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书籍(精选4篇)
概念书籍 篇1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 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具备丰富的创造性, 这创造性使其设计范畴、概念、深度得到充分的延展。伴随着大众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的不断地提高, 概念书籍设计应然而生, 它给未来的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这些概念化的探索性设计带来的启示具有进步性、积极和能够起到推动设计趋向的作用。
一、概念书籍发展的必要性
1. 观念的变革
书籍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随着观念的变革和时代的演进, 改变着人们对书籍变化的要求, 设计书籍的物质载体和书籍的内涵均发生着变化, 现代书籍的新形式也越来越多, 多元化的设计取向成为书籍装帧未来发展趋势。
概念书籍无疑是最能传达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气质结合下的产物, 给读者营造出时代气息和感官享受。设计师以独具特点的书籍表达语言和信息编辑思路创造性的传达书籍内涵, 同时充满着强烈的个性。
2. 创新的驱动
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性、独创性能力的未来设计师。我们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大脑资源的的重要“宝藏”, 启迪创造性思维对于设计教育来讲是关键之所在。其实概念书籍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创新活动。
二、概念书设计探索
1. 概念书之概念
关于“概念”的解释在《辞海》中注释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书籍设计是一种“预见”式设计开发下产生的新设计。各种概念设计以自身独特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接受和观念倾向。“从外在世界形象、到抽象、到概念, 这是事物由感觉到知觉, 从低级向高级的认识过程, 因此概念艺术是观念性的高级的艺术形式。”
“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符号记录于一定载体上的著作物;是将艺术与技术以及社会、艺术、心理等诸多要素整合在一起设计的特殊商品。“书籍装帧设计不是静止的, 而是富有生命、有生气的元素。”
“概念书”的一般定义为:“概念书设计意味着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书籍形态进行大胆的创新, 创造出既有书籍本质特征, 又与众不同, 有新意的书籍。”概念书设计实现的是艺术设计范畴的本体语言的设计实验, 着重于能寄予观念的视觉形式和阅读体验。传播知识不再是其主要目的, 而是寻求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乐趣。设计者通过对书籍内容和思想准确把握, 感悟加工后重新设计一种具备新物性构想和信息传递的书籍。
2. 概念书设计
(1) 概念书籍设计观念
(1) 形意融合, 传达观念
“形”“意”是概念书籍设计观念的两个着眼点, 概念书籍设计的形态可变, 但书籍装帧设计的内涵不变, “只有与书籍本身的品位相结合, 设计艺术才有生命, 才能发挥出书籍的导读作用。”概念书籍设计的核心要能传达出书籍内涵观念。概念化的艺术形式趋向是观念超越现实, 那么设计或是饶有趣味, 或是富于哲理, 要么超越现实。不管它的形式怎样, 概念书籍设计必须做到形意融合传达观念, 这样的概念书其内涵的思想性及引导性都会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2) “求新求异”倡导探索
从表面上看概念书设计“求新、求异”观念前卫不计较现实应用。其实它的目的在于抛开现实应用的各种各样的束缚, 深刻挖掘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内心思想, 发挥丰富的想像去创造、去超越。它是引导未来潮流, 充满革新魅力的设计。这种设计对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创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业内设计家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需对概念书设计加以重视, 倡导探索。
(3) 观念为先, 重于形式
“设计是人类改变自我和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设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包括设计观念和设计形式两个方面。”对于概念书籍设计而言, 设计导向是“观念为先, 重于形式”, 它在有限的形态、材料、设计、版式、图文等物化形式条件中, 通过设计师的观念为先的理念, 使得概念书籍表现出强烈的艺术特征和观念性质, 也最接近设计的本质活动。
