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患者

2024-10-19

胃炎患者(共10篇)

胃炎患者 篇1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患者胃部发生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1,2]。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 可发病于各年龄阶段, 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由于慢性胃炎的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进行积极临床治疗的同时, 辅以系统、周到的临床护理措施, 可以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现将笔者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46例, 男79例, 女67例;年龄32~84岁, 平均年龄58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患者由于长时间患病且病情不稳定, 容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紧张、消极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应首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年龄阶段、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经济条件等, 以便具体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现状, 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4,5,6]。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要用和蔼的态度、得体的肢体动作及温柔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耐心听取患者的心声, 了解患者的顾虑,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正受到关心与理解。同时还要向患者介绍有关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 如致病诱因、治疗手段、注意事项及防治知识等, 使患者对慢性胃炎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

1.2.2 一般护理

为保证慢性胃炎患者可以进行充分的睡眠及休息, 应保持患者病房的安静及清洁, 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经常通风换气, 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在保证患者正常作息的前提下, 还应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 及时更换贴身衣物, 早晚刷牙, 饭前饭后漱口, 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 避免引起感染[7,8]。告知患者吸烟及饮酒对慢性胃炎的危害, 对嗜烟酒的患者, 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戒烟戒酒的计划, 并督促患者严格执行。

1.2.3 饮食护理

向慢性胃炎患者介绍养成合理膳食习惯的重要性, 使患者了解合理饮食有助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康复。指导患者坚持少食多餐,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如:牛奶、豆类、青菜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 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芥末、咖啡等, 同时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食用油的摄入量, 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另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措施, 对于胃酸分泌过低的患者, 应将食物充分煮熟, 以便助于消化吸收, 多食用肉汤、鸡汤来刺激胃酸分泌;对于胃酸分泌高的患者, 应选择牛奶、豆浆、果汁等呈碱性食物, 避免食用酸性、高脂肪食物;对于腹胀明显的患者, 应避免食用易引起胀气的食物, 如芋头、土豆、藕、地瓜等高淀粉类的食物。对于贫血的患者, 应食用动物内脏、肉类、鸡蛋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9]。对于少量胃出血的患者, 可食用米汤等流食, 以便中和胃酸;对于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应当禁食。

1.2.4 病情观察护理

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应进行严密的观察, 有无疼痛的症状、持续时间等, 有无呕吐、便血或贫血的症状。对于消化不良的慢性胃炎患者, 应密切观察患者每天进食的种类及进食量, 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体重变化, 以便观测患者身体的营养指标等情况。当发现患者情况异常时, 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5 腹痛的护理

慢性胃炎患者常伴有上腹隐痛的症状, 为减轻患者的不适, 应使患者卧床休息, 并指导患者采取深呼吸的方式来舒缓紧张的情绪, 并可以达到缓解腹痛的作用。亦可采取局部热敷的方式来减轻患者的腹痛, 热敷时应使患者呈仰卧位, 使热水袋位于胃部正上方, 以缓解腹部痛感, 热敷时应注意避免烫伤。若患者腹痛不耐受时, 应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10]。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是否呈规律性, 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 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出现上呼吸道出血的症状, 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处理。

1.2.6 用药护理

遵医嘱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在患者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等。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时间较长, 应避免频繁更换药物, 并熟悉治疗药物的特性, 严格按医嘱指导患者服药。在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胶体铋剂 (如:枸橼酸铋钾) 治疗时, 护理中应注意由于药物是在人体酸性环境中起作用的, 所以应叮嘱患者在正餐前30mim用温水溶解后服用铋剂, 另在服用枸橼酸铋钾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的牙齿及舌头变黑, 所以需要用吸管将药物送至舌根处吞咽。患者使用胶体铋剂后, 会出现便秘、黑便、舌苔发灰、口带氨味的症状;在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 例如使用阿莫西林之前, 应先了解患者有无对青霉素过敏的现象, 在用药过程中亦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服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抗菌药物后, 患者会出现身体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甲硝唑还会引起患者口腔金属味、舌炎和排尿困难等。当慢性胃炎患者感冒时, 应尽量使用中成药, 因西药对人体胃部的刺激较大, 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在进行药物护理时, 应安抚患者, 介绍使用的药物会产生哪样的不良反应, 并向其告知这是服药后正常现象, 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1.2.7 出院指导

(1) 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慢性胃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饮食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做到劳逸结合, 在保证充足睡眠、休息的前提下, 还应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 如, 骑车、慢跑、游泳、打太极等, 以增强患者身体的抵抗力。 (2) 生病及时就医:因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抵抗力较低, 容易受细菌感染引发胃炎, 当患者发现鼻、口、咽发生感染性疾病时, 应及时就医治疗, 避免将带有细菌的分泌物吞咽到胃部。 (3) 复诊指导:慢性胃炎患者出院后应按医嘱服用药物, 不可擅自添加、减少剂量或停药。应定期复诊, 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每年进行胃镜检查, 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应每半年进行复诊检查。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应及时就医, 以免延误病情。

