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视手术

2024-10-24

小儿斜视手术(精选7篇)

小儿斜视手术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ASAⅠ~Ⅱ级3~9岁的小儿斜视手术60例。手术时间15~35min, 体质量12~25kg。男性患者38例, 女性患者32例。两组资料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麻醉方法

于入室前30min两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两组均静注氯胺酮1mg/kg待患儿入睡后推入手术室准备。B组于手术前3分钟给予氯胺酮2mg/kg静注, 观察术中患儿RR、HR及体动情况追加氯胺酮1~2mg/kg静注。A组于手术前2min静注氯胺酮咪唑安定混合剂 (氯胺酮200mg+咪唑安定20mg+0.9%生理盐水=20Ml) 0.1~0.13mL/kg, 观察患者术中HR、RR以及体动等指标追加0.1~0.13mL/kg。两组采用面罩吸氧3L/min。用多功能监护仪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时间点的如下指标:HR、RR、MAP、SpO2、PETCO2。并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和苏醒时间。

2 结果

2.1 在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出现HR增快、MAP升高, B组与麻醉前相比P<0.05, 差异显著。在麻醉后5min最为显着。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均减慢, P>0.05差异不显著。麻醉后SpO2指标有下降, 均不低于95%, 在安全范围内。PETCO2两组麻醉后逐渐升高, 麻醉前后两组比较P<0.05, 有差异。有CO2蓄积现象但在临床允许范围内, 两组患者间无差异。

2.3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患者在手术后清醒出现烦哭闹燥者B组7例, A组2例, 差异显着P<0.01。两组均在术后2.5h内清醒, 相比较无差异。术中舌后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两组均未发生。

3 讨论

氯胺酮溶液中稳定, 具有镇痛、镇静特性, 可在小儿斜视手术中单独应用。静脉给药, 应用于小儿斜视手术具有镇痛好、刺激小、起效迅速、清醒快, 对呼吸循环系统抑制轻微轻, 等优点[1]。但氯胺酮兴奋交感神经作用, 对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被掩盖掩。氯胺酮部分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摄取, 升高血中儿茶酚胺水平, 中枢对儿茶酚胺的再摄取被抑制, 表现为心血管兴奋[2], BP升高, HR增快, 咪唑安定具有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 可以有效抑制因使用氯胺酮所致的心血管兴奋作用[3]。在麻醉中氯胺酮咪唑安定合用, 使得氯胺酮在肝脏的代谢相对抑制, 两者协同作用, 起到了减少氯胺酮用量, 优缺点互补的作用[4], 观察结果显示, B组患者HR增快, MAP升高。与麻醉前相比较P<0.05有差异。观察监测SpO2和PETCO2指标在斜视手术中意义重大, 有报告显示:术中监测到的SpO2指标与病人实际SaO2呈现高度相关性 (r=0.99, P<0.01) 差异显著[5];经由鼻孔采样的PETCO2与PaCO2密切相关性, (r=0.96, P<0.01差异显著) [6]。对两组患者观察, RR、SpO2麻醉前后相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PETCO2差异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对患儿呼吸功能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影响小。术中出现短暂呼吸抑制 (B组3例, A组4例) , 通过面罩吸氧SpO2在正常范围内, 由于患儿通气不足, 存在CO2蓄积现象, 药物使用后, PETCO2从 (34±0.45) mmHg, PETCO2最高值达54mmHg, 呼吸性酸中毒, 说名应用氯胺酮与复合氯胺酮与咪唑安定麻醉中CO2蓄积个体差异大。由于小儿对、缺氧耐受性较差, PETCO2的升高使患者在手术中存在潜在危险。因此在小儿斜视麻醉时应加强PETCO2的监测。术中有呼吸暂停发生, 应予辅助通气。术后苏醒期哭闹、烦燥, 在A组没发生, 可能是咪唑安定有顺行性健忘作用, 清醒过程平顺。

综上所述,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在小儿斜视手静脉麻醉中应用与单纯使用氯胺酮相比, 具有安全, 简单, 易于操作, 循环呼吸影响轻微, 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单纯应用氯胺酮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进行小儿斜视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IⅠ-Ⅱ级小儿斜视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观察组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复合应用 (A组) 对照组单纯使用氯胺酮 (B组) 。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5min、10min、15min患儿HR (心率) 、RR (呼吸频率) 、MAP (平均动脉压) 、SpO2 (血氧饱和度) 、PETCO2 (呼吸末CO2分压) 以及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B组麻醉后AMP升高、HR增快升高, 与麻醉前相比P<0.01。A组出现AMP升高、HR增快, 与麻醉前比差异无显着性, P>0.05。两组在呼吸频率方面均有减慢。与麻醉前相比两组PETCO2, P<0.05。SpO2有变化, 但在安全范围内, 麻醉前后无显着差异。术后不良反应烦燥、哭闹, B组与A比较, P<0.05, 差异显着。结论 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复合应用于小儿斜视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影响较小, 是安全方便的小儿斜视麻醉方法, 比单纯应用氯胺酮更具优势。

关键词:氯胺酮,咪唑安定,小儿斜视手术

参考文献

[1]米卫东.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J].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4, 10 (2) :942.

[2]Reich DL.silvay G.临床应用氯胺酮25年后的看法[M].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 1991, 1 (4) :203.

[3]傅维安, 王珊娟, 杭燕南咪唑安定和/氯胺酮全麻诱导的临床效应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 16 (4) :180-1814.

[4]郝复, 郭丹青, 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合剂小儿基础麻醉850例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4, 10 (5) :262-2635.

[5]应明英, 闵龙秋.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M].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 1991, 12 (2) :76.

[6]马学胜, 岳云.经鼻孔采样测定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在麻醉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89, 9 (4) :243.

