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2024-11-07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精选12篇)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1

1 新型大学校园网络建设的作用

(1)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形势下,信息时代对大学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一改往常的教学模式,将校园网融入教学的基础部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

(2)校园网的便捷性与先进性

校园网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快速发展,创造高水平、高效益的校园模式。这些优势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网有效地开拓了师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校要想建立新型的大学教育,就需要在网络方面进行拓展,让学生可以享受最好的课程,打破以往空间、时间的限制,让教育有了无限拓展的可能。

新型的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推行计算机的辅助管理系统,增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力。多种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内容显得更加生动活泼。网络资源共享使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学习、工作效率。总而言之,校园网络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信息源,更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网络技术应用得当,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质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校园网络的建设,更有助于学校构建远程教学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实现教育现代化。

2 校园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缺乏参与度

目前的高校校园网建设,大多都是由学校的教育技术部门组织、建设、维护与管理,教师缺乏参与,教学资源通常只是以教育技术中心的资源为主,让人很难有参与感。学科教师普遍对此不太关心。即使有学科教师参与课件制作,教师的参与动力主要是为了完成课题,一旦课题完成之后,教师的任务也就结束,缺少后期的完善、更新、维护。许多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素材、课件和讲义也没有通过网络共享,这就使资源建设有严重的重复现象。

2.2 学科问题的出现

由于教师缺乏基本的参与意识,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也都相继出现了。有关素材的分类和选择,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这是技术工作者的能力通常不能达到的。例如技术人员面对一张关于财务ERP的图片,他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张图片的价值,也不能对这张图片的科学性、代表性进行判断,更加不能很好地将其区分,是放在资产类还是放在负债类别的范畴当中,图片该配上什么样的文字,这些问题都需要专门的学科教师来进行判断和梳理。如果教师缺乏主动参与,这就大大影响了校园网络的建设质量,校园网络的科学性、适用性也将大打折扣,即使有再好的资源,教师不愿意去使用,最后还是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导,这样并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建设。

2.3 校园网络建设的局限性

虽然信息技术在当下的高校教育的应用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多高校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局限性,对于大学校园网络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部分教师仍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也不能充分地认识到网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园网作为教学中实现交流、共享、查询的一个平台,承载着诸多信息,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校园网建设的紧迫性。

2.4 网络建设与实际脱离

尽管当下的校园网络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需要与具体的学校课程实践相结合。一些高校在使用网络技术时,通常过分地夸大技术的先进性,让具体的教育脱离了实践。网络技术不再是以教育需求为主要服务对象,而是成为一种使用套路,使得大学教育与网络技术脱节,造成了资源浪费、资源闲置等问题。在具体的网络应用中,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网络技术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5 缺乏整体性设计

网络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整体性设计。在校园网建设的初级阶段,应该对校园网今后的发展做一个深入的思量。很多校园网在建设初期有着较大的投入,但是建成之后,却没有进一步更新维护。例如在网络应用上不够,技术更新换代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导致网络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3 新型大学校园网络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3.1 改变建设观念

校园网络资源建设应以教师为主进行管理与使用。在建设上,教师要充当起主力军,在管理上教师也应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在使用上,教师要积极寻求相关资源。教育技术的中心任务就是为教师提供技术性的服务以及平台服务,并不能很好地代替教师去建设学科资源,只有教师广泛地参与到其中,资源建设才能够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教师参与建设,才能保证建设的质量,以满足工作的需求,所以,能否真正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是建设网络资源的关键所在。

在教育资源的建设方面,应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以此作为指导,在内容和结构上调整与传统教材的矛盾之处,做到标准、个性之间的对立统一,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教学模式的转变。

3.2 优化建设系统

开设一个教师VPN,鼓励教师们开设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网络资源库以及教育平台,让他们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平时收集、加工而来的教学资源,如研究论文、教学课件等,这些网站向全校师生开放,定期更新、维护、管理,利用论坛留言板、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其他师生同时进行深入的交流。

制定教师的个人教学资源库,对教学网络平台实行申报、评审、奖励、竞赛等政策措施,并提供一定的经费给予建设、维护,进一步形成一个良好的网上资源环境,供大家去建设、享用。形成良好的建设局面,此项工作需要由学校、教学部门共同完成,教育中心提供相关的技术帮助。与此同时,可以逐步向学生开放一些协作学习讨论的空间,让教师参与指导,积极地进行组织、管理,开辟新的学习方式。

3.3 完善建设条件

一个大型的校园网络建设,需要设定一个全校通用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目前在北大、清华开发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已经给师生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功能,具有开辟个人空间的能力,但应用情况如何,是否充足,还需要进一步检验与完善。简单易学、方便维护是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这一因素,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将存在一定的困难。

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在硬件设施上,也不容忽视,较大的服务器空间是必备的,进一步就需要提供更畅通的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完善相关领域的开发与建设。

在教师方面,可以建立一套激励机制,以鼓励教师丰富校园网络的建设。首先,在教育管理部门上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加强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将资源建设看作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将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在资源建设的权、责分明化。教育技术中心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教师需要完成相关的资源投入。只要学校上下共同努力,校园网络的建设必定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校园网络也会一步一步变得更加畅通,更加丰富。

3.4 提升与时俱进性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应该逐步完善自身的软件功能。在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智能化的系统的设计远远跟不上当下对软件系统的需求,不能满足高校校园网建设工作的需求,使得高校有些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加强对校园网建设系统软件的更新,保持与时俱进性,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时代淘汰。

学校领导应充分地重视校园网管理工作,对此给予大力的支持。确保有充分的资金,也将资金列入预算当中,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严格执行现代化的标准,增添适合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

4 结语

校园网络的建设有利于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教学影响力,校园网站除了可使校内人员交流,获取学校信息、通告、政策之外,也是学校直接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信息媒体。不可置否,大学校园网建设在教学中体现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当下的校园网络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解决,才能够使校园网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林剑敏.新型大学校园网络建设的探讨——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网为例[J].硅谷,2009(16):138-139.

[2]涂青松.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174-175.

[3]李望.关于校园信息网络建设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S1):62-63.

[4]黄权生,黄柏权.关于地方院校加强“水文化”教学和科研的思考——以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03):1-6.

[5]吴伟.关于构建新型教育模式的思考——由校校通校园网络体系建设引起的思索[J].教育仪器设备,2001(02):35-36.

[6]吕莲.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业问题初探[J].电脑与电信,2015(12):23-26.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2

李银 张庆奎 张坚强

创建于21世纪30年代初的江苏科技大学在7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以立足船舶、情系国防、肩负使命、奋发图强为己任,扎根于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苏大地,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开发型、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适应服务面向的行业特性,始终把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诚朴务实、团结协作当作人才培养的重要素质要求,矢志不渝、不断探索。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这种素质要求已凝结为鲜明的“船魂”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发展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铸就为社会青睐、用人单位欢迎的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江科大文化与“船魂”精神

大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传承、适应、批判、选择和创造文化的活动。大学文化建设理所当然成为高等学校格外关注的问题。可以说,高水平的大学文化对于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科技大学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传承、培植与创新。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江科大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注重办学理念的凝练与升华,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了“立足船舶,情系国防”的历史责任感,积淀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熔铸成“肩负使命,奋发图强”的“船魂”精神。这已成为江科大文化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这种办学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江科大人创造学校发展新辉煌的精神动力。

1、江科大文化是一种塑造理想与道德情操的文化。“船魂”精神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等内容是江科大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江科大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历史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为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执著追求、矢志不渝为之共同奋斗的精神。可以说,一部江科大校史,就是江科大人为发展船舶工业和国防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离不开博大的胸怀,我们培育和弘扬“船魂”精神,就是要着力塑造江科大人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培养江科大人虚怀若谷的气度。

2、江科大文化是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船魂”精神就要倡导一种崇德诚朴的人文追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只有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共同培养下,江科大人才会既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因此,要通过文化建设,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其成长为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素养的科学工作者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文工作者。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又有知名的作家、画家、摄影家等各类精英人才。

3、江科大文化是一种磨练教师精雕细刻治学精神的文化。“船魂”精神就是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精雕细刻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这种治学精神就是要求师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真理;就是办学认真,作风严谨;就是注重实效,不图虚名。精雕细刻不仅是教风、学风,而且是体现在江科大整体风格中,是浸透在江科大人骨髓里的东西。有了这种精神才有江科大多年的稳步发展。

