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

2024-09-19

小儿泄泻(精选8篇)

小儿泄泻 篇1

泄泻, 是排便次数明显增多, 粪便稀薄, 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病在《内经》中称“泄”有“乳泄”、“冻泻”、“孙泻”之说;在《难经》中有五泻之分;汉唐时代称为“夏痢”,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今天我要探讨的是小儿泄泻的治疗。在现代医学中称为消化不良, 是小儿常见病之一。重症患儿还可产生脱水, 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 临症时必须十分注意。笔者20多年来, 收治了数百名此种患儿, 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将最典型的1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0例小儿泄泻患者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63例, 占42%;女87例, 占58%, 年龄在6个月~8岁之间, 病程最短l天, 最长1个月。

2 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操作, 一般是先头面, 次上肢, 再胸腹、腹背, 最后下肢。 (1) 患者坐位, 医者立于其左侧, 左手轻握其左手, 用右手推脾经, 补大肠、补小肠、掐四横纹、推胃经、运板门、运内八卦、运土入水、分大横纹、推三关、推六腑; (2) 患者抑卧, 医者立于其右侧, 揉中脘, 分腹阴阳、摩腹、揉脐、按天枢、搓丹田; (3) 患者俯卧:医者立于其左侧, 揉腹部, 推脊柱, 推七节骨, 倒龟尾, 捏脊; (4) 患者仰卧, 医者立于其右侧, 按足三里, 揉三阴交, 推涌泉。

随证加减、寒、湿泻:重用补脾胃经, 推三关, 补大肠, 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鱼尾、按足三里, 加揉外劳宫。湿热泻:重用退六腑, 清脾胃经、清大小肠、揉天枢;加推天河水。伤食泻:重用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按天枢、揉龟尾、摩腹。脾虚泻:重用补脾经, 补大肠、推三关, 摩腹揉脐, 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 捏脊。另外, 腹痛甚者加拿肚角, 掐上马, 掐一窝蜂、掐端正, 揉外劳宫。惊吓者, 加按小天心, 掐一窝蜂, 清肝经, 掐五指节, 掐总筋, 清天河水, 清心经, 推攒竹, 按百会, 揉耳后高骨, 发热者加用清天河水, 退六腑, 推三关, 掐十宣、掐二扇门, 揉小天心, 打马过河, 拿风池, 刮天柱骨, 拿大椎, 推脊柱, 推涌泉。

3 治疗时间

治疗1次者37例;2~5次者59例;6~10次者36例;11~15次者13例, 16次以上者5例。每日治疗1次, 每次治疗20分钟左右。

4 疗效标准

痊愈:泄泻停止, 饮食正常;好转:泄泻次数明显减少, 其它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大便次数未见减少, 其它症状无改变。

5 治疗结果

经推拿治疗痊愈者126例, 占84%;好转者2例, 占14%;无效者2例, 占2%, 总有效率达98%。

6 随访

对126例痊愈者随访了60例。其中治疗结束1周以内者10例;l~2周者22例;2周~1月者19例, 1月以上者9例。随访结果满意。无任何症状者45例;偶有泄泻者12例;大便有少许水样者3例, 但都比治疗前, 症状明显减轻。

7 病案举例

蔡某, 男, 9个月。腹泻并伴有呕吐, 大便呈现溏泻, 1日10次左右, 已2天, 来我院就诊时, 患儿严重脱水, 采用上法, 经3次治疗, 即愈。

杨某, 女, 1岁半。腹泻1月余, 每日4~5次, 面黄消瘦, 食欲不振, 食后即便, 粪便中夹有食物残渣, 采用上法, 经7次治疗而愈。

8 体会

推拿手法能调节脏腑功能, 促进消化和吸收。在腹部和腰背部进行推拿能促进胃肠血液和淋巴液循环, 增强胃肠迂动, 可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儿推拿广义总论》曰:“然治当分六阴六阳……;外呼 (在体表做推拿) 内应 (体内有反应) , 三关取热, 六腑取凉……;推上三关为热为补, 推下六腑为凉为泄……, 进退之方, 需要熟审。”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生机逢勃, 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也具有抵抗力差, 容易发病, 传变较快, 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

