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中护理

2024-07-27

小儿手术中护理(精选12篇)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1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各系统组织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 对疾病和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因此, 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生理、解剖、病理的不同特点正确地配合手术。我院为一所综合性医院, 开展小儿外科手术多年, 平均每月施行小儿外科手术40例以上, 收治的患儿年龄1 d~14岁, 常见的病例有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急性阑尾炎、隐睾、幽门狭窄、肠套叠、肠扭转、先天性无肛门、创伤等。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基础麻醉、静脉吸入麻醉、骶丛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局麻等, 手术疗效显著, 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术前准备

1.1 心理护理

术前1 d由巡回护士访视患者, 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 与其沟通以增加熟悉感, 并尽量解除父母的疑虑, 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 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同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详细交待小儿术前禁食时间及注意事项, 共同配合使手术能如期顺利地进行。术日护士接患儿并协助麻醉医师在手术室门口先给患儿进行基础麻醉, 待患儿熟睡后再接入手术间。总之, 手术护士要有亲切的言语, 耐心、细致的护理, 使患儿有一种温暖、安全、踏实感, 从而安全度过围术期。

1.2 物品的准备

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 备齐抢救用物, 检查抢救药品是否备齐, 吸引器性能是否完好, 小儿手术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防止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因此不论手术大小均需开通吸引器, 备至手术床头, 选择好合适的吸痰器, 备好生理盐水;手术器械选用精细的刀、剪、止血钳、拉钩、小儿电刀头等, 婴幼儿手术, 需备好小儿约束带、垫肩用的布单。

1.3 调节室温

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影响, 因此, 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应调节好温湿度, 室温保持在24~26℃之间, 湿度在50%~60%左右。进行各项操作时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液和输入的液体、血液应加温到37℃左右再使用。术中注意体温的监测, 防止术中受凉, 影响手术过程, 同时应避免术后发生肺炎。

2 术中配合

2.1 严格查对

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体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禁食时间以及术前用药, 皮试结果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情况, 对患儿做到言语亲切、态度和蔼, 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多台小儿手术时, 需详细核对, 确保无误, 应有专人守护, 手术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 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保持静脉液路的通畅

为了缩短麻醉用药时间及手术等候时间, 我院均采取术前由病房护士对患儿进行留置针穿刺, 建立静脉通道, 术中要注意观察输液情况、输液速度, 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 确保术中输液、输血及麻醉用药。输血一般以等量输血为原则, 即出多少补多少, 输液要求输入量尽量准确, 速度以7~10 m L/ (kg·h) 为宜。

2.3 体位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 应立即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固定, 防止坠床, 应有专人守护。因小儿皮肤细嫩, 躁动不安, 因此, 固定约束带时应松紧适宜, 着力点应在关节处, 受压处要垫棉垫或治疗巾, 防止神经、血管损伤, 既要保证术野充分暴露, 维持原位不移动, 又要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环, 肢体伸展不可过度。协助麻醉师对患儿实施麻醉,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麻醉前再次检查吸引器, 接吸痰管及准备好生理盐水, 随时清除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及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小儿全麻平卧手术采用的体位是:肩下垫高, 头后仰偏向一侧, 必要时协助麻醉医师行气管内插管, 以利呼吸。

2.4 术前导尿

小儿对于导尿通常难于配合, 因此我院对于小儿均行麻醉后导尿, 以减少患儿的不适、哭闹以及恐惧。导尿时手法一定要轻柔, 避免动作粗暴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5 手术操作配合

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 暴露消毒区域时, 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 注意保暖。手术中需用电刀时应妥善放置好电极板, 选用小儿电极板, 放于肌肉丰富处, 防止烫伤。随时检查电刀、吸引器等仪器设备, 保持性能完好。术前、术毕根据手术部位, 认真清点器械、缝针、纱布等, 胸腹部手术, 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认真清点台上所有器械、物品, 详细填好护理记录单,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小儿手术应选择精细器械、缝针、纱布等, 术中要稳、准、快、巧地配合好手术的每一个步骤, 如果术中患儿病情发生变化, 应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 巡回护士及时备好、备齐手术所需器械及物品, 与医生密切配合, 缩短手术时间。

2.6 病情观察

由于患儿对麻醉药品及手术刺激耐受性较差, 术中病情变化快, 因此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处理。一旦发生意外, 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2.6.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观察呼吸

术前禁食4 h~6 h, 婴儿禁止喂奶4 h, 术前2 h禁止喂水。常规准备吸引器并调试好, 使其压力维持在10 k Pa, 小儿鼻腔、咽喉狭小, 黏膜柔软、纤细, 但血供丰富, 纤毛运动较差, 所以易受感染, 也易引起阻塞,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 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 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2.6.2 循环系统的观察

2.6.2. 1 心率、血压

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低于85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脉压差<30 mm Hg则为轻度休克, 收缩压60~85 mm Hg为中度休克, 而低于60 mm Hg为重度休克。

2.6.2. 2 精确计算失血量

新生儿血容量为体重的10%, 2岁~3岁为8%, 出血量>10%易导致心力衰竭, 一个新生儿出血30 m L占血容量的10%, 所以在小儿手术时必须精确计算失血量, 做到及时输血, 防止休克。估计失血比较多的小儿, 在切皮肤之前准备好血。

2.6.2. 3 尿量的观察

术中注意观察尿量以及颜色的变化, 准确掌握患儿的情况。应测定每小时尿量, 正常尿量为1~2 m L/ (kg·h) 。小儿尿量>20 m L/h, 婴儿尿量>10 m L/h, 提示肾功能正常。

