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解码”理论

2024-07-27

“编码—解码”理论(共7篇)

“编码—解码”理论 篇1

浙江卫视与韩国SBS团队联合制作了《奔跑吧, 兄弟》, 是继《妈妈咪呀》等一系列克隆韩国娱乐节目之后的又一档力作。《奔跑吧, 兄弟》于2014年10月10日与观众见面, 第一期收视率为1.132%。在《奔跑吧, 兄弟》火热播出的同时, 节目评论也越来越多。在人气上, 《奔跑吧, 兄弟》更是以超过20亿的微博阅读量独领风骚, 每周5亿次的阅读量也还在不断增长中。[1]

笔者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 解码的理论视角出发, 着重探讨《奔跑吧, 兄弟》产生如此高的收视率、点击量的原因。

一、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的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73年写了一篇小文《编码解码》, 当时十分不起眼。可就是这篇文章, 后来被视为英国文化研究的转折点。该文首次提出电视节目不是单一的意义, 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它开启了一种受众研究的新范式。霍尔在这篇文章中, 借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把电视生产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的“意义”生产阶段。电视制作者根据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符码进行编码;进入第二个阶段, 这个“成品”是对意识形态开放的, 霍尔认为, 这个“成品”就形成了一个多意义的话语系统;最后一个阶段, 受众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解码, 霍尔认为, 观众的解码对节目又形成了新的意义, 再生产了电视节目。因为很多时候, 观众的解码意义通常与制作者的编码意义背道而驰。霍尔进而得出三种经典的解码立场:主导—霸权式, 也就是主导受众的解码立场, 编码与解码的意义完全相同;而协商式是编码与解码的立场大体一致, 但存在矛盾;抗争式是编码与解码的意义完全对立。

笔者以为, 此种理论模式之所以科学, 是因为它打破了此前传播学界消极的受众观, 即认为电视节目传播什么, 观众将会照单全收。霍尔提出的三种解码立场, 为传播者提供了正确认识受众的理论基础, 并警醒传者, 受众也参与了意义的生产过程。

二、《奔跑吧, 兄弟》编码特点分析

电视节目的编码无疑是由制作人、节目嘉宾、节目内容等构成的。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奔跑吧, 兄弟》的编码过程。

(一) 制作人——导演、编剧、摄像

《奔跑吧, 兄弟》由浙江卫视的王牌制作团队与韩国SBS电视台《Running Man》原班制作团队联合打造, 以期最大化地实现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的中国化。

在编码过程中, 节目的选题、形式等承载着编码者的思想意图。[2]《奔跑吧, 兄弟》组成中韩联合导演组, 由《Running Man》的导演曹孝镇担任总导演,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韩国节目精髓和内核的把握。中韩导演组互相融合, 韩国导演保证了将《Running Man》节目精神内核和经验注入《奔跑吧, 兄弟》;中方导演保证了节目的本土化, 用中国传统的家喻户晓的故事来对节目进行再包装, 使节目易于被中国观众所接受。[3]首先, 该节目尽量选用比较容易吸引观众且具有趣味感的故事, 如《白蛇传说》、《敦煌大劫案》等。用悖论的方式讲, 一个事件在变为可传播的事件之前, 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这档节目有效地把握了这一点。每期都以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基本的形式来编码。在节目的制作中, 处处以受众为中心。

(二) 节目嘉宾的选择与特点

当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将受众的情感诉求作为节目策划的出发点时, 信息传播方式就不再是单向度, 而是节目制作方与信息接收方之间的互动模式。[4]这就使观众既是“信息来源”, 又是电视节目的“接受者”。在这个过程中, 受众不再是被动的“靶子”, 而是积极参与到电视节目的生产中。例如, 受众通过评论反馈给节目制作者, 节目制作者在编码的时候也将反馈的信息考虑在内。“反馈”也参与了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

《奔跑吧, 兄弟》在嘉宾的选择上尤其谨慎。在这个节目中, 嘉宾和观众的互动保证了节目的人气。作为队长的邓超, 集演员、导演、出品人、投资人于一身, 是当红男演员, 拥有超高的受欢迎度。在节目中, 邓超完全改变自身形象, 真正起到了队长的作用。“中国好男人”陈赫在节目中不断地装傻卖萌, 还有他挤眉弄眼的表情, 真是逗乐了广大观众。“大黑牛”李晨力气非常大, 作为节目中的“能力者”存在, 又老实又憨厚。“猎豹”郑凯在节目中展现型男魅力, 率真豁达, 同时情商颇高, 融入节目较快。杨颖作为唯一的一名女性主持和嘉宾, 她清秀美丽, 同时凭着坚韧的毅力, 每期跟男明星完成一样的任务。强大的明星阵容确保了节目的话题性, 这几个性格迥异的嘉宾在节目中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 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这正是观众所期待的。同时, 除了“跑男团”七位成员以外, 每一期的节目都会邀请当红的演员或者歌手参与节目, 一方面为节目增加了多种可能性;另一方面, 增加新的元素进来, 避免了观众的视角疲劳。

