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2024-10-16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精选10篇)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1

笔者于2011年1~12月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34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诊断符合胡亚美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 有关“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 (2) 本次就诊以咳嗽为主诉, 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肺门周围或一侧肺下野斑片状模糊影, 伴/或不伴发热及肺部听诊啰音。 (3) 合并肺外多系统损害, 共68例, 其中男39例, 女29例;年龄1~14 (6.28±2.73) 岁;病程3~7d 22例, 8~13d 46例病程 (8.7±3.2) d。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将6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肺外并发症及胸部X线平片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常规给予吸氧、镇静、化痰、止咳、退热等治疗, 包括甲泼尼龙抗炎 (3次) 及丙种球蛋白冲击 (2次) 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 (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mg/ (kg·d) ,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 qd, 连用5~7d后;改口服阿奇霉素颗粒10mg/ (kg·d) , 共7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 (苏州长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10ml/次, bid, 连用14d。两组对于合并感染的患儿均予联合应用第三代头孢抗生素;合并胸腔积液者, 联合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合并肺外并发症的患儿, 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对于疗效较差者, 采用序贯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0.05, #: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 肺炎支原体居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第三位, 且有逐年增高趋势[1]。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很快复发的肺炎。

研究认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过强、肺的黏液 ̄纤毛系统的损害及感染有关[2]。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能够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可以表现为CD3+、CD4+、CD4+/CD8+比值下降, CD8+上升。有研究[3]证实,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CD3+、CD4+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 推测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4,5]。

阿奇霉素属于第二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对于治疗无细胞壁构成的支原体感染有特殊作用。匹多莫德是一种免疫刺激调节剂, 具有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及激活NK细胞作用, 使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P<0.05) 。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和CD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CD8+明显降低,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或0.01) 。可见, 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协同作用, 能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 (1) :94-96.

[2]张俊艳, 韩志英.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4) :461-462.

[3]李芳群, 杨军, 陈志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4, 22 (4) :21.

[4]严永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7) :570-572.

[5]杨勇, 王瑜, 陈宗波.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活化功能状态的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 (20) :1400-1402.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2

【关键词】 难治性儿童肺炎;病原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86-01

一般我们把接受常规治疗的时间在15天以上,并且治疗效果不显著甚至有恶化倾向的临床肺炎看作为难治性肺炎[1]。临床上难治性肺炎主要有三个类型即:无反应性肺炎;进展性肺炎;不吸收的肺炎。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收治的28例难治性儿童肺炎患者进行病原分析和针对治疗,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是源自我院2011年收治的难治性儿童肺炎患者,共28例,作为研究难治性儿童肺炎的临床资料。把28例难治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在治疗组的14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6例,平均的年龄为3.6-3.9岁;在对照组的14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为9例,女性患儿为6例,平均年龄为3.9-4.1岁。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无论在年龄还是性别方面比较都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对以上28例难治性儿童肺炎的诊断完全符合《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上28例患儿在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一周后没有好转,而且持续高热超过10d以上,同时还伴有剧烈的咳嗽;经X线影响学的显示现象有,双侧肺叶大片或者是单侧肺叶大片状的高密度肺實质;或者是肺不张的纵膈积气伴有胸腔积液问题;或者是出现肺浸润,是双侧弥漫性。

1.3 治疗方法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采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和免疫球蛋白治疗,而治疗组的14名患儿在病程10d内使用该治疗方法,对照组的14名患儿在病程的10d后使用该治疗方法。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注射液的应用,是需要持续的静脉滴注5天至7天左右,而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的应用,是需要持续静脉滴注1天至2天。本组患儿均运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应用时间为持续静脉滴注5天至7天;合并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应用时间是静脉滴注7天。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相应保肝、护肝、营养心肌、改善血液循环的应急处理,出现中度以上的胸腔积液患儿应及时给予胸腔穿刺引流的方法[2]。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无效和完全治愈的标准分别为①治疗无效:主要表现为治疗后患儿的体温不退、剧烈咳嗽、胸片复查胸腔积液未吸收。②已经治愈:主要表现为患儿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胸片复查胸腔积液明显吸收、肺部啰音消失。

1.5 统计学分析 本组的治疗结果是应用SPSS13.0软件来进行计量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应用(χ ±s)表示,率的比较为χ2检验,组间的数据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我院收治的28例难治性儿童肺炎患儿的病情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治疗组的14例患儿经治疗后全部治愈,而对照组中的14例患儿经治疗后有3例治疗无效,11例治愈,治愈率为78.6%。

