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患者

2024-10-17

斜视患者(共10篇)

斜视患者 篇1

本研究为探讨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 对51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实施了远视足矫治疗, 并观察治疗前后双眼视功能、眼位变化,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51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 经临床检查、测试等明确诊断。其中, 男26例, 女25例, 共102只眼;年龄2岁~9岁, 平均年龄 (5.98±1.02) 岁;屈光度≤+3.00的16眼, +3.00~+6.00DS 59眼, >+6.00DS 27眼;弱视程度:轻度31眼, 中度64眼, 重度7眼;排除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者。本研究患者家长均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查5 m、33 cm视力;应用裂隙灯, 眼底镜检查本组患者结膜、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检查眼球运动以及应用同视机、三棱镜+遮盖法检测眼位等;排除器质性病变。随后以1%阿托品眼膏涂抹患者双眼, 每日3次, 坚持用药1周后予以检影、综合验光仪验光, 全矫度数予以配镜。戴上全矫正眼镜30 d后复查其眼位变化;随后每隔1个月复查1次患者眼位、视力;3个月~6个月重复1次散瞳验光。依据检验结果, 以视力良好、无斜视原则调整眼镜度数。

1.3 观察指标

(1) 应用同视机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双眼视功能, 其分级标准如下:Ⅰ级是同时知觉;Ⅱ级是融合;Ⅲ级是立体视觉。 (2) 检测患者眼位变化, 统计其佩戴矫正眼镜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眼位全完矫正到正位者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双眼视功能变化

治疗前, 患者双眼视功能为Ⅰ级、Ⅱ级、Ⅲ级者比率是21.57%, 远低于治疗后的56.86% (P<0.05) 。见表1。

2.2 评估本组患者眼位变化

患者佩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 眼位完全矫正到位者28例, 占54.90%;6个月后完全矫正到位者37例, 占72.55%;12个月后完全矫正到位者51例, 占100.00%。

3 讨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属于眼科常见内斜视类型病症, 其好发于儿童时期, 包括高度、中度屈光不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起病时容易发现, 因而广大患儿来院就诊年龄普遍比较早。据分析,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致病原因是远视性屈光不正、融合功能较弱[1];此外还与遗传因素、神经反射以及肌肉解剖异常等相关。伴随患儿远视逐渐减小的生理性改变, 一些远视患者可在年长后可以不戴眼镜方式纠正其眼位[2]。

远视足矫为屈光度调节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常规方法, 要求医务人员去除患者调节因素所导致的内斜视, 即使用环戊酮麻痹睫状肌验光或者阿托品治疗, 并予以全屈光处方镜片予以矫正[3]。同时, 屈光度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年龄越小, 佩戴完全矫正眼镜的时间越长, 其眼位的回退率越高。因此,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确保患者长期佩戴全矫正眼镜, 不可自行摘除眼镜, 以免眼位回退;同时也可避免患者因非调节因素而进展成非调节性内斜视。据本组研究结果得知, 患者治疗后的双眼视功能为Ⅰ级、Ⅱ级、Ⅲ级者比率为56.86%, 远高于治疗前的21.57%;且治疗后12个月的眼位完全矫正比率高达100.00%, 充分证实了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积极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诊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中抽取51例作为研究对象, 予以远视足矫治疗, 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双眼视功能以及眼位变化。结果 治疗前, 本组患者双眼视功能为Ⅰ级、Ⅱ级、Ⅲ级者比率是21.57%, 远低于治疗后的56.86% (P<0.05) ;佩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 眼位完全矫正到位率54.90%, 6个月后为72.55%, 12个月后为100.00%。结论 远视足矫可促使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 改善其双眼视功能, 且正位率较高,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内斜视,屈光性,调节性,远视足矫,正视化

参考文献

[1]李佳, 颜建华.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8) :948-952.

[2]孔香云, 王利华, 马鲁新.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远视矫正后的散光变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12) :1429-1431.

[3]叶良, 章雪梅, 江龙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戴镜后的屈光演变[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2, 14 (2) :114-116.

小儿斜视勿忽视 篇2

小琪今年3岁,活泼可爱,但却有些小毛病。看书时总是歪着脖子,一开始妈妈觉得这只是孩子调皮的小习惯,就轻声制止,但不管妈妈怎么劝说,小琪的习惯都改不了。后来妈妈还发现小琪不能对物体的大小和距离进行正确判断。去医院就诊,专家诊断:“孩子右眼上斜肌麻痹,存在视力不正,所以看东西喜欢歪头,斜视又影响了立体视,所以他对物体的大小和距离无法准确判断,属于麻痹性斜视。”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歪脖子是斜视引起的。经过手术治疗,小琪不仅视力恢复了,歪脖子的习惯也没有了。

斜视俗称斜眼、斗鸡眼、对眼等。顾名思义,就是眼位置不正。用医学术语描述则是:眼的视轴发生偏斜,并且不能为双眼的融合机能克服。孩子斜视会有歪脖子、眯眼等表现,一般孩子5岁以前是斜视的高发期。

为什么小孩子容易发生斜视?

首先,这是由视力发展过程决定的。小孩子的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人眼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的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刺激,逐渐发育并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的融像,精确的融像立体视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5岁以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成斜视发生。

其次是先天异常。例如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以及纤维化,生产过程中损伤,遗传因素等等。

第三,眼球发育特点使孩子容易患斜视。由于孩子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其角膜以及晶体的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调节能力强,所以,孩子看清楚物体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内转产生过量的辐辏,容易引起斜视,这种内斜视称为调节性内斜视。

第四,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视,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会产生外斜视。

斜视只影响美观吗?

