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

2024-10-19

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精选7篇)

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 篇1

摘要:在儿童书籍中, 插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它在引领儿童视知觉的同时, 对儿童思想细胞的开发与智力潜能的挖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孩子来说, 书籍插画是最适宜的学习方法, 它不仅轻松有趣容易理解, 而且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怎样走进孩子的世界、吸引孩子的目光、给予他们所想要的, 始终是儿童插画研究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插画,思想细胞,智力潜能

儿童是一个人的一生最关键的部分, 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是在儿童教育时期的基础之上发展的。对儿童而言, 书籍插画是最合适的学习方法, 它不仅轻松有趣容易理解, 而且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插画在儿童书籍中的作用不仅是把书籍中阐述的内容进行视觉化的传达, 更要让孩子们接收到文字中栩栩生辉、淋漓尽致的多彩情感。

一、从设计心理学分析儿童的情感需求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情感需求也各不相同, 反映在插画上则表现为对不同书籍插画形式的喜好。设计心理学领域将儿童的年龄划分为五个时期, 分别是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

1. 婴儿期, 是指1-3岁这个时期。

是新生儿出生后成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婴儿是通过视知觉来认识世界的, 所以视觉的刺激相对更加重要。强烈的色彩对比、醒目简单的图形和图片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

2. 幼儿期指3-6岁这个时期。

又叫学前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认知发展非常活跃, 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从“是什么”的模式向“为什么”的模式演变。那些有趣味的、有想象力、有启发的插画更能开发儿童的大脑和智力潜能。儿童书籍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多重造型变化和不同环境题材的儿童书籍插画使其收获更多的情感艺术传达, 充分丰富儿童的视知觉。

3. 童年期指7-12岁这个时期。

对绘画有很深的情感依赖作用, 同时有一定的想象再创造性, 对一些自己喜欢的插画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想象简单画出来, 逐步发展了儿童心理学中对美和道德等的情感体验。儿童书籍插画应设计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绘画,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4. 少年期指12-15岁这个时期。

心理成长日趋成熟, 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 偏爱写实性书籍插画, 对一些同年龄段的艺术设计作品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对其中的少许形象更加有记忆力和想象力。针对这个时期的儿童, 书籍插画师们应注重塑造更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 培养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学的初探的能力。

二、儿童的情感需求与儿童审美特征的关系

1. 儿童审美偏爱的主要表现

儿童的世界很简单, 儿童书籍插画里的美好很容易传达给儿童, 只要一个表情、一抹色彩、一个动作都能让孩子感同身受, 体会到画里的意境和感情。被查尔斯·舒尔茨创作出来的经典动画形象“史努比”从创作至今65年都一直受全国各地儿童们的喜爱;在上世纪30年代由张乐平老师塑造的三毛这一形象, 更是影响了几代儿童, 培养了孩子们天真与善良的情感。因为情感是整个审美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所以这些形象才能深入人心。

2. 儿童读物插画的表现手法

(1) 生动的形象

儿童的性格天真无邪, 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例如, 台湾的画家几米他喜欢把常规颠倒, 小猫咪变得比房子还大, 地铁却像小毛虫等, 不要责备艺术家的胡来,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这样。

(2) 形象的多面性

在儿童的世界里, 动物、植物和人之间只有形与色的异同, 他们还没有具备辨别事物本质的能力, 有时还会把它们看作同类人和好朋友, 并和它们对话、做游戏, 使它们具有了生命, 也使画面变得奇妙横生。

(3) 色彩的鲜明性

在儿童书籍插画中, 有非常多的单原色和纯度高的颜色, 这是属于儿童的强烈而欢乐的色彩。迪克·布鲁纳创作的儿童插画作品中, 就有很多高纯度的红色、黄色和绿色, 它们在插画师的运用下生动而又美妙地建造了一个梦幻国度。

(4) 寓教的娱乐性

优秀的儿童书籍插画不但能寓教于乐, 还能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想象力, 让他们逐步地熟悉并认识世界。《“阿嚏”跑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插画。插画的内容是有关孩子们了解感冒病毒传播的一个过程。作者用了一块块不规则絮状物飞到小动物的身边, 来表示平时细微的我们几乎看不到的感冒病毒传播的过程, 从而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演示了一个科学道理。这种作品看似荒诞但能让儿童更深刻的理解。

(5) 设置的游戏性

借助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为幼儿创作的插画作品结合游戏性特点会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 引起儿童的参与感。有些插画创作会留给儿童发挥想象与创作的空间, 其中, 有留有给儿童绘画的读物, 也有需要儿童帮忙才能完成的立体书籍插画, 目的就是让儿童既动手动脑又获得了美的熏陶。

三、针对儿童的情感需求对儿童书籍插画设计的构想

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扮演一个多重角色, 既是玩伴, 又是老师。在儿童书籍插画的创作中要想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就要运用开放性的思维、拟人化的处理以及灵活的色彩运用技巧。

解开思维的限制, 进行丰富的联想是创作儿童书籍插画的必要条件。儿童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用多种创意思维的方法来创作。没有联想就没有创作, 通过合理的想象把其中的形象逐个梳理并分解, 挖掘可塑性元素, 通过整体探寻各种可能性, 把主题和各种形象关联起来, 最终创造出理想的画面让孩子们理解、向孩子们表达。

儿童插画中的角色大都很神奇, 有时最普通的人物形象都会被赋予超能力, 例如神仙、精灵、英雄, 甚至是怪兽等。在儿童书籍插画创作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拟人化,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角色的选择要符合孩子们当下年龄段的偏好, 二是拟人的手法应该注重模拟孩子的品性, 而非成人的模式。

中国有着五千年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 特别是民间传统工艺方面, 如京剧脸谱、皮影、剪纸等, 其中绚丽多彩的颜色都是表现儿童书籍插画优秀的素材。如《大闹天宫》中人物形象, 就是运用了京剧脸谱的形式, 画中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 腰束虎皮短裙, 大红的裤子, 足下一双黑靴, 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 各种高纯度色彩的鲜明对比, 突出了人物“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形象特征。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让设计师们能很好地去借鉴并创作, 最终运用到儿童书籍插画的作品中来, 这是一个值得让设计师不断探索的方向。

儿童书籍插画需要创作者倾注全部的情感。情感在当下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尤其是孩子们更要以情感教育为主线, 将情感与艺术融为一体,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重新审视儿童的情感教育。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下, 情感的传达愈显重要。儿童书籍插画是儿童感知社会的重要帮手, 设计师若能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重视儿童的情感艺术培养, 在插画设计的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情感艺术设计, 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昊, 张姝.插图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贺青.童心·童话·童趣[J].美术大观, 2009 (2) .

