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类抗菌药物

2024-05-08

注射类抗菌药物(共9篇)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1

抗菌药物来源作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各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中均占有较大的比例。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现象,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的细菌菌株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超级细菌”的现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报道,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死亡率居各类药物的首位。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 2009年至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物销售统计分析数据。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销售金额、数量、单价等。

1.2方法

同一名称不同规格、厂家的药品折算后归入该药品的总销售数量。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用药频度(DDDs)=该药品消耗量/该药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

2结果

2009年至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见表1;注射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及分布情况见表2;以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排序见表3;以DDDs排序见表4。

3讨论

由表1可知,我院3年来抗菌药物的销售额随西药销售金额的大幅增长,也随之增长,所占比例稳定并略有下降。销售金额的增长与来院患者增多密切相关。注射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绝大部分,分别占到了95.9%、97.4%、96.0%。说明我院在应用抗菌药物中,以注射用抗菌药物为主,并所占比例相对稳定,这与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多为急、重患者为主有关。

由表2可知,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逐年增多,应用比较多的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为主。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效,有强大抗阴性杆菌作用,对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体内分布广,组织通透性好[1]。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身没有或只有很弱的抗菌活性,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联合应用,可发挥抑酶保护增效作用。使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酶抵制剂联合使用时发挥增强抗菌作用和扩大抗菌谱的作用[1]。氨基糖苷类为广谱抗生素,临床用来控制阴性杆菌及绿杆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常用抗生素。正是因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的抗菌作用特点,使其二类药物成为临床有较多应用品种的抗菌药物。

由表3及表4可知,在DDDs排名前10位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中,有β-内酰胺类及其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硝基咪唑类。有五种药品分别是头孢唑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氟罗沙星、克林霉素、奥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在三年中均进入了前10位中。在三年中我院注射用抗菌药DDDs的排序在前10位的,除个别品种因价格因素外,其在每年销售金额的排名也基本排在前10位。这说明我院抗菌药物DDDs的大小与其销售金额基本成正比,没有贵重药品滥用现象。对比DDDs前三名发现均为β-内酰胺类及其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说明这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作用强深受广大临床医师的青睐。每年DDDs的排序变化体现了我院每年都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的变化及特点实际情况,调整和指导临床用药。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销售金额占到全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绝大部分,分别为89.3%、88.9%和79.2%,DDDs排序前三名的药品,三者销售金额之和分别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39.8%、45.6%和45.4%,这说明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物存在应用品种比较狭窄,这和临床医师用药习惯及喜好有关。如头孢孟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比较强,不良反应少而受临床医师的青睐,在2011年其DDDs值和销售金额均排在第1位,而且其销售金额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注射抗菌药物。报文献报道,革兰阴性菌特别是非发酵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头孢孟多作为一个二代头孢菌素中应用最早的品种,它对对某些阴性杆菌产生的酶并不稳定,其价格也并不便宜。临床的大量使用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总体来说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稳定,应用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应用品种起点高,个别品种费用高、用量大等问题,我院今后将继续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要求,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水平。

摘要: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度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促进合理用药。对2009年至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DDD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的绝大部分, 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问题, 应进一步向临床加强宣传合理作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抗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95-668.

[2]贾氢, 王强, 李晓莉, 等.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9) :700.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2

关于印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遂川县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七年一月十八日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一)为规范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达到医院等级评审指标要求,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规定,(二)Ⅰ类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三)医院成立工作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医务科牵头,质控科、院感科、药剂科、信息科、病案室、检验科、麻醉科及手术科室等共同参与,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全过程进行管理,并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等工作。管理小组每月进行1次专项检查,对违规者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以确保本实施细则得到贯彻落实。

管理小组: 组长:龙圣根

成员:梁传军 康 琳 王晓平丁小春 肖 鸣 张军华

叶永健 江世林 黄小华 曾广花 胡志伟 郑清华

王亮军 袁珍娥

二、预防性用药的适应证

(一)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及名称:

1.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包括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内眼手术和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以及心脏、颅脑、膝髋关节、肾脏手术。

2.Ⅰ类切口手术名称:

(1)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病损切除术、甲状腺根治术、甲状腺改良根治术;

(2)乳腺手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乳房次全切除术、乳房改良根治术、乳房根治性切除术、乳房扩大根治性切除术、乳头切除术、乳腺腺叶切除术;

(3)腹股沟疝手术(包括补片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直疝-斜疝修补术;

(4)关节镜检查手术:膝、髋、肩关节镜检查手术;(5)非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骨折内固定取出术;

(6)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部分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7)颅骨肿物切除手术:颅骨切除减压术、线形颅骨切除术、条带状颅骨切除术。

(8)开颅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膜瘤切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引流术、颅内血管成形术、开颅探查术、脑室切开引流术;(9)眼科手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单纯抽吸囊外摘除术、经颞侧晶状体囊外摘除术、睑内翻矫正术、睑外翻矫正术、眼睑重物切除术、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

(10)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瓣膜修补术、瓣成形术、瓣切开扩张术、心脏乳头肌修补术、主动脉瓣膜下环切除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11)肾脏手术: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脓肿除外)、肾根治性切除术、肾囊肿切除术、肾固定术、肾修补术、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12)妇科手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附件切除术、卵巢畸胎瘤剥出术、子宫肌瘤剥出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 阴道手术);

(13)口腔手术:面颈部未涉及口鼻腔和唾液腺的脂肪瘤切除术、未发生感染的鳃裂囊肿摘除术、下颌下腺良性肿物切除术;

