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析

2024-05-19

抗菌药物分析(精选12篇)

抗菌药物分析 篇1

随着抗菌药物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抗菌药物已成为我国临床常用的一类药物。同时, 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应用所带来的危害, 日益成为严重的医疗问题和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保障医疗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2011年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整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规范应用问题[1]。为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医院用药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某院整治活动开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数据, 包括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同时, 抽取整治活动前后涉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整治前后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整治活动前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63.07%下降至整治后的22.69% (P>0.05)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7%下降至整治后的2.11% (P>0.05) 。

2.2 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整治活动前后, 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见表2。由表2可见, 与整治前相比, 无病程记录、无副高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无选药依据、无联合用药依据、无换药依据、无会诊意见等不合理现象构成明显下降 (P>0.05) 。

2.3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整治活动前后,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见表3。由表3可见, 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术前2h内给药、用药天数限定等方面的合理率均较整治前有明显提高 (P>0.05) 。

3 讨论

物的合理性方面不合格率较高。但是本次专项整治过程中, 医院以培训考核、分级授予处方权、派驻临床药师进科室为推进手段, 动态监管、及时反馈、绩效跟进, 同时通过培训、教育、质控、干预四个手段增强临床科室医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使临床医师真正认识到开展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面有了大幅提高。

抗菌药物的管理已初见成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 医院还将着力促进该项工作, 将不合理的预防用药降到最低。严格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的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 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4];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及临床药师的作用, 绩效考核及时跟进, 建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科主任问责制。通过专业监管、绩效跟进和行政介入, 以巩固取得的成绩。

某院在开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 从完善制度、健全组织, 建立信息平台入手, 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明确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某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2.48%降至整治后的

表1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表2整治前后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表3整治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参考文献

[1]庞家莲, 蒙光义.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的思考[J].中国药房, 2011, 22 (30) :2785-2787

[2]王天元.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促进合理用药[J].医药监管, 2012, 2 (8) :128-129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 [2009]8号

[4]王远光, 潘洁, 彭晓燕.2011年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 12 (3) :224-226

抗菌药物分析 篇2

2014年4月点评我院10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一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骨二科、创伤烧伤科、产科)共48例外科手术,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9例,Ⅱ类切口手术19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如下:

一、预防用药整体情况

在点评的48例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40例,使用率为83.3%。

表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及预防率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 例数 29 19

合理例数 0

合理率(%)

27.59 0

预防用药例数 19

预防使用率(%)

72.41 100.00

72.41%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过高,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30%)有很大距离。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Ⅰ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超过2小时)、范围大、有异物(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人群(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等)。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一联使用抗菌药物33例,占82.5%;二联使用抗菌药物7例,占17.5%。没有抽查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

表2.围手术期预防联用抗菌药物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19

一联使用例数 17

一联使用率(%)55.17 89.47

二联使用例数 2

二联使用率(%)17.24 10.53

手术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合理有14例,占30%;用药疗程合理有5例,占12.5%;用药疗程在48h-5天有20例,占50%;用药时间5-10天有15例,占37.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也有相应的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长时间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但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耐药菌株,引起微生态絮乱,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抽查的48例病历中,预防用药最短1次,最长10天,平均用药时间为5.4天。我院2014年4月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见表3。

表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

切口类型

无指征预防用药

品种选择不合理

用药时机不合理

使用疗程不合理

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

Ⅰ 例数 比例(%)44.83 / / 41.38 16 84.21 44.83 13 68.42 58.62 18 94.74 34.48 3 15.79 Ⅱ 例数 比例(%)

二、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各临床科室均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较长。

2014年4月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见表4统计结果。

表4.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手术科室

例数 用药

防用药

不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例数

比例(%)预防

无指征预

品种选择

用药时机

使用疗程

不合理

不合理普外科 骨一科 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耳鼻喉科 眼科 妇科 骨二科 创烧烧伤科 产科 5 5 5 5 5 5 5 5 3 5 2 5 5 5 4 1 5 5 3 5

0 4 0 0 2 0 2 4 1 0 4 2 5 4 0 5 0 1 5 2 5 3 4 1 5 2 1 2 4 4 5 4 0 5 5 1 5 5 5 5 4 1 5 5 3 5

40.00 100.00 100.00 100.00 80.00 2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三、各临床科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

(一)普外科

1.无指征二联预防用药:

59105(双侧腹股沟斜疝)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和奥硝唑注射液。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59105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60195(混合痔)、59105(双侧腹股沟斜疝)预防用药时间均为7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二)骨一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0884(右腘窝囊肿切除)、58060(内固定取出术)、60600(内固定取出术)、60680(内固定取出术)均为清洁切口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58322(左髋人工骨头置换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为10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3.预防用药剂量不合理:

58322(左髋人工骨头置换术)选用注射用头孢硫脒预防感染,用量为4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说明书)。

(三)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60581、62281均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均用硫酸依替米星预防感染。《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肝胆系统手术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有反复感染史者科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0581、62281、62061、59885、6143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预防用药疗程不合理: 60581、62281、62061、5988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用药时间依次为4天、5天、3天、4天。

(四)泌尿外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①59755(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②59044(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9809(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

③61643(尿道口新生物切除术)、59538(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双侧睾丸附睾切除术)选用用头孢西丁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感染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59755、61643、59538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3.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8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预防用药用量不合理:

①61643(尿道口新生物切除术)、59538(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双侧睾丸附睾切除术)头孢西丁的用量为3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常用量为1~2g/次(说明书)。

