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创业教育

2024-08-15

医学生创业教育(精选12篇)

医学生创业教育 篇1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2015年3月, 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 以创业带动就业”。对高等医学院校来说, 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 在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上实现突破, 不断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 培养大批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必要性

1. 适应医疗事业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 人们的医疗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 开放了社会办医发展政策, 消除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障碍。非公立医疗的发展, 对释放市场活力、增加就业、优化医疗结构、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更可有效激发医改的活力, 推进医疗事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医学生是医疗行业未来的建设力量, 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结合, 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合, 实现人生价值。在当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 高校勇于探索发展道路, 通过新创业教育, 积极挖掘和培育创新型医学人才, 为医疗行业改革持续发展开辟人才路径。

2.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人为目标的教育, 对培养个人的开拓精神和事业心、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以及包括社交、管理等在内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无可替代的。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更加趋向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而医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 无论就业方向是否定位于医疗行业, 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都是提高个人社会竞争力的必备条件, 也是未来人生发展所需的优秀素质。

3.拓宽就业渠道, 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 加之医疗事业的发展, 促使医疗单位不断提高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层次, 本科生在医疗行业的需求几近饱和,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按照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2015年全国各省全面启动了以“5+3”为主要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改革后, 医学生毕业后成为临床医生的条件与成本再次提高, 就业压力随之增大。同时, 一些医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更是受到了挑战, 毕业生迫于家庭经济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进退两难。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与能力, 为医学生就业开辟一条全新出路, 为医学生的择业提供全新空间,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医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2年8月1日, 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 要求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近几年来,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突破, 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意识不强

(1) 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在教育事业的整体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是处于摸索阶段。同时, 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导致了传统的就业观念形成, 医学生到医院工作被视为几近必然的选择,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看似相关性小, 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而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必备心理要素。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创新, 特别是医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突破的重点。

(2)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意识淡薄。在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 各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管理存在差异。有的学校虽然纳入教学管理体系, 但是具体隶属于哪一个具体的教学单位没有统一的管理;有的学校甚至未纳入学校的统一课程管理体系。有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就业指导中完成;有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各个二级学院完成;大部分学校采用隐性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很少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在评价机制上, 也存在着比较灵活多样的特点, 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这些无疑使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 也不可能引起医学生们的普遍重视。因此,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内容。

2.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1)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 并最终使人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因此, 课程设置要注意增强知识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目前我国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知识面偏窄, 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常识、心理学常识等创新创业必备知识的教育缺乏, 阻碍了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形成。

(2)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随着医疗体制逐步改革, 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 民营医院达1.25万家, 占医院总数的48.5%。[2]社会办医相关政策的发展, 为医学院校有志青年带来了大好机会, 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 导致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未得到有效培养。

(3) 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中, 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 教学方法不同, 决定了考核方式也不尽相同。考核方式单一固守, 无法对教学效果做出有效判断, 难以准确考查医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针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医学院校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学体系的设置和管理,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3. 缺乏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专职教师

医学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 任课教师大多只有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政策的把握, 以及富有大学生就业的管理经验。然而,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往往更需要教师创新和创业的经验。一般情况下, 每个教师经历了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之后, 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学术创新的能力和经验, 这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然而, 更重要的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失败的教训。而这些对教与学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师队伍中却很少有人尝试或经历, 这些对传授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来说, 很难起到实际作用。

4.政府政策支持和相关制度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 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呈现逐年提升, 国家诸多新政策的出台向创业者倾斜, 但医学生创业相关政策明显不足。医学生创业方向有医疗行业和非医疗行业两种。首先, 医疗行业创业资本需求相对较大, 引进人才也是一大难题,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提出严峻的挑战;其次, 医学生从事非医疗行业的创业存在创业前的项目选择、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启动资金、风险评估、和技术指导、风险资金保障、跟踪扶持等需求。当前, 虽然相关创业优惠政策不少, 但是小额贷款、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还存在门槛高、手续烦琐等问题, 申请难度之大致使很多医学生或不符合贷款要求或无力承受风险, 自主创业举步维艰, 创业项目难以为继而被迫终止。

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措施

1.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方法

(1) 高校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 积极引导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科学看待就业问题, 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 选择适合自身性格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 形成医学院校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加大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力度, 确保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宣传到位。树立专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重的观念,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与时俱进, 培养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2) 加强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的培养与管理。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并非鼓励人人开办企业, [3]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和洞察, 开发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 引导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改变应试教育下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习惯, 培养好奇心、思辨能力、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创新创业领域杰出案例为范本, 增加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还可邀请企业家开展创业讲座。营造自由活泼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开放突出趣味性和平等性的高校创新创业网络互动平台。

2.完善医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与考核制度

(1) 开设创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创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课程, 丰富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非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 弥补医学院校知识面窄的缺陷, 为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结合医学专业国内国际发展形势, 开设医学前沿专题课、医疗行业社会热点讨论课、医疗行业创意设计课, 使之具备完整的创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理论分析能力。开设医疗行业创新创业课程, 增加包括医院药店的开店知识、医学生创业政策分析、招聘与宣传、医院经营管理等内容在内的医疗行业创业知识教育。

(3) 丰富教学评价模式, 突出对真实学习效果的评价, 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能力, 评价的方式从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例如, 期末学业考查可围绕创新文章和发明创造展开, 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创造, 开发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 对优秀的论文和发明予以奖励, 必要时帮助申请专利。

3.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管理

(1) 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实验室建设, 增加实验设备数量和实验课程比例, 搭建可供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广阔平台, 创造自由学习的新型校园环境, 为大学生广泛自由地参与实验、夯实医学专业技能基础提供条件。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 学校应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让医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不断创新。

(2) 大力开展医学专业实践能力竞赛活动, 夯实专业技术能力, 提升创业专业实力。医学院校要与校外可供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单位广泛建立联系, 全面建立勤工助学中心, 扩大医学生社会实践领域, 为医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 了解和学习企业经营管理、锻炼职业能力搭建桥梁。