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其治疗 (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数或时间) 与成人推拿有所不同, 其手法特别强调要轻快、柔和、平稳扎实, 穴位除常用的少数经穴、奇穴外, 多数穴位为小儿所特有, 并多分布在两肘以下。这些特有穴位的主治作用及其分布特点, 给临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如治寒湿泻重推三关, 揉外劳宫, 可温阳散寒;培补脾经, 揉脐与按揉足三里, 能健脾化湿, 温中散寒;补大肠, 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 能温中止泻。治湿热泄泻中清脾胃经, 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 揉天枢, 可清利肠腑湿热积滞;推六腑, 清小肠, 可清热利尿除湿;配推天河水, 以理肠止泻。治伤食泻中, 用补脾经, 揉中脘, 运内八卦, 揉板门, 摩腹, 可健脾和胃, 行滞消食;, 清大肠, 揉天枢, 可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 以理肠止泻。治脾虚泻中, 应补脾经, 补大肠, 可健脾益气, 固肠止泻;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 温阳补中, 配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 以温阳止泻。《医学心悟·泄泻》曰:“湿多呈五泻, 泻之属湿也, 名以。然有湿热, 有湿寒, 有食积, 有脾虚, 有肾虚, 偕能致泻, 宜分而治之。”根据临床经验, 无论哪种泄泻, 如配合捏脊疗法, 则疗效更佳。

小儿泄泻各种症状, 有单一出观者, 亦有合并出现者, 亦有互相传化者。所以各种治法应随症灵活选用手法和穴位。此外, 在治疗时, 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嘱家长合理喂养, 定时、定量, 辅助食品不宜增添过早, 断奶宜在春秋季节; (2) 防止感受风寒和暑湿, 以免病情加重; (3) 禁食生冷、油腻、鱼腥等食物。

关键词:小儿泄泻,推拿治疗,小儿推拿

小儿泄泻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脾虚泄泻患儿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6个月~5岁,病程2周~2个月。全部病例均无出现脱水,治疗期间均未使用抗生素。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病程>2周,大便次数较多,>3次/日,伴有大便量或性状的改变(大便量多,多为不成型便),大便规检查可见未消化食物或少量脂肪滴[1,2]。②中医诊断标准: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3]。

治疗方法:以加味四君子湯为主方。方药组成:党参6~10g,白术4~8g,茯苓6~10g,甘草1.5~2g,鸡内金4~6g,淮山6~10g,焦山楂4~8g,炒麦芽4~6g,炒米5~10g。日1剂,水煎2次,滤渣取汁70~150ml。分3次温服,疗程1周。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儿科学》、《中医病YGH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疗效评定标准[4]。①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化验正常;②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消失;③未愈:症状未改善。

结果

本组38例患儿中,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2.1%,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讨论

泄泻本为小儿常见疾病,因小儿时期器官及机能正在生长发育,但都处于“幼稚、娇嫩未壮”的阶段,小儿脾胃尤为突出,故有“脾常不足”之说,从病因病机上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胃小且弱,若后天调护失宜,营养失调,或久病迁延不愈,致使脾失运化,胃失受纳,清浊升降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气不升,湿渍大肠则致泄泻。而泄泻日久亦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濡养形神,则出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等症状。故治疗上应以健脾益气,助运止泻为原则。脾健则湿自去,湿去则泻自止。故方用党参益气健脾,白术补气补脾,燥湿利水,茯苓健脾渗湿,合甘草为四君子汤,共同益气健脾,以复脾胃之运化,治其本也。辅以淮山益气养阴,健脾化湿,焦山楂、炒麦芽、炒米、鸡内金消食化积,助运止泻。诸药配伍,共奏健脾和胃、去湿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调节胃肠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白术油有镇静作用,可抑制肠蠕动;茯苓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焦山楂、炒麦芽、炒米对胃肠道有收敛作用。故本组采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等原因的限制,本项研究采用的是小样本的临床观察,在疗效评价方面可能存在误差,有待进一步研究评定。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6.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

3 王平.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56.

4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8.