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 篇2

插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以画解文意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从公元5000年开始出现图片与文字;到商周、战国时期图文的运用并逐渐融入生活当中;到汉代的图画不再单一古板, 具有生命力;到东晋时期插画盛世;到唐代将插画印刷出来流传至今;到宋代印刷术的提升, 书籍插画出现在百姓的视线;清代时期百姓家中家家都能见到插画的身影;到民国初期上海出现商业插画, 插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书籍插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壮大发展, 并影响着现代书籍插画的发展。

二、民国时期书籍插画的视觉形式

1. 插画的表现形式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 民国时期的许多艺术文化都发生了变更, 处处可见的插画形式有线描形式、国画形式、水彩形式、装饰画形式等。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线描形式与国画形式, 线描形式的主要是章回式武侠小说, 如《西游记》《红楼梦》, 这些小说在当时都是风靡全中国的书籍, 而这些小说的插画大多采用传统的线描形式, 无疑已经深入人心。国画形式的插画最为闻名的时期就是在民国时期, 由一位名叫“蒋彝”的画家、作家带入全世界, 笔名“哑行者”, 他的代表作也就是当时最先闻名世界的《英国湖滨画记》 (如图2-1-1) , 这本画记是他的第一本画记, 其后先后出版《纽约画记》 (如图2-1-2) 等12本画记, 均以国画风格创作, 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

2. 插画的构图形式

民国时期书籍插画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散点透视, 这种构图形式在我国古代的山水画中最为明显的表现 (如图2-2-1) 。主要突出的是全景表现, 根据需要把几个不同的场景放在一个画面中, 突破了视点和空间限制, 甚是雄伟。另一方面, 经过五四运动, 艺术领域变得更是活跃,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把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融入了插画艺术创作当中 (如图2-2-2) 。焦点透视讲究的近大远小, 有规律性的逻辑, 更符合人们视觉的真实性, 与传统的构图形式的多个视觉重点宏伟的感觉完全不同, 有主有次, 给人以舒适感, 使得当时的书籍插画更受大家的喜爱, 便带起了一个新的创作之路。

3. 插画的色彩形式

民国时期书籍插画当中的色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书籍内文插画, 以黑白色彩为主, 呈现单纯的色彩特征, 当时的插画师们一定程度的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用色与中国画相似, 颜色都偏纯朴, 淡雅。第二部分是封面插画, 色彩大多是彩色的, 但是用色方面着重色调统一, 不同于绘画那样用色丰富, 是为了防止颜色过多而阻挡了书籍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方便读者对书籍的了解。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插画色彩还是比较看重色彩统一的, 即使用绘画作品来作为书籍封面的主体物, 也是要经过一番设计, 力求做到突出主色调, 从而达到保持书籍整体性的目的。

三、民国时期书籍插画的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由于西方文化及印刷技术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而进入了中国, 书籍插画风格不断变化。插画师们经历了思想解放, 吸收了西方艺术文化, 学习借鉴并自我创新, 加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内涵, 创作出来的插画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1. 装饰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的书籍插画大多是以传统纹样来进行装饰为主, 而之后因为西方文化的入侵, 加上“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插画艺术设计也随之改变。如闻一多先生为《清华年刊》所作《梦笔生花》 (如图3-1-1) 的插画设计, 用流畅的线条刻画一位睡姿优美的少女形象, 黑白对比的装饰趣味, 折射出英国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

2. 象征性风格

文学书籍中因戏剧性的情节减少,

以往的书籍插画都是图解式, 无法体现新文学作品的个性与内涵, 便出现了象征性风格的插画。象征性风格的主要是借助象征性的图片让读者联想到图片背后的正真寓意, 为新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象征性风格的插画给人一种神秘感, 可以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寓意深远, 插画的形式华丽却不浮夸, 富有哲理性。如《绝叫》 (如图3-2-1) 中张光宇所作的插画, 极具有象征性风格, 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表达了作者内心思想, 号召广大人民努力争取自由。

3. 漫画风格

漫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创作漫画形式的插画比较简单, 以及民国时期的印刷技术不先进, 符合了漫画风格插画的物质要求, 使得漫画风格的插画容易诞生, 并且漫画风格形式幽默易懂, 当时就出现了一本由漫画插画组成的期刊, 为现在的漫画艺术开辟了一条道路。

著名插画师名丰子恺的插画是将漫画风格结合了中国传统毛笔的绘画形式, 显得平易近人, 耐人寻味。他曾为中国著名儿童读物《爱的教育》 (如图3-3-1) 配以漫画风格的插画, 深得孩童喜爱。还有一种插画不同于丰子恺的毛笔插画, 运用的是外国的钢笔工具来做插画, 形式朴素而简练, 如《杀人未遂》 (如图3-3-2) , 采用了硬笔画的漫画风格, 结构严谨却不失漫画风格的那份讽刺感, 给读者留有深刻的印象。

4. 延安木刻风格

因当时战乱爆发, 绘画原料很难运入中国, 延安更是条件有限, 便开辟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利用当地的植被树木来雕刻, 且雕刻出来之后可多次印刷, 大幅度的低成本印刷与散播, 具备其他插画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当时的政治宣传方面起到了很有力的作用, 因此便有了延安木刻风格。

延安木刻风格的主要特点是简洁明了, 黑白对比强烈, 线条由细致到粗矿, 不完全像西方的木刻插画, 吸取了其优点, 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木刻年画的形式与民族精神, 变成了一种具有时代象征性的插画风格。如张映雪所做的插画《小二黑结婚》 (如图3-4-1) , 其中汲取了外国的木刻风格的线刻, 也加入了创新的黑白对比, 让整个画面具有重量感。

四、对现代书籍插画艺术设计的启示意义

在民国时期的许多优秀插画中, 构图与色彩已经相对的比较成熟稳定, 大胆结合了西方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的散点透视, 有主有次, 色彩方面也是熟练的运用黑与白。插画的形式也由最开始的单一变为形式多样, 加入了速写、油画、水彩、漫画等绘画形式, 从而使民国时期的书籍插画变得更具有艺术美感, 不同艺术风格的书籍插画都在当时有所体现。现代书籍插画形式的多样化, 正是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想创作出带有个人特色风格的插画, 必须学习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插画优点, 再加入个人的创新与特色。艺术风格应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特点。如何创作出不仅具有我国民族文化, 又能富有现代设计思想的插画设计, 这将是中国插画创作事业未来的目标与方向。

五、结语

书籍插画伴随着时代的变更, 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风格样貌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但是早些年那些艺术创作者们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以及融会贯通的设计素养值得我们学习。民国时期书籍中优秀插画作品, 对如今的书籍插画设计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先进技术, 在对插画艺术的重新认识与了解中, 不断寻找与创新, 与时代审美相结合, 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又独立的新作品。

参考文献

[1]胡云斌.20世纪中国平面广告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庞蕾.视觉形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3]赵俊杰, 张立.插图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4]刘欣欣.插画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郑泓.商业插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6]李婷, 秦瑞丽.插图万象—民国书籍插画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 2012.

