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包皮

2024-08-11

小儿包皮(共8篇)

小儿包皮 篇1

包皮手术就是对过长的包皮进行切除, 即在阴茎背部直切一个口, 然后在横向剪一圈多余的包皮。包皮过长和包茎是两种在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 分别达到7%和20%[1], 严重影响男性的性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治疗办法是外科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采取小儿包皮环切术, 能采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但存在很多局限性。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更新, 逐渐发展为一项改良手术方式——包皮环套术, 本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创伤小等优点。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10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套术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小儿患者的情况, 进一步探究包皮环套术在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小儿泌尿外科共收治100例小儿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包皮环切术 (对照组) 与包皮环套术 (研究组) 进行治疗。研究组:54例, 年龄4~13岁, 平均年龄 (7.5±1.6) 岁;包皮过长32例, 包茎22例, 其中21例有不同程度的粘连, 16例患者出现反复性炎症, 24例有包皮垢。对照组:46例, 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 (7.8±1.4) 岁;包皮过长25例, 包茎21例, 其中18例有不同程度的粘连, 12例患者出现反复性炎症, 12例有包皮垢。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各项基线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 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 (2) 以上病例均确诊为包皮过长或者包茎。排除标准: (1)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2) 患有其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3) 并发包皮、阴茎头炎的患者[2]等。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2) 术后情况: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及外观。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8小时, 氯胺酮麻醉, 常规消毒。

1.4.1 研究组

采用包皮环套术[3]:首先采用纹式血管钳翻开包皮 (无法翻开者从背侧纵向展开包皮少许) , 用直剪在纹式血管钳之间纵向剪开包皮大约5mm, 分离粘连、清除包皮垢, 再次消毒, 龟头、冠状沟涂四环素眼膏;然后垂直提起包皮, 根据龟头大小选择相符的塑料套环平行置于冠状沟内, 预留合适的包皮, 用7号线在塑料套环外结扎包皮, 剪去除去环以外的包皮。

1.4.2 对照组

采用包皮环切术:本组患者按传统包皮环切术切除多余包皮后用电凝止血, 结扎断裂血管, 并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包皮创面。

1.5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二者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的比较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但术中两组患者出现不同情况,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t检验, t值分别为28.46、22.48及15.64, P值均<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比较结果见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小儿患者分别接受包皮环套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 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住院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 其中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和术后感染例数的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但研究组仅1例 (1.9%) 外观不满意, 对照组外观差共计9例 (19.6%) ,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4, P<0.05) 。

3 讨论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尿道口, 但能上翻, 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 但往往伴有包茎。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 不能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因此包皮内可以积存许多污染甚至会出现结石, 引起包皮阴茎头炎、尿道外口炎。炎症使尿道外口狭窄, 引起排尿受阻, 导致尿路感染甚至尿潴留, 长期慢性刺激, 可诱发感染与癌变, 白斑病及结石, 严重影响男性患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如果包皮内有慢性炎症且长期不愈, 则不论年龄大小, 应趁早做手术, 利于炎症的控制;当然, 最佳的手术时机是选择在未出现任何继发病变之前[4]。

包皮环切术是是指将阴茎上面的多余包皮进行切除, 使阴茎头外露出来, 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及防止其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是一种治疗包皮包茎的小手术, 属于开放性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手术让阴茎头彻底暴露出来, 这样就不会因为留死角而导致感染。儿童期的包皮过长是正常的, 如无并发症, 不应施行包皮环切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儿的包茎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包皮环套术采用塑料套环保留包皮的切缘, 能客观的保留合适的包皮长度, 且切缘整齐、均匀、对称, 外观较好, 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与此同时, 手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小, 创伤较小[5], 避免的术后换药, 护理简单、方便, 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学习等。

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t检验, t值分别为28.46、22.48及15.64, P值均<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和术后感染例数的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但研究组仅1例 (1.9%) 外观不满意, 对照组外观差共计9例 (19.6%) ,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4, P<0.05) , 均证实了上述观点。综上所述, 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 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与此同时, 能获得满意的审美观, 因此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包皮环套术在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10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套术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小儿患者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8.46、22.48及15.64, P值均<0.05) ;研究组仅1例 (1.9%) 外观不满意, 对照组外观差共计9例 (19.6%) ,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4, P<0.05) 。结论 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 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与此同时, 能获得满意的审美观, 因此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

参考文献

[1]陈士洲, 邓大溢, 林长丰, 等.包皮环套术与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安徽医学, 2011, 6 (6) :791-792.

[2]胡友主, 华尧楷.小儿包皮环套术和环切术的临床比较[J].暨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1 (6) :33-34.

[3]曾海锋, 陈伯棠, 黄擎雄, 等.小儿包皮环套术与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 2008, 6 (7) :848-849.

[4]杨少陵, 李解方, 刘志文.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评估[J].医学临床研究, 2004, 21 (9) :1024-1025.

