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世界观论文

2024-07-05

理性世界观论文(精选4篇)

理性世界观论文 篇1

伟大作家的一生往往都伴随着一些不凡的经历, 面对磨难和考验, 强者总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迎难而上, 毫不退缩。在贫穷和灾难面前, 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从来没有屈服过, 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庇护的他, 一直只能靠打工来接济家用并完成了学业。生活的艰辛、现实的残酷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 加缪的作品之所以会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性与哲理性, 这与他对人生丰富的体验、对苦难的认知和生命的荒诞性的体悟是分不开的。

在加缪看来, 现实世界是不合理、不理想的, 人在世界上并不感到是在自己的家乡, 而有一种陌生感。人像被世界被剥夺了自己的希望, 世界对他的希求不作任何的回答, 这就是加缪的:“人与其生活之间的脱节”、“演员与舞台背景的脱节”, 即荒诞。它产生于人的呼唤与世界无理性的沉默之间的对立, 既不是完全在于人, 也不完全在于世界, 而在于两者不协调的不合理的对立关系。

人面对这种荒诞应该怎么办?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就很好的解说和回答了这一问题。

面对着无效的、永无止境的劳役, 西西弗斯毫不退缩, 他对自己苦难的处境有着清醒的意识, 他了解自己悲惨命运的全部内容, 也为此感到痛苦与烦恼。然而, 他却以极大的毅力仍不断地把石块推上山顶。“爬上山顶所要做出的艰苦努力, 就足以使一个人感到充实, ”从这里西西弗斯感到了幸福。西西弗斯既是一个背负着命运重担的形象, 又是一个永远没有被这重负压倒的形象, 他正视荒诞的命运而又对荒诞的命运表示了藐视。在这个神话英雄的身上, 表现出了一种“清醒意识”, 即对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清醒认识。通过西西弗神话, 加缪发出了这样的呼唤:“是的, 世界是如此的荒诞, 但是, 不要对神有任何的期待。面对着这无情的命运, 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意识, 要对它表示藐视。”

而在《局外人》中, 默尔索其实就是西西弗在现实生活中的化身。默尔索为什么要受到惩罚?默尔索在得知母亲去世、一直到母亲下葬完, 再到回公司的整个过程中, 他没有哭、并且任何悲伤的迹象也没有, 因为在他看来, 无论是眼泪、伤心地言语, 都代表不了什么, 他没有哭并不代表他不爱自己的母亲, 或者说, 他对母亲的爱比其他人对自己母亲的爱少一点, 他只是这样, 一直顺应着自己内心和生理上的需求, 做着最真实的自己。就如有的评论家说的:“莫尔索从哲学层次上去考察, 他倒是个更真实, 更深刻的普通人。”可是默尔索一直都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以至于后来杀了人, 他对律师说, “有一点我是肯定的, 那就是我希望她不死。”律师说的话意味深长, “这还不够。”律师的这一番话是告诉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 仅仅讲述心中的感觉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去按照社会所规定的、约定俗成的那一套去行事, 你的母亲去世了, 你就应该表现出悲伤的神情, 不应该在为母亲守灵时喝咖啡, 带女人回家过夜, 看戏剧片等等。而在默尔索看来, 那些情感的假象无疑是滑稽可笑是做作。这就恰恰为默尔索被判死刑埋下了根基, 他的这种行为是不被社会所认同的, 他犯了和西西弗斯嘲弄诸神一般的错误:他嘲弄了人类社会, 嘲弄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种种情感的假象, 即存在主义一直以来所说的“人性”先于存在的人性, 他嘲弄了代表价值准则和评判标准的社会机构。

