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

2024-11-09

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共9篇)

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 篇1

重症肺炎是婴幼儿的多发病、常见病, 多为病原体入侵小儿肺部引发, 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程度的加剧, 小儿重症肺炎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由于小儿自身免疫力很低, 一旦感染肺炎, 就会造成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 还会累及其他系统, 比如消化及循环系统等, 出现中毒性脑病、急性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疾病。因而, 重症患儿有着很高的病死率。目前, 这种疾病已经被我国卫生部门列入重点防御性疾病, 急需要医护人员的重视与关注。因此, 需要在患儿的整个治疗期间加强对患儿的监护, 并对患儿的病况进行随时观察, 对其呼吸道加强护理, 为了更好配合治疗, 对患儿在饮食上、用药上都要制定相关计划, 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 积极防止窒息或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35例重症肺炎患儿, 实施了综合性护理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 均有发热、发绀、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脉搏130~240次/分, 并肺部伴有湿啰音, 血气分析示动脉分压、p H值降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两组, 每组患儿35例。干预组35例中, 男19例, 女16例, 年龄在4个月~2岁, 平均年龄为 (8.3±7.8) 个月, 病程在3~8 d, 平均时间为 (4.5±3.7) d。其中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2例, 嗜睡患儿6例, 脑水肿患儿7例, 出现发绀及喘息患者18例, 有腹泻患儿7例, 呕吐9例。对照组35例中, 包括男20例, 女15例, 年龄在6个月~3岁, 平均年龄为 (8.4±7.9) 个月, 病程在2~9 d, 平均病程为 (4.2±3.8) d。其中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5例, 嗜睡患儿6例, 脑水肿患儿5例, 出现发绀及喘息患者19例, 伴有腹泻患儿6例, 呕吐9例。X线检查, 可见患儿肺部阴影严重, 出现片状或者斑点改变。部分出现肺不张及气肿现象。两组患儿在病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均有可比性 (P>0.05) 。对照组采用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

1.2 综合护理措施

1.2.1 保持病房环境舒适:

患儿病房应保持干净, 整洁。室内要通风, 光线适宜, 避免对流, 且室温要控制在20~24℃, 湿度维持在60%左右。并保持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1~2次, 每次时间控制在20~30 min。要注意对于不同疾病及并发症的患儿, 要分别安置, 对患儿进行呼吸道隔离, 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在陪护上, 尽可能减少人员, 对于重症患儿, 最好单独安置, 并且尽可能杜绝探视。

1.2.2 严密观察病情:

入院前要详细记录患儿的心率、血压等情况, 入院后, 要密切关注其变化情况, 对于患儿家属, 医护人员要耐心为其向患儿家长普及小儿重症肺炎的相关知识和正确护理小儿重症肺炎的方法,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小儿, 家长更应该学会合理喂养以及正确饮食。可以让患儿采取半坐式, 可以根据病况进行吸氧以及降温等。如果发现患儿出现发绀, 出汗或者喘息等症状, 且伴有呼吸加快, 每分钟达到了170次左右时, 便可以做出心力衰竭的判断。此时, 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 必要时静脉给予镇静药物[1], 避免食物反流, 给予强心剂或者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 并且还要吸氧及吸痰处理, 加强心电监护等。如果发现患儿体温升高, 首先使用物理降温, 可以选择30%的酒精进行擦洗全身用, 如果体温达到了38.5℃, 则应该通告医护人员, 使用退热剂进行退烧。同时, 叮嘱患儿多饮水, 及时更换衣服。

1.2.3 呼吸道护理:

小儿呼吸道结构与成人不同, 气道狭小, 弹力组织缺乏, 黏膜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能力不足。发生感染时组织充血水肿导致管腔就变得更加狭小, 炎症分泌物增加[2], 加重了气道阻塞的程度。而且清除能力很弱, 很容易因为痰液而发生阻塞气道的现象。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状况, 时刻保持其呼吸道顺畅, 若发现其咳痰无力, 可以进行后背叩击, 按照从下向上, 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同时, 为了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可以不断更换体位。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要及时予以吸氧治疗, 氧流量以每分钟1 L为宜。如果患儿痰液黏稠, 可以进行雾化进行稀释, 雾化吸入是一种湿化呼吸道的方法, 能有效地排除支气管痉挛, 并能消炎、止咳、稀释痰液[3], 雾化流量应控制在每分钟5~6 L。如果痰液无法排除, 医护人员应予以吸痰处理。在吸痰时, 应使用一次性吸痰器, 压力要适宜, 不可过大, 动作要轻, 避免痰液流回气道。对于重度患儿, 应先进行吸氧在进行吸痰, 并且需要将气道及咽部的分泌物全部清除, 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2.4 用药护理:

作为医护人员要熟知药物的药理及作用, 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做出明确判断。在使用药物时, 应准确掌握剂量和时间, 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进行处理。要根据病原学合理选择抗生素, 输液时要掌握好补液量及速度, 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者水肿。详细记录用药情况, 还要根据患儿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1.2.5 饮食护理:

