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2024-10-07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精选11篇)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1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当代高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基础文明修养、公共道德修养欠缺的现象.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校园文明建设的`途径来提高学生文明修养和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的素质.

作 者:常娜 作者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江苏,常州,213164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学生 不文明现象 校园文明建设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2

高职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教育者, 同时作为校园文明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引导广大学生在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在锻炼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不文明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目前高职校园不文明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习环境中的不文明现象

(1) 教室不文明现象。在课桌、墙壁上乱刻乱画, “课桌文化”、“墙壁文化”越演越烈;作业、考试抄袭现象屡禁不止;课堂秩序混乱, 迟到、早退、逃课现象严重;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看小说、睡觉的现象较多。

(2) 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看过的图书乱放, 不放回到原来位置;通过撕掉图书的条形码、磁条等非正常手段将图书带出图书馆;用自己的物品在图书馆长期抢占座位, 造成位置的大量闲置;将图书或者报纸中自己喜欢的页面“开天窗”;在图书馆藏书上乱勾乱画, 随意涂写;占用图书馆空间资源取暖、乘凉、睡觉, 甚至把图书馆当成茶馆。

2. 生活环境中的不文明现象

(1) 宿舍不文明现象。乱拿别人东西, “顺手牵羊”, 贪占小便宜;休息时间在宿舍内喧哗, 大声打电话、唱歌, 影响他人休息;楼上的学生晾湿衣服时, 不顾及楼下是否有晾晒的物品;破坏宿舍卫生环境;浪费水电;直接将烟蒂、快餐盒或其他的垃圾甩出窗外;在寝室聚众赌博;在宿舍私用电炉等学校明文禁止的大功率电器, 等等。

(2) 餐厅不文明现象。在食堂餐厅吃饭浪费无度;取饭不排队, 就餐先占位, 拥挤无序;饭后不收拾餐盘;恋爱中的男女动作过分亲密, 等等。

3. 网络不文明现象

通宵泡网吧, 夜不归宿;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 浏览不健康信息;盗用他人网络账号, 如QQ账号与密码等;发送不文明、不健康的垃圾信息与邮件, 观看和传播黄色书刊或音像制品;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上教唆违法行为, 等等。

4. 其它不文明现象

打架斗殴;随手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 不尊重校内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抽烟、酗酒;毁坏树木, 践踏草坪;升旗时不敬礼、交头接耳;穿奇装异服;恋爱举动过于亲密, 等等。

二、文明建设

针对上述种种校园不文明现象, 高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要善于从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明建设的角度开展工作, 使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园文明建设活动提高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提高与人交往相处的技能, 并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锻炼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我们总结出校园文明建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环境的建设

环境影响人、造就人, 美好的环境对人的美好心灵、美好品德有着熏陶和感染作用。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化校园自然环境, 可以使学生怡情悦目、精神振奋, 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需要通过师生的劳动创造和保持,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提高社会公德水平。美化校园的社会环境, 诸如宽松和谐、互助友好的人际关系, 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等,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们关注的有:校园的绿化美化, 校园环境卫生, 校园治安等。具体工作中我们定期安排相关学生协助校园清洁工在校园各公共场所检查卫生, 清理垃圾, 植树护树, 监督校园治安, 保证校园环境的质量。

2. 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设

(1) 教室。包括教室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 教室卫生等。

(2) 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制度建设与执行, 图书馆卫生, 图书资料借阅和开放时间,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为学生服务措施等。

(3) 实训室。包括实训室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实训室文明卫生等;学生定期清理各教室桌面、及时报修坏损桌椅、设备等, 保证桌椅的完好和学习环境的整洁。

(4) 学习氛围。加强大一晚自修管理, 利用各种宣传途径 (包括校园广播、宣传栏、阅报栏、校报) 进行校风校纪和学习风气的教育宣传。

(5) 学生专题研讨活动。发动广大学生针对各类热点话题展开专题研讨, 我们研讨的题目形式多样, 例如考试作弊现象, 课堂不文明行为, 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 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安全与自由的关系, 校园文明与邓建军精神等。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辩论、研讨能力, 又宣传了文明精神, 活跃了校园氛围。

