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网络教学(共12篇)
主题网络教学 篇1
所谓主题式教学 (The matic teaching) , 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 可以接触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 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 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 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 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 可以实现以下的教学目的:第一, 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 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 这就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第二, 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 这就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三, 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 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 这就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第四, 主题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第五, 主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情境, 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六, 主题式教学法可以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允许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诸上所述, 无疑主题教学触摸到了教学研究“少教多学”的核心——为什么教, 教什么, 以及怎样教, 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相契合。
海伦娜中学———德国一所最佳学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模范学校。海伦娜中学校长恩雅·瑞格在担任校长19年任职期间, 以先进的理念和革新的手法建立起独到的教育方法, 在激励学生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等方面卓有成效。她在《海伦娜的奇迹》一书中介绍了该学校在实施主题教学时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方法。
主题教学是海伦娜中学的一种特殊的跨学科教学, 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在6~8个星期的时间里, 至少有10~12个小时的课堂时间会花在主题教学的开展上。如“森林”就是其中一个主题。此外, 原始社会、古罗马人、营养、水、青少年等主题, 也是学生研究过的疑问所在。主题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们在主题教学中学习、研究和讨论的内容, 并不局现于事先规划好的、学科分好类的知识, 而取决于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和疑问所在。
“森林里有什么动物和植物?”这是六年级C班在准备森林这一主题时,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外写下的疑问。教师们会依据这些疑问共同讨论出本次主题教学的大纲, 并将接下来几个星期的课程计划好。在初步的计划中, 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 哪些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可以配合这些问题。于是, “研究树种、动物、植物和河流”被贴在了问题条目旁边的一栏中。此外还贴了一张单子, 上面列出了许多建议, 告诉学生们可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认识生态平衡———消灭害虫的原因和后果”这样的建议也贴在了上面。教师所组成的教学小组并不会让学生把问题局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他们会提出各种建议,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而学生自己、学习团队和教学小组则会依据其兴趣和重点, 采纳并实施这些建议。如, 11岁的玛丽亚想知道:“为什么树叶会在秋天落下来?”她把这个问题贴在了教室的墙上。等到主题教学结束时, 她就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她的同学们也都有自己类似的目标。他们把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写出来的同时, 其实也清楚地表明了, 他们对什么感兴趣, 想学到什么。这给教师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教师们由此知道了要从哪里着手, 在哪方面深入?进行主题教学时, 全年级的4个班都以同一个主题为出发点。教师们则会针对该主题制定出适用于整个年级的教学大纲。但是等到主题教学接近尾声时, 就会发现, 每个班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对于主题教学, 并没有一套硬性的规定。而所谓的教学大纲, 也不过只相当于一个辅助性的工具, 以便帮助教师依据学生兴趣来引导他们学习。
主题教学在海伦娜中学非常普遍, “主题教学日”或“主题教学周”之类的名目几乎到处都有。在这些主题教学日或主题教学周中, 教师和学生们将举办各种各样极富创意、热烈活泼的活动。比如重新设计校园、由外国学生表演烹饪等等。主题教学周结束后, 学生们又将恢复往常的上课方式, 按照规定的进度学习, 或者放假。学校选择主题教学周的最佳时机就是举行成绩评估会和假期开始前的这段时间, 因为这段时间学生不用上课。主题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乐趣和享受, 而且主题教学周和平常的课程进度是完全分开的。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自由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科分类教学方式, 在学校教学所占的比重中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
为保证主题教学的时间, 学校在学生的课程表上做了特别的安排, 每个班级每个星期, 都要抽出4个小时的课堂时间来给学生自由学习。这几个小时要怎么利用, 由该班在这段时间里正在研究的主题决定, 通常每个星期都不太一样。4个小时的自由学习中, 有两个小时, 会有两位老师同时呆在一个班里, 其中一位是该班班主任。当天的自由学习结束后, 班主任将负责剩下两小时的课程, 这样, 每个班每个星期都有可能拿出6个小时来研究某个主题, 而不必担心被课程表限制。此外, 自由学习的时间并不是额外加上去的, 从五年级到八年级, 每个科目都要为此拨出时间。
每一次主题教学结束之后, 学生们都要举办一个成果展览会, 邀请家长来、亲戚和朋友参观。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主题教学虽然花费不菲, 也非常耗时, 但有许多不可取代的优点。在成果展览会上, 学生们每年有很多机会出演戏剧或用幻灯片进行讲解, 他们从中学会如何在众人面前自然而自信地演出和演讲。学生们也愿意认真努力地去准备。因为他们知道, 很多人都有兴趣来参观———家长、亲戚和朋友们都想知道, 他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为此学生们需要考虑, 怎么把自己的成果更好地展示给那些没有跟他们一起做研究的人。他们突然发现用简单的“关键词”来描述学习成果太逊色了, 而且也不是把事实或知识告诉观众就行了, 还得让观众从中得到乐趣。准备成果展览会所带来的额外工作,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值得的, 因为在学校里的学习和工作, 会由于校外人士的好奇而变得更有价值。其他人有兴趣去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 也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纵观海伦娜中学主题教学计划、实施、评价的成功经验, 主题教学正切合“少教多学”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要求。这也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之一, 符合探究性课程的设计要求, 因此对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的教学就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和信任, 呵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所在, 教学变得有价值, 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学案导学模式中的几个问题
问题1:对学案的设计流于形式化, 设计的问题大而空。
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存在简单化, 一味地为了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
问题3:在学案导学模式中一味地强调“热闹”, 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行的新课改教学法对立起来, 强调新的, 否定旧的。
问题4:学案导学模式中, 难以确定学与教的内容,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充分, 教师感到时间不够, 急于讲解。
问题5:“学案导学”让教师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教法上转到研究学生学法上, 促使师生进行角色转换, 教师由课堂的表演者变为指导者, 一时感到无所事事, 难以适应。
问题6:学生受到事先设计好的探究程序的束缚, 从而使得整个探究活动缺乏创新性和生成性。
问题7:因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 学生时常出现要么一言不发、要么言不对题的现象, 且教师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主题网络教学 篇2
体
活
动
个
别
化
活
动
小花篮
花儿朵朵开
春娃娃
春天的柳树
花儿串串乐
美丽的蝴蝶
小蝌蚪找妈妈
越开越多的花
歌曲表演:小鸟与大树
浇花
谈话:春天在哪里(语言)
春娃娃(语言)
绿头发(语言)
花仙子找椅子(科学)
小熊画大树(科学)
种花
((科学))
越开越大的花(艺术)
小鸟和大树(艺术)
小树苗(艺术)
宝宝去春游(健康)
美丽的花(艺术)
滴答滴答下雨了(社会)
主题活动 ——
小花园 社区活动:
去附近公园寻找春天
外出活动:快乐春游
娱乐活动:给柳树妹妹梳头发、小鸟和大树
其他活动
小四 班
主题教学,高效精彩 篇3
一、 新课导入
运用时下人们关注的钓鱼岛、日本教科书等相关内容图片情境导入,引起共鸣,激发学生了解“真相”的兴趣。
二、 讲授新课
重点围绕本课“一对矛盾(中日民族矛盾)、两条线索(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三个战场(正面战场、国外战场、敌后战场)、四个主题(血雨腥风、血筑长城、血染风采、血的教训)”设计,每个主题都设计了相应的“主题问题群”,交由学生四个合作小组探究,探究流程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与分享探究成果”。
主题一 血雨腥风:日军侵华,罪恶滔天
(1)回忆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一次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3)“小日本”何以敢动“大中国”?
