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监护室

2024-07-16

小儿重症监护室(共10篇)

小儿重症监护室 篇1

呼吸困难是儿科呼吸道疾病的一项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般认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是上呼吸道梗塞的特征性表现, 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这种呼吸困难, 严重地影响了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严重时还会入住儿科ICU。对于入住儿科ICU中的患儿而言, 则需要对其进行细致地监护与治疗[1,2,3]。本文就是将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科ICU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回顾性分析了于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儿科ICU中的126名患儿的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及资料总结的方法, 将于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儿科ICU中的126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进行小儿电子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 其适应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不明原因的急慢性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 (2) 在较短时期内, 治疗无效的肺不张; (3) 气管、支气管异物; (4) 肺炎重症感染; (5) 窒息性大咯血。其中0~6个月为24例, 6个月~1岁为38例, 2~4岁为29例, 5~11岁为35例;男性患儿为69例, 女性患儿为57例;病程为6h~3月, 中位数为11.2d。本组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呼吸困难, 合并呼吸衰竭者为75例 (占75/126=59.5%) , 其中Ⅰ型呼吸衰竭为26例, Ⅱ型呼吸衰竭为49例。术前机械通气患者为38例 (占38/126=30.2%) 。术前存在肺不张患者为18例 (占18/126=14.3%) 。

1.2 方法

1.2.1 临床学方法

应该首先确定选择何种麻醉方式, 其选择的根本依据为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加以选择。一般而言, 超过90%以上的患儿均要在手术之前用麻醉剂进行镇静处理, 手术之中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的条件下来完成严重上气道梗阻患儿慎用镇静剂, 防呼吸骤停。14例患儿采用异丙酚2mg/kg/次全麻方式完成, 术前4~6h禁食禁水。术前10min2%利多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 术前5min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1~0.2mg/kg, 阿托品0.01~0.02mg/kg, 以镇静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入镜时迷走反射心跳骤停。根据年龄选用小儿电子支气管镜Olympus P260F, XP260F (前端部直径2.8mm, 4.0mm, 活检孔道1.2mm, 2mm) 。电子支气管镜经鼻插入, 经气管导管或经气管切开口进入, 边麻醉边进, 依次观察咽喉, 声门, 气管, 左右支气管情况, 参照胸片和或胸CT所在病变部位重点观察, 必要时局部刷检涂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 支原体 (MP) 衣原体 (CP) 及病毒检测, 赘生物、异物钳取活检。术中常规经皮SpO2。心电监护及无创血压监测。开通静脉通路, 床边1/10000肾上腺素液备用。支气管镜滞留气道时间取决于患儿心肺功能及缺氧耐受情况, 小婴儿可通过活检孔给氧方式 (0.5~1L/min) 。机械通气患儿可利用气管导管接麻醉气囊手控通气, 从三通管入镜方式, 不间断通气保证氧供, 维持SpO285%, 90%以上, 整个操作过程有专人负责监护, 气道管理, 静脉用药 (护士) , 必要时麻醉师在场负责麻醉管理, 做好并发症防护[4,5]。

1.2.2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与SPSS13.0两个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 出现的所有平均值均以χ—±s的形式加以表示。两组统计学分析:用P值加以表示, 若P>0.05, 则说明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若P<0.05, 则说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尤其在P<0.01, 则说明两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患者双重作用的结果分析

经过实际的临床研究发现,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不仅能够对ICU中的患儿所患疾病加以诊断, 而且还能对其进行治疗, 这就是所说的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患儿疾病的双重作用。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 (1)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本组患儿的病情诊断率达到93.7% (118/126) ; (2)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ICU患儿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 其显效率为44.4% (56/126) , 有效率为51.6% (65/126) , 无效率为4.0% (5/126) 。具体如表1所示。

注:上表中的A、B、C、D组分别代表的患者组为0~6个月, 6个月~1岁, 2~4岁, 5~11岁

2.2 本组患儿的发病原因分析

经过实际的研究与数据的处理及统计, 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而言, 其常见的支气管危重症的病因, 占41.3% (52/126) ;在婴幼儿时期, 导致患儿严重的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为气道有异物或是气道炎症, 占62.7% (79/126) 。

3 结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以呼吸系统危重患儿多见, 大多数患儿因病情危重不适宜搬动。而不及时进行相应诊断与检查, 又会延误治疗[6]。由于电子支气管镜轻巧灵便, 图像清晰, 可随时随地手术, 因此可成为重症监护室内进行重症呼吸道疾病诊治重要工具。总结本组病例.对不明原因严重呼吸困难的婴幼儿期患儿, 炎症与异物是主要原因。尽快进行纤支镜检, 及时查明病因, 对解除呼吸道梗阻, 抢救生命至为关键。其中8例气管异物, 3例双侧支气管异物患儿因异物史不详。体检呼吸音对称。胸片、胸透均未能确诊, 病情短时间内加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经过及时纤支镜检明确诊断。经硬镜取出呼吸困难立刻缓解。由于纤支镜活检孔道小, 异物完整光滑, 异物钳难以钳取。所以较大的气管异物或者单侧肺全肺不张的支气管异物.硬镜较纤支镜取出更为安全、快速、有效。