4、江科大文化是一种培养团队与合作精神的文化。“船魂”精神中团队与合作的要素,既是过去江科大人创业、创新、发展的真实写照,又是现在和未来培养江科大人同舟共济、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团结协作,和谐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可以说这是江科大人在办学实践中领悟到的成功要诀。船舶工业的产业特征特别要求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发挥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没有内耗,集中精力努力建设新的江苏科大。

5、江科大文化是一种孕育自立与创新精神的文化。“船魂”精神中江科大人一直有一种“敢于争先,勇于创造”的价值追求。大学文化在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提供高科技,而且要创造新精神、新文化;培养的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而且要具备现代人格、现代观念、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个性鲜明、情趣高雅、知识丰富、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江科大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文化理念,在自主创新精神的旗帜下,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提升个性、培养人才。

二、江科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江科大的文化建设渗透了“船魂”精神的育人内涵。江科大人非常重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高度统一。“做人”是江科大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做人德为先,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江科大的文化核心。

1、“船魂”精神激发江科大人立志成才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江科大的核心文化价值经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从而成为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并转化成立志成才和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

2、“船魂”精神培育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怀。长期的文化灌输,熏陶了江科大人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江科大每年坚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月活动,同时坚持开展“风采程”、“学习与成才”、“诚信与做人”、“警示回馈”等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诚朴守信,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每年都有数百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进社区、农村、进工厂,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江科大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3、“船魂”精神倡导了优秀的师德风范。江科大建设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广大教师都表现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诚朴务实,团结协作,涌现出一大批展现“船魂”精神、精心育人、鞠躬尽瘁的优秀教师。一代代优秀教师展现的“船魂”精神,感染和熏陶着一批又一批的江科大莘莘学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4、弘扬“船魂”精神,学子桃李芬芳。长期以来,江科大通过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船魂”精神,将之贯穿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之中。这种“船魂”精神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学子立足船舶、情系国防的情怀和振兴中国船舶工业的信念,陶冶了学子诚朴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爱国情操,造就了学子严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几十年来的辛勤耕耘,江科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为国防事业、船舶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大学文化创新的思考

大学文化作为精英文化的发祥地,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建构新文化和培养新型文明人的重要使命。大学文化作为中外文化首先碰撞、交融的结合部,一方面由于大量输入的各种外来文化信息,形成了不同于社会文化的特殊文化环境,使各种观念、思潮先在这里进行交锋、论战;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知识密集、思想活跃的特点,他们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群体。他们受着外来文化的熏陶,又置身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因此,他们总是超前于整个民族,首先建构自己的新理论、新观念,并且不断向社会传播、辐射,对民族文化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导向。而大学文化的特质也因此而不断地积淀、传承、创新。

1、大学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大学文化作为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亚文化,它是各种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也常常是各种文化汇总、碰撞、融合的中心,它不仅可以充当传承文化的中介者和接受者,而且以它富有时代气息的高品位文化去影响、带动社会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示范导向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反哺功能。要想在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一种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就需要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既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品质。正是这样一种开放和创新的大学文化,才使校园成为学生喜爱、依恋和维护的家园。

大学文化建设如何与时俱进,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创新教育理念。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是分不开的。教师教育观念又受制于社会的整体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究竟什么是教育,我们应当交给学生什么?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真正的创新教育遵循的教育定义应当是:教给人们必须遵循的这个东西,同时教给人们必须创新这个东西。教育不是工具教育,更不是为了获取学位,它要实现人的完善,获得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教给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更要培养文化价值观念,使人懂得人类文明的内在多样性和多元性,把人类文明放在一个价值整体的高度去理解。

大学的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在打破文理分割、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上自觉地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二者并重,强调学校探索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途径。大学是精英文化程度最高、体现最充分的场所,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中心。

2、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提升。大学是偏重学术研究的地方。大学有丰厚的文化积淀,集中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有很好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基础,因此,大学应当是文化建设最高的地方,是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群体文化的关键。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校园文化活动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文化建设中学生应是实践主体。单靠学生或单靠教师都不会实现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只有发挥二者的合力,以教师引导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去,大学文化才会得到提升。

3、大学文化建设要开放校园、加强文化交流。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实质是人类新的生存文化选择,教育正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中介。因此,必须重视大学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建设与大学功能统一起来。

文化之所以会不断更新,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因为获得了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建立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没有对其文化的科学认识,也就不会有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大学文化具有特殊性,它的这一特点要求要有对文化共存的认识,避免对其他亚文化的机械排斥和歧视,重视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从深入探索“他者”的意义,从“他者”的立场出发,反观自身,为自身的发展构筑丰厚的基础和可能性。优秀的大学文化必须是开放的文化,文化封闭和文化割据只能使文化没落和消亡。大学文化不能以校园为屏障限制自己,而要不断地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发展自己。发展自己首先就要开放自己,加强与社会沟通,与社会其他亚文化交流,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校园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互融的立体、开放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以文化认同促进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

4、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坚持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和谐。大学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是大学的工作目标。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情操的陶冶,心灵的美化,智慧的启迪,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才培养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和谐氛围,这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安排、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物质和精神的校园环境中,并透过这些方面对人的人格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或潜移默化地持久影响。在校园建设的规划上,要主动考虑自然与人文兼顾,活泼与庄重兼顾,共性与个性兼顾。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3

关键词:开放大学;文化建设;思考

根据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作为44所省级电大之一的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设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分部,构建武汉开放大学框架,以促进武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也要思考如何为武汉开放大学建设出力增色。本文结合图书馆工作谈谈武汉开放大学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图书馆内外环境建设

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建设,是图书馆的功能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效服务读者的关键。内在环境建设具体包括:一是文献资源的结构合理和质量把关。美国图书馆专家杜威曾说过“以最小的代价,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读物”。当前,开放大学图书馆应将传统印刷型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两者投入比例,并逐步扩大电子资源投入比例,实现印刷型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满足多种需要的文献资源体系。同时,对印刷型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都应严格把关。特别要改进传统图书的采购模式中图书馆—书商—出版社的三方合作出现的服务漏洞以及图书从推荐到审核再到馆时间差过长、服务滞后的问题。二是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馆员热情的服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文明的言行举止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提高文化修养、规范行为举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学历晋升、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

外在环境建设,主要是加强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使图书馆成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文化学习场所,学生在其中能充分享受一个知识殿堂提供的良好文化氛围,使他们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和魅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校园读书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请专家来校专题讲座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目前,不少学校不重视图书馆,不少学生也从未用过图书馆,不知如何有效学习,不会有效应用所学知识,也缺少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随着武汉开放大学的发展与壮大,图书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对于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越来越明显,这将增强武汉开放大学的竞争力。

三、图书馆要利用网络,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

开放大学图书馆可确立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让各项资源和服务都直接面对读者,鼓励信息资源的持续性及有目的的更替,通过网络共同体内大量读者的共同参与,更好地实现知识资源的整合,使之更加适合开放教育的特点。图书馆可通过网页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以此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宣传,使其在长期的查阅资料和与图书馆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家园。这是图书馆服务的又一创新。

四、推进图书馆服务的深度

图书馆应坚持为开放教育服务,为基层学院和学习中心服务,为各类远程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推进对学生的深度服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咨询导航服务,为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课程性教学资源的保障和素质性教育资源的拓展。图书馆不仅有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还有服务于教学科研的义务,两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图书馆还有服务于基层学院和学习中心、社区教育的职能,后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这种探索服务应得到图书馆重视。

五、塑造图书馆形象,提升武汉开放大学品牌知名度

一个好的图书馆是衡量一所大学文化品位、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图书馆要在开展高格调、高品位、现代气息浓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塑造自我形象。让读者知道图书馆的建设正在向一个能为他们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以多种方式促进武汉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宣传效果,使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这一意识的增强,无疑可以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也非常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形象感和品牌知名度。

总之,在新的机遇面前,武汉开放大学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应增强责任感,明确角色与任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文化,以“激情创业,快乐工作”校训熏陶学生,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使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为武汉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华.馆藏建设的方向标——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杂志,2012(1).

[2]朱丽丽.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提升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3(6).

