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教学

2024-10-19

细胞生物学教学(精选12篇)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1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和核心学科之一。从微观水平反映生物体宏观生、老、病、死的基本生命规律, 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 覆盖面非常广泛。[1~3]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更新速度异常迅猛, 不断有新突破和新学说涌现, 并连年出现研究方向隶属细胞生物学范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细胞生物学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学习细胞生物学对医学生临床实践、医学研究、继续深造及未来个人发展都非常的重要。[4~5]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 让医学生学好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同时又能及时掌握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这是细胞生物学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就对优化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提一些思考。

1 上好绪论课, 突出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

每门学科的学习, 第一堂课都是很关键的。这节课的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 上好细胞生物学的绪论课很重要, 在绪论课要讲得生动、丰富、科学,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医学各科都是以细胞为研究基础, 以细胞生物学为理论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细胞生物学的有关研究内容与成果必然渗透到这些医学基础学科的领域中去,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也就成为这些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细胞生物学根据医学发展的需要, 结合医学实际, 把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现代细胞生物学新进展结合。以动态的观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细胞整体的观点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及细胞与疾病的关系。近年来, 细胞生物学的许多新理论、新概念, 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防治规律奠定了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6~7]

2 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细胞生物学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结合, 教学中很难在黑板上形象地勾画出细胞内部的结构并描述其功能;学生也因其内容抽象、难懂而觉枯燥。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用影视、图像、声音、动画及文字等多种元素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 化抽象为直观, 变枯燥为有趣,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和兴趣。例如:用电子显微镜真实照片、模式图和三维立体图像展现细胞生动形态和三维结构;通过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细胞膜的流动及镶嵌模型”“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细胞膜主动运输”“信号转导”“信号假说”“核孔运输”“配子形成与受精过程”等知识难点。通过教学反馈, 充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这些难点时, 更易理解和记忆, 教学效果优良。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使学生能课后通过网络练习题很好的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开拓视野, 及时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动态。

3 运用病例导入法和学生自主讲课教学法

将知识传授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 将培养目标的实现寓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即确定一个中心问题作为教学主线, 沿着教学主线将每一堂课的内容以问题方式提出, 通过学生自学-集体讨论-老师辅导总结等环节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学生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思考方式所获得的知识较之传统教学法要扎实得多, 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学习更加主动, 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主人,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者。例如, 将最前沿的知识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引入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与内容相关的诺贝尔奖介绍。大量与医学前沿相关的课题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的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的组织损伤修复、脑脊髓损伤和退行性神经性疾病干细胞移植、生殖生育调控等都需要在细胞水平上深入研究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又例如, 癌细胞是机体内一类非正常增殖的细胞, 它脱离了细胞增殖的接触抑制, 无休止地进行分裂和恶性生长、分裂、分化和癌细胞的去分化机制从分子水平阐明, 那么就有可能找到癌细胞逆转为正常分化细胞的可能。细胞不仅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人疾病的基本单位”。有人认为, 医生给病人治病, 如果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来看, 他们实际上是在直接或间接地解决细胞的问题。医生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地剔除或损伤某些特定的细胞。例如:肿瘤的治疗实际就是通过手术、药物或射线等方法去掉、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另一类则是影响或调整某些细胞的生物学行为。[8]例如: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就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调整心血管某些细胞的功能活动;伤口的愈合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4 让医学生重视实验课, 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 尤其是开放性实验教学能增强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培养医学生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细胞生物学使医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 掌握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提高科学素养, 使他们能较早地接触到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 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能力。[9~12]为其将来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也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为将来成为优秀临床医生服务。

注重实验教学与科研前沿相结合, 增加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 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素质教学为核心, 根据主体-主导的教学结构, 建立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新模式, 摆脱课堂和实验室的封闭, 将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培养研究型人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将细胞生物学课程理论与科学研究前沿相结合, 学生通过科学专题报告会,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 探索和了解当今的研究进展, 并通过此项活动, 培养研究工作的基本兴趣和能力。在实验教学中, 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展创新性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和核心学科之一。从微观水平反映生物体宏观生、老、病、死的基本生命规律, 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 覆盖面非常广泛。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 让医学生学好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同时又能及时掌握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这是细胞生物学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多媒体,病例导入法

参考文献

[1]龚美蓉, 吴海涛, 顾海, 等.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13) :2047-2048.

[2]杨飞, 向光盛, 龚权, 等.细胞生物学事件主导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3 (2) :115-117.

[3]白春英, 史铁伟.医学生物学教学与教改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9) :220-222.

[4]刘乃国, 单长民, 马朋, 等.细胞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 2011 (5) :430-432.

[5]杨娟, 胡晓岩, 倪磊, 等.医学研究生细胞生物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2) :279-282.

[6]余荣娇, 王望九.细胞生物学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 :122-124.

[7]吴锋, 陈艳炯, 雷莉, 等.浅析如何提高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水平[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3) :68-69.

[8]祁文秀, 吴惠文, 刘丽霞, 等.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 (1) :165-168.

[9]于海涛, 张巍, 岳丽玲.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2) :134-136.

[10]沈维干.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07 (6) :212-214.

[11]李凌云, 曹新.七年制医学生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 2005 (6) :78-79.

[12]刘梅.医学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细胞生物学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7) :130-133.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2

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麻醉、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用)

前 言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四大前沿生命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是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概念的引入,使得这门曾以显微形态为主的学科逐步发展为以探讨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的功能性学科,它与经典细胞学具有根本不同的内容和概念。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连接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桥梁学科,是衔接宏观和微观生命现象研究的关键,它与医学有着密切联系,既是基础学科,同时细胞生物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已渗透到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大量医学重大前沿课题的解决,如生育控制、肿瘤防治等都离不开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本课程在介绍一般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联系与医学有关的细胞生命活动,故称为医学细胞生物学,有别于普通细胞生物学,它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现代水平上讲授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理论;并对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做适当的联系,以便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必要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的本科生使用。现将大纲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大纲按三级教学要求,使用大纲时,请注意三级不同的教学要求。

二 本课程安排58学时,其中理论课34学时,实验课24学时(开设8个实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具体内容均编排在本教学大纲内,同学们可根据其“掌握—熟悉—了解”有所侧重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加强自学,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

正 文

第一篇

论 1

教学目的

本章旨在使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从总体上有一个概括的认识,重点是明确细胞生物

绪 论 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医学细胞生物学在医学方面的重要性。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熟悉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三)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发展的总趋势及当前研究的热点。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当前细胞生物学的特点和研究热点。

教学目的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胞起源和进化的主要阶段,掌握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二)熟悉细胞的进化: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三)了解细胞的起源(从简单分子到原始细胞)。

三 教学内容

(一)简单分子到原始细胞形成的进化。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三)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四)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教学目的

细胞的分子基础

本章讲述细胞的分子基础,目的是为以后各章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重点是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核酸的组成、分类;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种类和功能。

(二)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

(三)熟悉生物小分子(水、无机盐、单糖、脂肪酸)的功能。

(四)熟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二、三、四级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了解酶蛋白的功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生物小分子的化合物类型及在细胞内的功能。

