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患者

2024-08-03

骨伤患者(精选12篇)

骨伤患者 篇1

社会生产力越发达, 各种创伤事故的发生率越高, 由于死伤者多为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 因而给社会与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1]。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 骨伤患者健康教育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骨伤患者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 通过教育活动使患者提高康复保健意识, 掌握自护和自助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2]。我们通过对骨伤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1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关系到患者怎样保护自己的肢体, 保证其功能和外观, 而且健康指导本身也属于治疗的范围。在临床治疗骨折时, 将整复、固定、功能锻炼三个步骤有机结合在一起, 整复中有固定, 固定后就开始活动, 动静结合。另外, 还必须学习其他相关学科, 如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缺陷心理学、美学等。总之, 以解决患者的问题为目的, 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健康的需求。

2 健康教育的方法[3]

2.1 语言介绍

通过语言沟通, 对患者详细讲述骨折后肿胀疼痛的规律性、早期功能锻炼的好处、如何达到动静结合, 重点讲述活动的重要性。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 对患者详细讲述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介绍骨折愈合的进度和去除内外固定的指征, 防止擅自去掉外固定, 并针对患者的思想状况, 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2.2 示范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示范操作性内容, 手把手地指导患者, 并通过自身关节活动情况使患者更直观地获得功能锻炼的知识。

2.3 书面形式教育

向患者针对性地发放健康教育的小册子, 并给予讲解。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 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 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 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4]。

3.1 心理健康教育

骨科创伤多为突发事件而致, 患者无任何思想准备, 受伤后伴随剧烈疼痛及对自身伤情的不了解, 对周围环境的陌生, 往往出现恐惧、焦虑、忧郁、悲观等消极的心理状态;损伤严重者, 常需紧急手术治疗, 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预后不清楚, 会出现不配合等情况, 此时, 应根据患者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健康教育。需紧急手术治疗者, 在做各种术前准备的同时, 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科室的技术力量配备、各项术前准备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简单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 用良好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精湛的技术, 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各项治疗[5]。

3.2 术前健康指导

骨伤是一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康复的疾病, 而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骨折又各有其特点, 骨折康复的健康教育亦应针对不同骨折的不同时段进行。如术前准备的指导, 床上排便、有效咳嗽等练习, 术后卧位饮食、功能锻炼等的指导, 因此, 针对每位患者实施标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3 住院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3.3.1 密切观察骨伤患者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一些患者不懂得末梢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小腿骨折、前臂骨折中,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剧痛、高度肿胀、末梢皮肤温度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冷、肢端颜色苍白或紫绀、手摸或针刺肢端患者感觉明显迟钝或毫无感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不能活动等现象时, 应立即让患者松开外固定物, 必要时切开减压, 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

3.3.2 指导和监督患者功能锻炼

(1) 应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 调动其积极性; (2) 既要鼓励患者积极活动, 又要循序渐进; (3) 应严格控制不利骨折愈合的活动; (4) 禁止强力的被动活动; (5) 将功能锻炼纳入康复计划, 按计划执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锻炼计划, 早期 (骨折2周以内) , 主要是肌肉自主收缩和放松, 肌肉等长收缩, 促进深部静脉回流、肿胀消退, 每天数次, 每次5 min~20 min, 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 身体其他部位应进行正常活动。中期 (骨折后3周~6周) , 该期骨痂逐步生长和成熟, 可以进行一定幅度的关节活动, 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 逐步恢复骨折上、下关节活动, 教会患者肢体不负重的锻炼, 如坐在床沿双腿下垂、患肢不负重站立等。晚期, 骨骺愈合牢固, 可去除外固定, 应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 至完全功能恢复。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 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可以坚持锻炼, 如果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 则应减少活动, 抬高患肢, 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固有的生理功能为中心, 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 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6]。

3.3.3 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在疾病基本痊愈或平稳后, 部分患者可以出院回家休养, 或有些患者不能承受住院费用等原因而中途停止治疗要求出院。而出院后的治疗、护理、休养、锻炼等, 对疾病最终痊愈、功能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十分重视出院指导工作。让患者认识到, 出院后的护理与康复锻炼依然很重要, 丝毫不能大意与松懈。要恢复满意的肢体功能, 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废用综合征, 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定期复查, 如有不适, 随时来院就诊。胸腰椎骨折患者, 给予腰围固定, 下肢骨折患者配备拐杖, 指导患者患肢不负重活动;对继续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 出院带药应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用法、作用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切口未拆线者, 告知换药拆线时间。必要时上门指导, 方便患者。

4 讨论

骨伤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康复的疾病, 因而建立从入院前预防、急救开始至院后康复随访的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 是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标准健康教育是促进骨伤患者康复的重要策略, 不论对近期或远期都有较好的效果[7]。

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 促进骨伤患者康复。方法采用介绍、示范、书面等各种形式, 对骨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过程有较明显的促进效果。结论通过对患者从入院前预防、急救开始至院后康复随访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康复有全面的认识, 最终达到康复。

关键词:骨伤,健康教育,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甘肃中医, 2003, 16 (2) :40~41

[2]赵巧敏.骨伤患者康复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5, 4 (5) :83~84

[3]汪美瑛.骨伤患者的健康教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3) :1806

[4]杨维敏.健康教育对骨伤患者的康复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11) :1440

[5]沈卓琴, 管福平, 奚惠蔚.健康教育对565例外伤性骨伤患者的依从性影响[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5, 2 (11) :121

[6]赵爱琴.骨伤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 2003, 15 (11) :62

[7]赛小珍, 刘勤朴, 柳晓静.对骨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3) :276

骨伤患者 篇2

男 25岁 河北人

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北京 - 不限

求职意向:外科医生

教育经历

2015年7月毕业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骨伤

项目/培训经验

2014年7月-2015年3月毕业实习

项目/培训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项目/培训内容:1.在骨科实习7个月,能熟练运用骨科常规治疗手法,在老师指导下能操作封闭,针刀等治疗。

2.在针灸科实习,可以使用针灸,穴位注射等保守治疗骨科常见病。

自我描述

1.专业知识功底扎实,综合测评居于前列;积极上进,能吃苦,敢于挑战,勇于创新。 2.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骨科实习七个月,熟悉一些骨科常用的治疗手法并能熟练应用。 3.谦和自律,能良好的与患者沟通。


骨伤患儿的情绪护理 篇3

骨伤多因交通事故,体育运动或其他意外的生活事件造成,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患儿常处于应激后情绪反应状态,若创伤后可引起患儿情绪障碍,则不但危害患儿身心健康,给家庭带来压力,而且又降低患儿的从医行为,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疗效。[1]为了了解骨伤对患儿的心身健康影响,2001-2010年,作者观察了56例骨伤患儿,对住院期间的情绪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3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5例,多发性骨折10例。车祸致伤40例,摔伤9例,高处坠伤7例,患病期间发生情绪障碍最短2天,最长25天,平均4.8天。

1.2情绪障碍的表现形式

本组56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看见医务人员时就出现紧张、害怕或哭闹,拒绝与人交流或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其中8例夜间易受惊吓,大声喊叫,15例醒后诉说为无意识发作,不能控制,4例有幻觉,错觉,语言错乱,7例学龄期患儿有发脾气用手捶床、大声哭叫等表现。

