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2024-07-23

儿童用药的合理性(精选10篇)

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篇1

关键词:儿童,用药,合理性分析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选择药品的基本原则, 其中安全性为首要条件, 体现了对合理用药在认识论上的提高, 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 许多器官、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 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 尤其在婴幼儿阶段。为达到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必须熟悉儿童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 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 保证用药安全。

1药效学方面的改变

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 对药品有不同的反应。药品在儿童 (特别是新生儿) 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 一些在成人中少见的不良反应却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

1.1 药酶活性不足引起的药效学改变

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肝脏的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代谢功能不全, 可使某些药品的代谢减慢, 半衰期延长, 引起不良反应。由于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 儿童使用某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即使很少引起成人贫血的药品也可能引起儿童贫血。

1.1.1 药酶活性不足引起某些药物作用或毒性增加:

有些需经药酶作用解毒的药物可因药酶活性不足导致药物毒性增加, 如氯霉素对新生儿引起的灰婴综合征, 磺胺类、呋喃类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等, 就是由于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1.1.2 使用与胆红素竞争力强的药物可致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婴幼儿体内过多的胆红素也依赖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 新生儿此酶活性不足, 为不使血浆中过多的游离胆红素引起中毒, 机体本身提供结合力很低的血浆蛋白与之结合。如应用一些与血浆蛋白结合更高的药物 (如新生霉素) 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等。

1.2 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致高铁血红蛋白症

新生儿、婴幼儿体内含有较多的HPF。HPF易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如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硝基化合物、PAS、磺胺等, 均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儿童的药物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低, 游离药物浓度高, 可导致更强的药理作用, 甚至出现中毒。

1.3 新生儿皮肤、黏膜

相对面积大于年长儿或成人, 且黏膜娇嫩, 皮肤角质层薄。有些外用药可因透皮吸收较多而引起全身性损害, 发育迅速的组织更易受到药物的影响。

1.4 神经系统特点对药效的影响

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 药物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潘立酮 (吗叮啉) 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

1.5 泌尿系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儿童肾功能发育不全, 许多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 可使毒性增加, 因此, 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1.6 药物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苯妥英钠可使骨骼脱钙和生长障碍, 含激素营养补药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性早熟, 缺钙可引起佝偻病等。

2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2.1 吸收

(1) 口服:吸收程度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以及对胃肠道刺激, 小儿胃酸度相对较低, 胃排空时间较快。 (2) 肌内注射:由于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 肌肉纤维软弱, 故油脂类药物难以吸收, 易造成局部非化脓性炎症, 另外, 由于局部肌肉收缩力小, 血流量、肌肉容量少, 故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不佳。 (3) 皮下注射:由于小儿皮下脂肪较少, 易发生感染, 吸收注射量有限, 故目前已很少采用注射量较大的液体或药物。

2.2 分布

(1) 小儿体液量比成人相对较多, 如新生儿体液占体质量的75%, 1岁婴幼儿占70%, 而成人体液占60%; (2) 小儿间质液亦相对较大, 故药物在体液内分布相对多, 应用剂量相对较大。

2.3 代谢

小儿年龄较小, 各种酶活性较低或缺乏, 使代谢减慢, 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

2.4 排泄

直接与肾脏功能的完善与否有关, 年龄越小, 肾脏滤过及浓缩、排泄功能越不完善, 特别是早产儿, 故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都要改变。

3常见不良习惯

3.1 多药同用

孩子得病, 一些家长以自己过去的病症与孩子对比, 然后“对症下药”。如感冒, 则给孩子服用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等药品, 服一种不放心, 就“三管齐下”。殊不知上述感冒药主要成份均为抗过敏药, 联合使用易造成过量而中毒。

3.2 求愈心切, 乱加剂量, 随意改变药物剂型

有的家长常把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儿童, 或把针剂改为口服液, 给患儿服用。这样随意改变药物原有的剂型, 减弱了药物的作用, 增加了不良反应, 甚至造成不良后果。一些家长不遵医嘱, 也不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误以为多吃总比少吃见效快, 结果使孩子服药过量, 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造成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

3.3 乱给孩子进补

大量钙剂会造成骨骼的过早钙化, 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大量营养滋补品, 因含激素或类激素物质, 过多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 形成早熟或影响发育。大量维生素亦可导致中毒。

3.4 乱用止泻药、抗菌药

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 特别是新生儿腹泻, 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或受寒等。治疗应根据脱水、电解质紊乱程度适当给予液体疗法、饮食疗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70%的水泻样便为病毒与产毒性大肠肝菌所致, 只需多喝水, 调整饮食, 适当服一些消化酶类药物以及B族维生素即可解决, 不必动用抗菌药。而且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乱用止泻药, 用后腹泻虽然减轻, 但因肠道吸收毒素增加, 可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

3.5 使用成人药物

有些家长会给患儿吃一些成人用的抗生素药、感冒通之类, 虽然剂量减半, 但这也是不妥的。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 许多药于儿童不宜。如:氟哌酸、感冒通等。

3.6 糖水服药

中药其味苦涩, 小儿不愿服, 父母便用糖水矫正口味。殊不知, 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 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 并在胃液中凝固变性, 继而混浊沉淀, 降低疗效。 有些药物恰恰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 若在药中加糖, 效果不佳。此外, 糖还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 抑制某些退烧药的作用, 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总之, 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 最好用白开水送服。

4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4.1 熟悉小儿特点, 禁止滥用药物

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小儿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药物的特殊反应,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坚持合理用药, 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又不致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4.2 严格掌握剂量, 注意间隔时间

所用药物剂量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及病情不同而不同。由于小儿的年龄、体质量逐年增加, 体质强弱各不同, 用药的适宜剂量亦有较大差异, 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加, 根据血药浓度测定发现, 按传统的体质量计算剂量, 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故肥胖儿童的个体化给药也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因此, 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4.3 根据小儿特点, 选好给药途径

一般来说, 能吃奶的或耐受经鼻饲给药的婴幼儿, 经胃肠给药较安全, 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婴幼儿静脉给药, 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 切不可过快过急。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

4.4 选择合适的剂型

在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道路上, 却一直忽视儿童用药剂型的发展, 儿童用药品种少, 满足不了临床需要。张志华等[2]对某儿童医院正在使用的550份药品说明书进行分析, 结果标注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国内和国外药品均只有48%;标注有儿童注意事项的国内药品仅有39%, 国外药品有32%。在我国, 90%的药物缺乏可供儿童安全方便使用的儿童剂型, 患儿家长和医师在患儿用药时只能根据小儿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与成人的比例进行计算而经验用药, 在用药剂量方面很难把握, 造成偏失。儿童用药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做指导, 用药不良反应屡见不鲜。因此, 要尽可能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

