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2024-10-19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共12篇)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1

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如何对待和处理民办高校的资产, 不仅会影响到每个民办高校的生死存亡, 而且也直接关系着整个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明晰民办高校的产权将有助于提高社会力量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有助于保护举办者和办学者的利益;有助于激励和规制产权主体的行为;有助于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从而促进权力主体在办学和管理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

一、民办高校产权的含义

(一) 产权的概念

我国经济学上界定的产权为财产权利, 它是由财产所有权和由财产所有权派生的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利构成的一组权利。在产权中, 所有权是基础, 收益权是核心, 占有、使用、处理财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收益并占有这些收益。当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著名学者阿尔钦 (A.A.Aichian) 给出的定义是“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1) 。当代学者菲吕博腾和佩杰威齐特别强调指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社会关系。” (2)

(二) 民办高校产权的内涵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产权的定义, 可以将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理解为:由民办高校的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与产权有关的其他权利所构成的一组权利束。其基本内容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利或职能, 以及产权给产权主体带来的效用或好处, 即权能和利益两个部分 (3) 。

(三) 民办高校产权的特征

第一, 民办高校的产权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实物财产还包括无形资产。第二, 民办高校产权结构的复杂性, “公权”与“私权”兼备。民办高校具有事业法人与类似企业法人的双重身份。第三, 民办高校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民办高校的产权能激励并约束着投资者和办学者, 他们通过经营方式、经营机制的转变过程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反映。民办高校有多少种经营方式, 就有多少种产权结构模式。第四, 民办高校的产权主体具有多样性。例如, 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归法人, 校长和教师拥有对学校的管理权, 学生、教师拥有学校财产的使用权 (4) 。

二、民办高校产权存在的问题

从民办高校产权的主要特征可以了解到民办高校举办者、办学者、受教育者拥有的权利不同, 其行为方式也不同, 从而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而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 对民办高校的产权的相关规定却是含糊的, 一般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与外部产权主体, 如民办学校的投资者、办学者及政府管理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另外一个问题是民办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问题, 即民办高校具体营运、学校进行校本管理的内部框架。这两个方面即关系到民办高校拥有哪些产权, 民办高校拥有哪些独立的、边界清晰的权利, 民办高校的各种权利如何分配, 拥有权力的主体如何运用这些权力, 及权力的拥有者如何相互合作来保证学校的运行效率。具体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办高校投资者不能取得合理回报

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是依靠个人及营利性团体投资举办, 但是, 任何投资中的资本增值或寻利倾向都是客观存在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承认, 在保证学校公益性的前提下, 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这意味着教育公益性与资本寻利性可以取得有效平衡。但是, 《教育法》规定“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 民办高校大部分依法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选择“不要求合理回报”。民办高校投资者投资办学既要承担资产风险, 又不能享有财产的收益权, 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这样, 既影响了投资者的办学积极性, 也容易造成出资者为了自己的财产利益, 通过隐性的方式, 在暗地里不同程度地变相营利。

(二) 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不能独立运行

民办高校具有法人财产权, 即具有对其所拥有的财产进行实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 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核心是民办高校具体实施的对实物财产的实际支配权。《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 享有法人财产权。”这只考虑了办学期间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而忽视了投资者私人所有权。所以投资者投入的资产被规定为不能回收、抵押、租赁和转让, 而投资者本应享有的收益权不仅得不到保护甚至是避而不谈。这不仅严重地挫伤了教育投资者的积极性, 堵塞了民办高校融资的渠道, 而且使得部分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便牢牢抓住学校的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 直接干预学校的运作及校产支配, 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法人财产权的独立行使。

(三) 民办高校收益权的最终归属不明确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9条规定:“民办学校终止并进行财产清算时, 在清偿了所有费用及债务后剩余财产, 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里完全回避了举办者投入校产和办学期间积累并增值部分校产的收益, 以及民办学校终止时清偿债务后剩余财产的分配问题。从中可以发现对民办高校收益权的法律界定不明, 相应的制度缺失, 并且可操作性差。这些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保障和相应激励约束机制的生效, 也容易造成办学的不稳定性, 影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四) 民办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清晰

民办高校中除少数学校是捐资办学外, 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投资、集资方式办学。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出资者应该拥有初始所有权, 以便监控其资金投向和效率效益。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部分缺少法律的保障, 部分投资者为逃避风险及取得收益, 就出现了初始所有权与使用权不能真正分离, 出现了董事长就是校长, 校长扮演多种角色的现象, 使其权力高度集中, 而职责又不能充分履行, 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

三、民办高校产权存在问题的原因

民办高校的产权既然存在着投资者不能取得合理回报, 法人财产权不能独立运行, 收益权的最终归属不明确, 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清晰等这些基本的问题, 并且已经为教育者所关注和认同, 不管是投资者、举办者还是办学者都必须努力找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进行深入的分析, 才能明确更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 缺乏相关法律规范

现行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法律规范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只体现了国家与学校之间、私人所有者和学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也只考虑了办学期间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对民办高校产权法律关系主体即投资人、办学者的产权主体地位, 以及所有权、交易权、收益权等权利与义务的内容规定不明晰。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合理回报”及“清偿后的资产处理”等重要问题, 仍然缺乏明确的规定。

(二) 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民办高校能否营利, 其产权主体能否取得一定的回报, 多年来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但《教育法》规定, “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这就造成很多人在观念上的误区, 认为取得回报就是破坏了教育的公益性。从立法的主要精神上可以看出, 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把积累的资金全部分配给个人或挪作他用。但对于民办教育来说不“赢利”就没有资金的持续投入及资金的积累, 民办高校就难以继续下去。更何况, 产权的经济实现方式就是收益权, 无利益的产权是不存在的, 产权的激励作用也明显地表现在产权主体可以运用产权来谋求利益。实际上, 教育的公益性与民办高校的投资回报是不矛盾的。

(三) 存在高额交易成本

民办高校之所以很难实现良性发展的产权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确定排他性费用及内外部控制的成本, 决定了产权是否能被确定下来。它高额的排他性费用, 内外部控制费用, 政府的强加限制等等, 都是投资者、办学者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目前, 我国度量学校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产权, 都会消耗高额的成本, 由此影响到产权的界定 (5) 。

(四) 权责意识的不清晰

民办高校的发展道路存在诸多艰难, 既存在外部的原因, 也存在内部的问题。在其运行的过程中, 投资者、举办者、办学者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以及在权利的基础上所应负担的责任并没有清楚、明晰的认识。这既影响了产权的主体对其本应该拥有的权利的维护, 也模糊了相关的条例, 给人们造成很多权利的假象, 使产权的各方主体只注重自己既得的利益, 而在民办高校出现问题的时候, 因为权利界限的模糊不清, 使权利的各方相互逃脱和推卸责任, 这是影响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四、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的对策

(一) 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及运行机制

一方面是明确民办高校外部的各办学主体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产权结构及产权安排, 即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 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初始界定、划分和维护, 将解决的是民办高校的财产归属权, 明确其财产到底归谁所有, 被谁支配等问题。各办学主体究竟拥有哪些权利和资源, 对其权利的运用有哪些界定, 这些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合法性前提。另一方面是解决民办高校内部各项产权的具体分解和重组, 即民办高校的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与治理机制的关系、民办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民办高校的产业运行机制等问题。民办高校内部各产权权能的具体分解与实施能否匹配并且合理, 最终将决定民办高校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 明确界定民办高校财产的初始所有权

我国民办高校总体上来讲主要有三种筹资形式:捐资办学、投资办学和混合集资办学。针对我国目前民间资本尚不雄厚, 更缺乏各种公益性的社会基金, 政府也无力给民办高校很大的资金支持的现状, 在大力提倡社会力量捐资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同时, 也应该允许个人或企业投资举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对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的财产归属权的初始界定应坚持收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相匹配, 以效率与约束为基本原则。而且在政策法规上对财产的初始界定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举办者投入民办高校的财产最终归举办者所有;国家直接、间接投入所形成的校产归国家所有, 在学校存续期间高校法人享有使用权;受赠资产在学校存续期间归学校所有, 并依法行使管理和使用权;校产增值部分归学校所有等等 (6) 。

(三) 明确界定民办高校剩余财产的分配方式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而《教育法》已规定任何教育都不允许以营利为目的办学。所以, 无论是否选择“合理回报”, 出资人的收益权在现有法律规范下, 实际上都是得不到保障的。实际上, 民办高校的出资人所关心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出资人对其投入的资产所形成的校产, 投资者能否拥有所有权;二是出资人对办学增值的校产部分享有什么权利。所以在明确界定民办高校财产权的法律关系后, 还要对投资人、举办者、经办人产权的各项权、责、利进行明确规定。要明晰他们对财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最主要的是明确规范与运行民办高校剩余财产的分配方式。

(四) 确立民办高校资产监管的主体及其责任

不论民办高校是捐资办学还是投资办学, 它的教育资金都是有序流动的并且不断地涌入新的资产, 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就具有风险和困难。而教育事业需要稳定的发展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应规定投资者为办学投入的资金只能在学校存续期间划拨使用, 其产权依然归属投资者所有, 学校以其办学收益回报投资者作为补偿。政府对民办高校资产流向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其核心不是学校的经费如何使用, 而是学校的产权是否明晰, 收支是否清楚, 以防学校不正当营利, 以保持学校稳定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各项法规将民办高校内部监督与政府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民办高校的经营管理水平, 使民办高校成为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和效率的现代新型组织。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地位也不可忽视。而民办高校的产权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明晰民办高校的产权将有助于明确教育的归属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有助于产权主体之间权责利的有机统一, 使民办高校各产权主体因拥有“全权”和负有“全责”, 从而在办学和管理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为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现我国民办高校产权存在其财产权不独立、收益权归属不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的对策, 使其权责分明, 从而更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权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靳希斌.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3][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 鲁道夫.瑞切特;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4]高金玲.教育产权制度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冯艳飞.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6]赵旭明.民办高校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6.