由如上结果数据显示可以得知,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本组患儿的病情诊断率达到93.7% (118/126)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ICU患儿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 其显效率为44.4% (56/126) , 有效率为51.6% (65/126) , 无效率为4.0% (5/126) , 总有效率为96.0%。由此可以看出,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儿科ICU患者而言能够起到双重性的作用, 即既具有诊断的作用, 又具有治疗的作用;又由上述结果2.2中显示可以得知, 而且其在患儿炎症及异物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之作用。因此, 在儿科ICU内开展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是安全、有效的, 应该被大力地推广并应用。

摘要:目的 对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科ICU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及资料总结的方法, 将于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儿科ICU中的126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0~6个月为24例, 6个月1岁为38例, 2~4岁为29例, 5~11岁为35例;男性患儿为69例, 女性患儿为57例。结果 ①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本组患儿的病情诊断率达到93.7% (118/126) ;②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ICU患儿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 其显效率为44.4% (56/126) , 有效率为51.6% (65/126) , 无效率为4.0% (5/126) ;③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而言, 其常见的支气管危重症的病因, 占41.3% (52/126) ;在婴幼儿时期, 导致患儿严重的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为气道有异物或是气道炎症, 占62.7% (79/126) 。结论 由如上结果数据显示可以得知,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具有对儿科ICU患者具有双重性的作用, 即既具有诊断的作用, 又具有治疗的作用, 而且其在患儿炎症及异物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之作用。因此, 在儿科ICU内开展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是安全、有效的, 应该被大力地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儿科ICU,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季伟, 黄莉, 范丽萍, 等.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 2009, 27 (1) :30-32.

[2]鲍兴儿, 陈志敏, 王财富, 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5, 43 (3) :219-220.

[3]江沁波, 刘玺诚, 江载芳, 等.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 (12) :734-737.

[4]高红, 刘玺诚.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肺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 1995, , 33 (3) :136-137.

[5]曾其毅, 刘大波, 罗仁忠, 等.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 (2) :81-83.

[6]钟礼立, 黄寒, 李云, 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09, 15 (7) :761.

小儿重症监护室 篇2

在这个科室里,都是些危重病人,所以病人来后,首先做的不是给予怎样的治疗,而是先抢救,给予心电监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医嘱,给予相关治疗措施。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由于在这个科室的病人都比较重,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做血气分析,看电解质有没有紊乱,是否贫血,根据结果给予对症处理。在这里,我学会了抽血气,用换药碗换药,用吸痰机吸痰,悉了做心电图,抢救时胸外按压。因为这各科室的病人那个科的都有,所以综合性很强,所以得全面考虑。在这里面,重要的不仅仅是如何治疗病人,更重要的是护理病人,如;帮助病人勤翻身、拍背、吸痰,促进痰液排出。

经过这个月的实习,我深深体会到: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有时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车祸是无情的,等后悔了就来不及了。

在后面的科室里,我会认真实习,掌握更多的临床技巧,为做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鉴定

相关阅读推荐:

护理实习个人鉴定

个人医学实习鉴定范文

小儿重症监护室 篇3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31-0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由于胆石症、暴饮暴食、长期大量饮酒等各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为特点,是一种严重的分解代谢性疾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如治疗不及时,可危机生命。由于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给患者带来较多的心理反应。

1 症状方面

1.1 疼痛。疼痛作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往往疼痛呈持续性加剧。疼痛时人类常见的症状,它比其他任何单一健康问题更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疼痛给自身带来的不适感,经常会让人感到恐惧、烦躁。

1.2 恶心、呕吐。重症胰腺炎属于消化道类疾病,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或胆道梗阻等病因引起胰腺分泌,呕吐胃内容物含胆汁,这给患者带来极强的不适感,患者往往有濒死感,全身冷汗等。

1.3 发热。由于胰液分泌进行自身消化,出现水肿、出血等炎症反应,炎症物质的吸收以而引起体温上升,患者全身大汗淋漓,精神差等。

1.4 并发症。由于病情严重,重症胰腺炎往往会出现胰周脓肿、心动过速、低血压或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这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2 环境方面

2.1 监护室集中了全院先进仪器设备,这些仪器在工作过程中持续的声音和各种显示器的视觉刺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和休息,患者感到烦躁不安。

2.2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于普通病房而言监护室相对封闭,家属不能陪伴在患者身边,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甚至担心家属的不理解、不支持。

2.3 监护室的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各种抢救和维护生命的设备及各种仪器报警造成一种紧张气氛,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担心和恐惧。

3 治疗方面

3.1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病程早期采取液体复苏,大量和长时间的液体输注影响患者的身体舒适性,抽血化验等辅助检查的频繁,让患者紧张,产生敌意,患者常抱怨液体输注过久,检查过多而未见明显的好转,输液肢体感到不适,治疗管道过多会影响翻身等。

3.2 对患者采取的禁饮食和持续胃肠减压,患者感到口渴、饥饿难耐,往往出现情绪低落,沮丧,四肢软弱无力等身体不适。

3.3 中药治疗中大承气汤灌肠、胃管注入频繁,患者会感到隐私未受到保护。肛周频繁刺激会感到疼痛、心悸等不适。

4 其他因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越来越年轻化,据文献报道[2]的主要致病原因中老组占65%,而非老年组占89%,而非老年组往往是家庭的顶梁柱,当他们面对角色的改变时往往出现角色矛盾,同时也会担心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对知识的缺乏会让患者对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感到恐惧和不安。

