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助平台

2024-05-15

教学辅助平台(精选12篇)

教学辅助平台 篇1

0 引言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安全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紧缺。某校虽已开设信息安全方向的选修课,但由于该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所以很难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讲授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使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因此对信息安全教学知识体系结构的研究以及信息安全教学辅助平台(以下简称ISATP)的设计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的。

1 信息安全教学辅助平台功能简介

ISATP的功能模块主要涉及知识库,教学辅助和课程学习三个部分:

(1)知识库:提供可扩展的知识库,库中包含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资源。

(2)教学辅助: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备课、教学管理、发放学习任务、查看学生学习进程、考核等基本的教学工作,并可以灵活地设置和发布教学方案。

(3)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自主学习或按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学习,完成信息安全各个领域知识的学习和配套实验操作。

此外,ISATP还能够进行系统管理及用户登录注册管理。

2 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在功能上应分为知识库、教学辅助、课程学习、系统管理四部分,如图1所示。

2.1 知识库

知识库为本系统的所涵盖资源的集合,包括丰富的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也提供该课程的前导知识和后续知识。

(1)知识库索引

知识库索引能够按照知识内容的关键字、前导知识、后续知识、知识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检索,以方便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以及方便学生查找学习资源。

(2)知识库分类

知识库分类功能从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库内容进行分类,每个类别中包括前导知识与后续知识、难易程度、理论与实验等方面的内容。实验环节可以模拟网络环境下的实验,并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源,以便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和可行的实验环境。

该系统中的内容主要分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实验工具与环境,网络安全编程,网络攻防技术,密码技术,标识与认证技术,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信息隐藏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主机系统安全技术,恶意代码的检测与防范,安全审计,信息安全测评技术等。

(3)知识库浏览

为教师及学生提供浏览知识库中内容的功能。

2.2 教学辅助

教学辅助部分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完成以下功能。

(1)知识库管理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知识库中的内容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

(2)备课

教师可以浏览知识库中的内容,并进行备课,同时,可以上传教学资源,生成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教案等教学文档。

(3)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主要包括生成学生点名册及检查教学进度两部分。

教师可以生成学生点名册,并在名册上记录学生出勤、作业、考核情况,以及提供相关的统计结果。如,统计出勤少于1/3学生名单;考核优秀学生名单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予以警告和奖励。

教师可以查看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测试情况,并利用该系统进行评阅,生成成绩,填写评语等。

(4)学习任务管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生成作业、测试及考试题目,能够以标准格式生成相应文档,发放学习任务。

2.3 课程学习

该系统的课程学习部分为学生用户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或按照教师指定学习计划进行学习。

(1)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学习方向及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后可以选择题目进行自主测试。

(2)按教学要求学习

学生按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接收教师发放的学习任务,完成相关作业及测试题目,并把相关的文档发送给教师。

(3)学习状态记录

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的问题,上报学习进度,方便教师检查以及与教师的沟通。

2.4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部分主要完成用户管理及知识库的管理功能。

(1)登录及注册管理

支持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两类用户的注册及管理。用户需要提供用户名称和密码,由系统验证用户身份,并赋予一定权限;新成员首次访问时应进行注册操作,并由系统检验新所提供的信息的有效性,并将合法用户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

为提高系统的安全保密性,系统使用MD5散列算法生存消息摘要存储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只允许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使用本软件。具体应用步骤如图2所示。

(2)分配班级

学生输入基本信息后可以选择所在班级,或分配的指定班级。教师用户注册后,可以按输入的信息(如学年及学期)生成班级。

(3)知识库管理

基本功能为添加新知识领域,以及在原知识库中增加、修改和删除内容。

3 系统运行环境与基本配置

该系统可运行于Windows XP/2000/NT,且具有WIN32 API的操作系统之上,支持使用常见的浏览器,经测试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在1~2秒内,对打印机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4 结束语

信息安全教学辅助平台的研制与开发将现实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应用于网络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便于学生自学、自测与自评;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和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师资与网络资源;适应学生对信息安全课程的学习需求,顺应教学信息化迅猛发展,提高教学技术手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真正实现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于国华.计算机类专业信息安全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09.

[2]冯登国.信息安全技术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董理军.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

教学辅助平台 篇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ITtools3.0辅助平台

文洪全

摘要:ITtools3.0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针对性最强的B/S教学辅助平台,让师生愉快地实现教和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学得愉快。在此与同行分享和交流实践该平台的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ITtools3.0;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常用的各种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在陈斌老师的努力下,终于有了属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辅助平台――ITtools3.0。

一、ITtools3.0功能简介

ITtools3.0是一款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B/S教学辅助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它关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整记录学和教的过程。让教师从繁重的备课、批改、成绩分析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法;让学生通过平台学得轻松愉快。学生和教师在平台中愉快地实现学和教。目前最新版本是ITtools3.39,详情可通过下列网址进行了解。

平台提供长期免费使用,不过要保留作者版权。下载地址:ittools.wlerzhong.net;平台使用过程中遇

到的种种问题都能在群中得到无偿援助、满意的解答。QQ群号码分别是:199359054和176809529。

二、使用ITtools3.0平台的感受

我在虚拟计算机安装平台Web服务,通过IE实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通过IE完成学习任务。平台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通过平台让“以学生为主”“学中做、做中学”新课程理念得以实现;完成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给我们的

任务。

1.备课灵活,共享方便

依据实际需求,加载相应功能组建课堂,课前准备更加轻松;自由选择是否共享课程,共享的课程能实现集体备课,也能将已经发布的课程进行打包,通过课程包的导入和导出实现课程资源的跨平台共享,提高教

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学生通过IE进入平台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课程时从任务的描述中获取教师预先设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资源,从而变得更加主动。

2.把握教学进度,实现师生互动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

通过平台查看学情监控和学生作品提交页面信息,能很精确

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配合座位表快速定位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点击申请帮助后,系统将在全班所有学生界面上显示详细的帮助需求信息,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帮助他们,平台自动记录学生之间的互助信息,加上适当的鼓励机制,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帮助信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3.实时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品分类上传后,教师根据作品的性质和教学的需求,开启适当的评价方式。学生在互评界面中浏览、互评;通过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互相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

4.方便的课堂测验,实时统计成绩

平台有强大的测试控制功能。对客观题、常见操作题能自动批改,节约出大量时间分析学生的成绩,为我们的后续教学策略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5.真实可靠的过程记录

平台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活动进行完整的记录,且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和展示功能。学生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知识复习、巩固;平台将对所有的课堂记录进行整理、排序,方便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教学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总之,ITtools3.0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一片光明。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有效利用资源,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思考和理解学习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平台展示、互评,学习成果得到重视;在交流过程中获得了创作灵感,自主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激励―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让教师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使教学更加高效。教师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教学辅助平台 篇3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辅助教学;Hadoop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9—0079—04

引 言

云计算是新兴的技术,云计算技术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IT发展趋势、环境保护和长期规划等方面全方位审视云计算的价值,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云计算发展策略具有重大意义[1]。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云计算技术可以在信息化硬件环境构建、信息化软件资源开发、信息化网络教学实施和信息化个人知识管理等方面提供新的模式。这些模式的转变有利于降低软硬件的采购和维护成本,有利于提升网络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2]。

一、云计算辅助教学

1.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as a Service)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3]。云计算的目标是用户通过网络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最大限度地使用虚拟资源池,处理大规模计算问题[4]。云计算的技术特征和规模效应带来压倒性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2. 公有云与私有云

许多知名信息技术公司都推出了各种云计算平台,从Google Apps 到Zoho Office、Windows Live等等 [5]。这些平台都是公有云平台,根据应用的特点和需求的不同,私有云平台也被广泛研究。高校私有云是对高校的网络中心或是信息中心进行扩充形成的,由各个高校自行管理[6]。高等院校建设云计算平台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其建设目的和作用[7]。高等院校建设私有云计算平台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现有环境和资源,可以减少大量重复投资,将高性能计算服务作为一项网络服务供全校使用。