中医辨治小儿泄泻临床探讨 篇3

1风湿飧泄

患儿, 男, 1岁, 感受风邪鼻塞流涕, 给口服感冒药上述症状渐愈出现腹泻, 大便日达4~10次, 食则腹痛, 腹泻前多哭闹, 泻多完谷, 小便清而短, 乏力, 面色清白, 指纹浮红, 达气关, 舌淡苔白滑。曾给西药抗感染, 保护肠黏膜, 调节肠道菌群、止泻治疗, 疗效不显, 据症状此即《内经》所谓“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腹痛而泻出完谷者, 此肝气乘脾, 经云:“脾病者, 虚则腹痛肠鸣, 飧泄食不化”。用痛泄要方:炒白术3 g, 陈皮2 g, 煨防风2 g, 炒白芍3 g, 白茯苓6 g, 生麦芽3 g, 2剂后大便减至2~3次, 基本成形, 无明显腹痛, 唯懒言少动, 不思饮食;原方加干姜0.5 g, 砂仁 (后下) 1 g, 甘松1 g, 2剂后泻止胃气健。

按:此症内科多见, 儿科实际亦不少见, 医者往往误认为食积化泻或误认为食积为患, 而不知肝旺生风乘脾湿停为病, 以致邪气逗留, 乃为洞泻。《内经》云:“久风为飧泄。”临床为中医者不可不深究《内经》。

2虚寒久泻

患儿, 男, 3岁, 间断腹泻2个月, 严重时每日大便10余次, 泻下清谷, 伴纳食不香, 睡眠露睛, 易惊多汗, 小便短少。曾住院3次 (其中儿童医院1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断, 时有好转, 终未根除。患儿平素多食易胀, 夏秋季嗜食生冷瓜果, 初诊:神疲倦怠, 面色苍白, 乏力懒言, 四肢欠温, 舌质淡红, 苔薄白。治则温中散寒, 健脾渗湿;西洋参 (先煎) 3 g, 炮附片 (先煎) 2 g, 炒白术5 g, 泽泻3 g, 炒山药6 g, 炒扁豆5 g, 干姜1 g, 云茯苓5 g, 车前子 (包煎) 2 g, 猪苓3 g, 木瓜2 g, 砂仁 (后下) 1 g, 服2剂痊愈。

按:《内经·素问》云“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又因小儿“脾常不足”, 体质属“稚阴稚阳”, 往往因过食生冷不洁之品易致腹泻。如失治误治病程日久, 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治本病用附子理中丸合四苓散加木瓜、车前子、砂仁;一是增强止泻之功, 利小便乃实大便, 二是木瓜、砂仁合用, 木瓜酸收涩肠, 既止泻又防利水太过[1], 砂仁温中散寒, 醒脾开胃止泻, 临床用治脾肾阳虚寒湿内停之久泻, 屡用屡验。

3暑邪致泻

患儿, 男, 9岁。外出旅游不慎感受暑邪, 先发热头痛后腹泻、腹痛, 大便如水注, 有少许黏液, 腥而臭秽, 时时恶人, 小便短黄, 舌红苔微薄黄, 输液2 d仍发热、腹泻, 给中药治疗, 广藿香6 g, 紫苏6 g, 白芷5 g, 滑石9 g, 车前子 (包煎) 9 g, 生葛根12 g, 黄芩9 g, 黄连3 g, 炒扁豆6 g, 炒白芍9 g, 木香5 g, 2剂热退泻缓, 再服2剂痊愈。

按:夏秋季节, 暑气当令, 气候炎热, 雨水较多, 湿热交蒸, 小儿脏腑娇嫩, 易感触致病, 暑热之邪伤人最速, 易耗津气, 故每致热迫大肠, 骤成暴泄, 经云:“湿胜则濡泄”。故夏秋季节之泻泄多见湿热泻, 是临床常见病;治疗原则, 清热解暑, 利湿止泻。

4湿邪致泻

患儿, 男, 7岁, 久居湿地, 感受潮湿, 肝胃两伤, 泄泻时缓时续近半年, 上腹胀满, 晨起泛恶, 腹泻时痛, 神疲倦怠, 小便短少, 脉濡苔白腻, 已反复多方就医服用中西药无明显疗效。初诊用胃苓汤:陈皮6 g, 苍术6 g, 大腹皮6 g, 厚朴3 g, 云苓15 g, 猪苓6 g, 姜半夏6 g, 泽泻6 g, 炒苡仁9 g, 炒麦芽6 g, 3剂后泻泄渐止, 但大便仍不成形, 恶心感明显减退, 小便量较前增多, 食欲好转, 此是湿邪减退, 脾气仍虚之象;再诊二方:炒扁豆6 g, 莲子肉6 g, 炒苡米9 g, 白茯苓12 g, 佩兰3 g, 西洋参2 g, 砂仁 (后下) 2 g, 陈皮6 g, 姜半夏6 g, 竹茹6 g, 生麦芽6 g, 泽泻6 g, 红枣3枚3剂后食欲好, 大便成形, 无呕恶, 舌苔薄, 唯多食易胀, 偶嗳气, 此乃脾胃功能渐复, 后用健脾益气, 调中醒胃之法,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变化3剂, 病情渐愈。

