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及识别

2024-10-16

控制及识别(共12篇)

控制及识别 篇1

摘要:开展铁路隧道的风险识别工作,便于参建各方对施工现场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隧道,风险,识别,控制

本文针对铁路隧道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介绍了风险辨识、估计、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1 基本概况

隧道位于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乌兰胡洞东部,属巴彦查干山南部边缘地带,隧址区地形起伏较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最大埋深约115.4 m,最小埋深1.5 m,地形起伏较大,北高南低,植被稀少,沟谷发育,地面高程1 205~1 331 m,相对高差126 m。隧址区山脉岩体破碎、凌乱且切割较深,呈“S”型发育的“V”字型沟谷纵横,山坡和沟床内落石分布,山坡冲沟和坡面地表水系不发育,地貌单元为剥蚀中低山区,除进口段分布有0~2 m厚的块石外,其余地段基岩裸露。

1.1 地层岩性和构造

通过对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测绘发现,场地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下古生界奥陶系中下统石灰岩(O1+2),寒武系上中下统(∈1+2+3)灰岩、页岩、粉砂岩,震旦系燧石条带灰岩夹猪肝色粉砂岩(Zsh),下太古界桑干群混合片麻岩、片麻岩(Ar),侵入岩体。评估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内蒙台背斜,基底岩石由下太古界的桑干群混合片麻岩(Ar1sn1)组成,盖层为震旦系的什那干群、寒武系和奥陶系等。从太古界至今约25亿年中,隧址和附近区域经历了地壳上历次造山运动,其构造复杂,多期构造相互干扰叠加,褶皱、断裂发育很好。

1.2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

通过对隧道地质、水文和所处位置的分析可知,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进、出口和浅埋地段岩、土接触带施工开挖可能引起斜坡失稳、坍塌;隧道洞身围岩整体成岩作用差,施工过程中极可能出现围岩失稳、坍塌;洞身通过断层破碎带、不同岩性接触带时,施工中易产生突、涌水(泥)和坍塌。

1.2.1 浅埋隧道洞顶段

在改DK107+713-改DK107+840段附近,隧道位于乌兰呼洞背斜核部。下太古界片麻岩,全风化一强风化,岩体裂隙发育,岩体强度低,同时为浅埋段,而且距不整合接触带较近。在无水的情况下,这些“风化囊”的强度是非常低的,当拱部无支护时,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型坍方。

1.2.2 不整合接触带段

在改DK107+840-改DK108+060段附近,隧道小角度穿越下太古界地层与震旦系地层、震旦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层、寒武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带,附近多呈全风化状。

1.2.3 断层破碎带段

隧道出口附近发育有一小逆断层,走向与线路大角度相交,产状近191°,倾角38°与隧道大角度相交,倾向隧道洞身。岩性为灰岩,呈碎块状,岩体裂隙发育很好。

2 风险评估程序、方法和内容

2.1 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见图1.

2.2 风险评估方法

在隧道施工之前,结合施工图纸,聘请资深的地质和隧道专家针对隧道已经识别出的风险因素,作出客观的评价,经过专家的评审,得出实施性较强的评审报告,对施工提出合理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2.3 风险评估内容

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估内容见表1.

注:其中打“●”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隧道客观存在的风险事件有影响。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5级,如表2所示。

风险接受准则和采取的处理措施见表3.

3 风险识别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可知,风险等级为“低度”和“中度”的风险事件不需要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因此,以下仅对风险等级为“高度”和“极高”的风险事件提出研究对策。

3.1 安全风险目标

对安全风险目标的风险等级进行统计后显示,隧道内发生的较大塌方、塑性变形、突泥突水(季节性),对隧道的安全施工造成严重威胁。

3.2 降低风险的对策

3.2.1 隧道施工前、中进行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

为了有效地减少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很有必要,以此可以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直观的判断分析,便于进一步核对设计围岩等级的准确性和支护措施的安全性;还可以提前针对工程设计进行必要的优化。

3.2.2 及时做好监控量测工作

及时做好监控量测工作,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提供科学的数据,为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的数据。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围岩的级别布置监控量测点,配置满足精度的水准仪和收敛仪,及时对监控点进行测设,及时整理分析数据,确保做到初期支护及时、二次衬砌与掌子面的距离不超标,在合理的时间内,施做二次衬砌,确保施工安全。

3.2.3 预防发生塌方的对策

隧道进口和出口分别施做30 m和20 mΦ108超前大管棚进行超前预支护,洞内软弱围岩段采取Φ42超前小导管支护。针对Ⅳ、Ⅴ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控制循环进尺和开挖台阶长度,及时封闭掌子面,严格控制二次衬砌和掌子面的距离,切实做好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及时修正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4 结束语

经过对隧道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控制和采取措施,将风险等级为“高度”和“极高”的风险事件降为“中度”和“低度”,避免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隧道施工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控制及识别 篇2

2.在可执行的范围内,这项管理方针要:

2.1为工作人员提供并维持一个安全且健康的工作环境。

2.2必要时提供信息、指导、培训及管理以确保职员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2.3维护房屋、设备、以及出入房屋的通道,确保它们处在安全且对健康无威胁的状态。3.安全委员会应为安全方针的执行负责。

安全目标

在方针的框架内并且与立法机关、需求完全一致,我们将努力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为我们的职员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一切事故。

*防止工作场所的职业病。*确保安全惯例的实施。

*提高每个人员的安全健康责任感。

安全委员会

安全委员会的构成*安全委员会主席-通常由总经理担任。

*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及联系人-通常由操作经理担任。*安全委员会秘书-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选派。

*安全委员会成员-由员工及管理层代表组成,每一百名员工中应选出不少于两名员工代表及两名管理层代表。

安全委员会职责

*负责安全手册的制定、修改及贯彻工作。*考核安全事项,并做出相应的指导意见。*监督安全条例的有效性及实施效果。

*针对安全事宜,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

安全会议

*定期每月召开安全会议。

*如遇紧急情况或有必要,安全委员会主席有权召开不定期的特殊安全会议。

安全规则

为了雇员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了如下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生产程序。同样地,雇员需一直遵守这些条例。

1.在工作的任一地方确保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在工作地点每个雇员都 应有纪律。1.1 禁止赌博

1.2禁止睡觉(请查阅安全方针)1.3禁止喝酒 1.4禁止吸毒 1.5禁止抽烟 1.6禁止行为粗鲁 1.7禁止穿拖鞋 1.8禁止吐痰

1.9请穿安全鞋(对于在仓库工作的人员)1.10禁止在工作地点吃东西。

2雇员应:

2.1遵守适用于他们行为的安全和健康指导。

2.2为了安全和健康,适当地照顾自己和其他会受到自己工作行为影响的人。2.3向安全委员会主席报告一切不安全工作和不安全情况,遇到事故马上报告。2.4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向新雇员教授安全理念,并将其作为日常责任的一部分。2.5按照公认的安全惯例工作,不要冒险违规操作。

2.6服从并遵守公司的安全方针、安全规则和安全生产程序。

紧急指令

紧急情况

1.如果在工作地点发生紧急情况,要对疏散警报或疏散指示作出迅速反应: 1.1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1.2紧急出口;

1.3走楼梯,不要乘电梯; 1.4不要互相推搡;

1.5到事先确定的集合地点;

1.6待在安全地点,等待下一步指示; 1.7遵循处理无法控制的事故的相应程序。

火灾

1.万一遇到火灾:

1.1立刻启动最近的火警装置。1.2用灭火器等物灭火。

1.3寻求帮助,不要浪费宝贵时间。1.4如果必要的话,从该区域撤离。1.5遵循处理火灾的程序。

电击事故

1.如遇电击:

1.1关掉电源并呼叫帮助。

1.2尽快将受害者与电分开(分开前不要碰到受害者)。1.3一旦分开,温暖受害者并使之平躺。

1.4如果你接受过训练,在援助到来前,进行心肺复苏救护。1.5立刻安排将受害者向医院转移。

化学品溢出

1.万一有化学品流到身体上:

1.1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眼睛至少15分钟。1.2换掉弄脏的衣物。1.3进行治疗。

2.如发现有化学品益处,应用沙子等覆盖并堵住源头以防止蔓延,损伤其它货物,将地面吸干后,用专用铁筐装载含化学品的沙子,根据化学品的不同性质区别处理。

疏散程序

1.听到撤离警报时,所有有关人员要: 1.1立刻停止工作。

1.2关掉所有设备的电源。1.3听从撤离队长的指令。1.4从指定的出口撤离建筑物。1.5以有序方式撤离。

1.6如人群拥挤,撤离时要走,而不要跑。1.7不要回到工作间去取回任何私人物品。

1.8一直待在集合地点,直到收到上级进一步的指示。1.9给消防队员让开道路。

安全工作程序

为了职员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了安全工作程序。这将保护所有的职员,并且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带动高效的工作。

职员工作时应遵循所有的防范和安全规则以防止自己及其他工友发生事故。

使用电气设备工作时

1.职员应谨慎使用电气设备,应报告: 1.1松动连接

1.2未接地的设备; 1.3已坏的电缆; 1.4空载电路; 1.5已坏的开关。

使用机械工作时

1.在使用机械工作的地方,应通过以下方法适当使用: 1.1细心阅读使用说明书,1.2确保安全设施到位,1.3在清理前停止使用机械,1.4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停下机械,1.5使手指远离刀片。

举起重物时

1.在需要举起重物的地方,职员要小心举起和运送: 1.1保持背部直立,用腿部肌肉使劲(弯曲膝盖); 1.2与其他人分担重物;