[5]李卫, 燕勇.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扎术的临床观察与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 (5) :430-431.

包皮环扎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 篇2

关键词 包皮环扎术 包皮过长

2003年5月~2010年5月采用韩国产GM-CDS包皮除去环行包皮环扎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1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48例,年龄14~45岁,平均20岁。其中包茎12例,包皮过长136例。

手术方法:GM商社的CDS包皮除去环由内环、外环和弹力线组成,其中内环有环形凹槽。成人用内环有直径为20、22、24、26、28、30mm六种型号。

患者取平卧位,碘伏棉球擦拭外生殖器1遍,无需麻醉,在阴茎未勃起状态下,用1根线量取冠状沟的周长,根据量得的数据选择相匹配的CDS环,将包皮向后推,显露冠状沟,将内环按冠状沟方向斜行套在冠状沟处,然后拉出被推后的包皮直至完全覆盖内环及龟头。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内,在环口不完全锁定的情况下,前后移动环间包皮,以确定要切除的部位后将螺丝拧紧,环扎弹力线沿外环边缘缠绕3~5圈。绑缚中不要将包皮卷入弹力线中。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及雌激素5~7天,术后第2天结扎线远端包皮变黑坏死,沿内环的末端剪掉已经坏死的包皮,却除外环,用碘伏涂抹伤口,2~3次/日,6~8天剪断弹力线,拆除内环。继续用碘伏涂抹,此时若有黄色液体流出,并非是感染,而是伤口痊愈前正常渗出物。结痂的坏死皮缘可在术后10~15天自行脱落愈合。若包皮口狭小,内环放入困难,可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将背侧剪开0.5~1.0cm再行置环。

结 果

148例中有136例包皮过长患者手术时间5分钟左右,不需麻醉,无出血,术后部分病人有包皮轻、中度水肿和疼痛,伤口愈合整齐、美观。另12例因包皮外口狭小,使用了背侧切开,手术时间10分钟左右。

讨 论

目前,临床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的传统手术方式主要有背侧剪开包皮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等[1]。小儿塑料钟包皮环切术是应用最早的器械环扎方法,将器械环扎方法用于成人包皮环切术也在逐步增多。传统的包皮环切术需要麻醉、切开、缝合,病人有出血及疼痛,对手术有恐惧感,实施手术后活动极不方便,手术时间较长。

我们使用GM商社的CDS包皮除去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具有如下优点:①操作简单,费时短;②除包茎外,一般无须备皮及麻醉;③能准确控制切除范围,切口愈合整齐、美观、包皮两侧对称;④手術无出血,无结扎线头,没有拆线疼痛,无术后血肿、感染等;⑤术后疼痛轻。尤其适应于包皮过长的成人患者。

参考文献

小儿包皮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包茎、包皮过长患儿共24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2~12岁, 平均年龄 (7.42±2.10) 岁;疾病类型:包茎18例, 包皮过长102例;包皮覆盖龟头情况:21例完全覆盖, 99例部分覆盖。对照组患儿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 (7.59±2.26) 岁;疾病类型:包茎15例, 包皮过长105例;包皮覆盖龟头情况:19例完全覆盖, 101例部分覆盖。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包皮覆盖龟头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包茎、包皮过长的诊断标准[2];术前无泌尿系统疾病;愿意合作, 配合随访;患儿家属均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茎合并重度包皮黏连等疑难病例;术前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术前存在尖锐湿疣等局部皮肤病灶。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 在阴茎非勃起状态下根据测量孔和阴茎龟头的匹配程度, 选择相应型号的环切缝合器。术前对患儿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传染病等各项检查, 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儿会阴部备皮。患儿取平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并局麻, 将包皮向外翻转完全覆盖内环, 系带位于正中位置, 将钟型龟头罩放入包皮内, 拉杆插入环切器中心孔, 适当保留系带。激发环切器, 取出切下的包皮, 对于不满意者可适当修剪。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自阴茎背侧正中处剪开包皮, 剪除过长包皮, 电凝止血, 并间断缝合包扎切口。

两组患儿术后定期换药并随访至伤口完全愈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其中手术时间为从麻醉起效到手术结束的时间;伤口愈合标准为伤口干燥无分泌物, 包皮内外板切缘自然融合且无明显压痛[3]。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经过观察,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 (4.09±0.56) min、术中出血量为 (1.09±0.34) m L、伤口愈合时间为 (13.78±2.04) d, 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观察,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 (17.50%) (P<0.05, 表2) 。