对于重症患儿来说, 由于身体很弱, 加之高热及呕吐, 一般很难自己进食。因此, 在进行喂饭时, 应本着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同时, 还要多吃水果、蔬菜、蛋白等, 尽可能坚持少吃多餐, 还应该根据患儿情况及时补充体内水分, 电解质以及维生素等。对于还不能咀嚼的患儿, 应给予流食, 多喝牛奶及果汁等。还要防止患儿在进食过程中, 呛入气管。因此, 需要将患儿身体抬高, 对于那些缺氧严重的患儿, 可以改用鼻饲管经鼻腔进食, 以免咳嗽使病情加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 方差分析,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为 (7.8±1.9) d, 短于对照组 (9.3±2.1) d, 经统计学处理,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无死亡病例, 对照组死亡1例 (1/35) , 由于病例样本过少, 未做统计学处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100% (35/35) 高于对照组85.7% (30/35) ,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小结

小儿肺炎是儿童及婴幼儿的常见病, 且逐年有上升的趋势, 重症肺炎多因变化快、合并症多、发病急的特点危及患儿的生命[4]。目前认为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转归除了与致病体的数量和毒力有关外, 与机体失控的全身炎性反应状态有很大关系, 治疗尚无特效疗法, 除了正常输液及使用药物综合以外, 根据患儿病情,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资料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组住院时间缩短, 满意度 (100%) 也高于对照组 (85.7%) 。说明小儿重症肺炎诊治过程中, 正确使用药物, 再配合综合护理干预, 不仅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促使患儿尽快康复, 还可改善患者住院体验, 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牛芬.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8C) :97.

[2]黄葆莹, 何丽仪, 刘明伟, 等.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 2014, 45 (3) :200.

[3]麦红.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6) :990.

[4]叶竹梅.中药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 (2) :267.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重症肺炎;小儿;护理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患者多伴有发热、肺部细罗音、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1]。且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力较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会导致患儿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2]。我院为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84例患儿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男48例,女36例,最小年龄4个月,最大年龄3岁,平均年龄1.2岁。84例患者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病情变化监测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建立静脉通道护理、家属健康教育等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组4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常规组4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39例患者好转出院,3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死亡率为7.1%,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2.1)天,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3.4)天,护理组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四季均有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体健康[3]。因此,给予患儿行之有效的治疗同时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就显得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严格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由于患儿病情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化,且患儿年龄较小,缺乏自主能力。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对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加强对患儿瞳孔、神智等变化情况的重视,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嗜睡等症状,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且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如果需要还要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护理,从而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儿的异常情况,并及时给予救治[4]。第二,确保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要帮助患儿清除其分泌物,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如果需要还可给予患者吸氧治疗,供氧时要尽可能地使用湿化瓶,并且严格控制氧流量,从而对患儿呼吸困难现象进行缓解。并认真观察患儿的发绀情况,同时患儿喂乳时禁止吸氧,以防患儿被呛到[5]。第三,饮食指导,由于肺炎患儿往往伴有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因此极易对其食欲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儿饮食指导的重视,尽可能地给予患儿清淡、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伴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嘱咐其多饮水,并给予其流质食物,在其体温恢复症状后,可给予其半流质食物。第四,建立静脉通道,由于小儿患者的血管较细,且穿刺较为困难,因此,在给予患儿输液治疗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小心谨慎,穿刺动作要缓且准;同时还要合理的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确保输液速度均匀,防止由于速度过快而导致回心血量增加,从而增加患儿肺部及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此外,由于重症肺炎患儿往往伴有水电解质失衡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儿营养补充的重视。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合理控制药物用量,并认真观察患儿用药期间的各种反应。第五,加强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重视,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的对患儿家属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嘱咐其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从而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要嘱咐患儿家属要加强对患者营养的重视,多给予患儿高维生素、高营养食物,同时还要嘱咐家属严禁患儿使用不卫生、不安全食物。此外,还要嘱咐患儿不可对着他人咳嗽,不能随地吐痰等。另外,护理人员还要耐心地向家属讲解相关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知识,一旦患儿发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本次研究表明护理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婉丽.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的急救和护理(附10例报告)[J].黑龙江医药,2012,9(05):98-99.

[2] 韦媛.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4(04):124-126.

[3] 丘冰青;杨鸣;欧琳华;张海燕;徐志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8(26):136-138.