5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5.1 提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

要做到正确应用抗菌药物, 首先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的学习, 开展相关教育, 增强医务人员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识, 明确大量、高效、新型抗菌药物的使用, 不仅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 还会对患儿以后的医疗用药造成潜在危害。有条件的医疗单位, 可结合本地区的情况, 在《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本地区的儿科用药指南, 以规范本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3]。

5.2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确定患儿是否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时, 要做到明确用药指征, 熟悉药物特性, 合理选择药物,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好在选择抗菌药物之前尽可能做细菌培养、细菌抗原检测和常规药敏试验。如无条件或在未明确诊断病因前应根据不同感染部位的常见细菌谱进行选择, 按照《指导原则》选择一线药物, 防止因滥用抗菌药物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5.3 合理联用抗菌药物

应依据《指导原则》指出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确定是否联合用药, 最好按药敏试验结果用药:1种抗菌药物治疗时可以不联合应用多种药物, 一般不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一旦联合应用, 用药剂量要足, 不宜采取少量长时间应用或频繁更换。还需注意配伍禁忌, 防止产生拮抗作用和毒性作用增强。

5.4 注意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由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决定。选定抗菌药物后, 要根据其药动学性质确定给药方案。儿童胃酸低, 肠管相对较成年人长、通透性高, 胃排空和通过肠道的时间较慢, 采取口服、鼻饲给药或经胃肠给药吸收较完全且安全, 加之痛苦少, 一般口服剂型较注射剂更适于儿童, 也易为儿童接受。

5.5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一旦确定应用抗菌药物, 剂量要充足, 疗程应恰当。小儿用药剂量和疗程不能仅根据小儿体重、年龄、体表面积或成人的比例进行计算, 还应充分考虑小儿各期 (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 的生理特点等因素可能影响用药剂量。经肝代谢或肾排泄的药物, 用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良的患儿时, 应减少剂量;抗生素有后效应, 可减少给药次数;联合用药时, 应注意药物浓度较之单一用药时有无改变, 及时调整用量。另外, 要根据其药动学性质确定给药时间,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耐药性。

总之, 儿童用药问题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谨慎使用的问题, 为了儿童的健康, 在为其选药时, 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参考文献

[1]李荣.儿科用药与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J].中国药物警戒, 2006, 3 (5) :289-292.

[2]张志华, 何周康, 吴浩.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的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 2004, 10 (5) :41.

[3]林惊世, 林寿贵.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误区和合理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7, 16 (2) :125-126.

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 篇2

【关键词】药学服务;儿童;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71-01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确保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1]。儿童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分布、吸收、代谢及排泄速度,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较成人易产生不良反应[2]。儿童用药需要由家属给予监护,因此家属必须基本了解儿科药物治疗的特殊性,掌握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窗口,正确指导用药,是做好药学服务的关键,本文就药师应如何指导用药做如下阐述。

1 药物的使用方法

1.1 正确掌握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因药物的半衰期不同,使得不同的药物服用次数各不相同。用药次数有每日3次,也就是每8小时服药1次;每日2次的服药,是每12小时服药1次。药师应给予患儿家属明确指导,告知给药次数。对于一些药物产生?受机体吸收和副作用的影响,要选择一定的时间服用,如抗生素、止泻药、胃肠解痉药等:要餐前30~60分钟服用,这样可以防止食物对药物作用的干扰,使药物更好吸收,更快发挥疗效。对于驱虫药要清晨空腹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要饭后服[3],对于助消化药要餐时服用,以确保疗效。

1.2 退热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发热是婴幼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解)退热药是儿科常用药物。在(解)退热药的使用上,要遵循的原则是:3个月以下的小儿发热时应慎用,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外用栓剂以减少副作用。因为3个月以下的小儿,与药物代谢及解毒密切相关的脏器如肝肾功能及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健全,服用退热药(更)易造成肝、肾、等器官及血液系统的损害。由于发热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在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药师应向家属解释清楚“38.5℃以上才需服用”,并且告诉患儿家属2次服药间隔时间要在6小时以上,以及1天最多的服药次数,避免因重复用药,导致药物蓄积,从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1.3 混悬液型药物的使用方法

必须交待患儿家属“用前摇匀”使有效成分发挥最大疗效。

1.4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 如妈咪爱等,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同时口服时用温开水送服,温度应用低于40℃,否则会降低或灭活这类药物的活性,从而降低疗效。

1.5 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和容易过敏的药物 在耐心向病人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服药时间的同时,要详细告诉患者及家属,服药后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抗组胺药的嗜睡、头晕、乏力等副作用;另外对于β-内酰胺类等易导致过敏的药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要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在确定“皮试阴性”或连续使用时方可调配此类药物。

1.6 普通片剂与缓控释制剂的区别及用法 缓控释制剂均通过本身的骨架材料控制药效,与普通的相应片剂相比,这(两)种制劑可以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用药总剂量等特点,缓控释制剂均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以免破坏骨架材料,而影响疗效。

2 药物的使用剂量

小儿年龄、体重、体质强弱都是决定小儿用药剂量的因素,患儿家属是对医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药师配方发药时,对于剂量的交待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应直接交待清楚服几片、几包或量杯上的几小格,便于患儿家属理解。同一药物不同制剂或多个复方制剂的重复给药也应引起重视,避免给小儿带来不必要的机体危害。

3 杜绝抗生素的滥用

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因素繁多,有来自患者家属的,有来自医生的;有的家长治病的迫切心情点名药物,?还有多种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小儿腹泻等疾病,这种滥用首先体现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医生常规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物,而这类疾病多由病毒引起,仅少数是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4],孟黎辉和董宝坤[5]报道的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71.32%,但于卫生部规定的使用抗生素控制在50%以下相比,仍然居高不下。这种抗生素的滥用,极易导致二重感染和增加耐药性,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病原学诊断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用窄谱、低毒的药物治疗。对细菌感染者要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同时要严格掌握所用抗生素的适应症、给药途径、剂量、及不良反应。

4 药物特殊的贮存条件

有的药物如:干扰素、丙球等和微生态制剂等一般适宜的贮存温度为2℃~8℃,若不注意贮存条件可能使药物效价降低,甚至提早失效。所以调配此类药物时应特别交待患儿家属需要将其放置2℃~8℃冰箱内冷藏,以免受温度的影响而降低药物效价或失效或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5 小结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晋红, 蔡 溱. 药学服务的量化管理[J]. 中国药师, 2002, 5(7): 427.