3. 云计算辅助教学

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辅助教学等诸多方面提供高效服务[8]。高等院校建设私有云计算平台可以为自身的教学服务,开展云计算辅助教学。“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s Computing Assisted Instruction,CCAI)是指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9]。云计算为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带来了更多方便的学习工具,提高了学习效率[10]。云计算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应用,实现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等功能。从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云计算技术的特点看,云计算辅助教学模式应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11]。

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可以选择公有云,也可以选择私有云,两者各有利弊。公有云平台能够提供完善的网络教学功能和运行环境,使高校无需自行搭建网络教学平台[12]。但公有云平台并未向一般的教育网用户开放源代码,教育网用户无法将课程资源以编译代码的程序方式上传到云平台上去,智能化建站方式反而限制了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个性发挥与软件的复用[13]。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私有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

4. 开源云计算系统的选择

建设私有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可以选择开源的云计算系统。开源技术获得长足发展,适合构建高等院校的私有云。目前开源的云计算系统主要有:Hadoop、AbiCloud、Eucalyptus、MongoDB、Enomalism和Nimbus等[14],表1为主流开源云计算系统的比较[3]。

[\&Hadoop\&Eucalyptus\&Nimbus\&参照的商业方案\&Google\&Amazon\&无\&提供的服务类型\&PaaS\&IaaS\&IaaS\&服务间的关联度\&耦合度高\&耦合度低\&耦合度低\&支持的编程语言\&Java\&多种\&多种\&使用限制\&较多\&最少\&较少\&支持的功能\&最多\&较多\&较多\&可定制性\&较弱\&较弱\&较强\&可扩展性\&自动\&手动\&手动\&特色\&广泛应用\&模块化设计\&适用于科学计算\&]

Hadoop云计算系统性能良好、功能丰富,为开展云计算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Hadoop在很多国内外知名互联网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国外的公司包括Yahoo、Amazon和Facebook等,国内的公司包括百度、淘宝和中国移动等。

通过比较和分析主流开源云计算系统的特点,高等院校可以选择Hadoop云计算系统来构建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

二、Hadoop的基本结构

Hadoop框架[16]是Apache 基金会开发的开源项目,采用Java 语言开发。Hadoop 既是一个用于存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更是一个在由通用计算设备组成的大型集群上执行分布式应用的框架。Hadoop 提供了简单易用的编程接口,使Hadoop 成为易于处理和保存大量数据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具有可扩展性强、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等特点[17]。Hadoop包含两个组件,分别是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和一个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Hadoop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1. HDFS

HDFS文件系统是主从式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由一个名为NameNode的主节点和多个名为DateNode的子节点组成。NameNode存储着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向访问文件系统的客户机提供文件系统的映射,并负责管理文件的存储等服务。DateNode用于实际对数据的存放,与客户机直接建立数据通信。

2. Map/Reduce

Map/Reduce是主从式架构的,Hadoop在Map/Reduce上的主程序称为JobTracker,负责整个Map/Reduce的控制工作。由于JobTracker需要读取文件块的信息,所以JobTracker通常和NameNode在同一个节点。JobTracker负责创建子节点的从属任务,即TaskTracker。TaskTracker直接在子节点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将状态和完成信息向JobTracker汇报。

在Hadoop中Map操作在各个节点并行地完成,在Reduce过程中需要向主节点传送计算结果。

三、基于Hadoop的云计算

辅助教学平台的部署

1. 高校私有云的体系模型

图2为供参考的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概括了不同解决方案的主要特征。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四层[3]: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构建层。

高校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参考该体系结构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将体系结构具体化和简单化,得出了三层体系模型,包括用户接口层(客户端)、系统管理层和基础设施层[18]。高校私有云的体系模型如图3所示。用户接口层通过Web浏览器向系统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后把所需的信息返回给客户端。系统管理层是具有应用程序扩展能力的Web服务器,通过执行响应的应用程序与底层集群进行连接,系统管理层包括用户管理、任务管理、数据管理和集群管理等功能子模块。基础设施层利用Hadoop集群为系统提供计算和存储。

基础设施层是云计算平台应用的物质基础,下面就通过部署基础设施层来对基于Hadoop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进行研究。

2. 基于Hadoop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配置方式

下面对云计算平台的计算机集群进行配置[19]。设计云计算平台时使用的硬件为三台PC机,其中一台作为Hadoop Master,成为系统的NameNode和JobTracker,其余PC机作为Hadoop Slave,成为系统的DateNode和TaskTracker。云计算系统中 各个服务器具体的计算机名和IP地址配置如图4所示。

(1) 安装Ubuntu Linux操作系统

Hadoop平台的计算机均安装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用一个Hadoop账号来管理Hadoop云计算系统,在图4的计算机中都创建hadoop用户账号并设置密码。为了让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解析对方的网址以便访问数据,需要编辑所有计算机的主机设置文档。

(2)安装Hadoop云计算软件

分别使用Hadoop用户账号登录每个计算机,从Hadoop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Hadoop云计算软件并安装[20]。

(3)安装其他必备软件

在每一台服务器上安装一下相关软件:Java SDK、Java plugin、SSH、SSH Server以及rsync远程同步软件。

(4)配置Hadoop云计算系统

保持Master主机和Slave主机系统设置相同。在hdp0主机上,通过SSH密钥证书的安全复制指令,免密码登录任何一台Hadoop主机,并直接将相同设置复制到其他Hadoop主机上[21]。

(5)Hadoop云计算系统的设置

编辑Hadoop安装目录下的系统设置目录的系统主机设置文档masters,添加hadoop1为Master主机,当做NameNode与JobTracker。编辑slaves设置文档,将Hadoop的所有服务器(包含hdp0)全部添加到slaves设置文档中,当做DataNode与TaskTracker。

(6)启动Hadoop云计算系统

在hadoop1上使用Hadoop指令进行NameNode格式化。之后正式运行Hadoop云计算系统。可以通过http://hadoop1:50070观察NameNode的运行状况,通过http://hadoop1:50030观察JobTracker的运行状况。

3. 测试与分析Hadoop云计算系统

测试采用Hadoop官方程序组件内所提供的WordCount程序,让云计算平台使用Map/Reduce计算输入文档中每种英文字的出现总次数。通过http://hadoop1:50030可以查看当前云计算系统正在进行的Map与Reduce工作以及当前的进度。图5为查看Hadoop云计算系统的运行状态屏幕截图。

通过分析图5中的数据可以判断JobTracker运行正常,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能够正常工作。当WordCount程序运行完毕之后,在HDFS分布式文档系统下生成输出文档,可以查看得到的每种英文字出现的总次数。

至此Hadoop云计算系统平台已经构建完成。

四 、结束语

云计算深刻地影响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对基于Hadoop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基础设施层进行了部署,这是云计算平台的物质基础。如何充分利用此平台以及在此平台上开发辅助教学的应用尚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近之. 智慧的云计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孙柏祥. 云计算——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J]. 中

国电化教育,2010,(5):123—125.

[3] 刘鹏. 云计算(第二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 李乔,郑啸. 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J]. 计算机科学,2011,38(4):

32—37.

[5] 王旭卿,陈燕. 基于协作共享的教育实习信息化研究[J]. 教师教育

研究,2011,23,(1):33—38.

[6] 章泽昂,邬家炜.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 中国远

程教育,2010,(6):66—69.

[7] 赵明明,林卫峰,张宏都,仲崇楠. 高校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发展趋势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117—118.

[8] 虚拟化与云计算小组. 云计算实践之道:战略蓝图与技术架构[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9] 杨滨,王文霞. 论“云服务”在教育低碳化中的合理应用[J]. 现代教

育技术,2010,20(6):19—22.

