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助工具论文

2024-10-08

教学辅助工具论文(精选12篇)

教学辅助工具论文 篇1

1. 前言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一是因为中国竞技乒乓球队一直有着雄厚的实力水平,屡屡在世界大赛中披金夺冠,二是源于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呈现出全民参与的盛况。与竞技体育仍然一枝独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乒乓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则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出现转移,乒乓球教学面临新的挑战。

乒乓球作为小球项目,对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很高,从握拍、准备姿势、击球时间、击球拍面、挥拍轨迹、还原动作等方面,均需练习者反复练习以达到动作的规范和稳定,而动作的规范和稳定是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和前提,因而乒乓球体育教学需将此作为教学重点。

体育教学中的新动作学练程序,大多先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然后学生据此反复练习。而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如果技术动作概念模糊不清甚至出现偏差,就会造成错误动作的不断重复,导致击球失误增多,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也自然下降。更令教师头疼的是,学生往往对本体动作缺乏一定的认知与评价,即使击球出现失误,也觉察不出错误根源之所在。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几种教学辅助工具的妙用,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及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2. 乒乓球教学辅助工具妙用

2.1 镜子或玻璃

乒乓球教学中的徒手挥拍练习非常重要,它能很好地帮助练习者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通过徒手挥拍练习,可以体会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姿态及协调配合,结合步法进行徒手练习,可以锻炼挥拍时身体的协调性,使无球状态下的身体动作变得更加自然、轻松,这对有球的训练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以学期为单元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囿于课时有限,乒乓球学练大多缺乏系统性,教师往往更看重台上的有球练习,对徒手挥拍练习重视不够。对此,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做一些对镜的徒手挥拍练习,透过镜子,学生对自己所做的技术动作才有更直观的认知与评价,比如拍面的掌控程度如何、挥拍的轨迹与幅度是否正确、还原动作是否及时到位,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镜子让练习者一目了然。同时,教师可在旁边就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进行实时指导,帮助其纠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技术,反复练习,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除镜子外,能反光的玻璃墙面同样能起到此类学练效果。

2.2 手机

多数学校在教学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手机,体育课亦不例外。可我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针对技术动作有缺陷偏差而不自知的学生,破例允许其借助手机,利用视频拍摄功能,对其技术动作进行视频录制,然后通过回放功能对其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技术动作的不足之处。学生对此感觉很新鲜,并乐于接受,在回看自己的动作视频过程中,结合教师的动作分析,往往更能了解自身的技术缺陷所在,在接下来的学练过程中,将有意识地对错误动作加以改善,这同样有利于正确技术动作的定型,增强动作的稳定性,激发学练兴趣。

2.3 多媒体课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普及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与动画形式于一体,而体育教学则是以感知觉系统为主,注重形体动作,二者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体育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一般是, 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视频资料, 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 帮助学生学习技术动作, 再安排学生上台练习。我们尝试的改革是将多媒体课件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课前精心准备视频资料, 既有正确的技术动作示范, 又有易犯错误的提示与纠正方法, 在课堂学练过程中进行反复播放。学生进行有球练习时, 一旦发现问题, 即可随时点击多媒体课件, 有针对性地对照多媒体课件进行徒手挥拍练习。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慢动作视频, 能更清晰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并自觉运用到随后的有球练习中。此外, 我们也可将这些多媒体课件上传至校园网络, 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 丰富学生的课后学练手段, 取得更好的学练效果。

3.结语

在学校体育乒乓球教学中, 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与热情源于对乒乓球项目的兴趣与爱好, 而通过以上几种辅助工具形成的技术动作稳定性与规范性能保证学练过程中良好的回球质量与成功率, 学生据此在学练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和愉悦感, 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久而久之, 乒乓球运动的一技之长能够自然形成, 终身体育思想也因此而有了依托, 这才是学校乒乓球教学之着力点所在。

摘要:乒乓球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乒乓球学练仍缺乏系统性, 导致学生技术动作不够规范。本文着力介绍几种教学辅助工具在乒乓球教学中的使用, 力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 提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与规范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辅助工具,乒乓球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烽.乒乓球课持拍徒手练习教法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 .

[2]肖伟.关于开发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的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

[3]周星宇等.多媒体CAI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2) .