[4] 张瑞珍.60例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7(11):14-16.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儿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 女37例, 年龄1个月~4岁, 住院天数2~14d。并发心力衰竭10例, 嗜睡4例, 喘憋、发绀13例、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38例。

1.2 临床表现及转归

本组65例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烦躁。重者表现为面色青灰、气促、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嗜睡、惊厥及心力衰竭。肺部体征闻及湿罗音, X线报告肺纹理增粗, 片状阴影。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除2例劝说无效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例死亡外, 其余61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保持适宜的环境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根据天气情况每天通风2~3次, 每次10~30min开窗时间, 但要注意患儿保暖, 避免对流风。室温要保持在18~20℃, 湿度保持在50%~60%。将急性期和恢复期, 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分室居住。如遇特殊感染, 如:绿脓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应住单间病房。避免交叉感染。各种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舒适安静的环境能保证患儿更好的休息和睡眠,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合理的饮食

重症肺炎患儿多因高热、呕吐、腹泻等原因影响进食, 所以在患儿能进食的情况下应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 高热期多饮水, 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必须采取正确的喂养方法, 喂养时要耐心和细心, 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呛咳、呕吐至窒息;咳嗽时暂停喂养, 有呼吸困难者应抬高患儿头部或抱起喂, 进食过程中要注意间歇休息。吸吮无力不能进食时改用滴管喂奶或鼻饲。严重者给予禁食。营养和水分可通过静脉给予补充。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给氧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气体交换和分泌物排除, 从而减轻喘憋, 改善缺氧状况。通常使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 呈头高脚低侧卧位, 经常帮助患儿翻身更换体位或抱起患儿, 以利于分泌物排除, 减轻肺部瘀血和防止肺不张。 (2) 重症肺炎患儿由于炎性刺激, 常出现呼吸道黏膜水肿, 痰浓黏稠不易咳出, 导致通气障碍。而保持呼吸道湿化和吸痰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而雾化吸入是呼吸道湿化的一种, 它能有效地排除支气管痉挛, 使呼吸道湿润, 减少分泌物干燥。起效快、疗效满意, 但在雾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雾化前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有梗阻, 药液不能充分吸收, 而影响效果。b.雾化时取头高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使雾化器的喷嘴和患儿的口鼻距离约10cm, 过近过远都影响换气功能[2]。c.开始时雾量不宜过大注意气雾的流速和温度, 尽量使气流和缓, 温度不低于25℃。从小到大, 缓慢增加。 (4) 雾化时间5~10分钟, 每日2~3次。另外, 雾化后拍背, 用力均匀, 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叩击数分钟, 不可用力过猛。拍背后及时吸痰, 特别是雾化后10min吸痰, 对缓解通气障碍有很大作用。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 吸痰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 同时将口鼻腔分泌物彻底清除。动作要轻柔, 压力控制适当, 时间不宜超过10s。重度患儿应吸氧2~3min然后再吸痰。 (3) 重症肺炎患儿通常将吸氧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根据病人的情况用头罩或面罩给予湿化氧, 并随时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的流量视缺氧程度而定, 轻度缺氧流量为0.5-1升/分, 中度缺氧氧流量为2~4L/min, 重度缺氧流量为5L/min左右;氧浓度不可过高, 一般为40%。给氧过程中要观察疗效。同时要交待用氧注意事项, 以免发生意外。

2.4 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

重症肺炎患儿大多数均有高热, 在降温时首先选择物理降温, 此方法起效快, 相对安全可长时间反复使用。常采用的方法是:松解衣被, 温湿敷, 温水擦浴等。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果物理降温困难时给予药物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 对于6岁以下的小儿主张尽量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目前多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处理后30~60min复测体温, 高热时每1~2h测量1次, 并做好记录。并严密观察, 以防高热惊厥和体温骤降。降温后出汗多, 要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 用热毛巾擦干汗, 同时要给患儿多喝温开水或者静脉补液, 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时口腔黏膜干燥, 容易发生口腔炎, 所以一定要加强口腔护理。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使用心电监护仪。病程中如出现双吸气, 点头样呼吸, 呼吸暂停等, 提示呼吸衰竭。应立即报告医师, 并积极配合抢救工作。 (2) 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 及时通知医师, 备好镇静剂及脱水药。 (3) 患儿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憋喘加重, 给氧和镇静剂不能改善, 心率加快 (婴幼儿每分钟在160~180次) , 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提示心力衰竭。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 并报告医师进行处置。如用羊地黄制剂时要注意严格按要求时间给药, 剂量一定准确。用药前一定要数脉搏, 儿童每分钟低于60次, 婴幼儿每分钟低于100次时要报告医师停药。注意观察羊地黄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不齐, 嗜睡、乏力等。若患儿突然出现口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应考虑有肺水肿的可能, 可给予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 但每次不能超过20min[3]。 (4) 密切观察有无腹胀,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有无呕吐及便血, 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一旦出现应立即禁食, 轻轻按摩腹部, 肛门排气, 行胃肠减压。

2.6 静脉输液的管理

肺炎患儿常需从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由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由于小儿肾功能发育还不健全, 调节水电解质平稳的能力较差。所以治疗时要严格掌握液体的出入量。输液速度过快, 液量过多时会加重心、肾负担, 而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因此在给重症肺炎患儿输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射动作轻柔, 穿刺准确, 熟练, 注意保护浅静脉血管, 争取一针成功, 避免患儿哭闹, 加重缺氧。 (2)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 24h量均匀输入, 一般为8~12滴/分。半岁以下患儿使用输液泵, 一般每小时10~15mL, 维持液体24h均匀输入。 (3) 患儿常有水电解质紊乱, 尽可能经口摄入营养, 准确记录出入量。 (4) 在应用不同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及降低药效问题。 (5) 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并详细记录。