(二)核酸的化学组成、种类。1 DNA的结构及功能。2 RNA的种类和功能。

(三)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四)酶蛋白的功能。

第二篇 细胞膜的分子生物学 4

教学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损伤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二)掌握生物膜的分子结构及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

(三)掌握生物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四)了解生物膜其它分子结构模型。

(五)掌握细胞表面的概念、组成。

(六)了解细胞外被的功能。

(七)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

(八)熟悉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九)掌握膜受体的概念、信号的概念和分类。

(十)熟悉G蛋白偶联型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

(十一)了解信息跨膜传导体系的组成及作用过程。

(十二)了解细胞膜与疾病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膜、单位膜与生物膜的概念。

(二)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膜脂双分子层、膜脂的分子运动、膜脂的流动性。2 膜蛋白的类型、不对称性和膜蛋白分子的运动。3 膜糖类的存在方式。

(三)生物膜的分子结构 1 片层结构模型。2 单位膜模型。3 液态镶嵌模型。

(四)生物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五)细胞表面的概念、细胞外被的组成和功能。

(六)细胞膜的小分子物质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七)细胞膜的大分子物质转运:膜泡运输。

(八)细胞膜的信息传导。1 受体的概念、信号的概念及分类。G蛋白偶联型受体信息传导通路的组成成分。信息的跨膜传导体系:cAMP信使体系、cGMP信使体系、IP3和DG双信使体系。

(九)细胞膜与疾病 1 膜转运系统异常与疾病。2 膜受体与疾病。3 癌变与细胞表面的关系。

一 教学目的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连接(自学)

通过学习细胞外基质的定义及其组成成分,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并了解细胞的各种连接方式。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及其组成。

(二)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三)熟悉细胞连接的概念及各种连接方式。

(四)了解细胞各种连接方式的生物学功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及组成分类(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糖脂多糖和蛋白多糖,粘连糖蛋白)。

(二)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三)细胞连接的概念及其分类。

(四)各类连接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第三篇 细胞质、细胞器 第六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一 教学目的

本章旨在使学生明确内膜系统的各膜性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某些细胞器的缺损与疾病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细胞质的组成及细胞质基质的涵义和功能。

(二)掌握内膜系统、细胞器、膜性结构和细胞质的概念。

(三)掌握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

(四)熟悉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

(五)了解内质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六)掌握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七)熟悉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

(八)了解高尔基体在细胞分泌中的地位、生理和病理变化。

(九)掌握溶酶体的特性、类型和功能。

(十)了解溶酶体与疾病的关系。

(十一)掌握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和结构,熟悉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了解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程。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的概念、组成、细胞质基质的涵义和功能。

(二)内膜系统、细胞器、膜性结构的概念。

(三)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粗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 信号假说与粗面内质网的蛋白质合成。3 滑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4 内质网的病理改变。

(四)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及形态结构。2 高尔基体的功能。3 高尔基体的病理变化。

(五)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 溶酶体的形态特征、类型。2 溶酶体的功能。3 溶酶体与疾病的关系。

(六)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2 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程。

第七章 核糖体

一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在了解核糖体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核糖体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及活性部位、功能。

(二)了解核糖体的形态、大小和性质。

(三)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差异。

(四)熟悉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三 教学内容

(一)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及一般性质。

(二)核糖体上三个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活性部位。

(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核糖体的比较。

(四)核糖体的功能。

第八章 线粒体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明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功能及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氧化与能量是本章的重点。本章从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及基本反应程序和转换机制上阐明功能,而不牵涉过细的生化反应过程。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了解线粒体的形态、大小及分布。

(三)熟悉线粒体酶蛋白的分布。

(四)掌握细胞氧化与能量转换的概念、细胞氧化的基本过程及反应程序。

(五)熟悉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六)了解线粒体与医学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2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线粒体酶蛋白的分布。

(三)线粒体的功能 细胞氧化、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氧化的主要过程:糖酵解 → 乙酰CoA生成 → 三羧酸循环 →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3 细胞氧化各个环节的发生部位及各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氧呼吸各步骤的能量转化,即自由能是如何转化的?ATP是如何生成的?

(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五)线粒体与疾病。

第九章 细胞骨架

一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细胞骨架构成及其在细胞运动方向的功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骨架的概念。

(二)掌握微管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三)掌握微丝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四)熟悉中间纤维的类型、结构、组装和功能。

(五)熟悉中心粒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六)了解纤毛和鞭毛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骨架系统的概念。

(二)微管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三)微丝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四)中间纤维的类型、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五)中心粒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六)纤毛和鞭毛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四篇 细胞核及其功能

第十章 细胞核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了解核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明确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本章的重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间期核的基本组成结构。

(二)掌握核膜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了解核孔复合体的结构。

(三)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亚微结构。

(四)掌握染色质的类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类型、染色体的数目和核型。

(五)掌握核仁的形成和功能、核仁组织者的概念、了解核仁的亚微结构。

(六)熟悉核基质(核骨架)的概念,了解核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七)掌握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及其意义。

三 教学内容

(一)间期核的形态结构概述。

(二)核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和亚微结构。

(四)染色质的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五)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类型、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和核型。

(六)核仁的亚微结构、核仁的形成和功能。

(七)核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八)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及与医学的关系。

第十一章 基因表达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一 教学目的

在掌握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贮存库的基础上学习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

(二)了解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三)熟悉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过程、了解基因转录和遗传信息的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三 教学内容

(一)基因、基因组的概念。

(二)真核细胞基因----断裂基因的结构。

(三)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1 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和转录产物的加工。2 结构基因的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工程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及意义,后基因组等的研究状况。了解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概况。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了解后基因组学。

(三)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过程、及一些成功事例。

三 教学内容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后基因组学的简介。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过程。

(四)基因工程的成功事例和展望。

第五篇 细胞增殖、分化和自然凋亡

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明确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及意义,了解细胞增殖与医学的关系,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本章的重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增殖的概念、方式和意义。

(二)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三)掌握有丝分裂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各期的特征,了解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移动的机理。

(四)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熟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五)掌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动态(G、S、G

(二)M期)。

(六)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

(七)了解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方式。

(二)有丝分裂各期特征和有丝分裂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四)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

(五)细胞周期调控。

(六)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关系。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了解干细胞、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的发展及应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决定的概念。

(二)了解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三)掌握干细胞的概念,了解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四)了解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前景。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分化的一般概念。

(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三)干细胞的概念及应用前景。

(四)克隆动物的主要技术及实例。

(五)转基因动物的技术及应用前景。

第十五章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一 教学目的

本章旨在明确细胞衰老与死亡的基本特征,了解细胞衰老和死亡的生物学意义。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了解细胞衰老学说,了解细胞凋亡机制、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了解研究细胞衰老和死亡的意义。

(三)了解细胞凋亡与医学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的概念和特征。细胞衰老学说,研究细胞衰老的意义。

(二)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征。2 细胞凋亡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三)细胞凋亡与医学的关系。

第十六章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对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细胞生物学等研究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二)了解细胞形态结构观察的有关显微镜技术。

(三)了解细胞及其组分的测定的有关技术。

(四)了解细胞培养的条件、方法和应用。

(五)了解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几种常用研究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原理及应用,相关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电镜的原理及应用。