[2] 郝建华.基层医院儿科用药亟待加强监护管理[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1):62.

[3] 卢鸿飞,郭新华,冯叶彬.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福建医药杂志,2005,27(2):126.

[4] 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4:48~49.

儿童烧伤的合理用药研究 篇3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月~2011年2月共有病例68例,男42例,女性26例,年龄11月~12岁,平均年龄为(7.4±4.4)岁,烧伤面积(TBSA)为(5%~90%)/(2%~46%),平均为(24±10)%/(8±5)%。入院时大部分以浅Ⅱ°为主,部分病例后转化为深Ⅱ°。烧伤原因:热液烫伤52例,火焰烧伤16例。烧伤部位:四肢多见,其次头部面。在进院时尚未发生明显创面感染的68例患儿中,按治疗方法分为湿润暴露疗法(n=36)和非湿润暴露疗法(n=32)两组,

1.2 儿童烧伤用药

1.2.1 初步处理[2]

小面积烧伤用1‰新洁尔灭清创,稍大的水泡用注射器吸净,用消毒干纱布吸干。对创面稍大,创面污物较重,患儿一般情况较差而又较痛苦者,不作特殊处置,用生理盐水冲洗。

1.2.2 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20090116)[3]采用暴露疗法。(1)Ⅰ度烧烫伤创面的处理:在烧伤创面上直接外涂药膏,厚度薄于1毫米,每日(2~3)次。(2)浅Ⅱ度烧烫伤创面的处理:在烧伤创面上直接外涂药膏,有水疱的创面,可低位剪破水疱放水,保留疱皮,伤后(3~4)天去掉疱皮。涂药厚度薄于1毫米每(4~6)小时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应用消毒纱布或纸巾将创面残留药物及渗出物拭净,一般于(6~7)天后修复愈合。也可保留剪破的疱皮直接涂药,直至愈合。(3)深Ⅱ度烧烫伤创面(包括浅型和深型)的处理:早期按浅Ⅱ度烧烫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治疗,(5~6)天后去掉腐皮。因真皮组织已受损,创面呈白色,应继续涂药,厚度薄于1毫米,每4小时更换一次药膏。

1.2.3 非湿润暴露疗法[4~6]

磺胺嘧啶银(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903)、磺胺米隆(沈阳福宁制药厂,批号:20080601)、中药等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属常规治疗。

1.2.4 预防烧伤创面感染

临床上首先要找出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应用抗菌素要讲原则:早期足量,选择敏感抗菌素,敢用敢停。

1.2.5 补液[7]

一般情况下,一体重60kg烧伤Ⅱ°面积30%的患儿,每24小时内补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32701)量应为[60×30×1.5(额外丢失)]+2 000(基础需水量)=4 700(m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结果采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治疗后一般情况

68例病例治愈出院,其中无后遗症62例,有后遗症者6例。患儿无1例死亡。部分病例未等创面完全愈合即出院。住院期间创面完全愈合的病例中,除1例经邮票状植皮外,其余均由上皮增殖或创缘上皮爬行而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5 d。两组的住院时间额住院费用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非湿润暴露疗法组,且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烧伤总面积和Ⅱ度面积见表2

烧伤总面积和Ⅱ度面积来看:治疗前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和0.14,P均大于0.05。治疗后的t值分别为:2.62、2.01,P均小于0.05。

2.3 烧伤后1.5个月后细菌感染情况见表3

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和非湿润暴露疗法相比,前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除了真菌之外,各类细菌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4 两组烧伤后2周的生化指标、CRP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从两组的生化指标来看,湿润暴露疗法患儿的蛋白丢失的状态得以逐渐恢复、黄疸逐渐消失、应激反应逐渐降低,比非湿润暴露疗法更加显著。

3 讨论

小儿烧伤为小儿创伤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对体液的调节能力比较弱,烧伤以后血浆丢失快,细胞大面积烧烫伤皮肤后,创面有大量的液体渗出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小儿严重烧伤后由于皮肤的屏障功能丧失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和蛋白质从创面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及有效循环锐减,因此对小儿烧伤要有足够的重视[8]。小儿烧伤的治疗原则:(1)脱离致伤源。(2)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3)镇静止痛。(4)正确处理创面。我们对烧伤用药的经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各类细菌的感染人数急剧降低,蛋白丢失的情况逐渐恢复,身体的应激反应逐渐降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9]。

美宝湿润烧伤膏[10]是在生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配套药品,必须严格按烧伤湿性湿润暴露疗法使用方法使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MEBO止痛作用迅速可靠,隔离了空气对创面的物理刺激所致神经性疼痛保护创面阻止水分过度蒸发,防止细胞脱水和组织干裂,消除了由创面干燥损伤所致干性疼痛;坏死组织液化排斥反应,及时引流通畅,此环境能避免炎性物质引起的刺激性疼痛;促进微循环功能恢复,改善了创面局部血流量供应,挽救了淤滞组织,避免了创面因缺血所致的缺血性疼痛;药物能松弛毛囊立毛肌,使疼痛减轻以致消失。美宝湿润烧伤膏具有促进微循环恢复的作用,使得患者的细菌感染人数减少,生化指标恢复较好,CRP指标降低的更快。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烧伤总面积和Ⅱ度面积减少的程度高于非湿润暴露疗法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降低。

烧伤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6个月到4岁儿童发生率最高。因为这个时期小儿天真好奇,活泼好动,但又缺乏生活知识,动作不协调,所以往往造成生活中烧伤。通过我们的治疗显示:我们的湿润暴露疗法方法效果佳,优于非湿润暴露疗法,可以对烧伤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烧伤的合理用药途径。方法:68例烧伤患儿,根据用药状况分为湿润暴露疗法(n=36)和非湿润暴露疗法(n=32),分析用药后患儿的一般状况、细菌感染情况、生化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结果:6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非湿润暴露疗法组,t值分别为:2.33、2.43,且P值均小于0.05。烧伤总面积和Ⅱ度面积来看: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和0.14,P均大于0.05;治疗后的t值分别为:2.62、2.01,P均小于0.05。从两组的生化指标来看,湿润暴露疗法患儿的蛋白丢失的状态得以逐渐恢复、黄疸逐渐消失、应激反应逐渐降低,效果比非湿润暴露疗法更加显著(P<0.05)。结论:我们的湿润暴露疗法方法效果佳,优于非湿润暴露疗法,可以对烧伤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儿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非湿润暴露疗法

