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患者

2024-08-12

痛经患者(精选10篇)

痛经患者 篇1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所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疼痛、坠胀、腰酸及其他不适。患者一般都会在月经前或月经期以及月经后的数日之内出现疼痛情况。从临床上的病情来看, 痛经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这种病情一般多发生在月经初潮后的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者是对于已经生育的年轻妇女[1]。而继发性痛经一般都存在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通常经过妇科检查或B超超声影像等显示患者存在有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临床上需要分析患者痛经的原因, 同时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 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痛经患者, 共计涉及到80例患者, 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最大年龄为48岁, 最小年龄为21岁, 平均年龄为 (34.5±10.4) 岁。所有患者的病程最大为5年, 最小为0.5年, 平均病程为 (3.1±0.7) 年。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 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患者痛经的病因, 同时为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并且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具体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 治疗:因原发性痛经受精神神经的影响, 所以心理治疗可以消除紧张和顾虑, 可缓解疼痛。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对缓解疼痛有帮助。疼痛不能忍受时辅以药物治疗, 遵医嘱用药, 月经来潮即开始服用, 连服2~3 d。常用药物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吲哚美辛 (消炎痛) 、布洛芬、双氯芬酸, 解痉药阿托品。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中成药对患者进行治疗, 如选择温经汤或者是八珍汤等等。原发性痛经且无禁忌症患者也可采用β-受体兴奋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松弛子宫平滑肌而缓解疼痛。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可以口服避孕药。继发性痛经在抑制疼痛对症治疗的同时, 要针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

(2) 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 要重视患者的月经生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相关的解说能够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 强化患者经期的卫生, 避免患者剧烈运动或过度操劳[2]。向患者宣教有关痛经的知识及缓解疼痛的方法, 使病人了解月经期下腹坠胀、腰酸等轻度不适是生理反应。原发性痛经属于功能性痛经, 对生育无影响, 且生育后疼痛可以缓解或消失, 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告知患者日常规律适度锻炼, 注意合理膳食, 营养平衡, 增强体质。经期保持心情愉快, 防寒保暖, 注意卫生, 疼痛发作时适当休息, 热敷或按摩下腹部。患者疼痛严重时如果出现了面色苍白冒冷汗的情况, 要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 如果患者脉搏加速又存在腹痛情况, 要报告给主治医生并且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遵医嘱为患者进行输液时, 穿刺的时候需要确保穿刺部位每天能够采用碘伏进行消毒, 对患者穿刺部位要更换无菌敷料, 密切地检查其是否存在肿胀情况[3]。待药物输注进行以后, 为患者进行理疗, 在理疗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按照说明书进行相关的操作。同时需要注意使用前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 向患者讲述微波治疗的性能和操作的方法,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治疗的过程当中, 注意对患者进行温度的调节和保暖, 要经常性的对患者的感觉进行询问。还需要做好对患者的饮食保健工作。患者经血不多, 可以适当饮些葡萄酒、喝红糖姜水, 可以活血通经, 为患者起到行气散寒的作用。饮食中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E的食物, 有效的维持患者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和肌肉代谢的作用。多吃豆制品、鱼类等富含蛋白的食品, 并且增加患者对于绿色和蔬菜的食用。患者要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神经出现兴奋紧张, 导致患者月经期间出现不适等。

2 结果

通过对痛经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 痛经患者的发病原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 主要来自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后为患者配合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 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临床的治疗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分析痛经的发病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痛经, 痛经主要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月经前或月经期间的疼痛, 存在有痉挛性等特点, 患者发病的时候有头痛乏力等症状, 也有患者存在恶心、呕吐、腹泻、腰腿酸痛等症状。分析其主要的发病原因, 可能因为子宫收缩异常而导致, 正常月经期间子宫收缩基础张力<1.33 KPa, 宫缩时压力不超过16 KPa, 收缩协调, 频率为3~4次/10 min。在痛经的时候子宫收缩的基础张力会加大, 这就可能导致痛经发生。也和因为前列素或者是白三烯合成与释放过度有关, 也有和血管加压素以及催产素的作用相关。除此之外, 因为宫颈狭窄、精神因素或其他因素等都可能会导致痛经发生。所以从痛经的发生角度来说, 它是来自于多方面的, 特别是从现如今来看, 源自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发生病痛。针对患者的病情, 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能够证实这一情况。综上所述, 对于临床上痛经患者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 对患者针对自身的相关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并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的促使患者病情的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月亮.痛经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J].吉林医学, 2015, 05 (05) :57-58.

[2]靳素萍.女性痛经的自我护理要点[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5, 11 (04) :56-57.

[3]陈黎萍.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的护理措施及疗效[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07 (03) :14-15.