[10] 朱惠娟. 云计算及其在网络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

电化教育,2009,(4):105—107.

[11] 杨滨. 论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中协作学习产生的设计机制

——以Google sites 下的协作学习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09,

19(11):95—99.

[12] 蒋宁,杨姝,杨雪华. 基于Zoho Wiki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J]. 沈

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232—235.

[13] 马强,付艳茹. 论“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及教学资源组织[J]. 齐

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34—38.

[14] 王鹏.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与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5] 周洪波. 云计算: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 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11.

[16]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What Is Apache Hadoop? [DB/OL]. http://hadoop.apache.org/#What+Is+Apache+Hadoop%3F,

2011—12—28.

[17] 高宏卿,翟炎杰. 基于Hadoop的移动学习模型研究[J]. 中国电化

教育,2011,(1):124—128.

[18] 曹风兵,吴开贵,吴长泽. 基于Hadoop的校园云计算系统[J]. 计算

机系统应用,2011,(6):6—11.

[19]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Cluster Setup [DB/OL]. (2011—12—16)[2012—04—16]. http://hadoop.apache.org/common/docs/r1.0.0/cluster_setup.html.

[20] 刘佳旭,刘万军.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学生作业提交系统设计与实

现[J]. 微计算机信息,2010,(27):147—149.

[21] 杨文志. 云计算技术指南:应用、平台与架构[M].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10.

微信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研究 篇4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可以说微信已经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 微信的特点和功能

1)及时性:在用户联网的情况下,消息是实时传递的。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送和收到信息。

2)互动:微信的聊天窗口可以实时对话,群聊窗口可以实现多人互动。在公众平台上,用户还可以留言互动。

3)传播方式多元化:微信可以传输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种类繁多,样式灵活。

4)方便文件传输:在微信上设置文件,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下载。也可以用户之间直接进行文件传递。

5)用户管理方便:在微信的公众平台上,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方便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进行区别教学。

3 目前课堂教学的问题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理论内容较枯燥,同时又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是一对多的讲述,通过讲解、演示等,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掌握知识。但是课堂授课时间毕竟有限,往往出现掌握好的学生“吃不饱”,掌握不好的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的情况。

在实验环节,很多学生课堂听课时感觉自己已经听懂,但是实验却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在实验时教师会布置实验内容,让学生参照学习、做实验,但是实验课的时间安排往往不是紧挨着理论课,经过半天甚至几天的时间间隔,学生已经对课程内容有所遗忘。另外,在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这些都导致了实验效率下降,最终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

另外,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者是课下学习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时候他们无法立刻求助于教师,有的学生通过咨询同学解决,有的通过下次上课的时候咨询教师解决。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同学无法解决,等待教师解决的时间过长,造成问题扎堆,影响了学生的课下学习,严重的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4 通过引入微信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微信的特点,作者将微信引入到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特点:

1)微信作为新兴事物,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在枯燥的课程学习中引入微信,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平台可以发送消息的特点,将课程的重要、重点内容碎片化,用通俗易懂的图文,编辑成消息,经常推送给学生。在学生的反馈中,普遍反映这种方式容易接受,成片累牍的枯燥的课程内容,被裁剪压缩成一篇篇有趣的小段图文,方便学生在空闲时间阅读,学生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时间来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另外,平台的发送消息功能,还可以推送一些实时消息,方便教师第一时间通知学生。

3)微信平台有非常好的消息管理功能。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发送消息。而且消息可以是文字、语言、图片等多种样式。教师实时收到消息,并且很快就可以回复消息,这样,学生的问题可以很快的解决,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在平台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这样对不同分组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5)微信平台有很好的统计功能。教师可以方便地使用该功能,对学生在平台的学习情况、发送消息情况、阅读文章情况进行统计和了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授课的计划和侧重点,这样就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同时,也方便教师第一时间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验,学生普遍支持在教学中引入微信的做法,并且在微信教学中积极互动和响应,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总结和展望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将微信引入教学环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也迎合了学生群体的需求。它便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也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引入微信和平台;二、微信消息的制作需要很强的编辑能力,内容要简短、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三、微信及其平台,目前功能还不完善,如果要实现更强大的功能,还有待二次开发和腾讯公司的升级;四、微信及其平台,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模式,还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5).

[2]朱婷婷,邵阳,赵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12).

[3]邓小霞.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教学园地,2014.

[4]刘红梅.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J].外国语文,2015(4).

教学辅助平台 篇5

1、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2、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

3、推动了学生的理性思考。

人文素质相对于科学文化素质而言,主要是指与道德修养、个性品格、理想追求、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为人处世的特质。不可否认,由于受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趋势凸显,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标准下降、学习目标迷失、理性思考能力缺失,一些学生还因承受经济、情感、就业等压力过大而存在厌学情绪、心灵脆弱和人格缺陷等现象。尽管各高校采取了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评价改进等一系列举措,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仍不容乐观。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等信息辅助平台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积极发挥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突破课程教学在形式、内容、时空等方面的限制,帮助大学生在各种思想观念和纷繁芜杂的信息冲击以及剧烈的文化激荡中,逐步形成深刻的洞察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行为取向,是新形势下推进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与意义

1、信息辅助平台为拓展课程教学渠道创造条件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教室、实验室、经费、师资等教育资源日趋紧张,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班级规模过大、教学形式单一等弊端难以在短期内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尤其是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抱负与人文素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当前手机和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校校园网建设成效显著,这使得借助现代化信息平台来开辟人文素质教学新渠道成为可能。通过构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等课程教学信息辅助平台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但能够解除课堂教学固有的思想顾虑和交流禁忌,突破等级观念,平等、自由、及时地阐述个人思想和发表个性化言论;而且能够实现情感交流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克服课堂内较难实现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多向的互动困难。

2、信息辅助平台使增强课程教学感染力成为可能

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等平台,容易实现通过生活贴近性、主旨多样性和话题可选性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话题的推动与引导,不断拓宽主题探讨的参与面,促进学生参与深度;通过群体性交流与思维激荡,凝练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和兴奋点;通过资源共享与互助性合作,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整合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信息辅助平台的构建,有利于突破载体的限制,丰富媒体形式,无限拓展信息量,促成交流形式多样化,一方面给了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内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充分培育和绽放,另一方面也给课程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教学素材,对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信息辅助平台为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奠定基础

人文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的能力,表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能够从容应对并趋利避害。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处于困惑、迷茫是一种常态,只是应对策略有差异,有的消极避让,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则逆流而上。在迷惘和徘徊的时刻,与良师益友倾诉衷肠、感受教益,是大学生普遍的愿望。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在最需要的时刻以最需要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成长。借助信息辅助平台,可以在网络联接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实现交流与沟通。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所感所思呈现在特定的对象面前,与大家分享交流,从而即时地获得内心的成长。同时,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也可以在信息辅助平台中得到进一步探讨。

二、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导向

1、实现有效沟通

现阶段,大学生迫切需要在嘈杂喧嚣中保持心灵宁静,避免浮躁、虚荣带来的不安和就业、学习、经济、情感等各方面压力所造成的恐慌与伤害。大学生需要一个能够寄存和释放心灵的港湾。在这里,大家彼此信任、关爱、积极、有为,大家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共同分享收获与成长的喜悦。这些虽然都是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受到授课形式、内容、风格以及学生参与程度的影响,一些问题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堂内说透、讲通,也就难以得到学生们的认同与吸收。通过开放的、多样的信息辅助平台,可以实现各抒己见和充分沟通,也可以避免在课堂上只有少数人参与的局面。利用手机短信、电子信箱平台给每一位大学生发送祝福问候和课程要求,为内向的、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心存顾虑的学生开辟私下交流的空间;通过电子论坛、博客平台就某些主题开展互动式交流与探讨可以将对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通过电子群聊激活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内在兴趣,活跃大学生的思维,启动群体智慧,可以实现群体超越与共同成长。总之,多样化信息辅助平台的构建,不但要着眼于能够实现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而且要达成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沟通。