(五)耳鼻喉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1729(右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59567(右颌下腺切除)均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①60910(支持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选用了头孢西丁预防感染。②61656(右鼻前庭囊肿摘除术)选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3.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729、59567、60910、61656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4.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均在5天以上。5.预防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61729(右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59567(右颌下腺切除)头孢西丁用量为4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1~2g,每6~8小时一次(说明书)。

(六)眼科

在抽查的5份病历中,有1例预防用药不合理:62459(双眼上睑内翻倒睫矫正术)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七)妇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抽查的5分病历均使用氟氯西林+奥硝唑二联用药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妇科手术使用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预防感染,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抽取的5份病例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3.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最短5天,最长8天,平均6.4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骨二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0690(左肱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61569(右胸锁关节内固定取出术)、60848(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取出术)、62593(右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取出术)均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60586预防使用时间7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3.预防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60586(右股骨头坏死人工全髋置换术)头孢替安的用量为2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一日0.5~2g,分2~4次(说明书)。

(九)创伤烧伤整形科 1.无指征预防用抗菌药物:

61431(右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为清洁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用药。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651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59841预防使用药时间3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十)产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61073、59999、59214、59588、59698均为剖宫产手术,均使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剖宫产手术应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073、59999未在断脐后给药。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剖宫产手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抽查的5份病历预防用药时间均为5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药剂科

关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 篇3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8.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09-01

一、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性。

(一)毒性反应

1.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①中枢神经系统:青霉素类全身应用可引起“青霉素脑病”;可引起头痛、颈强直、呕吐,甚至惊厥、昏迷等。

②脑神经:氨基糖苷类可引起前庭功能损害或耳毒性。

③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麻痹等。

④周围神经炎:氨基糖苷类、异烟肼、呋喃类药、多粘菌素、乙胺丁醇等可引起。

⑤精神症状:氯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异烟肼、两性霉素B等可引起失眠、幻视,幻听、定向力障碍、类偏狂、癫痫样发作等。

2.肾毒性:以氨基糖苷类引起者最多见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亦可引起青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偶亦可引起老年人、新生儿、肾功能减退者易发生,慎用上述药物。

3.肝毒性:可引起肝毒性,临床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

4.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氯霉素引起者最多见。

5.其他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灰婴综合征、心跳骤停等 。

(二)变态反应

过敏性休克:青霉素最多见,其次为链霉素;药物热皮疹:氨苄西林最多见;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三)二重感染

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诱发二重感染,长期用药和应用多种抗菌药物者尤易发生,以四环素类和其他广谱抗菌药物引起者较常见。

(四)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因药物和细菌多次反复接触后,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为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1. 耐药性的发生原理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由于其细胞质中带有耐药质粒所致。耐药质粒位于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一般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为耐药转移因子,具复制、接合和转移的功能,另一为含多种抗性基因的遗传信息。

2. 耐药性类型

(1)产生灭活酶,如水解酶、钝化酶。

(2)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3)改变作用靶部位。

革兰阳性菌耐药多为PBPs与药物结合亲和性下降,PBPs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性PBP等,产生耐药机制。

(4)增多对抗菌药物具拮抗作用的细菌代谢产物。

高浓度的PABA与磺胺药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时占优势,从而产生耐药性。

二、 抗菌药物的应用

(1)有针对性地采用抗菌药物;(2)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无效;(3)不作退热用,发热原因不明等不宜轻易采用抗菌素。以抗菌药物作为确立诊断的捷径的依据并不可靠。

三、选用抗菌药要考虑临床疗效及耐药性

在临床上应用抗菌药时要全面考虑,绝大多数感染用一种抗菌药治疗有效时,不需要采用二种抗菌药。发热待查者不宜使用抗菌药。预防性、治疗性和联合使用抗菌药品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1)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2)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4)下列情况下抗菌药物的应用要严加控制。

①风湿热复发的预防:苄星青霉素。

②流脑的预防:SMZ。

③疟疾的预防:乙胺嘧啶与磺胺多辛的复方制剂。

④新生儿眼炎的预防:红霉素、四环素或硝酸银眼药水滴眼。

⑤在实验室不慎感染布氏杆菌病、鼠疫等的预防:四环素及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常用剂量。

⑥妊娠期和婴儿菌尿症。

⑦某些外科领域中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⑧严重烧伤。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要严加控制

其预防性应用仅适于下列情况:①风湿病患者可采用青霉素以消灭咽部的溶血性链球菌,从而防止和减少复发。②感染病灶的四除术,使用适当的抗菌药防止感染扩散。③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适宜用青霉素,可以防止亚急性心鸣膜炎的发生。④容易患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当感染流行时可用磺胺类或青霉素。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磺胺嘧啶预防。⑥肺部化脓性病变作肺切除术时,可按药敏情况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⑦大面积烧伤,可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或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一些新青霉素等,以防治绿脓杆菌及其他细菌感染。⑧昏迷患者宜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⑨长期大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预防继发感染可并用抗菌药物。⑩结肠手术前日服氨基苷类或难以吸收的磺胺类,杀灭肠道细菌,防止术后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五、讨论与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诱发二重感染,长期用药和应用多种抗菌药物者尤易发生,以四环素类和其他广谱抗菌药物引起者较常见。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强宣传,使全社会都认识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产生重要性。如果人们还是一意孤行,那么最后受到惩罚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将会出现疾病发作无药可治的情况,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参考文献:

1.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沈爱宗,陈理明等.促进合理用药研究进展与若干建议.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2):