[3]陈贵生,吴迪.远程开放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和实践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4

“十三五”时期,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应积极探索,应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等新形势,将改革的思路贯彻到校园规划建设之中,应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改革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建设之路。

1 注重内涵式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基于此,从1999 年开始,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全国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攀升。面对高校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为了满足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求,国家对高校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将外延式扩展作为校园规划的首要目标,如:许多高校着手建设新校区,学校新建建设项目数不断提高,学校建筑面积迅速扩大。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目前国内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已经基本能够支撑目前办学规模的人才培养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逐渐放缓,以及适龄考生人数趋于稳定,2012 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这就表示国内高校未来的发展,将逐渐由原来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的发展路径,也是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来说,必须要深入贯彻内涵式发展的相关要求,在质量和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协调均衡发展,过去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在校生规模的教学要求,很多高校的校园规划建设都将重点放在“盖大楼”上,而往往对新建项目的内涵并未提出符合教育快速发展的“软件”需求。比如,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近年发展迅速,“慕课”“体验性教学”等新方式不断加入,这就要求在校园规划建设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时代发展对建设项目内涵的需要。“十三五”期间,高校要从关注硬件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软”“硬”兼顾的内在提升转变,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导大学校园规划建设。

2 校园规划建设要服务学科建设

2015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高校的发展要以学科为基础、以一流为目标。这对“十三五”期间,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对大学的校园规划建设来说,也应根据“双一流”建设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过去以满足硬性指标需求向为学科建设服务转型,这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2.1 合理配置,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对于“十三五”期间的校园建设来说,要把保障优势学科争一流作为原则,对“一流学科”做到扶优扶强。分析国际上知名的一流大学会发现,它们的发展都是围绕学科建设展开的,不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科研设备配套,都是以学科为牵引进行的。进而以一流的学科带动学校的发展。一所高校的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资源平摊到各个学科中,很可能造成重点不突出,造成无法争一流的局面。这就要求学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以“有所为、有所缓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进行大学校园建设的规划。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的放矢。将校园打造为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一流校园。

2.2 适应学科建设特点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也为现代大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学科之间出现了相互交叉、互相融合的整体化趋势,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各科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学、科研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这些都对发展的物质载体———校园规划和基本条件设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中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在“十三五”期间,校园规划应注重将相关的科系集中,形成网络化的联系,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联系,又有利于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对于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考虑建设独立的“大型仪器共享中心”等项目,避免大型仪器的重复购买,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最终达到学科间的协作、渗透,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学科水平。

新时期,大学学科存在更新频繁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实验设备更新快,教学方法变化快等方面。这就要求在“十三五”时期,校园建设规划要更加注重建筑设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学科的不断创新发展和更新。尽可能多的在校园规划中采用典型化、通用化的标准单元,以增强其灵活性、通用性和可调性。

2.3 支撑国际交流合作

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高校要加强与世界先进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营造良好国际化办学环境,吸引更多高水平教师和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新时期,国内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会极大提高,这无疑对“十三五”期间的校园规划建设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在进行新项目建设及改造升级的时候,要将国际化的思路融入设计规划中,比如,加强校园中中英文标识;考虑不同国家留学生生活习惯,合理设置留学生宿舍;加强国内外联合实验室的实体建设等。

3 注重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不少高校为了快速扩大办学规模都兴建了新校区,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在规划校园建设的时候往往注重新校区新增建设项目,而对老校区的改造升级投入有限。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在这一点上,老校区往往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老校园改造升级可以发挥师资、设备的潜力,投资少、见效快。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十三五”校园规划中,一定要将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相结合、统一考虑。即使远景目标并不明确,也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对校园土地更加珍惜利用,多利用如老校区改造升级等项目来强化内涵式发展,以建设精品项目为目标,使校园规划具备一定的弹性。

4 结合校园的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是我国大学的四项基本功能之一。社会服务功能对于校园规划来说,一是要在规划中考虑开展业余培训、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社会办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设施的潜力,二是可以考虑对校园中的会堂、图书馆、体育设施、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进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大众口碑。在考虑大学社会服务的时候,必须处理好学术性和社会性、内向性和外向性两种空间,或者可以说要准确把握“静”与“动”之间的关系,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避免产生相互干扰。

5 创造良好校园生态环境

新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对于校园建设规划,要注意将教学、科研建筑相对密集化,多留一些绿化用地,这样做既能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还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使学校今后的发展具备弹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校园中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不少学校都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由于校园规划中的车位数不够,乱停乱放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在“十三五”期间,应尽可能为新建建筑配备专用地下停车场,已解决很多学校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机动车停放问题,既有利于美观,对于校园这种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场所,也更加安全。同时,在校园规划建设的时候,要加大节能环保新技术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如:注重建筑的保温隔热、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学校作为科技发展的先锋阵地要跟上时代步伐,努力构建“绿色校园”“低碳校园”。

构建生态化校园,不仅改善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对在校师生乃至周围社会起到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把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灌输师生的成长中,形成深刻的环保意识。

6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校园与之配套。对于每所特定的学校来说,都有各自发展形成的特色,校园建设规划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遵循校园建设发展规律,进一步把握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各种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来具体规划设计,满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摘要:文章结合国家提出的“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重点热点,对高校“十三五”期间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

[2]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7):14-17.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5

摘要: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新世纪优秀接班人才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还是实际操作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从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现阶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组成,起着整合高校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师生员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在获得自我更新,实现变革机遇的同时,其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和过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忽略学生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做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观念冲突。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期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目前,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的界定也不是非常明确。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综合后,可以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即包括校园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和由此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以及创造的全过程,也包括校园的一切物质条件。具体讲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所创造和拥有的,约束和规范全体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各种行为的,对高校生存和发展有着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1]-[3]。这些要素包括物质的(校园物质设施以及校园的“缘生”,“美化”等基础文明建设)和精神的(师生员工的理念信仰、人文素质、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等)。

从组成上看,按照文化学关于文化的层次分化理论,应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分解成物质层面的实体文化、精神层面的观念文化、管理层面的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来展开。

(一)物质层面的实体文化建设。实体文化是指体现学校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一切建筑、环境和设备的集合、构成学校教育的“物质情境”。它包括高等学校的自然环境、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包括反映学校历史、光荣传统、治学成就的景点和典型人物的雕塑或有代表性的建筑)、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设施、科研仪器、校旗、校服、校徽、校花、校歌和校园纪念品等,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一种深思熟虑的形象设计,使学校的每一处建筑、景观,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最终体现着高校所特有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

(二)精神层面的观念文化建设。观念文化是指一所高校所追求和实践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整套价值观、教育观和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等等。它最深刻地、稳定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也最能在每个师生员工心灵深处刻上高校的印迹,让师生员工对所属高校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对整个社会文明做出贡献的崇高使命感。高校的观念文化产生于高校的-1-

历史传统。其核心是办学思想和精神氛围,它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它决定着对学校历史传统的取舍、继承和发扬,决定着对社会文化影响的吸收、拒绝和整合,决定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淀、发展和走向。弘扬时代旋律、高举理想信念大旗、崇尚科学、讴歌各类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校园观念文化可以激发师生员工对祖国的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的光荣感、自豪感,使得高等学校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文化成果。

(三)管理层面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的规范条例、规范师生员工言行的行为守则,另外还有习惯、礼仪、校风、班风和学风等。它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准则,表明学校提倡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作风作为有很强的制约性和鲜明的导向性。优良的班风、校风、学风、教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更能对师生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和交流,最终塑造着高校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

二、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10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绝大多数的高校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新世纪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工作来进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许多高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积极向上的、能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只注重校园实体文化建设,忽视校园观念文化建设。观念文化建设隐含在实体文化建设中,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和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观念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校园实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与精神文化因素。校园实体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观念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实体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5]-[6][4]。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许多高校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制约,内部长期缺乏高层位大学校园文化赖以产生与生长的文化土壤——办学民主与学术自由。高校办学思想长期缺位、模糊或在大学校园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极不巩固。从而导致有的高校甚至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简单于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建设的基本手段局限于生活文化层次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在评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实体文化建设津津乐道。这种忽视观念文化建设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而没有把它作为高校自身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这些高校着重强调大学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仅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学生业余活动开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从而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高校整体发展的大