痛经患者 篇2

【关键词】 自拟痛经汤;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43-02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为主要症状的病证[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发病率高达56.06%[2],严重影响着女性生活和工作质量。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西医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雌孕激素避孕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解痉镇静剂,可暂时缓解患者疼痛,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则通过辨证论治,标本兼治,长期疗效可靠。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3]中相关标准拟定,诊断标准如下:①发病多在初潮后6~12个月;②疼痛多于月经来潮后开始,经行第1d疼痛最为剧烈,一般持续2~3d缓解;且痛经程度不一,重者为痉挛性疼痛;部位在耻骨上,并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苍白、冷汗出;④妇检无异常发现。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有关标准拟定。妇女凡在经期(或月经前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疼痛,伴有其他不适,甚至影响正常生活者,均可诊断为痛经。阳虚寒凝血瘀型:月经前及月经后小腹隐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喜暖喜按或拒按;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得温则痛减,伴有或不伴有血块;舌质紫暗,脉细弦或沉紧。

1.1.3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且辨证属阳虚寒凝血瘀型;经B超及妇科检查排外器质性病变。

1.1.4 排除标准 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者;伴有严重心脑血管、其它内科疾患及精神异常患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本单位2009年至2013年门诊患者,共48例,其中病程最长者达16年,最短只有5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年龄12~15岁4例,16~20岁10例,20~25岁7例,3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21.8±2.8)岁,中位病程4.3年;对照组年龄12~15岁5例,16~20岁9例,20~25岁6例,3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22.4±2.2)岁,中位病程4.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痛经轻重程度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痛经汤(制附片20~50g先煎,桂枝10~15g,小茴香10~20g,吴茱萸5~15g,当归10~30g,川芎10~20g,生蒲黄10~15g,三棱10~15g,莪术10~15g,乌药10~20g,艾叶10~20g,生姜10~15 g,炙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布洛芬,1 次400mg,1日3次,连服7d。两组均在经前3d开始服药,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痛经症状积分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订。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计5分(基础分)。分级积分标准见表1。

重度:痛经症状积分≥14;中度:积分8~14;轻度<8分。

1.4.2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制订。痊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0分,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且停药3个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它伴随症状好转,可以不服用止痛药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3/4,腹痛较前减轻,其它症状有所缓解,服止痛药能够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它症状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24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4例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17%。Ridit分析显示,治疗组平均Ridit值=0.378,对照组平均Ridit值=0.622,总的Ridit值=0.500,治疗组Ridit值<总的Ridit值,统计结果示P=0.00<0.05,其统计意义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

2.2 痛经症状积分和VAS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积分、V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3)。

3 讨论

痛经在妇科临床上极为常见,患者承受着很大的痛苦。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绝大多数妇女的痛经是原发性痛经,而起因多因寒而起,或者阳虚生内寒,或寒邪内侵,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于“寒则血凝泣”,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不畅而成瘀滞,血脉不通故痛。其临床特点是月经来潮时出现小腹痛,喜温喜按,经血夹杂血块,血块下则疼痛减轻,并在经前或经期采用痛经汤,以温阳补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使气机条畅,使冲任之脉得以疏通,疼痛缓解,乃取“通则不痛”之意。

痛经汤中附子暖命门而破阴凝,能通行十二经络,且善达海底,直暖胞宫;桂枝、艾叶温经络、通血脉,小茴香、乌药温肾暖肝,行气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吴茱萸汤温养冲任,当归为血中气药,养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滞,生蒲黄、三棱、莪术破血行瘀,酌加生姜引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及从痛经症状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痛经汤治疗痛经疗效优于西药单纯镇痛,尽管西药组的总有效率高达79.17%,而其痊愈率极低,仅为8.3%,表明西药单纯镇痛药不能对该病起到有效的根治。本研究运用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6-107.

[2]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15(4):219.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25.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痛经患者 篇3