3 讨论

包茎、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的一个常见问题, 本病与遗传有关。而后天性包茎多是继发于阴茎头包皮炎症, 一旦包皮垢积累时, 可伴有阴茎头刺痒感, 甚至诱发癌变, 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包茎、包皮过长的长期存在可导致包皮垢适宜细菌生长, 故容易引起尿道炎或包皮炎, 严重的可造成排尿困难甚或诱发阴茎癌。针对包茎、包皮过长,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即行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手术是人类最早开展的外科手术之一, 世界上约六分之一的男性做过包皮环切术, 但是我国的受众人群只在5.0%左右。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 具有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 其难以估计包皮切除量[5]。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一种新的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手术方法, 其借鉴了肠道吻合器的切割缝合原理, 将包皮切割和缝合一次性完成, 当前应用比较多[6]。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能显著降低人乳头瘤病毒 (HP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单纯疱疹病毒 (HSV) 以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传统包皮环切术利用传统手术器械 (如止血钳和剪刀) 直接将患儿过长的包皮组织环形切除, 并采用缝合线缝合。该方法手术创面较大, 操作时间较长, 需再次手术缝扎止血, 对于患儿的创伤比较大, 术后血肿形成也可能会增加感染机会, 并且系带的处理不当也会带来相应的并发症等[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包皮环切术因无法达到患者对外形美观的要求而逐渐被淘汰。相比与传统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的应用所建立的切割、修剪系统更为精细, 缝合时边缘对合更为精确;手术创伤小, 术后疼痛轻, 患者痛苦少[8]。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主要由保险扣、钟形龟头座、调节按钮、手把、外壳、缝合钉及顶切体等结构组成, 以管形胃肠吻合器为设计原理。其缝合钉采用钛合金材质, 因而手术中对包皮组织影响小, 在手柄按压下降钉仓中的缝合钉顶出来, 从而缝合包皮切口, 刀片即可切除过多的包皮。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易行, 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且能充分止血, 术后切口感染率低, 切口愈合美观、平整, 更能满足患者对外形美观的手术要求。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传统包皮环切术直接切除包皮组织, 操作时间较长, 严重者会出现切口裂开及延迟愈合。当前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主要针对青少年, 手术操作简单, 缝合钉一周开始脱落, 一个月左右完全脱落, 手术过程一般无须电凝止血, 无需缝线缝合[9]。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术后感染、伤口裂开、系带对合不良、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相对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治疗中的应用能减少创伤,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包茎、包皮过长患儿240例,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20例。观察组给予一次性包皮环切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相比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治疗中能减少创伤,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传统包皮环切术,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茎、包皮过长

参考文献

[1]顾鹏, 陶维雄, 李辉明.套扎式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11) :132-133.

[2]李圆, 冯东川, 龚金超, 等.包皮环扎器在包皮相关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5, 21 (5) :472-474.

[3]程志刚, 魏辉, 黄英, 等.改良Devine术+系带重建治疗隐匿型阴茎的临床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5, 21 (1) :86-89.

[4]SRINIVASAN M, HAMVAS C, COPLEN D.Rate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newborn circumcision in a well-baby nursery, special care nursery, 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Clin Pediatr (Phila) , 2015, 54 (12) :1185-1191.

[5]钟海燕.小儿包皮环切使用“商环”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J].母婴世界, 2016, 22 (1) :49-50.

[6]陈深泉, 张启飞, 张伟健.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5, 13 (15) :2318-2320.

[7]刘玉献, 徐步存.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 19 (3) :103-104.

[8]梁露文.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35 (15) :3297.

小儿包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238例包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A组) 128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B组) 110例。A组128例患者中, 年龄5~12岁, 平均 (9±3) 岁。B组110例患者中, 年龄6~13岁, 平均 (10±2) 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 对56例不能配合局麻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其余均采用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所有包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龟头粘连。

1.2 治疗方法

本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 (1) 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A组) :使用“迅舒”牌嵌入式包皮套扎器, 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 静脉麻醉或者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 蚊式钳钝性扩张包皮外口, 外翻包皮, 钝性分离包皮龟头粘连, 并外涂红霉素眼膏预防粘连, 选择合适型号套扎环, 内环套在龟头上, 为避免损伤系带, 使内环上仰5°~20°, 套上外环, 扣紧外环预锁装置, 调整阴茎皮肤松紧度, 用上环钳锁紧外环, 减去整圈多余包皮, 剪掉手柄。一般术后10~12 d自然脱环。 (2) 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B组) :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 麻醉成功后, 扩张包皮外口, 外翻包皮, 钝性分离包皮龟头粘连, 背腹侧纵向剪开包皮, 距冠状沟约0.5~0.8 cm处环形切除包皮, 结扎出血点, 5-0可吸收肠线间断缝合包皮内外板, 伤口覆盖凡士林纱条后予以包扎, 间隔1~2 d换药至肠线脱落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B组比较,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几乎无出血, 术后仅3例出现包皮系带侧水肿, 观察10~20 d后逐渐缓解;随访3~6个月, 术后外观满意。由表1可以看出,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B组的16.4%, 患儿家长满意度98.4%明显高于B组的75.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套扎式包皮环切术的原理是利用内环和外环的机械压榨作用, 阻断过长包皮的血液循环, 使其坏死脱落, 理论上术中基本不出血, 术后护理简单, 操作易规范化, 术后瘢痕小, 并发症少, 易被广大患儿家长接受[2]。传统包皮环切术术中包皮内外板切除量及保留系带长短不易控制, 术后阴茎皮下可能形成缝线硬结影响外观[3,4]。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应用套扎式包皮环切术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在手术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 (1) 选择合适大小的包皮套扎器, 一般以内环套住龟头内1/3为准, 过大易导致系带损伤, 过小则影响术后包皮长度; (2) 嵌入包皮套扎器内环时, 尽量使其上仰5°~20°, 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包皮系带。 (3) 预锁外环时, 注意包皮在内外环之间的平整, 避免折返, 以免术后包皮形成较大瘢痕, 影响外观。 (4) 小儿包茎术前多有包皮龟头粘连, 分离粘连处后及时外涂红霉素眼膏, 预防粘连, 套扎环自行脱落后及时嘱家长外翻包皮, 避免再次形成粘连[5]。