3. 学生生活环境的建设

(1) 食堂。包括文明进餐、保持卫生, 节约意识等。

(2) 学生宿舍。包括公共卫生, 寝室安全秩序, 寝室文化建设等。

(3) 校园公共场所。我校辅导员和部分学生干部定时到学生食堂、公寓、教学区等地进行文明检查, 对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 对不文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从而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 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4. 学生课外文化娱乐活动建设

(1) 系部分团委、学生会举行“创建文明校园, 争做文明学生”的签名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2) 学生社团举办青年志愿者活动, 到社区、贫困小学、养老院等地开展文明宣传、文艺表演、法制宣传等活动。

(3) 学校其他部门组织的学生活动。系分团委、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提高其各方面素质;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也充分体现各自特色, 发挥特长, 培养学生的各类兴趣爱好;校艺术团、心理咨询中心、招生就业办公室等部门组织各种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拓展自身素质、发展各项才能的空间, 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 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 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发展。

三、结语

校园文明建设要始终以学生思想教育为中心,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使学生做到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 使学生遵守社会公德, 养成文明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学风, 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正视异性交往,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和幸福观;提高心理素质, 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例如我们利用早锻炼和升国旗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民、爱校意识教育, 培养其集体主义和大局观念, 使学生把文明修身活动与热爱国家、人民和学校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思想教育离不开校园文明建设, 要在一系列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 更要善于开展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 这样才会使学生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建设文明校园环境, 就是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 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地, 让学生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思通, 王春艳, 杨锋杰.论新时期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中国地质教育, 2000:3-7.

[2]雷芸芸.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9-11.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思想教育;对策

一、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辩证关系

(一)校园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树立和强化高职院精神,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员工和学生,充分调动员工和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高职院发展。

2.对象相同。重视发挥人的因素,积极调动人的积极性,注意协调员工和学生关系,重视培养集体主义意识,把人看作是高职院主体,以人为本。

3.内容相似。都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体现为: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高职院道德,维护高职院信誉;注意高职院经济效益与高职院社会责任感统一;强调增强高职院的凝聚力、向心力;运用员工和学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来教化和影响高职院员工和学生。

(二)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思想教育工作的不同点

1.性质、层次和范畴不同

(1)校园文化,属于教育文化。在性质上是高职院管理范畴;从层次上看,属于思想教育的第三、四层次,涉及一部分思想教育的内容。

(2)思想教育工作,属于第一、二层次,是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等。

2.作用和任务不同

(1)校园文化的作用表现为通过文化手段,形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并以起影响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为。其任务是围绕高职院发展目标,调动工作积极性。

(2)思想教育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包括两方面:政治积极性、工作积极性。

3.目的不同

(1)校园文化是以实现高职院的发展目标为目的。

(2)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形成本高职院、全党和全国思想上政治高度统一,造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三)两者联系

两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具有许多共同点。然而,两者的视角又并非是一种共同的关系:思想教育工作,更多地把视角放在人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上;校园文化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把视角更广泛地放在人的思想、素质、智力、理想上。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改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一)校园文化对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动性

1.促进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寓教于文化方法有助于改进与丰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操作方法生动、活泼,容易吸引人们参与并被人接受,观念内容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的,员工和学生接受起来没有心理障碍与逆反心理。

2.促进思想教育工作载体创新。有了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思想教育工作就可以紧密地结合高职院的教研、文化娱乐活动来开展并得到充实。

3.促进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校园文化通过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精神氛围,改善了高职院基础建设,调动了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借助校园文化,改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1.实现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的融合。校园文化建设更接近高职院教学科研,有利于将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落实到高职院的具体工作中。具体而现实的高职院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现高职院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正是思想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2.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时代感。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高职院精神、经营理念的提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高职院各项工作中去,变成高职院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和学生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和学生的血液里。这样,为高职院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拓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的高职院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和学生看到了高职院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培育员工和学生群体意识、倡导高职院道德、规范员工和学生行为中,将思想教育工作延伸到了正常工作和学习时间以外。