3 术后护理观察

手术结束后的麻醉苏醒期仍可发生恶心、呕吐、窒息等并发症, 因此也不可忽视这一阶段的观察及护理。需专人看护至呼吸循环稳定后送回病房, 途中注意保暖, 保持输液的通畅, 推车两侧拉L护栏, 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及呼吸,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防止因患儿躁动使引流管受压或脱出。护送患儿回病房后, 向病房护士交待手术情况, 术中患儿病情变化情况, 手术用药, 输血、输液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 交接各种引流管等, 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 小结

护理工作是手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各项操作规程, 要求做到准确、细致、轻巧, 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要精益求精, 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 更要求做到一针见血, 缩短手术等候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的进展情况, 遇紧急情况则要做到镇静、分秒必争, 尽量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所以优质的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2

摘要:目的 研究围术期综合护理在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时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本院治疗气管支气管的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82.86%),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较低,两项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炎时给予围手术综合期护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关键词:小儿气管支气管;围术期;护理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病症,患者多为幼儿,年龄在3岁的最多,所占比例60%~70%。造成此病的异物种类多,且大都是体积小的物件,如花生米、硬币、纽扣等,因幼儿多动且好奇心重,容易将异物通过口鼻误吸进入气管支气管,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喉喘鸣、阵发性呛咳,情节严重的会有三凹征,进行异物取出时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借助支气管镜[1,2]。本研究意在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70例气管支气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患儿19例,女患儿16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年龄(1.43±0.75)岁;16例为气管内异物,10例为右支气管异物,9例为左支气管异物。观察组35例,男患儿20例,女患儿15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年龄(2.03±1.09)岁;17例为气管内异物,11例为右支气管异物,7例为左支气管异物。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如气管支气管异物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①术前护理:??K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详细介绍治疗方法、风险和手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L分别对患儿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让患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治疗;??M急诊抢救时需做到高效率分工合作,做好设备准备和消毒工作;??N多巡视病房,了解患儿各项体征和异物咳出的情况。②术中护理:??K对患儿头部进行固定的同时确保灵活性以方便进行调整;??L配合手术操作,需要时对患儿进行安慰疏导;??M密切关注各项体征,及时进行氧气支持;??N在异物取出后借助支气管镜将血液和痰液分泌物体吸除干净。③术后护理:??K及时查看异物是否完整,与家长进行核对,安抚家长情绪;??L对不能自主呼吸的患儿,需保持气管插管,确保患儿通气良好;??M患儿麻醉未醒时,引导其平卧,头侧向一边;??N关注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状况,分泌物增加时使用无菌吸痰,吸痰最好为15s。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满分10分,达到8分为满意,5~8分为基本满意,低于5分为不满意[3]。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观察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由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满意度为82.86%,观察组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有1例出现肺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有3例出现肺炎并发症,4例出现支气管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5.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有关报道称,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危及幼儿生命的严重病症,每年约有500名幼儿因此而死,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手术[4]。幼儿牙齿发育并未完全,气管位置较高,当进食过硬的食物如瓜子、花生时,跌倒、哭闹都会造成食物被误吸到气道;幼儿口中含物玩耍时,哭或笑,都易造成气管支气管异物。因此,幼儿的气管支气管异物预防很重要,家长需合理放置小而硬的食物、玩具,进食时不宜说笑、玩闹,玩耍时不能在口中含有物体[5]。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患儿家属满意度97.14%,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患儿家属满意度82.86,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果证明,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时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减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普及。

参考文献:

小儿疝气手术前后护理 篇3

关键词:小儿;疝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28-02

一、小儿疝气成因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据统计疝气的一般发生率在1-4%之间,而且男孩的发病率显著性高于女孩,同时发生在患病在右侧的患者比在左侧的多。

二、诊断检查

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一旦疝块发生嵌顿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三、危害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 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小儿疝气应该及早进行彻底治疗。

四、治疗

常见且较为彻底的治疗方式一般才用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的治疗,对小儿患处创面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缩短患儿术后愈合周期,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提升治愈率。

五、术前护理

1、注意休息

疝气患儿在术前护理人员需嘱咐其应减少运动,多平躺休息,如实在需下床活动时应用疝带压住疝环口,防止腹腔内容物脱出致嵌顿。

2、注意卫生

疝气患儿在术前护理人员需嘱咐其勤洗勤换,保持身体干净,衣物干净,尤其是手术部位更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破皮和感染。

3、注意调整

无论是疝气患儿还是家属,在术前护理人员需加强同他们的沟通交流,给予他们心理疏导,详细解释病理病因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消除他们因对手术的担心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尤其是患儿,以保障手术的如期顺利开展。

4、小便排空

疝气患儿在术前护士需告知其本人或亲属,尽量让患儿排空尿液,防止术中误伤膀胱,以及因过度紧张排出尿液影响手术。

5、适应病床

入院后,手术前,应有意识是患儿练习在病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一段时间的的恢复生活,减少移动,加速手术部位的愈合。

六、术后护理

1、预防感染

治疗后注意保护好伤口,特别是婴幼儿,不要让孩子将覆盖在伤口上的纱布抓掉;更不能因大小便弄臟纱布面污染伤口,造成伤口感染、化脓。

2、消除肿胀

由于术后阴囊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一般2到3天时间就会消退,若肿胀不消和发硬,可能有淤血,要请医生检查一下。若肿胀和发硬不再发展了,淤血就会慢慢被吸收。

3、减轻哭闹

因为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应多哄一哄或转移病儿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大哭大闹,要是哭闹不止,可注射或口服镇静药,让孩子安静人睡。