[7]李国庆.民国时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感[J].科教导刊, 2011 (03) .

[8]龙红, 余青.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研究[J].艺海, 2012 (04) .

[9]赵婧.插画艺术的当代解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07) .

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 篇3

中国古籍插画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古籍插画注重对线的表现力, 讲究全景式的构图。但是, 20世纪初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的书籍插画艺术也逐渐与世界现代设计结合。已陶元庆为代表的早期书籍设计师们在保持中国传统插画文人气息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设计的元素, 从而创造出一系列时代性、独立性更强的现代中国书籍插画艺术风格。

一、中国古代文学类书籍插画独特的表现力

1. 中国古代文学类书籍插画的发展

古籍的插画很普遍, 几乎无书不图。研究中国古代书籍插画的发展必然要联系到中国版画史。在世界上, 插画的表现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我国古代插画的表现形式只是单一的木刻版画。这种插画形式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的书籍插画的发展。a.石刻画像是最早的插画形式。b.在古籍中出现的插画形式最早的应该是手抄本画像。在手抄本中, 是画家直接绘画在书本。这种表现形式灵活, 极具有艺术价值但是手抄本的推广性差的缺点对插画的流传是十分不利的。c.唐、五代雕版佛像的兴盛,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 宗教的信徒们开始广泛的使用该技术印制宗教物品, 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 在当时对发展人类文化事上有着它积极的作用。据现在所发现最早的是唐咸通九年 (公元868年) 刻本“金刚经”, 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印本书, 其扉页有“祗树给孤独园”木刻说法图, 也就为世界上现存最古的雕版画。综上所举虽然只是唐、五代现存版画的一部分, 但是足以说明在这个时期雕版佛经插画的昌盛。d.到里北宋时期, 版画插画的应用范围才逐渐扩大, 经、史、子、集及文选、技艺、医书、算书、杂类、平话以至画谱等, 无所不雕。有名的宋元刻本, 如礼书、乐书、三礼图、列女传等这礼只不国略举一二而已。此外在宋元时期不但雕版印刷工业发达而且还制定除了一些印制规范, 如官方当时颁布的雕刻模范“尝见骨董肆古铜方二三寸, 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 字形反, 不知何用”。另外在宋版的《平话三国志》《武王伐纣》等书竟然能见到刻画者的名字, 这不能不说是宋元书籍插画的又一特点。显而易见, 这个时期古代书籍插画发展达到里兴盛的时期。e.明初版画多翻刻宋元, 制作粗劣, 永乐年间开始又所发展, 到隆庆、万历年间又所改观。刘龙田刊《西厢记》 (图二) 插图, 变小幅为全页是宋元以来的一大变革。f.清代版画插画虽然没又明代的兴盛, 但是这并不等于它毫无成就, 如康熙三十五年的《耕织图》 (图三) 为最精。

2. 中国古籍插画独特的表现力

中国古代书籍插画从唐、五代时期佛经里的佛教图开始兴起, 经历了宋代的普及, 明代的鼎盛, 清代的衰落, 前后发展了1000多年, 形成了它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力。如明代的戏曲插图《西厢记》 (图四) , a.插画的内容描写不象元代以前的纯粹的人物画像, 而是关于反映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对于人物刻划的方面。鲜明的呈现出一幕幕生动形象的人物画像如奸臣暴吏、泼妇淫夫, 另外画出了多少人生的喜剧、悲剧、种种可歌可泣, 以及悲欢离合。表现出当时版画家对于封建礼教的那种憎恶于要求爱情自由的感情。b.构图上的特点。中国绘画在对构图上的处理, 所谓“经营位置”,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一, 即在于画面不受任何视点所束缚, 也不受时间在画面上的限制。画者经常2个或2个以上的情景有机巧妙的结合起来, 使读者了解到每一件事情但又可以获得一个完整概念。如《西厢记》插图种的“艳遇”都是将普救寺的全景, 寺吏寺外, 寺中佛殿, 僧房, 以至两厢小院, 尽收一图中。其二, 对于画面上的组织, 如舞台场面那样处理。其三, 《西厢记》插图还又一种特色就是在画面上的各种景物, 雕镂得特别精致华丽。c.图文关系的安排。《西厢记》中插图安排的形式是又宋代的刊本插图形式中常用的形式——一图以数页相连, 一图相连2面 (1页) 取横卷形式, 两边作对语, 因分两页装订, 好似相连的屏画形式。这样的图文关系, 是当时最普遍的, 它的优点是保持里读者阅读时的连贯性同时又保留里插图适时的解读性。d.关于镂刻的特点。阳刻是我国版画镂刻上的一个特点。阳刻犹如线描, 它交代清楚, 面面具到, 页是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西厢记》中的插画刻线纤细精美, 刻看出刻工技术的精熟, 对他们掌握了刀刻的刚柔轻重, 疾速转换的技巧都可以在其线纹上看出来。刻工的刀刻线节奏感强, 转折顿挫, 生动的表现出书中人物及故事场景, 更加有助于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

总之, 《西厢记》中的书籍插画代表了中国古代插画艺术的最高境见。对今后中国古籍插画的发展起了典范作用。值得珍视和研究, 更鹰噶深入的挖掘其精华, 发扬它, 继承它。

二、1915—1923中国书籍插画的新趋势1.20世纪西方平面设计的趋势

欧洲是现代平面设计的起源地, 也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发生地。自从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 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平面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设计的发展, 同时工业革命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与之前维多利亚时期平面设计的大众化、带有强烈得装饰性“工艺美术”运动时期 (图五) 、娇柔风格的“新艺术”时期的平面设计 (图六) , 20世纪初的平面设计是具有颠覆性的 (图七) 。从风格上来讲, 20世纪前的平面设计的变化只是装饰形式上的变化, 但是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急剧的发展, 造成经济基础彻底改变, 设计的变化就非常巨大, 产生了影响整个世纪全球人民物质文明的“现代主义”设计。平面设计风格完全与上一世纪大相径庭, 面目全非。平面设计已经有为少数人服务的上层文化转变为为大众服务的普遍务实文化, 它需要解决具体社会实际问题。因此, 要为大众服务, 从设计上来说就必须简明、朴素、方便印刷。遗弃了繁琐装饰的传统特征, 承认简单的直线、简单的没有什么装饰细节的设计是新时代的设计。从而注重功能性、简单化、非装饰化倾向是这个时期设计的主体风格。

