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骨伤科

2024-12-26

中医医院骨伤科(精选12篇)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到本院骨伤科进行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的106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病患79例, 女性病患27例, 年龄21~7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8.6±1.1) 岁, 其中腰扭伤22例, 椎肌肥大10例, 椎肌劳损27例, 胸肋拙伤9例, 颈椎综合症15例, 其他23例。两组之间的 (P>0.05) , 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将106例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的病患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试验组病患采取中药内服以及推拿综合治疗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 内服中药以复元活血汤为主加减:柴胡、花粉、当归、山甲、红花、川穹、桃仁、甘草、延胡索、青皮用冷水进行煎服, 每日一副药。推拿的时候注意综合运用拿、打、按、摩等手法, 根据不同病患不同骨伤情况, 实施穴位按摩, 从而使经络得到疏通, 粘连、挛缩得以缓解, 气血畅达, “通则不痛, 诸痛可除”。7 d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

1.3 临床观察

对比治疗前后总有效率、骨伤科疼痛指标分数、药物有效时间、病患满意度等指标。显效的标准指标分数的下降率60%~85%, 有效的标准指标分数的下降率在30%~60%, 无效的标准指标分数的下降率<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SPSS17.0软件, 一般计数资料用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23%, 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 并且当 (P<0.050, 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和对照组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并且疗效表见表2, 试验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并且两组各个指标之间 (P<0.05) , 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药物有效时间为 (48±2.9) 分, 对照组药物有效时间为 (26.9±2.6) 分, 显然, 试验组药物有效时间比对照组长, 并且 (P<0.05) , 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患满意度表见表3, 试验组病患满意度为92.45%, 对照组病患满意度为84.91%, 试验组病患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病患满意度, 但是, (P>0.05) , 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106例到骨伤科进行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病患的研究以及中药试验组和常规对照组的对比治疗, 通过中药内服以及推拿综合治疗方法, 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病患的有效率, 降低病患各处的疼痛程度, 有效的缓解病患的痛苦, 而且中药副作用较少, 比较容易为大众接受。而西医止痛剂都存在对胃肠损害的副作用。中医通过内服外治综合治疗, 有效地缩短了病患痛苦的时间[1,2,3]。使得病患能够迅速恢复身体健康, 发挥了我国中医治疗的极大优势, 发扬了我国中医治疗的优秀传统, 有利于中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推广和应用, 为中药治疗再创辉煌添砖加瓦, 为我国中药事业取得长远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目的 利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 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主要选取2012年1-12月到本院骨伤科进行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的106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3例, 对试验组病患采取中医中药内服以及推拿综合治疗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 而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总有效率、骨伤科疼痛指标分数、药物有效时间、病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23%, 试验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药物有效时间比对照组长, 并且 (P<0.05) , 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病患满意度为92.45%, 对照组病患满意度为84.91%, 并且 (P>0.05) , 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中医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并且有效的缓解了病患的痛苦, 该方法十分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伤科疼痛,中医治疗,临场疗效

参考文献

[1]曲少忠, 刘志坚, 王泌博.正痛膏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859例疗效观察[J].1991, 6 (7) :45-51.

[2]赵保文.附子、川乌、草乌的炮制加工及药理作用比较[J].首都医药, 2000, 7 (4) :33-34.

[3]刘全让, 钟枢才, 江中潮, 等.万应神贴治疗急性闭合性骨伤科疼痛性疾病[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1) :15-21.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2

骨伤科中医特色

四肢骨折的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经皮穿钉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中药外敷舒筋活血通络

中药外洗熏蒸

热疗磁疗

骨折治疗仪促进骨痂生长

骨科科室介绍

骨一科:床位60张,以四肢创伤骨折为主,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为传统中医特色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为其优势:如经皮绞锁钉内固定四肢骨折等。

骨二科以颅脑、脊柱为主,主治颅脑损伤及颈、胸、腰椎的创伤、退变、骨病等。2006年骨二科引进3项新技术,如骨折治疗仪、红外线、电磁促进骨折生长,2007年引进的新技术,如臭氧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2008年引进的新技术如:骨折疏松治疗仪等,2009年引进的新技术如: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双球管电透机等,2010年引进的新技术如:手术导航系统。

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为主,主治各种断肢再植,血管、神经的修复,带蒂及游离皮瓣移植等。治疗开放性骨折是其特色。

骨四科以关节、骨病为主,主治髋、膝关节脱位,骨折、骨病及骨盆骨折等。近年来引进的新技术——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科室人才培养

骨伤科共有医护人员90余人,设有7个门诊室,一个门诊治疗中心。近20年来派到

上级医院进修共32人次,如301医院、北京武警总院、上海龙华医院、洛阳正骨医院、文登整骨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医附院、无锡手外科医院、89医

院、401医院、蚌医附院、阜阳市人民医院等。

科室科研项目

1.锤击法治疗跟骨骨刺。张连友等。1998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2.指骨钻孔指套外敷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程启华等。2002年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

3.腰椎峡部骨折应力滑移率的应用。(与山东文登正骨医院合作项目)姚先杰等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4.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胶原酶注射治疗嵌夹型颈椎病。于其华等。2010年安徽省科技厅。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正在申报评奖。

5.温经养荣汤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于其华等.安徽省卫生厅立项。正在研究当中。

6.通络活血汤在组织瓣术后应用观察。程启华等。安徽省卫生厅,正在研究当中。

7.介入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李俊宇等。阜阳市卫生局。正在研究当中。

骨伤科科研论文

骨伤科自93年以来共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32篇。如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

医正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矫形

外科杂志、中国骨伤、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四川中医等。

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于其华,主任医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安徽省中医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骨科学会委员、阜阳市骨科学会委员。发表专业论文6篇。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已经通过鉴定,一项课题正在研究中。安徽省中医名医学科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专业方向:脊柱。

姚先杰,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安徽省中医骨伤学会常务委员,阜阳市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发表专业论文8篇,一项科研获阜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与他人合作一项科研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专业方向:脊柱。

骨伤科科室规章制度

重点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保持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发扬各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优势和特色,争取进入同学科国内领先或先进行列。坚持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创新相结合,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新药开发和临床相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建设管理情况

1、分科更细,专业更强;

2、加强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3、不断开展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以推动学科发展