(14)其它手术:包括骨肿瘤、关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其它体表肿瘤手术,鞘膜积液手术、额面部体表肿块手术,腮腺肿瘤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颈部神经鞘瘤摘除术、睾丸固定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赘生指切除术;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具体名称及编码的目录由医务科会同质控科、院感科、病案室及手术科室主任讨论后予以公布,信息科在系统中予以默认维护。

3.Ⅰ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3h、污染机会多;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3异物植入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

4有感染高位因素者,如高龄(>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

5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

三、预防用药品种选择

(一)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呋辛为主要预防用药;

(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仅限于开颅、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他手术不宜使用;

(三)β-内酰胺类过敏患者可选用克林霉素、磷霉素(无β-内酰胺类过敏患者选用该药视为不合理);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但又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在符合特殊使用级药物的管理规定下,可酌情选用氨曲南;

(四)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时,如果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氟喹诺酮类仅限用于泌尿系手术;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不主张预防用药;大环内酯类属抑菌药;糖肽类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MRSA发生率高的科室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六)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或按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相关规定计算;

(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

四、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及方法

(一)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0.5-1h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1-2h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滴完。

(二)预防性用药应静脉滴注,一般溶媒体积≤100ml,常用溶媒为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且应30min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按药品说明书等有关规定执行。

(三)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500ml,应补充一次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选择半衰期长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则无须补充给药。术中给药应由手术医师带入手术室,麻醉医师掌握时间,手术室护士按医嘱执行。

(四)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致24h,特殊情况可延长致48h,并在病程中注明理由。

五、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它措施

(一)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应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手术室进行;

(二)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感染机会;

(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四)手术备皮: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剪毛,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剪刀剪毛,且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即刻备皮;

(五)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不提倡全身用抗菌药物溶液冲洗手术部位。

(六)尽量不放置引流装置,如需放置应使用闭合式引流装置,并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装置不是持续预防用药的指征。

(七)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

(八)若发现切口感染,应及时进行相关抗感染治疗,有渗出或脓液的应及时取样做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九)需联合的Ⅰ类切口手术应安排在Ⅰ类切口手术后。在污染或污秽切口手术后应关闭手术室进行消毒,符合要求方可实施连台手术;

(十)术前患者和医护人员准备、环境消毒、器械灭菌、术中通风、围手术期保温、术后伤口护理等均应严格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订制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中相关规定执行。

六、用药管理

(一)严格控制限制性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Ⅰ类切口手术;

(二)对于有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的患者,预防用药应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等规定执行。

(三)院感科会同药剂科、检验科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进行细菌耐药分析,并根据耐药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调整预防用药品种,并及时通报。

七、Ⅰ类切口预防用药合理应用评判标准

本评判标准仅适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判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 1.无预防用药指征者;

2.给药时机未在术前0.5-1h之内或麻醉诱导期给药者; 3.手术时间大于3h、或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术中失血量大于1500ml未追加一剂者;

4.违反《实施细则》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规定者; 5.给药途径不正确者;

6.给药剂量超过说明书一般治疗剂量或预防用药剂量者; 7.给药频次:需追加剂量者,β-内酰胺类药物等半衰期短的药物没有一日多次或分次给药者(头孢曲松除外);

8.溶媒:溶媒种类和(或)体积选择不当者;

9.用药时间:总预防用药时间大于24h者,或个别情况大于48h未在病例中详细说明理由者;

10.无指征的联合用药。

八、处罚措施

(一)每月统计临床各科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并在全院进行通报。

(二)对使用比例超过30%的科室按相关规定进行扣罚。科主任对本科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超比例的医师,有权划分责任并予以扣罚。

(三)医院监察室每月随机抽取不少于30例的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由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组针对预防使用指征、用药品种、给药时机、给药方法等进行点评,对违规者按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进行处罚。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3

【摘 要】 目的:了解从2011年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近两年内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改进情况。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的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了明显的改进,446份病例中共有73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6.37%,其中用药合理的为49例,占67.12%;有用药指征的为60例,无联合用药病例,预防用药开始时间在术前0.~2h或在麻醉诱导开始时的为例。结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整治效果明显,手术科室预防用药逐渐趋于合理,但依然存在指征把握不严、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机选择不当等问题,应继续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词】 I类切口;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101-02

自2011年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加强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尤其是针对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笔者通过对我院2013~2014年出院的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目前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根据抗感染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登记资料,所选病例涵盖2013、2014两个年度,包括所有手术科室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共计446例,其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73例,(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例,、疝气13例、肿物切除术例,甲状腺切除术3例、其他1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2岁;最短住院时间4d,最长8d,平均住院日.2d,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感染迹象,抗菌药物使用均为预防性用药,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

1.2 调查方法 设计调查表,将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入出院时间、临床诊断、药物过敏史)、手术信息(手术日期、名称、麻醉时间、持续时间、出血量)、预防用药情况(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疗程、药物更换、联合用药情况)、术后患者情况(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切口愈合等级、有无院内切口感染及炎性反应等)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参考《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 号文件)[3]要求,确定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评估现有数据。

2 结果分析

对所有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只有73份病例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符合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规定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的规定;73份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无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无术中追加给药现象,符合专项整治活动要求。

