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2024-10-20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共12篇)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1

抗菌药物是治疗和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一类重要药物。近年来, 随着抗菌药物的品种的不断增加, 它的使用更加广泛。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对我院604例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特点, 知道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和方法

查阅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处方, 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604例。对所涉及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604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包括无指征性用药、选药不合理、不恰当的联用、用药剂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具体分类见表1。

3 讨论

3.1 无指征性使用抗菌药物

3.1.1 无指征性的预防用药:

保罗未合并感染的预防用药和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在临床上比较普遍, 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前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

3.1.2 无指征性的治疗用药:

主要表现在普通感冒、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麻疹等病毒感染者, 未合并细菌感染, 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执政。

3.2 选药不合理

3.2.1 盲目选用抗菌药:如: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头孢克肟治疗, 滥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不进杀伤非致病菌, 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3.2.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禁忌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氨基糖苷类药物可造成胎儿内耳严重损害, 导致产生新生儿耳聋。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

3.2.3 儿童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软骨毒素,

能够损害处于发育阶段的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 引起儿童关节痛及肿胀。故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不合理的[1]。

3.3 不恰当的联用

3.3.1速效杀菌药及速效抑菌药联用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等,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属繁殖期杀菌药, 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粘肽的合成, 使细菌细胞壁缺如, 细胞液泄出而死亡, 对正在繁殖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为速效抑菌药, 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 从而减弱杀菌作用[2]。

3.4 剂量不合理

3.4.1 剂量偏大主要表现老人、儿童用药未个体化。

老年人的酶系和肝肾功能有所衰退, 消除速度慢, 用药剂量以成人剂量的2/3~3/4为宜。

3.4.2剂量偏小

如头孢氨苄0.125g tid (成人) , 剂量过小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疗效明显降低。

3.5 用法不合理

3.5.1 给药途径不合理如青霉素G钾静脉注射, 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 严谨静脉注射, 应为静脉滴注。

3.5.2给药次数不合理如罗红霉素0.15g Tid Po (t 1/2为8.4~15.5/h, 成人1次0.15g Q12h) , 每日服用三次, 使血中药物浓度过高, 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

3.5.3服药时间不合理有些药物如罗红霉素、利福平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 餐后服用使吸收减少, 血药浓度降低, 应在餐前服用。

3.5.4频繁更换药物凭经验试探性用药, 频繁换药, 使各种抗菌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过短, 不能发挥疗效, 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3.5.5 其他用药错误如疗程过长或过短、静脉注射时溶媒量太大或太小等。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不但会加速抗药性微生物的进化, 更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迫切要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和业务技能。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指征, 实行个体化用药法方案。同时, 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并对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树立科学使用抗生素的观念, 避免或减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影响, 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明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毒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 26 (3) :116-120

[2]李瑞主编.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五版) , 2003:250-392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2

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定义: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合理用药总的目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全院用药监控目标:(1)药比不得超过45%;

(2)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例和费用比例要达到25%至3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4)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3、合理用药的范围:医院所有使用的药品,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管理制度

1、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开展日常工作。

2、职责和任务:

(1)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医院使用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全院通报点评结果;

(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工作,提出合理用药建议;(4)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和程序,防范药害事件;(5)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临床诊断确定选用药物的类别;

2、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有分析。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3、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经济性,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不得使用高价药物;

4、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因病情治疗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同意,同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四、管理措施

1、临床医生必须按照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使用药品;

2、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药物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3、严格执行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对全院的用药情况进行检查,每个月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相应扣罚处理,全院公示;不合理用药科室和医师按医院质量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扣分扣罚处理。

4、药剂科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

****医院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3

【关键词】骨科;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5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2012年1月-2月期间骨科所有出院患者病历,从中筛选I类切口患者病历,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出入院时间)、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类别、切口愈合情况)、动态化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使用起始时间)填入设计好的表格内,进行统计分析。

1.2 病历审查标准:①《新编药物学》、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③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 在此次调查的104例骨科I类切口患者病历中,6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有异物植入的手术如切开内固定术占51例),抗菌药物使用率达61.5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清洁手术(即I类切口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以下情况如“异物植入手术”时可考虑预防用药;且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同时我院《阆中市人民医院与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中对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定为“不超过65%”,因此骨科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合理;

2.2 术前2h-30min给药率分析 按我院规定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h给药率应达100%。64例病例中仅有38例术前2h-30分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率为59.38%,属不合理。

2.3 术中抗菌药物追加情况分析 64例病例中有4例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1例为术前给药,术中再次追加,但其他3例为术前未用,术中使用,属不规范使用情况;

2.4 术后用药天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在此次调查中有39例病例总预防用药时间超过24小时,平均为2.69天,较为不合理。其中有患者57岁,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为“2小时10分”,但其术后使用抗菌药物长达6天。

2.5 抗菌药物用药品种 此次调查中共涉及4类9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萘夫西林、克林霉素磷酸脂、头孢硫脒;(其中有更换抗菌药物的病历,所以使用例次数为68例),见表2

由表2可知,此次调查中骨科临床医生倾向选用“萘夫西林、克林霉素磷酸脂”等抗菌药物,而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一般骨科手术,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因此我院骨科使用抗菌药物品种较为不合理;

2.6 其他不合理情况:

2.5.1 用法用量不对 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除外)、青霉素类、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平均最低抑菌浓度时间,因此维持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延长有效浓度时间,由于以上药物血浆消除半衰期短,要求每6-8h给药1次,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但我院医生习惯采用大剂量,每日qd或bid给药,这容易造成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不能维持24小时有效杀菌浓度,易出现细菌耐药的情况;在此次调查中,用法用量不对出现34例次,占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的29.57%;如患者,58岁,女,行切开复位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使用“头孢硫脒2.5g,qd,ivgtt”;而头孢硫脒的消除半衰期为“1小时”,其正确用法用量为:一日2-4g,分2-4次给药。

2.5.2.溶媒体积不对 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200ml,一般应30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如患者,62岁,女性;术后使用“5% GNS 500ml + 头孢硫脒 2.5g,qd,ivgtt”;