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建设、后勤管理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大学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质上是一种对大学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三)从办学制度看,校园制度文化的隐性规范作用力度不够。学校的办学制度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是指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既包含一些显性的通过文字加以明确表述的规章制度,也包括一些隐性的通过无意识认同和简单行为规范而构成的道德规范。前者如《学生手册》《教师岗位职责》《办公室岗位职责》等等,后者如高校成员内部日常交往的方式,师生员工学习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禁忌等。而我们在过去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常常忽略后一种制度文化既潜规则的作用,造成高校内部的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特权意识强烈,而服务意识淡薄。这就严重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从办学方式看,很少有高校能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设置结合起来,大学校园内忽略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教育价值取向。“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然而物质的膨胀伴随着精神的萎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文精神的缺失极大地影响着四化建设的进程”。对此,杨振宁先生曾告诫:“忽视人文,中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7]。然而,综观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重科技、轻人文一直是主流趋势。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仅被当作德育工作的一个小环节而难得受到重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中,那些能够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提高起到很好作用的诸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爱国主义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教育、各种艺术的评价鉴赏的课程往往成为一种点缀。

(五)从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角度看,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并未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大学校园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但因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是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就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讲,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

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扎实的现实培育。因此,要想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既弘扬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弘扬传统又与时俱进、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考虑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满足其心理需求,又要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运用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抵制各种非马列主义文化思潮的能力和自觉性,用先进理论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从而使大学校园文化能够起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树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旗帜,成为鼓舞高校师生员工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

(二)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价值导向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必然要受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它往往是高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当“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怀疑主义”等错误思想侵入校园,并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时,我们所倡导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就会逐步流失,最终使高校丧失了优秀文化传播者的地位,成为错误思想的集散地。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高等学校要以正确社会价值为导向,把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构的道德素质基础,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励师生员工追求更高的道德层次。

(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文化。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升华,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个大学,只有其师生员工能禀承人类的优良传统并身体力行之,才能够形成一个带又鲜明特色的校园精神。因此,建设既有时代特征又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高校自身传统的继承。对历史文化传统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最终形成突出学校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校风、校训的制定中,一个好的校训与校风往往是一所学校在长久的办学历史中不断总结提炼,最终形成的一种对办学目的和人才观的特有认识。如百年名校北京大学“不断进取、严谨治学”的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校风;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70多年的建校历史中也形成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秉承的“诚,朴,勇,毅”校训和“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后稷精神,并在“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优良传统感召下,以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结合自身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坚持吸取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社会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源泉,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开放。在当代世界己经进入信息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不吸收最新信息,不学习中外先进文化,就会如一潭死水,难以清澈迷人,难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承担起提炼、加工各种文化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有益的成果。同时,开放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对社会文化中消极的因素应当具有防御能力,防止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渗透漫延。

(五)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匮乏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向、整个文化体系、文化结构的总体[9][8]

转型客观上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位层次。我们要建设营造高层次的大学校园文化,就必须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术风尚、管理风格、课外活动、群体气氛、社团生活、景观布置和建筑设施入手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品味。这种高品位的文化环境的营造,需要加强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因此,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将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建设的战略中去。另一方面要在高校内部树立大学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使每一个师生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负有的责任,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最终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到一个更高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迎春,吴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论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77-80

[2]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4):12-17

[3]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7(2):124-126

[4]郭光华,向群.试论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125-127

[5]张福仁.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5): 122-124

[6]赵汉杰,高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前沿理论,2007(7):4-5

[7]米靖,周志刚.中国大学文化百年进程若干问题初探[J].江苏高教,2007(4):22-25

[8]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5-10

对建设文化校园内涵的思考 篇6

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一方面为行业所认可,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所肯定,而更为可贵的是,学校没有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表面化的标签,而是在按照当初的规划一步一步在落实在深化,使之看得见摸得着。以一日常规考核为抓手,持久深入开展好“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开展好“文明礼仪”等“书香校园创建”主题教育活动,注重细节,特别是抓好学生的集队、上操、午间管理和课间行为规范等,培养名副其实的“和美少年”。

重点建设特色文化项目。一是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完善楼道文化、橱窗文化、墙体文化,落实创意主题。二是不断浓郁学习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读书体验。学校积极开展如诗歌朗诵、推荐一本好书、写读书笔记等活动,建设好“悦读吧”等特色文化项目,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内涵书香校园。三是建设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深化课程文化。在打造美丽办公室丰富教师课余生活、锻炼教师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师读书、写教学反思随笔、练书法、朗诵诗歌、赴文化讲坛等活动。四是以课改为驱动,鼓励教师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制作高效微课,不断完善校本教材诗词歌赋编印工作,推动歌声进课堂、诗歌进校园活动,增强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娴熟运用教学技艺打造优质课堂的能力。

二、规范内部管理,落实素质教育和科研兴校

管理强则学校强,管理弱则学校弱。一是主推拓展课外活动,实现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升华。二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三是搭建学生展示素质能力的舞台,学校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比翼齐飞。结合实际,完善学校各项考核制度,以考核促规范管理,以规范管理推动学校发展。学校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订《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制订《中级职称聘任量化评分实施细则》《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方案》《美丽班级评比方案》《美丽办公室评比方案》《教育教学奖励细则》《教师考勤制度》《值日教师工作职责》等相关方案与细则、职责等制度,各项制度采取方案修订全员参与、考核过程按周统计、按月公布,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用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结果、管理绩效进行规范化考核,在考核中明确以制度制校的理念,提升教师的整体管理能力。

在征求各年级组意见的同时,规范各学科作业设置,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环节,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但要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在各年级组结合学生特点、专长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年段学生的拓展课程,在全校深入开展学生喜爱的如舞蹈队、合唱队、器乐小组、诗歌朗诵等拓展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校教科研组建设为龙头,挖掘符合学校特色的课题,用现有的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分阶段、分年度开发一些具体而实用的微型课题,积极推动课改,实现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三、加快素养提高,造就专业一流的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抓紧抓好。一是狠抓基础落实,规范教学常规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营造了读书提高的积极氛围,鼓励自我修炼;三是实施“请进来,走出去”,丰富了校际交流的层次,并多批次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科研兴校的氛围渐入佳境,为今后的课改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学校现有的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对中青年教师压一压,通过搭建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教学示范课、教学公开周、外出竞赛等平台,稳步推进,着力培养一批扎实、高效、影响大的教师队伍。

在鼓励教师校本培养同时,利用各种时机,分批次带领学校有潜力、可塑造性的教师出外取经,将全国各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艺带入学校。同时,实施“请进来”。请校外名师、辅导员到校进行讲学、授课,感受不同的教学特色,扬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实施团队建设,以备课组、年级组,语数英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对同一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努力发挥备课组应有的作用。适时组建学习共同体,成立课改攻关小组,发挥团队集体智慧,打造美丽团队,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推出“教师幸福工程”活动,用教师的一句话来说,叫作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让教师充分享受职业的尊严,工作的充实以及生活的快乐。通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引导教师由职业倦怠走向职业眷恋,尽其所能为教师营造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对坊中心小学)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7

1.1 生态校园的概念

生态校园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融为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 一个符合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校园应该具有合理的布局结构, 即具有适度的人口密度, 合理的土地利用;科学的功能区、结构的划分与合理的数量分配;基础建设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与耕作层上壤, 建筑材料应选用节能、环保、可再生及自然材料;有足够的绿地系统, 丰富的适应土地生存环境的物种, 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处理全部或大部分校园内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 逐步能够达到废物回收及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与资源, 广泛使用节能产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机制, 校园人群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意识较高。

1.2 创建生态型校园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生态原则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能量利用、消耗及输入、输出的循环平衡。所以, 生态型校园的概念应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 提供有益健康的校园环境, 并有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 减小能耗, 保护环境, 尊重自然。

1.2.1充分展示“以“人与自然合一”为本”的思想。校园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生态的环境观应以人与自然“合一”为本, 强调校园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人, 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按照生态学的观点, 校园环境是人类社会不断寻求进步与发展、适应环境过程中的物化外显, 是一个有活力、有生机的价值系统, 它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因而校园环境应被视作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处地域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 影响着构成校园环境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环节, 即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以及主体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关系。

2 高校生态型校园环境的基本构思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2.1 道路的景观环境规划