4.夏蕊蕊,国宪虎等.喹诺酮类药物及细菌对其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4)

5.高素华.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6.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7.吴志明,陈雨等.综合干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9)

8.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2005年至2007年的儿科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共计3620张, 统计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销售金额, 计算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 单用、联用的使用率, 分析抗菌药物在儿科中的使用情况。

2结果

2.1 用药情况

调查的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468张, 占所调查处方总数的68.18%, 可见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单用率为97.8%, 联用率为2.2%, 见表1。

2.2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统计中儿科门诊常用抗菌药物共五类, 其中青霉素类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有: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有:庆大霉素, 其他类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使用频率前五位的是: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钠、红霉素、青霉素。给药形式为口服和静脉推注, 静脉推注为主要给药形式。见表2。

2.3 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排序

使用数量 (瓶/盒) 前5位的是头孢噻肟钠、青霉素、头孢唑啉钠、阿莫西林、红霉素, 见表3。

3讨论

调查显示抗菌药物单用频率较高, 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7.8%, 联合用药占2.2%, 其中三联使用频率很低, 占0.2%, 单用与联合用药相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经济负担少。儿童患者通常感染较单一且程度较轻, 也是单一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本院在儿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问题上非常谨慎。

统计结果表明儿科应用的14种抗菌药物中多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在儿科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首选药物应该是β-内酰胺类, 其属繁殖期杀菌药, 起效快而强, 毒性低。头孢噻肟钠是出现于儿科处方中最多的药, 用药频率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一半之多。头孢噻肟钠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部分厌氧菌具广谱抗菌作用,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但应用本品治疗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 快速静脉注射可能引起致命性心率紊乱、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罕见的粒细胞缺乏症, 尤其是长期治疗。因此疗程超过10 d者应监测血常规 [1], 根据细菌学检查的结果、药敏试验、抗茵药物的作用特点选择用药。另外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严重, 有耳毒性、肾毒性。年龄越小其肾功能发育不全, 对药物排泄缓慢, 血浆药物半衰期 (T1/2) 较成人长, 常可造成药物性肾炎和听神经功能障碍而致耳聋 [2], 故本院3例口服使用庆大霉素者应该慎用。

在联合用药中有29例头孢噻肟钠与罗红霉素联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其联合应用为经验治疗。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外, 还具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 能以高于细胞外20~30倍的浓度在巨噬细胞内聚集, 待巨噬细胞迁徙至炎症部位后再释放, 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十分有利。同时利用头孢菌素类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破坏敏感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胞浆膜的完整性, 影响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 保持大环内酯类在菌体内的较高浓度, 从而有利于杀灭细菌 [3]。也有部分是β-内酰胺类之间的联用, 如青霉素+阿莫西林, 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 其因作用机制相同可增加毒性反应或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作用, 故不宜合用 [4] 。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主要是口服和静脉推注, 其中以静脉推注为主, 因为儿童感染细菌较快, 静脉推注显效快, 且婴幼儿口服给药较困难, 故选择静脉给药。

统计显示头孢噻肟钠的用药金额排在第一位, 占总金额的52.11%, 其次为阿奇霉素, 占总金额的19.78%, 阿奇霉素用药量仅排在第七位, 说明此药价格昂贵。而青霉素用药量排在第二位, 用药金额仅占总金额的2.36%, 头孢唑啉钠用药量排在第三位, 用药金额占总金额的4.72%, 说明这两种药相当经济。

总的来看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本院科处方中的主要药品,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本院用药考虑到患儿的临床指征及经济状况。儿科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86-48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515-4520.

[3]程书权, 孔淑敏.大环内醇类抗生素在某些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世界临床药物, 2005, 11 (26) :332-333.

抗菌药物分析 篇5

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如果医疗人员对于药物的了解程度不够且临床经验相对缺乏,那么在实际使用中,其过于依靠处方或者盲目相信药物效果,就可能会产生药物滥用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越加增多,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整个医疗行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威胁。现结合我院的基本状况,对抗菌药物使用加以研究,并将临床药物干预应用其中,希望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1月至1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800例病例资料,按入组时间将所选病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400例(201月-12月)未经药学干预,乙组400例(1月-201月)经药学干预。甲组男性213例,女性187例;年龄4~74岁,平均(41.2±6.9)岁。乙组男性210例,女性190例;年龄3~75岁,平均(41.3±6.7)岁。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根据选取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病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具体状况进行记录。同时,从资料中了解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的实际状况。并且,针对药物使用量与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记录。将这些资料作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分析基础。

(2)根据临床资料,能够有效发现抗菌药物使用后存在不良反应的病例。从其反应的具体状况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因素。

(3)在分析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后,积极采取针对性较高的药学干预措施对乙组40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效益,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抗菌药的应用情况,比较治疗总费用与抗菌药物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根据笔者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以看出:在实行药学干预前,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发生相对较多,如:抗菌药物使用混乱;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抗菌药物用药普遍。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很多患者的医疗成本严重增加,不必要的药物使用现象相对较多,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

2.2 两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由表1可见,甲组联合用药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费用分析由表2可见,甲组抗菌药物费用与治疗总费用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药学干预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费用与治疗总费用显著减少。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

(1)抗菌药物管理力度缺乏。随着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得到医疗行业的认可,人们认为该种药物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因此,一旦在临床出现适用的症状,都会将其作为主要药物,这也就使得当前很多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相对缺乏。