[7]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兼论民办高等教育政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8) .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2

□江清林/佳木斯大学科技处,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高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及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由于高校知识产权问题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和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利益及积极性,是高校各级领导必须予以重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

知识产权

保护

广义的知识产权,可以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也就是《建立世界知识产权公约》中所划的范围。知识已在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类正处在从工业化向知识经济时代过度的重要时期。现代国际经验认为,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是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经济竞争效能的基本保证。21世纪知识经济为主导型经济,21世纪为教育世纪,高校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地方,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科研基地,是知识、技术和专利的发源地,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和方面军。

发达国家的实践已充分证明,那些真正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突破往往都是依靠大学完成的。目前,世界著名的高技术园区大都是由高水平的大学支撑。有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70%源于高校。在我国,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即丰富的潜在知识产权,已构成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尽管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不能适应我国和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1.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已经20年了,然而对于科技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来说,宣传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高校领导层和管理人员当中,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这使他们在工作思路上不可能超前于科研人员做出明确决策,并对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积极有效地管理。甚至还有人对专利持有偏见,认为专利技术只是一种发明构想,技术不成熟、实施率低。而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专利实施率也仅占20%左右,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对专利的积极保护。我国高校现有的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学校的科研活动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行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否并不影响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自己智力成果的价值、保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时还毫不知晓,即使知晓也无可奈何。

1.1教师们普遍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如在科研活动中,开题前不懂得查阅和利用专利文献,以至于造成重复研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白白浪费和时间流失。同时,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无保护机制,给他人可乘之机。研究出来的成果,有的该申请专利,却未申请,从而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

1.2有的教师对自己拥有的无形资产有了保护的意识,但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也有人害怕成果公开而不愿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大多数以技术秘密方式加以保护。

1.3有些教师有了保护意识,也将科研成果申请了专利,但是对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欠缺,在技术转让、专利技术实施许可过程中,由于合同中保护条款约定不明确,致使自己权利丧失、利益受损。

总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系统工作来抓,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还没有引起充分注意,这与管理意识的淡薄有关并对高校今后与国际接轨极为不利。

2.专利受到冷落

2.1专利申请数量少,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不高

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不高是目前科技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也不例外。在我国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比例为3∶7,而国外的非职务发明仅占申请总数的5%~6%。据报道,仅日本的一个公司,如索尼、东芝、日立,他们每年申请海内外专利上万件。而我国“863”计划实施以来的10年间,共鉴定成果1200余项,发表论文2万余篇,而申请专利才240多项。两项对比,相差何其悬殊。然而差距不只在数量,更在于观念和意识。由此可见,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后,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没有完成相应的转制,仍然延续了计划体制下的管理办法。比如,在科研立项上,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科研指南或招标课题,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申报,把每年争取的科研经费作为工作的主要业绩,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一些宏伟目标和长远计划,计划项目完成后,只要发表了文章,结了题,进行了成果登记,对于科研人员就可以晋升、计算工作量等,对于学校就可以统计有多少科研成果。对是否申请专利、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却没有什么要求,而且也没有把这些指标作为晋升、评奖、计算工作量的条件之一,因此在高校形成了重学术、轻市场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如何能够提高?另外,批准一项专利往往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申请发明专利,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发明人很难即时得利,从而影响了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有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高校专利申请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家鼓励技术创新、保护自主的知识产权的政策显然不符,长此以往,势必导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下降。

2.2专利地位不高

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由于鉴定和评奖方面存在许多弊端,只要一鉴定就必有“水平”,只要参评就能得“奖”,这些奖励是得到人事部门认可的,得奖者不但能得到可观的奖金,而且能优先晋级、提职和出国。而申请专利手续烦杂,既费钱又费时,一件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却在晋级、提职时比不上一篇论文。有的专利授权了实施效果未必好,实施效果好的侵权纠纷也多。申报发明奖难上加难,而“专利奖”人事部门又不认可,也就意味着对晋级、提职和出国等毫无意义,人们也就没有理由去劳心费力了。在许多高校,教师的晋级、学术水平评价均以发表文章数、获奖数作为衡量标准,各种个人待遇从未体现专利。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申请专利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既要花钱还不一定申请到专利权,即使申请到了专利权,还需要一笔可观的维持费。相反,写出了论文,评上了科技成果奖,可以名利双收,因而一些科技人员没有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教育科技司统计表明,高校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申请专利保护,并且鉴定成果逐年上升,而专利申请却逐年下降。

2.3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还不畅通,学校申请的专利很难得到转化及相应的市场利益,一些科技人员认为申请专利不划算,没有像写文章、报成果奖有名有利又实惠。这一思想与国外的科研单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自成立70年以来,申请的专利多达2.5万件,平均每天一件。日本人在专利申请方面采取“跑马圈地”的战略,占领高新技术的发明领域与阵地,构筑专利防线,很少考虑申请的专利是否能及时转化实施。

3.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学校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也在大幅度增长,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争夺越来越烈。事实证明,人才流动不仅可促使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而且可以减少人员培训,提高知识与技术转移的实效性和成功率。为此,许多省、市政府都在制定政策支持人才流动。例如,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中规定:“调整人才结构,分流人才,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同时规定:“国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在兼职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既可以在民营科技企业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也可以兼职或离岗办民营科技企业”。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讲给高校的无形资产流失增加了机会和渠道。事实表明,由于人才流动,引起的侵犯学校知识产权纠纷在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学校的科技人员离开学校或停薪留职在外另起炉灶,从事属于学校的技术活动或生产销售与学校相同产品。

3.2 学校科技人员离校时,带走学校的技术资料、图纸、软件或者通过脑载体将属于学校的技术带到新单位作为技术投入。

3.3业余兼职的教师把属于学校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带到所在兼职单位,侵害了学校利益。3.4 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带走在校期间参与课题研究的技术成果,为个人获取暴利。例如,某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参与导师的一项计算机应用研究课题,掌握了该项研究的技术关键与全部内容,正当这位导师与一家公司以30万元价格谈技术合作时,不料这位研究生得到消息半路截流,以低价与这公司签定合同,造成学校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4.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得力

4.1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而是把这项工作并入科技处管理,这样做不利于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因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科研成果管理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包括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归档、报奖、科技成果统计分析等工作职能。而知识产权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由专利、版权、技术秘密等组成的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其业务性、法律性都很强、管理范围广,不能兼职管理,或是一个机构两种职能式的管理,必须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不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争取法律救济,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在科研、开发实施的全过程中,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和法律咨询,在技术合作、转让等过程中,没有审查各种合同的类型和具体内容是否合格,导致合同类型不符、内容表述不清、权利义务表达不明、风险和违约赔偿不明确等现象,造成合同纠纷的发生。

4.2 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知识产权涉及面广弹性大,对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管理得好,能为学校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反之,则会给学校造成巨大损失。而管理靠的是完善的政策和管理办法。目前各高校没有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健全与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衔接便于操作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使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致使职务发明变成非职务发明,公有产权私有化;签定合同时,无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或将技术转让合同签成合作开发或技术咨询合同,造成学校的权利全部或部分丧失;有的为了个人利益私下转让职务成果,廉价出卖学校产权,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5、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经费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基金或专项基金。有时,想申请专利而没有专利申请经费;有时,因交不起专利年费,而导致专利权丧失;有时,学校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而没有钱打官司等等。

二、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1.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和保护

人才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是科研的关键,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体现在对高校人才的管理和保护。高校要想上档次,多出科研成果,首先必须大力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其次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和保护。第一,对现有研究能力较强的科研人才或技术骨干,减轻教学工作量,因科研减少的收入可另作补贴;第二,要集中科研力量,引导他们在关键项目上发挥“团队精神”集体攻关;第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改善科研与实验条件,在经费、场地、设备等各方面为科研早出成果和多出成果做好铺垫。第四,要搞好对现有人才的再教育和进修工作。高校现有一大批本科、专科学历教职工,以前为评职称所进行的课程进修大多流于形势,况且现在评高职也有高学位的要求,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工以在职、委培等形式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或是作访问学者到国内外进修。另外,也应鼓励在校研究人员多参加国内外有关组织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以开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总之,学校在人才方面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提高,多为在职科研人员提供各种条件,这也是对现有人才的一种开发利用,否则单靠引进的人才来进行科研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是远远不够的。

2.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普及,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更是当务之急。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环节薄弱,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条件。主要抓三个层次,一是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领导决策层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巨大动力,高校的领导层应是知识产权的明白人,应熟知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这样才能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规划。二是管理层的知识产权意识。管理层的意识是保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这个层次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事关重大。三是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科研人员的意识是影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影响专利申请的最直接的因素,这个层次意识的提高,对分清个人作品与职务作品,个人发明与职务发明,以及促进专利申请和成果转让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这三个层次的知识产权意识呢?对领导,可请一些法律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对管理层应有计划、分阶段,逐步深入地进行知识产权法的培训;而对一般科研人员,则可采取奖励机制、普及宣传教育及管理层的影响相结合的手段,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另外,还可通过结合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实施纪念日,每年的这几天采取各种方式集中进行宣传,使知识产权法深入人心。

3.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科研立项

如果说人才是科研的关键,法律意识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那么科研成果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依据,没有科研成果,而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纸上谈兵了。如何才能在人才具备的情况下,取得科研的累累硕果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高校应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科研立项。佳木斯大学作为黑龙江省一所规模最大综合大学,肩负着教育兴省的重任,其科研实力雄厚,理应与本地实际结合,为黑龙江省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只有应用于生产,才有市场,才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前途。因此,佳木斯大学在对科研课题进行立项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甚至可以把项目是否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作为能否立项的关键性因素加以考虑。如针对本地区农林面广、山区气候、土壤、江河等实际,研究如何开发农林经济;针对矿产资源丰富的实际,研究如何发展建材业等;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研究如何转变地方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企业管理;针对黑龙江省地理、人文复杂的实际,研究地方语言、风俗民情、宗教、旅游等等。同时针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等远东地区比邻,共同研究开发合作项目。总之,佳木斯大学的科研立项应立足于本地区实际,这样科研才有肥沃的土壤,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领导机构

