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2024-08-03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精选12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1

社会力量设奖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国家奖、省部级奖的有益补充。它对于引导和推进专项奖励的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发展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对于成果完成单位申报国家及部委级奖已不是唯一的内容, 随着社会力量设奖数量不断攀升, 成果管理也不可避免地面对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 对于同属社会力量设奖不同获奖项目, 如何正确对待?围绕这一议题并延伸开来, 本文拟对社会力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社会力量设奖初衷与功能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政府奖为主要的奖励形式。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 科技投入的逐步增加, 涌现出的大量的创造性成就还需要更多的奖励来支撑。而政府奖总数不可能奖励到所有的产业。因此为提高国家科技奖励的质量, 遏制省部级奖励的过多过滥问题,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时, 取消了绝大部分部级科技奖励, 在《条例》中提出了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实行登记制度的要求。同年12月26日, 科学技术部令第3号发布, 《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正式出台, 标志着国家对社会力量设奖的规范化管理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社会力量设奖工作成绩斐然。截止2011年1月国家奖励办公室公布的经审定准予办理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项共221项, 其中正常开展奖励活动的共208个奖项, 按规定已注销奖项的13个。[1]

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时代背景的推动下, 国内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 促使全社会对科学技术更加重视, 因而有限的国家、部委奖已无法全面、多角度反映科技发展的现状。社会力量设奖是科技进步的表现形式, 更能体现本地部门特色和需求, 也是推荐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基础。这既是国家科技政策发展的趋势, 也是完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需要, 说明国家的奖励制度建设已日趋规范化。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 我国的社会力量奖项在数量上仍将继续增长。

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覆盖面广, 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作用明显, 体现了直接激励科技人才的特点, 成为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通过基金方式和企业捐赠等渠道筹集奖励经费, 也保证了公益性科技奖励可持续发展。

另外, 与其他科技奖励相似的是, 社会力量设奖就其功能而言, 不仅在于充分发挥和不断强化科技的社会功能, 促进科技的双重价值的实现, 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科技实力、学术地位, 同时它还应具有如下功能:1、社会力量设奖影响范围广, 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2、社会力量设奖可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 促进科技整体实力的发展。3、通过社会力量设奖的激励作用也将促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对于获得奖励的完成单位还是对于获奖的成果完成人而言, 科技奖励都是对其所从事的科技工作的价值和科学能力、水平的认可, 也是对科技成果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承认。

二、社会力量设奖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社会力量设奖已经成为国家奖、省部级奖的有益补充。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社会力量设奖运行的几年中, 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值得所有关注科技奖励工作的人士深入思考。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尽管社会力量设奖单位在工作上加强了管理工作力度, 但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部分社会力量设奖单位依法评奖、办奖的意识薄弱, 缺乏具体、有效、完善的政策支持, 奖项发展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不足, 奖项的申报机制、评审体制、宣传体系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奖项自身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奖项管理的人力资源匮乏, 部分奖项甚至没有相对固定的负责人员, 缺乏固定时间的投入, 奖励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在接受社会监督和对设奖单位监管力度不够, 擅自设奖和改变奖项范围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奖项在科技评审活动中, 不严格按照所登记的奖励范围开展活动, 所奖励的对象和范围超出了在登记时所设定的行业领域。同时不依法进行登记、备案的现象依然存在。除了已登记备案的奖项外, 更有甚者在未进行登记的情况下进行运作, 并在媒体广为宣传。

三是社会力量设奖在组织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虚假宣传等情况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申报奖励时以“评审费”、“推荐费”、“材料费”等名义进行收费, 在获奖后以赞助的名义向获奖者变相收费, 明显违反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此外有的奖项在向社会宣传的过程中, 擅自篡改了其奖项性质, 或更改其已经登记、备案的奖项名称。造成获奖级别模糊, 从而误导公众, 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3]笔者就曾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遇到带有“中国、中华”字样的奖项在获奖后不仅无法辨别, 而有关上级部门也无法明确奖励的级别, 从而错误地把其当做国家奖或者省部级奖进行评判的实例。面对此类现象, 单纯通过完成单位提高自身的辨别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完成单位在报奖通知发布后, 不可能逐一向科技部等相关管理部门去核实各自设奖主体的“身份”, 只能根据各种奖项的宣传对其进行甄别。[3]

三、加强对社会力量设奖的监督管理, 及时优胜劣汰, 将社会力量设奖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通过对社会力量设奖实行登记、备案等管理工作, 社会力量设奖正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力量设奖还存在不少问题, 引起社会关注。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推进, 客观上必将对我国社会力量设奖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设奖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优胜劣汰, 在设奖之初严格准入制度, 同时加强监管, 对不能切实起到有效奖励、促进作用的, 也要设立撤销制度, 保证社会力量设奖的初衷, 以防盲目报奖, 遍地开花。建议管理部门通过网络、杂志、期刊等多种形式, 及时发布对社会力量设奖的管理信息。管理规范的奖项要多宣传。不符合管理办法的奖项应及时通报批评, 严重者应予以惩罚。另外社会力量设奖已依法实行了登记制度, 均可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及科技部查询, 因此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对缩减后的国家奖、省部级奖及时公布设奖名单, 以免与带有“中国”、“中华”字样的社会力量设奖混淆。

四、引导社会对奖项进行正确认识, 奖励不应该成为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指标

我们既要看到科技奖励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的同时, 也要警惕科技奖励利益链造成“走后门”、“搭顺风车”等不正常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获奖已不仅仅是一种荣誉, 由此而带来的物质利益成为很多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获奖完成人不仅可以得到奖金这一“物质”奖励, 而且在职称评定以及晋升中, 还能屡屡受益。一部分科研人员不是把精力花在如何组织材料, 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上而是过多的放在了拉关系上。面对这种浮躁情绪, 管理部门应该引导社会对奖项进行正确认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成单位要解决好由于科技奖励产生的待遇问题, 不把奖励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指标, 从根本上杜绝科技奖励中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现象, 培养科研人员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总之, 随着国家对科技的大力投入, “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 医药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作为完成单位我们一定会认真梳理、积极择优推荐各种科技奖励, 向社会各界展示科研优秀成果。同时我们也相信, 通过国家对社会力量设奖的积极引导规范管理, 社会力量设奖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准予设立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公告.http://www.nosta.gov.cn/web/detail.aspx?menuID=34&contentID=266 (2011-02)

[2]谭春辉, 文庭孝.我国科技奖励工作和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 26卷9期:4~7

[3]陈传宏.加强管理, 规范运作保证社会力量设奖健康有序地发展.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7期:9~13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2

当今社会企业无处不在,对社会的发展和你我的生活都具有超凡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企业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企业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如果只强调这一部分的片面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其他细胞,社会这一理想蓝图将不会完美,而我们片面强调的这一部分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还应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社会反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精神或价值观。

概念的明确是研究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和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二十世纪初的欧美地区受自由放任经济思潮的影响下,企业声嘶力竭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后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简而言之,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要营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企业要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社区的义务。此外,《中国青年报》曾有调查显示,公众眼里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给予员工较好的福利和薪(73.5%)不侵犯消费者权益(73.8%)、致力于生产环保型产品服务(63.7%)、严格遵守商业道德规则(73.3%)、不凭借垄断地位获取暴利(67.5%)、参加捐款捐赠等慈善活动(48.7%)。

然而,现实很骨感,很多企业包括行业翘楚选择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甘当社会责任的旁观者。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分别从国企、民企和外企的百强中选取研究对象。在三百个对象中,平均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只有19.7分。我国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低得可怜。没有积极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公司占了78%。这些企业中,很多母公司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这或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企业只追求短期的利润,漠视社会责任的行为已经产生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首先,企业在疯狂的追求利润的过程中直接损害了员工尤其是工人福利。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得到的薪酬却少得可怜;其次,在利润的驱使之下,大量假冒伪劣产品、豆腐渣工程、有毒有害食品层出不穷,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却要为此买单。让人耳熟能详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即是例证。第三,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企业完全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肆意地排放各种废水、废弃、废物严重的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第四,不少企业凭借垄断地位不断谋取暴利,这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甚至于出现了两级分化。可见,企业以牺牲社会利益,片面追求利润增长的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也将导致企业的毁灭。