2.1 用药不合理具体情况

2.1.1 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不合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 建议临床科室应在术前0.~2h内给药,或在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73份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有18份给药时机不合理,占24.66%。术前用药>2h的有4例,术后用药的有14例,主要集中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和骨折切开钢板内固定术,详见表1。

2.1.2 用药疗程过长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用药3~7d的有1份病例,>7d的有3份病例,其中有3份病例患者属于高龄,其他均无高危因素,集中在肿物切除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

2.1.3 选药不合理 在检查的73份病历中,有11份预防用药选药不合理,占1.07%。主要表现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等手术,或有高危感染因素者手术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疝气修补术原则上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确需应用时,宜选一代头孢,12份疝气修补术病例中只有2例预防使用了头孢唑啉钠,其他均选用头孢替安和头孢呋辛,存在选药起点高,用药品种集中现象。

2.1.4 无指征预防用药 有个别病例无高危因素,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而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一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患者41岁,于术后开始给药,静脉滴注头孢替安,Q12h/次,用药48h。该患者无高危因素,无其他基础病变,却违规使用了抗菌药物,可能与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时间不长,临床医生对医院消毒技术与手术环境信心不够,担心感染等有关。

2.2 预防用药使用率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斜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除非病人有明显高危因素。我院2013~2014年共计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37%,符合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但整治后本院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用药使用率与规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是今后整治的重点内容之一。

2.3 预防用药时机及疗程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h,有明显高危因素除外(如高龄、有基础疾病等)。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h 的为33例,使用时机在术前0.~2h的有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术后用药例数较多,使用疗程较长,可能与临床医生担心术后感染有关。

2.4 预防用药品种选择 如表2所示,预防用药存在起点高,使用一代头孢类药物头孢唑啉钠的仅14例;用药过于集中,体现在使用头孢替安上,可能与医生习惯用药有关;有2例预防用药使用了左氧氟沙星,38号文件规定,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因此还需加强监管。

3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可知,经过两年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预防用药使用率达到专项整治要求,但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用药时机及疗程方面还需改进;另外,今后应将整治的重点放在预防用药时机的选择和疗程的控制上,并建立行之有效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长效监督机制,为全面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BF]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EB/OL].http://www.moh.gov.cn/mohyzs/s38/20130/6042979f0cf49609e96410d7314ecae.shtml WebShieldSessionVerify=udh2IEyA2DENLX2Qfcmh, 2013-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EB/OL]. http://www.sda.gov.cn/WS01/CL006/1072.html ,2004-08-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 http://www.moh.gov.cn/mohbgt/s908/200903/39723.shtml.2009-03-23.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0年1月至6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前组, 以2012年4月至9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后组, 各包括甲状腺手术70例, 乳腺手术70例, 疝气修补术70例, 排除住院期间接受≥2种手术, 术前存在伤口感染病例, 整治前后组患者高危因素。平均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方法:

(1) 数据采集:将病历的各项数据进行登记, 包括病历号、患者基本情况、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所选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疗程、给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项目、用药目的等。 (2) 评价标准:参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拟定评价标准, 见表1。

1.3 整治措施

1.3.1 制定方案, 下发文件。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各项文件,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制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 制作抗菌药物使用简册, 每位医务工作者1册, 由医院下发文件, 由临床科室学习执行。

1.3.2 层层负责, 责任到人。

医院将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同临床科主任签订责任状, 科主任同本科室医师签订责任状并同绩效工资挂钩。

1.3.3 加强培训与沟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时进行交流沟通, 共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3.4 加强监督检查, 完善监管机制。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会诊, 定期抽查病历和点评处方, 对使用抗菌药物每张处方和每份病例进行监测, 把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 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里通报公示, 对不合理用药给予处罚, 对合理用药给予通报表扬、奖励。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合理性、用药天数比较。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3.5%、88.5%、85.3%分别下降为整治后的26.7%、38.7%、35.8%;用药合理性由整治前23.1%、15.7%、18.5%分别上升为整治后的94.3%、78.6%、85.7%;平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由整治前的3.8 d、5.2 d、4.8 d分别下降为1.0 d、1.8 d、1.5 d, 见表2。

注:与整治前比较, P<0.05

2.2 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比较:

术前0.5~2.0 h内用药由整治前18.33%上升到84%, 整治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基本符合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明显上升为第一代头孢菌素, 合理性明显提高, 见表3、4。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整治前后使用情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出台的《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1]精神, 我院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分工和进度安排, 设定各临床科室指标。经过一年多的整治, 我院各项目标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 取得阶段性成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93.3%下降到整治后的55.3%,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50.3%下降到整治后的18.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整治前每百人天88.3DDDs下降到整治后38.5DDDs;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整治前的85.7%下降到整治后的23.73%。虽然各项目标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 但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2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主要是预防切口感染, 应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2], 依据卫生部38号文件要求, 此三类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3], 整治前预防用药常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为主, 预防用药选药起点高、使用时间长, 经专项整治后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为主, 且用药时间是术后24 h内。

3.3 整治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得以规范: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在病原菌污染前或污染后短时间内应用抗菌药物, 保证血液、组织液中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 以达到有效杀灭入侵细菌的目的, 即术前0.5~2 h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 经整治后, 术前0.5~2 h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由18.33%上升到84%。

3.4 临床药师的参与有效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药师在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专业知识优势, 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处方点评、病历评价、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等, 发现不合理应用药物现象, 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 对用药各环节进行药学监护;同时通过公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名单、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措施, 大幅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明确是预防用药还是治疗用药, 预防使用遵循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 治疗使用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或专科诊疗指南, 医师要重视病原学检查,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适应证遴选抗菌药物,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品说明书用药[4]。