关键词:痛经散贴敷神阙穴,护理干预,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和多发病, 其中以原发性痛经发病率最高[1]。原发性痛经又为功能性痛经, 该病多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青年妇女, 通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发病[2]。该病临床表现主要经期下腹部胀痛或者痛引腰骶, 甚至会出现剧痛晕厥、手足冰冷等, 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3,4]。故而, 临床上采取积极正确地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目前, 临床上西医采取常规治疗, 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 研究报道显示, 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5]。本文研究旨在分析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 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5年1-8月本院接受诊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均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者; (2) 妇女多早经前或者行经数小时后发生下腹疼痛, 却伴眩晕、头痛、疲乏、腹泻等症状; (3)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4) 年龄16~30岁; (5)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2) 通过B超或其他检查显示是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盆腔炎引起的痛经; (3) 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者; (4) 月经周期极不规律者; (5) 过敏体质者; (6) 由子宫位置异常造成的原发性痛经。76例患者年龄16~30岁, 平均 (23.58±4.31) 岁;病程1~12年, 平均 (6.59±2.04) 年。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38) 和对照组 (n=38)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同时口服散结痛胶囊3~4粒, 3次/d, 连服3个月经周期 (月经期不停服) 。具体用法用量:经前7 d开始服用, 服至月经来潮后1~2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痛经散组成主要为细辛、延胡索、乳香、肉桂、吴茱萸等纯中药。经前7 d开始取痛经散加蜂蜜调配成糊状, 贴敷于神阙穴4 h, 1次/d, 连贴7 d。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包括: (1) 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原发性痛经患者通常会存在恐惧、紧张、疑虑等不良心理因素, 因此,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发病机制, 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故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 健康指导: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营养, 切忌饮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特别是在经期前后,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平时多吃新鲜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与绿叶蔬菜, 同时还需注意经期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部清洁, 避免感染。并且于经期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3) 生活起居干预: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起居有律、劳逸结合, 并且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4) 治疗环境:应为原发性痛经患者提供安静舒适, 室温适中, 并且不要直接吹风, 同时配以柔和的音乐和灯光, 从而使患者心旷神怡, 精神放松; (5) 对症护理干预:针对痛经较为严重的患者, 可按摩下腹部或者热敷, 且给予热的红糖姜水, 必要时进行止痛治疗, 以减轻疼痛。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3个月经周期后临床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无效例数; (2)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变化, 取一平尺, 长10 cm, 左边为0 cm、右边为10 cm, 评分为0~10分, 0分表示无痛, 10表示最剧烈疼痛; (3)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6]标准, (1) 治愈:患者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 并且停止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患者未出现复发; (2) 好转:患者腹痛及其他症状好转, 服止痛药物能够坚持工作; (3) 无效:患者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者。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3333, P<0.05) , 见表2。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3。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痛经主要是指行经前后或者月经期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 同时伴腰酸或其他不适[7]。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8]。原发性痛经临床特点主要为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或者坠胀痛、手足冰冷等, 疼痛持续数小时至2 d, 经血通常, 疼痛即自然缓解, 疼痛剧烈者甚至会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晕厥或者虚脱[9,10]。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在20%~90%, 但由于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目前尚无完全明确。而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11,12,13]。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经行腹痛”等范畴, 该病病因较为复杂, 病位在子宫、冲任, 有起居不慎、七情所伤、六淫为害等病因, 其发病与素体及经期、行经前后的生理状态, 情志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等关系密切。本文研究中医理论认为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致使气滞血瘀, 以及经血涩滞不畅不通则痛而起[14,15]。本文研究采用痛经散贴敷神阙穴治疗, 是根据中医药理论, 采用细辛、延胡索、乳香、肉桂、吴茱萸等纯中药经科学方法研制磨成粉而成, 其中细辛具有祛风寒、散寒止痛功效, 延胡索具有活血止痛、散瘀理气功效, 乳香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功效, 肉桂具有散寒止痛、活血痛经功效,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功效。诸药合用具有温经散寒, 理气化瘀以及止痛功效, 使用时加蜂蜜调配敷于神阙穴, 可发挥温阳散寒, 行气活血以及化瘀止痛之功效。故可发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 调冲任脉, 理血止痛的功效。本研究在痛经散贴敷神阙穴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治疗, 由于原发性痛经患者对痛经知识的缺乏, 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故而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引导, 避免出现过大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16,17,18]。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指导、生活起居、对症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此外, 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主动相关讲解原发性痛经的相关疾病知识, 且告知患者治疗注意事项及适应证, 为患者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故而说明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痛及其他症状;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 故而说明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故而说明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安全可靠。

药蛋治痛经 篇4

1,益母山楂鸡蛋方:取益母草30克,山楂15克,红花15克,鸡蛋2只,红糖适量。上述用料除红糖外,全部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煮至蛋熟后,将蛋及药渣捞出留汁。蛋剥去壳后,与红糖一起放入上述药汁中再煮10分钟后即可。吃蛋饮汤,每天1次。适用于气滞血瘀、经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痛经者。表现为每于经前1-2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行经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滑者。

2,姜桂艾叶鸡蛋方:生姜15克,桂枝10克,艾叶10克,鸡蛋2只,红糖适量。上述用料除红糖外,全部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煮至蛋熟后,将蛋及药渣捞出留汁。蛋剥去壳后,与红糖一起放入上述药汁中,再煮10分钟即可。吃蛋饮汤,每天1次。有湿经散寒、暖官止痛之功效。适用于经期淋雨、受寒、贪食生冷、经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痛经者。表现为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紫暗有块,或畏寒身痛者。

3,芪归血藤鸡蛋方:取炙黄芪20克,当归20克,鸡血藤20克,鸡蛋2只,红糖适量。上述用料除红糖外,全部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煮至蛋熟后,将蛋及药渣捞出留汁。蛋剥去壳后,与红糖一起放入上述药汁中,再煮10分钟即可。吃蛋饮汤,每天1次。适用于素体虚弱、气血无力流通而引起的痛经者。表现为经后1~2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伴有面色萎黄,心慌失眠,神疲乏力者。

痛经患者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痛经患者6 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原发性痛经3 8例, 继发性痛经26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没有服用镇静药物、激素药物等。患者年龄16~38岁, 平均年龄 (25.43±3.72) 岁, 病程0.5~7.5年, 平均病程 (3.84±1.92) 年。

1.2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经期前后和经期期间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因此会存在各种不良情绪, 特别疼痛比较强烈时, 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 对疗效产生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 向患者介绍不良情绪对疗效的影响, 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 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促进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感。