3. 概念书籍设计原则
(1) 科学态度的原则。
概念书籍设计并不是为了设计新奇的样式, 也不是为了设计哗众取宠的产物, 它应该表现为对书籍内容的认识提升的艺术作品, 这种概念书籍对设计采取反思的态度, 不论是设计的形式、材料还是工艺或技术的运用, 探索上都要能够秉持科学的态度去完成。
(2) 原创性设计的原则。
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原创, 基于概念书籍之“概念”就应遵循与众不同的原创原则, 具有独到见解的概念书籍设计才有无限的活力和竞争能力, 探讨的方向才更加具有研究意义。要善于发现和勇于进行原创性的设计, 用创造性思维引领创造性的设计, 新思路衍伸出新的设计方案才区别于同类的设计。同时要有所思, 有成熟的概念设计思想理念和手段, 才能实现真正的原创设计。
(3) 未来设计原则。
也就是“前瞻性”设计原则。我们说设计的思路决定设计的深度、倾向和意图, “前瞻性的设计”以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创造。特色鲜明的概念书籍设计能启示读者深入的探析书籍的内涵, 将读者们引入丰富的思维层面。这些形态、材料和表现手法能够在未来被使用到, 同时探究塑造未来书籍和未来设计应用的方向。这也是概念书具备的的现实设计意义。
三、结论
“概念书寻求书籍内容表现的其他可行性, 在此过程中的一系列探究, 都有助于开拓书籍设计革新, 概念书的设计更加强调书籍本身的实验性气质。”我们强烈的感受到这样的书的设计还有有无穷尽的表现形式有待开发, 设计者们可以有各种可能性的尝试探究出新概念书籍形态。这种书籍或许由于现阶段技术材料出版的制约不能大量用于生产或被大众接受, 或许还只是被学者和书籍爱好者所追求, 但即使是这样它也仍然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范畴。它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需求, 以多元化的设计语言扩充读者的接纳范畴, 以及探寻更理想的方式表现作者的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无可否认对概念书设计的探索给书籍装帧设计本身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方法试验, 注入的是全新的独创性的血液, 可以明确地说概念书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未来发展, 为设计者们营造了广阔的创作设计空间, 开拓着书籍设计未来趋向。
参考文献
[1]高月雅.概念设计对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2
[2]瑞芳, 崔辉.踏着时代的节拍唱自己的歌——访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J].编辑之友.2002.11
[3]白云.创新思维能力训练——概念书设计教学探索[J].大众文艺.2012.03
[4]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06.第14页
[5]彭圣芳.概念设计探议[J].美与时代.2005.12
[6]柯思昱.浅谈材料与概念书设计[J].新美术.2007.03
概念书籍创新设计初探 篇2
“概念”在辞海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在反复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以全新的角度、视野和思维方式去概况提炼事物的本质及内涵。概念设计是对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大胆预测和想象, 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设计师在对设计对象、人类需求和设计目标进行调研提炼、分析归纳后, 形成概念, 对设计概念梳理后提出设计理念。概念设计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 能满足人们生活的更高追求, 同时能贴近生活, 解决问题, 增加情趣, 提高品味, 引领生活方式, 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概念书籍设计的意义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认为读书可以振兴中华, 书是实现梦想的一个途径。书, 让我们明净如水, 开阔视野, 丰富阅历, 益于人生。书籍设计长久以来备受重视, 新颖独特的书籍设计加速知识信息的传递吸收和文化文明的继承传播。
