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共8篇)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1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
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主办的“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历史系教授岳庆平发表了《大学校园规划与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关系及其相关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例》一文,文中阐述了北京大学发展规划工作中具有特定内涵的二十种相对片面倾向。全文内容如下:
大学校园规划与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关系及思考
――以北京大学为例
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 岳庆平
大学校园规划从来不是孤立的,其与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大学校园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去进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制定。
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为了统筹兼顾校园规划、学科规划、事业规划三者,正确处理和理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于6月在学校原政策研究室和校园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负责研究、制定、修改和落实校园规划、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发展规划部,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而且于2月成立了由许智宏校长担任主任的北京大学规划委员会以及所属的校园规划委员会、学科规划委员会、事业规划委员会等三个分会,作为学校相关规划的审议机构。此外,北京大学还于1911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了由24位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教授组成的发展规划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也是学校发展规划部特聘研究员),作为研究学校发展规划的专家系统。
北京大学校园规划的三个主要依据之一是北京大学学科发展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另外两个主要依据分别是北京市总体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建设规划)。在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学科规划、事业规划三者的关系上,目前校园空间的相对有限与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事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早日实现。
一般说来,北京大学校园既应保持历史的传承性,体现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又应营建良好的空间环境,满足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需求。但具体说来,目前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的校园空间和发展余地毕竟十分有限,同时燕园校区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寸土寸金,每寸土地都要规划和保护得非常科学而合理,这无疑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的规划和保护方面,就消极的微观层面而言,我们绝不能在十分有限的燕园校区见缝插针,到处建设,因为建筑过密、人员太多不仅会破坏燕园校区宝贵的园林特色(冯友兰先生视“园林特色”为北京大学两大传统之一),而且会使燕园校区超负荷运转,有朝一日也许真的会“挤破校园”。就积极的宏观层面而言,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来也有可能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大学燕园校区不仅属于北京大学,而且属于全中国甚至全人类。因此,非常科学而合理地规划和保护好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无疑也是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对国家和人类的重要贡献。
从北京大学的校园空间看,北京大学校园由海淀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265公顷。海淀校区为主校区,由燕园、燕东园、中关园、蔚
[1][2]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2
“十三五”时期,高校校园建设规划应积极探索,应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等新形势,将改革的思路贯彻到校园规划建设之中,应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改革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建设之路。
1 注重内涵式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基于此,从1999 年开始,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全国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攀升。面对高校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为了满足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求,国家对高校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将外延式扩展作为校园规划的首要目标,如:许多高校着手建设新校区,学校新建建设项目数不断提高,学校建筑面积迅速扩大。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目前国内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已经基本能够支撑目前办学规模的人才培养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逐渐放缓,以及适龄考生人数趋于稳定,2012 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这就表示国内高校未来的发展,将逐渐由原来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的发展路径,也是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来说,必须要深入贯彻内涵式发展的相关要求,在质量和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协调均衡发展,过去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在校生规模的教学要求,很多高校的校园规划建设都将重点放在“盖大楼”上,而往往对新建项目的内涵并未提出符合教育快速发展的“软件”需求。比如,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近年发展迅速,“慕课”“体验性教学”等新方式不断加入,这就要求在校园规划建设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时代发展对建设项目内涵的需要。“十三五”期间,高校要从关注硬件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软”“硬”兼顾的内在提升转变,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导大学校园规划建设。
2 校园规划建设要服务学科建设
2015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高校的发展要以学科为基础、以一流为目标。这对“十三五”期间,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对大学的校园规划建设来说,也应根据“双一流”建设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过去以满足硬性指标需求向为学科建设服务转型,这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2.1 合理配置,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对于“十三五”期间的校园建设来说,要把保障优势学科争一流作为原则,对“一流学科”做到扶优扶强。分析国际上知名的一流大学会发现,它们的发展都是围绕学科建设展开的,不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科研设备配套,都是以学科为牵引进行的。进而以一流的学科带动学校的发展。一所高校的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资源平摊到各个学科中,很可能造成重点不突出,造成无法争一流的局面。这就要求学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以“有所为、有所缓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进行大学校园建设的规划。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的放矢。将校园打造为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一流校园。
2.2 适应学科建设特点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也为现代大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学科之间出现了相互交叉、互相融合的整体化趋势,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各科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学、科研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这些都对发展的物质载体———校园规划和基本条件设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中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在“十三五”期间,校园规划应注重将相关的科系集中,形成网络化的联系,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联系,又有利于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对于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考虑建设独立的“大型仪器共享中心”等项目,避免大型仪器的重复购买,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最终达到学科间的协作、渗透,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学科水平。
新时期,大学学科存在更新频繁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实验设备更新快,教学方法变化快等方面。这就要求在“十三五”时期,校园建设规划要更加注重建筑设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学科的不断创新发展和更新。尽可能多的在校园规划中采用典型化、通用化的标准单元,以增强其灵活性、通用性和可调性。
2.3 支撑国际交流合作