(二)细胞组分的测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的方法,放射自显影技术。

(三)细胞培养。

(四)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核酸分子杂交和PCR技术。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基础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稿审核、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三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讲授采用启发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实验分组6人/组,实验类型比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 = 3:2:1 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四 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时间为期末考试。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理论课内容

时数

教学手段

第一章

绪论

CAI 2 3 4 5 6 7 细胞的起源和进化

CAI 细胞的分子基础

CAI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4.5

CAI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连接

CAI 细胞内膜系统

CAI 核糖体

0.5

CAI

第八章

线粒体

CAI 第九章

细胞骨架

CAI 第十章

细胞核

CAI 第十一章

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生物合成CAI 第十二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工程

CAI 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

CAI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

CAI 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死亡

CAI 第十六章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CAI 合计

实验课内容

时数

类型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

验证型 实验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

验证型 实验三

细胞化学

验证型 实验四

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

验证型 实验五

细胞融合 验证型 实验六

光镜下的细胞器及细胞的超微结构

实验七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实验八

人类染色体的观察

合计

验证型 3

验证型 3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篇3

【摘要】为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针对我校医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 体会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建设点项目(陕教高[2010]13号-37);延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YDJG-ZD2013-0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9-01

细胞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综合性前沿学科,又与医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代医学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细胞生物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以人体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细胞生物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是引导医学生逐渐踏入殿堂的启蒙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课时又少,加之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尚处于适应阶段,这些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具有内容更新快、综合性强、知识抽象难于理解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此,近些年我们就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多元化教学的改革和探索。现介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1.课程多,但本课程课时少

医学生在校学习课程非常多,学习任务重,而课程课时安排就显得很少。我们学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课时24-30,实验课时12-20。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该课程的特色与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细胞的基本特征”、“真核细胞的结构”两章内容,是细胞生物学中的独有的,也是重点的内容,同时也是《组织学》、《病理学》的基础,利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讲解。还有许多内容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着重进行讲授。

2.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针对本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强、较为抽象的特点,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以其画面生动、图片清晰直观等特点[1,2],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的显微和超显微世界,既有静态的形态结构,又有动态的功能表达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细胞生物学教学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变为“宏观”,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的黑板教学,既能解决课时数少、学生人数多的矛盾,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而且可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法,减慢授课速度,学生多了自己的思考空间。同时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活跃了学习气氛。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授课模式。如在“细胞分化”一章的教学中,既要讲解分化的基本概念、特点,还应讲解新进展及其医学应用。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再结合多媒体技术,将相关图片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细胞生命现象,大大的丰富了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教学方法使用的是否合适,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师引领下,围绕不同内容而提出问题,学生不断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

细胞生物学教学要体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关性,而细胞的结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更是无法把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联系起来。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和讨论手段,教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展示和讲解细胞的显微结构,进而引出生理功能,学生也能一目了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打破过去呆板的教学模式[3,4],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和探究知识的奥秘。如在讲解“Na-K泵运输物质”的过程时,如果只用文字讲解,很难理解,可以记住多媒体图片和flash动态演示来解释,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另可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课后思考,引导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5]。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并且知识涵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于理解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就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进行的多元化教学改革和探索,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本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马朋,曹同涛,刘乃国,等.细胞生物学教学中PBL结合LBL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28.

[2]许莉,高涵,孙超,等.科学使用多媒体CAI课件提高医学教学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5):604-605.

[3]赵芳芳,刘勇,刘婷婷,等.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相结合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9):864-865.

[4]张小萍,魏玲,孙丽娜.《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205-207.

[5]王宏梅.医学生物学教学习题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4):53-54.

作者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篇4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细胞生物学实验是该课程对应的实践课,其目的不仅是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现象进行探讨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的联系日趋密切,理论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普遍滞后于理论课,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1]。如何根据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对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充实,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更新和完善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体系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基础、重实践、重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细胞生物学实验也逐渐从以直观验证为主的粗放要求,朝着以技术和技能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我们遵循该教学原则,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普通显微镜的使用、红细胞凝集反应、细胞膜渗透性等这些细胞学科发展最初被验证的实验我们进行了缩减,因为这些实验侧重验证书本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的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国内外细胞生物学科学研究新出现的已经成熟的科学实验充实到实验教学中来。这些新实验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更验证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比如细胞凋亡的诱导和观察。细胞凋亡机制研究作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已经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经过改进后完全可以被用于实验教学,仅仅通过对细胞凋亡的诱导和凋亡现象的观察这一个综合性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有机而系统地掌握细胞培养、玻片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电泳等技术。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对细胞凋亡试验的有机编排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系统性、严谨性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研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改变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传传统统的的实实验验课课教教学学以以教教师师为为主主体体,,从从实实验验内内容容的的选选择择、、材材料的准备到试剂的配制,完全由教师包办,学生无须思考,只要按照教师的讲解一步一步地去做,最后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这种“照方抓药”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性,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为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逐步采用开放式教学。 (1) 开放实验室,打破以往的实验室封闭,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向教师预约实验时间。 (2) 开放实验内容,还学生主动权,学优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修订实验方法,完成实验。 (3) 举行开放式实验研讨会,由学生当主角,将自选研究课题写成小论文,用PowerPoint形式演讲。 (4) 实验报告以论文形式完成,它涵盖材料与试剂、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这些探索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考核,完善考评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考核是教学效果的检查,也是督促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手段。根据课程特点,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考核应以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为主要内容。一般可以安排或利用一个综合性实验。首先,由教师提出实验目的;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并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和分析评分。在考核过程中,对于实验技术,应以学生的直接操作作为考核方式,而对于实验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考核。此外,在学生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上,除了严格执行上述的考核外,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实行一定的加分措施。对于能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积极申报、完成开放性实验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的实践课程,其教学不应仅仅作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手段,而应让实验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思维的窗口与平台[2][3]。教师应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开放实验教学、完善考评体系等措施,发挥实验课的实践性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为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敬松, 黄晨, 郑黎明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6) :527-528.

[2]张俭, 刘胜贵.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探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3, (3) :71-72.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5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各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前沿学科。正是基于该课程鲜明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同时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2001年提出的各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要求,我校自2006年以来,开设了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实际效果与利弊,已见诸多报道[1-6]。为了探究我校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在经过7年的实践与摸索后的实际教学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后续教学提出更加有益的借鉴,本文笔者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适应情况及双语教学效果,力求为普通地方高校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本双语课程的开课对象为我校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组对已修完本课程的215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评价、学生对双语教材、教辅资料及考试方法的评价与要求、学生对双语教学方式和内容的看法、学生对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等诸多方面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人数和比例偏低。但绝大多数(78.2%)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基础英语学习的准备,且有18.2%的学生具有专业词汇的准备,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客观上为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语言基础。

此外,绝大部分学生(80%以上)主观上认为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非常有必要而且适合于开展双语教学,充分说明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是相一致的。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分析