2.1 发病原因总结 经临床治疗发现,难治性儿童肺炎发病原因主要患儿自身的身体原因、病原体及医护人员的诊治三方面原因。

3 讨 论

3.1 对难治性儿童肺炎发病原因的分析

3.1.1 患儿自身身体因素 临床中的诊断发现,难治性的儿童肺炎患儿一般情况下自身体质较为弱,患儿常见的疾病有消化道问题、心血管疾病、免疫力差、呼吸道气管问题、贫血问题等等,并且患儿身体长出现内环境机制失调[3],例如血液循环不畅、消化系统失调、泌尿系统、细胞代谢紊乱、淋巴循环受阻等。

3.1.2 患儿病理检测病原体因素 造成患儿感染疾病的病原体有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易出现患儿抗药性、混合感染。

3.1.3 医护人员的诊治因素 对于难治性的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也有部分情况是因为医护人员在诊治中的失误,而造成患儿出现疾病严重或者是治疗无效果的情况。比如:①临床医护人员对于少见病的感染治疗欠缺诊治经验,而造成误诊、延误等等问题;②在临床治疗中欠缺可对比验证的信息资料;③临床医生对患儿诊断后结果的分析能力需要提高。

3.2 临床中难治性儿童肺炎的病原治疗手段 难治性儿童肺炎的患儿在临床中普遍特点是发病快,病情发展多变,并且患儿的临床症状多与体征的表现不一致。难治性儿童肺炎的肺部体征表现不突出,无法正确诊断,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胸片的检查,同时对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调整。结果表明,临床中应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和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儿童肺炎临床效果是显著的,但患儿发病前10天内进行治疗效果比发病10天后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病程,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笔者认为难治性儿童肺炎的临床治疗难点不但是患儿的抗药性问题,还有患儿自身的免疫功能的问题、医护人员对该病缺乏临床诊治经验等因素等,并且在临床治疗期间,患儿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考虑可能会发生的混合感染情况,避免患儿出现误治、误诊的问题。在必要时应及时应用相关设备对患儿的病理体征进行检测,以便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应在患儿发病的10天内进行诊治,治愈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赵蔓.难治性支原体肺炎77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11(04):261.

[2] 严永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8(07):109-111.

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及护理干预 篇3

关键词:小儿难治性肺炎,病因,护理干预,对策

小儿难治性肺炎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并不高, 然而, 由于小儿患者独特的解剖学特征, 加之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等, 为其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增加了社会与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导致小儿难治性肺炎的发病因素较多, 其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 单纯运用常规监测手段难以准确对其病因进行科学分析[2]。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 从而为小儿患者提供更为科学与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我院随机选择88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 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不同护理措施下的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88例, 其中男48例, 女40例, 年龄1个月~5岁。本组患儿在入院之后均进行常规体健, 包括X检查、CT检查、病原学检查、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部分患儿还接受了细胞免疫功能检查。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喘息、紫绀等。本组88例小儿患者中,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3例,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障碍5例, 合并贫血15例, 合并营养不良8例, 合并呼吸衰竭4例, 合并心力衰竭1例。随机将8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4例, 男24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2.3±0.8) 岁;观察组44例, 男24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2.4±1.3) 岁。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合并症和病情程度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 对比2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 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4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分析

导致小儿难治性肺炎的原因: (1) 病原体因素。抗生素的滥用与误用、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导致小儿难治性肺炎的重要因素[3], 所以, 现代临床必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在研究小儿肺炎耐药性的基础上合理用药, 以降低临床中细菌的耐药性。 (2) 心、肺系统合并症的广泛存在。临床中由于原发性疾病而导致小儿患者出现难治性肺炎的病例较多, 其在临床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呼吸道症状。 (3) 排痰困难。小儿患者的气道黏膜纤毛功能较弱, 其对咳嗽的反应并不敏感, 致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 从而对其排痰产生影响, 甚则会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4) 感染扩散。大部分小儿肺炎患者均伴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 其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 极易出现肺外感染, 从而加重病情。

3.2 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护理干预对策

(1)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休养环境,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清新。 (2) 合理用药, 护理人员应遵医嘱正确用药, 在运用抗生素、强心剂和平喘药物的时候应严格按照给药时间和剂量进行。 (3)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密切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 特别应注意患儿的呼吸、面色、精神、体温等, 一旦发现异常,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4) 排痰护理, 稳定小儿患者的呼吸功能, 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绝对畅通, 从而促进其体内的气体交换, 改善其咳喘症状。必要时, 可为患儿提供吸痰或低流量吸氧等, 以增强患儿的舒适感。 (5) 饮食护理, 对患儿家长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 使其了解有助于患儿康复的食物, 例如蔬菜、水果、富含电解质与维生素等食物, 在遵循少食多餐饮食原则的情况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6) 健康教育, 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 告知正确的体位, 即半卧位或侧卧位, 以免其出现呼吸不畅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可每隔30 min为患儿翻身和叩背1次, 定时为患儿更换体位, 以防其肺部出现瘀血。

综上所述, 在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 不仅有助于保障临床疗效, 且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林.8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病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1 (1) :125.

