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下腹以下手术

2024-10-19

小儿下腹以下手术(共4篇)

小儿下腹以下手术 篇1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氯胺酮使用剂量过大,容易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且镇痛不全,无肌肉松作用,反复追加用量后,会加大患儿不良反应,给小儿手术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1]。本院自2009-2011年对下腹部以下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ASAⅠ级下腹以下部位手术患儿60例。采用随机排列分段随机化方法分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组(KPS组,观察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P组,对照组),各组分别为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7岁,平均(3.7±1.4)岁,手术方式:疝气修补术14例,睾丸牵引固定术9例,鞘膜翻转固定术5例,包皮环切术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岁,平均(4.3±1.6)岁,手术方式:疝气修补术20例,睾丸牵引固定术14例,鞘膜翻转固定术3例,包皮环切术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6 h,禁饮4 h。术前用药:术前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02 mg/kg。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 mg/kg基础麻醉后,开放静脉通路,并常规面罩供氧3 L/min。KPS组行骶管麻醉后以丙泊酚4 mg/(kg·h)维持麻醉下。骶麻方法:患儿取左侧卧位,先摸清两侧骶角,其联线的正中点即为其穿刺点。常规消毒后用10 ml注射器接7号注射针头,于穿刺点垂直进针,突破骶尾韧带后与皮肤成30°~45°角向上再进2 mm,感觉有阻力消失感后抽吸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注入0.125%左布比卡因1.2 ml/kg,测试平面符合手术要求后开始手术。KP组以氯胺酮4.0 mg/(kg·h)及丙泊酚4 mg/(kg·h)维持麻醉,个别病例麻醉转浅时给予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两组病例术中输液均采用复方乳酸钠液10 ml/(kg·h)。如出现明显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则给予快速输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术中氯胺酮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优:术中患儿安静,无疼痛不适,手术顺利完成;良:术中患儿轻微体动和不适,追加药物能完成手术;差:手术刺激下躁动,患儿疼痛不适,需加大剂量或多种强化药物才能完成手术[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及术中氯胺酮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麻醉效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患儿出现躁动,2例患儿出现尿储留,3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骶管解剖位置浅表,骨性标志未变形,定位可靠,且小儿臀部脂肪垫未发育,皮下脂肪薄,使骶管裂孔更易扪及,因此小儿骶管阻滞操作较成人简单[3]。目前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外科手术,其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

传统小儿腹部以下手术多采用氯胺酮麻醉,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是非特异性中脑和丘脑核的通路产生功能性紊乱所造成,不仅能够抑制丘脑新皮质系统,还能激活边缘系统,导致患儿苏醒期情绪方面过度活动,因此容易产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下腹部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能够显著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减少术中氯胺酮的用量,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优良率可达94.1%。临床研究表明[5],由于小儿循环代偿功能良好,故骶管阻滞对其血流动力学也影响轻微。

综上所述,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清醒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在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观察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氯胺酮用量、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及术中氯胺酮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下腹以下手术,氯胺酮基础麻醉,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双平,王薇.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94-4296.

[2]姚传玉,李海宽,李艳玲.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C):119.

[3]辛卫朝.骶管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8):62-63.

[4]楼海霞.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1231-1232.

[5]张妍,别爱玉.氯胺酮与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腹手术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2):104-105.

小儿下腹以下手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疝气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需明确诊断为疝气, 年龄<12岁, 符合手术指证且监护人同意接受手术治疗。于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4例;年龄2~11 (6.66±2.26) 岁;体重19~34 (26.89±3.35) kg。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2例;年龄2~12 (6.71±2.36) 岁;体重20~35 (26.59±3.67) k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条件下接受氯胺酮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 麻醉前予阿托品0.01mg/kg肌注, 盐酸氯胺酮5~8mg/kg肌注, 戴患儿意识消失后面罩吸氧, 予七氟烷2~4%吸入维持。对照组于患儿接受完成麻醉后, 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完成麻醉后, 给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治疗。超声引导下TAP即通过超声探头在肋骨下缘髂嵴上缘腋中线水平上做轴位扫描, 获得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筋膜之清晰图像, 实时引导穿刺针置入此腹横肌平面, 确认穿刺针位置置入正确后, 将0.2%罗哌卡因0.2ml/kg注入腹横肌平面内筋膜下方。于完成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后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于患儿切皮前及切皮1min时分别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统计, 对比两组切皮前及切皮1min时生命体征情况。所观察的生命体征包括HR、SBP、DBP及Sp O2。同时于患儿手术完成后, 对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 观察指标包括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 对比两组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此外于患儿完全清醒1小时后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采用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 (CHEOPS) 及Ramsay评分量表, 均以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所得数据均需录入excel软件, 建立数据库, 并将数据库导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时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两组切皮前患儿心率HR、SBP、DBP及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切片1min时观察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两组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术后感觉及活动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两组术后清醒1h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清醒1h后CHEOPS及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3 讨论