(3) 开发校园创新创业一条街, 由大学生自主经营, 制定优惠政策, 提供校内创业房租等资金扶持, 为大学生开放自由创业空间, 提供在校创业实战平台。成立校园创新创业一条街, 既可方便大学生在校即时寻求创新创业教师的帮助与指导, 又可为毕业后创业提前“实习”, 积累实战经验, 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完善对自身的认识, 找到个人优势和弱点, 从而有的放矢地加强个人素质学习和锻炼, 为提高日后创业成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加大政府资金与技术支持力度,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1) 加大医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力度与人才引进扶持力度, 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无障碍开展。

(2) 放宽医学生创业贷款要求, 实现低门槛、高效用的贷款制度, 延长还款期限, 为还款提供充分时间, 保障医学生安心创业。

(3) 保障创业前期、全程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到位, 实现基层创业公共服务人性化, 解决大学生创业中的问题, 切实保护创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顺利进行。

(4) 完善大学生创业风险保障制度。合理分配创业风险承担比例, 减少大学生创业顾虑, 激发医学生的创业热情。将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部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全国普及, 为大学生提供均等的创业优惠条件。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 医学院校应结合医疗行业发展实际和医学生就业形势,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加强综合管理, 凝聚国家、社会、学校多方力量, 共同推进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发展。

摘要: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 高等医学院校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 在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上实现突破, 不断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养, 培养大批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及其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4) :1-6.

[2]白剑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N].人民日报, 2015-10-14.

[3]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10) :65-68.

医学生创业教育 篇2

临床医学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祝贺各位新同学凭着自己的努力,通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脱颖而出,被我校录取。在此,我代表临床医学系的全体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作为教师代表和从医多年的医生跟同学们讲几句话,和大家共勉。希望我今天讲话的内容能使你们深刻的领会医学生的使命,明确学习目的,铭记住这个性命相托的事业,承载一生的誓言,同时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使大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激发大家的对医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积极向上,圆满完成三年的学业。

一,学校和专业介绍

乌兰察布医专有着光辉的历史,1959年建校,过去是自治区有名的老牌的重点卫生学校,建校五十多年来,为我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2009年升专,目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所医学高等专课学校,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尤其是我们临床医学系,是学校重点主要专业学科,拥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实训室,供大家进行临床实验,如(物理诊断实训室、模拟手术室、外科技能演练室、模拟重症监护室、模拟急救室、模拟产房待产室、儿科实训室、眼视光实训室等)。我们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和区内许多大医院作为实习基地,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临床实践学习机会,相信大家一定会在这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收获多多,为你们今后的医学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受益终身。

下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医学系两个专业的特点,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是医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

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

基础医学课 :解剖学、组胚学、生理、生化、微生物、免疫学、病理、药理学等。

临床分科主要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现在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的进步。进过多年的发展,逐渐的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如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传染病科,神经内科等,外科又分为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烧伤科,矫形外科等。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急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学科等。目前至少包括50余个学科,专业。

(二)眼视光技术专业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保护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集眼科,视光学及视觉服务为一体的眼保健,预防,治疗和 康复全程全面的服务专业,旨在培养集眼保健技术,专业验光配镜技术,服务理念为一体“医工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人才。

我国眼睛市场潜力巨大,全国近视人群约4亿,老花人群超过了1.3亿,这些人中90%都需要眼镜。根据目前我国眼镜店数量计算大约需24万名视光师,但是视光师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却不足千人,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眼视光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屈光度检测,眼镜定配,眼镜检测,眼科的基本病理咨询等方面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视光学基础,验光学,眼科临床,眼镜光学,隐形眼镜基础,眼视光器械学,医学基础,眼镜定配基础,斜弱视,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眼视光相关企业单位:各类眼镜店、医院眼视光门诊、眼镜生产企业、眼镜贸易企业等。

所以,医学是一门渊博而深奥的科学,博大精深,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职业,我们将要在学校学到的是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是叫你如何当一名的医生,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医生,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学习,磨练,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实践,在理论,在实践,这样,你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升华,才能成为一方名医和专家。当医生是一个很辛苦,很累高风险的职业,就像刚才的医学生誓词里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呀---------我大学入学时系老师玩笑:你们医学是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了自己,为了人民,为了父母,为了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二,学习方法:、学医其实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如何学好医学各门课程,是我们医学院校每个同学所共同关心的。经总结,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学习目的明确

明确学习目的是持久学习动力的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的一个大学老师,一个知名的教授曾经说过:“其实一个人要想学好医学重要的并不在于学习方法。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学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亦即把自己定位在何种位置,和对自己的要求”。假如这些你都十分明确,那么学习方法就显得次要了。二, 是注重课堂效率。

这一点及其重要。课堂上老师会指出重点,难点内容,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大家理解。故抓好课堂效率,这是学习学习制胜的关键。一本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笔记在备考时会让你事半功倍,所以,课堂上不仅要“眼勤”、“耳勤”,还要做到“手勤”,做好相关笔记。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 笔头”。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首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当然,若能匹以有效的课前预习和及时的课后复习,效果会更好。三,是“功夫在平时”。

医学院校课程多,而每门课程需背记的知识点很繁杂,故平时见缝插针学习必不可少。压到最后,想靠几天时间突击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有些同学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即每周周六,周日都用来整理当周所学内容。着重理解书本知识,这样的考前就会轻松很多。

四,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但凡学习优秀的同学都会有自己的良好学习品格,习惯的养成。都会根据学期课程制定相应的学习,复习计划,从而轻松学习,游刃有余。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和“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习惯等,这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细心培养。

五,记忆力差的问题,、求理解,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勤复习、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3、强化记忆。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 内容达到了初步掌 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进一步巩固强化,使学习、记忆的程序达到150%,将会使记忆的痕迹得到强化,所记内容经久不忘,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过度学习”效应。

六,就是被许多优秀同学所强调的是医学思维模式的培养。比如学习某一疾病,应从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各个方面综合把握。有同学认为,平时看书过程中应多做横向纵向的联系和比较,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本质上把握知识,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该是最理想的境界

七、学会自学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是我们中学时代理想的实现,但它决不是我们人生的最高目标,它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驿站,是我们未来事业的起点,大学时光未必是最幸福的,因为你要经历成长的苦痛;大学时光肯定不是最灿烂的,因为在将来你要走出校园创造事业的辉煌;但是,大学时光必定是你最怀念的,因为它承载者你最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如今,大家怀着梦想,怀着对医学知识的渴望来到乌兰察布医专,当毕业步出这个校门的时候,希望你们带走的是渊博的知识和号无怨无悔的笑容,怀着坚定的步伐,信心百倍的步入社会搏击,去挑战,迎接社会对你们的考验!