1.3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3-R)指出分为1.焦虑状态2.恐怖状态3.癔病倾向。本组病例符合焦虑状态和恐怖状态的诊断标准。[2]

1.4结果

本组对医疗环境感到恐惧的37例患儿于1-3天症状基本消失,对医疗操作感到恐惧的18例患儿于1-3天症状基本消失,出现幻觉,惊叫的8例患儿于3-10天内症状消失,有幻觉错觉的4例患儿在住院期间症状也消失。

2.引起情绪障碍的原因

本组病例中有40例为车祸引起,发生都较突然,伤势比较重。同时出现惊恐万分,哭闹不安,焦虑和烦躁等。发生后到医院就诊,并对医院环境和操作感到紧张,出现惊恐心理,看见医务人员即哭闹,强烈反抗。情绪障碍的程度与治疗的痛苦性成正相关。[3]现在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患儿受伤后更是引起父母的加倍关注,患儿任性爱发脾气的性格,从而加重了患儿恐惧与反抗心理。在本病例中有19例患儿家长就一直搂抱患儿,不忍心将哭闹的患儿放在床上,害怕各种治疗增加患儿的痛苦,以致患者更易发怒,拒绝做各种检查和治疗,甚至对医务人员有敌意。

3.护理对策

对有情绪障碍的患儿,我们针对情绪障碍的原因、症状特征进行整体护理。从入院开始,接诊护士即判断患儿有无情绪障碍,对有情绪障碍的患儿进行专门交班。对学龄前2-6岁的患儿,以改变环境,逗乐、满足物质要求为主,对6岁以上的患儿以说服、鼓励和解析为主。

3.1增加接触次数,加强沟通 对怀疑有或已确定为有情绪障碍的患儿,护士主动不失时机地与患儿多增加接触次数,加强沟通。刚开始时,用几分钟时间和简短的几句话与患儿打招呼,逗乐。表扬优点,鼓励患儿,逐步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儿信赖并接受护士。也可以在与患儿逗乐、交流中自然地完成护理检查与治疗。同时在病区护士站、走廊、病房的墙壁上设计,绘制儿童喜爱的彩色图画,为患儿提供玩具,使病房环境如同儿童乐园,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除正常接触外,本组26例中对护士的恐惧心理,经2-7次(1-3天)接触后基本消失,8例在10天内恐惧心里消失,1例3岁女孩入院10天后看见医务人员不再哭闹,20天内在进行交流与治疗时仍把头扭向一边,但恐惧心理明显减轻,能接受治疗和护理。

3.2給予心理干预 对于较大患儿或学龄期患儿,我们顺应其心理变化,诱导其说出情绪不良时的真实感受,并给予肯定使患儿感到被护士理解。同时,对于患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对于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以调整患儿情绪,改善其行为,强化正性反应,淡化负性反应。

3.3提供精神支持 对于易受惊吓和夜间易惊叫的患儿,我们给予安慰和解析,并且让家长放下思想包袱,多守在患儿身旁,爱抚照顾好患儿,给予精神支持,正确地配合医务人员照顾好患儿。护士像慈母般关爱患儿,尊重患儿的人格。

3.4熟练进行护理操作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耐心地向患儿解释,并取得她的配合,按排技术娴熟的护士进行操作,尽量做到无痛苦治疗,避免诱发或加重患儿的不良情绪。

4.体会

经过分析和总结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到 :1患儿住院时往往对医疗环境和医务人员有恐惧感,可以通过改变病房环境,转移患儿注意力,增加非痛苦性接触次数,使患儿接受护士,缓解紧张心里。2医疗操作是造成患儿恐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熟练操作技术和各专业人员的协作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恐惧心里。3.有幻觉,夜间惊叫的患儿更需要护士和家长的理解,安慰,关心与照顾,为患儿提供精神支持,克服患儿的不良心里,解除患儿的情绪障碍。

参考文献

[1]刘苓,汪昌玉,宋道岚等,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心里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91-94.

[2]严谨,住院学龄期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影响因素,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4-586.

骨伤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篇4

1 骨伤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

1.1 焦虑恐惧心理

骨伤科患者往往怕手术而慕名来中医骨伤科医院就诊, 想采用中药、闭合复位等保守治疗方法, 有的患者一旦仍需手术治疗时, 往往缺乏心理准备, 一时不易调整心态, 产生焦虑不安情绪。

1.2 悲观失望心理

如截肢患者考虑到截肢后自己变成残疾, 生活不能自理, 会长期连累家人, 以致情绪低落, 非常痛苦, 对生活失去信心。术后身体反应及心理反应十分明显, 常常表现为心理退化, 导致术后疼痛加剧, 情绪不安, 悲观失望[1]。

1.3 疑虑不安心理

有的患者虽然勉强接受了手术治疗, 但内心对手术怀有不同程度的疑虑, 对术后伤肢局部肿胀、疼痛、渗血等症状及术后仍要持续骨牵引、皮牵引或骨外固定等, 思想准备不够, 忧心忡忡, 不敢动, 怕刀口裂开, 怕骨折愈合不良。对早期正确功能锻炼, 怕引起伤口痛, 内固定物断裂 [2] 。

2 掌握心理特征, 做好分期护理

2.1 确立新的护理理念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被护理人员接受。新的护理理念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要求护士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3]。

2.2 骨伤早期患者心理反应与护理 患者感受最深, 最痛苦的疼痛, 不轻易让人触摸伤处, 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伤痛难以忍受, 可表现出过度紧张, 焦虑, 痛苦, 恐惧急切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此时, 应以热情、诚恳、耐心、细致的态度去安慰和鼓励患者, 认真倾听患者诉说, 并与家属紧密配合, 通过暗示和分散精力的方法减轻疼痛带来的身心痛苦, 使其紧张的情绪平静下来, 同时做好保护性护理, 对于同一次车祸或其他事故中有人死亡或严重损伤的消息严禁传递, 避免增加患者精神上的刺激。

2.2 骨伤中期 (牵引或手术) 患者心理与护理 大多数患者由于尝试了创伤的疼痛, 特别怕再受疼痛之苦, 对于手术治疗产生种种焦虑, 担心与恐惧, 手术是否疼痛、有无后遗症, 预后怎样, 患者会问“我会感到刀割皮肤吗?”“要是手术做到一半麻醉药消失作用怎么办, 要求手术多打麻醉药等, 此时, 要耐心对患者讲明手术目的, 一般进程, 麻醉后的肌皮感觉, 同时指导患者如何配合麻醉和手术, 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以激发患者的信心, 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

2.3 骨伤后期 (康复期) 患者心理反应与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顺利度过了急性期后便进入康复期, 此阶段患者心理反应与伤残程度有关, 伤残程度越重, 病后适应越困难, 产生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截瘫和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 由于社会适应及工作能力恢复的困难, 患者的心理反应最严重, 常表现出不耐烦、急噪、悲观等, 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和观察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 性格急噪者求愈心切, 操之过急, 过度进行活动和功能锻炼, 自行增加练功次数, 延长时间, 加强运动幅度,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甚至挫伤信心。依赖性格者, 一切靠他人帮助和指导。