(三) 内容的本土化和嘉宾的真实化

《奔跑吧, 兄弟》一改我国以往的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形式, 每期都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以中国著名的古典故事、具有挑战性的故事情节为主体框架, 如敦煌大劫案等。分小组进行全体和个人赛, 获胜一方获得奖品。但每期“撕名牌”是其固定环节。整个节目中, 益智和冒险相结合, 半策划和半发挥相结合, 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且开放的节目形式, 同时显示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娱乐性。整个节目的嘉宾还原了一个接地气且更加真实的明星形象。和观众取得了良好的互动, 深得观众喜爱。

三、受众解码立场分析

《奔跑吧, 兄弟》一经播出, “撕名牌”等环节被大众广泛模仿, 甚至掀起了一股“跑男”热。编码者以受众为中心的编码原则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一) 满足受众需求

《奔跑吧, 兄弟》是一档娱乐节目。每期节目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各位明星以搞怪且真人化的形态演绎故事, 引发观众的捧腹大笑。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 有了快乐的体验, 从中调节了自己的心情。同时,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 也能让观众随时随地参与到节目中, 发表自己对节目及某位明星的看法。这样一来, 就加深了观众对节目的黏度和忠诚度。当然, 参加节目的嘉宾并不是真正的普通人, 他们都有一定的社会名气, 跟他们互动和狂欢, 带给观众的既是情感宣泄又是情感诉求的满足。而《奔跑吧, 兄弟》的制作定位则充分顺应了当下的社会价值诉求。

《奔跑吧, 兄弟》每期中出现的明星各不相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有港澳台地区的明星, 如欧弟等;也有来自社会底层的草根, 如王宝强。当他们在为受众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的同时, 也展现出了自己作为新的成功标准的示范作用。此时, 一档普通的娱乐节目所承载的情感信息就不再局限于狭隘的世俗化倾向, 而是成为受众宣泄自我内心深处复杂情感的载体。

(二) 主导—霸权式与协商式的解码立场

受众对《奔跑吧, 兄弟》的期待蕴含着超越以往的价值追求。他们不仅希望能够通过节目了解到明星们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更希望从中了解到明星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常态。受众对于节目内容的预期是与他们获取信息的困难程度成比例关系的, 信息获取较为容易则预期值较高, 他们渴望在信息对比中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因此, 受众是在协商与主导的解码立场。

受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 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明星之间的差距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并且观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作为信息交流的主体参与到当下的节目制作中, 在对节目内容作适当调整的同时, 完善了自我实现的情感诉求。《奔跑吧, 兄弟》将明星嘉宾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 这样能够唤醒受众的认同感。首先, 多位明星的加盟使得某一位明星的光环被淡化, 还原为较为真实、自然的普通人。其次, 观众通过电视媒介对明星的真实生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为追求自我实现创造了可能性。

四、《奔跑吧, 兄弟》带来的启示

“我们即将进入的这个时代, 确确实实会是一个群体的时代。”但这个群体绝非“乌合之众”, 他们是信息技术发展成果的见证者。他们和电视节目生产有了更多的互动, 也是电视节目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电视媒体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迎合受众群体的心理需要, 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流通和接受在电视生产过程中实际上是生产过程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编码者的符码和解码的符码也许并不完全对等。但是编码者必须反复地将“反馈”融入再生产的过程, 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这也要求电视节目的制作者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受众的解码立场。之所以产生了“跑男”热现象, 是因为这期节目的编码收到了受众协商与主导式的解码。这个模式值得电视制作者借鉴。

摘要:2014年10月10日, 《奔跑吧, 兄弟》这档受观众喜爱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登陆浙江卫视。自开播以来, 收视率一路攀升, 在社会上形成了“跑男”热。本文以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的理论框架来探究其热播的原因, 以促使该类节目在理论的指导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跑男”热,编码/解码

参考文献

[1]《奔跑吧, 兄弟》播出三期网络点播破7亿[EB/OL].搜狐娱乐, http://yule.sohu.com/20141101/n405670677.2014-11-01.

