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训练法是怎么样的

2024-07-16

斜视的训练法是怎么样的(精选3篇)

斜视的训练法是怎么样的 篇1

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期盼是很高的,尤其是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出生的时候就会宝宝进行一些胎教。其中更多的就是听听音乐,这个就是有很多的啦其中就有斯瑟蒂克胎教法,很多的人可能一开始不了解,所以下面看下斯瑟蒂克胎教法是怎么样?

斯瑟蒂克胎教法方法,有兴趣的父母可以学着做:

1、经常用悦耳、快乐的声音唱歌给胎儿听。

2、多播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或歌曲,将幸福与爱的感觉传递给胎儿。

3、随时与胎儿交谈。由早上到晚上就寝,一天里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都跟胎儿说。例如,早上起床,跟胎儿说早安,告诉他现在是上午,可以将当天的天气告诉胎儿。

4、讲故事给胎儿听。自己必须先了解故事的内容,然后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故事说给胎儿听。说故事时,声调要富感情,不要单调乏味。

5、多出外散步,增长见识 。出外散步,无论是看到什么,如车辆、商品、行人、植物,都可以将它们变成有趣的话题,细致地描绘给胎儿听。例如路上遇见邮差,便告诉胎儿邮差穿怎样的制服,邮差可以帮我们派信等。

6、利用形象语言。 在白色的图书纸上,利用各种色彩来描绘文字或数字,加强视觉效果。教导文字时,除反复念之外,还要用手描绘字形,并牢牢记住文字的形状与颜色,而且要有形象化的解说,以A为例,可以对胎儿说,A好像是一顶高尖的帽子,然后选出一个以A为首的单词教给胎儿,如Apron,并跟胎儿说,这是妈妈在厨房烹饪时要穿的,今天这件的图案很大,此外,妈妈还有好多件。以后,妈妈会穿着它做饭给你吃。教导数学时,也要用形象的教导法,如告诉胎儿1加1等于2时,不妨说妈妈有一个苹果,如果爸爸给我一个苹果,那么,我们有两个苹果。

7、出世后跟进 。等小孩出生以后,最好把胎教所用过的东西,放在婴儿的面前,如此一来,婴儿会慢慢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东西。

综上所述对于斯瑟蒂克胎教法是怎么样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这样的话用到的话就可以好好的用到。同时说到斯瑟蒂克胎教法里面的很多的音乐是属于轻快的,所以说还是可以用到的,所以对于上文就好好的了解下,相信是有很大的帮助得。

斜视的训练法是怎么样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行斜视矫正术的53例患者, 其中男25例, 女28例;手术时年龄1.5~10岁, 平均 (8.6±2.3) 岁;术前诊断先天性内斜视15例, 非调节性内斜视13例,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7例, 高AC/A型内斜视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年龄、术前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斜视矫正术后行视觉训练, 包括抗单眼抑制、集合功能及外转功能训练, 对照组术后仅定期到院复诊, 未开展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1.2.1 抗单眼抑制训练

采用“铅笔-手电筒”训练法, 将一支铅笔放于双眼正前方25~30 cm处, 手电筒放于双眼正前方50~60 cm处, 双眼同时注视笔尖时, 若感觉笔尖后有两盏手电筒灯光, 提示消除单眼抑制。但若未有上述感觉, 可叮嘱患者眨眼睛、上下左右晃动笔尖或手电筒, 若仍未感觉有两盏灯, 应挂窗帘调暗室内光线, 或带红绿眼镜。若有上述感觉, 应保持状态30 s, 待休息30 s后再重复上述训练方法, 每日2次, 每次训练10 min。