2.1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材、教辅资料及考试方法的实践分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使用双语教材时对于中文的依赖性是很强的,没有形成用英文阅读的习惯或是能力,因此更谈不上用英文思考,而归根结底,这均是英文基础较差引发的,学生对此本身有畏惧感,担心完全用英文后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在教辅资料及考试方法上,尽管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同学还是认为,双语教学的教辅与传统教学区别不大。为学好本课程,60%以上的学生每周花费的课外时间在2小时以上,说明多数学生在主观上是很重视这门课程的。

2.2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实践分析: 由表1的调查结果可见,较受学生欢迎的授课形式是幻灯(板书)内容有中英文对照且以英文为主,或是幻灯(板书)内容有中英文对照但以中文为主,老师均用中英文交替解释,支持这两种授课形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8.3%。此外,有45.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内容应是相对重要性较低的章节,仅27%的学生认为应是所有教学内容,这些都充分说明多数学生对中文授课及中文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而且由于与学生成绩直接相关,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内容应是相对重要性较低的章节。但我们也看到,有58.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应在理论与实验(践)课中均应用,这也表明大多数学生主观上是认可双语教学的。

2.3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实践分析: 在调查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时(见表2),有55.3%的学生认为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提高了自身学习兴趣,特别是其中还有9.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兴趣的提高很有帮助;绝大多数学生(74%)认为双语教学对其英语水平提高是有帮助的,认为无影响者仅占26%;对采用双语教学后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分散,但总体来讲,觉得听不懂的学生比例较大,占了39.5%,继而,分别有42.8%和34.9%的学生认为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效果一般或不如中文授课效果。由此可见,多数学生主观上对此课程感兴趣,但因自身英语基础较差而增加了双语课程的学习难度等原因而使教学效果普遍不佳,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地方院校而言,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基于以上实践分析,笔者以为,类似我校这样的普通地方高校推行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其次为引进合适教材,培养高水平教师及改善教学管理。总之,提高师生英语水平才是硬道理。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更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因此建议必须立足师生实际外语水平、因材施教,同时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环节。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6

关键词:细胞生物學 生命活动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51-02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讨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同时,细胞生物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它与组织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有着广泛联系,并与临床医学各课程关系密切。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作者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和总结了能有效提高“生命活动”相关章节教学效果的方法。

1 “生命活动”章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为例,生命活动部分主要包含了细胞的增殖和分裂、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死亡等4个部分。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命的起点,多细胞生物细胞诞生后细胞逐渐变得不同即是细胞分化,最终细胞走向生命的终点站——衰老和死亡,是个很完整连续的生命活动过程。除这3章节外,细胞的信号转导这个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学时紧张,多数医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中都未讲述这个内容。

2 提高“生命活动”章节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动态过程,动态表达

细胞生物学的主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例如细胞膜、内膜系统、线粒体、细胞骨架和细胞核等,教学中所占比例大概超过了2/3,第二个部分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固有结构,并无变化性,而细胞的生命活动却是连续的动态过程,教学手段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成效。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给细胞生物学教学带来福音,多媒体具有信息多样性、集成性的特点,教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以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和生动[1]。就像一秒钟的电影影片由14个画面连续播放形成一样,多媒体可以反其道而行,把短暂的过程转化为定格的分析,例如有丝分裂过程是细胞增殖这一章节的重点,是细胞周期中的短暂过程,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四个期纯粹的用语言形容很难全面了解,但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加入有丝分裂过程动态展示的小动画,可使学生直观的看到这个过程,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事半功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2.2 幽默比方来抓住学生注意力

专业课程内容来自于对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严谨阐述,如果教师完全使用和教材差不多的专业术语上课,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在“念”书,既然教材上都写清楚了,那课后看书就行了,这种想法使得学生放纵自己上课走神,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使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来阐述为佳,最好是生动有趣的,打比方就是好办法[2]。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关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意义,只是按照教材上表达就是“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很专业但是因为不好懂而没有吸引力。因此,我经常打比方说:“一个赤道地区出生的女人,找了个祖祖辈辈生活在北极圈的男人,生了很多孩子,有些孩子身体素质像妈妈不怕热,有些孩子像爸爸扛得住寒冷,也有些孩子冷热都怕,也有孩子又扛冷又扛热,如果地球进入2013年夏天这样的持续高热,之后马上而来的是冰河时期,那结果如何?”学生们都知道这只是个比方,但是一个夸张却浅显的比方让学生笑完以后马上明白了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必要和减数分裂对生物进化的惊人作用。

2.3 联系生活,结合临床,激发兴趣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生活的知识和临床信息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在这些相对枯燥难懂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如果能较好的把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或临床结合起来,那么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细胞衰老的氧化学说,我经常会提及细胞内清除过氧化物的一种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几乎每个学生都听过SOD蜜的广告,这时我提问“根据这个学说,你们觉得SOD蜜真的能抗皮肤衰老吗”,学生一听自然被带入这个讨论的氛围,开始七嘴八舌讨论个人经验“我用过真的觉得有用、好像没用吧”,这时只要适时提醒一下“这个酶需要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把它们涂在细胞外有用吗”,学生都立刻会意,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属于蛋白质成分的这个酶是否能跨膜进入细胞,也就自己推出了正确的结论,整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思考时学习的疲劳感反倒一扫而空。另外,讲到细胞分化时,分化程度的高低完全可以联系临床上常见的癌症来讲,因为癌症是临床医学学生最关注的词眼之一,就是学生能感兴趣的切入点。病理学诊断的高分化的癌增殖能力相对不强,就像人体的成体细胞,而低分化癌则预示着其生命活力强,与胚胎细胞的很多性质一致。这样联系起来分析,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普及了不少医学常识。

2.4 互动是一针兴奋剂

大学的专业课程受制于有限的时间,都是高浓度的专业知识,感觉很像压缩饼干,吃了当然可以果腹,但是如果有其他常规食物可选,大家都是打心眼里不会愿意去一直吃它的,因此学习的时间长了,学生容易进入疲惫和厌恶的状态。这时,许多教学技巧就要好好运用了,增加互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例如,讲到不同类型细胞是否具有分裂能力这个内容时,学生若是学习状态不佳,我经常会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现在神经细胞多还是出生时神经细胞多?——是不是神经细胞多就聪明呢?”只要走到学生中间说要随机抽同学回答问题,学生立即会紧张起来,参与讨论,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学习状态找回来了,只需要在神经细胞没有分裂能力这个知识点上好好引导就是了。讲到凋亡和坏死的区别时,介绍完两者的特征,我经常在课件上展示出凋亡和坏死的两张典型的图片,请学生自己根据之前的介绍来判断哪张图片是凋亡,给学生动脑的时间,给学生答题的机会。其实,只要教师上课时不断提出要求,这种被动压力也会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另外,有一次课一开始即鼓励学生根据那次学习内容提问,如果难住了教师的话平时分加分,很多学生很热衷这种“挑战”,听那次课也格外认真,上课的最后十分钟,让学生提问教师来回答,比起平时的鸦雀无声,那天课堂异常活跃,不少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都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带动了更多人思考,其中一个学生提问:“老师说人类只有八细胞期前的细胞有全能性,但是为什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多胞胎有超过八胞胎的?”考虑到每个问题都能回答可能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表示并不清楚,需要查查资料,下一次课再请同学解答,大家一起探讨。这样,也为后一次课留下了一些“亮点”来吸引同学。

“生命活动”这些章节的学习虽然是分成多次课进行,但是这些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分析内容的内在联系,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多种方式灵活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有助于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琳,康由发.“基因表达调控”的教学方法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 122-123.

