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助书籍

2024-06-19

教学辅助书籍(精选4篇)

教学辅助书籍 篇1

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实践性、职业性, 关注技能, 并寻求课程的系统化教学方案。作为教学最基本单位, 课程职业化特征是以一种职业过程化系统教学形式呈现的, 以职业能力标准与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为改革目标的特征凸显。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构建新的职业化课程教学体系, 是对接职业能力的直接途径。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一门专业设计课, 其教学目标与任务承载着与本行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从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与就业岗位分布来看, 课程内容本身就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专业领域;本行业中又容纳了多个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职业岗位, 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育特征显现出课程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着陆点, 即两者交集于“岗位群”概念。这也为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即建设以书籍设计、制作技术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按岗分工”式教学实践为主体, 形成本课程的特色——实用性、技术性与岗位实践性。

一、课程对应行业“岗位群”

书籍设计制作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分工为主线, 涵盖书籍前期创意策划即书籍原创设计;资源整合, 包括素材汲取、摄影作品完成、手绘艺术表现等内容的元素积累与采集;电脑制作技术, 印刷制版工艺加工, 印刷材料与印刷装订等内容, 整个设计与制作流程包括了多个职业岗位;而作为课程教学, 整个流程的岗位能力均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因此, 与其说书籍设计是一门课程, 不如定义为一类职业, 根据职业的不同岗位标准与能力要求形成职业“岗位群”。

根据目前行业企业对于书籍样本设计流程 (1) 设计原稿→ (2) 图文输入→ (3) 图文编辑→ (4) 图文输出→ (5) 印版制作 (晒版) → (6) 打样→ (7) 印刷→ (8) 装订要求;对应出具体工作流程, 可归纳为以下六项主体岗位:

(1) 图文编排岗位

(2) 版式编排制作岗位

(3) 书籍样本版式制作岗位

(4) 书籍样本原稿设计岗位

(5) 印刷制版岗位

(6) 印刷装订岗位

从行业中岗位分工分析出这六项主体岗位是由浅入深, 递进式岗位能力要求。由最基础的插图与文字排版开始, 掌握基本图文协调关系, 然后渐进到版式编排工作;由版式编排至书籍样本的设计与排版时一个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跨越, 基本是从单一的编排深入到版式的整体设计与印前工艺制作阶段;在制版与装订工作中, 将印前的制作工艺与印刷中后期的工艺流程结合, 让学生完整了解与深入认识书籍设计行业的设计性与加工工艺性, 书籍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电脑设计稿的“纸上谈兵”。教学内容必须切合行业职业标准, 教学目标定位根据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技术等要求, 并为岗位分工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 行业的岗位分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出了岗位简与繁、易与难的特征, 折射到课程教学时, 必然要求有系统、有规划地整合与归纳课程教学内容, 使课程教学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式地增加知识点和难度系数,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一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熟练把握技能, 逐步领会书籍设计的方法、表现手法、制作技术与印刷工艺, 同时参照职业岗位分工, 使自身适应递进的岗位能力, 最终能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 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按岗分工”教学模式, 这些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的主体内容。

二、课程“按岗分工”实践教学

在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 根据前期职业岗位的划分, “教学”与“职业”两个看似没有关系的概念因为“岗位能力”这个关键词而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必然要对应职业“岗位群”。但书籍设计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如何体现职业化特征, 如何深入到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形成与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 课程教学内容需从职业岗位特征入手。以职业“岗位群”标准改革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细化与深入到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 实施“按岗分工”教学, 给课程内容更详细的定位。

见表1

“按岗分工”教学以培养学生书籍样本设计规划、制作技术、工艺表现等综合能力为原则, 坚持“教、学、做”一体, 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本课程中的主导地位, 同时体现岗位特征, 进行分工协作。

三、课程“按岗分工”与“三室一体”概念结合

课程以“按岗分工”式教学与考核以职业岗位职责为标准, 在此基础上, 基本实现建立以课程实践教学为基础,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教学目标。但是深入到课程的职业化教学不仅仅依赖课程内容的改革, 更要以参与社会实践为目的循序渐进式“三室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来完善课程改革的职业化特征。构建“三室一体”理念;即 (1) 实训室——课程实训内容场地; (2) 职训室——职业技能培训室, 基本完成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训导; (3) 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实践。