儿童时期出现的斜视应当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很多父母对斜视的危害认识不全面,觉得斜视的最大危害是影响美观,下面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斜视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破坏双眼视功能 斜视患儿不能双眼同时看东西,往往仅用一眼注视,除了不如正常人看物体开阔以外,更重要的是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不能准确分辨物体前后的距离,斜视患者不能从事诸如驾驶、测绘等需要立体视觉的工作,对孩子的未来会造成很多局限。

影响美观 内斜视俗称斗鸡眼,非常影响美观,孩子会遭到小朋友嘲笑,或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由此产生自卑、退缩和孤僻的性格,会影响孩子与人的交往。

形成弱视 斜视因经常单眼注视,会导致单眼用眼过度,使得视力低下,造成斜视性弱视。

引发斜颈及不良姿势 一些麻痹性斜视,由于眼肌麻痹,视物成双,为了克服复视,孩子会采用偏头、侧脸等头位来补偿,称为“代偿头位”,对孩子来说,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其全身骨骼发育畸形。

由此可见,斜视的危害远不止影响美观,为了避免上述的并发症,必须认真对待。

斜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多数情况下,发现孩子斜视后应当及早治疗和手术,一般在2岁以内手术,5岁前是矫正小儿斜视的最好时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斜视均需要手术治疗。比如调节性内斜视是由于远视未得到充分矫正,患者出现过强的调节,引起过强的集合,导致内斜视的发生,这种斜视不能手术治疗,而是要通过佩戴远视眼镜来治疗和矫正。

部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生半年内不能手术,可以给予佩戴三棱镜以便更好促进融像功能,促进立体视的发育。

因此,斜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手术的时机要根据具体的斜视类型及对双眼视功能破坏的程度进行分析,区别对待。当然也要提醒家长,手术治疗虽是斜视的重要方法,但临床中经常见到一些孩子手术后眼位非常好,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再次出现斜视的复发,因此对于一部分斜视,即使手术治疗也不是万能的,需要手术以及术后功能的训练同时进行。

专家提醒:判断真假斜视需到医院就诊

一些早期的斜视如间歇性斜视,外观上难以发现,但是这样的孩子往往会伴有强光下眯眼的现象,家长发现后,应当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一些家长经常因为自己的孩子“斗鸡眼”,怀疑孩子斜视,因此前来就诊。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这样的患儿经常是假性内斜视,也就是说孩子由于鼻梁和内眦发育不完善,内眦角经常有内眦赘皮,往往使眼睛内侧“白眼仁”少,形成内斜视的假象。这样的情况需要到医院面诊并随诊观察。通过面诊,如果发现孩子双眼的映光点均在瞳孔的中央,就不是真正的内斜视。

Q&A:开小夜灯不会引发斜视吗?

妈妈提问:宝贝出生至今,为方便照顾,我们都会整晚开一盏小夜灯,小夜灯在地面上放着,离小床大约1米,对孩子的视力发育是否有影响?

专家解答:小夜灯一般瓦数都很低,大多都是2瓦左右,5瓦以下。只要不开大灯,不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影响。在安装小夜灯时,尽量低于宝贝的床,这样既方便父母晚上照看宝贝,又不会对宝贝的睡眠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斜视患者 篇3

关键词:水平直肌,移位,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效果

在临床进行矫正共同性水平斜视的手术中, 会遇到一些患者拥有水平斜视且还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 并且未发生明显垂直肌的功能异常。通过分析研究, 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进行手术矫正水平斜同时对内外直肌行上、下移位, 从而实现同步矫正患者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的共同效果, 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次数与降低手术痛苦[1]。我院在对80例患者进行矫正时, 矫正其水平斜视的同时, 把水平直肌进行上下移位, 来矫正小角度的垂直斜视,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 (121只眼) , 男42例, 女38例, 年龄5~45岁, 平均年龄 (19.2±3.2) 岁, 共同性斜视71例, V型外斜者9例。行双眼手术的32例 (64只眼) , 单眼手术的39例 (39只眼) , 不伴有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的9例 (18只眼) 。水平斜视度为30°~80°, 垂直斜视度为5°~20°水平直肌的垂直位移范围是5~7 mm。

1.2 治疗方法

①一般检查:术前行常规检查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眼位、眼底, 裸眼与矫正视力, 采取三棱镜遮盖法和同视机法来检查眼位, 包括眼原在位和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对患者各眼位斜视度进行科学检测和评估, 排除麻痹性斜视。②手术治疗:在进行常规对内外直肌徙后或者缩短手术的同时, 把其附着点向上、下移位, 移位止端和角膜缘相平行, 通常在主斜眼做垂直的移位, 如果主斜眼为高位眼, 把附着点向下进行移位, 主斜眼为低位眼, 把附着点向上进行移位。手术移位量:对垂直斜度为5°~7°的患者垂直移位为5 mm, 对垂直斜度为8°~20°的患者, 垂直移位为6~7 mm。对于不伴有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患者, 把双眼的外直肌徙后, 并向外斜的V字开口的方向移位6~7 mm[2]。

1.3 疗效标准

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术后垂直度≤2°为满意, 术后垂直度≥3°~5°为欠矫。

2 结果

见表1。

所有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眼球运球运动异常进而垂直性或者旋转性的复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3 结论

当人体眼球保持处于原在位时, 由于眼睛内、外直肌肌肉作用的平面和视轴相一致, 其水平直肌作用比较趋向单一水平作用, 若水平直肌肌止端沿着垂直方向进行移位, 那么肌肉作用的平面和视轴就不再一致, 很可能会改变眼睛移位肌肉正常作用。

通常认为由于水平直肌的附着点异常, 会导致一定程度垂直斜视, 如进行手术把内、外直肌的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 也能产生或者减少眼睛垂直斜视, 由于眼外肌作用是由肌肉牵引的方向和视轴所成的角度决定, 当眼睛水平直肌的附着点移位之后, 肌肉牵引方向不再和视轴位于同一平面, 产生了一定的夹角, 这时的内、外直肌不仅有内转向的作用, 还能有一定上下转作用。向上移位能够加强上转的作用来矫正下斜视, 向下移位能够加强下转的作用来矫正上斜视, 而且其移位量越大, 矫正的垂直斜视作用越强[3]。我院的80例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 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 (5.82±0.68) °, 治疗效果很好, 28例的垂直斜度8°~20°, 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 (7.13±0.86) °, 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 欠矫。对于垂直度>20°的患者无法完全矫正, 要另选其他手术, 水平直肌进行垂直移位对矫正垂直斜视作用上有一定局限性。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 其垂直斜度为8°~20°, 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 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手术简单容易操作。