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高校要加强与世界先进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营造良好国际化办学环境,吸引更多高水平教师和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新时期,国内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会极大提高,这无疑对“十三五”期间的校园规划建设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在进行新项目建设及改造升级的时候,要将国际化的思路融入设计规划中,比如,加强校园中中英文标识;考虑不同国家留学生生活习惯,合理设置留学生宿舍;加强国内外联合实验室的实体建设等。
3 注重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不少高校为了快速扩大办学规模都兴建了新校区,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在规划校园建设的时候往往注重新校区新增建设项目,而对老校区的改造升级投入有限。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在这一点上,老校区往往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老校园改造升级可以发挥师资、设备的潜力,投资少、见效快。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十三五”校园规划中,一定要将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相结合、统一考虑。即使远景目标并不明确,也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对校园土地更加珍惜利用,多利用如老校区改造升级等项目来强化内涵式发展,以建设精品项目为目标,使校园规划具备一定的弹性。
4 结合校园的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是我国大学的四项基本功能之一。社会服务功能对于校园规划来说,一是要在规划中考虑开展业余培训、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社会办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科研设备设施的潜力,二是可以考虑对校园中的会堂、图书馆、体育设施、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进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大众口碑。在考虑大学社会服务的时候,必须处理好学术性和社会性、内向性和外向性两种空间,或者可以说要准确把握“静”与“动”之间的关系,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避免产生相互干扰。
5 创造良好校园生态环境
新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对于校园建设规划,要注意将教学、科研建筑相对密集化,多留一些绿化用地,这样做既能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还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使学校今后的发展具备弹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校园中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不少学校都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由于校园规划中的车位数不够,乱停乱放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在“十三五”期间,应尽可能为新建建筑配备专用地下停车场,已解决很多学校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机动车停放问题,既有利于美观,对于校园这种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场所,也更加安全。同时,在校园规划建设的时候,要加大节能环保新技术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如:注重建筑的保温隔热、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学校作为科技发展的先锋阵地要跟上时代步伐,努力构建“绿色校园”“低碳校园”。
构建生态化校园,不仅改善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对在校师生乃至周围社会起到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把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灌输师生的成长中,形成深刻的环保意识。
6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校园与之配套。对于每所特定的学校来说,都有各自发展形成的特色,校园建设规划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遵循校园建设发展规律,进一步把握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各种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来具体规划设计,满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摘要:文章结合国家提出的“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重点热点,对高校“十三五”期间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
[2]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7):14-17.
对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校园高音喇叭扰民 法律意识 政府公共事务管理
1 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存在的现状
很多中国人对校园高音喇叭一定不会陌生。其超高的音量对人类的正常生活的影响也是人所共知。在百度搜索“校园高音喇叭扰民”,可以得到相当多的由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引发的民众对学校的投诉、纠纷方面的资讯。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大中城市、农村乡镇。校园周边的民众认为,学校办学播放高音喇叭的频率、特别是音量应以不干扰、影响周边民众的正常的生活为界限。学校方面则普遍认为,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校园里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且音量足够的信号来指挥;且办学校是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众理应无条件支持。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周边民众遇到这类和学校的争端、纠纷,往往向政府各主管机关寻求帮助,各主管机关要么互相推诿踢皮球;要么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要么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行政作为不力、不当,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民众和学校之间的积怨日益加深。
2 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产生的根源
199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第八章附则第六十三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①“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②“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③“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从上面引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在城、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和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使用高音喇叭是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校园高音喇叭扰民是完全应该禁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从颁布施行到现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了。但为何不论是在大中城市,农村乡镇,关于校园高音喇叭扰民的现象却时有耳闻、不绝于媒体报道呢?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其产生的根源。
2.1 “社会民众普遍缺乏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心理、情感、知识和观点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包括法律感性认识和法律理性认识。所谓法律感性认识是指对法的心理、态度和情感,如法律信仰、厌讼心理,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层次。法律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法的认识的高级形态,是人们关于法律的理论和知识的总和,往往要通过自觉的系统的学习才能够形成。[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人们应该具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它是一种高级法律意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法治观念、权利观念、尚法意识、契约意识、平等观念、自由观念、效率观念、民主观念等。
从上面对校园高音喇叭扰民的现状叙述可以看出,学校周边民众、学校、政府三方人员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很多社会民众不知道学校使用高音喇叭、用声音污染环境的行为已然违反了国家法律,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知晓被侵权的又不知该如何应对,如何维权。他们对学校的这种侵权行为处于一种深受其害、却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学校作为一个法人单位,使用、播放高音喇叭,全然不知这种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反而还打着为社会服务、施行素质教育的大旗,理直气壮地侵害学校周边民众的合法权益。作为理应为社会服务的政府职能机关,本应依法办事,却往往行政不作为,互相推诿踢皮球;或慢作为、甚或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明文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①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②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③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公安机关对由学校高音喇叭扰民引发的投诉却以他们没有专业测量工具而无法定性学校噪音扰民与否为由将问题踢给环保局;环保局又会说他们没有行政处罚权,无法给予学校的违法行为以懲处,因而民众的投诉往往最终不了了之。中国很多民众素来怕打官司,觉得又费钱又费神,最终选择司法途径来解决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的民众屈指可数。
因此,中国社会民众普遍严重缺乏尚法意识、守法观念、权利观念、法治观念,是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这类非常简单的民事侵权问题陷入频发却又难以解决的怪圈之中的根源之一。