2.7 健康教育

(1) 向患儿家长介绍肺炎的相关知识, 介绍患儿的病情, 并解释治疗用药的作用, 疗程及对疾病痊愈的重要性。协助医护人员鼓励患儿克服痛苦, 配合治疗。 (2)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增加体质,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特别是加强呼吸运动锻炼, 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3) 要保持居室环境安静舒适, 通风良好, 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4) 指导患儿休息, 要经常翻身和更换体位, 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住嘴, 不随地吐痰防止病原菌污染空气, 传播他人。 (5) 让家长了一些常识:如平时不要带小孩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与有呼吸道感染有接触, 及时接种疫苗等。预防本病发生, 一旦患病能在早期得到及时处理。

摘要: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在对小儿重症肺炎采取积极合理治疗的同时, 通过加强护理措施, 包括提供适宜的环境, 合理的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 维持体液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健康指导等。可以减轻患儿病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提高临床治愈率, 从而实现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肺炎,小儿,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周静.38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6, 10 (1) :64-65.

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 篇4

病历介绍:患儿,男,2岁1个月。因面部及四肢水肿3天入院。入院化验:血常规:wbc16.8×109/L,分类中性0.75。血生化:血钾3.5mmol/L,血钠133mmol/L,血氯105mmol/L,血钙1.8mmol/L。血胆固醇12.5mmol/L,甘油三酯6.15mmol/L。血清总蛋白38g/l,白蛋白22g/l,球蛋白20g/l。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阴性,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尿素氮22.2mmol/l,肌酐74mmol/l。中段尿培养无菌生长。尿常规:比重1.015,蛋白(+++),潜血阴性。诊断:肾病综合征。入院后第6天,患儿出现烦躁哭闹,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查体温39.1℃,面色苍白,双眼睑及面部水肿。呼吸浅快,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200次∕分,肝大平脐,阴囊重度水肿。诊断:肺炎合并急性心衰。治疗:给予酒精氧6-8L∕分吸入,心电、血氧饱合度检测,同时给予西地兰0.05mg静推。患儿高热,给予冰快降温,静点头孢呋辛钠抗感染。30分钟后患儿面色改善,呼吸逐渐平稳,但仍烦躁哭闹,给予苯巴比妥镇静治疗,并应用10%水合氯醛8mL灌肠。患儿逐渐进入睡眠状态,心率降至160次∕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间断应用10%水合氯醛灌肠,维持镇静效果。2天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罗音消失。8天后全身浮肿消退,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一般护理。患儿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体重,减少探视。床旁备好急救器材。

(1)高热护理。患儿绝对静卧,避免一切不必要刺激。最高体温39.1℃,行头部降温,具体方法:用毛巾浸凉水后拧干折叠,中间放置小冰快,放于患儿头部。温毛巾擦四肢,在手心、腋窝、腹股沟处多停留一会。足部、腹部注意保暖。使用物理降温安全,副作用小。

(2)阴囊护理。患儿阴囊因水肿呈球形肿胀,极易破裂继发感染。保持阴囊局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排尿后及時用软毛巾擦净,干燥后用爽身粉涂抹。嘱家属为患儿勤换内衣,质地要柔软,避免摩擦。阴囊水肿下垂,为减少患儿不适,采取托垫法,把毛巾折叠垫于阴囊下,使其感觉舒适。

(3)用药护理。患儿应用西地兰、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酚妥拉明、多巴胺、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我们应掌握药物的用法、主要原理,并严格遵医嘱准确给药。西地兰属洋地黄类,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应用要及时准确。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观察心率、脉搏的变化,并勿与其它药物混合。静推时速度要慢,一般持续10分钟以上。酚妥拉明与多巴胺二者合用可降低心脏前负荷,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静推速度要慢,剂量要准确,应用微量泵泵入,以利于有效控制用量。10%水合氯醛溶液灌肠起到镇静作用。头孢呋辛钠静点,加强抗感染治疗。

(4)重症监护护理。①吸氧:持续面罩低流量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床头抬高20-30度半斜坡卧位。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尤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一旦心率出现不规律或骤然加快,应暂停用药,并及时报告医生。准确记录出入量。

(5)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患儿水肿、烦躁,为能保持静脉管道持续通畅,液不外渗,减少患儿痛苦,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必须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留置后每日用碘伏对穿刺部位进行长规消毒,并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立即拔除重新穿刺。输液完毕时进行封管。连续输液时,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及消毒贴膜1次。

(6)饮食护理。患儿水肿明显、尿少,严格限盐,每天钠盐少于2g,以免进一步引起水钠储留,加重肾损伤。给予优质蛋白质饮食,1.2-1.8g/kg/d。

(7)健康指导。为了使患儿和家长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健康指导,包括肾病综合症的基础知识、治疗的基本原则、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等。