(2)医务人员专业性与经验的缺乏。近年来,人们对于医疗行业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医疗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偏重速度与理论,这就导致很多医疗工作人员对于抗菌药物缺乏了解,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准确的使用。

(3)抗菌药物的种类增多。随着抗菌药物的种类增多,人们对其了解的难度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何种药物适用于何种病症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再加上我国医疗行业还没有对抗菌药物做出特定的管理安排,自然也就使得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缺乏。

3.2 药物干预措施的具体运用

(1)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应用讲解。就当前医护人员药物应用知识加以培训,尤其是针对一些最新的药物,需要对其各方面的信息以及试用的实际状况进行仔细的讲解,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充分了解运用。

(2)组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督查小组。督查小组需要包涵临床、医务、检验与药剂等类别的人员,专门负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了达到药物干预效果,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督查小组成员,尤其是对于药学干预所涉及的一些规范性文件。

(3)使用运行病历的督查、出院病历检查与门诊处方点评等方式,就当前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具体管理措施加以讲解,检查其中涉及的一些管理措施是否得到实践。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临床资料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是否得到提高。

(4)适时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针对不同管理措施下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加以了解。以患者为根本,就其体验来做出对应的调整,一方面有效提高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一方面有效降低医疗资源浪费。

抗菌药物分析 篇6

抗菌药物是我国医院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问题也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抗菌药物同样也广泛应用于儿科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的应用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利于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又可为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7月-2008年12月的儿科门诊处方。随机抽取每月10天处方,共计12818张,就抗菌药物的处方数、种类、应用率、二联以上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在全部的12818张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7716张,占总数的60.20%。排序前10名抗菌药物中,β -内酰胺类占5种。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1.58%;注射剂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8.42%。抗菌药物二联应用率占抗菌药物总量的20.34%。

2.2 抗菌药物的应用频率排序:抗菌药物的应用频率,详见表1。

2. 3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2 .3. 1 合理联用。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联用多为二联,未见三联。抗菌药物联用可扩大抗菌谱范围,如青霉素和美洛西林联用,青霉素可杀灭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螺旋体、而美洛西林可杀灭革兰阴性菌,二者联用,其抗菌谱明显扩大。有些药物联用可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提高疗效,如青霉素与苯唑西林联用,可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起效,有相加作用。尽管严重感染时抗菌药物的联用是必要的,但是一定遵循抗菌药物药物联合治疗原则及联合用药的指征,对于普通感染尽量避免联用。

2. 3 .2 不合理联用。本次调查中,存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同时应用的情况。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合用,临床上产生拮抗作用。但大量临床经验表明,若繁殖期先用杀菌药,后用抑菌药,不会发生拮抗作用。如红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治疗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常有效,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在先,红霉素后2h~3h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建议临床医师联用时先使用快速杀菌剂,然后在使用抑菌剂。

3 讨论

1985年,WHO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合理用药专家会议,将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临床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内为最低廉。”在新修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工作的重心,并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可见,影响合理用药的原因应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来考虑。

调查中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应用率为60.20%表明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偏高,不符合儿科门诊以呼吸道感染的,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主的现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疾病,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可能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可给予抗菌治疗。医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一定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在应用剂量和疗程上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要疗程”的原则,以防止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所致毒性反应,并避免剂量过低、疗程过短,使感染未能彻底消除,留下病情复发的后患。

本次调查注射用抗菌药物应用率高达78.42%其原因是儿科患者家长期盼患儿康复的心情迫切,医师认为静脉注射药物作用强、起效快、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因此哪怕是普通感冒发烧也多选用静脉给药,这既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有可能产生相关的不良反应。

处方使用频率表显示,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这主要是由于其他类抗菌药物对患儿的毒副作用大,所以在临床中受限使用。由于细菌耐药与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因素,因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抗感染治疗更难。本次调查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类抗生素应用占19.25%,应用频率最高。该药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不宜应用于一般轻、中度感染。但是由于患儿往往就诊前在诊所或二甲以下医院经常因一般感染应用较高档抗菌素,医师和患者家属未重视不良反应对病人及其疾病的影响,随意用药,助长了抗菌药物的滥用。使患者机体耐药性增加,难控制感染,因此我院儿科临床医师针对一般感染不得不选用三代头孢。三代头孢的超前应用,也浪费了国家的医药资源。据统计,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多花费7忆多元。为此,应强化医师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严格抗菌药物用药指征,限制预防性用药,这是减少和延缓耐药菌产生的基本策略.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应用主要以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为主,应用率较以前明显上升。这主要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组织和细胞内浓度比同期血中浓度高,在细胞浓度较高的感染部位可激发药物释放系统,作用持久,疗效显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临床多种常见致病,尤其是支原体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并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儿童无特殊的毒副作用,所以在儿科应用广泛。

总之,抗菌药物是儿科门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合理应用可治愈和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则会导致一系列危害,如诱发细菌耐药、损害人体器官、(上接第360页)导致二重感染、浪费药物资源等。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还体现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临床医师一定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充分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有针对地、稳妥地选用相应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同时注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减少二重感染几率。医院注重监测控制菌株耐药性,延缓用药升级,严格执行抗生素分

级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Ghodse AH.Baigent B.Evans TC The Use of drug utilization index to monitor Psychotropic drug use in hospital,1987

[2] 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期刊论文.中国药业,2001(2)

[3] 谢术明.8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期刊论文. 中国药业,2003(1)