总之, 通过抗菌药物整治,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逐渐符合规范, 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整治需要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之间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严密监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85号, 2004.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5

关键词:注射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金额排序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自1942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先后有近20类上百种抗菌药物先后应用于临床,在治疗感染、控制细菌性传染流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极大贡献。但由于细菌敏感变迁、临床不合理应用等导致细菌耐药流行,使得感染性疾病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1]。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受到医学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笔者对2009-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药剂科微机管理系统2009-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物销售数据,包括药物的名称、规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单价等。

1.2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即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剂量[2]。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用量/相应药物的DDD值。DDDs具有量的相加性,DDDs越大,说明此种(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将数据进行销售金额和用量分类排序,并计算排序列前10位药物的DDDs值。日均费用(DDC,元)=某药的总金额(元)/该药的DDDs。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类、计算、排序、统计。

2 结 果

2.1 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各类注射用抗菌药物

2009-2011年应用的抗菌药物共涉及10大类31种。销售金额最大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居第2位,喹诺酮类居第3位,但3年内的销售金额无明显变化,销售金额增幅最大的是碳青霉烯类,总体上看抗菌药物销售总金额每年均有增长。见表1。

2.2 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具体注射用抗菌药物

2009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居第1位的是左氧氟沙星,2010年是头孢唑肟,2011年是头孢曲松。3年中,头孢曲松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头孢硫脒销售金额逐年下降,左氧氟沙星销售金额无明显变化。见表2。

2.3 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注射用抗菌药物

2009-2011年DDDs居第1位的是左氧氟沙星,第2位是头孢曲松,第3位是头孢吡肟。见表3。

2.4 DDC排序列前10位的注射用抗菌药物

2009年DDC居第1位的是头孢美唑,2010、2011年均为头孢唑肟。见表4。

3 讨 论

由表1可见,2009-2011年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列前几位的注射用抗菌药物共涉及4大类22种,其中前3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与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有关。尤其是头孢菌素类总销售额比例>67%,品种数也超过40%,这是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以及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等优点[3],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居于第2位,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组成),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葡萄球菌和多数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不可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可使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明显下降,药物可增效几倍至几十倍,并可使产酶菌株恢复敏感[3],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大环内酯类注射药物品种相应较少,注射用红霉素针剂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严重,只能选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衣原体、支原体肺炎。而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目前应用越来越少,与其有耳、肾毒性,仅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有突出疗效,使用受到限制有关。由表可知,我院所应用的注射用抗菌药物品种数相对稳定,这与2007年宁夏统一招标有关。

由表2可见,2009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硫脒(T)、头孢美唑,2010年前3位分别为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2011年前3位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药物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每年注射抗菌药物总金额的比率为27.6%、29.5%、29.3%。从3年间抗菌药物单品种销售金额看,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层次越来越偏高,价格也偏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也是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增加的原因之一。

由表3可见,2009-2011年DDDs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1)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颁发的38号文件要求:“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而我院这3年中左氧氟沙星的DDDs始终居首位,说明该药在我院的使用频度较高。虽然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是值得临床医师注意的是,在主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中,大肠埃希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已较为严重,因此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要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或误用。(2)居于第2位的是头孢曲松,本品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与头孢噻肟钠相似,尤其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流感杆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活性在第3代头孢菌素中最强。本品特点是半衰期长达8h,每天1剂即能维持24h有效浓度,从而可以减少患者的每天给药次数,增加门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尤其适用于心功能不良限制液体输入的老年患者;另一特点是经肾脏和肝、胆2种途径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肝功能排泄增加,肝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增加,故临床应用中一般无须调整剂量[4],深受广大临床医师的青睐。(3)头孢吡肟是第4代抗菌药物,其抗菌谱较常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更广,不仅对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对革兰阳性菌亦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本品适用于临床各种严重感染,尤其是混合感染的治疗。头孢吡肟在DDDs排序中居于第3位,临床使用频度偏高,容易出现耐药情况,同时说明我院临床医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在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一半以上,与其抗菌谱广、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等有关。

计算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的比值,比值越接近1,表明购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越好,费用也越合理,比值大则表明该药价格便宜,使用率高,日用药金额低。由表4可见,DDC排序仍然以价格贵重、高档头孢菌素类为主,3年中平均日费用分别为67.51、104.96、109.23元,说明注射用抗菌药物的DDC正逐年增加。随着医院药品监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多数药物的DDC应该有所降低,以达到切实维护患者利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4 结 论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合理应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不乐观,应用药物品种较多,特别是头孢菌素类;从整体上看,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较高、费用较大,高档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特别是氟喹诺酮类、第4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缺乏监督;(2)医院虽然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38号)的要求,建立了抗菌药物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处方点评、病历分析、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和临床医师查房等,但职能科室需要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各项管理制度,多方位监控;(3)医院应结合季度考核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医院管理目标挂钩;(4)结合今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内容,逐一落实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对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培训,从而使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提高,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合理、有效、安全、经济。

参考文献

[1]王爱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57-600.