4.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群众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体现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群众性。广大员工和学生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他们感悟到高职院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高职院周围,为高职院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三、发挥思想教育工作优势,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思想教育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动性

1.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能够保障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政治和人文环境。

2.塑造校园文化的灵魂。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启发人、教育人,不断解决员工和学生的观念与思想问题,并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塑造了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二)借助思想教育工作,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校园文化强调自我实现,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必须靠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员工和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和学生。

2.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高职院党组织必须发挥党建优势,应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和学生,在干部管理中为高职院培育造就一大批骨干和精英,在高职院管理中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全体员工和学生为高职院改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着眼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全体员工和学生塑造成为:服务高职院发展、促进经济腾飞、报效祖国的“社会人”;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的“经济人”;团结协作、恪尽职守的“职院人”;崇尚科学、善于学习的“文化人”;自尊自爱、文明高尚的“法制人”。

4.发挥党团员的表率作用。校园文化是高职院的群体意识,全体员工和学生是建设主体。校园文化是经营者的文化,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校园文化是管理科学,行政管理部门要大力参与和积极推动;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政工部门应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代表着高职院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方向,党员、团员要当先锋、作表率。

四、立足高职院发展,抓好校园文化和思想教育工作建设

(一)抓好组织、队伍建设

如果没有这一组织保证和基础条件,建设校园文化改善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二者有机结合也是高职院机构改革的一种趋势。

(二)掌握运作原则

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与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作为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办高职院。

(三)重视内容与形式统一

1.内容上借船出海,务实求新

(1)依靠道德教育。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高职院精神,高职院精神是一种人格化的高职院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外化,是高职院群体道德水准和道德风貌的集中体现。培养高职院精神,离不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某些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高职院精神同样可以转化为健康的职业道德。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而且加速改变员工和学生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意识。

(2)依靠目标教育。高职院发展目标是高职院员工和学生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共同追求和目标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也好,思想教育工作也罢,它们共同的目的,就是把高职院近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与员工和学生近期和长期的物质文化追求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员工和学生形成奋发进取的思想观念,自觉为实现高职院发展目标和人生价值而努力。

(3)依靠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既包含于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又包含于思想建设。同样,思想教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属于精神文明的范围。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机结合,既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发展,又有利于带动各自发展水平。

(4)依靠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间阶层,也叫有形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属于有效载体,具有明显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规范执行方面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依靠制度建设,将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高职院目标实现。

(5)依靠形象工程。通过加强高职院形象、员工和学生形象等,树立典型,宣传高职院,产生感染力和震撼力,通过榜样来现身解说高职院的价值观。这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一项战略举措。

2.形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1)舆论灌输。启动传播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功效,使员工和学生耳濡目染,潜能默化。

(2)文化活动。思想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条件把高职院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理念、道德规范等,寓教于全面而有侧重的教育、健康的娱乐和高尚的享受等活动中,充分起到振奋员工和学生精神,凝聚高职院力量的作用。

(3)美化环境。不断地改善和搞好生产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美化、绿化和亮化工作,能有效地激发员工和学生自豪感。

(4)领导垂范。校园文化是经营者文化,思想教育工作也体现了高职院经营者的人格魅力。二者有机结合所产生出来的现代文化则是现代高职院的灵魂。

(5)运用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思想教育工作手段落后的问题。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6)开阔思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上下一致,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把思想教育工作这个虚功,变成有形有物、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4

【摘要】学生活动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利器。文章在分析高职校园文化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活动为平台,“首推文体艺术活动、拓展学生社团活动、重视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抓德育活动、辅以研讨活动”等多方面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设想。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活动,高职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利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性。

一、高职校园文化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专业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轻视的力量,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贴近经济,服务企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教育的定向教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应以能力为基点,突出职业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就具有了以学生为中心,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性为基点,发掘学生的潜能为开拓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特点。