概念书籍设计不仅改变传统书籍的外观形态, 影响大众的审美和阅读方式, 而且颠覆人们的思维和理念, 概念化的设计思维转变传统的设计思维, 更新设计理念, 是寻求新颖形态表达的书籍造型艺术, 使书籍更加人性化、富有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 概念书籍设计促进新材料的挖掘, 使得装帧材料更加考究, 印刷工艺更加精湛, 书籍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加多样, 书籍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 书籍的存储更加便捷, 海量数据库实现共享, 书籍不单只是一本书, 阅读成为一种体验, 能带给读者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全方位的立体感受。概念书籍设计赋予书籍以多元化的身份, 不单只是一本书, 同样可以作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装饰品或艺术品。
三、概念书籍设计的发展现状
概念书籍设计源于书籍装帧, 是书籍装帧的一部分, 现代书籍经由简册、线装书发展而来, 对书籍装帧的最初认识局限于封面设计, 且一度停留在封面设计阶段, 止步不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思维理念的转变, 艺术设计的表达手法丰富多样, 新材料和工艺突飞猛进, 数字时代使得文化传播方式多元化, 新的传播媒介对传统纸质媒介造成强烈冲击, 千篇一律的书籍形式无法满足大众需求, 传统的阅读方式被颠覆, 不同阅读体验、形态多元的概念书籍设计理念充斥设计师的头脑, 固有的书籍装帧形式发生了动摇, 立体书籍、影音书籍创新不断。概念书籍由模糊到清晰、由粗糙到精细、由抽象到具体逐渐发展, 是一种实践性的、探索式的、前瞻性的设计过程。
时至今日, 概念书籍的发展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 一味注重形式, 忽略了内容。概念书籍的灵魂在于概念创新, 设计概念诠释着书籍的审美取向、艺术内涵和文化特质, 设计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书籍形态、表现形式、装帧方式的创新, 忽略了概念书籍内容的表达, 缺少概念支撑的书籍显得苍白空洞, 华而不实。其次, 刻意强调新材料新工艺的呈现。信息时代下, 科学技术和材料工艺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更新换代, 很多概念书籍设计把创新点放在新材料和工艺上, 忽视了创意思维本身。再次, 注重寻求创新, 忽略书籍本质。概念书籍设计强调改变传统书籍固有模式, 探求新的突破形式, 丢弃了传统书籍特有的文化秉质和审美内涵。
四、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理念
伴随着读图时代的脚步, 信息日益图形化, 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人文素质和文化审美水平显著提高, 人文环境日新月异, 人们有了新的文化需求, 追求更丰富的文化传播方式, 对传统书籍、阅读方式和阅读时间提出新的挑战。概念书籍是在传统书籍的基础上, 转变传统保守观念, 大胆进行科学创新, 探索新的书籍表现形态, 满足内容需求, 具备传统意义上书的功能, 传播知识, 承载信息。从阅读的方式、书感的体验、书籍形态和书籍内容上创新突破, 另辟蹊径, 带来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审美特征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概念书籍设计旨在寻求新的概念和思维, 探索新的具有前瞻性的独特新颖形式。
1. 重构“悦”读的方式
概念书籍打破传统书籍设计思维和理念的束缚, 重新整合建构阅读方式, 探索个性化的书籍形态, 探求新的书籍承载模式, 阅读者对书籍的文字、符号、图像、图形、装帧形式和印刷手段形成新颖独特的认识, 不是死板地照搬与堆砌, 而是创新式的整合再造, 将交互设计运用到概念书籍设计之中, 在阅读者和书籍之间形成积极的、动态的互动体验, 而不是被动性的接受, 阅读成为一种探索式的、思考性的活动。此外, 概念书籍增强了多维度的视觉冲击力, 对书籍文字信息和版式设计进行突破式的建构,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生动, 再填阅读者的阅读兴趣, 增强书籍的形式美感, 重构阅读方式, 塑造全新的阅读文化, 实现概念书籍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2. 延伸书籍的“五感”
“五感”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官体验, 概念书籍从单纯注重视觉和触觉延展到听觉、味觉和嗅觉多个方面,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书籍设计理念, 浓缩了人文关怀和书籍的精神内涵领悟, 是对书籍设计的再思考。手的触摸去感受材料的质感, 纸张和油墨刺激鼻翼去体会书卷之香, 翻书的声音犹如美妙的乐曲, 阅读的深入犹如品尝文化大餐, 引发心灵上的共鸣。概念书籍设计通过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感的探索, 使书籍审美性和实用性兼备, 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阅读前, 对新颖独特的形态爱不释手, 阅读中, 真切地被拍案叫绝的内容所打动, 阅读后, 对欢悦舒畅的感官体验回味无穷。