因为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改变了视轴和肌肉之间的夹角, 在产生上、下转的作用时, 还可能产生旋转作用。相关的研究提到V型斜视在进行手术中, 单眼水平直肌的垂直位移不会使旋转斜视出现, 可能和其垂直移位量比较小有关, 因此在小角度垂直斜视中, 不用担忧水平直肌垂直移位可能带来旋转斜视而产生不适感[4]。

总之水平肌移位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度数垂直斜视和不伴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 经过临床应用, 效果良好, 水平直肌肉移位量都在5 mm以上,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非常明显, 而且安全可靠, 值得在医学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夕, 牛兰俊.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 26 (11) :1247.

[2]吴河坪.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 2010, 42 (10) :883-884.

[3]龚淑贤, 戴鸿斌, 黄华林, 等.应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18 (18) :99-102.

[4]Roma no PE.T he dow n slde of[too much]f reedom a nd liberty:chans.Plus V-exotropla, screening in France, slipped muscles, a new test for torsion[J].Binocul Vis Strabismus Q, 2004, 3 (2) :542-543.

[5]余新平, 麦光焕, 余焕云, 等.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J].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 (7) :585-589.

孩子斜视会造成弱视吗? 篇4

孩子斜视还会造成弱视吗?那么,弱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儿童弱视要早治

孩子看东西喜欢眯眼,你千万不要简单认为这是"近视",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弱视的征兆。许多孩子的"弱视"被轻易认为是"近视",往往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临床上有许多患有斜视的孩子,而斜视眼很容易患重度弱视。

弱视不等于近视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它是指眼部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低于0.8。

很多家长误以为视力不良就是近视,其实近视和弱视是两个概念。近视往往多发于学龄期和青少年,且大多数孩子矫正视力正常;而弱视多见于学龄前,看远看近视力都不好。弱视不仅使儿童视力低下,还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

年龄越小越好治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一般认为在7岁前),视功能尚有一定可塑性,所以要在早期发现弱视,最好是学龄前发现并及时治疗。

通过儿童医院眼科数万例病例观察,3-5岁治疗是最佳时间,不仅费用低,治愈率也很高,达到80~90%以上;而在10~12岁再进行治疗,治愈率只有20~30%。弱视治疗是个长期过程,一般需要1~3年。如果查出弱视,父母和医生要密切配合,定期(一般是1~2个月)随访一次为佳。

可疑迹象要早发现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电视时喜欢坐得很近,或眯起眼睛,歪着头看电视,就要警惕存在弱视的可能。斜视的孩子最容易患弱视,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视力筛查,在2~4岁时进行视力、眼位的屈光检查。幼儿园应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早期发现弱视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进行筛查,可在孩子3岁左右去医院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斜视与弱视是“孪生兄弟”

斜视是一种儿童多发的眼病,斜视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先天性内斜视,间歇性性外斜视等等,斜视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我们临床上观察,患有斜视的孩子很大比例都同时伴有弱视,内斜视最容易容易造成孩子的弱视,多多就是一个内斜视造成重度弱视的典型例子,李奶奶的观点是不对的,家长发现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并治疗弱视 ,否则就会想多多一样,丧失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

弱视治疗学问多

佩戴眼镜 弱视儿童多伴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佩戴适合的眼镜,可以促进视觉发育,这是治疗弱视的首要措施。

专家提示:儿童配镜的度数和验光的度数要参照孩子年龄、调节麻痹所用药物、有无斜视等综合因素来判断,有时还需要佩戴治疗性的眼镜.

治疗原发病 对由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和上睑下垂等引起的弱视,应该积极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这些眼病.

专家提示:斜视,白内障,上睑下垂治愈以后,还需要及时给孩子验光确定是否戴镜。特别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需要用眼镜来解决看远看近的调节问题,终身戴镜。

眼罩遮盖 要用眼罩遮盖孩子视力好的眼睛,能令孩子多用视力较差的那只眼睛,促进弱视眼睛的发育。

斜视患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病人40例 (80眼) 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侧斜视, 术前检查可知40人均无立体视功能。其中男性患者23名, 女性患者17名。共同性外斜视患者33人, 斜视度﹣9△~﹣102△共同性内斜视患者7人, 斜视度+40△~+105△。患者年龄分布: <14周岁者9人, 14岁~18岁者16人, >18岁者15人。40名患者平均年龄 (23.6±16.9) 岁。40名患者平均病程5-术前检查:29名患者存在屈光不正, 21名患者存在弱视, 2名患者检查有眼球震颤症状。术前检查15名患者存在垂直斜视, 但因垂直斜视度未达手术矫正水平, 均未在本次手术中做出处理。

1.2 方法

相关检查包括双眼视力的测定、阿托品散瞳后测定屈光度、立体视功能的测定、裂隙镜检查结膜、眼底镜检查眼底状况;检查双眼外肌肌肉功能, 检查双眼眼球运动状况;对眼位的检查包括:使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测定6cm和33cm的斜视角、角膜映光法。

手术前3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滴眼液, 普南扑灵滴眼液, 托百士滴眼液, 每日2~3次。考虑到儿童患者手术配合度低, 为便于手术操作, <14周岁的儿童手术时麻醉方法选择为经气管插管全麻, 配合局部浸润麻醉。其余患者首选局部浸润麻醉, 以便术中要求患者坐起调整矫正程度。