4、防止侧压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住院号随机选取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手术患儿详细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患儿家长清楚参加本次观察研究的临床意义,并签署参与同意书。②患儿无重大心血管疾病,能承受手术带来不可避免的创伤。③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症,不能实施手术的患儿。②痴呆、低能儿或不能配合医生服从医嘱患儿。③术后患儿病情出现重大变化,无法继续参与观察研究者。100例患儿中扁桃体切除术14例,骨科类手术23例,腹股沟疝气32例,肠套叠11例,急性阑尾炎20例。对照组女孩24例,男孩26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年龄(5.4±1.8)岁;扁桃体切除术6例,骨科类手术10例,腹股沟疝气18例,肠套叠5例,急性阑尾炎11例。观察组女孩22例,男孩28例;年龄分布在1.5~10岁之间,平均年龄(5.6±1.5)岁;扁桃体切除术8例,骨科类手术13例,腹股沟疝气14例,肠套叠6例,急性阑尾炎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小儿外科护理措施,其主要内容包含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缓解患儿及家长紧张不安情绪,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物品,备好急救药物;术前调节好手术室温度与湿度,以防患儿术中出现因室温过高而引起的散热过多而致体温下降等情况;术前认真核对患儿基本信息、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及备皮情况,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②术中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输液过程,以防留置针脱落或药物漏出;麻醉前,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将手术患儿摆放成安全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道是否通畅。③术后护理:待患儿完全苏醒后,陪同患儿安返病房,并告知家属手术情况,同时与病房护士交接患儿情况。术后实施全面监护,术后3 h及时到病房回访患儿及家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措施如下:①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分级责任包干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将本病区分成3~4个护理小组,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及2~3名护士组成,主管护师担任小组组长,负责本组病情较重的患儿,并负责把关本组所有患儿的护理质量。下级护士负责本组患儿日常基础护理、治疗及病情观察,为患儿提供全程、无间断的护理服务。②营造温馨病房氛围[2]:要求护理人员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爱好并根据患儿年龄及性别选择性提供患儿喜欢的玩具、播放患儿喜欢的儿童歌曲、和患儿一起做喜欢的游戏等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另一当面,根据儿童的特殊心理,可在病房张贴卡通画,设立温馨小天地,张贴爱心语、温馨提示、祝福语等以拉近和患儿及家长的距离。③健康教育指导:将儿科常见疾病装订成宣教手册,悬挂在每个病房醒目位置,方面家长随时阅读。建立患儿健康教育评估单,给患儿及家属提供疾病知识宣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入出院指导及必要的心理辅导等。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采用3等级评分法。20个条目(主要包括入院介绍、病房环境、用药指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出院健康教育等)均有3个备选答案: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记5分、3分、1分,100分为满分。由科护士长对所有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出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及家长反映较突出的问题,由护士长召开护理部专题会议,研究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办法。

1.3.2 疼痛程度评价[3]

本研究采用临床常用小儿疼痛评估方法即Wong-bank面部表情量表法(FPS):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监制疼痛评估卡,FPS是用种面部表情表示,用微笑、悲伤至痛苦得哭泣的图画来表达疼痛程度的,疼痛评估时要求小儿选择一张最能表达其疼痛的脸谱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六张脸谱代表的疼痛评分依次分别是0分、2分、4分、6分、8分和10分。要求患儿在手术前1 d、术后第1 d、第3 d进行FPS疼痛程度评估,评估值保留小数点后1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19.0对所有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均采用FPS评估在三个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三个评估时点为:

H1为手术前1 d、H2为术后第1 d、H3为术后第3 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时点H1疼痛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H2、H3时点,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 8%(P<0.05)。

3 讨论

实施优质护理,加强了护患沟通,通过术前访视,与患儿及家长交流,术后的及时随访,减轻和消除了患儿及家属紧张的心理,护患关系得到了改善。术前了解手术名称、方式及术中特殊性,及时做好术前物品的充分准备,术中才能主动、迅速、灵活地配合手术,提高了护理质量[3]。本次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三天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说明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儿住院期间紧张恐惧情绪,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4 体会

在临床小儿外科护理中,我们应以优质护理为整个护理工作的重心,熟练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以过硬的专业素质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赵隽丽,姚兰.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4):472-473.

[2]杨红炬.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1:168-170.

[3]唐珂.患者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9:7-9.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5

外感发热时指小儿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在高热状况下,病人所产生及表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心理变化,常常会影响到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而影响小儿疾病的痊愈。中药灌肠法属于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其方法是将煎煮好的中药液灌注于肠道内,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儿科多种疾病。随机选取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外感发热住院患儿60例,用自制中药高热洗剂灌肠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均在1-13岁,平均年龄6.5±0.5岁,体温在38℃-39℃,病程6h-3天。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与病情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2.1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辨证:表寒里热证:(1)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或身痛;(2)咽红、口渴欲饮;(3)鼻塞、流清涕或黄稠涕,小便黄或大便干;(4)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5)脉浮或滑数,指纹红或紫。上述(1)、(2)、(4)、(5)项必备,结合(3)项,即可诊断。

1.2.2 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轻、中、重患者。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处方为黄芩10g、连翘10g、板蓝根10g、陈皮10g、石膏15g、芦根10g,由本院制剂室煎成100ml药液。用量为3-5ml/kg。操作方法:患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药液温度为25-28℃,用50ml注射器抽吸所需灌肠液,连接一次性使用肛门管,缓慢插入肛门内,婴儿2.5-4cm、儿童5-7.5cm,灌肠速度10ml/min,灌注后嘱家长捏紧肛周臀部皮肤,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加强药液在肠道保留效果,每日两次。1.3.2对照组:予以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剂量为10-15kg 4ml/次;16-21kg 5ml/次,22-27kg 8ml/次 28-32kg 10ml/次,若发热不缓解,可每隔4-6h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1.4 护理