书籍五感是阅读者体悟概念书籍神韵的最佳方式, 构筑概念书籍设计独特的品格魅力和审美意境。
3. 颠覆传统的形态
形态是概念书籍设计的核心, 是书籍给阅读者的第一印象, 是书籍的骨骼。概念书籍设计意在寻求书籍形态上的变化与创新。设计师需打破传统思维定式, 颠覆与异化固有书籍结构, 大胆打破六面体书籍形式, 形成自由的、动态的、活跃的思维模式。于此同时, 要保留传统书籍特征, 在寻求突破的同时要保留书籍特征部分, 以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共鸣。书籍自身的内涵特征是影响设计概念的重要因素, 不同内容的书籍要有能体现其内涵的形态来展现, 概念书籍设计把
书籍看成“书的雕塑”, 玻璃、金属、木头、陶土等材料成为书籍设计的媒质, 为读者提供多样的阅读想象畅游空间。
简言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文化审美方式的转变, 概念书籍设计由实用阅读功能上升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阅读体验。好的概念书籍设计犹如一件书雕或艺术品, 重构“悦”读的方式、延伸书籍的“五感”、颠覆传统的形态三个方面对概念书籍创新设计进行阐述, 概念书籍创新设计不能仅局限于视觉元素的挖掘和突破, 更重要的是把握书籍内涵, 使概念书籍创新设计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视觉呈现美观别致, 内容传达准确深刻, 充分诠释概念书籍形式与技术、艺术与功能之美。
摘要:本文从概念书籍的定义和意义入手, 探讨了概念书籍在更新设计理念、突破书籍形态表达方面的作用, 分析了概念书籍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理念, 提出从阅读的方式、书感的体验、书籍形态上创新突破, 进一步从重构“悦”读的方式、延伸书籍的“五感”、颠覆传统的形态三个方面深入探讨, 概念书籍设计要在保留传统书籍特征的基础上, 根据书籍内涵进行创新突破, 让概念书籍做到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 构筑概念书籍设计独特的品格魅力和审美意境。
关键词:概念书籍,书籍形态,“五感”体验,形式,内容
参考文献
[1]袁曼玲著.书籍形态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8-1.
[2]余雁著.书籍设计 (第三版) [M].高等教育, 2015-2-1.
新概念书籍设计之我见 篇3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 新概念书籍做为传统书籍内在的精神闪光点, 它的产生给传统书籍设计道路上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传统书籍和概念书籍两者相互依存, 都为读者提供更舒适的阅读感受, 概念书籍的产生无疑是必然的自然规律。可以说传统书籍让概念书籍诞生, 而概念书籍对传统书籍的启示作用, 从而得到书籍设计迅速发展。
以木材作为这次项目研究的主要原材料, 全部做概念书装, 这不是轻视书籍文化意蕴和书籍设计的基本形态的转换, 在这里我们希望被创造出的这些来之不易的概念, 会成为未来绮丽斑斓中国书籍图景中的一摸彩色。木质作为最古老实用的材料之一, 有坚固、耐磨、成本低等优点, 通过木质书装展现传统文化来发展国内出版业, 使业内摆脱固化的设计模式和八股式静止的设计理论观念, 从而理解创造书籍新概念的积极意义, 使一本普通的书鲜活起来, 和读者交融, 也能发出情感的信息, 使书籍产生主动的态势, 伸出它灵敏的触角, 使书籍设计中出现同样蕴涵艺术的各种概念。
不同类别的书, 需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人群作预测, 做出符合这个人群心理特点、经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设计。从书籍的形态、材质、版式, 都可以有想象力的发挥空间。发掘自己想象力的极限是件有趣的事, 享受别人想象力的成果, 其实也是一种乐趣观念的突破, 就是要突破以往的一种思维模式, 此模式的形式是日积月累所致, 它不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创新思维, 而且还束缚着人民潜在的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 设计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设计不是一种职业, 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 一种计划的态度观点。”——Laszlo Moholy–Nagy。在这次科研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将思维打开, 吸收传统的良性因素, 大胆地学习和采纳现代设计理念, 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 新的设计方式来不断提升书籍设计的审美功能与文化品位。除了了解书籍装帧产生的背景、书籍的价值功能、书籍装帧的概念、书籍的开本和装订形式, 掌握了书籍的构成形式及装帧的设计原则及方法以外,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融入西方书籍设计中强烈的、积极的文化精神, 在一本书中加入新鲜血液, 不同于以前的想法, 这样才能使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在研究木质概念书装的过程中, 不断有新的收获, 一个想法从构想到发展成一套完整的作品, 这个过程让我们对概念书籍的进一步探索与考究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了很大的鼓舞。