2.2 政府未能及时转变观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尚欠缺 关于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学校和社会民众之间能否寻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良性解决的办法,不仅取决于学校和社会民众是否具有尚法、守法、法治等法律意识,还取决于进行城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政府。
目前众多校园高音喇叭扰民问题产生的另一个根源正是我们的各级政府还没有转变执政观念,没有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其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严重欠缺。
对城市进行环境管理,治理城市中的各种噪音污染是政府的一件大事。要彻底规范地解决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应当立法;有了法又还得严格、公正执法。从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来说,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能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例外。
目前,政府各部门中普遍存在的种种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正是政府部门仍以封建衙门老爷自居,未能及时转变执政观念和政府职能,以及我国还缺少对政府的各种有效监督造成的。
3 解决的途径
3.1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法治国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解决各种民事纠纷、节约社会资源,减少内耗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和制度问题是治国的根本。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严格执法是法制的基本要求。这些,都应该是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表明不是抓多了,而正是抓的不够,抓少了。
3.2 法律意识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 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是实现法治的精神要件。早在1986年前后,邓小平提出和论证了“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思想,指出了树立法制观念关键在于教育人,并且要从娃娃抓起。根据这一思想,我国开展了“一五”“二五”“三五”“四五”普法教育。建设法治国家,非常关键的一环,就要让每一个国人从小树立懂法、尚法、守法、法治的观念,法律意识是全体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守法的根本保障。这一点,是发达国家在建设法治社会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建立法治社会的必经之途。
3.3 强化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切实提高管理能
力 现代社会,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各国政府已注意到治理好公共事务,对国内稳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许多发达国家,把改革公共事务管理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
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政府转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依据我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制度改革的经验,构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事务管理新模式,着力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叶中,周佑勇.法律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2]《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4
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基本情况,并指出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以及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对于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进行了思考。以举例来具体探讨《城乡规划法》的具体操作办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 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新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配套、从部门规章到行政法规再上升到法律的逐步完善过程。过去五十多年的城乡规划实践,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建设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从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来看,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对城乡二元化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新一轮的城乡建设发展进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尤其是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如何通过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变革基本上是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的。在总结建国以来城乡规划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国务院颁布施行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我国的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管理依据这“一法一条例”,形成我国近20年的城乡规划基本运作制度。2008年1月起,我国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概况。我国近年的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制定制度、村庄和集镇规划制定制度、划定规划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度、城市规划实施许可制度、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许可制度、违反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制度。
我国的城镇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目前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约44%左右。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促使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变化。城镇化在促进市场拓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量大面广。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建制镇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八十年代,我国镇以县城镇和工矿城镇为主,其经济社会结构和小城市相似,与周围农村的经济社会联系相对较弱。到如今新增的建制镇由原乡建制发展而来,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市民化”任重道远。在城乡规划等政策的调控作用下,较好地实现了城镇紧凑发展。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行政管理上就是城乡分治。事实上,城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只有通过区域层面的城乡统筹协调才能实现。
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不适应体制转轨后的开发管理。对规划编制作了较多规定,而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
偏重技术管理,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由于现行《城市规划法》没有突出对公众利益保护的规则,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现行《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这样的法律制度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对中国法律传统和现实国情不适应。可以说,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不可能摆脱传统无所不在的影响和超越国家行政法的发展阶段而直接移植西方某国观念以及具体制度,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渐进式发展。中国学者的“平衡模式”提出近10年,并为行政法学界广泛认可,但这一理念始终没有得到法律制度与实践操作的支持。
二、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规划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加以完善。
1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地区是国家的工业化基地,乡村则是为其服务的基础,相应的行政权力架构也由此形成。“镇”的概念被局限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要么是县域行政权力中心所在地,要么是因工业建设和交通集散需要而形成的居民点,其发展与其周围的乡村地区缺乏内在的直接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促使原有乡村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乡建制改为镇建制,这种以镇为核心、与周围农业地域密切结合的地域结构性变化,促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城乡统筹的方针,并在空间资源的配置、发展目标的协调、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方面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具体的制度规约上,需要明确所有的建设活动应限于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区范围以内,在规划区以外原则上禁止除基础设施之外的非农建设活动;在规划区范围以内,也并非是所有的用地都用于各项建设,也需要划定相应的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生态保护或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环境保护用地、水源保护地、地质灾害区等,保证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公共安全,促使各项设施相对集中,提高运行效率,切实有效地避免零星开发和“遍地开花”式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