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篇7

一、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

目前,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教材内容与其他生命科学分支学科具有很多的交叉重复,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由于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编写教材时编者都尽量把新发现、新进展写进教材,内容翔实的基础之上却造成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复。另外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讨构筑“宽口径教学”平台的宏观教学模式,逐渐整合一些课程。如何取舍教材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既考验了每位教师的智慧,也考验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二是内容多,课时少。因此,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上述两个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参考各兄弟院校大纲的基础之上,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学生进行细心的交流。根据最新的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动态,优化了教材内容,初步拟订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以期让学生收获更多。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补充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进展,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关注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情况,向学生推荐相关论文、网站,逐渐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对于抽象概念多、知识繁杂的细胞生物学的学习难免会感到无聊和有压力。例如,在讲解《细胞信号转导》章节时,由于细胞信号转导是生命科学领域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其中涉及的细胞信号通路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为了使复杂而又难于理解记忆的知识点更便于记忆,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制作和编辑了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动画、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详细、清晰地理解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尽量简单、简洁、恰当的方式做到让学生轻松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优化教学方法,使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材料和图片的形式展示,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知识的形象化理解,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做学习的主人。合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教学内容情景化[2],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讲课效率。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互动,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特别注意将细胞生物学的相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三、改变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为专业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提供更多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题设计和实验操作[4],学校和学院也对此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室助手给了学生更多动手机会和专业知识转化的实用平台。为此,教师不单单注重理论教学,也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给予更多关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积极性,也会为师范类本科生走向中学教学岗位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对进一步读研究生深造的学生提供一个科研训练的良好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四、利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培养语言技能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复合型人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在细胞生物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利用“双语”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探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升,并逐渐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实现教和学质量的“双提升”。

通过“双语”教学,逐渐丰富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双语教学的探索,也是对现有师资的有效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学课堂,离不开基础知识扎实和英语口语良好的教师。对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完善。

五、完善考核制度,采用多种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所学知识。结合细胞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考核标准包含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主要指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情况、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上课的日常表现等综合情况。多种评价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内容更具多样性和前沿性,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考核制度更加多元,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们力求逐步完善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道路还很漫长,我们期待能与其他高校相关教学团队建立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关系,逐步弥补不足,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21世纪,细胞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也得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文章从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双语教学、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文秀.关于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2,(12):137.

[2][3]郑皓.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4):347-348.

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改进方法探讨 篇8

1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中,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该学科在教育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且存在许多问题,对教学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师资队伍水平较差、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学生基础水平较低、课时较少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教师在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地学习, 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更多的细胞生物学知识,对高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及对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极大的影响。

2高职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2.1增设“专家讲座”教学

鉴于我国高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可对课程教学进行大胆的尝试,即邀请专家通过开设知识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一般为3~4次/ 学期。“专题讲座”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由教师进行思考,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出来的。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积累程度,“专题讲座” 教学一般安排在学期的后半段。在拟定课程内容及知识点的前提下,把知识点及其前沿进展进行结合,从而为知识点服务。 专家讲座教学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开放、优化及利用,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展其思路,开阔其视野,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在专家讲座教学中,不仅要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还要求专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语言风趣,并配合幻灯片及图片效果,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享受高水平的学术教育。而且,由于高职学生一般都喜欢听名人讲座,因此通过现身说法、 言传身教的“专家讲座”教学,更能好找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重视及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讲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互动及探讨,而专家讲座教学不仅是对生物知识的交流, 还能有效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方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高职细胞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

2.2组织课堂互动及探讨

在我国高职细胞生物学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学中进行一些简单提问、练习及互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为了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但互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必须科学、巧妙,不易耗费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开展互动教学也要求教师必须扩展知识面,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及思维动态。因此,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前,必须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并与其他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互动教学的内容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入课堂讨论部分,并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互动,其中对课堂互动问题的设置应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原则,以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对细胞生物学进行互动。如在细胞外基质内容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及成分,教师可列举护肤品、眼药水等药品实例供学生进行互动与探讨,通过根据各物品的主要成分判断该物品的作用,以扩宽学生的思维[4]。通过将生活元素引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元素的探讨与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扩展性的问题,可提前布置给学生,以学生提前思考,在上课时已报告的形式进行互动,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开放性、实用性及新颖性,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课外书籍等渠道收集一些材料进行问题的设置,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挑选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进行互动,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组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互动与协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2.3引进视频、动画教学模式

在现代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还要通过改善教学课件,以对高职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高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材料,如教学视频、动画等,加强细胞生物学的直观教学,以转变传统的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抽象概念,从而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网络、国外教材等途径收集教学视频,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到课件中进行展示。如在细胞内膜系统教学中,通过建立三维立体以将披网格蛋白小泡立体、形象展示出来,不仅体现出教育艺术的美感,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其对知识的掌握度,且更具说服力。再如在细胞骨架内容的教学中,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视屏教材,如采用GFP-tubulin展现出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微管作为运输轨道等证明都通过视屏材料与试验事实告知学生,不仅说服力更强,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细胞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根据高职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如增设“专家讲座” 教学、组织课堂互动及探讨及引进视频、 动画教学模式等,对当前的高职细胞生物学教学进行改进、优化及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最终提高高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摘要:细胞生物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学科。本文通过简单介绍高职细胞生物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细胞生物学教学的策略,以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9

1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医学细胞生物学内容覆盖面广, 并与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联系广泛, 成为沟通基础与临床各学科间的重要“桥梁”学科。但同时, 医学细胞生物学面临的主要授课对象为临床一年级学生, 他们还没有学习足够的医学知识, 因此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利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首先从认真研究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入手。针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重点加强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在内容上的交叉和联系, 同时注重医学细胞生物学内容上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 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教材选择上,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材种类繁杂, 各有特点, 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 以及教学针对学生的背景和层次, 精选国内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 以一本教材为主, 结合其他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调整或更改。其次, 从教学内容上来讲, 医学细胞生物内容覆盖面广, 与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等基础医学联系广泛, 不可避免地在部分内容上与这些学科有重复, 为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 为此进行了授课内容的优化。对于学生已学过或将在其他课程详细讲述的知识, 简单介绍, 主要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主体以“细胞器”为单位, “成份-结构-功能-特点”为知识链, 将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其他课程相关知识点有机融合, 优化课程结构, 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使学生建立起细胞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概念, 以此加强医学细胞生物学在基础理论内容上的系统完整与学科交叉性。同时,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并不时将专家前沿讲座、学术报告, 引入课堂, 丰富学习内容, 开阔学生眼界, 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科研性。再次, 医学细胞生物学面对的学生主要面向临床, 学生也十分注重所学知识是否有益于临床, 因此要注意理论课教学与临床教学联系的紧密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建立医学细胞生物学病例库, 使病例讨论课贯穿全程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属于医学的基础学科, 为密切结合临床,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临床病例讨论贯穿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 将病例引导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病例和问题设计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之一, 要求案例设计紧扣相关理论内容知识点, 既贴近临床实际又不能过于复杂, 问题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 在讲解细胞内膜的溶酶体时, 提问痛风的发病机制如何?与溶酶体的关系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溶酶体相关知识。在对细胞凋亡教学过程中, 结合实例提问, 在地震或者意外中, 被救助人员受伤部位有大量细胞死亡, 受伤部位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以此引导学生能更为形象的区分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通过具体案例来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 目的是为学生设立临床诊疗情景, 让学生将临床知识与理论学习相联系, 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纵向综合。