2. 新文化运动与书籍插画艺术

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场启蒙运动, 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开端。首先, 它的社会背景其实是当时中国社会一部分优秀的知识份子所领导的一次文化思想运动, 以此来得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其次, 它是思想背景是基于19世纪后期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现实主义。新文化运动在提倡“自由”的前提下倡导社会的艺术——用艺术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或者批判当时的社会现象。书籍设计作为出版物是传播和呼吁大众醒悟的最好的战斗工具, 因此这个时期的书籍设计中插画是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 整体风格保持简洁、主体性突出, 再没有象传统书籍插画那阳全景式的布局和面面具到的描素, 更加没有与所表达主题联系不紧密的装饰部件。如1920出版的《新青年》 (图八) 杂志的封面插画, 整体风格严肃大方, 只在于追求有新鲜感就够了。整个封面插画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 毫无消极感。再插画内容上的安排也只是表现书中直接的内容写照。其次, 在表现手法上只出现大面积的色块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刚劲有力。最后在封面上就是强烈对比的留白, 没有添加任何不相干的装饰和不必要的线条。在这个时期, 在当时国内的书籍装帧美术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队伍, 在新文化运动思潮和西欧现代设计风格共同影响下形成里了自己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这其中又有陶元庆最为著名。

3. 新文化运动对陶元庆的书籍插画影响

陶元庆在中国近代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是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开拓中国早期书籍装帧表现艺术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鲁迅的推荐和支持下, 陶元庆设计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作品。他所设计书籍当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书籍封面插画的创作。无论在构图还是表现内容及手法上都具有明显的新式批判主义插画独特的表现力, 具有时代探索性的。如陶元庆为鲁迅先生所作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彷徨》 (图九) , 作里很精彩的封面插画。首先看画面内容, 封面是用橙红的书面纸, 印有三个并排而坐的单色人物和太阳, 上下有两条横线, 上阔下狭, 有中国书籍的版式特点。书名及作者名, 用铅字派在右上, 笔法右金石气。整个构图显然是作者深刻了解鲁迅文章的内容及其文章的精神, 并根据自己的抽象所寻得的这样一个唯妙唯肖的构图。用三个并排而坐的三个人来代表鲁迅文章中所批判得麻木不仁的大众。三个人物虽然坐在椅子上但通过三人头部和腿的姿势, 传神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空洞、不安的心境。通过如此巧妙的构图准确无误地表达了文章诙谐、讽刺的主题, 具右很强的批判主义精神。其次在表现手法上, 整个封面插图简洁、有力、朴素、直接, 这都得于作者运用了大色块来描素主题人物, 而非通过传统的线条描绘, 这也是深受新文化运动所影响的结果。整幅画中最亮眼的当属陶元庆对太阳的表现。他并不使按传统思维把太阳的形状处理成正圆形, 相反却实用了一个看似随意的圆形, 配上周围一圈同样生动的小短线, 使得整个太阳图形感很强与凳子的小弧线巧妙的相呼应。可见, 从这幅优秀的插画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影响了中国数十年的书籍丰年插画风格。

另外, 还有他一个经典的大作是许钦文的《故乡》 (图十) 的封面, 是用陶元庆题为《大红袍》的一幅画为装饰的, 真是“色彩醇美, 构图奇巧”。首先, 顾名思意这幅插画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色彩, 在处理主题人物的时候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 在当时那个时代里可谓是足够的创新和大胆。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插画中添色的规律, 相反这幅画的气质更加接近于西方绘画中讲究视觉冲击力的概念而不是传统插画那种以漫漫线条作为表现主题的概念。但是陶元庆的巧妙之处在于他在插画的背景处作里大量的留白, 这样作使得插画保留了中国书籍插画注重人文气的特征。再次从者幅插画的构图上看, 陶元庆也作了大胆的尝试, 他把主人公归以景物之上, 顶天立地, 强调了主题人物的表现力, 使整个作有力直接。这幅作品真是一件具有中西书籍气质的现代书籍精品。

另一幅创新精神的书籍插画更加明显地突出了陶元庆的插画风格, 这就是《朝花夕拾》的封面插画。在《朝花夕拾》 (图十一) 的封面上, 有亭园草木寸以古装仕女, 寥寥数笔勾画处了颇有中国风格的景色。这种既传统又又新意的创作, 是陶元庆突出的艺术特色, 也可能是在20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潮流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加以鲁迅先生直接的提倡和引导形成的特殊时代里的特殊艺术现象。同时期的著名书籍设计大师钱君陶曾经在他的《陶元庆论》中是这样评价陶元庆的插画:“元庆的画, 有些分不出水彩与油画来, 自然更分不出中国画与西洋画, 因为他专致于表现一种意境, 往往在水彩画的画面上泼上许多粉, ……元庆的画, 不被自然桎诰, 而能在他自己的心中活动, 驱使自然, 所以他是配称‘自然的父亲’。因此, 从他的作品及同行评价种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以下几个特点:a.博采众长, 具有创新精神。能融国画、西画、图案于一炉。b.具有民族特色, 强调气韵, 不仅仅追求形似。c.有一个装饰世界, 不仅仅是唐草花纹的写生变化, 给予图案以新的概念。注重以新的概念。d.注重形式美感, 能分清主从。陶元庆这些书籍插画上的风格直接影响了他的同行及其学生, 乘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打破了中国之前那些固步自封的陈旧插画风格, 又做到了不一味的崇洋媚外, 艺术观念新颖。他在书籍装帧艺术领域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

三、陶元庆的书籍插画艺术表现形式对现代书籍插画的影响

20世纪初陶元庆的书籍插画对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有里程碑的作用。他的独立的艺术理念、富创新的设计精神实为后辈的楷模, 最为推崇的是他那些经典的书籍插画设计开创了中国书籍设计的新气象同时深深地影响了之后数十年的国内书装插画风格。首先我们可看下如图韦尔乔《梦游手迹》 (图十二) 的封面插画, 将一个单色线条勾勒的变形人物形象作为主题形象明显带有洋味, 与陶元庆经典作《故乡》《彷徨》中所出现人物一样同样吸收了西方插画的中对人物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其次, 《梦游手迹》的封面插画整个画面只出现单色并白色为底, 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整个作品保留着东方书籍的人文气质, 这种东西合壁的插画处理方式正是陶元庆当年所开创的。再来看这本《梅兰芳, 戏曲资料图集》, 整个封面插画种最引人视线的是那些人物主题, 形象突出, 有力直接地表现里书的主题。因为画面上除去书目文字, 再没其他多余细节出现, 这一点与当年陶元庆的书籍插画有承接之风。再如这本《昆曲画集》 (图十四) 的封面插画, 同样整个画面保持着很浓厚的东方书籍的人文气息, 淡然但是优雅。主题人物色块坏的处理, 简洁有力的抓住读者的视线再配上简单装饰的书名完全一幅陶元庆风格的体现。由上面诸多实例为证, 陶元庆所开创的这种中西合壁的书籍插画风格至今都由很好地传承与发展。