面对患者出现的种种身体和心理反应,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让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争取早日康复:

(1)入住监护室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稳定患者的情绪,抢救工作中应做到忙而不乱,动作敏捷轻柔,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避免在患者面前表露出紧张神色。避免在患者面前说“怎么办?”之类的话,医护之间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在抢救其他患者时,注意床帘或屏风遮挡,减少紧张氛围。

(2)患者对病情带来的身体不适,我们应帮助他们适应各种变化,如疼痛时应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和应对策略,我们也应采取有效地措施,遵医嘱用药、物理降温等,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以取得身体的舒适性。如多数患者对长时间的胃肠减压及禁食不理解,往往不配合,不能坚持,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告之禁食能使胰腺分泌减少,胃肠减压可使胃中酸性胃液及原有食物不再刺激胰腺分泌,从而减轻胰腺负担,利于疾病早日康复,并讲明插胃管时会产生的不适,取得配合。

(3)清醒患者我们应主动为他们介绍环境,消除他们对监护室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尽量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安静,降低各种机器报警音量。向患者解释监护室探视制度,已取得患者理解,避免因家属不在身边而引起的悲伤情绪。

(4)为避免对患者的刺激,应在不影响诊疗规程的原则下,尽量将诊疗操作集中完成。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已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5)由于病程一般较长,患者表现出来的过激行为要给予理解,待患者情绪平息后再给予耐心、细致的言教。

(6)面对角色矛盾的患者,我们要以同情、关心、亲切的态度给予解释并与其家属有效沟通,让患者逐渐角色的过渡。

(7)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自身能力不断进行内部调节,对患者的身心症状、客观存在的病情加以说明,以劝导或启发等方式消除患者的一些错误观念,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同时必须掌握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技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将患者作為完整的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护。随着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叶舜宾.急性胰腺炎[A].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梁少红.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中华医学导报,2007年13期

[3]沈薇,沈鼎明.重症胰腺炎的诊治现状[J].医师进修杂志,2002

[4]刘玉杰,高崇欣,修崇昆,等.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防治中的应用.哈尔滨医药,2003,23(4):112

[5]蒋世琼.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4期

小儿重症监护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小儿外科2011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1 418例小儿病例, 发生医院感染48例, 院感发生率3.4%。其中, 男27例, 女21例, 年龄0.1~11岁。所有患儿入院时间均超过48 h。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18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 统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的感染部位, 比较医院感染病例与无医院感染病例的住院时间及费用等。

1.3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2001]2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情况

1 418例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中, 48例存在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4%。48例院内感染患儿中, 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导管感染。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胃肠道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所占的比例最多, 其次为手术切口, 比例最少的感染部位为胃肠道, 见表1。

2.2 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

1 418例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中, 48例医院感染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4~35 d, 平均住院为 (25.17±6.32) d;1 370例无医院感染患儿的住院时间为3~13 d, 平均时间为 (6.89±2.93) d。48例医院感染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久于无医院感染患儿,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对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有着很大的影响, 不仅耽误患儿的疾病治疗, 延长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 同时又增加患儿的医疗成本, 占用医疗资源, 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与控制成为医院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3]。

本研究1 418例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中, 48例存在院内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 为35%。其原因可能主要和呼吸机使用有关。手术切口感染主要与手术治疗有关, 对此, 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 (1) 准确使用呼吸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应用呼吸机, 准确掌握机械通气指征, 并参照无菌标准完成相关的操作, 定期对患儿呼吸道实施清理处理, 防止多次插管[4]。当患儿恢复正常的呼吸后, 及时撤离呼吸机, 尽可能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5]。 (2) 加强围术期的护理[6]。外科患儿通常选择手术治疗, 在手术治疗中, 护理人员需注意加强各方面的护理, 术前需做好相关的备皮工作[7]。术中需严格执行手术切口的无菌操作, 换药前需对重症监护室实施必要的消毒处理, 且于消毒30 min以后方可开始换药, 术后需注意患儿手术切口的清洁, 定时为患儿换药[8]。

本研究1 418例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中, 48例医院感染患儿平均住院为 (25.17±6.32) d;1 370例无医院感染患儿平均时间为 (6.89±2.93) d。48例医院感染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久于无医院感染患儿,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证实医院感染可影响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疾病治疗与身体康复, 不容忽视。同时, 住院时间的延长是否会增加医院感染率, 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 由于住院时间的延长, 非医疗直接费用如陪费、营养费等和疾病间接费用如误工费等也不可小视。这些经济负担和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调查。

综上所述, 医院感染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巨大, 可加重症状, 增加治疗难度, 延长其住院时间与康复时间, 需给予高度重视[9]。呼吸道与手术切口是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 准确使用呼吸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医院感染的概率, 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儿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10]。

参考文献

[1]蔡康琴, 廖常菊, 甘国荣, 等.ICU工作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11 (12) :124-125.[1]CAI KQ, LIAO CJ, GAN GR, et al.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CU staff rival health cognition[J].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0, 11 (12) :124-125.Chinese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S].2001:314-320.[2]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apos;s Republic of China.The Diagnosis Standard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for Trial Implementation) [S].2001:314-320.Chinese