3 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不仅能使学生能从实验研究中进一步认识和探索理论知识, 而且能增强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开发创造能力, 以及为以后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宽广、技术手段先进、与临床医学联系密切,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个切人点。因此, 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也必须与学科发展相适应,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要有较高的起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首先关注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对实验的基本认识, 因此在前期实验内容上着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实验, 如细胞显微结构、细胞的培养等, 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中的科学原则和观念, 并引导学生观察相关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严谨的实验态度。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的渗透综合设计性内容, 减少内容陈旧、单一, 并多为验证性的实验, 将多个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一系列连续性的综合性实验内容, 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明确科研工作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最后, 对有专业兴趣倾向和部分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开放实验室。由老师先启发性地给出几个方面的课题 (主要在课堂先确定相关课题的内容) , 并引导学生自己检索文献、撰写综述、动手设计实验。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沟通, 进一步使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点单一孤立变的横向融合。

4 结语

通过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研究, 探索建立“基础理论-临床病例-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新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通过内容改革, 使学生增强对理论课的理解和加深记忆, 理论联系临床, 让学生掌握到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今后, 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优化改革后新教学体系的应用情况, 进一步充实完善, 实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向勇, 张小华, 牛新华.提高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6) :1174-1175.

[2]宋斐.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高教, 2010 (1) :65-66.

[3]韩彦龙, 宋洁, 卜晓波.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J].医学信息, 2010, (23) 10:308-308.

[4]曾军, 陈宏远.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10, 12 (4) :350-352.

[5]王毓平, 胡有生, 杨家大, 等.以病例为主线的PBL教学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2012, 30 (20) :56-57

[6]黄红英, 周芸, 邓斌.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9, 11 (1) :68-70.

[7]何志颖, 朱海英, 陈元晓, 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10, 12 (1) :49-52.

[8]郑立红, 陈萍, 刘丹, 等.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35) :89-90.

[9]李洁, 李理, 周进.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 2010, 24:130-131.

[10]张惠丹, 方瑾, 于敏.医学细胞生物学建构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1188-1190.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10

1 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在微观水平上对生命现象本质进行精细的定性定量研究,通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揭示各种生命现象的分子本质,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而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任何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发生的,研究揭示细胞内发生的各种生命现象的分子本质就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因此,细胞生物学成了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前沿学科。细胞生物学的新知识新内容层出不穷,其发展日新月异,它几乎涵盖了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前沿热点领域,包括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衰老与凋亡、细胞癌变以及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等等前沿领域。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四大支柱及前沿学科,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层次,成为人们揭示生命奥秘及攻克医学难关等的重要基础,细胞生物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4,5]。

由于细胞生物学几乎涵盖了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前沿热点领域,其知识更新非常的迅速,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学说不断涌现,并连年出现细胞生物学研究范畴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细胞生物学的这些新发现90%以上都以英语方式传播,高质量的细胞生物学学术论文都用英语撰写。我国由于细胞生物学科研水平比较落后,要获得细胞生物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学说主要靠查阅相关英文资料,高等院校目前所用的好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也主要来自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的翻译及不断的修订再版,这不可避免的存在知识滞后及新专业术语直译所造成的模糊等问题。为将细胞生物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学说引入我国高等院校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感受和接触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使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过双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直接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及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及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锻炼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出国学习深造能力,培养外向型的人才[4,5,6]。

2 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教学时数不足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前沿学科,它几乎涵盖了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前沿热点领域,其新知识新内容层出不穷,发展日新月异。细胞生物学知识面广、教学内容多知识又新,但教学时间少,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所占用学时数通常与该课程正常学时数相同,教学时数通常为44~51学时。双语教学特别是在刚开始阶段既要讲专业知识,又要讲解外文,教学进度比较慢。由于课时不足,双语教学在质量上难以明显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在数量上难以超越国语授课所提供的庞大的知识范围,而双语教学所提倡的“制造语言环境、用外语熏染学生”的教学宗旨更是难以实现,尽管一些高校建议大规模开设双语课程,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但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等方面又因与常规的外语教学产生冲突而被迫放弃,因此如何协调二者关系,进一步合理扩大双语课程范围,增加授课学时数,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此外,可将高校中的专业外语课程与双语教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逐渐用双语教学来替代专业外语课程,进而将更多学时数分配到双语教学的课程中[6,7]。

2.2 学生英语水平低下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和接受者,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高,开展双语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较好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1)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词汇量少,阅读教材速度慢,甚至读完教材后根本不知教材讲的是什么内容,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进度;(2)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一次性就通过了全国外语四六级考试,而有的学生整个大学四年期间都被四六级考试所困扰,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英语考试不及格拿不到学位;(3)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高,由于地方高校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从思想观念上注重的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习得,没把一些包括英语在内的基础课放在重要位置,有了这种思想观念的学生,不大可能认真学习英语,其英语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虽然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差,掌握的细胞生物学专业英语词汇量少,在理解双语讲授的学科理论知识时,其有限的专业外语水平不能使其很快很好地融入与适应双语教学,由此挫伤了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3,5,8]。

2.3 双语教材限制

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一个关键,但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双语教材,各个高校都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外文原版教材,要么自编教材。在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中, 我们主张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这是因为:(1)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前沿学科,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90%以上都以英语方式进行传播,细胞生物学新知识新内容的介绍都以英文方式进行撰写,外文原版教材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本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以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2)只有通过外文原版教材的阅读才可让学生逐步熟悉专业术语的应用和表达方式,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用语、用词习惯和句型, 而这一点只有在大量阅读母语材料的基础上才能逐渐体会到并学会应用, 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用英语口语与外教交流时尚可, 而面对作业尤其是论文写作时却感到束手无策或词不达意,原版教材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写作水平。但是,目前很难将英文原版教材直接拿来使用,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原版教材在结构、体系、侧重点等方面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及我国现行的教学状态都不太一致;另一方面,国外学科的设置、 教学要求和课程安排与我们不同,很难找到与我们的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的原版教材;再者,大部分英文原版教材其句子结构比较复杂,而我国大多数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低下,造成他们阅读起来感觉很晦涩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可见,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材,是目前制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5,6,7]。

3 提高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加大投入重视双语教学

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成效还不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太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双语学习专业知识的氛围。双语教学的成效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取得,也取决于规模效益。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学校必须要有长远规划,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一方面,通过合理扩大双语课程范围,形成规模效应来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授课学时数,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像细胞生物学这样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内容多知识面广,其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既要讲解专业知识,又要讲解外文,还要兼顾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因此,教学进度会比较慢,通常的授课学时数远远不够,课时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还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在工作量、业绩考核等方面给予双语教学政策倾斜,来充分调动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3,5]。