最后,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学业超群!前程远大!医学生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浅谈医学生医德教育 篇3

[關键词]党建 医学生 医德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学校医德教育现状

笔者对在校医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情况进行了一次讨论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3~2005级三个年级的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60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80%。调查主要从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对医疗腐败的看法、对学院医德教育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得出,大部分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明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程度不一。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知明确,认为一名受人尊敬、医术精良的好医生除了要加强业务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需要在追求医学精髓的道路上勤奋好学,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努力掌握医学技能。有的学生则认为好医生的标准主要是技术过硬、医术精深,觉得谈医德医风不实际并且不重要。上述调查说明多数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医德医风的概念和内涵,但有一部分医学生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着偏差。

2.医学生对药品临床促销、收受“红包”、乱收费等问题的看法态度不一。“红包”历来是医德医风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大部分医学生表示不认同“红包”现象,但有些学生则表示收“红包”可以稳定病人的心理,是对医生高付出、低收入的补偿,是你情我愿的事,不存在道德和法制上的事。而对于近年来更为突出的药品临床促销问题,学生的看法与对“红包”的看法有相似之处。部分学生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比较注重个人价值和利益,有些甚至表现出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素质不高的现象。

3.医学生对学校医德医风教育现状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校期间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的医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医学生了解医德知识,遵守医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对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形成起了先导作用。但对于新时期的医学生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通过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期提升医学生医德教育收效还甚微。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缺乏层次性,采取“一刀切”上大课、开大会的教育方式,不但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结果适得其反。一些医学生对医德医风漠不关心。再加上学校课程设置极度地偏重于纯医学知识的学习,对医德医风教育重视也不够。

二、学校以学生党建为抓手,增效学生医德教育的可行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指明

了方向。高等学校学生党建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对于壮大党员队伍、加强党的战斗力、改善党员结构、提高党员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这不仅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优秀的医学生不一定是一个优秀党员,但一个合格的学生党员必须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医学生。因此,以学生党建为抓手,增效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以党建为抓手,增效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措施

医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一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等内在变化,而这些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应该从学生拿到入学通知书开始至学生毕业实习阶段都要长抓不懈。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突击性的教育和训练成效不大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医德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对医务工作者有更高更特殊的要求。所以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医学道德教育非常重要。而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笔者提出以医学生党建工作贯穿医德教育始终,通过对始业教育、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过程中的医德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阶段的医德教育、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系统教育,紧紧围绕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既有稳固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医务工作者,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加强和改进以学生党建为核心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培养医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医学生树立自我牺牲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医德新风,全心全意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医学生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 篇4

1 医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是现代医学教育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创业教育 (Enterprise education) 是“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学概念, 意为“事业心和开拓心教育”。它是根据教育学和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通过对人的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升人的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一经提出就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各高等院校, 这一理念受到很大重视。

医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指在高等医学院校围绕着提高医学生创业素质这个目标, 通过利用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及社会力量开展创业教育, 增强医学生创业意识、丰富医学生创业知识, 提升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其他高校面临的问题一样,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直接导致了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激增, 而公共机关的减员增效和大企业结构调整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最终导致我国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甚至失业。医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是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和应对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运作灵活、敢于创新的医疗机构和技能扎实又极富创造力的医学生。这就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想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必须紧紧抓住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特征, 培养适合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医学人才。医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有效补充, 正是现代医学教育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2 医学生创业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是对传统医学教育的辩证否定

传统医学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操作的培训, 往往忽视了医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链接, 尤其忽视了对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结果是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医生, 但具有独立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却十分紧缺。而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 原来的国家分配变成了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双向选择, 医学生就业越来越市场化, 加上各大医疗机构人员饱和, 医学生就业难问题也逐渐凸显, 部分人不得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从近几年的医学生毕业从业情况来看, 自己开诊所, 开药铺的不乏其人, 有的人甚至在医学以外的领域开创出一番事业。高等医学院校也逐步改进传统医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不仅对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而且对医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逐步实现对传统医学教育的辩证否定。

3 医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特殊形式, 凸显了高校创业教育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医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分支领域, 具有其他高校创业教育的共性。譬如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团结协作意识、踏实进取精神等, 这体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矛盾的普遍性。此外, 医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特殊形式, 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与其他高校创业教育又有着很大差别。首先, 在教育目标上, 医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医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可以创办私立医院, 可以开私人诊所、药铺以及组建独立的医学实验室等, 这些行业尤其要讲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而这些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早期在医学院校接受的创业教育。其次, 在教育内容上, 医学生创业教育也要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进行专门的教育, 譬如教师在鼓励医学生进行创业的教育中, 除了要告诉学生创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资金、场所、人才等基本条件外, 还应该告诉学生医学生创业领域的特殊性、医学生创业的一些具体程序。譬如开办一个私人诊所需要哪些手续、需要哪些部门进行办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提问让学生在读书期间自己去弄清楚。这就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进行创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 在教育方法上, 医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差异, 还要考虑到不同医学生专业的背景差异。譬如, 对学临床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 可以通过下列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创业意识, 诸如成立周末准妈妈课堂, 通过向社会上的孕妇讲解孕妇必备知识来锻炼自己与他人交往能力以及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美容专业的医学生可以创立私人美容顾问中心, 接受社会上爱美人士的咨询, 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专业的医学生可以开办高考心理辅导班, 帮助高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创业实践活动, 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特殊形式, 都体现出了医学生创业教育的特殊性。

