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共6篇)
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 篇1
为了深入探究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 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年龄6岁~46岁, 平均年龄在 (26.82±2.25) 岁之间;包皮过长38例, 包茎30例。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 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3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式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 行常规局部消毒后予以2~5ml利多卡因, 予以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待麻醉完全后沿着背腹侧纵向方位将包皮剪开, 维护系带, 于距离冠状沟远端0.7cm左右处行环形切除包皮处理。继后, 电凝止血, 应用肠线 (5-0) 缝合包皮内外板, 并采用凡士林进行包扎。术后, 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 积极预防感染, 禁止剧烈活动, 维持切口清洁。
试验组:实施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 消毒、麻醉与对照组一致。待麻醉完全后上翻包皮, 尽诱导阴茎为伸直状, 于视包皮系带离冠状沟0.6~0.9cm处的内板上作一环形切口, 将皮肤切开, 促使阴茎为V形, 放回包皮呈自然状态。 离冠状沟0.5cm的位置作一环形切口, 与前切口平行, 并于阴茎背侧皮肤中线部位作一与远近环行切口相连接的纵向切口。然后, 应用纹式钳将皮肤两角分离并提夹, 同时锐性分离浅筋膜与阴茎皮肤, 维护周围血管, 剥离环状皮条后切除内外板皮肤。待止血后用可吸收线 (5-0) 缝合切口, 并涂抹抗生素软膏, 加以包扎, 术后治疗同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 并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 <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较短 (P<0.05) , 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试验组术后出血或血肿3例, 伤口感染2例, 阴茎水肿1例, 包皮畸形1例, 硬结形成2例, 伤口粘连1例, 总发生率为29.41%;对照组出血或血肿5例, 伤口感染3例, 阴茎水肿10例, 包皮畸形2例, 硬结形成3例, 伤口粘连2例, 总发生率为73.5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全身最薄皮肤当属于阴茎皮肤, 阴茎筋膜与阴茎间的连接主要依靠阴茎浅筋膜相连, 具有较大的活动度[1]。而于浅筋膜间伴有阴茎背浅静脉、浅淋巴管, 包皮静脉、阴茎头、淋巴液往往引流回至该浅静脉 (或淋管) 。有学者认为, 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切除多, 还需切除阴茎筋膜、阴茎浅静脉、淋巴管, 易诱发切口粘连, 形成淋巴回流障碍, 诱导阴茎血肿、水肿等并发症。据有关研究指出, 在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上, 传统包皮环切术显著高于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 这与本研究结果吻合[2]。另有学者通过对8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进行系统研究, 经6个月的随访活动发现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组切口Ⅰ期愈合、术后硬结形成、水肿等方面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这充分证实了本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笔者以本文研究结果为依据, 并综合既往研究资料, 认为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在手术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仅切除内外板皮肤, 可预防浅筋膜血管损伤;手术操作便捷, 维护了包皮系带的完整性, 解决了系带处难点;术后并发症少, 基本不影响血管, 止血较为彻底, 患者疼痛少,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综上所述, 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在包皮过长及包茎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碧健.袖套式与传统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 2014, 20 (3) :575-577, 封3.
[2]成忠炉, 成昊, 赵正据, 等.袖套式与传统式包皮环切术比较治疗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3, 23 (1) :24-28, 34.