2、促进角色互换

当人们懂得独立思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主导话语权的欲求。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的时期。一些大学生往往开始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价值观念来待人接物。他们对用自己获得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坚信不疑,并试图将其应用于其他人和其它事,由此往往导致对于别人的说教和诉求不再敏感与热衷,这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障碍。人类已经进入了多元开放、崇尚个性、追求公平公正的新纪元,教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学生灌输人生哲理显然已经成为过去,唯有做到设身处地、角色互换,正视学生的需求与追求,找到双方关切与利益的交点,才可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而信息辅助平台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角色互换方面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和条件。教师可以在不放弃原则立场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尊重别人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讲清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在认准对方需要的基础上,把话讲到对方的心坎上,从而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次、长期、深入的交流,充分认清别人的观点,体会别人的感受,从而不断调适和提高自己的认识与态度。

3、推动理性思考

当前,高等教育功能已由过去的“身份教育”变为“学历教育”,由精英教育、高端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同时也表现出了功利化、世俗化倾向。部分学生不是为了求知而求学,而是完全陷于实用功利的圈子中。如果大学生缺少理想与抱负,仅满足于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技能,大学充其量只是个“职业培训所”。利用信息辅助平台,可以拓宽思路、广开言路,有条件从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的功能着眼,围绕大学生的观念、态度、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生涯规划等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从而理清自己在大学的目标、任务、行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辅助平台及时互动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根据学生密切关注和迷惘困惑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展示、观点争鸣、理性思索、未来畅想等叙论结合、由近及远、逐步深入的展观,来激发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4、实施积极调控

要有效发挥信息辅助平台的作用,就必须对大学生参与信息辅助平台的互动实施积极有效地调控。首先,要明确要求。必须在建立完善信息辅助平台的基础上,对学生参与的形式、内容、时间、频率等有明确的要求。第二,要明确导向。要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信息辅助平台是课堂主渠道的延伸与补充,课堂主渠道是信息辅助平台的基础与保障。要积极倡导与人为善的观念和真诚、主动、守信、宽容、赞赏、尊重的网上交流氛围,避免自我中心、嫉妒、自卑等不良倾向。第三,要适时参与。要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箱等群发平台保持与每位学生的联系。要定期在电子论坛、博客中提供和更新课程素材,并对相关问题发表个人见解。要在电子群聊平台中活跃气氛。要把握舆论氛围的积极方向,注重对话题的筛选与引导。第四,要考核评价。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观点与想法,要对学生在信息辅助平台的参与情况作公开的点评和反馈,并反映到最后的课程成绩评定中。

三、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与功能

1、全面深入地了解与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内心需求

依据教育动力学的观点,教学必须有动力。一般而言,教学动力来自三个方面:国家意志、学校和教师意志、学生意志,即国家、学校和教师、学生个人为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而产生的学习需要和欲望。只有三种意志在方向上一致并且实现有效整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教学的实效性差,其根本就是忽略了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真实需要。信息辅助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困难和所面临困惑,有利于掌握大学生即时的思想动态和脉络,有利于把握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兴趣,有利于明晰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关注,有利于认清学生对事业成功的追求和人生幸福的向往。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需求,就可将其与国家、社会、学校的要求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从而不断满足和引领学生成长的欲望和需求。

2、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挑战,而新的价值体系又尚未建立。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大学生因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走出价值困惑和价值迷失的境地。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和提升人文素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辅助平台的开放性有利于解除“灌输式”、“压力式”、“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我的地盘我做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和意愿,让学生为兴趣而学,为需要而学,从而开启学习的内部推动机制。同时,由于信息辅助平台中参与的广泛性和全时性,学生在网上可以实现个别交流和多方互动,开展集思广益与深入探讨,形成思维多向碰撞、信息多方提供、审视多种视角的良好态势,许多问题在同学之间就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大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达成大学生健康价值观念与积极行为取向的和谐统一

当代社会需要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丰富、能言善辩的博学家、理论家,而是一个具备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国际眼光的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构建有效的教育体系,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由于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但是对人文知识的拥有并不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应用的能力和相应的人文素质。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很多只是在脑海中的简单罗列,而且鱼目混杂。有的只记住了结论,却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有的朝三暮四,随心所欲,在行动中不能以一贯之;有的虽然知道应该做什么,但实际中出于某种原因并不行动,表现为知行脱节、认识不稳定或者知行不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促进人文意识和人文知识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和螺旋上升的过程。首先是对知识的学习和记忆,然后要通过实际运用来进一步认识和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甄别和选择;然后再在实践应用中加以再认识和再思考,并进行再甄别和再选择,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达到人文意识、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的和谐统一。信息辅助平台不仅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舞台,而且在广泛深入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展示、应用和再思考、再认识、再甄别、再选择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的发展与趋势,理解社会的需求和要求,认清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摆正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从而不断消除成长中的困惑;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知行合一,实现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的变迁。

[参考文献]

[1]王丽敏.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和途径[OL].http://,2008.

[3]赵睿.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OL].http://sxjy.xxmu.edu.cn/xs/news_view.asp?newsid=242,2005.

教学辅助平台 篇6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 数据结构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7-02

前言:

2012年8月23日腾讯公司正式上线了微信公众平台,它是针对明星,媒体和企业的微信订阅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号和订阅号。用户和订阅号的所有人可以单独对话,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消息,可以在朋友圈和微博发表,也可以给朋友以邮件方式发送。微信公众平台对电脑浏览器也是支持的,可以进行相关操作,也可以对私人账号进行绑定并群发。通过该平台可以将图文,文字消息、语音和视频消息进行群发。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不需要下载就可以阅读学习资料和在微信中永久保存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数据结构教学。为了更好的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对数据结构教学的辅助作用,需要对其进行研究。

1.《数据结构》课程特点分析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学科体系中的四大支柱课程之一就是《数据结构》,该课程重要对各种离散结构在计算机上的存储,处理和常用算法进行分析。《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它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思想和风格,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主要目标,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偏重,《数据结构》课程的重点是理论,概念比较抽象,算法比较复杂和经典,描述语言先进,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难度非常大,公认的计算机课程难学科目之一就是《数据结构》。

2.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对数据结构学习时,认为课本内容理解不难,但是在做算法设计题时就无从下手,上机调试程序的困难也比较大,以下具体分析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数学知识比较欠缺。学好数据结构的前提是必要的数学知识,高效扩展之后地方院校学生差,数学基础也薄弱。学生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计算机和数学关系不大,因此重视程度不够,数据结构学习困难重重。

(2)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不透彻。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刚刚接触时,不能对语言本身进行透彻的理解,不能顺利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加上高级语言内容量多,大部分学生不能对其完全理解,难以建立成程序设计思想。数据结构中用得较多的是C语言中的指针部分。如果学生学习不透彻,数据结构的算法和上机调试会有很大的困难。

(3)教学和实践环节偏离。由于学校设备的原因,理论授课和实验环节不能将时间协调好,存在实验课提前和滞后的现象。理论授课和实验指导的教师不同,因此具体编程相关数据结构算法的实现会出现困难,不能有效消化和理解理论,对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利的,也不能将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4)缺乏数据结构本身对概念的理解。数据结构涉对大量概念,操作算法和模型都有涉及,具有理论性强和高度抽象的特点,学生的掌握比较困难。