4 医学生创业教育是以人为本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人的发展、人的幸福、人的自由, 既不是上帝的恩赐, 不是少数杰出人物对多数人的垂爱, 也不是人的固有本性使然, 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人自身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和主体能动性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就要求教师在医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掌握医学生的特点, 尊重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5], 并为这种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使医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使医学生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这才真正体现了医学生创业教育的人性关怀。

首先, 对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 必须了解和把握医学生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 医学人才的培养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单科性教育, 转向对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全面的培养[6]。医学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 具有较强的专业才能, 以其劳动对医学进步、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人。在对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要结合现代社会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 医学生学习年限长、学习任务重重、学习压力大, 在这种情况下对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要考虑到医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 创业教育并不是非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抛开学业, 从事创业活动, 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让那些富有创造力、学有余力并且有意从事创业活动的学生接受创业教育, 这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医学生创业教育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创业观念及创业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 包容失败。同时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 在思想认识上加以正确引导, 让学生的创业潜质得到充分发挥, 进而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朱继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86 (2) :70-72.

[2]郑禹.创业教育:大学教育新的责任与使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7 (4) :118-121.

[3]杨进.浅谈医学生的“三创”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21 (8) :18-20.

[4]吕镇城, 郭平章, 秦继红.创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新领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2 (6) :178-179.

[5]夏欧东, 余喜, 曾志嵘, 等.构建科研创新训练平台, 加强八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1) :74.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篇5

我国古代孙思邈著述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医乃仁术,医者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又说“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还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务工作者要做“苍生大医”,“广施善术”。

医者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必须具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普同一等”的崇高思想境界。“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

医者要有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气魄,恪守“淡泊明志”的道德理想。医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凶吉,护惜身命”、“不得持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不得以佊法规,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

医者必须勤学不倦,虚怀若谷,力求达到医术医德的完美统一。“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必须“涉猎群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务须刻苦学习,精研医理,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努力探求至精至微之医理,掌握至纯至熟之医术。

医者必须注重自身修养,尊重同道。孙思邈指出:“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对待患者,“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冷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对待同道,则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这种注重自身修养爱护病人尊重同道的精神,堪为后世医者之行为准则〔2〕。

(二)医师和医学生誓言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途径探索 篇6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养途径

.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学的目的已经由原来的“治病救人”转变到“注重生命质量,延长寿命”。医学研究的不仅是疾病,还有病人,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医药卫生人才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医学技术,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但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医学自然科学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只有高等医学教育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的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一、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 有利于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人们在不断透支自己身体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息息相关。因此,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除了生物因素以外,还有如心理、社会等因素,那么医学模式也应该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医学是人学的本质,它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用专业知识技能为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从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医学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2.有利于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形成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愈演愈烈,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甚至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根敏感的神经。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医生缺乏人文素养底蕴,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者只一味追求精湛的医疗技术,而忽视患者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其实,患者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医务工作者人文精神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

1.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我国的高中阶段实行文理科分班,理科生主攻数理化,而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书籍阅读较少。加之,受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策的限定,医学院校主要以理科生为主,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有所缺陷。同时,由于教学理念的偏颇,我国医学院校未能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即强化医学专业教育,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只能作为辅助课程,性质大多为选修课程,且仅占总课时的1.71%。而西方国家的医学课程主要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医学三大类构成,其中德国的社会人文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0%,美国20%—25%,英国10%—15%。我国医学教育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医学生总体人文素养不高,造成了医学生普遍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奉献精神,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

2.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单一,缺乏人文知识的实践性教育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为主,还停留在课堂讲授和理论灌输,缺乏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体系,使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却难以将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人文素养。理论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被掌握,医学人文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让医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患者除了医疗技术之外的人文需求,感悟医学人文服务的内涵。而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使医学生对人文知识在医学中的渗透、应用只停留在感性认知的浅表层次,使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缺乏人文服务的真正意识和实际行为。

三、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途径

1. 转变观念,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医学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的需要,抛弃过去“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文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如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课程,把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医学生有一颗“大慈恻隐之心”,培养在医学技术中凝结对人类生命尊重与关爱的人文精神,真正关心病人的痛苦,做到情理交融,用自己的博学与专长治愈患者。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良好人文文化氛围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创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一是修建校园人文景观,如在校园放置医学生誓言碑、李时珍雕像,在教学楼张贴医学名人的图像、古今医学名言警句,让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隐性教育。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情调高雅的学术活动,如人文素质专题讲座、人文艺术节、中国古典文学赏析等,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调动学生社团的创造力,鼓励医学生建立如文学、书法等人文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活动。通过以上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优化校园环境,使医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3. 加强医学人文实践性教育,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要“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把人文知识理论内化为医学的灵魂——人文精神。一是充分把握医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医学生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进行实习和见习,医学院校应把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观念有延续的传递到各教学医院和单位。首先,实习医院应选派医德好、服务佳的医师承担带教任务,以身教影响学生。其次,此时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患者,应加强对医学生开展医德医风、医疗法规、医患沟通技能等人文素养的培训,使医学生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情感,从而体现人文关怀。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医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医院进行社会医疗情况调研和志愿活动,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并力所能及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从而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医学生创业教育 篇7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两类, 通过该项目训练的本科生可在导师指导下提前进入科研训练, 提高科研素质并从事相关专门科学研究[2]。笔者通过教学实践, 探索出一种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医学生“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 该种模式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介绍如下。

1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 目前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普遍较低, 这与学生学习期间较少接触科研训练密切相关[3]。因此, 较多医学生在进入硕士学习阶段首先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基本科研素质的培养, 影响了研究生期间的工作进展。

“本硕连读”是指由本科阶段直接保送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 部分医学高校在高考招生时即招收7年制“本硕连读”学生。“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可以将本科与硕士学习进行统筹, 形成有机整体, 缩短培养周期, 加快人才培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4]。遗憾的是, 很多地方高校高考招生没有“本硕连读”招考模式的设置, 因此探索能具备“本硕连读”效果的“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证实, 经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系统训练的本科生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更易通过推免或统考攻读本校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可继续深入研究同前方向的课题, 即进入相当于“本硕连读”模式。因此, 该种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素