2.5.3.换药缺乏依据 例:患者,43岁,男性,术前30分使用克林霉素磷酸脂,术中使用头孢唑林钠,术后使用萘夫西林,无换药指征;

3 结论

浅谈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4

1 无细菌感染症候性使用

无细菌感染症候性指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用药者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病系病毒感染所致,并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的必要症候。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非但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反而会影响或加重某些病症患者的病情,如使病毒性肝炎患者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肝功能恢复。另外,很多疾病如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等未合并感染的情况下,预防用药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

手术前后的预防用药在临床上比较普遍,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需要预防用药的手术包括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到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者。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前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用药”原则。一般情况下,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手术后无需长期用药。

2 盲目用药或违禁用药

盲目用药指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择药物。如:滥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不仅杀伤非致病菌,且使细菌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耐药性蔓延。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状,同时也有一定的不适应用药群。如酮康唑对动物实验显示不仅损害肝脏,而且有明显的致畸作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造成胎儿内耳严重损害,导致新生儿耳聋。妊娠期应用氯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使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因此,氯霉素、酮康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就成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禁忌药物[1]。再如: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有软骨毒性,能够损害处于发育阶段的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在儿童中引起关节痛及肿胀,因而它成为儿科的禁忌药物。其他如肝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氯霉素、红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酮康唑等[2]。

3 不恰当配伍用药

不恰当配伍用药指在用药过程中没有考虑配伍药物的药理性。如静脉滴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等,宜用生理盐水(pH值为4.7~7.0),而在pH<4.5的5%~10%的葡萄糖溶液、糖盐水(pH值为3.2~5.5)中易被催化分解。速效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联用时,宜先用速效杀菌药再用速效抑菌药。如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林可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属繁殖期杀菌药,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细菌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如,细胞液泄出而死亡,对正在繁殖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霉素和林可霉素为速效抑菌药,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但如果先用速效杀菌药再用速效抑菌药疗效会得到加强。而多种抗菌药物不恰当共用时,有时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口服一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0.3 g、利福平0.45 g、乙胺丁醇0.75 g、吡嗪酰胺1.5 g,每日1次),又静脉滴注异烟肼0.4 g,每日1次。并相继合用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5 d,奈替米星11 d,左氧氟沙星1 d。每日应用异烟肼0.7 g易引起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且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无抗结核作用,连用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易引起不良反应[3]。

4 用药剂量不合理

用药剂量不合理指用药量与用药个体不适应,或剂量偏大,或剂量偏小。剂量偏大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老人、儿童用药未个体化。老年人的酶系和肝肾功能有所衰退,消除速度慢,用药剂量以成人剂量的2/3~3/4为宜。特别应慎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必须应用者,应减少剂量,并监测肾功能。儿童用药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新生儿的吸收、代谢、排泄器官及血-脑屏障未发育完整,细胞外液所占比例较大,应用氯霉素等抗菌药物时应用特殊的小儿剂量。剂量过小主要表现为用药低于正常需求量。如:阿莫西林0.25 g,每日3次(成人),替硝唑10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成人)。剂量过小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疗效明显降低。

5 用药方法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服药时间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频繁换药等。如罗红霉素、林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头孢拉定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应在餐前服用,这是服药时间上的合理性。林可霉素和青霉素G钾等静脉注射,林可霉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静脉注射可致呼吸抑制,心搏暂停和血压降低;青霉素G钾静脉注射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严禁静脉注射,应为静脉滴注,这是给药途径上的合理性。某些重症感染不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凭经验试探性用药,频繁换药,使各种抗菌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过短,不能发挥疗效,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是频繁换药导致的用药方法不合理。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用药方法不合理,如:疗程过长或过短。抗菌药物的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停用,而败血症、感染性内膜炎、伤寒、骨髓炎、结核病等需要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静脉注射时溶媒量太大或太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对其杀菌作用的发挥更为有利,静脉滴注时宜用少量溶媒;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快速进入体内,可能产生耳、肾毒性及更危险的神经肌肉阻滞而致呼吸骤停,突然死亡,静脉注射时溶媒量不宜太小。

摘要:一直以来,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凸显。本文就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几种情况及其特点作一阐述,以树立科学使用抗生素的观念。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端.药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0-392.

[2]刘明亮.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毒性.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26(3):116-120.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5

1、有病原学诊断(采集标本如血、痰、尿、脑 4 脊液、涂片镜检等)

2、感染症状者须有药敏结果 4 选药评价

3、有用药指征 5(25分)

4、药物选择恰当 7

5、遵循局部用药原则 2

6、价格合理 3

1、给药剂量 2

2、给药间隔适宜5 药动学 指标 3、开始、停止用药时间适宜 5(20分)

4、给药途径恰当 3

5、静脉滴注药物溶媒、浓度、速度适宜 5

1、联合用药指征明确 6 联合用药 评价 2、遵循联合用药应用原则 6(15分)

3、没有配伍禁忌 3

1、感染控制确切8 药效学指标(15分)

3、没有二重感染 7 3

1、有预防不良反应措施 药物不良 反应 2

2、没有或轻微不良反应(10分)5

3、正确处置并上报 7

1、用药符合分线管理规定 分线管理(10分)3

2、换药有指征 1.5

1、药物名称、剂型、规格书写规范 书写规范 1.5

2、需做皮试的药物有注明(5分)2

3、修改有签字 评价标准 不合理(<70分)基本合理(70~90分)合理(>90分)合计 评价结论 点 评 者 审 核 者 1

病 历 摘 要

病 程 概 述

药 疗

简 况

用 药 点 评 注:每月每病区抽查出院病历各5份 2

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2(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历或处方 号: 科室: 医师: 年 月 日 考评项目 合理