[3]冯升, 成磊, 匡秀兰, 等.儿童重症监护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Logistic回归分析[J].护理研究, 2011, 5 (22) :14-15.[3]FENG S, CHENG L, KUANG XL, et al.Children&apos;s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011, 5 (22) :14-15.Chinese

[4]张有彪.外科手术感染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9 (10) :775.[4]ZHANG YB.Surgical infection factor analysis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J].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Folk Medicine, 2010, 9 (10) :775.Chinese

[5]艾方, 张会敏.小儿外科伤口感染原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4 (06) :284-285.[5]AI F, ZHANG HM.Pediatric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causes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12, 14 (6) :284-285.Chinese

[6]KHANM A, COMBSC S, BRUNT EM, 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nn Nucl Med, 2009, 14 (2) :121-126.

[7]TABIT CE, CHUNG WB, HAMBURG NM, 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10, 11 (1) :61-74.

[8]张淑杰, 黄桂芹, 赵娟, 等.呼吸机的使用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12 (08) :182-183.[8]ZHANG SJ, HUANG GQ, ZHAO J, et al.The use of the breathing machine and the icu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J].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0, 12 (8) :182-2010.Chinese

[9]ENDEMANN DH, SCHIFFRIN EL.Endothelial dysfunction[J].J Am Soc Nephrol, 2004, 15 (8) :1983-1992.

重症监护室工作计划 篇5

工作目标

1、规范科室的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完成科室的建章立制工作。

2、建立护理岗位能级要求护理工作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5%。

3、落实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使各项护理工作达到二级综合医院工作标准。

4、通过二级管理和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工作,无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5、做好护理风险管理,落实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年报告率≥10%。

6、做好人力资源培训,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

7、做好科室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完成新入职护士、实习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计划及实施,做好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完成新技术科研立项3项。做好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护工作,规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小儿重症监护室 篇6

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我科室一共收治742例危重症患者, 需要离开ICU外出检查的415位患者, 均进行了人文关怀护理。其中男性261例, 女性154例;最小年龄2.5岁, 最大年龄86岁, 平均年龄47.6岁;意识障碍患者148例, 神志清醒患者267例;病程最短1.5天, 最长4个月;其中大学以上学历占11.7%, 高中以上学历的占31.3%, 初中以下学历占43.5%, 文盲占13.5%。通过良好的人文关怀护理, 415例危重症患者均顺利的外出完成检查。

2 方法

2.1 更新服务理念, 营造人文氛围, 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教育

医院和科室努力营造一个人性化的, 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护士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 自觉的给予患者的情感付出[2]。所以, 除了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外, 同时也要重视对人文精神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礼仪培训, 增设开展各种优质服务活动, 从护士根本思想上转变服务意识“设身处地, 想患者之所想, 急患者之所急”, 用扎实的专业知识, 道德伦理、艺术美学方面的知识, 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为日后工作埋下伏笔。

2.2 外出检查前做好告知服务

护理告知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上, 向患者告知医学常识及疾病知识, 其中健康教育是履行告知义务的一个主要内容[3]。在进行检查治疗前应告知检查治疗的内容、操作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离开ICU支持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特殊情况, 护士根据情况将采取的措施, 患者及家属需配合的事宜, 以及医嘱中药物剂量、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必要时可再说明费用。护士在履行告知义务中应注意方式、方法, 态度应亲切、热情, 语言通俗易懂, 注意多方位树立护士的职业形象, 成为可靠的支持系统[4]。如患者需要做彩超、钡餐透视、造影、介入等检查前, 护士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意识障碍的患者直接告知家属, 检查的具体时间、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不适, 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积极配合检查医师, 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2.3 外出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ICU内都是些高危重症患者, 患者在离开ICU支持系统时, 均有可能发生不可避免的危险。所以我们在陪护患者外出检查时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有预见性的做出护理评估及应对措施, 尽可能的降低医疗护理风险。 (1) 做好相邻科室的沟通, 提前预约, 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外出时间。 (2) 根据患者病情, 所需执行的检查或治疗的特点, 充分准备用物:吸痰管、氧气袋、微型监护仪、简易呼吸气囊、微量泵、约束带等。 (3) 外出检查前充分做好患者的自身准备:有效清理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氧疗;维持好有效循环;保持各导管通畅固定;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

2.4 外出检查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

表现在护士善于从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 读懂他们的需要、痛苦和渴望, 并努力去满足他们的需要, 安慰他们, 理解他们的痛苦, 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小事。护理意识障碍的患者, 更应注意患者的微小细节, 如有呛咳时, 咳出的痰液及时清理;面颈部有汗珠, 予轻柔擦拭;天气凉时, 注意盖好被服;躁动患者, 轻握其双手, 保护其隐私, 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舒适体位;等等。整个过程始终陪护在患者身边, 以利于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

2.5 及时的检查信息反馈

当检查结果出来后, 及时将检查信息反馈给家属,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并充分做好解释, 心理支持工作。对于神志清醒, 有正确思维判断能力的成年患者, 反馈时应关注患者的感受和情绪, 掌握好语言技巧与分寸, 选择适当的告知方式, 把握告知的适度与时机, 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给患者造成伤害。也可根据检查结果, 心理脆弱的患者, 不接受患病的现实, 为了不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 可将结果反馈其家属。