在“德国最美的书——中国巡回书展”上, 有很多有趣的书:一本没有中文名字的书, 封面是三维设计, 从某个角度看写着“AIR” (英文“空气”) , 另一个角度看则是“LUFT” (德文“空气”) , 组合起来就是书的名字“AIR/LUFT”了。更妙的是, 书下面并不起眼地放着一个塑胶袋, 但边上有个吹气口。这是干什么的?吹吹看。于是一个普通的塑胶套, 变成了一个类似救生圈的充气袋子, 既保护了书的封面三维设计, 也让“空气”包围着书的内外, 不管是“救生圈”中的气体, 还是书中关于“空气”的内容;一本叫《图片在讲述》的书, 文字被隐藏在页与页之间的夹缝中, 开始你没留意, 打开每一页都是图。突然发现了内有乾坤, 又可以饶有兴趣地动手裁开页面阅读文字……原来阅读还可以有这样动感有趣的方式!
这样看来, 我们有必要将书籍装帧既看作经济产业, 又看作文化产业, 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概念书装是书装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 它题材活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是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 在书装艺术之林中, 它那独特的魅力正熠熠生辉。
概念书籍设计中材料的创新运用 篇4
一、概念书籍的发展现状及材料运用趋势
概念书籍设计的出现标志着书籍设计的概念化与空间多维化趋势的形成。作者赋予书籍“灵魂”, 而设计师则赋予了书籍不同的形体。概念书的设计不能局限于“白纸黑字”传统展示形式, 设计师不仅需要关注书籍的装帧审美, 更要重视书籍装帧与内容之间的精神交流与空间交流, 现代新型材料的蓬勃发展必定能为概念书籍的设计创造无限可能性。当书籍内容的“灵魂”与整个书形融为一体时书籍就会产生情感, 但是这种结合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各种限制, 比如:造价高昂、造型奇特、体积庞大不易运输等。所以目前很多概念书的设计往往只是在概念上有所突破, 市场推广及应用还不理想。
目前国内概念书设计在材料运用上已有所突破, 但是严格意义上很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书籍, 只是原有书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装饰的性而已。虽然在概念书籍设计中运用多种不同材料会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 但是受到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及整个宏观市场需求, 有部分设计师还是挺身而出冲在设计创新道路的前沿。材料与概念书设计的每次结合都好比时装发布会, 它预示着未来书籍设计的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走向。材料在未来概念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也必将多样化, 并呈现经济低成本化、制作工艺简单化、环保再生化的发展趋势。
二、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艺术定位
(一) 材料在概念书中的情感定位
概念书籍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选择什么类型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喜好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市场, 同样需要考虑读者对书籍作品的现实需求, 恰到好处的材料视觉张力与人的视觉感产生强烈的碰撞, 才更有助于拉近书籍与读者间的情感距离。
繁杂精细的造型给人精致奢华的视觉反应和心理作用, 手工制品本身就是作者与材料之间情感交流的物质化表现。因此, 手工制品相对于流水线产品更有亲切感。手工制作相对流水线产品在工艺制作难度上更强, 这组名为图1《ALPH BET》的书籍设计镂空细微线条的工艺叹为观止。
(二) 材料在概念书中的形态定位
形态在概念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在设计一本书的时候要考虑该以什么样的形态去面对消费者, 什么样的形态更符合书籍本身的内容?
