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肢手术(精选7篇)
小儿上肢手术 篇1
摘要:本研究对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上肢手术的60例患儿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 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小儿,上肢手术,麻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上肢手术患儿均为ASAⅠ~Ⅱ级, 其中男39例, 女21例, 年龄2~12岁, 体重8~45kg, 手术时间35~180min。手术种类:手外伤扩创缝合20例, 骨折闭合复位25例, 骨折切开复位11例, 瘢痕挛缩整形4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6~8h, 禁饮4~6h。<5岁或术前访视评估不能配合的患儿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或东茛菪碱0.01mg/kg+异丙嗪1mg/kg。入室后常规吸氧并监测ECG、HR、SPO2。能配合的患儿入室开通静脉后行臂丛阻滞, 不能合作的患儿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开通静脉再行臂丛阻滞。所有患儿开通静脉后即给咪达唑仑0.05mg/kg, 以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本组60例中, 基础麻醉下臂丛神经阻滞20例, 清醒状态下臂丛神经阻滞40例, 臂丛神经阻滞分为肌间沟阻滞法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 (1) 实行肌间沟阻滞法共35例, 将患儿头偏向健侧, 在找到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后, 穿刺针在前中斜角肌夹角处肌间沟直接刺入, 穿破筋膜时有落空感即停止进针, 进针深度约0.5~1.5cm, 抽吸无回血等即可注药。 (2)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共25例, 将患儿头偏向健侧, 被阻滞的上肢外展90°, 前臂外旋, 肘外展, 手臂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 在腋动脉搏动最高点处穿刺, 穿刺针与动脉呈10~20°夹角刺进皮肤, 缓慢进针直到刺破鞘膜有落空感, 并出现针随脉搏而摆动, 抽吸无回血, 将药1次注入。局麻药为0.8%利多卡因+0.15%布比卡因42例, 0.8%利多卡因+0.45%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8例, 用量按利多卡因5~8mg/kg计算, 总容量不超过20m L, 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有基础麻醉的患儿注药完毕后15min开始消毒手术。清醒患儿用针刺法测试麻醉效果, 并记录自注药毕至疼痛消失时间。麻醉完善后根据情况泵注异丙酚3~5 (mg·kg·h) -1镇静, 或间断静注芬太尼2μg/kg镇痛, 使患儿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镇静睡眠状态, 以利于手术的实施。泵注异丙酚者缝皮时停药, 手术结束待患儿清醒再送回病房。监护仪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 (BP) 、心率 (Hr) 、呼吸频率 (RR) 、血氧饱和度 (SPO2) 等的变化。术后24h随访疼痛出现的时间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阻滞效果评定
(1) 阻滞完全:注药后30min内疼痛消失, 患儿安静, 切皮无心率、呼吸加快的表现, 术中无痛或基础麻醉时间超过30min仍对手术刺激无反应者; (2) 阻滞不全:注药后30min内痛觉减退, 术中有轻度躁动, 需间断辅助镇痛药或少量氯胺酮者; (3) 失败:注药后30min无臂丛阻滞效果, 改全麻下施行手术者。
2 结果
2.1 对BP、Hr、RR和SPO2的影响
臂丛神经阻滞组患儿除了3例因失血较多、BP下降、Hr有所上升外, 其余均无明显变化, SPO2在94%以上。
2.2 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观察
本组60例中, 阻滞完全46例, 占76.67%, 多数患儿注药后10~20min麻醉完善, 少部分是注药后30min完善;阻滞不全12例, 占20%;失败2例, 占3.33%。泵注异丙酚或辅助芬太尼者术毕10min内患儿清醒, 使用氯胺酮基础麻醉者术毕10~30min清醒。术后随访, 镇痛时间约为4~6h, 使用罗哌卡因者为6h。术后有2例发生1~2次呕吐, 均为术中使用过氯胺酮基础麻醉者, 其余无并发症。
3 讨论
由于小儿对手术麻醉存在恐惧心理, 故术前要加强访视并多给予鼓励以争取小儿主动配合, 术前静注小剂量咪达唑仑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 对年龄偏小或不能合作的小儿需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术中辅助芬太尼2μg/kg或泵注异丙酚3~5 (mg·kg·h) -1, 使患儿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镇静睡眠状态。异丙酚是一短效静脉麻醉药, 停药后能快速清醒, 缩短了术后苏醒时间, 便于术后护理, 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家属的思想负担。麻醉中我们体会到小儿颈部脂肪少, 肌间沟解剖标志清楚, 前、中斜角肌表浅清晰易触及, 肌间沟相对宽大明显, 使其定位容易, 只要定位准确, 穿刺时不必刻意寻找异感, 当针尖有过膜感或触到横突即可注药, 即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上肢闭合复位时最好用肌间沟臂丛阻滞法, 因其操作方便, 麻醉范围广, 可阻滞上臂及肩部, 复位牵拉时无不适感。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基础麻醉后异感不易引出时, 只要操作者感到有筋膜突破感, 虽无异感, 亦同样有效[1]。因小儿多不能耐受寻找异感时的针刺, 且给予基础用药, 患儿入睡, 更无法测异感, 落空感可以认为是主要穿刺成功的指征[2]。