[2]杨博雅.基于编码解码理论的新派婚恋交友节目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3]屈高翔.《奔跑吧兄弟》的传播学视角解析[J].文化与传播, 2014 (5) :54-55.

[4]何睿, 黄冬.浅析美国选秀节目传播模式及其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2) :17.

“编码—解码”理论 篇2

关键词:编码,解码,一步之遥,传播过程

2014年12月18日,姜文导演的电影《一步之遥》在万众期待中上映,距他的上一部电影《让子弹飞》已有4年时间,此前姜文团队对《一步之遥》的剧情和拍摄进程进行保密,直到上映前夕,有消息传出《一步之遥》被广电总局封杀,激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本文以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姜文团队的“编码”和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多元“解码”方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电影制作团队的“编码”手段

1.1 大导演的个人魅力

姜文在中国导演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多,却部部广受好评。他擅于在电影中用反讽的手法、幽默的台词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让观众可以从中解读出更多的文化意义。例如,其处女座《阳光灿烂的日子》被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此后,其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好评如潮。2010年上映的《让子弹飞》更是成为票房赢家,姜文的名气涨了又涨。直到《一步之遥》上映前,观众都憋足了劲儿,想看看姜文酝酿了四年,到底拍出了什么。

因此,在电影的前期宣传上,制作方经常用“姜文电影”“比《让子弹飞》更加深入人心”等话语进行宣传编码,力图使观众在解读时联想到姜文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之前《让子弹飞》等佳作,制作方编码的目的在于让观众冲着姜文这个名字买票进电影院看《一步之遥》,因为姜文此前的电影很少让观众失望。这就为观众的解码设置了“意图定点”[1],不能让观众的解码过程随心所欲,制作方在进行宣传编码的时候设置了关键词,能让观众在解码时沿着编码者的方向进行解读。

1.2 葛优、舒淇、周韵众明星强强联合

葛优和姜文的再度联合可以说是电影的一个看点,编码者试图通过两位大师的深度合作再现《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和“汤师爷”的经典。因为在新电影《一步之遥》中,两人仍要斗智斗勇,用幽默反讽的话语给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因此,编码者在“组合轴”中选择葛优和姜文这对老搭档的组合。此外,集美貌和智慧于一体的舒淇、周韵也是电影的另一大看点。有一些网民甚至高呼:“就是为了去看舒淇和周韵的!”除了美女,编码者还在电影中加入王志文、文章、洪晃、那英等各路明星,使电影“星味十足”,使文本更加丰富。

1.3 制作宏大,场面绚丽

编码者深知,姜文电影的“深度”对观众来说很有吸引力,同时也将此片的视觉效果作为宣传筹码。编码者称《一步之遥》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3D摄像机拍摄的影片。此外,电影中还将再现十分专业的舞蹈表演,而这些演员全部是聘请自百老汇的专业舞者,服装、灯光、舞美互相配合,编码者声称这将对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拍摄间隙,有3位奥斯卡级导演来到现场与姜文一起探讨电影的剪辑,其中就包括《地心引力》的导演阿方索·卡隆。

编码者试图让观众在这部3D技术支持的电影中,和姜文的思想来个激烈碰撞,同时,利用绚烂的视觉效果和一流的剪辑手段让观众把电影的某个片段深深刻在脑海里。因此,编码者为《一步之遥》找的造型设计师是张叔平。张叔平为香港电影美术指导及服装设计师,由他担任电影的服装顾问,演员服装的精美可以说是奥斯卡的水准。色彩与造型的碰撞带给观众的是精美绝伦的视觉享受,这是编码者在视觉效果上想让观众做出的解读。

2 观众的“解码”方式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观众的解码方式社会地位、政治意识、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解读能力也是不同的。用特尼尔的话来说:“我们用解读一词不仅是指鉴别并解码一定数量的符号的能力,而且是指这样的主观能力,即将这些符号放入它们之间及与其他符号之前的创造性关系中。这个能力自身是指对一个人所处总体环境的全面感知的条件。[2]”

编码者试图让观众“按照他们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的理想是“完全清晰的传播”。然而,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

因此,按照霍尔的分类,观众的解码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为主导一霸权解读方式;第二种为协调解读方式;第三种为对抗的解读方式。以下就以这三种解读方式来分析观众对电影《一步之遥》的解读。