3.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数据结构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分析研究和实践表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Wifi广泛铺设的基础上,移动网民逐渐增多。2014年1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8.38亿户,手机网民的规模是5亿,占总网民的80%。上网终端的第一大终端地位是手机,尤其在高校,学生最主要的移动终端就是手机。以下对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数据结构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大学生心理偏好微信软件。现在大学校园的主体是90后,90后的特点是干预将主流,权威和传统颠覆,对个性更加注重,能够最先享用和推广一切新技术和新思想。通过对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微信普及率非常高,绝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了微信软件的安装,并且将其作为主要交流工具。学生普遍愿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进行教学相关信息的推送,这说明学生对此教学方法能够积极响应和认可。

(2)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微信官网的构建可以根据提示直接进行注册,腾讯认证就可以使用。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的上手也比较快,没有专业技术较高的操作,因此辅助教学的展开也比较容易,对于学生的消息接收也比较容易,只要将自己的微信号登陆,对教师发布的公众号进行订阅,就可以阅读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3)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符号,图片和文字等信息的间接交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支持,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和通知都可以在此平台发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给教学留言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同时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微信对话的私密度高,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友谊。

4.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功能分析

首先是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指的是教师登陆后可以将用户的备注信息进行修改,可以修改为真实的学生姓名和学号。如果需要单独聊天辅导,可以单击学生用户名,对学生进行分组,定向信息的投放也比较方便。

其次是消息推送。教师可以给学生将最新更新和实效性强的消息给学生发送。发送对象可以是定向发送,也可以是所有用户。例如:教师可以以图文信息的形式将前期准备知识,实验内容、课程教学任务和实验室开放时间通过图文给各班发送。对于分组实验教学,可以按组将任务要求,任务参考资料和任务关键点进行分发。此外,发送作业也可以针对具体学生进行。

最后是自动回复。回复规则可以由教师用户自己设定,遇到问题时,可以发送关键词收到事先设定的自动回复的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自动回复的设置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的“高级功能”中选择“编辑模式”。

5.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数据结构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数据结构这门课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其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具体的教学策略可以建立相应的教学、学习模式,构建此模式对于发挥微信公众平台作用有推动作用。本模式主要包括常规课堂教学,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前期分析和反馈等部分。

(1)教师前期分析。前期分析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数据结构课堂教学的学习条件和学习主题进行确定。调查显示,学生最主要的移动终端就是手机,持有率占100%,智能手机持有率占91.4%,愿意用手机学习的学生占20%。

首先,确定数据结构的学习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数据结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接收数据结构学习资料是学生比较愿意的。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群发消息,内容的确定要根据数据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掌握数据结构知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再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将简单的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实例发送给学生,让学生练习。教师再详细解释学生预习的内容,对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课后巩固和提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述的内容,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知识得到拓展,使学生所学的数据结构知识能够巩固和提升。

(2)执行控制阶段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数据统计功能,可以根据“图文转化率”,对每天消息的阅读次数和人数进行了解,将学生对每条消息的熟悉程度大致掌握。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数据结构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每天群发一条关于学习内容的消息,除此之外,通过个人微信账号的绑定,教师可以和学生就相关知识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适当引导学习超前学生,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数据结构知识点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总结性评价反馈分析。检验数据结构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教学评价。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留言,反馈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教学评价监控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结果比较注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达到群体参与,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可以在公众平台上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展示,具有客观和透明的优势,能督促教师对学生观感的重视。具体来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教学效果可以充分了解,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另外,教师可以对课后提升阶段学生想接收的内容有所了解,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发展起来,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高校数据结构课程比较复杂,教学难度比较大。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的良好效果。文章主要从“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数据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可行性,微信公众平台对教学辅助功能和辅助教学策略” 等多方面对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数据结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数据结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朱婷婷,邵阳,赵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6:620-623.

[2]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01:97-104.

[3]卢胜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杨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基于云计算的辅助教学平台研究 篇7

云计算技术盛行的时代, 帮助人们逃脱纸笔书写和繁琐报表计算, 摆脱时空地域的限制, 只要有网络随时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快速高效完成各种任务。云计算技术不受制计算机其本身的硬件和软件瓶颈, 大部分的应用和服务都存放在服务器上, 人们只要通过因特网就能访问大量的资源。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优势, 创建良好的云计算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教学辅助功能, 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2 云计算概述

首先了解云, 云即一个服务器群, 这些服务器构成了计算、存储等大型的资源提供方, 这个群可以大也可以小, 像云一样没有边际, 因此被比喻成云。客户端设备, 例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与从云中获取和交互资源, 构成了云应用。在生活中, 云应用很多, 利用手机中定位APP服务, 用搜索引擎查询资料, 访问大型网站等都是在利用云应用, 而这些云应用也就是我们日常听说的云计算, 如图1所示。

2.1 云计算基本特征

基于网络。云计算通过网络进行群集, 并由网络进行服务, 没有网络将无法群集也无法提供服务。网络是基础。

支持异构, 包括异构的硬件软件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基础平台上构建云计算, 即可以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资源。

支持资源动态伸缩和流转。资源动态伸缩是指在添加、删除、修改云计算环境的任一资源节点, 不会中断云环境中的各类业务, 也不会发生用户数据丢失现象; 资源动态流转是指在云计算平台实现资源调度机制, 合理分配资源, 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绿色、低碳应用效果。

支持异构多业务体系。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类型的业务。

支持海量信息处理。支持底层不同类型的基础软硬件资源, 处理上层众多异构业务, 还面多大量的不同用户, 必须面对海量信息交互, 需要有高效、稳定的海量数据通信/存储系统作支撑。

按需分配, 按量计费。资源动态流转的外部表现, 根据实际需要分配资源, 按需分配后实现按量计费。

2.2 云计算意义

云计算将计算和数据存储交给了云一般的服务器群, 它降低了客户端的性能需求。作为一种新型资源组织和服务方式的云计算, 可以将零散资源进行灵活高效的连接、汇集、整合成规模化、专业化的资源海洋, 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资源共享的模式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形成一种绿色的工作和生活理念。

3 基于云计算的辅助教学平台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基于云计算的教学平台随需分配可以解决教育投资不均衡问题, 教育相对不发达地区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访问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学资源;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平台实现快捷访问解决教育系统信息孤岛问题; 利用云计算中的资源池解决教育资源重复性高、优质资源缺乏的问题; 云教育的可度量解决教育现状可视化问题, 解决教育领导者决策分析依据问题。

3.1 平台架构

教育云架构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教育云进行与教育相关的动作, 公共教育总云中包括基础设施层、应用开发层及服务共享层。

基础设施层为应用系统运行提供基础平台, 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硬件部分, 利用虚拟化技术对底层硬件设备进行管理; 应用开发层即教育资源的运行载体, 是教育云的核心, 教育信息化系统部署在该层, 为用户提供服务入口; 服务共享层, 部署各种可信息化的教育资源, 主要由数据库、中间件及一些应用软件组成, 包括认证、授权、数据管理等平台服务。因此, 搭建教育云基础平台, 开发满足教育云服务的应用系统, 将教育资源部署和充实到服务系统上, 便可成功构建教育云。

3.2 云教育运作模式

在云服务平台上, 聚集包括教学电子课件、课程教学录像、电子资源等各种海量的教育资源, 在最大范围内共享资源,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教育云允许教师随时上传资源, 随时下载资料。应用开发层开发搜索引擎, 还有助于资源的帅选, 选择有效的资源, 避免出现垃圾信息。

利用云平台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8中模式

(1) 电子作业电子作业系统包括作业布置、批改、 评价、成绩分析等各个环节, 对学生作业实施有效的协调和控制、电子作业包括: 发布昨天、学生作业、教师批改作业、作业 成绩分析。

(2) 网络备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 结合教育云信息优势, 利用平台网络资源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制作课件, 以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方式。

(3) 资源推送专业人员根据用户的身份角色 , 当前教学内容、学习阶段、操作习惯, 结合系统的数据分析结论, 为各类用户组织和推荐最需贴切当前需求的资源和应用。

(4) 在线答疑在线答疑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远程教学模块 , 支持学生在线提交疑难问题, 同事可以分发参考文件给在线学生, 平台实现教师对学生的答疑。