3.2 营造双语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课堂对自身发展很有好处,但学起来确实有点吃力。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着力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课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

双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学校、教师、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首先,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语言的熏陶,使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双语的气氛。可以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以及参加英语角,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来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并邀请外籍教师参加,现场指导。其次,定期召集双语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对个性和共性问题展开剖析,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全面提升双语教学水平[2,3,5]。

3.3 选好双语教材

教育部大力提倡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的原版教材,特别是对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强、可比性强的学科专业,可直接引进先进的、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作者在进行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时,以翟中和等人编写的《细胞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为中文教材,以Gerald Karp编写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 Concepts and Experiment s”(影印版,高教教育出版社,2006)为英文教材,以Bruce Alberts等人编写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4th edition,Garland Science出版社,2002)作为教师授课参考书。Karp编写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 Concepts and Experiment s”与其它细胞生物学英文教材如Alberts等人编写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等教材相比,虽然内容不够丰富,但资料翔实,结构体系完整,图文并茂,包含了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配有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学习。该书还具有内容简明、文字流畅、句子简单易懂、适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等特点。双语教学可以视教学情况需要,有选择性地讲授一些内容,并可适当从有关细胞生物学网站上下载一些资料作为补充。只有等学生学习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专业外语基础后,再逐渐过渡到完全的原版教材,只有这样效果才好。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准确评估所教学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及专业英语水平,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教材内容适当加以取舍,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5,6,7]。

3.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效果

3.4.1 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将文本、图片、动画和声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面前呈现集声、光、色、动画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前沿学科, 其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利用最新国外原版教材及网上下载等途径,将更多的新图片、动画及互动式教学内容制作添加到多媒体课件中,跟踪把握学科发展前沿,丰富教学内容,将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现给学生,课件尽量采用全英文方式只在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辅以中文标注。多媒体课件在双语教学中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优势,同时还可以弥补教师口语、学生外语听力及专业知识背景等的不足,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及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获得非常感性的知识,融外语与学科教学于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4,6,9]。

3.4.2 编制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发展十分迅速,新知识新名词新术语不断涌现,双语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依赖于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和扩充,如果专业词汇量不够,当面对英文教材和英文课件时学生会很难理解,势必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和术语编写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在上课前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了解、消化这些词汇和术语,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在较熟悉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往往就能跨越专业词汇这一学习中的绊脚石。

3.4.3 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

双语教学对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主要是听力能力,而听力往往就是学生的弱项。若不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性,很可能就会因为教师过度讲授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互动形式可有多种方式,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时的问题要以浅显易答为主,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性,使学生精力集中,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课堂讨论,最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9]。

3.4.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细胞生物学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其最新研究成果往往首先发布在网上,因此,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外,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的做法是通过网络收索,将细胞生物学相关的国内外网站进行筛选分类,收集后将合适的网站地址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登录学习,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跟踪学习细胞生物学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锻炼提高学习的英语水平[6,9]。

3.4.5 实时评价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目前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因此,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十分必要,通过评价可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情况。通常我们以小测验来检验教学效果,每章讲完后当场进行小测验,小测验试题以英文为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和是非题,考核内容为每章核心内容,通过当场测验,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适时加以调整改进[9,10]。

参考文献

[1]任永哲,徐艳花,张春梅,等.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读与写杂志,2011,8(2):29-30.

[2]陈珊珊.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3):160-161.

[3]张云琦.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和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10-112.

[4]张子波,杨康鹃,金雄吉.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1):63-64.

[5]王玲丽,马沛勤.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09,27(1):41-43.

[6]杨芳,龚翊,罗兰.在低年级医学本科生中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B):350-352.

[7]盛伟.双语教学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93-194.

[8]李宁.高校双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52-54.

[9]王晓玲.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总结和问题思考[J].中医教育ECM,2008,27(5):20-23.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短学期制;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14-02

在钱伟长校长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三大特色。其中的短学期制分为秋、冬、春三个课堂教学学期加上一个夏季实践教学学期,而每个课堂教学学期又由十周教学和两周考试组成。短学期制的优点在于:时间安排上更趋灵活;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等。但它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比如它周期短,节奏快,原来要上20周的课程,现在要压缩成10周来上,课程内容多,学生消化时间短,教材不配套,等等。如何扬长避短,让学生在“短学期制”中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掌握更多较为实用的知识与技术?下面就谈谈在短学期体制下,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与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从事生物学实践教学的同行们有所启示。

一、实验内容的重新梳理

由于时间缩短了,每个学期我们接触到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最多只有十次,要让学生们在这短短的十次实验中学习和掌握好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热情,达到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根本目标,故实验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我们重新整理了实验内容,并且在验证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这四种实验类型上做出了编排和取舍。首先我们将侧重经典验证性实验,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实验进行了删减。其次提高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能和熟悉多种实验仪器的使用,以期提高他们的综合实验能力和技术。再次我们扩大了开放性实验的内容。比如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以及再分化这一开放性实验中,我们让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植物,自己查文献,自己设计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和激素配比,老师给予指导和具体实验技能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增加了创新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是教学改革中探索的重点。创新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新实验教材的编写

目前出版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都是配合其他高校两学期制而编写的,为了更好地契合调整后的实验内容,也更符合上海大学短学期制的特点,我们对实验教材也进行了重新编写。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使教材更具新颖性,还要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预习并理解实验内容,我们在教材的编写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设置。教材在每个实验关键点或难于理解的地方都有标注,在旁边边框处的相应位置再提出相应的问题,方便学生在阅读到此处时产生联想和思考,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毫无重点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预习的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

2.注意事项的标注。教材在实验操作的一些关键步骤的旁边注有比较详细的提示,提示学生在这里操作时要加以小心与留意。

3.图表的添加。生动的图片和直观的表格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强烈的视觉冲击比枯燥的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图表不仅是对实验内容的充分展现,也能使相应内容更清楚直观,更形象,一目了然,所以我们在每个实验后面都添加了相应的图片或表格。

4.增加了知识窗栏目。我们在每个实验的最后设置了相应的知识窗,补充了大量与这个实验有关的延伸性的背景知识。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短学期制下课程量增大,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往往会在实验课中偷工减料,没有预习或盲目预习后就过来上课,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这个实验的原理、目的,等等,以至于在实验时只是按照实验教材上的步骤一步一步机械地做,失去了在实验中积极主动的作用。鉴于此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正常的理论讲解之外,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即教师提问学生和学生提问老师。近代英国科学家K.R.波普尔说过:“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材上备注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解决,实验课上老师再将知识点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更加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而且在提问中老师还可以知道学生有哪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以便在讲解中更加有针对性。也通过学生的提问,更加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思想,便于进一步引导。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还采用抢答与成绩挂钩的形式来鼓励学生与教师互动。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对还是错,也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好还是坏,都给予肯定和相应的加分。此外,在讲解新实验课程之前,我们还对上一次实验报告加以分析与点评。弥补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思考的不足,让学生更加有所领悟。目前这种提问式教学和对实验报告的分析与点评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欢迎。