通过对比研究显示,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B组的16.4%, 患儿家长满意度98.4%明显高于B组的75.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可知, 套扎式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仅需3~5 min;无出血无缝合, 切缘整齐美观, 术后护理简单, 无需使用抗生素, 容易被患儿家长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238例包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A组) 128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B组) 110例, 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B组的16.4%, 患者家长满意度98.4%明显高于B组的75.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便, 出血量少, 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套扎环,包茎

参考文献

[1]於佶, 罗成斌, 刘小平.商环包皮环切术与剪刀法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性科学, 2014, 23 (1) :14-16.

[2]陈守菊, 唐彤, 罗冠军.改良儿童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 (2) :70-71.

[3]程跃, 严泽军, 苏新军, 等.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1, 32 (5) :333-335.

[4]李华斌, 林文, 叶祝芹, 等.包茎、包皮过长术式选择300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3) :37-39.

小儿包皮 篇5

关键词:小儿包茎,非手术法

小儿包茎是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包茎是小儿出生时包皮与阴茎头之间粘连, 而包皮口随小儿发育逐渐宽大, 粘连逐渐吸收, 包皮与阴茎头分离, 至3~4岁时由于阴茎头生长, 包皮多可自行向上退缩, 外翻包皮, 可显露阴茎头。小儿3岁时有90%的包茎自愈。17岁后有包茎的不足1%。但有些小儿的包皮口非常细小, 使包皮不能退缩, 以致发生排尿困难, 尿线细, 排尿时包皮膨起。长期排尿困难可引起尿潴留, 甚至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输尿管积水。尿液存储于包皮囊内形成包皮垢, 严重者可引起包皮和阴茎头溃疡、炎症或结石形成[1]。因此小儿包茎应早期治疗。现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6月门诊收治的2~6岁小儿包茎300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 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选取300例诊断生理性包茎的男性患儿, 年龄为2~6岁 (2~3岁47例, 3.1~4岁135例, 4.1~6岁118例, 平均年龄3.8岁) 所有病例均有包皮口狭窄、无法上翻的症状, 其中87例伴有排尿时包皮膨起, 38例曾诊断包皮囊炎。

1.2 治疗方法

术前告知患儿家长:浅表麻醉后钝性分离仍有一定痛苦;并安慰患儿, 尽量减少其紧张情绪, 争取配合;术中可能有轻微渗血、包皮水肿或血肿, 可能继发包皮炎等, 视情况局部应用抗生素。术前1 h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包皮外口及外板处 (1岁以上儿童1.5 g/10 cm2) 。麻醉起效后患儿仰卧于治疗床上, 暴露阴茎, 家属协助固定四肢, 以防患儿不配合造成术中对生殖器的损伤。碘伏消毒, 用蚊式钳轻柔扩张包皮外口, 以不损伤内板、不出血为宜, 用将包皮往阴茎根部翻转, 暴露尿道口, 用蚊式钳在系带对侧分离包皮内板与阴茎的粘连, 直至显露冠状沟, 注意保护好系带。清除包皮垢, 碘伏再次消毒, 阴茎头涂抹红霉素眼膏, 复原包皮, 包皮外板再次涂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过程1~2 min。治疗后患儿每日用3%硼酸水泡洗阴茎1~2次, 将红霉素眼膏放入包皮外口, 涂抹在包皮内板和阴经头之间, 3天后在患儿每次洗浴时将包皮上翻洗净阴茎头及冠状沟处的沉积物。坚持2~3个月, 包茎即治愈。