2.1 主导式解读

这一模式假定观众的解码立场跟电视制作者的制码、编码立场完全一致,意味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完全对等,受众对编码者所传递出的信息全盘接受[3],可以说达到了“完全明晰的传播”。

2.2 协调式解读

在这种类型中,解码包含着相容因素和对抗因素,也就是解码者在接受过程中,对编码一方认同中有抗拒——既不完全接受,也不完全否定。即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的协商过程[4]。

这种解读方式最为理性。相比姜文此前的电影,《一步之遥》差评多于好评。当然,观众肯定电影在服装、造型、剪辑方面的成果。电影中一位女演员的鸵鸟造型,造型精致,整个画面都是洁白的羽毛,让观众惊叹不已。除此之外,电影在内容、台词等方面饱受诟病。很多观众在观影后的第一感受是没看懂,不知道电影在讲什么;也有一些观众说,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溢着台词,这么多深奥的台词让观众脑细胞严重受损。很多观众都表示看到最后只能呼呼大睡了。编码者试图将他们的意义一股脑儿地全部展现给观众,但是在2个小时的电影中,观众到底能接受多少,对电影解读到什么程度,也是编码者事先应该预想好的。

2.3 对抗式解读

这种对抗模式是解码形式中最为激进的一种,是因为电视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节目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读信息。这种情况下,解码完全是对编码意图的批判和抵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是全新的意义[5]。

在对电影《一步之遥》的解读中,观众最多得做的就是对抗式解读。从电影上映之初的宣传,编码者就试图用各种符号来宣传电影,观众的猎奇心理也促使其想要走进电影院看看姜文时隔四年能带来怎样的作品。然而,进了电影院,观众失望了。花哨的电影场景、晦涩难懂的台词让观众大呼头疼。此前,电影上映之初曾传出被广电总局封杀。消息传出后,广大网民开始为姜文鸣不平,这也更激起了观众的欲望,想要到影院一探究竟。然而观众看完电影后失望无比,甚至此前传出的电影被广电总局封杀也被质疑为炒作。此外,也有观众解读为,姜文是—个不会讲故事的导演,他试图用他的深度去赢取观众,但过于阳春白雪的东西不符合大众文化的消费,以至于观众看完电影都说,这票钱白花了。

3 结语

电影《一步之遥》在前期宣传上非常成功,然而电影上映后观众对此做出多种解读,其中尤以对抗式解读最多,这是这部电影的编码者没有想到的。可见,在解码中,观众很少会按照编码者的意图进行解码,这个理想状态很难达到。观众反而会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进行个性解读。因此,作为编码者,一定要考虑解码方式的多元性,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一步之遥》的阳春白雪和故弄玄虚,就是没有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合理编码,因此,没有达到编码者预想的解读。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爽.从“编码解码”角度解读娱乐节目——以《年代秀》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

“编码—解码”理论 篇3

(1) 春晚的播出平台, “媒介事件”的地位, 以及“新民俗”的身份, 使得“春晚”必须成为国家话语的载体, 承担起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职责。春晚在编码的过程中其意义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四种, 首先是通过建构家国一体的观念, 以强化华人身份, 进而试图抚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由身份缺失所带来的不安;其次, 通过复制或制造文化现象, 建构一种繁荣的文化景观;再者, 通过回顾重大社会政治事件, 描绘时代的强盛;最后就是通过重建春节民俗而弥补春节这一辞旧迎新的节日中“仪式感”的缺失。在将这些意义编码进春晚的节目文本的过程中, 春晚的“国家话语体系”悄然形成。 (2) 2014年央视春晚有大量作品展现人们的生活百态。小品《扰民了你》展现了年轻人的奋斗;黄渤演唱的《我的要求并不高》展现了普通市民对生活的心愿;小品《扶不扶》则是以扶跌倒行人却被冤枉为案例来反思社会现象。 (3) 另外, 对民族文化的展示是国家话语新着力点的另一个方向。首先, 反应民族文化的节目比重有所上升。在展现民族文化的同时, 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民族歌舞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在春晚的整体叙事上, 也更多的融入了春节民俗的元素, “巨型的蛋糕式年糕的分切, 让我们在了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同时, 多了点年味, 多了更多合家团圆的激动”;而春联也在春晚频频出现。