相反,企业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强调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社会反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才是企业生存的王道、企业的未来。一个长期善待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无形资产,这就为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金字招牌。荷兰王国驻华大使威勒姆·范·伊表示:“企业社会责任一个双赢战略,因其既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获取利润,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它与公司的将来、社会的将来以及孩子的未来都息息相关。”此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义务。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 的受益者,也理应成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重塑企业的社会责任势在必行,企业应当把社会责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应关注、了解并严格遵守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人权利等方面的规定;第二,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社会反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精神或价值观;第三,制定非财务绩效指标;第四,企业应反哺社会,绝尽全力做好慈善事业,保护环境,改善污染,造福子孙后代;第五,各政府部门也应就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共识;最后,工业企业和行业协会定期编制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形成公开透明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媒体也应发挥监督作用,消费者和员工也

应形成权利意识,自觉抵制企业片面追逐利润的行为,从而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教学实践中的再思考 篇3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系统,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由于多年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固定的格式,所以如何教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实际上,大多数外语学习者还是不能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虽然学了多年的外语但没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这些年来,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教什么的问题,但是到底什么该教,始终存在着争议,是否教语法?是否教语音?常用词汇到底有多少?是否教文化方面的内容?是否教语言的各种变体?是教英英还是教美英?学不学俚语?强调口头语还是书面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就此,我从三个方面讨论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与教学层次相关。教什么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问题,青少年的语言习惯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差别。一是教学重点,二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的连续体通常分为:低级层次、中级层次和高级层次。在我国则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四个层次。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果,目前在一些中、小学展开了“一条龙”的教学实验,到目前尚没有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仍在苦苦探索之中,原因就是我们过去对在不同教学阶段教什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小学开设英语达到什么标准,仍没有确定下来,小学的基础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小学英语学得不准确,会对初中英语教学形成更大的压力。

现在,我国开始从说英语的国家引进原版教材,并邀请说母语的英语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这无疑对改变中国的英语教学是有益的,但也仍然存在问题,没有对教什么、不教什么给予充分的肯定,让英语教师只能任意发挥。

我们认为,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层次上,必须根据语言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及描写认真、有序地安排,以保证不同阶段的连续性。学习一门外语,一个学习者需要接受三种理解性输入:结构输入、语义输入和语用输入。这三种输入基本上分别与教学的不同层次平行,我们可以此为根据确定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

教什么与教师的角色有关。如果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什么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保证?从理论上讲,教什么必须通过课标加以规定,因为课标是“教学目标的制定”,然而课标只能对教学实践起客观控制的作用,具体教什么必须通过教材来体现。因此,一般认为以课标为基础编写的教材可以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什么。不过,如果语言教学被看作一种语用活动,学习者和教材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空白。这是由课堂语境创造的,具有无限空间的空白。在这样的语境中课堂教学就是一种语言事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实际说话人的角色,学生是实际的听众,教材则成为谈话的内容或话题的资源。也可以说,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创造了相互作用的语言环境。这样,敬师对教材的使用就有更多的选择自由,教师可选择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选择教材以外的内容,甚至教师的讲授可超出教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可填充教材和学生之间存在的空白,随着外语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已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或协调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不但涉及怎样教,更涉及教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怎么教是由懂得教什么的教师决定的。任何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可证实,学生对学习的期待是教他们什么,而不是怎么教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外语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担当起当今外语教学的重任。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教什么。既然教什么与教师如何在不同的教学层次从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作出选择关系,那么接着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决定教什么?而教师教什么取决于他在教学实践中所持有的语言观,下面就从语用学的观点来看教什么的问题。

语用学的观点直接会引起我们注意把教什么同语言的使用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把语言看作发生在自然环境下的语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传统上非语境化的单位的描写,如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的描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启迪甚少,这也是为什么基于这种描写的中国外语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原因。因此,中国外语教学应做到:

(一)既教书面语篇也教口语语篇。口语语篇用于交际,书面书篇用于传道,为了培养交际能力,两种语篇都要教。

(二)教语用语法或语篇语法。外语教学中语法是必要教的,但决不能在非语境化的情景中教语法,在语篇中教语法就是要强调语法的使用以及实现语言各种能的方式,理解语法和语用的关系。

(三)教语篇结构或话语结构。语篇随具体场景的不而表现为组织的方式不同,但信息是如何组织的,意是如何表达的,在自然发生的场景下,使用哪些手段实现哪些具体功能,这些问题在语言教学中必须给予回答。

(四)教语言体现的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学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当把语言看作语篇的时候,母语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会在意义的建构中反映出来,陈述事件的方式、交谈的礼貌方式等都表现出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如英语中的条件从句在汉语中是罕见的,基于此,这类知识必须教,靠学生自省是因难的。

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再思考 篇4

一、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内容和局限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存在,是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行为而产生的成本费用中由社会承担的部分。

无论是对社会责任成本研究较为成熟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都经历了在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责任问题的时期。例如,美国早期为推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几乎把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奉为经济行为的唯一准则,却埋下了污染生态环境、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雇员安全的种种隐患,进而催生了社会责任成本的理论与实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完善,总体呈现出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扩大化、内容细分化的趋势。鉴于处于特定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界定其所负社会责任成本的困难性,目前,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二是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三是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四是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由于社会责任产生于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存在,是企业由于自我谋利行为且未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造成的,而要求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放弃自身利益,似乎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是理性的,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效率和效益的,“逐利”是企业的天性。这种局限性的存在决定了企业考虑投入产出及成本效益将远远多于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公众的现实或未来福利,从而论证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是不够的,往往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突破了旧有的范式,经历着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视角向协同视角的转化与扩大过程,围绕着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相继出现了股东利益至上论、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层次责任理论、慈善投资理论等理论之争。

以股东利益至上论为典型代表,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将会严重影响其主要经济职能的履行,进而影响企业及社会的发展。但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的做法,在自然与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却遭受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倡导者的批判和打击。取而代之的则是以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层次责任理论、慈善投资理论等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企业应承担扩大的社会责任。

尤其是在当下,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状况逐步恶化、企业与公众面临着诚信和道德危机的考验。过去的几年,自然灾害的频繁暴发与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息息相关;假冒伪劣产品的屡禁不止、企业用工违规操作、企业环境治理未达标等事件,再次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缺乏规范性,更加昭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紧迫性。因为,它已经不仅仅关系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利益,更是和我们的子子孙孙休戚相关。

三、构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运行机制

企业往往由于短期利益而对诸如污染治理、生产安全、人力资源培训等只会在短期内使企业总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大幅度下降的社会责任问题持漠视态度,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自主性。需要政府强行规制,通过立法等强制性手段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硬性约束,减少企业“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但由于政府俘获及其职能行为偏好的存在,导致政府在规制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寻租、创租、抽租的潜在倾向,需要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这就是非政府组织。从而形成政府规制、民间组织监督、企业自愿自律的良性运行机制。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社会责任实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充分暴露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主性不高,大多数中小企业迫于经济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难以承担过高的社会责任成本。而政府层面上,对社会责任的规制较集中于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方面,整体上尚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则,进而也给非政府组织发挥监督作用造成严重的障碍。另一方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仍处于绝对的优势,发挥监督作用的非政府组织严重缺位。这种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的机制大大阻碍了社会责任实践进程。为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采取措施进一步理顺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良性运行机制。

首先,政府应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使其真正成为社会责任的立法者和执法者。结合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ED)(1971)提出的“三个同心责任圈”等理论,强调企业经济责任处于核心,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依次减弱,而政府规制的力度也以此为序,形成立法全面完善且有所侧重的立法体系。同时,鉴于目前屡禁不止的虚假广告、伪劣产品、生态污染、煤矿塌陷等严重事件,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执法环节上的不一致,避免更多的规制流于形式。

其次,强化社会监督,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并以立法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约束。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防止其被政府抑或是企业俘获,真正能够站在社会的立场看问题,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适度性

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认识到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责任,但也不能一味地扩大企业社会责任,而将企业置于危险境地。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要合理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度的问题。