2 结果

本组300例包茎患儿, 均采用此方法治疗, 治疗时间1~2 min, 期间有11例 (3.7%) 出现渗血, 予棉球压迫止血后将包皮复位, 即可止血, 无需再次处理。治疗后患儿疼痛轻微, 排尿畅, 包皮水肿24 h左右。1个月后复诊, 272例包皮均可翻转 (90.7%) , 其中246例包皮可翻转直至暴露冠状沟 (82%) , 26例出现包皮与阴茎头部分粘连, 但可暴露尿道口, 再次行钝性分离后未再粘连;23例因术后患儿抗拒, 家长无法坚持包皮翻转清洗, 改行全麻下包皮环切术;5例患儿术后包皮口出现疤痕性挛缩, 引起继发性包茎, 改行全麻下包皮环切术。

3 讨论

幼儿包皮不能上翻是正常生理现象。小儿阴茎处于发育阶段, 包皮仍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包皮与阴茎头之间的粘连有保护未成熟的阴茎的作用[2]。生理性包茎多为包皮发育过程中正常阶段, 绝大多数无需治疗。如果在婴幼儿甚至新生儿生理性包茎阶段行包皮环切, 不仅破坏包皮的生理功能, 还会产生如外观不满意、包皮过短或过长、疤痕形成等的并发症[3]。因此婴幼儿生理性包茎不是手术的指征, 只有当包茎合并排尿困难、反复发作的包皮囊炎、包皮嵌顿、瘢痕性包茎等病理性包茎才是手术的指征。目前国内外对小儿包茎行包皮环切术有较大争议, 越来越多的医生反对进行可避免的包皮环切术。对于手术时机问题, 有学者不赞成在7岁前进行手术治疗, 因为随着小儿发育, 大部分包茎可自行解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运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生理性包茎越来越得到重视。传统包皮环切术是通过手术方法修剪包皮, 术后易出现包皮过长或是过短情况[4]。钝性分离法治疗不需修剪包皮, 不影响阴茎正常发育而包茎情况得以改善, 痛苦度、费用等相比传统手术低。麻醉问题:小儿肝肾代谢功能不全, 运用麻醉药物后容易出现排泄时间延长, 对小儿颅脑和神经系统可能一定影响[5], 钝性分离法运用浅表麻醉, 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 该方法操作简单, 治疗时间短, 出血量少或无, 损伤小, 患儿痛苦时间短, 费用低, 恢复快, 效果好, 无需住院, 可在门诊一次性完成, 术后并发症少, 较传统手术方法有明显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孙宁.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1.

[2]Elder JS.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genitalia[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 1992:1920-1938.

[3]王裕隆, 景培勇.16271名男性小学生外生殖器普查报告[J].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 19 (2) :179.

[4]程云友, 王大太, 商立民.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评价[J].临床军医杂志, 2009, 37 (6) :966-968.

喉罩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小儿,包皮环切术,喉罩

由于小儿配合性差, 对手术会有高度的恐惧感, 以及手术中因固定姿势而造成的不舒服感, 因此小儿麻醉的基本要求是“镇痛+镇静”。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诸多家长都认为麻醉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智力发育和记忆力, 因此对小儿的麻醉要求更高。对于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临床一般采用的是插管全麻或年龄较大的小孩采用局部麻醉等麻醉方法。但小儿喉腔较窄, 声门小, 软骨柔软, 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 较小刺激就能引起水肿及吸气性呼吸困难[1]。对于年龄稍大的小儿会比较关注手术程序及手术可能导致的伤害, 对于手术所涉及的内容常常会有比较严重的误解, 对于18个月以上的儿童进行生殖器手术心理干预尤其必要[2]。局麻不完善产生的不适感会对小儿术后造成心理干扰。近年来, 我院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喉罩麻醉, 效果良好, 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儿, 年龄3~10岁, 体重10~28kg, 术前无咽喉肿痛, 无气道梗阻, 无张口度受限, 无扁桃腺肿大, 无食管返流, 无喉软化病病史, 无肝、肾功能异常, 无心血管疾病, 近2周无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1h, ASA分级Ⅰ~Ⅱ级, 均符合手术指征。随机分为1组和2组, 各4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麻醉方法

两组麻醉方法麻醉用药物均相同,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禁食、禁水, 并做好常规检查。入室后吸氧, 开放静脉输注通路, 连接监护仪。麻醉诱导:面罩吸氧5L/min加8%七氟醚2min, 保留自主呼吸, 静脉开放后停止七氟醚吸入, 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 阿托品0.01mg/kg, 舒芬太尼0.2~0.4μg/kg,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2~0.04mg/kg, 丙泊酚2~2.5mg/kg进行诱导。麻醉诱导后麻醉深度达到眼睫反射消失、下颌松弛,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适合型号的气管导管或喉罩进行置管, 麻醉插管后, 以间歇正压通气控制呼吸, 潮气量8~10ml/kg, 呼吸频率16~20次/min。术中根据情况调整麻醉药用量及各呼吸参数。麻醉维持:七氟醚1%~1.5%, 丙泊酚5~8mg/ (kg·h) , 术中根据情况间断给予麻醉性镇痛和肌肉松弛药物, 麻醉过程中不再使用咪达唑仑。手术结束前5min停七氟醚、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