二、深化对民间话语收编

从2014年春晚开场VCR中不同人对“春晚看什么”的不同回答就可以看出, 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一台综艺晚会, 春晚的受众根据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和阶层, 会有不同的审美需求, 同时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在春晚有所表现。其实, 春晚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不断提出开门办春晚的口号, 并在之后的春晚中有了较大的改变, 这是对民间话语的有力收编, 营造了社会各方都能有在春晚舞台进行话语表达的权利的意象, 草根明星通过选秀的渠道出现在了春晚的舞台。这是春晚对民间话语收编的一大努力, 使春晚与大众“接合”。进而缩小受众与春晚的距离, 能够更好的建立情感认同。在今后的春晚演出中, 对民间话语的深入收编将成为其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三、增强艺术特色

(1) 福柯指出:“在任何社会里, 话语一旦产生, 即刻就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这些程序的作用在于防范它的权利和危险, 把握不可预料的事件。[1]”春晚的审查制度也是一种对话语的控制。这也使节目审查成为春晚演员尤其是语言类演员最头疼的事情。姜昆、戴志诚就指出:“春节晚会要求固定的时间, 固定的题目, 这违背了相声创作的规律, 使其画地为牢, 不知不觉给自己带上桎梏。[2]”层层的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春晚各节目类型应有的艺术特色, 而使受众在获取审美需求的满足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因此, 还原春晚节目的艺术本质, 增强其艺术特色, 是对民间话语所期待的审美需求的收编。 (2) 2014年春晚的第15个节目《英雄组歌》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尝试。而《同光十三绝》在直播过程中精美的电视镜头语言也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当然, 在本届春晚中, 仍然可以看到精心雕琢的国家话语捆绑的痕迹。小品《扶不扶》在故事结尾终于给疑似碰瓷的老太太的行为找到了原因:失忆。皆大欢喜的结局不乏审核制度的烙印, 然而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仍然是给观众带来了欢乐。

四、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 春晚已经难以回到过去万人空巷的辉煌时代。其国家话语的表达不会消失, 人们对春晚编码中所表达的意义以“吐槽”或拒绝收看等方式所进行的抵抗仍将继续。但是, 既然春晚已经成为了关于春节的一个新的民俗, 也许它更应该做的是, 吸引人们的关注, 不管批评或是赞美, 通过将人们吸引进其叙事之中, 以此来弥补随着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春节仪式感的缺失,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进而对社会各阶层进行弥合。

参考文献

[1][法]福柯:《话语的秩序》, 肖涛译,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第3页

编码解码与电影符号学 篇4

关键词:影视现象,编码与解码,符号学

一、符号学与电影符号学

随着对符号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科在进行研究时都会运用到符号学的相关原理, 电影符号学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形成的研究领域。电影符号学, 指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

60年代中叶诞生的一门应用符号学理论是研究电影艺术的一门符号学新分支。其运用结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电影作品的结构形式, 基本上是一种方法论。1964年法国学者麦茨发表《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问世。电影符号学对西方电影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使西方电影理论进入现代电影理论时期。我们对于电影的认识也逐渐从屏幕光影转到了书本理论。编码与解码是电影符号学理论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运用这个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观众对于影视作品有着不同解码的原因。

二、观众与电影符码

当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必定会接收到这部电影中的符号, 符号作为一种被认为是携带着意义而接收的感知[1], 观众对于某一部携带意义的电影肯定会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感知。电影符号是一个复杂的符号, 它自身是由两种类型的话语——视觉话语和听觉话语结合而构成的。因此, 观众在对于电影进行解码的时候会充分运用自己的视觉话语和听觉话语来解析所接收到的符码。可是, 这些符码就完全是电影所传递的全部符码吗?答案是不一定, 即观众所接收到的符码不一定就是电影想传递的所有符码。导致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编码和解码的符码也许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对称的程度即在传递交流中“理解”和“误解”的程度 (依赖于“人格化”) 、编码者即生产者和解码者即接受者所处的位置之间建立的对称、不对称 (对等关系) 的程度。但是, 这转而又依赖于符码间的同一性、非同一性的程度。这些符码完全是不完全地表达、中断或是系统地扭曲所传达的一切。所谓“扭曲”和“误读”恰恰是因为传播交流的双方缺乏对等性而产生。

三、观众解码与元语言

符号传达的理想过程是符号信息的发出者依照符码对符号的信息进行“编码”, 意义就被编入符号文本, 文本就带上了意义;符号信息的接收者对符号信息进行“解码”, 信息就变换成了意义。正如符号的集合往往被说成是语言、符码的集合, 一般称为元语言, 元语言就是符码的集合。元语言的构成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 (社会文化的) 语境元语言, 第二种是 (解释者的) 能力元语言, 最后一种是 (文本本身的) 自携元语言。[1]我们在这里研究解码者出现不同解码的原因主要是从前两种元语言出发。