四、注重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撰写的内容包括实验的标题、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的结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它也包括学生对实验的感想、失败经验的总结以及发现新问题的思考等。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掌握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同时,它也不仅是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成为师生之间进行问题讨论的有效平台。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由于预习报告的实验条件有时会和具体的实验操作条件有所出入,例如预习时的实验时间和温度是一个范围,具体实验时是唯一的值。另外,实验所获得的结果数据有可能和预测的不一样,禁止学生修改数据,而要如实填写。因为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不仅是学生认真态度的体现,也可以让他们对实验结果有更为贴切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也易于发现新的问题,便于以后加以改进和深入探讨。

五、加强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者们经常评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论文,发现他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很不到位,有的本科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分析实验结果,这种现象说明学校在学生的这种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大的欠缺。签于以上的种种现象,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关注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要求学生在分析结果时要按照以下的步骤:①为什么会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通过实验的原理及试验方法等加以分析。②自己重复试验的结果以及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的比较有何差异?有差异的原因在哪里?任何实验都很难有相同的标准答案,我们要求学生在初步得到实验数据和图片时,与多个小组甚至整个班级的实验数据做比较,无论实验的最终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吻合,都要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找出自己实验结果可能存在的原因,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与问题,总结经验教训。③所得的结果与文献资料的结果有何差异?④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最终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实验结论?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写实验的体会,即本实验学到了什么、经验教训有哪些以及有何创造性的见解和认识等。对于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老师在下次课上给予回答或大家一起讨论与分析。

六、实验的教学效果

通过三届200多名同学的实验报告以及他们的观后感和实验小结,我们发现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例如一位学生写道:“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结束了,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实验结果分析习惯的培养上。因为目前在和导师做一些实验,有时候实验失败了,就会百思不得其解,经常会忘记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老师对这一块很强调。这种好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我对实验的深入分析与思考以及对实验整体把握的力度,对以后从事科研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学生们的感想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引申,也不仅仅是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而是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作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再也不是传统的单纯的对细胞的固定、染色和观察,而是融现代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显微数码图像采集及分析技术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为一体的高水平专业技术。目前,《细胞生物学实验》有它自己的体系,不依赖于先修《细胞生物学》。有基础的同学更容易学,而且也有新的收获;没有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学得很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速度较快,所以我们要加强《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实验内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对学生創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从而体现实验课的科学价值、体现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适宜的课程内容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的价值,最终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志明,宋少沪.钱伟长教育思想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J].上海大学学报.2006,13(1):7-12.

[2]王福友.钱伟长与上海大学短学期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0,(3):93-98.

[3]陈勤,陈庆林.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97-98.

[4]汪亚琴.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3):25-26.

[5]彭安,桑建利.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7,(5):42-44.

作者简介:黄俊逸(197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工程;宋红生(196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昆虫神经科学

细胞生物学教学 篇12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应当是既井然有序,又思维活跃。学生随着老师的指引,主动地获取信息。学生在这种互动的课堂里不会感到厌倦困乏,相反,求知欲被极大的激发,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1 增加课堂的互动

传统的“以教为主”、“填鸭式”教学方式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教学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作为导航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主动地获取信息[1]。互动可以体现在组织教学、课堂讲述、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各个环节中,都会收到积极的效果。比如在课堂讲述中,启发学生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对信息选择和加工的同时,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利用现有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另外,这种互动情境下,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和个性。教师可以运用感人的情景、和谐的环境、意味深长的话语等,适当地进行情感化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平等、信任和关爱,同时得到激励、指导和建议,对其健康心理的培育是相当重要的,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1.2 运用语言的技巧

细胞生物学理论性强,如果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很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力求语言科学、准确和生动。把一些复杂的现象和机理通俗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在学习细胞内的各个细胞器时,我们根据每个细胞器最主要的功能对其进行形象的概括。把核糖体比喻成蛋白质的“合成厂”、高尔基复合体比喻成细胞的“加工中转站”、溶酶体比喻成“消化器官”、线粒体比喻成“动力工厂”、细胞骨架比喻为“骨骼和肌肉”等,通过这些简洁而贴切的比喻,学生容易把握知识的要点,增强记忆。

1.3 注意课堂细节的处理

一节课怎样开头,如何结尾;内容之间如何过渡,用什么话来承上启下;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重点,这样的一些细节看似不经意,实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开头是导入新课的起步“程序”,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如通过联系实际导入,或通过设问释疑导入,以疑导思、以疑导学。总之,开头设计要精、巧、妙,具有概括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1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现实生活、临床实践的联系

微观的理论比较抽象不容易记忆,但一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记忆也更加深刻。因此在课堂上理论要经常和现实生活、临床实际结合起来,举一些恰当的例子。比如在讲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时,联系临床上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发病早,有家族史,患有严重的高脂血症,通常死于冠心病。其发病机制就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缺乏,胆固醇不能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最后导致血液胆固醇含量异常增高,出现临床症状。

2.2 启发式教学和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种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一些启发性问题,并在讲授的适当时机提出来。先制造悬念,由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的学习,比教师平铺直叙直接讲授的印象深刻得多;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现象的科学,知识琐碎繁杂,作为教师,要对所教授的知识充分理解,从中提取出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归纳总结讲授给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记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2]。比如在介绍完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后,让学生把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学生就可以把前面学过的蛋白质的转录翻译到内质网的合成、加工修饰、高尔基复合体的分选运输、膜泡运输等有系统全面的认识,知识也能够融会贯通。

2.3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

细胞是有生命的个体,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是栩栩如生的动态过程,以往讲授知识多凭借打比方和想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我们可以用图片、动画生动地展示细胞内动态的生命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述骨架蛋白肌动蛋白的踏车现象时,单纯的语言描述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通过运用动画,把肌动蛋白在不断聚合和解聚的过程中达到动态平衡的动态组装现象直观地展示给大家,老师便于讲解,学生也听得有趣。而且突出了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

3 改进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3.1 结合前人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

现代临床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医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术,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3]。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理论都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更适于进行早期科研思维培养。我们在课堂上适当加入前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如体外的微粒体实验中发现,如果去除体外合成系统中的微粒体,多肤链的合成仍然可以进行,但合成的蛋白质多肽链要比体内合成的稍长一些,由此于1975年提出了内质网蛋白质合成的信号假说。另外,在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时,课堂上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bcl-2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很活跃。引导学生对于一些相关内容课后自己查资料,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检索条件,教学生查阅医学文献自学,初步进行科研文献的阅读。通过科研初步训练,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最终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创新精神。

3.2 教学中融入细胞生物学的新进展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发展迅速,很多新概念、新发现、新理论层出不穷,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中。在教学中注重学科新进展的介绍,加强与医学的联系,渗透一些有趣的内容,举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对于刚刚迈人医学殿堂的学生来说,在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方面是非常有益的。如干细胞是目前很热的研究领域,因为它的医用价值高,授课时就干细胞的分类、来源、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作了介绍,课后不少同学读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有的还在老师指导下写了综述。这些新内容的扩充,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努力。教学前教师的精心准备,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取。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课后及时总结改进。总之,良好的课堂质量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指引学生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陆红玲,唐彦萍.互动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4):148-150.

[2]许劲松,沈胜娟,戴伯军.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10-412.

上一篇:胃炎患者下一篇:国家教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