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2024-06-01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共12篇)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1

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当前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种类繁多、适用证不同、半衰期及达峰时间不同等因素均导致多数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上具有随意性, 并未严格遵守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及用药方式, 给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笔者在此结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实际及现有研究的梳理分析, 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进行详细分析, 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可行参考。

1 β-内酰胺类

据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及抗菌后效应 (PAE) , β-内酰胺类药物是时间依赖性药物, 当该类药的药物浓度是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3~5倍时, 其杀灭细菌作用呈饱和状态, 此时药物浓度>病原菌MIC时间便是其发挥杀菌、抑菌作用的关键, 即此段时间的药效更为显著, 效果更佳。据研究, 该类药物用药1d后体内血药浓度>病原菌MIC的时间占50%以上时, 抗菌活性最佳[1]。PAE长或半衰期>2h的头孢类药物 (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等) 每天只需给药1次即可保证患者体内足够的血药浓度, 且不影响疗效, 因此无需多次给药。美罗培南等半衰期<2h但PAE较长的碳青霉烯类药物, 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致病菌细胞杀菌作用非常明显, 因此给药时间间隔要长, 每天给药1~2次即可。

2氟喹诺酮类

该类药物是浓度依赖性药物的典型代表, 其抗菌作用特点为病原菌的清除与药物浓度呈正比, 细菌不易耐药。该类药物的PAE较长, 且PAE值与药物浓度及药物和细菌接触的时长呈正比, 但该类药物的药物浓度越大, 用药不良反应就越明显, 因此临床多不能进行大剂量治疗。临床给药要结合药物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MIC、PAE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天给药1~2次。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治疗膀胱炎时每天用药1次, 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每2天给药1次;第四代药物莫西沙星临床应用上则多采用每天1次的给药方案。因此, 使用此类药物要求医师具有丰富的用药经验, 针对具体疾病辨证给药。

3氨基糖苷类

该类药同为浓度依赖性药物, 对革兰阴性杆菌的PAE较大,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PAE则较小, 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和首次接触效应, 即药效发挥与用药次数和剂量呈正比。其疗效评价参数为AUC0-24/MIC、峰浓度 (Cmax) /M[2]。日剂量一定的情况下, 一次给药比多次给药的药物峰值和药物浓度更高, 因此能有效避免首过效应, 还能通过减少药物与致病菌的接触时间来降低钝化酶转化的可能性, 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提高抗菌活性, 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此外, 肾皮质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性, 多次给药或静脉持续滴注时, 虽然血药浓度低但能维持较长时间, 相比于一次给药方式, 肾皮质能吸收更多药物从而导致蓄积中毒。因此该类药物每天1次的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上更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临床用药须知》 (2005年版) 确定该类药物可每天1次给药。

4大环内酯类

该类为时间依赖性药物, 但药物间的药效学特征和体内情况差异非常大, 其最佳治疗方案应由组织中维持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及PAE持续时间共同确定[3]。一般情况下, 半衰期长且PAE短的药物, 如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等, 应根据其半衰期的推荐给药时间给药, 即每天3~4次, 以保证其药物浓度>MIC, 使药物发挥更好药效。阿奇霉素等新型药物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 会随着浓度高低的变化叠加PAE, 因此, 此类药物可采用每天1~2次的给药方式。

5抗真菌药物

氟胞嘧啶、唑类、多烯类是临床常用的高效抗真菌药, 该类药物多为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长或PAE长的药物, 如氟康唑半衰期即为27~37h, 根据《临床用药须知》 (2005年版) , 该药治疗真菌感染时, 当AUC/MIC>20时, 氟康唑可用药1次。此外, 该药肌内注射和口服均能被完全吸收, 因此用药剂量相同。一般情况下, 氟胞嘧啶静脉滴注时每天2~3次, 口服时则需每天4次。

6其他抗菌药物

临床常用其他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时间及方法主要如下: (1) 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性药物, 半衰期短 (2~3h) , PAE短, 临床用药每天3~4次; (2) 万古霉素:时间依赖性药物,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灭菌浓度为MIC的5倍左右, 半衰期相对较长 (5~11h) , PAE长, 故给药间隔时间较长, 多每隔6h、12h静脉滴注1次; (3) 甲硝锉:浓度依赖性, 体内PAE小, 需多次给药, 口服时每天3次, 静脉滴注每次持续1h以上, 静脉给药时8~12h/次。

7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时应首先通过试敏反应确定用药的安全性, 主要应用联合PAE法进行用药评价, 具体为, 联用时PAE呈相加或协同作用时, 应减少所用药物的单剂剂量, 延长用药时间间隔。例如, 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 的PAE长, 对大肠埃希菌则表现为浓度依赖, 与环丙沙星合用时, 相加作用明显, 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此时可相对延长用药间隔。对与不良反应大的剂量依赖性药物, 可联合与之有PAE相加效应的药物, 从而通过减少其所需剂量, 延长用药间隔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其不良反应。

8小结

随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增多、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和患者自主用药现象的不断蔓延, 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 明确其用药时间和合理用药方式刻不容缓。因此广大临床医学工作者要切实认识到抗菌药规范应用的重要性, 遏止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治疗高效性和安全性,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当前常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着滥用、乱用情况, 突出表现为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及方式的不合理, 极大威胁用药疗效和安全性。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和临床实际研究相结合方法, 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科学用药时间及方法, 以期通过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来规范其临床应用, 避免滥用带来的各种不良事件, 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黄小红.287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0 (7) :88-89.

[2]缪晓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8 (2) :164-166.

