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患者

2024-10-16

出院患者(精选12篇)

出院患者 篇1

1 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存在问题

随访工作以前一直是由出入院处独自开展,对出院病人放发满意度调查表,由病人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填写,再由行政部门收集分析,这样做的问题:①出院病人家属忙于办出院手续,对所填内容不能认真考虑,嫌麻烦,敷衍了事,提供信息不准确;②出院病人多时,增加病人办理等待时间;③不能提供出院后康复方面的信息。

2 HCS的实施过程

随访平台利用各种成熟的通讯联络工具,搭建便捷的患者随访桥梁。该随访平台为医院提供全面的患者随访管理,完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转变,其最终目标为“完善医院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病人流失率”(见图1)。

3 我院HCS的特点

⑴ 从医院HIS中提取出出院病人相关信息,通过相关数据接口,导入到HCS中,为了即时获得出院病人的信息,我们采取了数据库后台操作方式,由作业提取前一天的出院病人信息自动导入,从而做到即时、准确、迅速。

⑵ 为了医院HIS的安全性,我们采用MODEM方式接入Internet,只拨打指定的号码。

⑶ 随访的病人设有三种状态:用①未访问;②访问未成功;③访问成功来标识。刚导入的病人都是“未访问”状态,通过随访以后,可以变成“访问未成功”或“访问成功”状态,且“访问未成功”的病人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再次随访。

⑷根据需要,主要针对医德医风、医师服务态度、康复情况、伙食质量、护理技术操作、总体感受、医疗技术、护士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治疗效果、辅诊人员态度。随访记录又分为接通(包括死亡、回复、满意、表扬、建议),未接通(通了无人接听、空号错号)供选取,并设有文本输入供记录随访内容。

⑸实现随访病人电话号码的自动拨打,即自动提取界面的上的电话号码(由HIS中导入的),自动拨出,减少手工拨打的差错,使操作十分简便。

⑹通过随访后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关图表,直观明了,为有关部门和院领导提供定量的数据。避免了手工统计的偏差,做到即时准确。

4 经验总结

做好病人随访,为医院带来二个方面的收效,一是给医生提供了病人服务跟踪便利和可以很好地对特定病种进行随访,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或恢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患者入院就诊到出院,医生可以对病情做到密切关注,而一旦病人出院,病体的恢复程度,病情是否反复,这些信息对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经验的推广、医学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分析资料和统计数据。二是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从而减少病人的流失,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促进医患的和谐。通过将满意度纳入综合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进行必要的奖惩。

在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资源投入上,患者管理服务是投入资源最少的。特别是出院患者服务更是医院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谁能率先冲出医院大门,将管理的范围拓展到院外,将是对医院和患者都有好处的事情。由于患者离开医院后,医院够不着,摸不着患者,无法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只能坐等患者上门,利用HCS随访平台,能够有效地提供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联络通道,给医院带来服务便利,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可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摘要:为了建立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我院建立的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平台HCS(Health Care Solution)。本文介绍HCS的实施过程及特点。

关键词:HIS,患者随访平台,患者随访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宝军,等.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方法的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48-449.

[2]宋勇,等.患者满意度评价浅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50.

[3]徐吟佳.计算机化医院门诊管理模式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6(8):21-22.

出院患者 篇2

出院病人回访制度

1、回访工作由回访办与临床科室共同承担。

2、对所有出院病人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实行定时电话回访,科主任、护士长督促、检查。

3、回访办回访病人数占全院出院病人数的70%以上;临床科室回访病人数占本科室出院病人数的40%以上(医师占60%,护理占40%)。

4、回访方式主要有电话回访和上门回访等。

5、回访内容包括: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诊疗技术水平、医德医风、出院指导(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复诊指导、生活工作中注意事项指导)等的满意程度。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其他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6、一般病人出院15至30天内由管床医生负责进行电话回访,特殊病人上门回访。

7、回访前应了解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回访的内容包括病人目前情况、服药情况、锻炼情况、生活情况及健康指导、政策宣传、定期复查提醒等。

8、回访人员必须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心听取,慎重回答,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对当时不能马上解决或电话解释不清的问题应采取另行答复、预约专家、回院复查等方法。

9、对电话投诉应及时调查核实情况,在7天内给予回复。对于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投诉等情况,回访科室及时向医院汇报,医 院根据患者的投诉和不满意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对责任科室或个人给予处理,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以落实。

10、做好回访工作汇总登记。对满意度调查为“差”的患者,要填写“泗水县人民医院病人回访处置反馈表”。

11、医务科对全院病人回访工作检查、督导。对病人满意率连续6各月排名后2位的科室不得评选先进科室;所在科室主任、护士长不得评选先进个人,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

12、有以下情形者不予回访:

(1)存在医疗纠纷患者:凡患者与科室、医院有纠纷未处理者不予回访。

(2)被清理出院的患者:凡因长期无故不办理出院手续、恶意欠费等被清理出院者不予回访。

(3)住院时间在24小时内的患者不予回访。(4)死亡病人不予回访。

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77

白内障是常见眼病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1],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实施,是目前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较其他手术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为该类患者带来复明的福音。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手术并发症的存在,部分成功的病例常因术后并发症而导致失败。因此,对于术后病情稳定而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做好护理指导是至关重要的。2009~2010年收治所行的1000例(1200只眼)白内障患者,就此种术式的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及术后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以利于该项手术术后患者视力更好的恢复。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00例,男550例,女450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8~95岁,其中60~70岁者750例(75%)。