1.2.2 集合功能训练

取一支铅笔, 拿至一手臂远的距离, 并在笔后方放置一杯子等物件, 双眼共同注视笔尖, 使笔尖由双眼远处慢慢移至双眼近处, 双眼眼球为保持双眼视网膜对应, 会产生内转反应, 以此训练双眼眼球内传功能。训练期间, 若患者双眼注视笔尖时, 感觉有一个笔尖, 两个杯子 (重影状态) , 可慢慢向前移动至双眼前5 cm左右, 期间双眼始终保持同时注视笔尖, 待重影状态消失后, 再慢慢移向远处, 反复上述动作, 每日2次, 每次10 min。若感觉不到杯子重影, 可叮嘱患者眨眼睛、上下左右晃动笔尖, 若仍未有杯子重影感觉, 则改为“铅笔—手电筒”抗单眼抑制训练法。

1.2.3 外转功能训练

取一支铅笔, 先放于双眼前25 cm左右, 双眼共同注视笔尖, 在笔尖后放置一杯子等物件, 待感觉有一个笔尖, 两个杯子 (重影状态) 时, 保持重影状态并缓缓将笔尖移向一手臂远的位置, 双眼眼球为保持双眼视网膜对应, 会产生外转反应, 以此训练患者看远时双眼注视功能。训练期间若移动笔尖时, 重影感觉消失, 可叮嘱患者通过眨眼睛、上下左右晃动笔尖, 反复上述动作, 每日2次, 每次10 min。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三棱镜、线状镜, 分别在术后3周、6周、8周,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情况。其中, 4△三棱镜试验可检查两眼中心凹有无融合功能, Bagolini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

2 结果

两组于术后3周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但术后第6和第8周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斜视矫正术后常并发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尽管斜视眼位已得以矫正, 但术后可能出现明显的复视等视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矫正术后仍需建立良好的双眼同时视功能。有相关医学文献报道, 斜视矫正术后, 其双眼视觉恢复常于1个月内趋于稳定, 术后应早期开展双眼视觉训练, 以此达到理想的双眼视觉恢复效果。术后应早期开展视觉训练, 有利于保障手术预后质量, 保持患者术后双眼正位, 为进一步建立术后更为复杂的双眼视功能做前期铺垫[2]。

斜视矫正术后, 若两眼的视网膜像相差超过5%时, 大脑对每个眼睛图像进行处理整合后不能将两眼所接受到的物像融合成单一的物像, 则可能会产生单眼抑制。本研究对术后患者首先采用“铅笔—手电筒”法进行抗单眼抑制训练, 待解除单眼抑制后, 则进一步开展集合功能和外转功能训练, 以此训练眼部肌肉, 使双眼可完成异向运动, 维持正常双眼单视[3]。本研究中术后第6周和第8周, 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斜视矫正术后早期开展视觉训练, 可有利于促进术后建立双眼视功能, 保证手术质量, 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斜视矫正术后行视觉训练, 对照组术后仅定期到院复诊, 未开展视觉训练, 术后3周、6周、8周,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情况。结果 术后第3周, 两组比较无差异, 但术后第6周和第8周, 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 斜视矫正术后早期开展视觉训练, 可有利于促进术后建立双眼视功能, 保证手术质量, 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斜视,矫正术,术后,视觉训练

参考文献

[1]马琳.斜视性弱视96例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3) :127-129.

[2]金丽英, 刘钊.斜视术后并发复视555例临床分析[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1, 3 (2) :120-122.

斜视的训练法是怎么样的 篇3

西方的法学家们很少直接阐述法的本质, 但对于法的概念、含义的研究却十分广泛。自然法学派的学者认为在世界自然地存在着一套永恒不变行为规范, 这一规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永恒不变的, 它体现着自然的理性和正义, 只有符合这一标准才能称之为法。分析法学派的法学家们从实际存在的法律规范来讨论法的概念, 他们认为“法律是什么”和“法律应该是什么”是两回事, 其研究的内容只限于制定法。社会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则认为法是作为社会事实的“活法”, 社会秩序就是法律, 是法律的实质。