因此, 我们认为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异丙酚或+芬太尼辅助麻醉, 既可获得完善的镇痛、肌松效果, 又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心理, 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 便于呼吸管理,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并且能为术后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 是一种较好的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纪利, 吴庄如, 唐茂生, 等.中斜角肌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86, 6 (2) :95.
[2]魏敏.三指定位法在小儿肌间沟臂丛阻滞400例体会[J].临床麻醉学杂志, 1988, 4 (2) :105.
小儿上肢手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患儿60例, ASAⅠ-Ⅱ级, 年龄4~10岁, 其中男45例, 女15例, 体质量15~30kg。手术时间为30-120min。将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 (A组) 和氯胺酮-丙泊酚麻醉组 (B组) 。颈部无畸形, 无神经系统疾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在病房建立静脉通路, 情绪稳定后接入手术室。持续鼻面罩给氧, 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KG、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麻醉前静脉注射长托宁0.01~0.02 mg/kg, 咪唑安定0.15mg/kg。A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 在患儿入睡后行肌沟法臂丛神经阻滞, 周围神经刺激器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 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BRAUN产绝缘穿刺针。神经刺激器参数如下:初始电流:1MA, 脉冲时间:0.1ms。脉冲频率:1Hz。当以阈电流为0.3mA仍可引出相应肌肉收缩时, 表明刺激针头已接近该神经, 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后注入0.33%罗哌卡因0.5mL/kg。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 然后持续输注丙泊酚50~60μg/ (kg·min) 。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B组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 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 然后持续输注丙泊酚50~60μg/ (kg·min) , 手术前5min停药。两组术中患儿体动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
1.3 观察指标
术中持续监测BP、HR的变化, 记录术前、切皮、术中最大刺激时、缝皮时上述各指标的情况, 氯胺酮药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以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患儿血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术中B组血压、心率均高于A组 (P<0.05) 。与术前比较A组患儿血压、心率比较稳定 (P>0.05) 。B组患儿血压、心率均高于术前 (P<0.05) , 见表1。与B组比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 苏醒时间明显缩短, 出现术中体动, 呼吸抑制, 苏醒期躁动, 术后恶心呕吐, 复视, 明显少于B组 (P<0.05) 。见表2。
注:#与术前比较P>0.05, #与B组比较P<0.05, *与术前比较P<0.05
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 麻醉平稳, 持续时间短、苏醒快而完全的优点, 但它的缺点是镇痛作用弱。如果单独应用丙泊酚麻醉用量非常大, 难以维持麻醉平稳。以往小儿麻醉时多与氯胺酮联合应用。氯胺酮具有镇静、镇痛、遗忘作用。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它具有如下不良反应: (1) 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增加血浆儿茶酚胺浓度, 临床表现为血压上升, 心率增快; (2) 通常对呼吸影响小, 但用药量较大, 注药速度过快时明显抑制呼吸, 麻醉后唾液分泌物增多, 小儿尤其明显, 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时发生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 增加小儿呼吸管理的难度; (3) 使肌张力增加, 有时出现不自主肌肉活动, 从而影响手术操作; (4) 苏醒过程中常出现精神运动性反应, 表现为恶梦、幻觉、谵妄、恐怖感等。 (5) 术后偶有呃逆、恶心、呕吐。[1]正是由于氯胺酮显著的不良反应, 常与一些药物复合使用, 以减少氯胺酮用量, 降低氯胺酮的副作用。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局部镇痛完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而传统的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式操作, 它阻滞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定位及麻醉医师的经验, 因无客观指标, 需反复寻找异感, 对于不合作的患者难以取得好效果, 麻醉效果不佳而增加局麻药量又使药物毒性或并发症增加[2,3]。