2 结果

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146例患者效果显著87例, 效果良好54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89%。

3 小结

由于现代人生活忙碌, 饮食无规律, 常吸烟、饮酒或长期使用对人体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11,12], 使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约, 其占临床上接受内镜检查患者胃部疾病的80%以上。患者在患病的过程中要承受诸多的痛苦与不适, 心理和身体都负担着巨大的压力, 在保证慢性胃炎患者顺利治疗的同时, 对患者实施系统、周到的护理所体现出的重要意义,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与重视。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从心理、生活、药物等方面进行积极护理, 首先要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况, 使患者由抵触或恐惧治疗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转变。同时要向患者介绍有关慢性胃炎的知识, 让患者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暴饮暴食、刺激食物以及烟酒对人体的危害, 让患者了解合理膳食及良好作息对慢性胃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3,14]。在临床上, 应严格按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 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是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通过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 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讨论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146例患者效果显著87例, 效果良好54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89%。结论 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系统、完善的临床护理, 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降低患者病死率,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胃炎,护理,体会

为残胃炎患者释疑等 篇2

慰群

最近收到一位远方患者的来信,讲他因患胃溃疡作了胃大部切除术。开刀一、二年后,上腹疼痛、腹胀、大便有时呈褐黑色。这些恼人的症状纠缠着他,使他痛苦不安。经胃镜检查及残胃粘膜活检,诊断为慢性残胃炎,胆汁反流,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他询问得了残胃炎怎么办?会不会得残胃癌?这些确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些病人极为关心的问题。于是,我便复函为这位患者释疑。

胃大部切除术是将胃远侧的2/3或3/4(包括胃体大部、胃窦部、幽门及部分十二指肠球部)切除。特别是毕氏Ⅱ式术,将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残端自行缝合。这种术式虽然溃疡复发较少,但由于术后丧失了正常幽门关闭的功能,含有胆汁、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容易逆流而上流入残胃,破坏胃粘膜屏障,加之残胃胃酸分泌减少,易于细菌繁殖,久而久之,残胃粘膜就会引起增生或萎缩样病变,有的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残胃发生炎症则会引起患者上腹疼痛,残胃排空减慢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残胃糜烂、出血,使大便变黑。

得了残胃炎多主张内科保守治疗。溃疡病患者切勿认为病胃已切除,可大饱口福。胃大部切除的病人仍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喱、咖啡、浓茶、芥末、辣椒等。一定需戒烟,因烟中尼古丁会加重胃损伤。此外,避免使用一切伤胃药品也尤为重要,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炎痛喜康、强的松、四环素等。

残胃炎的治疗宜采用综合措施:①抗炎:可选用羟基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黄连素等口服,以抑制残胃中细菌繁殖、减轻炎症。②促进残胃排空:有助于减少反流。可餐前半小时服用吗丁啉或西沙比利。③保护残胃粘膜:口服硫糖铝(需嚼碎服),可防止胃蛋白酶、胆盐对残胃的侵蚀及胃酸反渗。④结合胆酸:可选用消胆胺等,服用后能与胆汁中的胆酸结合,减少可溶性胆酸对胃肠的损伤。

残胃粘膜有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者,应高度警惕残胃癌的发生。手术间歇5年以上者应进行胃镜复查;并可口服叶酸5毫克。1日3次,餐前20分钟服用,疗程6个月,这对癌前病变有一定预防与治疗作用。残胃炎患者平素宜常吃十字花科与百合科蔬菜,如甘蓝、大头菜、白萝卜、花棷菜及细香葱、洋葱蒜瓣等。

心梗与脑血栓是难兄难弟

韩绍安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会疑惑不解:一个病于心。一个病在脑;一个是梗塞,一个是血栓,它俩怎么会称兄道弟呢?又何以以难字相加呢?

是的,这并不奇怪。首先,心脏与大脑都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器官,它们一旦完全失去功能,人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心与脑各是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帅,它们之间的“个人关系”十分密切。在工作上它们是相互依赖和通力合作的,宛如一对情如手足的亲兄弟。说它们是难兄难弟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心肌梗塞病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而脑血栓则主要病在供应脑组织的血管——脑动脉。不仅如此,它们病变的性质也相同,都是因血管内形成血栓而阻塞,导致心肌与脑组织缺血,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所以说,它们是性质相同的疾病。正由于此,脑血栓又称为脑梗塞,它与心肌梗塞正是一对难兄难弟。

当人们认识清楚这个道理之后,就不再奇怪:为什么许多心肌梗塞病人容易合并腦血栓,同时不少脑血栓病人又并发心肌梗塞。因此,一切心肌梗塞病人治愈出院之后,除警惕旧病复发之外,还应该留心提防脑血栓。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失语、吐字不清、复视和手脚麻木、手中物品忽然失落等症状,要立即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地发现脑血栓。与此同时,脑血栓病人也要当心心肌梗塞,一旦出现持续、剧烈的胸痛或胸闷,心律失常,伴出冷汗等症状,要想到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马上就诊,不可粗心大意。