4、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通过科研实现技术创新和学科水平提高;

5、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突出中医、中药特色

关于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具体措施

加强临床基础管理工作,建立院科二级质控网络,成立以院长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并指派一名专职副院长负责管理,各科室主任负责科室质量及学科发展,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任务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研究和检查。

学科建设计划完成情况总结

我院骨伤科做为阜阳市重点中医专科,坚持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 2 为的精神,突出特色,抓住重点,确认学科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具体总结如下:

一、完善了学科建制,分科更细,专业更强,划分了分科收治病种,突出各病区专业重点,突出专科特色,骨一科主要开展四肢骨折的整复外固定,经皮闭式穿钉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二科主要开展对脊柱疾患的保守、微创及手术治疗;骨三科以手足显微外科断指肢再植,皮瓣移植为专科特色,骨四科主要开展关节镜、关节置换以及关节翻修等关节疾患的治疗,现已完成小儿骨科病区筹备工作,床位也将由原来的的220张扩展到300张左右,基本做到了专病-专科-专治。

二、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使人才梯队结构更合理,根据专业发展及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依据个人专长,每年选派10-20名医师到上海瑞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山东文登整骨医院等国内知名骨科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加强院外学习交流,2009-2010先后20余人次参加国内各科学术会议及培训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业务及管理水平,也推动了科研的发展。

三、设备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得到开展,新增双球管电透机、新式手术显微镜等设备,新开展了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带神经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术等新技术,使手术范围

及手术方式不断提高。

四、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技术创新,近3年科研立项4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12项,在国内各类骨科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

五、重视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及继承,使中医特色更加突出,张连友名老中医工作室已建成,并被批准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中医整骨手法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开发创造了广阔空间。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医药在骨关节病如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中中医特色不突出

2、科研基础建设及科研资金投入不足

3、学术交流较少。

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突出中医特色,在保持手法整复骨折的传统优势下,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医药在骨病治疗中的特色,努力做到专病有专方。

2、重视临床和基础建设,完整数据库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3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57-02

中医伤科学是中医各学科直观性较强,与现代医学知识结合较紧密的学科之一,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在近年来我校《中医伤科学》教学开始利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篷勃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正在逐渐进入教育领域,给传统的中医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忙于记录.这种教学方法死板僵硬,缺乏活力。而长时间的听课、记录,学生们学习吃力、疲劳,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师辛苦教学,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和认识活曲中,由智力因素组成的认识系统和由非智力组成动力因素在同时起着作用。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智力因素组成的认识系统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多媒体的教学是通过学生眼看、耳听、脑记等多种形式同步进行。这种教育形式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机,为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学好知识提供了有利的心理条件。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患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到许多基础课,如解剖、中医基础、外科基础等,如果这些基础课学不好或时间太久记不清楚这些内容,将严重影响《中医伤科学》理解和记忆。在传统教学中,许多同学因学不好基础课,认为《中医伤科学》难学,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板书,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了专业内容的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况大为改观,笔者用PowerPoint为操作平台,PowerPoint在多媒体制作上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简单动画等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是它使用的普及性和广泛的兼容性,例如每一部位的骨折,在教学开始,学生感到局部解剖枯燥,难记忆,通过PowerPoint课件,该部位彩色解剖三维立体图清晰生动展现在同学面前,同学们既感新鲜又有兴趣,仅花5~10min,讲解局部解剖,就能起到一个好的开头;在讲述文字上的内容时,在幻灯片的底版放上所涉及的解剖,讲述容易,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讲述脊髓截瘫时,每条神经根的分布区域,支配的感觉和运动部位在用文字板书的同时,在底版上放上神经根彩色局部解剖图谱,老师讲课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更深刻。在讲到骨折的受伤机制,以前同学最不愿听,通过动画将受伤的全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同学印象非常深刻。例如在讲到颈椎损伤的“挥鞭”损伤时,用动画模拟汽车司机发生车祸时,速度突然降低,先引起颈椎屈曲暴力损伤,头撞到方向盘,反作用力的关系,又导致颈椎后伸暴力损伤.同学很感兴趣并乐于了解损伤的过程。

《中医伤科学》在骨折治疗中的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是一个难点。通常的做法是在见习中示范,但见习时间少,许多疾病的复位是无法看到的,例如在讲到孟氏骨折治疗时,因骨折分有几型,每型的复位方法不同,手法不同,术者手部各指放的部位不同,无论如何讲述,学生都极易混淆或记不住,教学效果极差,而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超级链接”技术,每个部位的骨折手法复位通过录像播放,慢镜头分解,能直观、清晰了解每个细节,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此内容。在肱骨髁上骨折用杉树皮固定,杉树皮需要临时加工才能用,如果要给学生示范,需要花费20min,而且只能部分学生看得清楚,而使用“超级链接”技术录像播放,5min大家都了解了全过程,这些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还有在诊断中的X线阅片问题,传统教学是分几组,在X光机上依次讲解,学生不舒服,老师很辛苦,浪费了许多时间,效果也不佳,通过多媒体教学,老师先将大量的X线片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清晰地展出,学生较容易了解正常X线片、异常X线片.及在鉴别诊断中的对比,取得不错的效果。总之,多媒体形式教学法赋予传统授课体系以新的活力,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开阔了学生充分感知事物的视野。它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友好、交互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4

1 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简介

在美国, 报考医学院一般需要先完成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 然后通过MCAT考试, 进入医学院校就读, 学制4年, 两年基础, 两年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属于毕业后教育, 在这个阶段, 住院医师要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 按照规范的要求, 通过严格的考核进行临床实践。住院医师培训大多选在有条件的大医院进行, 每年5月由毕业后医学教育联合委员会召集会议, 通过医学教育委员会认可, 制定下年度全国住院医师培养计划, 并汇编成住院医师培养计划指南, 向全美及国外医学毕业生提供训练职位。培训职位由毕业生自行申请, 再经面试决定, 平均每名毕业生要向26家医院申请。在美国, 对住院医师的培养并不提倡过早的专科化, 几乎所有医学毕业生都要接受至少三年的住院医师培训, 部分专业甚至长达八年。