有效的减低术中患儿应激性反应及术后患儿的疼痛情况一直以来均为小儿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视的内容, 有效的降低患儿术中应激反应程度及术后疼痛程度, 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患儿预后程度的作用[3]。而TAP阻滞是以将麻醉药物注入TAP平面, 通过局部药物作用, 达到阻断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 在手术中应用具有着较为理想的降低腹壁应激性反应及术后腹壁疼痛的效果[4,5]。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中, 以达到降低手术对小儿腹部皮肤的应激性刺激及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对接受不同术前麻醉方案的两组间切皮前后的什么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在切皮前患儿HR、SBP、DBP及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切皮1min时观察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两组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可见在应用了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后, 患儿在手术切皮时的生命体征情况可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本研究有进一步对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可见虽然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相对于单纯应用常规麻醉者增加应用了罗哌卡因, 但并未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本研究为更为全面的评价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对术后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清醒1h后CHEOPS及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知, 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 术前接受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治疗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儿在切皮时的生命体征, 同时可不应麻醉恢复情况的同时, 有效的改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6]。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TAP阻滞为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有着较为理想应用效果的治疗方案。但是因本研究所观察的指标有限, 并未对接受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治疗后的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故尚缺乏对于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应用安全性的准确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维明, 杜立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麻醉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 2011, 17 (18) :2836-2837.

[2]章敏, 王瑞婷, 方才.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6 (1) :101-102.

[3]曹凯, 卢扬帆, 陈绪军.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 2013, 26 (6) :186-187.

[4]林丽丽, 赵延华, 王豆豆.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25 (6) :591-374.

[5]何建华, 马曙亮, 顾连兵, 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12) :1070-1072.

小儿下腹以下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92例, 男178例, 女14例, 年龄1~7岁, 平均4.5岁, 左侧98例, 右侧60例, 双侧34例, 均为可复性疝。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观察组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常规消毒铺巾, 于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 取一长约0.6~1 cm的自然横纹切口, 切口中点正对腹股沟内环, 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 剪开腹外斜肌腱膜, 切口长约0.6 cm, 看到白色的髂腹股沟神经后, 在其外侧将提睾肌和固有鞘膜钝性分离, 直至提出疝囊, 然后将疝囊及其外下方的精索分离, 确认无误后切开疝囊, 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近腹膜外脂肪处, 用4号丝线高位二次缝扎疝囊颈部, 剪除多余的疝囊。严密止血后, 逐层缝合腹外肌腱膜、深筋膜、浅筋膜, 皮肤切口用创可贴拉拢对合或用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取常规的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打开腹股沟管, 将提睾肌后找到疝囊, 于高位游离疝囊并行结扎术, 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见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医源性隐睾、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腹腔内器官通过腹壁的缺损或间隙等薄弱环节向体表突出, 其临床特征是在体表可以见到突出包块。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 属于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形成一个袋形突出的腹膜鞘状突, 鞘状突沿连接位于后腹膜的睾丸与阴囊底部的睾丸引带下降, 而睾丸则随鞘状突下降至阴囊内。正常状况下, 鞘状突于出生前后逐渐萎缩闭塞, 或形成与腹膜腔不再相通的睾丸固有鞘膜腔。如发育异常, 腹膜鞘状突仍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状态, 在哭吵、咳嗽、便秘等各种诱因导致腹压增高后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 即形成了腹股沟斜疝[3]。一般来说, 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随躯体的生长, 腹肌可逐渐强壮, 疝块有消失的可能。但6个月以上者一般不会自行愈合, 随着患儿的年龄增长, 疝块也逐渐增大, 导致发生急性嵌顿的概率增加。如果发生急性嵌顿, 可破坏腹股沟管以及肠管或卵巢等脏器, 导致喂养困难、营养不良等后果,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严重者还可造成睾丸萎缩或坏死等。因此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成人的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不同, 成人的腹股沟斜疝往往需要作修补手术, 而小儿腹股沟斜疝只需准确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根治目的[4]。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很多, 包括传统经腹股沟的、经阴囊根部开口的或经外环口处开口的等手术方式。虽然近年来,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以其微创、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获得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但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熟练技术, 并有较完善的器械作保证, 故难以在基层普及[5]。因此, 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案。与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术式相比,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由于切口较小,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将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 同时减轻了对精索的游离刺激, 所造成的手术副损伤较小, 而且简化了手术步骤, 缩短了手术时间;此外, 切口采用与下腹部皮肤纹理一致的横切口, 采用皮内缝合或无需缝合, 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 符合微创原则及美学观点, 易为患儿及家长所接受[6]。

本研究中, 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优于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果显示, 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兵.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1) :253-254.

[2]Ameh EA.Morbidity and morality od inguinal hernia in the newbom.Niger Poslgrad Med J, 2002, 9 (4) :233-234.

[3]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08.

[4]韩晓军, 欧扬, 苏梅, 等.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115-116.

[5]王果, 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25.