参考文献

康群军,余群洪,胡安根,等.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30~132

Sharar SR,Miller W,Teeley A,et al.Applications of virtual reality for painmanagem ent in burn-injured patients[J].Expert Rev Neurother,2008;8(11):1667~1674

胡永才,欧才生,黄泽春,等.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总面积>50%TBSA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6;22(1):57~60

Mostaque AK,Rahman KB.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s of biological membrane(amnion) and silver sulfadiaz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burn wounds inchildren[J]. J Burn Care Res,2011;32(2):200~209

Goyal S,Gupta P,Ryan CM,et al.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in children:medical,surgical,and ophthalmologic considerations[J]. J Burn CareRes,2009;30(3):437~449

Shen WM,Cui J,Chen JB,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sinuspericranii[J].Zhonghua Zheng Xing Wai Ke Za Zhi,2010;26(4):244~247

Zajicek R,Matouskova E,Broz L,et al. New biological temporary skin coverXe-Derma() in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scald burns in children[J].Burns,2011;37(02):333~337

罗肇林,梁自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7;6(5): 55~56

张焕长,丁俊理,魏建彬,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4(1):121

合理用药的基本内容 篇4

合理用药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药物的选择: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无需用药。②若必须用药,就应考虑疗效问题。为尽快治愈患者,在可供选择的同类药物中,应首选疗效最好的药。③药物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成瘾等。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患者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防止滥用药物。④联合用药问题。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少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是联合用药不当所致,会对患者产生有害效果。

制剂的选择: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制剂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这是因为制造工艺不同导致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制剂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剂量的选择: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通常采用最小有效量以达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之间的那一部分剂量作为常用量。临床所规定的常用量一般是指成人(18~60岁)的平均剂量,但对药物的反应因人而异。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等对用药剂量都有影响。小儿所需剂量较小,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老年人所需剂量可按成人剂量酌减。另外,对于体弱、营养差、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剂量也应相应减少。

给药途径的选择:不同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与疗效关系密切。临床主要根据患者情况和药物特点来选择。①口服给药。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患者;主要缺点是吸收缓慢而不规则,药物可刺激胃肠道,在到达全身循环之前可在肝内部分破坏,不适用于昏迷、呕吐及婴幼儿、精神病等患者。②直肠给药。主要适用于易受胃肠液破坏或口服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少数药物。③舌下给药。只适合于少数用量较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可避免胃肠道酸、碱、酶的破坏,吸收迅速,奏效快。④注射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而完全、疗效确实可靠等优点。皮下注射吸收均匀缓慢,药效持久,但注射药液量少(1~2毫升),并能引起局部疼痛及刺激,故使用受限;因肌肉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网,故肌肉注射吸收较皮下为快,药物的水溶液、混悬液或油制剂均可采用肌肉注射,刺激性药物亦宜选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可使药物迅速、直接、全部人血浆生效,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但静脉注射只能使用药物的水溶液,要求较高,较易发生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需慎用。⑤吸入法给药。适用于挥发性或气体药物,如吸人性全身麻醉药。⑥局部表面给药。如擦涂、滴眼、喷雾、湿敷等,主要目的是在局部发挥作用。

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的选择: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保证药效的必要条件。给药时间间隔太长,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间隔过短可能会使药物在体内过量,甚至引起中毒。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药物是每日给药三四次,只有特殊药物在特殊情况下才规定特殊的给药间隔。

药物的服用时间应根据具体药物而定。中和的药物应饭前服,如抗酸药;易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而镇静催眠药应睡前服,以利其发挥药效,使人适时入睡。

疗程的长短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者,应根据规定疗程给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

有些患者对某种药特别敏感,称为高敏性;反之,对药物敏感性低则称为耐受性,等等。因此,临床用药既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也要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做到因人施治。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和营养状态等。

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篇5

1典型案例

案例:患儿, 男, 1岁, 家长应用维生素AD滴剂预防佝偻病, 同时也想给孩子当补品补充维生素。一段时间后发现婴儿毛发脱落, 食欲减退, 遂就诊。经检查颅压升高。

分析:维生素AD滴剂为维生素属复方制剂,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 如佝偻并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每粒含维生素A 1500单位, 维生素D3 500单位。维生素A为维生素D的3倍。将维生素AD作为营养品长期大量给婴儿服用, 在维生素D已达到治疗量时, 维生素A已大大超量, 可出现夜间哭闹、头发上竖。维生素A蓄积中毒影响小儿发育, 以慢性病为主, 尤其对1~2岁婴儿可出现毛发脱落、奇痒、食欲减退、头围增大、颅压增高等。

1.1 儿童的生理特点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 身体发育都不够成熟, 其解剖、生理和生化功能以及各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等与成人有较大差异, 所有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等均与成人有明显的差异, 无论是对健康状况的评价, 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 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的损伤实现自然改善或修复, 因此, 只有度过危重期, 常可满意恢复, 适宜的康复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身防护能力较弱, 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 而且一旦造成损伤, 往往影响一生, 因此, 应该特别注意预防保健工作;另一方面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 不同患儿相同的用药方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为保证儿童的安全健康, 必须要了解患儿的生理特点, 做到合理用药[3]

1.2 儿童用药特点[4]

儿童时期新陈代谢旺盛, 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的过程一般比成人为快;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 水盐转换率高, 极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的调节失衡, 故小儿对影响水盐代谢或酸碱平衡的药物异常敏感, 如用利尿药后易出现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 水和电解质的变化又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小儿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皆不完善, 因此用药不当常易致副作用和中毒, 年龄越小, 用药就更要小心;小儿抵抗力差,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 许多疾病又反过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 激素应用会影响其发育, 某些中枢抑制药会影响其智力发育;新生儿, 特别是未成熟儿, 肝、肾发育不成熟, 功能不全, 同时各种酶系统功能不完善, 因此对那些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及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格外敏感;婴幼儿选用药物时, 首先要了解药物的立即反应, 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等;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各种意外及中毒。

1.3 儿童用药常见问题

儿童用药常见问题主要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5], 保健药品的不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6]以及重复用药和配伍不当等。

