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2024-08-14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精选8篇)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篇1

肺炎患者分级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观察患者精神和意识状态。

3、观察患者皮肤及黏膜有无发绀、肢端湿冷。

4、严格监测患者出入量,注意有无尿量减少。

5、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做好标记,观察引流物的颜 色、量、性状。

6、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7、患者穿刺处是否有渗出、红、肿、痛等不适症状。

8、观察病人及床单位卫生。

【护理措施】

1、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病情相关的各种记录单,记录客观、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患者佩戴腕带,正确实施护理措施。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遵医嘱给予心电、血压监护及氧气吸入。如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给予患者舒适体位,休克者给予中凹位。意识不清及烦躁者合理使用床档。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吸痰等。

6、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固定,做好标记,并观察引流液色、量、性状。

7、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保证患者液体的摄入,补充血容量。如用升压药,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影响疗效,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8、做好基础护理:

(1)给予病人做好晨晚间护理、床单位清洁、整齐、干燥、平整、无污迹、无多余物品。(2)协助患者进食/水。(3)给予卧位护理:每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必要时床上移动、给予压疮预防及护理。(4)给予排泄护理:需要时床上使用便器,有尿失禁、留置导尿、给予失禁护理及每日两次留置尿管护理。(5)每周两次床上温水擦浴,每周一次床上洗头,需要时提供指/趾甲护理。

9、进行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A:

生活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观察患者皮肤及黏膜有无发绀。

3、监测患者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

4、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做好标记,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

5、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6、观察患者穿刺处是否有渗出、红、肿、痛等不适症状。

7、观察病人及床单位卫生。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每小时巡视病房一次,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3、遵医嘱给予心电、血压监护及氧气吸入。

4、给予患者健侧卧位,意识不清及烦躁者合理使用床档。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吸痰等。

6、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固定,做好标记,并观察引流液色、量、性状。如有导尿,给予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如有鼻饲,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

7、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注意输液速度,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8、做好晨晚间护理,大量出汗时及时给予更换内衣和被褥。

9、协助患者进食/水。

10、协助患者床上移动,每2小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预防压疮护理,需要时给予床上使用便器。

11、每周给予床上洗头1次、2-3日温水擦浴1次,根据需要随时给予指/趾甲护理。

一级护理B: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观察患者皮肤及黏膜有无发绀。

3、监测患者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

4、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做好标记,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

5、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6、观察患者穿刺处是否有渗出、红、肿、痛等不适症状。

7、观察病人及床单位卫生。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每小时巡视病房一次,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3、遵医嘱给予心电、血压监护及氧气吸入。

4、给予患者健侧卧位,意识不清及烦躁者合理使用床档。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吸痰等。

6、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固定,做好标记,并观察引流液色、量、性状。如有导尿,给予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如有鼻饲,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

7、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注意输液速度,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8、做好晨晚间护理,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被褥,协助更衣。

9、协助患者进食/水。

10、协助患者床上移动,每2小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预防压疮护理,需要时给予床上使用便器。

11、每2-3日协助温水擦浴1次,根据需要协助洗头、协助指/趾甲护理。

二级护理A:

病情稳定,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2、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频率,痰液的性状、颜色、量。

3、观察患者有无胸痛。

4、观察患者穿刺处是否有渗出、红、肿、痛等不适症状。

5、观察用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时测量生命体征,整理床单元。

2、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3、痰液不宜咳出者,指导患者有效的排痰技巧,每2小时协助翻身、叩背,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预防压疮护理。

4、发热患者遵医嘱给予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并指导其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5、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并保证输液的通畅。

6、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加强营养,协助进食/水。

7、了解病人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

8、协助晨晚间护理,需要时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给予失禁护理,留置尿管者,给予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9、协助沐浴或擦浴,1次/2-3日,需要时协助更衣、协助洗头、协助指/ 趾甲护理。

二级护理B:

病情稳定,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2、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频率,痰液的性状、颜色、量。