2药物护理:对痛经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但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会导致出现出现多种不良症状, 加大患者的痛楚。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及时汇报给医生。为了减轻服用药物后的不适症状, 护理人员应当嘱咐患者静卧、多喝水。

3热疗护理: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护理人员需要利用相关设施提高患者身体的温度, 如热水袋, 促进患者身体血液循环。热疗温度应当控制在38℃~42℃, 热疗时间控制在30 min/次以内, 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烫伤患者皮肤。在热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将毛巾作为传热介质, 避免热源直接接触皮肤。

4饮食指导:治疗期间, 患者需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避免对子宫产生刺激, 加强病情。护理人员应指导多食用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 如酸菜、粗纤维食物、食醋等酸味食物。对于月经带血块患者,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服用益母草、桃仁、红花等中成药, 减少经血淤积。

1.3效果判定标准

痛经患者采用长海痛尺进行疼痛评分。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评分降低至少2分;有效:患者疼痛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不够明显, 评分降低至少2分, 评分降低1~2分;无效:患者疼痛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疼痛评分没有降低。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 护理效果显效3 6例 (56.25%) , 有效24例 (37.5%) , 无效4例 (6.25%) , 护理总有效率为9 3.7 5%;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 (5.46±1.87) 分, 护理后疼痛评分为 (2.78±1.9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2, P<0.05) 。

3讨论

痛经患者所承受的疼痛程度,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痛经而旷工的患者不在少数[2]。短效避孕药、前列腺合成酶抑制剂等属于常见治疗痛经的药物, 然而药物质量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必须结合良好的护理措施, 才能够提高效果, 缓解患者疼痛感[3]。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结合准确的科学证据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依据患者的需求, 在护理过程中做出决策的过程[4]。循证护理主要是通过心理、药物、热疗和饮食指导等, 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5]。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并嘱托家属陪伴患者度过治疗,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改善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指导患者调节呼吸, 使放缓放心心理压力, 逐渐放松肌肉, 排解焦虑情绪, 并可以结合患者的症状, 指导患者适当食用酒、红糖水及活血化瘀类中药等, 有效减轻患者痛楚,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 医护人员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护理后, 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 且护理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P<0.05) 。研究结果表明对急诊痛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速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 将循证护理应用在急诊痛经患者临床治疗中, 能够提高疗效,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痛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应用循证护理, 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感受。结果 64例急诊痛经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护理前疼痛评分为 (5.46±1.87) 分, 护理后疼痛评分为 (2.78±1.9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应用, 能够充分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应用效果良好,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新循证护理,急诊痛经,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秀燕, 刘兰莲.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 2013, 36 (19) :119-120.

[2]陈少莲.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2, 03 (54) :616.

[3]杨会芝.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6, 02 (08) :240-241.

[4]陶丽芬.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 2014, 10 (11) :81-82.

痛经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 女, 22岁,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肝功正常, DNA>1000, 月经初潮至入院每次月经初期腹部剧痛、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恶心。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患者坐位, 操作者用75%酒精棉棒, 脱耳部皮肤的脂肪, 待干后取穴子宫, 卵巢, 内分泌, 三焦, 神经系统皮质下, 肝, 肾, 神门。再把耳穴表面贴敷特制的磁珠 (我们科现将的特制的磁珠贴附在0.6cm×0.6cm, 大小的胶布中央, 用镊子夹住, 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 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 每次每穴按压30~60s, 以局部微发热, 发红为度, 3d更换1次, 双耳交替, 上次月经结束后的第1天到下次月经结束的第1天为1个疗程, 共进行了2个疗程。

2 护理体会

2.1 健康教育

进行月经期保健工作, 包括注意经期清洁卫生, 经期禁止性生活, 加强经期保护, 预防感冒, 避免冷水洗脚洗澡, 小腹虚寒者可用暖水袋热敷, 可以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 但要注意合理休息和充足睡眠, 平日要加强体育锻炼。

2.2 心理护理

重视精神心理护理, 关心并理解患者的不适和恐惧心理, 阐明月经期可能有一些生理反应和小腹坠胀和轻度腰酸, 讲解有关痛经的生理知识, 消除对月经的紧张、恐惧心理, 解除思想顾虑, 心情要愉快。

2.3 饮食指导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d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 因生冷食品会刺激子宫, 使输卵管收缩, 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如果月经已来潮, 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等。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 如酸菜、食醋等, 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 痛经者应保持大便通畅, 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 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3 结果

患者第一个疗程结束后, 月经初期腹部剧痛、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恶心明显减轻。患者第2个疗程结束后, 月经初期腹部剧痛、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恶心不明显。

4 讨论

本患者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 其所并发的痛经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肝肾亏损、气血不足, 胞脉失养而成。我们按相应部位取穴, 即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 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 如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三焦, 以调理气血, 行气止痛。再根据脏腑学说, 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取肝穴以疏肝解郁, 肾穴以补肾气, 调冲任脉。再按临床经验取穴, 如神门穴, 此穴有镇静安神, 止痛作用;神经系统皮质下可缓解精神紧张状态。3种取穴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此患者的痛经。