(4)侵华期间,日军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显示相关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活动试验等史料与图片)
(5)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的人性变为兽性?
向学生展示日本步步侵华史实过程中在地图中的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
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件,让学生看到当时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习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设计问题:这首歌创作于哪一年?词曲作者分别是谁?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题二 血筑长城:众志成城,抵御外辱
(1)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国共两党分别开辟了什么战场?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中华民族如何抵御外敌?起到什么作用?
(2)在抗战中出现了哪些与广西、横县有关的抗战史实?(在学生展示本主题成果时,介绍李宗仁、昆仑关之战、横县四排岭阻击战等乡土抗战史料)
主题三 血染风采:共同抗战,影响非凡
(1)谁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设置谜语: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一次庆祝晚会上的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华佗”。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华佗”的准确含义吗?
问题二: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目的是加深理解与记忆抗战胜利的原因并突出全民抗战是根本原因)
(2)抗日战争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主题四(课堂延伸) 血的教训: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的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百度网
材料二:广岛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
问题:这场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什么?(理解“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才有希望”)
(2)面对历史,今天的日本社会有哪些与时代发展不协调的声音?你认为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材料一:香港某酒店曾经在门口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日本人与狗不得进入!”,后来在日本大使馆的强烈抗议下才取下了牌子,但规定入住酒店的日本人最低消费8亿港元。
材料二:中国赵薇的日本军旗装图片。
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展示:日本文部省修改历史教科书;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问题)。
材料四:日本福岛地震后,中国百度出现了以下热帖:“热烈庆祝日本地震”结果2510000条,改成庆贺是680000条,去掉热烈是8480000条。直接在日本岛上发生10级地震最好,直接把那个小岛沉没了最好!
设计意图: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出现偏激观点,因此让学生在感知大量闻所未闻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时政,形成思想的交锋,心灵的碰撞,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牢记历史、居安思危、振兴中华、理性爱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和正确的民族观、爱国观。
(3)你怎样预测未来的中日关系?(理性情感再次升华)
三、课堂小结
课件显示图表式板书,有利于突出本课“不能忘却的历史”的史实,便于学生抓要领,掌握学习内容的结构。
四、课后反思
1.四个亮点
(1)以教材课标为依托,结合时政,将教材大胆地整合成四个主题,环环相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史实,构建知识体系,突破重点和难点。(2)注重“主题问题群”设计,以问题激活思维,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探究,让学生展示与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不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启发、引导、点评和升华。(3)融入广西、横县抗战的乡土历史,体会全民抗战,按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关注乡土”的意识。(4)将图片、乡土歌曲、谜语等“学生所爱”融入教学环节,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领悟历史,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也精彩”和学习历史的快乐。
2.两点困惑
(1)如何开展新(1课时)旧(6课时)教材内容的教学?(2)如何生成问题并给学生更充裕的探究时间?如何才能做到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
主题图教学初探 篇4
一、增加主题图趣味性, 让主题图“活”起来
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 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 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的情趣, 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 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的许多主题图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时, 我就编了个“过桥记”的童话故事 (课件出示图片)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 住着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叔、鹿姐姐等动物。有一天, 这四个动物来到河边, 河上有一座桥, 旁边立着一块牌子:限重1吨。动物们想到对岸去, 马大叔说:“那我们一起从桥上过去吧!”鹿姐姐说:“还是一个一个过去吧!”大家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小朋友们, 你们能替它们想想办法吗?我一讲完这个故事, 同学们就纷纷讨论开了, 并很快得出几种过桥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吨”的含义。
又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第几》, 教材呈现了一幅排队买票的主题图, 我根据教材主题图意境, 重新设计极具情趣的童话故事:小松鼠、小狮子、大象、长颈鹿、小精灵参加森林音乐会, 可排队买票时出现了争执, 因为他们谁都想排前面 (黑板上凌乱地贴着5个小动物的图片) 。小朋友们, 你们能帮忙给它们排排队吗?然后动手让每个学生独立排一排, 说一说, 再全班交流。这一童话故事除了具有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知识以外, 还能让学生个性化发挥, 又具有儿童情趣和探索意义,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演绎主题图静态, 让主题图“动”起来