2合理用药

2.1 用药原则

严格掌握适应证, 精心挑选药物;根据儿童特点, 选择给药途径;根据儿童不同阶段,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根据儿童生理特点, 注意给药方法;严密观察儿童用药反应, 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2.2 计算用量

小儿用药剂量随年龄、体重变化, 已有多种计算方法, 目前较普遍采用按体重或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药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既适用于成人, 又适用于各年龄小儿, 比较科学, 但计算较繁杂。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体表面积=0.035 (mg/kg) ×体重 (kg) +0.1 (mg) , 若体重超过30 kg, 则每递增5 kg、体表面积增加0.1 mg, 此方法不适用新生儿和早产儿。一般初次使用时可先用较小剂量。对重危患者可根据既往经验适当应用较大剂量。以后根据病情及用药效果调整[7]。

2.3 给药途径和方法

给药途径和方法对保证药物吸收和发挥药理作用殊关重要。对年长儿要鼓励口服。为了儿童服药方便可将药物制成水剂、乳剂或糖浆剂等剂型, 不能吞咽或拒绝服药而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给药时, 可由鼻饲管滴入或由肛门-直肠灌药;病情严重或药物只能供注射时可选择静脉或肌肉注射。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 要根据病情、药物特性以及患儿年龄特点。应该宣传说服家长及医护、保教人员, 不要迷信肌肉或静脉给药, 因这可能增加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等危险[8]。

2.4 禁忌和适应证

要注意药品的配伍禁忌和用药的适应证。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大都由病毒引起;怀疑细菌感染最好根据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切忌不问轻重, 不分病原, 轻易采用2~3种抗生素的联合疗法。还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这在静脉注射中尤为重要。而且儿童对药物较为敏感, 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在给儿童用药时要密切的关注儿童的情况,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引起严重后果。

2.5 各方面的支持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 增加对儿童药品的规定, 重视不良反应报告;其次医院要大力宣传儿童合理用药, 监督儿童的用药情况;再次是科研机构要重视儿童药物的开发和研究;最后是家长要掌握更多的儿童用药知识。

总之,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正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 指导患儿合理用药, 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 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师应当掌握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则及应对措施, 要恪守职照道德, 全面掌握各项专业技能, 熟悉沟通技巧, 充分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等.儿科药物治疗学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4.

[2]邵保国.小儿用药特点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8) :951-953.

[3]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48.

[4]赵春杰.合理用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28.

[5]彭启娟, 杨涛.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03) :455-456.

[6]李婷, 宋民宪.《中国药典》收载儿科用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分析.中国药房, 2011, 22 (43) :4125-4128.

[7]汪淑义.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之浅见.浙江临床医学, 2009, 11 (6) :604-605.

浅谈儿童各期用药特点和合理用药 篇6

1 新生儿期用药特点

新生儿期正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阶段, 因此, 药物代谢及体内动力学过程亦随着迅速发展。但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酶系统尚未成熟, 用药不当可致不良反应或中毒。故新生儿期的药物剂量不能单纯以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 最好根据药物的特性按不同日龄进行计算, 调整好药物用量和给药间隔, 才能使所用的药物不至过量或不足而影响疗效及毒性反应。

新生儿期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有很大差异。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弱, 如有低蛋白血症则药物与蛋白的结合更少, 致血浆及组织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大大增加, 且在体内还会扰乱生理功能。如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蛋白质上的结合点, 干扰胆红素与蛋白的结合, 因磺胺类药物对白蛋白的亲和力比胆红素强, 应用后, 黄疸病新生儿血中游离胆红素成分增多, 有又因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 就会使血中增高的游离胆红素侵入脑组织, 甚至造成核黄疸, 故磺胺药不宜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又如新生儿应用青霉素后, 由于缺乏葡萄糖醛酰转移酶, 不能与葡萄糖醛酰酸结合成无活性的衍生物, 致血中游离具活性的青霉素增多, 易引起“灰婴综合症”。这种严重中毒反应, 除与肝脏解毒功能不健全有关外, 与肾脏对青霉素的排泄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 宜尽量少用青霉素, 必要时应酌情减量, 用药时间不宜过久。所以, 新生儿用药应考虑到肝酶的成熟情况。一般在出生2周后, 肝脏处理药物的能力才接近成人水平。

新生儿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全, 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30%~40%, 很多药物因新生儿肾小球滤过低而影响排泄, 致血清药物浓度较高, 半衰期亦延长, 如巴比妥类、氨苄、庆大霉素、链霉素等等。此种情况在早产儿尤为显著。甚至可因日龄而改变。至于肾小管的排泄及尿浓缩、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等功能也有类似情况, 要到满月后, 肾功能才日趋完善, 故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 间隔应适当延长, 使用时间不宜过久, 否则, 易引起中毒反应。

2 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从药物的代谢来说, 虽然婴幼儿期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 但由于解剖生理的特点, 在选用药物时仍应予以注意。如婴幼儿期由于吞咽功能较差, 故对重危病儿宜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方法, 以便达到有效血浓度。

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未尽完善, 对吗啡类药物 (包括可待因、哌替啶等) 特别敏感, 宜致呼吸中枢抑制, 不易应用。对镇静剂耐受力较大、常用的镇静剂有苯巴比妥、水合氯醛, 一般年龄与镇静剂的耐受力成反比。相反, 婴幼儿服用氨茶碱易造成过度兴奋。山梗莱碱可引起婴幼儿运动性烦躁不安及瞬时性呼吸暂停。过量时可导致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血压下降及惊厥。皮质激素、维生素A、氨硫脲吸收后能使婴幼儿脑脊液压力增高, 可见婴幼儿囟门饱满隆起。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剂量过大, 疗程较长可致听神经和前庭不可逆性损害, 造成耳聋, 眩晕和共济失调。故在婴幼儿使用时应谨慎。

婴幼儿期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成习惯性便秘, 均应从改善饮食入手, 切不可过早地应用止泻剂或缓泻剂。

3 儿童期用药特点

儿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这一特殊阶段, 新陈代谢旺盛, 循环周期较短, 一般药物排泄较快, 但对水、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较差。尤其易受环境或疾病的影响, 而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对影响水盐代谢或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 较成人易于中毒, 如利尿剂应用后极易发生低钠或低钾血症, 故应间歇给药, 且药量不易过大, 以利调节。

有些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 如长期应用雄性激素, 常使骨骺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 甚至可使女婴男性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致骨骼脱钙和生长障碍, 幼儿期不宜使用氟哌酸, 因其可使幼儿关节变形。