1.3物品的顶端不要挡住视线;

1.4所负重量不要超过你所能安全举起的重量。用电脑工作时

1.在用电脑工作时,注意下列各事项,以将计算机引起的相关伤害或疾病最小化: 1.1从肘部到手指伸展平直。避免让肘部坠下或迫使腕部弯曲或向上扭曲。

1.2坐在靠背角度大于90度的椅子上,把键盘放在前面使自己的手不必弯曲或伸直去够到它。

1.3当发现有窗户或灯光正对你的背部时,避免注视屏幕。1.4不要在一个位置上坐得太久。

高空作业时

1.应使用调试妥当的脚手架、梯子或升降机。

2.当工作地点高于地面3米时,请使用高空作业保险带。3.保持鞋底的清洁,做好防滑措施。

个人保护设备

1.凡在库区工作之人员必穿戴安全鞋。2.穿戴隔音耳罩,如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

3.如工作需要,请使用其它一切必要的保护措施。

防火安全

1.如遇火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采用火灾处理流程。

2.知道紧急出口位置,并在需要撤离工作场所时明白要做什么。3

服从“禁止吸烟”的指示,仅在指定区域内吸烟。4.不要粗心地丢弃香烟头或火柴,坚持使用烟灰缸或其它合适的容器。

5.不要在能够产生火花的设备旁存放易燃的化学制品。将易燃物存放在合适的安全罐里,再放入安全柜或提供的化学品仓库中。

6.不要使电路过载或使用有缺陷或已损坏的电线,那将可能引起火灾。

7.因为渐增的负载量会导致布线系统的过热,十分危险,所以不要乱动保险丝。8.当不用咖啡壶及其它电热电器,或要离开时,关掉电器开关或拔下插头。9.不要通过存放东西等方式阻塞消防通道。

10.除了灭火目的外,若没有适当的火灾保险公司的授权,禁止使用灭火器、消防水带卷盘和消防栓上的灭火水龙带。

11.因为大部分的垃圾是易燃的,所以要将其抛弃到合适的地点。12.学会如何使用灭火器以及如何根据火情严重程度适当使用它们。

如何使用灭火器

1.拿掉安全栓。

2.拿起灭火器并将喷口正对火的基部。3.紧握把手。

4.通过向火的基部左右移动喷洒来灭火。

用电安全

1.只有经过批准的人才可对电气设备进行修理或在上面工作。2.当靠近或操作电器时保持设备和手干燥。

3.露出金属部分的装置在一定电压下运行存在电击危险,所有这类装置必须在使用前安全地接地。

4.所有电线在确定不带电前都要认为是带电的。5.不允许电路过载。

6.发现电气设备旁水或油的泄露要马上报告给主管。7.不要忽视提供的保险装置。8.在任何时候不能挡住配电板。

9.只能暂时使用延长线路,不允许将其作为固定配线使用。10.不要将电线放在过道或其它可能损坏电线的地方。11.由于维修而停用的电力机械要加上标签并锁好。

12.在电力工作中,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它们需要完全地维修和检测。13.使用合适的插头和插座。

14.在电路上工作前要确保电源已关闭并适当地锁好、加上标签。15.如果遭到电击要立刻接受医疗。

办公室安全

1.关闭桌子和橱柜的抽屉,防止被它们拌到。

2.不要站在椅子上。要够到高处存放的物品时,使用合适的梯子。3.不要站在门打开的地方。

4.不要举起任何对自己而言太重的东西,可以寻求帮助或运用适当的工具。5.在楼梯上小心走路,不要打闹,应扶着扶手。

6.不要在桌子上朝外放置任何锋利的物品。如果使用刀,不用时合上刀片。7.将东西放到架子上时,把重的放到低处,以防砸到人。

8.刀片、图钉及其他锋利的物品不要散放到抽屉里,而应放到合适的容器里。

9.应避免存在容易将人绊倒的东西,如果有要马上清理,如不平的地板或地板垫子、地上的物品、水渍等。

10.不要把火柴棍或香烟头倒在字纸篓中。不要把烟灰缸里的东西倒在字纸篓中。11.不要在办公室里跑动。

12.离开工作间前关掉所有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械的电源。13.要知道最近的灭火器和出口门的位置。14.在建筑物内工作时,每个职员都要注意到: 14.1楼梯上磨损或破碎的梯级; 14.2掉了的或损坏的扶手; 14.3磨损或破碎的地板; 14.4光滑的地面; 14.5碎玻璃;

14.6有绳电话或带电导线 15.禁止职员:

15.1任由桌子抽屉开着;

15.2一次开一个以上的档案柜抽屉; 15.3将家具的尖角突出放置; 15.4站在旋转椅子上;

15.5将家具、纸箱、手推车放在过道或通道中;

15.6在需要时不正确使用或不穿戴安全服和安全设备; 15.7擅自改装安全装置和消防设备; 15.8未经授权对电线进行分流或连接; 15.9滥用、错用设备

15.10在未经许可的地点工作; 15.11拒绝服从逃离警报;

15.12在发生抢劫时冒不必要的险。

16.工作人员应通过以下方式避免火灾: 16.1抽烟时用烟灰缸,而不要用废纸篓; 16.2定期和经常地丢弃废纸和其它易燃物品; 16.3晚上关掉机器,并拔下插头; 16.4只在指定的地方抽烟; 16.5学习火灾指导;

16.6学习如何使用灭火设备; 16.7了解撤出的路线和集合地点。

交通规则

1.对于卡车和货车司机,无论何时停车卸货,必须: 1.1拉上手闸,1.2挂空档,1.3在车胎两侧放置车轮障碍,1.4当天黑时打开两侧信号灯,2.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每个EXEL所有的或租借的车上,司机和乘客须遵守交通规则。

原材料处理

1.检查材料的裂缝、有缺口的边缘、粗糙或光滑的表面。2.紧紧地握住物体。

3.尤其当放下物体时,不要将手指放在扭点上。

4.在要处理材料之前擦掉油脂的、湿的、滑的或脏的东西。5.手上不要有油或油脂。

6.如果处理重的东西时要穿安全鞋。

7.必要时运用特殊工具(如码垛车)或寻求帮助。

8.当处理锋利的物体(如金属片、玻璃)时,戴上手套。

内务管理

1.迅速清除地上,尤其是通道附近的所有可能会使人拌倒的不牢固的物体。2.迅速清除地上任何油脂、油或其他固体溢出物,以防滑倒。3.永远使工作台、工具箱及储物柜保持有序状态。4.当某件物品使用完毕,请将其放回它应在的地方。5.将垃圾和废物扔到适当的容器中。废物桶应每天清理。

6.不要将燃着的香烟或火柴扔到含易燃物质的废物盒中,而要将它们扔到烟灰缸或烟盒里。7.随时保持盥洗室、房间及卫生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使工作场所更美观、更舒适。

梯子和楼梯

1.在使用所有梯子前都要检查以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

2.轻便的直梯应牢牢地固定在安全的脚点上。如果有滑倒的危险,应由其他工人扶住或摆到适当位置。

3.活梯在使用前必须全部展开并且保持良好状态。当不使用时应将活梯适当地放置,避免其受到损害。

4.当有必要把梯子放在门口时,要把门锁上或有人看守。5.大桶、盒子、椅子及板纸箱不要在活梯处使用。

6.当在梯子上爬上爬下时要一直面对梯子并用双手握住梯子。

7.在搬运盒子或其他物品上楼梯时要抬起,这样就能看到眼前的楼梯。如果有必要就寻求帮助。

8.当上下楼梯时要扶着扶手,看着自己的步子。9.不要在任何扶手上坐、靠或休息。

库房安全条例

叉车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规则

1.目的

本规则目的是确保叉车按规定驾驶维护及保养;以及仓库人员和财产安全不因操作失误受到伤害和损失。

2.范围

适用于所有仓库叉车安全操作。

3.责任

安全委员会负责本规则的拟定更新事宜。

4.安全操作规则

Ø

4.01叉车驾驶员务必须具备叉车驾驶执照,并持证上岗,佩带胸前。Ø

4.02叉车驾驶员必须熟悉使用说明书,并遵守其操作规则。

Ø

4.03操作前,驾驶员必须按使用说明规定对叉车必要部位如照明系统和制动性能进行检查,以确保车辆能正常运行。

Ø

4.04叉车限定仅供一人操作,旁边不准坐人;作业时不得与他人闲谈。Ø

4.05操作时不能用叉车推、拉、举超载超大物体。

Ø

4.06载货时正确调整货叉位置,尽可能靠近准备装卸的货物,货物的载荷应处于两货叉的中心。货叉不要举的过高。

Ø

4.07门架前移使货叉完全插入,但小心门架挤坏货物并小心插尖碰撞堆垛后的货物,看清是否两托盘货物相连。

Ø

4.08人员不得在升起的货物下站立或行走,叉车作业时禁止工作人员站在货叉上,叉车门架不收回不得行驶,并将叉铲降至距地面10公分左右亦严禁叉铲擦地行驶。Ø

4.09将货物叉起至脱离货堆,使货物保持平稳后缩回门架,并小心降下货物至略高于前移支腿。

Ø

4.10叉车运行必须保持良好的视野,当前方视线受阻时应请其他人员引路或倒车行驶,由于没有反光镜倒车时应回头看路行驶。

Ø

4.11在不平或潮湿路面及视野不好的区域叉车应减速行驶。Ø

4.12严禁突然启动、停车或急转弯。

Ø

4.13在斜坡上行驶,货物必须朝向上坡方向,不得在斜坡上横向行驶或转弯。Ø

4.14装卸和堆垛时,小心地将叉车货堆前,施加停车制动。将货物升起略高于所需的堆垛高度。降下货叉架直至货叉与货物脱离。不得使货叉留于托盘或货架上。

Ø

4.15叉车应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叉车应处于门架完全收回,货叉降至地面,关断电门并拔下钥匙。若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叉车,断开于蓄电池的连接。Ø