不合理 分值 实际评分 备注 1.适应证 有 无 10 2.病原学检测 有 无 +5 3.药敏试验 有 无 +5 4.药物选择 正确 太高/过低 10 5.术前(初次)术前>2h或不用术后术前2h内 5 给药时间 用 6.术中追加 手术时间≥3h即追加 手术时间>3h未追加 5 Ⅰ类切口:24h内 Ⅰ类切口:时间>24h 7.术后用药 Ⅱ类切口:48h内 Ⅱ类切口:时间>48h 5 Ⅲ类切口:3~7天 Ⅲ类切口:时间>7天 品种多/有拮抗/无指有指征,二种有协同作8.联合用药 10

征/增加毒性/理论上用 无协同/重复/其它 正确 9.用药途经 不正确 5 正确 10.治疗用药疗程 过长/过短 +10 用药频度/用量过大/正确 11.用法用量 5 用量过小 12.溶媒种类及 5 正确 不正确 体积 13.按规定权限 10 正确 越级使用 使用抗菌药物 14.病例中的记无记录、分析/记录记 10 有记录、分析/记录完整 录、分析 录、分析不完整 5 15.书写规范 正确 使用抗菌药物商品名 16.发生ADR未报告/未处置/处置 5 正确处置并上报 的处置 不当 5 17.更换药品 无 频繁更换/无临床依据 18.禁忌证 无 有 5 评价标准 Ⅰ、Ⅱ类手术切口:不合理(<70分)基本合理(70~90分)合理(>90分)合计 评价结论 点 评 者 审 核 者 *Ⅰ类切口为清洁手术,通常无须预防用抗菌药物,须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可参考此表评价 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请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评价。Ⅰ、Ⅱ类手术切口不填写2、3、10项;Ⅲ、Ⅳ类手术切口须填写2、3、10项;Ⅲ、Ⅳ类手术切口满分为120分,84分为警告分;108分以上为奖励分。3

病 历 摘 要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6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85-02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YUAN Suju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ectio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eixian County,Peixian 221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it. Methods 2010 randomly selected 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2000 subject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20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1123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prescriptions,outpatient antimicrobial drug use was 56.15%,antimicrobial drug use three high and one low is very prominent,including ir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00,accounting for 26.71%. Conclusion Unreasonably high rate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Key words] Antimicrobial agents;Unreasonable use;Analysis

临床中许多患者都涉及感染,因此抗菌药物的发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近些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严重的不良反应,使更多的抗菌药物无效,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1]。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随机抽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门诊各科处方2 000张并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抗菌素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1.1 抗菌药物使用率高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门诊各科处方2 000张,进行调查分析。2 0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处方1 123张,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15%,抗菌药物使用三高一低问题十分突出,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00张,占26.71%。从本次随机抽查结果中得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15%,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30%的标准。有些患者抵抗力低,病情变化快,家属和医护工作者都希望尽快能控制病情变化,门诊患者静脉滴注概率很高,所以使用抗菌药物的机率也很高。每个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不一样,一般来说,急诊和内科使用抗菌药的机率就比较高,口腔科、皮肤科使用的几率相对比较少,多数为静脉滴注,应予以重视,加强相关的管理。

1.2 抗菌藥物联用率高

一般认为,抗联合用药只需二联,对于三联或四联抗菌药物或更高的需要严格控制[2]。本次随机抽查到了7张三联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2.3%,分别是:(1)罗氏芬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和依替米星注射液;(2)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缓释片;(3)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缓释片和阿莫西林分散片;(4)头孢米诺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和罗红霉素分散片;(5)头孢硫脒注射液、阿洛西林钠注射液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6)头孢西丁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头孢克洛缓释片;(7)头孢美唑钠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和头孢克肟片。这几个处方分别用于治疗胃炎、宫颈炎、胃炎、盆腔炎、淋巴结肿大、腹痛。

1.3 抗菌药物更换使用率高

对于现今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频繁的更换使用抗菌药物,如为上级医生查房而更换抗菌药物,依据药敏试验而更换抗菌药物,还有一部分甚至是医生毫无依据更换抗菌药物特别是毫无意义的同类抗菌药物之间更换[3]。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统计,呼吸内科72 h抗菌药物更换率为83.20%,外科72 h抗菌药物更换率为28.61%[4]。

1.4 药敏试验送检率低

目前,笔者所在医院的药敏送检率相比全国的水平要低的多,本次调查呼吸内科药敏试验送检率只有7.70%,外科药敏试验送检率为8.26%[5]。主要原因是目前笔者所在医院临床上还是以经验用药为主,只有少数病例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学诊断送检率则更低[6]。对于呼吸病房来说,药敏试验显得尤为重要,据报道,呼吸病房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于各种药物的耐药率都比较高,如头孢他定达到27%,环丙沙星则达到了41%以上。

1.5 其他不合理应用情况

1.5.1 用药档次高 目前,还有少数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常以小病大治,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抗生素严重浪费。

1.5.2 给药途径单一 笔者所在医院目前的给药途径还显得单一,大多数选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了静脉滴注,按照原则来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能口服而不注射,能注射而不输液。虽然输液效果好,速度快,但是容易引发输液反应。所以临床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给药途径。

1.5.3 口服药物用法不妥 现在好多患者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存在药物用法不合理的情况,一般都存在服用剂量过高、次数不对等问题。如氧氟沙星片1次1片,Bid,正确应为1次2片,Bid;头孢他美酯胶囊1次1片,Tid,正确应为一次2片,Bid;甲硝唑缓释片1次1片,Bid,正确应为1日1片;阿奇霉素分散片1次4片,Tid,正确应为1次4片,Qd;芦氟沙星片1次2片,Bid,正确应为1日2片;头孢克肟片1次3片,Tid,正确应为1次2~4片,Bid;头孢拉定片(0.25 g/片)1次4片,Tid,正确应为1次2片,Tid。

2 对策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安全、合理的使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分析显示,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需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效果。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让全体医务人员知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从而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案和途径;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丰富用药经验,掌握合理用药的方法,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正确的联合用药;定时对用药情况组织调查,对不合理用药加以防范和纠正,并进行用药咨询和督查,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7]。

[参考文献]

[1] 崔晓军,张晓曼.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66-167.

[2] 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段面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2(1):11-14.