1. 课程实训室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专业实训室为书籍原创设计、印前印后制作技术提供了课程的前期与后期基本硬件条件。

课程前期。以“按岗分工”职责为标准标准, 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要求上机操作制作书籍电脑设计稿。在这环节, 课程教学内容以行业对书籍排版、设计、印刷等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课程改革核心, 行业中岗位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 进行“分模块”、“按岗分工”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实践, 体现岗位特征, 进行分工协作, 具体实施分布在实训教学中, 形成新的教学内容结构与考核体系。

课程第一阶段进行基础排版知识的上机训练, 掌握基本排版规律;第二阶段将排版知识灵活应用于样本制作, 这一阶段是排版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第三阶段是参与样本的设计, 并完成制作工艺, 这一阶段基本上能够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流程与规律;第四阶段是进行简装本或平装本的设计与制作, 此阶段是前期知识的整合;第四阶段是综合能力拔高的精装本设计与制作工艺。四个阶段训练的内容与要求不同, 循序渐进, 以对应职业岗位的教学模块实践方法完成 (见表1) 。实践性教学坚持教师的实例分析、演示与学生的课堂、课后实践结合的方法分解于每个阶段中, 完成实践教学。

课程后期。实训室为课程教学提供打印 (印刷) 、胶装、线装、切割等书籍印刷装订机器设备, 学生在电脑设计制作稿件后, 进入作品制作实现阶段。在这一教学环节, 学生熟悉书籍在设计完成电脑稿件后, 打印 (印刷) 制作作品实物的印刷工艺与工艺制作流程。实训室为书籍设计制作正常实践教学提供平台, 学习本课程的相关技能知识。

2. 课程职训室——职业技能培训室

按岗分工、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行业企业在书籍设计职业标准划分或按岗分工的不同要求, 实训室在为学生提供职业化岗位标准训练条件与师资等资源;在第一阶段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书籍设计行业综合专业技能知识, 即在掌握专业理论、专业软件操作技能、专业基础技能之后为进入第二阶段技能培训室, 为后期进入工作室做好前期准备。在职业技能培训室,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条件, 对行业中某一方向 (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 进行专业选择, 如选择样本设计、版式制作或简装本精装本的设计、制作、印刷制版等岗位。由专业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并在培训后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考核。

与书籍设计制作课程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考核以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2级-3级、装饰美工、图文制作员等职业技能培训为目标 (见表2) , 将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职业化教学与实训室的基本功能、职业技能培训室概念三者结合融为一体。

3. 实践工作室

理实一体、参与社会实践。

工作室强调的是课程实践环节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点。“三室一体”理念中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岗位分工、技能训练渐进式教学。第一步, 学生在实训室掌握本行业综合专业技能知识;第二步, 在技能培训室,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某一方向 (某一岗位) 进行选择, 参与岗前培训与职业技能考核;第三步, 学生在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后, 对行业岗位技能与职责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进入工作室进行项目模拟仿真训练和实际岗位技能操作。工作室作为校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工作的实践场地, 同时为教学提供项目实践平台。学生在“三室一体”实践教学中着重进行实践训练, 并体验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所带来的职业氛围,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综合思考与实际分析能力, 提出可行性方案, 最终独立完成项目的整体设计与制作。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从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将行业中岗位技术标准、工作过程分工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 以职业岗位分工标准为导向, 教学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职责对应的实践制作技术模块, 以“按岗分工”式职责划分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践。深化课程改革内容, 将课程建设目标与职业岗位技能、实训室建设结合, 形成实训室——职训室——工作室循序渐进“三室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定位职业技能培养为本位, 体现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特点, 深入把握课程实践教学内涵, 解决课程教学与实训教学、职业技能教育以及与行业实践参与能力教育脱节等问题, 使学生全面掌握书籍样本设计、制作与印刷工艺的理论方法、实践技能, 一整套工作流程中锻炼与不同岗位的协作能力;同时能具备基本岗位能力之外的, 一定的创意与策划能力的职业可拓展性, 以最大“职业饱和度”熏陶学生职业修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第10卷第1期

[2]姜大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 2009年第4期P66-70

[3]孙群,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构建与教学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5.P22

[4]罗罹, “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借鉴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8月中第23期P36

[3]肖勇, 书籍装帧[M].沈阳,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P29.