1.3 监测及观察指标

采用多功能检测仪连续监测并记录患儿:诱导前 (T0) 、诱导后 (T1) 、插管后5min (T2) 、拔管时 (T3) 4个时间点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 观察并记录首次置管的成功率和插拔管时是否有呛咳、屏气、体动、喉痉挛、管带血。术后回访观察患儿有无声音嘶哑和咽喉红肿。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HR、SpO2比较

T2时两组间的MAP和HR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两组MAP和HR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插拨管时屏气、呛咳、体动, 管带血、术后有否声嘶等比较, 2组以上项目均优于1组, 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临床麻醉的发展, 全身麻醉是一种变化了的生理状态, 特点是可逆的意识丧失、全身无痛、遗忘和在某种程度的肌肉松弛。目前麻醉已不仅仅局限于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儿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而现在的麻醉医生们把目光放在既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又能更加平稳、更舒适、更安全、易于操作、好管理等麻醉发展。小儿麻醉中由于通气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是造成围术期和致死率的主要原因, 所以围术期气道管理是麻醉医生的首要任务。小儿包皮环切术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 手术刺激中等强度, 因小儿的特殊性, 其麻醉必须迅速、平稳, 镇静、镇痛要求完善。又因其属于生殖器手术, 更要求心理方面平稳地渡过手术期。以往临床常用的麻醉有气管插管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及局麻。局麻需小孩的配合和完备的心理准备, 所以大多数小儿及家长不易接受。喉镜和气管插管时, 咽喉和气管内感受器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神经体液反射, 给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引起死亡。虽然可以通过加深麻醉、使用降压药、抑制心率等药物方法降低不良反应, 但麻醉药和非麻醉药用量过大又会产生新的并发症[3]。小儿和成人解剖学上的差异很大, 影响面罩通气和插管, 其麻醉装备和导管的型号要与其年龄相符, 从而带来一定麻醉过程中的气道管理的困难。喉罩通气道的出现为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喉罩具有安全、有效、易置的优点[4]。喉罩与普通气管导管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喉镜窥视, 不需要显露声门, 也不进入气管内, 因此对声带和气管黏膜不产生机械性刺激和损伤。从而避免了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由于小儿气道较小, 若用气管插管麻醉容易造成气道损伤, 引发气道水肿, 肺部感染带来一定术后的麻醉不良反应。而喉罩的插入无需插入气管, 因此可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黏膜的刺激, 对喉头也不会轻易产生机械性损伤[5]。从本文可看出喉罩放入时血流动力学较插管平稳, 从而保证了患儿的麻醉安全性。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 因无刺激性、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迅速平稳、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而广泛用于小儿吸入麻醉。临床应用表现为诱导期患儿较平静, 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 术后苏醒快, 而且醒得较透。且该麻醉药物刺激, 又具有芳香味, 对呼吸道无刺激, 不会增加气道分泌物, 因而小儿易于接受[6]。

小儿麻醉术后苏醒是麻醉的重要部分, 此阶段容易发生并发症及意外, 小儿喉痉挛发生率高于成人, 多由于小儿气道高反应性造成, 而喉罩的放置麻醉既保证了术中气道管理, 且对气道的刺激又小于气管插管, 所以术后出现屏气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均少见。

虽然喉罩吸入麻醉具有诸多优点, 但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插入喉罩需在一定深度的麻醉下进行以免因位置不当诱发喉痉挛, 必要时可借助肌松药进行; (2) 注意观察是否漏气, 要选择合适的型号, 罩囊内气体要适量; (3) 喉罩无法像气管插管那样完全密闭呼吸道, 故不能绝对避免误吸, 应加强术中监测、保证一定的麻醉深度避免气道压升高。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喉罩全身麻醉更适合于小儿包皮环切术, 相对于气管导管插管全麻更具有安全有效、心血管反应小、不良反应少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 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42-843.

[2]杰罗尔德.勒曼, 查尔斯.J.科特, 戴维.J.斯图尔德.婴幼儿麻醉及常见综合征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45.

[3]王雯, 傅润乔.喉镜和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产生和预防[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8) :817.

[4]Tkahashi S, Mizutani T, Miyabe M, et al.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laryngoscope versus lightwand intubating deviee inadults with normal airway[J].AnesthAnalg, 2002, 95 (2) :480-484.

[5]刘标.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 2011, 11 (9) :64-65.