2.1 选择适合“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的项目研究内容和项目组成员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自主设计, 或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衍生产生。项目组成员可由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能够有效支配个人时间坚持参与研究、有读研意愿的学生中筛选, 通常可通过实验课或学生业余助研活动中观察发现确定人选。

项目组包括负责人和6人以内的成员, 指导教师首先选择1名性格随和、执行力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 由组长最终确定小组成员并做好日后的协调工作。为了更利于进入“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 指导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自己承担的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 并组织学生进行文献学习和讨论, 提出项目主题和研究内容。

2.2 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在确定研究内容后, 小组成员分工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和分析, 经过讨论后确定研究课题名称和研究方案。由一位小组成员执笔撰写项目申请书, 全组讨论后确定申请书初稿, 再由指导教师修改定稿提交申请。

项目获批后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协调下和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合作完成项目。项目设计和实施全过程需多次进行详尽的文献检索和分析, 指导教师应鼓励和协助学生拟定主题撰写和发表综述。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召开小组汇报会, 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后并协商解决, 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为报考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其他保研或考研竞争者中具备优势。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阅读以及口头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可以较为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步具备了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5]。

2.3 对学生进行推免研究生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

学生必须通过推免考试或统一考试录取本校硕士研究生才能成功进入“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 指导教师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考研志愿选择的指导, 帮助学生尽早确定是否报考本校研究生。指导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资源, 定期开展小组讨论和实验进展汇报会,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为学生在面试环节表现优秀奠定基础。

首先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争取推免资格[6], 在学生进组时就让其尽早熟悉学校的“保研”政策, 针对基本要求和加分因素提前准备, 如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等。本科生学制最后1年的9月份是研究生推免考试, 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提前认真准备申请材料积极申请并专心准备推免考试, 在推免考试报名后准备考试期间由没有获得推免考试报名资格的学生承担主要实验研究的工作。当年10月份推免结果公布后, 未能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需积极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期间由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承担主要的实验研究工作为他们留出充分的复习时间。

实践证实, 接受此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可在研究生考试的各个阶段表现出突出的基本功和自信的临场发挥, 大多可顺利通过考试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

2.4 对录取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尽早启动研究生培养模式

推免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录取结果公布后, 录取本校的学生即可正式进入“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 指导教师结合学生此前研究课题的内容尽早确定学生硕士生阶段的研究课题, 提前启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确定硕士阶段的研究课题后积极开展文献检索和预实验, 尽早完成综述撰写和实验方案和年度计划的制定, 并按计划有序进行研究工作。

实践证实, 接受此模式培养的学生经过了此前的预培养阶段具备了基本科研素质, 能够顺利过渡到研究生学习模式,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许多学生在研究生一年级就积累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生阶段表现优异。

综上所述,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医学生“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在现阶段发挥了良好的本科生-硕士生连续培养的作用, 有效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医学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 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研究生录取和学习均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对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医学生“本硕连读式”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医学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综合素质,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长宏, 李晓辉, 李刚,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 (5) :163-166.

[2]李佳凌, 巫岳龙, 余鸿.重视加强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实验项目的开展[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 (7) :968-969.

[3]侯敬申, 王伟雄, 王斌, 等.医学院校本科生进行基础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 (19) :3754-3756.

[4]楼群英, 吴淑媛.地方院校“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24 (6) :10-12.

[5]周业波.科研训练中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 (4) :550-552.

医学生医德教育刍议 篇8

医学院学是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要依靠学校, 同样, 对于医患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医德水平也需要医学院校加以重视, 良好的医德有时甚至较医疗技术更有益于医患关系, 因此, 重视医学生的医德水平的培养对于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人们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个别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主要有医学院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承载, 教师对于医德的认识、理解、态度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尽管很多医学院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承认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展了相应的课程, 但主流趋势是医德教育和医术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同等重视, 很多医学院校都更注重医疗技术的培养而把医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 甚至有少数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中存在严重不足, 认为只要教好学生医学知识, 其他的无关紧要, 导致医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医德, 觉得无所谓, 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容易因此类问题影响到自身发展。

2. 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作为医德教育的主体, 医德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学生来进行评判, 但研究表明, 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然容易忽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严重影响了医德教育效果。

3.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良好的医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培养, 首先, 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构造医者思想品格的主题;其次, 要注意在平时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倡导奉献精神;最后才是增加医学情感、弘扬医学精神, 树立学生对医学伦理学与医疗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的概念。显而易见, 医德的培养单纯依靠思想道德课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长期的行为规范、约束与思想引导才能够形成。然而, 纵观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课程设置, 不难发现, 更为注重思想道德课程的讲授与学习, 而医德课程的开设普遍不够重视。正确的医德观念的建立及良好医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良好医德培养的方法

1.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医德品质指的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道德面貌, 能够集中反映社会医德现象, 同时又是一定社会的医德规范在个人医德意识里的转化, 而参与这一转化的重要枢纽即医德情感, 只有医务工作人员首先从情感上认同, 才有可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并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变现出来, 因此, 医德情感在医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决定医德品质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懂情理、明是非、辨荣辱、分善恶的医德情感,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知道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对于以权谋私、施恩图报、借工作之便向病人索取红包等不良行为要坚决抵制。

2. 医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自律, 是指一个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律能力对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道德水平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 法律被认为是一个特定文化中最低限度的道德, 而对医疗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则被认为是医务工作者达到的最低限度的医学道德水平。自律能力的培养, 需要医学生在在校学习阶段及实习阶段锻炼, 自律能力缺乏者, 将来不遵守医德规范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3.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分析能力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案分析法, 教师在此类教学中应多融入医德知识, 同时在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也要经常使用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需要, 选择一些具有适用性的医德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论证, 一方面巩固加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 此类教学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医德问题的敏感性, 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更能注意到自身的医德状况, 并能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

医学院校应当经常开展以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医德教育活动, 入组织学生义诊、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等, 方式可采用诸如影像教育、演讲、先进事迹展览等, 尤其是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件的宣传,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多形式、多渠道的医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之中, 本身也更有利于医学生医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永波, 孙奥丽, 陈红霞.医德养成教育和医学理性精神对医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1) :61.