而神经刺激仪能产生单个的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干, 诱发该神经的运动分支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 其指标客观明确。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4], 在充分镇静或浅麻醉下对患儿实施操作, 舒适度高, 而且提高了神经阻滞的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无法配合的小儿[5,6]。术中用丙泊酚镇静减少小儿术中的恐惧与不适。两者协同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本研究采用臂丛阻滞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麻醉下行小儿上肢手术, 可减少氯胺酮用量, 术中及苏醒期平稳, 术后苏醒快, 术后并发症少, 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80.
[2]蒋如, 杭燕南.周围神经刺激器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 2000, 21 (1) :47.
[3]易德保.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 14 (5) :294-295.
[4]钟宝琳, 黄桂明, 李优春.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1, 12 (12) :25-26.
[5]崔旭蕾, 徐仲煌, 郭向阳, 等.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8) :702-703.
小儿上肢手术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12岁(平均5.6岁);ASA分级:Ⅰ~Ⅱ级,其中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6例,手术时间1~5h。择期手术,术前禁食水4-6h。
1.2 方法
了解有无早产史、变态反应史、呼吸困难及缺氧史、有无特殊药物史及麻醉手术史、家族史,有无遗传缺陷病。注意患儿发育情况和牙齿有无松动、扁桃体有无肿大及心肺功能等。对恐惧、不合作的婴幼儿入手术室时先用氯胺酮(5~8mg/kg肌注)等麻醉药物作基础麻醉。待患儿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连续无创监测HR、BP、ECG和SpO2,然后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肢外展、屈肘各90°,前臂外旋。腋窝常规皮肤消毒、铺巾。麻醉者以示指或中指按住腋窝顶部腋动脉搏动最强点,在其上缘用6~7号针头垂直进针,穿刺针与动脉呈20°夹角,缓慢推进,直到出现刺破纸样的落空感时松开针头,观察针尾摆动情况,调整深度及角度至摆动最明显时,回吸无血,即可缓慢注入局麻药,取下注射器见局麻药回流说明针已刺入腋鞘。出现此征象时麻醉效果更确切,阻滞更完善。局麻药用量及浓度局麻药用量:利多卡因:8~10mg/kg,布比卡因为1~1.5mg/kg。预计需要较长时间的麻醉或单次注药量较大时,可配加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
2 结果
麻醉优良率为100%。麻醉前后HR、BP和Sp0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注药后3~15min麻醉完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患儿苏醒,紧张不安者追加适量基础麻醉药物。术毕患儿均呈“呼之即醒”状态离开手术室。无一例出现明显中毒反应及并发症。
3 讨论
3.1 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1)小儿腋鞘容积相对较小,神经鞘膜及结缔组织隔膜均较薄,易于局麻药浸润和扩散;
(2)小儿心输出量相对较高。药物浓度的峰值出现迅速,即血药浓度峰值出现较早;
(3)小儿肝脏组织所占体重的比例较大,具有较大的清除解毒能力,药物清除较成人快。而小儿的药物分布容积相对较大,血药清除半衰期较成人长。根据以上特点,本组患儿均采用低浓度大容积的用药原则,让腋鞘有足够的充盈容积。选择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该经路穿刺操作简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发症少,适用于肘部以下的手术。
3.2 传统的小儿上肢手术
传统的小儿上肢手术常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而氯胺酮虽有良好的镇静、遗忘、镇痛强等麻醉特点,但有中枢兴奋的作用,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由于该药作用时间较短,对需时较长的手术需要多次追加药量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易发生药物蓄积,甚至出现呼吸抑制、呼吸骤停、苏醒延迟等不良后果[1,2]。
3.3 氯胺酮静脉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普遍应用于小儿各科多种手术,虽简单易行,但其并发症亦屡见不鲜,特别是氯胺酮单独应用时,不仅麻醉效果欠佳,而且不良反应增加,也容易逾量,所以常和其他麻醉药物或麻醉方法复合应用。而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用于上肢手术时,小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且柔软,解剖位置易固定且表浅,并不寻求任何异感,具有镇痛完全,肌松满意,方便手术,易于掌握等优点[3],尤其对于<12岁的患儿很难取得合作及肥胖不合作的小儿也适用。因无需反复注射静脉全麻药,故应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小儿术中呼吸平稳,心率变化也没有单用氯胺酮麻醉明显,术后苏醒远比用氯胺酮麻醉早,并少见恶心、呕吐之类的并发症[4]。由于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异的抑制和兴奋双重选择性效应,因此氯胺酮麻醉后苏醒期常出现精神性不良反应,包括恶梦、幻觉、谵妄等,而应用臂丛神经阻滞的小儿苏醒期不适感减少,也给麻醉恢复期以及术后护理带来了很大方便[5]。