[3] 周京辉,曾志涛,何柳君.我院18300张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08-109.

[4] 郑利先,陈钢,罗志扬,等.呼吸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5(3):328.

[5] 崔梅,景荣芳,卢玉宏.2003~2005年海安县9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抗菌药物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4):278-281.

[6] 胡昌勤.抗生素,在滥用与质量监控之间游离[J].中国处方药,2006,12(12):21-25.

[7] 王艳丽,李丁民.抗生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处方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2(4):57.

[8] 崔琳.小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7):68-69.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篇7

1 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机制

抗菌药物后效应是目前对抗菌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新指标, 取代了传统的以药代动力学参数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 是对传统的以最低抑菌浓度 (MIC) 或最低杀菌农 (MBC) 进行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革新。对于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机制, 目前没有明确解释, 主要存在两种观点:1抗菌药物和细菌的短暂接触中, 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和核糖体, 由于抗菌药物的干扰, 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与损毁后恢复的时间变长, 如细菌细胞壁因抗菌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而产生结构变化, 最终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1], 而使得细菌的生长、恢复时间延长;2认为抗菌药物与细菌的接触可导致细菌菌体变形、生长被抑制, 抗菌药物与白细胞协同, 导致细菌的损伤时间延长, 因此形成了PAE。

2 PAE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PAE的测定主要分为体外检测和体内检测[2], 体外检测的原理在于通过抗菌药物与细菌的短暂接触后清除, 对比分析菌群的生长时间;体内检测的方法主要是以动物细菌模型的体液或者感染部位监测抗菌药物给药后, 药物浓度的变化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细菌的菌种不同, 在与同一种抗菌药物接触后, PAE不同[3], 如环丙沙星浓度3 mg/L对受试菌的PAE值为:沙门氏杆菌3.2 h、金黄色葡萄球菌1.8 h、绿脓杆菌4.0 h、大肠杆菌4.1 h、链球菌0 h;抗菌药物类别不同, 在与同一种细菌接触之后, PAE也不同, 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4MIC时的PAE时间分别为 (1.04±0.14) h、 (3.40±0.59) h;此外, 抗菌药物的浓度、联合使用对PAE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抗菌药物浓度越高, PAE时间越长;机体免疫力、感染部位、自身疾病等都引起PAE的变化, 有研究表示[4], 细菌与抗菌药物的接触中存在平衡过程, 但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其最佳的接触时间不同, PAE时间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3 抗菌药物的PAE及使用

3.1 β-内酰胺类

对于G+球菌,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为明显浓度依赖性和PAE;如研究显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4MIC、1MIC浓度的条件下, 阿莫西林PAE分别为 (3.40±0.59) h、 (1.84±0.29) h;氯唑西林PAE分别为 (1.25±0.87) h、 (0.71±0.43) h。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低时, 细菌菌体呈丝状且PAE很短甚至为负值;较高浓度时细菌菌体为球状,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PAE的机制可能与自溶酶或者新生的活化酶恢复平衡的时间有关[5], 也可能与细菌恢复在生长时间有关。因此, 临床上而针对不同的细菌感染选择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目前针对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 一般采取增加给药剂量, 快速静脉滴注并减少给药的次数, 以期得到最好的抗菌疗效。而对于G-球菌感染, 临床尚采用多次给药、维持血药浓度的方案。

3.2 氨基糖苷类

此类抗菌药物对G-杆菌的PAE较球菌大[6], 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 其PAE可长达6 h, 有明显的药物浓度依赖效应、首次接触效应;时间依赖性是其不良反应, 是因为其PAE主要在于药物对细菌核糖体的结合部位的解离、渗透、细菌核糖体再合成所需时间。所以临床使用中, 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 减少给药次数, 每天1次, 既可以增强感染组织中药物浓度和疗效, 也可以减少药物的肾毒性、耳毒性不良反应, 有效抑制细菌耐药。

3.3 氟喹诺酮类

此类药物属快速杀菌剂, 是完全的化学合成药物, 有明显浓度依赖性, 浓度越大, 药效越好、不良反应越大[7]。有研究实验表示, 临床上氟罗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采用2次/天, 每次200~400 mg的给药方案安全有效。根据其较长的半衰期和PAE, 临床给药方案中采取1~2次的每日给药方法, 保持致病菌敏感性, 且最大程度实现其临床疗效最优化和不良反应最小化。

3.4 大环内酯类

该类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时, 阻断mRNA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对于G+球菌、嗜血流感杆菌,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PAE较长, 尤其以对金葡球菌的PAE最明显[8]。研究实践表明, 在2 MIC浓度下2 h, 罗红霉素、交沙霉素、红霉素对金葡球菌的PAE, 分别为1.93~5.40 h、2.36~3.48 h、0.55~1.85 h;对粪链球菌的PAE分别在1.0~5.8 h, 而在0.5MIC浓度下1~6 h时, 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对金葡球菌的PAE为1.5~2.5 h, 当浓度增至5~10 MIC时, PAE延长至2.5~5.2 h。在大于抑菌浓度时大环内酯类后效应作用明显, 其抗菌谱广且半衰期长, 因此在临床使用中1天1次,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5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PAE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临床治疗感染的常用方案, 研究表明, 两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其PAE较其中一种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的PAE长。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其PAE与抗菌活性呈正相关, 故临床治疗中, 氨基糖苷类的每日单次给药并适当减少剂量, 避免机体的氨基糖苷类峰浓度过高产生毒性反应, 还能发挥两类抗菌药物抗菌的协同作用, 实现联合用药的最佳效果[9]。

4 总结

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断更新, PAE作为新现象、新理论, 更新了传统理念认为浓度维持在MIC以上才能抑菌的看法, 在国内外倍受重视。PAE的研究让药学界和医学界客观的理解细菌、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提高对抗菌药物的科学认识。抗菌药物与细菌的短暂接触, 阻断对细菌mRNA的转运, 蛋白质的生成, 破坏细胞壁结构等多种机制, 对细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恢复, 延长了抗菌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10], 为治疗疾病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不同类别抗菌药物的使用重新确定了最佳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参考, 达到改善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目前, 对PAE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 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仍需继续探索。

总之, 抗菌药物后效应是评价抗菌药物药效学的标准之一, 也对临床制定抗菌药物合理给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后效应, 为指导临床合理使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笔者临床用药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 分析抗菌药物的后效应机制, 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结果 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抗菌药物用药方案, 可以有效地治疗病菌感染。结论 临床上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具有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的临床意义,耐药

参考文献

[1]闵旭东.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J].当代医学, 2013, 19 (30) :142-243.