胃炎患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选取236例, 其中女性114例, 男性122例, 患者年龄为18~75岁, 平均年龄为43.2岁;患者病程为20min~10d, 平均3.8d;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腹部有阵发性疼痛, 起病非常急, 上腹部钝痛或隐痛, 且伴随有呕吐、嗳气、恶心、泛酸, 全身无力、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四肢厥冷以及面色苍白等情况。主要通过西医治疗, 在帮助患者去除病因后, 帮助其保持舒适体位卧床休息, 嘱咐患者不可食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食物, 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 尽可能地提供消化清淡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用水, 使失去的大量水分得到迅速补充, 主要运用阿托品、颠茄片和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18例患者, 两组患者无论是病情、性别, 还是年龄和治疗情况等方面均没有较为明显地差异, 具有可比性。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 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2]。

1.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118例患者提供常规性护理, 而观察组118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对症护理等。

1.2.1 一般护理:

为了使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安宁的入住环境, 并定时为病房进行消毒和通风换气,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理想水平。在保证患者获得充足休息和睡眠的情况下, 叮嘱患者加强个人卫生, 做到勤换洗, 早晚两次刷牙, 使口腔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严禁饮酒吸烟, 针对对烟酒有瘾的患者, 应通过沟通交流, 加大患者的认识, 并为其提供专业的戒烟戒酒护理计划, 通过家人和护理人员的共同监督, 帮助改掉不良习惯。

1.2.2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胃炎多发病急, 患者在面对突然而至的疾病, 大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安、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时, 首先应当对急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评估, 并全面把握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病情发展程度以及经济条件等基本情况,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为其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心理护理。在进行心理疏导时, 护理人员必须以耐心和善的态度, 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并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 针对患者的顾虑和疑问进行疏导。并告知患者急性胃炎的相关知识, 帮助其了解该病治疗方法、防治知识和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的心理不安得到正确疏导, 进而更加积极地接受治疗和护理[3]。

1.2.3 饮食护理:

患者不可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应多饮用水, 避免脱水现象, 且可提高毒素排出速度。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 应为其提供无刺激、易消化、高营养的流质饮食, 并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少渣软饭上, 尽量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以免造成胃肠道胀气, 不可饮用产气和含有酒精的饮料, 辛辣调味品也不可食用, 并保持少食多餐的良好习惯。在进食时, 需细嚼慢咽确保食物能够与胃液充分融合, 避免给胃造成过大负担。若患者在急性期病情较重, 则应当禁止饮食, 通过静脉滴注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

1.2.4 对症护理:

若患者有腹泻和腹痛的情况, 则应当为其提供阿托品、止泻片 (肠动力学药、胃肠抑制剂和吸附剂等) 以及颠茄片等药物, 并通过局部热敷的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痛感, 针对呕吐不止的患者则可为其提供止吐药物, 并给予其营养补充。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可评定为: (1) 痊愈:经过胃镜复查, 结果正常, 无任何临床症状; (2) 显效:经过胃镜复查, 结果基本正常,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得到了较为明显地缓解; (3) 无效:胃镜复查结果无任何变化, 且临床表现也未得到缓解或甚至恶化。

2 结果

根据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2%,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1%。P<0.05, 两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胃炎主要是因各种不同原因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 甚至胃壁的急性炎症性改变, 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因也可导致胃黏膜急性炎症。该病主要变现为胃黏膜水肿、糜烂、充血、出血和渗出。本文中患者主要接受西医治疗, 但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 但根据护理了解到, 通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由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由此可知, 在临床中为急性胃炎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 给予患者综合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就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 在为急性胃炎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 还应当同时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对症护理。至患者入院开始, 就能够第一时间接受最好的护理, 最规范的健康教育, 并且在开展工作的同时, 患者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护理目标, 这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在工作中, 护理人员将患者作为主要对象, 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使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无论是人文方面, 还是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均能够体现其个体化的服务流程。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护理方案, 不仅有效防止了盲目工作的情况, 同时也是护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护理人员也能够根据要求逐一落实, 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总而言之, 综合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模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2%,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1%。结论 综合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模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性胃炎,临床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王鹤.关于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5 (15) :117-118.

[2]王洁, 韩卫丽, 吴兰笛, 等.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0) :224-226.