道路、绿地系统规划结合校园整体道路规划, 依不同级别, 不同路段的要求进行绿化。以行道树为基调, 配合花灌木、修剪富、色彩各样、季节变化多样, 可行、可游、可赏的绿地。

扩大生态校园的步行系统, 减少汽车污染、噪声和安全, 做到人流、车流互不干扰是生态环境设计的另一特色。在新校园的规划里, 对这一特色也是有所体现的。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流向———从生活区到教学区, 而连接这两个区域并承担主要交通的是宽800m的长廊, 这样使长廊利用率较高, 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 宽度适宜, 尚不拥挤。

2.2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对于校园建筑和道路之间的分散的面积较小的绿地和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空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例如在新校园里有微型生态保护区、中央水系景观区、西山果园等面积较大的绿地都充分体现了生态的特色, 在微型生态区内圈养麋鹿、在保护区的旁边还有巨大的鸟笼使几种不同的观赏鸟类在此定居。

3 在实践中如何体现新认识

3.1 要始终如一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校园内应争取确立文物及集中绿地等重点保护区, 重点绿地区内不要扩建校舍, 并始终要保持校园有足够的绿地比例, 同时还应积极促进生态发展, 如校园生物的繁衍增殖、树木优生、草皮更新、水面净化、禁猎、建巢引鸟等等。

4 小结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它面对的人群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从事高层次学习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故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生活背景、个人喜好等都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今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学生, 我们应该认识到, 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应该更加关注新时代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总之, 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料, 建设生态校园是今后各类高校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略.谈生态建筑[J].世界建筑1998 (1)

[2]周逸潮, 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3]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 篇8

一、和谐大学校园提出的背景

在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中期, 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与重大部署。此后, 条条:各个部委系统, 块块:各个地方———省 (市) 、地 (市) 县、乡 (镇) , 点点:各个大小单位, 纷纷积极响应, 将和谐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强大而富有活力的即和谐的共和国这个有机体, 正是通过以上条条、块块、点点即大大小小的机体结构的和谐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讲和谐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存在, 就像讲团结因为有不团结的现象一样。这就是所谓背景。相关背景是一切相关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党中央文件并没有直接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而我国的和谐大学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因此, 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必须搞清这一建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背景与小背景。

大背景大到从整个世界来看。胡锦涛同志多次在重大国际会议上与接见外宾中, 提到要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因为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到处制造不和谐, 挑起种种事端, 使国际多元社会、各国人民自主决定自己命运与发展道路的正常权利纳入其价值标准之内, 成为其为所欲为的顺民。这股国际逆流确是我国社会产生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外在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快速崛起中, 唯恐中国不乱, 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快速发展。

国际公认也为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同的一个大背景, 国际社会即世界各国在其发展中, 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 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即从不发达向中等发达过渡的时期, 有人说是“发展陷阱”。而我国从刚进入新世纪的人均GDP近2000美元, 到2011年已达5000多美元, 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进入“中等发展陷阱 (3000~6000美元) ”。从以拉美为代表的“发展陷阱”到我国所谓“中等发展陷阱”, 大体都有以下共同点。

一是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经济的一定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多,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而为官员贪腐创造了经济条件, 主要是监督机制不能随经济发展同步跟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几乎是同步的, 这也跟我国对官员任用考核的一些特殊方式相关。因此我国贪腐官员在惩罚中仍不断产生, 由此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诚信度, 激化官群矛盾, 涣散社会凝聚力。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市场机制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 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要靠政府从公平公正立场采取措施在再分配中向弱势群体倾斜, 匡正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拉大贫富差距的缺陷。我国除具世界其他国家这一共性外, 还因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型而来, 市场化的变革并不彻底, 很多重要经济部门仍被国有企业掌控甚至蜕化为私人垄断。衡量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 2013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 而据民间调查, 同年基尼系数为0.61, 就算被多数经济学者所低估的官方数据, 也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就是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 与阿根廷、墨西哥相当。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激化贫富阶层矛盾, 也激化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人们认为是政府不作为或政府偏袒富人或与富人共谋得利的结果。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发展阶段, 人们只追求发展速度, 忽视经济增长质量, 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相伴而生。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 一段时间以GDP增长为唯一政绩考核指标, 这种考核方式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即使到了今天, 我国对官员的环境考评机制体系仍不完善, 如PM2.5这一检测空气质量的指标, 长期被忽视;河流被污染, 土地被污染, 空气被污染。这种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能否继续发展, 人民是否能健康快乐生活下去的地步。对人才引进与海外留学人员能否归来也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一问题, 人们又把它跟政府无作为联系起来, 由此降低政府的诚信度, 激化官民矛盾。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都是严重的, 造成官民矛盾, 社会不同群体 (贫富群体、不同职业群体) 矛盾的加深, 影响社会和谐。有人认为, 我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已达到某种临界点, 由此导致维稳成本的不断提高。这部分增加的维稳成本只能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治理等合理公共支出中挤兑出来, 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进程, 影响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进程。

在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大背景下, 高校与之相应同样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既与社会不和谐因素紧密相连, 又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贪腐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大学甚至比较严重。这从一些大学从校一级领导中揪出的贪官中得到证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 从学校工程承包招标中、从自主创收基金中想方设法中饱私囊。这种现象在院系的个别领导或教师中也有存在,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学生钱财。

二是师德滑坡, 学德随之滑坡。不少教师不热心教学而热心捞外块, 这虽有大学教师薪酬偏低的客观原因, 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失衡乃是主因;学生奋发进取精神不足, 混文凭者大有人在;师生相互影响, 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 认真教学的教师往往开罪学生, 得不到学生的应有尊重与正确评价, 放松要求讨好学生的教师反而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是求大求全, 重数量轻质量。表现为大学年年扩招, 万人大学超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学校大楼不断增多, 大师却未见增加;数理化、文史地、理工农医样样俱全, 众多专业雷同, 其原有特色消失;硕点、硕导, 博点、博导不断增多, 以致造成中国博士大跃进, 领先世界水平。对教师考核也是重数量, 轻质量, 评价体系不合理, 必然诱导教师的错误追求。埋头苦干看轻名利而倾心于教书育人的老师得不到认可, 等等。

四是学风不正。不管学生、教师都抄袭成风。因为年度考核, 晋升职称要求论文数量, 并要求核心期刊发表, 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 要求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压力之下加上道德缺失, 现代网络技术又提供了条件, 他们不得不以抄袭应对, 这是被动而言。不少人甚至是少数忙于行政事务的领导, 为图虚名甚至图实名, 即争得学衔学位, 特殊贡献大奖等级而名利双收, 他们也想方设法抄袭, 盗窃他人甚至学生的科研成果。

大学校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必然影响大学这一神圣高雅殿堂的形象,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包括道德与专业质量。因此提出与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这些年来, 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常见于报刊、书籍和诸多文件中, 但是否有一公认的权威的一致遵从的定义呢?似乎没有见到, 而多种对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的论述, 似乎都有立论依据与可取之处。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经典性表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全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也应是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立论的依据。

何谓和谐大学校园?看来不能按定义要求来界说, 只能作出说明性的解释。和谐大学校园, 勿庸置疑, 应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特征, 但具体含义应有所延伸并有适当差别。

第一,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宪法及涉及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 大学理应遵照执行;同时各个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 使依法治校更具体可行。大学校园应充满民主空气, 各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各个不同层级的校园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从善如流, 绝不能将“政治帽子”到处乱扣,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大学是否应有自身特色的校纪校规,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典范。校内各级党政领导成员, 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年级, 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不同岗位的成员, 等等。总之, 大学校园里的所有成员, 都是平等的, 都是履行不同职责, 尽不同义务而已, 无任何特权可言。

第三,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诚信友爱即遵循伦理道德的楷模。大学里各种成员之间, 都应做到诚实守信、说实话、干实事、互助友爱、扶危济困、团结协作。大学校园容不得流言谣言, 容不得制假造假, 容不得一切歪风邪气。

第四,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具创造活力的场所。大学的各类主体, 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学生要学得主动,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敢于跟老师及各种权威争论, 敢于面对面提出质疑;教师要教的主动, 敢于创新自己的学术观点, 勇于发明创造,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对学生质疑, 要大度包容, 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够完善或有错误, 也要加以鼓励。其他不同岗位的成员, 应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能的创新之举。大学应成为整个社会最具创新活力并带动整个社会创新的强大发动机与导航仪。