手术方式:本组1000例(1200只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用药指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在术后2~3天即出院,因此,出院后眼部还需继续治疗,一般用环丙沙星滴眼液、双氯酚酸钠滴眼液或典必殊滴眼液等,视病情而定。因此,首先要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方法。点眼前要洗净双手,滴药时不要用力压迫眼球,眼药瓶不要接触眼球,更不能接触角膜。滴眼药要按时,每次每眼滴1~2滴,滴药后闭目平卧5分钟左右,并用手指压迫泪囊区,以防药液自泪道吸收。眼药水要注意保存在适当阴凉避光处,使用时间一般≤3~5天,使用前如发现药液有变色、沉淀等现象,即弃掉不用。

病情观察

葡萄膜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葡萄膜炎比较常见,原因较多,一般与手术创伤、无菌性眼内炎、晶状体皮质过敏反应等有关,现在由于手术操作技术和人工晶体制作、消毒方法的改进,葡萄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观察的1200只眼中,术后有6例(0.5%)发生了葡萄膜炎,且发生在出院后1个月内。葡萄膜炎的表现为眼疼、流泪、视力下降等,所以嘱患者有以上感觉时,应及时复诊,争取早期控制,减少损害。

角膜反应: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反应较常见。超声乳化摘除术中超声波对内皮的损伤是主要原因。有些患者术后出现单纯切口处的角膜水肿,这与术中切口部位的机械刺激有关。本研究1200只眼中,有角膜反应者30例(2.5%)。其中,术后单纯角膜弥漫水肿者8例(0.67%),切口水肿者12例(1%),角膜失代偿者1例(0.08%)。有9例(0.75%)患者术后1周~3个月出现线状角膜炎。单纯角膜水肿除点用典必殊滴眼液外,加点50%葡萄糖注射液,每2小时1次,5~15天后角膜水肿全部消退。角膜失代偿者行角膜移植术。线状角膜炎者点用贝复舒滴眼液后一般2周后角膜上皮愈合。对于这类患者,除出院时继续点眼药水及嘱其定期复查外,行心理安抚消除其恐惧紧张情绪也很有必要。

感染:1200只眼中无眼部感染的发生,但是术后一般时间由于手术切口仅为闭合而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愈合,故术后防感染仍不能忽视,出院后需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在有结膜炎症时要及时点抗生素类滴眼液或及时就诊。

人工晶体脱位:人工晶体脱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200只眼白内障术后的患者,有2只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人工晶体脱位,人工晶体脱位的发生率占0.17%,且大部分发生在术后1~3个月。临床上发病突然,多与术中人工晶体植入位置偏差、人工晶体直径过小、晶体悬韧带断裂或术中未发现的半脱位、眼外伤、瞳孔散大等因素有关。脱位的人工晶体可引起严重的角膜和眼内损害,因此,出院时要详细向患者说明晶体脱位的特点,如突然出现眼红、视物模糊、单眼复视等现象,应及时来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复诊:鉴于以上所述的多种原因及术后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术后高眼压等,故出院时要求患者要按时复诊,尤其是术后早期,一般复诊时间不应超过2周,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复诊。

生活指导

饮食问题:禁烟禁酒,忌食辛辣食物,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咳嗽。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质软的食物,忌用硬食,以防过度用力,晶体脱位。

保证患者二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造成晶体脱位。

眼部保护: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不需缝线,术眼完全愈合时间一般为半年,所以术眼在较长时间内要防止外伤。注意不要按压或碰撞眼球,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避免低头动作。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视力矫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植入的大多为硬质不可变焦的人工晶体,所以,为弥补术后屈光调节的缺陷和提高术眼视觉质量,需进行屈光矫正,一般术后3~6个月可验光配镜。总之,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做好术后的护理,尤其是出院指导更为重要,做好以上工作是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毛文书.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1.

高血压患者出院护理指导 篇4

1 生活方面指导

1.1 清淡饮食, 多食一些水果、蔬菜等, 对于一些有降压作用的蔬菜如芹菜等, 含有粗纤维, 既有营养又利于促进肠蠕动, 保持大便通畅。少食高胆固醇食物, 如油炸食品等, 减少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

1.2 低盐饮食, 每天食盐的摄入以不超过6g为宜, 利于血压的有效控制, 据记载, 成年男性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增加1g, 其血压的收缩压平均升高20mmHg, 舒张压升高10mmHg, 可见低盐饮食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1.3 戒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 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的量, 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 可根据年龄赫尔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和步行, 一般每周3~5次, 每次20~60min。

1.4 适当控制体质量, 控制热量的摄入, 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食品搭配, 保重营养需要。

2 技术方面指导

护士要认真的不厌其烦的教会患者或者家属学会自己监测血压, 以便适当用药及时就医。

3 心里方面指导

向患者仔细讲解高血压的有关知识, 达到让患者明白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疾病, 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要患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真和医护人员配合, 按时复诊,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 如心、脑、肾的损害,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如脑出血等, 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的目的。