[4]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1998

抗菌药物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0年1月至6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前组, 以2012年4月至9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后组, 各包括甲状腺手术70例, 乳腺手术70例, 疝气修补术70例, 排除住院期间接受≥2种手术, 术前存在伤口感染病例, 整治前后组患者高危因素。平均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方法:

(1) 数据采集:将病历的各项数据进行登记, 包括病历号、患者基本情况、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所选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疗程、给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项目、用药目的等。 (2) 评价标准:参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拟定评价标准, 见表1。

1.3 整治措施

1.3.1 制定方案, 下发文件。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各项文件,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制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 制作抗菌药物使用简册, 每位医务工作者1册, 由医院下发文件, 由临床科室学习执行。

1.3.2 层层负责, 责任到人。

医院将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同临床科主任签订责任状, 科主任同本科室医师签订责任状并同绩效工资挂钩。

1.3.3 加强培训与沟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时进行交流沟通, 共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3.4 加强监督检查, 完善监管机制。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会诊, 定期抽查病历和点评处方, 对使用抗菌药物每张处方和每份病例进行监测, 把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 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里通报公示, 对不合理用药给予处罚, 对合理用药给予通报表扬、奖励。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合理性、用药天数比较。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3.5%、88.5%、85.3%分别下降为整治后的26.7%、38.7%、35.8%;用药合理性由整治前23.1%、15.7%、18.5%分别上升为整治后的94.3%、78.6%、85.7%;平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由整治前的3.8 d、5.2 d、4.8 d分别下降为1.0 d、1.8 d、1.5 d, 见表2。

注:与整治前比较, P<0.05

2.2 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比较:

术前0.5~2.0 h内用药由整治前18.33%上升到84%, 整治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基本符合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明显上升为第一代头孢菌素, 合理性明显提高, 见表3、4。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整治前后使用情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出台的《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1]精神, 我院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分工和进度安排, 设定各临床科室指标。经过一年多的整治, 我院各项目标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 取得阶段性成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93.3%下降到整治后的55.3%,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50.3%下降到整治后的18.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整治前每百人天88.3DDDs下降到整治后38.5DDDs;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整治前的85.7%下降到整治后的23.73%。虽然各项目标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 但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2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

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主要是预防切口感染, 应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2], 依据卫生部38号文件要求, 此三类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3], 整治前预防用药常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为主, 预防用药选药起点高、使用时间长, 经专项整治后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为主, 且用药时间是术后24 h内。

3.3 整治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得以规范: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在病原菌污染前或污染后短时间内应用抗菌药物, 保证血液、组织液中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 以达到有效杀灭入侵细菌的目的, 即术前0.5~2 h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 经整治后, 术前0.5~2 h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由18.33%上升到84%。

3.4 临床药师的参与有效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药师在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专业知识优势, 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处方点评、病历评价、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等, 发现不合理应用药物现象, 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 对用药各环节进行药学监护;同时通过公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名单、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措施, 大幅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明确是预防用药还是治疗用药, 预防使用遵循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 治疗使用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或专科诊疗指南, 医师要重视病原学检查,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适应证遴选抗菌药物,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品说明书用药[4]。

总之, 通过抗菌药物整治,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逐渐符合规范, 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整治需要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之间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严密监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85号, 2004.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抗菌药物分析 篇8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做出严格的规定,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须控制在术前30 min~2 h,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必需合理。 同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以及关节镜检查手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还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 h等。 为考察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落实情况, 拟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 后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8月 (干预前)100例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组成非干预组,2013年3~8月(干预后)1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组成干预组。 非干预组男45例, 女55例; 年龄3~85岁, 平均 (43.39± 18.07)岁 ;包括的手术有乳房肿物微创切除术 、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甲状腺切除术、疝修补术等。 干预组男53例,女47例 ;年龄5~75岁 ,平均 (36.67±17.52)岁 ;包括的手术有膝/髋关节置换术、乳房肿物/甲状腺切除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疝修补术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随机抽取病例的基本情况如病历号、姓名、性别、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 对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

1.3 评价标准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和原卫生部38号文[2]、《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的要求、参考药品说明书、文献、国内外专家共识和相关指南等(表1),结合我院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选择

收集的病例共涉及抗菌药物11类22个品种(表2)。 非干预组中,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的依次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干预组中, 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仅有4种,分别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硝基咪唑类(甲硝唑)。

2.2 抗菌药物使用

由表3可见,非干预组100份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2例,占82.00%,其中有使用指征的为34例,占41.46%;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4.00%, 其中有使用指征的为23例,占95.83%。 非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 < 0.05),有使用指征率显著低于干预组(P < 0.05)。 两组药物选择合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见表4。

2.3 用药时机与用药疗程

非干预组中用药时机为术后的有60例(73.17%), 术前>2 h给药的有9例(10.98%),术前0.5~2 h给药的有13例(15.85%)。 干预组中用药时机为术后的有2例, 占8.33%,无术前>2 h的给药病例,术前0.5~2 h给药的有22例,占91.67%。 非干预组的用药时机合理率 (15.85% ) 低于干预组 (91.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同时 ,非干预组平均用药疗程为4.89 d, 术后用药24 h和48 h的例数分别为7例(8.53%)和27例 (32.93%),干预组平均用药疗程为1.37 d,术后用药24 h和48 h的例数分别为17例 (70.83%) 和6例 (0.25%), 两组用药疗程合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5。