3 结果

3.1 全面满足了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在离开ICU支持系统, 融入人文关怀让我们的危重患者消除了不良情绪, 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我们护理人员的关心、照顾, 真正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更放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树立了患者治病信心, 促进康复。通过问卷调查, 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得以大幅提高。

3.2 有效降低了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

至从融入护理人文关怀, 使我们的护理行为更加规范、服务更加细致, 善于运用交流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 使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友善、关怀、爱护的本质, 促进了护患之间的理解, 使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各种医疗行为的信任, 将我科护理纠纷和患者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 真正的做到了护理“零”投诉。

4 结论

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外出检查护理工作流程之中, 强化了护士的爱心、责任感。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护理时, 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 使护患之间相互理解, 相互配合, 相互信任, 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患者的信任中, 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 从而增进了护士自身价值的体现, 也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避免了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我科在实施ICU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融入人文关怀以来, 通过我们温馨的服务和规范细致的护理行为, 把高超精细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 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了满意度。但人文关怀理念的养成是一项长期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整个社会健康需求, 服务意识的增强, 护理人员作为实践人文关怀的服务主体, 必须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不懈努力, 惟有如此, 才能真正体现护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时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护士着手, 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态度培训;告知检查相关事项;充分准备检查必需用物;外出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及情绪状况;及时恰当的检查信息反馈。结果 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信任度,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树立了患者治病信心, 促进康复, 并有效降低了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结论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时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可以增进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信任度, 从而达到减少不良刺激引起的并发症, 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更好的接受、配合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王全义.我国目前循证护理的发展现状[J].河北医药, 2008, 36 (2) :62-63.

[2]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 2001, 1 (1) :24-27.

[3]司慧芳, 潘蝶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2) :64.

重症监护室血气分析体会 篇7

1 重症监护室 (ICU) 对血气分析的特殊要求

ICU中, 护士是血气分析的直接操作者, 负责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因此, 血气分析是ICU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由于ICU病人病情严重且复杂多变, 所以对于血气分析的要求更高, 护士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施血气分析[2]。

2 血气分析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

2.1 标本中的气泡

血样中的气泡会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降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升高、pH值升高, 且气泡留在针管中的时间越长, 血样越不稳定, 偏差就会越大, 低温环境下由于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力增强而显得越为明显。

2.2 标本存放时间

血样中含有活性细胞, 在取样之后仍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CO2) , 因此, 采血后应立即检测, 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 时间不宜超过30min。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检测时, 应放在4℃冰箱中, 时间不超过2h。

2.3 标本发生溶血

直径过小的采血工具、用冰块冷藏血样、过分混合血样均可导致溶血, 直接影响血钾 (K+) 、血钙 (Ca2+) 数值。

2.4 动脉血标本混入静脉血

采血过程中的不严谨或是失误可导致静脉血的混入, 影响PaO2、血氧饱和度 (SaO2) 数值。

2.5 病人状态不稳定

护士在采血前应对病人状态进行评估, 否则可能影响pH、PaCO2、PaO2等参数的准确性。在采血时应力求穿刺准确, 一针见血, 必要时应局部应用麻药, 使病人处于情绪稳定状态。啼哭患儿待呼吸平稳后30min再行采血。

2.6 吸氧及吸氧浓度

采血前病人应停止吸氧30min。如病情不允许, 要记录吸氧浓度;当吸氧浓度改变时, 需经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3]。

2.7 临床用药

碱性药物、青霉素钠盐、氨苄西林等输入人体后会引起酸碱平衡暂时性变化, 可能掩盖体内真实的酸碱紊乱, 易造成误诊[4]。

2.8 动脉留置管中的水溶液和液体肝素

可造成血样稀释, 导致电解质、血红蛋白 (Hb) 、PaCO2等数值偏低, 建议使用含固体肝素的动脉采血器。

3 采血的关键环节

3.1 标本选择

血气分析样本类型有动脉血、静脉血和毛细血。动脉血可提供氧吸收和运输的最佳信息, 且所得信息稳定, 不受采血点影响, 是常用的血液类型。静脉血, 因其受外周循环状态和细胞代谢影响, 只能用于反映酸碱状态。毛细血, 在不允许使用动脉血时使用, 其中的SO2、PaO2、FOHb、还原血红蛋白 (FHHb) 仅供参考。在ICU中, 有时还会抽取混合静脉血, 在肝移植术后病人身上较为常见, 主要用于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测量。采血量成人一般为2mL~3mL, 儿童0.5mL~1.0mL, 婴儿0.2mL。