二、高职校园文化现状

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总的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做人、做事、成才”为目标,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遵循自主性、教育性、职业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是,许多高职院均由几所院校合并而成,高职校园历史短,学校文化积淀明显不足,加之高职学院学生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高职院校的生源中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使得部分职业院校的活动组织者为了迎合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一味推行以娱乐为主的通俗型活动,只是让学生自己去玩乐,没有引领学生去感悟文化内涵,没有起到校园文化育人的效果。

此外,许多高职学院校区场地有限,开展的学生活动较多,有时存在学生活动已经策划好但缺乏开展场地的难处;部分高职院校刚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或者还正在筹建当中,新老校区往往相距较远,交通受限制,新老校区开展的活动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以学生活动为平台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

为了更好的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把学生活动作为重要平台。在建设中,一是要不断进行活动内容的创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要始终坚持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传统与实际,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二是要不断进行活动形式的创新。要构建和谐大雅的校园文化,加强学生社团和其他院校各团体的交流,积极开拓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给学生全新的感觉,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因此,本人在此提出以学生活动为平台,“首推文体艺术活动、拓展学生社团活动、重视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抓德育活动、辅以研讨活动”等多方面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设想。

(一)首推文体艺术活动。纵观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文体艺术活动因参与度广,活动项目多,活动易开展而成为院校学生活动的首推节目。按照“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学生身体,提升学生素养”的原则,学院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学生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例如,文化艺术节的“‘儒商杯’经典诵读诗会”“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作品展”“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金牌主持人大赛”“校园舞蹈大赛”“社团巡礼节”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通过接力跑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传播运动健康的理念,展现学院青春洋溢、奋进的精神面貌丰富。通过文体活动丰富了学院师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师生健康高雅的审美兴趣。

(二)拓展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沿着“突出职业技能型、强化志愿服务型、优化问题艺术型、发动兴趣爱好型”的思路,学院社团坚持“有一个指导老师,有一定社团成员,有固定经费支持,有一个部门挂靠”。我院的爱心接力协会,有相对固定的指导老师,共有社团成员130余人,挂靠在学生处。2010年,学院“爱心接力协会”荣获第四届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学院团委主席获第四届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干部”荣誉称号。学院还有英语地带、时尚职场协会、左岸阁文学社、星火创业协会、求职协会、火焰篮球社、梵音吉他社、形象礼仪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学生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浅谈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 篇5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促进礼仪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

2.多种渠道,普及知识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订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与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评比条件,让全校同学都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低年级以基础校园文明礼仪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从使用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开始,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让学生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狠抓养成教育。

3.舆论宣传

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红领巾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礼仪知识。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弘扬学生中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风貌,表扬礼仪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评议不良典型事例,在全校师生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4.树立典范,引导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引导文明礼仪方向。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多种活动,实践行为

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渗透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6

“校园文化”是包括了“校园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校园舆论”等在内的附属于学校载体并通过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囊括了学校系统的各结构因素,因此,“校园文化”亦即一个学校的象征。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在这世纪之交,学校将面临新时期社会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挑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校自身凝聚力,战斗力,是当前刻不容缓的。

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定会产生较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效应。

1、环境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美丽优雅、清洁舒适、宽敞明亮的校园能使人心境愉悦;高大美观、新颖别致的教学楼能使人充满自豪;各种体育、文娱设施能让人身心活跃,积极向上。这样的环境给队员带来了良好的内部条件,队员耳濡目染,会自觉去珍爱它,并乐于在这大好时光中努力进取,茁壮成长。这是形象的魅力,是美的引力。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因此,在美的校园形象给队员以感性的“美的愉悦”,而最终达到理性的“美的行为”的实现。

2、同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课堂文化”建设上,教师端庄的仪表、文明大方的举止、健康风趣的言谈、严谨的治学态度、崭新的课堂教学艺术等,无不摄入学生的眼睛,注入他们的耳鼓,汇入他们纯真的心田。其得到的是不断上涨的求知热情,是智能增强、潜能的发挥,灵魂的升华。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队员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此足以说明,教师语言贫乏,则养成庸懒、不求进取的品格,所以,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促成良好的课堂文化气氛,对队员意识的形成,行为的取向有着重大的同化作用。