总之, 耳穴压豆治疗疾病: (1) 方便经济, 系将小磁珠粘与小胶布贴于耳, 数分钟便可完成; (2) 绝对绿色安全, 采用耳穴压豆绝无副作用; (3) 作用广泛。耳穴都有“一穴多用”的作用, 进行耳穴治疗患者痛经时, 往往可以兼治其它疾患 (慢性病毒性肝炎) , 可谓一石二鸟。

摘要:本患者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 其所并发的痛经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肝肾亏损、气血不足, 胞脉失养而成。我们按相应部位取穴, 即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 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 如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三焦, 以调理气血, 行气止痛。再根据脏腑学说, 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取肝穴以疏肝解郁, 肾穴以补肾气, 调冲任脉。再按临床经验取穴, 如神门穴, 此穴有镇静安神, 止痛作用;神经系统皮质下可缓解精神紧张状态。三种取穴方法合一有效的治疗此患者的痛经。

痛经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痛经病例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即耳穴埋豆组28例,年龄平均(19.65±2.17)岁;病程(3.3±1.42)年;对照组即吲哚美辛组27例,年龄平均(19.87±2.09)岁;病程(3.4±1.23)年。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健康体检者31人作为正常对照,其年龄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仿。

1.2 诊断标准

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且呈周期性发作;或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出冷汗等症状;14~30岁青年女性;经B超、妇科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耳穴埋豆法治疗,主穴取内分泌、内生殖、神门、自迷根、交感、肝、肾、脾等穴位,两耳同时使用,经前3天开始至痛止,每个经期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埋豆方法:用金属棒或火柴棒按压耳穴找出最敏感的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选定穴位后,局部用75%酒精消毒,将中药王不留行籽用胶布以压丸法压贴在选用的耳穴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30~50下,以局部酸麻胀感或轻微疼痛为佳,双耳同时进行。耳穴埋豆可留埋3天,3天后可自行取下。留埋期间,勿弄湿胶布。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刺激耳穴的强度,通常情况下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

1.3.2 对照组

吲哚美辛肠溶片(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148)25 mg,口服,每日3次。疼痛甚者加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9)300mg,每日2次。均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至痛止,每个经期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

1.3.3 样本采集和处理

患者在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取5ml,静置2小时后用离心机3 000转/分×20分钟离心,留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待测。

1.3.4 疗效评价

近期临床治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不影响工作、学习;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能坚持工作、学习;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未减轻。

1.3.5 检查方法

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高放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批号20030815;使用华东电子管厂生产的DG3022型酶联免疫检测仪);内皮素(ET-1)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1检测试剂盒由PTI INC.USA提供;批号0730H1;使用上海原子能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的SN-695型智能放射免疫r测量仪),以上方法均严格按照药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有效率采用百分数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耳穴埋豆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

2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耳穴埋豆3个疗程,其近期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而经吲哚美辛治疗后近期临床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6.2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见表1。

2.2 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NO水平变化

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经耳穴埋豆治疗后,治疗组血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且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NO水平(P<0.01),对照组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正常健康组比较,**P<0.01,*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与正常健康组比较,▲▲P<0.05,▲P<0.01。

2.3 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ET水平变化

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经耳穴埋豆治疗后,治疗组血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但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正常健康组比较,**P<0.01,*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与正常健康组比较,▲▲P<0.01,▲P<0.01。

3 讨论

痛经是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在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可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重者下腹及腰骶疼痛剧烈如刀绞,常伴经血紫暗有血凝块、头晕心悸、呼吸浅慢、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者。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4]。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经行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疾病。PD由于高发病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速,女性面对的竞争与压力将会更大,PD的发病和治疗也将越来越多被人们所重视。

在中医古籍中未见痛经一名,多见载为“月水来腹痛”“少腹满痛”等,因此中医学将痛经归属“经行腹痛”范畴,如《诸病源候论》析之:“妇人月水来腹痛者,内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病位在胞宫,责之冲任[5],与肝脾肾三经密切相关,病因为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者六淫为害、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致使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而痛[6]。其病机实属“不通则痛”,虚属“不荣则痛”[7]。我们采用耳穴埋豆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内生殖穴:使子宫的平滑肌松弛,扩宫、疏通经络,祛痕止痛;内分泌穴:调节整个机体,调经止痛;神门穴:镇静,安神,止痛,调整机体;自迷根穴:调节机体,止痛;交感穴:调节植物神经及血管的舒缩功能;肝穴:主藏血,主疏泄,把寄于血海的部分血化为月经;肾穴: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脾穴:主肌肉,生血,统血,亦为生化之源,月经之本[8]。诸穴合用,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操作方便简单,无明显副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与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变化密切相关。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气体分子,参与外周及中枢水平的痛觉调制。在外周,NO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通过NO-cCMP途径表现为致痛和镇痛双重作用,其含量减少时,可促进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而致痛;增多时,则起抑制作用而镇痛[9];ET包括3个异构体,即ET-1、ET-2、ET-3,子宫组织中主要生成ET-1,是子宫血管的强烈收缩剂,ET-1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促进平滑肌和血管的收缩,导致疼痛的发生。ET与NO是一对作用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质,在调节子宫血管张力和血流量中发挥局部作用,是引发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因素[10],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患者血NO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ET-1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说明NO和ET-1在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耳穴埋豆经治疗后,血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且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NO含量(P<0.01),而其ET-1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这可能是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Dangal G.Menstrual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J].BJOG,2005,4(1):29-47.