于外科医师而言, 手术最重要的训练部分。在做住院医师期间, 主刀的手术要达到一定数量, 所谓主刀, 至少要完成手术过程的50%, 每种手术都有数量限制。在美国, 不仅强调外科医师的技能操作水平, 还要考核住院医师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熟练掌握程度, 及对重症监护、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并发症等情况的处理。在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 还要通过专科考试, 考不好便将遭到淘汰, 而其培训医院也将受到警告, 因此, 美国各大医院都很重视对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

有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和不通过专科考试的严重后果, 便促使美国的住院医师在工作和学习上勤奋努力。凭借其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度的工作热情和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 美国的住院医师在培训结束之后的临床工作中常取得显著的成绩[1]。

2 我国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的教育现状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止, 起源于中国特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 百余年来, 中西医在交融碰撞中, 逐渐融为一体, 即所谓中西医结合。但是, 在目前的研究看来, 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欧洲的现代科学并不相容, 在西医越来越被大家熟悉和信任的今天, 我国的中医事业正遭受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世纪末, 针灸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其有效性和低副作用已被证实, 草药等也在慢慢被接受。将中西医联合运用, 是医疗发展的大趋势, 我们同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 它继承并弘扬了我国的传统医学,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 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 骨伤科在民间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临床上, 中医骨伤科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外用药、牵引推拿按摩等方法, 结合中草药辨证施治, 对各种类型的骨折、关节脱位、扭伤、软组织挫伤、积伤、慢性劳损、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髓炎、风湿疼痛等多种常见病、多发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 相比于西医学, 消费更低, 痛苦更少, 很多患者都乐于接受中医治疗.但所谓设备易得, 人才难求,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今的研究生, 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如何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做到理论和实际想结合, 成为一名优秀的住院医师, 是我们临床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在临床及教学工作中, 我们发现, 很多作为住院医师的研究生, 无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 其中一部分甚至不能很好地与患者交流, 这一问题制约着我国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2]。

3 对我国培养制度的借鉴及给住院医师培训的参考

首先,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文章讨论有关中医骨伤科的住院医师培养, 即专科医师的培养。所谓专科医师, 即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 并在注册后进行相关住院医师培训, 取得某专科医师资格, 再注册成临床医师。在接受专科医师培训的过程中, 其身份为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这个概念存在于我国医学界的时间并不长,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在医院的短暂实习后, 会根据医院需要被分配到各个科室:内外妇儿, 眼耳鼻喉, 无一不可。这样的医师培养模式, 造成了临床科室设置多而不精, 医师专业技能不全不专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机构, 尤其是基层医院的服务质量。

有学者论述过中医骨伤科医师应具备如下能力:熟悉人体生理解剖;熟悉影像学知识;动手能力;内科综合知识[3]。我国医学生在本科阶段采取全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一般而言, 可以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 应熟练掌握人体生理解剖和内科综合知识, 而影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在本科阶段接触较少。因此, 在研究生阶段, 应注意对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的动手能力和影像知识进行培训。

参考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我们可以发现:其组织结构中责任分工明确, 对培训机构和受训人员的职责义务规定十分详尽, 并处处体现人性化原则;培训机构主管与受训住院医师紧密结合, 机构培训主管常与受训者直接交流, 在短时间内详尽了解情况, 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尽量避免培训过程中脱节的现象;以培养目标为核心, 强调培训与服务关系的平衡, 注重培养住院医师的专科和职业素养能力;注意专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激发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采取双向和多向的评价方式, 对培训机构与项目、基地进行评价及其自身评价,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培训项目[4]。

放置中医骨伤科的住院医师培训, 笔者总结了这样一些注意事项, 即借鉴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整理出的专科培养方向:

3.1 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任何事情, 只有熟才能生巧。在全科培养模式运行的本科阶段, 学生很少能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病例, 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 要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 通过教师示范、指导, 逐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锻炼其技术与勇气。

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多学科融合才能胜。

影像学、解剖学等, 与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运用密不可分。现今已不再是可以靠单科取胜的年代, 想学好一门学科, 就必须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中医骨伤科研究生, 应在其做住院医师进入临床实践之前, 培训其相关学科知识, 将多学科融合贯通, 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少遇到困难[5]。

3.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提升自主科研水平。

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一样重要。在研究生教学中, 应采用启发式教育, 由教师提出问题, 给予学生充分的考虑及查找相关资料时间, 相互讨论得出答案, 而不是一味让学生接受导师给出的答案。只有经过充分的思维训练, 研究生才会具有独立自主进行科研的水平。

3.3 加强素质修养培训, 坚持医德医术双修

医患纠纷一直没有停止过, 很多时候, 并不是医师的职业技能有差错, 问题出在交流上。在研究生阶段, 就应注重医德的培养, 指导学生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处理医患关系问题, 不可一味争吵, 要用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要一再强调生命的重要性, 引起住院医师的注意, 事关生命, 任何一步都必须细心。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对于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的培养, 应注重相关知识和临床技能的训练, 充分利用临床培训基地, 争取做到又全又专, 以发扬中医骨伤科千年的美名。以上仅为笔者由阅读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得出的一点借鉴, 探索新方法的道路不是一步就可以走完的, 改革还需时日。

参考文献

[1]孙涛, 赵玉虹.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与方法在美国的进展和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09, 8 (2) :119-123.

[2]陈为.试论中医骨伤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C].全国第二届中医骨伤科中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4:295-297.

[3]陈文生, 张金洲.Dia Smiley从美国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看如何改进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2) :251-253.