教材中的主题图虽然色彩鲜艳、内容丰富, 但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持久, 课堂上只是看这么一幅静止不变的图画, 会觉得索然无味, 而且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主题图是需要动态演绎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所在。所以, 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主题图处理成可操作的动态情境, 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数学知识鲜活的特点, 使它的内涵变得更丰富, 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如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 我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主题图做成动画, 并配上音乐。画面出示了四只虫子爬树叶的图, 第一只虫子沿着边线爬了树叶的大半周就停下来了;第二只虫子沿着边线爬了树叶的一周后又继续爬了一段;第三只虫子沿着边线爬, 刚好爬了树叶的一周, 从起点回到了起点;第四只虫子不是沿着边线爬, 而是从树叶中间的主叶脉爬过去, 看似从起点回到了起点。通过这四幅图的动画演示, 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爬行路线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出只有第三只虫子爬行的路线是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 而且清晰地认识到图形中间的线不是图形的周长, 超过的部分也不是图形的周长。这样, 把静态的图画动态化,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让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 使主题图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三、利用主题图资源, 让主题图“亮”起来
在数学公开课上, 我们经常看到当教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提问题时, 学生们都很积极, 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但其实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主题图的无关信息比较多, 对学生造成了干扰。这时, 教师可以先出示整幅图, 让学生相互交流, 在整体感知主题图的基础上, 用“特写镜头”展示关键的局部场景, 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课本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 图中事物总数量少 (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 , 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 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是不会去找相同加数的, 凸显不出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 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的游乐场, 然后重点呈现坐小火车、坐过山车的场景, 让学生依次列出加法算式 (3+3+3+3与2+2+2+2+2) , 这样就利于引出乘法, 突出了乘法的作用。
四、提高主题图质量, 让主题图“实”起来
当教材上的主题图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时, 或者有重复、作用不大时,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 认真地分析教材, 对主题图适度地增补、删减和改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时, 从主题图中只能引出本课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一个算式, 信息量较少, 主题图的利用率不高。如果进行增补3个人的信息量, 主题图的内容就显得充实了。如补充“我吃了4/8张饼”, 问题可以是:爸爸和我共吃了多少张饼 (3/8+4/8) 妈妈和我共吃了多少张饼? (1/8+4/8) 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1/8+3/8) 我比爸爸多吃多少张饼?我比妈妈多吃多少张饼……这样, 学生在一幅图中同时解决了多个问题, 还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起解决。充分利用了主题图, 逐步掌握计算技能, 并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 学生对算理也就进一步地加深理解了。
主题网络教学 篇5
设计思路:
按照孩子们的要求,我在美工区里绘制钟表用于网络图的装饰,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对比,孩子们发现,他们制作的钟表,款式不同,名称不同,钟面的结构不同,他们发现原来有许多小朋友还不真正了解。于是,我们决定在数学区开展----认识钟面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钟的特征:钟面,指针;
2、要求幼儿能说出时钟的名称,知道时针、分针、秒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3、知道时钟是计时工具。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制作钟面的材料。剪刀、笔。实物钟。
活动实录:
1、认识钟面:提问引导幼儿观察钟面:
(1)仔细看看时钟的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数字,还有2的指针,)一共有几个数字?(12个)
(2)时钟面的数字是这样一来排列的?中间最上面的数字是什么?与12相对,下面的数字是什么?(中间的数字是12,下面的数字是6)
(3)连根针一样长吗?(一枚长,一枚短)长的一枚叫分针,短的一枚叫时针(幼儿学讲:时针和分针)
2、教师讲解演示时针与分针的关系。(1)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他们都朝一个方向走。(2)分针刺走一全,时针从前一个数字走到后一个逐字,这就叫一个小时。
3、教师出示时钟,问: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时钟?为什么许多的地方都有时钟?它有什么用途?
4、美工区利用纸板制作钟面。(不写数字,用与数学区拼摆)
5、教师小结:时钟是用来计时的工具。它能告诉我们时间,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
教学反思:
怀古主题诗歌教学一隅 篇6
关键字 怀古;诗歌;教学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对怎样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有效性产生困惑。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怎样将古诗词的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即能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情感的体验,真正做到陶冶情操。教学中发现,教师的一言堂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情绪的底下。常常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情绪高涨的讲授着,学生坐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现实之需要。
语文新课标中将发现和创新定位课程目标之一。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将是教学方法研究的方向。笔者曾长期走进初高中语文古诗歌课堂,在观摩中学习到一些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量做了具体要求,并做了部分推荐,还有一部分的阅读内容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任课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能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诗歌作为教学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米已有,那么教师怎样做一个巧妇呢?