医学生创业教育 篇9

1 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1.1 社区教育是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途径

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其基本形式是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该课程要求医学生学习和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全科医学特有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以及全科医生特定的服务方式与专业技能,掌握全科医生提供健康照顾的基本方法;了解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和全科医生的工作具体体现的,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所包涵的价值与作用,需要学生通过社区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在亲身体验中去感受与领悟,从而理解和认同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与作用,理解和认同全科医生的工作,并把握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的联系与区别。社区教育为医学生在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奠定基础,为他们将来从事全科医疗或专科医疗工作,形成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互利互补、协同配合的工作关系等建立相关的概念。国外尝试在医学本科生中强调社区医学和全科医学知识的学习,其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医学生社区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在于运用整体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解决健康问题,能更好地适应卫生保健服务[2]。

1.2 社区教育有利于引导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就业选择

目前,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与作用普遍不了解,且关注程度低,对全科医学的兴趣不高;在就业选择上,依旧将眼光放在大型综合医院。我国医学生选择全科医学作为自己专业方向的很少,五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社区从事全科医学的不足10%,而在国外医学生大多选择全科医学专业[3]。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不完善,全科医生的工作条件和物质待遇不高等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就业选择。以全科医学为核心培养专业化的全科医生,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环节。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在今后会逐渐成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主体形式,它将促使一定数量的医学生去社区从事全科医学服务工作,让社区成为医学本科生就业的理性选择。社区教育为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社区服务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途径,能引导医学生去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充分认识全科医生能在全科医学领域中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体会和认识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作用与价值,激发对全科医学的兴趣。在社区实践中要进行教育和引导,为医学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打下思想基础。在国外由于全科医学的发展,其鲜明的学科和服务特征吸引了优秀的医学生立志于全科医学[4],在我国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推动过程。因此,要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把全科医学作为本科生素质教育的课程之一[5]。

1.3 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教育存在的困难

全科医学教育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紧密联系,全科医学教育要避免抽象的理论教学,加强社区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而我国目前全科医学教育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势微力薄[4]。由于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时间不长,我国普遍存在着全科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的突出问题[6]。开展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教育要以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良好运行机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但不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有的社区卫生机构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上仍旧没有脱离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服务内容仍以疾病治疗为主,全科医学服务的基本理念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在根本上制约了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开展。我国以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为对象的全科医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教材和教学大纲均不完善,缺乏能开展高质量全科医疗活动的全科医师,实习教学基地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7]。其次,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课程多以选修方式开设,非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的社区教育没有纳入教学计划。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全科医学课程学时偏少,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学内容仅仅是全科医学的概论,理论多于实践[3],开展社区教育还缺少计划的保证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2 开展医学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探讨

2.1 明确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目的,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不是要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它首先是一种观念教育和知识教育,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的技能教育。对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是为其将来立足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并与毕业后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相衔接[7]。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是以强化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熟悉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思维方式,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为目标的。

全科医学社区教育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当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前期的社区实践活动,是以强化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和掌握健康照顾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见习和实习。可以安排在课余时间,以多种形式进行,并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结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时进行。二是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阶段进行,是以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以及全科医学问题处理为主的社区卫生实习,要求医学生能参加并独立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一系列工作,熟悉或掌握全科医疗的诊疗程序、接诊技巧、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社区诊断、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控制等全科医学相关的技能,需要安排2-3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这一阶段的实习多对于有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意向的学生实施。

2008年开始,学院在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对进入大三下学期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展开了社区教育的尝试。学生以社区卫生实践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分批进入社区。实践时间每周安排2个半天,在2-3个月内完成,共计完成16次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由学校安排专任教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带教教师相结合组织实施。

2.2 把握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

对于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重点是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服务及全科医生的工作,形成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强化全科的服务理念,掌握健康照顾的基本方法。学院以《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了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和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运用、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全科医生的接诊内容与接诊方式等六个主要学习内容,进行社区实践性教学。以一个学习内容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单元,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制定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并根据本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和社区带教专业人员的状况,选择不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完成各个教学内容。实践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包括参观、听课、宣讲、观摩、入户调查、病人访视、与全科医生交流、跟随全科医生接诊病人等。实践教学对每一教学单元学习提出要求,并在开始前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学习,每一单元学习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小结。在整个实践性教学结束时,以个人学习报告、专题讨论会的方式进行考核与总结。

3 扩展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形式,探求新的教学模式

学院组织安排临床医学生在社区开展全科医学实践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①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灵活安排社区教育活动。②以一个主题内容为一个独立学习单元进行组织设计,实践内容明确具体,便于实施。③社区教育因地制宜,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以及全科医学服务的内容和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在总体上把握全科医学概论的理论教学内容。④选择在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同时进入社区,促使其关注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并结合临床课程中健康问题全科医学处理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⑤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重要性的认识。⑥选择性地在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克服了社区实践基地功能不足、社区师资带教困难等所致学习效果不良状况。⑦加强了与社区实践基地的联系,促进社区教师带教水平的提高。

社区实践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效的社区教育要大胆创新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在全科医学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8],社区实践活动应以多种形式进行。①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教学联系,建立和完善医学院校社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居民健康调查、健康咨询服务、义诊、主题健康日、健康教育等多种活动;②安排学生跟随社区带教教师进行数周实习,通过对社区患者的健康照顾,全面深入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③鼓励教师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方面的科研,吸收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科研的调查研究、资料处理等过程了解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④在临床医学课程中贯彻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在临床课程中加强常见病多发病全科医学处理的教学,安排毕业实习阶段进行1-2个月社区卫生的集中性实习;⑤鼓励本科医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择有关社区卫生等相关内容,并为其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一定的条件与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勘.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瞻[J].实用全科医学,2008,5(3):441-442.

[2]胡传荣.紧抓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推动全科医学人才战略[J].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21-222.