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保护申请给我们一定的启示。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认为,导致通用破产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经济的深度衰退,而是美国汽车的成本太高但质量并不是最好。文章指出,导致通用汽车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公司员工的福利和医疗保健等成本居高不下,人员过多和效率不高也是其中原因。再如,目前,我国代工企业的艰难境地,绝大多数源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而这恰恰是我国代工企业兴旺的关键。包括一些知名的合资、独资企业也因为人力资源压力而将资本转移至其他低成本国家。事实上,这些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待到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资本密集型时期时,其也会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但在目前,相当部分地区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现状,它们的退出则会给地区就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急剧的动荡。对此,政府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和企业家就各地的具体社会责任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同时考虑不同行业可能产生的不同社会责任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社会责任管理范围和职责,给企业以有益的指导。

(二)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积极引入第三方认证体系,实现社会责任实施标准化。有效降低政府寻租行为,使其更好地致力于立法和执法职能,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进而大大降低企业、政府、社会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出口的增多,迫于国外大买家的影响,逐步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认证观念和体系的发展。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据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资料显示,目前以国有上市公司为例,90家企业中只有7家接受了认证。而民营企业创富榜最后上榜的100家企业中,也只有8家接受了第三方认证。另外,随着国外众多检测机构涌入中国,以及国内相关检验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使得认证标准五花八门,缺乏规范性和适用性。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标准(如SA8000),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精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兼顾标准的适用性、规范性和协商性,尽快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评估认证体系。

(三)积极引导

尽管企业出于趋利的本性,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愿性不强,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灵活的税收、贷款政策等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社会舆论媒介等促使企业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竞争力。凉茶“王老吉”成立初期只是一个华南区域性品牌,发展十分缓慢。而在2008年5月18日晚央视举办的“爱的奉献一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其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共筹资15亿元)赢得了消费者的极大认同,让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商广东加多宝集团一夜成名。企业的销售业绩也在一夜之间急剧上升,很多以前不喝王老吉的顾客也纷纷抢购,甚至一度产品脱销,可见社会舆论的力量之大。此后,这种舆论效应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募捐中发挥地更是淋漓尽致。

关于学生评教的再思考 篇5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 ,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管理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深化 ,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 ,尤其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实施 ,学生评教旨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和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因此 ,学生评教已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高度重视或采用。1 学生评教的教学功能

(1)学生评教是学校的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教学评价的真实性 ,完善教学督导机制。学生评价教师 ,是当前素质教育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体现 ,也是学校管理方法的一种进步。实施学生评教 ,给了学生说话的权利、袒露心声的机会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 ,反映自己的要求愿望 ,实现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效应。教学效果好不好 ,专家、、领导 教师有各自的评估角度 ,学生则有学生的立场 ,其心中自有一杆秤 ,可以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感受最深 ,最有发言权。学生和教师朝夕相处 ,耳濡目染 ,最了解教师。他们对教师的事业心、职业道德、学识、能力、语言、板书、举手投足都十分熟悉。而教书育人又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浩繁的系统工程 ,师生需密切配合 ,互相激励才能完成 ,绝不是教师一两节“漂亮”的讲课所能奏效的。传统的专家评估、教师自评等评价方式 ,势必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而学生评教的意见更真实、更贴切、更中肯。另外 ,学生较少保守思想 ,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不文过饰非 ,不敷粉贴金 ,因此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教师教 学的整体风貌。

(2)学生评教是反映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以利于诊断教学问题 ,提供反馈信息 ,调控教学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教师的授课表达流畅程度

和逻辑严密程度 ,就能够感觉出教师教学态度如何 ,是不是认真钻研教材、备了课;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 ,也能够感觉出教师是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学生从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认真程度上 ,还能够感觉出教师是不是对工作敷衍了事等等 ,这些是其他评价方法不可替代的。常言道 “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这是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要求。每位教师是否真正以此律己 ,学生评教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只有爱护、、尊重 理解学生 ,学生才感到教师可敬可爱 ,才能铭记教师的教诲 ,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才收到良好效果。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会深受学生喜欢 ,学生对其评价就高。反之 ,对学生冷嘲热讽的教师 ,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日久远之 ,对其评价就一般化。

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 ,不在于自己的自诩 ,学生(尤其是相对成熟的高中学生)最有发言权 ,是最好的评判者。学生评价材料显示 :教师授课时 ,如果其语言流畅、逻辑严密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 ,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够得到恰当掌握 ,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培养 ,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学生的评教结果一般都能够反映这位教师较高的授课水平。反之 ,如果这位教师上课语无伦次 ,说话漏洞百出 ,大部分学生都听不懂 ,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得不到发展 ,那么可以断言 ,这位教师是教学上的失败者 ,学生对其评价一般。而教与学又是一种双向双边活动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教师在授课时 ,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做到课堂“活” “不乱”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配合 ,教师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学过程把教与学对立起来 ,只管教师的教法 ,而无视学生的学法 ,不管教师授课水平多高 ,学生不积极配合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前者教法灵活 ,受到学生好评;后者教法守旧、枯燥 ,学生评价一般。可见 ,学生评教 ,有利于增强每个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所必备的责任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但是 ,有些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完成教学任务 ,局限于教案 ,他们只满足于上课、下课 ,在教材、、教参 练习上打转 ,只要按大纲规定完成了教学任务 ,也就了尽职 ,至于学生学得如何 ,与教师无关。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 ,同样的教课 ,有的学生学得好 ,有的学生学得不好 ,只要有好学生就说明我教得没问题 ,那种“差”学生只能怪他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种做法、想法都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教师要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 ,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成绩 ,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评教 ,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 ,了解学生的愿望和学习困难的原因 ,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改进教学措施 ,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学生评教的结果 ,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 ,帮助教师及时获得有关教学过程各个方面的详细情况 ,教师如能听学生的意见 ,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采纳积极的建议 ,就能更好地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 ,从而左右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也要受到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约。此外 ,学生评教有利于改变“教师教 ,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 ,推动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提醒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尊重关心、爱护学生 ,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生评教能激发教师的授课潜能 ,鼓励他们时刻不忘倾听学生的呼声和意见 ,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并以高昂的精神 ,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提高教育质量。如田阳高中的学生评教工作 ,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课题材料 ,增添了活力。不少教师纷纷走到学生中去 ,主动了解学生所提的教学意见 ,正视自己的不足 ,在备、讲、、批 辅等环节上下功夫 ,从职业道德到业务素质诸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赢得了学生的好评。

(3)学生评教进一步增加了评教工作的透明度 ,有利于教师脱颖而出 ,便于学校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出正确的决策。

学生评教活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学校主管领导的指导下 ,对教师的教学情况逐一进行评价 ,整个过程没有科任教师参与 ,学生在轻松、、自愿 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评价较为客观 ,学校可以从中获得科任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 ,便于学校宏观掌握教师教学与管理、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教学班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等各方面信息情况 ,并作为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以便充分肯定教师做出的成绩 ,大力表彰先进典型 ,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并能及时纠正教师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优化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这样 ,学生评教师的工作就真正纳入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之中 ,就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学生评教的缺憾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大多是客观、公正的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学生评教 ,受其年龄特征、思想水平、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制约 ,很难解决其身心发展的不够健全而又要客观地给教师打分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结果势必可能影响到评教的公正、、公平民主和客观性。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其知识水平的不同 ,对教师评价的内容理解程度、角度各不相同。大学生对教师评价 ,在公正性和客观性上尚且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小学生和中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毛病更多 ,部分学生在评价时 ,往往是看教师的表面现象 ,而对教师讲课内容的讲解、重点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很难作出判断。因此 ,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部分学生会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 ,部分学生“评教”主要还是看教师是否严厉等表面现象 ,很难就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而不少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是以自己这门学科的成绩如何 ,若成绩较好 ,就给教师打高分 ,反之 ,就给低分 ,而很少反思自己的学习是否得法 ,是否刻苦。这样打出来的分 ,可信度可想而知。此外 ,学生评教还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每一个学生对各门科目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 :有的喜欢语文 ,有的喜欢数学 ,有的喜欢英语 „„或者是科目中的几科。受到兴趣、爱好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出现偏差 :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教师评价较好 ,对不感兴趣的科目教师评价较低。