[3]刘学红.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意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25 (2) :154-155.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2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定义: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合理用药总的目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全院用药监控目标:(1)药比不得超过45%;

(2)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例和费用比例要达到25%至3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4)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3、合理用药的范围:医院所有使用的药品,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管理制度

1、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开展日常工作。

2、职责和任务:

(1)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医院使用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全院通报点评结果;

(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工作,提出合理用药建议;(4)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和程序,防范药害事件;(5)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临床诊断确定选用药物的类别;

2、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有分析。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3、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经济性,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不得使用高价药物;

4、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因病情治疗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同意,同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四、管理措施

1、临床医生必须按照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使用药品;

2、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药物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3、严格执行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对全院的用药情况进行检查,每个月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相应扣罚处理,全院公示;不合理用药科室和医师按医院质量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扣分扣罚处理。

4、药剂科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

****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3

【关键词】骨科;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5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2012年1月-2月期间骨科所有出院患者病历,从中筛选I类切口患者病历,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出入院时间)、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类别、切口愈合情况)、动态化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使用起始时间)填入设计好的表格内,进行统计分析。

1.2 病历审查标准:①《新编药物学》、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③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 在此次调查的104例骨科I类切口患者病历中,6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有异物植入的手术如切开内固定术占51例),抗菌药物使用率达61.5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清洁手术(即I类切口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以下情况如“异物植入手术”时可考虑预防用药;且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同时我院《阆中市人民医院与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中对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定为“不超过65%”,因此骨科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合理;

2.2 术前2h-30min给药率分析 按我院规定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h给药率应达100%。64例病例中仅有38例术前2h-30分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率为59.38%,属不合理。

2.3 术中抗菌药物追加情况分析 64例病例中有4例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1例为术前给药,术中再次追加,但其他3例为术前未用,术中使用,属不规范使用情况;

2.4 术后用药天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在此次调查中有39例病例总预防用药时间超过24小时,平均为2.69天,较为不合理。其中有患者57岁,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为“2小时10分”,但其术后使用抗菌药物长达6天。

2.5 抗菌药物用药品种 此次调查中共涉及4类9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萘夫西林、克林霉素磷酸脂、头孢硫脒;(其中有更换抗菌药物的病历,所以使用例次数为68例),见表2

由表2可知,此次调查中骨科临床医生倾向选用“萘夫西林、克林霉素磷酸脂”等抗菌药物,而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一般骨科手术,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因此我院骨科使用抗菌药物品种较为不合理;

2.6 其他不合理情况:

2.5.1 用法用量不对 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除外)、青霉素类、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平均最低抑菌浓度时间,因此维持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延长有效浓度时间,由于以上药物血浆消除半衰期短,要求每6-8h给药1次,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但我院医生习惯采用大剂量,每日qd或bid给药,这容易造成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不能维持24小时有效杀菌浓度,易出现细菌耐药的情况;在此次调查中,用法用量不对出现34例次,占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的29.57%;如患者,58岁,女,行切开复位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使用“头孢硫脒2.5g,qd,ivgtt”;而头孢硫脒的消除半衰期为“1小时”,其正确用法用量为:一日2-4g,分2-4次给药。

2.5.2.溶媒体积不对 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200ml,一般应30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如患者,62岁,女性;术后使用“5% GNS 500ml + 头孢硫脒 2.5g,qd,ivgtt”;

2.5.3.换药缺乏依据 例:患者,43岁,男性,术前30分使用克林霉素磷酸脂,术中使用头孢唑林钠,术后使用萘夫西林,无换药指征;

3 结论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篇4

1 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机制

抗菌药物后效应是目前对抗菌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新指标, 取代了传统的以药代动力学参数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 是对传统的以最低抑菌浓度 (MIC) 或最低杀菌农 (MBC) 进行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革新。对于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机制, 目前没有明确解释, 主要存在两种观点:1抗菌药物和细菌的短暂接触中, 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和核糖体, 由于抗菌药物的干扰, 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与损毁后恢复的时间变长, 如细菌细胞壁因抗菌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而产生结构变化, 最终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1], 而使得细菌的生长、恢复时间延长;2认为抗菌药物与细菌的接触可导致细菌菌体变形、生长被抑制, 抗菌药物与白细胞协同, 导致细菌的损伤时间延长, 因此形成了PAE。

2 PAE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PAE的测定主要分为体外检测和体内检测[2], 体外检测的原理在于通过抗菌药物与细菌的短暂接触后清除, 对比分析菌群的生长时间;体内检测的方法主要是以动物细菌模型的体液或者感染部位监测抗菌药物给药后, 药物浓度的变化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细菌的菌种不同, 在与同一种抗菌药物接触后, PAE不同[3], 如环丙沙星浓度3 mg/L对受试菌的PAE值为:沙门氏杆菌3.2 h、金黄色葡萄球菌1.8 h、绿脓杆菌4.0 h、大肠杆菌4.1 h、链球菌0 h;抗菌药物类别不同, 在与同一种细菌接触之后, PAE也不同, 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4MIC时的PAE时间分别为 (1.04±0.14) h、 (3.40±0.59) h;此外, 抗菌药物的浓度、联合使用对PAE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抗菌药物浓度越高, PAE时间越长;机体免疫力、感染部位、自身疾病等都引起PAE的变化, 有研究表示[4], 细菌与抗菌药物的接触中存在平衡过程, 但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其最佳的接触时间不同, PAE时间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3 抗菌药物的PAE及使用

3.1 β-内酰胺类

对于G+球菌,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为明显浓度依赖性和PAE;如研究显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4MIC、1MIC浓度的条件下, 阿莫西林PAE分别为 (3.40±0.59) h、 (1.84±0.29) h;氯唑西林PAE分别为 (1.25±0.87) h、 (0.71±0.43) h。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低时, 细菌菌体呈丝状且PAE很短甚至为负值;较高浓度时细菌菌体为球状,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PAE的机制可能与自溶酶或者新生的活化酶恢复平衡的时间有关[5], 也可能与细菌恢复在生长时间有关。因此, 临床上而针对不同的细菌感染选择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目前针对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 一般采取增加给药剂量, 快速静脉滴注并减少给药的次数, 以期得到最好的抗菌疗效。而对于G-球菌感染, 临床尚采用多次给药、维持血药浓度的方案。