3 讨论

2011~2013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连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我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门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住院部每周1次抗菌药物专项点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监控、阳光用药专项点评、2周1次院长质量查房等。 点评结果通过抗菌药物监测简报、药讯、抗菌药物使用评价表的形式反馈,并定期与临床医生、科主任进行相应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尚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 临床科室邀请临床药师以讲课、会诊的方式进行业务学习。 近3年 ,医院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政策落实有力 , 制订的措施符合实际并认真执行,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明显规范,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3.1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升高

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要考虑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患者有无易感染因素、当地的细菌耐药监测等情况[11,12,13]。 临床上应根据抗菌谱选择抗菌药物品种,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给药频次[14]。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可能感染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等[15],首选第一 、 二代头孢菌素 , 对 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通过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显著提高,干预前为54.88%,干预后升高为95.83%。 干预前预防用药选择的种类几乎涉及所有抗菌药物种类,而干预后主要选择第一、三代头孢菌素。

3.2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降低

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同时原卫生部规定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超过30%[3]。 非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82.00%,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41.46% , 干预后抗 菌药物使 用率显著 降低 (24.00%)、有指征使用率显著提高(95.83%)。 目前,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已达到国家要求,而且术后感染也没有大范围出现,本研究尚未对干预前后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拟在后续研究中完善。

3.3 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合理率显著升高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有关规定,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0.5~2 h内, 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500 m 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以保证围术期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 非干预组给药时机不正确率为84.15%, 干预组给药时机不正确率显著降为8.33%, 围术期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有很大改善。 非干预组用药疗程超过48 h有48例,占58.54%,干预组仅有1例超过48 h,两组用药疗程合理率有显著差异。

3.4 联合用药情况改善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的要求,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预防感染的情况下不需要联合用药,且联合使用的药物要有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联用仅适用于个别情况。非干预组有14例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仅1例为合理的联合用药; 干预组2例联合用药,其中1例不合理。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篇9

抽取2006年门诊西药处方共162630张, 将其中使用抗菌药物 (片剂、胶囊或注射剂) 处方90309张作为本文调查的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抗菌药物名称、规格、给药途径、应用例次、联合用药及其合理性评价。

2 调查结果

2.1 门诊西药处方90309张使用抗菌药物 (包括植物药制剂和抗病毒药) , 占55.53%, 统计抗菌药物有10类40个品种, 18岁以上年龄组处方为75209张, 18岁以下年龄组处方为15100张。

2.2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显示, 单用72789张, 二联使用15097张, 三联使用1423张, 所占百分率分别为80.60%、16.72%、1.58%。

2.3 抗菌药物应用例次统计结果 (见表1) 。

3 分析

3.1 抗菌药物应用比例

头孢抗生素的应用例次占首位, 因具[1]广谱、高效、耐β-内酰胺酶, 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 在临床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头孢拉定胶囊对门诊患者尤其适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随着新一代药物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应用, 逐渐位居第二。具有过敏少, 疗效好等优点。喹诺酮类抗生素因其结构中含氟原子, 对细胞组织的穿透力强, 口服制剂生物利用高, 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 近10年发展迅速。特别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 由于其独特的作用靶位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细菌对其产生突变耐药的发生率低, 临床使用品种数目呈上升趋势。硝咪唑类抗生素随着厌氧菌感染比例增加而应用增多, 尤其在妇产科和外科采取联合用药, 预防混合感染, 抗菌植物药制剂随着植物药提取工艺的研究创新, 质量控制指标的日益完善, 临床使用亦呈上升趋势。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应用逐步下降, 因为要做皮试, 随着耐药性增加, 疗效逐步下降。

3.2 不合理用药分析调查中发现

(1) 使用抗病毒药的4745例中有4270例与抗生素联合使用, 抗病毒药的单用比例仅为10.01%。有报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流行性感冒、感冒与支气管炎, 这些90%的病原为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 其中70%病原是病毒, 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2]。那么高达90%联用率, 无疑存在滥用的倾向。 (2) 药理拮抗如头孢哌酮联用琥乙红霉素, 一种繁殖期杀菌剂与一种抑菌剂合用结果是降低前者的效价, 而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应避免合用或先用头孢哌酮后用琥乙红霉素。 (3) 毒性相加如去甲万古霉素连用阿米卡星[3], 二药均存在肾脏毒性, 合并用药增加了肾毒性发生。 (4) 不符合药代动力学规律, 如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 1次/d。 (5) 不适合用药:a.18岁以下年龄组共有1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 其中5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 由于喹诺酮类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受力关节病变, 儿童及发育中的青少年不宜使用。b.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合用, 如依诺沙星与三联活菌胶囊 (培菲康) 合用, 后者为活菌制剂, 可因前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 而前者因后者的存在使药效降低, 二药宜分开服用, 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6) 使用不恰当溶媒, 头孢菌素[4]及青霉素不宜与葡萄糖 (pH3.2~3.5) 配伍, 因该抗生素在pH<4时分解较快, 甚至有沉淀生成, 宜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5]为溶媒, 稳定性好, 但对于某些心功能不佳患者, 为避免诱发心力衰竭, 可使用葡萄糖做溶媒, 在2h内滴注完毕, 处方中青霉素钠头孢哌酮钠等放入葡萄糖液中, 静滴非常多见, 占不合理处方35.0%。

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情况。方法对2006年度门诊进行回顾性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占20.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18.9%, 喹诺酮类抗生素占17.5%。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但仍存在某些滥用及需要改正的问题。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571.

[2]张力群, 中西医临床用药正误大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 1998:71.

[3]余自成, 邵云弟.老年人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7) :436-438.