目前,全国高校中只有极少数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高校都是科研机构兼管知识产权,佳木斯大学的情况也是如此。随着高校科研的繁荣,高校知识产权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仅数量上与日俱增,在形式上也涉及到许多以前未曾出现的种类,如计算机软件、服务标记、单位名称等,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高校知识产权大量流失,如果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就很难适应高校日益发展的知识产权需要。因此,设置专门机构管理高校知识产权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保障,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该机构的设置、任务、内容、运作模式、职能、工作条件、经费及人员配备等作详细规定。

5.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奖励机制

高校制定一个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或管理办法,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协调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必须保证三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地保护,是预防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首要条件。同时要充分体现约束机制与奖励机制的有机结合,对于维护高校知识产权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应该在晋升职称、提职务、分房等方面给予奖励或优先,这样规章制度,才容易贯彻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保护高校知识产权的作用。同时设立专利方面的奖励制度,专利方面的奖励和成果方面的奖励要同等对待,也就是说,获得专利奖的教师和科技人员不仅同样可以得到可观的奖金,而且在晋升职称、提职务和出国方面同样优先。使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实实在在地相结合。只有这样,科技人员才能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知识产权保护中来。

三、结束语 高校应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开创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应当成为经济的孵化器、辐射器;应以不同方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宣传、保护和运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保障,是保护高校无形资产,防止智力成果流失、侵权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红卫.略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浙江政法干部学院学报,2001(2):34-36 [2]袁正英,黄

健,戴朝荣.论21世纪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8):76-80 [3]王晓娜,郭永立.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报科学,2002(7):690-691 [4]杨桂荣.高校知识产权情报的存在形式与开发利用.现代情报,2002(10):169-170 [5]吴云青,韩营颖,王 刚.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建设.中国冶金教育 2004(3):6-10 [6]李玉清,田素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05,2(2):37-39

作者简介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校;问题;策略

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背景下,更加彰显了知识产权资源的重要性。高校由于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创新技术和知识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将数额庞大的资源投入到高校,催生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如今,知识产权管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的助推力。由此,更加彰显了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

1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就创造知识产权而言,其生力军的地位非我国高校莫属,高校不断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和拥有总量。立足必要性和重要性视角,知识产权管理已经被高校充分的认识,高校已经逐步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学校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已经体现在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等方面,而且大学科技园也已经纷纷被设立,这有利于促进转化有市场前途的知识产权,并实现了与高校自身学科优势结合,在战略上规划知识产权。由于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匮乏和不具备完善的保护制度等问题存在于多数高校之中,导致高校知识产权不能充分的利用,甚至严重流失。

2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匮乏 虽然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已经在部分高校建立起来,而且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由于一些高校管理者还不具备知识产权意识,在发展战略中,并没有纳入产权保护。而一些高校的科研人员,对于产权的认识,还处于肤浅的理解,对其范围和保护对象,还比较模糊。一些科研人员成果申请专利,于条件是相符合的,却不懂得主动申请;有的不去申请专利源于经费欠缺,而一旦泄露了技术秘密,就自然而然的丧失了法律保护权利。

2.2 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明文规定,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进一步落实相关的经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必须实现管理人员专业化。而目前很多高校由于专门的法律维权机构匮乏,不具备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法律咨询和知识产权信息不能在科研人员工作中真正发挥出及时有效的作用,导致相应的风险和义务不明晰,不能有效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2.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高校不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保密技术成果制度,有些教师以深造等方式与学校脱离关系,出现把掌握的成果等带到新单位的状况。有些教师退休或调动等,其掌握的技术随之消失。相关制度约束和追究责任在高校和科研人员以及合作单位间匮乏。有的教师从事技术服务和社会兼职,常常为满足一己之私,把技术秘密向兼职单位转移。

2.4 知识产权转化率相对较低 尽管在成果研发上,我国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由于轻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相对而言投入较少,同时,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缺乏专业的服务,出现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局面,造成高校不具备较强的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的能力,出现严重的成果闲置现象, 知识产权具有非常低的转化率。

3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相关对策

3.1 增强保护意识 就高校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护来看,知识产权属于重要策略,作为高校领导者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方面,应立足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知识产权工作的倡导与保护上充分的发挥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发挥领导知识产权工作功能。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督促教师系统和全面的掌握知识产权法规系统,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实际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大幅提升。

3.2 健全产权知识管理机构 高校应注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使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能够集中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级别,在知识产权管理上实现分层次和分阶段展开,实现一条龙管理和服务。管理实现专人专职化,并注重培养知识产权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使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理工科专业和法律基础都必须扎实,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娴熟地处理日常有关知识产权纷争。

3.3 完善保护制度 高校应加强监察科技合作,通过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体系,并把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在“产、学、研”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高校与企业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机会,使知识产权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相应部门应加强合同保护,对校企合作活动实施监督。在人才流动中,教师在调离前需要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规避学校无形财产的流失,而学校的在职人员,更是要对保密义务予以明确,并要求签订保密协议。

3.4 加强知识产权转化 注重把知识产权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和增值知识产权价值提供保障,确保高校发明和各方面获得收益,这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最有效、最合理的体现方式。秉承创新观念,围绕“产、学、研”结合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把目标定位在产业化和商品化上, 构建知识产权的转化工作。

4 结语

在我国快速增长知识产权背景下,在知识产权组成上,高校处于重要地位,而且高校知识产权在国家科研体制中,可谓是功不可没。纵观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总体现状,还处于探索阶段,亟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创造和转化知识产权工作,并进一步提高管理知识产权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俊.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策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马忠法,陆飞.论高校的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以知识产权制度目标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肖尤丹,苏竣.我国大学知识产权政策困境及其完善[J].科学学研究,2010(07).

[4]方琳瑜,丁望斌.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06).

[5]余俊.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策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4

关键词:产权,民办高校,公立高校,产权明晰

一、公立与民办高校产权的区别

高校产权是指高校财产所有权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权利。我国高校产权制度的研究可以从公立高校产权和民办高校产权进行分类研究。

公立高校所享有的产权是指来自于国家所有权的, 对学校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安全权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人事权、招生权等权利。在现代产权制度条件下, 公立高校产权明晰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首先, 公立高校的教育财产所有者所拥有的财产权利明晰, 应明确教育财产的归属, 明晰谁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或谁是财产的所有者;其次, 在明确了学校财产所有权主体的前提下, 判定不同的权利主体在学校产权的实现过程中各自的权、责、利关系;最后, 要明晰学校内部法人的财产权, 也就是要求在形成产权关系时要有明确的民事权利和责任的承担主体。

民办高校产权是指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 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 有关财产的归属、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等权利的界定, 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产权关系。民办高校的产权具有以下特点:

(一) 产权结构多元化

与公立高校相比, 民办高校的产权更为复杂, 投资主体多样, 形成了多种产权结构和经营方式, 最终必然选择多元化的产权模式。

(二) 产权的双重性质

民办高校具有营利性和公益性双重性质。资本具有天然的寻利性, 因此民办高校必然具有营利性质。而公益性即非营利性, 是指教育不仅能给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带来收益, 还能给其他社会成员甚至整个社会带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民办高校的营利性和公益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承认其营利性的存在, 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其公益性的目的, 同时, 重视教育的公益性是获得营利的前提和基础,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二、公立高校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投资主体过于单一

目前来看, 我国公立高校的投资主体仍然还局限于国家或政府, 这种唯一的投资主体导致了单一的教育投资体制, 形成了单一的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和制度可以有效地集中一切力量来促进学校的高速发展, 保障国家教育目标的达成,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缺点也日益显现出来, 这种体制和制度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变化, 较低的教育效益已难以满足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

(二) 产权的激励作用丧失

根据产权的内容, 产权是权能与权益的统一。合理的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将实现产权主体权、责、利的统一。理论上来说, 产权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实际上, 由于公立高校是具有公益性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学校经营者创造的收益将被国家、社会和学生分享, 因此, 学校产权的激励功能丧失。

(三) 产权界限不清

我国公立高校产权界限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 虽然当前的高校产权制度明确了高校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却没有具体规定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国家或学校法人分别享有哪些财产权益。由此导致政校不分, 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经常受到政府的干涉, 高校追求自身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民办高校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新的投资主体进入存在障碍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产权制度还不完善, 因此高校投资主体对所能获得的收益尚不明确, 对此国家也没有明文规定, 导致资本难以顺利进入民办高校领域。产权不明晰带来的结果就是民办高校融资不畅, 社会负担加重。

(二) 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投资是一种追求资本增值的寻利行为, 而教育投资是一种投资成本较高、资本收益周期较长的投资, 再加上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模糊, 学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就难以有效运转。不明晰的产权制度导致各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也不明确, 从而缺乏动力, 也不易获得预期的收益。因此, 这既不能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和进一步投入起到激励作用, 从利益关系角度来看, 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约束。

(三) 资源配置效率低

由于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所有权的法律不明确, 导致收益权、处分权、占有权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最终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民办高校所有权主体的缺失造成办学者忽略长远利益, 只追求短期效益, 埋下了诸多的隐患。民办高校的增值部分, 如学校的土地、建筑设施和教学设备等, 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 如不加以规范, 将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

四、解决高校产权制度现有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公立与民办高校区别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 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在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公立高校的投资主体往往是国家或政府, 过于单一, 而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这正是值得公立高校借鉴的地方, 公立高校应进行产权多元化的改革。根据我国教育现状, 在鼓励学校的多元投资的同时, 应强调以国家或政府投资为主, 其他投资主体为辅。这样才能既确保学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又利用政校分离, 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效益。

(二) 公立与民办高校共性问题的对策建议

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在学校产权问题上存在许多共性的地方, 如产权界限不清,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对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通过立法规范高校产权。

首先, 不仅要明确学校产权的归属, 还要详细规定财产所有者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其次, 为了解决高校办学者动力不足的问题, 还要规定高校作为法人财产所有者可以享受到哪些权利, 以提高高校教育效率和效益。最后, 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 要进行监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

2. 建立高校产权治理机制。

我国应建立与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产权治理机制, 即高校产权运行机制。可以建立由投资方或独立的社会团体组成的校董事会来充当权力监督机构, 以及建立在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教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监督机构, 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相互制约的产权治理结构。

3. 明晰高校产权制度。

明晰高校产权制度是落实大学自主办学权利的重要条件。如果高校做不到产权明晰, 产权主体不能够承担责任, 高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权, 这就会导致高校的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盲目建设。所以, 高校必须明晰产权, 建立相应的产权制度, 以此来培养高校自身的约束和控制能力, 同时, 应注重强调政府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我国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兼论公、民办高校产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5.7.