1.4.1 注入药液时速度要缓慢,并观察患儿情况,若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嘱患儿张口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并放慢注入速度;如患儿哭闹明显或出现脉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肠,给予处理。

1.4.2用药时注意患儿腹部保暖,插入肛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粘膜。

1.4.3用药后严密观察患儿有无汗出、发热等情况,观察患儿有无恶寒、流涕、咳嗽、精神、食欲等情况,注意观察舌苔、脉象、指纹情况、及时监测体温及生命体征,做好肛周护理及心理护理。1.5疗效评定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

痊愈:用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小时;显效:用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小时;有效:用药48-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用药72小时内体温未将或上升,不符合以上标准。2 结果

表1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24h 24h-48h-组别 例数 观察组 对照组 30 30 12 9 6

>72h 1 3 观察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快,维持时间长。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30,X²)

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观察组 对照组 30 30 11 10 6

无效 3

总有效率 96.7% 90.0% 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疗效显著。

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外感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高热可引起惊厥,对小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伤。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壁较薄,具有通透性高,肠壁孔隙大,蛋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趋势的优点。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可通过下列两条途径发挥全身疗效:一条是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另一条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篇6

【关键词】小儿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76-01

小儿由于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初次入院对病房有陌生感,对接触的医务人员会产生恐惧心理,医务人员需要热情关心和主动接近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使其配合接受治疗。小儿机体对疾病、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与成人有相当大的差别,对手术的耐受力,自身调节及应变能力都较差,加上手术打击对机体各种代谢都有严重干扰。所以,除了紧急手术外,一般均需做好足够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恢复护理。

1术前准备

1、1术前访视

术前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儿,评估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情绪。由于不良因素的侵袭,尤其需要手术的病儿,适应能力不如成人,应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应花较多的时间消除陌生感,可采用游戏、故事、唱歌等方法来与小儿建立一定感情。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心理护理对象除了患儿还包括其家属及监护人,要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等,并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颜色、血管等,进行必要的护理体检。准确测量患儿体重,访视后填写术前访视评估单。通过做好术前心理调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饮食调理,术前皮肤准备,术前禁食及术后适应性训练等术前充分准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术前物品的准备

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备齐抢救用物,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完好并备至手术床头,选择好合适的吸痰管,备好生理盐水。手术器械选用精细的刀、剪、止血钳、拉钩、小儿电刀头等。婴幼儿手术,需备好小儿约束带,垫肩用的布单和垫衬。

2术中护理

2.1调节温、湿度

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应调节好温湿度,室温在24~26℃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以防止术中散热过多而体温下降,影响呼吸功能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2.2严格查对制度

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公斤体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禁食时间以及术前用药,皮试结果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2.3建立静脉通路

小儿静脉细小,不合作易脱出,尽量选用22G和24G的留置针,留置针有针芯软、不易脱出,静脉多选用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根据手术的部位选择不同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要求护士不断提高穿刺技术,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防止液体外漏,并固定牢固。如术中输血一般以等量输血为原则,即出多少补多少,输液要求输入量尽量准确,速度以每小时7~10ml/kg为宜。

2.4麻醉的配合

小儿手术多施行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及术中用药时应力求剂量精确,避免因用药量过多造成不良后果。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好必要的小儿麻醉物品,各种监护仪器、吸引器、吸氧用物及抢救药品等,防止痰过多而致呼吸道梗阻。患儿对麻醉药品的耐受性差,术中病情变化快,因此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一旦发生意外,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5小儿手术体位的放置

根据手术需要摆放手术体位,摆放时要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证手术野充分暴露,维持原位不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的正常活动。小儿皮肤柔嫩,所以约束带不要过紧,里面放好衬垫,不压伤患儿。防止坠床,避免患儿的肌肉神经损伤及关节脱位。对于悬吊、捆扎的肢体,应预先用厚棉垫包裹后再行捆扎,且保持一定的空隙,以能容纳成人1~2指为宜。术中随时观察肢体的温度、颜色等,切不可因方便手术医生操作而忽略以上原则。

2.6手术操作的配和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术前术毕根据手术部位,认真清点器械、缝针、纱布等。胸腹部手术,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认真清点台上所有器械、物品,详细填好护理记录单,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小儿手术应选择精细器械、缝针、纱布等,术中要稳、准、快、巧地配合好手术的每一步骤,如果术中患儿病情发生变化,应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巡回护士及时备好备齐手术所需特殊器械及物品,与医生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3术后恢复护理

3.1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患儿未清醒时应及时配合麻醉医生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和节律,有无喉痉挛和喉头水肿的发生。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时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可以去除肩垫,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宜卧位。

3.2病房护理

保持呼吸道畅通,检查患儿神志、瞳孔,如麻醉未完全清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呕吐误吸;通过鼻导管法给氧,如患儿烦躁不安,不能接受鼻导管给氧法,则可用面罩法;监测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严密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输液通畅,检查输液管道的各连接处是否紧密衔接,并注意保护补液肢体,避免患儿完全清醒时躁动不安,以致拔脱留置针管;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恒定,适宜的室温应保持在18℃~22℃,湿度以50%~60%为宜。

3.3对患儿父母的宣教

按医护人员的指示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清洁卫生,接触孩子前要洗手,孩子的内衣要每天换洗;对输液器、伤口和各种引流管要很好地保护,防止孩子抓拽,也要防止孩子的大、小便污染;未经医生同意,不要自行服用自备的药物,发现孩子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