将相同主题诗歌划分归类,对已积累了一定基础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如《登幽州台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越中览古》等。学生不难发现,怀古诗多以地点为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关注点,以此为开启学生兴趣的钥匙。可将怀古诗以地点特点分类教学。陈向春教授将怀古诗的场合特点分为三类:故都怀古、遗迹怀古、人物怀古。本文以故都怀古为主要研究内容。故都往往有着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这里书写了一段段历史,所以故都怀古的诗歌更能激发学生探寻的兴趣。
教师在怀古诗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故都的历史,在故都中金陵是诗人咏怀的热点,金陵是今江苏省南京市,在历史中是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故都。作为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以受到诗人的关注。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很多,教师可选择某一焦点为教学关键词,如某一诗人的金陵怀古诗专题,或是情感表达的不同等为探究点进行教学。
一、刘禹锡的金陵怀古诗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诗前“引”中写到:“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全唐诗》卷三六五)秣陵是金陵的别称,刘禹锡未游过金陵,却凭对金陵的了解做创作了大量的金陵怀古诗,可见金陵的魅力。学生最熟悉的要数《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和乌衣巷都位于金陵,乌衣巷是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居住地,这里还聚居着名门望族,富有历史内涵。朱雀桥、乌衣巷又形成对偶可谓语言之精妙。作者又通过对朱雀桥与乌衣巷自然环境的描写勾勒出萧条落寞的景象,不禁引起作者的对历史的回想。作者没有写朱雀桥、乌衣巷从前的模样,但我们可以想象,它们的变化是与金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可想而知,金陵经历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是金陵又一别名,没一个别名背后都有一段历史,石头城由来于三国时期的孙权。这首诗的开篇作者同样描写了金陵城的自然环境,围绕故都的群山依然存在,潮水拍打着石壁带回的是寂寞冰冷。与《乌衣巷》相同的是作者开篇都描写金陵的自然环境,通过描写金陵现实的荒凉暗示出金陵过去的歌舞喧嚣的繁华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消失了。作者通过古今对比,移情于景,由景感怀。经历了六朝繁华的金陵,已成为“空城”一座。在历史中没有改变的天空中的明月,依旧照过“女墙”。作者习惯拿一贯穿时间空间的景物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乌衣巷》中的“堂前燕”和《石头城》中的“旧时月”都表达了诗人无限感慨,意味深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一定联系的两首或几首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二、表达情感内容分类教学
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地点意象的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的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不同诗歌表达的情感也大不相同。
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诗人讲述了当年金陵的繁华如今已是野草丛生的荒凉,诗人不单是吊古伤今,还对历史做出了评价,统治者的奢侈荒淫造成了国破家亡。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兴亡之感,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创作此诗已被排挤出长安,李白想通过自身才华走向仕途,却并不如意,一直追求“功成身退”,却离功名十分遥远。王朝的兴盛一去不复返,吴国今日的宫廷一片荒芜,诗人遥望远处的风景,想看一看念念不忘的长安城。但因“总为浮云能蔽日”未能实现,李白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痛苦。
怀古诗作为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陶冶性情、丰富情感真正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主题网络教学 篇7
一、以同课异构为价值的主题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即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理解备课并上课。其在于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 从2011年11月由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校长发起的侧手翻同课异构活动到2012年6月14日的五城区联合体育教研活动——“足球正脚背踢球”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均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模式。在后者的活动中, 每个城区选派一名教师展示25分钟的片段课, 授课年级为四年级, 教学内容为“足球——正脚背踢球”。在本次活动中, 不同教师采用了不同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以体育单元教学为思路的主题教研活动
以单元教学为思路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梯度分解, 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连续性、层次性的把握, 有利于教师抓住课时重难点, 有利于体现教师对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整合, 有利于多元目标的落实等。如, 针对水平二“跪跳起单元教学”, 三位教师采用不同的练习手段与方法,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开展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研活动课。第一课时:初步会做跪跳起动作, 培养学生的跪跳起兴趣;第二课时:60%的学生能够模仿并掌握跪跳起动作, 学会帮助完成动作;第三课时:结合已学过的动作 (滚翻) , 形成跪跳起组合动作, 进行拓展练习等。通过研究该教材同一水平上的各课时教学设计, 可以促进教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教材体系。
三、以中小学衔接为系统的主题教研活动
现行体育课程标准为实现大家研究和实践教学的衔接, 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如, 杭州江干区体育教研员莫豪庆老师, 开展以“中小衔接·系统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研讨活动以四个课例的形式展开, 分别是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本次研讨活动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体育教材——体操和技巧, 且通过小学教师对体操教材的处理、中学教师对技巧教材的处理, 对两者进行有效衔接起了示范作用。研讨现场, 中小学教师们通过彼此的对话和交流发现从目标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和学习习惯衔接等多个研究点去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 有效地帮助了小学生适应中学的体育学习。教师对每个教材的处理, 要用系统性的眼光去对待, 每个水平阶段、每个教材必须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才能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同学段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要求不同, 学习目标达成度不同, 学生心理变化、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存在差异等, 为教师找准学生能力发展的起点提供了帮助。
总之, 通过中小学衔接的研讨活动, 中小学教师发现, 应该通过寻找中小学体育技能动作学习的衔接点, 以动作技能学习为主线的同时, 更充分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与价值,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个性发展,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需要注意的是,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衔接的过程中, 要重点考虑几个衔接的问题, 如, 学习兴趣的衔接、教材内容的衔接、对体育运动习惯的衔接、对运动技能的衔接等。
四、以解决疑难问题为目的的主题教研活动
这类教研活动一定程度上是指引教研活动的风向标, 具有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 一线教师可以把自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炼出来作为教研活动主题进行研究。如, 如何把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分解, 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达成, 以及体能与技能的有效统一、目标与过程的和谐统一、主导与主体的和谐并存等专题活动。又如, 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召开的“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 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 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进行探讨等。再如, 针对“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 发掘教材的内涵, 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 这类教研活动要求目标低、问题小且带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有具体的反思点、互动点, 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因此, 灵活而有效。
五、以校本教研为特色的主题教研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永恒主题 篇8
一、向使命和胸怀要质量
君子的德性高洁, 胸襟广阔, 他以“济苍生”“拯天下”为己任, “宁为君子儒, 不为小人儒”, 对知识的本身要保持“默而识之”, 对自我的学习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保持“学而不厌”的自我追求和永不停止的态度及精神, 对教学要保持“诲人不倦”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态度, 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只有内心充满了高尚, 我们的工作才能变得光芒四射, 我们的事业才能充满无限生机。