第五,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为文明安定的场所, 社会精神文明的典范。大学校园里, 人人讲礼貌, 个个能谦让包容, 既与社会紧密相联, 又不容社会污染浸入校园。大学校园应是社会文明的一方净土, 是社会最圣洁的地方。

第六,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楷模。大学校园不仅精神环境洁净无瑕, 自然环境也应洁净无瑕。大学这个小环境, 应有周到的规划设计, 绿地、水榭、亭台楼阁、生活学习、运动与休闲设施, 均应安排有序, 使人感到似静非静, 似动非动, 空气清新, 井然优雅, 是个读书、研究的最好自然环境。

总括上述, 和谐大学校园的最根本特征是, 融洽的人际关系, 令人向往的自然环境, 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科研成果, 最终体现为, 不断培养出就业率高广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一批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大学有不同类型, 有所谓重点非重点、专科、本科、教学型、研究型等差别, 但凡是大学都要出两类成果: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和不同档次的科研成果。而高素质人才即各类精英的不断产出, 则是不同类型大学的最重要使命。

综上所述, 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逻辑学关于定义的要求来表述。而从上述和谐大学校园的描述中,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总感觉这是一种静态的特征表述, 似乎跟现实中或实践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不符。因此, 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必须从动态角度加以把握。和谐大学校园所具有的六大典范作用不是一幅静态的美丽山水画, 而是在动态中显示出来。它在不断克服六大典范中大大小小的不够典范之处而趋于典范, 也就是说, 它在不断化解不断产生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使之达到和谐状态, 在这种不断调整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 六大典范作用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动态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从中不断彰显出一所和谐大学的崭新面貌, 也构成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是因为,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像鲁滨逊生活的那种孤岛。中国已经融入世界, 是地球村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中的闪光分子, 自然跟世界相关联, 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关联, 因此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就大学本身来说, 也不是一个静止体, 它虽相对稳定, 流动性仍然显著, 每年大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走出校门, 又有大批不同层次的新生进入;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岗位的管理成员也是有进有出, 处于流动状态, 这种流动状态正是一种活力的源泉。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国内外、校内外纵横交错的有形的与无形的, 精神的与物质的复杂利益关系, 为我们研究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指明了路径。

三、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研究路径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从何着手, 现实的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概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正视、面对并理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所涉及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的既有精神层面更有物质层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关系。让我们稍稍具体梳理罗列一下这些绕不过去的或难或易的关系。

理顺大学校园内部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按现行体制, 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党领导政是纵向关系。但某些重点大学, “政”即校 (院) 长的行政级别、权威声望往往大于党 (委书记) 。在校 (院) 长与党委书记作为平行对等的顶层机构, 本身各有一套组织机构, 如副书记、副校 (院) 长及其助理的人数、办公室组织及其人员配置。紧靠这一顶层, 一般应有相互平行的几套系统:教学与科研学术管理、后勤保障、图书资料、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等。这几大系统自身有其纵向、横向系统。党务系统的纵向组织从校 (院) 党委至院系党委或党总支直至党支部党小组。与此相关的共青团系统、工会系统、民主党派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应归于党务系统。校务行政系统, 实际应包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资料、财务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有纵向横向交错关系。校内各个学院之间特别是专业相近的各个学院之间, 甚至一个学院内的各个专业系之间, 也存在复杂的横向纵向关系。师生关系可以说纵向关系, 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 没有老师与学生就不成其大学。师生关系可分为老中青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名师与一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师关系, 包括老中青教师、不同职称教师、名师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与硕导、博导教师、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外教与内教老师等之间的横向关系。学生间的横向关系有:贫困生与富裕生及其不同级别官员出身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不同层次学历即专、本、硕、博学生、城乡学生、边远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学生等,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横向的复杂关系。课程之间也存在某种纵向主要是横向关系: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主打课与辅助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德育课或政治思想教育课与专业课、体育课 (包括军训) 与专业课、外语课与其他课程, 等等。考评体系包括对党政、老师与学生三大系统。总的要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 在量化中突显出质的要求。党政成员考评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广大群众评价的地位。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包括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的考评、完全搞科研的人员的考评, 不同职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考评指标的差别及其合理性, 质的指标如何在量化中得到体现, 纠正重量轻质的偏差, 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及其考评, 教授一定要讲授本科课程。考评必然跟奖惩体系相联系, 原则是奖优罚劣, 使优者动力更为强劲, 劣者也能自强奋起。奖惩既跟物质利益联系, 也要跟精神荣誉相关联。这里涉及一套薪酬体系的纵向横向关系:党政不同层级的报酬体系, 教师科研人员不同职称的报酬体系 (现在提出的绩效工资设置) , 教辅人员的新酬体系。以上三者的横向对比关系的合理性, 力避众多博士教授争处长, 教学岗位乏热心。这其中涉及一个有形收入与无形收入 (无形其实也有形) 的关系问题。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不同学历培养目标的差别体系,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 既重分数又不能唯分数, 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纪检监察体系的纵横向关系:纪检监察组织体系 (常设机构及其成员与非常设机构成员) , 教代会、学代会、校工会的地位与作用, 团委会的地位与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正视审计机构在廉洁校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现在很多大学还存在一校两制的关系, 需要调整处理。至于独立民办大学的内部关系, 既有公办大学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 暂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围。大学办学规模与质量及其管理边界的关系, 大学校园建设的合理布局问题, 既是大学顶层管理者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也是相关上级党政领导层级需要慎重考虑处理的问题。

以上便是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内部涉及需要理顺的纵向、横向、纵横交错关系的一个梗概。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还必须要理顺外部环境这一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多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校际之间的关系:本市与本省区各院校之间、不同城市省区之间的院校、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本国院校与国外院校之间、不同档次院校之间等关系。其内容涉及: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的共享与争夺, 专业设置的重复与竞争 (包括热门专业的纷纷上马) , 招生生源的争夺, 办学经费的争夺, 创收渠道、地域的争夺, 等等;二是理顺大学所在地与相邻社区、城市及所在省区的关系;三是理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四是理顺与本校校友的关系;五是理顺大学社会服务、社会责任与创收融资的关系;六是理顺招生录取涉及的诸多社会关系;七是理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包括本省区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与主管该院校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八是理顺与上级党政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关系, 等等。

上述种种纵向横向矛盾关系, 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主次差别及其随时转换的可能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 即围绕调动校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往后的研究中, 我们将遵循上述路径详加分析。

四、贯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认为, 关于“是”什么 (What is) 的表述, 是实证表述 (Positve statements) , 关于“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 的表述是规范表述, 前者叫实证方法, 后者叫规范方法。在经济学界有人将用前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作实证经济学, 以后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实证方法有些类似逻辑学的归纳法, 规范方法则类似演释法。事实上, 任何研究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都是规范方法的典范, 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将实证与规范方法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实证方法先要进行假设, 这假设就是一种指导思想, 就包含规范的成份。

我们这里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就是既要以我国及他国已经为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作指导, 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并以实践为依据得出新的结论, 这就有可能纠正过去不正确的结论或指导思想。所以, 我们的研究, 首先既不是纯理论推导, 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包括我们党的重要文献方针政策, 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其次, 我们的研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既要利用他人的调研成果, 也有自己必要的调研与实践经验总结;在理论上, 我们要大量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 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些小的创新。再次, 在表述上, 既有理论阐述, 又有实例印证;既有个例, 也有通例;还有必要的统计数据作佐证。

五、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重大意义

首先, 帮助我们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做到既紧张又从容。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中得知, 和谐大学校园不是风平浪静的, 而处于复杂矛盾的运动过程中, 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 永无止境。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党和政府相关部门, 大学中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处理大学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就大学本身来说, 教师和学生, 一般管理人员, 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将紧张与轻松、活泼结合起来。而大学的顶层人员, 可以说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 他们责任重大, 他们知道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复杂性动态性, 便会处变不惊, 举重若轻, 要做到这一点, 达到这一境界, 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大学高层的领导人员要相对稳定, 要有相当高的专业业务与管理素质, 要有较长时间的办学历练, 要有不同专业管理与年龄的混成比例与梯次配置, 更要有相当的校外特别是校内的群众基础。同时, 也要求大学的高层领导也像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一样, 要有对付各种突发事件的种种预案, 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使一所大学在各种突发或尖锐矛盾爆发时, 仍能正常运作, 不会因噎废食, 如学校游泳池淹死一名学生或教师, 游泳池就立即关闭不再开放。

其次, 指导我们能视野开阔地运用立体思维来从事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这样才能与当今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进程合拍。一所大学从所处地址来说, 是基本固定的, 但其运行, 必然不断涉及以上所述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有形无形矛盾关系的处理。只有充分正视, 及时理顺, 才能不影响大学的正常运作。但这种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调整理顺矛盾关系的过程, 正是一所大学走向成熟, 使大学办学质量不断登上一个个新台阶的正常途径。

第三, 只有在这种现实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才能使师生经受现实的锤炼, 才能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产品╟╟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而不是温室中的鲜花,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和谐大学最重要的使命。

最后, 按照我们这种思路, 即如上描述的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大学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楷模, 成为国人向往的圣地;才能使社会感到, 进入大学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洗礼。如此, 大学才能成为全面影响和推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强大的动力。

总之, 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 中国梦的美好理想与远景, 只能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逐步实现。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中国梦在大学的实现, 任重而道远啊!