4.16严禁以叉车代步。Ø

4.17在库内行驶时,叉车的最高行驶时速为5-8公里/小时。由于没有时速表,请自行控制,不要全速行驶。

Ø

4.18电瓶不得充电过度,检查电器系统时务必保掉电瓶插头。

Ø

4.19做好行车纪录,到期通知供货商按要求进行检修。保存检修纪录。Ø

4.20每天在使用叉车前必须做好操作前的检查工作,检查项目见附表。

Ø

4.21检查表应准确填写,每天的检查表必须归档,由专人保管,以便查询叉车使用情况。

5.处罚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员,公司将根据奖惩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控制及识别 篇3

摘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会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本文分析了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征,介绍了识别信用风险的具体方法和控制策略。

关键词:不良贷款 信用风险 风险控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低迷,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3年第一季度0.96%上升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2%(见图1)。2015年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银监会将遏制不良贷款率快速上涨作为风险防范的首要工作。各类银行逐渐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运用各种手段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对比外资银行和大型商业股份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难发现,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最低的,然后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接下来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最差的是农村商业银行。

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截至2015年上半年,银行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率为4.32%,较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达4.18万亿,同比增长33.02%;较年初增加了6081亿,为2014年同期新增额的2.66倍。关注类贷款加上银行迫于考核压力将一些到期贷款通过“展期”人为强行压下来,或者被企业通过“借新还旧”或“过桥贷款”方式掩盖信贷资产变差事实,银行实际不良贷款可能会比现在更高。

从地区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的区域仍然集中在长三角、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从具体行业来看,主要是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规模上看,主要是中小企业。

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前期不良贷款基数过低。与3%的不良率国际水平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由于经过前期的不良贷款重组,不良率长期控制在1%以下。第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部分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盈利状况下滑,资金紧张导致贷款违约,部分批发领域企业经营困难,贷款违约增加。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积累的一些压力已经越来越多反映到银行信贷质量上,典型表现就是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升”。第三,商业商业银行产品、风控的同质化以及国家战略支持行业的不同,商业银行自身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差别。

2015年下半年,企业不良贷款继续增长,覆盖的领域和行业有加快扩散的趋势。原来,不良贷款多集中在制造业、过剩产能行业等,而在经济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正在逐步向资源类等其他行业进行扩散,未来半年资源型行业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并对中下游行业企业产生影响。

商业银行2015年下半年资产质量走势会受到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增长的影响,但为了发展实体经济和自身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投入还会不断增加。尽管这一举措短期内可能会使不良贷款发生额增加。另外,逾期贷款已经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压力。预计2015年下半年这一情况仍难以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并将继续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不利影响。

二、信用风险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授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这种风险不但出现在贷款中,也出现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表内、表外业务中。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和追偿风险。

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交易的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一方拥有信息优势,另一方处于信息劣势。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是指借款人比银行更清楚自己的信用状况、财务经营情况、履约能力等,可能当前根据这些信息借款人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所以就把资金贷给借款人,其实这些信息并不能充分的体现借款人的信用程度,这样就产生了逆向选择。如果借款人借到钱之后并不将偿还贷款作为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这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银行内部的信贷人员为了从贷款申请人那里取得利益,可能向真实情况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借贷人提供贷款。

如果在能掌握现先进的方法预先识别信用风险,同时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及时控制,或者在风险发生之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少风险损失,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则有利于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信用风险识别方法

信用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传统方法:专家分析法、财务比率评级法、信用评分法;以及国内和国外流行的受险价值模型、RAROC模型、KMV模型、Credit Metrics、Credit Portfolio View、Credit Risk Plus等,这些模型都各有优缺点,各有侧重的地方。

我国个人征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征信开展壮大。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征信体系逐渐建立。

未来行业风险控制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人贷款业务,主要是住房贷款、信用卡等消费型贷款。在传统的社保、公积金等央行传统的征信之外,与互联网巨头腾讯或者阿里合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对客户消费行为和诚信记录作出尽可能全面的综合分析,为其互联网战略的推广提供支持,场景信用评分体系和信用累积管理模型来管理,形成一个多维度立体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包括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涉及客户的消费行为分析、履约能力分析和社交行为分析等多个维度。

第二,从宏观方面考虑,每个公司所处的阶段。这是一个产业升级造成的宏观情况,因此风险控制要考虑宏观经济情况,更多的是对未来经济的判断。Credit Portfolio View,该模型关注资产信用等级的转换和宏观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直接将信用等级转化概率与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化,一旦发现模型拟合,通过制造宏观上的对于模型冲击来模拟信用等级转化概率的跨时演变状况。它最大限度的考虑了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第二,分析行业发展前景。现在钢铁、水泥、煤炭、汽车等行业都产能过剩,国家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银行要逐渐停止对这类企业的贷款,调整贷款结构。向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行业倾斜。

第三,分情况分析企业状况。如果是企业发展初期,则贷款前这些硬性的指标并不是很难获取,更大的问题在于贷后控制和资产处理的后半程,所以应该偏向于贷中和贷后的部分。如果是在发展时期,则采用传统方法中的信用评分法。它用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通过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和模拟,预测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从而预测企业的信用风险。

四、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第一,给所有的交易购买保险,当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发生风险的时候,损失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这样就可以以较小的成本来保障损失的减少。主要有银行一揽子保险;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未授权交易保险;财产保险和其他险种等。

第二,加大监测力度。运用大数据动态监测贷款的变化,从以前的按季度监测变为现在的按月监测,做到提前预警,提早退出。商业银行人员有较强的风险发现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有以下情况:客户不好联系、不提供报表、纳税等信息,转移基本账户,现金流异常,外部评价差,等等。要按照预警信号的级别由商业银行对应工作人员处理,注意风险预警信号的级别。

第三,信用衍生产品来对风险进行控制。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息差产品、信用息差期权、综合结构化产品,信用联系票据,担保债务凭证,变异CDO,达到风险分散化,降低信用风险的集中度,有利于提高银行系统的稳定,抵御外部冲击。

控制及识别 篇4

一、企业并购风险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1. 企业并购风险的概念

所谓的并购也就是兼并收购的意思, 主要是指一家企业通过现金或者股票的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从而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利。通常所说的企业并购风险指的是:由于对相关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 在并购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因为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 以及市场变化的限制, 使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果, 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原因, 使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 企业并购风险的特点

由于企业并购风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企业并购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不分企业的大小, 只要是企业进行并购, 都会存在并购的风险。但是这些风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的, 它存在一定的潜伏期而且相对的时间较长, 有的甚至是在并购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显现出来, 这也就是企业并购风险所具有的特征, 具有长期性与潜伏性。由于受到市场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并购的风险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消失的情况, 但是同时还会有新的风险随之产生, 所以企业对于并购存在的风险一定要进行很好地预测和及时地处理, 对于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手段及策略, 对其进行控制解决。在企业并购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被并购方提供的虚假信息, 以及并购信息的泄漏, 都会将企业暴露在风险当中。

3. 企业购并风险的类型

对于企业并购风险的划分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 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类型, 主要有市场风险, 决策风险, 反收购风险, 以及交易风险等。下面简单对市场风险, 以及在并购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下简单的概述。

所谓市场风险指的是在企业进行收购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需求, 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收购带来的风险, 对于企业的并购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原企业的渠道对相关的市场进行开发, 以致于对于市场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 一旦市场的需求量下降, 企业实施并购后不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效益而且给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从并购企业自身来说, 由于并购后暂时收到了良好的效益而没有注意到在今后的经营中所潜在的风险问题, 导致进行大量的收购计划, 要想取得并购的成功, 一定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力。由于盲目的收购使得公司企业在资金, 以及企业运行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这些都会对企业并购产生巨大的风险, 甚至会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及发展方向。

二、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考虑到收购方和被收购方自身存在的特点, 对于企业风险的识别也存在着不同方法与手段。但是无论是何种方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定要抓住在收购过程中风险的主次, 针对主要的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 要遵从前瞻性原则, 在识别的过程中通过重要的依据对并购存在的风险的相关事件进行分析之后找出导致风险的问题所在。还有, 收购方一定要遵从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的原则。收购公司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 不要只看到当前的市场就对其相关企业进行盲目的收购, 导致在收购后由于市场的变化, 给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企业并购风险防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图及环境分析法对相关的被收购企业的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管理, 以及已经存在的市场渠道进行详尽的分析之后才能考虑收购的问题。

为了将企业并购的风险降到最低, 收购企业需要被收购企业进行详尽地了解和市场调查, 要能通过对公司的环境, 以及相应的工作程序的观察发现相关企业存在的内在的问题, 为了防止收购后重要员工的流失, 一定要对相关的管理层领导进行安抚, 以免信息的外漏, 以及带走重要的技术骨干人员。收购方还要对被收购方的财务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于未来的经济收益达到很好的了解。为了避免被收购方提供虚假的信息, 双方在签署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证当卖方出现违约时, 买方的权益可以得到很好保证。在并购前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一定要看准时机, 不应长时间的谈判、协商, 以免增加并购成本, 在并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解决股权过户, 以及相关的员工去留问题。并购后对被收购企业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 只有得到员工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今后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由于我国对于企业并购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 所以使得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并购风险的特点, 以及防范的方法、原则进行简单粗略的概述, 希望一些企业今后在并购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收购公司及市场的调查, 通过科学的方法、基本的原则把收购的风险降到最低, 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昌仕.政府控制下的公司并购模式及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83~108.