[2]王琪.温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及对PGF2a、PGE2影响的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4):25-2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

[4]康志媛.原发性痛经临床辨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94-95.

[5]孙嘉庚,郭旭.经穴按摩加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5):72-73.

[6]李沛,吴荔琼,徐文倩,等.针刺对健康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5):293-294.

[7]陈文,俞海虹,刘世红,等.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9):121-123.

[8]段颖华,李艳慧.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GE2影响的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68-170.

[9]陈芳,朱敏,唐于平.川芎、白芍及配伍对痛经小鼠子宫组织中一氧化氮和钙离子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788-789.

痛经患者 篇8

1.1 临床资料

50例病例全部为我院门诊患者, 年龄16~33岁, 病程最长者8年, 最短者5个月。全部病例均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存在。符合文献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痛经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小茴香3g、干姜6g、延胡索9g、当归9g、川芎9g、肉桂3g、赤芍6g、蒲黄9g、五灵脂6g、片姜黄9g。用法:水煎, 每日1剂, 分2次温服。经前1周起口服, 至经净停服, 连服3个月经周期, 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经期腹痛伴大血块排出或血块量多加三棱9g、莪术9g以加强破血行瘀之功;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 加半夏9g, 姜竹茹9g以和胃降逆;经期腹痛冷痛较剧, 加艾叶6g、吴茱萸6g、以温经散寒, 经期腹痛伴腹胀、乳房胀痛, 加青皮9g、乌药9g、川楝子6g, 以理气行滞。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2 结果

本组50例, 痊愈27例, 显效12例, 好转9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 6%。

3 讨论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 原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 本方仅限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痛经的发生与情志不畅、精神紧张、六淫为害、饮食失节、摄生不慎等多种因素有关, 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环境有关, 特别是精神紧张者多见。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月经期受到致病因素影响, 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 使气血运行不畅, 胞宫经血流通受阻, 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 变化在气血, 表现为痛证。现代医学治疗以对症止痛为主, 西药使子宫张力和收缩力下降, 达到治疗痛经的止痛效果, 起效快, 不良反应少, 但远期效果不理想, 停药后易复发。

现代医学认为, 痛经的痛感系多源性, 由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缺血、缺氧, 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和子宫峡部神经丛的刺激等因素所致。祖国传统医学认为, 患者多因经期产后感受寒邪, 或过食寒凉生冷, 寒客冲任, 与血相搏, 致子宫冲任气血失畅, 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 子宫气血更加壅滞, “不通则痛”, 发为痛经。临床寒凝血瘀证较为多见, 治疗应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主。少腹逐瘀汤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 见载于《医林改错》。原方治“小腹积块疼痛”或“经血见时, 先腰酸少腹胀, 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 接连不断, 断而又来, 其色或紫, 或黑, 或块, 或崩漏, 兼少腹疼痛, 或粉红兼白带, 皆能治之。”方中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 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 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全方功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可用于妇科各类疾病证属寒凝血瘀型。笔者在临床运用时因该方中没药攻逐太过而去之, 另加入片姜黄加强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效。

中医理论“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痛经, 除以“不通则痛”解释外还应考虑与精血有关。经期精血外流, 在此精血不足之时又兼气血郁滞致痛, 更多表现为虚实夹杂症, 其机制应是气血不和。因此, 对“痛经”的治疗, 除遵循“通”的法则外, 还应注意补养精血, 在临床中常以四物汤作为基础方以养精活血:补中有行, 活中有养;通治血证百病。其中归、芎为血分动药, 以行血气;地、芍为血分静药以养精血。古人谓其走者太走, 守者太守, 然对痛经虚有滞者各得其所, 痛经乃气学血为病, 四物汤治血有余, 治气则不足, 临床中酌加香附、台乌药、艾叶、川楝子、元胡等气药以助其不足。

在临床中, 如患者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这是痛经多由肾气未充所致, 因为治疗多从肾论治或兼顾到肾, 每在上方基础上加枸杞、萸肉、巴戟等补肾药, 确属肾精亏损者应用熟地大补精血, 而一般兼虚者则选用枸杞, 既补肝肾精血, 又不似熟地滋腻。温肾阳常用巴戟, 温肾益精, 不似肉桂之温热, 附子之燥烈。经期便溏加土炒白术、党参、茯苓, 伴呕吐兼热者用竹茹, 兼寒者用吴萸, 有淤者加泽兰、鸡血藤、炒蒲黄等。子宫内膜异位, 每用血竭化血结, 止疼痛, 屡治屡效。临床中还常选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又可酸甘化阴, 补阴不足, 治一切疼痛之症, 但白术剂量宜大, 一般用20~30g, 对经量多者尤为适宜, 甘草生用止痛的效果更好。

“痛经”一证,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除药物治疗外, 还应进行适当自身调护, 如受凉、饮冷水易诱发, 故一般都嘱禁吃冷饮, 暂停游泳、洗冷水等, 特别经期应注意。

参考文献

[1]袁宗河.36例痛经治疗体会[J].中原医刊, 2005, 32 (14) :38.