教学辅助书籍 篇2

作文杂谈

推荐理由: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实用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有关写作的多方面知识。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几点见解 篇3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创造性思维

书籍从人类文明产生至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刻骨、刻竹记事到现代印刷技术出现及广泛应用,书籍装帧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一个国家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书籍品种的多少,出版发行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其社会进步和发达的一个标志。书籍装帧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的书籍加工发展到当今的艺术创作。如今书籍装帧已不再是简单的印刷纸张装订,而是装帧设计者对书籍的二度艺术创作,是装帧艺术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绘画、摄影、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需要设计者具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广博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书籍装帧设计应具有商业性。书籍是放在书架上的商品,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时,还应有吸引读者的功能。它在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同时,还要能刺激读者的阅读欲和购买欲。

书籍装帧设计是大中专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其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质量。针对当前这一课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笔者围绕如何使学生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充实技能和增强创造能力,提出如下见解。

1 更新书籍装帧观念

长期以来,一些人片面认为书籍装帧就是封面设计,对书籍的形式美也狭隘理解为封面设计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出版界,书籍装帧整体设计观念开始萌生并迅速流行。出版社要求美术编辑不仅局限于设计书籍封面或加上设计护封、插图,而且要对该书的整体,从封面到环衬、扉页、辑页、目录页,从内文的安排、题头图、尾花以至装订、用纸等,都要全盘考虑,统筹规划,精心布局,进行统一的、和谐的整体设计,将装帧视为书籍的形式美,使全书的整体设计成为理想的三度空间的结晶。这种装帧观念的更新与扩展,对书籍出版界而言堪称具有飞跃的意义,为书籍由思想精神粮食向具有艺术美的完整艺术品发展开拓了新的坦途。笔者认为,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应当向学生重点阐述和充分演绎上述新理念、新观点,奠定学习书籍装帧技能的良好基础。

2 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

2.1 书籍装帧的任务

根据书稿的内容、性质、读者对象和市场需求,策划并制定全书总体装帧的设计方案,以确定开本、排印工艺、图稿配置、装订方式和材料选用等,从而达到全书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版面清晰、阅读方便的目的。

2.2 书籍装帧设计的内容

(1)美术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护封、函套的设计,附件(如扉页、环衬、目录页、辑页)的设计,插图、文内修饰图的设计等。

(2)技术设计包括开本、版式、附件版权页、作者简介的设计。

(3)材料、制作设计。包括纸张、封面等材料的选择,书籍装订方式的设计。

以上各项设计分别由美术编辑、技术编辑承担。熟悉全书内容的文字编辑也应该参与或协助书籍的装帧工作,对该书的装饰设计提出原则性意见和艺术评价。

2.3 书籍装帧的设计原则

鉴于书籍装帧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装帧设计必须遵循下列重要原则:一是时空性原则。即装帧设计既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感、现代风味,符合现代潮流),又要有地域意识。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又各有特色,应当体现在各民族的出版物装帧设计上。二是个性化原则。每本书都有不同于其他书的个性,并应当体现在装帧设计上,使之具有独创性,与有个性的书籍内容浑然一体。三是整体性原则。即书籍的装帧应当从该书的性质、内容出发,基于内容与形式构成一个整体的理念进行设计。四是美感原则。即装帧设计要遵循美学的原则,激发读者美的感受。五是经济原则。即装帧设计要从经济角度出发,既要考虑节约人力、物力,又要兼顾方便生产,缩短出版周期,降低书籍出版成本。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是包括书籍装帧设计在内的艺术创作的源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籍装帧艺术品位和总体价值。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独具风格的装帧设计是书籍装帧的最高境界。成功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完成装帧设计的书籍,无疑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笔者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特定品质和创造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发掘这些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谆谆善诱,注重培养,使之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得以充分凸显,充分发挥。