[2]刘勋, 刘保玉.企业并购尽职调查的前期工作[J].中外企业家, 2008, (10) :35~37.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篇5

潘孟婷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去只看发展速度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企业稳定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企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难题。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在国际企业风险理论研究中起步较晚,传统的理论研究过于零星、分散,难以形成体系,预警能力有限。笔者结合多年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做进一步分析,希望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企业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务风险,积极促进企业财务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从宏观环境方面分析。首先,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有宏观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更加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整体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影响,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宏观环境因素;其次,国家政策的变化带来融资风险。企业融资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如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商业银行贷收紧,企业的资金供给首先受阻,融资风险增加;再次,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利率的增加造成了企业的付息压力,以及相应的财务风险。同时当企业进行融资时使用外币时,外汇汇率浮动对企业也会形成财务风险;最后,银行融资渠道不流畅,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融资,而银行融资受政策影响较大,并且银行融资门槛对大部分企业过高,因此,银行融资渠道不流畅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从企业自身方面分析。首先,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高,使企业财务风险容易存在于企业交易过程中,特别是赊销环节,如果对客户信誉了解不够,会给企业财务造成严重风险。其次,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筹资规模和结构决策不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等;再次,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机制不健全,存货和应收账款机制不健全对企业流动资金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加大财务的风险;;另外,企业各部门间的财务关系多样性,资金使用与分配等管理分工不清导致的混乱现象,进一步促使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安全性降低,严重时会造成资金流失的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识别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1、报表分析法

主要是指通过企业财会的各类报表对企业各项资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报表为突破口,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省去一部分繁琐的资料收集工作,进而提高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报表本身的编制质量,直接分析由此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受地域限制,数值可比性较差;行业性质相近或者经营方式、规模相同也会限制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单纯用大量数据表示,缺少对问题实质的挖掘。

2、指标分析法

主要指根据企业财会的各项数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监测,从而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在企业发展中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并对进行科学分析,使企业现实的经济发展中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这种方法运用的优点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等,这些指标涉及企业的基础数据绝大多数来自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统计表,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这种方法运用的缺点:企业数据可靠性有待查验,基础数据真实性不足,也会影响结果判定。

3、概率和数理统计法

主要指对财务风险因素的发生进行梳理统计,以便将结果应用于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中。

优点:研究范围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以及样本的总体情况和分析情况,并且可以推及社会研究和科学探索高度,可以进行统计性预测。

缺点:过程较为繁琐,应用不过程便捷性不高。

(二)识别方法的改进

1、创新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式

第一,补充盈利能力的指标

首先补充净利润现金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出在企业利润中现金支持的比例,使用者由此可分析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其次,补充主营业务收现率,该指标是评价企业销售质量的指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清楚的掌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有多少以应收帐款的形式存在,其中有多大比例转换成了现金。

第二,完善偿债能力指标

如现金到期债务比和利息保障倍数,现金到期债务比指标能有效地反映企业所有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能稳健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能有效地反映经营活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2、加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综合性进程

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使用企业的财务指标考察结果,在不同场合以及时间对某一对象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天差地别的。所以,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能只孤立地考察一些指标的某一方面作用,而要通过分析某具体指标对于不同方面所施加的影响加以综合分析。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从财务制度方面进行控制

1、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

完善对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要成立董事会直接领导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企业风险管理制度,负责监控企业管理人员管理运作情况,对企业重大风险管理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2、推进落实风险控制相关制度

公司应当完善并严格实行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机制,加强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支持,防止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公司应当建立完善投资授权制度,明确界定投资权限,防止投资管理人员越权从事投资活动。

(二)从财务风险意识方面进行控制

1、强化风险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离不开企业强有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要居安思危,对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要早作安排,树立风险观念,以便应对突发财务风险,及时反应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这些方面加强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意识。

2、鼓励企业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仅仅依靠企业管理者是不够的。要鼓励企业全员加强财务风险意识,要明确在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财务风险发挥的作用,以便对其进行监督检查,防范风险的发生。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才能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三)从财务决策机制方面进行控制

1、加强财务管理机制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面对市场环境的顺息万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信息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应加大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监控体系,在公司债务、资产、投资回收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加大,积极有效的管理好贷款和担保等事项。

2、创新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所创新的投融资决策机制必须科学、高效,实行以财务指标为核心评估标准的制度化措施,确保决策形式的科学性,对融资成本进行整改下调,实现投融资利益的提升。企业集团要加快风险抑制有效机制的创建,完善风险辨别与预警机制,量化评估内在与实际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技术管理方法来降低财务风险。另外,还要构建集团财务管理相符的产权与财权机制,如子公司财务管理办法、代表产权报告机制等。

(四)从财务预警系统方面进行控制

要建立短期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考察企业的现金流动,因为对企业来说,是否能够进一步发展,除了实际的盈利情况外,还必须考察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维持不同的支出。短期预警系统可通过对现金的流量的分析实现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通过现金流量分析结果可全面反映出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如果企业存货或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说明产品库存积压少,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强;反过来看,投资者应高度警惕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这种情况,如果应收款项及存货上升,则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都会导致企业危机产生,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目标进行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第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企业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

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综合以上各方面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对策主要有从财务制度方面进行控制、从财务风险意识方面进行控制、从财务决策机制方面进行控制、从财务预警系统方面进行控制这样几个方面,随着对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理论研究的深入,将从更多的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以保障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经济师,2014(02).【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控制及识别 篇6

摘要:针对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从风险识别,作业前、中、后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方面入手,介绍进入受限制空间作业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

关键词:受限空间;风险;安全;控制措施

在石油化工化工行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在其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源有:缺氧或氧气浓度过高;易燃气体;有毒气体;极端温度;坍塌或羁绊危险;噪音、易滑/表面潮湿等。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可能导致中毒、窒息、坠落、绊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下面将结合一些现场的工作经验,谈谈受限空间作业中应该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一、受限空间风险识别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危害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气体危害;窒息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被淹没/埋没;机械危害;其它,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作业人员要求:

(1)作业时,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员不得进入限制空间,具有下述症状者,不得从事受限空间作业:有类风湿或生理缺陷者;有深度近视、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有外伤伤口尚未愈合者。

(2)作业人员应熟知有关封闭空间作业安全处置事项,如急救、抢救措施,防护用具、通讯设备等使用方法。有害有毒的现场,作业人员应预先了解并掌握有害有毒物质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

(3)进入限制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立监护人、救护人员。

2. 安全设备和工具的准备与检查要求:

进入受限制空间作业需要配备:对讲机(本质安全型);气体检测仪;安全带和符合要求的绳子;适用的梯子;手电筒和其它必要的照明用具(符合现场防爆等级要求);具有充足气压的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或其它呼吸防护用品;担架、急救药品及器械;安全带等。

3.工艺处理方案

在进入限制空间之前,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部位、施工工艺进行确认,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制定作业方案,落实作业区域的防护、隔离、清洗、置换、通风等措施;若进入的限制空间为含有毒有害药剂、油(气)的舱、罐、容器或管线,则需对限制空间进行排放、清洗、除气作业。

4.限制空间气体检测

(1)对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及与其有关联、但未盛装过的设备,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有毒有害物质化验分析。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设备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设备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设备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1小时取样复查一次,如有l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2)测量情况表明限制空间内有毒气体含量达到下述极限,且在作业过程中也不会因其它原因超过下述极限时,现场监督和监护人才能指示工作,并可不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入限制空间工作:易燃气体和蒸汽的含量小于爆炸下限的20%;有毒气体的含量低于可接受的浓度;氧气含量大于19.5%且小于22%。

(3)当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人员进入气体浓度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区域,必须戴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且落实相应的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

三、受限空间作业中管理

1.在作业前要让每一名参与作业的人员明确作业过程所存在的危险和应急部署细节,按照已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过程中应保证自始至终对作业实施監护,并持续的进行气体测量并做好监测记录。如必须要离开,应征得作业负责人的许可,采取更换监护人或停止作业等措施。

3.作业监护人员必须准确地记录人员及设备进出受限/封闭空间的进出情况。

4.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绝对不可以使用纯氧直接为封闭场所通风,应选择洁净的空气作为通风来源。

5.在封闭空间内部不可使用燃烧式的泵、发电机或吹风机。当为封闭场所安置上述设备时,应确保其不会向场所内部扩散CO2气体。

6.在封闭场所内使用低于36伏低压照明;所有其它的照明必须使用经批准的安全断路器保护;照明和工具应分别使用有安全断路器的不同电路;变压器、安全断路器和其它断路开关应放置于封闭场所以外。

7.任何在封闭场所内进行的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单独的作业票。当在封闭场所内进行焊接和动火作业时,应检查:气管是否有漏气;当班作业结束时,应将所有气体管线移出封闭场所;所有的电焊机和压缩气瓶都放置在封闭场所外;当场所内操作停止时,应确保所有气体和电力供应处于关断状态并将设备移出场所;所有的焊机和动火设备均应设置场所内关断阀门,以便内部人员在紧急状况时迅速将电力和气体供应截断。