[3]殷凯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41.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40例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36例, 女104例, 年龄20~68岁, 平均 (38±6) 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及治疗前未合并全身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均同意参与本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选择临床经验丰富, 理论知识水平高的医师观察、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 统计其药物使用情况及药物过敏史。

2 结果

2.1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240例联合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20/240) , 即过敏12例, 占60.0% (12/20) , 表现为皮疹瘙痒、烦躁焦虑、胸闷恶心等;4例出现低血压、血管扩张、盗汗等症状, 占20.0% (4/20) ;3例用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 占15.0% (3/20) ;1例静脉输液过程中面红燥热, 占5.0% (1/20) 。

2.2 过敏史

240例患者中, 存在过敏史36例, 占15.0% (36/240) , 其中对青霉素过敏28例;在2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存在过敏史9例, 占45.0% (9/20) 。

3 讨论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较常见, 其发生不仅与药物本身相关, 同时与患者自身情况也密切相关。如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钠、头孢甲肟、头孢曲松钠等注射液时, 不遵从医嘱, 饮用乙醇类等饮品, 会出现双硫仑反应, 头晕目眩、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心悸等。若患者在药物使用期间, 对某类药物存在较高敏感性, 也会相应的增加药物过敏反应。头孢替安、头孢甲肟、头孢唑林钠等药物与利尿剂联合应用时, 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肾脏负担, 进而导致肾毒性反应发生。头孢克洛、头孢泊肟脂、头孢地尼等抗菌药物与镁类、铝类抗酸剂联合时, 会相应降低抗菌药物的药效。考来烯胺、头孢氨苄等药物联合应用, 也会影响药效发挥, 降低患者血药浓度。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 患者年龄越大, 其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生理功能不断退化,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在抗菌药物中,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青霉素[2,3]。头孢类抗菌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 抗菌效果、耐酶效果及耐酸效果均较高, 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但随着头孢类抗菌药物应用的不断扩大, 也逐渐出现了不合理用药情况, 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提高。研究资料显示, 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 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其原因为静脉滴注给药直接作用人体, 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4]。同时用药过程中, 配药顺序错误、滴注速度不合理等, 均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另外患者用药前, 有无过敏史及相关用药信息等与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 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2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存在过敏史9例, 占45.0% (9/20) 。提示将近一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与存在过敏史密切相关。因此,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 需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在联合应用头孢菌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时, 需密切注意患者用药期间的临床表现, 尤其是老年患者, 加强药物监护管理, 针对性合理用药, 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规范、合理用药,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遵医嘱合理用药, 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应用时必须要针对性选择用药, 不可过度用药, 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临床给药过程中, 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需进行皮试[6], 在确定患者无过敏反应后方可实施用药。在临床用药时为了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不良反应, 如患者与病房号混淆、不规范巡房、药品配制及取用错误等, 均会诱发不良反应发生。因此, 医护人员需重视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风险, 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及了解相关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全面掌握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 提高用药技能, 安全规范用药。临床医师需全面掌握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 使所用药物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等药物时, 需加强健康宣教, 告知其在用药期间不可饮用乙醇类饮品;使用头孢菌类抗生素时尽量口服, 最大程度地减少静脉给药次数, 以提高给药安全性。住院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类抗生素时需由专业医师制订用药规范,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并密切注意患者用药期间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密切相关, 需掌握相关药物禁忌证及药理作用, 合理应用, 以降低联合用药的不良事件。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40例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临床经验丰富, 理论知识水平高的医师观察、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 统计其药物使用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结果 240例联合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20/240) ;在2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存在过敏史9例, 占45.0% (9/20) 。结论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密切相关, 需掌握相关药物禁忌证及药理作用, 合理应用, 以降低联合用药的不良事件。

关键词:头孢类抗菌药物,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迟照军, 陈素芳, 任虹.临床常见注射用头孢菌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配伍稳定性分析[J].甘肃医药, 2010, 29 (7) :566-567.

[2]王秀勤.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评价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1) :102-103.

[3]唐钦春, 梁如梅.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9) :121-122.2016年第2期Pharmaceutical Analysis

[4]胡晓东.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9 (4) :35-36.

[5]崔士勇.15448例头孢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34) :372-373.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7

1 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说明书字体太小, 说明书印在包装盒内壁上

有的制药企业药品说明书纸张很小同时字体也就印刷的极小, 字体长宽约2mm的药品说明书不在少数, 还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印在包装盒内壁上;这样固然可以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却给医师、药师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不能完全了解药品的相关信息, 提高了用药风险。建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增加对说明书排版、字体等的规定。

1.2 未标注药物分子式

少数药品未标注药物分子式, 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机制与其分子式中的侧链密切相关[1], 明确分子式有助于避免相同侧链头孢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

1.3 未标注辅料

随着合理用药意识的不断增强, 药品辅料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2]。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要求注射剂和非处方药还应当列出所用的全部辅料名称[3]。

1.4 配伍溶媒不明确

临床应用注射剂时, 首先要按照药品说明书选择稀释用配伍溶媒。调查中发现, 许多药品说明书在标注配伍溶媒不明确。临床可选择的配伍输液有很多, 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或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以及一些混合注射液等, 应尽量多做各种溶媒稳定性试验以方便临床应用。

1.5 对某些药品增加配制方法

有的药品配置过程中会产生气体, 使瓶内压力增高, 发生爆炸[4]。这里可以借鉴某些外资企业的说明书, 将配制方法用图示的方法逐步阐述清楚。

1.6 规格不切实际

药品的规格应与临床相适应, 有的药品规格明显大于1次用药剂量, 既浪费了药用资源, 又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 用药剂量也不准确;影响疗效。有的药品规格明显小于1次用药剂量, 一次需用3~4支, 即增加配置人员工作量, 又增加污染机会。分析原因可能是为了生产企业应付国家招标制度而改变制剂规格, 建议对此加强监管。