[2]倪慧玲.杨宗孟教授治疗痛经证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1 (3) :8~9.

[3]汪福东, 尹学永.浅谈内经对痛证的论述[J].国医论坛, 2008, 23 (2) :8.

[4]张海莹.从肝论治月经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8 (1) :33.

为痛经止痛 篇9

除此之外,如何预防痛经的发生呢?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淋雨,同时还应少食生冷食物,经期尽量不要食用冷饮。

1、学习一些经期卫生常识,消除对月经的紧张、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心情愉快可或提高痛阈,减轻痛经的程度。

2、注意经期阴部清洁卫生,禁止使用阴道药物及坐浴药物,防止经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

3、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可以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小贴士:月经期“五不宜”

1、不宜过性生活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子宫腔表面形成创面,性生活时容易将病菌带入,逆行而上进入子宫,从而引起宫腔内感染,发生附件炎、盆腔炎。

2、不宜进行剧烈活动

经期盆腔充血,激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工作,可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痛经、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

3、不宜多吃盐、多饮浓茶

吃盐过多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在月经来潮前夕,会发生头痛、激动和易怒等症状。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高,刺激神经和心血管,容易产生痛经、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

4、不宜盆浴

在月经期,子宫颈口微开,而且子宫内膜剥离时会有一些创面,给杂菌的感染和繁殖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进入子宫腔内,从而导致生殖器官发炎。

5、不宜穿紧身裤

痛经患者 篇1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行鼻胃管灌食>6月的32例>80岁老年患者,男27例,女5例,年龄83~97岁,平均(89.95±5.65)岁。均因多发性脑梗死、脑栓塞后或帕金森病等引起呛咳、吞咽困难而长期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均有口鼻部不适,近6月期间自行拔管276次,平均(8.00±3.62)次。其中9例反复出现不明原因低热。

1.2 基础疾病

32例均有冠心病,其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房颤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18例;高血压27例;帕金森病8例;多发性脑梗死20例;脑栓塞1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6例伴气管切开术后5例;抑郁症6例;老年性痴呆14例;多发性动脉栓塞4例。

1.3 术前准备以及观察指标

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等,对有腹部手术尤其上腹部手术史者行腹部CT检查以了解上腹部器官有无异位,排除禁忌证,术前8 h禁食。心电监护心率、血压、呼吸、脉氧等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变化以及患者清醒时间、意识变化、置管操作时间等。

1.4 置管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由有经验的麻醉师予静脉注射异丙酚,使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经口插入电子胃镜,检查上消化道有无占位、溃疡等,决定行内镜下胃造口术。由助手进行上腹部常规消毒铺巾,见左上腹光点最亮处,用手指轻压辨明胃腔部位,在相应处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0.5 cm,由此穿刺进入胃腔,退出针芯,于外套管内插入导线,通过内镜异物钳抓住导线一并退出。PEG管与导线相固定,牵拉腹部皮肤切口外的导线,使PEG管经口腔进入胃内,并从腹壁穿刺处拉出胃腔,拉紧PEG管使内垫片将胃壁与腹壁贴紧以防出血。然后,在腹壁外使用卡片将PEG管固定。完成PEG后,其中26例通过PEG管内置入一根空肠营养管,在胃镜辅助下,利用异物钳抓住导管,逐渐将其送入空肠上段。

2 结果

2.1 置管成功率

3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置管术操作时间为13~20 min,平均(14.10±3.26)min。清醒时间5~30 min,平均(14.12±4.56)min。

2.2 观察指标变化

心电监护示心律、心率、血压、呼吸以及脉氧饱和度等在术前、术中、术后无明显变化,均波动在正常范围。反应、思维能力与术前相比无变化。

2.3 并发症

术中未发生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只有5例发生胃造瘘口周围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后痊愈。2例发生空肠管堵塞,经导丝疏通后管通。

2.4 术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术后连续3 d给予静滴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所有患者均停止鼻饲进食。术后当天予以静脉营养补液。次日先经空肠管泵入5%的葡萄糖盐水500 ml后再泵入肠内营养液500 ml,均以30 ml/h的速度泵入,部分静脉补液2~3 d。逐渐过渡到每天营养液1500~2000 ml,以80~100 ml/h的速度泵入。1周后拔除空肠置管,改为胃造瘘管注食,营养液或自制匀浆食物。置管时间>1年者26例,>6月者8例,其中1例置管第342天因肺部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比较置管术前6月及置管术后6月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比例,术后有明显下降(P<0.05,表1),出现不明原因反复发低热的9例患者未再发生。且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无电解质紊乱。