慢性胃炎患者,今天您该吃什么 篇4

慢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过量饮酒、浓茶、咖啡,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进餐或不进早餐,盲目减肥控制进餐或暴饮暴食使胃黏膜受损伤。主要症状有上腹饱闷感、嗳气、反酸、恶心、烧心、隐痛、食欲下降等。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防治慢性胃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

饮食治疗原则

食宜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讲究烹调方法宜选用的烹调方法为蒸、煮、焖、炖、烩、汆。不宜选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因为用这些方法加工出的菜肴不易消化,机体很难吸收。

莫忘饮食禁忌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香烟、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冷、过热、过酸的汤类及菜肴,以防伤害胃黏膜。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食谱举例

根据上述饮食原则,这里提供了两种不同口味的食谱,有此疾患的朋友不妨试试——

(一)

早餐:煮鸡蛋1个,蛋糕或面包50克,白粥50克,酱瓜25克。

上午加餐:甜豆浆(豆浆220克,白糖10克)。

午餐:软米饭75克,软烧鱼(草鱼150克),炒嫩黄芽菜心(菜心150克)。

下午加餐:饼干25克。

晚餐:肉末菜汤面 (瘦猪肉50克,菠菜100克,切面50克),菜肉包50克。

夜点心: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全日能量2100千卡。

(二)

早餐:鲜肉包50克,白粥50克,卤豆干25克。

上午加餐: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午餐:软米饭75克,太阳蛋(瘦猪肉1两,鸡蛋1个),炒嫩绿叶菜(嫩绿叶菜150克)。

下午加餐:酥点心25克(甜、咸均可)。

晚餐:馄饨或薄皮水饺100克(菜心100克,瘦猪肉50克)。

夜点心:淡藕粉25克或葛粉25克冲水做成250克羹加白糖10克,亦可用营养麦片(1小包)冲服。

全日能量2100千卡。

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社区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证实, 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排除糖尿病者、严重心肝功能不全者、对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药物过敏者。其中男59例, 女25例;年龄31~68岁, 平均年龄 (49.5±18.5) 岁;病程1.5~6.5年, 平均病程 (4±2.5) 年。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2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 (国药准字H20093560,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2次/d, 20mg/次, 早晚饭前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法莫替丁[国药准字H20067641, 江苏平光制药 (焦作) 有限公司], 2次/d, 20mg/次, 早、晚餐后或睡前服用。7d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同时给予社区康复干预措施, 方法如下:首先为患者介绍慢性胃炎的发病原理、诱发因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让患者对该病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对中青年患者制定出科学的服药备忘录, 提醒其按时服药;对于老年患者积极提醒其家人监督服药, 保证每例患者都能够定时定量服药。其次, 慢性胃炎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食欲较差、营养状况不佳, 很容易产生各种悲观、沮丧等消极情绪, 社区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 主动关心他们, 加强沟通, 让患者有一个合适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 增强患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同时, 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 转移注意力, 在社交活动中增强自我认同感, 从而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最后, 注意向慢性胃炎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可能少食多餐, 远离烟酒, 保证生活的规律性, 注意劳逸结合;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以增强体质。

1.3 疗效标准

根据《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采用胃镜检查未见胃黏膜糜烂或者充血水肿;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采用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糜烂或充血水肿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采用%表示, 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 (38/4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30/42)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3.631,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7.14% (3/42) 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 (6/42)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6.542,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且在不同程度上有黏膜功能化生、萎缩。大多慢性胃炎患者在临床中表现有腹胀、反酸、便血等症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2]: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的发展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 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所在。目前, 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 方便且经济实惠, 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其对有害物质进行隔离或吸附, 进而在患者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最终加快患者胃黏膜的修复。

奥美拉唑属于弱碱性药物, 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 属于R与S型光学异构体混合物, 患者服用之后能够特异地分布在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 在胃壁细胞小管这种高酸性环境中被浓缩转化成活性物质, 进而有效抑制H+-K+ATP酶活性, 从而隔断胃酸分泌。我国学者傅明健[3]就在文献中表明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药物。法莫替丁是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 对分泌的胃酸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 使病变的胃黏膜、水肿得到快速的复原, 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 最终起到保护黏膜血管的作用。将两者药物联合使用, 可使药效发挥到最佳状态, 且价格低廉, 是治疗慢性胃炎的理想药物。在本文中,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48%, 且不良反应率为7.14%, 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奥美拉唑的疗效。此外, 慢性胃炎患者除了要坚持对症治疗以外, 还必须注重科学调理, 减少诱发因素, 进而有效缓解病情[4,5]。如果患者仅仅重视治疗, 忽视日常调理, 一发病就用药物治疗, 待症状有所缓解, 依然我行我素, 不注意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可能会导致该病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 且不良反应少, 同时实施社区康复干预, 能够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 且给予社区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法莫替丁治疗, 并给予社区康复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 (38/4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30/42) ;且不良反应率7.14% (3/42) 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 (6/42) ,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 且不良反应少, 同时实施社区康复干预, 能够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胃炎,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社区康复干预

参考文献

[1]汪传臻.对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的探讨[J].中外医疗, 2011, 31 (35) :182-183.

[2]莫翠毅.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 (8) :107-108.

[3]傅明健.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 2013, 21 (2) :27.