在这篇小说中, 同时还充满了其它诸多的荒诞:默尔索在海边糊里糊涂、莫名其妙地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 是由于阿拉伯人的恶意, 还是由于自己的惊慌失措?从文中我们无法看出。他的两位邻居, 老萨拉玛诺与其狗的关系无疑也是突显小说荒诞主题的另一重要细节, 他不喜欢这条狗, 他们之间相互憎恨相互仇视, “他们两个双双待在人行道上, 你看着我, 我瞪着你, 狗是怕, 人是恨-----”然而, 有一天, 狗丢了, 老萨拉玛诺却着急了起来, 到处去找它。但当别人建议他去领养一条这样的狗时, 他却说不, 因为他已习惯了和这条狗在一起。在老萨拉玛诺的婚姻问题上, 也表现出了一种世俗的荒诞, 他和他老婆在一起并不幸福, 但却一直未离婚, 其原因就是“他已习惯了”。加缪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 告诉我们, 荒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对荒诞的习以为常。

而加缪则企图以默尔索这个小人物来打破把荒诞视为正常的蒙昧, 他不承认, 也不接受现实的合理性, 他看透了它的不合理性与荒诞, 达到了彻悟的境界:“我看上去一无所有, 但我对自己, 对一切都有充分的把握, 我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即将来到的死亡, 完全了如指掌。”因此, 在文中的第二部分, 默尔索面对自己身为被告, 却在整个审判过程当中被置身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荒诞, 采取的是一种冷漠的态度。虽然他在内心深处也不断地发出:“我有话要说”这样的呼吁, 但事实上, 他也很清楚, 自己没有申辩的可能, 他已被完全的置身于事外, 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局外人。所以他最后也以冷漠的态度接受了死刑, 甚至在临刑之前认为, “我过去是幸福的, 现在也还是幸福的。”彻悟就是幸福, 彻悟就是胜利!

也正因为他看透了这一切, 看透了宗教的虚伪与神职人员的诱惑伎俩, 他的思想与其说是认定“上帝已经死亡”, 不如说是认定它“纯属虚构”, “世人的痛苦不能寄希望于这个不存在的救世主”, 用默尔索的话来说, 他很想从监狱的墙壁上看见上帝的面容浮现, 但他“没有看见浮现出来什么东西”, 因此, 他最后拒绝忏悔, 拒绝皈依上帝而与神父进行对抗与辩论。最后, 默尔索很坦然的走向了死亡, 虽然他也有对生的留恋, 但现实的荒诞性消解了他生的意义, 他找不到自己可以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 他接受了死亡。

摘要:本文从加缪不凡的人生经历入手, 并借助其早期作品《西西弗神话》——同样的一部关于荒诞主题的作品, 来继续阐释《局外人》中的荒诞主题, 并为分析默尔索的行为提供依据。

关键词:荒诞,莫尔索

参考文献

[1]《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谬》, (法) 加缪著, 三联书店, 1987。

[2]《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加缪散文集》, (法) 加缪著, 上海三联书店, 1989。

[3]《加缪中短篇小说集》, (法) 加缪著,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5。

[4]《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 袁筱一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5]《文学名著导读》, 孙亚杰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

理性世界观论文 篇2

1) 人并不是只有一个圆心的圆圈,它是一个有两个焦点的椭圆。

2) 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一个点。

3) 懒惰是母亲。她有一个儿子,叫盗窃,和一个女儿,叫饥饿。

4) 苦难,经常是后娘,有时却也是慈母,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奶娘,祸患是豪杰的好-乳-汁。

5) 角度的不同,看到的也只是幻觉。

6)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活了。

7) 当他富有时,他去拜访穷人;当他贫穷时,他去拜访富人。

8) 最美丽的祭坛是因为一个得到安慰而感谢上帝的受苦人的灵魂!

9) 主教对让说的话:“冉阿让,我的兄弟,你已经不是恶人了,你是在善人一方的了。我赎的是你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10) 当他真的悔改、得到良心的宽恕时,却是世俗对他深恶痛绝的时刻。

11) 他跪在荒野上,失声痛哭。哭的比女人还脆弱,比孩子还惊慌。-----冉阿让这扇门不问进来的人有没有姓名,而要问他有没有痛苦。

12) 也许地球只是天庭的监狱,因为你仔细观察人生,它到处都在受惩罚。

13) 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人的内心。

14) 烛台是白银的,但对我来说是黄金的,钻石的。蜡烛插上去就成了圣烛了。我不知道送我烛台的那一位在天上对我是否满意,但我已经尽力了。

15) 没有什么比信念更能创造梦想,也没有什么比梦想更能孕育未来。

16) 贫穷使男人落魄,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17) 黑夜沉沉,没有一点星光。肯定有一个展开双翼的大天使,站在黑暗中等待这颗灵魂。