2.4 社会及家庭因素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与护理 骨伤患者多见于工伤、交通事故常涉及经济纠纷, 因此可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 即所谓“赔偿性心理”, 患者常表现症状迟迟不消或与客观检查及外伤程度不相符, 同时家庭成员的关系, 家属对疾病的态度, 经济来源有无保障等均对患者的心理有直接影响。

3 心理护理

3.1 恐惧心理护理

一般外伤患者大多数是因各种突发原因所致, 且多有伤口和出血。因心理准备不足往往出现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为惊恐面容、出汗、手脚发抖、呼吸和脉搏加快、面色苍白, 甚至晕厥。护士应镇静, 以轻柔稳准的操作、有效的麻醉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换药时应嘱患者不要直视伤口, 与患者亲切交谈, 尤其对学龄前儿童和年老体弱的患者, 要仔细观察表情、面色、脉搏等, 操作更应注意轻柔, 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3.2 焦虑心理护理

患者主要是对受伤部位功能及自我形象的焦虑, 护士在换药过程中应及时向患者说明伤口情况、注意事项及预后,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创伤造成自我形象损害而焦虑者, 在换药时要安慰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由于经济负担而焦虑者, 应向患者解释要按时换药, 否则若伤口恶化、延迟愈合, 反而加重经济负担。

3.3 悲观心理护理

对部分顽固性伤口且换药时间较长的患者, 出现悲观失望情绪, 对换药失去信心, 护士应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要关心体贴患者,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 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孙兰娥.中医骨伤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5 (6) :28.

[2]孙兰娥.中医骨伤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 1999, 6 (15) :26.

骨伤科护理常规 篇5

1、病室环境

(1)病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体息

3、人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人院时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体重

(2)新人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6)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違医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各种引流管保持通杨,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相应的护理猎施,做好护理记录。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宜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硫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征求意见

二、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5)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6)术日晨护理

①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②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7)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2、术后护理

(1)术后将患者平稳的抬上床。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③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④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针刺或药物,以 减轻和缓解疼痛。

(3)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4)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5)牵引、外固定手术虑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三、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l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着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具体指导。

四、牵引术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者主动配合。

3、洗净患肢,局部备皮。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同医师做好牵引术。

4、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5、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做好护理记录。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2)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4)滑动牵引的患者,要适当抬高床头或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5)按医嘱定时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疱、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保持骨牵引处针眼的干燥,定时清洁换药,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皮肤有无拉豁,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8)人工牵引、电脑腰椎牵引、颈椎牵引等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预防并发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五、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石膏固定前清洁患肢,如有伤口先清洁再换药。

3、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

4、上石膏当天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5、四肢石膏外固定术后,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6、石膏未干固护理

(1)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塞冷,盖被需用支架托起,以防石膏变形或折断。(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扶石膏,协助搬移,忌用手指捏压。

7、石膏干固后护理

(1)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勿使尿、便等污染。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变形,(2)密切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如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井逐渐扩大,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和未被固定的关节、肢体活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8、注意加强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的皮肤护理,如发现局部疼痛、红肿、瘀斑等早期压疮症状,及时处理。石膏过紧或松动、变形时,报告医师,及时更换。

9、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六、骨折

因外力或骨疾病等原因使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所致。以骨折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出现受伤肢体的畸形、异常活动,可闻及骨擦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骨骼,涉及肾。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病史.(2)精神状态,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3)生活自理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及CT等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减少患肢移动,必须移动时,取得患者配合。移动时动作轻柔,用双手同时扶托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

③牵引、复位、固定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后摆放于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防止畸形,并按各种牵引固定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疼痛、肿胀、出血等情况。②观察患肢指(趾)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运动状况。

③开放性骨折,注意观察出血量的多少、伤口大小、有无异物及血管、神经损伤等。④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出冷汗、四肢厥冷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⑤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皮肤苍白,或青紫、肤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或遵医喝用药酒服下。

4、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应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解除患者紧张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

(1)疼痛剧烈,遵医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2)患肢淤血肿胀,遵医嘱用中药外敷或熏洗。

7、健康指导

(1)指导并帮助患者早期循序新进的功能锻炼。

(2)向患者讲解防止并发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的知识。

七、上肢骨折 指上肢骨折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踝上骨折、肱骨外踝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②保持肢体功能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②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③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3)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4)饮食护理

①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②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③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6)临证(症)施护

①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②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③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背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处于功能位或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八、下肢骨折 指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肱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臂折,髌骨骨折、胫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②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

①疼痛时遵医瞩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②遵医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掲去,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5)情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

①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②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③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3、健康指导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

九、脊柱骨折

多因严重外伤引起脊柱骨压缩、脱位或断裂。病情较复杂,可并发脊髓损伤。

1、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4)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2)病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床尾用护足架,防止足下垂。②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同时翻动。

③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体麻痹平面的变化,备好各 种急救用品。(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4)饮食护理

久卧患者的肠蠕动减慢,应多食蔬菜和水果,以防便秘。(5)情志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不良情绪,配合治疗,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

①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后,腰下墊一薄枕,维持复位角度。

②需用手术切开复位者,应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需牵引复位者,按牵引术护理。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④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开放导尿管,冲洗膀胱,预防逆行感染,合并尿潴留患者,按癃闭常规护理。

⑤便秘者,可按摩腹部或遵医嘱服用缓泻药物。大便失禁者,做好会阴部护理。

3、健康指导

(1)脊柱骨折尤其伴随脊髓损伤者,病情严重、病程长、恢复慢,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教会家属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知识。

①便秘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训练床上排便,放松紧张情绪;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水果等。

②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发现潮湿及时更换;卧气垫床,每2~4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做到肩、髋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每日按摩受压处2~3次。③尿潴留:放松紧张情绪,用诱导法帮助排尿;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④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勤换内裤。

⑤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应深吸气,并收腹后重咳,将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翻身后给予拍背,用空心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扣拍;痰多难咳时,配合雾化吸人。(3)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十、骨盆骨折

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坏,常可合并膀晓、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出血性体克等严重并发症。

1、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受伤史、暴力性质。

(2)疼痛、肿胀、瘀斑、下肢活动障碍、血尿、腹痛等状况。(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5)X线、CT等检查。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②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③出现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胀、排尿障碍、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④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触痛等直肠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⑤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无力或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⑥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环保持完整者,应卧床休息。患者处于舒适位,屈髋以减少疼痛。(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4)饮食护理

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5)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6)临证(症)施护

①骨盆多处骨折并移位明显时,做牽引复位,按牵引护理常规进行。

②采用骨盆托带悬吊牵引术,应保持仰卧位,托带离床面约5cm。大小便时,可将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注意不被污染。③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意防止尿管脱出。留置导尿管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及会阴部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免逆行感染。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④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3、健康指导

(1)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3)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

十一、脱位

因外力所致骨端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1、护理评估

(1)外伤史或关节反复脱位病史。

(2)关节局部有无疼痛、肿胀、淤血等情况。

(3)有无伴随骨折、神经及血管损伤,是否合并多发性创伤。(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X线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做好复位前的准备工作,协助医师及时整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关节局部情况和全身变化,若疼痛较甚,遵医属使用止痛剂;移动患者时,需托扶患肢,避免因活动患肢而加重疼痛。(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后疗效及反应。(4)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5)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6)临证(症)施护