我国学者对法的本质问题的直接研究已有多年。与西方学者的研究不同, 人们在过去普遍认为法的本质为阶级性。近年来, 这种学说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张宗厚教授在1986年12月19日《法制导报》上撰文说,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几乎都是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讲的一段话“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 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 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段话是为了驳斥一些持唯心主义观点的资产阶级学者讲的, 实际上, 传统的法本质统治阶级意志说并不能完全涵盖法的本质, 例如, 在社会主义国家, 法究竟代表谁的意志呢?“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可以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二、国家意志的含义

“国家意志”这一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统治阶级“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 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列宁说“意志如果是国家的, 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 否则‘意志’这两个字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而己。”这些论断明确指出, 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而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国家是什么?目前我国流行的一些辞典或教科书, 大都是把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 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的论述作为国家的定义。国内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定义, 不但都否认这样的客观事实:国家总是一个以全社会的正式代表出现的政权机关。我们所讲到的国家意志, 就是指政权机关的意志, 而不是指统治阶级本身的意志。政权机关的意志与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同一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针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 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 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法是奉为后的统治阶级意志, 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就等于法。通过奉为程序, 使阶级意志现象转变为法律现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总是以国家的名义来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而绝非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变化。拿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来说, 法律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制定的, 而党的政策是党组织制定的。

国家意志不等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除因为国家意志是转换了的统治阶级意志外, 还因为国家意志包含的内容和范围更为广泛。国家意志包括的成份有: (一) 统治阶级的意志, 占绝对优势地位;

(二) 同盟阶级的意志, 占有一定地位;

(三) 社会公共意志, 占有必要地位; (四) 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占有缓和矛盾的地位。国家意志不像阶级意志那样纯整。

三、对不同社会性质中法本质的浅析

为了说明问题, 请看以下事实:

(一) 在奴隶社会, 奴隶制的法主要体现着奴隶主阶级的意志, 但是还包括一些平民的意志。

平民的地位比奴隶高些, 尽管也受贵族的压迫和剥削, 但法律上起码承认平民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不像奴隶完全失去人格。例如, 我国西周, 平民是从周人本身分化出来的同贵族有联系而又对立的中间阶级。他们有的住在城内, 有的住在郊区, 是“国人”中的基本群众。

(二) 在封建社会, 封建地主阶级的国家, 一方面在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残酷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

另一方面, 它又要防止地主阶级中一些成员对农民过度地兼并、掠夺, 使农民大批破产, 阶级矛盾激化, 引起大规模农民起义。为了保证国家赋役的来源, 国家有时会采取一些措施, 打击豪强, 抑制兼并, 惩治不法地主官吏, 使农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扶持。皇帝钦定的法律不能不考虑, 没有农民阶级的存在, 地主阶级一天也活不下去;没有农民阶级的存在, 封建国家是不复存在的。

(三) 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的法律中, 也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向资产阶级斗争的成果。

这些成果虽然不会危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 但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 总是有点好处的, 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一定意志的体现。另外,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法等, 虽然维护着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但这种社会福利和服务事业, 在客观上总对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些益处。

(四) 在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法不单纯是作为领导阶级的

工人阶级一个阶级的总志的体现, 而且包括有同盟军农民阶级的意志, 在我国, 还包括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意志。

(五) 两个特殊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从起源上说, 原始社会没有存在法的政治需要和物质条件, 一切按照习惯, 没有法的存在, 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和国家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一块产生的, 是和阶级、阶级斗争紧密联系着的社会现象。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根本观点之一, 也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紧密联系的基本问题。关于法律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早就科学地预见到, 国家与法将随着阶级的彻底消灭而消亡。共产主义社会当然还需要有客种规章制度和公共生活规则, 也可能还用法这个名称, 但法的性质已经变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那时法就完全消亡了。如果我们把原始社会的习惯和未来共产主义的行为规范硬说成是法律的话, 势必在全体入民中间造成极大的混乱, 模糊公民对法律本质的认识, 这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非常有害的。