改进式包皮环切术43例临床观察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 3例患者中, 包茎3 6例, 包皮过长7例, 年龄6~2 1岁, 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 在包皮的背腹侧边缘各夹一把止血钳, 夹在内外叶分界线的外叶侧0.3~0.5 c m处, 提取两钳, 以一中弯止血钳自腹侧向背侧轻轻压挫一下, 见有压痕为度, 腹侧包皮尽量多留, 背侧距冠状沟0.5~1cm;以弯组织剪沿压痕自腹侧向背侧一刀剪下过长的包皮, 且迅速推下, 止血后即行缝合。以3-0细丝线自腹侧包皮系带处开始缝合, 第一针常规皮肤缝合, 第二针进入内侧后即行连续皮内缝合, 至阴茎背侧时穿出皮肤一针, 留2~3cm的折返线, 距出针点1~2mm处再进入内侧, 捻紧双股的折返线后, 继续行皮内缝合, 直到腹侧缝合起始点处穿出皮肤, 与第一针线头打结。
1.3 结果
43例包皮切除患者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于术后5~7日拆线, 愈合良好。术后随访均无明显瘢痕形成。
2 讨论
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238例包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A组) 128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B组) 110例。A组128例患者中, 年龄5~12岁, 平均 (9±3) 岁。B组110例患者中, 年龄6~13岁, 平均 (10±2) 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 对56例不能配合局麻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其余均采用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所有包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龟头粘连。
1.2 治疗方法
本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 (1) 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A组) :使用“迅舒”牌嵌入式包皮套扎器, 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 静脉麻醉或者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 蚊式钳钝性扩张包皮外口, 外翻包皮, 钝性分离包皮龟头粘连, 并外涂红霉素眼膏预防粘连, 选择合适型号套扎环, 内环套在龟头上, 为避免损伤系带, 使内环上仰5°~20°, 套上外环, 扣紧外环预锁装置, 调整阴茎皮肤松紧度, 用上环钳锁紧外环, 减去整圈多余包皮, 剪掉手柄。一般术后10~12 d自然脱环。 (2) 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B组) :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 麻醉成功后, 扩张包皮外口, 外翻包皮, 钝性分离包皮龟头粘连, 背腹侧纵向剪开包皮, 距冠状沟约0.5~0.8 cm处环形切除包皮, 结扎出血点, 5-0可吸收肠线间断缝合包皮内外板, 伤口覆盖凡士林纱条后予以包扎, 间隔1~2 d换药至肠线脱落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B组比较,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几乎无出血, 术后仅3例出现包皮系带侧水肿, 观察10~20 d后逐渐缓解;随访3~6个月, 术后外观满意。由表1可以看出,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B组的16.4%, 患儿家长满意度98.4%明显高于B组的75.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套扎式包皮环切术的原理是利用内环和外环的机械压榨作用, 阻断过长包皮的血液循环, 使其坏死脱落, 理论上术中基本不出血, 术后护理简单, 操作易规范化, 术后瘢痕小, 并发症少, 易被广大患儿家长接受[2]。传统包皮环切术术中包皮内外板切除量及保留系带长短不易控制, 术后阴茎皮下可能形成缝线硬结影响外观[3,4]。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应用套扎式包皮环切术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在手术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 (1) 选择合适大小的包皮套扎器, 一般以内环套住龟头内1/3为准, 过大易导致系带损伤, 过小则影响术后包皮长度; (2) 嵌入包皮套扎器内环时, 尽量使其上仰5°~20°, 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包皮系带。 (3) 预锁外环时, 注意包皮在内外环之间的平整, 避免折返, 以免术后包皮形成较大瘢痕, 影响外观。 (4) 小儿包茎术前多有包皮龟头粘连, 分离粘连处后及时外涂红霉素眼膏, 预防粘连, 套扎环自行脱落后及时嘱家长外翻包皮, 避免再次形成粘连[5]。
通过对比研究显示,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B组的16.4%, 患儿家长满意度98.4%明显高于B组的75.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可知, 套扎式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仅需3~5 min;无出血无缝合, 切缘整齐美观, 术后护理简单, 无需使用抗生素, 容易被患儿家长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238例包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A组) 128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组 (B组) 110例, 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B组的16.4%, 患者家长满意度98.4%明显高于B组的75.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套扎式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便, 出血量少, 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套扎环,包茎
参考文献
[1]於佶, 罗成斌, 刘小平.商环包皮环切术与剪刀法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性科学, 2014, 23 (1) :14-16.
[2]陈守菊, 唐彤, 罗冠军.改良儿童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 (2) :70-71.
[3]程跃, 严泽军, 苏新军, 等.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1, 32 (5) :333-335.