[2]郝健.探讨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8) :351-352.

[3]黄双英.抗生素后效应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2) :126-127.

[4]刘立韬, 冯英.抗生素后效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8) :62-63.

[5]吕娟丽, 闫赋琴, 刘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1 (14) :3039.

[6]黄宝明, 王新.崔一喆.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9, 43 (2) :42-45.

[7]杨虹, 张爽.张晓辉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建议[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 25 (5) :68-71.

[8]王文华, 史淑霞, 史永珍.抗生素在临床的用药误区分析与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 (5) :113-114.

[9]刘楚阳, 刘韵, 郭丹.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临床合理用, 2013, 6 (10) :113-114.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8

1 预防感染过多过滥

1.1 误区一:

围手术期过分依赖抗菌药物以及免疫功能差 (或免疫缺陷) 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的是I类切口甚至无切口过分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如穿刺、腔镜、顺产、激素冲击疗法等。正确作法:手术环境的净化、高危患者的防护等手段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手段。

1.2 误区二: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过分依赖静脉用抗菌药物。正确作法:一般小手术、外伤缝合、人流术、拔牙等仅使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 而且需要短疗程。

1.3 误区三:

将未涉及重要器官的Ⅰ类切口手术作为涉及重要器官的Ⅰ类切口手术, 如眼科手术中眼睑手术、眼结膜手术以及其他外眼手术等与内眼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相同。正确作法:眼睑手术、眼结膜手术等外眼手术一般仅使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即可, 或者不使用抗菌药物, 更不需要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5d。

此外,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未在术前0.5~2h内使用、术前未用药而术后用药均为错误的用法 (急诊手术来不及术前用药者例外) 。

2 过度依赖广谱抗菌药物或抗菌谱不正确

过度依赖广谱抗菌药物, 各部位感染均有其特定的主要感染细菌谱, 而且与临床表现、年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具有相关性。临床用药时必须根据上述表现初步判断可能的感染细菌种类或细菌谱, 治疗时仅需覆盖这些细菌即可。至于患者感染细菌的耐药性, 主要与患者最近使用的抗菌药物、免疫力、基础疾病、感染获得场所等具有相关性, 大多数社区获得性感染不需要覆盖耐药菌, 即不需要使用广谱或超广谱抗菌药, 如三代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头霉素等。需要说明的是:头霉素与同代头孢菌素相比其抗菌谱增加了抗厌氧菌的作用, 由于头霉素类易诱导细菌耐药且抗菌作用强度不足, 因此在没必要覆盖厌氧菌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头霉素类。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还应考虑影响其穿透能力的因素[1], 如药物因素:极性小、脂溶性高, 易透过血胰屏障。局部感染如果无全身感染指征多数情况下仅需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外用药或消毒剂即可, 如莫匹罗星软膏、聚维酮碘软膏、鱼石脂软膏、五官科用膏剂、西地碘等, 也可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非抗菌药物如溶菌酶肠溶片、小檗碱等。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抗菌谱不正确, 如临床选用氨曲南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由于呼吸系统感染主要为非典型病原菌、G+球菌及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的G-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 而氨曲南仅对G-菌有效, 对G+球菌 (如肺炎链球菌) 无效, 因此使用氨曲南用于呼吸系统感染不合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肺炎链球菌的效果远不如其他头孢菌素, 而对于常见的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情况与其它三代头孢相似, 因此, 社区获得性呼吸系统感染不应使用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 (老年人、免疫缺陷以及医院获得性呼吸系统感染等例外) 。

3 抗菌药物使用滴速过快或过慢

3.1 所有药品静脉滴注时均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过快容易发生不良反

应, 如喹诺酮类要求滴注时间>1h, 两性霉素B要求滴注时间>6h, 而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及氨基糖苷类不宜滴注时间过长或持续24h滴注。

对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不同的用途滴注时间要求不同。围手术期用药要求快速滴注 (溶剂量不宜过大) , 不宜超过30min, 滴完之后马上开始手术, 可以使抗菌药物在切口部位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 滴注时间不宜过快, 如果滴注时间过快, 由于高浓度下血液中药物清除的量过快, 导致血药浓度降低过快, 在相同用量的情况下T>MIC缩短, 疗效降低。

3.2 建议

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 静脉滴注时间应>2h (条件许可而且患者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可滴注更长时间) , 如使用输液泵, 可持续24h滴注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注意:持续滴注的情况下首次使用, 最初的10min内滴注剂量应达到日剂量的1/10左右, 以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4 与活菌制剂同时使用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菌群失调, 因此为了治疗或预防菌群失调, 往往联用活菌制剂。当二者同时使用时活菌易被抗菌药物杀灭而无效。在二者必须联用的情况下应当错开时间使用 (至少相差2h) 。

5 未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与很多药物有相互作用, 慢性病患者在服药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注意调整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的剂量。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 (包括其他广谱抗菌药) 对于抗凝剂华法林的作用影响较大, 主要是其影响了肠道菌群中维生素K的合成而使华法林的作用加强而导致出血, 因此在较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当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又如喹诺酮类可以减缓茶碱的代谢, 因此在长期服用茶碱类药物同时又需要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当调整茶碱的剂量。

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临床大量使用抗菌药物, 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 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的有关规定, 依据病原学检查的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另一方面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 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水平。总之要经常深入临床发现和解决用药问题, 有意识的实施药学监护, 可以避免或大幅减少不合理用药, 节约药物资源, 降低医疗费用[3], 使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趋于合理化、规范化, 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摘要:目的 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发现抗菌药物不规范用药隐患与不合理用药典型病例, 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分析、改进。结果 通过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结论 进行不合理用药的监督, 提高了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邓力珲, 夏庆.胰腺抗生素采度在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27) :3077-3082.