2适应立法的阶段性特点,逐步完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城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应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有必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首先,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应当成为立法的基本前提;其次,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规划制度,以适应保护公众利益和规划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第三,针对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随意、频繁变更规划的现象和由此导致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滥占耕地和盲目圈地等问题,要调整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制度,保证规划的严肃性;第四,针对地方政府在规划管理中不依据法定规划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要注意建立上级机关的规划监督制约机制,并需要与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追究的制度相结合;第五,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范规划机构和个人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有必要建立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和注册规划师制度。
3规定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保障社会和公共利益
在我国,城乡规划是国家调控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纠正市场失效,弥补市场的缺陷,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到市场消极面冲击而进行有效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城乡规划一方面需要维护市场秩序,支持正当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承担起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切实保障公共利益的责任。
针对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重点,应由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变为对各类脆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有效保护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在对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街区、水系、道路交通、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实行强制性的规定,并且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同时,城乡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协调好城乡各项建设和城市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城乡空间布局和建设应在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尊重和保护居民的利益,防止大拆大建,解决好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人居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建立协同的行政体系,保障规划的全面实施 建设完善的行政体系,关键是应当考虑“谋、断、行、督”相分离的原则,避免出现将权力主体、责任主体、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集于一身的状况,使承担参谋、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机构之间既有分工,又互相制约。
通过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建立,明确各级政府在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实施城乡规划方面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清晰的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政府各自制定目标并各自拥有事权,在局部利益不得影响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地方各级政府在法定范围内享有自主权。通过事权划分,强化行政体系的职能建设,并通过体系化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各级规划事权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各级规划事权不应随意下放。
规划行政体系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行政体系的执行力。在城乡规划开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之间应加强相互合作,做到管理层次上的完全衔接。各级政府要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对各自决定的执行负有监管的责任。针对上级政府对审批结果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直接损害了规划严肃性的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建立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的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批准的规划对下级政府实施监督。这样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城乡规划更为有效的实施。
5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乡规划制定制度与城乡规划技术法规体系要随法律的完善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首先,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理念作为城乡规划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行动的原则,并将这些理念具体落实到规划控制的具体要素上;其次,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改进规划编制工作方式,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第三,要加强规划的审查和审批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针对当前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推进地方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增强规划师的发言权和完善决策者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加强对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和建设,严格管理规划编制机构,逐步实行职业规划师制度,更应注意对规划机构和人员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进行规范;第五,推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运用,提高规划编制工作中分析研究的准确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第六,建立规划公示和听证会等制度,加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力度,通过强化城乡规划的民主性来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保证城乡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
三、《城乡规划法》具体实施办法分析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发展新时代,也为强化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以永州市为例,具体探讨《城乡规划法》的具体操作办法。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近年来,永州立足原有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快速发展,汽车、卷烟、医药、食品、建材、造纸成为托起永州现代工业的六大支柱,中心城市辖零陵、冷水滩两个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根据《城乡规划》的有关规定和永州实际情况,针对当前规划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加大规划编制投入。重点要加强零、冷两区规划一体化建设和两区城乡全覆盖工作。建议市财政要加大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大力提升规划水平,中心城市重点抓好永州历史文化名城各项详细规划的高水平编制。
2、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科学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建议市政府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实施”的方针,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具体实施意见,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一是政府组织。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与修改,市政府及市、区规划部门要切实发挥好“龙头”作用,组织好城乡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
二是部门合作。城乡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编制本行业的发展规划、专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等,并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使各类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三是专家领衔。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与审查,应以城乡规划专家为主体,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发挥专家的作用,保证各项规划成果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四是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要尽快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断推进规划决策的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五是科学决策。规划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规范工作程序,按照法定程序组织评审、报批与备案,不断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六是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根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项目实施批前、批后管理,制定《城乡规划法》责任追究办法,依据《城乡规划法》对有关违法和不作为行为予以追究。