[2]魏海岑, 孙远雷.论现代产权制度下的我国公立高校产权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 2005.4.

高校知识产权调查问卷 学生 篇5

填卷人信息:所属专业所在年级

1、您在此前了解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吗?

A、相当了解B、一般了解C、听说过D、不知道

2、您通过何种途径接触过知识产权?

A、亲身经历B、新闻报道C、报纸期刊及相关书籍(含电子版)D、身边人介绍E、老师上课讲授或提及F、学校知识产权双专业的宣传及讲座

3、下列专利的种类,您知道的有

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其他

4、在你购买产品时,是否会注意到©这几个标记?

A、注意过,并知道含义B、注意过,但不知道含义C、似乎看到过D、没有注意过

5、您认为大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专利成果及创意进行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A、对自己的创意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什么阳的成果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B、认为自己的作品可能会和他人有雷同的情况

C、不知道应该如何保护或申请专利D、怕麻烦,觉得没必要

6、您是否了解创业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A、不知道创业中还要涉及到知识产权B、了解一点皮毛C、大体知道D、十分了解

7、如果你想申请专利,你想向下面哪个部门申请?(单选)

A、省市专利管理机关B、国家知识产权局C、工商局D、学校或所在单位E、不知道8、9、如果您遇到知识产权纠纷,会选择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A、与对方协商解决B、通过仲裁方式C、通过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解决D、提起知识产权诉讼

10、您对知识产权保护持何种态度?

A、非常重要,这关乎到国家、企业、个人的发展及利益B、比较重要,稍微加以保护即可C、可有可无,知识是无界限的,随用随取D、没有观点

11、以下行为你认为是对知识产权侵犯的是?(可多选)

A、生产冒牌产品B、购买盗版光碟C、复制正版影碟送给朋友看D、购买正版光碟后转为MP3并供人下载E、写论文时大篇幅引用他人作品F、复印同学笔记G拷贝老师课件H、窃取他人思路搞创作

12、您认为学校或部门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引导和促进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多选题)

A、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意识:例如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高校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推广教育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规模、层次及结构;设立知识产权必修课,普及相关知识

B、增加科技、实践、学术类的比赛和活动,树立浓厚的学术气氛,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C、帮助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专利保护

D、学校并无义务为提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而进行额外的工作

13、如果您所在的地方组织知识产权专题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

A、很愿意B、比较愿意C、一般D、不参加

®™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情况探析 篇6

摘要:高校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的重要阵地。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多角度均有涉及,但在教育评价阶段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意识性”检验,并且尚未形成一套合理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情况;教育评价;意识性检验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与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类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各类书籍、软件,都涉及到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而作为知识殿堂的高校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的重要阵地。

中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起步的晚。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中国才有了首批专利代理人和专利管理人员。后来这批人成为了中国高校第一批知识产权教学、科研、实务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而中国高校内开设知识产权教育选修课、公共课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①知识产权教育的起步虽然晚,但是近年来针对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却未曾间断。

目前针对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求创新的特点。

一、宏观视角,着眼大局。

宏观研究立足本土,都以“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个大的研究对象。试图去寻找“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领域的问题,结合教育的共性进行归因。如,从课程设置、学制设置、教育人才培养等角度思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离不开中国高校教育体制的大环境,所以在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它也延续着体制内的教育改革的思路,进行完善与创新。因而这些研究呈现出一种研究对象大,解决方法较宏观的特点。目前普遍提出的建议有“面向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知识产权方面的通识课或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专业性和普及性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是指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而普及教育是针对非法律或知识产权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在专业学生的培养上,要注重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实用性学科的综合教育;而对其他非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学生的通识性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理念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高校应该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注重实践性较强内容的讲解,特别是普及型教育更在于运用。”等。②且研究定义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知识产权学科的专业教育,也包括普及教育。但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又会偏向知识产权学科专业的教育,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多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有关,即加强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的知识性、专业性,而鲜有对高校大学生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即应用性,提出具体策略。

二、针对领域,人群细化。

这类研究多对“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进行领域的分类,在调查中锁定一个特定的人群,如理工科类学生、在文化领域进行消费的普通学生、大学生创业人群等。这些大学生人群是广义“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几项权利中的某一项权利的适用者。对特定人群的调查,深入研究“高校知识产权”的某一个应用面,然后提出一些可具体实施的解决方案。研究针对的不是具有知识产权学背景的学生,而是普通学生,即研究的面落实在“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针对“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就论述了这一大前提:“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理工类大学生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同于上述学校开展的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教育,而是定位于针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二者在定位和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区别。”③此外,“大学生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研究”等都是针对知识产权对某个领域的权利支配进行研究,且针对“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提出具体而可行的措施。如“开设集法律、管理、经济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知识产权选修课并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为此,可邀请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有关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专家讲授专利申请、审查、侵权诉讼等实务技能知识;举办知识产权系列讲座。聘请来自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审判部门的专家学者,就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动态举办专题讲座。”④但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对于这些具体的措施的后期的应用情况,没有提出具体的检验措施,即,在教育评价方面仍是空白。

三、中外对比,吸取经验。

比较多的研究者选择先呈现出对“知识产权”概念的梳理,然后找到中国与某一个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可以打通的通道。一种思路是通过调查发现“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不足,然后从教育制度角度进行归因。在举措环节引入国外的案例,并列出中国适用的具体措施。还有一种思路,是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整体上与某一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先提出两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上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研究者会对两国的“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分析、检验观点。中外对比,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高校的成功案例,有利于清醒地认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不足在于研究者对比时仍围绕 “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概念,没有“教育评价”这个概念的讨论,即使涉及,依旧停留在对高校学生知识性检验的浅层阶段,没有深入到“意识性”应用阶段。

综合分析前人经验后,笔者认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尚未达到“教育评价”领域。进一步说,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对“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学生意识性检验,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目前也已基于浙江杭州各大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成效的问卷调查、浙江杭州各大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的描述,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的因素,搜集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具体措施。在这三个环节之后加入“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举措。将知识产权教育的“知识性”、“意识性”结合起来,作为评价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成效的标准,并尝试建立起“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美章.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06:1-10.

[2]陈士林 苏益南 何 铭.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05:1-5.

[3]李 伟 孙晓红.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8,01:1-12.

[4]李玉璧.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及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5,05:58-63.

[5]冯永潮.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J].教育研究,2002,01:58-64.

注释:

①详细见陈美章:《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知识产权,2006年第6期第1页。

②详见陈士林 苏益南 何 铭:《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5期。

③详见李 伟,孙晓红:《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若干思考》,教育探索,2008年第1期。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7

现阶段高校知识产权对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也是越来越明显。专利权的拥有存量、研发能力和实施转化状况, 是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中具有“跑马圈地”的功能, 有助于抢占学术制高点;知识产权是高校投入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 能够体现高校对社会的贡献, 也有利于高校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通过知识产权运营, 高校和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能够获得经济回报, 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和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动。[2]但是, 近年来在知识产权工作具体实践过程中, 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已20多年了, 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宣传力度和认识程度远远不够。高校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 重成果轻专利是普遍现象, 多数老师的科研成果出来后不是首先想到专利保护, 而是发表论文、成果鉴定, 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仍是有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用市场经济模式管理即知识产权管理方式少知又少, 有人说, “高校是计划经济模式延续并存在的最后一块堡垒。”[3]在这个角度来说, 是绝对不过时。多数高校的管理阶层没有形成自觉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而普通的老师意识更是薄弱。如该问题不能解决, 则将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无从谈起。故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应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2、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保护措施不力

高校近几年专利申请和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进步, 产权保护意识逐渐进入学校管理层, 但保护意识尚未转化为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 目前,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设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也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而是把这项工作简单地并入科技处管理, 与当今国家如此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是不相符的, 因为,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专职管理人员是学校产权管理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精力投入直接影响到产权保护工作质量的优劣, 同时,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很多涉及法律上的问题,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业余”管理水平致使很多高校的知识产权成果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保护, 对侵权行为无法或没能力追究, 致使学校造成很大的损失。

此外, 知识产权保护经费缺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 专利从申请到维持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 对于没有科研经费或比较少的课题组和老师来说, 这笔钱在专利成果转化之前也是难以承担的, 近年来, 高校专利提前中止的比例相当高, 这是重要原因。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制也是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重要体现。高校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 重论文、获奖是普遍现象, 很多考核体制、传统观念都不把专利作为考核的重要因素, 导致专利成为高校中费力、费钱不讨好的事情, 近来这种状况有所好转, 但是这类问题还是普遍存在

3、科研工作中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不足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如果片面强调其保护作用而忽视了其运用就失去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意义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TRIP S) 协议第7条规定,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有利于促进技术革新、技术转让和技术传播, 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使用者的相互利益, 保护和实施的方式应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 并有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4]。该条明确地给出了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技术转让和传播。

在科技创新工作中, 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公开这一重大利好促进自己的研究, 站在巨人肩膀上, 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 吸收前人的经验, 利用好现有的专利, 可以大大缩短研发费用与研发时间, 同时避免跟在人家后面重复研究, 进入别人的专利陷阱。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时只注重学术期刊忽略专利文献, 致使很多工作白白浪费, 又浪费了时间, 很不应该。