[3]周小冬,卢建华.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58-359.

[4]杨辉,Shane Thomas,Colette Browning,等.从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引发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863-867.

[5]陆志刚,康玉唐,王菲菲.全科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1-3.

[6]杨韵菲,张瑾.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医学教育与探索,2007,6(1):12-13.

[7]张之威,王学骥.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学的SWOT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4):380-381.

医学生创业教育 篇10

医学图书馆面对医务工作者, 读者群具有其广泛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非医务工作者到医学图书馆读书和查阅资料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需要医学专业图书馆为他们服务, 他们需要利用医学图书信息资源, 这就决定了医学图书馆一定要做好读者的管理工作。做好读者的管理工作必须研究读者, 开展与读者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其目的是更好的管理和指导读者利用信息资源, 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对类型信息索取途径和方法的需求, 对服务工作的需求等[2]。

读者的管理、组织、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要靠读者来使用, 使读者有序地利用信息资源将读者科学地组织起来, 要组织好读者, 首先必须对读者考察, 进行科学分析, 读者分类是一个整序的过程, 它将具有共性特征的读者加以类聚, 形成一个个的读者群体, 如果不进行这种分类, 就无法把握各种读者群体的特征及其需求规律, 也就无法探索出使读者满意的服务方法与手段, 而只能面对不同读者, 从事被动服务。一般来说, 可按读者单位性质划分为系统内读者和非专业读者, 读者的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经常性工作, 应该贯穿在各个环节, 培训读者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整体素质, 让读者熟悉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读者若不了解上述要求, 便会形成交流障碍, 也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所以说, 图书馆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读者进行管理与培训, 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信息资源的馆藏数量、类型、特点、信息资源探索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等。总之, 读者的管理是一个具体、实际的工作,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 只有把读者的服务工作做好, 医学图书信息的价值得到体现、医学图书馆才能真正找到它的位置。

结合图书管理浅谈对医学生的素质教育[3],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新突破, 现已成为当今社会及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热点, 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素质教育的问题已不单是中小学生的事情, 同样涉及专科学校教育的改革, 从某种程序上讲, 现在的专科学校学生教育仍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 高分低能现象在专科学校还相当普遍, 为搞好专科学校的素质教育, 就应从教育改革、校风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入手, 逐步实施。在这种实施过程中, 专科学校图书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众所周知, 专科学校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必须依赖于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4]。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被人们称之为学校的三大支柱, 它们之间综合职能的发挥, 无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而专科学校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 一所专科学校图书馆与其专科学校教育水平是相统一的, 没有高质量的图书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当今专科学校学生一般处于18岁左右青春期, 这一时期的医学生正在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 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思想理论的肤浅, 他们还不能够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人生。图书馆应开辟宣传栏、图书评论、推荐书目和介绍新书等, 以多种方式为广大学生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营造出一种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 使专科学校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在读书中得到提高, 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进入图书馆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信息, 可以浏览到最新的书刊和报纸, 这样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就会在图书馆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重心必须由原单一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师不但要求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学会主动去获取知识, 在信息飞速增长的今天, 学生具备迅速检索各种文献信息资料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图书馆实际查阅资料和上网学习的过程中, 亲自体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并且在工作人员的直接辅导下, 逐渐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增强, 他们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蒋霞美, 蒋知义.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图书馆杂志, 2005 (6) :43-46.

[2]李国新.《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突破和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3 (5) :53.

[3]陈荔京.图书馆讲座与全民终身教育[J].图书馆杂志, 2005 (6) :36-38.

医学生临床教育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 临床教学体系 临床技能 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临床教学环节是医学生本科教育环节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之后,如何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去,如何具备医生所必需的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毕竟医学是一门实践操作型很强的科学。并且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只能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获得。如果在实习中缺少跟病人的接触,对所学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会比较抽象,各科知识难以融会贯通,这样的毕业生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要求。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是否合格。并且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文件也明确说明了这一点,要“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构建完善的临床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为以后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要求各教学医院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

有个普遍的现象是,由于近几年大学不断扩招,医学类院校也是如此,随着实习生和进修人员的增多,每个医院的教学资源是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每个学生得不到充足的实践教学机会,这对学生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自己的权益要求很高,时常会发生隐患纠纷。因此教学医院为了避免一定的医患纠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学生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这又缩小了学生锻炼自己临床技能的空间。所以,第一,我们各个医学院校在与临床教学医院签署协议时,应该着重强调学生临床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由学校教学单位组织,每年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与学生沟通,保证学生每年有充足的机会与患者接触,锻炼自己的临床技能。第二,临床模拟训练尽管与临床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模拟训练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各教学医院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临床模拟训练具有可以调节控制,且能反复操作等优点,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规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使学生在进入实战前,可以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扎实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能,减少医患矛盾。

2 提高临床教学管理水平

学生在临床教学环节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临床实践技能不高、操作不规范等都是因为临床教学管理系统不规范所导致的。首先,我们应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按照大纲上内容进行,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临床技能思维模式。应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教学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建立起符合现代临床教学要求的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部门设置、加大教学人员的配备、细化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定。其次,临床带教老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医院带教老师一方面要承担自己的主业,医院的临床业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学生的带教授课工作,所以从工作量来说,是十分繁重的。但是,两方面的收入却是差距很大,临床带教虽然占用医生的精力多,时间长,但是却远没有医院临床收入高。所以导致了,医生比较重视医院的临床业务,忽略了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导。针对此现象,医院一方面应该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将对学生的带教工作写入对医生每年的业绩考核中,另一方面,提高医生的带教收入,让医生对学生的付出物有所值。因此,通过提高医生对学生的责任心和付出,来使学生在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

3 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

医院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是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然而临床教学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医院的教学硬件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面对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下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亟待加强。医院教学资源不足、床位数不能满足需要、教学设施陈旧、经费缺乏等严重制约了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全面加大临床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比如,改善教学设备、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的条件,添置用于临床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开发具有医院特色的多媒体等辅助教材,建设临床技能实验室和手术教学室等等诸多方面。

4 渗透人文素质科学思想

人文素质科学对医学的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传统的纯专业技术训练模式,走文理兼容的综合大学之路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医学应该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医学生不仅面对疾病个体,而且面对社会群体。在学生进入临床前夕,邀请知名医学专家相继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实习医生”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开展医、患沟通模拟,让学生进行“医”、“患”角色的扮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临床教学环节是医学专业在本科学习最后阶段的延伸和升华,要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从要求各教学医院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提高临床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渗透人文素质科学思想四个方面,来完善临床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临床教学环节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本研究受研究水平、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缺乏更详尽的实践资料支持,缺乏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对于临床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构建临床教育体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从业后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因此构建完善的临床教学体系,应引起医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吕兆丰,张成兰,郭述贤,赖豫建.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对策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

[2] 黄翠萍,杨和平,李伟民,李岱,高卉.新时期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2).