(一) 解码与 (社会文化) 语境元语言

社会文化的语境元语言, 是元语言组成因素的最主要来源, 可以称之为符用性元语言, 即文本与社会的诸种关系, 引出的文化对信息的处理方式。[1]那么我们可以知道, 来自不同社会文化下的观众一定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元语言环境, 也同样会受该环境中的主导文化秩序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观众在对电影进行解码时会受到社会文化元语言和社会主导文化秩序的影响, 那么对于电影的解码一定就会出现可能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电影《刮痧》是最能表现社会文化元语言和社会文化主导秩序对于电影解码有着很大影响的例子之一。在这里我不再赘述电影的主要情节, 我只是想借中西方对于“刮痧”这一概念的解读来证明社会文化元语言和社会文化主导秩序是如何对观众进行电影解码影响的。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 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 蘸取一定的介质, 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 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作用。电影中的爷爷为了帮助孙子祛湿排毒而对他进行了刮痧治疗, 然而刮痧治疗后在身体上所留下的红色印记却被孙子的老师误以为是家长对其实施的虐待所致。外国的观众看到这里的电影情节时相信也会有着和剧中孙子的老师一样的解读:在孩子身上进行外力刮拭, 那么就是在对孩子进行虐待。对于外国观众对该电影有着这样的解码, 中国的观众实在无须愤愤不平, 毕竟我们和他们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群体, 对于同一部电影的解码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二) 解码与 (解释者的) 能力元语言

一个人的记忆积累形成的文化修养、一个人过去的所有解释活动经验积累、一个人解读过的相关文本的记忆都构成能力元语言。[1]也就是说, 就算处于同一个社会文化环境下, 受同一个社会文化主导秩序影响的两个人依然会出现对同一部电影有着不同解码结果。

每一个人的学习经验不一样, 那么他对于这世界、社会、家庭、情感的理解便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部电影, 有的人可能会看到蕴藏在电影之中的人生道理或是对现实社会的隐晦批判, 而有的人可能只会单单观察到电影中情节的发展。解释者的能力元语言虽然不能决定其对于电影解码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对解码者的解码过程和解码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结论

对于电影的解码在多种因素下可能会出现多种解码结果, 它作为一种影视文化现象来讲绝对不是偶然形成的, 它是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合力影响下出现的。无论是编码与解码之间的对等性差异、解码者不同的社会文化元语言环境, 还是解码者自身元语言能力, 都会对解码者在进行解码时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便携式设备用超低功耗编码解码器 篇5

其中K为与电池容量、电池电压和电源变换器效率有关的因数,A为系统功耗,B为音频CODEC功耗。为了保持在小和薄形状因数前题下提高电池寿命,要求功率和音频信号通路中的所有元器件必须降低功耗。

为此欧胜微电子 (W o l f s o n Microelectronics) 推出新一代超低功耗音频CODEC WM8905, 使音频功能便携装置电池寿命大大降低,使音频回放时间延长高达40个小时。

W M 8 9 0 3超低功耗C O D E C

WM8903功能框图示于图1,其特点如下:

·SmartDACTM技术—这是一种独特的低功率DAC开关架构,使DAC到耳机的功耗只有4.4毫瓦,可通过编程调节“性能与输出功率”曲线的能力使系统设计者能优化每一种使用情况 (处于连接或移动等不同状态) 。

·W类放大器技术—采用了一种自适应双驱动电荷泵和直流伺服芯片架构。W类耳机放大器能够智能地追踪实际的音乐信号级别,并使用一种自适应双驱动器的电荷泵来优化功耗。这种架构不仅优化了功耗,也无需大的直流阻塞耳机电容器,极大地节省了PCB空间和音频子系统的BOM。通过改进的低音响应,使音频性能得以提升。

·Silent SwitchTM技术—该技术通过集成复杂的钳位和音序器电路使“pops&clik” (喇叭上电噼叭声) 最小。

·动态范围控制器—采用一个“快速释放”的脉冲噪音过滤器,在响亮的脉冲噪音存在的情况下,可提高录制声音的解析度,优化了录制的声音质量。

·控制定序器—延迟时间可编程的定序器可启动/关断WM8903的多个单元, 可显著地减少“噼叭声”, 并且简化了软件驱动器开发时间。

·数字麦克风接口—此接口能提供较高的SNR (信噪比) 和改善灵敏度匹配。

应用

WM8903是专为显著延长音频功能便携设备的回放时间而设计,主要应用于便携式音频应用,包括PMP/MP3播放器、多媒体手机、手持游戏系统、数字视频相机、录音机等。图2示出WM8903在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编码—解码”理论 篇6