按:泄泻与脾关系最密切, 盖脾喜燥而恶湿, 湿浊最伤脾, 所以古人云:“湿多成五泻”, 泄泻有多种不同因素, 但未有不源于湿者, 利湿乃是治泄泻的一个主要法则;《景岳全书》指出“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5燥邪致泻

患儿, 女, 2岁, 初秋时节患病, 先身热微咳, 给服西药抗感染, 止咳剂2 d无效, 发病第2日出现腹泻, 大便日达4~6次, 呈稀糊便或稀水便, 发热时体温波动于37.4℃~37.9℃, 患儿精神好, 食欲未受影响, 阵发性干咳, 不停索水, 唇干, 舌红干燥无苔, 此即燥邪犯肺下迫大肠, 炒黄芩3 g, 阿胶 (烊化) 3 g, 地骨皮5 g, 桔梗3 g, 莲子肉5 g, 生山药5 g, 枇杷叶6 g, 桑白皮3 g, 生甘草3 g, 粳米1小把, 3剂后热退、咳平、泻止, 精神活泼与平常无异。

按:燥邪致病多见秋季, 亦见冬春二季,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为时令燥气所伤, 因误治致肺气闭塞, 肺中之燥热无处可宣, 势必下移大肠, 胃肠之津液, 随泻而泄, 唯以清金润燥之剂, 洁流清源, 上下兼治, 不止泻而泻自止。笔者治此病以地骨皮为君药, 阿胶为臣药, 佐以炒黄芩、莲子肉、炒山药, 使以桑白皮、桔梗、粳米, 药味虽少, 验之临床, 疗效突出。

6火邪致泻

患儿, 女, 3岁, 患儿不思饮食2周, 口味臭秽, 大便不爽, 日便3~4次, 腥臭且难闻, 量多糟杂不化, 小便清长, 睡眠不安, 烦躁夜啼面黄肌瘦, 精神倦怠, 腹胀压之皱眉, 舌苔白, 指纹紫滞, 曾给中西药治疗, 间断发低热, 无明显疗效;给清热导滞, 行气和中之法, 焦山楂6 g, 焦槟榔3 g, 青皮3 g, 山栀3 g, 熟大黄 (后下) 2 g, 青蒿6 g, 生葛根9 g, 枳壳3 g, 神曲3 g, 炒莱菔子3 g, 服药3剂后精神食欲好转, 大便转稠, 口臭减轻, 未发热, 上方再用3剂, 食纳旺, 睡眠佳, 大便正常。

按:《幼幼集成泄泻证治》曰:“凡暴注下迫皆属火, 老黄色属肺脾实热, 宜清解。”热邪致泻常发生在夏季, 多是积热化泻;现代社会物质消费水平较高, 时下儿童多属独生子女, 家长在喂养孩子时, 多提供膏粱厚味, 高蛋白质饮食以致孩子难以消化易食积化热, 治则采用“通因通用”之法清热导滞, 消食和胃是顺其自然疗法, 若反其道而治之则易生变证。

参考文献

自拟葛根黄连汤治疗小儿泄泻 篇4

1 自拟方药物组成

葛根6~9g、黄连3~6g、广木香6~9g、炮姜3~6g、乌梅炭6~9 g、土炒白术6~9 g、陈皮6~9 g、茯苓9~15g、建曲6~9g、焦山楂6~9g、甘草3~5g。临床随症加减:呕吐者加白蔻、藿香、丁香;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腹痛伴便中带有黏液或肛周灼热发红者加熟大黄、炒白芍;有外感症状和发热者加紫苏叶、藿香、荆芥。