[4]赵群, 孙宝志, 于伟宏.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美国的新进展和我们的借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5

公告

广西骨伤医院成立于1995年,位于南宁市新民路32号,是在1986年成立的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的基础上增设的医院,是一所集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和中医骨伤研究为一体的自治区级医疗科研单位,是自治区卫生厅直属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医院、广西红十字会骨伤医院、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和骨伤专业硕士点。设有中、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骨伤、内、外、妇、儿、口腔、皮肤、五官、中医、推拿、理疗、足疗、针灸等部门。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所实际发展需要,经自治区编办、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我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招聘具体事宜如下:

一、招聘岗位和人数

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6名,具体岗位名称、岗位要求见附件1

二、招聘人员基本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三)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个人奉献精神。(四)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身体健康。

三、招聘程序(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2017年11月6日—2017年11月20日(节假日除外)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2、报名方式:采取现场报名方式,不接受电话或电子邮件等其他形式报名

3、报名地点:南宁市东葛路1号锦华大酒店副楼511(广西骨伤医院人事科)

4、报名所需材料:

(1)广西骨伤医院2017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一式两份(附件2)(2)同底1寸正面免冠近照2张

(3)报考者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现场审核后归还)(4)如在编人员报考,需提供现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5、每个应聘者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只能报考1个岗位。应聘人员须保证所填报信息、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经审查发现有弄虚作假者,取消报考资格。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将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应聘人员提供的材料及填报的信息如有不实情况,一经发现,随时取消其应聘资格。

(二)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1、笔试。

(1)笔试采用闭卷作答方式。笔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满分100分,笔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2)招考岗位与报名人数的比例达1:3以上方可开考,当招聘岗位与报名人数不足1:3,又确为急需紧缺专业岗位时,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后开考。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3)笔试地点设在本单位,考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笔试总成绩于5个工作日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http:///)上公布。

2、面试

笔试结束后,每个岗位按1:3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通知将在广西卫生计生委网站及本单位网站上公布。

应聘者笔试、面试时须携带身份证和报名登记表原件,经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考场。

考官按照桂人社发[2011]155号文件规定构成,面试分值满分100分。面试成绩即时宣布并在面试结束后24小时内在本单位网站公布。

四、考核

考试结束后,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聘岗位人数1:1的比例进入考核。面试开考比例不足1:3的岗位,考生须面试得分达到70分方可进入考核环节。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学业成绩)实绩、岗位匹配度以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因考核不合格出现招考岗位人选缺额的,在同岗位考试人员中,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五、体检

进入考核的应聘人员统一在本单位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行负担。

因体检不合格出现招考岗位人选缺额的,在同岗位考核人员中,按照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六、公示和聘用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对考核、体检均合格的人员,经研究确定拟聘人选,并在广西人才网(http:///)、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http:///)对拟聘人员的姓名、性别、学历学位、专业、拟聘岗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对经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拟聘人员,由用人单位与拟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试用期制,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

试用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试用期满后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享受本单位同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七、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广西骨伤医院 地址:南宁市新民路32号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771-2802659 原标题: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广西骨伤医院 2017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点击下载>>>

附件:广西骨伤医院2017年公开招聘岗位表.xlsx

附件: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xls

2017年11月6日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6

关键词:中医骨伤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c)-0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举措,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具有深远影响。2015年开始,我院作为河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承担着河南省中医医院院规培生的培训工作。作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带教老师及临床带教导师,在临床带教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希望能为中医骨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提供一些参考。

1.临床带教老师是规范化培训的保证

“名师出高徒”,“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老师在整个学习中处于重要的作用,是学习、培训质量的保证。因此,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遴选十分重要,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带教老师为兼职带教,甚至有些老师忙于教学、课题,忽略了临床带教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应增加对带教老师资格审查、培训和考核,使之能有能力担负起带教的职责。

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的再教育阶段,大部分接受培训的规培生已经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身份的转换,他们有本科生、研究生及刚入学的专业硕士,这些人员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在临床带教中不能延续以往本科、研究生临床带教的思路,临床带教老师应差异化对待;带教教师应通过定期安排学术讲座,门诊病例教学、临床查房教学、手术实践等不同形式进行带教。虽然有些地区之前已经开始规范化培训,但全面的规范化培训工作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带教规范及考核标准,很多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很迷茫,因此应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的座谈、培训,交流临床带教中的问题、经验。

2.临床技能培养与提高是规范化培训的中心工作

规培对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使规培生成为合格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无疑是最重要的中心环节。中医骨伤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规范化培训阶段,不但要使规培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分析、思维能力,更要能够解决临床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另外需要掌握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要注重临床诊疗的应用性、实践性,加强临床技能培养[1]。中医骨伤规培生不但要掌握骨伤专科检查、手法整复、理筋治疗等,还要掌握如石膏、夹板外固定技术,骨牵引、皮牵引技术,更要掌握西床操作技术如外科无菌技术、骨科常用器械的使用技术等。而临床技能的提高,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作为住院医师,应该让规培生独立管理病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敢于放手,敢于承担责任,这样才会更有利于规培生的成长和提高。

3.突出中医骨伤特色

中医骨伤科在发展中,博采众长,吸收西医外科技术、影像技术而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发展迅猛,但在实践中应该看到,注重西医技术,忽略中医骨伤特色技术的现象十分突出,比如临床诊疗中手法整复技术,小夹板固定技术不断萎缩甚至面临消失,与此同时手术量不断增大。当医学及技术突飞猛进,促进骨科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突破,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在外面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坚守,坚守传统,坚守中医骨伤的根本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医院,在具体的诊疗活动中,必须秉承“中医为主、中西并蓄”的原则,现实中,中医医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西化倾向,个别中医医院西化倾向还比较严重,必须加以纠正[2]。

中医骨伤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从诞生之初就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人体筋、脉、肌、骨等运动系统的损伤与疾病进行研究、阐述。形成了中医骨伤科的特色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功能锻炼。并逐渐形成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四项原则指导着临床诊疗。在临床带教中,很多本专业学生对传统中医治疗技术十分陌生,更容易接受甚至依赖于影像检查、手术治疗等。比如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唐蔺道人所编著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详细解释桡骨远端骨折的移位情况,“凡手骨出者,看如何出,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宋《普济方·折伤门》云“手盘出向下”指出桡骨远端骨折向掌侧移位,并提供“用手撙动损处,将掌屈向外捺令平正”的手法复位方法及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的方法等。这种整复固定方法沿用至今,手法整复简单、方便、费用低廉,使患者免受手术痛苦,但很多规培生甚至是从事中医骨伤专业的年轻医师很少采用或操作不熟练;比如急性腰扭伤患者,手法整复立竿见影,患者躺着进医院,走着出去,但很多医师已不再进行手法治疗,更多的依赖于卧床、理疗与药物控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笔者在日常的带教中,要求规培生学习骨伤科专科典籍,学习传统理论及操作、固定方法,并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桡骨小头半脱位、急性腰扭伤腰椎斜扳法等骨伤科常见病作为几个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并在日常诊疗中进行操作,学会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构建弘扬和发展中医骨伤学术思想的中医骨伤特色的临床带教体系十分必要,然而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努力与改进,我们仅從中医骨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带教这一小点希望能带来有益的探索,毕竟这是一个漫长、但有希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艾进伟. 骨科研究生向住院医师转化的教学探讨[J]. 中外医疗. 2009(14)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其中, 男65例, 女3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9岁~48岁, 平均年龄为 (31.04±4.27) 岁。其中, 急性软组织损伤28例, 慢性软组织损伤34例, 颈椎病16例, 关节炎15例, 坐骨神经痛3例, 肩周炎2例, 腱鞘炎2例。