不规则的物体给人个性的心理影响, 与规则的物体相比自由的形态更加活泼, 灵动, 张弛有度可以放松人的情绪。当赋予了概念书形态之后就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利用材料的可塑性, 精心制作, 如图2所示:
这套概念书是由美国设计师Brian Dettmer创作, 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理念, 利用木质进行镂空制作, 随意的层次, 随意的造型, 将自由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精细的雕刻深深打动消费者, 这时吸引消费者的不一定是文字信息而是不规则造型带来的饕餮视觉盛宴, 这就是视觉美观对读者审美情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色彩定位
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有其可视性和可触感构成, 其中包括材料的形态、肌理、色彩等。因此, 材料本身也是有性格的, 或粗狂, 或细腻, 或明快, 或温和。
1. 材料在概念书中的传统色彩美
大自然的产物给人淳朴温和的感受, 书籍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是在书籍视觉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印制技术和工艺来完成, 这样的结合可以加强读者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 再配上文字, 最后读者不光光是和作者进行沟通, 和大自然, 和书籍设计师之间也有喃喃细语。一本《心情日记》 (图3) 记录了作者的心情, 也记录了设计师纯真向往自然的心情。
2. 材料在概念书中的现代色彩美
色彩强化了书籍外在造型的情感, 绚烂的颜色给人愉悦的心情, 质朴的颜色给人原生态的享受。图4是一组名为《NYC Friends》的作品, 运用清新的绿色与质地细腻的木片结合, 淡雅的颜色小巧的造型如朋友般亲密的感觉。
好的书籍将它与人的视觉, 触觉, 听觉, 嗅觉, 味觉等五感相揉嵌, 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与艺术交流的空间, 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书中的文化意蕴。
三、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运用理念
(一) 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1. 材料的再利用
环保是个永恒的话题, 目前市面上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纸质的, 众所周知纸浆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 经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纤维状物质, 现主要是以木浆为主, 树的成长周期远远大于人类的使用速度, 并且人类的生活各方各面的依赖树木, 树木这个大家族在就被人类折腾得支离破碎了, 因此为“纸”找个可循环利用的替代品迫在眉睫。图5是一个名为《发现》的概念书, 利用废旧的报纸做成, 虽没有文字, 但是每打开一个柜门就是一种发现, 发现里面是空的, 发现里面有一个奇怪的物体, 发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 被称为行为上的概念书。这个设计新颖在书的内容有读者自己去填充, “发现”既是主题又是内容, 在读者的阅读行为上做出突破。
好的书籍设计不仅包含了书籍的本身的造型更注重书籍的趣味性翻阅的互动性, 它不仅是盛放文字的载体还能与人之间产生和谐的发展空间, 概念书存在于传统书卷与现代书籍相交融的三维空间里, 创造力赋予概念书设计主观性, 引导读者拂去书的嫁衣, 寻找书籍内容的灵魂, 萌发无限自由想象。
2. 材料的使用周期
新材料的运用除了考虑到成本以及是否可再利用, 还应考虑到书籍的使用周期。纸质的书往往使用周期短, 易磨损, 原料来源局限, 污染大。图6是用麻布为载体做成的概念书, 这样的材料弥补了纸质材料易磨损污染大的不足, 使用起来更有手感, 使用寿命较纸质的书籍更长, 并且麻布在制作过程中的污染轻与造纸, 不足的是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但是这种材料做成书之后并不是就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 可以将它做成各种包袋等等, 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也别有趣味。
3. 材料的原生态
图7是一组名为《察言观色》的概念书籍设计。意为“察江苏方言, 观百姓脸色”, 定义为“来自自然的书”。方言作为民族文化透着自然的日月精华, 将它放入书中, 书也被文字感染, 这组作品选用质朴的“构皮纸”与“麻绳”色调协调, 利用构皮纸的有的粗犷纹理表现淳朴, 更重要的是它们和方言一样都来自民间, 质朴的气息相互感染, 恰到好处的工艺结合让人好像触到了语言, 嗅到语言, 看到语言, 被每本书的独特气场所感染。作者还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将“一本本书”延生成“一个个书”, 取名为《只言片语》意在:只言、片语汇聚成缤纷的千言万语, 千言万语是我们与周边生活朝夕相处的亲近感。