2 病案举例

例1:患儿,邱某,男,9月,2011年11月26日就诊。家长诉:患儿两天前外出不慎受凉,当晚出现哭闹,继而出现呕吐、流涕伴低热(T37.6℃),腹中鸣响,深夜即腹泻,先稠后稀,渐以蛋花水样便为主。次日到我市儿童医院求治,查大便轮状病毒抗体阳性,诊为轮状病毒肠炎,予“益生菌、蒙脱石散和口服补液盐”治疗,服药2日无呕吐但大便次数和量均增多,达10余次/日,即到我科求治,症见:精神不振,面色略显苍白,流清涕,大便呈蛋花水样,粪质少,小便黄少,纳差,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红现于风关之上。诊为泄泻一风寒泻。予中药治疗:葛根6g、黄连5g、广木香6g、炮姜3 g、乌梅炭6g、土炒白术6g、陈皮6g、茯苓9g、焦山楂9g、建曲9g、甘草3g、紫苏叶9g、藿香9g、荆芥9g、防风6g。服2剂,两日一剂,水煎服4~5次/日,每次30~40ml,嘱忌服奶制品,以米粉和稀饭喂养为主。药毕复诊时诉,服药1日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现大便1~2次/日,呈黄稀糊状,复查轮状病毒抗体阴性。精神可,饮食有所增加,无流涕咳嗽。予和胃健脾的中药善后,嘱可渐增加奶制品喂养。

例2:患儿王某,女,2岁1月,2012年9月23日就诊。家长诉:患儿一天前进食鸡汤和柚子后,出现腹胀腹泻,粪质酸臭夹有不化之食和少许黏液,6~7次/日,呕吐一次,未服药。今来我处就诊,现大便为黄色水样便为主,间有少许蛋花样物,伴肛周发红,干呕欲吐,腹胀明显,不思饮食,口渴,小便黄少,舌苔厚腻偏黄,指纹淡紫,稍沉迟现于风关。查大便常规:脂肪球+。诊为泄泻一伤食兼湿热。予中药治疗:葛根6g,黄连6g,熟大黄3g,广木香9g,炮姜3g,厚朴6 g,陈皮6g,茯苓10g,炒白芍9g,车前仁6g,焦山楂9g,白蔻6g,乌梅炭9g,甘草5g,大腹皮9g。两日一剂,服两剂,嘱服药后还应泻下不化之食,不可停药,待腹胀消后泄当渐止,忌油腻生冷之品。复诊时诉,大便呈黄稀糊状,1~2次/日,肛周灼热发红消失。予与开胃健脾汤药善后。

3 体会

中医认为小儿泄泻与时令气候的变化和内伤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冬春外感风寒、夏秋暑湿入侵,内应脾胃,热在阳明,湿渍大肠,而致协热下利,水泻不止。而脾喜燥而恶湿,湿易伤脾,所以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卫外顾护能力差,且不能自调冷暖,自节饮食,故常易致泄泻发生。秋季乃长夏,湿气当令,温差变化大,故小儿尤其易出现秋季腹泻。本方中以葛根生津升阳止泻;黄连、广木香燥湿清热、行气止泻;而炮姜温脾升阳,同时能制约黄连的苦寒之性而冰伏湿邪之嫌,而炮姜配黄连以其苦寒之力也可制约炮姜的温燥之性而复伤津液,黄连配炮姜治疗泄泻,是跟师四川省、成都市两级名中医冯贵明老师学得的经验配伍,同时在用量上临床中也有区别,若临床上阳虚偏重,湿邪偏轻,一般炮姜的用量大于黄连;若临床上湿邪偏重,还有化热的趋势,则黄连用量就要大于炮姜,老师临床上对于小儿两药的用量一般在3~9g之间。乌梅炒炭用既有养阴之功,又增强其收敛止泻之力,防止利下过度出现气阴两伤;用土炒白术主要是增强燥湿止泻之功,又不失益气健脾化湿之力,所以老师在临床治疗病程偏长的泄泻,有气阴两伤的更是不可缺少此2药。茯苓和陈皮健脾利水渗湿,使小肠恢复分清泌浊之功,又利于湿邪外出;山楂、建曲健脾化食。综上诸药合用针对小儿腹泻,尤其是针对秋冬季节轮状病毒肠炎高发的时节,以该药方为基础,临床辨证针对外感、伤食或脾虚泄泻均可加减运用。在临床中尤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明显的优势疗效[1],的确值得总结和推介。