3、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智力保障。当前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建议市政府制定加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计划,重点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规划专业人才。同时,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改革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组织年轻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选送年轻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深造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结束语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生态的世纪。城市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结合势在必行。落实《城乡规划法》重点在于理念和方法创新,其中生态学理念的培养和新的规划方法的引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大学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5
一、大学班集体的主要功能
1.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大学生们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信念及人格特征,遵循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成长为社会的积极成员,通过学习、积累社会经验,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最终实现个体社会化。大学班集体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使其符合社会准则,承担公民义务与责任,甘愿为社会服务,培养人与人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改善人际环境,促进大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失败、愉快、痛苦等,学会爱、理解、宽容,逐渐完善各具特色的个性,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2.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受教育者不应再被生产成“标准件”,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要重视人的内心的自由,要体现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知识丰富、能力强的劳动者,更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健全的人格的现代人,从而有效地排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冲突。作为大学班集体的一名管理者,从教育观念上要把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集体活动中保持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必要的张力。
3.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文化传承是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机制。文化创新则是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矛盾的特殊性,对教育改革,包括改进大学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为教育是实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机构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基层单位——大学班级集体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不容轻视。大学班集体的指导工作应把握好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以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等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2.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因此,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
3.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三、结语
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 篇6
一、数字化校园的含意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最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概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所以就引伸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概念。那么,数字校园的含意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第一,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基础建设工作;第二,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的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第三,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二、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1、校园网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经历了1989—1996年的起步阶段、211建设阶段以及985建设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光纤网覆盖了学校的168座楼,铺设光纤100多公里。全部覆盖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部分覆盖了家属宿舍。现在全校校园网的范围内共有30000个信息点,联网的计算机是24500台,另有1900户电话入网用户。校园网采取的是三层交换结构,即主干交换(1000兆以太网和622兆ATM的混合)、区域交换、楼宇交换(千兆进楼、10-100兆自适应进桌面)。上图是北京大学校园网逻辑图。
作为有线校园网的补充,我们于2002年6月以校园内有线局域网为依托,全面开通了校园无线网,这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覆盖整个校园的校园无线网。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络延伸到不易部署网线而移动用户又较多的公共区域,如会议大厅、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以及校园内一些开阔区域,如未明湖边、草坪周边等地方,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连机上网的要求,改善我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环境,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无线网采用的协议是802.11B,带宽11M,接入点250个,无线网全面开通以后,在北大校园内又增加了3000-4000个入网的信息点。
当然校园网的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如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网上流量的增加,主干网还要升级,网络接入范围也要扩大;建立以病毒防范、黑客防范、故障监测和故障报警等为内容的校园网安全体系;校园网上信息的存储、后援及容灾系统等。
2、数字图书馆
有了校园网络建设的基础后,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对于高校来讲,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最重要的应用。北京大学从美国引进了SIRSI图书管理系统,支撑我们传统图书业务,管理了百万书目。图书馆的网页有全文检索、学位论文提交和检索、古籍拓片检索、视频点播等。数字性文献索引数据库覆盖全校相关的专业,全文期刊近2万种,已经投入运行多年。同时,教育部的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中心也在北大,CALIS已经实现了几百万的书目期刊数据库的共享。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要进一步的发展,如还要建立有较大规模服务能力的系统化的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充实文献资源库;优化图书信息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分馆综合文献保障系统;Sirsi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硬件的更新及扩展,满足数字图书馆业务扩充的需要等。
3、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它除了对提高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以外,校园网上的许多应用都依赖它提供信息。北京大学在校园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由自己开发并在校园网上投入运行的已经有17个系统:
1)校内信息服务系统 2)办公自动化系统
3)本(专)科生教务系统 4)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5)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6)学工部管理信息系统 7)外事管理信息系统 8)综合查询与统计系统
9)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10)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11)成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12)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13)保卫部管理信息系统 14)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15)研究生网上招生系统 16)新一代图书馆信息系统