3、创造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课堂文化”建设中,课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空变化,符合队员兴趣浓厚的特点,这样才能创造性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如:开展合唱、舞蹈、腰鼓、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航模、演讲以及体育活动等;还可以建立校园经济实体。如:红领巾“回收站”、红领巾“小银行”等一条龙创造性活动。这样把“烂漫的童年”还给队员,把“永恒的童真”还给队员。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不但不会荒废学业,而且大大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使队员与不健康的环境隔绝―这种“隔绝”不是源与命令,而是学生的自觉抉择,有利于促成其个性品质发展和良好道德的形成。从古往今来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他们完善自我,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4、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健全的管理体系给队员以巨大的约束力,队员的`思想品质在这一约束中便自觉或不自觉的朝着一定的“规范”发展。如:严格的“升降国旗”制度,那庄严的国旗,庄重的国歌,无不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还有郑重的“入队”仪式,那严谨而富有朝气的队歌,无不泛起队员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再有“红领巾值勤队”,那威严的气势,那巨大的牵制力,无不使队员在集体的力量中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言行。对此,用马克思有关的理论说,这是人在满足了基本的吃、穿、住等需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7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下,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互融合的, 两者相互渗透, 且相互影响。首先, 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硬件设施以及物质环境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在基础, 而且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的校风建设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并且为其提供了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践途径。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指引性, 其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避免不良思想,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出现及发展。总之,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分析

(一) 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 校园文化对正确思想价值取向的指向作用

高职院校教育中, 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导向性或方向性, 其对学生的影响一般也体现在大方向的指引作用。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来说, 其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导向性明显大于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据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行为及思想会对个体产生直接影响, 如少数个体与群体价值取向、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存在偏差,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沟通后其价值、思想、行为等会受群体影响而趋于一致。因此, 在高职教育中, 学校倡导和宣传的校园文化, 会对学生行为及思想产生影响, 并且其指导作用会直接作用并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

2. 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取向的教育作用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对于学生可以起到积极地教育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不以功利为目的的教育工作, 其通过文化这一载体加强学校校园精神面貌及文化环境建设,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大部分学生正在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新塑造的阶段, 因此在这一阶段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有重要教育作用, 并且在陶冶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以及促进学生社会化等重要方面, 都发挥着显著的教育作用。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种教育内容丰富的教育手段既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也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拓宽了实践途径起到教育作用。

3. 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在高职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使其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社会工作中发挥其价值。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重要的两项内容, 这两个方面内容是互补互进的关系。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思想政策, 进而产生价值取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校园文化建设在凝聚学生的思想, 增强团体凝聚力、责任感以及归属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形成有利于精神成长的大环境, 通过良好的氛围和精神环境达到影响师生行为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精神的影响会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凝聚性, 从而引导其共同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身观和世界观, 增加其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凝聚学生精神的重要力量。

4. 校园文化对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区别, 其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实践性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并要满足社会需求, 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前提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价值, 因此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可以在学生参与各类实践和活动中促进学生逐步适应社会发展, 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且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应用型人才, 这一过程即是所说的社会化发展。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在开展教学活动外能够对学生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 才能形成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独特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通过这种无形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性格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升华, 并不断提高其组织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及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也是保证校园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保持其先进性的支撑。就目前我国的情况,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进下社会环境不断变化, 我国的文化及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文化不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 不仅要担负起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任务, 还要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和当代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特有文化。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下要求高职院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其引导、促进作用, 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始终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最终才能够保证其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2. 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活动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一般情况下,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其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以及法制观等方面进行培养的教育工作, 其根本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保持着高度一致性, 因此, 只有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不断进行强化, 坚持利用舆论导向将学生向正确方向进行引导, 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并不断强化其奋发前进的成才意识, 才能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3.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向导

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在不断发展这一情况下,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培养出符合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它也是指导和保障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内容丰富, 主体范围较广, 形式多样化是当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学校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足够重视, 就要不断在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指导下, 积极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为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思想基础。