4、科技成果转化不力阻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但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其科研成果通过系统运作, 在流转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让高校、发明人觉得专利的申请保护是费钱费力的事情。

二、解决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知识产权是知识、科学、技术转化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5]。高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劲旅, 更是知识产权诞生和成长的摇篮[6]。高校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切实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这里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探讨。

1、加强知识产权教育, 大力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首先, 加强对管理干部的教育。高校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应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培训计划, 面向高校科技管理干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 使科技管理干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通过言传身教和工作实际进行宣传与教育, 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主动配合工作的积极性。高校各级领导更应与时俱进, 要有导向意识, 从领导理念上淡化计划经济模式中科研成果的含义, 引入市场经济中专利和产权保护的新内涵。[7]

其次, 加强对一般教师、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等方式, 让广大老师了解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要做到一有成果先想到专利保护再发表论文。

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制度

机构、人员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是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不足的重要根源, 因此高校应, 设立专门的部门, 使用专门人才, 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对学校所有的知识产权的占有、支配、效益的处分实施有效管理。[8]同时, 建立一套完整的考评体制, 在评职称、考核工作量等各类考核中充分考虑专利等知识产权成分。只有这样, 才能从制度上保证知识产权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此外, 还应加大投入, 通过设置专利基金等方式保证专利经费, 才能切实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3、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知识产权知识运用

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技术转让和传播, 只有充分利用好知识产权制度, 科技创新中大量运用专利文献可以大大缩短研究时间与经费, 达到目标而又不落入别人的专利陷阱中。要做到这点, 首先, 就是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宣传教育, 促使其在科技工作中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库。其次, 高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科技人员查询专利文献提供帮助, 例如购买专利文献库等工作。

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知识产权保护

及时、有效地将其科研成果通过系统运作, 在流转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让高校、发明人以及其他各方面都能够获益, 这才是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最有效, 最合理的方式。高校要通过成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机构, 强化产学合作, 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鼓励高校的知识产权创新者通过技术股份形式与企业合作, 加大后期产品的开发力度, 促进双方技术合作和资源组合, 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专利成果成功转化, 创造出了效益,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也才真正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而同时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8255.htm

[2]金峰.关于实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对策和建议[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3][4]马忠法.从TRIPS协议有关规定谈高校知识产权战略之重点[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1期

[5][7]刘汉红.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7/03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8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实施而建立, 与国外知识产权教育相比, 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 专利法颁布的前夕, 国家专利局和原国家教委先后举办了9期培训班, 为高校培养了三百余名首批专利代理人和专利管理人员, 并选送三十多人到外国进修学习, 这批人才后来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批知识产权教学、科研和实务方面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这时, 高校的知识产权教学仍处于萌芽时期, 知识产权还未作为独立的课程在全国多数院校开设, 只是在法学、管理学等课程中有所涉及。伴随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 部分高校开始设立单独的知识产权课程, 同时也着手于专门的知识产权教材的编写工作, 如原中南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到了20世纪末, 许多高校把知识产权作为选修课和必修课程, 上海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甚至成立知识产权学院。

在2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高校培养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主要在管理学、新闻学、法学等专业中通过教授知识产权课程的方式。后来, 一些高校招收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 这样就形成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博士后教育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该机制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后教育的多层次培养, 诣在培养懂管理、懂科技、懂法律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当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之初, 我国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教材, 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主要在法学教材中体现出来, 1983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原理》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智力成果权”, 具体包括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内容。从此一些科研院也开始编写关于知识产权的教材, 比较有影响力的书籍有1984年郑成思的《知识产权法通论》, 1987年吴汉东教授和闵锋教授的《知识产权法概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 教育部和司法部等部委开始组织编写一批质量较高的教材, 如《司法部统编教材》、《教育部统编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等, 这些教材的编写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提高了全国知识产权的教学水平。

二、我国知识产权教育潜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与外国高校相比,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起步晚, 系统不完善, 使得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在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上还不能满足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高层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就更加迫切和必要。我国已建立了知识产权本科、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学位等人才的培养, 但由于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 即所需要的本科、双学位的较多, 硕士、博士生相对较少。再加上近年来, 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特别大, 急需一批应用型人才来从事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经营、中介等工作, 因此有人呼吁在人才培养上要大规模的突击培养。所以应该大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 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够熟练使用外语, 懂得知识产权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事务人才。

(二) 知识产权教育定位不明确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 由于没有明确划定知识产权是属于法律, 管理学、理学中的一部分还是独立一体, 导致过去绝大多数学校将知识产权纳入法学、管理学教学中, 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专业, 没有独立的硕士点, 从而导致知识产权教育没有突出重点, 学生学习的知识产权内容不全面。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管理学课程, 知识产权的课程很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精通于工学、理学法学等某一方面的知识, 而缺乏综合性的知识, 但由于社会需要的是既懂工学、管理学、法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人才, 因此知识产权教育不仅是单一法学、管理学、工学的教育, 而是一个涵盖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教育, 因此有学者提议传统的法律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要调整。由于没有独立的学院, 知识产权的教学任务通常被划分到法学、管理学等教学单位, 因此在知识产权的教学实践中方向不突出, 很多教师难以参与其中, 进而影响了知识产权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 知识产权教学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一个高整合性的学科, 知识产权涉及管理、科技、法律等重要领域, 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 不仅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公平交易等法律问题, 而且还涉及光电、通信、电子、航天等研发成果的商品化以及知识产权的评估、管理和创业投资等问题。根据我国的现状来看, 知识产权教学培养机制不协调。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在教学科目设置上过于偏重管理学、法学等知识, 对知识产权的科目设置课程太少, 总是通过管理学、法学等相关专业来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从知识的结构上看, 法学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 欠缺管理、工科方面的相关知识, 参加工作以后很难胜任综合性较强的知识产权工作。相反, 社会上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反倒是具有第二学位或法律硕士学位的理工科学生, 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能够满足实践工作的需要, 但这样的学生非常少, 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量。

(四) 知识产权教育重理论, 轻实践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呈现出重理论, 轻实践的趋势。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而很少介绍专利申请、专利审查、商标注册申请等方面的实践知识, 削弱了知识产权教学的效果。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 知识产权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望未来, 企业和科研单位将成为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最大的地方, 要求现代的知识产权人才具有很强的实务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这就需要我国高校培养出大量的拥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并且具有实践能力的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律师和技术管理类的知识产权人才。

三、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完善对策

(一) 扩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规模, 合理设置培养层次

据调查显示美国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有5万多人, 而中国大学每年向社会输送知识产权人才不足一千人, 这远远达不到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 因此各高等学校应该加大知识产权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另外, 有学者指出设置知识产权为本科专业是不科学的, 认为该种培养模式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都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参考国外高校在本科专业的设置上, 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设置了知识产权的本科专业。即使在一些知识产权专门研究教学机构, 也只是招收知识产权的硕士和博士生。因此, 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上, 应该吸取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 招收本科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 设立知识产权法律硕士专业, 按照知识产权专门法律人才的要求进行培养。

(二) 明确定位知识产权专业

目前, 我国高校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法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等院系组织进行, 这样不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 影响学生对知识产权各个角度的整体掌握性。为了更好地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更好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必须将知识产权教育独立出来, 才能促进其学科的发展, 所以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尽可能开设知识产权系以便组织知识产权的教学。该学科建设之初, 要将高校内多学科的学者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合作, 循序渐进, 逐步找到适合该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道路。知识产权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因此要把知识产权学科作为交叉学科来建设。理想的知识产权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理工科学习背景和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并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三) 设置合理的知识产权教育课程

我国高校应该针对社会需求, 根据不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层次来制定教学课程。就知识产权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教育而言, 课程设计应当以知识产权的前沿性问题研究为主, 具体可包括知识产权哲学研究、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具体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研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等。对于硕士生教育而言, 应当以理论知识为主, 具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语、哲学等公共课;第二类是民法学、民事诉讼法、无权法、法理学等法学课程;第三类是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研究、专利权研究、商标权研究、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等专门课程。针对第二学士学位的教育而言, 课程设置应当包括法学核心课程及知识产权类的专门课程。

(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当前各高校只重视知识产权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的情况, 今后各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更多的务实型知识产权人才。例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政府管理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实习, 高校与跨国公司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跨国公司定期派资深的工作人员给同学授课、作讲座, 将其务实的工作经验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等传授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少走弯路, 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的走向岗位大有好处。高校也可以开展“诊所式”教学、“案例式”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为同学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

(五) 推动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当前, 知识产权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为了使知识产权的教学与研究能够与国际接轨, 达到领先水平, 各高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专业教师的学术交流, 以及在最快时间内组建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目前, 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是知识产权师资力量不足, 这显然不利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因此建议各高校应当把知识产权师资建设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综上所述, 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定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只要合理规划, 积极发展, 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就一定能够迎来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陈美章.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5-7-4

[2]陶鑫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 2006 (3)

[3]胡开忠.当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改革的方向———兼议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J].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 2006 (6)

[4]杜蓓蕾.工科院校知识产权教育推广对策[J].中华商标, 2009 (6)

[5]刘春田.我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的发展[J].中华商标, 2007 (11)