从上述的事实出发, 我认为:第一, 应全面认识这个问题。以往在“阶级斗争为纲”观点支配下, 把国家意志当成统治阶级意志的代名词, 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 实际上国家意志是由统治阶级意志、其他阶级 (包括被统治阶级) 要求以及整个现存社会状况等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第二, 必须看到反映在国家意志中的被统治阶级的一些要求, 是经过统治阶级的允许的, 是以不违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但绝对不能因此而否认反映被统治阶级个别要求这一客观事实。第三, 必须认识到, 国家意志中之所以包含有社会公共意志, 是由于国家具有社会职能。马克思在讲到剥削阶级国家时说:“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 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面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在阶对抗的社会里,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既有根本利益对立的一而, 又有互相依存的一面。社会各阶级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联系, 就需要有共处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国家要靠政权和法律对各个阶级的利益加以干涉和约束, 维护统治秩序。为了维护社会的生存, 国家要承担社会公益性的任务, 如卫生、环保、交通、邮电、水利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客观上对社会各个阶级都有利。

国家意志的内涵与外延比统治阶级意志要广泛。如上所述, 国家意志不但包括统治阶级煮志, 而且还包括有同盟军的意志、社会公共的意志, 以及被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而统治阶级意志则比校单纯。因为国家是“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 所以国家的强制力是以整个国家和它管辖的社会的名义出现的。体现国家意志的法也是这样。而统治阶级意志只是以本阶级名义出现的, 它虽有强制力, 但不象国家意志具有国家强制力。以法律形式表现的国家意志是通过政权机关制定或认可后反映出来的, 而一般统治阶级意志则是通过其他诸如道德、文学、艺术、新闻等形式反映出来的。特别应该指出, 我们所说的法的国家意志概念, 既不同于统治阶级意志, 也不同于没有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意志。

应当指出, 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但国家意志不一定都是法。法律则是国家意志中最集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只有国家政权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即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文件才是法;而所发布的非规范性文件, 即只对个别人或个别事有效、不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一般行为规则的文件则不是法。

四、法的新定义

鉴于国家意志性事法的本质属性, 可以给法下这样一个新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体现国家意志和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定义不仅适用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更适用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 尤其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因为在我国, 被统治阶级已不存在。处于统治地位的已经不是单独一个工人阶级, 还有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等。继续坚持“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提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不但符合现阶段我国阶级状况, 符合国家的四化建设, 而且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促使‘一国两制”战略构思的实行。如香港“基本法”, 它应体现大陆人民和香港人民的共同愿望, 而归结为统治阶级意志, 则是讲不通的。香港“基本法”反映的是我们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 既包括了大陆人民的意志, 又包括了香港人民的意志。另外, 在国际间的交往中, 国家是作为一个法律关系的主体出现, 仍然主张“统治阶级意志”的提法, 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提“国家意志”, 使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统一 (都是国家意志的反映) , 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国家之间交往。

正确认识国家意志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 将有助于在全体人民中间树立起法律的严肃性,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统一对法律根本问题的认识。揭示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国家意志性,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 将有助于在全体人民中间确立法律崇高和神圣的地位, 使全体人民都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的法律,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摘要:传统的法本质学说认为, 法的本质为阶级性。实际上, 这种学说并不能完全涵盖法的本质。本文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中法本质的浅析, 得出结论: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而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关键词:法的本质,阶级性,国家意志性,新定义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04)

[2]李拥军, 刘雪斌, 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 (1978—2008) [A].中国法学三十年 (1978-2008) [C], 2008

[3]陈杰.当代中国法本质观研究综述及其探析[D].兰州大学, 2010

[4]赵奇, 张永宏.论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国家意志性[J].新视野, 1987, (05)

[5]钮传诚.法与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兼与张宗厚同志商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6, (06)

[6]李茂管.关于法是否阶级社会特有现象的争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6, (03)

【斜视的训练法是怎么样的】推荐阅读:

斜视矫正手术06-06

儿童共同性斜视手术07-13

上一篇:记忆中那些熟悉的味道作文下一篇:2019社区爱国卫生年度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