摘要: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在整个社会与大学在其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 出现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因此, 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是通过不断调整、处理种种矛盾关系而造就的一个最具创造活力的环境或场所, 正是这种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校园, 才能成为精英辈出的摇篮, 累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 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的典范与楷模,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为强大的动力。和谐大学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其研究路径, 应是视野开阔地梳理涉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形无形的纵横交错的复杂多变的关系, 适时调整化解, 永葆不竭动力。其研究应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和谐大学校园,理顺关系,研究路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浪网.专家称我国十四五期间有望成高收入国家[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09-22/025123195922.shtml

[2]中国首度公布基尼系数[N].北京晨报, 2013-01-19.

[3]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J].财经, 2012, (22) .

[4]邓崇清.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4, (4) .

[5]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5-02-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 篇9

(一) 和谐校园的涵义。

和谐,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当适当与均匀。”它强调多种关系与要素协调、均衡地完美统一与融合。这里先选录两种代表性观点, 然后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广东省罗平中学陈锦才认为:和谐校园是一种以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 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 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 徐州师范大学李成坤认为:高校和谐校园是以合理的目标定位、组织结构、运行机制、高效管理, 特别是以人为本, 充满活力、协调、稳定发展为基本特征, 为高校发展营造最优化的氛围和环境, 确保高校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以上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部分中学和大学对“和谐校园”的理解。这些解释都属于描述性解释, 体现了和谐的本意。构建“和谐校园”可以看作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二)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1.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与构建和谐社会, 是相辅相承, 缺一不可的。一方面, 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 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基础;再一方面, 和谐校园为和谐社会提供了人才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以及一大批“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这都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

2.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

稳定是和谐基础。贫富差距拉大引发了拖欠学费的问题, 心理压力问题、就业问题等等直接影响到校园的稳定。高校要维护稳定, 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大力促进校园和谐。这既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 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和谐能够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 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现实表现。

毋庸置疑, 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以及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使得大学生诚信观淡漠, 诚信行为缺失, 其境况令人担忧, 凡此种种, 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和谐的杂音, 为和谐校园建设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一是大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诚信缺失。最典型表现就是考试作弊, 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 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二是大学生经济行为中的诚信缺失。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 目的是资助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大学阶段学业。但是贷款学生的还款情况不容乐观, 使其贷款成为“坏账”, 这直接损害了放贷银行的利益, 无疑加大了银行继续向贫困大学生发放低息助学贷款的顾虑。这样的局面长期下去, 又会给学校、银行借贷, 乃至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不良影响。三是大学生就业行为中的诚信缺失。一方面, 在就业应聘过程中, 有些毕业生为了推销自己, 在简历中信口开河, 假证书、假成绩、虚构经历等不诚信行为充斥职场。另一方面, 在就业过程中, 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也比较突出。与用人单位签约后, 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便不辞而别, 而且想方设法规避违约责任。

(二) 大学生心理问题较突出。

1.适应能力弱引发抑郁症。

大一年级学生因为学习、生活、社交等不适应而不得不提出休学、退学申请, 这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深思,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 大学生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大学生们不再是过去被人们誉为的“天之骄子”, 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性, 竞争激烈、学习方法、生活方式难以适应, 一旦有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 他们不免产生失落, 自卑的心理。

2.人际交往所引发的心理孤独、焦虑。

现今大学生中, 独生子女居多, 不少学生, 缺乏生活锻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学里, 很多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做, 因而会遇上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太多的不习惯和生活中的独立性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压力。由于缺乏社会锻炼和经验, 想要和别人交往, 但不知怎样和别人交往或交往失败, 故而形成怀疑他人、怀疑一切的心理, 害怕与人交往, 经常采取封闭自己的心理, 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3.家庭贫困所引发的自卑、孤僻。

贫困家庭, 甚至特困家庭, 这使不少大学生在校也常为生活而发愁, 家中寄的生活费低, 在与其它同学出入餐馆、娱乐场所, 甚至连参加班里组织的活动, 都得考虑再三,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致使不少学生放弃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成了名副其实的“独行侠”, 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对策

(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首先, 开展诚信教育, 签署学生诚信保证书。制定学生诚信守则, 针对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恶意欠费等不诚实行为都要有详尽的惩罚规定, 并且签署诚信保证书。 其次,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这当中包含的指标有:无故拖欠各类应缴费用;考试作弊行为等等, 档案以“大学生诚信记录卡”的形式发到每人手中, 每学期记录一次, 最后毕业时交还学生作为证明, 用于就业、升学或永久保存。 最后, 在建立学生档案制度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经济困难的学生, 从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 相应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 促进良好校风养成, 全面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

1.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建立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也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烦恼, 减轻心理负担, 维护心理平衡, 这主要讲究的是心理调适技巧。其次, 要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 不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攀比, 不参与高消费活动, 克服“盲目消费”。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 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最后,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是走出“心理孤独”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慢慢适应环境, 慢慢愿意与更多人交往, 心胸变得更加博大。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中心, 特别是新生。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 和学生成为良师益友, 甚至知心朋友, 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对个别较严重的应加以更多的关心和干预, 让他们尽早走出心理误区。

总之, 构建和谐校园任道重远, 需要全体校园人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和积极参与, 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对和谐校园的涵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诚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郭枫焰, 范俊德.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N].华南新闻, 2005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

关于大学校园安全的几点思考 篇10

一、近十年大学校园典型安全事故

1.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与同学打牌受到羞辱,在3日内将同窗同学4人先后用钝器击打致死,弃尸体于学校公寓柜子中,后经公安机关破案,马加爵被判处死刑。

2.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付成励,由于个人情感问题手持菜刀冲入该校昌平校区端升楼201教室,在19个同学面前将正在讲课的程春明教授砍伤,程春明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3.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因使用“热得快”不慎失火,过火面积达20平方米左右。因室内火势过大,4名女大学生先后从6楼寝室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当场死亡。

4.2013年3月31日,复旦大学一名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某遭室友林某在寝室饮水机投毒,抢救无效,4月16日不幸逝世。

5.2014年8月9日,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014年8月21日,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2014年8月28日凌晨,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半个月后确认遭抢劫被杀害。

二、大学校园安全意识现状

1. 家长过分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生活独立性。

自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此诞生了独生子女大军,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具有更聪明、更富创造性的特性,但孤独以及来自父辈等的溺爱,使不少独生子女表现为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性,个别的表现为自私、嫉妒、孤僻、内向、缺乏社会能力等,难以与外界进行正常联系,这种孤独感也会导致孤僻、自闭等心理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片面关注学习成绩,包办学习之外一切事务,致使生活不能自理、依赖性强、思想单纯等是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性格缺陷。