二、向管理要质量
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动不好静、好玩不好学, 精力充沛, 躁动躁进, 性格、习惯正在成型但没有定型, 对世界有一定认识但远没有清醒认识的时候, 似是而非, 似懂非懂, 懵懵懂懂, 正是最需要管理、引导、疏导、指导的关键时期, 管理得法, 指导到位, 对学生人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 敢管、会管、能管、管好就成为我们必须去做并且做好的重要工作, 也是学校长效发展、提高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向细节要质量
细节是一种习惯, 不关注细节不养成习惯就不会有快速的提高。所以关注学生的书写品质、书写速度、书写的准确度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 对所有的课堂作业要限时限量, 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动作, 在规范上做文章, 改作业要和改考试卷一样, 只在错误的地方做标记, 所有作业都要给一个分数, 把每次练习都当成考试, 扎扎实实地打基础。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纠错本, 把改正错误当成提高自身学习质量的一次机会。
四、向基础要质量
基础是一种能力, 基础就是分数。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拔高有提高。在考试中, 百分之八十的考题是基础, 抓好基础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不能一味追求“高、大、全”, 死啃“偏、难、怪”, 靡费时日而收效甚微。我们要从打基础做起, 夯实基础就是把根基扎好扎牢, 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我们要追求“质量进度”, 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进度, 切忌做成“夹生饭”。
五、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之道, “道”在课堂。教师的理想追求在课堂之中呈现。好的教学, 源于我们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源于我们对自身的认同。一个高尚高雅高贵的教师, 他的人生是有境界的, 他的胸襟、气度、风度在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用心灵、思想与每一颗心沟通、交流、对话, 他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充满灵动、充满活力的, 他会千方百计地让每一个生命在他人格光芒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课堂之美, “美”在课堂。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文化, 课堂教学不能没有美感, 每一节课都应该是美的讲堂, 让师生共同受到美的熏陶, 得到美的享受。它应该是一个文化过程, 高效课堂应增加教学的文化含量, 提高教育的文化内涵, 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传播文化, 实现文化的传承是关键, 各科教学都必须讲文化、有文化。因此, 每位教师都要尝试全方位、全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阅读教学, 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精彩世界”, 就是要给各学科课堂教学增添一些色彩和柔和的气息, 给各学科课堂教学增设文化的风味, 另辟蹊径帮助学生学好各个学科。比如, 英语学科增加一些英语格言、故事、笑话、风俗民情等;数、理、化增加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内容,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就存在于现实中, 每个人都在用、都在做, 消除他们对学科的恐惧感, 认识到学好这些学科, 并不需要特别的聪明才智, 每个人都会学会学好;生物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政、史、地更加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阅读课程资源;音体美要增加相关的学科内容。总之, 要想方设法使课堂美起来, 活起来, 动起来, 精彩起来, 丰满起来。
课堂之术, “术”在课堂。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创新是一种能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课堂的精彩生动。我们要调动教学的一切元素, 让每一次师生对话, 每一次目光接触, 以及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都丰富精彩起来, 授课者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层层剖析, 让听课者怦然心动, 产生情感的体验与领悟, 增强学习的专注力与理解力, 展现教学魅力, 形成教学风格。
课堂之效, “效”在课堂。课堂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 没有高效课堂就没有质量, 我们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调动一切因素, 使学生尽可能多而快地掌握知识, 学会技巧。我们要关注传授知识的“成活率”和“存活率”, 从而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做到养教结合, 以文养教, 以文促教, 一手抓质量, 一手抓文化,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刚柔并济, 软硬兼施, 通过提高软实力来提高硬实力。万事万物的终极结局都要有一个终端“产品”或者“成果”, 教育教学也不例外, 但我认为这个“产品”的名称应该是“人品”, 他的真正意义在于你培养造就了“什么品质品位品牌的人”。这种“人品”是熏陶浸染潜移默化的结果, 是理想、文化、技能等所有元素整合的高度集中的最高体现, 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复制而来的人。这利在当时, 功在千秋, 即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 历久弥新, 历久弥强, 历久弥坚, 历久弥远, 这样的“产品”才能站得住, 站得稳, 站得好, 站得直, 站得有意趣, 站得有尊严。这就是课堂之“效”。
六、向时间要质量
主题教学法探析 篇9
目前,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国家把职业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的思路上不断明确, 在办学思想上实现了重大转变。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向社会输入合格的、优质的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的生源状况, 如何将主题教学法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探究的:
以人为本的“主题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活动着的个体, 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是对人的潜能、智慧的充分信任, 是对人的自由、民主和完善人格的追求。必须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有需求、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 善于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 设身处地体验、理解别人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师生共同讨论、协商、交流
传统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是上下关系, 顺从关系, 很少有平等关系的体现。到目前为止, 也不能说所有的教师都能真正做到以平等的关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在教学中, 教师们常按自己设计好的较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 有时教师为了上好课也是煞费苦心精心安排, 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呢?这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责备学生的不是, 应该要静下心来寻找原因: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角色, 没有把教和学充分结合起来, 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或设计教学环节时都适当的转换一下角度, 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 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心理、状态、情感流露等情况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 适度引导。而不是不顾学生的心灵感受, 只按自己设计好的内容强硬的灌输给学生, 那是不可取的。教师在主题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作用, 使教与学能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处在发展时期, 无论是生理心理上的发育还是成长发育, 都处在一个形成时期和逐渐成熟定型时期。对于他们来说, 他们身心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潜藏着极大的可塑性。所以, 在主题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可塑性,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 相对的来说, 个性较强, 这不是坏事, 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情感表达, 艺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弹性, 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 遇到问题时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票否决”, 要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论是用语言或是艺术形式。否则, 过分压制会让学生畏缩不前, 不敢打开想像的闸门, 不敢展开理想的翅膀, 何谈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呢?要尽量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思考力, 同时要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会学习很重要。