[4]李华斌, 林文, 叶祝芹, 等.包茎、包皮过长术式选择300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3) :37-39.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临床体会 篇4
关键词:包皮过长,包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常规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及包茎均可妨碍排尿, 易导致反复发作的包皮阴茎头炎症、粘连及尿路感染, 偶可致癌。对包茎及包皮过长临床上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 常规的包皮环切手术适用于各类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 而袖套式主要适用于包皮过长患者, 后经过对袖套式环切术的补充与改良, 其也可用于包茎患者。近2年来我科共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25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设治疗组25例, 患者年龄8岁~21岁, 平均年龄15.5岁, 其中包皮过长19例, 包茎6例, 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设对照组25例, 患者年龄7岁~21岁, 平均年龄15.2岁, 其中包皮过长16例, 包茎9例, 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均采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 对有包皮外口狭窄及包皮阴茎头粘连者先用血管钳扩大外口, 必要时可以从阴茎背侧剪开一小口, 长度为0.5 cm~0.6 cm, 缓慢向上退缩包皮并分离粘连直到冠状沟完全暴露。在离冠状沟2 cm处做一环形切口, 仅切开皮肤, 距此切口向上2 cm~2.5 cm处做一环行切口, 仅切开皮肤, 与背侧中线做纵形切口连接远近环形切口。蚊式钳分离夹提皮条两角, 用小圆刀锐性分离皮肤与皮下血管肉膜, 将环形皮条完整剥除。有阴茎腹侧屈曲患者可于背侧多切除0.5 cm~1.0 cm, 可矫正阴茎腹侧屈曲10°左右。电凝止血出血点, 5-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内外切缘, 系带处用“U”形缝合。术后给予镇静剂、止痛药、抗生素、乙烯雌酚, 稳定情绪, 减少活动。对照组患者也全部采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是充分游离包皮内板与阴茎头至冠状沟, 用2把组织钳在背侧内外板交界处纵向钳夹过长包皮, 与两钳之间剪开包皮, 并在离冠状沟远侧0.8 cm~1.0 cm处环形剪除包皮。皮下钳夹式电凝止血, 0号丝线结扎, 5-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内外板切缘, 系带处用“U”形缝合。术后处理同袖套式。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于术后7 d缝线自然脱落, 切口愈合, 无出血、感染, 无明显水肿, 瘢痕较为细小, 切口愈合平均时间为8 d, 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 d~6 d。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论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相对于常规包皮环切术具有以下优点: (1)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只切除外板的一段皮肤而不是皮肤全层, 避免了浅筋膜较大的血管如阴茎背浅静脉的损伤, 保留了完整的肉膜及大量的淋巴管, 术后继发性水肿明显减少[1]。 (2)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切口设计科学合理, 对包茎患者仅在阴茎背侧避开阴茎背浅静脉做纵形0.5 cm-0.6 cm切口, 解放阴茎头后仅吻合内外板, 阴茎头及冠状沟附近不做任何切除。而常规包皮环切术难点在于包皮系带处, 该处血管丰富, 不易钳夹, 为出血重点部位, 过分钳夹易造成该处坏死感染、愈合差、瘢痕等问题。正因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避开了手术难点, 出血水肿感染明显减少, 保留原有系带使系带处敏感度不受影响。 (3) 对于有阴茎腹侧屈曲患者可于背侧多切除0.5 cm~1.0 cm的皮肤, 能矫正部分阴茎腹侧屈曲, 这一点是常规包皮环切术所不能达到的。 (4)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仅切除外板一段皮条, 切除深度较常规包皮环切术明显变浅, 切缘也较为整齐光滑, 炎症反应较轻;且切口距尿道口较远, 不易被尿液污染, 术后感染机会也相应减少, 术后瘢痕形成自然明显减轻。 (5)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创伤小, 出血、感染、水肿明显较常规包皮环切术少, 所以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不仅解决了包皮过长、包茎造成的排尿不畅、阴茎头炎、尿路感染等问题, 而且阴茎外形较为美观, 患者无不适感, 心理上容易接受手术结果。