三、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互动性对策

(一) 提高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的认识

高职院校应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看, 有相当一部分院校虽然也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但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有些院校甚至不能完成上述的基本要求。究其原因, 不外乎是一些高校的教师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互动性没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或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两者间的互动性作用也没有进行过系统地总结, 造成在进行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合理利用企互动性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 这极不利于高职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推进。因此, 高职院校领导层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 可以采取座谈会等的形式相互交流对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心得, 加强对两者间互动性的认识与理解, 在交流沟通中共同认识其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作用, 最终在实践中实现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促进。

(二) 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

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其提供基础保障, 规章制度本身体现出的强制性可以为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发挥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科学合理的制度本身即是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其对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应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在基本原则、模式、实现手段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明确性和一致性为前提,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 才能有效利用规章制度使两者实现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良好互动效果。

(三) 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发挥提供有利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顺利发展, 发挥其互动性作用并促进两者发展。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主要由外部的社会环境及内部的校园环境两者共同构成。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需要以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主体, 以良好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为导向, 通过不断强化法律法规, 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的手段, 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进行控制整顿社会秩序, 宣传倡导积极地社会道德风尚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内部环境即是校园内师生间的具有主导性的思想文化环境, 内部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有着直接影响, 若是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则会增大, 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很难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对内部环境予以足够重视, 积极开展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抵制不良风气的形成使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囝风气, 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 最终为其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之间的积极互动提高优良的环境。

(四)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实现互动促进作用的发挥有重要意义。在创新过程中应坚持与学校人才培养根本目的保持一致,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理性精神、文明教养以及社会责任感、自我延伸能力, 能够服务社会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目的与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实际是具有一致性的。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其进行熏陶, 校园文化应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只是在教学方面进行创新而忽略了精神文明方面的创新, 也只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但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有独立人格、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发展个性的平台, 以及一个可以尽情展现自我的空间, 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为其服务。

总结

虽然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本质存在一些差异, 但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性却是不能忽略的。这种互动性对两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两者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合理利用这种互动性可以利用一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另一方工作的开展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合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性, 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因此应引起高职院校教职员工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易艳华.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赵凯.全面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建设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陈啸吟, 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 2009 (06) .

[4]唐敏.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1) .

[5]许红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赢”机制探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1) .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 研究

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作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政治,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又反过来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彼此是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国家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起到模范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手段相对单一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丰富的内容形式,但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各大学校之间往往是彼此模仿、借鉴,几乎没有创新性的构想,千篇一律,完全无法体现自己学校的治学理念和治学特色,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无法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这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

2. 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现在的校园文化存在着普遍的泛政治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政治思想的教育,几乎将校园文化变成单一的德治文化,长此以往,不仅造成校园文化内容的单一,还会弱化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其他的校园文化建设。除校园文化泛政治化倾向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外,学校文化建设时,过度注重物质建设也大大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对物质文化建设,比如说学校基础设施、校园景点、校园文化场所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但没有深入挖掘自己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往往使过于投入的物质文化流于过场,没有代表性和创新性[1]。

3. 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目标不明确

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目标不够明确,对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建设的过程中也缺少必要的规划,行动中往往具有盲目性,不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目标是什么。比如说,学校的文化建设往往倾向于对外在如清幽的环境的建设,抑或是对校园文化团体活动的开展,而没有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在一些活动中不要流于形式,而应该注意教书育人,让老师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对一系列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贯彻到活动中去,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的获取。

4.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当前,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短期性、间歇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很少有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有效的规划,而仅仅停留在当前层面上,没有长远的打算。这种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弊病,是需要及时克服和改善的。

二、如何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主流的政治思想必须与时俱进。现阶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必须要坚持的主导思想[2]。

2. 打造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特色是指独一无二的,具有本校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内涵,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是作为大学之间竞争软实力而存在的。建设校园文化,从本校的自身实际出发,注重打造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要打造兼具美观性和深刻内涵的物质文化。这里的物质文化不只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筑风格、景点建设、娱乐场所、服务场所等基本的学校建设,还应该积极与校外的各方积极联系,营建一个和谐的大学周边环境。其次,要着重注意精神文化建设的培养。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师生的审美情趣、精神风貌、思想观念等,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比如说一些有关于学校校风、名言警句等的征集活动,要广泛地号召全校师生参与其中,加强宣传并争取得到师生的认同[3]。

3. 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快网络文化建设

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普及,各大学校都有自己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学生的上网人数也迅速增加,这样,加快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途径宣传本校的文化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健全学校的网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等措施,对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切联系,要不断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要注意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独特的文化教育理念,营造一个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暨研讨会举行——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十校获特等奖[J]. 北京教育(高教),2012,12(04):32-33.