手术中使用在德国ZEISS一S88眼科显微镜, 放大4~5倍[1], 患者仰卧位, 头面部常规消毒普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选用2%利多卡因配合0.75%布比卡因, 二者按照1:1比例混合。局麻患者先使用奥布卡因点眼, 后行结膜面及结膜下眼肌的浸润麻醉。本文所有病例均采用结膜面Parks切口。经典的切口部位为:内直肌手术时切口为鼻下方距角膜缘约5mm处, 做一弧状切口, 一般应与角膜缘平行;行外直肌手术时则选择颞下方距角膜缘约7mm处, 切口形状与走向同内直肌手术。使用显微镜时, 结膜切口可不必过长, 约5mm, 位于穹窿结膜处, 平行于睑缘。眼科剪剪开Tenons囊至巩膜层, 注意保护角膜及眼球。充分暴露术野, 确认并使用长斜视钩固定眼直肌, 动作需轻柔, 避免过度牵拉肌肉。纤维剪行前、后Tenons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离。根据术前各项测量机估算, 行内直肌或外直肌的缩短手术或后徙手术。在处理内直肌时, 后徙不超过5mm;外直肌后徙不超过8mm。本文所有患者矫正手术量均参照以上标准进行调整, 40名患者的手术均处于上述范围内。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 用6薇乔线行肌肉双套环缝合[2]。必要时可要求患者 (局麻手术者) 坐起, 观察并调整眼位至理想的正位状态。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有齿镊调整结膜切口至对合满意, 一般无需额外缝合, 以防因缝线引起结膜刺激症状、导致疤痕增生, 而且, 有案例报道, 过于强调结膜切口的紧密缝合, 存在因术后引流不畅导致的结膜下囊肿。眼部涂红霉素眼膏, 术毕。

术后3d常规应用抗生素眼膏或滴眼液以预防感染, 配合术区清洁换药。内斜视患者术后不应过早进行辐辏试验, 以免眼位改变。外斜视患者数后第二天即可进行辐辏试验的训练, 以利于眼位固定和恢复。

1.3 评价标准

手术后3个月时评价患者眼位与术前设定正位相比是否具有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处理。涉及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术后1周内复诊, 部分患者存在复视, 均于术后1个月内自行恢复, 未做特殊处理。所有患者未见切口愈合障碍或疤痕增生、结膜下囊肿、眼前节缺血综合征、巩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双侧眼球运动正常。3个月后测量双眼眼位达到手术前所预定正位者共30人, 治愈率为75.0%。其中外斜视患者27人, 占外斜视患者的81.8%;内斜视患者3人, 占内斜视患者的42.9%。以上患者均在第一眼位获得理想眼位[4], 术后检测斜视角度均<±10△。5名患者 (4名外斜视患者, 1名内斜视患者) 手术有效。术后检测斜视角度处于±10△-±20△间。另5名患者手术无效。手术总有效率为87.5%, 外斜视矫正效果优于内斜视, 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存在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后佩戴眼镜进行矫正。

3 讨论

斜视为眼科常见疾病, 发病机制与眼肌发育不良、支配眼肌的相关神经退化等因素有关[3]。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矫正, 年龄越小手术效果越好, 本文治愈的30名患者平均年龄15.5岁, 5名手术无效的患者平均年龄27.1岁。以往手术治疗多不借助显微器械, 单纯靠肉眼直视操作。术中因视野不清晰, 操作空间狭小, 容易造成误伤周围组织、巩膜穿孔、肌肉断段吻合差、缝合不牢固等并发症。而且由于术中反复确认解剖层次及结构, 对眼部肌肉及软组织损伤较大, 术后多见结膜红肿炎症, 充血严重, 部分患者反映眼部异物感或刺激明显, 导致恢复期延长。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也不利于医师在术后早期对术后效果做出正确判断。本文的40例患者均选择显微镜下采用结膜面Parks切口进行矫正手术, 医师可根据需求自行调节放大倍数, 保证术野清晰。与单纯肉眼操作相比, 采用显微镜的优势在于, 第一, 在很小的切口范围内即可进行操作, 且精确度高, 在吻合肌肉断端和其他缝合时, 可更为清晰地观察到肌肉及其周围组织的位置状态, 使缝合的准确度更高, 可以更好地恢复各部分的解剖层次及形态。第二, 在进行分离操作时对各个层次的辨别更为清楚, 行肌肉分离时, 可以保证相关腱膜的完整, 减少了术中出血, 防止术后粘连、增生的形成, 也可防止因术野不清暴露不彻底所导致的误伤及巩膜损伤, 不仅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也可缩短术后恢复期。而且恢复后切口无外露可能, 更为隐蔽。本文病例回访显示, 无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 无切口疤痕增生, 术后眼部功能多有不同程度恢复。因此, 在对青少年患者进行斜视矫正手术时,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选择在显微镜下精确手术, 不仅有效矫正斜视, 还兼具美容效果, 使患者恢复眼部功能的同时, 重拾自信。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显微镜进行水平共同性斜视的矫正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病人40例 (80眼) 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结果: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未见切口愈合障碍或疤痕增生。3个月后测量双眼眼位达到手术前所预定正位者外斜视患者27人, 占外斜视患者的81.8%;内斜视患者3人, 占内斜视患者的42.9%。手术总有效率为75.0%。患者眼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应用显微镜进行水平共同性斜视的矫正手术, 术后疤痕不明显, 且并发症少, 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斜视,矫正手术,Parks

参考文献

[1]王雅坤, 解正高, 王虹.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6) :448.

[2]刘璐, 王健英.水平性斜视手术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09, 49 (33) :98.