①脱位早期局部冷敷,减轻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水肿。

②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或宽带悬吊固定者,注意保持患肢于功能位。需石膏外固定或牵引 时,按石膏外固定或牵引术护理常规进行。

③在固定期间,要注意患肢的肌肉收缩活动及未固定的关节功能锻炼。解除固定后,要防止活动过猛及粗暴的被动活动。

3、健康指导(1)正确进行关节部位功能锻炼,避免用力过猛、剧烈运动成过早运动面导致习惯性脱位。(2)遵医嘱进行负重活动,若有异常及时就诊。

十二、伤筋

伤筋是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鞘、关节囊、椎间盘纤维环等组织因跌打、撞击、闪扭、牵拉或积劳过度所致。以局部淤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1、护理评估

(1)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劳累过度或跌打损伤病史。(2)局部有无淤肿、疼痛、功能障碍。(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气滯血瘀证、风寒湿证、虚寒证。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①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②注意体息,局部保暖,免受风赛。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博、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3)给药护理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4)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5)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6)临证(症)施护

①气滯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②遵医剌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烧伤皮肤。

3、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十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为腰

4、腰

5、骶1等椎间盘。

1、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因。

(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3)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X线、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②推拿前患者排空大小便。

③推拿后即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疼痛情况。④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⑤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得,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3)给药护理

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4)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膩之品。(5)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硫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6)临证(症)施护

①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者时,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 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以缓解疼痛。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

②手术治疗时,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③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④术后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 连。

3、健康指导(1)宜睡硬板床。

(2)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3)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菱缩。(4)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十四、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

全身各关节、肌肉等通过合理的运动,起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以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的锻炼方法。

1、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指导患者)(1)骨折早期

伤后2周以内。此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可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①上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握拳及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做轻度背伸掌屈活动。根据骨折部位,做肘关节伸屈和提肩活动。②下肢

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脚趾自主活动、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髌骨按摩等每日3~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做收腹提臂动作。(2)骨折中期

伤后2周,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生长。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括动。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加大关节活动的幅度,防止肌肉菱缩,避免关节僵硬,但仍应注意限制不利于骨折连接和固定的活动。①上肢

鼓励患者握紧拳头,做自主性关节屈伸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并可放下悬吊带,自主抬举上臂。②下肢

鼓励患者练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动作。牵引者,可练习双手拉吊环,健肢逐步负重锻炼。小夹板外固定的患者,鼓励并协助患者扶双拐下床,做患肢逐步负重锻炼。(3)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段炼,使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的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此期上肢可鼓励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得到全面的锻炼。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蹲下起立及旋转摇膝等动作。

2、腰椎压缩性骨折功能锻炼法(遵医嘱指导患者)(1)五点支撑法

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跟支撑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的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一般无休克等合并症的单纯压缩性骨折,复位后第二天即可锻炼。(2)三点支撑法

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此法根据患者的体力,于伤后3周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次数。(3)飞燕点水法

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适用于伤后3~4周开始练习。

3、功能锻炼注意事项(遵医嘱指导患者)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坚持锻炼。

(2)要求患者在锻炼时思想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3)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体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恢复锻炼。

郭春园教授治疗骨伤病经验 篇6

【关键词】骨伤病;名老中医经验;中医师;郭春园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6.012

郭春园教授是我国传统正骨四大流派之一——平乐郭氏正骨的第五代传人,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500名著名老中医之一,获卫生部颁发的“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银质奖章。郭春园教授行医60余年,博览中医古籍,继承与发扬中医正骨的精华,不断学习并总结临床经验,在治疗骨伤病方面有独到的优势,曾担任郑州市骨科医院业务院长多年,培养出大批中医骨伤方面的专家[1],现将郭春园教授临床经验浅探如下。

1倡导气血平衡理论

气血平衡理论是平乐郭氏正骨理论体系的核心。骨伤科辨证的核心是调理气血的平衡状态[2]。经过长期临床治疗与实践,郭春园教授运用气血平衡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该理论不仅是中医治病的基础,也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总纲,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病[3]。他认为气血是人身至宝,气血相互制约和依存,这种动态平衡关系维持人体的生命健康。

用气血平衡理论来指导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如闪挫伤、牵拉伤,多以伤气为主,气伤较痛;碰撞、打击、跌扑伤,多以伤血为主,血伤则肿胀较甚;开放伤因气血俱伤导致肿痛并见。伤气能影响到血,伤血能影响到气,故治疗时治气必治血,治血必治气,调理与恢复人体气血动态平衡为治疗准则。早中后三期运用“破、和、补”三原则,但不能拘泥一方一药。创伤早期,肢体筋脉损伤,气血受损导致气滞血瘀,表现为肿胀、疼痛等症状,用药以“破”为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大法,可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同时在活血化瘀方剂里加补气药,可以加快疾病愈合。对于创伤中期,瘀血未除尽,新骨未生,经络未通,经过早期的治疗,瘀血有残留,继续使用“破”药有伤正气,故此时需要调和气血,消肿止痛,多采用接骨续筋汤加减。对于创伤后期,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而身体消瘦;同时长期卧床限制肢体活动,出现正气不足,气血运行不利,容易感受内外邪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故需要用“补”药补气血、健脾益胃、通利关节。

2运用动静结合治疗手段

动静结合也是平乐郭氏正骨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对于创伤的患者,郭春园教授运用动静结合平衡理论,指导合理的运动,避免不利的静,使机体气血通畅、筋骨得养、关节通利,有利于骨折的修复和愈合;注重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大多数患者因受伤导致身体不便,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故要重视患者精神状态,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及适度的锻炼,以结合个体化治疗。在骨折初期,即伤后1~2周,此时以静为主,动为辅助。静可以保证骨折复位不发生移位,调养气血,利于骨折的修复;动可以活血消肿,预防肌肉萎缩、粘连及关节僵硬。功能锻炼应该循序渐进,次数由少到多。骨折中期,即骨折后2~6周,宜动静结合。此时骨折瘀血未除尽、新骨刚生长,“静”促进骨折端生长,“动”可以去瘀生新,滑利关节,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股骨干骨折中期,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等张收缩及膝关节、踝关节、足部各关节的活动。骨折后期,即骨折后6~8周,要以“动”为主,以“静”为辅。筋骨虽长但未坚固,把握“动”的力度,“动”可以尽快恢复肌肉和关节功能,“静”可以防止肢体负荷过度,预防再骨折。上肢重视关节灵活度的练习,下肢重视负重行走功能练习。总之,郭春园教授运用动静结合理论不仅利于骨折的愈合,而且促进肢体活动的恢复。