参考文献

中医为主综合治疗小儿泄泻80例 篇5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药疗法

泄泻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症。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5月期间, 采用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泄泻80例,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泄泻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中小儿腹泻诊断的相关标准, 且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细菌性痢疾、伤寒、阿米巴痢疾等感染引起腹泻者。其中门诊48例, 住院32例;男46例, 女34例;年龄6个月~6岁, 平均年龄 (2.8±1.2) 岁;病程2~23d, 平均 (8.4±3.1) d。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口服思密达, 按说明书中不同年龄的常规剂量服用。适当控制进食, 禁食粗纤维瓜果蔬菜及油腻等难于消化的食物, 以减轻胃肠负担。对于伴有严重呕吐患儿, 暂禁食4~6h, 并酌情饮服淡盐水和糖水。腹泻好转后, 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进食。如出现呕吐、发热、脱水、酸中毒等症状, 须严密观察病情, 给予口服或静脉给予对症治疗药物。

1.2.2 中医治疗:

(1) 内服中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1) 脘腹作痛, 痛则欲泻, 泻后痛减, 大便夹有奶瓣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嗳气纳呆, 矢气臭秽, 或伴呕吐酸馊, 夜卧不安, 舌苔厚腻或微黄, 辨为伤食泻, 治以消食化积、和中助运。方选保和丸化裁。药物:半夏、枳壳、厚朴、连翘各3~6g, 陈皮、茯苓、山药各3~10g, 焦山楂、神曲、麦芽各6~12g。如伴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3~6g, 呕吐较甚者加生姜、藿香6~9g。每日1剂, 水煎2次温服。 (2) 大便清稀, 色淡不臭, 多泡沫, 肠鸣腹痛, 或兼恶寒发热, 口不渴, 舌苔白腻, 辨为寒湿泻, 治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 (方) , 药物: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各3~10g, 茯苓、白术、陈皮各6~10g, 半夏、桔梗各3~6g。兼食滞者加山楂、神曲各6~10g, 腹痛较甚者加木香、砂仁各3~6g。每日1剂, 水煎2次温服。 (3) 大便稀如水样, 或如蛋花汤样, 或有黏液, 或黄褐热臭, 时时腹痛, 发热或不发热, 口渴, 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 辨为湿热泻。治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6~15g, 黄芩、黄连各6~9g, 甘草3~5g。湿邪偏重者加厚朴、苍术各6~10g, 高热、烦渴者加石膏10~20g, 腹痛甚者加木香3~6g、白芍5~12g。每日1剂, 水煎2次温服。 (4) 食后即泻, 大便稀溏, 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 易反复发作或久泻不愈, 时轻时重, 饮食不振, 面色苍白或萎黄, 神疲倦怠, 形体消瘦, 舌淡苔白。辨为脾虚泻。治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药物: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各5~12g, 砂仁、桔梗、陈皮各3~6g, 甘草1~3g。加味:水谷为化者加干姜、神曲各5~10g, 久泻不止者加诃子3~6g、禹余粮5~10g, 时见腹痛者加木香3~6g。每日1剂, 水煎2次温服。 (2) 中药敷脐。吴茱萸、五倍子各30g, 胡椒50粒, 丁香5g, 共研为末, 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2g用温水调成糊状, 敷在脐部, 上面盖上纱布固定, 每贴12h左右, 每日换药1次。

1.3 疗程

3d为1个疗程, 共治疗1~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有关小儿腹泻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48~72h后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 精神、食欲正常, 排便无腹痛及其他不适感, 水电解质紊乱纠正, 大便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治疗48~72h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精神、食欲、腹痛改善, 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无效:治疗72h后症状无改善或甚至加重。

2 结果

本组80例中, 临床治愈42例, 好转3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3.75%。

3 讨论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儿科常见病症, 四季皆可发生, 尤以夏、秋两季多见。本病须与痢疾鉴别诊断。后者主要表现为里急后重, 排脓血便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起病多较急;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治疗上, 常规治疗中的思密达是一种高效消化道病原菌清除的黏膜保护剂, 能维持肠道黏膜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2]。中医认为, 小儿泄泻其病因较多, 与感受风、热、寒、暑之邪与湿邪相合而引发本病尤其多见。此外, 脾胃虚弱及内伤乳食致水谷运化失职, 水湿滞留, 或清浊不分, 并走肠道而发为泄泻。因此, 临床治疗不可拘泥一法一方, 而应该辨证选方用药。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且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因此, 无论对于何种证型的泄泻患儿尤其是久泻患儿, 均宜补益或攻不忘补。而脐中乃神阙穴, 它联系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又为经络之总枢, 经气之汇海, 用灸法及药物通过脐部经络循行, 能迅达病所, 具有培元固本、和胃理肠的功效[3]。此外, 脐敷药物所用丁香等药芳香走窜外敷于脐部, 通能刺激肠蠕动, 起到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止痛止泻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

[2]吴瑛, 陈万强, 金玉.轮泻停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12) :1275-1278.