对于儿童弱视、斜视的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弱视斜视儿童为我院门诊患者, 年龄3~12岁。

3~6岁80例, 7~10岁30例, 11~12岁10例, 男78例, 女42例, 计120例。弱视斜视诊断标准、疗效评价均按一九八七年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绷带规定。

1.2

患者经裸眼视力检查后, 全部用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检影验光, 裂隙灯检查, 眼底检查, 斜视度检查, 确诊为弱视斜视患者进行治疗。

1.3 治疗方法

弱视治疗仪每日二次, 每次15 min, 5岁以下儿童要求遮盖健眼, 强迫弱视眼注视, 每3 d放开一次, 要求家长配合, 指导患者穿珠子、穿针、拼彩色图片。5岁以上儿童要求检影验光后, 每天坚持戴眼镜, 布置精细家庭作业, 红光闪烁等辅助治疗, 每二周复查一次, 治疗3个月后全面检查。

2 结果

以对数远视力表为准, 提高二行者及二行以上, 但<1.0者为显效, 提高至1.0者为治愈, 提高不足二行者为无效, 总治愈率为75.8%, 3~6岁组治愈74例, 占92.5%, 显效6例。7~10岁组治愈17例, 占56.7%, 显效12例, 无效1例, 11~12岁组显效4例, 无效6例。

3 讨论弱视斜视是儿童发痛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眼病。

儿童发病率高, 对视力影响较大。弱视的主要原因包括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屈光状况等有一定关系。通过抽查治疗中, 笔者发现3岁1岁为弱视最佳治疗时间, 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而7~10岁儿童治愈率差, 11~12岁儿童弱视很难有机会治愈。如何及早发现儿童弱视是很关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1岁的幼儿具有固视能力, 能失细的棉线, 眼球能追随观看地上爬行的小虫, 用玩具逗孩子时他的小手会跟着去拿。到2岁时, 幼儿对电视和天上的飞机及小鸟都有兴趣, 走路能主动躲开障碍物。儿童达3岁后能辨认细小的物体, 视力达0.6。家长要进行自我判断, 如有明显差异应带幼儿到医院检查。有的儿童单眼弱视, 平时正常眼视物, 不易被发现异常, 家长应在不同时期用交替遮盖眼的方法观察左右眼的反应, 只要能及早发现都有治愈的希望, 所以要提倡早发现、早治疗[1]。作为眼科医师有责任大力宣传有关弱视斜视预防知识, 让家长和幼儿园及小学老师能普及这方面知识, 早期发现与眼科医师联系, 及时得到治疗。减少儿童弱视斜视的发生, 让广大的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参考文献

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的疗效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行斜视矫正术的53例患者, 其中男25例, 女28例;手术时年龄1.5~10岁, 平均 (8.6±2.3) 岁;术前诊断先天性内斜视15例, 非调节性内斜视13例,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7例, 高AC/A型内斜视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年龄、术前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斜视矫正术后行视觉训练, 包括抗单眼抑制、集合功能及外转功能训练, 对照组术后仅定期到院复诊, 未开展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1.2.1 抗单眼抑制训练

采用“铅笔-手电筒”训练法, 将一支铅笔放于双眼正前方25~30 cm处, 手电筒放于双眼正前方50~60 cm处, 双眼同时注视笔尖时, 若感觉笔尖后有两盏手电筒灯光, 提示消除单眼抑制。但若未有上述感觉, 可叮嘱患者眨眼睛、上下左右晃动笔尖或手电筒, 若仍未感觉有两盏灯, 应挂窗帘调暗室内光线, 或带红绿眼镜。若有上述感觉, 应保持状态30 s, 待休息30 s后再重复上述训练方法, 每日2次, 每次训练10 min。

1.2.2 集合功能训练

取一支铅笔, 拿至一手臂远的距离, 并在笔后方放置一杯子等物件, 双眼共同注视笔尖, 使笔尖由双眼远处慢慢移至双眼近处, 双眼眼球为保持双眼视网膜对应, 会产生内转反应, 以此训练双眼眼球内传功能。训练期间, 若患者双眼注视笔尖时, 感觉有一个笔尖, 两个杯子 (重影状态) , 可慢慢向前移动至双眼前5 cm左右, 期间双眼始终保持同时注视笔尖, 待重影状态消失后, 再慢慢移向远处, 反复上述动作, 每日2次, 每次10 min。若感觉不到杯子重影, 可叮嘱患者眨眼睛、上下左右晃动笔尖, 若仍未有杯子重影感觉, 则改为“铅笔—手电筒”抗单眼抑制训练法。

1.2.3 外转功能训练

取一支铅笔, 先放于双眼前25 cm左右, 双眼共同注视笔尖, 在笔尖后放置一杯子等物件, 待感觉有一个笔尖, 两个杯子 (重影状态) 时, 保持重影状态并缓缓将笔尖移向一手臂远的位置, 双眼眼球为保持双眼视网膜对应, 会产生外转反应, 以此训练患者看远时双眼注视功能。训练期间若移动笔尖时, 重影感觉消失, 可叮嘱患者通过眨眼睛、上下左右晃动笔尖, 反复上述动作, 每日2次, 每次10 min。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三棱镜、线状镜, 分别在术后3周、6周、8周,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情况。其中, 4△三棱镜试验可检查两眼中心凹有无融合功能, Bagolini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

2 结果

两组于术后3周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但术后第6和第8周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斜视矫正术后常并发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尽管斜视眼位已得以矫正, 但术后可能出现明显的复视等视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矫正术后仍需建立良好的双眼同时视功能。有相关医学文献报道, 斜视矫正术后, 其双眼视觉恢复常于1个月内趋于稳定, 术后应早期开展双眼视觉训练, 以此达到理想的双眼视觉恢复效果。术后应早期开展视觉训练, 有利于保障手术预后质量, 保持患者术后双眼正位, 为进一步建立术后更为复杂的双眼视功能做前期铺垫[2]。

斜视矫正术后, 若两眼的视网膜像相差超过5%时, 大脑对每个眼睛图像进行处理整合后不能将两眼所接受到的物像融合成单一的物像, 则可能会产生单眼抑制。本研究对术后患者首先采用“铅笔—手电筒”法进行抗单眼抑制训练, 待解除单眼抑制后, 则进一步开展集合功能和外转功能训练, 以此训练眼部肌肉, 使双眼可完成异向运动, 维持正常双眼单视[3]。本研究中术后第6周和第8周, 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斜视矫正术后早期开展视觉训练, 可有利于促进术后建立双眼视功能, 保证手术质量, 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斜视矫正术后行视觉训练, 对照组术后仅定期到院复诊, 未开展视觉训练, 术后3周、6周、8周,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情况。结果 术后第3周, 两组比较无差异, 但术后第6周和第8周, 观察组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 斜视矫正术后早期开展视觉训练, 可有利于促进术后建立双眼视功能, 保证手术质量, 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斜视,矫正术,术后,视觉训练

参考文献

[1]马琳.斜视性弱视96例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3) :127-129.