18)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

19) 断头台是法律的体现,它的别名是“镇压”。

20) 他不企图用遗忘去消除痛苦,却用希望去使痛苦显得伟大和光荣。

21) 最美丽的祭坛,是一个因得到了安慰而感谢上帝的受苦人的灵魂。

22) 魔鬼可以经过此地,但是仁慈的上帝长住在我们家中。

23) 正义是有愤怒的,并且正义的愤怒是一种进步的因素。

24)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5)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26)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27)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28)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29) 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30)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31)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32)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33) 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34)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35)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36)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37)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38)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39) 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40) 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41)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42)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43) 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

44) 人在幻想中,往往会无视于实际。

45) 执迷于某一种信念的人,在放纵自己时,有一种无情而诚实的欢乐,这样的欢乐,莫名奇妙的竟会是一种阴森而又令人起敬的光芒。

46) 历史人物往往有光明和暗影两种不同的形象,统帅的光荣后常伴有他本人的黑影。

47) 在不变的世界面前,人类一切变幻的风云又算得了什么呢?

48) 重大的错误和粗绳子一样,是由许多细微的部分组成的,分开细看都没有什么,但许多小错误合在一起便会形成大错误。

49) 把全世界缩减到唯一的一个人,把唯一的一个人扩大到像上帝那样,这才是爱。

50) 爱,便是众天使向群星的膜拜。

51) 良心的觉醒是灵魂的伟大。

52)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53) 重大的错误和粗绳子一样,是由许多细微的部分组成的,分开细看都没有什么,但许多小错误合在一起便会形成大错误。

54) 这才是一个有钱而不骄傲的人,这才是一个幸福而不自满的人。

55) 一个流着泪忏悔的罪人在天上所得的快乐,比一百个穿白衣的善人还更能获得上天的喜爱。

56) 心情沮丧的人,总是不朝后面看的。他们只觉得恶运正追着他们。

理性世界观论文 篇3

受伤的事经常发生

1985年,刘杰兰放弃了从事多年的护理教学工作,从广西梧州地区卫生学校的讲台上走到了梧州市福利医院精神病人的病床边,走进了一个陌生的非理性的世界。

精神病护理与综合医院护理大不相同,综合医院的护理对象是神智正常的病人,而精神病护理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失去理智的病人,对于这里的医护人员来说,被病人打骂是常有的事。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精神病人,还会对医护人员做出各式各样的搔扰,如身体攻击、恐吓、性搔扰、挑逗、跟踪等。刘杰兰说:“在这里,你们不要问哪个医护人员受过伤,而应该问谁没有受过伤。”

尽管这样,刘杰兰和她的同事们还是能够从病人的角度去体会、理解他们的感受。一次,一位新住院的男病人不肯吃饭,刘杰兰就端着碗耐心劝他,并喂他吃,病人说饭里有毒,还突然挥手一掌把刘杰兰打倒在地,刘杰兰站起来没有生气,温和地说:“饭哪里有毒,不信我先吃。”说完她先吃了一口,这时病人才相信饭是没有毒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有些精神病人对医院有抵触、敌对情绪,认为自己根本没有病,不需要治疗,家属很难说服他们到医院去,就要求医生护士到家里来接。有一天,刘杰兰应家属之邀去接了一个病人,返院途中正说服病人时,病人冷不防掏出藏在口袋里的水果刀挥舞起来,她的手被划伤了,鲜血直流。

还有一次,刘杰兰值夜班,正在给病人加液,突然听到一声大喊:“我要杀了你!”一名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病人举着一双筷子朝刘杰兰的眼睛戳来,她头一偏,筷子戳到了脸上,她当即痛得蹲到地上,鲜血流得满脸满手都是……

给精神病人理解和关爱

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病院的工作经常被人误解和丑化。刘杰兰刚到福利医院时,有人笑她,好端端的老师不当,怎么去那种地方,是不是有病?