[4]戴冰, 胡盛松, 肖子增.注射用头孢哌酮在4种输液中的配伍变化[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2, 2 (2) :127-128.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12月份的处方资料进行统计, 依次为25389张、25932张、26191张, 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包括:抗菌药处方量占处方总量的比例、抗菌药的剂型分布、抗菌药的使用种类、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 采用世界组织 (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物的DDDs, 即用药频率。DDD值为成人的每日平均用药量, 各种抗菌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15版和药物说明书, 并经临床用药实际确定。计算公式:DDDs =总用药量 (g/mg) /该药DDD值 (每人g/d或每人mg/d) 。

2 结果

2.1 抗菌药处方的使用情况

根据2006—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12月份的处方资料, 抗菌药的处方量成明显上升的趋势, 而连用的处方呈下降趋势, 排除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 其他剂型的抗菌药物处方明显增多, 表1所示。

2.2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

根据2006—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12月份的处方资料, 头孢菌类抗菌药物是我院近年来门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 如表2所示。

2.3 排名前10位的各种抗菌药用药频率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12月份用药频率最高的药品为头孢克洛, DDDS值为785;2007年12月份用药频率最高的药品为阿莫西林胶囊, DDDS值为806, 2008年12月份用药频率最高的药品为头孢呋辛酯片, DDDS值为763, 如表3所示。

2.4 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我院门诊2006年12月份处方总量为25389张, 抗菌药处方总量为5234张, 不合理用药处方总量85张, 占1.62%;2007年12月份处方总量为25932张, 抗菌药处方总量为5416张, 不合理用药处方总量73张, 占1.35%;2008年12月份处方总量为26191张, 抗菌药处方总量为6947张, 不合理用药处方总量81, 占1.17%。由此可见, 2006—2008年不合理处方的比例逐年下降, 这与临床医生愈加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密不可分。

3 讨论

3.1 导致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原因

3.1.1 不具备抗菌药物的联用指征

有的处方中将阿莫西林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分散片合用, 前者为青霉素类, 后两者为大环内酯类, 二者合用致药物发生拮抗;还有的抗菌药物因为联用, 不良反应及毒性增加, 如两种以上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增强, 神经肌肉阻滞。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联用也可致某些毒性增加, 如氨基糖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 其与其它药物联用如与强效利尿剂联用, 可使耳毒性增强。此外, 抗生素与输液的配伍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3.1.2 不熟悉抗菌药物性质

有的处方针对成人开具的药品剂量偏低, 没有达到抗菌的血药浓度, 或治疗的疗程不足, 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病情反复, 严重贻误患者的治疗;还有的处方开具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偏高, 应该1次/d的抗菌药物, 开具2~3次/d, 不仅没有提高疗效还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半衰期长, 体内代谢慢, 每天使用2次以上容易导致惊厥等药物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抗菌药, 其抗菌效果取决于给药剂量而不是给药频率, 而且该类药物的抗菌后效应长, 宜采用1次/d给药。

3.1.3 不具备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

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大多数由病毒引起,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而临床上许多处方在开具感冒药的同时都要开具某种抗菌药物搭配使用, 这样不仅严重影响感冒药的疗效, 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尽早让临床医生认识到这种情况, 避免开具类似的处方;还有的处方没有明确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对由于不同菌群导致的疾病, 开具没有针对性的药物, 严重影响治疗。

3.2 保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3.2.1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严格掌握适应证, 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细菌性感染, 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一些纯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伤风感冒或者是发热原因不明者, 一般不宜马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应通过检验,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 有针对性地用药[1]。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应有明确的指征。如用于预防昏迷、休克等患者并发感染, 或清洁手术预防术后感染往往徒劳无效;皮肤和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 因易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3.2.2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

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约25 %发生协同作用[2];60 %~70 %为无关或累加作用, 大多数为无关作用;而5 %~10 %发生拮抗作用, 所以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由于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 必须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参考指征, 只有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 才可以考虑联合用药:混合感染, 严重感染, 或是感染部位为一般抗菌药物不易透入;抑制水解酶的菌种感染;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者, 而该类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者。

3.2.3 熟悉抗菌药物的性质

要根据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患病部位、严重程度和生理病理情况, 选用适宜病情需要的抗菌药物品种, 全面了解其抗菌的作用机制还有不良反应, 如对于喹诺酮类药可损害幼儿的软骨的药物性质应牢记, 避免在儿童发育时期使用, 防治造成支重关节面损伤糜烂[3], 从而影响骨的代谢和发育。选择抗菌药物适宜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 特别注意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 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过多导致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更新一代的周期需要6年时间, 而细菌耐药的困境性的产生周期却只需2年时间。

综上所述,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 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讲座, 普及有关知识, 强化合理用药意识,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特别是在联合用药和配伍时, 应全面考虑这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卜秀芹, 卜文红.浅谈抗菌药物的滥用危害及其合理应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0 (2) :106-108.

[2]张凤仙.我院抗菌药物门诊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2) :148-149.