注:与置管术前比较,**P<0.01

3 讨论

3.1 PEG/PEJ在高龄患者中的安全性

PEG/PEJ是内镜治疗技术的又一进展,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胃造瘘管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1]。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吞咽困难、而消化功能正常者以及由于各种原因需长期留置胃管或肠内营养管进行胃肠减压或肠内营养者。特别是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不能吞咽,伴有或不伴有吸入性呼吸感染,均可施行该手术[2]。本组病例均为神经系统疾病造成吞咽困难、反复误吸引起肺部感染的>80岁老年患者。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胃肠协会把它作为不能经口进食但需长期供给营养的患者的首选方法[3]。文献报道PEG常见的并发症有造瘘口周围炎与脓肿形成、造瘘管瘘、坏死性肌膜炎、胃肠炎、造瘘管滑脱、造瘘口肉芽组织生长过长、出血、气腹以及造瘘管内固定盘片移位等。PEG的并发症>10%,严重并发症为3%,死亡率为1%~2%[4]。国内在>80岁老年患者中行PEG较少报道。本组置管术时间平均(14.10±3.26)min,只有5例发生胃造瘘口周围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后痊愈。2例发生空肠管堵塞,经导丝疏通后管通。未发生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提示PEG/PEJ在>80岁老年患者中应用是比较安全的。具有可在病人床边置管,避免搬运病人、方法简便、手术过程短、并发症少、病人耐受好、置管成功率高、造瘘管留置时间长等优点[5]。

3.2 PEG在预防>80岁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价值

高龄患者中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如多发性脑梗死、脑栓塞等的发生比例较高。由此引起进行性的肌张力障碍同时伴有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如构音不良、吞咽障碍等原因而需长期鼻胃管灌食。但长期放置鼻胃营养管除易使患者不适、鼻腔黏膜溃疡和糜烂等并发症外,鼻胃管也刺激食管黏膜,常发生食管炎;由于营养管破坏了正常的贲门功能常发生胃食管反流[6]。频繁的反流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组结果表明,患者行PEG/PEJ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可能与患者PEG术后误吸至呼吸道的分泌物减少;阻断鼻胃管对鼻咽腔、食管黏膜的刺激;改善贲门关闭不全等,减少食物反流以及营养状况好转,机体抵抗力增强有关。因此,在伴有神经系统变性病、脑血管疾病造成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PEG是控制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

3.3 1周空肠置管泵入营养液对预防胃造瘘口感染的益处

文献报道,PEG最常见的并发症有造瘘口周围炎与脓肿形成[4]。本组仅有5例患者发生轻度造瘘口周围皮肤发红,经换药后痊愈。为使胃造瘘口不受早期灌食影响愈合、或可能合并有内固定垫片不牢固而使食物外溢造成造瘘口感染,我们在26例患者中同时行空肠置管。术后当天予以静脉营养补液,次日先经空肠管泵入5%的葡萄糖盐水500 ml后再肠内营养液500 ml,以30 ml/h的速度泵入,部分静脉补液2~3 d。逐渐过度到营养液1500 ml左右,以80~100 ml/h的速度泵入。1周后拔除空肠置管,再经胃造瘘管灌食。使胃造瘘口愈合好,感染率低,无严重造瘘口感染。我们认为,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的并发症,而1周空肠置管泵入营养液对预防胃造瘘口感染也有一定益处。

3.4 无痛麻醉状态下行PEG的安全性

常规胃镜插入胃内检查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穿孔;又由于检查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呃逆、躁动、窒息等各种不适反应,造成患者抗拒该检查。而老年人尤其>80岁老年患者本身存在或轻或重的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疾患或有潜在的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在胃镜检查中更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有报道,老年人普通胃镜检查可出现心率改变、异位心律、心肌缺血性改变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绞痛等[7]。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为避免非麻醉状态下胃镜操作带来的种种不适,老年人胃镜检查静脉麻醉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8,9]。我们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使患者处于睡眠状态,顺利短时间内完成PEG/PEJ。诊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均无明显影响。未见对呼吸、循环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基本解除病人的痛苦,不良反应少,起效快,恢复快,病人乐于接受,提高了诊疗成功率。因此,对于>80岁老年患者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注意调节该药的用量和给药速度,还是比较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刘懿.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26(4):246-249.

[2]许国铭,李兆申.上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64-570.

[3]Roche V.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Clinical care of PEG tubes in older adults[J].Geriatrics,2003,58(11):22-29.

[4]刘运洋,黄留业.实用消化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119.

[5]汪志明,任建安,江志伟,等.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空肠置管术在肠外瘘病人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35-39.

[6]Heyland DK,Drover JW,Dhaliwal R,et,al.Optimizing the benefits and minimizing the risk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role of small bowel feeding[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2,26(6Suppl):S51-S55.

[7]李莉,吕海权,陈瑜,等.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Holten监测3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9):2266-2267.

[8]余细球,刘锦涛,陈彩霞,等.异丙酚静脉全凭麻醉在老年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4):286.

上一篇:维护电子化下一篇: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