3.2 氨基糖苷类

此类抗菌药物对G-杆菌的PAE较球菌大[6], 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 其PAE可长达6 h, 有明显的药物浓度依赖效应、首次接触效应;时间依赖性是其不良反应, 是因为其PAE主要在于药物对细菌核糖体的结合部位的解离、渗透、细菌核糖体再合成所需时间。所以临床使用中, 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 减少给药次数, 每天1次, 既可以增强感染组织中药物浓度和疗效, 也可以减少药物的肾毒性、耳毒性不良反应, 有效抑制细菌耐药。

3.3 氟喹诺酮类

此类药物属快速杀菌剂, 是完全的化学合成药物, 有明显浓度依赖性, 浓度越大, 药效越好、不良反应越大[7]。有研究实验表示, 临床上氟罗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采用2次/天, 每次200~400 mg的给药方案安全有效。根据其较长的半衰期和PAE, 临床给药方案中采取1~2次的每日给药方法, 保持致病菌敏感性, 且最大程度实现其临床疗效最优化和不良反应最小化。

3.4 大环内酯类

该类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时, 阻断mRNA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对于G+球菌、嗜血流感杆菌,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PAE较长, 尤其以对金葡球菌的PAE最明显[8]。研究实践表明, 在2 MIC浓度下2 h, 罗红霉素、交沙霉素、红霉素对金葡球菌的PAE, 分别为1.93~5.40 h、2.36~3.48 h、0.55~1.85 h;对粪链球菌的PAE分别在1.0~5.8 h, 而在0.5MIC浓度下1~6 h时, 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对金葡球菌的PAE为1.5~2.5 h, 当浓度增至5~10 MIC时, PAE延长至2.5~5.2 h。在大于抑菌浓度时大环内酯类后效应作用明显, 其抗菌谱广且半衰期长, 因此在临床使用中1天1次,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5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PAE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临床治疗感染的常用方案, 研究表明, 两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其PAE较其中一种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的PAE长。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其PAE与抗菌活性呈正相关, 故临床治疗中, 氨基糖苷类的每日单次给药并适当减少剂量, 避免机体的氨基糖苷类峰浓度过高产生毒性反应, 还能发挥两类抗菌药物抗菌的协同作用, 实现联合用药的最佳效果[9]。

4 总结

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断更新, PAE作为新现象、新理论, 更新了传统理念认为浓度维持在MIC以上才能抑菌的看法, 在国内外倍受重视。PAE的研究让药学界和医学界客观的理解细菌、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提高对抗菌药物的科学认识。抗菌药物与细菌的短暂接触, 阻断对细菌mRNA的转运, 蛋白质的生成, 破坏细胞壁结构等多种机制, 对细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恢复, 延长了抗菌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10], 为治疗疾病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不同类别抗菌药物的使用重新确定了最佳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参考, 达到改善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目前, 对PAE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 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仍需继续探索。

总之, 抗菌药物后效应是评价抗菌药物药效学的标准之一, 也对临床制定抗菌药物合理给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后效应, 为指导临床合理使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笔者临床用药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 分析抗菌药物的后效应机制, 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结果 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抗菌药物用药方案, 可以有效地治疗病菌感染。结论 临床上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具有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的临床意义,耐药

参考文献

[1]闵旭东.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J].当代医学, 2013, 19 (30) :142-243.

[2]郝健.探讨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8) :351-352.

[3]黄双英.抗生素后效应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2) :126-127.

[4]刘立韬, 冯英.抗生素后效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8) :62-63.

[5]吕娟丽, 闫赋琴, 刘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1 (14) :3039.

[6]黄宝明, 王新.崔一喆.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9, 43 (2) :42-45.

[7]杨虹, 张爽.张晓辉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建议[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 25 (5) :68-71.

[8]王文华, 史淑霞, 史永珍.抗生素在临床的用药误区分析与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 (5) :113-114.

[9]刘楚阳, 刘韵, 郭丹.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临床合理用, 2013, 6 (10) :113-114.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5

1、有病原学诊断(采集标本如血、痰、尿、脑 4 脊液、涂片镜检等)

2、感染症状者须有药敏结果 4 选药评价

3、有用药指征 5(25分)

4、药物选择恰当 7

5、遵循局部用药原则 2

6、价格合理 3

1、给药剂量 2

2、给药间隔适宜5 药动学 指标 3、开始、停止用药时间适宜 5(20分)

4、给药途径恰当 3

5、静脉滴注药物溶媒、浓度、速度适宜 5

1、联合用药指征明确 6 联合用药 评价 2、遵循联合用药应用原则 6(15分)

3、没有配伍禁忌 3

1、感染控制确切8 药效学指标(15分)

3、没有二重感染 7 3

1、有预防不良反应措施 药物不良 反应 2

2、没有或轻微不良反应(10分)5

3、正确处置并上报 7

1、用药符合分线管理规定 分线管理(10分)3

2、换药有指征 1.5

1、药物名称、剂型、规格书写规范 书写规范 1.5

2、需做皮试的药物有注明(5分)2

3、修改有签字 评价标准 不合理(<70分)基本合理(70~90分)合理(>90分)合计 评价结论 点 评 者 审 核 者 1

病 历 摘 要

病 程 概 述

药 疗

简 况

用 药 点 评 注:每月每病区抽查出院病历各5份 2

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2(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历或处方 号: 科室: 医师: 年 月 日 考评项目 合理

不合理 分值 实际评分 备注 1.适应证 有 无 10 2.病原学检测 有 无 +5 3.药敏试验 有 无 +5 4.药物选择 正确 太高/过低 10 5.术前(初次)术前>2h或不用术后术前2h内 5 给药时间 用 6.术中追加 手术时间≥3h即追加 手术时间>3h未追加 5 Ⅰ类切口:24h内 Ⅰ类切口:时间>24h 7.术后用药 Ⅱ类切口:48h内 Ⅱ类切口:时间>48h 5 Ⅲ类切口:3~7天 Ⅲ类切口:时间>7天 品种多/有拮抗/无指有指征,二种有协同作8.联合用药 10