[2]金丽英, 刘钊.斜视术后并发复视555例临床分析[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1, 3 (2) :120-122.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麻痹性斜视患者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6岁;病程<2周10例,2~6周38例,>6周4例;外直肌麻痹者26例,上直肌麻痹者10例,上斜肌麻痹者8例,下斜肌麻痹者5例,动眼神经麻痹者3例;高血压者21例,糖尿病者1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2例,外伤者7例。诊断标准为眼位偏斜,活动受限,复视,部分患者伴有头晕目眩及恶心、呕吐,并通过CT及彩超检查除外其他脏器病变。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麻痹肌肉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同时口服甲钴胺分散片等药物以营养神经,10 d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取穴睛明、球后、承泣、太阳、风池、合谷、肝俞、脾俞、足三里等,外直肌麻痹加瞳子髎、外直肌,上直肌麻痹加上明,留针20~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眼位正常,眼球运动灵活,复视消失;显效:眼位正常,眼球各项运动到位,存在间歇性复视;有效:眼位正常,眼球运动部分受限,复像距离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57岁,2014年5月6日来诊。2 d前出现双眼视物重影,双眼视力0.8,眼底:视盘色正常,边界清,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迹可见,黄斑区中心凹反光存在。复视检查:垂直复像,左侧外下方分离最大,当日拒绝治疗,次日来诊,左眼上睑下垂,睑裂消失,左眼外斜,向上、下、内转动受限,瞳孔较对侧大,头CT正常。取穴睛明、承泣、球后、上明、阳白透鱼腰、透眉、太阳、风池、头维、合谷、三阴交、申脉、照海等,治疗1个疗程后,左眼可部分抬起,眼位及眼球运动无变化;治疗2个疗程后,左眼睑可完全抬起,眼球运动部分受限,复视检查显示复像距离缩小;继续治疗5 d后,眼部症状完全缓解,15 d后来诊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麻痹性斜视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一般以扩张血管、能量合剂、激素、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病程长,疗效缓慢,若6个月左右无法恢复,大多采取手术治疗。在此病的治疗上,中医有其独到之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五十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说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同时也说明五脏六腑的精气是依靠经络为之贯通,并通过经络的运行才能上注于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结合五轮学说,可以得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肉轮—眼胞,属脾;血轮—两眦,属心;气轮—白睛,属肺;风轮—黑睛,属肝;水轮—瞳仁,属肾。麻痹性斜视病位在眼外肌,与五脏的功能失调有很大的关系[3]。针灸治疗可以激发经气运行至眼,改善眼球及其周围组织的气血运行,疏通眼部络脉,又能通过经络之气的传导作用,从阳引阴,引导阴精上行,使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输于目,补益脏腑治其本,促进眼外肌功能的恢复,并能巩固其根本,防止复发,是一种既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必将在今后的眼科临床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研究内容基本一致,以此说明,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更有效。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更有效,且操作简单、安全,不易复发,在今后的眼科临床诊疗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刺对麻痹性斜视的治疗优势。方法 麻痹性斜视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更有效,且操作简单、安全,不易复发,在今后的眼科临床诊疗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针刺,麻痹性斜视,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庞国龙,孙河.针刺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22-23.

[2]张芬萍,杨继若,白晶梅.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观察.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20(3):133-135.

儿童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等 篇9

婴幼儿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6个月以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单眼性恒定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外斜视儿童应早期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有负镜治疗,辐辏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达不到治愈目的。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本病在4~6岁手术最佳。

双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证明戴镜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斜视度很小且经常有变动的间歇性斜视暂缓手术,观察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视度逐渐加大再手术也不迟。

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治疗。)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防止术后无双眼视控制而变成外斜视或外斜复发。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有代偿头位的儿童应在3岁左右就手术矫正,而后天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则应尽力寻找病因,配合药物治疗,经半年治疗无效者方可考虑手术。

产房趣事张春涛

我是高龄产妇,临近预产期时,检查的医生就告诫我说:“别等着自己生了,剖吧,提前十天就给你安排住院。”可临预产期还有十九天,羊水就破了,一大早,就进了急诊室,等到下午一点钟才进了手术室,没办法,床位紧张呀!

斜视患者 篇10

关键词:交替性斜视,眼位矫正,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交替性斜视180例临床分析

徐珊容1李元朝2

(1深圳市博爱医院, 广东深圳518100) (2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广东深圳518133)

【摘要】目的探讨交替性斜视的手术设计、手术量的确定及其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量分别进行手术, 比较术后患者眼位矫正、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交替性外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102例患者中术前62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4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术后4例无辐臻功能,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8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 辅以单眼内直肌缩短术, 其眼球外转均达到外毗角。交替性内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78例患者中术前38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0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 双眼能协调运动, 无复视、斜视感;3例患者术后矫正不足,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所选患者中56例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但融像测定显示有抑制现象出现。结论交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时, 评估手术量, 选择合宜的手术方式, 利于术后眼位矫正, 促进术后双眼视功能的较佳恢复。