3、观察患者有无胸痛。

4、观察患者穿刺处是否有渗出、红、肿、痛等不适症状。

5、观察用药反应。【护理措施】

1、按时测量生命体征,整理床单元。

2、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3、痰液不宜咳出者,指导患者有效的排痰技巧。

4、发热患者遵医嘱给予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并指导其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5、遵医嘱合理安排用药,并保证输液的通畅。

6、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加强营养。

7、了解病人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

三级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2、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频率,痰液的性状、颜色、量。

3、观察患者穿刺处是否有渗出、红、肿、痛等不适症状。

4、观察用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时测量生命体征,整理床单位。

2、每3小时巡视病房一次,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3、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

4、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篇2

关键词:常规疗法,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肺炎

小儿肺炎为儿科比较常见的病症, 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及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上,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儿, 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乡镇卫生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中, 男27例, 女22例;年龄2~8岁, 平均 (5.2±0.3) 岁。对照组中, 男31例, 女18例;年龄3~9岁, 平均 (6.4±0.4)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 给予阿莫西林咀嚼片 (厂家:海南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00691;规格:0.25 g) , 复方鲜竹沥液 (厂家: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36021505;规格:10 m L/支) 进行治疗。阿莫西林按每次20~40 mg/kg的剂量口服治疗, 3次/d。鲜竹沥口服液1支/次, 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 (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30987;规格:0.1 mg/揿) 雾化吸入。1~6岁, 吸入布地奈德雾化剂300 mg/d, 分3次服用;6岁以上, 吸入布地奈德雾化剂500 mg/d, 分3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IL-18和TNF-α、TGF-β1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用t检验, 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IL-18、TNF-α及TGF-β1水平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IL-18、TNF-α及TGF-β1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和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的时间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多通过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肺炎, 常用药物为阿莫西林、鲜竹沥口服液等, 但临床疗效并不显著[2]。本次研究在常规疗法基础上, 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较好。布地奈德属于新型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 为地塞米松的20倍以上[3], 能够对肺炎患儿体内的炎性反应实行有效的抑制。与此同时, 布地奈德主要经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药物的功效置于气道中, 对气道高反应构成抑制, 进而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4]。本次研究结果说明,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有效提升患儿IL-18水平, 并能降低TNF-α、TGF-β1的水平, 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少。综上所述, 小儿肺炎经常规疗法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 临床效果较好, 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 (12) :82-83.

[2]左丽军, 冯海珍, 陈爱如, 等.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 2015 (11) :82.

[3]黄均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18) :123-124.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篇3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肺炎;血常规; 血沉;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92-02

临床上小儿细菌性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肺炎为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在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肺炎位居首位。临床实践中发现,肺炎的发生主要是感冒、气管炎等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向肺部蔓延而诱发肺炎。细菌性肺炎为细菌引发,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会引起缺氧、心跳加快、嗜睡、高热抽搐、腹胀等诸多危险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早期诊断极为关键。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和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7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5.8±1.4)岁,病程2~8天,平均(4.3±0.2)天;健康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6.1±1.6)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检测方法所用检测仪器为日本sysmex的XS-5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上海奥普的U2特定蛋白仪,试剂均为原装配套试剂,在患儿入院后第一天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2ml,在真空抗凝管中摇匀后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比较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白细胞计数较健康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较健康组降低(P<0.05),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1。endprint

【摘要】目的:对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7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展开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细菌性肺炎患儿与健康儿童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肺炎;血常规; 血沉;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92-02

临床上小儿细菌性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肺炎为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在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肺炎位居首位。临床实践中发现,肺炎的发生主要是感冒、气管炎等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向肺部蔓延而诱发肺炎。细菌性肺炎为细菌引发,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会引起缺氧、心跳加快、嗜睡、高热抽搐、腹胀等诸多危险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早期诊断极为关键。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和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7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5.8±1.4)岁,病程2~8天,平均(4.3±0.2)天;健康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6.1±1.6)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检测方法所用检测仪器为日本sysmex的XS-5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上海奥普的U2特定蛋白仪,试剂均为原装配套试剂,在患儿入院后第一天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2ml,在真空抗凝管中摇匀后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比较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白细胞计数较健康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较健康组降低(P<0.05),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1。endprint