小儿重症肺炎100例护理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共计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3.2±1.7)岁,6个月以下患儿21例,6个月~4岁岁患儿63例,4岁以上患儿16例。其中有9例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呼吸频率改变;65%患儿嗜睡、喘憋、发绀;32%患儿伴有呕吐、腹泻。平均体温37.5~49.8℃,脉搏118~194次/min,呼吸30~60次/min,肺纹理增粗。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病房的温度要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55%~65%,被褥要温暖,保持地板的清洁,但不宜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注意将细菌性感染患儿与病毒性感染患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2]。及时吸痰并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有利于患儿肺扩张的体位并不断变换,以减少肺部淤血,预防肺不张,严重者应采取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增加肺泡内压,一旦出现缺氧状况,应立即给氧,加强气体交换,对抗肺泡内组织液的渗透。最后,全部护理过程应采取集中完成,减少刺激,避免患儿哭闹。

1.2.2 发热护理

发热的患儿,一般同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全身发冷和睡眠不安等,严重者会出现高热惊厥,因而需要特别注意及时为患儿擦汗和更换湿衣服,遵照医师意见采取相应的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使用退热药或使用35%的酒精擦浴,多喝温开水,密切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1.2.3 用药安全及并发症观察护理

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剂量、服药时间,注意用药安全。注意观察疗效,如呼吸、心率、尿量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静滴以20~40滴/分为宜,若患儿突然出现口吐粉红色泡沫痰的症状,应首先考虑肺水肿的可能,给予间歇吸入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有异常情况出现要及时停药并通知医师。关注患儿的呼吸、脉搏,神志、肤色,尿量等特征。当出现嗜睡、烦躁、反复惊厥、腹泻、呕吐时应考虑脑水肿、中毒型脑病的可能,及时通知医师。

1.2.4 营养补给

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供给高维生素、高热量、流质、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喝水,可适当饮用鲜果汁,如果不能进食,需要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给。

1.2.5 急危重症护理

注意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及技术水平,有较强的责任心,要及时、全面、准确,快速,做好急救处置,出现突发情况时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

1.2.6 健康教育

对较小的患儿的家长讲解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配合护理、合理喂养,加强小儿身体锻炼,改善其呼吸功能,在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外出,应特别注意保暖,有助于肺炎的防治。对较大的患儿,应给予更多的鼓励,激励其克服疾病带来的的病痛,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注意咳嗽时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嘴,不随地吐痰,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2 结果

2.1 6个月~4岁是小儿肺炎甚至是重症肺炎的高发期,共32例,占总人数的64%,家长应引起重视,尽量防患于未然,详见表1。

2.2 通过综合治疗与细心护理,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97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97%,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转入外科继续治疗,可见,科学合理的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严密监测,及时发觉并发症的出现:(1)当患儿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和躁动的时候,诸如呼吸>60次/分以上,心率>180次/分以上时,应及时做好心力衰竭的准备。因为肺炎导致缺氧,肺动脉的高压状况使心脏负担突然增重,与此同时,心肌细胞受到其他病毒的侵扰造成心肌收缩无力[3],这时应及时利尿减缓心脏负担,甚至严重时可给予强心剂;若此时患儿出现嗜睡、昏迷或者惊厥等神经性症状,且两眼上翻或直视、前囟隆起时,应注意检查脑脊液的压力和蛋白,做好可能是中毒性脑病的治疗准备。应立即采取医嘱措施尽可能减轻脑水肿。(2)尿量少或无尿时应注意肾功能衰竭,注意利尿。(3)若发现患儿出现腹胀及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重者可能伴有呕血或便血症状,应注意是微循环障碍的先兆,应立即禁食,同时采取措施给肠胃减压,必要时使用酚妥拉明、654-2等药物改善肠胃血液流通。(4)时刻关注患儿的呼吸变化,如出现深快、浅慢,或点头样样呼吸的节律不整,重者会抽搐甚至昏迷,注意这可能是呼吸衰竭的征兆,需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医师,使患儿平卧或半卧位,头偏一侧,防止胃反流误吸,减轻内脏压力。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重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和病情重的特点[4],护理中应充分认识其特殊规律,准确及时预见潜在并发症的危险信号,及早处理[5,6,7],有效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护理体会,护理方面包括呼吸道、饮食合理、纠正低氧血症,观察用药情况等。结果 通过系统地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研究的患儿治愈率高达97%,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其中仅有3例因自身先天疾病转而接受外科治疗。结论 临床上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护理

参考文献

[1]吴瑞萍.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40.

[2]罗碧华,曹和安.代谢综合征的护理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A):74.

[3]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of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BTS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hood[J].Thorax,2002,57(1):1.

[4]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17.

[5]沈淑芬.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35(6):94-95.

[6]陈秀芹,庞淑敏.沐舒坦与细辛脑联合雾化吸入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786-787.