(2)学生评教的方式 ,很难解决某些学生在“评教”中可能出现的“报复”心理。

部分学生在评教时 ,往往是掺入了许多个人的情感因素 ,很难做到公正、。众所周知 ,不是所有教公平师的做法都能够适合所有学生的心意 ,某些学生会因此存在“报复”教师的心理 ,比如 :有的学生因为违反学校纪律 ,被教师严厉批评过 ,可能视教师对他的教育是“与他过不去”;有的学生因为成天被教师催着交作业而心情不畅等等。由于他们的心理感悟不高 ,认为教师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心里有怨气 ,借此机会给教师一个“报复”,会串联部分学生在评教中做手脚 ,从而导致评教结果偏离了真实情况 ,对教师作出不切合实际的评价。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 ,由于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 ,甚至有时会和学生有些抵触 ,会使学生耿耿于怀 ,在测评时给教师打的分数比较低。例如 ,有些教师为了真实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考前没有应学生的要求划定考试的范围 ,结果在学生评教中得了最低分。这充分说明了在学生评教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3)学生评教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矛盾 ,从而引起某些教师的心里不平衡 ,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对自己评教的结果不理想 ,会产生对学生不满的情绪 ,在工作中 ,会首先考虑学生的态度 ,该说的不说 ,该管的不管 ,唯恐学生反对 ,影响评价时的分数。这样缩手缩脚的工作 ,会影响教学的成效。更有甚者 ,有的教师会直接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出来 ,或者在上课的时候情绪不高 ,或者对学生训斥 ,不仅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甚至会妨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学生评教 ,不可否认或多或少对科任教师的评价带有某些感情色彩 ,特别是科任教师认为自己付出较大 ,而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时 ,觉得学生不可理喻 ,便容易产生消极态度。对认为自己好的班级恩爱有加 ,对自己评价一般的班级“横眉冷对”。如此 ,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不利于教学。由此 ,想通过测评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目的没有达到 ,反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这也是学生评教的遗憾。学生评教实施的新思考

学生评教既有其优点 ,又存在不足之处。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学生评教的目的是使学校主管者掌握教师在课堂上的情况 ,帮助教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等等。要想达到此目的 ,学校主管者还须努力做到 :(1)不应把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唯一评价教师的根据 ,更不应作为教师评优的唯一条件 ,学生评教只能是作为评价教师实绩的一个参考。

不可否认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评教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 ,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真实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水平。比如 ,可能由于教师言词过激 ,结果导致学生评价一般 ,但在期中、期末或中考、高考中 ,学生成绩优秀 ,这又证明了教师授课水平高。因此 ,不能把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实绩的主要条件 ,否则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育学生的热情 ,最终损害的还是教育事业本身。

(2)要着力解决好学生评教过程中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为什么会很在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呢 ? 除了名誉、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外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最担心来自领导的批评和压力。有些领导会把学生测评教师的结果当成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 ,对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大会批、小会讲、单独谈 ,叫教师很没有面子 ,也很沮丧。有的教师憋气窝火无处诉说 ,只好拿学生开刀 ,结果造成恶性循环。所以 ,聪明的领导会在意学生的评教成绩 ,但他不会伤害教师的尊严 ,不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更不会把评教的分数当成对教师进行抨击的借口。学校领导平时爱护教师 ,能够帮助教师进步 ,让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 ,而不是仅仅会秋后算帐。

作为教师 ,对测评成绩也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 ,学生给自己打的分数低 ,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教师应冷静下来 ,仔细地反思一下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差距 ,迎头赶上。在当代 ,倡导平等、、民主 自由 ,教师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又要能够循循善诱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一味地压制学生、对学生批评 ,有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并不是说教师的用心不好 ,也不是不负责任。关键是和学生的关系搞得不好 ,有没有那个必要 ?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使自己的教育过程更快乐 ,更有效 ,更充满诗意 ? 说到这里 ,笔者想起了“惩罚”这个话题 , 许多教师之所以在评教中“吃亏“,大多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惩罚的尺度造成的。“温暖的阳光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学生“还小 ,还不成熟 ,多宽容一些 ,多爱护一些 ,教师用“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对待学生 ,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

关于学生这一方面 ,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地评价教师”的问题。假如教师没责任心 ,业务不好 ,对学生没有爱 ,学生自然可以实事求是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假如不是这样 ,在评教的时候 ,仅仅是因为教师在某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学生就来个反戈一击 ,致教师于“死地”,那也未免太不公平。教师也是普通的人 ,教师不是神仙 ,学生需要鼓励 ,教师同样也是需要鼓励 ,学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再说 ,有时同样的一个教师教两个班 ,有的班成绩好 ,有的班成绩不好 ,这很正常 ,也不能够完全把责任推到教师一个人身上 ,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 ,作为学生 ,千万不要凭借感情来做事。

(3)不断完善学生评教的方案 ,建立客观、科学、细化的学生评教标准 ,构建公正、合理的学生评教体制 ,不断改善学生评教活动。为此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

第一 ,更新学生评教的理念。根据“新课标”要求 ,站在时代教育的峰顶 ,放宽眼界 ,结合实际 ,在参考专家名师的意见和借鉴其他兄弟学校标准的基础上 ,把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还给广大师生 ,广泛地征求师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开放民主地制定科学、、规范 公正并细化的学生评教标准。

第二 ,建立多向学生评教通道。首先 ,将学生评教与家长听课并评教、教师的自评、教研组年级组教师的互评、教务科研及主管教学领导的联席评议等结合 ,拓宽教学评价渠道 ,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 ,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应有功能。其次 ,在校园内尤其在教学楼设置学生评教意见箱 ,让学生通过书信方式向学校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 ,主管教学的部门每周开意见箱一次 ,经核实后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予以答复。第三 ,营造良好学生评教的环境 ,形成教师主动接纳学生评教的心理机制。国外评教经验表明 ,教师参评的坦诚、参与程度决定评教成败。应让教师自己设计评教质量表 ,自行组织评教工作 ,消除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偏见 ,正确对待评教结果 ,形成评教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心理反映。同时 ,创造条件 ,发挥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端正学生评教的态度 ,提高学生评教的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6

关键词:开放多元;创业实践;创业再思考

为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江苏精神,仪征工业学校服装专业深入开展了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胆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先后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服装专业创业基地”;策划注册了以中学生为消费群体的服装品牌“花样年华”,并建立了创业工作室;开展了“探索服装专业创业教育的模式”的课题研究,对学生自主创业或先择业后创业等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具体如下:

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创业教育的研究

(1)研究的内容。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基础知识及技能训练,组织创业团队开展具体的创业活动,从而研究服装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如何开展与服装专业相关的开放多元的创业实践,如何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2)研究的方法。

采取理论结合实际、专业结合创业、教学结合管理的研究方法,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实践,探索服装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方法:

一是现身教学法。采取专家授课、创业成功者开讲座、校外创业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传授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创业理论、专业技能、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理财能力和交际口才、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是模拟操作法。“花样年华”品牌创建于2006年2月,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创立的以中学生为消费群体,以清新自然、大方活泼为设计风格的服装品牌,学校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等资源。团队下设设计部、技术部、营销部和财务部等。这一品牌创建以来,产品不仅受到校内学生的喜爱,而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校外的学生、个体老板也找人进来购买或批改“花样年华”的产品,通过这一品牌在校内进行的模拟市场的操作,学生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也变得更加自信。

三是问题探索法。在进行服饰产品的调研过程中,学校学生发现童装和年轻人的服装品牌很多,但少年装、老年装的品牌在市场上几乎是空白,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互相讨论分析,并最终确定将这一市场上的盲点作为一个创业课题研究。现在,06级的3名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已将“夕阳红”这一老年服装品牌引入本市,生意不仅做得很好,而且他们也在自主地进行老年装的设计,现在他们正在酝酿创立一个自己的老年服装品牌。