(5) 同步课堂借助远程视频技术实现校内同步课堂 , 实现多教师同步直播授课。同事也可以实现校校间同步课堂, 在不同学校同事开展课堂直播。

(6) 在线课堂可以随时随地上课 , 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分处不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远程课堂实现实时授课交流。

(7) 名师导学学生可以通过空间中的名师导学 , 进行学习测试, 由名师对测试进行评定, 并根据测试结束进行指导。

(8) 名师课堂学生可以在空间查看教师上传的名师课堂服务, 视频观看课程, 实现自主学习。

3.3 云教育的意义

“云教育”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可以减少原本需要耗费精 力去协调各种软件、硬件的建设评估验收; 减少教师抱怨的IT设备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 实现跨校区的资产申请和使用管理、应用系统的部署、同步、 资源共享。对学科教师和学校行政来说, 资源共建共享, 下载资源速度快, 全网共享课件变得轻松, 有利于教育资源分享, 轻松备课和学习交流; 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数据在云端, 不怕丢失, 不必备份, 可以任意点恢复, 软件在云端不必下载自动升级。对于学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可以进行统一的安全策略, 软硬件基本配置统一; 集中高效推送反病毒、防火墙、补丁等各类符合策略的应用软件; 完善的预防工具, 集成安全监控工具。

在“云教育”平台, 老师可以检索教学视频、文档等资料, 浏览、下载作为备课的素材, 并用于在课堂上做展示使用; 老师、学生、家长可以收录课堂的教学过程, 并本地化存储, 便于回看复习之前的教学或学习内容; 上课时, 通过互动教学工具, 以及丰富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 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 课后, 师生还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反馈与交流, 丰富课余生活。“云教育”平台将形成“人人学、 人人教”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教学辅助平台 篇8

21世纪以来,以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方式。随着信息化的完善及普及,现代科技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成为现代教学关注的焦点。Moodle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之一,它既是开源软件又具有简单易学的操作界面和网络环境,受到广大教师的钟爱,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学校。Moodle是一个学习管理系统,或叫虚拟学习环境。Moodle平台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现将传统教学方式与moodle平台结合于教学过程中,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巨大作用。

二、Moodle平台对传统教学的辅助功用

本文以moodle平台的应用为切入点,旨在研究moodle平台对传统教学的辅助功用。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巧妙使用moodle平台中的各种活动模块,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扰,构建一个互动高效的教学课堂,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一)改变教学目标单一性,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知识目标的完成,而较忽略方法、过程、情感目标的完成。另外,一节课设计的目标较单一,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不同的目标,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方向学生的进步需求,从而制约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而moodle平台构建了一个教学资源库,这里包括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的素材资源,教师制作的教学资源一般以PPT课件、Flash动画或者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发展、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个体发展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Moodle平台教学中,设计了个别授导环节,当学生在平台做完相关习题后,老师的操作台会反映出每个人答题的情况以及班级总体的情况,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具体哪个题做对了,哪个题做错了,班级内哪个题出错率最高等等,根据答题情况老师再具体讲解。

(二)改变教学活动单一性,加强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形形色色的现实生活的,是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新事物认识是通过老师的抽象讲述来完成的,难免产生对其生命价值的认可或缺失,以及对知识现实意义的质疑,从而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怠慢的心理。而在moodle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给出学习资料范围中查找信息,并快速获取需要的资料,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辩论网络图书和纸质图书利与弊时,以往教学老师会让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课上回答,但是有些学生由于认识的偏差或者懒惰,无法完成老师的任务,导致不能参与整个过程。而利用Moodle平台教学,老师会在Moodle平台展示大量的资料、新闻、信息供学生参考,学生先浏览,将重点部分做标记或者做笔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梳理结论表达意见。因为平台给了学生许多可以参考借鉴的信息,所以学生更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三)改变学习方式单一性,拓展思维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既定的,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动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依赖性,课堂的交往具有单一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难以实施体验性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利用Moodle平台的资源模块可以很方便地将教学内容以及素材添加到系统中,这些资源可以是电子文档、课件、FLASH动画、图片、音视频、网站链接等等,并生成图文并茂的网页资源。另外,moodle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可以通过讨论区、wiki、投票和聊天室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表达出他的理解和思考。例如: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我们会设计整理高尔基的生平、经历、书籍等等,学生可以在资料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掌握不好的信息来进行记忆。而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他们可以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世界,这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建立以及对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改变考试形式单一性,丰富评价手段

传统的教育中,评价包括了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教学评价以老师提问、课堂小测、考试为主要方式,但对每一个环节的检测往往流失,造成教学偏差。而moodle平台就这一问题提供了网上考试和电脑自动评分模块,检测模块设计的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论述等十种。有了这个测试功能,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随时组织在线考试或者练习,学生做完练习后,点提交按钮,系统马上向学生返回测试成绩、出错原因及相关知识点。系统根据教师提前设定的标准答案自动评分,系统还自动统计所有学生的得分情况,精确到每一道题目的得分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反馈,精确地评价本次练习的综合成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Moodle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就要充分利用Moodle平台丰富灵活的学习方式、完善智能的评价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多维学习资源,拓展课堂环境,丰富学习方式,创建协作教学的互助平台,打造宽松、愉悦、民主、和谐及高评价、高激励的大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董芳.基于翻转课堂的MOODLE学习平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篇9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多种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信息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开展网上教学,注重学生对教学资源的真实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信息的集合,是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的体现。为落实文件精神,随着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不断增加,结合学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实际情况,各高校正积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加快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互联网,教学活动逐步向课堂外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师生间课堂外交流等,都使得全面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和网络课程建设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1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内容建设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以网络课程建设为基础,支持特色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并逐步带动全校课程实现网络辅助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建设网络课程,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和教学互动网络化;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化精品课程等优质课程建设;将院系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果展示结合起来,全面动态地反映我校教学成果,扩大影响力同时还要开展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等。

2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环境建设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环境建设既要考虑选择一个易于使用、稳定性好,目前已有大量学校使用且有良好口碑的教学平台产品;也要考虑平台大规模使用后期的维护,如数据维护、服务器更换、存储设备扩容等;同时还要考虑学校有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推广,鼓励教师使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实施教学。作为后建平台的学校,可以参考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环境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环境两部分:

(1)软件环境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软件环境主要是平台软件的选择,选择成熟度高、使用容易、稳定性较好的软件作为学校教学资源平台软件,在软件的选择方式上建议采用“比选”,即邀请各软件供应商讲解或展示其产品特点,由专家打分并结合我校实际选择平台软件,这也是国内高校选择平台软件常用的一种方式。

(2)硬件环境建设。(1)服务器硬件配置: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初期建议采用一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存储服务器(初期存储空间可以为1~2T),以后根据平台使用推广情况适当增加相关服务器,如Web服务器(做负载均衡)和存储空间等。服务器的具体配置建议由平台软件提供商根据我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软件的具体情况(如用户数等)推荐选择。(2)为保证服务器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器软件应采购正版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3)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管理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对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因此,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应考虑服务器安放地点,一般而言,服务器可以安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或寄放在信息管理中心。为方便管理与维护,建议将服务器安放在学校网络基础环境较好的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3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运行机构设置

(1)建议成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凡是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推广使用较好的学校,其主管校领导及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领导都相当重视,有些领导还亲自参与该项工作。因此,成立以主管校领导或教务处领导为组长、各学院教学院长为成员的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是非常必要的,办公室可以考虑设在教务处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各学院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学院系统管理人员),作为本学院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管理人员,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本院教师的联系,并负责管理本学院教学资源平台课程建设的审批以及教师使用平台的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

(3)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教学资源平台工作小组,人员至少应包括系统管理员、培训人员以及电话技术支持人员,建议由3~5人组成。其主要负责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持、推广使用的培训及服务器系统管理工作。