重症小儿肺炎护理的经验总结 篇6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经验总结

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因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完善,主要为支气管肺炎[1]。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见,如果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未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气胸、缺氧性脑病、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病情观察,并施以专业、科学的护理,可使患儿缩短病程,加快康复。本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重症肺炎患儿134例,现将护理体会和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34例,其中男73例,女61例,年龄9个月~10.5岁,平均(4.2±2.5)岁。病程1~9.5d,住院天数3~21d。入院时临床表现:高烧、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听诊肺部细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0×109/L;病毒病原学检查,可见肺炎支原体病毒。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科学和专业护理,加强生活管理,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2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76%;对照组患者显效98例,有效7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78.3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

病室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对流风,避免探视,保持室内外安静,这样可以减少机体内能量消耗,减轻缺氧症状[2]。减少探视人员,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患儿床铺衣物应清洁柔软舒适。室内温度保持18~22℃为宜。室温过高过低均会使患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加重呼吸困难。病室每日用2%过氧化氢喷雾消毒2次,循环风消毒1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3]。

3.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体温>38.5℃时,及时给与物理降温,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使用退热药物后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30min后给与复测体温;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烦躁、昏睡、球结膜水肿、眼球上窜、瞳孔变化:有无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认真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呼吸是否表浅、急促,>80次/min者应立即通知医师。观察患儿有无三凹征、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有无发绀,有无面色苍白或青灰。若患儿体温急剧升高、精神烦躁、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等,表明患者闰变必须及早抢救。

3.3 心理护理

患儿因疾病及治疗的痛苦,会产生心理恐惧和焦虑感,且多数患儿精神欠佳,多依赖家长陪伴。应加强患儿安抚工作,给予安慰和鼓励,以减少其恐惧不安心理。经常表扬鼓励患儿不怕痛和勇敢精神,增加患儿治疗信心。

3.4 饮食管理

肺炎患儿多伴有体温升高,出汗多,应每日少量多次给患儿喂白开水,缓解患儿发热引起的出汗,同时也利于稀释痰液。对于喘憋较重的患儿可用小勺喂水、喂奶,禁止用奶瓶,以免引起患儿呛咳。肺炎患儿的消化功能会暂时降低,食物以乳类、清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水果,蔬菜。禁忌给孩子食用多糖、高蛋白、油腻、生冷的食物。

3.5 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炎患儿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要及时给患儿清除鼻内分泌物。患儿痰液不易咳出时,可将患儿抱起,轻轻叩打患儿背部,以利于痰液咳出。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但吸痰时负压不宜过大,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以免黏膜回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清理痰液时操作要轻巧,压力适宜,时间不宜过长 (<10s) [4]。

3.6 皮肤及口腔护理

出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且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以加快皮肤散热,并防止病菌感染。用0.9%生理盐水用棉签擦拭口腔、口唇部位每天2~4次,防止发生口腔溃疡和感染。

3.7 健康教育

向家长及患儿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提高其防治呼吸道感染意识。告知家长加强患儿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到户外散步锻炼,增强体质。嘱患儿多休息,多饮水,以补充体液并增加食欲。指导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禁止随地吐痰。

参考文献

[1]高群.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5) :30-31.

[2]李玉华, 郝雪莉, 银翠荣, 等.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 2010, 29 (16) :158.

[3]渊黎明, 周莉, 仉妍.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09, 30 (12) :1145-1146.

158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6~2011年间收治的158例重症肺炎患儿,其中男孩80例,年龄在6个月~4岁之间,女孩78例,年龄在6个月~3岁,158例患儿均按照临床标准诊断为重症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湿啰音等。将15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对照组74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代谢紊乱、抗感染的常规治疗以增加患儿的免疫能力,其中,观察组患儿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儿实行酚妥拉明、间羟胺的辅助治疗,再加以必要的周到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进行抗代谢紊乱、抗感染的常规治疗,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间羟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按照患儿的体重进行配药,每公斤0.125mg多巴胺,0.25mg酚妥拉明,选择注射用生理盐水为溶剂,每天配药两次,早晚进行静脉注射,如果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要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对患儿连续进行7d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1]。

1.2.2 两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儿实行酚妥拉明、间羟胺的辅助治疗之外,还要对患儿实施必要的周到护理。

要保证患儿住房内的空气清新,要注意为患儿的病房定期进行通风,温湿度适宜,痰多不宜咳出者及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以保证患儿呼吸通畅;患儿在发病时会表现为焦躁不安,呼吸不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及时吸氧,以减轻缺氧症状,并配合家长安抚好患儿减少哭闹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加重缺氧。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咳嗽、气喘、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患儿恢复正常生活。显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咳嗽、气喘、湿啰音等症状明显改善,对于患儿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小。有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咳嗽、气喘、湿啰音等症状有所改善,但对正常生活仍有一定的干扰。无效:换责任的症状和体征无消失,咳嗽、气喘、湿啰音等症状无消失,对患儿的正常生活仍有较大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一些列的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84例患儿,治愈26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8.1%,对照组74例患儿,治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5.7%,两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于患儿病情的康复有较大帮助。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较为独特,与普通肺炎有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导致重症肺炎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有着更大的影响。患儿发病通常都比较急,而且能够在其发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上进行准确的判断。重症肺炎的患儿一般都表现为咳嗽、气喘、高烧、心率过快等,而且肺部还会出现明显的湿啰音,这些表现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威胁[2]。因此,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时,应当及时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患儿的症状,使患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