四、总论

20世纪初是一个万物苏醒的时代, 闭关锁国的古老文化正与代表工业革命新气象的新式文化发生了强烈的冲击。历史的轨迹永远都是舍弃旧的躯壳去迎接新的灵魂。陶元庆先生是当时中国书籍装帧界融合这两种新旧文化的开拓者, 他很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精神同时大胆地吸收了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 构建了中国书籍插画艺术的最初的样态。他对中国的书籍设计艺术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 对陶元庆的书籍插画风格的探究是具又深刻的意义的, 使我们在今后的书籍插画设计工作中时刻保持对民族文化继承开拓的责任感, 为中国的书籍设计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

[3].邱陵.《邱陵的装帧艺术》三联书店.

[4].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5].侠中培《中国最美的书》上海文艺出版社.

[6].李桦《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辽宁美术出版社.

浅谈数码插画设计的艺术特色 篇4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不仅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各种新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涌现与发展, 数码插画就是其中的一员。与传统插画艺术不同, 数码插画是基于计算机与数码技术之上的一种新兴插画艺术样式。由于它是一种需要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作为支撑的艺术形式, 因此, 自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数码插画的诞生不仅对传统插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将人们引领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时代。

二、数码科技发展为插画设计带来的改变

(一) 制作方式和工具环境的改变

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通过较强的手绘能力借助于颜料、铅笔、碳笔等一系列绘画化材料在各种纸张、木板、布等材质上画出来的造型艺术。我们不难想象,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插画艺术家们怎么也不会预料到科技创新能够成为插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 各类二、三维设计制作软件以及电脑手绘图形工具, 都有力推动着插画设计的长足发展与改变。只要将轻巧灵活的鼠标在方寸之间点按, 便能把自己想要传达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 借助于电子科技手段, 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插画创作趋势。人们无需再受到绘图工具与材质的约束, 而是可以根据设定的概念以自由表现的方式去强调个性化的表达。这种绘画方式的改变, 真正实现了无纸张作画。既节约成本, 又节省时间, 并且使插画的修改变得极为万便, 有利于插画师在创作的同时, 能从较为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二) 载体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互联网与多媒体也早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成为了都市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 如今强大的互联网络几乎已经覆盖了整个世界, 可谓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高速公路。同样, 互联网络也为插画艺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存储与活动平台, 可以方便快捷地为插画设计者的作品进行互动、交流与传播。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 虽然插画的印刷制品形式依然存在, 并且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但不可否认的是, 运用先进电脑科技并配合以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络, 的确为数码插画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数码插画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的读图观念,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众的审美取向。因此, 我们说现代的数码插画艺术不仅是一种时尚, 更是一种流行文化的趋势。

三、数码插画的时代特征与艺术表现

(一) 数码插画的时代特征

由于现代数码插画自身所具的兼容性, 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故此, 兼容性就成为了现代数码插画艺术最为鲜明与显著的时代特征。数码插画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在创作素材上的体现。由于数码插画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或已经成形的图形、图像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作, 因此数码插画可选用的素材很多。比如, 传统绘画、摄影、剪纸、年画等以及其他计算机图形均可为其所用。这些现成的图像在融入了插画师新的理解与艺术情感后, 经过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就可以生成一件全新的数码插画作品来。这种兼容性是传统插画艺术形式所难以具备的。另外, 其兼容性还体现在数码插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上。它不仅可以轻松模仿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所独有的特征, 而且还可以在一件作品中让多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谐共存。比如, 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甚至是雕塑, 运用数码技术均可模拟出以假乱真的效果。但我以为, 数码插画的模仿功能虽然强大, 可模拟得再像终归还只是模仿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无疑会降低数码插画的艺术价值。因此, 数码插画艺术若要恒久发展, 必须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 努力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

其次是数码插画的商业化与大众化特征。就近些年的数码插画艺术而言, 其本身早已经融入到商业艺术中, 并以其所独具的艺术特性受到了商业市场的青睬。前面我们讲过, 数码插画艺术是一种时尚, 更是一种流行文化。因此, 它能够非常容易地被广大消费者与受众所喜爱并接受, 其商业价值自然也就马上凸显了出来。由此可见, 与传统意义上的插画艺术不同, 现代数码插画更为侧重的是商业价值, 而非纯艺术品。一般来讲, 它并不具备很高层次的审美能力, 通常带给人们的只是一种纯粹的视觉冲击与精神愉悦。这对于当今生活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人群来讲, 是远比所谓“高深莫测”的纯艺术来得更为直接, 更具吸引力的。而作为数码插画的创作者, 为了更近一步地迎合市场需求、吸引受众, 故而在其技术环节与表现风格上狠下苦工、不断创新。

此外, 现代数码插画的创作要求相对于传统绘画艺术也有着显著的优势, 那就是它的大众化特征。创作者无需很深的艺术造诣, 只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与绘画基础, 就可以在强大的软件环境中任意“挥洒”出相应的作品。甚至一些美术基础较弱的作者, 仅凭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与对软件的熟练掌握, 也曾完成了一些商业佳作。当然, 我们万万不可目光短浅只将眼光放在当下。为了数码插画艺术能够更加健康与长久地发展, 还是需要更多的专业插画师利用这种先进、便捷的艺术创作手段, 去积极探索、研究, 以期跟上社会的视觉文化形态发展并满足大众审美需求。

(二) 数码插画的艺术表现

数码插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抽象的还是写实的, 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实拍的还是绘制的, 只要能形成“图形”, 都可以运用到数码插画的制作中去。其实, 传统插画和数码插画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 如激发创作灵感、素材收集、资料参考、草图构思等等, 只是数码插画最终是利用电脑软件技术来完成的, 作品的创作相对更加灵活自由。由此可见, 工具、材料与制作手段才是两者间最大的差异所在。数码插画的创作工具不像传统插画那样繁琐, 各种画纸、画笔、颜料、工具、画板等要一应俱全, 如今只需一台电脑和一套手绘板就足够了。虽然手段先进, 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 质感的表现虽可以模拟很多效果, 但归根结底还是模拟, 不如真材实料来得自然。再如数码绘制时的笔触也远不及传统手绘的那般生动、灵活。由此可见, 数码插画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相比虽然更加灵活多变,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缺憾的。