3弘扬平乐手法正骨特色

3.1对颞下颌关节脱位整复的经验先嘱咐患者心理不要紧张,按摩放松患者下颌关节周围软组织,对于习惯性颞下颌关节单侧或双侧脱位,可以用单手整复法。医者站在患者伤侧前方,一手拇指按压患者患侧下颌角向后向下,余四指托下颌体颏部向上,全手用力颞下颌关节即可复位。双侧脱位可以先复位一侧,再整复另一侧即可。双手整复适合颞下颌关节盘绞索或关节嵌顿过紧的单侧及双侧脱位。术者站在患者前方,双手拇指放在患者两侧颊车关节下方,双手食、中指托下颌角,无名指、小指托颏部下方,拇指用力压使髁状突向后向下,其他各指托下颌角,下颌体向上,即可复位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复位的标志为局部不痛、患者可以自由张口、上下牙齿可对合、颧弓下触及不到高突的髁状突。该方法还可以避免患者咬伤术者双手拇指,而且操作方便。

3.2对跟骨骨折的整复对于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分为Ⅰ、Ⅱ、Ⅲ型骨折,郭春园教授采用钢针撬拨及钢针固定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方法为坐骨神经麻醉下,患者侧卧位,用3.5 mm

克氏针在跟骨结节下方0.5 cm处从跟骨后上方跟腱外侧打入,先不要超过骨折线;如为中部压缩塌陷,用克氏针在塌陷下方撬拨,助手双手掌根挤压跟骨两侧来纠正跟骨增宽畸形;X线透视复位满意后将打入的克氏针穿入距骨内固定塌陷的骨折块,外露克氏针剪短,尾端露出皮下,给予包扎并用石膏托固定;4~6周拍X线片,愈合后拔出克氏针。该方法可以避免切开复位,减轻患者痛苦,并且花费小、创伤小、经济适用,是郭春园教授潜心研究、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临床经验[5]。

4辨证用药经验独到

郭春园教授善用消、补药物。他认为气血为人体之本,通过补养气血增强正气,气血和畅,病邪自去。骨折发生后筋脉受伤,血溢脉外,形成血瘀,治疗时除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外,还要加入扶护正气的药物,防止外邪乘虚而入。他用药一大特色就是消补结合。他无私献出的祖传骨伤药方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特色。

郭春园教授善用当归及动物药。当归辛温行散,又善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是补血之要药,入肝、心、脾经;与川芎合用,川芎可助当归活血行血,当归可减轻川芎燥烈之气,两者合用可增强补气养血、调和营卫、祛瘀止痛的功效。而动物药如鳖甲、龟板、全蝎等祛痹止痛,破血散瘀,续伤接骨,效猛力专,对于外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于病邪侵入不同部位引起的疼痛,郭春园教授善用各类引经药物起到独到的疗效。如用桂枝、桑枝引经治疗四肢手足疾病,用独活治疗下肢疾病,羌活治疗上肢疾病,白芷治疗头部疾病,葛根治疗颈肩痛疾病,瓜蒌治疗胸腹疾病,怀牛膝、杜仲治疗腰膝疾病等。使用引经药,药效直达病灶,常能达到神奇疗效[6]。附郭春园教授验方2首。①活络骨康丸[7]:当归、丹参、黄芪各15 g,地龙、川芎、白芍、川断各10 g,白芥子8 g,没药6 g,炮姜3 g,延胡索12 g,乳香6 g,赤芍7 g,全蝎5 g。打细制粉,功效为破瘀血、通经络、行气止痛、滋补肝肾、壮筋骨等,主治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本品过敏、过敏体质或月经期患者禁用。②益气活血汤:当归、白芍、黄芪各20 g,乌药、防风、木瓜、白僵蚕、香附、党参、威灵仙各10 g,广陈皮、川断、茯苓各15 g,泽兰、秦艽、甘草各2.5 g,红花8 g,全蝎2条,伸筋草10 g。功效为益气活血,主治用力不适、用力过劳、用力过猛或力不及物等导致的闪挫肩关节属于结脉型者。

5小结

郭春园教授通过毕生精力推动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在学术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气血平和理论和动静结合理论,对于骨折患者,强调整体与局部,活动与固定,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的原则,结合早、中、晚3期药物辨证论治。早期给予骨折复位,合理的固定,配合局部适当的活动,中药的内服外用,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郭春园教授治病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不仅影响了更多的人,而且为中医骨伤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参考文献

[1]陈利国,周民强.平乐正骨渊源考[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55-58.

[2]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气血共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

(一)[J].中医正骨,2012,24(9):710-714.

[3]何孝国,曹建斌.中医骨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15.

[4]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

(三)[J].中医正骨,2012,24(11):865-869.

[5] 陈海如,郭春园.浅谈“金针拨骨”治疗跟骨骨折[J].河南中医,1993,13(1):30.

[6]吴福星.郭春园主任医师骨伤病用药经验[J].河南中医,2006,26(7):28.

[7]马富强,白玉,黄金承.活络骨康丸联合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0):39-40.

探析针灸治疗骨伤科患者的疗效 篇7

施针前首先在患者病变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部位寻找疼痛范围。然后选用严格消毒灭菌的针灸专业医疗专用针具。痛位常伴有条索样、圆形或片状弥漫性肿胀。在肿痛范围进行常规无菌消毒, 无菌操作。在肿胀范围之内刺入2~5针, 如果肿痛面积较大可多刺10针左右, 选用粗针如26号或28号效果更佳。病变在肌肉、韧带应刺中肌肉韧带;病变在神经者应刺中神经干;病变在关节部位可根据疼痛范围刺至关节间隙、滑囊、关节附近肌腱附着点;病变在肌腱、腱鞘者应刺中肌腱、腱鞘。针刺一般用大幅度提插捻转、中度强刺激, 均为泻法;儿童患者针刺可不留针或以指代针;病久气虚、年老体弱者则选用提插捻转, 轻度弱刺激或局部加施温灸, 均为平补平泻或补法, 留针20~30min左右。

下面从颈椎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痹症与伤筋三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述如何运用针灸来治疗疾病以及其达到的效果。

1 颈椎病

颈椎病以颈椎的病变为其根本, 所以针灸不论治疗哪种类型的颈椎病, 都必须以颈椎部的夹脊穴为主, 然后根据不同的症候类型加以取穴。然后根据不同的症候类型加以取穴。颈部劳损, 肝肾亏虚, 筋脉失养是颈椎病的病理基础。如果风寒湿邪外侵, 痰湿内生等闭塞经脉或损及气血, 筋脉失养, 导致疼痛、麻木诸症发生。针刺颈夹脊穴、肩髑、风池、肩井、外关、合谷及刺络拔罐法, 能补益精髓、疏通清窍、通筋活络、化瘀止痛。针刺大椎能振奋人体阳气, 增强机体抗御风寒湿邪的能力。经过推拿可以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选择颈夹脊外, 累及肩部的, 可加刺肩部的肩井, 肩胛部的天宗、压痛点及肩关节部的有关穴位。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行性疾患。颈椎病的多发人群与长期从事屈颈动作的工作有关。因此, 为了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或复发, 屈颈伏案不宜过久, 晚上卧床不要睡高枕。颈椎病患者应多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尤其是与屈颈反向的伸颈动作的锻炼。