3.1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

有学者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过程都有某些共同的次序特点,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主要是兴趣盎然地广泛收集资料和媒介,其间会产生激动、疑问、思考或困惑。第二阶段是酝酿阶段。其间隐喻思维趋于活跃,视觉形象重新组合,可能获得突发的灵感、顿悟。这是至关重要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解释阶段。其间答案骤然涌现,思维空间豁然开朗,装帧设计者会匆匆挥笔绘出草图。第四阶段是核实和修正阶段。设计者完成草图和最后构想,展现新创造的形式。

3.2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根据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的上述规律,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使学生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个性化作品。一是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思考,画龙点睛地解答其质疑和困惑。二是引导学生酝酿隐喻思维,重新组合视觉形象。教学实践证明,在充满活跃氛围的课堂热烈讨论中,学生经常有灵感“顿悟”的火花闪现。三是帮助学生加强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意思维与视觉传达功能。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在设计作品中融入更多的创意思维和空间思维,试图在创意中营造视觉语言的通约性。四是帮助学生完成草图绘制和最后的构思。在这个阶段,教师应特别强调装帧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正如尹定邦教授的《设计目标论》中指出的:“设计应该拟定自己的目标,简单的设计要拟定相对简单的目标,复杂的设计则通过艰苦的劳动和严格的程序去拟定科学目标,交流的、先进的、完整的、有个性、有重点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强调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和信息传播功能是最基本的,也是为设计目标服务的。至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最终转化成为个性鲜明、风格独具的书籍装帧艺术作品,从而圆满实现书籍装帧设计的个性化目标。

3.3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提高书籍装帧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中始终贯穿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和创造能力,使其艺术潜能和审美个性得到充分开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强迫、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切忌向学生单一灌输某种艺术观念,否则难以形成“知识对流”而引起学生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书籍装帧教学中,最好通过典型实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形成师生交流、互相促进的生动活泼局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与生俱来,尊重人的主体性就是对人的个体价值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驰骋,充分发挥艺术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最后,在基本功训练中,要让学生带着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体验、思考,“不为律所锢,不为形所拘”,做到融创造性思维于技能训练中,鼓励艺术个性表现,而教学模式则从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主观情感表达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4 结语

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先生说过:“书籍装帧的自身有特殊的内容。可以认为,它不仅是在解决形式美的问题,而书籍装帧本身就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容。装帧不是可以任意改换的外加物……它是以具象的心态表现了装饰艺术家对书籍内容的抽象,这是书籍装帧的特殊内容。”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综合性课题。必须全面更新观念,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部过程中,用心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潜在特质,着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使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审美个性得到充分开发,从而达到书籍装帧设计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2]江奇生.谈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包装与设计,2008 (3):78-80.

[3]牛晓丽.浅析封面装帧与版式设计的作用[J].出版发行研究, 2008(1):56.

《有效教学》参考书籍介绍 篇4

本书作者詹尼斯•斯考隆博士是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教育咨询专家,本书是她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总结。她根据不同的哲学理论和教育基本原理,结合丰富的教学咨询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四种教学模式:基本教学、综合教学、差异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教学,详细探讨了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实施方式和评价手段,为广大教师备课开展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目录

第一章 基本教学设计 从有意识教学到直觉教学 经验和实践 专业教学标准 设计有效的课程 设计一门基本课程

基本教学设计规划指南的运用 反思性实践:内部对话 第二章 综合教学设计

一种通向学习的综合性方法

为什么说综合教学是一种好的理念 从最好的实践模型中获益 通过什么去实现综合教学 设计综合教学

综合教学设计规划指南的运用 对综合学习一般设计步骤的概括 反思性实践:内部对话 第三章 差异教学设计 差异教学的多个方面

为什么说差异教学是一种好的理念 存在差异的课堂

差异教学中学习标准的作用 用差异教学法开展教学 教材和差异教学

规划成功的差异教学 为差异教学设计学习活动 设计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设计规划指南的运用 对差异教学一般设计步骤的概括 反思性实践:内部对话