数码插画的创作风格与传统相比更具革命性, 它打破了传统插画在创作时的客观限制, 将插画者构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比如矢量插画的明快风格、合成插画的视幻风格以及三维插画的超写实风格等等。其实, 除了上述几种比较常见的风格以外, 还有许多是根据每个创作者的个性和心得而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灵感和对事物的认知感, 这样在创作时就会产生出不同的创意来。而数码插画的最大好处就是, 可以利用电脑工具及软件将你的创意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比如, 国画与油画完全可以自然和谐地出现在同一画面上。而利用传统手绘的方法去实现上述效果, 则显然不太可能。有时候一幅数码插画里往往会有很多种风格的融入, 不同时间不同灵感下的作品不仅主题不同, 风格与意义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 许多现代数码插画的风格是多元化的, 很难对其加以界定。

四、数码插画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的不断渗入, 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样化。现代插画的应用范畴较以前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 尤其是数码技术的引入, 使原本形式单一的插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原先较为单纯的书籍、报纸等载体转向更为广阔的范围。比如:传单、海报、招牌、影视、服装、标志、游戏、网络、媒体、环境美术等等。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 就会发现数码插画早己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纵观我们身边的一些作品, 不同的行业分类对其作品的专业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每一件作品都要能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该行业所独有的特征。无疑这就对一些专业插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绘画技能, 更重要的是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创意能力。但就目前国内而言, 具备这样能力的专业插画师还相对较少, 主要是因为一些高校也没有专门的插画人才培养, 所以短时间内, 这种供求差距还是很难弥补的。那么, 这种差距该如何弥补,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与市场需求的数码插画师呢?我以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研究:

首先, 要努力提高数码插画师的技术水平。因为数码插画是全部由数码技术实现的。因此, 必须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应用软件, 它们的基本技术是必须掌握的。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其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 数码插画家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发展, 并借助科技的发展来推动自己数码插画艺术的完善。

其次, 艺术修养决定了审美品位, 也决定了插画最终的画面格调。不仅数码插画如此, 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多欣赏经典作品, 努力增长理论知识, 积极参加艺术交流活动等等, 都是促进自己艺术修养进一步提高的好办法。艺术修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作为一位数码艺术家, 一方面要努力地使自己的作品被大众所接受, 另一方面也要坚持高品位的创作方向, 不能无原则地迎合低俗倾向。

最后, 还要努力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发掘关键在于能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什么, 如何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呢?我以为,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积累与思考。作为一名插画师要多学习、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并注意知识的积累。此外, 对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以及接触到的各种知识还要认真思考和加以分析。这样长此以往, 知识丰富了, 想象力和创意也就随之而来了。一个没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插画师, 其作品也定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倾其一生顶多也就是能能称得上一个“画匠”。因此, 创造力的发掘与培养对于插画师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如今正是数码插画这一艺术形式空前发展的时代, 其特有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渐已形成, 如传统的油画和国画一样, 各自有各自的体系与风格特征。数码插画设计今后的发展道路是同数码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数码技术的创新、数码硬件、软件的改进与发展都会使数码插画的创作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若以更为长久的眼光来看, 创意与内涵才真正是一件数码插画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数码插画师, 在拥有高超技能并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同时, 还要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要具备能够融会贯通各种文化艺术的能力。只有如此, 才会使数码插画艺术之树常青, 为人民大众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的视觉与精神盛宴。

参考文献

[1]劳伦斯.泽阿根.数码插画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2]吴灿, 黄莹.数码商务插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达莱尔.里斯 (Rees.D.) .如何成为插画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4]鲍瑜.浅析现代插画设计的发展方向[J].中国包装, 2008 (05)

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篇5

一、插画艺术产生的背景思想

插画艺术设计自18 世纪60 年代开始, 以优雅、和谐的设计标准形式为图样, 充分提高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利用对称结构标准, 构建良好、丰富的色彩效果, 提高服装图案设计效果。服装设计插画艺术主要以花样为主, 纤细轻巧、华丽柔美。现在的服装上越来越多地将夸张的图案、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明快的色彩拼接搭配在插画艺术形式设计中, 表现出现代服装设计的艺术效果。

二、D&G杜嘉班纳服装插画艺术设计的研究

(一) 色彩插画的应用。D&G杜嘉班纳服装以黑色的色调为基础, 借鉴宗教色彩, 小面积地进行插画图样的表现, 自2013 年秋冬季节开始, D&G杜嘉班纳的服装逐渐具有西西里风情, 将鲜活的色彩运用得轻快而合理, 将地中海色调运用到服装设计中, 实现色彩、插画的完美结合。D&G杜嘉班纳服装的艺术插画已经逐步成为现代秀场的主体系列, 利用暖色系的红、黄、橙色等, 冷色系的金色、银灰色等作为装点, 使用大块和小块的色彩进行搭配, 表现出插画的艺术意境和效果。

(二) 插画形式的应用。D&G杜嘉班纳服装在插画形式中利用对称性、几何形式、中心形式的标准进行设计, 突出艺术品质风格, 提高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实现对艺术插画服装的合理诠释, 创造出适合D&G杜嘉班纳服装设计的独特性。在浪漫的地中海艺术风情下, 展现出西西里女孩的魅力, 从而将服装的面料材质特点体现出来。

对称形式的插画是以中心为基础轴, 将图案分布在中心两侧, 按照构图平衡标准进行服装设计, 提升服装设计的稳定性效果, 加强艺术设计的装饰作用。强调配置材料、装饰贴片的对比性, 以及设计款式的合理性。中心形式的构图插画是利用衣服裁剪的中心, 将素色作为底色, 利用印染方式凸显插画艺术, 集中体现视觉设计的效果。例如胸部、腰部位置, 图案的面积随着印染方式进行突出, 起到集合视觉的设计效果。对图样的面积和位置进行改变, 提升服装主体风格的设计效果, 着重简化设计特点, 在其服装的设计中常见的有连身裙、套装、上衣等等。几何形式的插画图样主要以圆形为主, 利用其元素形式进行转化, 确定大小、疏密,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小的圆点具有更加强烈的突出效果, 大的圆点则具有稀疏的效果。将几何图形运用到整体设计中去, 提高设计中圆点的大小、虚实、疏密的设计效果, 从主体和客体关系进行分析, 实现对连身裙、套装、外套等多个款式的设计。另外, 中心形式的设计师以中心主体作为色彩的运用位置, 小面积地进行装饰性插画设计, 如领口或袖口等, 将主色调和插画设计相契合, 形成插画蔓延的效果。这秀场像是一种完整的艺术绘画的展示, 细致的插画在转瞬间跳动变化, 形成活灵活现的效果。