2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伤筋"的范畴, 表现为经脉受损, 气机不畅, 血运受阻, 离经之血溢于皮下则肿胀, 气滞血瘀则疼痛。将针快速刺入皮下, 刺入2~4cm, 大幅度提插, 提插时针尖方向要有小角度改变, 直至患者有强烈酸胀感或触电感并向肢体远端放射时, 迅速出针。主要是足太阳经脉的损伤, 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 取后顶、天柱及腰部夹脊、腰眼、秩边, 以通经止痛。在最痛的部位、最痛的时间、最痛的体位做最痛的针法可达到缓解痉挛、止痛的目的。针刺后机体可应激性产生大量消炎物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另外, 针刺在神经干上改变了植物神经兴奋状态, 使交感神经兴奋, 机体进入应激态甚至应急态, 从总体上提供了镇痛、消炎的物质基础。

3 痹症与伤筋

局部针刺疗法是在中医古籍《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偶刺、恢刺、报刺、扬刺、齐刺、合谷刺、傍针刺、输刺等针刺法基础上结合古代医家、病例、医案及临床经验总结, 结合体会局部针刺多针疗法适用于骨伤科的痹症与伤筋的治疗, 这种针刺方法可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 并有明显的止痛消肿作用。此针刺方法体现了中医理论"以痛为输"局部取穴的原则。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或有全身症状及合并症, 最好配合辨证取穴或者是远经取穴的方法, 尤其是对病久气阴两亏老年患者同进加施温灸疗法, 效果更加明显。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总之, 针灸治疗的作用其一是疏通经络疏通, 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 气血运行正常。其二是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 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其三是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

参考文献

[1]廖远碧.中医针灸治疗骨伤科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5) .

[2]孙春红, 刘春华.针灸足三里内关穴治疗骨伤科病人脏腑并发症300例[J].陕西中医, 2006, (8) .

[3]"一点二放三贴敷"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C].全国第六次骨病学术会议暨百名杰出骨科专家评选活动论文集, 2005.

骨伤患者 篇8

(1) 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以争取病人对手术麻醉的配合。如麻醉前做好药品如普鲁卡因的过敏试验, 以便提醒手术医生采用合适的麻醉药品, 防止麻醉意外的发生。

(2) 要认真做好麻醉部位的皮肤清洁工作。患者最好在手术前一天洗澡, 清除皮肤污渍, 截瘫或者其他不能洗澡的患者, 最好在注射局部用软皂清洗皮肤。有腋毛的应刮除, 以免妨碍操作或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3) 做椎管内麻醉或全麻的病人, 术前应绝对禁止饮食, 以防合并症发生。

(4) 麻醉手术后病人返回病房, 应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局部阻滞麻醉的病人, 一般无需特殊护理, 因患者多处于清醒状态, 平卧3~4h后可进行适当活动。

(5) 全身麻醉的患者则应有专人护理, 直至病人清醒能准确回答问题为止。在病人未清醒时要注意观察其瞳孔、脉搏等。麻醉后刚回病房时病人要去枕平卧, 头向一侧偏, 如有呕吐要及时排除, 防止呕吐物被吸入呼吸道。病人清醒前一般有躁动反应, 此时应注意防止病人坠床, 或拔去输液管、引流管及敷料等。

骨伤患者 篇9

1 不安全因素

1.1 机体功能降低或护理不妥致患者被烫伤

老年骨伤患者被烫伤危险因素包括: (1) 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 骨科老年患者长期不能活动并常伴有多种并发疾病, 造成机体运动功能降低, 手脚灵敏度下降。 (2) 保暖用具使用不当, 由于陪护人员缺乏烫伤相关知识, 如将热水袋直接放在患者身体上、常时间置于同一部位, 水温过高等, 更增加了烫伤的发生率。另外, 即使热水袋水温不高, 如长时间放置同一部位, 热力慢慢渗进软组织也会引起低温烫伤。

1.2 各种因素致患者跌倒造成二次伤害

老年骨伤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包括: (1) 骨功能未全面恢复和平衡失调。如老年骨伤患者起床时因体位改变过快, 下床站立不能保持平衡而跌倒。 (2) 并发疾病因素。老年骨伤患者多伴有并发疾病, 如心血管病类导致血压升高发生头晕。 (3) 药物因素。如降压扩血管药物不按规定时间规定剂量服用, 发生地血压而跌倒等。 (4) 感觉功能因素。“伤筋动骨100 d”, 骨伤患者住院卧床时间较长, 机体感觉功能衰退, 感知能力下降, 对空间距离估计出现偏差。 (5) 环境因素。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老年人离开久居的家庭环境,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

1.3 陪护因素

老年骨伤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陪护者大部分是依靠非亲属的普通陪护, 家属和陪护有事缺乏耐心或缺乏照顾患者的科学方法, 如给长期卧床老年人喂水、喂药、喂饭时方法不当, 会造成患者误吸, 发生危险。

1.4 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造成意外

部分老年骨伤患者因不习惯吸氧, 自行取下吸引管导致氧疗中断, 引起缺氧, 呼吸困难加重。自行调节静脉输入药物滴速, 出现胸闷、心慌症状。某些重要药物, 有医嘱单属于自备药, 患者忘记服用, 如降血糖、降血压药物。

1.5 健康教育不到位

入院时医嘱交代不妥, 如患者便秘时用力排便, 容易诱发心衰、心肌梗死、心脏破裂、脑卒中等, 造成意外伤害;有的护理过程中给药时间不合理, 患者服药时间混乱造成危害;有的饮食管理及活动度指导跟不上, 造成营养不够或身体功能下降, 降低患者抵抗力。

2 不安全因素分析

2.1 护理理论知识不扎实, 技术操作不熟练, 对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不足

护理老年骨伤患者时操作技术不过硬, 观察病情、发现问题的能力有限, 特别是在处理有严重创伤的患者时, 患者常因伤情严重、复杂, 病情变化迅速, 护士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但多数护士缺乏护理诊断思维, 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 不能及时发现老年骨伤患者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 缺乏预见性, 无个体针多性。

2.2 责任心不强,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护理工作中不认真执行各种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 如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各项操作流程, 甚至输液时未做到“三查八对”而使患者用错药。特别是危重、大手术的老年骨伤患者交接班时未到床旁, 未按规定巡视病房, 致使老年骨伤骨伤患者出现险情未及时发现。

2.3 老年骨伤患者自身因素

老年骨伤患者多并发多种疾病, 机体抵抗应急能力下降, 病情变化快, 但反应征兆多不明显;老年骨伤患者多是在不慎跌倒时导致骨折, 多数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病, 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 加之骨伤及骨伤固定导致活动不便, 更易出现不安全问题。

2.4 病情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病区环境内障碍物过多, 物品不定位放置, 过强的光线, 地面不平坦或潮湿滑溜, 洗漱间和走廊无防滑措施, 老年骨伤患者肢体骨折往往行动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 地面湿滑或绕行障碍物时易发生摔伤造成再次骨伤, 病床为加护床栏而易发生坠床。

3 护理安全对策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提高慎独精神, 培养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在各种护理工作中和操作时都一丝不苟, 严格查对准确无误。切记四个不可:即不可随意简化操作规程;不可忽视查对;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放手对护生无监督的独自操作。严格质量考核, 有针对性地讨论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提出防范措施, 做到警钟长鸣。