[2]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9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妇产科术后感染是最为常见并且易出现, 倘若不注意可致严重后果, 危害患者健康。而产妇与新生儿又是特殊群体, 在剖腹产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不仅要保证产妇的安全, 同时也要考虑抗菌药物通过乳汁时对新生儿有何影响。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的使用的抗菌药物其目的就在于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 清洁感染及预防术后有可能出现的患者全身性感染, 适当合理、预防性的使用抗菌药物对手术部位的感染可以减少[1]。因此, 为避免感染状况的出现, 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的使用是极为重要的。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妇产病患320例, 对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 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进一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妇产病患320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31.2岁, 住院4~18d, 用药平均疗程5.03d。

1.2 方法

选用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内容包括: (1) 患者年龄, 出住院时间, 诊断病史; (2) 手术名称及持续时间, 切口类型及愈合状况; (3) 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 用药剂量与时间, 用药方法; (4) 用药后患者前后体温与白细胞等变化情况, 对患者抗感染的效果等采集、登记。

2 结果

2.1 调查的320例患者中, 患者年龄21~65岁, 根据手术切口划分, Ⅰ类手术切口52例 (16.

2%) , Ⅱ类手术切口234例 (73.1%) , Ⅲ类手术切口34例 (10.6%) 。

2.2 抗菌药物应用状况:

本组调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率达100%, 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涉及7大类15种, 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 主要是三代头孢, 单用药62例 (19.4%) , 二联用药258例 (80.62%) , 最常见联用形式为头孢菌素类加用硝基咪唑类。

2.3 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结果:

手术前2h内38%的患者已应用抗菌药物, 术后用药时间过长且不合理用药者305例 (95.31%) 。

3 讨论

多种微生物在妇女阴道与宫颈内寄生, 其中需氧菌占58%, 厌氧菌占42%。阴道壁、宫颈是菌群的主要分布区。在正常状况下, 菌群由于互相之间的牵制近而处于平衡, 而在手术过程中, 即使手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但内环境的变化会因手术而改变, 导致菌群的失调。一方面乳酸杆菌的减少, 而具有较大毒性的大肠杆菌与脆弱类杆菌增多;另一方面, 切口面经过需氧菌侵入耗氧后, 形成了局部的低氧状态, 从而有利于厌氧菌的增多, 形成的病菌加重了感染率。此外, 由于手术削弱了患者机体本身的预防机制, 进一步加大了术后感染的机率。因此, 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是极为必要的。

然而就目前看来, 妇产科围手术期在抗菌药物使用上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给予患者用药时机、药物维持时间、药物联用情况等。

关于抗菌药品种类的选择上, 妇产科围手术期选用的抗菌药物应该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抗菌范围广泛, 具有较高的细胞组织渗透力, 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 出现的不良反应小。依据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病原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厌氧菌、B族链球菌, 手术切口类型为Ⅱ、Ⅲ类, 应选用有效能够覆盖大多病原菌的药物, 此外还应考虑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费用的低廉, 推荐使用药物为二代头孢或是头孢曲松, 甲硝唑可加或不加[2]。一般手术切口为Ⅰ类, 在术中对于无菌处理应该格外注意, 手术操作过程细致, 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在本次研究选取的320例患者中, Ⅰ类手术切口52例 (16.2%) 中均使用了抗菌药物, 属于超适应症的不合理用药。

关于给予患者用药时机上, 妇产科手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 正确把握用药时机是成功预防感染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手术需要严格的无菌环境与细致的手术操作流程, 开始用药应在感染还未出现之前就应该预防用药, 手术操作时药物进入细胞组织的浓度与维持的时间决定了用药的效果, 由于围手术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术前准备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使患者状态维持最佳,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改善, 原有感染给予积极治疗;在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细致操作[3]。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给予患者用药应在术前的0.5~2h或者是刚开始麻醉, 即在术中或切口被污染前或在切口污染后及时用药, 只有这样才能杀死侵入细菌, 若手术时间过长可在术中加用抗菌药物一次。

关于抗菌药物的维持时间, 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切口上残留的细菌杀死, 以防再次增殖, 而当切口组织在初步恢复后, 入侵细菌的消灭主要依靠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 若达到一定的抗菌浓度细菌很少生存48h以上, 因此在术后的48h, 若伤口未受到感染则不需要给予药物。过长时间的使用抗菌药物, 预期预防效果不仅不能达到, 严重会导致患者机体的不良反应, 产生耐药菌, 造成经济的浪费。

在药物联用使用上, 本组选取的患者二联用药率达80.62%, 最常见联用形式为头孢菌素类加用硝基咪唑类, 在联合药物使用中, 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 主要是三代头孢, 选用药物起点过高, 对此应该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 本院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上存有不足之处, 主要是给予患者药物品种略高, 药物联用较多, 并且用药时机与时间均待调整, 规范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对其现状可以加以改善, 加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降低因滥用药物而出现的不良后果,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给予监督, 从而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军.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2B) :19-21.