在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抗代谢紊乱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炎症,消除粘膜发炎及水肿现象。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入间羟胺和酚妥拉明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酚妥拉明能够对患儿的动脉血管和支气管产生作用,有效的实现动脉血管和支气管的扩张,从而解除痉挛,促进患儿的微循环,改善肺循环。间羟胺可以对患儿的心脏产生作用,加强心脏收缩,主要对α受体产生的作用可以促进脑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供血,从而有效促进患儿机体的血液循环。将这两种药物同时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调节心脏指数,并直接作用于血管的平滑肌,使其处于放松状态,同时还可以对周围的血管起到扩张作用,消除肺部的水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3]。

患儿住房内的空气清新,适宜的温湿度,要注意为患儿的病房定期进行通风,以保证患儿呼吸通畅;患儿在发病时会表现为焦躁不安,呼吸不畅,护理人员应该做一些游戏、表情或者动作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使患儿心情舒畅,减少哭闹自然就不会有不安和焦虑的现象。由此可见,在进行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时,在对患儿采用抗感染和抗代谢紊乱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入间羟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再加以必要的周到护理,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而且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4,5]。

参考文献

[1]孔淑伶.小儿重症肺炎32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5):96-97.

[2]崔友国,李艳妮.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93(31):94-95.

[3]邹洪,万红,吕有道.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心血管功能支持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46(9):66-67.

[4]王钿,刘桂珍.小儿重症肺炎124例诊治体会[J].中国水电医学,2001,85(5):63-64.

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 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0例,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其中, 对照组患儿男20例, 女30例, 年龄最大的是11岁, 最小的是6个月, 平均年龄是 (5.9±2.1) 岁;观察组患儿男25例, 女25例, 年龄最大的是12岁, 最小的是7个月, 平均年龄是 (6.1±1.8) 岁。两组患儿均符合WHO规定的重症肺炎的标准[2], 即:咳嗽、气促、痰多、呼吸困难、发绀、烦躁, 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X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 可见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影, 严重者见大片融合影。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抗感染、退热、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为: (1) 入院指导:患儿入院后, 责任护士要详细了解患儿病情, 并向患儿家长介绍注意事项、医院环境, 对有特殊需要的患儿, 根据情况, 灵活护理。 (2) 日常生活护理:患儿入院后, 医护人员要提供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 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在饮食方面, 嘱患儿家长给与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并少食多餐, 保证患儿的营养均衡, 最好给与半流质饮食[3], 避免引起患儿的呛咳, 甚至窒息;医护人员还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向家长讲解重症肺炎的相关知识及一般症状的处理措施;要注重心理护理, 消除患儿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争取他们的信任, 使积极配合治疗。 (3) 专科护理: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积极采取措施, 减轻患儿痛苦, 例如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定时为患儿变更体位、拍背, 促进痰液的排出;严密计算和控制液体的输入量和滴速, 以防造成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心力衰竭消失时间以及止咳和气促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心力衰竭消失时间以及止咳和气促改善时间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 P<0.05, 见表1。

3 讨论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肺部炎性反应[4]。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的固定干湿啰音。重症肺炎是指除呼吸系统外, 还累及循环、消化、神经等重要系统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严重的患儿将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甚至导致患儿死亡[5]。由于小儿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抵抗力较差、发病急、病情重, 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并采取护理措施。

我院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要求和标准,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 效果明显。由于年龄特点, 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依从性较差, 因此心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要加强与患儿和患儿家长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及时劝慰, 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与护理干预, 可以保证患儿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保持营养均衡;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 可以传播重症肺炎的相关知识和一般症状的处理措施, 这样更方便对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本研究结果首先是, 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心力衰竭消失时间以及止咳和气促改善时间方面, 均优于对照组患儿, 说明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善良能缩短患儿的患病时间, 临床应推广应用, 最大程度的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的负担。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 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00例,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后, 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心力衰竭消失时间以及止咳和气促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在积极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的发热时间等临床症状, 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痛苦。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秀乔, 何雪.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 2014, 35 (22) :5039-5040.

[2]李桂芝, 付明珠, 徐艳坤, 等.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4 (8) :270-275.

[3]叶秋云.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2 (1) :77-79.

[4]孙蓓.护理干预对3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效果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l3, 31 (2) :145-146.

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患儿, 其中男患儿27例, 女患儿11例, 年龄3个月~6岁, 平均年龄3.7岁。38例患儿的病症均符合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患儿的胸部X线片显示其肺部纹理明显增粗, 同时还可看见片状的阴影。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急救中用到的药物和器材, 时刻做好急救准备;保持病房中的空气流通, 病房的室内温度在22~24℃, 室内的湿度在55%~60%[2], 同时每天对病房进行2次消毒, 每周还要进行1次紫外线照射, 从而预防患儿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 进而预防患儿出现口腔炎、鹅口疮等病症;此外, 还需要定时为患儿翻身, 以保证患儿皮肤的干净, 预防压疮的出现。