教学辅助工具论文 篇2

本节课节选自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是上节课所讲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同时又为后面所讲的高级技能的学习进行一个铺垫,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本章的第一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②掌握裁切工具的使用方法。③掌握改变画布大小的方法。④掌握选区的编辑方法。⑤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⑥掌握新建文件的设置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形式完成本课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证件照”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劳动也能给自己节省时间和金钱,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处理的能力,并且养成主动观察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年龄在13-14岁,对计算机兴趣浓厚,但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正处于一个身体、心理发展的加速期,而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他们正处于一个形式运算的阶段。

通过本章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Photoshop cs的编辑环境,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上手,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准备学生自己的生活照片,教师准备本班学生团体合影并将合影ps到其他风景图片上;

2.导课: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明星和学生本人的证件照谈起,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本节课利用photoshop制作证件照,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劳动也能给自己节省时间和金钱

3.课中进行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认知的多样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在班里巡视,在给学生辅导的同时,记下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在交流分享活动中,教师进行演示。

4.课后延伸活动——布置作业,拓展认识。

作业:让自己的照片傲游整个世界。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上网查找资料,制作相关课件,运用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学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心理,展示一些与荧屏上差距较大的明星证件照,并且展示我利用今天将要学习的photoshop知识所做的本班学生集体照在月球和沙漠的合成照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提出根据今天课堂情况及学生学习状况设定:最佳团队协作奖,制作最迅速奖,最佳效果奖,最具创意等奖项,来激发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1)提出问题:一寸、两寸和五寸照片的尺寸参数。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证件照的尺寸参数,增强学生对证件照尺寸概念的理解。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参照本教材任务一的操作协同制作自己的一寸“正面免冠(红背景)” 照片。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浏览学生完成的情况,发现问题个别指导,并找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当有学生完成“活动一”时,举手示意,教师检查后,记下完成的最快或最好的小组和个人,然后让完成“活动一”并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去帮助那些没有完成活动一的学生,以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从而避免了两极分化。

其中,这个部分因为是整个课程的重难点

3.汇报交流 解决问题

(1)让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观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讲授和演示的方法进行重点和难点的讲解。

4.提出问题 引出任务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照相馆中取得的每份证件照和刚刚完成的一寸免冠(红背景)照片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活动二”,制作一张相纸上有多张照片的“证件照”。

5.学生演示 自主探究

1.让在“活动一”表现出色的一名学生上台讲解并演示他制作“活动二”的过程。教师则在一旁补充这名学生在讲解和演示过程中忽略或者错误的操作方法。来达到师生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团结协作,增近师生关系的效果。

2.让台下学生根据刚才的讲授和演示来完成“活动二”。

3、利用分层法,给已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生将自己的数码生活照的背景更换成其他风景或建筑。例如金字塔,天安门,白宫等。

6.交流评价 归纳总结

在交流评价这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和总结的学习方法。

7.展示作品 拓展主题

1、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团队协作等奖项。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做的证件照还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更换背景后人物脸色变黑,裁切下来的人物边缘不整齐等等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学习phostshop cs的其他工具才能将自己的照片打造的完美无暇!以达到增强学生继续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间相互评价,探讨学习方法

3.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4.对于学生的其他特殊表现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转变给予相应的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以讲授、演示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并且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比如:有些学生做的非常快,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已经将整个教材内容都做完了,那这些做的快的学生,脚要给他们布置更难一点的任务(人像和背景颜色相近的,给照片背景换成风景图片等),让他们自主探究,获得一定的拓展提升。而有些学生做的很慢,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需要教师,非常耐心的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并且教师教一遍,让做的好的学生再教一遍,这样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固。

教学辅助工具论文 篇3

听、说、读、写、译,水平的高低可以衡量外语学习者对一门语言掌握的程度。近几年,广大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也越来越重视。但从各高校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听力和口语课基本贯穿一到三年级。而写作课大都是从大一下学期,或大二才开始授课,一周只有两个课时,一般开设两个学期。学生除了写作课外,基本没有任何用英语动笔写作的动机。而对于教授写作课的教师而言,批改学生作文则是一件繁重的脑力劳动。一篇两百字左右的作文,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细致的修改。如果需要批改几十份甚至上百份,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一般来说,写作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是最重要,也最难培养的能力之一。如今写作机会少,教师指导、纠正少这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绊脚石。怎样提高写作指导教师的工作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给学生更多的指导与建议?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这成为很多高校写作课程面临的主要难题。 2.自动评价系统与句酷批改网

写作自动评价系统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系统有Project Essay Grade。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很多系统公司都开发了相似的产品,如:Criterion、My Access以及Writing Roadmap。最初这种自动评价系统主要用于大规模水平考试的作文评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它应用到外语写作课堂中。句酷批改网是近几年我国师生使用频率最多的写作自动评价系统,目前已有一千多所学校使用。该网络平台近年来承办了多次“百万同题作文写作竞赛”。由于句酷批改网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评价平台,业界口碑良好,故此次研究使用其作为写作课程的辅助工具。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本研究具体考察一下重点问题:①如何把“批改网”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以到传统的以教师评阅为基础的应用写作课程当中?②“批改网”的应用是如何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的?③“批改网”的应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没有显著影响?④批改网对教师工作效率有何影响? 3.2受试对象