17)基于用户的园区网络计费系统 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覆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促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17个系统里,前9个已经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系统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经有40多所兄弟院校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我们这些系统,对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上这些系统我们有多种版本,尤其是教务系统,现在可以适用于学年学分制的,也可以适用于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转化模式的,还可以适用于全学分制模式。
我们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有几点体会:
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
2、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
3、对于学校在校园网上搞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下图是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4、开放式的教学实验环境
现在除了计算中心有600台机器供学生上机以外,各院系还有机房,整个学校大约有1000多台微机供学生上机实习
5、科学计算
任何高校都有大量的科学计算题目,学校引进了一台IBM RS6000 SP高性能的并行处理机,它由64个主频为375兆的CPU组成,构成了4个高结点,每个结点有16个CPU,这16个CPU共享16兆内存,每一个结点内置34G的硬盘,4个结点之间是通过1000兆的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另外还外接有1000G的磁盘。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入试运行,现在CPU的利用率基本上在50—80%。这也是数字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领域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高性能计算的硬、软件资源要进一步扩充,网格计算的研究已在开展,要形成面向校内也面向社会开放的格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6、远程教育
现在校内有70多个网络多媒体教室,近8000个座位为北京大学的教学提供数字教学服务,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
2000年开始通过教育卫星(因为现在的教育网带宽不够)开通了部分专业的远程教育招生,这个发展速度很快,第一年招生700人,第二年招生1200人,目前的在校生人数已近20000人。目前我们的远程办学点遍及全国,已有31个办学点。
VOD课件点播系统提供了300多个课件的点播。
7、移动教育
我们研究开发了基于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移动虚拟校园系统MVC,目前已经完成其中的关键技术的前期研究,并且在该成果上开发了大规模分布式的并行移动处理系统LDPM。
LDPM为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用户提供了大规模的移动计算环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不间断的访问LDPM的信息。
基于LDPM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北大校园的移动管理,教师、学生、服务人员可方便的交互和数据访问。已开发完成的系统有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其中移动教室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
8、教育资源建设
我们研制的教学资源系统ERSON,是一个基于资源库的多功能教学系统平台,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的支持和服务。该系统的特点是:
1、支持多种教学模式(支持校内教学也支持远程教学);
2、支持流媒体的播放也支持交互式教学资源;
3、有效地对教育资源的版权进行保护;
4、课程课件内容完全代码化,课程课件的空间小,大大减少对网络带
宽的压力;
5、课件制作完全基于基本素材库,实现素材完全、细密度共享;
6、教师制作课件使用多种媒体,方便灵活多样,制作时间短;
7、学生可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方便地使用课件、数字图书馆和
英特网等多种资源。
9、网络教学
这里的“网络教学”是指在校师生利用校园网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校园网进行课程点播或同步实时地网上课程(学术报告)直播,基于校园网的答疑系统和小组讨论(实时),通过校园网的作业提交以及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等。这些不仅是传统学校教学的补充,更是打破传统灌
输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良好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大学许多院、系都在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验,尤其是名师名课的网络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0、其他应用系统
除了上述主要的应用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应用系统如:
1、档案系统已经开始使用,和各应用系统的接口已基本完成,北京大
学的历史资料数字化已经开始起步;
2、社区服务系统已经在北京大学校园网络环境下投入使用;
3、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指北京大学地下的网管系统,前几年 就投入了运行,可以查到北京大学地下铺设的电、气、水、暖和电讯通讯线路等资源信息。该系统需要进一步网络化;
4、校园卡系统目前处于调研阶段,近期将会正式启动;
11、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设各种信息资源库
根据北大的学科建设特点,我们在校园网上不断地丰富资源,包括: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北大法律信息网、生物库检索系统、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络科学数据库、化学信息网站、北大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信息检索系统、《科学》杂志在线检索系统等等。其中《科学》杂志在线检索系统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把美国Science杂志电子版在中国建的一个电子网站,这个网站就设在北大,每周五Science杂志的最新期 刊一出,我们的电子版马上就能得到,这样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可以查到最新Science杂志的内容;在生物库检索系统中有一个欧洲分子生物信息网中国节点,这是该信息网在亚洲地区的第一个节点,该节点就建在北京大学,把欧共体在生物领域里所进行的一些科研成果放到它的库里,然后移植到我们这边来,现在这里面已经有几十个与生物信息有关的数据库,再加上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自己的一些成果进去,这样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生物库。这对生命科学、农学、环境、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数字校园首先要抓基础建设,即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我们数字校园建设要做的首要任务。北京大学十多年来,在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的工作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继续抓基础建设,如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性能优化;各应用系统的进 一步完善、优化;扩展网络的应用领域,启动一些新的应用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真正实现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全面的数字化,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进行第一部分工作的同时,要开展第二部分工作,即要对校园网上所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校园网的任何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可以用不同的设备,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1、问题的提出
1)、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各个应用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或信息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各个应用又会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应用与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校园网上数据的
一致性和信息共享问题难以解决。有了总体规划,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总体规划中尤其要注意各种各样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
2)、信息系统建设起来以后,原来的有车无路的问题解决了,但又带 来新的问题,网上的信息资源很丰富,但是交通混乱。所以这就急需要建立网络秩序,要建立政策法规。
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
4)、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包括各级干部在内的人们观念的变化、素
质的提高。人的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5)、由于数字校园建设,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这种利益的再分配对
数字校园的建设会产生巨大的阻力。
6)、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技术队伍。
数字化校园建设,尽管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这些技术问题不是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以上六个问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数字校园的建设,采取行政驱动和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办法,以克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重阻力和困难。要想把数字校园建设好,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2、高等学校要建立CIO体系
所谓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可以叫信息主管或首席信息官或信息总监。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事业、企业单位都要有CIO这个岗位,负
责本部门,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所谓CIO体系,就是不仅国家要有从上到下一系列的CIO岗位,高校内部的各部处、各院系也应该有相应的位置。以CIO体系为核心,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认为:
1)、设置学校一级的“信息主管”