儿童期虽已有成熟的酶系统, 但某些药物对有特殊体质的儿童仍可产生严重的特异反应, 故用药时应掌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便及时采取必要抢救措施。

4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4.1 抗生素类药物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 治疗的关键是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合理应用。就抗菌治疗而言, 尤应关注药物浓度与抗菌效果及毒副作用的关系。当前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较为突出, 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原因就首先使用抗生素。在应用抗生素方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病原学诊断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选用窄谱、低毒的药物来完成治疗。如需联合应用, 应以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为原则, 为防止累积毒性作用, 严禁联合使用对同一器官均有毒性的抗生素, 如头孢唑啉与丁胺卡那霉素都具有较重的肾毒作用, 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为半衰期快速消除类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由于在体内消除快, 欲维持合适的血药浓度及给药次数, 应2~4次/d。喹诺酮类 (如环丙沙星) 、四环素类 (如土霉素) 不宜应用, 对于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等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应慎用。值得注意的是,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如消化道菌群失调可以引起腹泻、便秘等, 严重者可以引起全身真菌感染。

4.2 解热镇痛类药物

目前适用于小儿的解热镇痛药品种及剂型相对较多, 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 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 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 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而扑热息痛、布洛芬制剂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易诱发儿童哮喘, 诱发Reye综合征、胃肠道黏膜损害, 剂量过大引起出汗过多而导致患儿体温不升或虚脱, 故应慎用。

4.3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

很多家长及部分医师认为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可以长期、无条件使用, 因此经常给孩子服用一些诸如钙制剂、锌制剂、氨基酸制剂、多种维生素制剂等药物。其实服用此类药物治疗要根据身体的需要, 若滥用或过量地长期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如维生素D过量的使用可致使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D浓度过高, 出现高钙血症。对于新生儿, 不宜长期使用维生素K, 否则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篇7

儿童时期, 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 (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 都未发育完善, 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 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 与成人相比, 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临床用药治疗中, 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 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 现综述如下。

1 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2]

1.1 合理药物选择

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前, 医师必须要先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 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避免用药后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对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一般来说, 临床诊断中, 医师要首先诊断患儿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才能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 给予患儿合适的药物治疗。在儿科中, 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有病毒性腮腺炎、麻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水痘及病毒性肠炎等, 这些疾病的体征及症状均不相同, 治疗中要有所针对才能取得治疗效果。关于细菌性感染, 医师应该要掌握治疗细菌性感染药物的用药途径、剂量、适应证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保证用药合理性。

1.2 合适剂型选择

目前, 我国儿科药物剂型改革主要遵循以下的方向: (1) 研制口服制剂:原则上, 小儿给药中, 如果能够通过口服给药的, 就尽量避免注射给药;因此, 尽量研制口服制剂, 用于替代注射剂。 (2) 开发口服制剂:针对儿童的身体状况及药物吸收情况, 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多种口服制剂, 并且多次研究改善口感, 提高儿童服药依从性。 (3) 研制缓释制剂:通过研制缓释制剂, 能够将患儿的服药天数及服药次数减少, 从而使小儿的用药依从性提高。

1.3 合适给药方式选择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一般要针对患儿的病情轻重缓急、药物本身性质及药物治疗目的等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因为, 正确合理的给药方式能够将药物的作用及药物吸收发挥得更好, 给药中要注意下述事项: (1) 如果患儿能够通过鼻饲给药或者可以口服药物, 最安全的给药方式为经胃肠道给药;但是, 有些药物通过肌内注射比口服能够更快吸收, 因此临床给药中, 医师要注意这一点。 (2) 一般来说, 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可能会对患儿的周围组织造成损害, 并且皮下注射给药可能会导致药物吸收不良。因此, 这种给药方式不适用于新生儿。 (3) 如果临床治疗药物为地西泮溶液, 那给药时可以选取直肠灌注, 通过直肠灌注给药比通过肌内注射给药, 患儿能够更快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 因此小儿惊厥治疗中, 这种给药方式能够更好地更迅速地控制患儿的病情。 (4) 由于儿童的皮肤结构与成人有差异, 给药时选择皮肤黏膜用药, 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很快被吸收, 但该种给药方式也有可能导致患儿中毒, 因此体外用药时要谨慎。

1.4 合适剂量选择

在临床用药治疗中, 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剂量。由于临床药物中, 大多数未规定儿童用药剂量, 因此, 给药时常用的药物换算方法大多根据成人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换算时会将患儿的体质量、年龄或者体表面积计算小儿用药剂量, 这些换算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临床用药中, 更应该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经验, 选用合适的剂量。如果需要给予患儿联合用药治疗, 也要针对具体情况, 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2 儿科不合理用药[3]

2.1 不合理的药物选择

在疾病治疗中, 药物治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药物治疗有可能导致出现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这些均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我国, 每年大约有3万名儿童由于不合理用药, 导致患儿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如耳毒性药物, 严重的会致聋。因此,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一定要保证合理用药,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保证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2.2 不合理的药物剂型

纵观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药品, 虽然种类繁多, 但仅有不到10%的儿童专用药物剂型。从我国患病儿童的比例来看, 在患病总人数中, 患病儿童的比例大约为20%, 完全不能满足儿科临床治疗的药物需求。儿科临床治疗中, 如果给予患儿成人药品治疗, 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分割剂量, 并且分割药物很容易破坏药物剂型, 还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导致药物在患儿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发生改变, 严重影响药物疗效, 情况更严重的, 甚至还会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3 不合理的给药方式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 往往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 (1) 由于静脉输液的给药效果好, 并且药效快, 这些都优于肌内注射及口服, 再加上医师对静脉滴注对患儿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临床给药中往往将静脉滴注作为患儿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 (2) 由于静脉滴注给药效果好, 患儿家长往往会要求医师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助长这种现象的发生。给予儿童, 尤其是婴幼儿静脉滴注, 不但会产生严重的疼痛感, 还有可能会导致发生静脉炎及急性肺水肿, 与其他给药方式比较, 静脉滴注的医疗成本更高。

3 结 语

儿科用药是一个值得我们加深研究及探讨的领域, 因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因此儿童保健临床服务应该要受到全民的关注;临床用药中, 医师一定要关注儿科药物的性质、用药禁忌、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 熟悉掌握儿科药物的相关知识;同时, 临床治疗中, 还要结合儿童的临床诊断结果给予儿童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敬运龙.儿科合理用药浅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合理用药) , 2009, 7 (4) :135-136.