而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告诉学生1+1=2的结果, 让学生抓住一个点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点深入下去,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综合分析实践,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认知心理学代表布鲁纳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的确,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与学生自身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主题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主题教学法具有针对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而不是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形式就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兴趣有了, 积极性才会提高, 积极性有了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4.给学生一个自信的世界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认识能力和性格差异等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身为教师, 我们应该注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尤其是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 一些学生由于自己的接受力较慢, 也很努力但还是做的不够好, 往往会有很强的自卑感。这时, 教师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对其很冷漠, 任其发展, 那么这些学生可能会就此滑下去, 甚至自暴自弃。如果对其关爱有加, 不放弃, 多鼓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鼓励学生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话语要真实, 不能空洞。指导学生时要有恰当的切入点, 给出的建议应该是有效的建议, 不能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样的话效果会大不相同。其实, 对于学生来说, 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手势都会使他们倍感鼓舞,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信任、积极的期望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基础。要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成果, 相信原来自己也可以做的很好, 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决心。自信心是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基础, 自信心可以让学生朝气蓬勃。作为教师, 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竖立起坚强的自信心, 给学生一个自信的世界, 让他们在自信中、快乐中学习。
主题教学中的师生“换位”互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要踏入社会, 面临着要接受社会的巨大挑战和考验, 所以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历程中, 我们不但传授书本上的知识, 还要传授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以便他们将来能顺利的踏入社会, 积极的为社会作贡献。
在主题教学过程中, 结合具体情况设置一些环节, 实行师生“换位”互动。让学生们走上“讲台”把自己的作品、想法等介绍给大家, 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通过这种师生“换位”互动的探究, 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毕业后进入这一阶段学习的, 与社会接触较少, 虽然性格上有很大差别, 但大多数同学在老师或众人面前还是比较羞涩, 该说的话不敢说, 不善于表达自己。基于这一状况, 运用主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是非常适合的, 主题教学法的互动性很强, 老师和学生同时动起来。实行了师生角色的“换位”互动。在互动过程中, 鼓励学生多说话, 营造这种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 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可能刚开始会有少部分较内向的同学甚至不敢也不愿意走上“讲台”, 这时不要强迫他们, 要多鼓励, 只要能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就是好的开端。经过多次的锻炼, 同学们会变得由不愿“演讲”到积极主动、情绪饱满、大大方方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一阶段艺术类的学生, 相对的来说, 文化基础较薄弱, 对于事物或作品等不知该如何表达。面对杰作甚至是自己设计的作品, 只知道它美或不美, 但美在何处?为何不美?说不出所以然。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审美角度或者是没有切实的把思想情感和精力投入到作品的设计中, 没有感觉, 没有兴趣, 没有激情, 没有理性的升华。
主题教学是研究性的学习, 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的内容和任务来自现实之中。从调查收集信息 (灵感源) ——处理分析信息——造型表达——主题——展开实验性研究等等, 它是一系列的学习实践过程。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 每个过程都是由学生积极思维, 动手实践完成的, 所以每个过程学生都有深刻的体会, 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对事物或作品进行阐述, 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积极思维、动手实践的, 所以对自己的作品有很深的理解, 可以有感而发进行阐述, 即使刚开始他们表达的不是很确切也没关系, 鼓励学生多说话, 去掉学生的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 他们的语言表达会较流畅且贴切。
3. 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主题教学法是以“工作室”课程形式为主导, 学生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环境中学习探索研究, 发现问题时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随时沟通交流, 每一阶段都要总结研讨交流, 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说一说, 互相交流,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4. 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 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主题教学法中, 没有固定的教材, 没有讲义。因为流行的趋势不同, 企业的要求不一样, 许多因素都在发生变化, 不可能象传统教学那样拿一个既定的教材去教学生。每次都要重新拟定主题, 每个学生涉及的主题不同、切入点也会不同,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思维、表达的形式、效果就会有很大差异。主题教学法培养是原创性的设计,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锻炼有很好的作用。
主题教学法中, 师生在“探究”、“互动”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想法, 增进双向沟通,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 变传授知识为指导学生学习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起到一个助力者的作用) , 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 旺盛的精力, 舒畅的心情, 使学生敢于探索、乐于探索, 培养创新意识进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任何课, 最终目的教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 能够自己去探究, 自己去辨析, 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主题教学模式就是遵循这一设想的, 它由原来的“教”达到“不教”, 使学生原先的“学会”达到“会学”,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思考创作, 从作品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主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人能力的培养, 倡导理念为先, 主题教学法的实施关键不在与形式上的参照, 而在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转变, 真正把握主题教学法的观念和内涵, 以适应社会、市场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
摘要: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刻板、教条, 主题教学法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打破了以前单元性的个体教学, 由传统的个体教学转向团队教学。是体验式的理解的教学方式, 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它好比一个跑道, 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世界创新之父德波诺曾说过“中国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反应式的惯性思维, 缺乏设计思维, 过于重视过去的经历, 不重视对将来怎样设计。所以中国文化延续性很强, 顽固性也很强”。可见, 主题教学法的出现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启发, 是人才教育模式的培养。可以说它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创新思维,“换位”互动,鼓励
参考文献
主题网络教学 篇10
一、科学设计和选择历史教学主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主题模式教学, 必须要认识到科学的设计和选择主题是关键, 主题选择的成败会影响到课堂的整体效果, 同时也要求教师将教材分成一个个模块和单元, 并且能够对教材有良好的把控和理解。每一个历史模块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主题设计, 这样在开展教学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教学的针对性也更显著。教师在科学设计和选择历史教学主题时,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师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教学要求和标准, 同时也要结合教育改革趋势, 将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充分发挥主题模式教学的作用。
2.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进而设计和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要求以及教学要求的主题, 以便更好地为高中历史教学服务。
