7

改革开放至今, 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似乎中国发展模式已经跃然于纸上, 可是, 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依然相当多, 矛盾非常突出。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一个社会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 就必须要用法律来保证。

一、构建法治社会困难的原因及分析

(一) 、客观原因及分析

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最深刻的变迁, 西方文明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走完的现代化之路, 而今天的中国却只用了短短几十年。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人员, 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那就是同样一件事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错位, 是可以避免产生社会的矛盾。而我国现在正在面临着国家权威的集中化和民主法律建设双重任务, 又偏偏出现在同一时空。所以原本在西方不可能成为矛盾的两方面, 在今天的中国却形成了。有其好的一面, 它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向更高文明发展。但是,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将不可能取得成功。

我们的确借鉴了西方社会发展的方式包括法律法规, 但是, 是否就意味着中国也已经是法治国家呢。法律不是在人类社会早期就诞生的, 而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 分配关系、合作关系越来越复杂, 为了保证社会持续的发展和有序的生活, 法律才有出现的必要。可以说, 法律是文明的果实, 这个果实是有其根土和枝干的, 它包含着一种文明的感情记忆和文明历史, 它更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理性产物。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程度远没有达到西方社会, 法律体系已经近乎完美, 但是, 我们国家的法律传统却没有更新的那么快, 更准确的说, 没有这种土壤去培育它, 而这些土壤是要经过多少年的环境作用才能形成。

(二) 、主观原因及分析

我们的传统法律思想是很难跃过历史的跨沟的, 现阶段中国的部分法律体系是否适应今天的环境呢。我们的文明几千年来, 一直是一种农垦文明, 思想依然停留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思想是具有延习性的, 它一旦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 就很难根除, 会根深蒂固。人的思想是可以左右他的行为的, 尤其是文化思想。某种程度上, 当前我们的实际情况为:日趋完美的法律体系与大众思想、认识之间的距离, 不是朝夕能够弥补的, 思想的落后, 乃至这些思想后面的深层次的根源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尴尬之处所在。

我们的历史主体法律意识相当薄弱, 权力行使的主体或者相对人在面对具体的环境之中, 经常习惯以传统的思维来运用当下的法律体系, 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 经常以人的权威去代替法律的权威。这样的思维逻辑继续传承下去, 那么, 我们的社会乃将是一个“人治”社会。人治的一个巨大祸端是随意性。为了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我们社会传统向来忽视审判过程, 而只关注审判结果。审判过程的不合理或者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那么审判结果还有多大的意义呢?为了实现正义的目标, 人治就可以随意的按照个人的意志采用各种手段, 来达到目的。一旦这种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民族的习惯性思维, 法治社会的到来还是任重道远的。

二、加快构建法治社会的对策措施

在东亚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也不乏成功的国家或者地区, 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七、八十年代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使传统的威权性政府最终走到了法治政府的一边。但是, 成功的经验是不能复制的, 具体的历史环境又是不同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域是非常狭小的, 文化具有极大的同一性, 思想各方面相差不大。而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 不仅仅是指其庞大的国土面积, 也是指其文化的和而不同但统的格局。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各种差异对不同区域的中国影响是巨大的, 导致了有的地方比较先进, 人们比较开放,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的地方比较落后, 人们比较保守, 思想很落后, 对现代文化知之甚少。因此,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权威型的政府, 因为这有这样, 才能给现代化过程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客观上, 我们要处理好培育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行政统治的夸张化与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同时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改革产生的震荡。微观上, 我们需要努力展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特定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律。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因为法律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环境, 更主要的目的是用新的去扬弃旧的, 从而达到改造国民性。同时, 切实加强监督制度建设, 使整个执法过程更加合理化, 使这种制度不因人的改变而扭曲。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制度文化, 使制度本身成为一种文化, 一种载体。这种文化、载体就能够被普普通通的国人所能接受, 去影响他们的思维传统, 去发展他们的潜在的公民意识。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 制度与文化相互培育, 相互影响, 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社会。总之, 改革的难度是巨大的,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摘要:法治社会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应有之意。然而, 现实困难重重, 社会矛盾异常突出。其深层次原因表现为制度文化不够发达, 历史的主体法律意识淡薄, 法治体系与社会历史的错位。加强制度文化的培育, 改造国民性等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法治社会,社会矛盾,制度文化,改造国民性

参考文献

[1]冯霞.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祝黄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性思维分析 篇8

德国著名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揭示了理性的两方面意义:人们利用理性观念和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认识世界的方法, 理性是人类的认识工具, 即工具理性;在价值论意义上, 理性表现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解决问题, 人们还希望过一种有意义、有精神追求的生活, 即价值理性。

视觉传达设计理性思维分析的形成实际上就包含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视觉传达设计的理性观念反映了理性内涵中的价值理性方面;理性的方法反映了理性内涵中工具理性的方面。