由校长或常务副校长兼任此职,以信息主管为主任,成立“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成员可以由学校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如发展规划部、大学办公室、计算中心、图书馆、现代教 育技术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校内主要职能部门(人事、财务、研究生、教务)的“信息主管”组成,还可以吸收校内的计算机学科和高等教育研究学科的教授、专家参加。这个管理机构的任务就是要制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各种规范、阶段性任务的下达和检查、经费的分配等。
2)、设置日常办公机构
大学办公室有一项职责必须明确,即“协助主管校长组织和领导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大学办公室信息科配备有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工
作人员专职负责这一工作,信息科就可以成为“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
3)、组织保障
学校各部(处)、院系有一名负责人任本单位的“信息主管”,配一名有一定计算机技术背景的“信息网络管理员”协助
工作。他们的工作是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与本单位有关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4)、有了组织保障,由大学办公室牵头,每年召开一次到二次全校性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会议,布置工作,总结交流经验,逐渐建立激励机制,表扬鼓励先进,促进各级干部的观念转变,形成大家都来重视数字校园建设的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7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和从业时, 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曝露出了高校在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缺陷。目前, 各高校虽然都很重视大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 但是新生入学教育只是停留在“大学适应性教育”层面, 而毕业生就业指导也仅局限于“就业政策”的解读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对大学生的学业与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却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由于对学业和职业发展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在进行学业规划时, 急功近利的心态显得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所学专业缺乏全面地了解, 盲目地“乐观”或“悲观”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热门专业”, 毕业后工作不用发愁, 所以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平时学习不认真, 考试但求“蒙混过关”, 这就直接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所学的专业知识不牢靠, 给就业造成“隐患”。还有部分学生或是因为高考录取时专业被调剂, 调剂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或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 就觉得所学的知识没有用,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放弃学习。事实上所谓“热门”和“冷门”只是根据当时社会的需求量而定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需求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高校学生不应盲目地乐观和悲观, 而是应该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理性地对待自己学业。
2、考证热
部分学生热衷于“考证”, 对所要考取的证书缺乏理性选择, 错误的认为考取的证越多, 自己在找工作时就越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却忽略了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积累, 并缺乏相应的实践, 只是了解了该方面的“皮毛”。考取到证书, 并不代表他们已很好掌握该方面的知识, 也并不能说明他们就可以从事相关职业。
3、考研跟风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 是一种精英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具有一流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是衡量这个教育制度好坏的标尺。”[1]但部分同学在在选择考研时盲目跟风, 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更有甚者, 只是为了考上研究生, 从而获得一个较高的文凭, 所以他们在进行专业的选择时就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 并发挥自身优势, 进而在其进行更高一级的学习过程中, 就很难在学业上取得突出的成绩。而且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 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得自己能在学业完成时, 顺能利步入职业生涯。
由此可见,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于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通常是处于迷茫和无助状态, 这不但影响了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就业、择业问题的解决, 而且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违背, 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大学生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学业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 确定自己的事业 (职业) 目标, 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 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脱离了职业发展而谈学业规划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即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个人职业发展要求。而脱离了学业规划而谈职业发展则失去其价值。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它指导着大学生如何获取从事各种职业的必须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学业规划就显得很有必要。
1、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阶段,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再实行“包分配”。这一方面使得大学生择业时有了更多的自由, 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同时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只有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 并付诸实际行动, 才能使得自己朝着既定的职业发展目标迈进。
2、高校完善管理机制, 促进长远发展的要求
对大学生实行制度管理是目前高校的管理现状, 制度管理只告诉大学生不应该做什么, 属于约束性管理。它的弊端在于, 没有关于大学生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说明。目标管理却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点。而大学生学业规划则是目标管理的一个很好的应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的教育, 可以促使学校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将择业同未来职业发展联系起来, 懂得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从未来的职业目标出发选择职业, 增强职业发展意识, 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3、大学生谋求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美好的职业发展愿景, 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基础, 那么这只能是空谈。所以要谋求职业发展的成功, 大学生必须首先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而有效的大学生学业规划, 能够引导大学生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 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 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业竞争力, 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与职业理想[2]。
三、从职业发展角度进行学业规划的几项措施
1、通过专业职业咨询或测试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指导自己的学业规划
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时, 应该实事求是, 结合自身的能力特长, 并符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 以求获得最大的学习动力和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向职业咨询机构咨询或进行专门的职业兴趣测试, 可以比较科学的确定出适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 及适合从事的工作和从业的领域。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特长且适合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学业规划。
2、关注社会动态, 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业规划
社会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学业生涯是一个动态性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学业规划可能会出现与自身职业发展愿望不适应的地方, 这就需要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 及时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学业规划。在这里大学生可选择多种途径获取社会发展的动态信息, 比如, 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还可通过学校的校友资源寻求帮助, 因为他们的师哥或师姐常常和他们有比较相似的学习经历, 而且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 所以这些师哥、师姐的建议往往更具有参考性和实用性。