1.2.2 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护理

呼吸道畅通可以促进气体的交换、分泌物的排泄, 从而减轻患儿的病情。对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 不仅可以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支气管痉挛的现象。此外, 还可以起到消炎止咳、稀释痰液的作用。为减轻患儿的不适, 通常采用面罩进行雾化吸入。在进行雾化吸入时需注意:患儿不可采用仰卧位, 因为仰卧位时肺活量低, 胸廓活动的力度小, 容易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挣扎等现象。进行雾化吸入后, 需及时对患儿进行叩背, 且从背部的两侧向中间、从下向上叩击3~5次[3], 有利于痰液的排除, 从而保持呼吸畅通。对年龄稍大的患儿, 可以教授其用力呼吸的技巧, 进而将痰液排除;对婴幼患儿, 可以采用头低位, 运用地心引力将痰液排除;而对无力排痰的患儿, 则可采用器械吸痰的方法, 但操作时力道要轻, 并适当的控制压力, 吸痰的时间不要超过10s。对病情较严重的患儿, 需给予2~3min的吸氧, 而后再进行吸痰。

1.2.3 对患儿的治疗进行护理

对患儿使用药物时, 需根据患儿体内的病原体进行选择。如肺炎链球菌使用的药物为亲霉素G, 流感嗜血杆菌使用的药物为氨苄青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使用的药物为苯唑青霉素等。通过患儿的经脉用药, 抗生素的使用需持续到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的第5~7d, 若病情严重可在短期内给予适当的激素类药物[4], 从而减轻患儿的中毒症状。对患儿的体温、呼吸、精神等方面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 以便及时对患儿的突发情况实施有效措施。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肝脏急剧增大的情况, 需及时告知医生, 并降低输液速度, 对患儿采用半卧位, 进而增加患儿的肺容量, 降低回心血的流量;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现象, 需及时通知医生, 并对患儿采用平卧位, 将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若患儿出现呼吸不规律、两眼上翻、惊厥等现象, 需及时进行抢救;腹胀是重症肺炎引起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患儿的肠鸣音变弱或消失, 有时还会出现呕血和便血的现象, 需对患儿立即禁食, 同时对患儿的肠胃进行减压, 进而对中毒性肠麻痹起到预防作用。

1.2.4 对患儿的输液进行护理

静脉输液可以为重症肺炎患儿提供所需的热量和水分。对患儿进行输液时需注意:扎针时要轻并准确, 避免患儿的血管受到损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 滴速应保持在每分钟8~10滴, 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患儿回心血的流量增加, 从而加重心脏负荷, 引发心衰。在输液过程中应使用输液泵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 通常每小时10~15mL, 同时还需保证液体在24h内均匀输入[5]。护理人员应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 对药物联合应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观察。如对呼吸性酸中毒的患儿需谨慎使用碱性药物, 避免出现碱中毒的现象。时刻对输液前后患儿的反应进行观察。

1.2.5 对患儿的饮食进行护理

重症肺炎患儿会出现高热、腹泻、咳嗽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儿的进食, 所以当患儿能够进食时, 可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还要提供患儿所需的蛋白质。由于患儿受病情影响, 其自身的水分散失过快, 所以需要为患儿及时提供所需的水分。同时可以鼓励患儿多喝水, 多吃流质性的食物[6]。如果汁、奶、豆浆等。当患儿退热后, 也可以食用一些半流质性的食物。如稀粥、汤面等。

1.2.6 对患儿进行健康指导

加强对患儿的健康指导, 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的再次发作, 同时还是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提高患儿的饮食营养, 使患儿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进而增强患儿的体质。在患儿康复后, 使其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并加强患儿的体制训练, 使患儿的呼吸功能得到完善。此外, 还可以教授患儿家长预防感染的方法与知识, 进而增强预防小儿肺炎的效果。在患儿恢复期间, 可以采用理疗仪进行局部照射, 对患儿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 从而使患儿的肺炎病症得到更好的治疗。

2 结果

38例重症肺炎患儿经过精心护理, 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效果。其住院时间4~9d, 平均时间7.3d, 其中34例重症患儿治愈出院, 4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3 结论

由于小儿重症肺炎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的特点, 从而导致病死率较高, 所以在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护理的时, 需充分了解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的发展规律, 并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 加强对呼吸道、输液、饮食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 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尽可能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通过对3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得出, 对患儿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不仅能够准确掌握患儿的病情发展, 同时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恢复速度, 从而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摘要:目的 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患儿, 实施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 并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8例重症肺炎患儿经过精心护理, 均得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34例重症肺炎患儿治愈出院, 4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尽心科学合理的护理, 不仅能够准确掌握患儿的病情发展, 同时也可以对其实施及时有效治疗, 进而促进患儿的快速恢复, 从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呼吸道

参考文献

[1]韦媛.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3 (4) :1935-1936.

[2]黄柯.24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3) :70-71.

[3]郭新喜, 刘娜.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3 (7) :3346-3347.

[4]蔡青.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24) :283-284.

[5]才玛.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139例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 2011, 41 (8) :66.

上一篇:《新农业》杂志下一篇:写作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