小儿斜视全麻术中配合及护理探讨 篇2

关键词:斜视,全麻,配合,护理

小儿斜视为眼科常见病, 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和改善外观。我院针对47例氯安酮复合麻醉的斜视矫正术患儿加强严格的术中观察与护理, 使患儿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 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7例, 男28例, 女19例。年龄3~11岁, 手术时间15~40min, 间歇性斜视17例, 共同性斜视21例,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9例, 其中有5例患儿发生呕吐, 其余术中平稳。本组病例心肺功能良好, 均符合氯胺酮复合麻醉适应证。

2 手术护理

2.1 术前护理

手术开始之前启动层流净化系统30min以上。术前重点强调禁食禁饮的重要性, 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绝对禁饮食6h以上。麻醉之前在家长的监护下给予小玩具、故事书或播放动画片等以分散其注意力, 避免患儿剧烈哭闹, 稳定情绪, 以免麻醉之后引起胃肠胀气。手术室护士、主刀医生、麻醉师三方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 术前认真与患儿腕带核对。手术室护士接患儿并协助麻醉医师在手术室门口先进行基础麻醉, 待患儿熟睡后再推入手术间。全面准备手术物品、麻醉物品、抢救物品及药品。

2.2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中患儿取平卧位, 持续监护, 注意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心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之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由于患儿全麻后肌肉松驰, 易出现舌后坠而阻塞咽部等现象, 可于肩下垫一软枕, 使头、颈、胸椎在一条直线上,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术中过度牵拉眼内肌, 造成迷走神经兴奋, 引起眼-胃肠反射, 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1]。故应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 当发现患儿有呕吐时, 应暂停手术头部偏向一侧, 立即连接吸引器、吸痰管, 将口腔内呕吐物及粘液清除, 防止呕吐物误吸。手术室环境温度低, 应为患儿准备盖被并适当增减, 保持术中体温稳定。

2.3 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了解患儿体重及术前禁饮食的时间。持续静脉输液, 保持输液通畅, 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输液速度, 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 输液速度应不超过40滴/min, 以防止因速度过快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2]。推药时应缓慢,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情况。

2.4 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患儿麻醉苏醒前常出现躁动、呼吸浅促、意识不清等表现, 他们会无意识地拔掉留置在身上的各种管道, 如氧气管道、静脉点滴、监护仪的各种导线等。因此, 除妥善固定各种导线及管道外, 同时还应对患儿采取防止坠床、自伤措施, 必要时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可加床档或使用约束带, 亦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3], 待完全清醒后离开监护室。

3 结语

由于斜视患儿年龄偏低, 不能完全配合手术, 同时更多的家长赞成早期治疗、无痛治疗的手术方案, 故全麻下手术被逐步接受。加强术中密切配合与全面护理, 及时处理常见并发症, 无疑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佳璐, 裴晨艳, 李娜.全身麻醉下小儿斜视的手术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0 (20) :3342~3343.

[2]张燕.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24) :2223~2224.

斜视矫正手术中心电图的观察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例均为2005~2010年在我院治疗斜视手术患者,男104例,女96例。平均年龄(19.5±5.4)岁,其中共同性斜视139例,A-V综合征24例,非共同性斜视27例,眼球后退综合征10例。

1.2 处理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如心电图异常加做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检查,排除心功能不良者。全麻及已有窦性心动过缓者术前加用阿托品。患者仰卧手术台后做第一次心电图做为术前对照。术中随时记录心电图。以牵拉眼外肌时心率减慢10次/min以上或出现异常心电图者为眼心反射阳性。

1.3 分析指标包括

(1)眼心反射发生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麻醉方式。(2)不同眼外肌刺激眼心反射发生率。(3)异常心电图的特点。(4)观察术前用药能否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用以比较指标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1)眼心反射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发现,眼心反射发生与患者年龄有关,儿童患者较容易发生;与麻醉方式有关,全麻患者容易发生;与性别无关。具体所有患者斜视手术时眼心反射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表1。

(2)不同眼外肌眼心反射发生率比较如表2,表2显示内直肌、下斜肌眼心反射发生率较高,超过90%,均显著高于其他眼外肌(P<0.05)。

(3)200例斜视患者行纠正术时总共124例发生眼心反射,总发生率为62%,术中发生的心电图改变包括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跳骤停心室纤颤,平均心电图改变持续时间(21.3±5.2)s,8人发生二种心电图改变。术中发生的各种心电图改变例数如下表3,表3显示,术中发生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占总心电图改变人数的60%以上,远高于其他心电图改变人数(P<0.05)。

(4)术前应用阿托品患者7 4例,眼心反射发生率为37.8%(28/74),未应用阿托品者126例,眼心反射发生率为76.2%(96/126),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44,P<0.05)。

3 讨论

3.1 眼心反射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眼心反射的发生机制是牵拉眼外肌或压迫眼球或刺激眼眶部组织后,刺激通过睫状神经节经第四脑室三叉神经的感觉主核,联合核上皮质的神经纤维,将刺激冲动传递到迷走神经核,经迷走神经传到心肌,从而抑制心跳。本研究结果显示,眼心反射发生与患者年龄相关,儿童患者较容易发生,儿童患者发生率为80%左右,为成人的2倍以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儿童神经调节功能较差,迷走神经反应较强烈,且术前心理较为紧张有关;与麻醉方式相关,全麻患者较局麻患者容易发生(P<0.05)全麻患者发生率为局麻发生率的2倍左右,可能与全麻眼肌手术麻醉较深有关,全麻深度要求达到三期1-2级,此时大脑间脑已受抑制,而三叉神经尚未抑制;眼心反射发生与性别无关(P<0.05)。本研究中所出现3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跳骤停,1例室颤)者均为全麻儿童患者,提示在全麻条件下的儿童患者需要格外注意。

3.2 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的心电图特点

本研究发现斜视纠正手术中眼心反射发生时心电图有如下特点:(1)牵拉内直肌和下斜肌较常发生眼心反射其发生率均达到90%以上,远高于其他肌肉(P<0.05),可能是内直肌和下斜肌是眼外肌中最强者,牵拉时刺激相对较强。(2)以窦性心动过缓等缓慢心律失常为主(比例70%)较少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能是迷走神经的主要作用为抑制作用。(3)心律失常一般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小于30s,一般为处理眼肌时方出现,停止处理时可消失。显示牵拉刺激虽然较为灵敏,但影响持续时间较短,提示可能无神经后发放等传递方式存在。(4)一般为单一性心电图改变,同一患者较少发生二种心电图改变(4%,予单一改变发生率比较,P<0.05)。(5)同一患者处理多条眼肌发生心电图改变多为同一种心电图改变,但也有出现二种心电图改变者。本研究中有50例患者处理1条以上眼肌,32人发生心电图改变,其中8人出现二种心电图改变。提示眼心反射发生尚有多样化可能,需留意意外情况发生。