[4]贾二山.浅析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保健[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6) :2162-2163.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6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其中男30例, 女32例, 年龄26~60岁, 平均年龄 (29±6.9) 岁, 病程3个月至12年不等。治疗前胃镜检查显示全部患者均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疾病纳入标准。幽门螺杆菌测试显示, 62例患者中34例患者感染。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 (P>0.05) , 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 治疗组:32名患者均采用清浊方, 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治疗, 加减运用清浊方治疗。清浊方主题方为:蒲公英20g, 冬凌草12g, 连翘20g, 叶下珠10g, 白蔻仁10g, 紫蔻10g, 黄连6g, 柴胡12g, 薏苡仁20g, 八月札20g, 黄芩6g, 枳实12g, 清半夏9g, 柴胡20g, 白芍20g, 三七粉2g。针对患者不同病症, 胃痛甚者加用延胡索3g;腹胀明显者加用木香6g;糜烂出血者加用白芨、三七各3g;呕吐甚者加用代赭石30g;喜暖畏寒者加用吴茱萸、干姜各6g。以上药物作袋装煎剂服用, 每袋150mL, 患者于饭后2h服用, 每次1袋, 每日2次。

(2) 对照组:患者每日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20mg/次, 1次/日;于每日饭前服用多潘立酮10mg/次, 3次/日;餐后咀嚼服用硫糖铝片1g/次, 3次/日。

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胃镜复查, 根据疗效进行下一步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变化情况等。治疗结束后对全部患者进行半年随访, 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 胃粘膜正常, 病理活检结果呈阴性;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胃镜下胆汁反流减少, 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消失50%以上;无效:症状无好转现象, 病理活检结果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 甚或加重者。

幽门螺杆菌 (Hp) 的根除标准: (1) 组织学检查:取胃窦和胃体黏膜, 经Warthin-Starry银染色, 确认Hp阴性; (2) 13 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2项均为阴性时可确定Hp根除[1]。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珚x±s) , 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治疗组中显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无效率低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出16.9%,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P<0.05, 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n (%) ]

2.2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变化情况及半年内复发率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 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P<0.05, 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2所示。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可以概括为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量增大, 持续时间增长或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受损都可导致胃粘膜受损, 继而细菌、病毒侵袭造成胃炎。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胆汁占有很大一部分, 并且胆汁酸可导致组织非特异性损害, 从而直接损伤胃粘膜造成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变主要在胃窦部, 表现为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2]。中医学范围内并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命名, 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讲, 胆汁反流性胃炎大致属于胃脘痛、痞症、吞酸、嘈杂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饮食或情志伤脾气, 致使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气血运行失常, 致使浊邪淤积体内, 气机凝结, 终累及三焦, 外在表现即为胃脘痛、吞酸、呕逆等症状。

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多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潘立酮、硫糖铝片、消胆胺等进行治疗。其中, 潘立酮有调节动力, 可有效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

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基本原理即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从五行相生相克角度来讲, 胃与肝胆密切相关, 胃部病变常累及肝胆, 肝胆病变也可累计胃脘部, 因此在治疗方面不仅要治疗胃部病变, 还应解决肝胆部的潜在问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 “热客于胃, 目赤欲呕, 呕酸善饥”、“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故而, 从外感六淫角度来说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热毒郁结, 浊毒之邪上犯。本着以上思想, 我院此次主要选用清浊汤进行加减运用治疗。方中蒲公英、黄连、叶下珠、连翘、冬凌草为清热解毒之剂, 可消炎抑菌;半夏和胃降逆, 又可清热燥湿, 对于胃粘膜的糜烂、水肿等炎症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更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三七粉可有效养血止血。清浊汤内各药味加减运用可有效达到行气疏肝、清热解毒、利胆和胃的作用。本着中医辨证治疗思想应针对患者不同病症进行准确的加减运用, 如胃痛甚者加用延胡索;腹胀明显者加用木香;糜烂出血者加用白芨、三七;呕吐甚者加用代赭石;喜暖畏寒者加用吴茱萸、干姜等。

我院此次尝试运用清浊汤对治疗组进行中药治疗, 同时与仅采用传统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 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故而, 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中药清浊汤的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海燕, 杨卓杰, 陈国会, 等.“清浊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J].江苏中医药, 2011, 4 (2) :34-35.

胃炎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1000例,均签署了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男593例,女40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27±6.32)岁。排除标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及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内镜检查前对待检查的患者进行喉头麻醉以及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进行润滑,避免机械损伤的发生,内镜检查结果由3位医师共同判定,若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则取两位相同结果的医师意见作为最终诊断结果。病理诊断方法参考文献[5],本文中不再赘述。

2 结果

对1000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诊断,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做病理检查。检查结果中分型分析后浅表性胃炎患者最多,共571例,占57.1%;糜烂性胃炎患者306例,占30.6%;出血性胃炎患者79例,占7.9%;萎缩性胃炎患者44例,占4.4%,以上胃镜检查结果均经病理诊断证实。

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据慢性胃炎内镜诊断的分型及分级标准试行意见,做如下总结。

2.1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黏膜不出现萎缩性改变,主要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层为主要变化,在慢性胃炎中最常见。

(1)诊断指标:于电镜下能观察到红斑,且较周围黏膜明显发红。(2)分级:Ⅰ级:出现分散型的点状或间断线状的红斑。Ⅱ级:密集型红斑或者连续型线状红斑。Ⅲ级:红斑呈大片状或者条纹状。该类型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内镜诊断为准。