[2]王健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34例诊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9) :1366.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4

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类似胸闷、胸痛、背痛、心慌、头晕乏力的症状,但由于工作忙,而且症状比较轻微或者只是一晃而过,相当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当回事。殊不知,心绞痛可能有一天会突然找上门来,因为这些症状其实就是心绞痛的潜在信号。

空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魏璇介绍说,在心血管病门诊的就诊者中,属于突发心绞痛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大约10个就诊者中,就有1个是心绞痛的突发患者。

心绞痛为什么会突然袭击呢?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钱远宇介绍说,心绞痛突发的高危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高危人群相对集中在竞争性强、压力大的行业,如IT、新闻业等。钱医生给突发心绞痛的患者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忽视轻微症状。很多患者以为体质一向很好,所以缺乏对心脏病的防患意识。其实很多人平时不止一次有过轻微症状,但是都被忽略了,只有极少数人毫无感觉。应该说,心绞痛发病前大多是有预兆的。

二是误认为属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心脏病的某些表现比较类似,所以使一些有轻微心脏病症状的患者误认为自己只是长期疲劳引起的,放松了警惕。

三是自行购药服用。这部分患者不在少数。当第一次轻微症状出现时,有些人感到自己很可能是心脏有了点问题,但为了不耽误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去就诊而是自行买药服用。服药后,症状也可能改善或消失了,于是再出现隐痛就再买药服用。这样一次次服药的结果是耽误病情,掩盖了症状。

这三种原因导致的后果就引发了心绞痛,甚至最终出现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许多患者因为害怕心脏检查的繁琐,或者担心高昂的费用而发憷就医。钱医生说,其实出现轻微心脏病症状时就诊做的检查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进行一些常规检查,比如胸片、心电图、查血等,一般来说有半天时间结果就出来了。如有必要,医生才会建议做进一步检查。虽然这些简单的检查不一定能查出所有问题,但是对大多数症状轻微的病人,可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老年人肺炎为何难治?

下呼吸道感染已成为老人的难治疾病之一。其原因是:

1.机体衰老,老年人的免疫力降低。有的老人还有营养低下,有的老人由于疾病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这也是导致免疫低下的原因。

2.老人自然通气功能减弱,中枢性咳嗽反射降低导致气道净化清除能力减弱。老年人一般都伴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纤维化、尘肺、陈旧性肺结核、吸入性肺炎、肾功能障碍、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等,这极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

3.老人极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有资料报道:198例误咽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中,有明显误咽史者占62%,38%的患者虽然无突然误咽病史,但这些人也多是在进食时反复少量的误咽,或是在睡眠中将上呼吸道分泌物吸至下气道而不能净化清除所致。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另一原因是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所致。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肺炎共8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经验治疗3d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治疗7d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炎症吸收<50%。其中28例 (34.1%) 并发呼吸衰竭, 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3例;月龄3~35个月, 平均23.5个月;病程17~33d, 平均21.5d。观察组:男29例, 女12例;月龄3~37个月, 平均23.7个月;病程16~32d, 平均21.8d。两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做病菌及耐药菌培养,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

1.2.1 常规护理

根据小儿肺炎病情, 常规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 按常规进行呼吸道管理。对照组的护理依据主要从经验和所学知识出发, 较少考虑患儿的个体差异性。

1.2.2 循证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

1.2.2.1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儿病情和个体特点, 对将要展开的护理内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估, 寻找循证支持。主要包括:病情观察, 遵医嘱服药, 呼吸道管理, 饮食护理, 休息护理, 心理护理。结合儿科特点以及患儿治疗情况, 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 (文献来源中国万方数据库和知网数据库) , 共检索文献76篇, 对相关护理方法在科室护理小组内进行讨论, 最终筛选出17篇与本次护理较为密切、科学性较高的文献, 从中总结相关问题的护理体会, 结合本文患儿的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患儿的护理计划。