因此,做好小儿外科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就要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病理生理、心理特征,掌握和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做到准备充分、考虑全面、配合准确。各项操作要轻柔准确,严格根据体重控制液体入量,准确测量和记录出入量。积极参加术前讨论,结合术中观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作才能有主动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1]陆莉;陈穗珍;黄小洁;潘美穗;呼吸道异物患儿329例的圍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6(19)

[2]章萍;刘珊珊;54例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9(09)

[3]张艳;小儿外科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05)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以及使用儿科疝气手术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各6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0.5~12岁,平均(6.82±1.36岁);对照组患儿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0.6~11岁,平均(6.32±1.4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使用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给予基础心理支持,关注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使用小儿疝气手术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应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患儿对护理人员建立信任感,讲解疝气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的特点,缓解患儿及其家属因对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而引起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鼓励主动提问,并且通过既往治疗的成功来鼓励患者克服疾病,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3]。(2)术中预见性护理: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对患儿进行情绪的疏导和安抚,缓解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情绪,保证麻醉顺利进行;术中选择有经验的器械护士,提前熟悉手术步骤、选择合理的手术器械,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要求台下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情况,若体温过低则适当加温,以减小低温引起的刺激及应激反应。(3)术后疼痛及环境护理:手术切口会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耐心倾听。对于由于紧张、焦虑等引起的疼痛情绪,应并用言语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4],对于伤口本身引起的疼痛,必要时可采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术后1~4 d每日注意观察患儿切口有无出血,切口是否干燥,嘱患儿排尿时将体位侧向健侧防止伤口感染。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无菌,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1.3 观察指标

1.3.1 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差异。

1.3.2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差异。使用Prince-Henc评分对患儿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共计0~4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0分:患儿咳嗽时无疼痛;1分:患儿咳嗽时有疼痛,静息状态下无疼痛;2分:患者深呼吸时即可出现疼痛;3分:患儿静息状态下即有疼痛,但是程度不剧烈;4分:患儿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尿潴留、阴囊水肿、牵拉痛、伤口愈合不良等。

1.3.3 护理满意度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一般、较差三类,总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人数)/总人数,比较两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2.2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观察组患儿的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3。

3 讨论

疝气是小儿常见疾病,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以阴囊、小腹疼痛肿起,涉及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周,伴有四肢厥冷,冷气抢心,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疝气的分类较多,有脐疝、斜疝、切口疝、股疝等,多是由于用力咳嗽、腹部过于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啼哭等原因而引起[5,6]。小儿疝气是儿科常见疾病,影响小儿的日常生活,需积极进行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通常不需要修补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受到临床广泛欢迎。

小儿疝气患者由于年龄较小,情志尚未发育成熟,在围术期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较高,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因此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因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在考虑患儿年龄、心理等各项因素的同时,保障手术疗效的切实体现[7]。围手术期的综合性护理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术前的疾病知识及心理护理,手术时的预见性护理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护理。小儿疝气手术治疗的综合性护理贯穿整个围术期,对手术的顺利实施、手术效果的体现、手术风险的规避等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8]。

本文主要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后其平均离床时间为(2.15±0.73)d,住院时间(5.12±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离床时间[(5.48±2.34)d]、住院时间[(8.75±1.36)d],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的入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疼痛程度明显轻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儿为6.67%,对照组患儿为16.57%,可见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5.00%,可见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更受临床患者欢迎。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疝气手术患儿的治疗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疝气,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琳.438例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9):1128-1129.

[2]王玲.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77-78.

[3]虢新莲.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182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4):15-16.

[4]李玉梅,于荔,高小平,等.舒适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疼痛焦虑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14(3):354.

[5]王群芳.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康复与护理,2012,16(6):742-743.

[6]刘因明.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0):81-82.

[7]贺桂辉.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66-67.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女52例, 男48例, 年龄3个月~3岁, 平均年龄 (2.2±0.3) 岁;病程10~60d, 平均病程 (30.2±5.6) d。对照组女51例, 男49例;年龄3~30个月, 平均年龄 (2.1±0.2) 岁;病程10~65d, 平均病程 (30.8±5.5) d。两组观察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悉本组观察的方法和目的, 并被详细告知研究过程,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

(1) 术前护理:护士术前1d向主刀医师了解患儿手术方法及手术特殊要求, 查看患儿病历及相关检查, 做好皮试等;与病房护士交接患儿信息、病历、术中用药及影像资料, 在麻醉实施前及手术开始前与麻醉师、主刀医师及患儿家属核对患儿姓名、年龄、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检查患儿腕带是否相符, 确定手术部位, 严格防止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发生错误;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 环境温度影响体温变化, 将患儿送进手术室后将室温调节至26℃。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后, 贴好输液贴, 用固定板将穿刺部位固定, 防止针管滑落;根据患儿身材选择大小合适的体位垫, 选用棉垫及硅胶等柔软、平滑的体位垫, 体积较小的患儿可用人字形体位垫, 小儿皮肤娇嫩, 不能过度伸展及拖移, 全麻手术注意保护患儿双眼角膜, 将双眼睑合上。 (2)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配合医师手术, 注意力高度集中, 关注手术过程, 严密观测患儿体征变化情况, 一旦出现失血过多、窒息等现象, 备好急救物品及吸氧机;四肢手术常用电动止血带, 根据患儿年龄、上下肢周径使用袖带, 检查电动止血带的性能, 气囊是否漏气, 压力值是否正常, 选择棉纸做衬垫, 上肢在肱骨1/3段, 下肢在大腿1/3段, 平整缚扎袖带, 松紧度在1指以内, 系好固定带。手术结束后松开止血带时, 缓慢放气, 减轻血压变化, 减少使用止血带引起的并发症, 严密观测患儿生命体征, 采取局部按摩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3) 术后护理:手术后进行全麻拔管时, 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注意患儿呼吸系统的护理工作, 做好供氧及吸痰工作。患者体温、呼吸及心率不稳定时, 每2h测量1次体温;持续发热的患儿在其头部给予冰敷, 采用酒精降温的方法;退热过程中患儿汗多, 及时擦干汗液, 勤换内衣, 防止受凉感冒, 保持皮肤清洁[2]; (4) 饮食护理:患儿发热期间口唇干裂, 容易出现异味, 导致口腔溃疡, 可指导患儿使用呋喃西林漱口;营养均衡, 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增强身体抵抗力。