3.3 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的防治措施

笔者所行全部斜视手术中出现眼心反射者最终全部完成手术,无1例死亡。笔者总结防治措施要点如下:(1)术前须询问有关心血管病史,术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恐惧心理,对幼年儿童尤其需要注意。(2)对手术特别紧张者,在钩拉眼外肌时,应有护士在旁测量血压脉搏,并安抚患者,或术中予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心率、心律的变化,及时给予治疗处理。(3)术中如发现严重眼心反射或持续时间>40s者,立即停止牵拉眼外肌,尽快吸氧,必要时注射阿托品,小儿静脉注射按每公斤体重0.01mg,还可作球后注射1%利多卡因1~2ml。严重者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性心脏胸外按压,必要时静注肾上腺素。(4)术前注射阿托品有可能减少眼心反射发生率。本研究显示术前注射阿托品患者眼心反射发生率为37.8%(28/74),未应用阿托品者发生率为76.2%(96/126),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44,P<0.05)。但其是否确证能减少该反射的发生率尚需更大样本及可比性更强的研究。有研究报道术中应用利多卡因行球后浸润麻醉可减少眼心反射发生率[5~10]。具体有效预防眼心反射的措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静艳,姚菊英,李龙标,等.49例斜视手术眼心反射的临床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3):497~498

[2]杨文华,崔瑞.氯胺酮全麻下儿童斜视手术发生眼心反射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3):494~495

[3]董兆,孙建宁.眼科手术与眼心反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2):148~l51

[4]丁传凤,董平,刘瑶,等.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眼心反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5;21(10):704~705

[5]陈梅.球后麻醉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11):872~874

[6]Ruta U,Gerding H,Mollhoff T.Efect of locally applied lidocaine on expression of the oculocardiac refl ex[J].Ophthalmology,1997;94(5):354~359

[7]王云.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与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4):78~79

[8]薛保勤,刘建茹.斜视矫正术引起晕厥1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10

[9]弯春红,杨文华.全麻下儿童斜视手术眼心反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6):67~68

小儿斜视手术 篇4

关键词:交替性斜视,眼位矫正,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交替性斜视180例临床分析

徐珊容1李元朝2

(1深圳市博爱医院, 广东深圳518100) (2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广东深圳518133)

【摘要】目的探讨交替性斜视的手术设计、手术量的确定及其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量分别进行手术, 比较术后患者眼位矫正、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交替性外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102例患者中术前62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4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术后4例无辐臻功能,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8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 辅以单眼内直肌缩短术, 其眼球外转均达到外毗角。交替性内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78例患者中术前38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0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 双眼能协调运动, 无复视、斜视感;3例患者术后矫正不足,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所选患者中56例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但融像测定显示有抑制现象出现。结论交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时, 评估手术量, 选择合宜的手术方式, 利于术后眼位矫正, 促进术后双眼视功能的较佳恢复。

【关键词】交替性斜视眼位矫正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斜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近3%。当前, 斜视的分类方法颇多, 尚不完善, 有按融合功能分类法 (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恒定性斜视) 、按斜视角有无变化及眼球运动分类法 (分为共同性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 、按注视性质分类法 (分为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 、按发病年龄分类法 (分为先天性斜视、获得性斜视) 、按偏斜方向分类法 (分为水平斜视包括内斜视、外斜视, 垂直斜视, 旋转斜视及混合型斜视) [1]。斜视高发于儿童, 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 还影响外观, 给自我认同造成一定的压力。严重的患者立体视觉发育不佳, 而进行精细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立体视觉, 因此斜视对患者今后的学习就业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影响。斜视患者仅单眼注视, 长期持续则另一眼易出现废用性功能下降甚至停止发育, 部分患者终身不能恢复, 儿童患者还可影响骨骼及面部发育。目前斜视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也有多种选择, 原则上应同时达到眼位矫正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2]。本文对我院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探讨交替性斜视的手术设计、手术量的确定及临床疗效, 为今后交替性斜视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 男96例, 女84例, 年龄在6岁~48岁之间, 其中交替性外斜视患者102例, 交替

作者简介:徐珊容, 女, 本科, 主治医师。

性内斜视患者78例, 内斜15°~50°, 外斜>40°。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不相同, 其裸眼或者矫正后视力大于等于1.0, 手术前后患者均行遮盖试验明确斜视状态, 用三梭镜及角膜映光法测定眼位, 利用同视机检测双眼视神经功能。所有患者顺利进行手术, 并随访1年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2.1. 1 遮盖试验

遮盖-去遮盖试验 (cover-uncover test) :患者注视眼前目标, 遮盖一只眼, 后快速去除遮盖, 观察两眼转动情况,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只眼。若遮盖前有一眼为偏斜位, 另一眼为正位, 则无论遮盖任何一眼, 以未遮盖眼作为注视眼, 当去除遮盖物时, 观察两眼均不转动, 此为交替性斜视[3]。

1.2.1. 2 三棱镜法

患者以一眼注视目标, 于斜眼前放置三棱镜, 测定距离33 cm及6 m时患者戴棱镜与不戴棱镜的斜视角度数。棱镜度 (prismaticdiopter) 是测量眼球偏斜角的指标, 一棱镜度 (△) 即是指光线在1 m距离时眼睛偏斜1 cm。

1.2.1. 3 角膜映光法 (Hirschberg法)

测定斜视角最常用的方法是角膜映光法, 具体步骤为在距离患者33 cm处放置手电光, 让患者注视, 测试者坐于患者对面, 观察患者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变化情况。如果反光点位于瞳孔缘者, 则斜视角约10°~15°;如反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的中点时, 则斜视角约为25°~30°;如反光点位于角膜缘时则斜视角约为45°。