3.2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病区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有护士长担任组长, 组员由病区责任护士和1名病区骨干护士担任。其职责组员包括定期指导、检查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情况;整理、分析、总结老年骨伤患者差错、事故相关资料;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及预防差错、事故教育;持续改进病区老年骨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定期召开病区老年骨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分析会, 及时通报期内护理安全质量情况及整改意见。健全病区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 实现自我、护理组、领导小组三级护理安全网络管理, 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导致事故的发生、

3.3 加强护理专业理论的培训

良好的护理理论知识是完成临床护理任务的基础,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包括护理常规、各种安全管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病区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的护理计划, 老年骨伤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护理不安全因素识别等。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 防止护理缺陷致使差错发生, 护士必须掌握治疗用药方法、禁忌证、不良反应等, 辩证应用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3.4 重视老年骨伤患者入院的安全宣教

老年骨伤患者病程长, 反复难愈, 如对病情认识不够, 易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紧张、焦虑等。通过对患者入院安全宣教, 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认识到自身及病区潜在的安全危险因素, 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 使其能够配合, 主动参与护理过程, 预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以身心统一的整体观为主导思想。护士通过观察分析骨伤患者心理变化,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不同的心理状态对骨伤诊疗、术后康复的影响, 使患者有积极的心理调适能力。

3.5 病情环境安全措施

尽量将老年骨伤患者安排接近护士站的病室, 创造无障碍安全病室环境, 室内光线分散柔和, 病床架护床栏, 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 如热水瓶、锐器等, 以防坠床、烫伤或其他意外伤害。浴室内放防滑垫, 走廊、马桶边装扶手, 地面保持干燥、清洁。协助老年患者保持大便通畅, 心情舒畅, 病室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以免诱发各种并发疾病。保持病床平整、干燥、无渣屑, 指导正确翻身、使用便器, 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将便器置于床旁, 用物摆放于易取放处, 避免下床。

4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群众的健康意识、法律知识不断增强, 优质服务、优质技术、优质管理已经成为患者医院就诊的重要条件。老年人是特殊人群, 老年骨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通过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措施的落实, 重视入院宣教, 强调专科护理知识培训, 突出专科护理思维培养等, 使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有计划, 有预见性的开展, 引导老年骨伤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 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为老年骨伤患者提供各种安全护理, 使其安全度过住院期。保证患者安全, 缩短住院日, 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佩瑶.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8, 22 (2) :533.

[2]张建华, 杨晓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6) :1672.

[3]张素梅.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基础医院论坛, 2009, 13 (12) :1086-1087.

骨伤患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伤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肿胀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22~61 (42.3±3.7) 岁;按骨折部位分类:上肢骨折12例, 肋骨骨折3例, 胸椎骨折4例, 腰椎骨折8例, 下肢骨折13例;按肿胀度分类:Ⅰ类肿胀18例, Ⅱ类肿胀14例, Ⅲ类肿胀8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9例;年龄19~64 (41.2±5.3) 岁;按骨折部位分类:上肢骨折11例, 肋骨骨折4例, 胸椎骨折3例, 腰椎骨折7例, 下肢骨折15例;按肿胀度分类:Ⅰ类肿胀19例, Ⅱ类肿胀14例, Ⅲ类肿胀7例。所有患者无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及慢性病 (如心血管、肝、肾、脑等疾病) 。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排除对试验药物有禁忌症者[2], 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自拟协定中药方如下:桃仁15g、红花10g、赤芍15g、当归尾15g、生地黄15g、田七10g (先煎) 、木香10g (后下) 、丹参30g、党参30g、黄芪30g、泽泻15g、云苓皮15g、薏苡仁30g、土鳖虫10g、醋延胡索15g, 上肢骨折加桂枝15g、老桑枝30g, 腰椎及下肢骨折加牛膝15g、独活15g, 肋骨、胸椎骨折加柴胡12g、枳壳15g、桔梗15g, 日1剂, 煎服, 分两次口服。以1w为1疗程。

1.2.2 对照组

予20%甘露醇溶液250ml静脉滴注, 1次/d。以1w为1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定如下: (1) 显著改善:治疗后肿胀度低于0.2cm, 消肿时间不超过3d; (2) 改善:治疗后肿胀度在0.4~0.6cm, 消肿时间在3~7d; (3) 改善欠佳:治疗后肿胀度超过0.9cm, 消肿时间超过观察期。

1.4 观察指标

以总改善率为指标, 对比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中总改善率87.5%;对照组中总改善率72.5%。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附表。

3 讨论

骨伤后期肿胀是临床骨伤科常见病症之一, 多因夹板、石膏外固定日久, 有效锻炼缺乏, 且病久体虚, 经络不通, 气虚血瘀, 虚实夹杂[4,5]。临床可分Ⅰ类肿胀 (皮纹存在) 、Ⅱ类肿胀 (皮纹消失、皮肤紧张、无张力性水泡) 、Ⅲ类肿胀 (皮纹消失、皮肤紧张、肤温高、张力性水泡) 。治疗不当影响局部循环, 组织修复延缓, 可致病情加重, 增加痛苦, 因此有效治疗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中医或西医治疗, 其中西医常用甘露醇, 疗效可, 但副作用较大, 耐受性差。中医则辩证施治, 以活血散瘀、补气利水、舒经通络为法, 予中药方煎服, 其中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尾、田七、丹参等药物可活血散瘀, 党参、黄芪、木香、泽泻、云苓皮、薏苡仁等药物可补气利水、理气消肿, 土鳖虫、醋延胡索等药物可通络止痛, 此外根据不同部位加减引经药物, 上肢骨折可加桂枝、老桑枝, 腰椎及下肢骨折可加牛膝、独活, 肋骨、胸椎骨折可加柴胡、枳壳、桔梗, 疗效好[6,7]。本文选取我科诊治的骨伤后期肿胀患者80例, 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试验组予行我科自拟协定中药方治疗, 对照组予行甘露醇治疗, 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于骨伤后期肿胀患者, 行中药方治疗, 效果显著, 值得推行。

摘要: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肿胀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行我科自拟协定中药方治疗, 对照组予行甘露醇治疗, 观察1w,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中显著改善12例, 改善23例, 改善欠佳5例, 总改善率87.5%;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 改善20例, 改善欠佳11例, 总改善率72.5%。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于骨伤后期肿胀患者, 行中药方治疗, 效果显著, 值得推行。

关键词:中药方,骨伤后期,肿胀,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胡向阳.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20) :46-47.

[2]孙振军.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5 (01) :103.

[3]费宝国.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102例[J].陕西中医, 2013, 34 (7) :843.

[4]田成义.中医对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 2012, 10 (10) :544.

[5]吴贞谦.中医治疗36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3) :625-626.

[6]唐宝平.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36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3 (2) :1499-1500.