1.2.2. 2 实施护理计划

除基础护理外, 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护理: (1) 遵医嘱给药。根据小婴儿无法沟通等特点, 静脉或注射给药最好在患儿较为安静时, 由家长配合, 给予静脉穿刺, 若患儿哭闹严重, 无法顺利穿刺, 可请家长用手固定患儿, 然后在一旁给予诱导, 转移其注意力, 护士趁机准确、迅速地穿刺。 (2) 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面色、神情等, 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防止舌后坠导致的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湿润, 定期帮患儿翻身, 吸痰。出现喘憋症状时及时给予吸氧。对于机械通气患儿, 注意定期检查呼吸机, 确保运转状态正常。定期观察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患儿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反馈酌情调整呼吸机参数。 (3) 休息护理。保持病房安静, 清洁, 通风, 温度和光线适宜。患儿一般采取侧卧位休息, 以促进排痰;气喘较为严重的患儿可采取半卧位, 以增加肺部顺应性。注意定期变换体位, 以预防肺部积液。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以减少对患儿不必要的干扰。密切观察病情, 特别是夜间更要给予格外重视。 (4) 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情绪变化, 在非给药期间若表现合作和顺从, 其情绪一般比较稳定;若表现烦躁不安甚至大声哭闹, 则心理状态一般较差, 应在排除病情恶化的因素后, 给予合适的心理护理。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应态度亲切、和蔼, 面带笑容, 动作熟练、快速、轻柔, 加强与患儿在一起相处的时间, 利用抚摸患儿额头, 轻拍背部哄其入睡等, 使患儿对护理人员逐渐增强认同感。

1.2.2. 3 定期反馈和调整

每天就相关护理内容进行科室内总结, 包括患儿合作程度、家长认同情况和患儿恢复状况等, 对效果较好的护理方法予以肯定, 对效果欠佳的护理方法分析其原因, 然后对照相关文献, 结合患儿具体情况, 探索合适的改进方法, 并将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应用于第二天的护理工作中, 形成不断反馈, 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1.3 效果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肺部炎症阴影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肺部炎症阴影消失>5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肺部炎症阴影消失<50%[2]。家长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5级评分制。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太满意;3分:基本满意;4分:满意;5分: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 P S S 1 2.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配合循证护理措施一周后评价临床效果和家长满意度 (详见表1) 。观察组痊愈率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2, P<0.05;t=4.92, P<0.01) 。治疗护理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均未与患儿家长发生护患冲突。

3 体会

循证护理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是强调科学性, 一般以较为权威的文献为基础;二是不断循环改进[3]。从我们的临床观察来看, 小儿难治性肺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有致病菌不明、存在耐药株、排痰困难和病情反复发作进展等[4], 治疗难度相对较高, 对相应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患儿的病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 找出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根据文献支持找出相应对策, 制定护理方案, 并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给予调整和改进。从临床统计来看, 治疗一周后观察组痊愈率和家长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显示循证护理能在相同的时间内促进病情更好的康复, 同时家长的满意度提高也有利于家长参与护理的积极性, 对于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洁, 安淑华, 王翠芝, 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 2011, 33 (24) :3756-3757.

[2]芦映红.小儿难治性肺炎129例临床分析[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 29 (2) :169-170.

[3]程纯.循证护理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0) :37-38.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上述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X胸片以及病原学检查均符合《实用儿科学》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8例;实验室检查结果WBC15.43±3.12×109/L, CRP为50.21±32.45mg/L;病程为0.3~7d;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9例;实验室检查结果WBC15.31±4.01×109/L, CRP49.38±30.54mg/L;病程为0.5~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上述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相应止咳、化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阿奇霉素 (生产厂家:悦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019) 进行治疗, 20mg/kg, 1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 (生产厂家: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954) 进行治疗, 60mg/kg, 1次/d。上述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7d后, 间隔3d, 再连续用药7d后进行效果评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差异, 并对所有80例患儿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 并统计患儿病情反复的例数。

1.4 疗效标准判定[3]

痊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细胞沉降均恢复正常, X胸片显示实变影完全消失;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缓解, 实验室检查均未完全恢复正常, X胸片显示实变影明显消失;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只有1项改善, 实验室检查少部分恢复正常;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X胸片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改善。总有效率=痊愈十显效十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χ2=8.66, P<0.01)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2.3 两患儿病情反复情况比较