1.7 药物浓度不明确

注射剂稀释后, 一方面为达到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药物浓度不能过低;另一方面由于细菌耐药性以及用药安全, 药物浓度不能过高。因此药品说明书应该标注药物稀释后的浓度范围, 以方便临床用药。

1.8 滴注时间不明确

许多药品对滴注时间未作要求, 有的前后矛盾, 药品说明书应该标注药物的滴注时间或滴速, 滴速过慢达不到治疗效果, 快速滴注造成药物浓度过高;也易造成不良反应[5]。

1.9 使用途径的标注相对滞后

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注射用抗菌药物出现新的给药途径, 如腹腔灌洗[6], 雾化吸入[7~8]等, 生产企业应及时进行循证医学总结, 更新药品说明书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10 成品输液的稳定性标注不清。

静脉滴注用药物无论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制, 还是在各病区配制, 都会出现配制好的输液不能立即使用的情况。配置后成品输液的稳定性已成为临床医生、护士和药师关心的问题。如果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能标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成品输液的稳定性, 以及是否需要避光, 那么临床就可以依据药品说明书处理, 一方面不浪费可长时间贮存的药物, 另一方面也不会使用已失效的药物, 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1.11 应增加“细菌耐药性”项

有报道中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9]。抗菌药物滥用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以致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但是抗菌药物说明书提到细菌耐药性的少之又少。FDA建议所有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应包括耐药菌株的信息[10]。我国也应对抗菌药物说明书作出规定, 增加细菌耐药性的信息。

1.12 相互作用应翔实

临床感染患者有可能合并许多其他疾病, 如心衰, 糖尿病, 营养不良等。生产企业应做一些常用药品如胰岛素, 果糖, 氨基酸等与抗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试验, 并将之写入说明书则会给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1.13 不良反应应翔实

有的药品不良反应项目非常简单, 寥寥几句, 但相关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却十分多, 甚至专业书刊也予以提出, 所以必须进行药物上市后再评价, 对说明书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为安全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1.14 贮藏温度的规定混乱

有的药品不同厂家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贮藏要求, 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多数说明书都要求20℃以下保存。但某企业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却要求在2~10℃的冷处保存, 不知其依据何在。

2 建议

(1)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药品生产者对药品说明书的法律责任, 必要时让药品生产者对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定期组织开展药品上市后在评价工作, 责令生产企业定期更新说明书, 并对更新项目作出具体要求, 促使药品生产者重视药品说明书的修改和完善;加强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 尽快整顿并规范药品说明书, 结束现阶段混乱的状态让药品说明书更好地为医、药、护、患各方面提供正确依据,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2) 药品生产者主动承担起药品说明书的完善负责, 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是靠医务人员总结, 研究, 但这只能作为参考, 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非常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药品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说明书管理规范做好药品说明书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工作, 为临床用药提供法律依据。

(3) 医生、护士、药师用药品前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用药。药品说明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如对药品说明书的表述产生疑问时, 应参考权威书籍或最新循证资料。正确掌握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3 结语

药品说明书除具有指导药品安全、合理使用之一基本作用外, 还可作为假药劣药、缺陷药品、虚假药品广告和药品召回对象的法律依据[11]。所以药品生产单位应对药品说明书内容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使药品说明书内容注重科学性, 实事求是。抗菌药物在我国使用非常广泛, 甚至有滥用的趋势,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督促生产企业收集产品的循证医学证据, 及时更新产品说明书,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同时减少滥用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治海.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9) :31~32.

[2]郑策, 王兰, 梅丹, 等.关注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学杂志, 2005, 40 (9) :644~649.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Z].局令第24号, 2006:3~15.

[4]杨宇宏.完善药品说明书势在必行[J].当代医学, 2009, 15 (9) :164~164.

[5]曹秀琴, 宋金波.136例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5 (2) :175~178.

[6]刘青光.肝胆外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26~22 7.

[7]杨中文, 刘艳, 赵新萍.超声雾化吸入对儿童大叶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J].中国康复, 2003, 18 (5) :297~298.

[8]张志清, 陈勐, 孙金涛.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63例菌阳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 2008, 5 (7) :112~11 3.

[9]曹文庄, 张晓丹.从药品注册的实践谈合理使用抗菌药的重要意义[J].中国药学杂志, 2004, 39 (11) :801~803.

[10]马越, 李景云, 金少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有关人用抗生素类药品说明书的新规定[J].中国药事, 2003, 17 (10) :643~645.