8.严格按照锁定/挂牌程序对能量进行隔断/隔离。

9.禁止在受限空间内进行二氧化碳(惰性气体)保护焊施工。如因特殊情况,必须进行,则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四、应急情况下的处理

当限制空间内工作人员发现危险时,应立即终止作业并报告监护人,然后有秩序地向外撤离。监护人得到报告后,应迅速报告作业负责人,由其实施应急指挥。并且监护人员应与在限制空间内的人员保持不间断的通迅联系。一般情况下,限制空间内出现紧急情况,不允许人员再次进入。在进一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才允许人员进入限制空间,但要尽可能减少进入限制空间的人数。

五、作业完成后的确认

由作业负责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限制空间内没有遗留人员、工具或设备。隔离人员拆除隔离装置,妥善处置各种废弃物后,解除区域限制。

六、结论

总之,在进入受限制空间作业时,需要充分分析所存在的风险,针对所存在的风险制定具体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加强作业前、中、后的安全管理,将各项安全控制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控制及识别 篇7

一、危险源识别

导入GB/T28001体系的组织一般均将所识别结果形成清单,列有危险源少则几十项,多则上千项,细究这些危险源的识别过程,至少有5方面值得讨论。

1.是否识别项越细越好

不少组织使用数百种的原辅材料和许多设备工具, 识别时将原辅材料、设施等分工序分别罗列,形成的危险源数目庞大,却仍难免有被遗漏,同时也陷入自身设置的繁杂路径。其实识别的最终结果不必针对每一具体品种、工序、部件和设备,而应考虑有害影响的共性,结合考虑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否一致,若是, 则可合并同类项,如,硫酸、盐酸和硝酸等液态强酸, 冷冻机和真空泵等设备噪声,控制措施类同的话则不必分项罗列,应遵循从简的标准化原则。

2.识别方法的组合应用欠缺

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不限于交谈讨论、观察和判断法,也有必要开拓一些组合性的识别方法,例如, 查阅同行业信息和内部检查记录,应用“安全检查表”、 “风险矩阵法”,这些方法更有利于体系已运行多年的组织进行动态性完善性的识别。

3.施加影响识别的错位

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包括代理商、顾客、供方、承包方等。不少组织主动替相关方识别危险源,并将其作为识别结果列入本组织的清单。由于不可能完全掌握相关方的作业特征、设施、以往绩效和人员技能等, 致使无法识别到位,有可能误导本组织人员。同时本组织的代替识别不等于已向对方施加影响,尤其是替对方识别而对方并不知情,根本无法达到“识别是为了控制”这一最终目的。

4.归口管理部门或各部门个别人员包办识别

由少数人员对本组织实施包办性的全范围识别, 结果容易造成识别不完全甚至可能出现盲区。究其原因是认为其他人员无时间或不懂等。实际上,识别是一项源于基层的过程活动,植根性很强,缺乏识别过程的参与不仅是全员参与意识和培训的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控制措施的落实与执行。

5.各部门分别识别后交归口管理部门汇集即可

这种只是把各部门的识别项清单合订成一本清单的方法可能导致产品、作业流程与设施等相同情况下的识别结果(包括评价等)不一致,缺乏沟通交流不能互补和达成共识,不利于措施的周全和优化。

二、危险源评价

对危险源评价,目前以D=LEC法,或以法规和经验等为依据的是非判断法。从风险控制角度分析,单一使用某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影响评价准确性, 原因有以下三点:

1.忽略对识别信息的系统分析

对已识别的每项危险源逐一进行评价而得的D值或判断结果是孤立的或局部性的,不等同于对组织整体。

当以整个组织为单元时,某项危险源如果是普遍地存在和高频度发生,就需要从风险角度系统地分析: 后果与频度是否存在已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有否可能转变为不可接受的隐患?是否应引起组织的重视而防范于未然?一句话,所评价的结果有必要从全局加以考虑,从中确定优先考虑的重点控制项。但此类需从风险分析角度的评价方式尚未被重视。

2.忽略对评价人员的技能评定

无论应用哪种评价方法,评价人群应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具有准确性,达到抓真正重点的目的。这恰恰是在相应的评价程序或人力资源程序中所欠缺的。

3.忽略吸取外部事件事故教训

很少组织对外部同类或相似作业所发生的事故信息收集登记,并运用于本组织的评价。现此类的信息获取并不难,有必要建立外部事故记录,以供评价时借鉴。这对建成年限较短的组织来说尤为重要。

三、危险源控制措施

识别与评价目的是为了确定控制措施以扼制事故发生。现常见控制措施有3种方式:在清单中对每个识别项明确相应控制措施;只对不可接受危险源确定控制措施;在清单中没有任何控制措施的描述,视以相应控制文件作为措施确定。

有的组织所提供的控制措施栏目中仅单一以“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使用PPE”、“应急预案”等表述,这不利于控制措施的执行,员工不一定完全知晓是指哪个具体文件。

无论哪项危险源,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基本可以“四步”确定:

1. 预防不良后果发生的措施。针对岗位人员的责任。包括具备责任与相关技能、遵守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要求等。

2. 阻止不良趋向的措施。针对监视与测量人员的责任。包括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分析不符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及时扼制事件或事故的发展。

3.应急响应措施。针对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者的责任。不仅预案应具可行性,同时演练策划具实战性, 一旦意外事故发生能使损失降至最低。

4. 管理方案完善措施。针对归口管理者的责任。 根据内外部检查结果或听取意见,分析现有措施,寻找不足之处和提升空间,打上补钉,必要时制定管理方案。

四、可考虑的其他改进之处

及时更新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不仅要考虑新活动和完善作用,同时也包括停工停产或取消某项过程时对相应的不可接受危险源的变化,一些组织只能提供审核当年的危险源的资料,不留存变化前的原信息, 这不利于若干年后重新上马的作业活动或类同的新设计开发的工作和对后人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克江.企业建立OSHMS中危害辨识问题探讨,安全与环境工程,Vol.11,No.2.79~81

控制及识别 篇8

房地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在过去的50年中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 现在房地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 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中国房地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在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相关行业非常广泛, 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相关行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 房地产企业所开发的项目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 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前期阶段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那么如何有效地制定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如何识别和度量项目风险以及如何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成为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和一般程序

1.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项目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贯穿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步骤, 其中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解决和风险监控。它能让风险管理者主动“攻击”风险, 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 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和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风险管理包括四个相关阶段: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的方法常用的有风险识别问询法 (座谈法、专家法) 、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现场观察法、相关部门配合法和环境分析法等;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要进行估计和评价, 风险估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后果, 风险评价则是确定该风险的经济意义及处理的费/效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概率分布、外推法、多目标分析法等;风险处理, 一般而言, 风险处理有三种方法, (1) 风险控制法, 即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风险, 消灭风险, 中和风险或采用紧急方案降低风险。 (2) 风险自留, 当风险量不大时可以余留风险。 (3) 风险转移, 风险监控, 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监督和对风险管理的监督, 前者是对已识别的风险源进行监视和控制, 后者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人们认真执行风险管理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 应该任命一名风险管理者, 该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制订与评估规划时,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 不断寻找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 试着指出各个风险的管理策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 以随时处理出现的风险, 风险管理者最好是由项目主管以外的人担任。

2. 项目风险管理一般程序。

按照美国国际项目管理学会的2000年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规定,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如图中所示的五个步骤:

由图1中可以看出, 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涉及到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编制, 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 项目风险管理的度量,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计划的编制和项目风险的监督和控制这样五个步骤。

三、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识别结果一览

四、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的控制

1. 建立项目风险控制体制。

在项目开始之前, 必须根据项目风险识别和度量报告所给出的项目风险的信息, 制定出整个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程序, 以及项目风险控制的管理体制。这包括项目风险责任制度, 项目风险信息报告制度, 项目风险控制决策制度以及项目风险控制沟通程序等。

2. 确定控制的项目风险。

它要求根据项目风险识别与度量信息, 报告所列出的各种具体项目风险, 确定对哪些项目风险要进行控制, 对哪些风险可以容忍并放弃对它们的控制。通常要按照项目具体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大小和风险的发生概率来确定。

3. 确定项目风险的控制责任。

所有需要控制的项目风险都必须落实负责控制的具体人员, 同时要规定他们所担负的具体责任。项目风险的控制工作必须要有专人负责, 不能分担, 否则将会造成大量的时间与资金的浪费。

4. 确定项目风险控制的行动时间。

对项目风险的控制也要制定相应的时间计划和安排, 即制定出解决项目风险问题的时间表与时间限制。因为没有时间安排与限制, 多数项目风险问题是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的。许多由于项目风险失控所造成的损失都是因为错过了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造成的。因此, 制定严格的项目风险控制时间计划就显得特别重要。

5. 制定各具体项目风险的控制方案。

在这一阶段由负责具体项目风险控制的人员, 根据风险的特性和时间计划, 去制定出各具体项目风险的控制方案。在这一步当中要找出能够控制项目风险的各种备选方案, 然后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以验证各个风险控制备选方案的效果, 最终选定采用的风险控制方案或备用方案。同时还要针对风险事件的不同阶段, 制定出相应的风险事件控制方案。

6. 实施具体项目风险控制方案。

它要求按照确定出的具体项目风险控制方案, 开展项目风险控制活动。这一步必须根据项目风险的发展与变化, 不断地修订项目风险控制方案与办法。对于某些项目风险, 其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几乎是同时的。