1.2 方法

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 加减治疗。基本方:黄芪40 g, 川芎15 g, 半夏12 g, 红花10 g, 葛根30 g, 白芍20 g, 当归15 g, 桃仁10 g, 地龙15 g, 鹿衔草30 g。每日1剂, 水煎至450 m L分3次口服。每15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分析患者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4]

痊愈:患者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消失, 运动状态恢复到正常;显效:患者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运动功能有显著进步;有效:患者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运动功能有所进步;无效:患者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3 讨论

中医认为,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属“伤筋”范畴, 发病机制为经脉受损、气机不畅致, 颈椎病则是因为颈部劳损、肝肾亏虚所致[5]。不同的骨伤病证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已有资料显示, 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缺血状况, 还能够提高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的含量, 促进骨折部位愈合[6]。另外, 在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方面, 补阳还五汤可以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使得神经元和损伤的神经纤维得到修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补阳还五汤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腱鞘炎等骨伤疾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家欢.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膝骨性关节炎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6) :813-814.

[2]Zelle BA, Gruen GS, Mc Millen RL, et al.Primary Arthrodesis of the Tibiotalar Joint in Severely Comminuted High-Energy Pilon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Am, 2014, 96 (11) :e91.

[3]刘从清, 付开珍, 唐耀庭.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4) :456-457.

[4]Schmale GA, Mazor S, Mercer LD, et al.Lack of Benefit of Physical Therapy on Function Following Supracondylar Humeral Fractur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Bone Joint Surg Am, 2014, 96 (11) :944-950.

[5]罗润明, 李兵, 靳艳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14) :1783-1785.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8

1 对象及分组方法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本科中医专业在附属瑞康医院实习的学生120人, 其中男生64人, 女生56人, 年龄21~24岁, 随机将所有学生分为LBL组、SP组、PBL组, 每组40人。3组学生在性别、年龄、课时安排及前期接受的理论教学及临床教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均使用《中医骨伤科学》作为理论教材, 且3组实习生分别由3位经验丰富的骨伤科主治医师同时进行理论授课及临床教学, 临床带教所选病例在病史、体征、放射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等方面均相似。

2 教学方法

2.1 LBL组

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 同时结合临床病例带教。学生有疑问可以课后提问。

2.2 SP组

将所选病例患者经过特殊培训成“标准化病人”, 所有组内学生运用SP进行训练至少1次。SP在向问诊学生提供详细病史的同时, 对问诊行为监督并依据教学要求进行评估;待问诊及查体结束时, SP根据其自身病史特点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提出不足及错误之处。

2.3 PBL组

教师首先根据病例特点设置几个可预见的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 在学生进行病例问诊及查体前提前3天告知学生。随后组内40位学生自由组合成5~8人一组, 自行收集相关资料, 可通过查阅文献、教科书、及进行网络搜索等途径。期间也可提出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新的问题。然后在临床实习中各小组学生以病例特点为基础进行小组内自由讨论, 总结出教学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并派代表总结发言。最后带教老师将对各小组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及详细总结。同时系统复习该病例相关的概念理论及相关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

3 效果评价

将各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有效、以及学生对教学质量是否满意等作为对三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的优劣进行评价。理论考试及技能考试主要以各组学生出科时对中医骨伤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病例的临床问诊等相关技能的考核成绩为主。其中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各50分。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对不同模式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对各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从中发现其中差异。

4 统计学方法

所得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示,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分析, 显著性水平设为α=0.05。计数资料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设为α=0.0167。

5 结果

5.1 不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率差异

不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率差异见表1。

注:LBL组与SP组比较P<0.0167, LBL组与PBL组比较P<0.0167, SP组与PBL组比较P<0.0167。差异有统计意义。

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率的比较差异见表2。

注:LBL组与SP组比较P<0.0167, LBL组与PBL组比较P<0.0167, SP组与PBL组比较P<0.0167。差异有统计意义。

通过对各组学生的调查发现, 三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及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以SP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表现优于LBL组 (P<0.0167) 。PBL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表现最好。

5.2 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考核成绩见表3。

注:技能考核成绩比较LBL组与SP组比较P<0.05, LBL组与PBL组比较P<0.05, SP组与PBL组比较P<0.05。理论考试成绩比较LBL组与SP组比较P<0.05, LBL组与PBL组比较P<0.05, SP组与PBL组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意义。

从表3中对各个教学模式组的比较可知无论是技能考核还是理论考试方面, SP组均显著优于LBL组, P<0.05。PBL组也显著优于SP组 (P<0.05) 且在三组学生中总成绩最好。

6 讨论

一直以来我国施行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 (LBL) , 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 围绕教材将教科书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全班学生。其优点在于能够系统性的讲解相关理论。缺点在于学生是被动接受, 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 并未能学以致用, 且这种教学方法未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 简称SP) , 又称为病人指导者 (Patients instructor) , 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准确表达临床症状的正常人或患者。他们能同时记录、评估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并且向学生提共反馈意见。SP在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因此在现代的医学教育中影响重大[1]。大量实践也已证明, SP在医学生临床技能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3]。我国自1993 年始, 浙江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在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协会的资助下联合培养第一批“标准化病人”之后, SP便被用于医学临床教育[4]。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解决临床病人不足及增加学生接触病人的机会。并且提供客观公正、标准统一的教学和评估。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举止、职业态度及人际沟通很有利[5]。但是SP的人员有限, 培训要求高,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推广困难较大。SP因标准化及多角度评价等优点, 逐渐受到考核设计人员的青睐, 但SP的培养问题较为突出, 尤其是扮演SP的志愿者向来匮乏, 某些教学单位在采用低年资住院医生甚至医学生扮演SP[6]。同时, 临床疾病应当具备症状与体征一致的特点, 而应用在SP考核中的病例很难具备完整的临床体征, 在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中, 虽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并不能充分考察其发现阳性体征的能力。