4 药物应用方面指导

坚持长期用药。

4.1 根据病情用药

(1) 早期轻度高血压, 血压在140~159/90~99mmHg, 心、脑、肾等器官无器质性改变, 选用一些降压平稳缓慢的降压药, 如利尿剂, 从小剂量开始, 以氢氯塞嗪为例, 每天剂量不超过25mg。同时可使用一些镇静药, 解除患者的情绪紧张和烦躁, 提高睡眠质量, 即可使血压降低。 (2) 中重度高血压, 血压在160~180/100~109mmHg, 前者心、脑、肾脏器, 动脉血管中至少有一项受损, 后者这些重要器官已经出现症状, 这类患者应选用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小、作用较持久的降压药, 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等, 可根据自身疾病的情况, 几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并可根据血压的高低适当增减剂量, 使血压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重度高血压要及时住院治疗, 以免出现急性并发症, 如脑血管病变等。

4.2 适时用药

(1) 每日常规用药, 但有时也会出现血压的变动, 这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一些症状, 在自测血压高时, 可以临时舌下含化心痛定, 如果解除原因后血压依旧高, 要及时就医。当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因素导致胸闷、心前区痛及时含化消心痛等药物;当不能入眠时, 可服安定等镇静药, 保证休息良好。 (2) 如果自测血压发现下午血压平稳, 而晨起血压高时, 可以将晚饭后服药的时间适当推后;如果自测血压偏低时, 可以应减少用药剂量。如服药后血压降幅过大引起心慌、头晕等不适及时取卧位, 防止心、脑供血不足昏倒而致意外。事后及时就医, 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4.3 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用药, 切不可贪图价格低廉选用不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

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制度 篇5

为了更好的延伸和拓展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和继续治疗,使患者能得到更科学、更专业的技术指导与帮助,特制定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制度:

1.各临床科室应建立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登记本,登记项目包括:出院日期、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联系电话、回访时间、回访内容、访问人等。

2.出院、转院后患者为随访对象,责任护士为电话回访责任人。

3.应在患者出院或转院后72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

4.回访前应全面了解患者出院时的病情、治疗等情况,以便更好的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5.回访内容:了解患者目前服药、康复、生活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了解情况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

6.回访时应热情、礼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听取,慎重答复;对于治疗性的原则问题,不清楚时不得随意敷衍;对当时不能解决或电话解释不清楚的问题应另行答复(如预约专家、来院复查等);对患者提出的建议、意见或投诉等应及时报告护士长;回访中严禁与患者发生争执。

7.回访者应按要求将回访内容详实记录在回访登记本内。

8.护士长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投诉,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记录,书面上报护理部;护士长视处理情况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患者回复。

9.护士长每周至少随机抽查回访情况2次并签名。对未按制度回访者,责令纠错,与本人的绩效考核挂钩。

出院患者 篇6

【摘要】目的:通过出院指导,加强对患者保健知识的宣教,实现护理工作从医院到家庭的延伸?方法:选取330例创伤骨科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导及时复诊和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预后较好的240例,一般的66例,预后较差的24倒?结论:做好出院指导,让患者明确增进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自身行为向着有益于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骨科患者;出院指导;康复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1年2月-2011年12月出院的330例患者,其

中男性277例,女性53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3.5岁,单

纯一侧肢体骨折185例,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或一肢多段骨折97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48例?

1.2 方法与内容:对330例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

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居住地及

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骨科患者出院后及时复诊和加强功能锻炼的

依从性与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进

行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与文化程度呈正

相关性?

2 讨论

2.1 从影响患者康复的原因分析:骨科患者康复知识受年龄?性

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地区因素等影响,在偏远贫穷地区的老

年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因交通不方便,理解与沟通能力相对较

差,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手术成功就标志着疾病的

治愈,不理解术后康复的目的?治疗的长期性使部分患者产生思

想负担或缺乏家庭支持和督促,这些都可导致康复效果欠佳?

2.2 出院指导的意义:骨科患者术后及时复诊和正确功能锻炼能

确保患肢一期正常愈合,是防止近期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重要环

节之一?术后复诊可及时发现影响愈合的因素,采取措施加快和

促进患肢愈合,防止延期愈合?畸形愈合或继发感染?有效减少术

后近期并发症或远期后遗症,及时的功能锻炼可预防和减少因功

能锻炼过早或延迟?过度或不足而导致功能恢复不良?

2.3 出院指导的内容

2.3.1 定期复诊:向患者講清术后复查的时间和必要性?一般于术

后2周拆线,复查X线片,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手术部

位,手术名称,内置物材料,复查的内容和时间等,在出院时填好

出院患者记录单,写清并留取患者详细信息,叮嘱妥善保存,以便

于定期了解其康复情况,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同时患者也可通过

电话进行咨询?

2.3.2 生活指导: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且易消化吸收

的食物,爱好烟酒者戒烟戒酒?卧床者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

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多饮水,防止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或压疮

的发生?外出时有家属陪伴,不去人多的或危险因素高的地方,不

做超患肢负荷的运动?