参考文献
[1]陈颖,应诗达,刘洪民,等.小儿氯氨酮麻醉中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的临床意义[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3):154-155.
[2]蔡伟华,曹殿青,张晓春.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42,92.
[3]孟庆云,柳顺锁.小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5 -126.
[4]郑斯聚,段士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98-99.
小儿上肢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74±1.42)岁。观察组患儿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4.81±2.0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对患儿的前中斜角肌间隙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识别。②将穿刺针在C6位置水平垂直刺入到皮肤中,缓慢的向脚侧推移,待发现突触或者有异物感时停止操作[3]。将针头固定后,进行回抽。若在回抽的过程中未发现脑脊液或者血液,将事先配置好的局部麻醉(局麻)药混合液(由0.25%的罗呱卡因+1%的利多卡因)对患儿缓慢注射[4]。观察组患儿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所选用的超声仪器由索诺声公司生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对超声探头接触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将超生胶涂抹到超声探头上。随后对探头使用无菌封套装,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探头的扫描深度以及角度重新进行设置[5]。经过不断地调整和改善,以期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②使用一次性神经阻滞针在距离探头外侧0.5 cm处沿着探头的长轴缓慢进针[6]。及时观察和了解进针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观察情况对穿刺针的角度以及深度及时进行调整。当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后,在不同位置的臂丛神经束旁边将混合液缓慢注入。在注入的过程中要对混合液的扩散和分布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确认局麻药是否已经将目标神经全部包裹[7]。注意两组患儿所使用的麻醉混合液的浓度以及用量均相同。在对患儿实施麻醉之后,要对患儿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阻滞疗效评定标准[8]:①完全阻滞:患儿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安静,完全感觉不到疼痛;②不完全阻滞:患儿在术中痛感明显减少,但术中仍需要其他镇痛药物配合;③阻滞失败:患儿疼痛较为剧烈,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麻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虽然麻醉完成时间要稍微长于对照组,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儿6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麻醉方法解剖定位法往往在穿刺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了巨大的损伤。采用该种方法穿刺成功率较低,局部麻醉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而臂丛神经阻滞则主要借助于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使得阻滞成功率得以提高。但是尽管如此,还是难以避免重复定位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以及给神经造成的损伤。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克服了以往重复定位对患儿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采用该种方法所使用的麻醉剂量较小,但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但是在选用该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麻醉医师必须熟练掌握患儿各个部位的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组织分布,确保准确定位;②对臂丛神经超声影像能够准确而全面的分析;③对穿刺回声保持高度敏感,以便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术后无并发症产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且安全性更高,对患儿造成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84例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虽然麻醉完成时间要稍微长于对照组,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儿6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定位阻滞法,且安全性更高,对患儿造成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彩艳,谭愉明,吴宇思,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4(17):93-95.