[2]董震.构建和谐校园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学理论,2011,12(12):12-13.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9

一、序论提出中心论题: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说明写作意图:通过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的探讨,了解大学生活,切身投入维护校园和谐,丰富校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二、本论

1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1.1对依法治校和和谐校园的理解;

1.2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

2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

2.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养什么人”;

2.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怎样培养人”;

2.3 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2.4 八荣八耻为镜子

三、结论

大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 篇10

【摘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外在最直观的体现,它展现出了高校大学生整个的精神风貌。而作为校园文化重要抓手的大学生社团在其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与功能。试图以大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大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社团作为校园课余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方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概述

(一)大学生社团的内涵

大学生社团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会员们的共同意愿,自愿组成的、按照其规章制度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从各大高校的发展现实来看,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领航者。

(二)国内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历史

我国高校的学生社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生社团是成立于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抗俄铁血会”。处于那个特殊时期的大学生们采取演讲、发传单、办报纸等方式抗议俄国和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的战争。“五四”运动前后,学生社团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

(三)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是一个高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出于大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有异于其他主体的社团,表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总结和归纳不同种类的大学生社团,主要具有以下几方而特征:

1.管理逐步规范化

大学生社团是一个高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组织,给起初的高校管理带来了不便,造成了管理混乱。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也逐渐走向规范化。

2.活动逐渐品牌化

大学生社团活动逐渐走向品牌化,这是增强大学生社团吸引力,壮大学生社团的重要条件。通过学生社团的品牌活动增强在校园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3.创意逐渐群众化

大学生社团中每个成员都是社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个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的创意来自于群众,真正做到,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流于形式,而是发挥活动的形式,体现其内在价值。

4.交流逐渐社会化

现在的大学生社团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内活动,而是以开拓的眼光,走向社会。一方而,可以在社会中拉赞助,增加本社团的资金流动;另一方而,可以增强学生社团活动的影响力,造福于社会大众。

二、当前大社团发展呈现新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们基于共同爱好并为满足共同的兴趣而白发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补充,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较强的凝聚力和重大的影响力,新时期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呈现如下新的特点:

(一)从社团的数量和参与人数上看,大学生社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据问卷调查,有83.24%的大学生参加过学生社团活动,其中58.41%的学生参加了两个以上社团,并且这一比例在各年级、各专业之问差别不大。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活动平台,在这里,学生能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充分展示白己潜在的实力,自我服务,而这正是大学生所追求的,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从社团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看,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开放性特点

大学生社团社员自发聚集在一起,这种组织形式对其成员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同时,社团的开放性特点又突破了年级、专业、年龄的界限,形成一个多层面纵横交错的知识汲取源

(三)从社团管理模式和活动内容看,呈现多种管理形式并存与多元价值取向的特点

在高校,社团的管理有的是通过学生会下设社团部,有的是成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或社团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活动内容也日益呈现实践性、社会性趣味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等多元价值取向。

(四)从社团运作方式看,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逐渐形成多渠道筹资

广大社团的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而每年校团委给社团的资金的数额远远不能满足社团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社团尝试走出校园,希望获得企业或其它社会组织或团体的资耽这也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社团发展为例分析学生社团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院团委的指导下,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其无论是数量还是活动范围和参加人数,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几年,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演出、科技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体育比赛、公益活动等等,层出不穷,大大繁荣了校园文化,形成了校园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每年在新生进校之时,各社团都积极地吸收新会员,举办一些活动以吸引新同学参加,形成“百团大战”的局面,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伴随着该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学生社团组织虽然数量很多,但各社团发展水平却良荞不齐