(三) 配饰的插画应用。D&G杜嘉班纳服装利用印花、贴饰进行设计, 将不同材料的配饰集中, 有的是亚光立体感的面料、有的是反光面料, 有的是印有玫瑰图案的夸张设计, 有的是珠子点缀设计, 不论是哪种设计方式, 搭配上蕾丝、薄纱或皮草, 都可以显示出大气的效果。将插画延伸至服装设计中, 对服装设计进行点缀, 会产生极其良好的设计效果。有着靓丽色调的雕刻作品, 搭配流苏、珠串丝缎进行设计, 形成女模发饰设计的独特效果, 再利用眼镜色彩条纹进行搭配, 切合上衣的色彩标准, 形成细致完整的服装设计效果。D&G杜嘉班纳服装主要以民族风情的设计效果为主, 利用插画艺术彰显民族的奢华高贵质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插画艺术设计在现代服装设计秀场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 利用不同的插画艺术, 对现代服装进行创新形式的设计, 提高服装设计的市场认可度, 增加多元化艺术风格的设计趋势, 更好地找寻设计结合点, 将服装设计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利用插画艺术的设计推广, 提高艺术行为设计的创新发展, 分析国际上服装设计秀场的设计特点, 研究其具有的艺术插画效果, 有助于推进我国插画艺术服装设计的快速发展。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逐步提高, 对于服装穿着有艺术个性化的需求。根据服装设计的艺术标准, 增加插画艺术元素与服装设计之间的结合, 利用现代的服装设计元素, 提升应用效果。本文将对插画服装艺术设计的内涵进行分析, 研究插画艺术服装设计的标准, 探究如何运用现代服装设计提高插画艺术效果, 实现对服装设计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插画艺术,服装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纪松.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戏剧之家, 2015 (20) .

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 篇6

新锐插画艺术是在e时代的背景下, 多种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新兴门类。新锐插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时尚性, 在表现形式上是个性的、创意的、试验性的插画, 同时表现了新锐插画师独特审美主张, 也代表着一种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艺术态度。在注重创作的同时又注重自娱自乐, 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讽刺性和观念性, 表达了新锐插画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二、新锐插画艺术应用于90后女装的背景分析

1.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视觉传播时代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呈现在人们面前。新媒介具有许多优点, 它承载着丰富且全面的信息量, 迅速及时的传播速度, 广泛的传播范围, 这些都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中, 人们的阅读习惯开始发生了改变, 更多的人愿意观图为主、读字为辅的形式来认知世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问题的解决与观点的阐述更多是通过图形来进行表达, 人们更习惯以这样的一个基本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 由此可见, 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视觉传播时代。

2.新锐插画艺术独特的表达力和彰显力, 受到了青年人的青睐和喜爱

插画艺术往往是对美的独特诠释, 以一种直观性的、生动性的形象进行表达, 经历着插画的整个演绎变革过程, 从而发展到如今的当代插画, 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 从而被更多人接受且喜爱。新锐插画与当代插画是一种种属关系, 新锐插画是当代插画的一个分支, 目前已经历经十余年, 形成别具一格的审美形式。新锐插画艺术以“勇于创新、张扬自我、追求时尚、渴望成功”作为宣传口号, 将时尚、个性、新颖、创意融入到新锐插画的创作形式当中, 通过数字媒介以及一些前端实验技术的介入, 致使新锐插画语言更具表达力和彰显力, 受到了一大批青年人的青睐和喜爱。

3.新锐插画艺术有形无形地成为了90后展现自我的一大助力

90后可谓是特殊的一代, 他们是国内经济进入繁荣期之后出生的一代, 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他们拥有自己年代的个性标签:标新立异, 个性张扬, 紧随时尚, 大胆前卫, 勇于创新, 敢想敢做, 不落俗套。所以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 随处可见穿着个性的年轻群体, 无时无刻不在论释着自我。新锐插画艺术有形无形地成为了90后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大助力。

4.新锐插画幽默诙谐的视觉语言即满足90后的信息需求又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 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 90后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 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自然更愿意以视觉化的方式在体闲和娱乐化的过程中接受信息, 新锐插画幽默诙谐的视觉语言即满足90后的信息需求又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三、新锐插画艺术在90后女装设计中的创新点探析

1.新锐插画艺术能够促进服装行业的稳定发展

新锐插画艺术能够恰当的实现与服装设计的有效融合。新锐插画艺术能够激发服装设计师的灵感以及创新意识, 可以扩展服装设计形式的种类。除此之外, 新锐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思维, 对服装设计时的主题、色彩、以及材料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定位, 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服装时尚性、个性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从而唤醒人们的购买欲, 稳定发展我国服装行业, 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

2.将新锐插画艺术与90后女装相结合能够正面引导价值观

90后是特殊的一代, 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充分受益者也是信息时代的完全体验者, 正因如此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变更的阶段, 也会面临更多繁杂的抉择。90后是贴着个性标签的一代人, 这样的特质使他们更容易接纳喜爱新锐插画。新锐插画师往往把时尚、个性、新颖、创意融入到创作中, 以新锐插画为载体, 传达着新一代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 与年轻一代不谋而合, 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把新锐插画艺术运用到90后日常的服装设计当中, 对9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起到一个正面引导的作用。

四、结语

新锐插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把它与90后女装相结合有着深远的实际意义。它能够开拓新的女装市场, 能够引导新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未来的几年90后将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如果能够将新锐插画艺术与90后女装合理结合, 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从而稳定服装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芙婷.插图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英]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3]刘俊彦.消费主义思潮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1) :27.