2.创业教育的实践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想创业”。

针对中职生群体的特点,我们先组建团队,由学生申请,学校部分服装专业教师兼行业专家组成评委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筛选,最终由积极进取、勤劳踏实、热心于创业的学生组成相应的团队,再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如在新生中开展了“创业项目策划竞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活动,在老生中开展了“青春伴我行”、“蚁人在行动”等创业行动。另外,我们还定期开展服装专业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事迹展、举办“服装成功校友论坛”、走访服装行业成功人士并请他们来做报告(2006年以来,有9位服装界的成功人士来我校为学生做报告)等开放多元的活动,采用现身说法,用榜样示范来影响感染学生,从而进一步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创业的冲动。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实际,在选择创业项目上要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在行业竞争中力求“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使学生所选择的创业项目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就业办主动对服装专业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据统计,现在服装专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还出现了一批服装专业的在校生创业。

(2)培养学生的创业本领,指导学生“敢创业”。

学生要想成功创业,不仅要有创业的冲动,还要有创业的本领。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

学校服装专业创造性地采取项目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创业的能力。如我们在新生中开设了“手工编织”、在老生中开设了“品牌服装销售”等创业项目教学,同时组建了“服装专业创业基地”、“花样年华品牌工作室”等创业团体,由专门的老师和学校聘请的专家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每个创业团队最初只有几个人,现在最多的团队已发展到20余人,迄今为止共有200多人在创业团队里受过锻炼。另外,对于有创业基础的学生,我们还着力加强二次创业能力培训,通过与高校合作,定期组织参加行业培训、经贸交流等开放多元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和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力争做强创业项目。

(3)创造学生的创业条件,帮助学生“能创业”。

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创业资金短缺。学校发挥组织优势、信誉优势和广泛联系的优势,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服务,这两年学校提供场地5个(合计150平方米),添置各种实验实习设备80多万元,每个创业基地每年追加投入10万元不等。同时还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的设备、资金的赞助。通过这样的做法,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创业中去,在创业中成才。

目前,为解决学生创业面临的“融资难”,学校探索建立了统贷模式、担保模式、创业卡模式等资金扶持模式。两年来,通过这些开放多元的模式,学校为服装专业创业团队的学生提供扶持资金共达30多万元。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支持学生“去创业”。

国内自创品牌的服装大企业是走在创业大潮最前沿的,无论是服饰新产品的开发还是管理经验等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主动走出去与他们合作。从2006年开始,学校的服装专业创业基地就与江苏扬州的“虎豹集团”、“琴曼集团”、江阴的“阳光集团”等大企业合作。每个季度,我们都要鼓励工作室的学生根据男装的流行趋势设计一些商务休闲男装送交给“虎豹集团”的新产品研发部,每次都能有10余款男装被采用。通过这样的合作,公司每年都主动要求服装专业创业基地的成员到它公司的技术部门及营销部门去参观调研或去就业。

关于创业教育的再思考

现在,学校的服装专业开展的创业教育的实践颇有成效,但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笔者分析,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课程开设不合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知识脱节,创业教育的体系化程度不高,与实际需求联系不多、不深,课程的理论同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创业资金不足,创业项目无前瞻性。外部资助的力度有限,设备不够齐全和先进。缺乏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三是创业意识淡薄且能力不强。许多中职生缺乏创业意识,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大多数中职生创业能力不强,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四是人格缺失。一些学生没有完全形成独立的健全人格,缺乏社会责任感,许多中职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容易放弃。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科学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实践,笔者感受到扬州地区的5家中职服装专业都已在进行教学改革,大多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作为指导方针,课程的开设也侧重于专业实践课,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的课程有所欠缺,仪征工业学校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实用、有效的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结合紧密的创业课程体系。建议增加适应服装专业创业需要的校本课程,树立“文化课教学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适当调整文化课课程内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使创业课程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2.积极争取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我们要在已有的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争取学校、企业、社会的进一步投入,增加资金,更新设备,加强指导,扩大创业团队的数量和人数等,做到既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又使我们服装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逐步完善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3.逐步推进创业实践市场化进程

开展创业教育的开始,为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开展创业实践,学校和教师给予了积极的介入和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创业还需接受市场的考验,依赖学校和老师,会影响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不利于创业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以后的创业教育中,我们将积极推进创业实践市场化的程度,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该放手时要放手,让学生真正体验创业岗位工位,以此促进学生提高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增强学生面对市场竞争的勇气和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4.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因为中职生已成人,他们的创业不只是为了经济利益,我们还要在创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公益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的心态等。

“学生减负”再思考 篇7

一、“学生减负”的实质内容

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指什么?是人在学习中对认定的目标、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体验以及为之消耗的生命[1]。它既是一种主观体验, 又是一种客观消耗 (生理、心理、时间等) 。当前中国学生知识记忆学习负担过重是普遍问题, 而思考、实践、动手等学习负担则过轻。所以, “减负”的实质是对每个人合理的学习负担的追求。教育需要满足多元智能基础所带来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因此学校课程的丰富化与可选择化成为必然趋势。

二、“学生减负”的社会原因

学生负担从哪里来?事实是, 过重负担是“无解循环”的应试“漩涡”所催生的产物。家长无奈于就业市场中唯高学历、重点大学学历的用人现状;学生无奈于家长、教师、考试评价对分数的不断强化和升学竞争压力;教师则无奈于同类学校不减负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家长不愿减、学校还要评的多重压力;教育管理者也很无奈: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 学校升学率是考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政府也无奈: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考察教育部门的升学率……当短期指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矛盾时, 短期指标的仓促完成阻碍了人的长远发展。因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中国的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 这一观念与诉求在中国有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它的解决需要政府不断提高家庭与社会福利, 不断完善不公正的社会用人机制和大学招生制度。学生减负的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因此, 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学生减负”的社会原因后, 我们应当适当区分“学生减负”与“学校减负”, 形成明晰的思路, 准确定位, 各履其责。

三、“学生减负”中学校承担的责任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本校与其他学校共同制定了相关规划, 分为短期、中期与长期三类任务。一是短期内将“减负十条规定”中的指标视作大多数学生的合理负担, 以各种行政手段推进“减负”。既在时间、课程、作业、考试、教辅等方面达到或靠近规定标准, 又同时使学生考试成绩达到区内一流水平, 实现“必须减下来”的短期目标。二是将学生负担情况作为学习成本纳入学校质量标准体系内, 变革学校管理机制。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两所学校特有的四维质量评估体系, 即结果维度 (学生分数指标) 、过程维度 (教师教学过程优化情况) 、外在维度 (家长与学生反馈意见) 以及内在维度 (学生学习负担控制) , 四个维度都已有相应数据收集系统和制度设计, 与教师绩效工资全面挂钩。因此, 中期目标即维持态势良性发展。三是将大面积提升教师能力与建设丰富可选的课程体系作为长期任务。目前, 我们通过覆盖所有学科的十余个课程建设项目的启动实施以及“十二五”规划课题“促进小学教师专业自觉的学校机制研究”的开题和深入推进, 以教师技能大赛和家长开放日活动为载体, 通过微格分析, 磨砺教师能力,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若能配合外部政策与制度的改进, 促进家长观念的逐步转变, 我们相信, “轻负高质”的教育理想终能在学校“围墙”内实现。

参考文献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8

失独家庭通常指独生子女死亡, 而其父母错过生育年龄不能再生育子女也不愿收养子女的家庭。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针对特殊国情, 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30多年来的努力,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抑制, 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使我国形成独生子女家庭结构, 随着社会生存风险的不断增加, 我国失独家庭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21世纪, 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而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不仅会使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晚年陷入困境, 而且也会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 影响社会的稳定, 影响政府公信力。

二、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社会责任

( 一) 建立失独群体养老院

失独家庭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养老送终”问题, 虽然目前有不少的公办及社会养老机构, 但失独家庭很难通过这些机构来实现养老问题。首先是这类机构的力量无法满足这方面的社会需求, 而且其顾虑重重, 这些养老机构通常需要监护人的签字担保。失独家庭存在无人签字或不愿意找其他亲属逐年签字的情形。其次, 这些养老机构里还住着其他老人, 失独老人担心和这些老人在一起生活居住, 通常会涉及到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的话题, 通常也不愿意去普通的养老院。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一些针对失独家庭养老的专门服务机构。还可以发挥社会群体各方的力量来充盈失独家庭养老民间机构, 可以给他们一定财力补助或政策扶持, 但同时要对他们适度监管, 既能确保他们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长久的维持和经营下去, 又不能使他们完全沦为盈利机构, 使失独家庭最终无法享受这部分养老院的养老资源。