[2]方建勤.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5(1):52-53.
[3]李德科,王世英,游浩,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5(2):82-84.
[4]王丽.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98-199.
[5]周纳武,彭涛华,林桦填,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2):211-213.
[6]祁运敏,王贤裕.神经刺激仪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刊,2016,51(7):104-106.
[7]董敏,张萍英,吴文春,等.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临床医学工程,2016,23(4):419-420.
小儿上肢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8例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研究组组 (69例) 和参考组 (69例) , 研究组患儿男38例, 女31例, 年龄2个月~6岁, 平均年龄3.8岁, 患儿体质量12.3~72.6kg, 平均体质量35.2kg。参考组患儿男36例, 女33例, 年龄1.8个月~6岁, 平均年龄3.6岁, 患儿体质量13.5~70.3kg, 平均体质量35.8kg。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 P>0.05, 可进行比较。参与试验患儿均经过家属同意, 患儿无药物禁忌, 无血液系统疾病和心肾肝肺等疾病, 可参与试验。
1.2 方法
手术前8h, 患儿均禁食, 术前2h禁水。术前30min, 为患儿注射0.02mg/kg阿托品和0.2mg/kg地西泮, 术前对患儿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进行检测。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进行麻醉, 参考组患儿予以传统的氯胺酮进行麻醉。术中患儿出现麻醉减轻等症状时适当给予一定计量的氯胺酮实行麻醉。术中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等进行严密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术中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率、收缩压、呼吸和心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术后时间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组患儿术中血氧饱和率、收缩压、呼吸和心率数值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参考组患儿麻醉后数值较麻醉前高, 且数值波动明显, 参考组研究组患儿术中血氧饱和率、呼吸和心率分值均优于参考组, 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 P<0.05, 具体见表1。
2.2研究组患儿手术平均时间为 (45.3±12.3) min, 参考组患儿手术平均时间为 (46.8±13.8) min, 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平均苏醒时间 (6.8±1.2) min, 参考组患儿术后平均苏醒时间为 (35.6±0.8) min,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术后出现1例喉痉挛, 2例呕吐, 参考组患儿术后出现5例后喉痉挛, 21例呕吐现象, 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七氟醚作为新型的麻醉药剂, 对患儿全麻诱导优势明显, 目前以被广泛用于儿童临床医学中。七氟醚气味芳香, 对患儿心率、动脉压和脉搏等影响较小, 且对患儿气道基本无刺激, 药效也比恩氟醚、和异氟醚等效果更强。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药剂相比, 进行七氟醚麻醉时, 患儿感受较弱, 比较平静, 血液动力学平稳, 能够有效的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等作用较小, 不会对患儿留下心理阴影。采用七氟醚麻醉, 患儿术后苏醒快。因为对患儿的呼吸道刺激较小, 患儿术后出现的呕吐恶心和喉痉挛等不良现象较小。然而过量的七氟醚麻醉使用会导致患儿出现全身痉挛等不良现象。因此, 医护人员在进行七氟醚麻醉时必须要个控制药量, 保证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本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儿在进行七氟醚诱导麻醉后, 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平率等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异, 患儿生命各项基本数值较稳定。患儿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参考组, 且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少于参考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明显, 对患儿的健康影响较小, 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对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8例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研究组组 (69例) 和参考组 (69例) , 研究组换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 同时采用罗哌卡因行臂丛阻滞并咪达唑仑进行复合臂丛阻滞麻醉, 参考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麻醉方式, 对两组患儿术中的血氧饱和率、收缩压、呼吸和心率, 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术中各项观察数值均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 且研究组患儿术中数据明显低于参考组,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参考组, 研究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亦明显少于参考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上肢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方法安全有效且术后苏醒时间短。
关键词:七氟醚,诱导镇静,臂丛阻滞,小儿上肢
参考文献
[1]易治国.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求医问药, 2012, 10 (10) :497-498.