据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最新统计,目前该院有院管学生社团二十多个,参与人数近千人,有的社团会员较多,活动开展得很有层次和规模,如耘梦文学社、硅谷电子社等;有的协会虽然有一定的会员参与,但活动单调、缺乏创意,不能够吸引广大同学参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有的社团开展的活动根本不适应绝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年招的会员很少或根本招不到会员,以致名存实亡。

(二)社团活动缺少教师指导,也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业教育

1989年11月底至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报告中首次提出“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此后,创业教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呼声高涨。江泽民同志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1]朱镕基同志2002年7月在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职业教育要切实办出特色,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2]但事实上,虽然经过学校的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高职院校毕业生通过自己创业而就业的人数很少,且创业者的成功率很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深思,文章拟就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略作探讨。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并为学校成员普遍接受和信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校风和学风、行为准则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系统。它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高职学校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上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其本质特征是“育人”,是影响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范围已超出学校的常规教育,影响广度和力度很大,校园文化可分为深层的精神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对高职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形成较为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较高的创业能力,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着重培养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初步形成开创性个性。

校园文化“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外显化、物质化、行为化,落实在具体的微观的教育教学的运作过程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中。”[3]教育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其培养的对象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对创业教育的作用主要凸显为对学生各项创业素质的培养。

1.校园文化的导向性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的重要条件,通过价值取向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规章制度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的自我意识、培养创业的兴趣,产生创业的需要和动机。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社会意识,使青年学生在形成社会义务感、社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的基础上,树立起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这一内容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

2.校园文化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校园里,校园文化的种类越来越多,校园文化呈现广泛性,从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学校各部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班级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不同的组织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广泛性。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的学生提供了彼此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实现思想的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文知识与科学素养的交融、渗透,达到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素质的提升,而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知识和能力的贯通的同时,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有利于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高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者“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方向,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确立一种新的价值目标体系、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4]高职学生在校园文化所标示的价值目标引导下,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生活样式,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另一方面,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特长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发现自己、丰富自己、证实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为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势,进一步促进其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4.校园文化活动的协作性有利于学生创业团队精神的培养

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已经被公认为是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业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还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竞争精神和合作态度,都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需要把组织者和全体参与者的智慧挖掘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讲,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团队创业精神、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突出创业教育的主题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学校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学校成员所普遍接受和信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校风和学风、行为准则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系统。它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就必须将创业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创业教育的主题。

1.重塑校园精神文化,明确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校园精神是学校成员共同理想、共同追求、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工作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5]校园精神能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维系、巩固和规范,并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动口号。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着力培育校园精神,在当今形势下,在培育校园精神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精神的培养,如科学精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民主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竞争进取精神等。重塑学校精神文化,明确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要大力倡导躬身践行,在实践中不断升华这些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保障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中,注重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

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相关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选聘一些具有创业和实践工作背景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校企合作、聘请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如学校定期选调一批有潜能的教师到新加坡培训,和国外一些技术院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强调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建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如学校在自编校本教材中,将创新和就业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时刻强调学生的创新性。

在管理体制上实现刚性与柔性的结合。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并通过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和选修制,为学生破除过窄的专业限制,发挥多方面的潜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努力探索“管严”与“管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

3.突出校园行为文化,营造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氛围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扩充创业教育空间和教育效能,营造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氛围,如学校开展的“校园创业文化艺术节”和“科技创新文化节”系列活动,“我心中的创业之路”演讲赛、“创业创新、择业就业”辩论赛、“我与创业教育”征文赛、“创业设计”、“创业计划”大赛、计算机网页设计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集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观念,锻炼和提高了青年学生进行科技创业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4.再造校园物质文化,丰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必须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学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在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尽量体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旨和目的,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上,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把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高职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尽可能地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丰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同时,在学校划定的“创业园”及在校内外建立的学生实践基地都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扩大学生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1999年职高专教育文件汇编(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朱镕基.职业教育要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版,2002(21):4.

[3]胡丕洪.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11.

[4]马林,王爱文等.浅议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24.

上一篇:铅笔盒里的争吵作文550字下一篇:天然气管道安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