征/增加毒性/理论上用 无协同/重复/其它 正确 9.用药途经 不正确 5 正确 10.治疗用药疗程 过长/过短 +10 用药频度/用量过大/正确 11.用法用量 5 用量过小 12.溶媒种类及 5 正确 不正确 体积 13.按规定权限 10 正确 越级使用 使用抗菌药物 14.病例中的记无记录、分析/记录记 10 有记录、分析/记录完整 录、分析 录、分析不完整 5 15.书写规范 正确 使用抗菌药物商品名 16.发生ADR未报告/未处置/处置 5 正确处置并上报 的处置 不当 5 17.更换药品 无 频繁更换/无临床依据 18.禁忌证 无 有 5 评价标准 Ⅰ、Ⅱ类手术切口:不合理(<70分)基本合理(70~90分)合理(>90分)合计 评价结论 点 评 者 审 核 者 *Ⅰ类切口为清洁手术,通常无须预防用抗菌药物,须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可参考此表评价 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请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评价。Ⅰ、Ⅱ类手术切口不填写2、3、10项;Ⅲ、Ⅳ类手术切口须填写2、3、10项;Ⅲ、Ⅳ类手术切口满分为120分,84分为警告分;108分以上为奖励分。3

病 历 摘 要

浅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篇6

【关键词】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66-02

抗菌藥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一类药物,分为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抗生素。其中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部分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药。

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1.1 合理用药 本人在锦林医院的门诊中经常看到,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用药者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病系病毒感染所致,并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的必要症候。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非但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反而会影响或加重某些病症患者的病情,如使病毒性肝炎患者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肝功能恢复。另外,很多疾病如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等未合并感染的情况下,预防用药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

1.2 用药不合理 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比如给老年人、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用抗生素品种、剂量不准确。

1.3 用药起点高 频繁更换抗生素,不断升级,能用第一或第二代抗生素的,用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抗生素,发现疗效不明显很快更换级别高的抗生素。

1.4 联合用药不当 抑菌剂如红霉素和杀菌剂头孢霉素联合应用。

2 合理应用抗生素

2.1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每一种感染性疾病可能由不同致病菌引起,所以应根据具体的疾病,取血、尿、痰、脓液、脑脊液等检查病原菌并做药敏测定,每一种细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如在对1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其中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均100%耐药。在临床中如不能及时检出病原菌和进行药敏试验的,也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和感染部位先选用抗菌药物,对严重或混合感染应首选广谱杀菌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再根据疗效、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2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选择药物 耐酶青霉素类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而氨苄西林对肠球菌的作用则比青霉素强。再如头孢菌素,第1代头孢菌素由于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差,一般不作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经验用药:第1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优于第3代头孢菌素,但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不及第3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而第3代头孢菌素则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在第3代头孢菌素中又以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最强。第4代头孢菌素对绝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包括产β一内酰胺酶耐药菌株及铜绿假单胞菌。

2.3 根据抗菌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选择抗菌药 在血液供应丰富的组织,抗菌药物一般浓度较高.这些组织的感染一般较易控制:而在血供差的组织如骨、前列腺和脑脊液中则较低,不易达到杀菌或抑菌浓度。因此在选用的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敏感的前提下,应结合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选择药物,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等在骨骼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故在治疗骨感染时可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情况,选用上述在骨中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及四环素等在前列腺中可达较高浓度,故细菌性前列腺炎可根据病原菌选用上述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甲硝唑、替硝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等较易透过正常血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在脑炎发生时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青霉素等也可透过血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因此上述药物可作为颅内感染的选用药物。

2.4 根据药物的代谢特点合理给药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给药期间在体内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发挥最大的抗菌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应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间隔。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β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克林霉素等应一日内多次给药;对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多为一日剂量一次给药;对时间依赖性弱且半衰期较长或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尼西钠和阿奇霉素等可选择一日一次给药。

2.5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 需要预防用药的手术包括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到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者。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前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用药”原则。一般情况下,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适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手术后无需长期用药。

2.6特殊情况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2.6.1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肾功能减退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抗菌药物对肾脏毒性的大小,肾功能损害对抗菌药物动力学的影响,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对药物清除的影响等。

2.6.2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给药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2.6.3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此类抗菌药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肝功能不全对该类药物动力学的影响等,尽量选用主要经肾脏排泄且毒性低的品种。

2.6.4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新生儿患者選用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新生儿迅速变化的病理生理状态、新生儿抗菌药物动力学特点如肝脏代谢功能、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与成人的差异,以及抗菌药物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

2.6.5妊娠期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妊娠期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妇女药物动力学变化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2.6.6哺乳期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必须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安全、在乳汁中浓度低的药物,如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注意调整用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可使婴儿可能接触药物的量降至最低。

2.6.7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感染程度、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具体情况,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使用,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杀菌剂,并依据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目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相关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完善各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规章制度,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无论医院管理者还是临床医务人员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人类是否会回到“无抗生素时代”,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身心健康是否有保障的问题。追其过度使用的原因很多,我们应尽反思,积极参与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这项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工程中。减少因不规范的使用或滥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发挥每一种抗生素的作用,保证每个感染患者的救治疗效。

参考文献

[1]唐荣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医药导报,2006, 25 (1):76-78.

[2]孙捷文, 陈丽平.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误区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58-159.

[3]谷君英.浅谈如何使用抗菌药[J].医药世界,2006,8;10.