【关键词】交替性斜视眼位矫正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斜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近3%。当前, 斜视的分类方法颇多, 尚不完善, 有按融合功能分类法 (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恒定性斜视) 、按斜视角有无变化及眼球运动分类法 (分为共同性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 、按注视性质分类法 (分为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 、按发病年龄分类法 (分为先天性斜视、获得性斜视) 、按偏斜方向分类法 (分为水平斜视包括内斜视、外斜视, 垂直斜视, 旋转斜视及混合型斜视) [1]。斜视高发于儿童, 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 还影响外观, 给自我认同造成一定的压力。严重的患者立体视觉发育不佳, 而进行精细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立体视觉, 因此斜视对患者今后的学习就业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影响。斜视患者仅单眼注视, 长期持续则另一眼易出现废用性功能下降甚至停止发育, 部分患者终身不能恢复, 儿童患者还可影响骨骼及面部发育。目前斜视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也有多种选择, 原则上应同时达到眼位矫正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2]。本文对我院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探讨交替性斜视的手术设计、手术量的确定及临床疗效, 为今后交替性斜视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 男96例, 女84例, 年龄在6岁~48岁之间, 其中交替性外斜视患者102例, 交替

作者简介:徐珊容, 女, 本科, 主治医师。

性内斜视患者78例, 内斜15°~50°, 外斜>40°。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不相同, 其裸眼或者矫正后视力大于等于1.0, 手术前后患者均行遮盖试验明确斜视状态, 用三梭镜及角膜映光法测定眼位, 利用同视机检测双眼视神经功能。所有患者顺利进行手术, 并随访1年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2.1. 1 遮盖试验

遮盖-去遮盖试验 (cover-uncover test) :患者注视眼前目标, 遮盖一只眼, 后快速去除遮盖, 观察两眼转动情况,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只眼。若遮盖前有一眼为偏斜位, 另一眼为正位, 则无论遮盖任何一眼, 以未遮盖眼作为注视眼, 当去除遮盖物时, 观察两眼均不转动, 此为交替性斜视[3]。

1.2.1. 2 三棱镜法

患者以一眼注视目标, 于斜眼前放置三棱镜, 测定距离33 cm及6 m时患者戴棱镜与不戴棱镜的斜视角度数。棱镜度 (prismaticdiopter) 是测量眼球偏斜角的指标, 一棱镜度 (△) 即是指光线在1 m距离时眼睛偏斜1 cm。

1.2.1. 3 角膜映光法 (Hirschberg法)

测定斜视角最常用的方法是角膜映光法, 具体步骤为在距离患者33 cm处放置手电光, 让患者注视, 测试者坐于患者对面, 观察患者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变化情况。如果反光点位于瞳孔缘者, 则斜视角约10°~15°;如反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的中点时, 则斜视角约为25°~30°;如反光点位于角膜缘时则斜视角约为45°。

1.2.1. 4 同视机检查法

将同视机的知觉图片分别放入其画片筒中, 先将健眼镜筒置于“0”位置, 然后转动斜视眼镜筒, 使两个画片重叠, 此时从同视机上读出的度数即为患者的主观斜视角, 可用弧度或三棱镜度表示。交替开关每侧画片后的灯, 并移动镜筒, 使其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 当两眼不动时, 此时同视机上的读数为客观斜视角。

本组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中交替性外斜视102例, 交替性内斜视78例。临床一般交替性外斜视较常见, 且无自觉症状, 其中儿童在感冒发热后较易出现, 成人在劳累及情绪波动时易出现。

1.2.2 手术方式

1.2.2. 1 交替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方式

交替性外斜视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分开过强型、辐辏不全及基本型。术前检查斜视角和双眼视功能, 通过三梭镜加遮盖法测6 m远距离斜视度, 采用双眼外直肌超常量等量后徙术, 对于少数术后残留的外斜度加做内直肌缩短术, 其中有辐辏功能的患者手术量分配外直肌后徙量要小, 反之其外直肌后徙量要大。按照既往临床经验, 外直肌后徙量最小到8 mm, 一般不能超过13 mm, 外直肌后徙1 mm, 在手术量计算中角度为2.5°。

1.2.2. 2 交替性内斜视患者的手术方式

术前准备, 测定患者裸眼视力, 检测有无屈光不正, 测定肌力, 测定斜视角, 测定融像范围并进行牵引试验明确有无复像出现。交替性内斜视不受调节、注视距离的影响,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未达成共识, 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双眼正位及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 斜视矫正应早期进行, 一般在2岁之间进行矫正手术, 对于双眼视力恢复效果较好。具体手术设计为:斜视角超过15°患者, 采用双眼内直肌后退, 辅以外直肌缩短术, 一般手术量考虑内直肌后退3 mm~5 mm, 外直肌缩短3 mm~10 mm;斜视角15°以内患者, 采用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即可, 手术量在5.5 mm。此外, 如患者有近视, 则手术量分配在近视眼的内外直肌, 并且依据现有度数决定适当的手术量。总之, 手术量要分配在两只眼睛上, 进行全矫正, 仅术后残留度数辅以外直肌缩短术, 患者有屈光不正, 则需通过配镜矫正, 并且治疗弱视。

1.3 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疗效:双眼视功能, 治愈为主觉无复视感, 双眼能协调运动, 无斜视出现, 且隐斜计测定中斜度小于3△;融像测定无抑制现象出现。外观, 治愈为在近距离或远距离注视时, 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且隐斜计测定中斜度小于5△, 融像测定显示有抑制现象出现;改善, 残存5°以内的斜角度数;失败, 残留5°以上斜视角或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 交替性外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102例患者中术前62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4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 且无复视、斜视感出现, 融像测定, 无抑制现象出现;4例治疗效果欠佳,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所有患者中84例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且斜度小于5△。交替性内斜视患者疗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到术前水平, 78例患者中术前38例无立体视觉的患者经过术后视功能训练, 20例恢复立体视觉功能, 双眼能协调运动, 无复视、斜视感;3例患者术后矫正不足, 残留5°以上斜视角, 其余患者均矫正到位;所选患者中56例外观上无明显斜视出现, 但融像测定显示有抑制现象出现。