【摘要】目的:对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7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展开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细菌性肺炎患儿与健康儿童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肺炎;血常规; 血沉;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92-02

临床上小儿细菌性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肺炎为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在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肺炎位居首位。临床实践中发现,肺炎的发生主要是感冒、气管炎等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向肺部蔓延而诱发肺炎。细菌性肺炎为细菌引发,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会引起缺氧、心跳加快、嗜睡、高热抽搐、腹胀等诸多危险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早期诊断极为关键。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和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7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5.8±1.4)岁,病程2~8天,平均(4.3±0.2)天;健康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6.1±1.6)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检测方法所用检测仪器为日本sysmex的XS-5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上海奥普的U2特定蛋白仪,试剂均为原装配套试剂,在患儿入院后第一天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2ml,在真空抗凝管中摇匀后进行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篇4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月一201月收治的102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下临床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0.39%,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为76.4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以肺炎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改善患儿症状,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总有效率;总满意率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起病急,多见于三岁以下儿童,由于小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功能均处于发育阶段,因而机体免疫能力较差,患儿病情进展较快且严重。给予患儿有效的临床治疗的同时,良好的`护理干预是促进患儿更好恢复,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点。因而我院选取102例肺炎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肺炎患儿进行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家属签署同意书加入本次试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研究组患儿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天—2.9岁,平均年龄(1.02土0.28)岁;对照组患儿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20天-2.8岁,平均年龄(1.04±0.26)岁。两组患儿病情及年龄、性别比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可分组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密切留意患儿病情,若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手段处理,确保患儿安全。研究组患儿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保持患儿住院环境清洁、舒适,温度、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流通,空气清新,做好室内消毒工作,摆放小孩子喜欢的挂画、鲜花等。②心理护理。患儿由于疾病原因多会哭闹不止,护理人员可用一些小孩子感兴趣的玩具逗患儿玩耍,转移患儿注意力,播放儿童讲故事等,以确保患儿心理不会造成疾病阴影。③饮食护理。保证患儿营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④呼吸道护理。清理患儿口腔及气道分泌物,避免阻塞气道。⑤健康宣教。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对其家属进行肺炎相关知识教育,让家属了解患儿发病原因及治疗方式、用药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有利于患儿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

1.3观察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经护理后临床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一患儿咳嗽、发热、气促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有效一患儿咳嗽、发热、气促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儿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两组患儿护理过程中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经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 (4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9% (41/51),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X2=13.0092(p=0.00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研究组家属总满意率为98.04% (50/51),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47% (39/51),两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对比X2=22.8021(p=0.0000),p<0.01,差异非常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多发于春冬季节,该病起病急,病情危重,且并发症多,可累及多个器官,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针对患儿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患儿的心理、饮食等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以确保患儿更快康复。本文研究发现,经护理研究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患儿家属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帮助患儿恢复健康,且家属满意度高。

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原因 篇5

1、病毒影响

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其中以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

2、体质因素

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全等机体抵抗力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3、免疫力差

免疫力差也是小儿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小孩免疫能力系统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受到空气中细菌、病毒的影响。

4、吸入性肺炎

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或产道内的分泌物,出生后由于呕吐、喂养不当吸入乳汁等也是小儿肺炎的原因。

5、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病理以肺泡炎为主;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易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小儿肺炎的病。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点

①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

②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

③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

④血清凝集素(属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阳性率50%~75%,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以后降低,2~4月时消失。此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见于肝病、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过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长儿肺炎,冷凝集素多为阴性。

⑤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近年有用肺炎支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的报道。近年国内外应用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诊断有快速特异性高优点。

⑥用病人痰液或咽拭洗液培养支原体需时太久,常要2~3周,因此对临床帮助不大。

支原体肺炎患者要注意哪些食物

支原体肺炎患者要忌食辛辣食品性质温热,因为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会导致病情加重。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等,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类的食物。