[2]赵柯敏.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 2010, 12 (9) :1273-1275.
[3]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4-45.
[4]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第1届全国纤维支气管镜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4, 17 (16) :326-328
[5]Zaffina S, Camisa V, Poscia A, et al.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evoflurane in pediatric operating rooms:the multi-point sampling method for risk assessment[J].G Ital Med Lav Ergon, 2012, 34 (3Suppl) :266-268.
小儿上肢手术 篇6
1 材料与方法
手术病人从平车移到手术床上之前, 在手术床靠近头侧的50 cm~60 cm处 (相当于病人平卧时腋下水平) 铺一中单 (规格长120 cm, 宽60 cm) , 病人麻醉平卧后, 将病人上肢置于中单下放于身侧, 与身体纵轴平行, 用中单平整包裹上肢, 然后, 将中单剩余部分塞于床垫下。
2 优点
小儿上肢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 其中男61例, 女39例;年龄在20-7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8.91±4.16岁;肱骨骨折53例, 尺桡骨骨折47例;体重在48-86kg之间, 平均为63.85±6.17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I-Ⅱ级,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无张口受限, 无饱胃, 排除BMI>25 kg/m2、长期使用镇静药物、意识功能障碍等影响麻醉深度判断的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案已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外周静脉通路开放、持续心电监测等。两组患者均先给予20-25 mL1.6%的利多卡因患侧肌间沟注入, 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5-10min后测试麻醉效果, 给予芬太尼1.5-3.0μ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 诱导开始后给予8 L/min氧气经面罩通气。芬太尼注射60s后给予异丙酚注射, 剂量为2.5 mg/kg, 在60s内注射完毕, 诱导过程中只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不进行辅助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意识消失、托举下颌松弛、无肢动反应后插入喉罩, 手术过程中给予新鲜气流1-3 L/min, 并静脉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瑞芬太尼用量为0.1μg/ (kg.min) , 异丙酚用量为0.1mg/ (kg.min) , 维持自主呼吸在10次/min以上。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的变化, 随时调整异氟醚吸入的浓度。术毕缝皮前15min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照组在麻醉完全后给予面罩吸氧下镇痛镇静药物辅助麻醉。
1.3 观察指标
分别监测观察组在喉罩置入时、手术中、喉罩拔出后以及对照组在用药时、手术中、停药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 并观察镇痛不完善、止血带不适、紧张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见表1
注:*表示与上一时间段相比, 指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不良因素发生率比较见表2
3 讨论
喉罩在置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喉镜和进入声门, 不会对咽部软组织及气管壁产生刺激, 因此在置入时、拔出时及手术中较少发生心血管副反应;喉罩是气道管理的新方式, 与气管插管相比, 不会引起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声带麻痹等呼吸道并发症, 气道管理的难度降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出现麻醉不完善、止血带不适等, 如术中追加镇痛镇静药物进行辅助麻醉则容易导致舌根后坠、呼吸抑制、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二氧化碳潴留等不良反应, 给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进行辅助麻醉, 麻醉完全, 不会引起止血带不适, 有利于提高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 并且患者使用喉罩的耐受性比较强, 所需麻醉药量较少,
比单纯静脉麻醉安全性高, 可以更好地配合手术的进行, 提高了麻醉期间呼吸和循环管理的安全性。但要注意普通型喉罩有误吸危险, 要选择好病例。喉罩比较适宜合并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张口受限, 头颈部不能伸展导致插管困难等病例, 但是喉罩对消化道反流、误吸等没有预防作用, 需绝对禁食水12h以上, 并且肠麻痹患者、插胃管损伤者、严重肥胖者、肺顺应性较低者等患者不适宜使用喉罩。
总之, 喉罩安全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应合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参考文献
[1]张伟波, 严火荣, 冯龙锋.经喉罩吸入七氟醚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7 (4) :78.
[2]余洁.喉罩浅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江西中医药, 2010, 41 (329)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