上述患儿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为9例 (22.5%) , 对照组患儿病情反复为18例 (45%) , 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χ2=73.85, P<0.01) 。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认为该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为病原直接损伤或免疫损伤所致[4]。部分患儿采用大量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最终成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给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5]。临床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策略为延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疗程, 并采用间歇治疗的方法, 既降低了抗生素的耐药性, 又提高了疗效。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 临床常用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的治疗, 该药通过静脉注射后能够迅速达到感染部位,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菌的作用。但是该药不易长期使用, 有诱发心脏病的风险[6]。本研究采用间歇治疗方法, 给患儿静脉注射阿奇霉素7d后, 暂时停药3d, 再继续治疗7d, 并且治疗过程中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联合使用, 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χ2=8.66, P<0.01)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具有明显差异 (P<0.05) ;上述患儿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为9例 (22.5%) , 对照组患儿病情反复为18例 (45%) , 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χ2=73.85, P<0.01) 。

综上述, 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合用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好, 安全副作用小,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在止咳、化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1)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具有明显差异 (P<0.05) ;上述患儿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患儿病情反复为9例 (22.5%) , 对照组患儿病情反复为18例 (45%) , 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1) 。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钠合用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好, 安全副作用小,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侯安存.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 (4) :237-240.

[2]梁粤.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11, 17 (18) :136-137.

[3]郝永红.阿奇霉素联台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2) :81-82.

[4]徐龙, 刘子仲, 郭炯光.孟鲁司特钠联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2) :184-185.

[5]赵晓红, 罗广立, 华祯.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 2011, 31 (17) :124.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均有咳嗽、发热、气喘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干湿啰音。经过常规抗感染治疗2周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或影像学改善不明显或加重,符合小儿难治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呼吸道先天性畸形、支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支气管憩室者[2]。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3.12±0.78)岁;体重8~24 kg,平均(14.65±3.72)kg;病程14~20 d,平均(16.73±3.43)d;其中左肺感染18例,右肺感染16例,双肺感染6例。试验组患儿共计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08±0.75)岁;体重8.5~22 kg,平均(14.58±3.64)kg;病程14~21 d,平均(16.80±3.38)d;其中左肺感染17例,右肺感染18例,双肺感染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感染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取深部痰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止咳、平喘、吸氧、雾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试验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治疗。术前禁食、禁饮6 h。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型号的纤维支气管镜,术前5 min给予咽喉喷洒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咪达唑仑麻醉。经口腔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进镜时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边麻醉边进镜,逐级对气管、主支气管、叶、段、亚段支气管进行观察。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后,先检查健侧再检查患侧。对肺部病变部位进行灌洗,将纤维支气管镜伸至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注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对灌洗液进行负压吸引回收,送检培养和细胞学计数。伴有痰液黏稠症状者给予反复灌洗[3,4,5]。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咳嗽、发热、气喘、哮鸣音、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胸部X片或CT检查结果提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肺复张;有效:治疗后咳嗽、发热、气喘、哮鸣音、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接近正常,胸部X片或CT检查结果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部分肺复张;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恶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仍高于正常范围,胸部X片或CT检查结果提示肺部炎症无明显吸收,肺不张[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d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例(%)

3 讨论

小儿难治性肺炎是儿科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如在肺炎早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易引起肺不张,逐渐扩散成脓胸,转化为难治性肺炎。此时再采用小儿肺炎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对患儿病情转归和预后不利[1,5]。对小儿难治性肺炎进行治疗时首先应重视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品种,以确保发挥有效的抗感染作用。同时进行止咳、平喘、吸氧、雾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以改善咳嗽症状,促进痰液排出。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肺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监测,也已经在医学技术水平的推进下从细胞水平开始进入分子甚至是基因领域,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6]。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泡灌洗可稀释痰液,使其易被吸引出,同时可取深部痰进行痰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早期应用小儿纤支镜治疗局部灌洗可明显解除分泌物的阻塞,畅通气道,患儿病情较快得到恢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此外纤维支气管镜还可将抗生素灌注到病变肺泡和支气管内,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7]。

小儿难治性肺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直视病灶,有利于判断病变性质和炎症程度,还能发现引起难治性肺炎的其他病因。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不仅可回吸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而且灌洗可冲洗阻塞的痰栓,吸出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治疗肺不张。小儿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纤维支气管镜型号,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肺泡灌洗术,全程进行心电监护。术中操作应小心、迅速,防止发生出血、纵隔气肿、外伤性气胸、心脏停搏等意外事件。肺泡灌洗可对病变部位直接清洗,使痰液稀释而易被吸引,有利于肺部感染症状的控制,促进症状消退[8]。

本研究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者体温恢复时间、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在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有助于迅速控制症状,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者总有效率高达95.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者的75.00%,这一结果提示在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江敏.浅析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及临床诊治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51-52.