2.2 慢性糜烂性胃炎

该类也是慢性胃炎中常见类型,含以往分型中的平坦糜烂性胃炎及隆起糜烂性胃炎。

(1)诊断指标:电镜下能见到隆起的疣状糜烂或者周围黏膜隆起的情况,且能观察到糜烂面有黑褐色血痂或者陈旧出血点覆盖。(2)分级:Ⅰ级:单发点糜烂或片状糜烂。Ⅱ级:多发点片状或隆起糜烂,即局部≤5个。Ⅲ级:广泛型糜烂,即镜下可见≥6个片状或者隆起糜烂,呈簇状分布。该类型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内镜诊断为准。

2.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CAG的主要炎症表现为固有腺体的萎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中、重度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故对CAG做出正确诊断变得非常重要。

(1)诊断指标:现黏膜萎缩,呈现颗粒状、出现灰色的肠上皮结节,皱襞变平。(2)分级:Ⅰ级:现细颗粒,透见部分血管,能看到单发肠上皮结节。Ⅱ级:现中等的颗粒,连续透见血管,多发肠上皮化生结节。Ⅲ级:现粗大的颗粒,血管能达表层,皱襞消失,肠上皮化生结节弥漫出现。内镜下诊断符合率为30%~60%,与病理诊断相关性差,应以病理诊断为确诊依据。

2.4出血性胃炎

出血性胃炎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多因酗酒或服用某些药物造成,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等。因为胃黏膜一般在24~48 h内就可以修复,所以认为该类型可归为急性胃黏膜病变。

(1)诊断指标:黏膜内有点状或片状出血,现红色或暗红色斑点但不隆起多伴新鲜或陈旧渗血。(2)分级:Ⅰ级:可见局部单个或少量出血灶。Ⅱ级:可见多个部位点状或片状出血灶。Ⅲ级:可见弥漫状出血灶。出血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内镜诊断为准。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6],临床上慢性胃炎通常被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以及特殊类型的胃炎[7]。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其可能演变为胃癌,所以临床上目前对慢性胃炎的诊断特别重视。早期的慢性胃炎患者大多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所以很难通过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来进行诊断,主要是靠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的活检来确诊[8,9]。由于内镜检验具有灵活直观的特点,而且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革新,操作起来也越来越方便,使得其在慢性胃炎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慢性胃炎的诊断率[10],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造成漏诊,因为一些细微的变化肉眼还是不容易分辨,特别是怀疑为萎缩性胃炎的时候,要结合病理诊断结果下最后的诊断结论。在进行本研究时,发现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一致率还是非常高的,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关键在于使内镜诊断规范化,作者提出的新的内镜分型标准可以实现诊断时的规范化问题,而对分级标准的规范又可以使临床医生更加清晰具体的了解每位慢性胃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作者认为这种新的慢性胃炎分型分级标准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指导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通过内镜下诊断1000例慢性胃炎患者,规范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分型以及分级标准,为临床医生进行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进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内镜诊断的分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分析。结果 分型分析后浅表性胃炎患者最多,共571例,占57.1%;糜烂性胃炎患者306例,占30.6%;出血性胃炎患者79例,占7.9%;萎缩性胃炎患者44例,占4.4%。结论 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施行规范的分型分级报告,能够使慢性胃炎诊断更加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镜,慢性胃炎,病理诊断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77-78.

[2]巴图,牧骑.慢性胃炎的内镜分类与胃黏膜炎症演变过程的关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4):387-389.

[3]于中麟,李鹏,张澍田,等.慢性胃炎内镜表现和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79-82.

[4]李鹏,张澍田.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3):136-138.

[5]黄荣.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26-127.

[6]包正峰,吴欣.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368-369.

[7]隋晓艳.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大连医科大学,2012.

[8]李慕然,刘艳迪,唐涛,等.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研究.天津医药,2015,43(1):54-56.

[9]郑鹤.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医药前沿,2014,4(2):262-263.

胃炎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8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胃镜、B型超声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炎;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腹部阵痛, 上腹隐痛或钝痛, 恶心、呕吐, 全身无力, 食欲减退, 嗳气, 情绪烦躁, 四肢厥冷, 面色苍白等。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9例, 女35例, 年龄22~70岁, 平均 (44±6) 岁, 病程20 min至8 d, 平均 (3.6±1.0) d;观察组患者中, 男37例, 女37例, 年龄24~68岁, 平均 (44±6) 岁, 病程15 min至7 d, 平均 (3.1±0.7)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密切观察病情, 嘱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休息, 遵医嘱用药, 常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胃炎起病急, 大部分患者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时, 会产生多种不良心理情绪, 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而强烈的不良情绪又会引起各种生理应激反应, 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如病情、文化水平、家庭情况、经济水平等, 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 并对其表示理解与支持。通过沟通、交流, 找出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以消除疑虑, 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从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2.2 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使其放松心情, 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定时开窗换气, 使室内空气流通。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 特别是口腔卫生, 每日至少漱口2次, 以免发生口腔感染, 帮助患者戒烟忌酒。