1.2.2 实验组予以人性化心理护理。

患儿年龄较小, 难以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护理, 容易产生恐惧及排斥心理, 医护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与患者多沟通, 亲切与患儿交流;患儿哭闹不肯配合时, 准备一些玩具及零食, 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对患儿的配合度采用鼓励的方式, 患儿表现良好的地方, 及时鼓励;针对患儿不同性格特征, 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活泼好动型患儿适当准备一些小游戏, 通过游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儿配合度;安静沉闷型患儿准备一些图书及画册, 让患儿根据自身爱好选择所好, 并鼓励患儿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1.3 评价标准

有效:患儿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恢复正常, 顺利出院;一般:患儿各项不良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但仍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无效:患儿各项不良症状及体征均无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 (有效+一般)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χ2=7.792, *P<0.05。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 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让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小儿与成年人不同, 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组织器官的功能与构造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心理较脆弱、对疼痛的忍耐性较差, 因此人性化的护理尤为重要[3]。

本文中, 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科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 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杨红军等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4]。因而, 本文可进一步证实, 对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予以人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能提高患儿护理有效率, 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的患儿共200例, 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 (n=100) 与对照组 (n=100) , 对照组患儿予以儿科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儿予以人性化心理护理,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9.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予以人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能提高患儿护理有效率, 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小儿手术,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素华.小儿手术的配合护理特点〔J〕.医学信息, 2014, 15 (11) :260.

[2]黄佳佳, 张马忠.小儿手术室外镇静深度监测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 35 (3) :268-271.

[3]李浩平.不同的术前准备对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3, 12 (2) :50-51.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组一41例患儿, 男患儿27例, 女患儿14例;年龄低至6个月, 高至9岁, 平均 (3.89±0.13) 岁。组二患儿42例, 男患儿28例, 女患儿14例;年龄低至5个月, 高至9岁, 平均 (3.34±1.29) 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组一手术护理中行常规护理干预, 术前常规准备, 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行手术配合和对症处理。组二手术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 (1) 术前护理。术前主动跟患儿、家长沟通, 彼此熟悉,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并对疝气发病知识、体征、手术治疗特点等进行说明, 消除家长疑虑和紧张感, 并借助成功治疗案例提升患儿和父母的信心,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2) 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时有高年资护士陪伴, 安抚和疏导患儿情绪, 缓解其麻醉诱导期负性情绪, 确保麻醉的成功;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良好配合, 熟悉手术操作和器械使用方法, 密切关注患儿体温, 做好保暖措施, 减少低温所致应激和刺激, 各项操作快、准、稳,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缩短手术时间。 (3) 术后护理。虽然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术, 但术后患儿可因不适感而存在一定的躁动不安, 因而应加强对患儿情绪的护理, 护士应加强对患儿的安抚, 避免小儿哭闹, 加重腹胀, 通过语言、非语言沟通、奖励小红花、游戏等形式转移患儿注意力, 缓解小儿不适感。确保病房环境无菌, 定期消毒和清洁[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 (1) 患儿父母满意率; (2) 疝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3) 患儿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的差异。

调查患儿父母对手术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巧、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的满意度, 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 患儿父母满意率=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3]。

疼痛程度根据患儿表现进行评价:咳嗽时无疼痛, 小儿不哭闹0分;咳嗽有疼痛, 静息无疼痛, 小儿轻微躁动但不哭闹为1分;深呼吸疼痛, 小儿哭闹但安慰后可配合2分;静息疼痛, 但程度不剧烈, 小儿哭闹为3分;静息剧烈疼痛, 小儿严重抗拒和哭闹4分[4]。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父母满意率相比较

组一患儿父母满意率75.61% (31/41) , 组二父母满意率95.24% (40/4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相比较

组二相比于组一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更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两组患儿疝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组一疝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 牵拉痛4例, 伤口感染2例, 尿潴留3例;组二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牵拉痛1例, 伤口感染0例, 尿潴留1例,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疝气患儿临床以小腹、阴囊肿起、疼痛为主要表现, 病情可涉及心窝部、腰背部、脐周等, 伴随四肢厥冷[5]。临床上疝气类型较多, 如切口疝、斜疝、脐疝、股疝等, 疝气的形成多与小儿啼哭、用力咳嗽、腹部肥胖等因素相关, 为儿科常见病, 对小儿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需及时进行治疗。

腹腔镜手术无需经修补即可达到疝气根治目的, 操作简单, 效果确切, 在小儿疝气治疗中广受家长青睐。但因小儿年龄小, 情志尚未成熟, 配合度不高, 导致手术难度加大, 因而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从术前健康教育消除患儿和家长心理顾虑, 经疏导和安抚, 减轻患儿紧张感, 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术中给予麻醉护理、保暖护理等, 尽量减少不良应激, 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和并发症预见性处理, 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感,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加速术后康复。