综上所述,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包皮、包茎过长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将会接受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 试验组患者将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2]。入选标准:包皮上翻后可完全显露阴茎头, 包皮自然状态下遮盖部分或全部阴茎头。排除标准:尿道下裂、尿道炎、隐匿阴茎、系带过短、血液病、严重包茎及包皮感染 (细菌、真菌、梅毒、病毒等) [3]。对照组患者年龄5~57岁, 平均年龄为21.3岁。试验组患者年龄4~53岁, 平均年龄为21.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包皮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前
充分做好相关准备[4]: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已经排除部分不符合手术选择标准的患者 (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患者) 。检查缝合器组, 选择专门的测量工具, 参照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大小 (江西原生狼和医疗器械公司生产专利产品) , 由订舱环、环形切割刀、钟形龟头座, 缝合环、保险扣、击发手把以及调节旋钮等组成。根据阴茎的大小, 总共配备5种型号[5]。
1.2.2 治疗中
指导患者摆好仰卧姿势, 用1%碘伏对手术器材等进行消毒, 注射2%的利多卡因, 可以有效局部麻醉阴茎根部神经, 待麻醉工作生效即可进行手术[6]。对于包皮或包茎比较狭窄的患者, 用电刀于患者包皮背侧切开, 增大包皮的外口。对于包皮与阴茎龟头存在粘连的患者, 先将粘连分离开来, 再对包皮尿垢进行彻底清洗, 对暴露龟头的冠状沟进行消毒[7]。试验组: (1) 采用止血钳于内外板的移行处将包皮腹侧夹住, 再使用四把止血钳分别夹住其他部位以方便提起包皮[8]。适当拉紧内板, 让系带处宽松状态, 注意不能让系带切除过多。 (2) 所选的缝合器型号要适合, 将调节旋钮旋出, 取出钟形龟头座, 提起包皮, 于包皮内放置钟形龟头座, 抵住包皮腹侧的皮肤以防其被提起, 在系带的地方将龟头推进钟罩内。 (3) 准确把握钟形龟头座纵轴与阴茎纵轴之间的倾斜角度, 保证冠状沟与钟沿的方向一致[9]。 (4) 通过丝线或扎线将包皮固定于拉杆上, 如若包皮过多过厚, 应该在扎线外进行多余包皮切除[10]。 (5) 在缝合器的中心孔里插入拉杆, 将调节旋钮旋上并收紧调节到拉杆的尾端面, 保持调节旋钮和拉杆尾端面的相平[11]。 (6) 取下保险扣, 双手力量将手把按下, 发动缝合器, 在切割包皮的同时进行切口缝合。 (7) 3 s后松开手把, 将调节旋钮旋出, 小心取出仪器以及切除的包皮。如若出现少量切割不彻底的情况, 可用消毒过的剪刀进行修剪[12]。对照组对铺巾进行常规消毒, 给患者注射适量的利多卡因, 对阴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 从冠状沟远侧0.4~0.8 cm的地方选取一环形切口, 小心将皮肤切开, 再将包皮翻转, 在距离冠状沟0.4~0.8 cm处内板上选取一环形切口, 小心将皮肤切开, 然后要连接远近的环形切口, 在背侧中线之处选取一个纵向切口。在皮下结缔组织和浅侧钝性分离皮肤下, 整块剥落环状皮肤[13]。用5-0的可吸收肠线对两个环形切口进行对端缝合, 切口用纱布或碘仿纱条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即从麻醉生效到手术结束所需时间, 观察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 以一块纱布吸收血量5 m L来计算, 了解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的疼痛率。疼痛率= (严重疼痛+一般疼痛) /总例数;了解术后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术后25 d进行复查, 询问患者对包皮外观的满意率。答案设计分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满意率= (十分满意+满意) /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 包皮包茎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 接受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治疗的患者比接受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患者病情恢复得更加理想[14]。其手术时间相对短, 术中患者出血量少, 术中和术后24 h疼痛率低, 伤口愈合时间相对短, 术后患者对包皮外观的满意率较高。见附表。