3.2 采集方法

3.2.1 动脉样本采集

(1) 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 穿刺点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的动脉搏动处, 靠近桡骨茎突, 如动脉较细或表浅, 进针幅度可略小, 否则进针幅度可稍大。在临床工作中可先摸准动脉走向, 然后画一直线沿直线穿刺,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时进针与皮肤呈45°~60°角, 不宜过大, 否则易刺破对侧动脉壁。 (2) 股动脉:病人处于仰卧位, 屈膝外展;以腹股沟韧带下2cm能扪及动脉搏动且搏动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由于股动脉与股静脉相距仅0.5cm, 易误穿到静脉, 可用食指与中指把股动脉卡在两指间, 避免动脉滚动, 穿刺前左手食指和中指指尖水平对齐, 必须同时感受到股动脉的搏动;在指缝间呈90°角垂直进针, 一般2cm~3cm, 肥胖者需全部刺入。 (3) 肱动脉:病人手臂伸直并外展, 掌心朝上, 肘关节过伸并轻度外旋;以肘部皮肤皱褶上方动脉搏动最强处下方为穿刺点;与皮肤呈35°角沿血管方向进针, 回血后固定针头。 (4) 足背动脉:穿刺部位在指尖感觉搏动最明显处;与皮肤呈35°角, 刺入足背动脉, 回血后固定针头。临床中, 桡动脉位置较表浅, 皮下脂肪少, 周围组织少, 容易触摸, 是首选穿刺点;其次是股动脉, 老年病人适用;同时应结合病人意识、血管波动等情况选择合适部位。动脉穿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对动脉搏动最强部位的判断。

3.2.2 静脉样本采集

采集前, 须先使病人手及前臂部位静脉血动脉化, 抽血时不宜使用压脉带, 且缓缓吸取, 防止产生气泡。如使用压脉带, 须在最初几秒钟抽血, 并不时屈曲手指或握拳。

3.2.3 毛细血样本采集

使用柳叶刀或其他类似的工具穿刺, 血液不得挤压需自动流出, 因可能含有组织液需放掉第一滴血, 由第二滴血的中间开始采集, 防止气泡产生[5]。

3.3 采血注意事项

使用含肝素的专用采血针;采血后若针内有气泡, 可用纱布盖在血气针的顶端, 垂直握注射器向上轻推, 排出气泡;排出气泡后立即用顶帽或胶块封住血气针与外界开口, 反复搓滚采血空针0.5min~1.0min使血样与空针内的肝素充分混合;因温度和吸氧浓度会影响pH、PaCO2、PaO2测定值,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会影响到PaO2结果, 所以化验单应标注采集时间、病人体温、吸氧方式、吸氧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数等信息。

3.4 其他注意事项

3.4.1 拔针后的处理

用干棉签或无菌棉球加压按压穿刺部位5min~10min, 凝血差者20min;病人平卧或静坐20min。

3.4.2 动脉穿刺并发症处理

(1)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2) 皮下血肿:避免同一处反复穿刺, 有效按压, 局部24h内冷、24h后热湿敷或硫酸镁湿敷。 (3) 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按压不正确所致, 疼痛、肿胀、脉搏消失, 处理同皮下血肿, 止痛、观察血液循环、皮肤温度、感觉及运动情况, 必要时手术。 (4) 假性动脉瘤:有效按压, 避免局部形成搏动性血肿。 (5) 动脉痉挛:暂停穿刺, 热敷血管。 (6) 血栓形成:避免反复穿刺, 按压力度适中。 (7) 穿刺口大出血:有效按压, 时间大于5s~10s。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47-49.

[2]钟亚萍, 卢慧娟, 夏海鸥.ICU高级实践护士培养目标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4) :9-12.

[3]张玉凤, 梅英丽, 冯文菊.影响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相关因素研究新进展[J].医学信息, 2014, 27 (11) :68-70.

[4]石秀英, 云飞飞, 赵英.血气分析影响因素及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37 (1) :238-238.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初探 篇8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这一年时间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98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48.3岁。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24h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通畅是生存的前提,所以保持重症监护患者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2.2.1 给予患者有效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2.2.2 气道分泌物增多且粘稠难以咳出的患者及时吸痰。病情允许应采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便于口腔或鼻腔分泌物的体位引流,并及时用吸引器清除,防止误吸或窒息,协助患者翻身,叩击背部,翻身时注意各种导管以防发生脱管[1]。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呼吸窘迫者立即报告医师及早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困难,改善脑缺氧。

2.3 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患者具有病情重、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手术创伤大,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所以发生院内感染机会多。

2.3.1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无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在处置每个患者前后,操作过程中均需严格洗手,医疗器械用完须先经消毒液浸泡后,再进行高压蒸气灭菌。气管插管、导尿管、胃管均应严格按护理常规操作,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早日拔除,不能拔除的引流管应每24h更换无菌引流袋1次;气管插管患者,每次吸痰更换1根吸痰管;脑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1周;各种手术及创腔引流于手术后3~4d拔除[2]。

2.3.2 感染患者必须严格隔离,专物专用,并消毒患者周围环境,防止病菌向外播散。物体表面等使用消毒液擦拭,并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控,严格加强监护室内所有物品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3.3 对新入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院内感染的宣教,经常开展预防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知识的知识讲座,使护理人员规范无菌技术操作、重视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所致院内感染的严重性,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

2.4 预防压疮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而引起软组织溃烂坏死。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患者的卧位较固定,全身营养缺乏,心肺功能差,有些患者还意识不清、水肿、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压疮。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而且使病情加重,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4.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应2 h协助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尽量将患者抬起,防止拖拉增加摩擦力和剪切力,肢体有障碍的患者尽量避免患侧肢体受压,因患侧有营养不良或水肿,一旦受压易发生压疮。可以在患侧受压部位垫软垫[3]。