1.2.1. 4 同视机检查法

将同视机的知觉图片分别放入其画片筒中, 先将健眼镜筒置于“0”位置, 然后转动斜视眼镜筒, 使两个画片重叠, 此时从同视机上读出的度数即为患者的主观斜视角, 可用弧度或三棱镜度表示。交替开关每侧画片后的灯, 并移动镜筒, 使其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 当两眼不动时, 此时同视机上的读数为客观斜视角。

本组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中交替性外斜视102例, 交替性内斜视78例。临床一般交替性外斜视较常见, 且无自觉症状, 其中儿童在感冒发热后较易出现, 成人在劳累及情绪波动时易出现。

1.2.2 手术方式

1.2.2. 1 交替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方式

交替性外斜视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分开过强型、辐辏不全及基本型。术前检查斜视角和双眼视功能, 通过三梭镜加遮盖法测6 m远距离斜视度, 采用双眼外直肌超常量等量后徙术, 对于少数术后残留的外斜度加做内直肌缩短术, 其中有辐辏功能的患者手术量分配外直肌后徙量要小, 反之其外直肌后徙量要大。按照既往临床经验, 外直肌后徙量最小到8 mm, 一般不能超过13 mm, 外直肌后徙1 mm, 在手术量计算中角度为2.5°。

1.2.2. 2 交替性内斜视患者的手术方式

术前准备, 测定患者裸眼视力, 检测有无屈光不正, 测定肌力, 测定斜视角, 测定融像范围并进行牵引试验明确有无复像出现。交替性内斜视不受调节、注视距离的影响,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未达成共识, 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双眼正位及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 斜视矫正应早期进行, 一般在2岁之间进行矫正手术, 对于双眼视力恢复效果较好。具体手术设计为:斜视角超过15°患者, 采用双眼内直肌后退, 辅以外直肌缩短术, 一般手术量考虑内直肌后退3 mm~5 mm, 外直肌缩短3 mm~10 mm;斜视角15°以内患者, 采用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即可, 手术量在5.5 mm。此外, 如患者有近视, 则手术量分配在近视眼的内外直肌, 并且依据现有度数决定适当的手术量。总之, 手术量要分配在两只眼睛上, 进行全矫正, 仅术后残留度数辅以外直肌缩短术, 患者有屈光不正, 则需通过配镜矫正, 并且治疗弱视。

1.3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疗效:双眼视功能, 治愈为主觉无复视感, 双眼能协调运动, 无斜视出现, 且隐斜计测定中斜度小于3△;融像测定无抑制现象出现。外观, 治愈为在近距离或远距离注视时, 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且隐斜计测定中斜度小于5△, 融像测定显示有抑制现象出现;改善, 残存5°以内的斜角度数;失败, 残留5°以上斜视角或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 交替性外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102例患者中术前62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4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 且无复视、斜视感出现, 融像测定, 无抑制现象出现;4例治疗效果欠佳,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所有患者中84例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且斜度小于5△。交替性内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78例患者中术前38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0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 双眼能协调运动, 无复视、斜视感;3例患者术后矫正不足,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所选患者中56例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但融像测定显示有抑制现象出现。

3 讨论

斜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且好发于儿童, 影响视力及外观, 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危害, 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大量报道显示, 斜视是影响人类双眼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斜视患者眼轴不平行, 必然导致双眼视觉混乱、复视等视功能改变, 长期作用导致单眼的视网膜发生异常, 出现黄斑抑制等情况。斜视的本质是双眼视觉的破坏, 致立体视觉障碍, 其不仅是外观美容上的问题, 更是一种眼科的疾病表现, 斜视的治疗原则即恢复双眼视功能, 矫正眼位。本文从斜视的分类、斜视手术治疗方法、手术量及临床疗效方面对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以期探讨交替性斜视的手术治疗。

3.1 斜视类型

斜视的分类复杂, 各地斜视筛查方法不统一, 因此其分类尚不完善,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五类, 即根据融合功能不同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恒定性斜视;根据斜视角有无变化及眼球运动分为共同性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根据注视性质分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斜视、获得性斜视;按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 (包括内斜视、外斜视) 、垂直斜视、旋转斜视及混合型斜视。本文主要研究交替性斜视, 按照注视性质划分, 所谓交替性, 是因为患者在看不同距离的物像时, 发生斜视的眼睛不同, 哪只眼睛不适应这个距离, 哪只眼睛就会发生偏斜。而一般的斜视患者只是某一只眼睛的持久性偏斜, 这是其的不同之处。其中按照斜视的方向分为交替性外斜视和交替性内斜视, 临床一般交替性外斜视较常见, 且无自觉症状, 一般儿童在感冒发热后出现, 成人在劳累及情绪波动时会出现。考虑原因可能为内斜视、外斜视形成病因不同, 内斜视患者手术之外的综合保守治疗更为多见且有效, 故采用手术治疗的内斜视患者较外斜视患者为少[4]。诸多关于斜视手术的病例资料, 也明确提示外斜视患者的比例大于内斜视。

3.2 交替性斜视的手术设计

3.2.1 手术时间的选择

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 要依据具体的病情而决定。斜视手术可以在任一年龄阶段实施, 多数学者主张在1岁~2岁进行斜视手术较佳, 能达到最好的视功能恢复。斜视手术时间选择上不能做机械性的规定, 对于麻痹性斜视或者先天性非调节性斜视患者, 如果不能转变为交替性斜视, 则主张早期进行手术矫正;调节性或部分调节性斜视患者, 主张先配镜矫正屈光异常, 随访3个月左右视情况再实施手术;两眼视功能较差, 视网膜有异常对应的斜视患者, 主张早期进行斜视矫正, 且矫正术后辅以视功能训练, 可以增加疗效。