[2]任冠华.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 2009, 17 (6) :183-184.

家禽的合理用药 篇8

1.1 家禽的口腔构造简单, 无牙齿, 舌黏膜的味觉乳头较少, 味觉反应极弱, 可将许多药物拌在饲料中喂服, 但也因此对龙胆末等苦味健胃药不能引起反射性健胃作用。舌乳头对咸味无鉴别能力, 同时禽类有挑食颗粒饲料的习性, 因此在饲料中未粉碎好的无机盐类颗粒, 易被鸡挑食而引起中毒。禽对大蒜、醋酸等助消化药物疗效良好。

1.2 家禽的嗉囊有暂时储存食物的作用, 对嗉囊注入给药, 效果良好, 但应注意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3 家禽无逆呕机能, 不会呕吐, 所以禽类一旦发生中毒, 一般不能使用催吐药来救治, 可实施嗉囊切开术排出毒物。家禽有两个胃, 肌胃有利于磨碎, 故可使用丸剂或片剂。

1.4 家禽的消化道较短, 肠蠕动紧张, 肠内容物在肠管停留时间短, 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未经充分消化即随粪便排出体外, 直接影响肠对药物及添加剂的吸收量, 未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即被排出, 药效维持时间短, 因此, 给家禽用药的剂量须足, 最好使用药液注射。家禽对粗纤维的利用率低, 仅为2%, 所以家禽不能使用粗纤维含量高的中草药制剂。

1.5家禽消化道内呈酸性环境, 而呋喃类药物在酸性消化道内效力和毒力同时增强, 易使家禽发生中毒, 故对禽类使用呋喃类药物要严格控制用量。

1.6 家禽的胆汁呈酸性, 与胃内酸性内容物一起中和了碱性的胰液和小肠液, 使肠内PH值保持在6.0左右。而青霉素类药在PH6.0~6.5的溶液中, 药性最稳定。因此, 禽类可口服青霉素类药, 疗效较好。

1.7 家禽对磺胺类药物的平均消化吸收率较其他动物高, 若用药量偏大或用药时间较长会发生毒性反应。故一般不宜用磺胺类药物做添加剂大剂量和较长时间使用。

2 根据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合理用药

2.1 家禽的呼吸膜薄, 气体的交换部位在呼吸性支气管、呼吸膜, 交换面积大;家禽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气囊, 它能增加肺通气量, 气体经过禽肺运行, 并循肺内管道进出气囊, 在呼气和吸气时, 均能进行气体交换。这一特点可增大药物扩散的面积, 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量。因此家禽适合通过呼吸系统给药, 如用滴鼻或喷雾法投药。在气雾用药时, 药物即可在呼吸道内发挥局部作用, 也可由呼吸膜快速吸收, 产生全身效应。故可喷雾治疗鸡血痢、禽霍乱、大肠杆菌等疾病。

2.2 家禽的咳嗽能力极弱, 因此镇咳药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无效, 严重时可用氯化铵、抗生素治疗。禽类有较好的嗅觉系统, 因此不要给禽喂散发出药物气味的饲料和饮水。

3 根据生殖系统生理特点合理用药

3.1 雌性家禽没有明显的发情周期和妊娠过程, 其胚胎发育是在体外孵化。有些疾病可通过种蛋的孵化而经胚胎发育垂直传播。如白血病、传染性脑脊髓炎、支原体病、鸡白痢等。因此将种蛋在入孵前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消毒, 或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 经胚胎注射给药, 可确保出壳后的雏鸡健康。

3.2 处于性成熟期的雌禽, 卵巢能产生许多卵泡, 每个成熟的卵泡都有一个卵子, 每成熟一个, 就排出一个卵子。由于卵依次成熟, 所以雌禽在一个性周期中, 能连续产卵。在此间用药, 某些药物可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种蛋孵化率下降、破坏产蛋的连续性、胚胎畸变等。给养禽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在产蛋期间, 应慎用下列药物: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呋喃类药物;抗球虫药莫能菌素、克球粉、尼卡巴嗪、氯苯胍、氨丙啉、二甲硫胺、盐霉素、马杜霉素、拉沙洛菌素等;氨茶碱类;丙酸睾丸素、甲壳睾丸素、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等。

4 根据生理生化特点合理用药

4.1家禽的肝与体的比较肾与体的比大, 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较快。但肾脏的肾小球体积小, 毛细血管分支少, 结构较简单, 有效滤过压较低, 滤过面积小, 有些个肾单位缺乏髓袢, 对以原形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 易在血液中蓄积, 对中枢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如肌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药物, 故不宜选用。

4.2家禽的肾小管分泌机能较旺盛, 尿液中有90%的尿酸是通过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而排入到肾小管的管腔内, 由于尿酸盐不容易溶解, 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 VA缺乏、肾脏损伤时, 大量的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器官, 易造成痛风。因此在治疗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时, 应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

4.3家禽的尿铵循环不完全, 体内缺乏形成尿素的酶, 因此家禽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主要是大量不易溶解的尿酸盐。当饲料中蛋白质过高、维生素A缺乏、肾损伤等情况下, 大量的尿酸盐将沉积于肾脏, 甚至关节和其他内脏器官表面, 形成痛风。此时, 可用阿司匹林、丙黄舒、碳酸氢钠等药物, 促进尿酸盐的排泄;缓解、改善尿酸盐沉积的症状。

4.4家禽没有膀胱, 尿在肾脏中产生后, 经输尿管输送到泄殖腔, 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尿液一般呈弱酸性 (PH值为6.22~6.7) , 有时PH值在5.5以下。因为磺胺类药的最终代谢产物是乙酰磺胺, 在酸性尿液中易析出结晶, 损害肾脏。所以在大剂量应用磺胺类药时, 须特别注意一并配合一些碳酸氢钠, 以减少乙酰化磺胺结晶对肾的损伤。

4.5家禽体内的胆碱脂酶储备量少, 对抗胆碱脂酶的药物, 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有机磷脂类药物非常敏感, 易中毒, 故在家禽的生活运动场所, 应禁止使用。维生素B1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 禽类大剂量使用也能产生不良副作用。