2.3.3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病情允许者术后

早期下床活动,针对不同的骨折部位进行个体指导,如指导神经

损伤患者做肌肉和关节的被动运动,教会家属被动运动的方法,

循序渐进,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四肢骨折患者指

导各个关节的屈伸?内收外旋等活动,并与正常关节对比,防止关

节僵直,有效地避免软组织粘连,达到有效促进患者全身或局部

血液循环,有效维护和恢复关节劝能,做到运动时能够拥有协调

性,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日?功能锻炼是一个持久的循序渐进的

过程,要有恒心和耐心,因此,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更为重要?

3 小结

从骨科患者的特点出发,强调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和出

院时的保健指导相结合,让患者明确增进健康知识,从而使自身

的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骨科护理中预见的

问题,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凯,张鸣.骨科患者术后及时复诊在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交

通医学,2008,22(6):699-700.

[2] 房华,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华现代

护理杂志,2008,14(25)2665-2666.

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探讨 篇7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 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住院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病情稳定, 但出院后仍需遵循长期、综合治疗。为此, 做好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措施。多年来, 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进行了探讨, 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如下。

1住院期间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出院指导应贯穿在患者整个住院期间, 采用多元化方式,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心理、家庭、社会和文化, 制定包括患者、家属在内的糖尿病教育指导计划, 将其作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予以实施。让患者或其家属学习和掌握相关糖尿病防治知识, 了解糖尿病治疗控制的要求, 自觉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严格控制病情, 尽可能使患者不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或维持健康,

2心理指导

因糖尿病是终身疾病, 并发症多, 治疗、饮食、运动等事项须严格控制, 对患者身心易造成压力, 使其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和恐惧等心理, 对疾病缺乏信心, 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医务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叮嘱家属、同事等相关人员多关心患者, 减少和避免精神刺激, 可采取个别谈心, 集体讲座, 介绍防治体会, 观看录像, 参加糖尿病病友活动等, 使患者感到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进而对其疾病有正确认识, 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教育

糖尿病是一常见终身性疾病, 须终身治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等, 加之目前社会不当宣传、病情有时不宜觉查, 患者对病情认识不足或求愈心切等, 患者或其家属往往产生治疗误区, 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 需要医师、患者、患者家属共同参与管理疾病, 同时争取社的支持。通过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有效讲解、宣传, 如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相关健康教育资料, 组织相关讲座和多形式义诊等, 告知遵医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患者达到自觉、正确执行医嘱。

4运动指导

鼓励轻中度患者参加适当的文艺活动, 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 如为了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每周运动应≥3d或隔天1次, 如果要降低体质量, 则每周运动≥5d, 每日餐后1~1.5h开始运动, 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可进行散步、做操、慢跑和打太极拳等运动, 以自己感到不疲劳为宜, 并找出最适宜的运动量坚持运动。

5饮食指导

首先让患者了解饮食治疗是各类型糖尿病患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 在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 按医嘱具体、详细的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并正确执行, 达到遵医嘱长期坚持的目的。基本原则为:合理控制总热量, 热能摄入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质量为宜。平衡膳食, 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膳食。限制脂肪摄入量, 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占总热能的50%~60%。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要合理充足;餐次安排要合理, 三餐应定时、定量, 少吃多餐, 主食分成3~6餐等。

6药物指导

教育患者学会正确口服药物及注射胰岛素, 知道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救治方法等。口服药物: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 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可应用口服药治疗, 常用口服药物指导要具体并正确遵医嘱执行。如: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宜在用餐时同第一口饭嚼服, 因α-糖苷酶抑制剂活性主要位于小肠上部绒毛膜细胞处, 限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明显延迟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使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减弱。胰岛素:特别是重型患者、Ⅰ型幼年患者、青年患者需长期根据血糖和尿糖浓度的变化使用胰岛素, 护士应告知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注射部位及注意事项等。如胰岛素注射部位点间相距2cm, 并左右轮换, 避免2周内在同一注射点注射2次等;胰岛素应在饭前注射后15min进食;让患者或其家属学会尿糖定性测定, 教会患者或其家属正确使用血糖测定仪, 了解尿糖和血糖测定的结果意义及其评价。使用胰岛素期间要注意检测血糖, 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7自我防护指导

患者自我防护应让患者贯穿于日常生活每一个细节, 如生活有规律, 戒烟、酒,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外伤等。内衣裤不要太紧, 女性患者每天清洗会阴。每日用温开水洗脚, 水温在38~40℃, 可用润肤液滋润干燥的足部皮肤, 选择合适的鞋, 穿合适、清洁而吸汗力强的袜子, 防止磨出水疱, 要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趾甲, 仔细检查双脚有无损伤, 感染等, 避免用热垫或热水袋温暖足部, 以免烫伤;坐时不要翘二郎腿, 以免阻碍下肢血液循环,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洗剂、去污剂、及消毒剂, 以免损伤皮肤, 皮肤有轻度损伤, 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治疗。

8常见并发症预防指导

低血糖反应是常见并发症, 教育患者知道发生低血糖的常见诱因, 教会患者识别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掌握自救的方法, 特别是老年患者, 要认真交代和指导用药、饮食、运动等相关事项。如胰岛素用量过大,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饮食不当等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要遵医嘱按时、按剂量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生活有规律, 定时、定量进餐, 保持运动恒定, 经常测试血糖, 尤其注射胰岛素者及常发生夜间低血糖者应特别注意, 一旦出现疲乏、心慌、出冷汗、饥饿感和心悸等低血糖反应时, 及早喝糖水或者吃点心。以缓解低血糖症状, 对严重低血糖患者, 可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注射液40~80ml后, 立即送医院救治。另外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重症感染、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等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出现, 应积极治疗。