第四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审查基于问题的学习

学习标准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的作用 设计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效引导基于问题的学习设计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设计规划指南的运用

对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一般设计步骤的概括 反思性实践:内部对话 附录 专业教学标准

崔允漷 主编.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编辑推荐

崔允漷主编的《有效教学》是我国第一套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新教材中的一本。指导思想是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本书的单元组织、各章内容、正反信息、练习设计、参考文献/网站的选择等都体现了如下思考:如何把问题还原到原点来思考?如何将教学问题置于课程、教育、社会大背景中综合地思考?如何促使学习者将中小学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学习、评价进行一体化的思考?如何促使学习者形成教育领域的大观念,而不至于去记去背书中提供的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本书的组织架构按学习单元的方式来呈现: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更有意思。作者简介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相信好教师是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教或评出来的,关键是要给教师正确的悟的机会。花如此精力编写此书,旨在让教师去正确地悟,仅此而已。目录

前言——致学习者——致教师教育者 第一单元 什么是教学 第1章 教学与教学理论 第1节 教学活动的现象分析 第2节 教学的语义演变 第3节 教学理论的范畴

第2章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教学理论的形成 第2节 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3节 教学理论的流派 第4节 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3章 教学的基本问题 第1节 教师与学生

第2节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第3节 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第4节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第二单元 怎样教得有效 第4章 教学准备

第1节 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第2节 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 第3节 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 第4节 编写课程教学方案 第5章 主要教学行为 第1节 呈示行为 第2节 对话行为 第3节 指导行为 第6章 辅助教学行为

第1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2节 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 第3节 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 第4节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第7章 课堂管理行为

第1节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成因 第2节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第3节 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第8章 教学评价

第1节 从考试文化走向评价文化 第2节 学业成就的评价 第3节 课堂教学的评价 第三单元 怎样教得更好 第9章 教师、教学和研究 第1节 研究是一种态度 第2节 教师即研究者 第3节 教学即研究

第4节 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规范 第10章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路径 第1节 自我反思 第2节 同伴互导 第3节 专家引领

(美)威伦,(美)哈奇森,(美)博斯 著,李森,王纬虹 译.有效教学决策(第6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内容推荐

和前几个版本一样,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教学决策作为主线索,并以教学决策将其他各个主题串联起来。我们尽量平衡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两个主要方面:有效教学研究的成果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除了最后一章外,每一章都至少有一个部分称之为“研究和理论基础”。这就保证了所讨论的是最新的思想,也促进了读者获取有意义的和有用的知识。与此相关的部分称为“实践应用”,主要讨论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以帮助读者思考如何实践应用。每一章都有一个现实的教学案例,它们是基于我们的假设而提出来的。

有些章节的观察和分析表中归纳了一些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目的是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分析或与同事们分享。我们和其他的一些教师发现,这些表格在增强理解、增加社区教育者之间的共同语言、为行动研究提供工具以及促进教师研究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简介

威廉·威伦(William Wilen)是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教学、领导与课程研究系的荣誉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自1970年以来,他一直从事课程与教学以及社会科学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发表了大量论文,他还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作过多次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学决策

概述

假设和信念

教学论:有关教学的学科

教学论的基本维度

研究和理论基础

实践应用

睿智的教学决策

教学决策连续体(continuum)

教学决策的内容

日志建议

第二章 营造学习氛围 概述

教学案例

主题1 学习氛围的营造 研究和理论基础 实践应用

主题2 提高学业标准 研究和理论基础 实践应用

主题3 期待成功 研究和理论基础 实践应用 „„

第三章 民主的课堂纪律 第四章 课程冥思 第五章 教学计划

第六章 差异教学: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 第七章 基本的教学技能 第八章 主要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固定矫治下一篇:传统财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