浅谈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7

1 无细菌感染症候性使用

无细菌感染症候性指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用药者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病系病毒感染所致,并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的必要症候。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非但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反而会影响或加重某些病症患者的病情,如使病毒性肝炎患者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肝功能恢复。另外,很多疾病如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等未合并感染的情况下,预防用药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

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在临床上比较普遍,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需要预防用药的手术包括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到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者。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前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用药”原则。一般情况下,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手术后无需长期用药。

2 盲目用药或违禁用药

盲目用药指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择药物。如:滥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不仅杀伤非致病菌,且使细菌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耐药性蔓延。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状,同时也有一定的不适应用药群。如酮康唑对动物实验显示不仅损害肝脏,而且有明显的致畸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造成胎儿内耳严重损害,导致新生儿耳聋。妊娠期应用氯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使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因此,氯霉素、酮康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就成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禁忌药物[1]。再如: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有软骨毒性,能够损害处于发育阶段的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在儿童中引起关节痛及肿胀,因而它成为儿科的禁忌药物。其他如肝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氯霉素、红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酮康唑等[2]。

3 不恰当配伍用药

不恰当配伍用药指在用药过程中没有考虑配伍药物的药理性。如静脉滴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等,宜用生理盐水(pH值为4.7~7.0),而在pH<4.5的5%~10%的葡萄糖溶液、糖盐水(pH值为3.2~5.5)中易被催化分解。速效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联用时,宜先用速效杀菌药再用速效抑菌药。如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林可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属繁殖期杀菌药,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如,细胞液泄出而死亡,对正在繁殖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霉素和林可霉素为速效抑菌药,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但如果先用速效杀菌药再用速效抑菌药疗效会得到加强。而多种抗菌药物不恰当共用时,有时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口服一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 g、乙胺丁醇0.75 g、吡嗪酰胺1.5 g,每日1次),又静脉滴注异烟肼0.4 g,每日1次。并相继合用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5 d,奈替米星11 d,左氧氟沙星1 d。每日应用异烟肼0.7 g易引起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且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无抗结核作用,连用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易引起不良反应[3]。

4 用药剂量不合理

用药剂量不合理指用药量与用药个体不适应,或剂量偏大,或剂量偏小。剂量偏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老人、儿童用药未个体化。老年人的酶系和肝肾功能有所衰退,消除速度慢,用药剂量以成人剂量的2/3~3/4为宜。特别应慎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必须应用者,应减少剂量,并监测肾功能。儿童用药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新生儿的吸收、代谢、排泄器官及血-脑屏障未发育完整,细胞外液所占比例较大,应用氯霉素等抗菌药物时应用特殊的小儿剂量。剂量过小主要表现为用药低于正常需求量。如:阿莫西林0.25 g,每日3次(成人),替硝唑10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成人)。剂量过小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疗效明显降低。

5 用药方法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服药时间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频繁换药等。如罗红霉素、林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头孢拉定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应在餐前服用,这是服药时间上的合理性。林可霉素和青霉素G钾等静脉注射,林可霉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静脉注射可致呼吸抑制,心搏暂停和血压降低;青霉素G钾静脉注射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严禁静脉注射,应为静脉滴注,这是给药途径上的合理性。某些重症感染不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凭经验试探性用药,频繁换药,使各种抗菌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过短,不能发挥疗效,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是频繁换药导致的用药方法不合理。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用药方法不合理,如:疗程过长或过短。抗菌药物的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停用,而败血症、感染性内膜炎、伤寒、骨髓炎、结核病等需要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静脉注射时溶媒量太大或太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对其杀菌作用的发挥更为有利,静脉滴注时宜用少量溶媒;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快速进入体内,可能产生耳、肾毒性及更危险的神经肌肉阻滞而致呼吸骤停,突然死亡,静脉注射时溶媒量不宜太小。

摘要:一直以来,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凸显。本文就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几种情况及其特点作一阐述,以树立科学使用抗生素的观念。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端.药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0-392.

[2]刘明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毒性.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26(3):116-120.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患者187例, 其中男性103例, 占55.1%, 女性84例, 占44.9%, 年龄为18~71岁, 平均41.5岁, 其中I类切口手术53例, II类切口手术134例。观察组:患者183例, 其中男性111例, 占60.7%, 女性72例, 占39.3%, 年龄为21~70岁, 平均42.5岁, 其中I类切口手术44例, II类切口手术13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及手术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2) 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和临床资料, 找出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 确定5个有效干预点, 分别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给药的时机、途径、剂量和疗程, 并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规范, 根据规范, 对观察组进行干预。

(3)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I类切口 (清洁切口) 手术一般不应用抗菌药物, 必要时可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II类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均可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手术情况选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 但一般需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 如可能涉及厌氧菌感染建议联合应用甲硝唑[3]。

(4) 抗菌药物用药基本原则[4]: (1) 术前肌注给药应在手术前2h内、麻醉诱导前给药; (2) 术前静脉途径给药应在麻醉诱导时给药; (3) 术后连续给药不超过24h, 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可适当延长, 但不超过3d; (4) 静脉滴入时应将抗菌药溶于100mL或250mL液体中于30~50min内完成; (5) 手术时间较长, 超过4~6h者, 则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 术中应追加用药1次。

1.3 判断依从标准

(1) 严格按照上述规范用药者; (2) 用药时间及时机上严格按照上述规范执行, 但在用药品种上, 选择了抗菌谱较广的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但未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抗菌药; (3) 预防用药者在手术前当日给予, 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3天; (4) 药量未超过规定的最高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 组间比较经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规范的依从率见表1。

由表1可知, 观察组用药品种数减少,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的时机、途径及剂量和疗程较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依从性显著提高 (P<0.01)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依从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两组差异显著。

3 讨论

外科常于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和控制切口的感染,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延缓细菌耐药株的生成、降低医源性感染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但如果应用不合理, 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目前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问题较多, 如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规范、联合用药过多、给药时机不准、用药时间过长等, 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重视度和依从性较差, 本次研究对照组未给予规范干预, 依从性仅为11.8%。由此可见, 医院应该就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强调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 使医务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依从性[5]。

另一方面, 除了对医务人员进行正确用药的培训、宣传教育外, 还应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 制定合理的应用规范, 明确不同种类手术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 以及用药时机、给药方式、剂量大小和持续用药时间等, 让医务人员在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所依据, 从而避免滥用和错用, 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 提高依从率。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只依靠医务人员的自觉性还不能完全解决抗菌药物医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还应对抗菌药物应用加强科学管理, 建立明确的监管机构,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促使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依从。

本次研究通过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干预, 依从性从11.8%显著提高到92.3%, 由此可见在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加强管理和干预的必要性。

总之, 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的专业培训和考核, 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制定合理的应用规范, 为医务人员在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定期对抗菌药物应用监督检查, 能够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依从性, 从而确保患者及时、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唐镜波, 译.合理用药国际网络通讯中国年鉴[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2.