2.4.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瘫痪的可进行床上擦浴,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会阴部和肛周皮肤。伤口如有渗出液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如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卧床患者全身皮肤完整、清洁、干燥。增加皮肤的防御能力。

2.4.3 预防肺部感染,协助清醒患者咳嗽排痰,定时翻身、叩背。病情允许的可做肺功能锻练。

2.4.4 全身支持,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营养不良的患者皮肤防御能力低下,更容易受损。增加营养的方法包括良好的膳食,肠内营养,静脉营养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合理的膳食,如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等,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对不能经口进食患者可以把鸡、鱼、瘦肉、蛋等加工成糊状给予鼻饲。必要时可给予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全血、血浆输入予以补充。

2.4.5 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掌握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

2.5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增进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处处关心体贴患者,尤其从语言、行为、感情上关心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势、口形、表情、语言表达,进行各种操作前,均向患者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对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用手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4]。

3 结果

通过对98例患者在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医院感染、压疮的预防、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患者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对衰竭器官的支持和保护能力,使危急重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症监护室是危重患者密集的场所,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技能,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才能使许多危急重症的患者在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下,度过了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而逐渐走向康复。

摘要:目的 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探索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一年时间里重症监护室的98例病历资料, 通过在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医院感染、压疮的预防以及患者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论 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科学高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生存率,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马宁玲.护患沟通在ICU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 2009, 23 (4) :111-112.

[2]杨引梅, 潘丽杰.重症监护病房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措施[J].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 (10) :52-53.

[3]盛霞.浅析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室老年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6 (8) :200-201.

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7年12月我院ICU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7例, 男26例, 女11例;年龄8岁~78岁;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17例, 脑挫裂伤14例, 脑干出血6例;合并颅底骨折10例;行气管切开18例, 气管插管12例。

1.2 结果

本组37例病人中发生呼吸道感染3例, 经积极用药并加强护理后感染消退;未发生口腔疾患、泌尿系统感染、压疮;恢复良好29例, 死亡4例, 康复出院1例。

2 护理

2.1 呼吸道的护理

2.1.1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 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等可引起误吸;舌根后坠可引起严重呼吸道阻塞。因此, 要尽快清除咽部血块或呕吐物,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1.2 气管切开的护理

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气管套管外周清洁,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套管外口用无菌盐水纱布覆盖, 防止异物吸入和湿润气管。②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颈部和脊柱呈一条直线, 以防气管内套管角度变动较大, 压迫损伤气管内壁引起出血或呼吸困难。③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④湿化气道, 稀释痰液, 防止感染。⑤吸痰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每次更换吸痰管。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压力不能太大。

2.1.3 气管插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 防止由于体位改变、移动牵拉或固定的胶布松动等原因造成气管导管滑出或扭曲。气管导管深度以跨越声门3 cm~5 cm为宜, 过浅易导致导管脱落, 过深则易插入一侧支气管。因此测量在牙外的气管插管的长度, 以便作为观察插管有无移位的基础刻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变化。本组病例中, 其中有2例病人突然呼吸急促, 血氧饱和度下降, 听诊左肺呼吸音弱, 发现是因胶布固定松动, 气管插管进入右主支气管, 给予及时处理, 症状改善。

2.2 病情观察

动态的病情观察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手段, 入住ICU的病人每15 min至1 h观察记录1次, 观察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①意识障碍是颅脑损伤的病人最常见的变化之一。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 不仅应了解有无意识障碍, 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程度及变化。②病人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 应先测呼吸, 再测脉搏, 最后测血压。

2.3 脑室引流的护理

为预防颅内感染, 护士要按无菌技术操作接好引流管及保持切口敷料无菌。做到控制性引流, 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 mL, 不可随意抬高或降低引流瓶, 其入口处要高于侧脑室10 cm~15 cm。避免引流管管道受压、折叠、扭曲或脱出而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并密切观察是否有颅内压增高表现。

2.4 加强基础护理

①预防压疮。保持床单元及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按摩, 骨突处给予软垫保护。护理工作中做到“六勤”, 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随时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无皱折、渣屑。保护骨突隆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搬运病人时须将病人抬离床面, 切忌拖、拉、推。使用便盆时抬高病人臀部, 不硬塞、硬拉, 在便盆上垫上布垫, 不使用裂损的便器, 以防擦伤皮肤。定时翻身, 每2 h翻身1次。对受压部位处用50%乙醇按摩, 每次3 min~5 min,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②加强营养。除提供静脉营养外, 还要鼻饲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汁食物,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观察胃液、大便颜色的变化, 警惕应激性溃疡的发生。③加强口腔护理, 观察病人口唇有无损伤、炎症、肿胀, 口腔黏膜有无充血、溃疡、糜烂, 咽喉和扁桃体有无损伤、红肿、化脓。根据不同情况, 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2%硼酸溶液或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擦洗糜烂处, 每日早晚各1次。④防止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者每日膀胱冲洗2次, 定时开放排尿, 建立反射性排尿节律, 维持膀胱正常生理功能。每天消毒导尿管2次, 每天更换尿液引流袋, 引流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水平, 每周更换导尿管, 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5 发热的护理