1.忌辛辣食物:辛辣食品性质温热,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

2.忌油腻食物:肺炎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 篇6

本病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为已知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固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10天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很少超过0.5mm,病原体直径为125~150nm,与黏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壁,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能耐冰冻,37℃时只能存活几小时。

(二)发病机制

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篇7

小儿肺炎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易合并惊厥, 临床治疗护理不当, 会导致脑缺氧等严重并发症, 我院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 室温维持在20℃左右, 湿度以60%为宜。小儿患病期间, 应谢绝客人来访, 特别是其他人有呼吸道感染时, 应与小儿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居室要定时开窗, 保持空气流通, 室内不能吸烟, 切不能门窗紧闭, 造成室内空气浑浊。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8℃左右。

速度适宜, 严格控制滴数和液体入量, 以防诱发患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3 合理饮食

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和新鲜青菜, 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 经常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以健脾养胃为主, 常以喜为补, 刺激食欲。

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探析 篇8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57-02

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中,积极全面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为研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提升治疗与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46例重症肺炎患儿,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齡分布:7例新生儿,14例1-6个月,15例7-12个月,6例1-2岁,4例2-3岁;最短病程:1天,最长病程:13天,平均病程为4.8天;病情进展情况为:8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21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9例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炎,6例肺炎伴发先天性心脏病,11例喘憋性肺炎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7例体温不升,37例出现高烧,2例体温维持正常,40例烦躁不安,伴随呼吸困难与口鼻发绀,36例咳嗽,11例口吐白沫、拒乳,9例嗜睡且反应速度变慢,听诊可闻29例肺部喘呜音,35例肺部细湿罗音。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心跳加速,新生儿心率超出180次/分。41例肺脏短期增大幅度超出1.5公分。

1.2 方法 针对46例重症肺炎患儿,在其入院后,我院积极治疗,并提供全年性的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性护理与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要求保持环境适宜,提供生活护理。具体方法为:保持室内受到充分光照,避免出现对流风,保持空气新鲜,将室温保持在18-23℃,相对湿度保持在55-62%[1];注意整理床铺,掖紧肩背部,提供保暖;尽量减少移动患儿身体,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保证患儿得到充分休息。

针对性护理则要求做到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观察护理与发烧护理,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在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具体方法为:提供喂养护理,依据少量多次的原则,控制温度,给患儿适量喂食。在患儿无法正常进食时,采取鼻饲法。针对高热患儿,要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在护理时,应严格防控并发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抽搐、双目斜视等提示性症状,在察觉患者可能伴发心脏病、中毒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积极救治。正确使用降脑压与镇静药物。针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进行镇静、吸氧与强心治疗。我院选取安定、芬芳氯丙嗪、水合氯醛与西地兰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同时保证预期疗效。在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尽量降低输液速度,减轻对患者心脏造成的负担。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呼吸道情况,观察其是否通畅,需牢记婴幼儿特有的生理解剖学特点:其呼吸道较为狭小、管腔黏膜血管数目多,在肺炎发作时,易于引发黏膜肿胀充血与渗出,导致呼吸道阻塞[2]。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鼻痂,可使用消毒棉签轻轻擦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痰液阻塞呼吸道的患者,可使用超声雾化方法进行治疗。患者鼻粘膜处若出现炎症,则需应用金霉素眼膏或者红霉素进行治疗。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均痊愈出院,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十分良好。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一种急性病症,多见于婴幼儿群体。患者会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还易于伴发全身性的中毒反应,导致其他系统功能受损,最终引发合并症。重症肺炎的发作速度很快,病情进展迅速,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易于出现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3]。本文研究中,我院对重症肺炎患儿提供了常规护理方法与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要求保持环境适宜,进行生活护理;针对性护理则要求做到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观察护理与发烧护理,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在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经研究得出结论: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精心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促进康复进程,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娜.小儿重症肺炎34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2):109-114.

[2] 仝运琴,程仙英,赵旭晶.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0(09):129-134.

上一篇:生物实验报告怎么写下一篇:高三考生如何安排寒假时间?做好这三件事,高考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