3.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总结历史教材中每一课、单元、模块的主题, 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梳理历史知识, 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例如, 教师在讲解“辛亥革命”这一课时, 首先可以让学生认真研读和分析这一课的内容, 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予引导。学生除了要对本课的主题有一个了解外, 还要结合本单元的主题, 这样才能够使主题设计更加科学和完善。结合本单元所要讲解的内容和课程要求, 本课的内容就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即结束了多年的封建帝制, 成为我国建设新型国家的新起点。
二、根据主题理清历史教学线索
在确定好教学主题之后, 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把控, 以确定教学主线, 找准教学线索, 从而理清教学内容, 将主题作为整个教学的突破口,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在梳理好历史教学的线索之后, 学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思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这样在学生投入历史课堂时就能更加专心,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 在讲解到“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 教师在将教学主题确定为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后, 将教学线索确定为哥伦布环球航行为后世以及整个人类留下了哪些财富?当学生明白了这一课的主题和线索之后, 就会对这一课的历史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于哥伦布环球航行留下的财富———开辟的新航路, 以及留存下来的历史印记等的理解会更深刻。
又如, 在讲解“生命起源”这一课时, 选定的主题为达尔文著作的进化论, 根据主题对这一课的教学线索进行梳理之后, 可以将线索定为进化论的产生和传播。根据教学线索, 学生会将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铭记于心, 随着更多历史知识的学习, 进而会将这些脉络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真正实现主题教学模式的价值。
三、通过教学拓展升华主题价值
教师开展高中历史主题模式教学, 在确定教学主题和线索之后, 还要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拓展, 使这些内容更好地服务于主题, 充分发挥主题模式教学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在确定主题和理清线索之后, 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突出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历史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之外, 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使这些内容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 彰显历史主题。当然, 拓展内容也不是随意和没有章法的, 在拓展内容时要选择有序和集中的内容, 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选取, 避免拓展内容中出现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要将拓展中心选定为主题, 这样才更有深度, 拓展的历史内容也更加突出主题。由于主题模式教学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的统一, 因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拓展内容, 如可以将主题展开, 或者是搜集大量的历史相关资料作为补充等。例如, 在“罗斯福新政”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对罗斯福毁掉田地以及收获粮食的行为很不理解,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就这些内容对教学主题进行拓展, 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让学生明白其做法是帮助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的一种选择, 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粮食价格, 减少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四、结语
“项目主题式”教学推进策略 篇11
一、认识风筝:选择主题,培植技术设计欲望
设计是一种“有目地的创作行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通过活动中的一系列思考、讨论、交流产生设计欲望。
1.从生活需求出发,激发设计兴趣
学生在创作和学习时,倘若内容和题材是学生比较熟悉并与他们生活有关,其学习兴趣和效率就会倍增。所以,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服务。放风筝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于是,笔者把四年级劳技《风筝的设计与制作》和四年级美术《风筝风筝飞上天》这两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我爱风筝”这个项目主题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以任务驱动为契机,明确设计目标
要使学生会设计,教师首先应做实做足课前调查,并对学生的课前调查作指导,使之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我爱风筝”这个项目活动,其目标是让学生搜集各种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风筝,举行一次放风筝比赛。据此设计了“认识风筝” “巧手秀风筝”“风筝飞蓝天”三个主题活动。在各组设计方案前,引导学生对风筝起源、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风筝骨架的类型特点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利用网络、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信息资料,有的把信息记录在摘录卡上,有的以《风筝知识小报》的形式呈现。这样的调查活动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丰富学生的信息,还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风筝艺术,激发他们对探究风筝的兴趣,从而产生设计的欲望。
二、巧手秀风筝:设计方案,应用技术设计实践
项目主题的设计原则应是题目范围小,切合实际,力所能及。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浅薄,各项技能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设计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如何确立适合自己的、能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力所能及的渠道获得解决,那就需要教师从中积极发挥作用,变更多的“教”为“引”,为学生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帮助。
1.适时点拨,突破设计难点
每一件设计都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设计的关键环节,采取提问、追问、友情提示、引发讨论等方式,帮助纠正差错,使学生想得更多、更细、更深,帮助学生提高设计能力。笔者从学生初步制定的设计方案来看,发现他们许多细节没有考虑到,如:扎骨架时绑线的方法,两根竹篾条的位置,提线的长度等。如果教师不及时干预跟进,那么“设计方案”这一环节纯粹是画蛇添足。笔者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困惑加以适时点拨,如绑扎骨架,提醒学生线缠多了加重风筝的重量,可以采用“X”形缠绕法固定骨架比较合理;扎骨架,两根竹条的位置,上下比例应该是3∶8,左右是4∶4的关系;提线长度应取风筝面宽度的2倍长最为适宜……这样适时点拨,使学生的设计更规范,又非常自然地帮助学生突破知识、技能上的重难点。
2.作品欣赏,拓展设计思路
在完善设计方案前,教师应呈现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风筝范例,引导学生学习评价这些作品,指出作品中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并能提出合理化、具有特色的改进举措,形成自己理想的方案构思。首先让学生从作品的外形、材料的利用等方面去对范例进行分析“你准备怎样改制原先设计的风筝呢?”学生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把要完成的作品与先前学到的技术经验联系起来,如在作品的外观造型、尺寸大小、工艺制作、材料选用、颜色搭配等方面去构思作品,画出作品草图并简单说明设计的原则和用途。最后交流各自的方案“你是怎么设计的?听了同学的设想,你觉得可以怎样调整原来的设计?”在师生和生生的智慧碰撞中,学生的设计方案变得更加成熟,考虑问题更全面(见表1)。
风筝的设计
作品
主题菱形风筝合作组梦想组合
工具
及材料美工刀、直尺、剪刀、胶水(透明胶)、颜料、棉线、拷贝纸、竹篾条
制作
步骤第一步绑扎第二步绷线第三步黏糊第四步拴提线第五步美化
图
解
注意
事项①找准中心线;②“X”形缠绕法①扎系牢固①先糊再裁;②胶水不能太多①长度取风筝面宽度的2倍长为适宜①待胶水6成干后再上色;②尾线不要太长
表1
三、风筝飞蓝天:实践探索,完善技术设计意识
加工制作是技术思维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设计能力的体现。通过制作过程,将观念形态的图样与被加工的原材料逐渐趋向结合,直到统一,共同转化为劳动的制品,从而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做中学”获得技术知识,产生设计需求,并在不断完善设计的亲身体验中认识技术和劳动的价值,养成爱劳动的情感和意识。
1.规范操作,增强技术指导
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演示的整个过程中,若能在某些环节上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及时地启发学生,让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能和教师的讲解演示活动相配合,那么这将规范学生的操作,使其正确掌握劳技课的基本技能和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绑扎风筝”教学为例,当学生基本了解制作风筝所需的工具材料后,教师提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准竹篾条的中心线?”学生说“可用尺子量出它的中心点”,教师随即把小刀刀口支在竹篾条的中心线上,出现了竹篾条左右不平衡,教师及时追问:“竹篾条两边不平衡怎么办呢?”随后又有学生说“在轻的一边缠点胶带加重”,“还可以移动中心线”。这时,教师提醒学生“制作作品要讲究规范操作,竹篾条重的一边可以用小刀修薄,直至两边平衡为止,这种方法更科学”。如此适时点拨,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宝贵的意见和改进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更让学生长智慧。
2.深度反思,调动设计拓展