抗菌药物分析 篇11

关键词 口服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8.013

口服抗菌藥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了解口服抗菌药物在我院的应用情况,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为此,对口服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从药房微机管理系统中提取2011年口服抗菌药物的销售总量,对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分析;从2011年1~12月处方中随机抽取3500份,分析口服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方法:采用WHO限定日剂量法分析DDDs。DDD(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是以《中国药典》2010版及《新编药物学》(17版)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来确定的[2]。用药频度DDDs=某药品的销售总量/该药物的DDD值,DDDs值可客观地反映该药的使用频率,其值越大,反映此药的使用频率越高;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随机抽取的处方中口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我院口服抗菌药物DDDs排序靠前的依次是阿莫西林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见表1。

讨论

口服抗菌药物DDDs排序分析:阿莫西林为杀菌性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迅速,不受食物影响,不良反应低,价格低廉等优点。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直肠幽门螺旋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克拉维酸钾可以抑制β-内酰胺酶,与阿莫西林合用有明显协同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厌氧菌均有效[3]。因此DDDs排在第1和第2。头孢呋辛酯为头孢呋辛的酯化制剂,口服后在肠黏膜及血中为酯酶分解生成头孢呋辛而起作用。头孢呋辛是广谱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结合细菌蛋白,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于病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活性,并对许多β-内酰胺酶稳定,尤其对肠杆菌科中常见的质粒介导酶稳定。DDDs位于第3。阿奇霉素分散片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系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体外实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口服吸收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次/日的用法,患者依从性较高,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我院广泛应用,DDDs位居第4。左氧氟沙星胶囊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故在我院应用频率较高。

口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分析:①青霉素类口服药物有不注明皮试结果的现象;②存在无明确指征用药的个别情况;③有用法、用量不当,超剂量用药;④疗程偏长等个别现象。

综上所述,我院口服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并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监督,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参与临床,协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 林朝霞,邓小煌,罗永.我院2003年口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862-863.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91.

3 龚拥军.2010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70.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视,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药师定期对门、急诊、住院处方随机进行抽查,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1.2 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间门诊、急诊、住院处方共8 318张,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状况。结果:8 318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5 831张(70.1%),其中预防性用药占77.06%,治疗用药占21.58%,无指征用药1.36%;所有用药中,经验用药占87.82%,根据药敏选药仅占12.18%。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掌握应用指征,做到合理用药。见表1~表3。

1.3 抗菌药物应用标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须知》,其判断标准主要依据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及药效学指标。

2 分析与讨论

2.1从表1和表2可见,使用种类(数量)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共计使用了3 228次,占总用药量的55.3%,其中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各占5种,表明限制使用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非限制的药物高。

2.2本次调查发现,我院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相差较大,这与各科室相应的感染性疾病有关,及其预防和局部用药有关。如五官科多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非限制使用药物作为眼部感染的局部用药,使用限制性的药物比较多的科室则是外科、神经外科等。

2.3本次调查发现,我院用药还存在误区。抗菌药物用于解热镇痛抗炎药;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所有感染;以广谱抗菌药对付常见感染;新药、贵重药疗效优于老药及廉价药;个人经验就是真理。

2.4从表3可见,个别医生Ⅰ类、Ⅱ类手术切口存在依赖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导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长达7 d以上。Ⅰ类、Ⅱ类手术切口后抗菌药物应用疗程应该控制在术后3 d以内,3 d以上的应用是无效的,属于抗菌药物滥用[1]。

2.5从调查结果可看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分级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5.1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率较低,大部分医生仍凭经验用药,处方中存在“撒大网、捞小鱼”的现象。即一律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由表1可见,使用种类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7种是广谱抗菌药物。

2.5.2少部分特殊使用药物的处方不合理,在外科使用特殊药物的处方(均为万古霉素)中,有2张处方没有感染科医生会诊记录。

2.5.3存在越线用药,轻度感染就用二线药物的情况。重复用药,抗生素联合使用应有一定的指征,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且门诊、急诊因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因此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抗菌作用。

2.5.4作用部位类同。琥乙红霉素与林可霉素作用机制类同,主要在于抑制细菌细胞肽链延长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琥乙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的作用部位都在50S亚基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化环节而发挥抗菌作用,由于二者竞争核糖体上的结合位置,而且前者亲和力大于后者,影响其抗菌作用,所以两药不宜合用。

3 结论

3.1本次调查表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WHO推荐的医院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但抗菌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要明确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应用指征,同时也应兼顾抗菌药物合理给药策略,以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2现将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简述如下:

(1)根据药动学/医效学(Pk/Pd)指导用药。

(2)序贯疗法,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SAT)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治疗用药模式。即在感染初期阶段经胃肠外(主要是静脉途径)给予2 d~3 d抗菌药物治疗,待临床感染征象明显改善且基本稳定后,及时改为口服用药的疗法[2]。

(3)降阶梯治疗:降阶梯的治疗可以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4)抗菌药轮换(循环)应用。

3.3药学人员由以前药品供应型向临床服务型转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督导模式的实施密切了医、药、护三者联系,为临床药师提供了向医、护、患者及家属之间宣教药学知识的“窗口”。现在药师要面对医、护、患者及家属咨询,迫使药师不断学习,拓宽药学及医学知识面,提高药师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4端正医师处方行为:医师处方行为不是一个静态的标准化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高度个体化的行为过程。通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地规范和衡量医师处方行为,端正医师的医疗作风。

3.5临床用药督导药历:根据治疗方案、用法、用量和服药时间等制定临床用药督导药历。督导专家依据督导药历评价抗菌药物与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与疾病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分析用药合理性及提出用药建议[3]。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实行事前(药师查房)、事中(临床用药督导)、事后(合理用药检查)三个过程监控。

3.6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和分析,加强对临床医务工作者的监督,严格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诊疗,明确诊断、正确选用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促进合理用药,使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及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常诚.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9(4):210

[2]吴龙.我国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四大”源头及对策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20(4):213

上一篇: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分析下一篇:贫民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