1969 年, 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的方法引入医学教育领域, 创立了PBL教学模式, 实施导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小组教学方法[7]。PBL在实施过程中, 以合理的分组为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典型的材料为基础, 突出问题的示范性;以网络媒体作为载体, 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性;以良性竞争作为机制, 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以理论知识作为先导,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性5 个方面阐明了PBL方法运用[8]。PBL教学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具有全员性、系统性和交互性, 对培养学生个性和集体协作能力很有利[9]。由于PBL教学法的引进时间还不长, 各专业教学传统和方式也有不同, 教师们对PBL教学方法、教学实质的理解还参差不齐, 加上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PBL教学还只能作为某些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一个教学单元等等。因此, 目前PBL总体上还处于试验阶段。其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含多方面原因, 比如传统教育观念还根深蒂固;缺乏相关教材;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等方面。如何有效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 选择在合适的专业和学生中开展, 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PBL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具相当的优势, 但世上并不存在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教学方法。任何先进的教学法, 如果只是僵化地使用都会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我国实施PBL教学模式必须因地制宜, 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 探索合适自身应用模式, 为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方向。

因此, 有人将PBL结合SP教学模式应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临床技能训练课程,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丰富临床实践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改善医学教育滞后于临床需求有效的途径[10]。

笔者通过对实习生的教学发现, 大部分学生对SP和PBL教学方法兴趣较浓, 同时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满意率较高。因而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临床学习当中, 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提高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相应的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也充分体现出这两种教学方法优势。相比之下, LBL教学的学生未能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学习氛围不浓, 课堂沉闷, 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 如何将SP及PBL教学模式适当引入学校学生的现行的临床教学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两种教学模式与现行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够充分发辉各自优势, 有效的解决广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临床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 如何将LBL、SP、PBL三种教学模式有效、完美地结合起来, 让各位教师灵活运用于学校学生的教学培养当中, 有效提高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寻求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leland JA, Abe K, Rethans JJ.The use of simulated pati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AMEE Guide No 42[J].Med Teach, 2009, (31) :477-486.

[2]Hobma S, Ram P, Muijtjens A, et a1.Efective improvement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r J Gen Pract, 2006, (529) :580-586.

[3]Brown J.How clinic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ore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K[J].Med Educ, 2008, (3) :271-278.

[4]魏红蕾.标准化患者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3) :52-53.

[5]钟玉杰, 王敏, 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3) :259-261.

[6]袁克莉, 邹扬.内科标准化病人的选择及培训[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2) :1553-1554.

[7]Mcparland M, Noble L M, 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y[J].Med Educ, 2004, 38 (8) :859-867.

[8]郑新梅.PBL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11) :210-211.

[9]胡明冬, 徐剑铖.医学教育实施PBL教学法的优缺点[J].重庆医学, 2010, 39 (16) :2145-2146.

地震后流动医院创伤科救治体会 篇9

1 地震后创伤科治疗组组建

1.1 环境准备

地震发生后, 迅速疏散择期手术、康复期患者至指定地点, 做好相关交接工作。合理规划创伤科功能区, 门诊主要负责预检分诊工作及小换药、小清创, 并负责转送不同伤情的患者到各流动医院救治区。按照有限场地规划了换药区、手术区、急救区、普诊区和治疗区、感染区和非感染区, 并用醒目标识予以显示。清理场地, 妥善保管好医院仅存的医疗文件等有价值的物品, 并落实专人保管负责。

1.2 物资准备

1.2.1

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到位, 如呼吸兴奋剂、心脏兴奋剂、升压药、利尿剂、脱水剂、镇定剂、扩容剂、破伤风抗毒素等。氧气装置、监护仪、吸引装置、换药包、气管切开包、缝合包、减压包等。

1.2.2

一般物品准备, 常用抗生素、止血剂, 骨科常用药品及器材, 如导尿包、敷料包、平车轮椅、各型插线板、手术灯、骨牵引器、钢针、褥床垫、医疗护理文件书写各类表格等, 并根据专科医师的要求准备专科器材及耗材。

1.3 人员准备

1.3.1

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之人力资源使用预案, 调配全科医护人员紧急到岗, 并配合医院领导派出的骨创伤手外专家, 骨科专业护士各3名。

1.3.2

创伤专家及专业护士各搭配非专业医护人员各2名分为一、二、三组, 每组分管15~25张床位, 负责创伤患者的入院、治疗、手术、换药等常规工作, 并搭配3~5名志愿者分管送检工作。

1.3.3

总务、值班、午班、夜班等班次护士合理搭配, 保证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

1.4 工作流程安排

安排双班制, 根据具体工作及时制定各班岗位职责, 并根据工作量及强度安排一、二、三线值班人员表。轻度创伤患者在明确诊断并予以相应处理后转入普诊区或回家治疗, 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危急重创伤患者转入ICU或急救区。手术采用歇人不歇台的方案。1名后勤人员负责一线医护人员生活保障及患者救灾物资发放。

2 实施救治

2.1

现场救治, 地震后创伤科收治的患者主要以四肢骨折、挤压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居多。入院后给予初步伤情评估, 卫生处置, 擦挫伤者予以清创, 出血较重者予以止血包扎。

2.2

分诊处理后对明确诊断的多科伤情患者予以会诊及转诊, 保证诊断及时明确、治疗准确、护理措施及时有效。

2.3

创伤科大部分属于骨创伤患者, 清创、换药、切开减压、骨折切开内固定、石膏固定、骨牵引等手术居多, 截肢手术3例, 手术及治疗效果均满意。

2.4

入院患者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及必要的合血、配血、吸氧等处置。

3 讨论

3.1 流动医院领导及员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有利于提高整体救治能力

针对突发特大地震灾害, 流动医院创伤科在此次地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医院领导快速反应, 当机立断, 迅速决策组建创伤科, 充分预见了此次灾难医院面临的任务及挑战。科学合理地配置了床位、医护比例, 基本达到救治所需, 此次救治细化了创伤科各救治单元功能及规范, 突出了创伤救治特点, 为患者保存生命, 减轻残疾提供了有效措施, 并为在救治中实施高技术救治提供了平台。此次救治领导及员工快速的反应能力是衡量救治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3.2 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十分关键