在一些人眼里,人一旦被送进精神病院,就将受到可怕的非人待遇,比如用铁窗关,用布条绑,用电击等,而执行这些措施的医生护士,扮演的则是表情阴沉、面目可憎的角色。因此,刘杰兰的一些亲戚朋友逐渐疏远她,怕被她传染什么病似的。

那时,刘杰兰对工作感到很困惑,也想过要调离精神病医院。可是,当她看见一名受“罪恶妄想症”折磨的病人认为自己罪大恶极,而跪在厕所里吃大便;一名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见东西就撞,见河就跳,用热饭将自己烫得皮开肉绽的时候,她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而当她看见疯疯癫癫进来的病人经过悉心治疗后,健健康康地出去时,心里又多了几分感动,因此决定留下来。她说:“精神病人已失去了正常的思维和情感,我们不去理解他们谁去理解他们,我们不去开导他们谁去开导他们,我们不去关心他们谁去关心他们,我们不去照顾他们谁去照顾他们?精神病人是最需要关爱、同情和照顾的,他们的精神与心理受到的折磨,比躯体受到的折磨更大、更痛苦。”

很快,刘杰兰发现,精神病院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她和其他医院的医生护士一样,在病人心里,是最可爱的天使。

记得2002年的除夕之夜,刘杰兰正要回家, 三名公安干警把一个身高约1.8米、蓬头垢面、乱喊乱打的“武疯子”送到福利医院来。她二话没说,立即为这个满头虱子、浑身恶臭、下身裸露的病人进行护理,给他洗澡剪发,打针服药,当病人安静地入睡后,刘杰兰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此时,梧州山城已是万家灯火,春节联欢晚会差不多结束了。

这个病人叫郭朝轩,河南洛阳人,1992年患精神病后流浪到新疆、兰州、四川、广东、广西,身无分文,风餐露宿,每天吃的是别人丢弃在地上和垃圾桶里的东西,没有人理睬,没有人关心,10年来,除了严重精神分裂症外还落下了严重的乙型肝炎和皮肤病,生命岌岌可危。刘杰兰心里着急,同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及时的救治和护理。几个月后,郭朝轩的分裂症治好了,肝炎和皮肤病也好转了。当他的舅舅从河南洛阳来到广西梧州,看到失踪多年的外甥像正常人一样精神爽朗时,激动不已地说:“感谢你们治好了郭朝轩,感谢全体医务人员和刘杰兰护士长。”

2004年冬的一天,梧州市钱鉴社区送来一个名叫李惠妃的女病人,她不仅患有癫痫性精神病,还被化学药品烧伤,烧伤面积达10%,而且伤口已经溃烂感染,有可能发生致死性绿杆菌感染。可是,梧州市福利医院是精神病专科医院,缺乏治疗烧伤病人的能力和条件。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医院上下决心攻下这个难关,成立了以刘杰兰为首的烧伤护理小组,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在治疗护理中,她们遇到了难题,换药时,患者对医护人员又踢又咬,还吐口水,不肯合作,往往要四五个护士忙一个上午才能换完一次药,有时刚换好药膏和敷料,患者又撕掉了。尽管如此,刘杰兰和护士们还是不厌其烦地给患者清洗伤口,涂抹药膏。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者的烧伤基本痊愈,精神也康复了,她拉着刘杰兰的手由衷地说:“福利医院真好,不仅治好了我的精神病,还治好了我的烧伤,真不知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刘杰兰深有感触,笑道:“你们健康了,我们才快乐。”

病人依恋的好人

多年来,为了医院的护理工作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刘杰兰毅然挑起组建院护理部的工作重担,并大胆创新,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组合的护理治疗设备,结合本院实际建立健全整套护理工作制度,经常开展各种技术操作和规范各种护理操作规程,为福利医院的护理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如今的梧州市福利医院,一改往日的关闭式管理,对病人实行了全开放,人性化管理,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看电视、听音乐、下棋等等。