3.2.2 手术肌肉的选择

手术肌肉的选择亦应根据交替性斜视的具体类型加以明确, 内斜视中, 辐辏过强即远距离斜视度小于近距离斜视度时, 采用内直肌后退术为主, 若残存斜视角, 矫正不全则加以单眼外直肌缩短术;分开功能不足时即近距离斜视度小于远距离斜视度时, 以双眼外直肌缩短为主, 如若残存斜视角, 矫正不全则加以内直肌后退术。外斜视中, 分开功能过强型即近距离斜视度小于远距离斜视度, 采用双眼外直肌后退术为主, 辅以内直肌缩短术;辐辏不足型即远距离斜视度小于近距离斜视度时, 以双眼内直肌缩短为主, 辅以外直肌后退术。交替性内斜视, 其中双眼外转功能障碍, 应先行双眼外直肌缩短术, 矫正不全则行单眼内直肌后退术, 斜视度较小时手术可单眼进行, 斜视度较大时手术量应分配在双眼。如果有因眼部肌肉纤维化或与筋膜异常联系, 导致双眼运动时肌肉无力, 此时不适宜行肌肉缩短术, 应减退拮抗肌肉。在6岁以内儿童斜视患者中, 宜术前利用健眼遮盖法, 通过两眼的交替使用, 促使两眼视力平衡, 再行双眼对称性手术。

3.2.3 手术量的评估

斜视手术过程影响因素较多, 手术量的选择单靠公式计算不妥, 相关指标诸如斜视角本身就难以精确测定。术前应先考虑手术肌肉的选择, 并评估大概的缩短量及后退量。目前较佳的定量方法是在确定术前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术中、术终的矫正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综合大量研究报道, 提示按照内斜视度数的大小进行手术量的评估较佳。具体为斜视小于15°者, 内直肌后退约在3 mm~5mm, 外直肌缩短约在2 mm~3 mm;斜视在15°~25°之间者, 内直肌后退约在4 mm~6 mm, 外直肌缩短约在5 mm;斜视在25°~30°之间者, 内直肌后退约在6 mm~8 mm, 外直肌缩短约在5 mm~7 mm;斜视超过30°者, 应先对斜视眼行矫正术, 术后残存斜视角分配给另一眼。

交替性外斜视的术后效果较差, 同内斜视相比, 其内直肌缩短及外直肌后退效果均不佳。故临床手术中, 考虑外直肌后退量加大, 超过内直肌, 实施超常量后退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虽然其术后对眼球外转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通过头位的旋转即可弥补。关于外斜视的最大后退及缩短量的研究层出不穷, 诸多具体的手术量, 均可作为参考, 但是理想的方式是通过分段观察, 设定手术量[5]。

综上所述, 交替性斜视手术应综合考虑斜视分型, 依据术前的双眼斜视角、双眼视功能情况以及术中、术终的矫正度数观察等情况, 达到较佳的眼位矫正及双眼视功能恢复, 尽量使患者在术后能获得正常或较好的立体视觉, 利于工作生活中进行精细的活动。此外, 儿童斜视的预防也较为重要, 在临床诊断治疗斜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家长、学校对于儿童眼保护工作一定要有所关注并给予重视, 防患于未然, 从根本上避免斜视对儿童带来的身心危害, 保证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翠芳, 安晶.眼斜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4) :88-89.

[2]牛兰俊.斜视新概念[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40-41.

[3]金丽英, 刘钊, 彭静.3580例斜视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9, 17 (2) :59-62.

[4]杜宇.儿童内斜视矫正术后双眼单视建立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 2012.

小儿斜视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从2013 年8 月—2014 年7 月收治的88 例儿童共同斜视患者, 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44 例 (58 眼) , 男24 例, 女20 例, 年龄为3~11 岁, 平均年龄为 (6.5±0.3) 岁, 共同性内斜视26 例, 共同性外斜视18例。 观察组44 例 (60 眼) , 男25 例, 女19 例, 年龄为3~11 岁, 平均年龄为 (6.5±0.3) 岁, 共同性内斜视28 例, 共同性外斜视16 例。 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1.2 术前准备

术前需对患者进行眼光, 视力检查, 同视机检查, 映光法检查眼位, 检查眼球运动情况, 三棱镜查看斜视度数, 眼底检查以及眼部裂隙灯检查, 并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工作。

1.3 方法

均在显微镜下放大6 倍实施手术, 采用显微镜手术器械, 肌肉缝合时采用6-0 号可吸收双针缝线, 球结膜缝合时采用8-0 可吸收缝线。 采用奥布卡因以及利多卡因实施球结膜下浸润麻醉, 儿童则采用全麻。 根据术前检查的眼肌功能、屈光状态以及斜视三棱镜度数, 设计手术量。 术式为直肌后退术以及直肌缩短术。

1.3.1 直肌后退术在穹窿部做出一个球结膜切口, 长度为4 mm, 钩取直肌后, 再实施分离, 剪开肌间膜以及节制韧带, 在肌止端后1 mm处采用6-0 可吸收线实施双扣环式缝扎, 肌肉附着处剪断, 肌肉根据术前设计量, 后徙至预定位置, 巩膜面采用褥式缝合, 缝线做出一个活结, 患者坐起观察并调整到正位后进行结扎, 球结膜复位后, 用8-0 儿科吸收线缝合。

1.3.2 直肌缩短术结膜切口、钩取、分离直肌方法均与直肌后退术相同, 依据术前设计缩短量位置1mm位置肌肉处, 采用6-0 可吸收线实施双扣环式缝扎, 附着点处将肌肉剪断, 肌肉褥式缝合在附着处, 将需缩短肌肉剪除, 缝线做出一个活结, 患者坐起后, 观察并调整到正位后结扎, 球结膜复位采用8-0 可吸收缝线持续性缝合。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 除球结膜切口约为8 mm, 不实施显微镜操作, 其他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4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滴用氟美童滴眼液, 4 次/d, 可乐必妥滴眼液, 4 次/d, 晚上涂抹泰利必妥眼膏, 术后7 d拆结膜缝线, 14 d后引导患者进行同视机双眼三级功能训练。术后对患者进行3~6 个月随访, 统计两组患者的眼位、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 依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分会斜视及小儿眼科学会1966 年修订斜视疗效评价标准[2], 共同性斜视手术疗效划分为:完全功能治愈:双眼视力水平正常, 任何情况下眼位处于正位或有少量隐斜, 正常视网膜对应, 中心窝融合, 中心窝立体视<60", 无自觉症状;不完全功能治愈:有轻度弱视, 有融合, 小度数眼位偏斜, 正常或异常视网膜对应, 自觉症状, 黄斑或周边部立体视。 临床治愈:无双眼单视功能, 仅有外观改善, 第一眼位±15△内, 上下偏斜范围10△内。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8.5 软件包分析, 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