(4)各个机构分工合作: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及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使用推广及考核等政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培训及服务器管理等技术支持和政策实施;学院系统管理人员负责本院教学资源平台课程建设审批以及教师使用的技术指导培训等。网络课程建设原则上由教师自己负责。

4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培训、推广应用

(1)制订教师开展信息化应用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促使平台全面应用。(2)确定学校和各学院信息化教学及网络课程建设目标,并确定一套适宜学校实际情况的网络课程建设和验收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或学年依照评价体系评选考核课程建设情况。强化网络课程建设的考核、评定机制。(3)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推动平台应用的动员大会,增强认识,提高积极性。(4)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建设、教学互动应用、其他专题培训以及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等。

整体上我校教学资源平台课程建设与使用可以分段实施:将已经建设好的一些课程资源先行迁移到教学资源平台上,如各级精品课程(近200门)或其他教师已建设的网络课程等,这部分课程可以由教师自己负责迁移,也可以由平台软件供应商负责迁移;再以学校立项的形式资助一批(50~100门)课程建设。在有一定数量的课程后,开展1~2次课程建设评比,对优秀课程进行奖励,并就此事在全校大力宣传报道,扩大影响。组织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使用经验交流会,请教师现身说法,起到示范效果。学校出台政策将课程建设和使用情况作为教学任务的考核指标,课程建设要有师生互动,如作业提交、问答甚至考试等。

在培训和推广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全校教师的培训指导任务。教学资源平台安装调试好后,随即展开培训,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等多种方式。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编印针对性的培训教材,先集中培训各院系的系统管理人员,这样各学院系统管理人员就可以一边参加培训,一边指导本学院教师课程建设及使用。按学院安排培训,每学院1期,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每学期末再培训2~3期,以帮助教师在假期进行课程建设。同时,开设专门电话,设专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解决教师课程建设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持。并将培训课程录制成流媒体放在平台页面,便于教师随时上网学习。定期(每月或学期)出简报,通报各学院教学资源建设使用情况,以起到提示和促进作用。

5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保障措施

(1)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使网络辅助教学全面实施,学校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把网络辅助教学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申报、评奖等的基本要求和条件。(2)经费保障。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网络辅助教学专项经费,用于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软硬件维护、立项、人员培训、经验交流以及评比奖励等。(3)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体验中心。在教师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公共教学、实验单位及各学院机房,全部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在网上学习。建议按校区分别建设教学资源平台体验中心,一方面,教师可以前来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建设课程甚至以此实现师生互动,另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互动,学生需要必要的上网条件,这也是为那些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提供师生互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展望[J].上海信息化,2006,5:11-14.

[2]伍顺比.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探索,2011,6:135-137.

[3]徐立辉.基于B/S结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建设教育,2007,12(12):16-19.

[4]李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19-22.

教学辅助平台 篇10

基于网络的交互式教学辅助平台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使用。例如,在美国的波士顿大学,教师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身份I D号、姓名、口令登录系统。学生可以阅读老师在网上发布的课件,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题,也可通过E-mai l与老师和其他选修相同课程的同学进行联系,交流学习体会,向老师提问。学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提交作业和考试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老师对作业(试卷)的评分和评语。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发布相关的课件、批改作业、评分写评语,也可以查阅所有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成绩。

网络辅助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交互性等优势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教师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实现了教学资源最大范围的整合与共享,填补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空白,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学辅助平台已经成为大学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教学辅助平台的技术架构

教学辅助平台的技术架构如图一所示。客户通过网络浏览器访问webf or m,每个webf or m由asp.net页面和c#后台代码构成。一般将业务逻辑部分写入c#中,而系统的表示层也就是界面部分通过asp.net page来实现,使得界面和业务逻辑部分得到分离,优化了软件的结构。webf or m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层,也可以通过调用web服务间接访问数据层,通过数据层可以实现对数据库、of f i ce文档和xml文档三种数据载体的访问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转换。

2 教学辅助平台的业务架构

教学辅助平台不是一套软件,而是由一系列与教学相关的软件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平台,这个平台的顶层架构如图二所示。

教学辅助平台构建于操作系统、数据库和软件开发平台之上,由基本资源库、系统支撑平台实现底层基本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组应用子系统。整个平台采用单点登录与身份认证,各个应用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非常好的解决了以前多个系统之间重复身份验证和数据重复录入的问题。

2.1 基本资源库

基本资源库中储存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是上层应用子系统的数据提供者,其中主要储存了以下一些种类的数据资源:

(1)教师

储存了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与教学活动有关联的一些扩展信息,既包括了专职教师,也包括了兼职教师的相关资料,这些信息将提供给教师资源库管理系统以及课程管理系统。

(2)课程

作为教学资源的核心载体,它不仅储存了课程的基本信息,同时也和相应的课件、试题、素材、案例和文献等等资源建立关联。

(3)试题

既包含各类客观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主观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常见题型,也包括操作题、绘图题、视听题等复杂题型,它是测试中使用的问题、选项、正确答案、得分点和输出结果等的集合。

(4)试卷

试卷是一组课程相关试题的集合,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了试题的编号、分值等其他相关信息。

(5)课件

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它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储存各种格式的课件(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等),同时对不同的版本进行管理。

(6)素材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7)案例

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8)文献

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2.2 系统支撑平台

系统支撑平台为上层的应用层提供了一系列通用的功能模块,例如:用户管理、菜单管理、权限管理、统计分析、报表打印以及系统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必备的组成要素。该平台的主要用户为软件开发人员、平台维护人员以及系统管理人员。

2.3 应用子系统

应用系统层位于该平台的最上层,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

(1)教师资源库管理系统

对资源库中的教师资源进行管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教师的资料并对教师群体进行面向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同时还可以提供与人事系统、科研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相关联的数据接口。

(2)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对试卷、试题、素材、案例、文献、课件等教学基础资源进行专业化管理,作为教学单位的核心资产。

(3)课程管理系统

将课程资源库中的相关信息通过web站点的形式进行发布,形成一个以专业进行分类的课程网站集群,这些网站作为平台开发给广大师生的门户,同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与评比的基础。

(4)在线考试系统/问卷调查系统

在线考试系统是学校实施的对学生测验系统,实现了考试的无纸化操作,保证题库的最新,更新题库便捷,考试结果的快速、形象化,保证考试中、考试后成绩的公平。问卷调查系统是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可以迅速了解高校不同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况,客观地收集需求信息,调整修正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师生的需求,提高日常教学的效果。

(5)专业论坛/教师博客

建立以专业为大类、课程为小类的论坛。学生可以提出该类别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老师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回复,提问者可以给予一定的积分。每个版面的版主由积分最高的用户担任。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某一学科方面的最新进展、学习心得、专题详解等等,不必拘泥于教材,也不必限定于自己本学期所教授的课程。对于在专业论坛中积分比较高的学生也可以有权限建立自己的博客。

参考文献

[1]钱赛微.基于.NET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

[2]易雪梅.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吴绍靖.基于WEB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Microsoft Corp.MSDN2005.Net[CP/DK].Microso-ft Corp.,2005.