[3]刘晓琴.艾灸神阙穴为主治疗五更泻32例[J].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 (1) :32.

小儿泄泻 篇6

关键词:金英消食液,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小儿泄泻

小儿泄泻多由外感、内伤因素引起, 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 为小儿常见病, 轻者治疗得当, 预后较好。重者下泄过度, 易见气阴两伤, 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 则易转为疳证。西医学称之为小儿腹泻, 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在我国, 小儿腹泻仅次于小儿呼吸道感染位列第2位。我院近年来使用验方制剂金英消食液治疗因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导致的小儿泄泻,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泄泻患儿260例, 男141例, 女119例;中位年龄1.8岁。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儿科学》[1],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除外。中医依据《中医儿科学》[2]:证型: (1) 伤食泻100例, 证候:大便稀薄, 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 气味酸臭, 或如败卵, 脘腹胀满, 便前腹痛, 泻后痛减, 腹部胀痛拒按, 嗳气酸馊, 或有呕吐, 不思乳食, 夜卧不安, 舌苔厚腻, 或微黄, 脉滑实, 指纹滞。 (2) 脾虚泻87例, 证候:大便稀薄, 色淡不臭, 多于食后作泻, 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 脉缓弱, 指纹淡。 (3) 脾肾阳虚泻73例, 证候:久泻不止, 大便清稀, 澄澈清冷, 完谷不化, 或见脱肛, 形寒肢冷, 面白无华, 精神萎靡, 小便色清, 舌淡苔白, 脉细弱, 指纹色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 治疗原则:调整和早期进食;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控制感染, 合理用药;做好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护理, 保持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的完整性。取丁香、肉桂研末, 伴姜汁调糊敷于患儿脐部, 每天1次。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 (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每袋3g) , 1岁以下每天1袋, 分3次服;1~2岁每天1~2袋, 分3次服;2岁以上每天2~3袋, 分3次服, 服用时将蒙脱石散倒入50ml温开水中混匀服用。治疗组予金英消食液 (组成:炒麦芽、炒山楂、蒲公英、炒鸡内金、姜半夏、茯苓、陈皮等, 玻璃瓶装每支10ml) 早晚各1支加温口服。腹痛加重加木香、槟榔理气止痛;腹胀严重加莱菔子、厚朴消积除胀;呕吐严重加藿香、生姜和胃止吐;久泻不止, 加肉豆蔻、石榴皮固涩止泻;脱肛加黄芪、升麻升举中阳。7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 包括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与呕吐次数。

1.4 疗效评定标准

稀便消失、大便正常、呕吐停止为显效;稀便次数减少并逐渐停止、大便性状逐渐正常、呕吐次数逐渐减少为有效;大便次数不变或增多、大便稀薄、呕吐不止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大便次数减少总有效率为87.69%高于对照组的78.46%, 大便性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6.92%高于对照组的81.54%, 呕吐次数减少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9.2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泄泻主要病位在脾胃,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脾胃受病, 则水谷不化, 精微不布, 清浊不分, 合污而下, 形成泄泻。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 若使脾运复健, 湿浊化解, 则泄泻可解。实证以祛邪为主, 虚证以扶正为主, 以健脾益气、温补脾肾之法。实际运用当中, 伤食泻以运脾和胃、消食化滞;脾虚泻以健脾益气、助运止泻;脾肾阳虚者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我院验方制剂金英消食液中, 炒麦芽行气消食, 健脾开胃;炒山楂消食化积, 行气散瘀;蒲公英苦甘寒,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炒鸡内金消食健胃;姜半夏降逆止呕;茯苓味甘淡, 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陈皮苦辛温, 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可健胃醒脾, 消食化滞, 减少胃肠负担, 避免一些口服药的不良反应。金英消食液采取现代包装, 干净卫生, 保存时间长, 取用方便, 每支10ml, 服药量少而药物剂量及药效准确, 口服液略带甜味, 减少患儿服药及药物注射之痛苦, 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同时价格低廉,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0.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57.