眼位:评定标准正位:正位或<±10△;良:±15△;差:>±20△。 术后经2~4 周复查, 观察组术后正位41例, 所占比例为93.2%, 32 例患者有双眼单视功能, 所占比例为72.7%, 25 例患者可建立立体视觉, 所占比例为56.8% 。 对照组患术后正位41 例, 所占比例为93.2% , 具有双眼单视功能患者31 例, 所占比例为70.5%, 可建立立体视觉23 例, 所占比例为5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P>0.05, χ2 (双侧单视功能) =3.25, P>0.05, χ2 (可建立立体视觉) =2.85, P>0.0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44 例患者, 完全功能治愈40 例, 所占比例为90.9%, 不完全功能治愈3 例, 所占比例为6.8%, 临床治愈1 例, 所占比例为2.3%, 对照组44 例患者, 完全功能治愈38 例, 所占比例为86.4%, 不完全功能治愈5例, 所占比例为11.4%, 临床治愈1 例, 所占比例为2.3%, 两组患者的完全功能治愈率 (χ2=2.84, P>0.05) 、不完全功能治愈率 (χ2=3.05, P >0.05) 以及临床治愈率 (χ2=3.85, P>0.05) 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外斜视患者16 例, 2 例过矫 (<15△) , 所占比例为4.5% (2/44) , 1 例欠矫 (<15△) , 所占比例为2.3% (1/44) , 内斜视全部正位。 4 例 (9.1%) 术后早期轻度复视, 3 个月后消失。

对照组外斜视患者18 例, 4 例过矫 (<15△) , 所占比例为9.1% (4/44) , 3 例欠矫 (<15△) , 所占比例为6.8% (3/44) 。 内斜视26 例患者中1 例过矫 (<15△) , 所占比例为2.3% (1/44) 。 术后早期轻度复视患者6 例, 所占比例为13.6%, 3 个月后消失。

表1 为两组患者术中的并发症, 观察组术中出血、角膜上皮损伤剥脱、眼-胃肠反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术后观察组结膜肉芽肿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斜视为一种眼外肌疾病, 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 主要分为麻痹性斜视以及共同性斜视两类。 其中共同性斜视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眼位偏向颞侧[3]。 斜视疾病不仅会影响面部美观, 还存在眼球运动、双眼视觉等方面问题。 临床主要采用斜视手术治疗, 该手术不仅要达到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还应兼顾美观[4]。 传统肉眼下实施手术, 因器械以及使用缝线, 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 包括巩膜穿透、结膜囊肿尧结膜瘢痕等遥临床工作中袁尽量术前仔细检查袁仍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袁而且会影响手术疗效遥该研究中袁比较分析传统手术方法与显微镜手术治疗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疗效袁研究结果表明袁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5.0%尧角膜上皮损伤剥脱1.7%尧眼-胃肠反射发生率1.7%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1.7%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13.8%尧角膜上皮损伤剥脱6.9%尧眼-胃肠反射发生率3.4%以及术后结膜肉芽肿发生率8.6%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遥临床实践表明袁显微镜手术与传统肉眼手术相比袁更加准确精细袁可有效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袁减轻术眼术后不良反应遥相较于传统肉眼手术袁该手术方法优势在于院淤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直肌肌鞘膜与肌间膜袁巩膜上放置缝针时袁可对巩膜内缝针的深浅程度准确判定曰于显微镜为直接光源照明袁术中5 倍放大袁术中眼部各组织解剖层可清晰看到袁手术精准到位袁减少对血管尧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5]曰盂显微镜下可准确明确角膜间与肌止端距离袁进行肌肉分离时袁可保持鞘膜与肌腱的完整性袁最大限度避免肌肉广泛分离过程中袁误入脂肪腔中曰榆显微镜下能很轻松将缝线缝扎在靠近肌肉附着处袁避开睫状血管袁不会出现出血情况袁也不需要对此处进行结扎曰虞显微镜下结膜切口进行精细缝合时袁可避免夹带结膜切口下Tenon囊袁防止术后并发结膜肉芽肿[6,7]曰愚传统手术方法结膜切口长为8 mm袁显微手术切口为4 mm袁术后无明显瘢痕遥根据斜视疗效评价标准袁疗效划分为完全功能治愈尧不完全功能治愈以及临床治愈[8]遥经该研究评价发现袁无论是传统肉眼手术袁还是显微镜微创技术袁均可达到理想效果遥该研究中袁观察组术后正位率93.2%袁完全治愈90.9%袁对照组术后正位率93.2%袁完全治愈86.4%袁观察组患者的眼位矫正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袁P跃0.05袁本次研究与卢建香[9]等研究基本相符袁具有临床意义遥

综上所述袁显微镜术与传统肉眼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不仅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袁而且具有促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效果袁但两者相比袁显微镜手术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袁应用效果更为显著遥为了保证手术疗效袁应掌握手术时机袁尽早实施手术袁精确矫正斜视度遥

参考文献

[1]陈果.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建立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 2015, 15 (4) :737-739.

[2]中华眼科学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1996, 4 (4) :145.

[3]徐燕, 王晓蕾, 卞薇.共同性斜视全麻儿童术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 22 (6) :681-682.

[4]张胜利, 凌丽娜.600例儿童共同性内斜屈光状态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14 (4) :534.

[5]钟建胜.儿童与成人共同性斜视的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16) :75-76.

[6]黄琼, 张运江, 余新平.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疗效分析[J].江西医药, 2015, 50 (1) :73-74.

[8]Yi JH, Chung SA, Chang YH, et al.Practical aspects and efficacy of intraoperative adjustment in concomitant horizontal strabismus surgery[J].Journal of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 2011, 48 (3) :85-89.