注射类抗菌药物 篇8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毒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 具有耐青霉素酶、抗菌作用极强等优点, 在疾病治疗中效果极佳, 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约有30种, 伴随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但随之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影响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疗效[1]。本研究对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致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 为临床更好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5例, 女34例;年龄23~72岁, 平均 (48.8±7.6) 岁;其中住院部52例, 门诊部27例。

1.2 研究方法

整理79例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等信息, 明确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名称及其联合应用其他药物的具体情况、用药方法, 分析并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表现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以全身损害为主, 常见临床表现为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等, 占46.84%, 其次是消化系统, 常见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及呕吐等, 占17.72%。其余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及附属器官等, 详见表1。

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本研究中因用药不合理导致不良反应34例, 占43.04%, 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用药方法不当、用药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当, 其中以用药方法不当为主, 占52.94%, 详见表2。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是一种半合成抗生素, 其药物分子中包含头孢烯, 是一种以氨基头孢烷酸构成其头孢菌素母核的7-氨基头孢烷酸衍生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可通过破坏机体中细菌细胞壁发挥杀灭细菌的作用[2], 特别是可以在细胞繁殖期杀菌[3]。同时, 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于细菌有极强的选择性, 因而不良反应少, 且凭借其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与青霉素类相比过敏性反应少和耐青霉素酶等优点, 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和广大患者的认可, 成为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低毒、高效抗生素之一[4]。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青霉素G相比, 其抗菌谱更广, 对于变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流感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常单独使用, 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但伴随其应用逐渐广泛, 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5]。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同患者自身密切相关, 比如患者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度较高, 因此其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同时, 部分患者在局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 可能因发生局部感染而产生不良反应[6]。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7]: (1) 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考来烯胺联合应用时, 不仅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还会引发血药浓度下降; (2) 头孢西丁钠、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等注射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应用乙醇类药物, 或者患者在用药期间饮用酒精类饮品, 均可致使患者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出现心悸、面色潮红、头晕目眩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3) 五水头孢唑林钠等药物在和利尿剂类药物联用时, 可加重患者的肾脏负荷, 可能出现肾毒性反应; (4) 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等口服类制剂与铝类、镁类抗酸剂联合应用, 会导致头孢菌素类药物吸收减少, 减弱其药性, 影响其药性正常发挥, 而H2受体拮抗剂不仅干扰药物药性, 还能降低其血药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79例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中, 34例用药不合理, 显示以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为主, 占43.04%, 其中以用法不当为主, 其次是用量不当。这一数据提示, 医护人员在给药时, 必须给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并叮嘱患者要遵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删减药量、在用药期间饮酒或者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等, 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数据显示, 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当也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提醒临床医师和药学工作人员在药事服务工作中要敏锐发现相关问题, 并对相关用药方法进行指导。

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本研究结果显示, 76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 药物所累及器官及不良反应主要是全身性损害, 占46.84%, 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分别占17.72%、13.92%,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及变态反应等, 还可导致患者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及咳嗽等呼吸系统反应等。由此可见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 对患者全身性伤害或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伤害较严重, 严重影响了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而医务人员在用药、给药时要明确患者一般资料, 如过敏史、合并症等, 并考虑患者年龄、免疫功能等情况,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8]。另外, 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 可提高自身p H值, 从而加速其内源性聚合, 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因此医务人员在用药、给药时需注意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尽量避免因联合用药不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另外, 医务人员除了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外, 还需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宣传教育, 向患者宣教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及应对方式, 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并能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可尽快就医, 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予以处理[10], 将不良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导致患者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医务人员要时刻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合理用药, 在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做好相关健康宣传教育, 促使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 避免超量用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等情况, 以降低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植少娟, 袁碧, 区正红.门诊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52例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2 (20) :120.

[2] 赵春江, 张菲菲, 王占伟, 等.2012年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性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 38 (1) :18-22.

[3] 林素菊, 王青, 聂彩霞, 等.头孢素类抗菌药物处方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 2015, 14 (2) :12-15.

[4] 杨启文, 王瑶, 陈民钧, 等.中国14家教学医院2005—2008年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4 (6) :511-516.

[5] 孙红芹.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治疗效果分析及不良反应临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5 (3) :33-34.

[6] 潘萌, 姜路明.血透患者应用第三代与第四代头孢菌素发生抗生素脑病1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4) :151-152, 154.

[7] 朱莉萍.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4) :783-784.

[8] 杨薇, 贺蓓, 宁永忠, 等.万古霉素对呼吸道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 (4) :288-292.

[9] 肖学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3) :42-43.

试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9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1990年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喹诺酮类药物ADR有关文献,共涉及喹诺酮类药物ADR 736例,以此作为样本案例(以下简称样本案例)。对样本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并分别对患者性别与年龄、用药途径及ADR临床表现类型、反应出现时间、转归、因果关系评价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样本案例性别、年龄分布

样本案例中,男性464例占63.0%;女性272例占37.0%。样本案例患者年龄以61~98岁最多,共345例占46.9%。年龄分布见表1。

2.2 样本案例用药途径与用药情况

2.2.1 用药途径:

样本案例中,静脉滴注给药是喹诺酮类药物发生ADR的主要用药途径共572例占77.7%。样本案例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2.2.2 用药情况:

样本案例中,有91例联用了其他药品,占总数的12.4%,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其他类抗菌药物,其次是氨茶碱。使用日剂量>0.4g146例,每天使用>2次78例。有ADR既往史101例,其中对青霉素过敏52例,占ADR既往史的51.5%。

2.3 样本案例临床表现

在样本案例中,神经系统损害最多,其次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分别为消化、心血管、骨骼、生殖泌尿、血液系统等。其中,骨骼系统主要是造成对骨关节的损害[1,2],变态反应的发生类型主要是过敏性休克[3,4,5,6]、过敏性紫癜[7,8,9] 、多发性皮肌炎[10]、跟腱炎[11]和水肿[12]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癫痫大发作[13]、精神异常[14,15,16]、婴儿颅内压升高[17]和锥体外系反应[18]等,生殖泌尿系统的症状多为血尿[19,20]和急性肾衰竭[21,22,23],血液系统的损害主要是溶血和急性溶血性贫血[24,25]。样本案例临床表现类型见表3。