小儿泄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52例,患儿年龄0.6~4.5岁,平均年龄(1.14±0.25)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4.22±0.65)天。随机将12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治疗,纠正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平衡,预防其发生脱水现象。轻微脱水者给予一定的钠盐补充,更严重者给予补液。根据患儿的大便次数和便样给予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蒙脱石散调整肠胃和止泻,具体服用剂量和次数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定。治疗以3天为1个疗程。临床上对患儿加强病情的观察,尤其是大便的气味、数量、性质和次数,并以此来判断治疗的情况。

给予观察组患儿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方法:将木香10g、白胡椒40g、吴茱萸50g、肉桂10g一起研磨,再添加凡士林和蜂蜜混合粉末形成糊状,并搓成直径为3cm的药丸,备用。将药丸放置于患儿的天枢、中脘、神阙三个穴位上再用3L的胶布封上。每天贴敷1次,每次4~6h,以3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痊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质量均正常,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正常;显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均好转,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改善;有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有所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好转为之前50%以上,各项理化检验指标略有改善;无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无好转,甚至有恶化的迹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n)

(±s,天)

3 讨论

泄泻即西医所说的腹泻,细菌感染、饮食不良或受凉等因素均是导致腹泻的主要病因。中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临床的常用外治方法,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能够经穴位渗透至十二经脉内,直达病灶,从而发挥表里调和、调和阴阳的治疗效果。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脐中即神阙穴,是人体精气汇聚之地,也与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相连;且相比其他部位,脐部的皮下脂肪层较薄,脐内存在有包括腹部动静脉在内的毛细血管网,渗透性极高、且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高。对脐部进行中医穴位贴敷,能发挥穴位刺激利于局部吸收的治疗功效。本研究所用方药中,木香温中降逆,白胡椒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降逆止呕、止痛和胃,肉桂温补脾肾,多药联用可发挥温中和胃、散寒止泻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和大便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关键词:小儿泄泻,中医,穴位贴敷,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336-337.

[2]戴娟,王良君,刘书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52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206-208.

[3]任乃杰,赵春红,孙小迪.藿香贴敷液治疗小儿风寒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59-2059.

[4]徐蕴杰,徐文江,马玉红,等.香萸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泄泻8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2):209-209.

[5]林丰兰.中药敷贴神阙穴施护小儿腹泻74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6):59-60.

二苓术泽汤治疗小儿泄泻49例 篇8

关键词:二苓术泽汤,小儿泄泻,疗效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致病原因引起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笔者自拟二苓术泽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5个月,最大4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3 d,其中伤食泻16例,湿热泻8例,风寒泻13例,脾虚泻12例。

1.2 治疗方法

方用二苓术泽汤。药物组成:白术、苍术、云苓、泽泻。以上各型均采用“二苓术泽汤”为主随证加减。其中伤食泻加焦三仙、莱菔子、半夏;湿热型加葛根、黄芩、黄连;湿重加薏苡仁;风热表证加银花、连翘、薄荷;风寒型加紫苏、白芷、生姜;脾虚型加太子参、砂仁、陈皮、扁豆、薏苡仁、山药。每日1剂,水煎两次,药液约60 ml,分3次服用,3剂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泄泻消失;显效:泄泻次数明显减少;有效:泄泻次数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痊愈3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

3 病案举例

患儿,女,2.5岁,2006年10月6日初诊。其祖母代述:泄泻3 d,水样便,每天6~7次,胃纳差,伴流清涕,服西药3 d(具体药物不详),效不显来诊。查体:患者精神欠佳,皮肤弹性尚可,面色青白,舌质淡,苔薄白,体温37.8℃。诊断为泄泻(风寒型)。治宜疏风散寒,化湿利水止泻。方用苍术5 g,白术5 g,云苓5 g,泽泻5 g,厚朴4 g,紫苏4 g,白芷3 g,半夏2 g,官桂2 g,生姜1片。水煎每日1剂,服药1剂,大便次数减少,每天2~3次,成糊状便,精神转佳,3剂后诸证消失,病愈。

4 体会

上一篇:水平角度下一篇:开题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