4.6家禽体内缺乏羟化酶, 使巴比妥类镇静药和樟脑、士的宁类中枢兴奋药在体内转化困难, 成持久性的中枢神经抑制和兴奋作用。因此, 这类药不宜在家禽中使用。

4.7家禽血液内血浆蛋白含量低, 而且缺乏盐腺排钠功能, 其氯化钠的排出全靠肾脏以生成尿的形式完成, 故对氯化钠较敏感, 易发生食盐中毒。雏鸡日粮中含2%食盐可致死亡, 成鸡或鸭日粮中含5%食盐可致死亡。因此, 在饲料中添加食盐时, 要严格控制剂量。

孕牛的安全合理用药 篇9

一、孕牛发生疾病,在用药治疗时,首先是考虑药物对胚胎或胎儿有无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其次是药物对母牛有无副作用和毒害作用。

二、怀孕早期用药要慎重,当发生疾病必须用药时,可选用不会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和致畸作用的药物。

三、孕牛用药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物蓄积危害胚胎和胎儿。

四、孕牛应慎用全身麻醉药、驱虫剂和利尿剂。 禁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殖机能的药物,如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 严禁使用子宫收缩的药物,如催产素、垂体后叶制剂、麦角制剂 、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 使用中药时应禁用活血祛瘀、行气破滞、辛热和滑利的中药,如桃红、红花和乌头等。 地塞米松等药物在使用时也应慎重。

五、用药时必须考虑到药物对胚胎和胎儿有无潜在性危害,但要改变“孕畜用药都是有害的”这一观点。为了胚胎和胎儿的安全而延误孕牛的治疗,反而会损害母牛的健康,造成母牛与胎儿双亡。因此,孕牛患病时应积极用药治疗,在确保母体健康的情况下,力求所用药物对胚胎和胎儿无严重危害。

(河南 江 涛)

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 观察组:本组60例研究对象为儿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 其中包括33例男性患儿与27例女性患儿, 年龄最大为12岁, 最小未足半岁, 平均为 (6.88±1.96) 岁; (2) 对照组:本组60例研究对象为儿科于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儿, 其中包括30例男性患儿与30例女性患儿, 年龄最大为12岁, 最小为半岁, 平均年龄为 (7.10±1.62) 岁;经对比,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等) 无明显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的差异情况, 分析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观察组所采用的的用药合理性管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患儿在用药后, 观察患儿有无呕吐、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有无肝功能不全的症状;有无咳嗽、鼻塞等呼吸系统症状;有无皮疹、泌尿系统受损、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或χ2检验两组数据, 以百分比表示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若 (P<0.05) 则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 两组患儿在用药治疗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 如皮疹、泌尿系统受损、咳嗽、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以及呕吐、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具体情况见表1。

注: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由表1可看出, 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儿科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未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儿科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剂量时, 仅依据自身临床诊断经验进行判断, 此为引起用药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儿的胃酸浓度通常较低, 加上胃部排空的时间比较长, 使肠蠕动缺乏一定的规律, 因此在药物吸收方面较为容易。若临床医师未注意到小儿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易引起泌尿系统受损的情况。 (2) 滥用药物:相比起成人, 儿童生理上尚未完全发育, 因此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相应的对于服用药物的顺从性也较差, 常有用药不稳定的情况, 而临床治疗中, 多种药物共同使用的情况较为多见, 普遍存在滥用药物的情况。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物的滥用。此类情况不仅会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 还会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此外, 因为大多数药物均是通过肝肾进行排泄, 滥用药物常会导致患儿出现肾功能或是肝功能不全的现象。 (3) 忽视了药物剂型:贴剂、注射液、栓剂、喷雾剂、颗粒冲剂、口服液、分散片、控释片、缓释片等均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药物剂型。其中, 部分剂型若分散使用则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缓释片等。胶囊剂等剂型较难以进行分量, 容易导致药物剂量过大或是不足的现象, 影响疗效。

3.2 儿科临床用药分析

在临床用药不断进步的环境下, 具有耳毒性、发育毒性等毒性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 也降低了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近几年, 有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抗生素可分为3类[3]: (1) 时间依赖类; (2) 浓度依赖类; (3) 时间依赖+浓度依赖类;对于儿科用药而言, 此种分类方法对改变用药的间隔时间、疗效、毒性等起到了直接影响, 成为临床上无法忽视的问题。抗生素的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属于抗生素在浓度依赖、时间依赖等方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抗生素的后效应是指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 抗生素中的血清浓度的降低值虽然低于抑菌最低浓度或是消失, 但药物对于微生物仍可维持短时间的抑制效果。对于革兰阳性细菌而言, 临床上的抗菌药物通常均具备不同程度的抗生素后效应, 但是多种抗菌药物中, 以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类抗生素的PAE较为可靠。浓度依赖类抗菌药物的效果由血药峰浓度值所决定, 药物持续时间对于药效的影响不明显。然而, 在儿童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 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现阶段儿科用药中采用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情况较为少见。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等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药物峰浓度对于药效的影响不大, 儿科临床上多是通过控制用药的间隔时间以及剂量确保用药合理性。

3.3 用药管理措施

从2009年7月起, 我院从三个方面入手, 严格管制儿科的用药情况: (1) 药物选择。在选择药物时, 若仅使用一种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则不采取联用其他药物的做法, 尤其是抗生素方面, 需准确掌握患儿的适应证, 若患儿受染情况处于可控制状态, 可通过培养细菌后, 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在治疗时尽可能使用毒性较低与窄谱的药物; (2) 剂型选择。原则上, 可通过口服给药进行治疗则尽量避免采用注射治疗。积极研制口感较好的药物, 以降低患儿对药物的排斥性。尽量给予患儿半衰期较长的药物, 从而通过缩短用药时间以及用药频率, 增强患儿对口服药物的依从性; (3) 剂量选择。进行用药治疗前, 应指导患儿进行相关检查, 如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 从而掌握患儿的机体情况, 确保用药方面的合理性。如检查出患儿具有肝、肾方面的疾病, 则尽可能不用需要通过肝肾进行排泄的药物或是减少剂量。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并结合问题所在探讨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方法 我院自2009年7月起, 对儿科用药方面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管制。本研究从我院儿科科室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期间 (执行用药规范管制后) 收治的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 设为观察组, 并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 (未执行用药规范管制前) 收治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两组患儿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对比。结果 经研究, 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合理应用药物, 对保障药物治疗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儿科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冰, 潘洁, 王远光, 等.儿科用药现状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 11 (1) :41-44.

[2]张法.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合理用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8) :179-180.

上一篇:班级管理方式下一篇: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