小儿斜视手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眼科收治的4例患者, 均为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导致眼内直肌断裂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患者均为单眼患病, 左眼3例, 右眼1例, 性别均为男性, 年龄45~70岁, 平均 (55.3±6.8) 岁。患者均行眼外肌手术治疗。

1.2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眼科全面诊断, 检查结果为所有患者眼底与眼前节均正常, 受伤眼睛的视力与受伤前无显著差异。专科诊断包括牵拉试验、眼球运动复视像与线状镜检查, 以三棱镜与同视机进行斜视偏斜角度测量。患者均进行CT检查证实为眼内直肌断裂。

牵拉试验:患者在术前进行被动牵拉与主动收缩试验, 检查患者伤眼外直肌与附近组织。所有患者均进行主动收缩实验, 确诊患者内转力不足, 2例早期手术患者行被动牵拉试验显示内转阻力较弱, 另外2例患者试验结果呈阳性, 鼻侧转动受明显限制。

眼球运动检查:患者内转受限的诊断标准分为8个等级, 0为正常情况, -1~4分别为内转超过中线的75%~0%, -5~-7分别为能够转到中线与外眦间的25%~75%, -8表示外斜位固定, 无法内转[2]。本组病例检查伤眼内转级别在-5~-8之间。

斜视检查:患者均行正前方外斜视角度的同视机测量, 角度为-22°~-35°, 平均角度为30°。客观斜角与主观斜角度数相同。1例患者以三棱镜进行检查中和斜视度为60, 另外3例患者均在80以上。

1.3 手术方法

前3例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损伤内直肌均在3个月以内, 拮抗肌肉萎缩情况较轻。第1例患者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手术且术后3个月行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2例患者仅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手术。第3例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且术后3个月行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4例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损伤内直肌超过6个月, 拮抗肌肉萎缩情况严重, 将手术治疗分为两次, 第1次为眼外直肌后移手术, 第2次为3个月内的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

2 结果

4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外斜视均改善为正位, 外斜度在-5°之内。复视情况均显著改善, 前3例患者复视情况消失。患者中未发现眼节前缺血, 术后视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术后随访时间为4个月~1年, 均稳定。两组患儿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 见表1。

3讨论

内直肌损伤发生在未注意到手术已经穿透眶骨膜时, 助于应当时刻注意眼球的运动。术者在处理鼻腔外侧壁时更应加倍小心, 并要求助手不断地轻压眼球。内直肌损伤通常是因为手术操作进入眼眶很深所致。不幸的是, 即使及时发现内直肌的损伤, 也很难避免瘢痕和复视的发生 (Flynn等, 1979) [3]。即使是复视治疗专家在治疗内直肌损伤所致的复视时也会感到棘手。骨骼肌的负荷增加会导致肌肉代偿性的肥厚, 这一点已为临床和动物实验观察所证明, 肌肉张力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其增生肥厚的直接原因。相对于四肢的骨骼肌, 眼外肌负荷的改变可能是相当微小的。研究发现, 眼球从外转位15°转动到外转位45°时, 内直肌肌腱附着处的张力增加了7 g。因此, 斜视及手术时改变了肌肉长度或肌肉的接触弧可能会影响该肌肉的负荷及其拮抗肌的张力, 从而引起肌肉的代偿性改变。然而, 对于原发性的斜视来说, 目前研究斜视患者的眼外肌的形态学改变仍不能明确眼外肌的改变究竟是引起斜视的原因还是斜视后继发的改变。眼位改变后眼外肌的结构变化:眼球运动时眼外肌长度的变化通常可达到25%~33%[4]。实验性引起的眼球外斜后立即可发现外直肌缩短, 内直肌伸长;肌肉的肌节长度也相应的缩短和变长。而外斜视时间持续2个月后, 内、外直肌长度仍有改变, 但是肌肉的肌节长度与对照组仅有轻度差别。研究观察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减弱手术切除的肌肉, 发现在球层单神经支配纤维 (SIP) 有特异性的改变, 包括线粒体的积聚。对于斜视患者的眼外肌形态学改变来说, 主要是不能观察到患者眼外肌的眶层, 因为斜视手术不可能取得眼外肌眶层部分。

对一个斜视患者必须进行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两方面的检查。然后术者对从患者获取的以上资料认真分析, 不仅要有彻底的了解, 而且要有充分的理解, 并结合自己的相关知识和临床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诊断, 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首先判断患者是否可以保守治疗, 如果必须通过手术矫正眼位, 则应确定手术时间, 选择手术方式, 手术的眼睛, 明确术中哪些肌肉减弱, 哪些肌肉加强以及手术量的多少等等, 并估计手术结果。只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变眼处肌的作用, 并通过改变其作用而改善眼位。这两种方式就是减弱主动肌的作用或加强拮抗肌的力量。这两种方式也可以联合使用。内窥镜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性大角度外斜视, 由于内直肌功能性缺失, 内转无法正常运行, 在临床治疗中难以处理, 修复手术寸在风险高、难度大、干扰打的问题, 以往手术中的框骨膜固定术式效果不明显, 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与外直肌后移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改善眼位情况, 增加内转情况, 治疗眼睛复视情况, 患者满意度较高, 内窥镜鼻窦术后内直肌完全断裂的患者, 斜视手术的最佳时机应为伤后3个月。

参考文献

[1]郭长梅, 王为农, 王雨生, 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某些大角度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 2009, 9 (2) :325-327.

[2]杨士强, 郭新.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内直肌损伤外斜视的手术治疗[J].中华眼科杂志, 2010, 46 (11) :974-977.

[3]郭立云, 孙恒, 王廷华, 等.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病理学改变[J].医药前沿, 2012, 2 (3) :73-74.