[6]郑胜利.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律专业人才的教育[J].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 2006 (6)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地区之间人力、财力、物力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 知识产权成为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 纷纷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美国早在2001年就发布了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对专利技术进行大力保护;日本在2002年也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 其它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 依靠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 发达国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也得到了很多政治利益。我国在2008年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提出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实施、管理和保护水平, 提高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能力。时至今日,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加, 知识产权转化效果不断增强,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高校是知识的聚集地, 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任, 为整个国家及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知识技术。根据统计, 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产生在高校, 我国也出现了诸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诸多知名企业。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无形资产大量流失, 知识产权法律纠纷日益增多,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 高校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与高校本身的地位不相称。因此, 如何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管理, 不仅是高校, 也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 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1.1 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为了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 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宣传工作的滞后, 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混淆。根据规定, 职务发明成果的所有权属于高校, 但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职务中的发明创造, 以私人的名义申请专利, 然后私自专卖, 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根据数据显示, 我国职务发明的比例远远低于非职务发明, 全国专利申请中,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仅占40%左右, 而在国外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到94%左右。二是高校科技人员借调动和离职之便, 将高校技术成果占为己有, 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例如宁波大学某教师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 将学校几项专利带走, 自己成立公司, 利用学校专利牟利, 其以个人名义申请的专利多达十多项。三是某些高校科研人员, 素质不高, 经不起诱惑, 将课题研究成果私下出卖给企业, 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四是技术泄密情况经常发生。高校课题负责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课题完成后, 没有及时将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原始手稿等技术资料收集好, 造成泄密。研究生、博士生在校期间, 会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研究, 当其毕业后往往带走在校期间参与的技术成果, 造成技术泄密。

1.2 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堪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是衡量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随着国家加大对科研事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 自2000年至今, 我国每年向国际提交的专利数量以30%的速度递增, 到2006年我国专利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到2012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再攀新高, 发明专利授权21.7万件, 平均每万人拥有专利数量达到3.23件, 截至2013年底, 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4.02件,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同时也说明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意识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均专利数量依然处于偏低的位置, 而且在申请的专利当中, 真正能够体现先进技术和市场价值的发明专利并不多, 体现基础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更是数量偏低, 很多专利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将他人已经研究的项目或者已经申请的专利进行重复研究, 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这样的专利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后, 很容易引发侵权行为。这些问题在高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目前, 我国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 但高校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专利数量偏低, 甚至有很多高校多年来没有申请任何专利, 高校论文数量与专利数量严重失衡, 这也与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有关, 为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 高校教师会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 而不是申请专利。结果很多专利技术由于缺乏新颖性不能收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1.3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目前, 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也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产权课程。据统计, 仅有不到10%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机构, 仅有13%的高校开设有知识产权课程。其他高校既没有知识产权组织机构, 又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有些高校尽管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科技保密制度、人才流动的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合同管理、校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 很多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时, 往往只关注有形资产和技术使用权, 对校名等无形资产关注度不够, 结果校名被抢注和冒用的现象十分严重, 这也是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高校也仅仅是在法学专业开设此项教学, 真正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教师屈指可数。因此, 很多大学生和教师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高校很多科技成果通过论文发表的形式成为公开信息, 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 也不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例如在70年代, 我国研究人员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 开发出化学药物—青篙素, 引起全世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没有及时申请专利, 而是通过论文形式发表成为公开信息, 国外企业稍作变动就申请了专利, 结果造成我国每年将近5亿美元的损失, 其原因就是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引起的。

1.4 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 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成果转化率, 高校也是如此。根据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 在高校申请的专利中有超过60%是发明专利, 这充分显示了高校的科研平和原创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非常低, 普遍低于10%, 平均寿命也仅仅为3年左右。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属于基础研究项目, 不需要转化为生产力。例如我国“985”、“211”等重点高校承接了国家“863”、“973”诸多科研项目, 大部分项目都集中在基础研究的学科前沿, 研究成果主要以课题形式展示, 市场转化的可操作性不高。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属于重复研究, 没有转化的价值, 例如我国科研部门曾准备投入巨资研究32纳米技术, 但该项技术已由英特尔公司推出, 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继续研究价值不大, 相关生产工艺也难以配套, 很难将成果进行转化。另外, , 目前我国高校将专利技术投向市场, 会经过多环节审批, 不仅增加了校方负担, 也会延长技术转移周期, 使转移风险增加甚至减损专利价值。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

2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2.1 加强宣传、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无论学校领导、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普通师生都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为此, 高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将知识产权宣传作为学校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讲座, 针对具体的知识产权案例进行专题报告, 强化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利用校内广播、学校网站、橱窗报栏等多种形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对于学校领导, 更是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熟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新入职的教师, 其工作与科研紧密相连, 要着重加强对其的知识产权教育, 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知识产权教育,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由于不慎, 出现技术泄密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 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 他们经常帮导师做课题研究, 会接触到大量的科研信息, 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 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对科研信息的泄露, 对其以后的发展也非常有益。

2.2 加快高校专利的成果转化

首先, 加大对专利转化的资金投入。高校专利要转化为生产力, 就要与具体产业进行承接, 这一过程不仅周期长, 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前的高校专利研发中, 专利申请成功后, 主管部门就会收回大部分的剩余资金, 导致高校在专利管理、维护和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资金。纵观国外高校, 有大量的基金来帮助高校将专利成果进行转化,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国高校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建设、设备购买等方面, 在专利研发和转化方面的投入较少。为此, 高校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 除了政府投入之外, 还要充分发挥校友捐助、质押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 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同时, 为了提高高校专利技术与企业对接的有效性, 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时, 要多征求企业的意见, 某种专利技术应不应该研发、研发成功能否与市场对接, 能带来多大的市场价值, 企业往往比高校科研人员更多发言权, 因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征求企业的建议, 减少由于“学术思维”主导带来的立项误区。

2.3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保障, 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目前, 部分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 有的学校还是将科研处作为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从实施效果看, 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可以承接高校科研处、产业办等部门的一些职能, 将其进行重组结合, 通过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 使高校利用相关收入创造出价值含量更高。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将知识产权与高校科研部门进行分离, 有些知识产权, 例如校名, 并不属于科研成果, 将其分类管理可以各行其职, 避免互相混淆。另外, 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人员的素质建设,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性和职业素养, 还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一定的技术背景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高校要选择高素质和能力的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并加强对其的培训和教育, 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2.4 完善教师 (科研人员) 考核工作评价标准

高校应该根据实际, 调整考核和评价科研人员业绩的体系和指标, 在课题申报项目和成果评价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分量, 在知识产权工作中, 可将授权专利计入高校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 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对知识产权创造及转化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实行倾斜。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评定时应把是否获得知识产权作为衡量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同时不能仅看其专利证书或者论文成果, 应该结合社会中介机构对该成果的评价以及成果是否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高校的在校学生可以成立专项奖学金,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 如果在校生获得相关知识产权, 对于贡献较大的指导老师应该授予教学成果奖。

总之, 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 高校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 为国家科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之间的竞争,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竞争的焦点就是知识产权, 一个国家对知识产权拥有和运用的能力越强, 该国的竞争力就越强, 就越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获得发展的先机。作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本文对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专利

参考文献

[1]王敏, 谢再根.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4) .

[2]谢焕忠.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3) .

[3]李培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 2006 (6) .

[4]蒋艳萍, 田兴国, 吕建秋, 章家恩.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8) .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10

一、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所面对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应对策略

1.自建数字资源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自建数字资源较为常见的有学位论文数据库、教学参考书数据库,以及各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地域特色、技术力量、经费条件构建的各型数据库。目前在知识产权界一般将图书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的行为认定为一种复制行为,这些作品的知识产权仍属于原著作权人,对这些未经许可的作品进行数字化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因此图书馆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时,要对所涉及到的法律规章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馆藏情况与建设需求充分利用法律条款,制定相关策略。自建数据库版权关系复杂,在进行数字化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要区别对待。首先是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区分出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完全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法规中有明确的法条规定,可以放心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又区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已经超出保护期限的作品,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可不必担心侵权问题,但要注意保护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不受保护期限制的权利。其次,对于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馆藏文献资源,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必须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和授权,也可以利用《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中的合理使用规定,进行数字化建设。在没有解决这部分资源的著作权问题之前,图书馆可提供书目、书评、简介等供读者在网上浏览,也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科研项目及学生学习需要制作相应的学习资源包,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供读者使用,并将著作权方面的使用限制做好版权说明,提醒使用者注意。同时不能侵害到作者依法拥有的其它权利。对于尚未发表的文献,在数字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侵害到作者的发表权[1]45。

2.自建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规避策略。自建数字资源时优先考虑开发公有领域的资源。一类是完全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数字化工作,用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这类资源在《著作权法》第5条中有明确的法条规定。还有一类是已经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资源。我国《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超出这个期限即不受法律保护,进入公有领域,但仍享有不受保护期限制的其他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不得侵害著作权人这些不受保护期限制的权利[2]36。

充分利用《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中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条款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我国《著作权法》涉及的图书馆合理使用主要是指为了保存版本和课堂教学或科研需要将其进行数字化转化,用于个人研究、评论和时事报道等。《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第六条、第七条也规定了网络环境下使用作品的相应条款。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合理使用规定,在满足其相关约束条件下,建设数字资源,并通过馆内局域网络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服务。图书馆数字服务若超出法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则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相关授权。

谨慎对待仍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严格执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不侵犯其著作权等相关权利的前提下,图书馆可提供其作品的数字化书目,编制索引,制作文摘等,并向读者提供全文线索,结合传统图书馆馆藏,在满足读者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回避侵权风险。对于任何数字资源,都要注意作者精神权利和法规明确规定的其它权利的保护,这些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等。

二、购买商用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问题及规避策略

1.商用数据库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购买和通过签订许可协议而获得数字资源并向用户提供在线形式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将资源直接安装在本地服务器上,为读者提供协议许可范围内的使用;购买数字资源使用权,授权用户通过网络直接访问数据网站。高校图书馆虽说只是资源的使用者,但同样存在诸多知识产权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数据库内数据资源的版权责任;数据库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数据库使用过程中出现版权纠纷时责任的界定;用户利用数据资源的方式和权限:下载、浏览、打印等;数据资源的存取权限,即不再订购时对已经购买部分拥有的权利。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购买数字资源提供商提供的数据库时,要针对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与数据库提供商就相关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签署协议,防范可能出现的侵权风险[3]94。