( 二) 通过社区养老来实现居家养老

政府对失独家庭经济上的帮扶可以在经济层面解决他们养老的后顾之忧, 然而失独家庭在精神上承受的痛苦与孤独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问题。这需要鼓励社会的各种力量, 特别是社区工作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失独家庭情感的帮扶和精神抚慰。家庭养老是他们最为习惯了的一种养老方式。而社区与老人生活联系最为紧密, 便于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可以通过综合资源的整合来实现相互帮扶。例如低龄老人可以照顾高龄老人或低能老人, 来储蓄自己的爱心。待到自己高龄时可以通过以储蓄爱心来享受社区低龄老人照顾。低龄老人可以帮助工作繁忙而无人接送或照看子女的年轻人来解决困难从而储蓄爱心, 而年轻人依据自己情况为社区老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照料, 来实现社区内部的帮扶爱心接力与循环。

( 三)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自我救助

现今是一个互联网异常发达的时代, 失足家庭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解决一部分问题。例如失独者之家网站为全国失独群体, 失独家庭, 失独老人和志愿者公益团体建立一个抱团取暖情感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失独家庭可以进行同城群体聚会, 互相寻求精神慰藉和关爱; 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来认亲, 以此来弥补自己失去子女的内心孤寂; 还可以发布自己对于政府有关部门, 医疗急救机构和养老机构的需求信息, 解决养老需求; 社会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成为失独家庭的爱心志愿者, 为失独家庭奉献爱心。失独家庭可以通过QQ群和微信群建构相互关爱的桥梁, 实现心理上的相互慰藉, 缓解孤寂的情绪。

( 四)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爱失独家庭

中华民族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非常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爱老人, 特别是失独老人这个特殊群体。象2014年3月28日成立的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会是我国第一个由民政部主管、专门为失独老人服务的全国性基金会, 基金会成立后以失独老人为扶助重点, 通过直接救助、社区救助、养老机构救助、创建失独老人养老院等方式, 为失独老人提供生活救助和精神抚慰。目前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会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价值逾1000万元捐赠款物。基金会已与四川省北川县民政局和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办事处签订协议, 分别为两个辖区的233名失独老人提供救助, 包括为老人发放爱心卡和观影票、每年为失独老人组织一次体检、每年为失独老人过一次生日等。我们应该总结推广这一经验, 使之在全国蔚然成风, 为更多失独老人送去关爱。

( 五) 有房的失独家庭可以“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 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 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这是一个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好经验。国人传统是“但存方寸地, 留于子孙耕”。失独家庭无子女来继承房产, 因此他们将自己的房屋抵押出去, “以房养老”就少了很多思想顾虑。然而我国的“以房养老”还处于试点阶段, 国人思想认知上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加之“以房养老”涉及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 对这些领域的运作质量要求相当高。如何保证这些行业、部门公平、公正经营、管理和执法, 都需要摸索积累经验,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但是应该肯定的是“以房养老”为有房的失独者多提供一种新型养老保障。

摘要:失独家庭, 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而产生的一个社会群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主要从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管雨蒙.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创新论坛, 2014 (07) .

[2]孙炜红.失独家庭养老困境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9 (4) .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9

关键词:音乐表演,音乐作品,二度创作,多重含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对于音乐欣赏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声乐在音乐现场演唱会中属于一种比较关键的内容。这种音乐模式就是通过人声进行音乐欣赏内容的传递,人声的演唱形式可以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将音乐作品在演唱过程中赋予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量。在音乐表演中,二度创作问题作为核心要素,值得所有表演艺术对其深究。

一、二度创作的多重含义

(一)音乐作品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由于二度创作的存在,能够实现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完美诠释,从而实现对原作品创作意图的创造性解读,给大家带来完美的听觉感受。也就是说,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二度创作,能够让作品展现出原本不具有的特点,从而使作曲家的作品得到升华。

另一方面,即使是不出色的音乐作品,如果交给出色的演奏者,就容易发挥出高水平的艺术效果,从而在观众中大受好评。也就是说,对于中等的音乐作品,二度创作能够有效提升音乐作品表演的成功几率,是成功表演的灵魂。此时,表演者的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就显得不言而喻。在实践中,表演者通过自身所具备的高超技艺,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领悟能力,以富有说服力的音响样式,给予听众完美的音乐艺术效果,从而实现二度创作的重要作用。

(二)二度创作的多重含义

根据音乐美学家张前的观点,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二度创作,可以赋予音乐作品活的灵魂,从而让音乐作品变得血肉饱满。在二度创作中,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表演的创造力,对原作品进行充实和丰富,让音乐作品焕发光彩,焕然一新。其实,在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中,单纯将其定位为“再次创造的原义”,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不断叠加的多重含义。如果说音乐作品是以作曲家给定的音乐符号和表演者的创造性音响来呈现,那么,还有一重模式,就是听众对于音乐作品的解读。为此,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听众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其中。在音乐表演实践中,人们借鉴刺激—同化—反应模式(S—A—R模式)应用于音乐表演实践,反映不同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其中,时间变化是常态,空间迁移则造成了音乐作品跨文化解读中新意义的衍生,从而导致不同表演流派、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风格的产生,从而丰富原创音乐的内涵和生命力。

由此可见,在音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实践主体具有多重性,除了作曲家、除了表演者,除了听众之外,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区域空间,来自不同民族的表演者和听众群体也构成了二度创作的实践主体,充分展现出了其多重性。

二、二度创作本质属性的内在价值分析

对二度创作的探讨,最终还是将目标定位在了人类音乐艺术的未来走向问题上。人类的艺术行动,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类对已有事件的本能性模仿和再现,音乐表演也不例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靠熟练的技艺,进行艺术表演。随着人们自身技艺的完善,社会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于模仿本身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单纯依靠技艺性模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艺术活动便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为此,在音乐表演中,二次创作可能是对作品的技艺性模仿,也可能是全新的艺术性诠释。

因此,在音乐表演实践中,音乐作品二度创作必须践行其创造性使命,通过既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展现不同的表演范式,从而引领新技法和新思潮的产生,并对音乐作品给出新的诠释方式。为此,在音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二维和三维空间,而是逐步扩充,成为了多维空间。同时,二度创作也成为了音乐表演中约定俗成的概念,开启了音乐表演实践的时间、空间等象限的多维创造模式,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呈现不同的解读差异,为人们感悟音乐作品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理解空间,让人们真实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实在性,从而带给人们无限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索。也就是说,二度创作的本质的内在属性在于:不论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还是在音乐日渐繁荣的当今时代,音乐作品通过二度创作,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意义的美好的作品,首先要经过自我否定和扬弃,同现有的“风格”决裂,才能产生。

三、结语

在音乐演唱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的方法延伸,可以充分展现演唱者与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作品的表述方面有全新的内容突破,并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有全新的发展,勇于创新,为声乐演唱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推动。也正是因为二度创作,音乐表演在不断造型与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性发展,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超越原作,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薇,杨日芳.歌唱中如何把握二度创作的艺术魅力[J].剧作家,2012,05:148-148,150.

[2]郭华.器乐表演在二度创作中的联想功效[J].音乐创作,2014,05:138-139.