走进福利医院精神病区,你会发现那些病人多半都不说话,眼神迷茫且遥远,有些则出奇地柔和、平淡。可是,当刘杰兰走向他们,他们都会有所反应,有的凑上前跟她打招呼,有的则远远地向她招手,害羞的就站在她左右,静静地端详,久久不愿走开。偶尔有病情严重者对刘杰兰实施人身攻击,其他病人就会围过来阻止,甚至说:“刘护士长是好人,你怎么能打她。”

在病人看来,刘护士长能够给他们带来关怀和安全感,有的甚至对她产生了

心理依赖,内心有说不出的感激。刘杰兰说:“只有通过爱,对病人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好地进行医治。”

一天,医院来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伴臀部烫伤感染的女病人。她一入院就出现了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才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然而没想到的是,她的家属不愿照顾她,还埋怨医院救活了她。那一刻,刘杰兰心里有说不出的悲哀和难受。都说精神病人是疯子,受到一些人的遗弃,如果连做医生护士的都弃之不顾,那他们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2003年8月,福利医院收治了一位重症性全身剥脱性皮肤溃烂的女性患者,这是一名低保对象,没有钱去大医院治疗。患者全身皮肤溃烂坏死,流脓渗血,恶臭难闻,样子狰狞恐怖,惨不忍睹,家属不敢也不愿多看她一眼,更不用说陪伴照顾她了。刘杰兰和护士们却没有嫌弃她,她们用镊子从她身上一个一个地把蝇蛆捉干净,用温开水给她冲洗全身……

“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精神病人林彩珊长期住院,无法抚养照顾女儿,女儿黄丽平时靠亲戚和邻居接济,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更没办法入学了。刘杰兰放心不下,不仅帮助照顾黄丽,还带头为黄丽捐钱捐物,帮助黄丽顺利地走进了学堂。

理性世界观论文 篇4

一、何谓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于20世纪末期就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我国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目标。然而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大家似乎并没有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正如阿特巴赫所说:“每个国家都想拥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没有人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拥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1]。因此,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遵循客观规律。首先要观念正确,通过对国际公认的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不至于盲人摸象,各言其辞。

那么究竟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界,国内外也有学者尝试对其加以界定,虽然认识和理解很多,但是没有统一的定义。阿特巴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包含卓越的研究,高质量的教员,良好的内部治理,学术自由以及充足的设备和资金投入[1]。贾米尔·萨米尔(Jamil Salmi)从3个方面描述一流大学特征:①人才汇聚(优秀教师和学生高度集中);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经费充足;③治理规范,不仅能够激发出战略愿景、创新和活力,而且能够在进行决策和管理资源上不受官僚作风的影响[2]。王英杰、刘宝存等人在对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剑桥大学等11所世界一流大学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办学历史以及办学理念加以归纳,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8个方面: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且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②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荟萃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师级学者;③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够取得划时代意义或影响本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的科学研究成果;④拥有一流的生源,能够培养出国际公认的优秀人才;⑤开展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推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重大作用;⑥拥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优越的办学条件;⑦国际化程度高,是世界科学文化学术交流的中心;⑧正确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宽松的学术氛围[3]。潘懋元先生认为一流大学至少要具备3个基本特征:①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②一流大学要有名师;③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并为社会所承认[4]。

综上可知,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并无一个明确的界定,学者们往往都是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或者所具备的特征说起,也有的只是简单地参照世界大学排名予以界定。为较好地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贾米尔·萨米尔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描述,这也是笔者认为比较综合且操作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界定。(见图1)