9定期复查的指导

出院患者 篇8

1 新农合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

自实行新农合政策以来, 住院就诊的主体逐渐由自费患者转化为新农合患者。我院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期间, 住院患者类别统计, 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新农合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超过7成, 是医院服务的主要群体。

2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结算路径与流程

2.1 当前的结算路径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出院结算路径见图1, 箭头是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的往返路径。新农合患者出院时, 首先在住院收费室的A窗口或B窗口办理费用结算, 然后被告知到合医管理科计算补偿金额, 在拿到补偿单后, 返回到住院收费室领取补偿金, 领到补偿后, 出院结算手续办理完成。

2.2 当前的结算流程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出院结算流程用"住院结算用例图"表示[2], 见图2。住院会计首先接受新农合患者出院业务, 根据多退少补的原则, 进行全额出纳, 接着合医管理员计算该患者的新农合补偿金, 住院会计根据患者出具的补偿单, 再次出纳, 退给患者相应补偿款后, 整个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流程才告结束。

2.3 当前外县市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

外县市新农合患者, 不是我县的新农合统筹对象, 由于各种因素, 选择我院就诊治疗。这些病友的补偿金在出院结算后, 不能及时得到, 而要返回到本县市当地的新农合医疗机构, 经过核算后, 再返还相应的补偿金。有时因各种手续技术问题, 来回一趟不一定取得补偿金, 劳神费力又费时, 异地就诊的新农合患者感到麻烦, 不划算。

3 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过程优化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结算路径与流程存在一些运行不流畅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优化。

3.1 当前结算路径与流程不畅的情况

在结算路径方面, 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 需要在住院收费室与合医管理科之间往返。

在结算流程方面, 住院会计需要进行两次出纳。一次是按新农合患者发生费用情况, 进行"全额出纳", 打印发票;另一次是接到补偿单后, 再次出纳, 退还新农合患者的补偿款。

在我院就诊的外县市新农合患者, 结算报销也多有不便。因距离、病情等因素, 新农合患者不在本县市就诊, 出院后要返回到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报销, 费时费力;在报销过程中, 因各县市纳入补偿范围的诊疗项目有一定的差别, 也会影响病友的补偿金数额。

3.2 对当前结算路径与流程的优化

3.2.1 结算路径的优化

为了避免出院结算时、新农合患者需两地往返的不便, 可打通住院收费室与合医管理科的隔墙, 装上卷门 (见图3) 。这样, 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 非常方便, 更具人性化。

3.2.2 结算流程的优化

针对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 为了变两次出纳为一次出纳, 可以调整"住院费用结算"与"合医补偿金计算"的顺序 (见图4) , 新合医患者出院时先到合管科领取补偿单, 再到住院收费室进行费用结算。这样, 只需进行一次出纳, 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差错发生的概率。

3.2.3 一站式出院服务

新农合患者"一站式出院服务", 就是新农合患者在同一个窗口就可办理出院手续, 无需往返住院收费室与合医管理科之间, 无需二次排队。要做到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在信息技术支持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困难在于, 一要增加结算窗口, 二要提高结算员的综合能力--既懂会计结算业务, 又懂新农合的补偿政策。如果增加办公资源, 加强相应业务人员的培训, 还是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

3.2.4 外县市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优化

跟外县市新农合管理部门积极协商, 互设新农合异地服务站。一切以人为本, 出院补偿一站式, 让农民在诊疗过程中获得便利。在操作上,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实现与外县市的远程直连直报这一目标完全切实可行。

4 结语

只要本着创新管理、贴心患者、优化流程等科学而人性化的工作风格, 我们服务的新农合患者会越来越感到满意, 进而真正落实惠民、利民、便民的新农合政策。

参考文献

[1] (澳) Leszek A.Maciaszek Bruc Lee Liong著.胡长军, 张晓明, 译.实用软件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31~45.

高血压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 篇9

1 健康指导措施

1.1 饮食指导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及高纤维素食物为主, 避免辛辣刺激, 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 多食富含钾和钙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食用植物油。

1.2 戒烟和戒酒

吸烟后, 尼古丁刺激肾脏分泌儿茶酚胺, 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血压升高并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 也可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的剂量。饮酒可加强降压药的抗性, 引起血压升高, 也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所以,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和控制饮酒。

1.3 控制体重

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高血压患者降低体重对促进胰岛素抵抗和减轻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所以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减少总热量的摄入, 减少脂肪和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来减轻体重。避免暴饮暴食, 还要增加体育锻炼, 清除体内的脂肪和糖类, 起到减肥作用, 达到降脂的目的, 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减少并发症。

1.4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 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和放松疗法, 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音乐疗法等。活动量以不疲为宜, 如在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就地休息。

1.5 合理用药

坚持遵医嘱服药, 选择长效、副作用较少的药物, 坚持长期服药, 不随意减量或停药, 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以调整, 防止血压反跳。告知患者和家属所服用药物的名称、用药时间、剂量、效果、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 以提高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自我监测能力, 从而达到稳定病情, 改善预后的目的。在用降压药的过程中, 应向患者说明, 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 动作应尽量缓慢, 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应注意, 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另外嘱患者定期测量血压, 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变化, 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2 心理健康指导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出院指导 篇10