1.2.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多食富含营养、维生素、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勿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平衡膳食,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勿暴饮暴食, 保持大便通畅。

1.2.4 对症护理

通常急性胃炎患者易合并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倾听患者主诉, 根据具体情况, 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于合并头痛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尽量保持卧床休息状态, 放松身心, 若病情较重, 可以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对于体温升高的患者, 护理人员需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患者降温, 如敷冰袋等,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 应立刻上报医师, 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天, 分别向两组患者发放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 (NHP)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焦虑和抑郁程度。NHP包括躯体活动、睡眠情感、社会生活3个维度, 各项总分均为10分, 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SAS、SDS评分均包括20个条目, 采用4级评分法, 评分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经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正常, 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炎症明显减退;无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炎症均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躯体活动、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活动、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2.3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胃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 急性胃炎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2]。本病是因化学损伤、物理损伤、毒素、感染等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病变,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反酸、嗳气、厌食等, 经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水肿、充血、渗出[3]。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综合护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 主要强调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细致性。研究显示, 急性胃炎的发生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联系, 所以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应尤其重视饮食护理[4,5]。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对症护理。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改善其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6], 表明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躯体活动、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王金彪[7]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临床疗效明显,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轻焦虑、抑郁程度, 提高生命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8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命质量、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活动、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临床疗效明显,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轻焦虑、抑郁程度, 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急性胃炎,综合护理,生命质量,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爱梅.200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2) :328-329.

[2]刘飞.急性胃炎的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17) :111-111.

[3]张鉴颖, 张莹, 王莹, 等.浅谈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3, 26 (21) :331-331.

[4]周玲.654-2联合双金胃肠胶囊对急性胃炎痉挛性腹痛临床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 2013, 25 (2) :131-132.

[5]杨柳.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 (24) :3518-3519.

[6]欧华妙, 袁秀英.一例急性化脓性胃炎并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 2010, 21 (2) :133-134.

胃炎患者 篇9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3.75%、78.12%;观察组治疗效果较高(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69-02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胃粘膜呈现萎缩性变化造成慢性胃炎症状[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以上腹部不适或者上腹部疼痛等表现为主,部分患者会合并消化不良、贫血、恶心、疲乏、嗳气、腹胀等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以往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采用养胃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但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62例,女患者66例,年龄为20岁~80岁的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3±11.3),病程在2年~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3±2.1)年;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診断与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颁布的标准互相符合。依据医学伦理学原则,且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诊断标准以及分组原则等常规资料对比差异不大,具有进一步对比的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养胃冲剂给予常规治疗,1包/次,每天3次,利用温开水给予冲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等三联疗法给予临床治疗,药物剂量如下:20mg奥美拉唑(生产企业:上海大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9981000),每天2次;300mg枸橼酸铋钾(生产企业: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33756),每天2次;500mg阿莫西林(生产企业:哈药集团制药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13267)。7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完成治疗后采用胃镜进行检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3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主要是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级别对患者的效果进行判定。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全部或者基本消失,采用胃镜进行检查,萎缩性胃炎往浅表性胃炎转变,具有粉红色的粘膜,Hp以阴性呈现为显效标准;患者完成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萎缩粘膜在胃镜的检查下有所改变,具有小部分粉红色的粘膜为有效效果;患者临床症状、胃镜检查萎缩粘膜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Hp以阳性呈现为治疗效果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数据,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3.7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8.1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据20%的概率[2]。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大多数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中意食用刺激性饮食、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等因素会导致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一旦患者发病,临床症状以贫血、消瘦、胀满、上腹部隐痛等为主,如不及时控制疾病进展,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则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同时会合并胃溃疡等疾病,严重的会进展成胃癌[3]。最近几年,采用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已经在临床上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消化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等三联疗法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其主要因为以下原因:

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药物,该药物能够以特异性的方式对细胞顶端膜构成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以及分泌性微管起到抑制的作用,对胃酸分泌有所阻断,从根本上使胃酸得到明显抑制,具有较快的效果。枸橼酸铋钾属于常见的胃粘膜保护剂,该药物可以促进胃粘膜组织防御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在胃酸作用下出现沉淀的情况,避免胃酸以及胃蛋白酶腐蚀病变位置的情况,对胃粘膜平衡起到维持的作用,加快疾病痊愈速度。阿莫西林的抗感染效果较强,该药物在三联用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Hp感染情况得到较快的清楚,在无酸或者低酸的状态下将抗Hp的效果全面发挥。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等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于成利[4]的研究结果一致,代表着三联疗法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已经获得临床医学者一致认可。

研究表明,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天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921-922.

[2] 朱锦生,史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5-146.

[3] 慕会杰,宋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688-689.