[3]黄丽珠.适度地诠释与表达——声乐演唱情感问题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04:88-91.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10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内在困境

高校后勤改革涉及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改革。我国的国企改革尚被誉为“世纪难题”, 社会上更有评论说, 大学是最后的国有企业, 尚待改革之列, 而我国的历次改革都未涉及高校。可见大学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困难的一种, 在这一方面, 即使对于所谓“教育先进国家”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一位学者就曾指出:美国教育的历史就像是堆满无数废弃的改革报告的海滩, 而那些号称最有革命性的改革往往也最令人失望。那么作为高校的后勤部门, 其改革也是步履蹒跚, 难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在于改革的本身涉及了某种困境, 而任何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困境, 找出相应的出路, 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意见》明确了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和具体步骤, 要求“从2000年起, 用3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 建立起中国特色, 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分两步实施:第一步, 到2000年底, 所有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 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 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第二步, 从2000年底到2002年底前后, 在高等学校后勤系统规范分离的基础上,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他合适的范围内, 组建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可见, 在国家预设的改革动作中, 将“所有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 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为改革的最终目的, 而“组建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最终载体, 这也可以说就是高校后勤改革的理念。说到这里我们还可以想到, 历史上有不少“同财共居”的封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到了晚期都会面临“分家”。而这种分家总是同矛盾相伴而生的。但是这种矛盾的尖锐化往往不是因为“要不要分家”, 而是由于“如何分家”的争执。而分家是否公平往往对该家族此后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公平的分家可以在“亲兄弟, 明算账”的和谐气氛中达成个体的独立和家族的凝聚力的统一, 使分家后的家庭继续保持活力。而分家不公则引发利益冲突, 造成两败俱伤, 甚至引发诉讼, 直接影响家庭的发展。同一个人按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他可能支持分家, 而在相反的方式下他可能坚决反对分家, 个人如此, 单位部门亦是如此。

我国现行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都是政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投资设立的, 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它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来具体实现。我国的历次改革, 对高校却毫无关系, 他们是“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自己不理, 也无人过问, 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世外桃源。尽管日子也不是十分好过, 但尚可得过且过。政府机构改革, 那是机关的事, 和高校没有直接的关系, 自可求得清闲, 安然无恙。精简、分流, 都与自己无关。在整个改革过程中, 高校成为一个狭缝, 一片中间地带, 似进仙境。严格地说, 我国的高校没有经历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只不过是一个旁观者。实际上, 已经成为改革的死角。因此, 按前边《意见》所说的将“所有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 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 同大家庭中的分家并无本质的区别。这个“分家”不但是仅分家中的财产, 而且要将后勤人员从这个家庭中“剥离”出去, 连身份都不准保留。在现实中, 学校同后勤部门像是一种“父与子”的关系, 高校行政人员同后勤管理人员并无严格的区分, 只是工作岗位不同而已。因此这种关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很难做到一刀两断。

一般意义上来说, 后勤部门的员工 (学校编制) 同高校的教师、行政人员, 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地位、同等待遇。在改革中, 如果后勤部门同学校在体制上“分家”, 完全推向市场, 不再享有原先的待遇, 在当前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前提下, 这种“分家”的合法性有多大?成功率有多大?都是个未知数。但学校或政府承担的改革风险却相当大。因此, 在政府下发的关于高校后勤改革文件中都可见到此类的信号传递。如很多政策处于矛盾之中, 文件规定摸棱两可的较多, 后面的文件否定前面的文件等。而“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就是典型的中庸之道。因为谁都明白只有后勤职工真心参与改革, 改革才会有真正的动力, 才会取得成功。后勤改革要真正落到实处, 没有后勤职工的积极主动的热情是不可能的, 对于后勤职工来说, 他们是后勤改革的直接承受者、参与者。因此, 有的高校后勤改革步子大一些, 有的小一些, 有的甚至原地未动, 改革多年来一直处于踌躇不前的境地。1999年底国家六部委的《意见》虽然明确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步骤, 却未充分考虑到我国现行体制上存在障碍和改革的困境, 使改革未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范围内实现, 其原因不能不说同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仅以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外在条件缺失 (外在困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 不但需要内在的动力和内在的需要, 还要有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环境的支持。如果社会环境不理想, 甚至环境相对恶化, 改革就很难成功。从大的方面看, 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可谓不重视, 从1999—2002年先后在上海、武汉、西安等地, 召开四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都亲临会议, 并作了重要讲话 (第四次会议是电视电话会议) 。1999年底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上,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彻底改革, 不改革没有出路, 不社会化没有前途。”这就是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然选择, 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或创新的过程。但是, 就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而言, 存在着诸多市场缺陷和制度缺失。所以我国高校后勤经过近9年 (1999-2008) 的社会化改革, 至今仍然步履蹒跚, 效果不明显, 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的环境仍不理想, 尤其法律环境的欠缺, 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从理论上确立了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国家整体经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 高校后勤改革实现社会化, 就是要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商品经济, 它由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组成, 各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其它主体建立自愿、真实、平等的契约关系, 缔结具有法律效力的市场契约, 才能获得正当的经济利益, 也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壮大。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公平经济。高校后勤既然是社会化改革, 就应在法律的约束下, 按照市场法则和教育规律, 实现自身的改革。这就是笔者要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外在困境 (法制的缺失) , 缺少法律环境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支持。所谓环境是指事物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各种事物和现象无不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 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当然也不例外。法律环境具有以下两层涵义:其一是指法律所处的环境, 亦可称法律生存发展的环境。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这种意义上所理解的法律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法的生成、实施、发展等的各种因素或条件;其二是指社会所处的法律环境, 即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体现法律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各种因素或条件。前者制约后者, 如果法律没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社会就很难有一个好的法制状况;后者又影响前者, 如果社会没有一个好的法制状况, 再好的法律也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法律所处的环境与社会所处的法律环境两者是一种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明确的法律 (政策) 支持, 1999年六部委的《意见》只是给了改革的一个启蒙思路,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则。时至今日 (已9年) 高校后勤改革在劳动、人事、工商、税务、物价、金融及国有资产管理、改制后的企业性质等方面, 都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目前对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目标的政策、法规很少, 改革是先游戏, 无规则。改革后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性质都难以保证, 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阻碍或延缓了社会化的步伐。所以, 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用法治取代人治。缺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法规, 已成为制约高校后勤改革的最重要因素。笔者也希望政府能加强这方面的立法, 规范政府、高校、后勤企业、社会企业、学生等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及行为。做到改革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早就说过打破大锅饭到瓜分大饭锅的问题, 笔者认为打破大锅饭固然好, 但要瓜分大饭锅恐怕就要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 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没有一部国有资产法。在当前这样一个注重功利的时代, 如果缺少必要的法律环境, 改革或改革者就很难超越自身的局限性,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这段距离也就不知有多长了。“我们需要基于规则的改革。我们需要意识到, 有规则的改革效率高于无规则的改革, 有规则的改革公平性高于无规则的改革。有了规则, 人们才对改革有了良好的预期, 既便于人们遵守游戏规则, 也便于人们监督游戏规则。今天的改革, 不同于二十年前或十年前的改革, 我们需要的是规则性的改革, 即使规则不对, 也需要通过规则来修改规则。”在一般意义上讲, 法律应当超前于主体的交往行为 (尽管在终极意义上, 法律永远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结构) , 而不是出了问题, 才请出法律来亡羊补牢。因此,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有规则才有游戏”, 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阻碍, 依法进行。

由于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人们对教育问题的关心, 比一般利益问题会更多。所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需要有理论上的科学性, 还应当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以及立法上的支持。其实不论是政治、经济活动都有相应的规则, 就像游戏一样, 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无法进行的, 高校后勤改革同样如此。“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这说明规则、制度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个大众型高等教育已成为现实的现代国家的高校后勤改革而言, 缺乏基本的游戏规则是危险的, 是不可想象的。在此意义上说,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的困惑和不规范行为, 应属缺少规则所致。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 后勤服务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阻碍, 依法经营和管理, 保证其公益性和福利性, 体现教育是国家行为。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有助于高校后勤的健康运行, 有助于高校后勤人员改革意识的提高, 有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实现。后现代理论指出, 法律走向后现代, 是为了重塑其对社会和理性的多元与开放性的追求, 使法律环境更加适合当前的现实, 这也是本文对一种理想的、有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法律环境的憧憬和希望。

三、结语

从前面内外困境的分析来看,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我们可以理解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为何改革多年而不见成效, 因为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一系列的内部与外部条件的支持才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改革启动后, 无论是目标模式的选择的反复变化, 还是意识形态领域和经济理论上的多次争论, 都可以看到内在传统体制和外在环境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产生的强烈的影响。因此,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不可能像《意见》所说三年就见改革的成效, 传统的高校后勤体制与改革仍将共存。本文辩证的分析不仅具有哲学意义, 也具有极重要的实践意义, 如将其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必然有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李岚清.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讲话[N].教育部政报, 2000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再思考 篇11