由于灾情突发, 此次救治的特点在于非常规条件下, 医疗资源局限, 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悬殊较大, 情况复杂, 这就要求医疗救治要服从全局计划, 把握不同救治时段的重点及难点, 分清救治的轻重缓急, 合理分配和调遣人员及物资, 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安排, 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效果最大化。

3.3 制定多种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十分必要

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 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决策系统, 设定预警机制, 按照灾害类别和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针对不同的损害程度和灾害类型而设立, 包括人员组成、药品和器材的配备、生活保障物资的准备等, 并具有多种规格和强度的组合。预案应全面科学, 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及很强的实用性, 并要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补充[1]。

3.4 平时常抓不懈, 训练有素是完成救治的重要保证

人员的技能培训是救治行动展开的强有力技术保障, 如何由一名外科医师、护士迅速转变为创伤急救外科医师、护士是平时训练的重要内容, 必须按照“全科化”外科医师、护士进行培训。如何适应重大灾害的外科救治也是训练的重要一项, 应定期组织贴近实战的演习培训及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应急医学常识培训等。总之,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力争做到医护人员“一专多能”。保持优良工作状态, 在思想上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物资和器材的准备、使用也需列入培训内容。

3.5 人员设备的合理配置, 后勤服务基本保障

此次创伤科救治组人员配置合理, 特别专科医师及专家在救治行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基础物资、人员配置到位, 为成功完成此次救治提供了牢固的技术物资保证。

为应对突发重大灾情, 必须建立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动预案及建立救治药品、器材的战备库制度。有了合理的预案及相应的药品、器材储备, 才能做到快速反应, 积极救治。

救治人员的职业素质、工作经验也是决定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执行落实救治方案决定时, 应责任落实、重点突出, 并落实物资保管制度, 严防丢失、浪费。

参考文献

中医医院骨伤科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 实验组男21例, 女19例, 年龄39~70岁, 平均年龄 (56±0.8) 岁, 病程1.1~5.9周, 平均病程 (3.2±1.1) 周;对照组男27例, 女13例, 年龄38~67岁, 平均年龄 (45±1.3) 岁, 病程1.2~5.8周, 平均病程 (3.4±1.6) 周。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卧床休息, 并适当提升患肢高度, 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止痛等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情况, 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5mL, 每天1次, 连续5天为1个疗程[3]。

1.2.2 实验组

采用中医治疗。中药汤剂: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情况, 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方药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柴胡、牛膝、枳壳、甘草等药材组成;上肢伤者, 加桂枝、羌活等;下肢伤者, 加木瓜、独活等。水煎服, 每天1剂, 分早晚服用, 连续10天为1个疗程。中药烫熨, 其组成为:千斤拔、桂枝、当归、羌活、威灵仙、三菱、莪术、牛膝、王不留行、木香。在烫熨基础上配合揉、捏、按摩等推拿方式治疗。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相关标准评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 且3天内肿胀消除;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 且6天内肿胀消除;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明显变化, 或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 (显效+好转)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实验组置信区间为 (0.119, 0.5201) , 对照组置信区间为 (0.3384, 0.9432) ;R实验组=0.3092, R对照组=0.9309, U=4.993>U0.01/2, 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伤为临床常见疾病, 发病率较高, 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其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骨伤手术后期患者易发生肢体肿胀等并发症, 其原因可能是骨伤后夹板或石膏托长时间包压肢体, 加上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 肢体缺乏活动, 造成血液运行阻滞等, 从而产生肿胀[5]。目前, 临床对于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长期疗效欠佳, 预后较差。近年来,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应用广泛, 并取得显著的效果[6]。

本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 (P<0.05) , 与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血府逐瘀汤加味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由千斤拔、桂枝、当归、羌活、威灵仙、三菱、莪术、牛膝、王不留行、木香等药物组成, 可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借助烫熨热力, 使药物直达病灶, 促进血液循环, 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 中医按摩推拿治疗可放松患者机体, 促进血液循环。三种方案联合治疗可改善骨伤后期患者肢体肿胀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8]。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疾病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费宝国.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102例[J].陕西中医, 2013, 34 (7) :843.

[2]孙振军.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消肿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3 (5) :103.

[3]魏伟峰.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3) :37-38.

[4]费宝国.血府逐痕汤合防己黄民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102例[J].陕西中医2013, 34 (7) :843.

[5]杜星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12) :104-105.

[6]章友财.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患者后期肢体肿胀20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24) :50-51.

[7]孙振军.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消肿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3 (5) :103.

骨伤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骨伤科;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orthopedic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source object in bone fractur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2015.1~2016.1 were 14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70)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70)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qualified rate was 80.0%, low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7%;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depression was 60.0%,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38.6%, the difference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orthopedics application effect and good, worth promotion.

Keywords: Orthopedic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01-01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交通事业与高空作业的发展,由此也增加了类型多样的应急因素如交通意外、高空坠落等导致的骨折骨伤现象。加之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人体质差,骨质疏松,摔伤后极易骨伤,为此临床骨伤科患者越来越多,对人们健康存在严重威胁,临床已将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大幅度提升医疗开支,损耗医疗资源,还加重家庭社会负担。对骨伤科患者不仅要有效治疗,还需注重护理,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损耗。临床护理路径(CNP)为新型护理模式,即医院人员组建成路径小组,检测、医治、护理及康复某种疾病,并据此制定诊疗计划,工作程序与时间要求严格且准确,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1]。为细致探讨CNP在骨伤科应用的效果,现将患者14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伤科2015.1~2016.1收治的骨伤患者14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70例中41例为男性,29例为女性;年龄为19~62岁,平均(38.4±5.1)岁;骨伤原因:39例为交通事故,25例为摔跌伤,6例为其他。观察组70例中4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为18~60岁,平均(37.2±4.5)岁;骨伤原因:41例为交通事故,24例为摔跌伤,5例为其他。两组在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营造优良住院环境等。观察组采用CNP模式,具体如下:

1.2.1 路径制定 组织骨伤科临床经验丰富且职称在中级及其以上的护士,对其进行骨伤科专科培训。使小组成员明白CNP涉及多个部门与多个学科,需共同合作才能顺利实施。邀请护理管理专家来本科室授课,解答护士存在疑虑;主管医师基于循证护理构建标准护理流程,确保其适用于各种骨伤疾病。而后成员基于以往护理问题的分析与总结,结合护理经验将路径及指导书制定出来,且依据不同阶段设计具体护理措施。将简单路径表格式设计出来,逐条实施护理内容,完成后让护士打钩。指导书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护理手段,将日程计划表制定出来,详细描述说明检查项目、医护措施与要求、出院指标等。

1.2.2 护理内容 ①入院时主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将骨伤科健康教育表制定出来。②入院后1d护士充分沟通交流于患者家属,对病区环境予以介绍,指导饮食,使其了解饮食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③入院后2d护士需对患者认知能力予以准确评估,且结合临床表现与病情采取合适的护理对策,同时使患者了解专科护理的目的、原理及主要方法。④入院后3d在患者病历中夹好护理路径表,护士反复教育与评估,讲解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风险,与饮食疗法配合开展。⑤出院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方法,鼓励出院后坚持运动,叮嘱定期复诊,遵医嘱合理用药。

1.3 观察指标[2]

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内容为专科饮食疗法、护理措施理解情况及实施状况,满分为100分,合格为评分不低于60分,反之为不合格。同时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心理状况,若评分不低于50分判定为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20.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见表1。

3 讨论

临床大量研究证实骨伤科诱因多为应激性事件,患者心理接受度低,且不了解疾病治疗方案与预后状况,故而多表现出抵抗心理[3]。护理时若发现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如抑郁或焦虑等需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以稳定患者情绪,防止心理应激导致不良后果。临床护理路径为基于整体护理发展而来,同时入院指导、接诊检查与诊断、医护操作、活动与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情况将诊疗计划制定出来,且确保护理工作具备规律性,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开展,完成后打钩,若未打钩需标注原因,而后细致分析与总结,便于后期调整护理计划内容[4],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使患者掌握更多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在医护操作中更加主动与配合,改善身心状态,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同时还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故而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炬平.骨伤科专科护理路径的制定与临床应用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8):92-93.

[2]付朝霞,陆玲,邹红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胫腓骨骨折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34-136, 143.

[3]孙亚超,闫力.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1962-1964.

中医骨伤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探讨 篇12

1 重视第一次课, 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药理学的重要性

由于药理学对于中医骨伤专业来说作为考查课讲授, 课时相对其他医学专业要少, 再加上没有中药这两个字, 很多学生认为跟他们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甚至一点关系都没有, 考查课甚至等同于选修课, 因此很不重视。其实在当今社会, 我国很多中医医院里面不仅开设有中药房, 同时也开设有西药房, 可见西药在中医院里面还是不可缺少的。作为未来的中医骨伤医生, 如果遇到病人因骨伤继发感染, 为了尽快控制病情, 肯定会首选西药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再比如,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 将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 这时如何选用降糖药物就是对一个中医骨伤医生的考验。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骨伤医生, 具备一定的西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有学好药理学, 才能更好的为本专业服务, 为病人服务。所以不能因为它是一门考查课, 或是因为它没有中药两个字就忽视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 当学生有学好药理学的想法以及对这这门课程有强烈的求知欲的时候, 才能期望教学质量能够提高。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也不例外。所以第一次课非常重要。

2 问题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侧重点教学, 再采取问题式教学法 (Probilem-based learing, PBL) [2]和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3]相结合, 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让学生参与其中。

问题式教学法 (Probilem-based learing, PBL) 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则主要是通过某些典型案例, 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由于中医骨伤专业学生以后接触比较多的会是骨伤患者, 我们就根据骨伤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疾病进行教学。比如, 严重骨伤患者可能因为大出血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因此讲解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药物的抗休克机理, 还有血容量扩充药物右旋糖酐的应用。同样, 骨伤患者也可能出现应激性高血压, 因此在讲解抗高血压药物时候就要注意降压药物的选用。

对于问题式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根据各个章节的重点药物以及相关的临床知识为背景进行“设问”。比如讲授氯丙嗪的不良反应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时, 提出“为什么氯丙嗪药物过量或中毒所导致的低血压不可以使用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的问题, 以此引发学生进行探讨。首先由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回答, 然后再由教师进一步的深入讲授,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对于案例教学法, 以临床病例为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穿插进行。比如讲授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某男, 2 5岁, 患者30 min前口服乐果20 ml而入院治疗。体检:患者呈嗜睡状, 大汗淋漓, 全身皮肤湿冷, 呕吐数次, 体温, 脉搏呼吸及血压基本正常。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请问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又比如讲授青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时候, 也可以举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某男, 5岁, 因扁桃体肿大就诊, 医生诊断为扁桃体发炎, 开具青霉素进行治疗。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 便肌内注射青霉素, 5 min后患者颜面苍白, 四肢抽搐, 口角流涎。诊断为过敏性休克。请问怎么样预防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该怎么抢救。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各抒己见, 教师对其进行指引, 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指明学生的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结合临床案例教学,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学以致用, 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既往所学的知识, 如上例就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因此, 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可以一举多得, 事半功倍,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有质的飞跃。

3 做好课前复习, 课后小结, 加深学生的理解

每次上课的时候, 我们都会花上几分钟先对上一次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以问答的方式, 让学生回忆上一次课的重点内容以及如何运用, 加深强化学生的记忆。其次, 在每一次课结束之前, 总结归纳本次课程所学重点, 让学生对这一次课有个方向指引, 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4 结语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讨。医学生课程本身就多, 书本也比较厚, 所以我们更需要努力, 让不同专业的医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

摘要: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加强医学生的药理学专业知识的培养, 对药理学学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在中医骨伤专业中药理学教学过程存在许多问题, 该文针对药理学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探讨, 藉此提高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药理学,中医骨伤专业,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 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Korin T, Thode JB, Kakar S, et al.Caffeinating the PBL Return Session:Curriculum Innovations to Engage Students at Two Medical Schools[J].Acad Med, 2014, 89 (11) :1452-1457.

上一篇:经典阅读课程下一篇:犯罪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