小儿包皮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120例, 年龄3~11岁, 平均 (7.6±1.2) 岁;其中3~4岁36例, 5~7岁56例, 8~11岁28例;包皮过长72例, 包茎48例;年龄<5岁患儿均为针尖样包茎、感染后包皮口形成瘢痕以及反复包皮龟头感染者。

方法:均在门诊对患儿进行手术治疗, 取患儿阴茎根部分3~4点, 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神经阻滞麻醉, 通过将包皮开口予以扩大, 使包皮龟头粘连部分分离开来 , 认真处理 掉包皮垢 , 采用相应规格的包皮环扎予以固定, 固定完成 后将多余 的包皮内 板及外板剪除干净。手术持续时间平均6 min;经手术治疗后, 所有患儿由于弹力线的作用 , 阻断血运 , 远端包皮 则都为干性 坏死 , 脱落时间 平均10 d;术后24 h便可淋浴 ; 所有患者 中无血肿发生。

结果

术后7 d对患儿进行第1次常规随访, 第2次随访在患儿包皮环扎环脱落之后进行。出现龟头嵌顿于环扎环内3例, 系带压迫1例, 由于随访时间较早以及就诊及时, 均予以有效处理, 未引发龟头坏死或者系带损伤等严重病症;12例患儿在包皮术后出现淋巴增生, 未能拥有较满意外观;1例患儿伴有严重包皮口瘢痕, 对其进行第2次手术治疗。

讨论

手术适应年龄:本次研究中通过以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 发现在5~7岁是进行包皮环扎术最为合适的手术年龄。这也是由于4岁以下的小儿正处于生理性包茎期, 直到4岁之后包皮口才开始逐渐扩张;同时, 5岁以下小儿缺乏积极的主观配合性, 无法配合手术直至顺利完成, 在极大程度上为手术治疗带来难度及风险。本次研究中行包皮环扎手术治疗后出现针尖样包茎以及反复包皮感染导致的瘢痕性包茎均为5岁以下患儿。相反, 对于7岁以上才行包皮环扎术的小儿来说, 由于其包皮组织已经发育得相对较厚, 继而延长了坏死脱落时间, 这样在手术治疗后为患儿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其阴茎勃起频率也会愈加增多, 不仅会增加患儿术后痛苦程度, 而且还可能会提高术后龟头嵌顿的发生率。另外, 由于7岁以上儿童绝大部分在上学期间, 如在这个阶段行包皮环扎术, 会对其术后行动带来较大影响。因此, 建议儿童行包皮环扎术的最佳年龄应选择在学龄前完成[2]。

术后并发症及预防:1系带压迫:由于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是在视角开放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进行最后的封口、止血时可以直视操作, 较为可靠, 系带中也无内置物品;但是对于包皮环扎术来说, 由于包皮的1周都捆扎在环上, 系带的位置与环相邻较近, 而且术后系带处会较易出现水肿等问题, 造成压迫。基于此, 除了依靠手术材料的改进之外, 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及处理也是预防系带压迫发生的最有效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尽量用较大规格的环扎环, 控制系带部位组织堆积, 与环之间留出0.8 cm以上的距离, 术后48 h之内予以阴茎持续竖起包扎[3]。2龟头嵌顿:龟头嵌顿的发生通常是因为阴茎正常生理性勃起之后, 导致龟头套入环扎环中, 发生静脉回流阻滞, 使组织缺血、水肿的问题更加严重, 一旦发生龟头嵌顿, 如若不能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将会带来严重的龟 头缺血坏 死性并发 症[4]。同时, 如果出现龟头嵌顿, 嵌顿附近的冠状沟以及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就会形成相对性的“死腔”, 为细菌的滋生提供可趁之机, 继而引发感染。基于此, 在包皮环扎术前, 需根据小儿龟头的实际大小相对应地选择环扎环。就包茎患儿来说, 由于其包皮开口本身相对窄小, 组织较为紧张, 很难置入较大规格的环扎环, 如果采取强硬方法虽能置入但是却伴有很大的内板纵向撕裂风险, 同时还会出现血肿、出血、损伤系带的问题, 严重的甚至会阻碍到包皮环扎术的顺利进行。因此, 在手术开始之前, 对包茎患儿应认真、严格地选择相应规格材料。另外, 在进行包皮组织切除时, 应保证适当切除, 通常切除距离与冠状沟之间应保持在0.5 cm最佳, 对于环的安置角度来说, 则以倾斜40°~50°为最佳[5]。3包皮口瘢痕:术后出现包皮口瘢痕的原因多与包皮环太小有关, 虽然选择较小的包皮环会使手术操作较为简单, 但术后若形成包皮口瘢痕, 就会发生向心性挛缩, 使包皮口变窄。同时术中未能适当切除包皮外板也是造成包皮口瘢痕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环扎环脱落后, 内板不足以施加牵拉力, 继而包皮口内翻, 形成局部瘢痕[6]。本组研究中1例患儿术后出现包皮口瘢痕即是因为上述2种原因导致。有效的预防方法则是选用偏大一些的环扎环, 确保安置角度的适宜, 定期复诊避免出现包皮口狭窄问题。4淋巴增生:由于包皮环扎术会阻断远端包皮血运, 术后短时间内存在水肿属常见现象, 但如果术后3个月后水肿还未消失, 就表明可能是淋巴增生。术后系带部分也较易出现水肿, 所以包皮环扎术后出现淋巴增生也较为普遍。加之年龄较大的患儿包皮组织较厚, 术后脱落时间长, 更易造成淋巴增生, 带来严重的不适感。基于此, 术中应偏向于选择较大规格的环, 促使包皮组织紧绷, 缩小内外板间间隙, 同时叮嘱患儿术后多平卧, 适当抬高阴茎以减轻水肿, 控制淋巴增生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顺添.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803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3, 12 (6) :492-493.