骨伤患者 篇11

[关键词] 教育模式;中医骨伤科;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9-09-02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比重大,加之教学内容更新快,如何提升中医骨伤科学教育,建设好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以确保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面临的课题[1]。建立统一管理的,包括临床技能教学及专业教学在内的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为推进基础和临床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基础[2]。该模式的探索为现行体制下医学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为指导思想,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合理结合,探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深入研究,为国内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作出贡献。

2?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教学平台的建设思想

在循证医学教育观指导下以骨伤科方向班及临床实习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培养实习学生以证据为基础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充分调动临床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继续掌握如何主动学习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如何科学地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具有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的初级骨伤人才。

实践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实习做好准备。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我们利用模拟病人、示教室、教学录像、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直观的素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熟悉中医骨伤科临床疾病处理过程及骨科操作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骨伤科常规检查的步骤,熟悉其操作规范,提高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并通过骨科门诊、住院部见习,训练四诊、体检,让学生了解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治常规,并开展病例讨论或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战教育加强对学生骨科临床思维的培养[3]。为今后从事中医和中医骨伤科专业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3?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性教学平台的建设步骤

(1)加强实践教材的改编和修订,在此基础上,编写方向班相应教材,将成熟的教学参考资料用于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内容组织编写配套教材音像制品及制作电子出版物;(2)积极引进人才,进行中医骨伤科学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研究;(3)依附学科与专科发展建设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网络的建立及交流、推广工作;(4)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方向的临床培养教学模式,积累经验,供教学参考和学生使用。

4?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重点难点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包括:(1)骨与关节检查法;(2)正骨手法操作、夹板固定和药物治疗;(3)创伤急救原则;(4)骨折的分类、诊断和并发症;(5)四肢和躯干骨折的诊断和治疗;(6)脱位的分类、诊治和并发症;(7)筋伤的诊断和治疗;(8)骨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及对中医骨伤科疾病诊治的实际能力。

5?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解决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重点难点的根本保证。因此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标准化病人教学”、“ 参与式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循证教学” 、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临床实践机会,将抽象的临床思维具体化,使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整合各科知识,启发学生横向、纵向思维。为了实施上述教学方式建设,应组织编撰适用于本专业的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大纲》,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指导学生课外学习,跟诊学习,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思路,更加充实[4]。

6?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立

中医骨伤科学为临床专业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积极研制、开发,建立《中医骨伤科学精品课程》专题网站、《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专题学习网站、《中医骨伤科学》放射学诊断资源库学习网站,通过学习网站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另一学习途径。同时,还建立了网络交互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启发思维,将学习延伸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以外。

7?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效果预见

在实践教学中贯穿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参与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及网络多媒体教学学习系统, 使骨伤科教研室临床带教质量水平逐年上升;使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主动服务意识、责任感、与患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对患者的熟悉程度、对病种的掌握程度、知识的记忆深度、学习系统性、主动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

总之,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中医骨伤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富有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中医骨伤科人才服务[5]。显而易见,应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对于中医骨伤专业发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Thomas JB,Mark CL.Proposal for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linical teaching[J].Mayo Clin Proc,2009,84(4):339-344.

[2] 谷亚玲.多维立体化实训平台在中医骨伤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63-865.

[3] 王国夫,杨春娣,郑余.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02-204.

[4] 况迎辉,宋爱国,祝学云,等.利用学科资源,构建开放性、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0-12.

[5] 刘奔,孟秀香,王绍武,等.“三番式”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其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1,32(11):75-76.

骨伤患者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入院

的下肢骨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6±3.3岁,平均病程2.5±2.8天;股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7例、跟骨骨折7例、髌骨骨折5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8±3.8岁,平均病程22.1±2.6天;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9例、跟骨骨折6例、髌骨骨折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治疗前分别对84例下肢骨伤患者进行常规的COPM评定,治疗组作业治疗师根据患者评估的COPM选出患者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五个问题进行指导和针对性治疗,如进行入厕、穿脱裤子、行走等的正确姿势指导,进行工作和家务的活动分析,并给予相关娱乐活动的治疗,治疗内容完全根据患者COPM选择最重要而又不能完成的问题进行;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进行下肢髋、膝、踝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及姿势控制等训练,每次约30min,每周6次,共4周。训练难度视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患者接受康复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再次评价。COPM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作业治疗师对同一患者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再评价分数,给首次确定的5个问题重新评分,同时计算两次评价的分数差值,并统计评价中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作业活动表现总分和满意度总分。

1.3 观察指标

1.3.1 满意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3.2 COPM评分最重要为10分,最不重要为1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3.3 改良Barthel指数(MBI)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满意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 COPM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表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表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MBI评分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BI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3.1 介入少

目前国内下肢骨伤患者很少介入作业治疗。作业治疗师常采用MBI单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评价患者,然后依此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作业治疗师给予的治疗计划重点关注的是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而容易忽视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等其它方面,难以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作业治疗模式,从而出现患者被动参与治疗,进而可能出现否定作业治疗意义且中途退出治疗的情况。

3.2 中心

COPM量表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据报道,目前正在使用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35个。该量表的适用范围包括患有不同类型疾患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应用领域的评价和研究中[2,3,4],所以同样也适用于下肢骨伤患者。

3.3 治疗模式

COPM是一个作业活动需求量表。自从我科于2012年8月开始应用COPM后,认识到即使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但仍不能体现患者在生产和休闲活动方面的需求。治疗师从评价结果中了解到患者的真实需求,结合患者的病情,与患者一起制定更实际的治疗目标和计划。由此可见,COPM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模式的具体体现。

3.4 适用度

该量表不仅适用于不同种类伤病患者,而且适应于伤病不同阶段的康复疗效对比,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5,6,7]。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改善,作业活动能力明显提高。治疗后,患者自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作业活动问题的表现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3.5 方面

该研究还显示,COPM不仅强调作业活动的全面性,即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从自理、生产和休闲3个方面进行治疗,且有助于治疗师掌握不同人群需求,方便在众多问题中确立首要治疗目标和计划。同时,COPM涉及的问题较全面具体,能够确认患者迫切解决的作业活动问题,使患者和治疗师为达到明确一致的康复目标而共同努力,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好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COPM量表在下肢骨伤患者的作业治疗中应用是有效而且易于操作的,有助于评价治疗疗效和指导治疗的实施。本研究的不足在于样本量较少,疾病类型较单一。国内在本量表的相关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有待专业同道在不同疾病和语种患者中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摘要:目的:运用加拿大作业行为理论(COPM)指导下肢骨伤患者的临床作业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并观察患者作业活动表现和满意度方面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下肢骨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根据COPM选择治疗目的 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治疗一个月后,再次进行COPM及ADL(MBI)评价,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作业活动表现和满意度及ADL能力(MBI得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表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MBI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M可以帮助下肢骨伤患者确立康复治疗目标,提高下肢骨伤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康复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下肢骨伤,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意度

参考文献

[1]Pan AW,Chung L,Hsin-Hwei G.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 for cl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aiwan[J].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2003,10(4):269-277.

[2]Dedding C,Cardol M,EyssenICJM,et al.Validity of the 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a client-centred outcome measurement[J].Clin Rehabil,2004,18(6):660-667.

[3]Mousing CA,Lomborg K.Self-care 3month after attend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 educations qual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J].Patient Preference and Adherence,2012,6(1):19-25.

[4]Rebeca L,Eliza M,Catherine E.Translating animal doses of task-specific training to people with chronic stroke in one hour therapy sessions:aproof-of-concept study[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10,24(7):620-635.

[5]席艳玲,邓晓雪.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和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2013,2(28):23-25.

[6]Corr S,Wilmer S.Returning to work after a stroke:An important but neglected area Brilish[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2003,66(3):186-192.

上一篇:会计目标变迁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