2.2 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水肿12例 (20%) , 术后感染3例 (5%) , 切口对接不整齐5例 (8.3%)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11.83±1.93) min和 (30.23±2.91) min;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7.83±1.94) m L和 (1.13±0.91) m L;患者术中疼痛率分别为73%、24%;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分别是 (14.83±1.54) d、 (14.01±1.04) d;患者术后外观的满意率分别为53%、91.2%
3 讨论
包皮、包茎过长是比较常见的男性疾病, 其给男性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常来说, 包皮过长会导致发包皮阴茎头炎、阴茎发育不良、尿路感染甚至阴茎癌等疾病。因此, 选择合适的包皮切割手术十分重要。目前,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包皮切割手术一般包括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和传统包额的皮环切术。但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手术质量及术后外观要求的提高, 一种科学、高效、新型的包皮切割手术仪器应运而生,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15]。近年来, 治疗包皮环切的手术越来越多, 随着患者对包皮环切的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 还要保持阴茎外形的美观。因此, 在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 包皮环切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手术中。目前, 术后包皮美观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所以通过不断的改进手术方式, 通过环切器辅助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毛细血管出血情况, 缩短术中止血时间, 避免止血过程中对包皮局部循环的损伤, 降低术后包皮水肿的并发症发生。因此, 环切器辅助包皮环切术具有时间短、操作方便、适应性强、降低疼痛等优势, 还可以使患者的切口光滑以及美观, 该方法适合门诊手术使用。
该研究将我院收治的包皮、包茎过长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回顾分析, 对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 包皮包茎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对比两组的患者的疗效发现, 接受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治疗的患者比接受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患者病情恢复得更加理想。其手术时间相对短, 术中患者出血量少, 术中和术后24 h疼痛率低, 伤口愈合时间相对短, 术后患者对包皮外观的满意率较高。
整形改进式包皮环切术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5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 年龄19~57岁, 平均28岁;包皮过长126例 (80.8%) , 包茎30例 (19.2%) ;已婚70例 (44.9%) , 未婚86例 (55.1%)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 未发现明显异常, 艾滋病病毒抗体 (Anti HIV)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检查阴性。
1.2 手术方法
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上翻包皮显露冠状沟及内板, 采用彭氏尖头电刀分别在腹侧距冠状沟系带起始点约1cm处及在背侧距冠状沟0.3cm处切开内板, 以两切口连线, 环形切开内板, 深达浅筋膜下。下翻复位包皮, 对夹住3、9点包皮口边缘牵拉阴茎, 在阴茎自然状态下, 沿阴茎头冠状沟凸缘用手术刀切开腹、背侧外板, 以两切口连线环形切开外板, 深达浅筋膜上。用电刀逐一电凝、切断浅筋膜血管, 于背侧纵行剪开皮肤环, 剪除环状皮瓣, 5-0可吸收线间断对位缝合包皮切口。切口涂以红霉素软膏, 展开无菌纱布对角折叠成约2cm纱条, 从龟头下缘中点对着包皮切口背侧, 两端同时绕向腹侧交叉后再绕回背侧正中, 予以打结包扎。术后3d换药, 按上述方法打结包扎切口, 直至术后7~14d。
2 结果
156例患者, 手术时间 (23.2±5.1) min, 术中出血量 (0.8±0.2) ml。术后1 2 7例 (8 1.4%) 获得随访1~3个月,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 (7/127) , 其中术后水肿5例, 感染2例, 余患者切口愈合好, 切缘整齐, 外观美观, 性生活情况同术前。
3 讨论
男性包皮环切术是最古老的外科手术, 易于保持生殖器的卫生, 减少尿路感染, 有效预防阴茎龟头炎、包皮炎、包茎和包茎嵌顿的发生, 从而降低阴茎癌、前列腺癌及其女性伴侣子宫颈癌的患病率[2]。有研究表明, 男性包皮环切术可大大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淋球菌、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率及其他多种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机会, 被称为HIV预防和生殖健康的一种“外科疫苗”[1]。