2.商用数据库使用中的知识产权规避策略。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数据库的试用,争取较长的试用期限,注重对试用阶段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把出现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在签订协议时作出恰当反映,争取用户权利和合理使用空间,规避版权风险。在协议中明确尽量宽泛的用户使用范围,明确版权责任,制定数据库侵权纠纷时的免责条款。明确定义数据库的最终用户使用方式,争取最大自由度的使用授权,并规定超授权使用的控制责任和界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无论是自建数字资源库,还是通过协议授权使用的数据库,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上都应注意:(1) 材料选取应避免复制他人数据库的全部或其中的实质部分而造成侵权;(2) 数据库的编排方式也是完整著作权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同类数据库中使用他人数据库的编排方式也会引起著作权纠纷;(3) 购买或是授权使用的他人数据库,应签订著作权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免责条款,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4)自主开发的数据库,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面融入了图书馆创造性的劳动,享有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应使用法律和技术手段保护权利不受侵犯;(5)在网站上进行有关著作权说明。

三、虚拟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规避策略

虚拟馆藏资源建设主要是对互联网上免费开放资源的获取,在高校图书馆多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以学科导航或虚拟馆藏库的形式加以实现,就是在本地网页上建立一个链接,指向专题网站或数据库,让读者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到所需资源。设置链接的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不能超出被链方权利声明所明确的范围。在设置链接时要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对“链接”与“断开链接”做出的责权规范。链接对象、链接方式和是否存在商业利益等,都是“合理链接”的条件。建设导航和虚拟馆藏时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大多是链接设置超出条例许可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在设链者与被链文件没有任何权利关系的前提下,一旦被链者表示异议,就会引起权利纠纷。我们在选择链接时,可依据条例第二十三条关于链接的相关规定,规避侵权责任。同时尽量采用直接对网站主页进行链接的正常链。如果因为资源建设或编排的需要做纵深链或是使用埋置链、加框链,则要与被链者协议取得许可授权。在学科导航中直接链接到对方网站主页的正常链一般不会产生知识产权问题,但若链接的对象网站存在侵权作品,则因为存在帮助被链网站侵权的行为而构成间接侵权。因此数字图书馆在进行虚拟馆藏资源建设时,要严格按照条例的相关规定来进行[4]74。

四、解决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的几点建议

1.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时深入研究相关法规并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可参考《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明确规定进行资源建设与服务时必须遵守并严格执行的规则。

2.为馆员和读者提供知识产权素养方面的相关培训,以期提高馆员和读者对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意识,防范数字化资源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风险。

3.关注新的版权法规的修订,研讨知识产权案例,领悟其中的启示,获取经验并应用到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去。如在数据库设计中嵌入版权公告,对用户尽到告知的义务,作为发生纠纷后的免责依据。这些都是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现。

论高校产业的产权关系及管理体制 篇11

摘 要:强调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必要性,合理地建立高等院校产业体制,推动校办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产权;体制

1 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必要性

理顺高校产业的产权关系是完全必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使校办产业成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咱我发展,自我约束,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发展。第二是学校作为出资者,主要精力可以用在合理调整校办产业结构,宏观调控产业资源的流向,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提高总体社会效益上来,在投入和调控上下功夫,再也无需为企业经营操心,为企业管理劳神。第三是随着产权关系的明晰,学校作为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与产业作为法人财产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就不难理顺,按照明晰的产权关系就能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校产管理体制。

2 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与产业之间

“责”、“权”、“利”关系的总和

产权关系是产权主体之间,在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包括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或者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关系),所有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所有者内部各种监督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对于高等院校的校办产业来说,这个产权关系的核心就是作为出资者的学校与经营者的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总和。

按照国家关于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的思路,学校作为出资者的所有权,表现为价值形态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以投入企业资本的份额对企业法人财产享有权益。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行使出资者的约束权利,按法定程序选择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法人代表)。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盈利,出资者可依照份额依法获取收益。出资者还有权将自己注入企业的资本金份额,部分或全部依法转让。学校注入企业的资本金,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经营性的资产,技术专利。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才有限期地投入校办产业,直接形成生产力。这些投入都应以价值形态构成作为出资者的学校的所有权。这是指归属意义上的所有权。实质上体现为股东的权利。学校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指学校作为出资者授予其对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独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学校企业法人只有获得了法人财产权,才能真正获得完整的经营权。学校企业法人财产权是经营权的基础,学校企业可以凭借法人财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成为经济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学校才有理由要求企业自负盈亏。而企业法人在获得法人财产之后,既获得了产权赋予的四项权能,也承担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在收益这一权能上,出资者——学校与经营者——学校企业是共享的。明晰了校办产业的产权关系,不管产业形式如何复杂,总是可以清晰地划定产权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成为规范化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3 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

目前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是由学校校长(法人代表)主持一个由各级教学、行政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校产委员会”进行校产管理,下设“校产管理办公室”或校办产业管理处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的要求的。学校作为校办产业的出资者,校产最终产权的所有者,对校办产业的管理,是以产权为基础的。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思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国有资产管理就是要在企业内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当然,这种约束机制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高度集中的行政干预和对企业生产的约束。

正如国有资产的产权主体是国有资产的经营机构一样,学校的经营性产权主体应该是学校授权的校办产业资产管理机构,它对于经营性资产的产权是由学校最终所有权派生的。这个资产管理机构就是“校办产业董事会”。它是校办产业的产权主体,代表学校行使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

第一,“校办产业董事会”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能 。“校办产业董事会”既然作为学校授权的校办产业的产权主体,董事长就必然要由学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来担任。董事会的成员应由各校办产业出资者或出资单位的代表组成。董事就是股东或股东代表。董事会作为校办产业的资产产权主体,与企业法人是平等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是由资产授权协议或承包经营合同等法律文件来规定的。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合理界定的。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篇12

某高校 (以下称校方) 与深圳一公司 (以下称公司) 就高校一项投入近8万元的发明专利签订了一份专利独占许可协议, 协议的校方联系人是该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即高校教师, 代表校方签署协议的是该校的科研处。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1) 校方授予公司发明专利及其相关的全部权益的许可, 公司可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和排他地使用发明专利进行生产和销售并由此获得收益。 (2) 公司可独家地和排他地对发明专利进行改进, 并且在公司要求下, 公司可自行就发明专利改进技术申请相关的专利权利。 (3) 在世界任何国家就上述许可授予权利授予任何第三方之从属许可的权利, 公司无需为该项从属许可向校方支付任何从属许可使用费。 (4) 公司行使与许可的发明专利有关的所有权利的一切行为, 均视为校方的行为。 (5) 校方授予公司的发明专利许可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满20年。 (6) 公司向校方一次性支付许可费12万元。 (7) 校方尽全力维持、确保该专利20 年的有效期。 (8) 发明专利的年费在公司改进技术出现前由校方承担。 (9) 若校方违约, 应向公司支付100万元的违约金。

从以上内容能够看出这份协议是专利许可, 并且是独占的许可。对于专利权人而言, 这种许可与专利转让相比获利要少得多, 现在社会上这种独占许可很少出现。对校方而言, 该协议至少有三处不利: (1) 校方将自己的专利许可给公司, 并且期限是20年, 这与法律规定的专利保护期自申请日起计算20年一样, 实际上就是说, 公司独占使用的专利在公司使用的合同期满时就进入公有领域, 校方不再对该专利技术享有专利权。这无疑像是将专利权转让给公司。 (2) 如果是校方转让专利, 专利的年费由受让方即公司承担, 并且转让专利所获得的收益应远远大于独占许可所获得的收益。但是, 该协议中校方不但承担年费, 而且公司使用许可发明专利的行为视为校方行为, 若有责任, 校方还得全部承担。 (3) 该协议关于违约责任只规定校方的, 并且违约金比许可费高出近10倍。可见, 通过该协议, 校方利益无形中减少, 责任加大, 受益方是公司, 高校仅仅是专利提供者, 这是典型的专利流失案例, 这份协议是一份很不公平的协议。通过该协议可以看出, 校方在专利转化中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高校中较为普遍。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专利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会挫伤高校及高校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这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分析高校专利转化中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研究如何进行高校专利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以促进高校专利转化, 在当前是很有必要的。

2 高校专利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已逐渐融入到高校的科技发展议程之中, 一些高校相继出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 如清华大学出台了《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 1999年又制定了《清华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对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 允许个人实施转化, 对兼职、离职办企业等作了明确规定。[1]有些高校出台了各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激励措施, 如设立知识产权基金资助专利申请, 将知识产权创造活动纳入业绩考核与待遇挂钩等, 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

但从总体来看, 高校在专利转化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 需引起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对中国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 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专利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处在一种起步阶段。[2]由于专利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加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因此, 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低, 专利及其它无形资产在转化中流失的问题严重, 高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专利保护意识淡薄

高校虽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但由于对专利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和对加强专利的保护力度做得远远不够, 使其因专利保护意识淡薄造成的专利转化中专利流失的问题严重。高校领导和专利管理人员未曾深刻体会到高校专利转化的重要性, 未曾意识到专利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管理者对包括专利在内的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及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导致知识产权流失,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高校专利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科研人员的专利转化意识偏差是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直接原因。当前, 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仍将职称与业绩、待遇等教师的切身利益相连, 这使高校的科研人员形成了一种意识偏差, 他们在关注自己学术地位的同时, 更关心职称的评定。当一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保护后, 科研人员不是着手进行专利转化, 而是急于发表论文、做成果鉴定、申报科技奖励等, 用来稳固自己的学术地位及评定职称。这样, 专利成果被束之高阁, 从而失去了其内在经济价值。

2.2 专利合同中对成果的归属和分享约定不合理

这一问题从文章开始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在高校与企业签订专利合同时, 很多企业只顾自己的私利, 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专利为自己赚取最大的利益, 很少考虑高校的利益。同时, 由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问题, 许多专利虽属于职务发明, 属于学校, 但实际上由发明创造者个人持有着, 专利转化的另一方——企业由发明人自己寻找, 专利方面的合同也是由发明人来签订, 高校仅仅收取一些管理费。高校科研人员为了能获得一定的报酬和出于自己在学校考核与评定职称方面的需要, 不惜以牺牲学校利益为代价, 明知条款对学校不利也签下合同, 这样实际导致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