小儿斜视手术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科知觉性外斜视患者的60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机编排为两组, 其中的健眼手术有30例, 年龄分布在9~4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在进行手术之前, 外斜眼的裸眼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0.03, 10例, 0.05~0.1, 16例, 0.12~0.15, 4例;斜视眼旁中心注视13例, 周边注视者9例, 因为角膜原因或黄斑疾病问题造成不能进行视力检查的8例。斜眼手术者30例, 年龄都限定在10~49岁, 术前外斜视眼的裸眼视力:指数/眼前手动~0.04, 10例, 0.06~0.1, 14例, 0.15~0.2, 6例;斜视眼旁中心注视12例, 周边注视18例。所有病例均无双眼视觉, 并已排除同时合并垂直斜视、限制性斜视或眼球震颤等病例。临床对象是患者时, 在使用患者的各种资料时, 需有患者的同意, 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除上述基本情况外, 还应说明来自住院部或门诊部。

1.2病例选择

健眼手术者手术前斜角平均-40△~-75△, 斜视眼手术者手术前斜角平均-35△~-90△。手术前后采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krismmy法测定患者33 cm及6 m的斜视度, 统计时以看近的三棱镜为准。并检查眼球辐辏运动不足, 各个方向运动无异常。手术采用表麻或局部麻醉, 手术中, 能配合眼位检查, 当斜视度以+10△~-15△, 为正位治愈。

1.3手术方式

该组主要釆用了两种手术方式对60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进行观察, 健眼手术以井幸彦中主眼的手术量为计算标准带入公式 (斜角÷3) mm, 斜角>15△分二份, 内外直肌各5 mm, 手术的总量就被内外肌进行了平均划分, 其中每毫米外直肌后徙或内直肌截除矫正3△外斜视。而斜眼手术组中的手术次数主要是依据外直肌后退1 mm和内直肌缩短1 mm矫正外斜5△进行设计。而矫正不足者在术后复查时进行Krismmy法测定斜度, 必要时缩短健眼内直肌。手术完成后在两到四周内还有欠矫的, 就需要再次进行健眼外直肌后退。

14统计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眼位

其中健眼手术后达到双眼正位的患者有29例, 手术矫正欠轿的有24例;但在斜眼手术组中双眼正位的患者有24例, 手术欠矫6例, 再次手术矫正的有5例, 两次手术的有1例。

2.2手术的次数和手术量

健眼手术组手术量为7~16 mm, 平均11.39 mm, 大多是一次手术, 一例欠矫18△, 但没有进行再次手术。斜眼手术组手术量为14~21 mm, 平均19.17 mm, 一次成功的手术有24例, 二次的有5例, 两次及以上的有1例。进行多次手术的病例是在第一次手术半年之后所发生的, 进行二次手术的时候, 将健眼内直肌缩短了8 mm, 术后欠矫15△, 最后一次手术又将健眼外直肌后退了7 mm, 最后眼位矫正满意。两组手术次数及手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274 3, P<0.01, t=8.763 5, P<0.01) 。

3讨论

知觉性外斜眼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的疾病问题或是在出生的6个月之内出现的, 所以其中的时辐辏反射发展的还不够完善, 从而造成失明后的外斜视, 有的因为视力原因使得稳固视力的时间加长, 减少注视时机, 从而出现外斜视的状况, Havertape等[3]则指出, 生后6个月以内的先天性视力障碍者主要发生内斜视, 而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主要是后天性视力障碍者。从我们的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 小于l岁与1~5岁和大于5岁发生单眼视觉损害者相比, 发生知觉性斜视的比例较小, 而年龄越大外斜视的发生率越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很满意的解释, 大家比较赞同Von Noorden的观点:年龄越小集合功能越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集合功能减弱[4]。通过把手术疗效的资料进行对比发现, 健眼手术和斜眼手术中的斜视度比较接近。通过比较发现, 健眼手术的次数要比斜眼手术的次数少, 并且两组手术矫正量都有其实际临床意义。同时在健眼手术者大都可以一次成功, 斜眼手术一次成功的案例只有24例, 两次手术的有5例, 两次及以上手术的有1例。完成手术后, 半年内两组患者的眼位状况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 该文观察知觉性外斜患者手术后半年的眼位变化, 认为知觉性外斜视手术设计以过矫5△~10△为目标, 而术后6~12个月则以欠矫为主, 表明不但手术设计倾向偏小, 而且术后外斜仍继续发展, 过矫的患者也多数恢复正位。以上结果显示, 而知觉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可以用稍大的过矫幅度, 或者考虑外直肌的退后加大而内直肌的缩短减小[8]。由此可见, 知觉性斜视的手术并非都回退, 术后发生回退和手术量设计不足有关。另外, 此类斜视手术既然是以改善外观为目的, 就必须同时考虑其合并的其他影响外观的因素。同时, 术前应了解患者及家属患眼手术心理, 充分告知患者健眼手术的必要性和优势, 使其能接受手术设计。

摘要:目的 探讨健眼手术治疗知觉性外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两组行健眼 (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 及斜视眼手术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 矫正斜视。比较术前术后眼位矫正效果。健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1.39 mm, 手术均为1次完成。斜位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9.17 mm。结果 该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分别对60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治疗, 健眼手术组根据三井幸彦对主眼的手术量按 (斜角÷3) mm计算, 斜角>15°分二份, 健眼手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 手术量明显低于仅斜眼手术组, 疗效优于斜视眼手术组。结论 健眼手术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关键词:知觉性外斜视,健眼,非主导眼,眼外肌

参考文献

[1]吴文芳, 吴强, 宋蓓雯, 等.复杂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 32 (10) :725-729.

[2]颜驾, 肖健雄, 鞠远英, 等.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12) :2350-2352.

[3]王莹, 马伊.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泪膜功能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 (2) :150-153.

[4]马利波, 赵健, 王颖, 等.外路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11) :1335-1338.

[5]方晓珊, 方妙娟, 方洁明, 等.微创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黄斑前膜的临床观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3, 36 (1) :94-96.

[6]秦玉霞, 高婧, 高荣玉, 等.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 :2555-2556.

[7]Sanjay Marasini, Raju Kaiti, Roshan Kumar Mahato, et al.Informed conse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ye surgery:A qualitative study assessing their attitude, knowledge and anxiety level in a community based hospital of Nepal[J].Journal of Optometry, 20136 (3) :147-153.

[8]GwénoléQuellec, Katia Charrière, Mathieu Lamard, et al.Real-time recognition of surgical tasks in eye surgery videos[J].Medical Image Analysis, 2014, 18 (3) :579-590.

上一篇:中职健美操课教学设计下一篇:生态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