书籍装帧艺术插画设计 篇7

一、文学艺术类书籍插画

文学艺术类书籍, 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文艺类插画既有绘画的一般规律, 又具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创作文学插画之前必须理解作品特征, 这样将有助于提高插画的艺术性。插画毕竟是绘画和文学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 要符合“插”的要求, 必须要吻合文学作品的内容, 加强读者与文学作品的联系, 成为文学作品的辅助者, 所以, 不是任何插画放上去就可用的。文艺类插画的创作, 首先要把握原著的主题和内容, 根据个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运用适当的个人风格和表现技巧, 形象地再现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另外, 文艺类插画要选择书中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情节, 这样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

一般小说都要有插画, 但插画一般不宜太多。不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要画插画, 应该选择出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可塑性的情节来画。也就是说, 把故事中极其精彩的部分高度概括、提炼, 以极优美的形象、生动的动态、完美的画面表现出来, 让读者可以通过对插画的欣赏加深对文中内容的印象与理解。为诗歌创作插画, 要视其情况而定。短诗, 往往一诗一画, 称其配画。长诗, 可以一诗多画按情节绘制。没有意境和情调的诗歌插画, 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 反而会影响读者对诗歌意境的融入与理解。散文与诗歌比较接近, 许多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 一首长诗。为散文创作插画同样是要根据叙述的内容, 选取最精彩、最易于用绘画形式表现的方面来绘制, 风格要与文字相一致, 同样要做到轻松自如、激情洋溢。人物传记则需要画家对原著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 根据原著中所描写的历史时代、人物形象、服饰道具、日常习俗、建筑环境等绘制, 赋予人物个性特征和鲜活生动的形象。

文学书籍插图的绘制, 必须具备绘画基础条件, 同时具有深刻的感悟力, 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插图则是视觉的艺术, 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体验, 就很难用画面体现文学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类书籍插画

科学技术类书籍, 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这一类插画以图解、说明为主, 要求准确无误地表现对象的特点、性能, 多以写实表现为主要表现手法, 具有严肃性、严谨性、科学性, 与文艺期刊的活泼性、随意性、艺术性大相径庭。但是在实际的创作当中, 我们可以在不违背这个大原则的前提下, 力求活泼, 这需要在绘制技法上下功夫。在创作此类插画时, 尽量做到线条流畅一些, 色调统一一些, 构图讲究一些, 变化丰富一些, 再适当安排一些尾花, 版式上多一点变化, 同样可以达到严肃中有活泼, 科学中有艺术的效果, 让读者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科学的信息。科学技术类插画中的照片拼贴、电脑组合、材质运用、图表及印刷工艺等表现手段, 极大地丰富了其表现形式, 也扩大了科学技术类插画的传播领域。

三、少儿读物类书籍插画

在所有印刷媒介中, 插画被运用最多的地方是儿童读物。就少儿的身心发展过程来看, 他们学习的步骤是先从外在的形象开始, 尤其是尚未识字的幼儿, 他们靠书中的具体图画, 去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 学习新的事物。因而少儿读物插画在少儿知识性学习上具有重要意义。

少儿读物插画以启发少儿心智、启迪少儿健康的审美意识为主要目的。少儿时期正是处于所谓的视觉年龄, 因此, 少儿读物对他们的视觉影响更为重要与直接。少儿读物中, 插画比文字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少儿不识字或识字不多, 主要是靠插画来深深地吸引他们的视线,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兴趣, 从而给予他们生动、形象、直观、愉悦的视觉感受, 培育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 而这些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所以, 少儿读物插画一般使用夸张性、人性化、游戏性、幽默性等手法来创作。此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少儿读物在培育少儿审美经验上所担任的角色, 而这是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我们目前的社会给予儿童优美的视觉享受越来越少, 有些作品形式较抽象, 或者内容太过复杂深奥, 超出少儿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 使少儿无从捉摸、把握和感受。因此, 少儿读物的插画特别需要具有孩子们喜爱、易于接受的特征。少儿读物的插画创作在插画的造型上要尽量去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 以夸张的变形的手法加以描绘, 使之变得更幼拙、更可爱、更生动形象。在色彩的处理上, 对比要强烈, 色相要鲜明, 色调要艳丽, 在表现手法上可采用装饰性较强的装饰手法, 更易被儿童所接受。

插图是体现儿童书籍设计的趣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引起儿童阅读兴趣的部分, 好的插图往往胜过千千万万的文字说明。儿童由于年龄小, 大脑发育还不够健全, 对事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很弱, 所以在儿童书籍里面, 都是一些直观简明的插图, “平面化”的图形、鲜艳的色彩, 生动有趣的物体形象, 搭配短小简易的文字。这样处理更容易被少儿所接受和喜爱, 有助于他们对文字的理解, 激发他们阅读学习的兴趣。不同年龄段儿童, 发展需求也是不同的, 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理解思考方式都不同, 所以设计师应当根据他们不同的发展特征, 设计出符合不同年龄儿童需求的插图作品。9岁之前的儿童, 只有朦胧的知觉, 只能分辨一些方向。因此应该采用最简单的构图形式, 简易的物体形象在页面的中心位置, 让人一目了然, 少许的文字环绕在主题形象的周围。随着年龄的增长, 到9岁以后, 空间感、故事内容含义, 各方面的理解能力都有所提升, 那么画面内容与焦点就可以增加, 文章的内容也相对变得复杂, 画面的形式感和趣味感更强, 人物也形象生动, 根据文章内容, 对主体物加上了想象的翅膀, 让儿童的思维放飞。

四、杂志类书籍插画

杂志是一种由多位作者撰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构成的定期出版物。不同的杂志其插画也是不一样的, 在此就时尚杂志、文化杂志比较分析而言。时尚类的杂志插图占据着页面最显眼最大的主要位置, 插图色彩也是鲜艳的, 文字围绕在插图的周围充当着配角, 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突出, 插图的衣着服饰的搭配一般也都是当前最流行的时尚元素, 给读者直观的视觉冲击。看这类杂志的都是一些年轻的群体, 让他们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翻阅杂志, 轻松娱乐, 不再陷入密密麻麻的文字中, 大量的插图也能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而文化类杂志, 其页面就工整很多, 其插图的色彩也比较淡雅, 文字和插图的关系较时尚杂志的图文关系相比要严谨很多, 让读者感受到文化气息的沉静和优雅。此外, 许多刊物还安排了图题。所谓图题, 是指通过装饰文章题目来活跃版面、揭示文章内容、表达文章风格的图画。另外在文章末尾的空白处, 往往点缀一些小型的装饰纹样, 称为尾花, 这些尾花可以不与文章内容相关, 是纯装饰趣味的, 但在风格上一定要于文章格调一致。

杂志类插画的基本诉求功能就是将信息最简洁、明确、清晰地传递给观众, 引发他们的兴趣, 努力使他们信服传递的内容, 并在审美的过程中欣然接受宣传的内容。

摘要:书籍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文学艺术类书籍、科学技术类书籍以及少儿书籍、杂志等。不同类型的书籍插画创作的基本要求各有不同。

关键词:书籍,插画,类型,创作

参考文献

[1]陈澜.插图的世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

[2]毛德宝, 李莉.以时尚之名——新插图设计[J].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小儿下腹以下手术下一篇:条件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