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探析 篇1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 并为实践证明了的优良道德传统,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内在灵魂, 也是中华民族在其成员身上留下的“胎记”, 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未来从事“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神圣职业的准医生而言, 当代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在其总体素质构成中亦占有十分重要的“份额”, 是其成为合格医生的决定性前提。因此, 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 既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又有助于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中华传统美德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广博精深, 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灿如星海, 具有多方面的表现。

作为思想理论或观点学说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思想理论或观点学说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传统美德包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胸襟态度;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操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所有这些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历久弥新的美德, 激励着一代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 内而修养储能、砥砺道德, 外而平治天下、建功立业;同时也内化为坚忍不拔、刻苦耐劳、乐观进取、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这些美德在今天理所当然是教育医学生献身医学、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重要精神食粮。

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而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广大劳动人民则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生产实践中, 广大劳动人民形成了一系列优秀传统道德:仇视并勇于反抗剥削压迫的道德情感和革命精神;反对等级特权、主张“等贵贱, 均贫富”的平等观念;要求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尊严、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形成的热爱劳动、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憎恶不劳而获和骄奢淫逸的优良品质等。教育医学生继承和发扬历代劳动人民的这些传统美德, 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有重大意义。

历代思想家提倡的格言警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 历代思想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经历所悟出的一系列的格言警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其中蕴涵的合理内核也为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精神素材。例如, 在待人接物方面, 孔子提倡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孟子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等, 都是人们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在对待事业的态度方面, 孔子说的“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张载追求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 顾宪成坚持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英雄气概等, 长期被人们视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个人修养方面, 孔子的“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准则, 《礼记》中的“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的修养方法等, 人们常常用这些格言警句来加强自身修养和互相勉励。

以上所举只是中华传统美德构成的极少部分, 但也体现了中华美德的鲜明特点:重视人伦关系和人的价值;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重视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等。千百年来,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相得益彰, 至今继续显扬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极具价值的重要精神资源。

3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时代价值

美德出于有知, 败德出于无知, 只有对人类历史上的传统美德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人们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德性素养。无疑,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3.1 弘扬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 加强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已为各国重视。日本把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看作是培养“大和精神”的基础。日本教育界认为, “理解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以及对此持有正确的态度, 作为养成下一代日本人的基础极为重要”, “由于尊重本国的文化传统, 就能产生作为国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就能产生爱国的和为祖国发展献身的自觉性”。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70%以上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高速腾飞, 但道德状况却迅速下降, 西方的腐朽观念和生活方式搞得世风日下。有鉴于此, 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及时提出了一项基本国策:用西方的科技发展经济, 用中国的儒家道德治理国家。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新加坡十分重视对学生加强继承和发扬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 特别是儒家的道德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新加坡从上到下非常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的儒家道德, 所以新加坡在经济上获得“亚洲四小龙”美誉的同时, 新加坡的道德水准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融汇于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二者形脉相随, 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深厚凝聚力。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关系到增强民族自信心, 关系到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关系到医学生能否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我国早日以雄伟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2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但市场经济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竞争观念, 促进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 它的负效应所造成的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思想, 对人们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当前一些“免疫力”低的医务人员出现的是非不分、美丑混淆、荣辱颠倒的“症状”就是具体明证。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是当务之急。义利观就是道德与利益关系的理论, 其实质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儒家明辨义利, 核心就是明辨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对此, 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上”, 因为“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但孔子并未完全否定利的价值, 他强调的是“以义制利”、“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取”。以义制利、义然后取, 指用代表社会公利的道德原则对个人私利进行制约, 也就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儒家提倡的这种思想至今不减其积极意义。所以,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进行正确的义利观教育, 是防止他们沦为“金钱拜物教”奴隶的迫切需要, 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3.3 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

“有德无才是庸人, 有才无德是废人”, 医学生在学好医学知识的同时, 必须重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举凡皆知,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在我国古代, 从老子、孔子开始, 就非常重视道德修养, 并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主张。《老子》中说:“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修之于国, 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孔子则进一步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之说, 孟子也强调“反省内求”以达到“浩然之气”境界的修养理论。被人们称为“孔氏之遗书, 而初学入德之门”的儒家经典《大学》, 更把“诚意”、“正心”、“修身”提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宋明理学代表程颐和朱熹又提出“主敬”的修养功夫, 认为“敬则天理常明, 自然人欲惩窒消治”。古代中国不同学派所主张的道德修养方法虽然不尽相同, 但却一致认为, 提高人自身思想觉悟、达臻人格完善, 必须有赖于个体的自觉修养。而修养则是道德主体提高道德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坚定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举措, 更是道德主体实现自身价值、保持“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的一种理性自觉。因而,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医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代思想家关于道德修养的嘉言懿行, 从中汲取营养, 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实现身心、德才的和谐发展。

世界著名学者李政道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今天, 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否在当今愈演愈烈的时代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取决于他们能否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批判继承、锐意创新的优良品格;面对人们的物质欲望愈益强烈、价值取向愈益多元的当今时代, 弘扬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为鲜明特色的中华传统美德更是迫在眉睫。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是一件关乎长远的大事, 应引起各方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上一篇:维护利用下一篇:虚拟世界中的原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