传统“背侧切开法”包皮环切术中先剪断后结扎阴茎背浅静脉和/或包皮系带小动脉, 血管残端易回缩入切缘内, 结扎止血时间长, 出血多, 背浅静脉和/或包皮系带小动脉损伤常致术后局部出血和阴茎水肿[3]。且此方法医生的学习曲线和手术时间均较长, 不同医生手术质量参差不齐, 术中包皮内外板的切除量及保留系带长短不易控制, 易造成系带过短和切缘不整齐。此外, 术后阴茎皮下可能形成的缝线硬结也会影响功能和美观。袖套状术式要求保留浅筋膜层及其中的淋巴和静脉, 操作精细, 原则上不破坏浅筋膜层内的淋巴及静脉, 故水肿较轻。但因浅筋膜层较薄, 术中难以把握圆刀力度, 所以手术时间仍较长, 术中出血量较多。对于包皮过长患者, 术后拉拢远近切缘缝合保留的阴茎浅筋膜会在皮下形成一个粗厚的环状物, 尤其在冠状沟部位, 可导致阴茎外形臃肿, 且创缘张力大, 易裂开[4]。“圣环”或“商环”包皮环切术, 虽然操作简单、快速, 但型号过多, 医院在术前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尺寸的环, 术后需带环7~10d再来医院复诊拆环, 通常去环时受术者也存在一定痛苦, 拆环后形成的环状切口黑痂自行脱落愈合时间要4~6周, 部分环状切口黑痂自溶时有“尸臭味”, 包皮残留内板、阴茎水肿明显, 切口裂开发生率高, 且费用多, 在手术费基础上要加收环的费用[5]。
笔者结合传统“背侧切开法”和“袖套法”特点进行改良, 操作过程中有如下体会: (1) 内外板双切口定位关键在腹侧 (即系带侧) 和背侧, 故无论是内板还是外板均先定位切开系带侧和背侧, 以两切口连线环形切开, 内板可直接采用彭氏尖头电刀, 深达浅筋膜下。外板采用手术刀切开皮肤, 深达浅筋膜上。这样不仅保持阴茎系带的完整性, 而且减少切缘的出血及渗血量。对因包皮外口较窄或包茎难以翻转包皮者, 需行阴茎背侧切开, 切开时先以止血钳钳夹拟切开处, 以减少出血。 (2) 包皮外板柔软可滑动, 背侧切口可移向远侧与系带侧切口在同一水平线, 牵拉绷紧, 使切皮操作变得容易, 可单人操作。亦可采用四把蚊式钳钳夹外板, 两两牵拉绷紧切开外板[6]。 (3) 先切开内板并于浅筋膜下用彭氏尖头电刀向近端游离1cm, 有利于透光, 这样可在外板切口清晰见到浅筋膜内血管, 并直视下予以电凝、切断, 防止切缘血管残端回缩, 止血确切, 达到先阻断血管后切除而不出血的效果。 (4) 切除包皮时不做皮肤与浅筋膜的剥离 (即包皮袖套状剥离切除) , 而是将皮肤与浅筋膜一并切除, 全层切除过长包皮。这样操作简单、快速, 同时全层切除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5) 彭氏尖头电刀功率控制在15~20W, 禁忌功率过大, 否则容易损伤海绵体及其血管、神经, 且影响切口愈合。 (6) 术后以无菌纱布结扎式包扎与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疗效相媲美[7], 起到了局部压迫、止血的目的, 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切口出血及水肿的发生;不用胶布固定可避免引起包扎松解脱落, 防止切口暴露致感染发生或胶布过敏;可减轻患者走路时摩擦引发的疼痛及阴茎勃起的程度, 为患者提供了活动空间, 并有效防止切口裂开, 促进伤口愈合, 无须口服己烯雌酚, 可避免己烯雌酚带来的并发症。 (7) 切口涂以红霉素软膏, 可预防感染, 术后无须需应用抗生素, 同时也防止术后切口敷料粘连, 方便换药。
本文结果显示, 应用改良式双切口法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效果良好, 可操作性强, 降低了手术难度, 且外观美观。
参考文献
[1]贲昆龙, 徐建春, 陆林, 等.男性包皮环切是艾滋病预防和生殖健康的一种“外科疫苗”[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9, 15 (5) :395.
[2]Klausner JD, Morris BJ.Benefits of male circumcision[J].JAMA, 2012, 307 (5) :455.
[3]Krieger JN, Bailey RC, Opeya J, et al.Adult male circumcision:results of a standardized procedure in Kisumu District, Kenya[J].BJU Int, 2005, 96 (7) :1109.
[4]陈少安, 刘川, 胡自力, 等.圣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环切术、袖套状环切术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 (2) :193.
[5]程跃, 彭弋峰, 刘毅东, 等.应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对328例成年男性包皮环切的临床报告[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9, 15 (7) :584.
[6]孟庆忠, 马纪江, 刘沛, 等.双切口法包皮环切术120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9)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