[2]安淑华,王萌萌,李金英,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7):547-550.

[3]李微娜,谢贵会,张云峰,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88-3189.

[4]龙俊林.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84-185.

[5]杨存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30-32.

[6]谭传梅.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54-55.

[7]刘迎庆.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肺不张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222-1223.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8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泼尼松,效果

在社区性小儿获得性肺炎各类病原体中, 肺炎支原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1,2]。近年来, 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升高, 且因混合感染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升高等各类因素影响而导致疗效难如人意, 患儿病情大多迁延不愈, 由此称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3,4]。基于此, 本文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纳入本次研究, 其中男48例, 女52例;年龄1~5岁, 平均 (2.2±1.7) 岁;病程3~14 d, 平均 (6.7±3.4) d。入组患儿均表现出剧烈咳嗽以及明显发热征象, 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实验室检测结果提示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呈阳性, 并经过为期1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症治疗无改善;影像学检测结果提示病情加重, 且有肺外多系统合并损伤。本次研究均征得入组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并签署书面知情协议, 报由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并批准同意。按照Rev Man 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24例, 女26例;年龄1~4岁, 平均 (3.2±0.2) 岁;病程4~14 d, 平均病程 (6.1±2.5) d;肺部听诊结果:30例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 29例呼吸音降低;影像学检测结果表明33例单肺可见大片状炎症, 10例双肺炎症病变, 7例弥漫性间质性肺浸润;21例合并心肌损害, 14例合并肝脏受损, 8例合并肾脏损害, 7例合并皮肤黏膜受损。观察组患儿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1~5岁, 平均 (3.1±0.4) 岁;病程3~12 d, 平均 (6.3±2.2) d;肺部听诊结果:31例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 27例呼吸音降低;影像学检测结果表明32例单肺可见大片状炎症, 9例双肺炎症病变, 9例弥漫性间质性肺浸润;22例合并心肌损害, 12例合并肝脏受损, 10例合并肾脏损害, 6例合并皮肤黏膜受损。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影像学检测结果以及合并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止咳平喘、化痰吸痰、退热、雾化吸入、吸氧以及镇静治疗等, 同时结合肺外损害情况采取营养心肌以及保肝等相关对症治疗, 另视具体情况给予阿奇霉素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5], 即按照10 mg/ (kg·d) 剂量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持续给药3~5 d, 然后停药3 d并实施序贯疗法, 即按照10 mg/ (kg·d) 剂量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液治疗, 1次/d, 持续给药3 d后停止用药4 d, 疗程为1个月。若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1个疗程后未收到满意效果则应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也可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或基于病毒实验检测结果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1~2 mg/ (kg·d) 的剂量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治疗, 持续给药3 d后改为1~2 mg/ (kg·d) 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 减量给药至7~10 d后停用[6,7]。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情况, 观察指标涉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将入院当日采集所得血清标本作为首次血清标本, 若检测提示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超出1:160, 则应在2周后进行2次抽取血样标本;若取血样本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未超出1:160则可将2次抽取血样标本时间定于4周后, 并将其列为最后血清标本。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两次取血情况, 注意控制其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此外还应观察两组炎症指标改善情况, 观察并对比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重以及血沉改善情况[8,9]。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 , 见表1。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炎症指标改善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儿炎症指标改善情况更优, 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炎症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仍缺乏明确定义, 但基本已就其病情特点达成如下几点共识: (1) 规范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仍未收到满意效果; (2) 伴有多个肺外系统合并性损伤; (3) 患儿病程较长, 疾病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10,11]。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与体征并不相符, 早期并无明显的肺部体征, 然而病情迅速进展, 短时间内可导致肺部大面积受累, 继而引发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等现象, 同时造成多个肺外系统损伤, 或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现阶段临床仍未明确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具体发病机制, 但普遍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于患儿群体产生的耐药性是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的一个首要因素[12,13]。自Okazaki等2001年对耐药菌株的首次报道至今,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肺炎支原体耐药的临床研究, 并普遍认为靶点基因发生点突变是肺炎支原体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 但截至目前临床仍未研究出一种治疗耐药的特效药物[14]。与此同时, 其他病原体感染合并症也同样被视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15]。气道黏膜细胞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受损, 造成机体抗感染能力弱化, 因此有较大几率合并其他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也可合并条件致病菌感染。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新的观点, 认为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发展中, 机体强烈异常免疫应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16,17]。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分析了肺炎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免疫细胞发育、活化以及亚群分布变化, 诸多研究结果证实:相比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大幅降低, 而CD8+T细胞计数则大量升高, 由此导致CD4+T/CD8+T数值大幅降低, 而CD3+/HLA-DR+以及CD3+/CD25+两者表达均随之降低, T细胞活化减弱导致B细胞增殖分化受阻, T细胞辅助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也受到影响;与此同时, 相比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机体参与免疫调节的几种重要因子也出现明显紊乱征象, 多以血清IL-2大幅降低, IL-5、IL-6、s IL-2R、IFN-α、IL-8、IFN-γ以及IL-12等指数大量升高为主要表现, 上述免疫功能系统出现的一系列紊乱导致患儿肺内炎症进一步恶化, 在短时间内导致肺部大面积受累, 继而导致患儿病情迅速进展, 成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8,19]。