7. 跟踪具体项目风险的控制结果。

这一步的目的是要收集风险事件控制工作的信息并得出反馈, 即采用跟踪的方式, 确认所采取的项目风险控制活动是否有效, 项目风险的发展是否有新的变化等。这样就可以不断地提供反馈信息, 从而指导项目风险控制方案的具体实施和完善。通过跟踪可获得项目风险控制的工作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去改进具体项目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 直到对风险事件的控制完成为止。

五、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对策研究

1. 回避。

回避风险有两种基本途径:第一种是拒绝承担风险, 如了解到某工程风险较大, 拒绝业主的投标邀请;第二种是放弃以前所承担的风险, 这一类事例很少, 如了解到某一研究计划有许多过去未发现的新风险, 决定放弃研究以避免风险。

一般来说, 回避风险是一种消极的手段。因为, 在现代社会经营中广泛存在着各种风险, 要想完全回避风险是不可能的。

2. 风险损失控制。

风险损失控制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风险处理手段。在现代社会里, 风险不仅很多, 而且难以完全避免, 所以风险损失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性, 而且可以通过事先控制或采用应急方案, 使风险不发生或一旦发生后使损失额降到最小。

3. 风险分离。

风险分离是常用的风险控制对策。从理论上讲, 风险分离可以减少一种风险的最大预期损失。根据概率理论的大数规律 (一种表述大量随机现象平均结果稳定性的定理) , 企业或项目借助于风险分离, 增加了独立风险单位的数量, 但在其他情况相同的前提下就可以减少风险。风险分离对策往往应用于工程上材料设备的存放、资金来源多样化、多种施工方案、增加分包单位数量以及扩大经营范围等方面。

4. 风险分散。

分散与分离有类似之处, 它们的不同在于:分散是将企业承担风险的单位增多或扩大, 而分离是将风险单位分离开。通俗地说, 分散风险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分离则是通过分离风险因素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如一个核心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参股来扩大企业的规模, 就可以分散规模经营中的风险, 从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规模经济就是分散风险的好办法。

5. 转移。

这里的风险转移是指风险控制下的转移, 而不是财务对策下的有偿转移。风险控制转移只可以转移财务风险或人身风险,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将风险的财产或活动转移。它主要是通过转卖方式, 比如企业卖掉所有的一切设备, 就将设备风险也一并转移给对方。总承包商如果担心项目的空调工程会超过投标时的预算, 则可以分包给空调安装分包商, 这就转移了这种超预算而致亏损的风险。

(2) 依据合同将风险转嫁给他人。业主可以利用苛刻的免责条款开脱自己的风险而转移给承包商。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 但承包商在项目较少时往往能予以接受。这种风险控制转移与风险财务转移往往容易混淆, 最重要的差别是前者往往是有失商业道德的。此外, 如前所述, 风险控制转移除可转移财产和人身风险外, 还可以转移责任风险。

6. 后备措施。

有些风险要求事先制定后备措施, 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 就需动用后备措施。项目的后备措施主要有费用、进度和技术三种。

六、结论

本文对房地产企业一般性的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 针对项目风险的识别、控制及对策作了重点分析。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特殊性, 在实际应用时, 应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具体作出风险识别、控制及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学东:商业房地产投融资与运营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4.8

[2]郑 华:中国房地产政策研究——堵漏、体改、维权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4.5

[3] (美) 查尔斯.J.雅各布斯:房地产职业导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3.3

[4] (美) 丹尼斯.J.麦肯齐 理查德.M.贝兹:房地产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3.11

[5]李清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4.1

[6]韩德宝 王松江:城镇地价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4.1

控制及识别 篇9

电力系统的过负荷(也称作过载)分为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两种。正常过负荷一般利用设备的短时过负荷能力,在设备允许的时间范围内通过调整运行方式来消除过载;事故过负荷时,通过控制措施限制或消除设备过负荷,由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简称稳控装置)实施切机、切负荷、提升或回降直流功率等控制措施来限制设备过负荷[1]。

大电网间多回联络线中的一回或多回故障被继电保护装置切除、若剩余运行联络线事故过负荷而被距离III段误切除,再次加剧潮流转移,导致更多的线路过负荷和被切除,连锁反应的后果就是导致大范围的停电事故,国内外近十年内数次大停电事故,或多或少与过负荷时后备保护先于自动装置动作有关[2];在国外的一些大停电事故中,保护装置在事故过负荷时误切除线路甚至是导致大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目前,防止后备保护误动作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从基于就地量测信息的继电保护原理入手,寻找防止距离Ⅲ段在过负荷情况下误动的方法[2,3];(2)基于广域量测信息,研究、开发广域(后备)保护,利用电网多源量测信息实现故障元件的快速识别与隔离,克服传统后备保护在大范围潮流转移时易误动的缺陷,探索从“三道防线”协调的角度统筹考虑问题的方向[4,5,6]。目前,线路距离保护已具有防止事故过负荷时误动行之有效的方法;广域保护的概念和框架则较为宽泛,目前仍以理论研究为主,鲜有实际的工程应用,而稳控装置(系统)可以被理解为广域保护的一种或者组成部分,由于具有便于广域布点、利于策略协调等优点,在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潮流转移引起事故过负荷时,后备保护应该快速闭锁,而由稳控装置采取相应的紧急控制措施消除线路或变压器等元件的过负荷。关于事故过负荷的紧急控制方法以及防止紧急控制措施失当引发连锁故障等方面均有论述[7,8,9],但都是介绍的算法和算例,未给出工程实现方法和系统控制效果。若在装置上实现这些算法,需要基于广域量测信息,受设备投资与维护成本所限,电网中用于实现过负荷控制的稳控装置在实用化时,一般基于本地量测信息,单站配置;当确需广域量测信息时,采用主站-子站(执行站)式结构,主站与分区内子站(执行站)交互有限和必要的相关信息,实现控制策略协调,进而实现过负荷控制及辅助决策。

一般认为,在稳控装置上应用的过负荷判据是最简单和可靠的,但结合多年的系统运行经验,笔者认为该判据仍然有值得探讨、研究和改进的空间,无论是动作判据本身还是防误判据。从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角度出发,研究并理清稳控装置的过负荷判据,寻找恰当的防误判据是必要的,这与防止后备保护在事故过负荷时误动作同样重要,二者对于互联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探讨稳控装置的过负荷判据和动作行为时,理清第一道防线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第二道防线的稳控装置在过负荷判据和动作行为方面的异同是必要的,继电保护的过负荷判据和理念于稳控装置有可借鉴之处。

由于用于解决11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事故过负荷的稳控装置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主要讨论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或变压器的过负荷判据。

1 继电保护和稳控装置过负荷判据的区别

继电保护装置和稳控装置对于过负荷的识别有本质区别,无论是过负荷判据还是判出元件过负荷之后的控制措施和对象都不一样。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过负荷判据

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的过负荷一般按相电流判别,当监测到任意相电流大于“相电流过负荷定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相电流过负荷时间”,即判为过负荷,逻辑如图1所示。

1.2 稳控装置的过负荷判据

表征输电线路载流能力的本质是最大允许载流温度和对地安全净距,而非载流量[10],文献[11]给出了输电线路载流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文献[12]则从调度运行角度给出了一种实用的电网断面热稳定极限的快速评估方法。由于相对于载流量的瞬变,温度和弧垂根据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过程更为缓慢,工程上以载流量作为过负荷的判断对象,即不充分利用热稳定约束与载流量不同步的这段时间。虽然手段和措施趋向保守,但这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稳控装置的过负荷一般设计为至少两相电流大于“过载动作电流”、且持续时间大于“过载动作时间”,判为过负荷。一些过负荷判据还增加有功功率条件,即必须同时满足电流和有功功率大于“过载动作电流/功率”、且持续时间大于“过载动作时间”,才判为过负荷。以电流作为主判断量的过负荷判断逻辑框图如图2所示。

1.3 继电保护装置的过负荷动作行为

线路保护判出线路过负荷后,发告警信号提醒检查系统负荷,一般不会跳闸。变压器保护判出高压侧过负荷,启动风冷和闭锁有载调压;中低压侧判出过负荷,则告警提醒。

1.4 稳控装置的过负荷动作行为

稳控装置判断元件过负荷是系统热稳定控制的需要,在判出元件过负荷后,需要采取切机或切负荷等控制措施,以限制或消除元件过负荷。

2 过负荷时动作选择性分析

两个电网通过多回交流线路互联,在系统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切除一回线或多回线的情况下,被切除线路的负荷会转移到剩余的运行联络线上,形成事故过负荷,此时,稳控装置动作,通过切除一定数量的机组或负荷,达到消除剩余联络线过负荷目的。在此期间,不允许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因为继电保护动作切除过负荷线路会再次加剧负荷转移,导致更多的线路过负荷,连锁反应的后果就是导致大范围的停电事故。

事故过负荷一般会对距离继电器产生不良影响,距离III段继电器在一些情况下会误动作。目前,通过增加限制条件,在防止距离III段误动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那么,基于作为线路后备保护的距离III段继电器在事故过负荷时可能误动的事实,作为变压器后备保护的过流保护在事故过负荷时是否也存在误动作的可能性又该如何防止其误动作呢?