3、科学分解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长期性的、宏观性的并带有特定目的的学业发展计划。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解, 制定出与之相应的短期的、具体的计划, 分阶段的执行。只有这些小的、短期的学习计划被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才会使得学业规划最终实现, 进而并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
4、注重实践, 促使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接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制定好了学业规划, 要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能力特长, 及职业发展, 就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具体的, 大学生自己应在周末和寒暑假抽出时间去和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是想从事的职业“零距离接触”, 让自己对该职业生涯有了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认识, 为以后真正从业打下基础, 并使得自己的学业规划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夙求顺利接轨。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 迫于这种外在的就业压力, 加之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在学业规划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由大学生在学业规划时三个突出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从职业发展角度进行学业规划的必要性, 并予以分析。最后从职业发展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如何进行学业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中国研究生教育必须大力整顿和改革》, 《高教探索》, 2008年1月。
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教育 途径
从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案件震惊全国开始,涉及大学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刑事案件无一不引起人们的叹息、痛惜和思考。如2010年3月30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曾世杰在校内,杀死一名女学生,杀伤2名男学生,而此后仅8天,2010年4月7日19时许该校又出命案,经济学院本科学生陈某在寝室内持刀将同班同学王某刺伤,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随着中国高校的发展,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被盗、被骗和被抢劫、被伤害的事件也时常发生,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的创伤。造成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安全危机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应有的法律常识等则是其中很重要原因。所以,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对策无疑是一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依法治校的要求
依法治校是在学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而高等院校及其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则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加以了明确。
2.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的需要。
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和公民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激发大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立正确的安全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主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3.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学校的安全是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高校的稳定又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帮助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思,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是维护学生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因此,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养成教育,沿着德育为首、技能为重、素质为本的思路,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安全意识层面
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安全知识层面
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包括应急、物品保管、财产安全、防火消防、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
3.安全技能层面
长期以来,安全技能的学习及演练在高校课堂中显得比较薄弱。求其是在近年的大学校园突发事故中,火灾事故占了不小的比例,且对财产和人身的损害极大。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应使大学生了解火灾的巨大危害性,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消防法律法规。掌握正确使用明火和用电、用气的安全知识。掌握在各种场所的消防逃生知识,了解消防报警、消防处置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
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时,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切实加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大学生活,乃至以后人生道路上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生刚入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相对陌生,大部分新生少有集体宿舍生活的经历,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弱,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要对新生进行人身、财产、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在进行安全教育时,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学校周围交通安全隐患的情况,重点抓好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行人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各班级可以通过学生轮流值勤、现场教育等方式,加强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通行安全。
2.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
近年来,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广播、安全知识讲座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等。当然,这些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其深度和系统性也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应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以专业知识和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由拥有丰富学生安全教育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采取讲座方式授课,内容包括社会安全、校园生活安全、个人修养等方面。除了介绍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常识,教给学生防盗、防意外伤害的技能外,还涉及防诈骗、防性骚扰以及社交安全、网络安全等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方面。应指出的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时间不能局限于新生进校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每年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學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进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正直守法公民打下基础。
3.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教育效果
其实,近年来在我国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各大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必要的责任。可是时至今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效果令人不敢恭维。这从北京理工大学社团被困猫耳山、复旦大学学生被困黄山,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等事件中都可以看出些端倪。可见,学校的安全教育还不够到位。一是只注意了宣传,而没有落实到安全教育课堂上。二是很多的安全课大多是空洞的说教,而没有实战演练。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不能单纯的注重理论教学,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要组织开展演练、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并落实相应学分。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11-05
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思考06-30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11-19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06-10
重庆大学生对校园招聘会的感想08-18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调查问卷11-24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思考11-07
大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学的启示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