1 临床资料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5) 制定的标准诊断[2], 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 本组86例患者均诊断为脑卒中, 其中男47例, 女39例, 年龄43岁~76岁。出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偏瘫、失语、进食饮水呛咳或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

2 出院指导

2.1 康复训练指导

2.1.1 指导患者采取良好的卧姿, 使瘫痪肢体处于功能

位, 预防关节僵硬挛缩及肌肉萎缩。如下肢瘫痪者足部使用足踏板、枕头、丁字鞋支持防止足下垂, 膝关节下放垫子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脱位, 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最好睡硬板床, 防止床垫太软, 臀部凹陷, 使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发生屈髋畸形。

2.1.2 出院时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 针对功能上存在

的问题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运动锻炼的方法:各关节 (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髋、膝、踝、趾各关节) 、各方向 (前、后、上、下、左、右) ;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幅度 (伸、屈、旋) 由小到大;时间:各关节、各方向运动, 每个动作各做50~100次, 速度宜缓慢, 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手法轻柔。康复训练尽量结合患者的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进行。训练患肢的同时注意发挥健肢功能。肢体完全瘫痪者可行肌肉按摩及肢体被动运动, 肢体不完全瘫痪者鼓励患者以主动运动为主, 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 肌力稍差者鼓励患者加强精细动作的训练。身体情况良好者鼓励患者自行翻身、床上移动、坐轮椅、下床活动等。

2.1.3 失语者指导患者及家属根据失语类型进行训练, 运

动性失语者指导患者通过口型及声音支配, 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 练习发音, 由单音到多音,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练习。感觉性失语者指导家属多和患者交谈, 让其听广播, 反复地给予语言刺激。失读、失写者可让患者进行读字和写字练习。康复训练中告诉家属要有耐心, 对患者多鼓励, 使患者增强自信心, 充分发挥主动性。

2.2 日常生活指导

床单位设置尽量考虑到患者的方便、舒适和安全等条件, 床旁留有放日常用物的地方。最好睡硬板床, 便于患者翻身。被褥松软, 厚薄适宜, 枕头软硬、高低符合患者生活习惯, 衣服宜宽松、吸水性强, 便于穿脱。室内温度适宜, 阳光充足, 定时开窗通风。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时增减衣、被, 避免受凉, 冬季不用热水袋, 防止烫伤。指导患者做到生活有规律, 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不憋尿, 多饮水, 保持大小便通畅。大小便失禁者指导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二便规律, 根据规律安排二便护理计划。不能自行翻身者帮助患者每2 h~3 h翻身1次, 检查皮肤受压情况, 对骨隆突处给予按摩, 预防褥疮发生。训练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适当的咳嗽, 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

2.3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向患者耐心说明擅自增减药量和服药次数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向患者讲解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副作用, 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为了防止漏服药的发生, 可将服药与某些生活习惯 (如刷牙、吃饭) 联系起来, 指导患者在服药时和服药后多饮水 (不少于100 ml) , 防止药物在胃内形成高浓度药液刺激胃黏膜。保持合理的用药间隙时间, 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2.4 饮食指导

健康成年人的平衡膳食每日需谷类300~500 g, 蔬菜水果类500~700 g, 鱼肉禽蛋类125~200 g, 奶类及豆类150 g, 卧床患者所摄食物的量要比正常活动时少, 饮食宜清淡, 控制糖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食盐每日不超过6 g, 有高血压者每日食盐量2 g, 最多不超过5 g。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及生活习惯确定食物种类, 同类互换, 科学烹调, 为患者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三餐按30%, 40%, 30%分配, 睡前2 h不进食。有进食、饮水呛咳者进食速度要慢, 有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者可由医护人员插胃管鼻饲, 并告知患者家属鼻饲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2.5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患病时间长, 具有慢性病的心理特点, 如沮丧心理、揣测心理、药物依赖心理和抗药心理, 孤独冷漠, 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必须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嘱家属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谈、沟通, 耐心解释, 消除患者疑虑, 避免不良刺激,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

3 结果

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相当高, 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极大的困扰。目前, 大多数学者主张在发病后病情稳定48 h~72 h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3]。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也至关重要, 着重于患者的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 同时进行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 让患者慢慢学会交流、洗脸、刷牙、穿衣、进食、如厕、行走等日常生活活动。本组86例患者经过以上的出院指导, 随访所有患者, 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康复训练积极性高, 51例患者能单独或借助工具行走, 生活自理, 26例能坐轮椅, 部分生活自理, 9例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由家属照料, 无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9

[2]郑金瓯.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9, 26 (2) :69

出院患者 篇11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38—01

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末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被用于输液、营养支持、肿瘤化疗、抗生素输入等。由于它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能够安全的输入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长、保护患者血管,减少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成为肿瘤化疗及长期大量输液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但由于同时缺乏完善的培训和管理机制,临床护理方法不成熟,经验缺乏,导致置管过程中和置管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尤其患者出院后有关置管方面知识的缺乏,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机械系静脉炎,穿刺部位肿胀,渗血,导管脱出,静脉血栓,感染等。带管期间如何做好导管的自我管理,是PICC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基于Oream的自理理论,让患者带管回家,教会患者在院外对导管的管理已成为趋势。通过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现对患者出院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对的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 PICC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的内容