[2]粱逊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9, 1 (16) :58-59.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10

关键词: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药物后效应,合理用药

本研究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及合理用药, 现报告如下。

1 抗菌药物后效应所产生的机制

目前关于抗菌药物后效应所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是抗菌药物与相应的细菌发生短暂的接触后, 其便与细菌的把位产生了持续性的结合, 导致了细菌出现了非致死性的损伤, 使得细菌的正常功能恢复有所延缓, 细菌恢复生长[1];另一种是当患者使用抗菌类药物后, 细菌便提高了对于人体的敏感性, 从而使其被吞噬更加容易起来, 于是产生了细胞和抗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2]。

2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特点

目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了使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物, 时间依赖性便是此种抗菌药物后效应, 其杀菌的主要作用在于将主要依赖T大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时间发挥出来, 而若要将其良好的杀菌作用完成, 则应该做到每24h中, 患者的血以及组织中的药物的浓度所大于MIC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4h之上[3]。抗菌药物后效应一般情况与细菌再次合成细胞壁的时间相等, 但是细菌的种类有所不同, 则其在不同的药物浓度下所产生的相应地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抗菌药物, 其所面对的细菌感染有所不同时, 因为抗菌药物后效应之间的差异, 各个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则也不尽相同[4]。

3 按照抗菌药物后效应进行合理的用药

青霉素类的药物对于革兰阳性球菌有着相对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 而头孢菌素中的大多数也有着较长的抗菌药物后作用。但是以上两种药物对于葛兰阴性菌不会有抗菌药物后效应产生, 为了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针对格兰阳性菌感染, 在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作用下, 药物的效应时间得到了明显的延长, 因此可适当的将药物的计量增加, 快速的进行静脉滴注, 将给药的次数逐渐的减少至每天两次, 从而使得抗菌的效果达到最佳[5]。

头孢曲松的t1/2最长可以达到85h, 其相应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比较长, 此类β-内酰胺类药物的给药次数应该减少, 这样就可以将血浆药物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避免疗效降低, 每天给药的次数多余一次在临床抗菌中并无益处[6]。对于头孢地尼来说, 每天给药的次数为一次或两次, 其最终的抗菌效果并无多大差别, 但是对于患有皮肤感染或者是肺炎的患者来说, 每天的给药次数则应为两次[7]。针对葛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 以上所叙述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不太明显, 因此应该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或者多次给药的方法对血药浓度进行维持, 使之比MIC高。

碳青霉烯类的药物对于葛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物后效应都非常明显, 并且在抗菌药物的浓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 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亚胺培南或西司他丁在常见的感染致病菌治疗中, 其抗菌药物后反应可以达到36min~3h 12min[8], 并且在药物浓度增加接触的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其抗菌药物后效应也有所延长, 但是有极限值, 其最大值在10~20倍MIC接触2h后可达到[9], 而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时间则可达4.5h。因此临床给药时可采取每天两次的方式进行, 但是对于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 增加其给药的次数那么治疗的效果则会更好[10]。

4 小结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目前在抗菌药物中, 其是品种最多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重要的抗菌药物。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的应用, 可有效的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 并且可在细菌的耐药性防治、预防二重感染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其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合理的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启文, 徐英春, 王辉, 等.依替米星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1010-1013.

[2]张守钗, 张玲玲, 陈苏婉, 等.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后效应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40 (6) :1071-1074.

[3]倪芳, 童明庆, 刘根焰, 等.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后效应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12) :1239-1242.

[4]吕娟丽, 闫赋琴, 刘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4) :3039.

[5]张晋湘, 彭梅, 谢忆虹.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属药物的后效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 23 (9) :552-553.

[6]倪芳, 童明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J].药品评价, 2005, 2 (5) :377-379.

[7]曲彩红, 苏向阳, 黎小妍, 等.249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10, 7 (12) :748-751.

[8]刘滔滔, 陈龙英, 扬玉芳, 等.55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 2005, 14 (9) :73-74.

[9]张慧芳, 王邦松, 董培红, 等.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1) :3441-3442.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11

【关键词】抗菌药的合理用药;生理病理情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50-02

1 明确病因,针对性选药

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的敏感度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前提。对患者患细菌性感染,在临床症断的基础上预测最有可能地致病菌,根据其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度与耐药的变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經验治疗。病情严重者,应对各种条件标本进行图片染色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在需要时做联合药敏与血清杀菌实验。故经验治疗不佳者,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然而,任何实验室检查方法都有其固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微生物检查更是如此,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完全拒绝,必须结合临床实际。

2 依据药动学/药效学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2.1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即药物的杀菌活性与与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时间的长短有关,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和速率并无明显改变,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可重新生长繁殖,此类抗菌药物抗菌后效应较弱,如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部分大环内酯类。该类抗菌药采用小剂量多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静脉滴注),是延长其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重要办法,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2 浓度依赖性药物 即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即药物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此类药一般具有首剂效应。在最小中毒范围内通过提高药物的给药剂量,即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较一日多次给药可获得更大的峰浓度,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

3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合理用药

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可影响药物的作用,生理与病理状况不同,抗菌药在其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也不同,使用抗菌药品种、剂量、疗程亦有所不同。1、新生儿因肝药酶发育不全,肾脏排泄能力差,应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并避免肌内注射。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等应避免使用。2、妊娠期选择抗菌药物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母婴毒性的药物,可选用β-内酰胺类。3、老年人因肝、肾等器官功能减退,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均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老年人组织器官退化及免疫功能降低,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避免应用毒性大的的氨基糖苷类,重视整体情况,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4、肾功能减退及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药物对肾脏毒性大小,肾功能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故应据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其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次数,选择主要经肝、胆排泄的药物。5、肝脏是大部分药物代谢器官,肝功能减退时,对药物的代谢灭活能力下降,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故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虽然由肝脏代谢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反应,仍可应用或减量给药如大环内酯类(除了酯化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对肝功能减退肝脏代谢减少,导致毒性反应发生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包括利福平、四环素类、异烟肼、磺胺类、酮康唑等。肝功能减退,药物由肾脏清除,则不需调整药物剂量如氨基糖苷类、青霉素、万古霉素类等。

4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有一定的适应症,随便应用并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有时反有促进耐药菌株生长和导致二重感染的危险,甚至掩盖症状和延误诊断及治疗的时机。因病需作手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应用抗菌药预防手术后感染,一般在术前和术中给抗菌药物各一次,术后继续用1-2日。若仅术后应用则对预防感染的效果较差。