临床在现阶段多采用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能够不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相互结合, 对于肽酰基t RNA从m RNA上的位移具有阻止效果, 从而使氨酰基t RNA结合被阻断, 进而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作用。既往临床研究发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有效血浓度低于红霉素,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然而红霉素易造成肝功能损害并引发严重胃肠道反应[20], 所以本次研究将阿奇霉素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该药物属新一代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更广的抗菌谱以及更强的抗菌效力, 对于无细胞壁构成的支原体感染具有较为特殊的治疗效果, 而且用药次数相对较少, 药物组织分布广泛, 半衰期较长, 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较少不良反应。但也有文献[21-22]报道阿奇霉素用于部分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时并无明显效果。考虑到合并其他多种感染以及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等诸多因素, 本次研究在阿奇霉素治疗1个疗程后未收到满意效果时联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或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或基于病毒实验检测结果给予抗病毒治疗。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引发机体强烈异常免疫应答现象, 笔者为解决这一问题, 选择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结果提示疗效满意。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导致免疫应答机制说明本病可影响机体大量释放炎性细胞因子,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血沉均有显著升高, 对于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产生有效抑制, 阻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属于中效合成的一种糖皮质激素, 可经由细胞膜扩散并分布至胞质内, 与特异性受体相互结合并渗入细胞核与DNA相互结合, 进而启动m RNA转录, 从而合成多种蛋白酶, 此类蛋白酶具有抑制血管扩张、减少吞噬作用、降低免疫活性以及稳定溶酶体膜等作用, 从而可有效缓解炎症渗出, 加速炎症吸收, 对于支气管痉挛也有缓解效果。此外还可改善患儿血管通透性, 抑制肉芽组织生成, 降低肺外多系统受损以及肺不张等[23]。本次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泼尼松治疗RMPP患儿, 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更早,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重以及血沉改善更优, 同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也有明显缩短, 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充分说明本次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泼尼松联合方案用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9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 儿童诊断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简称MPP,属于肺部急性炎症的一种,导致这种炎症的原因是肺炎支原体的症变。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其特点是病程长、呼吸道症状重,并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本文将利用从2012年1月开始到2013年结束期间内在我院治疗的60例MPP患者儿童,其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呈阳性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期限是2012年1月开始,2013年12月结束,资料的对象是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小儿。男童有28例,占总人数比例的46.7%,女童有32例,占总人数的53.3%;其中年龄在3岁以下的共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年龄在3~6岁之间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35%,6~14岁之间的有28例(46.7%)。血清MP-IgM阳性的患儿60例,均符合MPP的诊断标准。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病状发生,主要集中春季和冬季。

1.2 诊断标准:MPP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持续剧烈咳嗽,通过X线可以明显的看到发病体征,在胸片显示上的特征是呈点网状、斑片状或者面积较大的阴影;②胸部症状比较明显;③白细胞的计数大多与正常标准吻合,小部分会超标;④大环内酯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较为良好,而其他抗生素效果却并不明显,比如青霉素;⑤血清MP-IgM阳性[2]。

1.3 利用血球凝集法检查血清中MP-IgM,正常参考值:阴性。

1.4 临床表现

发热病例数为32,大多数发热情况没有规则,其中产生高热情况的有20例,中度发热的有7例,低热5例;发热持续时间最少的有4天,大多数还是在1个星期以上。出现咳嗽症状的有60例(100%),其中大多是刺激性咳嗽。肺部体征:肺部可以听到干湿性罗音的有26例(43.3%),其中喘鸣音的有10例(16.7%);呼吸音粗糙41例(68.3%)。