二、大学排名设计及其合理性

在民间,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有这样一种较流行的认识,即位于世界大学排行榜前端的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然而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者而言,我们还应理性看待大学排名,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鉴于世界大学排名在一流大学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不禁要问,大学排名是否真的就是判定世界一流大学的科学方法呢?基于这样一个问题,笔者试图对当下比较知名的两个大学排行榜———《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THE)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予以研究(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排名中,以帝国理工学院为例,其在2015年THE排名中位列第9,而在2015年ARWU排名中位列第23,差值达14位。如果将位列ARWU排行榜中前20名的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在THE排行榜前20名中的帝国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都将被排除在世界一流大学之外。此外,再看两个排行榜中位列前50名的大学地域分布。根据ARWU2015大学排名,除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分别占有两所和一所以外,其他的仍然分布于美国、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见图2)。在THE排名中,前50名分布较广,除了常见的美国、英国以及西欧,还包括了中国大陆、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等(见图3)。

资料来源:THE2015,ARWU2015。注:帝国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在2015年ARWU排行榜中分别位列23、22、31、25,故在表ARWU排名中并未显示。

其次,我们来看两个排行榜的指标与权重,如表2所示,在ARWU排名指标中,共包含有4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从细分的6个二级指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奖项只有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杂志只有《自然》和《科学》,奖项以及杂志占的权重过大。教育质量占的比重小,数据覆盖面单一,论文来源多为英文刊物。显然这样的排名设计对于德国、法国等一些非英语国家的顶尖大学有失公平。

再次,我们来看THE的排名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其不仅采集了客观数据,而且引入了主观评价,如同行评议,其将教学与研究置于大学的同等地位。这样的排名设计更加有利于树立重视本科教学的导向,而非一味地拼研究、拼论文。以上两个排名会给我们一些思考,世界一流大学究竟应该比什么?是比教学、比研究、比规模还是比质量?笔者以为,如果一所大学仍旧是在科研论文数量上竞争,比其人均发表数量的多少,而非在其影响力上竞争,那么这个大学还不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正如原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所说:“以美国大学为例,他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6]。

注:对纯文科大学,不考虑N&S指标,其权重按比例分解到其他指标中。数据来源:ARWU 2015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方法。http://www.shanghairanking.cn/ARWU-Methodology-2015.html。

数据来源: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new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5-2016。

三、对大学排名与世界一流大学关系的理性思考

众所周知,世界一流大学排名之所以兴起且为人们长期关注,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其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正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二,各国政府及社会对高等教育投入巨大,享有投资效果的知情权。其三,数字化时代,文献计量学的日渐成熟为大学排名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与指标[7]。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世界各国大学之间的交流与比较也间接促使了大学排名的诞生与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现实基础,但是如何理性看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更加关心的。

著名大学是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评价,而排行榜是将一所大学分解为若干指标,逐项评定,取其总分,据以排名[8]。同样,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当是社会、国际同行、专家学者等不同类群的成员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评价及共性认知,而不是简单地参照大学排行榜得出结论。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地位与学术声望,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而非排行榜排出来的,一流大学的诞生与形成先于大学排行榜的建立。而关乎大学的社会地位及学术声望的恰恰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大学排名无法测量的关键指标。再者当下排行榜版本众多,指标体系不一,无法确立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标准。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排出来的,是办出来的,大学只有尊重办学规律,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才能逐步接近世界一流大学[9]。

诚然,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拥有充足的经费、招收优质的生源、引进一流的师资、发表影响重大的科研成果等成为是否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关键因素,当然,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外在指标。当大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仅仅关注大学的经费、规模、数量等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相较于世界一流大学来说,还是不够成熟的。世界一流大学更体现在其精神面貌的成熟,其大学文化的成熟以及其办学理念的成熟。关注大学的内在是对大学本真的回归,是检视一所大学是否成熟的关键标志。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大学并非生产科研论文的学术工厂,教师也并非制造科研论文的学术机器。相应地,大学是一个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趋于成熟且高度理性的文化组织,我们应该注重其内在,其精神与气质、脊梁与傲骨以及责任与担当。

当然,虽说大学排名是关于大学的可操作化指标上的认知,但也仅仅是对有限办学要素的评价。此外,对于大学排名我们也应看到其积极作用,诸如其可以使公众了解学校,可以帮助政府、社会以及学校自身较好地实现共同治理,对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所造成的惨重后果告诉我们,夜郎自大、孤芳自赏终究会陷入没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走出去”与“引进来”等高等教育国际化途径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因此,在排行榜时代,我们可以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不盲目围绕大学排行榜转,趋其利,避其弊,通过各指标排名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扬长补短进而使得我国更多的大学迈向世界一流。