[2]林颖, 陈树明, 李军.规范化I、I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实施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 21 (2) .

[3]黎沾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 (4) .

[4]曾明辉, 李福宣, 陈瑶.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 2009, 18 (17) :36-37.

[5]梁晓曼, 赵丽萍, 邓艳辉.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4 (10) :1156-1157.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9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妇产科术后感染是最为常见并且易出现, 倘若不注意可致严重后果, 危害患者健康。而产妇与新生儿又是特殊群体, 在剖腹产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不仅要保证产妇的安全, 同时也要考虑抗菌药物通过乳汁时对新生儿有何影响。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的使用的抗菌药物其目的就在于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 清洁感染及预防术后有可能出现的患者全身性感染, 适当合理、预防性的使用抗菌药物对手术部位的感染可以减少[1]。因此, 为避免感染状况的出现, 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的使用是极为重要的。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妇产病患320例, 对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 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进一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妇产病患320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31.2岁, 住院4~18d, 用药平均疗程5.03d。

1.2 方法

选用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内容包括: (1) 患者年龄, 出住院时间, 诊断病史; (2) 手术名称及持续时间, 切口类型及愈合状况; (3) 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 用药剂量与时间, 用药方法; (4) 用药后患者前后体温与白细胞等变化情况, 对患者抗感染的效果等采集、登记。

2 结果

2.1 调查的320例患者中, 患者年龄21~65岁, 根据手术切口划分, Ⅰ类手术切口52例 (16.

2%) , Ⅱ类手术切口234例 (73.1%) , Ⅲ类手术切口34例 (10.6%) 。

2.2 抗菌药物应用状况:

本组调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率达100%, 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涉及7大类15种, 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 主要是三代头孢, 单用药62例 (19.4%) , 二联用药258例 (80.62%) , 最常见联用形式为头孢菌素类加用硝基咪唑类。

2.3 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结果:

手术前2h内38%的患者已应用抗菌药物, 术后用药时间过长且不合理用药者305例 (95.31%) 。

3 讨论

多种微生物在妇女阴道与宫颈内寄生, 其中需氧菌占58%, 厌氧菌占42%。阴道壁、宫颈是菌群的主要分布区。在正常状况下, 菌群由于互相之间的牵制近而处于平衡, 而在手术过程中, 即使手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但内环境的变化会因手术而改变, 导致菌群的失调。一方面乳酸杆菌的减少, 而具有较大毒性的大肠杆菌与脆弱类杆菌增多;另一方面, 切口面经过需氧菌侵入耗氧后, 形成了局部的低氧状态, 从而有利于厌氧菌的增多, 形成的病菌加重了感染率。此外, 由于手术削弱了患者机体本身的预防机制, 进一步加大了术后感染的机率。因此, 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是极为必要的。

然而就目前看来, 妇产科围手术期在抗菌药物使用上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给予患者用药时机、药物维持时间、药物联用情况等。

关于抗菌药品种类的选择上, 妇产科围手术期选用的抗菌药物应该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抗菌范围广泛, 具有较高的细胞组织渗透力, 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 出现的不良反应小。依据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病原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厌氧菌、B族链球菌, 手术切口类型为Ⅱ、Ⅲ类, 应选用有效能够覆盖大多病原菌的药物, 此外还应考虑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费用的低廉, 推荐使用药物为二代头孢或是头孢曲松, 甲硝唑可加或不加[2]。一般手术切口为Ⅰ类, 在术中对于无菌处理应该格外注意, 手术操作过程细致, 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在本次研究选取的320例患者中, Ⅰ类手术切口52例 (16.2%) 中均使用了抗菌药物, 属于超适应症的不合理用药。

关于给予患者用药时机上, 妇产科手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 正确把握用药时机是成功预防感染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手术需要严格的无菌环境与细致的手术操作流程, 开始用药应在感染还未出现之前就应该预防用药, 手术操作时药物进入细胞组织的浓度与维持的时间决定了用药的效果, 由于围手术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术前准备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使患者状态维持最佳,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改善, 原有感染给予积极治疗;在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细致操作[3]。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给予患者用药应在术前的0.5~2h或者是刚开始麻醉, 即在术中或切口被污染前或在切口污染后及时用药, 只有这样才能杀死侵入细菌, 若手术时间过长可在术中加用抗菌药物一次。

关于抗菌药物的维持时间, 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切口上残留的细菌杀死, 以防再次增殖, 而当切口组织在初步恢复后, 入侵细菌的消灭主要依靠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 若达到一定的抗菌浓度细菌很少生存48h以上, 因此在术后的48h, 若伤口未受到感染则不需要给予药物。过长时间的使用抗菌药物, 预期预防效果不仅不能达到, 严重会导致患者机体的不良反应, 产生耐药菌, 造成经济的浪费。

在药物联用使用上, 本组选取的患者二联用药率达80.62%, 最常见联用形式为头孢菌素类加用硝基咪唑类, 在联合药物使用中, 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 主要是三代头孢, 选用药物起点过高, 对此应该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 本院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上存有不足之处, 主要是给予患者药物品种略高, 药物联用较多, 并且用药时机与时间均待调整, 规范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对其现状可以加以改善, 加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降低因滥用药物而出现的不良后果,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给予监督, 从而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军.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2B) :19-21.