一、现有医保体制的短板

(一)在现行医保体制下若干因素仍可能导致因病致贫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民政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职工指定疾病互助保障、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解决群众“病有所医”问题。但由于个别群众参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罹患大病者未能及时享受医保现象,同时,部分医保制度规定个人需承担一定比例医保费用,加上未列入医保报销范畴的药品、民间草药需个人承担药费、因主要劳动力患病丧失家庭基本生活来源等原因,若干家庭仍有大病治疗资金缺口,导致出现“病困家庭”。

(二)社会爱心捐款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不和谐现象

为了让罹患大病的对象有治疗费用,社会各界不时发动各类爱心捐款活动,如学生罹患大病由教育部门牵头募捐,其他城乡群众罹患大病由工、青、妇、残等各群团和社会组织牵头募捐。但在捐款过程中存在不和谐现象。如:个别患病对象在募捐期间去世,捐款被闲置或被调置其他“病困对象”使用;因发动力度过大或受捐对象有意隐瞒已享受医保待遇的事实,捐助款额超出所需医疗费,如何使用捐款引发争议;有的受助对象所患疾病治疗期较长,家属反复多次要求继续募捐,甚至在捐款力度及受助资金不达预期时心生不满,等等。

(三)节日慰问“病困对象”活动仍不足以解决现实困难

一般情况下,节日之前,相关部门会安排慰问探访“病困对象”,送去若干慰问金。但因不是体制性安排,慰问金金额并不一定完全考虑和满足“病困家庭”现实需要。有的领导在代表组织送去慰问金时,感觉仍不足以支持“病困家庭”走出困境,因而个人再掏腰包予以资助。

二、财政再救助补助政策与医保体制并行的实践

(一)出台财政资金救助“病困家庭”、补助中小学生参加医保两项政策

2014年,北海市海城区出台两项与医保制度并行的财政资金再救助补助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医保政策”):一是自2014年起,对缴费参加北海市海城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中小学生,在各级财政补助基础上,区财政每人每年再给予10元补助,区教育局牵头协调人社、卫生、财政部门落实;二是2014年区财政安排200万元,成立领导小组专门办公室,协调民政、人社、卫生、计生、残联、财政等部门和各街道联合审核,对辖区“病困家庭”按较重病困、严重病困、特重病困三个等级,分别给予0.3万—1.8万元9个档次的救助。

(二)救助补助政策效果良好

“两项医保政策”调动海城区了教育系统积极性,中小学生参保人数增加(往年因分属两个医保制度,未统计),缴费参保比例超过95%(少数进城农民工子女已在原籍参保),未再发生“大病爱心捐款”事例。去年共审核3个批次“病困家庭”救助,56个家庭获50万元救助。今年北海市海城区总结经验,已将“建立学生参加医保补助机制”和“建立病困家庭临时救助机制”工作列入区委第一批全面深化改革六个项目进一步推进。

(三)政策仍需不断完善

由于学校师生尤其是进城农民工子弟对居民医保和新农保两种医保政策了解不够,人社和卫生部门也未能充分掌握对方部门的医保制度,加上北海市的两个医保系统尚未资源共享,需反复培训才能让各方了解两种制度、反复询问甄别才能确保学生高比例参保,因此仍要提高“两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为增强“病困家庭”救助实效,北海市海城区强化街道动员参保和入户调查职责,但因尚未明确区级专职工作人员,而且“病困家庭”的审核标准没有足够细化,“病困家庭”情况主要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提供和把关,困难情况及救助标准的把握难以做到绝对平衡。

三、财政再救助补助政策与医保体制并行的成效

(一)健全部门横向联系机制

现行医保政策均由一个部门主抓,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负责,新农合由卫生部门负责,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患病计生对象等由计生等部门给予扶助。北海市海城区新出台的“两项医保政策”,着力健全部门间医保工作横向联系机制。对病困家庭的救助,会前充分调查核实,会议联合审核,确保对象在充分享受现行医保政策基础上再获救助;再给予中小学生10元补助政策,以学校和班级为工作单元,职能部门共同组织,有效提高参保率;把若干部门“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变成“左右互搏+北斗七星阵+双剑合璧”,是医保体制的重要“补丁”。

(二)政策让医保体制更以人为本

现行部门医保政策,明确了报销比例、审批程序及药品清单,限制了自由裁量权,挤压了权力寻租空间,但在严格执行过程中略显冰冷,在具体对象上仍有引发社会同情的舆论空间。但北海市海城区的“病困家庭”救助政策,既确保医保制度严格执行,也兼顾受助对象个别差异,惠民政策更加以人为本。

(三)政策拓宽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

财政再救助补助政策,让全体中小学生和患病群众等弱势群体获更多关爱,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今年北海市海城区提出了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系、教育领域、城乡统筹建设、财税体制等第一批六个专项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如何出台更多政策,让人民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值得思考并大胆尝试推进落实,以进一步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作者系北海市海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再思考 篇12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哪怕有也是走过场,从而成为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说起来重要,想起来需要,干起来不要”的处于边缘和游离状态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英语口语教学不像阅读教学那样,教师可以对课堂甚至是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较大程度的预设,英语口语教学需要作为起着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和使用者,笔者下面就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新课标教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于社会对外语人才听说能力的需求,外语教学在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上还明显滞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突出表现在:

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不少高校中,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分为精读和听力(或听说)两大类。精读课占课程总学时的3/4,而听力课只占1/4。由于受师资、班级规模等制约,教师大多只是进行集中听力训练。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中普遍没有口语测试,这也使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忽略口语学习。

2.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落后。

大学英语教学在观念、方式和内容上依然较多地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学者曾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9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70%的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外语学习方法”和“培养外语能力”。这表明“不少教师懂得应该如何做,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

3. 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可供语言大量输入和输出的语言环境。我国外语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每周有限的课时难以保证学生有足够语言输入或输出的机会。此外,高校扩招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大学英语授课教师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不少高校只好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这种教学环境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4. 学生被动地对待口语学习。

首先,许多学生学英语的内在动机仍然是为通过考试。其次,心理障碍也是制约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由于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规范、语用能力薄弱等原因,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缺乏信心,害怕出错而羞于开口。此外,社会文化观念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较为含蓄,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在课外也不愿主动与外教进行交流。

二、改进口语教学的建议

1. 要把握好听的环节。

桑德拉、黑贝尔等著的《有效沟通》一书中明确指出:“在人们指责的所有沟通错误中,不去倾听可排在第一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而这项技巧和其它任何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英语口语应该重视对学生听的技巧的要求和学习。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多年的英语,结果还是不敢讲英语,讲不好英语,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听的训练和大量的语言实践。

2. 发挥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优势。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软件问世,使得口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内教学生的面授。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能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交际场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反馈及时、可无限重复、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尽量使用真实素材,介绍最新口语表达方法。

在课堂上使用真实的素材会让学生感到更加贴近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能使学生尽量感到身临其境。如三鹿奶粉事件、超市塑料袋收费、2008北京奥运会等现实话题,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此外,给学生播放一些英美国家的访谈节目,在让学生针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做相应的口头实践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情况,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掌握一些最新的口语,如go go go(加油),hop on/hop off(跳上/下公共汽车),cheers(年轻人中更通俗的表达感谢或抱歉的词语)。这些教学因素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4. 改变课堂组织方式。

口语课无非是让学生表达思想、开口说话。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室内课桌的排列有其固有的形式,课堂交际相对来说也缺少自然、真实的交际环境。这是教师应当考虑到的教学因素之一,应尽量营造出一个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的情景环境。在口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模式,可以改变课桌的摆放,将其摆成半圆形,或依照课堂内容,将课桌摆成适合辩论、演讲或者表演的形式。这样就可以从环境、形式上都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状态。另外,考核学生的场所也可由教室内移至户外,如草坪、树荫下,等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环境会令学生感到放松,摆脱在教室中那种固有的紧张感觉,处在一种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当中,学生自然会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5. 要重视评价。

评价是引导和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参与。英语口语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过程参与的同时,对于评价主导性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在评价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倾听情感,养成良好的倾听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评价,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正确的、是应该提倡学习的,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不应该的,需要改正。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评价贯穿始终,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

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中心任务。口语课程应成为大学生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我们应不断地对英语口语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积极推进口语课程的进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口语的应用能力,最终达到能够自由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ygate M.Speak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 2002, (6) .

上一篇:骨伤患者下一篇:雕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