本研究中, 组一手术护理中行常规护理干预;组二手术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 组二相比于组一患儿父母满意率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跟赵卿等[6]的研究相似, 其研究显示, 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者, 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属于一种整体化护理措施, 其注重围术期全程综合干预, 细致有效的护理干预、个体化疏导和健康教育、并发症干预等措施的实施, 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和认可, 因而满意度随之提升。

研究还显示, 组二相比于组一疝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组一为21.95%, 组二为4.76%, 这跟王清[7]的研究也一致, 其研究中,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1%, 对照组为16.24%, 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中, 术前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儿的配合度, 促进了手术的正常开展;术中的保暖、舒适护理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加强监测, 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同时, 组二相比于组一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更优, 跟姚江霞[8]的研究结果相似, 其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以后, 平均的卧床时间是 (2.08±0.69) d, 住院时间是 (5.25±1.68) d, 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 (5.50±2.41) d和住院时间 (8.82±1.56) d。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 减轻患儿痛苦, 提升父母满意率, 减少医疗纠纷,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将83例患儿分为组一和组二两组。组一手术护理中行常规护理干预;组二手术护理中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父母满意率、疝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组一父母满意率为75.61%, 组二为95.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组一疝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 组二为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组二相比于组一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更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 减轻患儿痛苦, 提升父母满意率, 减少医疗纠纷, 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疝气手术护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芸, 谭健.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 2015, 12 (6) :153.

[2]彭莉莉, 吴丹, 杨杰, 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 (14) :2840-2841.

[3]潘卫凤.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 2015, 12 (28) :204.

[4]高晔, 王东.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4) :136-137.

[5]施祖莉.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4, 24 (2) :873.

[6]赵卿, 蒋慧.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25 (20) :58-59.

[7]王清.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3 (25) :253.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6例。探究组中,女12例,男16例,年龄从2.5~10岁不等,平均年龄(7.3±2.8)岁;比较组中,女11例,男17例,年龄从3.0~10.5岁不等,平均年龄(7.5±2.6)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病症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其主要内容及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治疗流程的不了解,其易对手术治疗产生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二是饮食护理。在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叮嘱病人家属做好病人的禁食禁饮准备工作,对于存在脱水口渴等症状的病人,在手术前2小时,可以给与其补充碳水化合物处理;三是体温护理。在手术治疗前后,要做好病人的保温护理,设置病房温度在24摄氏度左右,同时在病人手术床上,铺设变温毯,在给予病人输液时,借助加温仪器,调节其输液温度至37摄氏度,从而有效防控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减少病人术中出血量[1]。

2 结果

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后,其住院用时为(8.1±2.9)d,其拔管时间为(3.8±1.1)h,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100%;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住院用时为(12.3±4.6)d,其拔管时间为(17.8±2.5)h,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29例(80.56%)。探究组病人相较于比较组病人,其在以上方面情况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小儿心脏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临床病症,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情况,在我国有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在病理形成机制方面,当前主要认为其与遗传等因素有关,由于该病不仅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还给病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加大对该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作用[2]。当前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该疗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然而由于病人心理及年龄特点,加之其对疾病及其治疗的陌生,其易形成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极大的阻碍了治疗效果的提升。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发现,在给予手术治疗的同时,辅助相应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服务,其疗效更佳,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改善病人心功能,提升病人身心健康状况,因而该护理理念在该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3]。本研究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体温护理等方面,对病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的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疗效[4]。本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后,其住院用时为(8.1±2.9)d,其拔管时间为(3.8±1.1)h,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100%;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住院用时为(12.3±4.6)d,其拔管时间为(17.8±2.5) h,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29例(80.56%)。探究组病人相较于比较组病人,其在以上方面情况都明显要好。因此该护理理念在该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椎广价值[5]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6例,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在住院用时、拔管时间,及满意度等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极大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晶,郑剑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34):225-226.

[2]阎青,巩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219-220.

[3]卞先莲,周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2):39-40.

[4]剧东博.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4,(09):89.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11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苏醒期;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4-01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麻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关风险性,主要是由于小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小儿的各脏器的功能都很薄弱,发育上不完善[1]。加之患儿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手术中和术后导致很多的并发症发生,甚至会发生生命危险[2]。所以,对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苏醒期,实施相关的风险护理对策,减少风险因素的发生。笔者现将小儿腹股沟疝手术苏醒期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患儿39例进行分析讨论,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在3.28±2.39岁,术后苏醒期的监护时间为2-7h,平均时间为4.28±0.28h。

1.2 苏醒期的风险因素 ①麻醉意外,坠床、咬舌等;②体温升高寒战、惊厥等;③误吸,呼吸道梗阻现象;④术后出血。

1.3 结果 此组患者针对相关的风险因素实施护理对策,明显降低了风险因素,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

2 护理对策

2.1 常规病情检查和护理:

2.1.1 一般护理 小儿术毕后推入苏醒监护室必须进行专人监护,全面了解患儿手术中的各项指标的情况,术中特殊的输血、输液量情况以及手术变化等。包括手术中的总共出血量,使用的麻醉药物的类型、剂量和麻醉的方式等,能够充分地为术后意外的发生做有效的准备,对手术的刀口大小、切口有无渗血情况。

2.1.2 导线的连接 准确的将监护仪各种导线连接,给予低流量的吸氧,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证氧气管道的通畅,吸入氧气的有效性,注意调节用氧浓度,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呼吸形态、血压以及脉搏的指证等情况。根据病儿的年龄以及血氧饱和度选择择适合的吸氧装置。