小儿下腹以下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午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儿216例,均身体发育正常。年龄1~6岁,ASAⅠ或Ⅱ级,男152例,女64例。其中腹股沟斜疝手术74例、睾丸鞘膜积液手术42例,隐睾固定手术26例,尿道下裂矫正术18例,脐疝手术14例,下肢烧伤后植皮6例,内翻足矫形4例,小儿下肢骨折及内外固定取出32例。以手术时间顺序,随机分为A、B 2组,A组108例采用神经阻滞辅助氯胺酮麻醉,B组108例采用静脉全麻。2组患儿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及处理

术前准备相同,入室常规监测BP、HR、SpO2、EKG。常规而罩吸氧,吸氧浓度(FiO2)>80%,有利于纠正缺氧状况。A组:术前视病儿情况,一般较小且不配合者给予基础麻醉氯胺酮5~8 mg/kg,肌内注射;能配合者给予镇静药咪唑安定0.05 mg/kg、镇痛药芬太尼0.02~0.05 mg/kg。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血管旁行腰丛阻滞,成功后注入5%罗哌卡因7 mg/kg。如手术部位在小腿以下,则增加阻滞坐骨神经,注入1%利多卡因7 mg/kg[1]。B组:常规氯胺酮5~8 mg/kg,肌内注射,术中静脉滴注丙泊酚5~8 mg/(kg·h),视情况追加氯胺酮一二毫克。

1.3 观察指标

①基础麻醉后即连续监测MAP、HR、每5 min记录1次。在骶管阻滞前和骶管阻滞完全起效后(即骶管成功穿刺平卧10 min后)5、15、20 min测量HR、SpO2和MAP。②记录用药后的显效时间(小儿由清醒转为嗜睡状态)及首次睁眼时间。③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4 监测评定标准[1]

以针刺法测试手术区域皮肤痛觉及耐受止血带2项指标来评定麻醉效果,可分为3级,一级:针刺手术区域皮肤完全无痛,且可耐受止血带至手术结束。二级:针刺手术区域皮肤有微痛,耐受止血带至手术开始0.5 h有痛感,予静脉滴注杜冷丁25~40 mg或氯胺酮15~30 mg后可以完成手术。三级:针刺手术区域皮肤疼痛明显,不能耐受止血带,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4.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麻醉效果比较

A组1例因病儿不能配合,稍清醒即哭闹,改用全麻。麻醉效果一级93.5%;B组麻醉效果一级94.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组—神经阻滞辅助氯胺酮麻醉;B组—静脉全麻。2组麻醉效果比较,χ2=0.082,P>0.05。

2.2 2组苏醒时间比较

苏醒时间t<5 min的A组51例,B组0例;5 min10 min的A组1例,B组96例;t>30 min的A组0例,B组12例。A组除1例因病儿不能配合,改用全麻外,其余均在10 min内苏醒;B组苏醒时间均在10 min以上,并有12例超过30 min,送复苏室。A组病儿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比B组病儿所需时间短。

3 讨 论

小儿麻醉死亡率特别高,尤其是1岁以下的年龄段。20世纪80年代小儿麻醉有了很大进展,但其死亡率乃是成人的三四倍[2]。与成人不同的是绝大多数手术患儿无并发症,身体情况较好,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术中呼吸道阻塞及其他呼吸问题(9.4%)和低血压(3.9%),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3]。Kosl等[4]报道,1~9岁小儿麻醉期间喉痉挛发生率为1.7%,舌后坠、分泌物增多是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清醒小儿由于存在咳嗽反射,因此,呕吐时很少发生误吸,婴幼儿误吸发生率高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保护性反射较弱、腹部膨隆、胃液相对较多及呼吸管理难度较大有关[5]。小儿手术由于其特殊的生理、药理及解剖特点,决定了其麻醉存在一定的操作和管理困难。在小儿下腹部、腹股沟区及下肢手术时,手术时间较短,神经阻滞平面要求较低,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的麻醉方式,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大大小于静脉麻醉[6]。本方法中,107例取得了预期的麻醉效果,且均在10 min内苏醒,只有1例极度不配合,改为全麻。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麻醉能满足小儿脐以下手术要求,克服了椎管内麻醉的风险和全麻的呼吸道管理难题,苏醒迅速,基本不需要送复苏室,且在术后3~5 h内有镇痛作用,减轻了病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卢美萍,王益兵.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05,10(3):213.

[2]安刚.婴幼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55-1358.

[3]Samer JB,Levine M,Dais PJ,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ofluranein children:a comparison with halothane[J].Anesthesiology,1995,82:38-42.

[4]Kost B,Tobin TR,Greenberg RS,et al.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rate of continuous epidural catheters in children[J].Anesth Analg,1998,86:712-715.

[5]张洪全,张宗旺,刘忠,等.浅谈小儿麻醉进展[J].中华当代医学,2004,2(9):47-48.

上一篇:内蒙古物流业发展对策下一篇: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