3 讨论

斜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且好发于儿童, 影响视力及外观, 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危害, 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大量报道显示, 斜视是影响人类双眼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斜视患者眼轴不平行, 必然导致双眼视觉混乱、复视等视功能改变, 长期作用导致单眼的视网膜发生异常, 出现黄斑抑制等情况。斜视的本质是双眼视觉的破坏, 致立体视觉障碍, 其不仅是外观美容上的问题, 更是一种眼科的疾病表现, 斜视的治疗原则即恢复双眼视功能, 矫正眼位。本文从斜视的分类、斜视手术治疗方法、手术量及临床疗效方面对180例交替性斜视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以期探讨交替性斜视的手术治疗。

3.1 斜视类型

斜视的分类复杂, 各地斜视筛查方法不统一, 因此其分类尚不完善,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五类, 即根据融合功能不同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恒定性斜视;根据斜视角有无变化及眼球运动分为共同性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根据注视性质分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斜视、获得性斜视;按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 (包括内斜视、外斜视) 、垂直斜视、旋转斜视及混合型斜视。本文主要研究交替性斜视, 按照注视性质划分, 所谓交替性, 是因为患者在看不同距离的物像时, 发生斜视的眼睛不同, 哪只眼睛不适应这个距离, 哪只眼睛就会发生偏斜。而一般的斜视患者只是某一只眼睛的持久性偏斜, 这是其的不同之处。其中按照斜视的方向分为交替性外斜视和交替性内斜视, 临床一般交替性外斜视较常见, 且无自觉症状, 一般儿童在感冒发热后出现, 成人在劳累及情绪波动时会出现。考虑原因可能为内斜视、外斜视形成病因不同, 内斜视患者手术之外的综合保守治疗更为多见且有效, 故采用手术治疗的内斜视患者较外斜视患者为少[4]。诸多关于斜视手术的病例资料, 也明确提示外斜视患者的比例大于内斜视。

3.2 交替性斜视的手术设计

3.2.1 手术时间的选择

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 要依据具体的病情而决定。斜视手术可以在任一年龄阶段实施, 多数学者主张在1岁~2岁进行斜视手术较佳, 能达到最好的视功能恢复。斜视手术时间选择上不能做机械性的规定, 对于麻痹性斜视或者先天性非调节性斜视患者, 如果不能转变为交替性斜视, 则主张早期进行手术矫正;调节性或部分调节性斜视患者, 主张先配镜矫正屈光异常, 随访3个月左右视情况再实施手术;两眼视功能较差, 视网膜有异常对应的斜视患者, 主张早期进行斜视矫正, 且矫正术后辅以视功能训练, 可以增加疗效。

3.2.2 手术肌肉的选择

手术肌肉的选择亦应根据交替性斜视的具体类型加以明确, 内斜视中, 辐辏过强即远距离斜视度小于近距离斜视度时, 采用内直肌后退术为主, 若残存斜视角, 矫正不全则加以单眼外直肌缩短术;分开功能不足时即近距离斜视度小于远距离斜视度时, 以双眼外直肌缩短为主, 如若残存斜视角, 矫正不全则加以内直肌后退术。外斜视中, 分开功能过强型即近距离斜视度小于远距离斜视度, 采用双眼外直肌后退术为主, 辅以内直肌缩短术;辐辏不足型即远距离斜视度小于近距离斜视度时, 以双眼内直肌缩短为主, 辅以外直肌后退术。交替性内斜视, 其中双眼外转功能障碍, 应先行双眼外直肌缩短术, 矫正不全则行单眼内直肌后退术, 斜视度较小时手术可单眼进行, 斜视度较大时手术量应分配在双眼。如果有因眼部肌肉纤维化或与筋膜异常联系, 导致双眼运动时肌肉无力, 此时不适宜行肌肉缩短术, 应减退拮抗肌肉。在6岁以内儿童斜视患者中, 宜术前利用健眼遮盖法, 通过两眼的交替使用, 促使两眼视力平衡, 再行双眼对称性手术。

3.2.3 手术量的评估

斜视手术过程影响因素较多, 手术量的选择单靠公式计算不妥, 相关指标诸如斜视角本身就难以精确测定。术前应先考虑手术肌肉的选择, 并评估大概的缩短量及后退量。目前较佳的定量方法是在确定术前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术中、术终的矫正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综合大量研究报道, 提示按照内斜视度数的大小进行手术量的评估较佳。具体为斜视小于15°者, 内直肌后退约在3 mm~5mm, 外直肌缩短约在2 mm~3 mm;斜视在15°~25°之间者, 内直肌后退约在4 mm~6 mm, 外直肌缩短约在5 mm;斜视在25°~30°之间者, 内直肌后退约在6 mm~8 mm, 外直肌缩短约在5 mm~7 mm;斜视超过30°者, 应先对斜视眼行矫正术, 术后残存斜视角分配给另一眼。

交替性外斜视的术后效果较差, 同内斜视相比, 其内直肌缩短及外直肌后退效果均不佳。故临床手术中, 考虑外直肌后退量加大, 超过内直肌, 实施超常量后退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虽然其术后对眼球外转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通过头位的旋转即可弥补。关于外斜视的最大后退及缩短量的研究层出不穷, 诸多具体的手术量, 均可作为参考, 但是理想的方式是通过分段观察, 设定手术量[5]。

综上所述, 交替性斜视手术应综合考虑斜视分型, 依据术前的双眼斜视角、双眼视功能情况以及术中、术终的矫正度数观察等情况, 达到较佳的眼位矫正及双眼视功能恢复, 尽量使患者在术后能获得正常或较好的立体视觉, 利于工作生活中进行精细的活动。此外, 儿童斜视的预防也较为重要, 在临床诊断治疗斜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家长、学校对于儿童眼保护工作一定要有所关注并给予重视, 防患于未然, 从根本上避免斜视对儿童带来的身心危害, 保证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翠芳, 安晶.眼斜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4) :88-89.

[2]牛兰俊.斜视新概念[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40-41.

[3]金丽英, 刘钊, 彭静.3580例斜视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9, 17 (2) :59-62.

[4]杜宇.儿童内斜视矫正术后双眼单视建立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 2012.

上一篇:文体广新下一篇:艺术创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