[2]粱逊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9, 1 (16) :58-59.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10

关键词: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药物后效应,合理用药

本研究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及合理用药, 现报告如下。

1 抗菌药物后效应所产生的机制

目前关于抗菌药物后效应所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是抗菌药物与相应的细菌发生短暂的接触后, 其便与细菌的把位产生了持续性的结合, 导致了细菌出现了非致死性的损伤, 使得细菌的正常功能恢复有所延缓, 细菌恢复生长[1];另一种是当患者使用抗菌类药物后, 细菌便提高了对于人体的敏感性, 从而使其被吞噬更加容易起来, 于是产生了细胞和抗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2]。

2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特点

目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了使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物, 时间依赖性便是此种抗菌药物后效应, 其杀菌的主要作用在于将主要依赖T大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时间发挥出来, 而若要将其良好的杀菌作用完成, 则应该做到每24h中, 患者的血以及组织中的药物的浓度所大于MIC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4h之上[3]。抗菌药物后效应一般情况与细菌再次合成细胞壁的时间相等, 但是细菌的种类有所不同, 则其在不同的药物浓度下所产生的相应地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抗菌药物, 其所面对的细菌感染有所不同时, 因为抗菌药物后效应之间的差异, 各个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则也不尽相同[4]。

3 按照抗菌药物后效应进行合理的用药

青霉素类的药物对于革兰阳性球菌有着相对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 而头孢菌素中的大多数也有着较长的抗菌药物后作用。但是以上两种药物对于葛兰阴性菌不会有抗菌药物后效应产生, 为了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针对格兰阳性菌感染, 在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作用下, 药物的效应时间得到了明显的延长, 因此可适当的将药物的计量增加, 快速的进行静脉滴注, 将给药的次数逐渐的减少至每天两次, 从而使得抗菌的效果达到最佳[5]。

头孢曲松的t1/2最长可以达到85h, 其相应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比较长, 此类β-内酰胺类药物的给药次数应该减少, 这样就可以将血浆药物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避免疗效降低, 每天给药的次数多余一次在临床抗菌中并无益处[6]。对于头孢地尼来说, 每天给药的次数为一次或两次, 其最终的抗菌效果并无多大差别, 但是对于患有皮肤感染或者是肺炎的患者来说, 每天的给药次数则应为两次[7]。针对葛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 以上所叙述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不太明显, 因此应该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或者多次给药的方法对血药浓度进行维持, 使之比MIC高。

碳青霉烯类的药物对于葛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物后效应都非常明显, 并且在抗菌药物的浓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 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亚胺培南或西司他丁在常见的感染致病菌治疗中, 其抗菌药物后反应可以达到36min~3h 12min[8], 并且在药物浓度增加接触的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其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有所延长, 但是有极限值, 其最大值在10~20倍MIC接触2h后可达到[9], 而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时间则可达4.5h。因此临床给药时可采取每天两次的方式进行, 但是对于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 增加其给药的次数那么治疗的效果则会更好[10]。

4 小结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目前在抗菌药物中, 其是品种最多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重要的抗菌药物。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的应用, 可有效的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 并且可在细菌的耐药性防治、预防二重感染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其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合理的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启文, 徐英春, 王辉, 等.依替米星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1010-1013.

[2]张守钗, 张玲玲, 陈苏婉, 等.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后效应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40 (6) :1071-1074.

[3]倪芳, 童明庆, 刘根焰, 等.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后效应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12) :1239-1242.

[4]吕娟丽, 闫赋琴, 刘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4) :3039.

[5]张晋湘, 彭梅, 谢忆虹.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属药物的后效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 23 (9) :552-553.

[6]倪芳, 童明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J].药品评价, 2005, 2 (5) :377-379.

[7]曲彩红, 苏向阳, 黎小妍, 等.249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10, 7 (12) :748-751.

[8]刘滔滔, 陈龙英, 扬玉芳, 等.55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 2005, 14 (9) :73-74.

[9]张慧芳, 王邦松, 董培红, 等.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1) :3441-3442.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合理应用原则 篇11

关键词: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分类

目前,我们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也就存在了许多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几乎有二十万人死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并且这二十万人中,有将近百分之四十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引起的,因此,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抗菌药物进行一个合理的分类,并且确立一个合理的使用原则,做到有针对性的给药,并且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接下来,我们将对抗菌药物的种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做出一个规定。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

抗菌药物通常来说共有七大类,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真菌药物。在这七种药物中,又包括许多小型类别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这种结构的抗生素主要包括结构上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通常来说包括青霉素类,头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合成剂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这种类型的抗菌药物通常包括阿米卡星类药物,奈替米星类,福提米星,以及小诺米星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不容易被钝化,所以在临场医学上经常被使用。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这种抗菌药物主要用在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以及军团菌上面,主要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类型的抗菌药物。

4.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抗菌谱跟大环内酯类比较相似,这种药物对于一些厌氧菌有很好的疗效,经常被用于治疗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上面,并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少。

5.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能力很强,但是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对耳朵和肾的毒性比较突出,因此,除了严重感染的情况,很少会选择多肽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万古霉素以及去甲万古霉素,还有多黏霉素等种类。

6.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类抗菌药对于G-杆菌的作用很强,并且具有很好的穿透作用。喹诺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环丙沙星,左旋氟氧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种类。

7.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中的两性霉素B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广谱性的药物,尽管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但是这种药物仍然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类药品。在使用两性霉素B的时候,可以采用减少用量或者跟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法,来降低毒副作用。

氟康唑属于三唑类的药物,这种药对于许多念珠菌类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对于曲霉菌却没有效果,在通常情况下跟两性霉素B联合起来使用。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1.坚持合理用药的原则

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明确每种药物所对应的病症,在临床医学上,首先就要对致病的微生物的类别进行预测,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测验,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药品。

抗菌类的药物应当和其他的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并且适当减少用量,以便于减少副反应,减轻不良症状。在对患者进行医治时,如果可以口服治疗,那么就尽量不选择注射的方法。在用静脉方法给药时,尽量选择点滴法,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在莫氏管中给药,并且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提前做皮试,并且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观察。