2.3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6条的规定, 各高校应“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完善本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本校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本校知识产权鉴定、申请、登记、注册、评估和管理工作”;“组织鉴定、审核本校知识产权的开发、使用和转让合同”。但在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缺乏统一领导,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尚未健全, 大部分没有固定人员, 没有完整的计划和规则, 不能有效地开展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更不用说对专利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了。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但是这样的高校比例偏小, 它们基本上是科研水平较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知识产权拥有量较大的重点院校。在大量的普通高校中,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仅处于起步阶段, 致使在科研合作与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高校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造成高校知识产权大量流失, 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据统计,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只占到高校科技成果的10%左右。[3]而资料显示, 俄罗斯高校知识产权范围内的科技成果转化或转让率已达到60%以上。[4]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科技创新成果多、转化数量少, 转化后的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如在许多合作研究开发的技术项目、课题过程中, 高校对合作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条款不够重视, 对成果的归属与利用缺乏长远考虑, 导致某些科技成果被合作企业占有并使用, 而且这些企业还借用高校名义对其侵权品作广泛宣传, 这对高校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此外, 由于缺乏统筹管理,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工作结合不紧密, 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工作比较薄弱。高校科研成果绝大部分属于专有技术或技术秘密之列, 如何转化、实施, 使其成为现实生产力并产生效益, 高校对此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

2.4 科技成果产权不清

产权激励是持续进行创新的动力, 科技成果的产权问题是目前影响高校专利转化的关键性问题。虽然2008年7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科技进步法》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 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 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 但由于高校科研项目来源、性质的复杂性, 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仍呈现多样性, 特别是在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 常出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权属不清、利益分配不均的障碍。在实践中, 高校通常在利益分配和权益保障中处于谈判地位低、权益保障难的境地。此外, 大部分学校都认为所有科研项目均以学校名义申请, 科研成果理所当然是学校所有的, 项目负责人只能在成果取得效益后获得一点奖金奖励。实际上,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近年来, 专利法和成果转化法中, 规定了成果持有人或转化获益人对成果发明人的奖励额度, 并对技术入股作了明确规定。但实际操作有许多困难, 技术如何评估定价, 所占比例是否合理等都难以体现个人和学校的利益均衡, 这造成了制约合作创新的瓶颈。

2.5 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高校的科研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脱节现象依然存在。知识产权管理是依法对产权的取得、利用等行为进行审查、监督、协调、服务等活动的总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利工作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代管, 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缺乏完善的专利转化制度。专利的管理工作仍处于低水平的管理状态, 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大量专利闲置或在专利转化中流失。由于当今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 一些领域的技术甚至两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更新, 所以, 即使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我们仍要经常关注在该技术领域新的知识产权产生的情况, 适时对项目的研究方向、技术路线作出恰当的调整, 以保证自有知识产权的最终形成。在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形成后, 也不能简单地开个鉴定会了事, 而是要及时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及时采取最佳的保护措施和策略;对进入转化阶段的专利技术成果, 则要充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保驾护航。

有些高校确实存在着狭隘的科研意识, 往往只注重在权威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 对科研成果能否带来实际的效益却不大关心。学校可能想方设法帮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指标, 甚少考虑成果如何转化。最根本的原因是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 在立项前缺乏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分析, 重申请, 轻转化, 对授权后如何管理又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目前甚至还有申请费、维护费都由课题组支付的现象, 这是极不合理的。学校应该是这些作为职务发明的专利的权利所有人, 这些费用应该由学校支付。

3 构建高校专利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经济发达国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制度, 其中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尤其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主要规定有 (1) 界定知识成果产权归属规定。20 世纪 80年代以前, 美国法律规定联邦实验室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归联邦政府。由于企业没有所有权, 从而影响了企业推广应用联邦实验室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现状, 美国《1980 年政府专利政策法》、《1980年专利与商标法修正案》规定, 联邦政府资助取得的研究成果所有权归承担单位所有, 凡已同联邦政府订立合同的学术部门和小企业均可保留及获得其技术发明所有权。这就激发了美国企业参与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日本政府也颁布法律确立了国立大学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一般归发明者个人的基本原则。该原则一方面激发了日本高等院校师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 (2) 知识成果的股权化规定。美国1961年颁布的《统一有限合伙法》规定合伙人的出资方式仅限于现金和实物, 这阻碍了知识成果的转化。1994年颁布的 《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允许以知识成果入股, 这成为激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动力。 (3) 减免专利申请费和年费规定。日本 《专利法》第107条规定, 大学向民间机构转让的科技成果, 可减免或免除 1—3 年的专利年费;对于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创业者, 在实施特定科技成果转让时, 专利厅长官有权减免其专利申请手续费。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大学及研究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 加快专利申请审查速度的规定。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 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可以要求专利审查机关加快审查他们提交的专利申请。[5]

针对我国高校专利转化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 我国应从以下7个方面加强高校专利转化工作。

(1) 确定专利成果的归属。明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是调整技术创新中各方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虽然修改后的《科技进步法》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项目所产生的发明专利权归属于项目承担者”, 但由于项目承担者大多具体到了个人, 高校教师承担项目的活动不能一概定为职务活动, 所以, 应科学地界定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 依法规范科技人员在从事知识、技术创新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 合理划分研究单位与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2)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科技管理, 建立促进专利转化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能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专利申请上, 还要强调专利要有实施的价值。在日常工作中, 还要严格技术合同的审查制度, 防止知识产权流失。对高校专利转化工作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对转化中各方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安排, 使这种利益安排有助于各方利益的实现。既能使企业愿意投入某项专利, 又能使高校、教师获得一定回报的最好制度是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有建立起利益激励机制和规范的科技管理制度, 才能为高校专利转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确保其得到持续发展。

(3)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各高校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独立机构, 使之有效地保证知识产权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不断理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优化管理机制, 改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效能, 促进专利转化。学校的知识产权领导机构要制定学校的知识产权制度, 负责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申请、审查鉴定、评估、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 承担学校的技术转移、专利实施、横向合同的审批等工作, 并处理学校内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争议与纠纷。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专利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 其宗旨是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从而使学校的专利能有效地得到保护, 预防高校专利的流失。同时要充分促进约束机制与奖励机制的有机结合, 对专利转化方面的奖励要高于对论文或成果方面的奖励, 并使之作为晋升职称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使专利转化工作与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 从而调动科研人员从事专利转化的积极性, 提高专利转化率, 推动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的发展。

(4) 设立专利转化经费。2007年11月1日太原市实施了《太原市促进专利转化办法》。为了促进专利转化, 该办法明确了专利转化经费的设立和使用。一是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利专项资金。二是要求市政府应当在太原科技奖中设立专利转化奖。三是要求科技行政部门的科学技术经费, 每年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专利转化。借鉴太原市的做法, 可以在高校中设立专利转化经费, 包括设立专利转化专项基金、专利转化奖金。这些由学校单独列支的经费和设立的奖金, 用于专利的实施。这些做法, 使得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专利不会因为经费的原因而不能转化、实施。这种资金支持不是无条件的, 而是要与专利的实施许可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学校与发明人事先商定, 在专利实施许可后, 合理确定发明人与学校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 使得其中一部分作为学校的专利工作管理费用, 另一部分分给发明人及其所在院系用于新的研发, 从而保证专利的申请与实施处于良性循环。

(5) 完善科研管理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 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是对知识产权的最好利用, 也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终极目标。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个人学术能力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科学跨领域、跨学科的趋势, 使得仅靠一两个人完成成果和产业化的研究是比较困难的, 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集体合作。

高校人才的多层次性, 便于科研梯队合力的形成。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 富有创造性, 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雄厚、科研能力强, 完善人员配备是转化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应根据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量确定其贡献, 承认其对科研的贡献。队伍组建中要注意教师在年龄、专业、研究层次等方面的搭配, 做到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应用研究型人才相结合, 这有助于科研在有雄厚理论的基础上向应用性发展, 推动成果向应用性方向转化, 并促进成果产业化的逐步实现。因此, 高校应当转变观念, 强化市场意识, 加强政策引导, 完善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

(6) 培育和发展高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业。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法律制度、特别是诚信体系还不健全, 高校的科技成果、技术产权转让出去后, 有时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足够强大、完善, 高校专利的转化还有很多配套的制度及意识问题, 但是高校有许多专利, 有较大的科技队伍, 因此, 高校必须自己去进行专利转化和产业化。当然, 配套的评估、服务等也要完善, 比如, 有些教授研究的成果理论上可行, 工艺技术上就实现不了, 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因此, 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学科特色优势, 努力争取社会资本参与,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优势;同时要利用资源优势办好校办科技企业, 加强与社会企业的科研合作, 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实际脱离的问题。解决实际生产中提出的问题, 是我们培育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一项重要策略。

纵上所述, 我们必须重视当前高校专利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确定专利成果的归属,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科技管理, 建立促进专利转化的利益机制和

激励机制, 设立专利转化经费, 改革现有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避免再出现类似协议中损害高校利益的现象, 促进高校专利转化。

摘要:高校专利转化率低是影响科技创新的重大障碍。从一份协议可以看出, 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在专利转化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专利保护意识淡薄, 专利合同中对成果的归属和分享约定不合理,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科技成果产权不清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我国高校应明确专利成果的归属,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科技管理, 建立促进专利转化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 设立专利转化经费, 改革现有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培育科技产业, 以促进高校专利转化。

关键词:高校,专利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赵莼善, 周立.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A].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2]曲维明, 杨秋莲, 胡启明.浅谈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几个问题[J].http://202.118.224.31/xj.files/yewu/3.htm, 2008-01-02.

[3]杨健安, 陈卫.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探讨[J].高教文摘, 2002 (3) .

[4]国际教育信息http://www.jyb.com.cn/cedudaily/r18/guoji110.htm, 2008-01-20.

上一篇:水源热泵空调下一篇:胃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