颅内出血累及下丘脑时, 可出现中枢性高热。高热可使脑脊液的分泌量增加, 分泌速度加快, 从而使颅内压增高, 加重脑水肿。故必须将体温控制在38 ℃以下。本组采用颅脑降温仪、降低环境温度、乙醇擦浴及冰袋冷敷等护理工作中做到“六勤”, 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随时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无皱折、渣屑。保护骨突隆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搬运病人时须将病人抬离床面, 切忌拖、拉、推。使用便盆时抬高病人臀部, 不硬塞、硬拉, 在便盆上垫上布垫, 不使用裂损的便器, 以防擦伤皮肤。定时翻身, 每2 h翻身1次。对受压部位处用50%乙醇按摩, 每次3 min~5 min,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控制体温, 体温仍不下降者, 给予冬眠疗法。本组12例体温在38 ℃以上, 考虑为术后吸收热所致, 经及时处理, 体温得到控制。

摘要:总结重症监护室37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呼吸道的护理、脑室引流的护理、发热的护理及预防压疮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意识障碍

参考文献

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及防范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ICU重症监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4例, 女42例;年龄3岁~14岁, 平均年龄 (5.2±0.2) 岁;32例患儿行大手术, 74例其他科室转送患儿;患儿平均住ICU时间为 (5.0±0.3) d。

儿童重症监护室共有42名护理人员, 男2名, 女40名;年龄24岁~42岁, 平均年龄 (32.5±3.4) 岁;工作年限2年~18年, 平均 (5.6±2.4) 年;10名主管护师, 26名护师, 6名护士。

1.2方法应用系统分析法对危重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对风险给患儿影响度进行评估, 并提出积极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患儿出院后, 评价护理满意度, 并对护理风险策略成效进行评估。

2结果

所有患儿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 其中, 84例满意, 18例基本满意, 4例不满意, 总护理满意度为96.2%。

3讨论

3.1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3.1.1护理对象因素由于新生儿具有病情变化快、代偿能力差、语言功能差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 细微需求、病情变化等均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另外, 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先天畸形、早产儿、窒息以及感染等患儿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对治疗、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加大了护理风险。

3.1.2社会因素儿童重症监护室具有较高的特殊性, 治疗过程中不允许家属进入, 家属对护理人员会提出较高期望, 希望能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护理下使患儿快速康复。因此, 一旦护理人员出现疏忽, 与家属沟通不到位, 就会导致发生强烈不满, 严重者引发纠纷。

3.1.3护理人员因素 (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受到市场经济因素影响, 医院管理层均希望利用最小投入来获得最大产出, 存在着想方设法减少人力、降低医院成本的情况。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除了每日完成抢救任务、日常治疗工作、大量基础护理以及喂养等基本工作外, 还要进行查账、电脑记费、临床带教等工作, 工作量超负荷, 进而降低护理服务质量[3]。 (2) 护理管理不科学: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人力安排不合理、专科制度不健全、护理流程不合理、职责不明确以及护理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等因素;另外, 还存在着护理人员无慎独精神、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以及经验不足等, 进而会增加护理风险。 (3)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受到历史因素影响, 部分护理人员存在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另外, 由于缺乏可持续性的技能培训、专科知识培训等, 其整体专业水平较低, 进而引发护理风险。

3.1.4病房环境设施因素儿童病房结构设置不合理, 导致通风不良、分区不明、不利于流程优化以及消毒隔离等。

3.2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3.2.1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护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 明确护士责任, 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 并设立质控管理小组, 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根源;另外, 每周定时召开护理质控会议, 有效防止护理风险的再次发生。

3.2.2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确保其能够熟练对各种仪器进行操作, 上岗前对其理论、技术进行考评。建立责任管理小组, 安排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 定期进行竞聘, 使组长起到带头作用。

3.2.3增强和患儿及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 人们自身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对医院护理服务水平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进而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因此, 要求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语言沟通技能, 和患儿家属加强沟通, 并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接受、倾听;另外, 注意平等地与患儿进行沟通, 安慰、鼓励患儿, 获取患儿信任以及患儿家属的支持、理解, 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护理纠纷率和风险率[4,5]。

3.2.4制定健全、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对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如护士为新毕业人员, 则可实施3年内轮转制度, 监护室为其必转科室, 通过延长ICU内工作时间, 为护理人员尽快胜任工作做好准备。健全质量管理检查制度, 要有区分、有重点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检查, 其中, 有重点指的是根据不同检查阶段特点为其确定检查重点, 如最新仪器设备操作、最新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最新护理方法等,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检查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区分指的是一个存在连续3次护理质量检查出现重大缺陷的护士, 将其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对护理质量重点差别进行检查, 能够有助于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 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 通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加大健康宣教力度, 能够大幅降低护理风险率和护理纠纷率。

参考文献

[1]潘文彦, 徐建鸣, 郑业伟, 等.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在预防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10) :2450-2451.

[2]王双, 王海龙, 穆恩.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ICU护理风险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13) :46-48.

[3]高秀珍, 杜习霞.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河北医药, 2013, 35 (15) :2376-2377.

[4]张玉珍.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3, 24 (5) :767-769.

上一篇:金融经济风险下一篇:供应链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