胃炎患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 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证实, 患者均自愿签署该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沟通障碍、意识障碍、其它严重疾病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 研究组中男31例, 女9例, 年龄25~61岁, 平均 (38.2±2.4) 岁, 疾病类型:非化生型20例, 肠型化生11例, 假幽门腺化生9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8例, 年龄24~63岁, 平均 (38.4±2.1) 岁, 疾病类型:非化生型19例, 肠型化生12例, 假幽门腺化生9例。

1.2 方法

对照组病例取养胃冲剂冲服, 1包/次, 3次/d。观察组病例在上述方案应用的同时, 取枸橼酸铋钾480 mg/d, 阿莫西林2 000mg/d, 克拉霉素1 000 mg/d三联疗法加用, 共服14 d。

1.3 疗效评定

显效:临床症状如上腹部疼痛等消失, 黏膜经胃镜检查示转成红白相间、血管显露的浅表性胃炎, 或观察颗粒呈消失表现;胃粘膜幽门腺或泌酯腺数量上升;经组织学检查黏膜化生程度或异型增生减退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黏膜颗粒状萎缩现象减退, 黏膜异型化生或增生组织学检查呈减退表现。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无变化[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经统计示为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24, P=0.017<0.05) 。见表1。观察组患者中发生1例呕吐、1例恶心及1例消化不良,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2例呕吐、3例恶心以及3例消化不良,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3 9, P=0.284 0<0.05) 。

3 讨论

慢性消化道常见炎症疾病类型中, 慢性胃炎占较高病发比例, 经胃镜检查, 患者中约80%~90%有慢性胃炎病变出现, 其中萎缩性改变的患者约占1/3, 临床以上腹部烧灼感、胀痛、恶心呕吐、反酸等为主要表现, 胃黏膜在胃镜检查下有萎缩样改变, 有颗粒状, 大小不等, 皱襞可变平, 也有病例可见化生结节, 对患者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影响, 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为改善预后的关键[4,5]。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类型, 包括非化生萎缩和化生萎缩两种, 化生型病例在化生过程中, 可有异型增生出现。总结其病理机制, 病理过程为萎缩、炎症反应、组织化生, 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交替的慢性过程。局部存在于胃黏膜的因素, 是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进展、发病的主要原因, 以黏膜屏障功能因幽门杆菌感染大幅降低, 诱导胃酸侵袭, 进而引发局部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 损伤与修复交替进行, 故采用胃镜检查, 以颗粒状和结节状为主要表现。

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根除幽门杆菌为重要环节, 在幽门杆菌的作用下, 胃黏膜自身防护能力明显减弱, 黏膜血流在代谢产物的影响下, 有减少显示, 可诱导幽门腺和胃黏膜泌酸腺凋亡[6]。养胃冲剂为滋阴养胃、活血化瘀的中成药。该观察组在应用养胃冲剂的基础上, 加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应用, 枸橼酸铋钾主要成分为三钾二枸橼酸铋, 有弥散性保护层形成, 在胃酸性环境中覆盖溃疡面, 对胃酸、酶、食物对溃疡的侵袭加以保护, 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 增加粘蛋白分泌, 促进前列腺素在黏膜的释放, 防护胃黏膜, 此外, 对幽门杆菌有杀灭作用;阿莫西林具较强杀菌效果, 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克拉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抗菌作用较强, 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可抑制蛋白质合成, 进而发挥抑菌作用[7]。3种药物联用, 可使抗生素利用度及活性增加, 对胃酸分泌加以抑制, 同时, 与养胃冲剂闻用, 对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有预防效果。张建新等人[8]研究可知,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积极诊断后,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其临床总有效率 (90.34%) 显著高于仅使用常规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60.75%) 。该研究显示,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经统计示为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3 9, P=0.284 0<0.05) , 研究结果与张建新等人[8]相符。

综上, 依据慢性萎缩性炎患者临床特点,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取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应用, 可使临床效果显著增强, 安全性居较高水平, 显著改善疾病预后, 使患者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 均为该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 随机分组, 就养胃冲剂单用 (对照组, n=40) 与加用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观察组, n=40) 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经统计示为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24, P=0.017)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1例呕吐和1例消化不良,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3例呕吐、3例恶心以及4例消化不良,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39, P=0.2840) 。结论依据慢性萎缩性炎患者临床特点,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取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应用, 可使临床效果显著增强, 安全性居较高水平, 显著改善疾病预后, 使患者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玲玲, 贾玉聪.化瘀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6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6) :342-344.

[2]于佳宁, 林海燕.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 19 (9) :781-782.

[3]唐春丽, 赵冰, 田学英, 等.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 2012, 32 (7) :437-440.

[4]林海燕, 赵岩, 于佳宁, 等.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拆方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3) :139-142.

[5]孔岩君, 李勇, 李文林,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0) :1982-1986.

[6]蒋时红, 蔡小平, 张文娴, 等.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 :196-197.

[7]王蕾, 朱薇, 陈楚弟, 等.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 (13) :1464-1468.

上一篇:民办高校产权问题下一篇:细胞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