一般的电力工程中一般都需要若干路模拟量测量通道,控制保护和测量装置连线较多,采样频率一般要求每周波128点(6400HZ)或256点(12800HZ),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

现有测量装置有的采用以太网传输模拟量数据,实时性和抗干扰性不好;有的采用差分的电信号传输,测量装置不能和控制保护系统隔离,测量系统受到高压冲击时会直接损坏控制保护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光纤串行通讯编码解码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1技术难点介绍

通讯物理层使用MCBSP通讯格式, 波特率初定100MBps。一路时钟CLK、一路同步FS、一路数据DATA,共三根光纤, 其标准格式如附图1所示。

接收光头的模拟电路受运放性能参数和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影响,在高频信号通过时会产生相位延时。通过实际测试发现,使用标准Mc BSP协议传输数据时,接收光头的模拟电路在通过脉冲周期占空比为1:1的时钟信号CLK时,能够转换出没有相位延时的时钟CLK信号;模拟电路在通过脉冲周期占空比为1:15的同步信号FS时,转换出的同步信号有着很大的相位延时;模拟电路在通过脉冲周期不确定的数字信号DATA时,转换出的数字信号也有着不同的相位延时。在此情况下转换出的MCBSP帧时序波形已经不再是标准的MCBSP数据格式,控制保护系统在接收时,会频繁出错,无法使用。

2技术方法实现

本技术将原测量传输数据在Mc BSP通讯数据格式基础上进行特殊编码,接收到数据后再解码,解决了测量数据接收时产生相位差导致数据接收频繁出错的问题。

对测量数据通讯的物理层MCBSP协议在数据发送前使用FPGA芯片做编码, , 给时钟信号CLK倍频,同步信号FS也编码成占空比1:1的脉冲信号,数据信号DATA不做调整,即由附件图1转为图2的格式。

编码的时钟信号CLK和同步信号FS在通过接收光头的模拟电路时没有产生相位延时,数字信号DATA产生的相位延时在允许范围内。为保证输出到控制保护系统的模拟量数据能够被接收,格式必须符合标准MCBSP,用CPLD芯片对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CPLD在倍频时钟信号CLK的下降沿对同步信号FS和数据信号DATA进行采样,这样能够兼容数据信号DATA产生的相位延时,解决了数据信号DATA在模拟电路转换中得相位延时问题,恢复时钟信号CLK和同步信号FS的MCBSP格式,即再由附件图2转为图1的格式。

在故障诊断方面,控制保护系统可在数据传输的应用层增加数据校验等出错处理机制,从而保证通讯的可靠性。

3结束语

本技术方法的优点总结如下:

1)充分利用串行编码传输的优点, 极大提高了通讯速率,减少了线路连接数量,节约装置成本。

2)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适用于超/ 特高压电力控制保护系统和测量装置之间的通讯。

本文提出的电力设备测量装置,采用光纤串行通信方式,充分隔离,大幅度缩减了线路连接数量,节约开发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电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测量装置是电力设备控制保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保护系统所需模拟量的来源。它负责采集来自线路/母线和设备自身的电压电流,把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控制保护系统计算单元。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光信号传输电气隔离以及串行通讯编码传输的优点,不仅提高了模拟量采集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也极大的减少了测量装置与控制保护系统之间的光纤连接数量,简化了系统结构。

“编码—解码”理论 篇7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 人们对图像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市场需求, 各种各样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应运而生。2000年, Basler、Congnex、National Instruments等13家公司共同推出了Camera Link接口, 统一了数字视频接口标准。用Camera link接口传输图像噪声少, 传输速度快。

本文介绍的2HD300相机是一款camera link接口单色高速数字相机, 该相机帧频为200帧/秒, 分辨率为800×600, 数据位宽为8位, 每秒的数据流量将近800M。该相机不但硬件接口简单、图像分辨率高于模拟相机和传统数字相机, 刷新频率高, 而且触发模式、图像数据的输出位数、图像输出格式等都可以通过异步串口发送命令进行控制。根据2HD300相机的特性, 对其输出图像进行解码、存储、编码, 实现对高帧频高分辨率图像的采集、处理、传输, 并以VGA接口的形式实时显示出来。