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理性在工业革命后, 突出表现其民主思想的特点。产业革命后, 人们理性思维发生了巨大变革, 消费理性思维的成为维持人自身生存最为根本的一种生活行为。大量的工业产品以消费为目的被制造出来, 而与之相应, 大量的商业广告、海报、包装等成为工业产品促销的工具。这一系列的新变化, 直接引起了知识分子对艺术、设计艺术观念的改变。产品生产的工业化实现了社会成员在商品消费的中需求, 人在物质上得到了民主;设计艺术的民主服务理想, 也就是要致力于提供社会绝大多数平民阶层在精神领域的民主。他们开始思考设计如何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审美, 如何找到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大机器批量产品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形式。

二, 视觉传达设计理性的探索过程

视觉传达设计理性观念和方法的建立经过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都以寻求新时代设计样式为目标。虽然运动动机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但是由于其对工业化的反动, 导致最终未能解决现代设计的大众化需求问题。其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袖人物威廉.莫里斯 (William.Morris) 的设计活动最具代表性:当时的设计要不就是受到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影响———矫揉造作;要不就是由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使产品简陋、粗俗。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就是要反对这两种设计趋势, 希望用自然风格、日本装饰风格和中世纪装饰风格, 以恢复手工业的发展来对抗工业批量生产带来的设计质量的下降的恶果。同时作为一位社会主义先驱者, 他的设计思想中蕴含了更多民主成分。尽管他坚持认为艺术应当为所有人享用, 通过艺术美化生活, 可是他的这种为大众的想法并没有建立在充分认识机器生产的证明价值基础上, 他觉得机器大生产“把所有的人驱向紧张、忙乱中去, 因而从各方面来看都破坏了快乐, 即破坏了生活”。后来兴起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在对机械大生产的看法上基本一致。可以说, 这些运动的推动者都认识到了工业生产带给人们生活上的变化, 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对工业品的需求必然要把设计革新的思路放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

德国人在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正确理解上开始走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为了顺应势不可挡的工业化趋势, 1907年, 具有真正意义现代设计思想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 其宣言内容中说到: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现代工业;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起点的著名德国设计学校“包豪斯”1919年成立, 强调设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 希望设计能够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而不仅仅是为少数权贵服务, 是价值理性的体现。同时, 明确以“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开始利用功能主义、标准化对视觉规律进行理性分析, 切合了理性主义工具理性的要求。这样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理性主义设计之幕由此展开。

三, 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艺术形式语言的启发

理性主义精神尊重人, 发扬人的个性的价值理性为欧洲现代艺术起源在思想上的做好了准备。视觉艺术在艺术表现上开始强调艺术家个人的表现, 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另一方面, 艺术力图在形式上找到“真实”, 能够代表新时代的方式, 兴起了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 而同时, 达达主义探索平面上的偶然性、自发性、随意性组合;未来主义探索如何表达机械美, 如何表达空间。这些艺术尝试都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在平面语言上带来了突破。这其中以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的影响程度最为深刻。构成主义:俄国的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初期对艺术和设计探索的运动, 构成主义在思想上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希望发展出代表苏维埃新政权的视觉形象。在形式表现上, 构成主义受到西方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 发展到最后提出构成主义三个基本原则, 即:技术性、肌理。其中, 技术性代表了社会实用性的运用;肌理代表了对工业建设的材料的深刻认识;构成象征了组织视觉新规律的原则和过程。

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是李西斯基, 他对构成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影响最大。他的设计具有强烈的构成主义特色:简单, 明确, 采用简明扼要的纵横版面为编排基础, 字体全部运用无装饰线体, 平面装饰基本上采用的几何图形和纵横的形式结构。荷兰“风格派”:“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的松散联合体, 这个集体以他们出版的《风格》杂志为思想阵地, 其代表任务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杜斯勃格。“风格派”的思想和形式起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 以纯粹抽象, 高度简单的纵横几何组合作为表达自然力量和心理状态的形式。“风格派”在此影响下, 作品视觉元素高度逻辑化, 运动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计算来达到设计上视觉平衡, 认为高度逻辑化的规律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大生产、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引起的。艺术表达的新形式也需要符合现代理性思维的特点。视觉传达设计毕竟跨越了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 现代艺术形式的探索直接影响到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表达上的突破。包豪斯汲取了现代艺术新的形式语汇, 在理性主义思想指导下, 创造出了适应新时代的视觉样式, 实现了视觉传达设计实现了更好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理想。

摘要:本文在理性思维这样一个背景下考察视觉传达设计, 以理性思维为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 分析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发展, 同时注意到视觉传达设计的能动性作用, 努力通过设计活动影响人的生活行为, 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发展前程。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理性思维,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于晓、陈维纲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上一篇:90后大学生教育论文下一篇: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