按照文献[13]的要求,变压器应具备短期急救负荷运行的能力。比如,并列运行的两台变压器,如果正常运行时负载率都比较大,当其中一台因故障停运时,负荷将全部转移到另外一台,可能会造成运行的变压器过负荷。此时,作为变压器总后备的过流保护不应动作,所以过流保护一般应经复合电压闭锁(复合电压指相间电压低或负序电压高)。简而言之,变压器的过流保护应在短路故障时动作,稳控装置的过负荷保护应在事故过负荷期间动作。

3 稳控装置的过负荷防误判据

一般来讲,一个准确可靠的判据要从系统和设计两个方面考虑防误。系统防误是指:当故障发生时,能够准确的识别出故障;而当其他扰动发生时,通过采取合理的防误手段,不致误判。设计防误是指:在实现判据的编程环节,针对可预见的导致误判的可能性,人为增加防误手段,防止故障事故未发生而装置误判。

3.1 过负荷判据的系统防误

稳定控制用的过负荷判据,基于发生事故过负荷时的热稳定控制需要,由于事故过负荷由潮流转移引起,表现为三相都过负荷,过负荷判据应设计为三相或者至少两相过负荷,当发生短路故障时,应该能够可靠闭锁。

非对称性故障发生时,电压或电流会有较大的负序或零序分量出现,通过零、负序分量过大闭锁过负荷判据;对称性故障发生时,电流较大、可能会满足“过载动作电流”定值,但一般伴随着电压下降,通过低压闭锁过负荷判据。从而,过负荷的系统防误判据设计为:系统电压和电流的零、负序分量正常并且电压幅值在合理范围之内,才开放过负荷判断。增加系统防误判据后的过负荷判据逻辑框图如图3所示。

3.2 过负荷判据的设计防误

如前所述,过负荷判据基于过量动作原理,即装置采样值大于动作定值、并且持续的计时时间大于时间定值即动作。可以想象,如果在软件运行中出现定值不正常甚至变零的情况,装置可能误动作。

基于此,在设计判据时就要考虑时间(动作)定值浮空、变零等不稳定状态(类似情况一般发生在擦写Flash定值芯片或者程序初始化期间)时,过负荷判据的防误。

下面从逻辑判断使用定值和定值存储(读取)两个方面来说明设计防误方法。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包含但不限于这两种防误方法。

3.2.1 逻辑使用定值时的防误

目前,电网内线路或变压器的过负荷定值整定一般有反时限和定时间级差两种方法。两个典型电网(电网1:反时限;电网2:定时间级差)的线路过负荷定值整定方法如表1、表2所示。

可见,电网1的过负荷动作定值按轮次递增,而电网2的过负荷动作定值各轮相同。下面以过载第1轮动作判据为例,说明逻辑使用定值时的防误方法。如前所述,过载第1轮的动作判据为

同时满足式(1)、(2),并且已经满足过载启动条件,则判为过载第1轮动作。

在设计判据时,为防止Idz1突变为0,可将过载第1轮动作判据设计为

同时满足式(3)~(6),并且已经满足过载启动条件,才判为过载第1轮动作。其中,式(3)、(5)为原判据,增加式(4)、(6)防误。式(4)中N可取为5,躲过电网1反时限整定方法的最末一轮的动作定值即可,式(6)中Tratio为装置计时分辨率,一般可取为0.1 s。

增加式(4)的理由是:若定值Idz1突变为0,即使满足式(3)、但不会满足式(4),采样值不可能大于等于零的同时又小于零。从而保证极端情况定值变零时装置的可靠性。

当然,装置应该具备监视定值异常的功能:对于过载各轮动作定值,若运行中检测到其明显小于热稳定极限值时,应告警并发出异常提醒信号。

3.2.2 定值存储(读取)的防误

所谓定值存储(读取)的防误是指:整定定值存储在Flash的同时转存一份到RAM中,随存的还有计算得出的CRC校验码。程序运行时定期比较两个CRC码,若CRC一致,从RAM中读取、使用定值;若CRC不一致,告警并闭锁装置。这种方法避免了直接读取、使用未经校验定值的情况。

由此可见,电力系统中采用过量动作原理的判据,如过频切机和过频解列、过压解列等,在设计和开发判据时,都应该具备或者增加与3.2.1和3.2.2相当的防误性能的设计防误手段。

4 系统过负荷的协调控制

不同于单一元件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系统保护”的稳控装置(系统),其采集、掌握的信息(包括多元件的电气量、系统的运行方式等)比继电保护装置更多、更全面。那么,在实施热稳定控制时,就有条件相对系统地制定控制策略,以实现多元件之间的协调控制。

控制策略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接线和运行方式制定,不一而足,应在具体工程中灵活设计。仅以从网架结构上形成串联关系的两回线为例(比如一个半开关接线在特定运行方式下的同串内线路)由于线型及过负荷承受能力一般一致,为防止事故过负荷发生时,两回线同时判出过负荷动作,造成负荷/机组过切。具体实施控制时,当判断出其中一回线过载某1轮动作、实施热稳定控制措施的同时,闭锁另一回线的该轮过载判断T秒。当然,此方法以过载轮次延时定值级差大于T秒为前提。

5 结语

控制及识别 篇10

关键词:智能车,图像采集,图像处理,路径识别,模糊控制

0 引言

对于智能车整体而言,其路径识别和控制系统是智能车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 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以及控制系统的灵敏性和鲁棒性是影响智能车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1,2]。

目前,从智能车路径识别技术来看,通常采用 “图像采集 — 图像处理” 顺序执行的方式来实现[3,4], 因此, 在图像采集阶段, 图像处理单元将处于空闲, 从而造成图像处理单元的资源浪费; 而在图像处理阶段, 由于待处理的图像数据较多,导致图像处理单元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负荷较大, 从而处理速度过慢, 进而引起下游控制单元数据处理滞后的问题,而导致智能车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及实时性较差, 最终导致智能车的运行速度慢、灵活性差。

从智能车控制系统技术来看, 由于智能车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 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5]。因此, 如果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对智能车进行控制,虽然响应速度较快,精度也较高,但是容易造成智能车控制发生阶梯式跳跃变化和路径变化反应不灵敏等问题, 且易产生超调和振荡现象, 导致智能车控制系统灵敏性和鲁棒性较差[6,7]。

针对上述问题,在智能车路径识别处理和控制系统两方面进行了优化。

首先,在路径识别处理方面,将 “图像采集 — 图像处理”交叉执行,在图像采集的时间间隙中进行图像处理,而无需等到所有图像采集完成再进行图像处理,能够保障图像处理的实时性,且在图像处理阶段采用跟踪边缘算法, 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 从而保障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其次,在智能车控制方面,采用模糊控制器和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既使智能车控制系统具有模糊控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优点, 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响应快的优势,最终提高了智能车控制系统的灵敏性和鲁棒性。

1 路径识别处理

在智能车路径识别处理过程中, 考虑到处理速度的需求,通常在保证图像信息足够的情况下取用整幅图像中的一部分[8], 这种情况会导致智能车在图像采集阶段CPU会有两部分时间处于空闲时间: 未被选取的行间隔期和消隐期。 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充分利用这两部分时间进行图像处理,即采用 “图像采集 — 图像处理”交叉执行的方式。

具体实施方法为: 在图像采集过程中, 图像采集单元是将图像分为N个单元块分别采集, 当完成任一个单元块的采集时,则触发图像处理单元在空闲时间对该单元块进行图像处理。

表1以处理100帧图像所占用的时间为例,对两种图像采集处理方式进行了比对。从占用时间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中采用的“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交叉结构的数据处理速度比传统的“图像采集-图像处理”顺序结构的处理速度高15.5%。

综上所述,采用 “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交叉结构,能够提高对图像处理单元的空闲时间利用率,且图像处理单元利用空闲时间对图像单元块进行图像处理,减少了图像处理单元在单位时间内的负荷, 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游控制单元数据处理滞后的问题, 从而能够保障智能车路径识别的实时性, 提高智能车的运行速度和灵活性。

除了在路径识别处理的执行结构上的优化, 本研究在图像处理的算法上也进行了优化。 采用跟踪边缘检测算法, 较传统边缘检测算法[9], 不会对图像单元中每个像素点进行比较运算,从而无需对采集到的整幅图像中所有的像素点进行处理,因此,占用系统资源少,还可以排除外界噪声干扰,进而可以提高图像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效率,并能够为智能车提供准确、可靠的行驶路径。图1 所示为图像处理中边缘跟踪检测算法流程图。

为了验证在图像处理算法上的优势, 分别采用跟踪边缘检测算法和传统边缘检测算法对同一幅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如图2 所示,图2(a)为源图像,图2(b)为采用传统边缘检测算法的处理结果, 图2 (c) 为跟踪边缘检测算法的处理结果。

可以看出,跟踪边缘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排除外界噪声的干扰,最终提供给智能车准确的行驶路径。

除此之外, 较传统边缘检测算法, 本研究采用的跟踪边缘检测算法还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速度。 表2 对两种算法的数据处理时间进行了比较。

从表2 中可以看出,跟踪边缘检测算法的数据处理速度是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的2.34 倍, 保证了智能车中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在控制系统中, 将模糊控制算法和传统的PID算法相结合,以提高智能车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误差e( 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之差) 和误差变化率ec作为输入参数, 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控制器的3 个参数(Kp、Ki和Kd) 进行调整, 并将该三个参数值作为输出, 以选取适合智能车当前运行状态最佳参数值。 图3 所示为智能车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输入变量e的语言变量为E , ec的语言变量为EC , 两者的论域都为{ - 3 , - 2 , - 1 , 0 ,1 , 2 , 3 } , 相应的语言值为{ NB , NM , NS , ZO , PS , PM , PB } ;输出参数Kp、Ki和Kd的语言变量分别为KP、KI和KD,论域都为{0,1,2,3},相应的语言值为{ZO,PS,PM,PB}。 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的隶属度函数均采用三角函数,图4 所示为基于上述参数值的隶属函数图。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控制规则作为模糊推理的依据[10]。 PID参数值的选取必须考虑在不同情况下三个参数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按以上原理并根据智能车的运行特性和控制经验建立输入为E、EC, 以及输出为KP 、KI和KD的多输入多输出的模糊规则, 并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得到如图5 所示的控制规则曲面图。