作品是设计的具体展现,也是学生反思、改进设计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学生容易发现制作时考虑不到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设计,最终在学习他人、完善自己的基础上形成更完美的新的设计。如开展“风筝飞蓝天”主题活动时,教师请学生带着自己做的风筝去操场放飞,孩子们在放飞中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风筝飞上天,而有的却飞不起来?为什么有的风筝在空中“翻跟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风筝靠什么飞上天?怎么才能飞得平稳?为什么有的风筝小而轻飞不上去,而那些又大又重的反而飞得高飞得远呢?这些都是风筝制作的技术含量问题,能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就会发现这是跟风筝骨架的轻重有关,跟风筝尾线的长短有关,还跟风筝的形状、所选取的材料有关。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反思,学生由此经历反复思考、交流、改进的过程,对风筝的设计有更多的启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就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技术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资源,在教学中开展有效的“项目主题式”活动,必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亮学生的技术意识,他们也就能设计制作出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注:本文所选课例来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主题五《风筝的设计与制作》)
主题网络教学 篇12
一、设定主题, 将实验带进教室
生物实验通常较为复杂, 所需要的实验条件较多、困难较大, 为了克服客观条件的限制, 可以试着把生物实验引入教室, 开展学生亲自参与的全班组实验, 这种实验教学法不仅推动了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普及, 而且也积极培育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在将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引入班级之前, 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设定实验主题, 明确实验目标和方向, 给学生讲解具体的实验步骤, 使实验教学能够有步骤、有规划地开展。
例如, 当学习“生物多样性”这一单元时, 可以采取全员参与的班组式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负责将全体学生组织起来, 为学生设定实验主题:多种生物生活习性的探究;同时明确实验目标:通过实验分析并总结各种生物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等, 并得出自己的理论系统。
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养一个小生物, 例如, 种植一小盆植物, 饲养一只小动物, 并负责水分、养分等的维护, 通过这一系列过程获取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特征等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获得了直接体验, 从而收获了知识。
在学生收获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引入照相机、摄像机或网络信息设备与多媒体工具等, 发挥这些现代化技术工具特有的截图、播放等功能, 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获取形象化信息, 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 达到理解认识上的升华。同时, 通过网络还能搜索到各种动植物的相关资料, 其中包含大量关于动植物生长的信息, 在理论信息与实践经验双向带动下, 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这种主题设置、分层引导的方法有效地将理论学习、实践探究以及计算机模拟紧密联系起来, 达到了逐层深入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分工合作, 将实验目标分层处理
初中生物中有一些知识项目的实验过程较为复杂, 单纯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 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实验、分层合作的方式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热情。
例如, 在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知识项目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实验小组, 同时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过程, 确保学生的知识技能逐层得到推进和拓展。
层次一:基础性目标。
这一层次的实验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 能够独立准确地进行实验。例如, 基础的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临时装片的相关制作、处理方法等。
层次二:发展性目标。
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这一实验中的关键实验方法和技能。例如, 能够高效、准确地利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识别目标物;能够独立制作临时装片, 并能达到要求的标准和精度;能够自行绘制生物图, 能够很好地掌握细胞染色方法。
层次三:拓展性目标。
这一环节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例如, 力图使学生可以自行制作精度较高的临时装片, 可以规范、自如地凭借高倍显微镜来察看目标物, 同时也可以根据其他实验过程来自行设计实验步骤, 开展实验活动。
针对“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知识项目,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层次感较强、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素材, 通过科学分配实验材料来拉开实验的难易水平。例如, 洋葱、大蒜等植物的根尖是比较易于观察的实验材料;对应的豆类植物等的根尖材料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则相对复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实验材料, 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 同时也能提高并拓展学生的生物实验才能, 以此实现对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等对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分步骤培养, 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最终达到这三层目标。还要培养小组学生互相帮助、相互讨论、彼此协作等能力, 使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获得更多的能力。
三、走到课外, 将实验引向自然
生物学科是对大自然一切有生命物体的性质、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的研究。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 其研究不能局限于课堂, 而是要走进客观世界、走进大自然, 让大自然成为学生的实验基地。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可以有效补充、拓展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这种实验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掌握生物生命运动规律, 体会到自然界生物的神奇力量。
教师要善于寻找客观实验条件, 抓住每一个时机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现实的实验条件, 引领学生走向真实的大自然, 观察、体会并了解各种生物的生长规律、生命特征等。
例如, 在学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制造者”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城市周边的蔬菜大棚, 将蔬菜大棚作为学生的实验基地, 让学生组织成立研究小组, 深入观察各种蔬菜的生长特征, 以星期、月份为单位获取信息, 形成记录, 其中包括蔬菜植物种类、生长特点、种植结构等内容, 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获取最直接的信息, 获得最直接的灵感。
而对于“开花与结果”这一课, 教师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蔬菜栽培基地, 让学生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学生一边听取教师的讲解, 一边观赏植物, 感受植物的生长与栽培过程, 通过这种实践方式来使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 体会蔬菜开花与结果的特征, 学生可以就无土栽培技术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局限, 丰富了学习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课外实验, 养成学生主动深入大自然、进入人工培育基地主动观察、询问与探究的良好习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究与学习, 学生的知识量自然能获得提升, 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客观自然环境中的生物, 学生甚至能够凭借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实验总结出自己的见解与感想, 创新知识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 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 结合所学知识, 采取兴趣引导等方法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良好的生物学认知能力, 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姚志宏.四环节, 闪光的钥匙——浅谈如何上好生物探究性实验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6) .
[2]金水丽.用“多元智能”审视“生物学习评价”[J].中学生物学, 2008 (24) .
[3]李玉波.探究性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10) .
【主题网络教学】推荐阅读:
主题网络08-17
小司机主题网络12-14
网络文明教育主题班会10-15
走出“网络沉迷”主题班会11-05
主题网络评论征文范文11-19
幼儿园主题网络设计10-24
戒除网络游戏主题班会12-16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队会05-27
中班五官的主题网络图06-05
“我与网络”主题班会活动方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