2 系统硬件电路的组成

2.1 硬件平台

本系统由摄像机、图像处理板、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图像处理板由Camera Link转换电路、DSP、FPGA、存储器、D/A转换电路等部分组成。

2.2 硬件电路设计的总体思想

基于Camera Link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和显示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采集图像通过摄像机接口以LVDS信号的形式传送出来, 利用Camera Link转换电路将其转化为TTL数字图像信号, 然后传送给FPGA, FPGA利用图像同步信号, 把采集图像存储在存储器中。在FPGA内部生成标准VGA信号的同步时序, 然后从存储器中读出同步图像数据, 连同VGA的采集时钟一起送至D/A电路并转换为模拟信号, FPGA产生的VGA同步时序和D/A电路产生的三路RGB模拟信号组成标准的VGA视频信号。

3 基于FPGA电路和存储器电路的图像存取

高分辨率摄像机采集的数字图像信号经Camera Link转换电路后传输到FPGA里。由于FPGA内部空间容量的限制, 图像传输到FPGA以后, 要暂存在存储器里, 当进行VGA显示时, 再把图像从存储器读出, 读出的数据传送给D/A转换电路, 它们和D/A电路的其它信号一起产生VGA显示需要的RGB模拟信号。

图像存储需要用到数据线、地址线、写时钟信号、写选通信号。这里数据线传输的就是摄像机采集的图像经Camera Link转换电路后传送到FPGA的数字图像信号。地址线则是根据上面提到的行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 在时钟采集信号CLOCK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对行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进行锁存, 产生标准行信号和标准帧信号, 再利用时钟采集信号对标准行信号和标准帧信号进行计数, 从而产生的。利用计数结果和CLOCK就能够产生写时钟信号和写选通信号。当写选通信号和写时钟信号同时有效时, 就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把相应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的对应地址空间里。图像读取过程和图像存储过程类似, 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4 图像编码D/A电路的VGA显示

VGA是Video Graphics Adapter (Array) 的缩写, 它是IBM在1987年随PS/2机一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 信号类型为模拟类型, 常用于模拟计算机信号的接口。它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 在彩色显示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普通的VGA显示器, 其引出线共含5个信号, R (红色) 、G (绿色) 、B (蓝色) 、HS (行同步信号) 、VS (场同步信号) 。基于FPGA电路和D/A电路的VGA显示的实现, 最关键的是产生与VGA接口标准对应的行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以及D/A转换需要的复合同步信号、消隐信号、采集时钟信号。VGA行时序和帧时序都需要产生同步前沿、同步信号、有效视频信号、同步后沿。

由于本系统使用的摄像机分辨率为800×800, 这里, 采用800×600/200Hz模式、像素采样时钟频率为40MHz进行电路设计。在FPGA内部按照800×600/200Hz模式下像素和行的有效视频信号、同步前沿、同步信号、同步后沿的时序参数值, 利用40MHz计数, 产生VGA行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按照同样的方法产生D/A电路所需的复合同步信号、采集时钟信号、消隐信号。这三个信号送给D/A转换电路, 它们和从FPGA送来的D/A数据线一起通过D/A电路产生三路标准RGB信号。VGA行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和三路标准RGB信号送到VGA接口, 当这几个信号同时有效时, 就能够进行VGA显示。

编码电路采用ADV7123, 从存储器读出的图像信号直接传输到ADV7123数据线上, 再利用时钟信号、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 就能实现视频格式的转换与显示。

5 结论

经过分析研究并进行电路设计与调试, 实践证明, 采用Camera Link和VGA采集处理后显示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完全一致。这表明利用Camera Link接口并借助FPGA平台不但能够实现VGA制式图像采集处理的功能, 而且还能够很好地解决图像的高分辨率和高传输速率问题。这一图像处理系统对利用Camera Link接口和VGA显示做进一步的图像处理与应用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兵, 朱齐丹, 文睿.基于FPGA的VGA图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应用科技, 2006, 10.

[2]黄飞.高速数据复接器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 2004.

[3]贾龙, 林岩.基于DSP和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 2007.5.

[4]王丽荣, 申铉国, 王延杰.一种高帧频数字相机实时显示系统的研制[J].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7 (2) :82-85.

【“编码—解码”理论】推荐阅读:

编码解码09-04

双重编码理论09-14

解码06-13

解码技术07-25

高清视频解码05-16

硬件编解码06-25

视频解码芯片09-03

数字编解码09-18

视频解码器06-29

编解码器07-31

上一篇:重症手足口下一篇:小儿手术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