2.1.3 测量患儿体温变化 注意观察术后患儿有无体温升高发热现象。在体温高于38℃时立即通知医生,立即采取降温的相关处理。特别注意患儿是术后热还是感染引起的发热。

2.1.4 约束带的使用 手术后的麻醉为清醒转入麻醉复苏室的患儿,常规正确地使用约束带约束患儿四肢。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状况,可以选择棉垫包垫,患儿在麻醉清醒时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兴奋,烦躁不安的症状,特别注意,防止发生患儿坠床。约束时注意以牢靠不影响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为宜,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如果患儿因约束带带来烦躁但发生神志清醒时,给予患儿耐心的解释和安慰,使用肢体抚摸,并根据患儿情况酌情适当减少约束。

2.1.5 妥善固定引流管 患儿苏醒期是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或者打折,持续维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因患儿躁动导致引流袋坠落导致引流管的脱离,导致手术失败。并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如发现引流液的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1.6 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苏醒期,常规协助患儿采取去枕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避免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苏醒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肺部的呼吸音情况,血氧饱和度值、神经意识、面色等情况。观察患儿有无舌后坠的现象,因为小儿的舌较大,会导致舌根后坠发生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现象,注意观察有无喉痉挛以及喉头水肿的发生[3]。注意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在苏醒期间的床边应放置吸引器和急救包,一旦患儿呼吸道误吸现象,应先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现象,实施心肺复苏,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甚至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等。

2.2 监护中的注意事项

2.2.1 对于苏醒期的患儿要注意切口的敷料有无渗血情况,患儿切口渗血量如果较多立即通知医生,如果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注意切口周围的皮肤颜色情况是否正常,注意加压的沙袋有无破损、或者加压力度是否合适等。

2.2.2 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患儿入苏醒室前准备好中心吸引装置、抢救物品、器官插管等。能够面对患儿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给予及时的处理。

2.2.3 液体外渗的观察 注意巡视患儿输液的肢体,保证输液通畅,避免因躁动导致穿刺针损伤血管导致液体外渗或者穿刺针的脱出,以免导致患儿再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并且影响患儿治疗。

3 讨 论

制定完整、规范的護理风险的相关对策,能够使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安全拔管,能够苏醒安全地安返病房。但是患儿在时间上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区别和不同的,在2岁以上的患儿在苏醒期监护中较易于观察和护理,此年龄清醒的时间较短,在苏醒期的监护中易于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而90天以下的患儿在全麻术后的清醒期的时间相对较长[4],在术后观察患儿病情,护理更要细心,要注意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焦红玲.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6(13):22-23.

[2] 刘莹.小儿全麻术后入苏醒室的护理流程[J].中国实用医药,2012,10(3):894.

[3] 杨长青.学龄期患儿氯胺酮麻醉术后躁动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2(3):891.

小儿手术中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腹股沟斜疝患儿89例, 均在硬膜外麻醉+基础麻醉下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35例, 女14例, 年龄8个月~4.5岁, 中位年龄1.9岁;对照组男31例, 女9例, 年龄7个月~4岁, 中位年龄1.8岁。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疝分类和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 观察组实施CNP。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下进入CNP的医嘱, 然后由责任护士向家属详细讲述CNP所要达到的护理目标和有关内容, 内容包括从入院到出院, 每天主要的护理措施, 提前解释可能发生的任何问题, 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使得双方为达到最佳护理效果而努力。以后每日每班护士必须按照当日CNP的内容进行连续性的护理, 每天每班进行全身评估、检查、护理重点、使用药品、医嘱、营养情况, 活动和安全情况及健康指导等, 如病情平稳, 沿着CNP方向发展, 则在表格相应的选项前打“√”, 并在下方签名, 无需写护理记录;如病情变化, 未沿CNP方向发展, 则用“×”标识, 以提醒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 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同时, 还必须在护理记录中分析, 书写所发生的变化和原因及干预措施和效果, 力求早日使病情发展回到路径上来。护士长要对每位患者CNP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督导, 随时针对个体差异做出评价和修订, 并在路径上指示, 进行效果追踪。医院的质控部门也不定期检查CNP执行情况。每位患者出院前填写医疗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 提出意见和建议, CNP执行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2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8% (45/49) , 高于对照组的67.5% (27/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 论

CNP由患者每一项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 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 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之中, 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CNP的主要内容由表格化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 把一切护理工作罗列于图表上, 有严格的时间框架。

3.1 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

CNP体现了“以人为本”, 从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等方面为每位患者制定了最全面的个体化服务流程图[3]。CNP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 能通过制定评价标准, 对护理问题进行正确评估, 加强护理患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促进对护理服务过程中服务内容、服务效率、服务效益等系统性、连续性的管理与控制, 从而将护理缺陷控制到最小程度, 达到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4]。

3.2 护理记录更科学、准确

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 也是护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法律依据。因此, 在临床护理中“写所做的, 做所写的”至关重要, 而CNP的“标准表格化”模式恰好最能提醒护士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病情变化, 从而最大限度把避免了医疗纠纷。

3.3 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患双方缺乏交流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之一。CNP的开展,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与健康教育, 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CNP在应用过程中使护理过程公开化、具体化, 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让患者明白自己处在疾病的哪个阶段, 增强其安全感及对护士的信任感, 使患者主动配合诊疗护理。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护理过程, 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了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洗梅芳, 聂翠霞, 郭璐瑜,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 (6) :735-736.

[2]袁金叶.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 (11) :2183-2184.

[3]陈蓉, 王兆锦, 候莺.临床路径在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用杂志 (护理版) , 2008, 4 (2) :65-66.

上一篇:“编码—解码”理论下一篇:培养孩子三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