1.5 肺外并发症出现身体不适有22例(36.7%)。①消化系统方面的有12例,表现为无食欲、恶心、干呕,腹泻和肝功能异常等。②心血管系统方面有5例,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脸部发白。③皮肤、黏膜损害共2例。表现为多形性红斑,荨麻疹。

1.6 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见双肺纹理增粗11例,占18.3%;双肺门影增大18例,占30%;累积双肺小片状阴影及节段性高密度影8例,占13.3%,右肺病变16例,占26.7%;左肺病变7例,占11.7%。

1.7 治疗与转归所有病例确诊后均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给予静脉用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一次,连用5天,为一疗程,停药4天后改用口服阿奇霉素,服用3天,停用4天,连续2个疗程。对于合并细菌感染者(体温不退,血象明显偏高)加用头孢菌素,对喘息患儿加用雾化吸入,同时给予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对于严重支原体血症患儿先用红霉素25~30mg/kg静滴7~10d,再改用阿奇霉素服3d停4d用2~3周。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2~4周复查胸片46例,41例完全吸收,另外5例大部分吸收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讨论

导致支原体肺炎的病菌是肺炎支原体,这种病菌是非细胞内生长的最小微生物,DNA和RNA都具备,无细胞壁,该病常年都会出现,发病季节集中在冬春季。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染,传染过程主要有经过以下步骤。首先MP进入到呼吸道时,其尖端依靠在纤毛上皮细胞受体上,然后对细胞分泌毒性物质,进而使上皮细胞受损,最后导致粘膜的清除功能无法正常进行,日积月累之后,出现慢性咳嗽的症状。因为MP和人体一些组织的抗体是共同的,所以,感染后MP会根据组织的不同形成自身抗体,进而造成几个系统的免疫功能损害。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童常见肺炎,患病率占小儿肺炎20%左右。

MP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持续性咳嗽,有时可表现为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伴喘息,本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有喘息者10例(16.7%)。肺部体征较少,多数病例仅表现为呼吸音粗低,少数可闻及湿啰音。MPP的胸部X线表现主要为肺泡炎症、间质炎症、混合性病变,可呈游走性,应注意X线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1] 谢育琴,谢丽兰.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22.

小儿难治性肺炎论文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单一组48例、治疗组48例。单一组女21例,男27例,年龄3岁~12岁,平均年龄(8.4±2.7)岁;治疗组女22例,男26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8.6±2.8)岁。经检查患儿均符合临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可积极配合治疗,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未发现其他肺外并发症。2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给予止咳、化痰等治疗,单一组口服阿奇霉素片(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90,规格:0.25 g),首剂量按体重10 mg/kg服用,后按体重5 mg/kg服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24,规格:4 mg),初始剂量为4 mg,每日1次,连续用药3周。

1.3疗效评价标准观察2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临床采用疾病恢复评测表进行调查,疾病治愈: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均消失;病情好转:治疗后患者发热、咳嗽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情有所恢复:患儿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部分好转;病情无进展:患儿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单一组的8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症状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单一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支原体肺炎临床多以飞沫传播为主,是较为常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此病有2周~3周的潜伏期,早期症状为干咳,继而有痰,叩诊时肺部有湿性啰音,同时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目前此病治疗并无统一标准,临床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阿奇霉素是近年新出现的抗生素,其在人体内稳定性较好、不易引发消化道反应,且对患者肝脏功能几乎无影响,能有效抑制人体内细菌蛋白质合成,有强效抗炎抑菌作用;但阿奇霉素用药时间过长易导致机体产生耐药菌株,使治疗效果降低。甲泼尼龙是具有强效抗感染效果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其能通过对炎性因子进行免疫调节抑制炎性反应,有效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有学者研究发现,甲泼尼龙、阿奇霉素联合用药能有效减少免疫炎性反应,同时对气管及肺泡水肿有抑制效果,从而显著改善通气情况,加快患者恢复。

本文治疗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单一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5.8%,明显高于单一组的83.3%(P<0.05)。

综上所述,临床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采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患者恢复快,症状改善效果好。

摘要: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单一组48例、治疗组48例。单一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单一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5.8%,明显高于单一组的83.3%(P<0.05)。结论 临床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患者恢复快,症状改善效果好。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小儿,难治性,阿奇霉素,甲泼尼龙

参考文献

[1]许全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20-122.

[2]陈嘉慧,印根权,余嘉璐,等.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8):587-589.

[3]任明星,薛国昌,沈琳娜,等.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588-591.

上一篇: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下一篇:电子商务下经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