2. 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在中学,我们就以分数为中心,几乎只教给孩子怎么去考高分,其他一概不管;到了大学,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中心也开始向急功近利的方向偏移,多数侧重于让学生怎么能找到好工作,侧重于让学生怎么过四级、过六级,侧重于怎么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多拿几个职业资格证。但几乎没有一所大学专门花时间去告诉学生怎么防火、防盗、防诈骗,遇到危险怎么去自我保护,大学生只是接受了比较浅显的安全知识学习和安全意识教育,但安全意识层次较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有品格的人。而这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来应当是教育本身的终极目的;这种终极目的却恰恰被我们忽略,被各种急功近利的东西所取代。我们的社会所为,又给这种走偏了的大学教育找到了最好的现实例证;在这种本身错误的现实例证下,我们的教育愈发觉得自己这样做是适合现实需要的,在一种忽略教育最本质的偏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在大学生中出现类似于马加爵案、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上海商学院寝室火灾等安全事件,也就变得正常以及一定的必然。

3. 大学生对安全问题关注不够,依法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淡薄。

首先,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或媒体上看到各种安全案件,总觉得与自己无关,不太关注也不加分析,不能从中看出原因、得到教训。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不能很好的处理,保护不了自己的权益。其次,随着高校规模扩大,人数增多后勤社会化等新形势,校园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三、大学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

1. 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

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包括安全防范意识、校规校纪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意识、交际交友安全意识等。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应与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2. 规范大学生的安全行为。

规范大学生的安全行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的安全行为体现在学生对安全行为的认识,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可以规避风险,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采取哪些自救行为,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日常灌输、强调,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安全行为,提高大学生的安全行为能力,保护大学生的人生安全。

3.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教育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底线常常受挫折或不端正,成为国家、社会或学校、自身及他人的不安全隐患。只有大学生明确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培养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安全行为的良好发展。

4. 深化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在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其安全行为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采取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且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如建校园安全网络视频专栏,采用一些典型的安全事例画面,直观地刺激大脑,让大学生认识到安全事故严重的后果,加深对安全隐患和威胁的敏感性和警觉性;或利用校园广播,经常性播放安全常识,重复刺激大脑,使得相关安全概念转化为能动的自觉安全意识;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体验一定程度的打击,磨炼学生的意志,确保身心的安全和健康,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安全行为能力。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保护他们安全责任重大,我们需要始终坚持对学生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大学生防火、防盗、防骗、防伤害等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或减少大学生安全事故,为大学教育的发展努力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摘要: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而不易被同学们重视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中职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功能;途径;策略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义地说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体育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学校在体育教学、健身娱乐、运动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环境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校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一切精神现象,概要地说是指体育精神。它包括学校体育思想、体育观念、体育道德、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方式等。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相对稳定又不断创新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学习和运动的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意识、爱好和习惯,以及自学自练等多种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这种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最广泛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运动乐趣、运动的魅力,进而形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它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1.形成团队意识,协调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本身都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班集体、训练小组、代表队等),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中的接力赛等都需要每个人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互相切磋、合作、对抗,促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体育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它对人的精神也能产生重要影响。那种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好素材。学校通过一系列的体育实践活动,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和谐、团结、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了一种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3.丰富学生的课外文体生活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把一批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吸引到体育中来,让学生玩体育、画体育、写体育、想体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把体育作为学习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

4.有助于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如今校园体育活动规程、规则不断完备。如果亲身参与体育竞技活动,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够使个体逐渐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通过统一的规则,规范的行为严密的组织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使参加者和观赏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

二、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强化校园环境的体育文化氛围,发挥校园体育文化潜在的教育功能,使体育活动向大众化、娱乐化、健身化、方向发展。

1.重视体育组织系统建设

学校应大力支持师生员工成立各类体育社团,并为社团的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组织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我校建立以分管教育副校长为主任,由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体育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会体育骨干等成员共同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活动均有记录,并纳入教师和班级的考核。

2.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体育建筑、设施、场地等,它们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师生体育锻炼的实践。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从实践出发,发展适合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阵地。

3.组织欣赏体育比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不断增加。选择恰当的时间组织师生观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陶冶了人们的情趣。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感染者每一位观赏着的内心世界。

三、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这是能否长期持久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所在。

2.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养成以后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育课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体育文化活動的开展都离不开体育课堂。一方面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接受包括身体、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全面的、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全面了解体育文化,使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3.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体育文化宣传,能够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环境。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可以利用校园网、校报、校电台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利用黑板报展览学校体育掠影,介绍体育公告、精彩体育片段、体育欣赏、校园体育之星等;利用海报、球讯、体育标语等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开展体育专题竞赛,营造一种体育氛围。这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而且还能使全校师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既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我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在体育竞赛方面,学校定期举办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规项目比赛,另外,年级组、班级组织的“擂台赛”“友谊赛”“对抗赛”也不定期举行。既有个人项目,也有集体项目,学生参与率100%。当各班积极投入赛前训练和开展比赛时,体现了学生团结,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主动参加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中来。

5.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参与率、名次、纪律、体育知识、体育习惯、态度、提高层次等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照顾个体差异,重视过程、态度和进步幅度。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优秀率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结束语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团结、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学校体育和学生个性体育的发展。最终实现环境育人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郭林翠.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关系.考试周刊,2009.31

[2]徐国滨.试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0.8

[3]黄国龙,宋敏敏,郭孝平.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4卷第6期

[4]储群伟.高职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魅力中国,2009.25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2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十分关注校园文化的积淀性。

1.正确的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积淀的基点。五洞小学始建于1955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提出了“三万工程”(种一万盆花、栽一万棵树、集一万册书),实施校园绿化和素质教育;本世纪初,学校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在体验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的办学理念。近三年,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学校实施,学校在传承50年的办学积淀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文化育人的求索路上,更加深入地思考,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以“我爱每一片绿叶”为核心理念的绿色教育文化。通过营造绿色环境、实施绿色管理、打造绿色团队、构建绿色课堂、开展绿色活动、探索绿色评价六个方面的系统建构与实践,逐步让绿色成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底色,收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硕果。

2.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实践行为是学校文化积淀的基本途径。学校的办学理念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体现出来,具体的各个教育环节都要和学校理念相一致,通过必要的规则来保证所有的行为不违背理念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筛选、概括和提炼其中的合理内容,使之上升到文化层面,以此来完成学校文化的积淀。

3.创新是学校文化积淀过程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校园文化的积淀不是对一些固有的文化因素进行僵化式累加,而是在于对学校文化不断的补充具有活力的因素,而创新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它是受到区域文化、教育行政文化和时代文化三方面的影响,现有社会的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大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要不断吸收和利用这样的文化环境,并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变革和创新,使校园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我校不单是注重校园规模的扩大,而是关注教育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绿色教育无论是管理上还是在教学上都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人的成长规律。科学地实施教育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任何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可取。我们创新地把绿色教育对人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了责任教育,认为在人的成长历程中,责任是最重要也是最高贵的品质。责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神圣使命。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敢于担当责任的人。有责任才能淡定;有责任才能自信;有责任才能从容;有责任才能自觉;有责任才能坚强;有责任的人生才能有意义。所以,五洞小学的座佑铭——“带着责任出发”。

4.校长是校园文化积淀的关键。在现有的体制下,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所有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一个学校的工作思路总是由校长首先提出的,他的个人行为对所有的师生员工起着示范的作用。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时期过程。而校长流动是经常的,所以,校长的培养与选拔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如果今天这位校长这样做,明天那位校长不承认,割断学校历史,学校文化的积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一)学校领导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就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我们在完成了学校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把学校建设上升到体验、合作教育建设的高度,现在开展国家十一五课题《基于主动教育下的体验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学校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财力不足的条件下,先行学校的一些基本理念的建设,如开展现代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大讨论,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明确办学思想,使先进的办学思想不断转变为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学校内部文化建设

以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来重新考察现有的规章制度,完善校内的各种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推行校务公开,向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使学校管理制度突出以人为本,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重视教学改革,注重教研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教研成果作为教学的基础,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及时总结教育工作的经验,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个案,培育教师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我校在教研活动形成一种文化氛围的基础上,2008年因势利导,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出《绿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做到“我是一片绿叶”、“我爱每一片绿叶”,更是把学校文化的内隐层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三)培育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学习型组织

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校园是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丰富文化的场所。我们认为校园的环境应该有文化,校园的主人(学生和老师)更应该是有文化的人,我们每年都用上万元专项资金鼓励老师读书(读经典、读名著、读报刊、读教育理论、读教育故事、读教育家传记……)在教师队伍中要积极培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宣传终身学习的意义。倡导教师之间通过问题研究、观点争论,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校打造成学习型的组织。

上一篇:进行高中语文复习论文下一篇:乡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