2.加强对临床药物的管理

在对抗菌药物进行使用时,应当根据药物的适用范围,以及价格和安全性等因素着手考虑,把抗菌谱窄,不良反应比较小的药物归为一类,把抗菌谱广,但是价格较高,并且不良反应比较小的药物再归为一类。把疗效比较独特,但是毒副作用比较大,价格也比较高等药品归为第三类,这样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就可以迅速准确的给药。

3.了解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权限

众所周知,每个医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应当出台一个规定,不同的医生只能对应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比如住院的医生只能使用某一类的抗菌药物,而主治医生就可以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越权对药物进行使用,将会受到警告和处罚,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4.建立一个合理的监督制度

医院应当对自己本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得出一个结果,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进行排序,如果发现一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过高,那么就应当仔细调查,调查清楚是否有越权的情况。这种方法不仅是对药品商人的一种监督,也是对医院风气的一种净化,并且还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药物使用申请制度,多层次的对临床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督,此外,好药开展持久的宣传活动,普及抗菌药物的知识,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以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三、总结

抗菌药物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抗菌药物具有其他抗菌药物难以相比的优点,但是与此同时,抗菌药物又有着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本文对抗菌药物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規则做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希望能给医务人员一些启示,以便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毅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10期

[2] 徐潜,孟贵英,赵学军,高哲平,陈燕,郝秀萍,宋蓓春,张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12期

[3] 于春霞;肿瘤专科医院16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篇12

1 β-内酰胺类药物

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此种药物浓度出现最低抑菌浓度 (MIC) 4~5倍阶段, 杀菌效果处在饱和状态, 其效果评价参数是T>MIC, 药物浓度保持于病原菌MIC以上时间段属于消灭病原菌关键性阶段, 用药后24h内, 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大于致病菌MIC的40%~60%时, 具有最好的抗菌活性。t1/2<2h时, β-内酰胺类药物通常每天给药3~4次, 若每6小时或每8小时给药能达到以上要求, 每天1次通常无法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此类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t1/2>2h或是抗生素的后效应 (PAE) 持续很长, 能有效降低给药次数。例如头孢曲松、头孢尼西等。碳青霉烯类药物t1/2很短, 但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 且PAE持续较长, 所以能够适当增加给药间隔, 实施每天1~2次给予方案。

2 氨基糖苷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 PAE较长, G+球菌PAE很小, G-杆菌有很大PAE, 具有初次接触效用及显著剂量依赖作用。其效果评价参数是曲线下面积 (AUC0-24) /MIC、峰浓度 (Cmax) /MIC。日用剂量稳定状况下, 单次用药能够得到比1d多次用药更大的Cmax, 导致Cmax/MIC比值上升, 每天按剂量实施单次给药能够给予相对高浓度药物效果, 防止首过效应, 且能够降低细菌与药物相接触时段, 减少出现钝化酶可能性, 降低细菌耐药性, 显著增加抗菌活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此外, 肾皮质在摄取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具有一定饱和度, 同样日剂量单次给药其Cmax相对要高, 但是肾皮质在摄取药物时并没有显著上升。1d多次或是持续性静滴时, 通常血药浓度不高, 但是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肾皮质能够摄取更多药物, 导致蓄积中毒。此类型药物通常都是每天1次给药, 相比较多次给药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且经济方便, 患者接受程度更高。

3 氟喹诺酮类药物

此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 其具有的抗菌特性是在浓度越高情况下, 病原菌能够越快的得到清除, 细菌出现耐药性的几率相对更小。大部分药物均具有很长PAE, 且PAE值会因浓度上升而增加, 随药物接触细菌的持续时间增加而上升。但因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浓度依赖性, 临床应用中无法应用较高的剂量。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参数是AUC/MIC, 且给药所间隔时间需参考t1/2、PAE及AUC/MIC。大部分药物需要每天给药1~2次。

4 大环内酯类药物

此类药物通常是时间依赖性药物, 因为各药物在身体情况和药效学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很难应用特定的参数来表明PK/PD特性。此药最佳治疗措施是在组织系统中保持比MIC高的药物浓度, 在明确给药间隔时, 可按血药浓度>MIC的时间增加PAE所持续时间给予确定。

5 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氟胞嘧啶及唑类均属于效果最为明显的抗真菌类药物。两性霉素B属于浓度依赖性且具有很长PAE的药, 氟胞嘧啶和咪唑类均属于时间依赖性药, 且其PAE很长。氟康唑t1/2大约是27~37h, 可使用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 AUC/MIC需>20, 可应用每天1次给药措施[2]。

6 其他类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类药, 最有效杀菌浓度是MIC值4~5倍, 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几率和Cmax/MIC不存在相关性, 但与T/MIC具有相关性。因为t1/2 (4~11h) 与PAE相对要长, 所以能够适量增加给药间隔。克林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类药物, t1/2 (2.4~3h) 及PAE相对较短。甲硝唑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在体内PAE值很小, 2类药均可每天实施多次给药法。

7 联合用药

在药物联合应用时, 需通过药敏试验评价对药物实施合理性选择, 采取联合PAE方法能够评价所使用药物是否具有合理性。实施合理性的联合用药措施时, PAE值相比较单用时增长, 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后PAE呈现协同性或相加性的效果, 原则上需针对性的降低药物单剂使用剂量, 增加给药间隔。用药时需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患者具有不同生理病理和免疫情况, 对药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不同患者需要应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以及不同剂量和疗程[3]。

总之, 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 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 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 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统计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65例相关文献报道资料, 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 综合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 通过总结详细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最佳给药时间。结论 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 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 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 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间隔,用药, 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易洁梅.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 11 (6) :368-369.

[2]谢小云.抗菌药物临床合理选择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 2012, 23 (42) :4016-4018.

上一篇:生态和谐性下一篇:金属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