四、大学排名时代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大学排名时代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对于我国来讲,199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随后我国正式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即“985工程”。首批入选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成为重点支持目标。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自“985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的若干所高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以国家重点支持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为例,其在2015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均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如表4可以看出,除了ARWU排名以外,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在其他三种世界大学排名中基本上都排进了前50位。

数据来源:2015年QS、ARWU、THE、U.S.News排名情况。

然而这是否能够说明我们真的就拥有了世界一流大学了呢?取得喜人成绩的背后却有着更多的问题与质疑,譬如对中国大学的不认可、缺乏办学理念、本科生培养质量低下、创新意识不足、竞争缺失、身份固化、重复交叉等[10]。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理性剖析我国大学定位与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的外在可操作性测量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前列,然而大学的内在诸如大学治理、大学文化与精神、大学理念等仍旧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差距。因此,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应由以注重资源投入为导向转变为注重质量建设为导向,注重质量建设,坚守文化本位;完善治理体系,科学理性治校;坚持中国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1.注重质量建设,坚守文化本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亦是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的《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新动力:社会变革与发展》公报指出,“在当代高等教育中,质量保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必须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因此在我国今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应将质量建设置于首要位置。

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坚守文化本位是大学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有学者言,“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1]。因此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当中,最不能放弃的就是一流大学文化的建设,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文化来守护和熏陶,如果我们不重视大学文化在育人、治校上所发挥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大学很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肩。由于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其完全是一个文化及受文化支配的存在,大学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行为选择及社会作为[12]。耶鲁大学副校长罗琳达在参加“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相信,在未来10~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13]但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不停地问自己,我们是否在注重一流大学文化的营造?我们是否把优秀文化注入到了每一所大学的灵魂之中?我们是否做到了坚守文化本位?在今天全球经济、政治快速变化的情况之下,倘若我们不能做到此神圣职责,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使我们的大学边缘化。

2.完善治理体系,科学理性治校。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治理体系,善治是我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政府、大学、社会相互制约、协同发展的新型关系、提升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是当下高校治理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在眉睫,要使完善治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常态。无疑大学制度是大学理性治校的产物,是一所大学运行的根本保障,不重视治理体系的完善,便无法规范大学的行为。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和盖德(Marian L.Gade)就曾指出,高校董事会制度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实权制,加上强调机会均等、自由选择、公开竞争、多元主体办学、大量投入,美国才有了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14]。

科学理性治校首先体现在大学领导者的理性治校理念,而若要确保大学领导者拥有理性的治校理念,其前提是要能够遴选出一位具有理性治校理念的校长,因此科学理性治校的制度保障不仅体现在治理体系的完善上,而且体现在校长遴选制度的构建上。在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最缺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学者认为,在建设一流大学中,最关键的还是大学领导人的作用[15]。的确,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即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16]。鉴于此,笔者认为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校长。诚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费希特(Johann Gottieb Fichte)之于柏林大学,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之于芝加哥大学,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博克(Derek Bok)之于哈佛大学,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之于加州大学。正是这些校长对于大学的英明领导与良好治理,才使得这批大学包括大学校长在高等教育史中熠熠生辉。

3.坚持中国特色,弘扬传统文化。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核心是要把握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中国大地建世界一流大学,应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服务于提高中国“软实力”,为促进和繁荣国家文化事业发挥引领作用,在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中展示中国风采。当然,走好“中国道路”也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与世界各国“互学互鉴”。国际化和中国特色都是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所必需的。

摘要: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世界大学排名及其指标体系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也要理性看待世界大学排名,不能盲目围绕世界大学排名转,由注重资源为导向转变为注重质量为导向,坚守文化本位,完善治理体系,坚持中国特色。

上一篇:气候条件下一篇:FANUC数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