[2]陈明宝.小儿包皮环扎术605例分析及并发症处理[J].医学信息, 2014, 11 (27) :465-465.

[3]马宁侠.美皮康敷料用于83例小儿包皮环切术后伤口的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3) :500.

[4]金祝.包皮环扎术治疗540例小儿包皮过长及包茎体会[J].医药前沿, 2014, 25 (13) :72-73.

[5]边源.小儿包皮环扎术适应年龄及术后并发症预防 (附556例报告) [J].贵州医药, 2012, 36 (7) :626-627.

小儿包皮 篇8

关键词:改良,一次性纸杯,小儿包皮环切

包皮环切是将阴茎上面的多余包皮切除, 露出阴茎头,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有效方法, 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小手术之一。小儿包皮过长会导致排尿不畅, 也会引起局部炎症的发生, 所以应及时进行包皮环切术治疗, 术后应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切口进行处理, 对于切口的愈合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为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患者的特殊性, 临床上急需找出一种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减轻患儿疼痛的新护理方法, 为此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了一次性纸杯,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3~10 (平均6.2) 岁, 其中包皮过长40例, 包茎15例;治疗组年龄3~11 (平均6.3) 岁, 其中包皮过长41例, 包茎14例。患者术后住院观察1w,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术后1~2d尽量卧床休息, 术后1w禁止剧烈运动, 穿宽松舒适的裤子。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饮食有利于伤口修复, 鼓励多喝水, 保证排尿畅通, 防止感染的发生。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用无菌纱条包扎切口, 包扎时应注意不能影响患儿小便, 术后1d解掉纱布, 换药后用无菌纱布遮盖切口, 防止切口摩擦及感染, 观察患者有无切口出血、血肿等症状的发生,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治疗组:术后常规护理后应用消毒过后的一次性纸杯保护切口, 具体方法是剪去底部, 纸杯罩住阴茎, 为防止脱落可用纸胶布环绕固定, 使其成为一个活动的盖子, 需要小便时可将纸杯向上翻开, 完毕以后再放下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患者切口出血、血肿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术后观察指标的比较可以知道, 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血肿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比对照组少,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附表。

3 讨论

儿童期的包皮过长是正常的, 如果并没有发生并发症可以不立即进行包皮环切术, 3岁以下的患儿包茎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动消失, 在发现包皮囊口狭窄出现反复感染或排尿困难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包皮环切术手术只需30min左右, 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的痛苦[1], 只是儿童期的患者多动敏感, 这给包皮环切术术后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常规护理方法是用消毒后的纱布包扎, 1d后解掉仍需用纱布遮盖, 患儿动作时极容易因摩擦或触碰发生出血、水肿的状况, 给患儿增加了痛苦, 一次性纸杯的应用解决了这些问题, 而且并不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是护理小儿包皮环切术术后恢复的经济有效的方法[2]。

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中为了减轻患儿疼痛要尽可能的减少阴茎被触碰或摩擦, 以防因为粘连引起出血和感染的现象。本次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我们可以知道, 一次性纸杯的应用的治疗组术后2d无切口出血患者, 3d后有切口水肿患者5例, 无尿潴留的发生;进行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术后2d有4例切口出血患者, 3d后有16例切口水肿, 5例发生尿潴留,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说明一次性纸杯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病痛, 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一次性纸杯经济实用, 取材方便, 应用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方法也很简单, 只需要将杯底减掉, 并进行消毒就可以了;操作简单, 将减掉杯底的纸杯套在阴茎上, 为避免其因为患者动作时发生脱落可用胶带固定;减轻疼痛, 纸杯将阴茎完全覆盖, 可防止衣服、被子摩擦增加疼痛, 也防止了术后出血、感染的出现, 相比于紧密贴合在阴茎上的纱布有极大的优越性[3];减轻了局部疼痛, 避免患者的害怕恐惧, 不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 照顾到了儿童的自尊, 利于切口的恢复。

综上所述, 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中应用一次性纸杯, 能明显减少出血、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切口愈合率, 是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培玉.一次性纸杯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20) :5.

[2]郑建萍, 牟立红.一次性纸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08, 7 (3) :224.

上一篇:案例素材下一篇:老年功能性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