1.1 注意保持清洁 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包裹穿刺点上下至少15厘米(正压接头必须被包裹住),缠绕两三周,上下边缘用胶布固定,淋浴后立即检查贴膜下有无污染,必要时更换贴膜。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开各种感染因素3。

1.2 适当活动 带PICC管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避免置管侧上肢剧烈活动或过度屈伸持重,并需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

1.3 学会自我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 如若穿刺点部位出血渗血,红肿热痛,脓液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维护。

1.4 定期维护 治疗间隙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导管的维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居家维护或到就近的社区医院维护,或是到置管医院进行维护。

2 PICC患者在出院后 自我维护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渗血与血肿 主要发生在穿刺部位过度活动后有出血倾向者。如果发现穿刺点周围有疼痛,发红,肿胀的现象,应立即与医生和护士联系。有出血倾向者给予多按压片刻,渗血者给予更换贴膜,必要时给予止血药。

2.2 机械性静脉炎 主要是因为过度活动及导管材料过硬,表现为穿刺手臂红肿,温度不升,疼痛等。置管后嘱患者握拳,松拳动作以促进术侧手臂血液循环。术侧手臂湿热敷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若发现沿静脉走向红肿痛等炎性症状时,可外涂喜辽妥软膏或采用酒精湿敷每日2次,一般一周内症状可消失4。

2.3感染 原因为穿刺处的敷料,可莱福接头未及时更换,或换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患者无菌观念缺乏。多数患者表现为导管入口处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硬结,按压后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此时未及时处理容易致患者抵抗力下降,使不致病菌成为致病菌,皮肤致病菌沿导管的软组织隧道生长,侵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对带管出院的患者加强导管维护的健康教育,发现贴膜潮湿或翘起时及时来医院维护。如发生感染,视病情需要给予有营养的食物,必须严格无菌技术,穿刺点局部感染,涂抗生素软膏,每天换药。疑有导管感染时,从导管中抽血培养,必要时拔出导管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适当的抗生素5。

2.4 导管脱出 常见的原因是导管固定不牢固,增加了导管的活动度,活动过度或被外力牵拉,或者患者体位改变等因素引起导管移位甚至脱出6。以上这些因素如果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是可以避免发生的。指导患者在家期间学会自我观察PICC、导管是否固定妥当,在穿脱衣服时需小心避免意外拔管。指导患者根据手臂的粗细选用弹力网状绷带或弹力袜对置管处加固保护,松紧以能插入两指为宜,使导管留置更为安全有效。一旦发生导管脱出,若为轻度脱出,立即到医院联系护士,若导管全部脱出应立即用止血带或松紧带结扎置管侧上臂,紧急返院进行处理。

2.5静脉血栓 血管损伤引起局部血管内膜炎性反应,导致被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包围,引起血小板聚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血栓7。主要表现为手臂肿胀,疼痛,感觉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应立即到医院做深静脉血管彩超确诊。如若确诊,应立即另外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抗凝、溶栓、抗炎治疗;抬高患肢,避免患肢剧烈活动,禁止压迫和按摩患肢,以免血栓脱落8。如未见明显好转,建议拔管,拔管时避免用力按压穿刺点,防止栓子脱落。绝对卧床休息7-14天。患肢保暖,抬高一定高度,促进血液回流。每日记录臂围、温度、皮肤颜色、脉搏。观察消肿情况。定时测量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隐血时间,观察其他易出血部位如牙龈处有无出血。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患者正逐年增加。PICC为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无痛性输液途径,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但由于置管时间较长,尤其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的时间较长,给PICC的维护、预防并发症带来了难度的同时,也对护患间的信任、关系维持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针对家属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看到生存的希望,让家属成为患者坚强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支持者、帮助者和监督者。如何对每一例患者置管全程进行健康教育、过程控制,真正减少出院患者带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病人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将是护患双方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赵展,刘洁,等.加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出院指导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104

罗杨,张湘茹.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J.中国癌症杂.2008.11(1):742

3 蒋晶红.PICC患者出院后导管的自我管理进展[J].天津护理.2013.2.21.1:87

4 张璟,曹志平,刘力.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J].求医问药.2011.9.10:61

5 沈梦.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180

6 陈林敏,李秋梅,范育英.742例左右上肢静脉入路PICC患者置管并发症对比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7):66-67

7 竭淑菊,张燕,于占杰.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654

8 黃细妹,冯燕英,郭玉莲,王永飞.PICC导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患者中应用及安全管理[J].新护理.2010.9.6

出院患者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选我院神经内科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院的老年鼻饲患者129例,其中,脑卒中91例,帕金森病12例,老年痴呆22例,重症肌无力2例,急性脊髓炎2例。将2009年2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4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3)岁;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出院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15)岁。两组患者出院前均给予更换胃管1次,胃管均采用F14~16硅胶胃管。对两组患者及患者照料者的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疾病以及照料者文化水平、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变换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指导

1.2.1.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即对带管出院的鼻饲患者及家庭照料者讲解相关的鼻饲护理知识,如鼻饲患者的流质食物配制、家庭吸引器的使用、鼻饲的各项注意点等。在出院前3 d通过护理人员的示范,指导照料者实际操作,让其掌握鼻饲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