2.4 样本案例ADR发生时间

样本案例中,6例过敏性休克都发生在首次用药的1h内,时间为2min~1h;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快者是1h,最慢者可发生于1个月后,不过大部分在1周之内就可发生。

2.5 样本案例ADR的转归

样本案例中,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痊愈或好转726例,治愈好转率98.6%;4例死亡(1例胆红素性脑病致死,1例急性溶血性贫血致死),6例无法评价。

2.6 样本案例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样本案例中多数ADR对原患疾病无影响,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影响情况见表4。

2.7 样本案例因果关系评价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因果判断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条件性)、不可能5个级别。样本案例ADR因果关系评价为很可能的比例最高,共506例占68.8%;评价为肯定126例占17.1%,其原因在于因果关系评价标准中规定“肯定”的判断标准是“重复用药,ADR再次出现”,而临床上一旦怀疑发生ADR,则基本不再重复用药。具体评价结果见表5。

3 讨 论

3.1 样本案例与机体因素

3.1.1 性别:

样本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多,精神压力大,并且长期饮酒有关。

3.1.2 年龄:

统计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ADR。这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有45%~6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而老年人肾血流量明显下降,对药物排泄也相应减少,同样剂量会造成体内药物浓度增高。另外,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力也下降,游离药物进入中枢的量比较高,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另外,0~18岁未成年人发生ADR的76例属于不合理用药。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此类药物对增生活跃的软骨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主要是负重关节,并且年龄越小损害程度越严重,其毒性和剂量大小、给药时间长短有关[26],故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宜用。

3.1.3 特殊人群: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医师往往在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时换用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中不少人都属特异体质, 故较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3.2 样本案例与给药方法

3.2.1 给药途径:

77.7%的样本案例由静脉滴注给药引起,说明静脉给药相对其他途径更易发生ADR。原因在于静脉给药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故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另外,由于药物直接进入人体,所以对制剂的质量要求比其他制剂要高,而某些注射药品质量不高,杂质过多,这也是引起各种ADR的因素之一。

3.2.2 联合用药:

样本案例中,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发生的ADR占12.4%。说明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该类药品ADR的发生率。据徐惠琴等[27]报道,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诱发惊厥(癫痫发作);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与氨茶碱合用,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分别增高11%、23%,易引起精神综合征;与万古霉素合用肾毒性增加;与红霉素、氯霉素合用效用降低等。

3.2.3 给药剂量:

样本案例中,每天使用剂量≥0.4g 146例,使用频率>2次有78例,说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与剂量有关,发生比例明显大于日剂量<0.3g及每天使用1次的患者,与李明成等[28]的报道一致。提示临床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根据患者情况掌握用药剂量,以防剂量过大导致ADR。

3.2.4 输液速度:

样本案例中,对用药部位造成损害36例,表现为用药部位瘙痒、红肿、疼痛等。其发生多由于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时速度过快或注射部位固定引起,如能控制滴速在40滴/min以下,局部红肿及疼痛能明显减轻[29]。

3.2.5 发生时间:

样本案例中,出现ADR时间最快的为静脉滴注2min时,最迟的为持续用药至1个月后时才发生,提示医护人员在使用该类药物期间密切关注,以防止严重ADR的发生。

3.3 样本案例与药物构效关系

由表1可见,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发生率最高,736例中共出现了278例,这是由于该类药物尤其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脂溶性,可透过血-脑屏障,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介质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因此较易引起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特别是老年患者及一些本身患有神经官能症或情绪、睡眠欠佳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3.4 样本案例与环境因素

样本案例中,发生光敏反应186例占25.27%。这些疾病病程长,治疗困难,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使病情加重,给患者造成痛苦,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光毒性的原因与其化学结构有关[30]。同时阳光对人体的过度照射及机体自身的敏感性亦可引发光毒性ADR。提示使用该药时应注意日照的影响。

3.5 减少喹诺酮类药物ADR的建议

3.5.1 明确禁忌证:

本类药物可影响机体钙磷代谢,因此孕妇、哺乳妇女<18岁的儿童不应使用;由于其脂溶性大,易透过血-脑屏障,精神疾病和癫痫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以免发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本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故肾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时须酌情减量,对肾功能正常者也应避免大剂量使用,以免发生结晶尿和肾衰竭。

3.5.2 掌握正确剂量:

此类抗生素后效应较明显,且浓度越大,效应时间越长,抑菌作用时间维持也较长,故给药方案适宜次数少,给药时间间隔适当延长,否则易致各类不良反应。还应注意,患者缺乏一定医学知识,自行服药,造成了不良后果,应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服药。

3.5.3 注意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抗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茶碱、咖啡因、华法林、万古霉素、氯霉素、红霉素、丙磺舒、氨基糖甙等药物合用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所以不宜与这些药物合用[31]。

3.5.4 据患者生理状态选择药物:

为避免胃肠道反应,口服用药应在饭后或睡前。静脉给药时滴速不要过快,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服用此类药物时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对于一些对光敏感的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或选不良反应小的加替沙星或莫西沙星。对于心脏本身有问题的患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不宜使用心脏毒性大的喹诺酮类药物,如司帕沙星等,而且应避免与QT间期延长的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红霉素及西沙比利等药物合用。在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者更易发生血糖变化。因此,老年人带有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此药,若病情需要则用药同时应监测血糖,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

上一篇:修正不变矩下一篇:地区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