教学辅助平台 篇11

摘要: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在当今社会的多个方面普遍应用。本文就高校师生互联网平台使用可行性进行比较和探讨,并浅析了互联网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作用、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高校教学;辅助应用

G434

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媒体都是在教师口头语言陈述知识的基础上,用来丰富信息,加强理解所学知识的一些可见的、较简单的材料。而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实现师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这正是传统教学媒体所缺乏的。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E-mail、微博、BBS、QQ、微信等各种平台都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已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当前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搜集教学资源、分享教学资源、在线辅导、在线学习和在线交流等,但目前也大多局限在远程教育上,而高校普遍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仅在占比例极小的精品课程上共享了课程资源,但大多仅限于网络平台中多媒体课件或固定式教学材料等的链接,而互联网平台在辅助教学中的最大优势——实现交互式教学则少有研究。

一、高校师生可用互联网平台对比分析

本研究先通过查找资料和调查,对高校师生经常使用的互联网工具进行对比[1],对比结果见表1。

由上表数据对比看出,QQ和微信两个平台更适宜于高校辅助教学。另据腾讯发布的2016年最新《微信影响力报告》,截止2015年9月,全国月用户达6.5亿,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55%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61.4%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2],由此又可看出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正为公众普遍使用。

二、微信使用可行性探讨

新一代的大学生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产生了新的需求,互联网平台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如何更好地利用和运用互联网及现代化通讯手段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播知识和精神是我们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对全国28省个(区、市)的208所高校2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84.7%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3],另一份调查显示59%的学生表示,微信平台相比其他社交平台,交流更为便捷,及时性、互动性更强,音视频传输的兼容性更优[4]。

微信功能多样,操作简单,发送和接收速度快;它便于发布通知、分享学习资源;它可以在后台为用户移动分组或创建、修改分组,还可设置自动回复功能。个人也可以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5]。

高校师生接受新生事物较好,且能很好掌握这些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他们使用这一平台发送图片、视频、文字,传送文件,在线语音或视频交流,建群交流互动等。

三、应用模式及作用

1.延伸?——课堂教学拓展和延伸

课堂上因时间或进度所限而粗略讲授或涉及的一些专业知识或视频,可以通过微信发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查看,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了面面俱到,保证了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教师可任意确定发送内容,如链接、声音、图像或文档等。此外,教师可布置作业,并设定截止期限,学生可自行下载,完成作业后上传,逾期视作未完成,教师可在线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将批改后的作业及时发送给学生。

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当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时无法回想起老师讲解过程,又不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将对后续内容学习造成阻碍,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录取一段操作或讲解视频,发送至群组中。

微信具有群聊功能,每门功课每个群组里的成员,可以随时在群组里提问、发表意见和见解,和同学们、老师交流讨论。老师可与学生集体讨论,也可单独交流,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使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局限,使教学拓展到课外。

2.交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丰富多彩的语音、视频、图文等教学材料以及师生及时的交流环节更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材料的印象,学生对于生动的教学资源也更加具有兴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6]。

借助这个微信平台,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主观能动者[7]。学生可以借助微信,进行专业知识提问,即可群聊,又可单独@老师。

3.探索——与教育理念融合探索

通过微信平台,克服传统教学中因地点、时间等因素带来的不便,遵从“以学生为本”、“主体性理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为主动参与,使教育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通过微信平台,针对学生不同层次需求、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可以开展“分层教学”和PBL教学(“问题式教学”)探索。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育既要传递知识,又要育人,微信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教师多角度地了解学生,使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可以关注学生的心理方面。

四、机遇和挑战

微信平台为高校教学提供了课堂之外的交流平台,也增加了消息传递新途径,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互赢的,如何全方位地利用和合理建构微信平台,架設师生课上和课下的沟通桥梁,使传统教学和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是需要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对教师网络技术和网络语言的培训,以及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帮助学生摆脱对网瘾的严重依赖等。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论坛发展史_BBS发展史.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S8XLYttEJKdb-fRh9OSRA-R01yg2niMLGEi8rDFEimCvkz4qQgtDZQ_izzGdxGyCVJVuwASq5fahffBnC7SFeHn36mpSDvtV9_yKUuNhhy.2015年1月29日

[2]腾讯科技.企鹅智酷|微信报告:47页PPT看懂微信五大业务 http://tech.qq.com/a/20160321/007049.htm#p=1.2016年03月21日06:53

[5]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0):19-25.

[3]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83-84.

[4]丁卓菁,朱菲菲,孙佳伟.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效果分析[J].青年记者,2014(18):96-97.

[6]陈娇.“指尖上的对话:——微信软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200-201.

[7]李争婕,陈方.浅谈WAP移动教学网站设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86.

作者简介:

教学辅助平台 篇12

一、当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技能,能够一定程度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但是,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缺乏适用性和交互性,较多地从教师讲解灌输的角度出发,较少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考虑。他们也仅仅要求学生浏览与教学相关的网页,收集资料与查阅文章,忽略了引导和培养学生批判、处理与应用网络信息的综合能力。由于高校教师缺乏扎实的现代教学技能,也大大制约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反馈意识和协作精神。他们不注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不能准确地掌握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和内容的真实需要。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未能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学过程,也忽略了与同事或其他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环节的讨论与合作。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网络道德观念与信息安全意识,忽略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二、我国高校教师需要强化的信息素养与技能

网络信息技术使高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过程发生了深刻变革,我国高校教师应培养和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教育教学系统的改革与发展。

(一)增强网络信息意识。

高校教师应关注网络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并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和获取教学资源,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

(二)增强现代教育技能。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对教师进行有组织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获取、筛选和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研制相应的教学课件和知识素材。高校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高。

(三)增强反馈与指导意识。

高校教师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主动与学生沟通,直接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可通过博客、BBS、电子邮件等及时提供针对性的解答,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可直接用于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环节。高校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对话和讨论,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思路及观点进而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高校教师应以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高校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制作交互性的教学课件,开展班级座谈或专题讨论,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五)增强协作精神。

高校教师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同事或其他高校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师资团队合作。同时,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研和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师生教学互动。

(六)增强网络道德观念与信息安全意识。

高校教师应十分重视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和消极影响,积极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习信息安全基础知识,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进而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维护网络正常秩序,帮助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观察力与鉴别力。

三、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辅助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完善实施网络信息平台的教育教学物质条件。

高校可根据自身的课程与资金情况,适当增建多媒体教室、语音听力室、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等设施。在教学与放假期间灵活调整各设施对教师和学生的开放时间,以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二)加强师资培训,发挥示范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可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帮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案例素材;也可针对不同专业的重点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进行具体培训,深入研讨涉及的所有教学细节。建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创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开放互动式实时信息平台,树立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示范,供各高校学习与借鉴;在高校校园网推出具有创新力的试验校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

(三)创建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

高校教师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也可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综合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搜索、筛选、分析与利用,进而强化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2]。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以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的教学纲领为指导,又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交互、学生交互的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基于高校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全体师生都应积极参与开发和研制,使其充分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提供音乐、图片、动画和影像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作为教材中各章节的辅助材料。同时,也需要提供不同层次与难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练习需要进行选择。

(五)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信息技能校园活动。

在校园网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档案和监督机制,主动对学生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同时,也应积极协助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进而扭转学生的不良网络心理和行为。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BBS论坛,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意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咨询。高校也应周期性开展班、系、院、校等级别的网络信息技能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精心组织演示与评价,使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和评价。

四、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辅助教学的绩效评价

网络信息平台辅助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系统。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广泛收集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成功案例,依照学科分类,针对案例中的方法与策略,组织教师展开不同层次的深入讨论和分析,扩展教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汲取宝贵教学经验,积极应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提出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3]:(1)教学准备的评价,涉及教育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培养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课堂交互的设计等。(2)教学环境的评价,涉及教学课件的开发、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氛围的营造等。(3)教学实施的评价,涉及教学目标的体现、师生角色的定位、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的把握、师生的课堂交互、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等。(4)教学反馈的评价,涉及师生的直接沟通、师生的间接沟通、论坛的实际运作等。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建立详细的评估表,并遵循科学的评价原则:(1)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描述性的语言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数量与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总结性和规律性的评价。(2)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内容、目标、重点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学生思考、讨论与尝试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此过程中展现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3)坚持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4)坚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评、互评活动,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与环节,通过绩效评价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艳,丁明明.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

[2]胡亚梅.建设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库[J].江苏高教,2004,(4).

上一篇: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下一篇: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