通过MATLAB提供的Simulink对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仿真,并将其处理结果与传统PID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其比较结果如图6 和表3 所示。 可以看出,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 响应时间短的优点。

3 整体实验对比及分析

为了验证最终效果, 在相同路径下, 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本研究的方法对智能车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经过20 次对比实验, 得到智能车跑完全程的时间、 平均速度及准确率,如表4 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应用本文所取得的方法,能够有效加快智能车响应速度,提高准确率,对智能车的整体性能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且在实际运行中能使智能车转向相对比较连续,不出现突变现象,运行轨迹相对平滑、稳定。

同时可见, 车速受硬件响应速度、 图像算法处理速度、车体结构、测试环境等因素的整体非线性叠加影响,而非简单的线性比例关系。

4 结束语

本研究采用 “ 图像采集 — 图像处理” 交叉执行的方式提高了智能车的数据处理速度,且在图像处理阶段采用跟踪边缘检测算法, 较传统边缘检测算法, 既具有对外界声进行滤除的作用, 又能够将图像处理时间提高2 . 34 倍, 从而在保障智能车路径识别准确性的同时还保障智能车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而在智能车控制系统方面, 将模糊控制算法和传统的PID算法相结合, 较传统的PID算法, 其超调量减少了近12 倍,且收敛时间也相对减少,同时响应速度也提高了近5 倍。

最后对整体性能进行了实际验证比较, 结果表明本研究取得的方法最终使智能车速度提高了33.3% ,准确率提高了35.7%。 因此,采用本研究方法,能够有效使智能车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较高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参考文献

[1]王国胤,陈乔松,王进.智能车技术探讨[J].计算机科学,2012(5):1-8.

[2]Md.Nazmul Hasan,S.M Didar-Al-Alam,Sikder Rezwanul Huq.Intelligent car control for a smart ca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1,143:15-19.

[3]HUANG Z Q.Design of smart car section PID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CCD camera[J].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2011,19(2).

[4]吴斌华,黄卫华,程磊,等.基于路径识别的智能车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7(3):80-82.

[5]FRAICHARD T,GARNIER P.Fuzzy control to drive car-like vehicles[J].Robotics&Autonomous Systems,2001,34(1):1-22.

[6]王威,杨平.智能PID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J].自动化仪表,2008(10):1-3.

[7]MARTINS F G,COELHO M A N.Application of feedforwar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improve process control of PID-based control algorithms[J].Computers&Chemical Engineering,2000,24:853-858.

[8]李旭东,廖中浩,孟娇.基于CMOS摄像头的智能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4):414-418.

[9]魏玉虎,石琛宇,姜建钊,等.基于视觉的智能车转向控制策略[J].电子技术应用,2009(1):130-134.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 篇11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识别;控制措施

一、引言

众所周知,企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财务管理体系,只有持续有效运行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这一方面来看,为了保障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就应该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和控制。

二、财务管理风险

所谓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主要就是指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来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存在于各个方面,其复杂性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筹资决策风险,主要就是指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过程中出现了的失误,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资产负债率过高,甚至造成企业经济活动资金链条断裂;(2)存货管理风险;(3)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管理风险;(4)预算管理风险;(5)财务报告风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风险等等。基于这些风险来说,努力做到风险评估准确、防范有效、责任落实。风险管理内容由风险评估、报告向预警、防范转变,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设置预警指标,明确其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管理该风险的能力、预警值、监控方案、管理责任部门等。在基础管理工作中要注意风险数据的积累,风险预警指标及阀值的积累。

三、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识别

鉴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危害性以及这些风险的复杂性来说,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显得极为重要,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来说,其最为重要的识别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

1.审查财务报表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财务报表的编制,而对于这种企业财务报表来说,其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一个较为完善全面的企业财务报表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因此,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严格的审查也就成为了识别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经典方式,其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对于这种具体的企业财务报表审查工作来说,其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应该针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比例数值进行分析,也就是一些关键性的指标,针对这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也就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识别出相应的风险问题。

2.利用经验进行识别

对于这种借助于经验进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来说,其主要涉及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着较为充分详细的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如此才能够较好的针对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并且采取最为有效的评价方式进行风险的识别;另一个方面则是借助于该企业以往发展的一些经验来针对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来发现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进而也就能够找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这种利用经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进行识别的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并且其发挥的识别效果同样是极为突出的。

四、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针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危害性来说,仅仅针对其进行识别是远远不够的,更为核心的还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尽可能的避免这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出现,或者说是把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一般来说,当前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提升企业发展速度的一个关键点所在,对于这种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来说,其对于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同样具备着极强的作用和价值。具体来说,这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主要就是借助于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中,主要涉及到的制度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内审制度以及采购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规范性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条件。

2.加强对外投资活动的控制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对外投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且也是风险存在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重点加强对于这种对外投资活动的控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这种对外投资活动的控制主要就是应该首先集中于该对外投资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全面调查了解该对外投资活动的相关信息来分析其是否具备着较好的实施效果,会不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损害,做好决策工作。

3.风险转移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能控制的风险因素来说,其比较常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就是进行转移,也就是说借助于一些金融手段来进行风险的分担或者是转嫁,比如保险就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转移措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是影响比较恶劣的一个方面,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最终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针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和控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夏学君.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151+153.

[2]徐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31:77-78.

[3]胡秀梨.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7:176+178.

控制及识别 篇12

1 天然气管道在线清管作业的风险

1.1 发球风险

发球风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 卡堵风险, 清管器需要由发球筒发出, 当无法发出时, 清管器就会出现卡堵风险, 具体来说, 卡堵风险主要在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清管器的运行需要具备一定的压力和流量, 而当发生旁路流失现象时, 就会产生卡堵, 发球器与清管器的尺寸不相符, 清管器的放置不正确,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造成卡堵现象的出现;第二, 发球筒未放空, 发球筒内有天然气, 在用其进行发球时, 需要将天然气放空, 当未放空时, 不仅会出现卡堵的现象, 天然气的溢出也极其容易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2]。

1.2 清管器风险

第一, 清管器卡堵风险。在清管作业的过程中, 此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同时, 也是最大的风险之一, 之所以会发生清管器卡堵风险, 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管道局部变形, 导致变形部分的管道承压能力降低, 同时, 当清管器运行到变形部位时, 就会卡在变形的部位, 进而影响清管作业的开展, 一般来说, 第三方野蛮施工、违章占压等都会引起管道变形;二是管道内清洁度差, 在管道内存在比较多的杂质, 影响清管器的通过[1];三是管道特殊结构, 三通、弯头都属于管道的特殊结构, 清管器在通过这些地方时, 极易产生卡堵, 影响清管作业的顺利开展。第二, 信息丢失风险。在利用清管器开展清管作业时, 需要进行跟踪和监听, 这就需要一定的通讯设备支持, 当通讯设备出现问题时, 监听人员以及跟踪人员就无法将资料及时的传递给现场指挥部, 造成人员通讯信息丢失, 另外, 在进行监听的过程中, 突然出现监听不到清管器声音的现象, 这属于清管器信息丢失风险。

1.3 收球风险

在进行收球作业时, 卡赌风险、收球筒未放空风险是比较容易出现的两个风险, 此外, 还具备冲击盲板风险、火灾风险以及中毒风险。无论收球作业中存在哪种风险, 都会对清管作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2 风险控制措施

2.1 保证清管器的安全运行

针对上述清管器运行中存在的风险类型, 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 首先需要保证无卡赌现象出现, 具体说来, 在清管器运行的过程中, 可以将后方的压强增强, 从而保证清管器顺利的通过管道变形位置以及管道特殊结构处。另外, 如果压强增大之后还无法实现顺利通过, 那么可以采取清空清管器周围天然气的措施, 将卡堵段的管道截开, 将清管器取出。当清管器的使用时间比较长时, 性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就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以免清管器本身存在故障, 影响清管作业的开展。

2.2 实现收发球的安全操作

收发球筒都带有阀门,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装置, 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 以便于保证在使用时能够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中。阀门的打开与关闭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避免对阀门造成影响, 进而产生风险[3]。另外, 在收发球的过程中, 还需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在收发球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卡赌现象的出现, 需要在作业之前进行相应的检查。同时, 还需要将球筒内的天然气全部放空, 以便于保证安全性。

2.3 规范操作球筒盲板

球筒盲板的操作具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 在选择操作人员时, 需要选择具备相关经验的人员,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操作失误, 进而保证操作安全。天然气的燃点与爆炸点非常低, 操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 需要使用防爆工具、防护工具, 进而有效的保证自身的安全。

3 结语

天然气管道在线清管作业所具备的风险性是比较强的, 从发球作业到清管器运行, 再到收球作业, 整个过程都存在着风险, 为了保证清管作业顺利的开展, 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进而保证清管作业正常开展, 将管道内的杂物等都清理出来, 有效的提升天然气管道的运输效率, 并延长天然气管道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铎, 李晓辉, 杨言海等.苏里格气田骨架集输管网风险识别与控制[J].油气储运, 2012, (10) :763-767+810-811.

[2]谢英, 崔梦梦, 全恺等.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清管周期[J].油气储运, 2014, (05) :522-525.

上一篇:市场营销战略下一篇:出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