5 防止和杜绝抗菌药滥用

限制和禁止抗菌药物在缺乏用药指征的情况下应用,是防止和杜绝抗菌药滥用的重要措施之一。1、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喉炎、气管炎往往只是病毒感染,则不需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春季流行性腹泻多有病毒感染所致,不能随意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应及时就医对症用药。2、发热原因不明者:对于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宜用抗菌药物,以免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延误正确诊断和治疗。3、一些腹泻、肠炎者:痢疾和部分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确诊后的细菌感染,应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然而,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制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甚至胰腺癌等原因引起的腹泻,没有细菌感染,不应选用抗菌药物治疗。4、皮肤和粘膜:除专供皮肤和粘膜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外,尽量不在皮肤和粘膜局部应用其它抗菌药物,尤其青霉素应禁用,头孢菌素应慎用。防止局部用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过敏反应。

6 防止联合用药的滥用

6.1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 (1)原因未明而又危机生命的严重感染,可采用扩大抗菌谱的经验治疗方法,联合用药控制重症感染,一旦有细菌培养结果则停用不必要的抗菌药物。(2)混合感染,此类感染常涉及需氧菌和厌氧菌,选择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应覆盖绝大多数已知或可疑的致病菌,目前亚胺培南等广谱抗菌药的出现,减少了此类感染的联合用药。(3)减缓耐药的产生,如结核病治疗,临床通常采用二联、三联用药,防止长期用药耐药菌的出现。(4)降低毒副作用,有时联合用药是为了减少药物剂量相关的毒性反应。(5)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如吞噬细胞功能缺损者,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利福平,使药物分在细胞内、外同时发挥抗菌作用,增强抗菌效果。

6.2 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亦存在严重的滥用问题。联合应用的药物越多,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药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药物联用不是各起作用互不影响,而是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另外,不合理的联用有时还会产生拮抗作用。因此,对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应严格控制。

参考文献: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篇12

1 β-内酰胺类药物

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此种药物浓度出现最低抑菌浓度 (MIC) 4~5倍阶段, 杀菌效果处在饱和状态, 其效果评价参数是T>MIC, 药物浓度保持于病原菌MIC以上时间段属于消灭病原菌关键性阶段, 用药后24h内, 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大于致病菌MIC的40%~60%时, 具有最好的抗菌活性。t1/2<2h时, β-内酰胺类药物通常每天给药3~4次, 若每6小时或每8小时给药能达到以上要求, 每天1次通常无法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此类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t1/2>2h或是抗生素的后效应 (PAE) 持续很长, 能有效降低给药次数。例如头孢曲松、头孢尼西等。碳青霉烯类药物t1/2很短, 但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 且PAE持续较长, 所以能够适当增加给药间隔, 实施每天1~2次给予方案。

2 氨基糖苷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 PAE较长, G+球菌PAE很小, G-杆菌有很大PAE, 具有初次接触效用及显著剂量依赖作用。其效果评价参数是曲线下面积 (AUC0-24) /MIC、峰浓度 (Cmax) /MIC。日用剂量稳定状况下, 单次用药能够得到比1d多次用药更大的Cmax, 导致Cmax/MIC比值上升, 每天按剂量实施单次给药能够给予相对高浓度药物效果, 防止首过效应, 且能够降低细菌与药物相接触时段, 减少出现钝化酶可能性, 降低细菌耐药性, 显著增加抗菌活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此外, 肾皮质在摄取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具有一定饱和度, 同样日剂量单次给药其Cmax相对要高, 但是肾皮质在摄取药物时并没有显著上升。1d多次或是持续性静滴时, 通常血药浓度不高, 但是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肾皮质能够摄取更多药物, 导致蓄积中毒。此类型药物通常都是每天1次给药, 相比较多次给药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且经济方便, 患者接受程度更高。

3 氟喹诺酮类药物

此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 其具有的抗菌特性是在浓度越高情况下, 病原菌能够越快的得到清除, 细菌出现耐药性的几率相对更小。大部分药物均具有很长PAE, 且PAE值会因浓度上升而增加, 随药物接触细菌的持续时间增加而上升。但因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浓度依赖性, 临床应用中无法应用较高的剂量。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参数是AUC/MIC, 且给药所间隔时间需参考t1/2、PAE及AUC/MIC。大部分药物需要每天给药1~2次。

4 大环内酯类药物

此类药物通常是时间依赖性药物, 因为各药物在身体情况和药效学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很难应用特定的参数来表明PK/PD特性。此药最佳治疗措施是在组织系统中保持比MIC高的药物浓度, 在明确给药间隔时, 可按血药浓度>MIC的时间增加PAE所持续时间给予确定。

5 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氟胞嘧啶及唑类均属于效果最为明显的抗真菌类药物。两性霉素B属于浓度依赖性且具有很长PAE的药, 氟胞嘧啶和咪唑类均属于时间依赖性药, 且其PAE很长。氟康唑t1/2大约是27~37h, 可使用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 AUC/MIC需>20, 可应用每天1次给药措施[2]。

6 其他类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类药, 最有效杀菌浓度是MIC值4~5倍, 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几率和Cmax/MIC不存在相关性, 但与T/MIC具有相关性。因为t1/2 (4~11h) 与PAE相对要长, 所以能够适量增加给药间隔。克林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类药物, t1/2 (2.4~3h) 及PAE相对较短。甲硝唑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在体内PAE值很小, 2类药均可每天实施多次给药法。

7 联合用药

在药物联合应用时, 需通过药敏试验评价对药物实施合理性选择, 采取联合PAE方法能够评价所使用药物是否具有合理性。实施合理性的联合用药措施时, PAE值相比较单用时增长, 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后PAE呈现协同性或相加性的效果, 原则上需针对性的降低药物单剂使用剂量, 增加给药间隔。用药时需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患者具有不同生理病理和免疫情况, 对药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不同患者需要应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以及不同剂量和疗程[3]。

总之, 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 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 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 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统计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65例相关文献报道资料, 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 综合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 通过总结详细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最佳给药时间。结论 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 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 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 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间隔,用药, 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易洁梅.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 11 (6) :368-369.

[2]谢小云.抗菌药物临床合理选择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 2012, 23 (42) :4016-4018.

上一篇:高考前的准备下一篇:长江流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