1.2.1. 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还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即在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出院随访,寻找家庭护理中的问题与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与难点进行护理指导,指导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思想指导:绝大部分患者和照料者对鼻饲带管出院回家没有安全感,患者与照料者的压力大,担心会出意外,而又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身边。因此,随访的护理人员要及时排除患者及照料者的忧虑,及时为患者及照料者解决鼻饲难题,指导照料者鼻饲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调动照料者的学习积极性。明确表示当发生问题时,照料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提高患者康复的自信心。(2)防止腹泻:鼻饲液要现用现配,温度要掌握在39~41℃之间,注入鼻饲的速度控制在20~30 ml/min,并且要匀速注入。如果发生腹泻,要查明腹泻的原因,咨询医护人员进行相应对症处理。(3)防止便秘:每天要有1 500~2 000 ml的充足水分,并且每天要帮助患者活动四肢,翻身,以及腹部按摩导引,预防便秘的发生。(4)防止误吸:有关调查显示,在鼻饲患者中,由误吸而窒息致死者占每年总死亡率的1.3%[2],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防上误吸是出院随访护理指导的重点。鼻饲前要吸净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鼻饲时床头要>30°或者半卧位,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 min,然后再恢复,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发生误吸时,一般症状为呕吐、咳嗽剧烈、憋喘、呼吸加速等。如果误吸发生,应该立即停止鼻饲,给患者右侧卧位,轻轻拍打背部,让患者咳出误吸液,症状严重时,可用注射器和一次性吸痰管吸出液体,并且根据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止肺部感染。(5)避免堵管:鼻饲液要调匀,浓度不能太高和黏稠度不能太大,鼻饲前每次用20~30 ml温开水冲洗,防止堵管。如果怀疑堵管,可用负压回抽以及注水检查,疏通无效则立即更换。(6)防止患者的营养不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照料者制订饮食计划,定时测量患者的体重和各项指标,再根据体重和指标作相应的营养计划调整,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7)对照料者进行强调,2~4周即要更换新管。

1.2.2 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效果调查

1.2.2. 1 调查表

采用我院制订的“出院随访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护理影响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1)患者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经济来源、是否与子女同住、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出院时间。(2)照料者的文化水平、年龄、性别、与患者的关系、照料时间、是否更换过照料者。(3)照料者对老年鼻饲相关知识了解的程度。(4)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如腹泻、便秘、误吸、堵管、营养不良的次数,胃管断裂的次数。(5)患者更换胃管时间。

1.2.2. 2 调查形式

出院1个月后,由经过培训的2名主管护师通过电话、上门访问等形式,对两组老年鼻饲患者在出院后发生的状况以及现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每隔1个月,连续6个月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鼻饲照料者护理能力的比较见表1,两组鼻饲患者并发症的比较见表2。由表1可知,研究组在护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1)。由表2可知,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χ2=11.55,P<0.05)。

3 讨论

3.1 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有效提高了照料者的鼻饲护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或者请人照料,有调查表明,在我国鼻饲患者照料者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绝大部分没有进行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3]。给患者、家属及照料者提供实用的信息,对于减缓忧虑,提高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以及提高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4]。表1显示,研究组照料者的鼻饲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要高,表2显示,研究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次数明显比对照组要少,说明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是提高照料者护理能力、减少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在定期的出院随访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鼻饲中的问题,并且指导照料者学习鼻饲护理的相关知识,纠正不正确的做法。通过心理指导,还改善了患者、照料者及家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大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鼻饲患者护理的意义

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和工作内容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希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疾病护理、预防和保健3个方面开展各项服务。大多数家庭鼻饲患者及照料者对并发症缺乏危险性认识,更需要社区对家庭鼻饲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指导和服务,当发生并发症时,可以及时、方便快捷地得到专业的治疗。建议出院后的老年鼻饲患者建立社区个人档案,请社区护理人员定时上门开展护理指导,也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照料者护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我国,由于目前公共卫生资源仍非常短缺,卫生资源分布也不均衡,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等各种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鼻饲患者不可能长时间的住院[5]。鼻饲患者带管出院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同时也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老年鼻饲患者出院后,由于家庭照料者的护理能力不强,因此,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6],通过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提高了照料者的护理能力,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还可以积极发展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合作,积极开展家庭随访护理指导,提高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压力,节约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

摘要:目的:对老年鼻饲患者出院后实施随访护理指导,探讨出院随访护理指导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出院的63例鼻饲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抽取2009年2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鼻饲患者为研究组,除了出院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还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采用电话或上门访问的方式,运用“出院随访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护理影响调查表”进行效果调查。结果:研究组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照料者对鼻饲患者护理能力的掌握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鼻饲护理掌握人数的比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能提高照料者的护理能力,有效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鼻饲,出院随访,并发症,护理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爱珍.医学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6-220.

[2]尹建敏.高龄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家庭保健[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2):67-68.

[3]费益君,何丽芳,方秀莲.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6.

[4]Morris SM,Thoms C.The need to know:informal cam and information[J].Eur J Cancer,2002,11(3):183-187.

[5]姚伟琼.护理干预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04-105.

上一篇:控制及识别下一篇:重症医学科病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