(二) 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人本理念
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作品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被称为理念定位, 好的设计作品, 理念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书的灵魂在于书的内容, 书籍设计的内容在于它的设计理念, 两个灵魂的契合令作品达到令人瞠目的效果。
1. 趣味性
在哲学上“人”与“神”“物”是相对, 人本思想独立于物本思想, 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人本就是说, 人虽相对“神”“物”而存在, 但是人主宰物, 人是核心, 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 不能舍本求末。
图8看似一本普通的书, 但是经过分解重组之后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多了乐趣, 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愉悦了心情, 这个作品的精髓之处就在于它的可重组性, 且相对于其它的概念书籍设计而言便于运输, 置于屋内可自由变换造型, 非常有装饰性。如果加以改造为儿童书籍定会备受家长的青睐。
2. 阅读自由化
在《察言观色》中作者放眼去看世事, 观察每个人的表情, 不仅更加理解周遭世界, 还有另一重收获:沉浸在方言这一独特的文化带来的独特趣味中, 或捧腹大笑, 或摸不清头脑, 或意味声长……本书的装帧设计成无装订的自由版式, 让阅读有了随意性, 自由性。所有插画均为夸张的面部表情特写, 这被作者称为“相由心生”的剪影, 和《察言观色》的文字、装帧一样洋溢着大自然的味道。
四、结语
概念设计引领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材料与概念书的创新结合标志书籍设计不纯粹是为文字信息找一个载体, 它也跟随时代发展而创新。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纹理、性质, 借助自身蕴含的情感, 经过新工艺, 新手法的雕琢给书籍增加艺术美感。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要求设计师杜绝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陈词滥调, 创造性运用新工艺新材料, 赋予材料新理念, 新形式, 全新定位概念书设计。但是, 不可一味追求创新运用材料, 一旦材料的特性与书籍本身内容背道而驰的话结果得不偿失。因此, 只有材料在概念书籍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与书籍文字信息相统一才能被称为优秀设计作品。
摘要:设计来源于生活, 也推动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发展。追求自由的, 乐趣与创新的年代, 概念书氤氲而生。本文通过分析材料在概念书籍设计中的艺术定位和运用理念, 意在阐述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艺术创新性, 进而探索材料在概念书籍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概念书籍,材料,创新运用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2]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3]日本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4]赵忠鼎.由概念书籍设计引发的思考[J].美术大观, 2010 (3) .
[5]郑军华慧.概念书与书籍设计创新[J].科技与出版, 2008 (3) .
[6]吕敬人.书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
[7]徐大江.新平面设计与新装置艺术的结合发展[J].包装工程, 2010 (8) .
[8]陈晓莞.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材质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 2010 (9) .
[9]陈瞻.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包装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 2010 (17) .
【概念书籍】推荐阅读:
新概念书籍设计07-17
好的书籍推荐,好的励志书籍06-30
检具设计参考学习书籍及经验参考书籍和文档05-25
课外书籍05-12
书籍色彩08-26
爱国书籍07-01
选矿书籍09-10
师生必读书籍08-30
科技书籍介绍06-13
教学辅助书籍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