研究拟以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英语系一年级的两个班平行班为实验对象,随机指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25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25人)。两个班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授课内容、学时均相同,研究时间为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写作任务(包括写作内容、字数要求、文体)也相同。设定两个班每周完成一篇英语作文写作任务。 3.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用于学生写作能力测试的摸底试卷一份,以及在学期末用于研究后,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试卷一份。两套试卷难易程度相当。通过两套试卷的测试来了解研究前后学生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另外包括访谈稿件和调查问卷各一份。访谈稿件内容包括此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以及一些相关话题。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对传统写作教学和利用句酷批改网进行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看法。其中,调查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47份。 3.4研究程序及数据分析

在教学实验初期,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测试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一篇150-200字的命题作文,题材不限。在论文评分时,教师从作文的结构、内容、语法和语言的得体性等角度,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分,并在以上四个方面分别给出小分。

此后,正式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教学基本一致,授课模式采用比较传统的:通过对大量范文进行讲解;教授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给出作文题目;学生构思作文,列出提纲。课下进行作文写作。两个班的不同之处在于,实验班的学生课下要通过批改网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写出二稿,再进行教师评阅,最后定稿。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由于对照班没有使用批改网,大多数学生在写完初稿后,便交由教师评阅。个别学生会对初稿进行自我评阅,极少数学生会进行同伴互评。但自评和同伴互评时学生大都只对作文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比较关注,而忽略了文章结构、逻辑顺序、内容以及语言得体性几个方面。加之,学生写作水平有限,作文修改结果差强人意。如此一来,仅语法错误一项教师对对照班作文的评阅便要花费大量时间。

实验班的学生在进行初稿写作后,首先通过句酷批改网进行网络评阅。批改网根据自身语料库,指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错误大都是语法错误,如:冠词错误、词性误用、介词错误、名词错误、动词错误、搭配错误、拼写错误、主谓一致、时态错误等。同时根据学生使用的词汇添加了词语拓展辨析,对一些易混淆用法的词语进行了学习提示。并对作文中的“闪光短语、句子”进行加分表扬。最后,从词汇、句子、篇章结构、内容相关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并附有简短的评语。学生可以通过批改网的提示,对作文初稿进行修改,修改过程中,即改正了语法错误,又通过对错误的反复研究、查证,对错误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通过查看词语拓展辨析,更加夯实了语法基础。据了解,很多学生使用批改网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所以,实验班上交给教师的作文水平通常要高于对照班。教师在批阅时发现,实验班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明显少于对照班。由此一来,教师便可以把批阅重点放在作文的篇章结构、句子间的逻辑顺序以及语言得体性上。同时,批阅作文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在课堂点评时,由于对照班的语法错误出现频率过高,教师点评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此部分。而对实验班的点评,教师会利用少部分时间对一些典型错误进行讲解。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篇章结构、逻辑性以及语言得体性上,而这些恰恰是中国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最大弱点。课后,学生根据课堂点评对作文进行最后修改,并上交定稿。通过对两个班级作文的对比,作者发现,试验班大多数学生的定稿水平都高于对照班。

一年的研究结束后,作者对学生们进行了后测。形式和作文难易程度与前测基本一致,试验班和对照班均在课堂完成作文写作。评分标准严格按照前测标准执行。评分完毕后,作者使用了SPSS17.0 对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以了解这种以“批改网”为辅助工具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及其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具体表现。

分析结果中前测的整体P值为.07,大于.05。这表明在研究开始前,两个班学生的写作总水平没有较大差异。从四个小分的成绩看,不不存在明显不同。而后测P值为.00小于.05。这就表明经过一学年的课程调整,采用“批改网”为辅助工具的试验班级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两个班级成绩差异显现出来。这说明,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其中,语言得体性、内容、结构方面,实验班级体现出较大优势。这与教师能在课堂上利用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密不可分。而对照班级的课堂点评主要集中在语法方面,故以上几点的成绩没有明显提高。从写作字数方面看,试验班级作文字数比对照班级多41字。这体现了实验班级学生的写作热情要明显高于对照班级。只有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下笔如有神,写出的文字越来越多。这也充分体现了,批改网对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 4.结论 4.1以“批改网”为辅助工具的英语写作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通过一年的研究,作者发现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学生较高的认可。批改网这种时效性较高的点评作文工具的使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提升了他们的写作信心。传统写作课,学生大多在一周后才能拿到教师的点评。那时学生大多已经对作文内容略有生疏,对写作过程中自己存有疑惑的问题也基本遗忘。这直接导致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降低。而批改网在学生写作完成后的几分钟后,便能给出评阅意见,学生可以趁热打铁地进行反复修改,并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查询资料充实、提高自己。由于学生已经通过批改网对语法错误进行了反复修改,故可以得到教师在篇章结构、语言逻辑学方面更多的教授。 4.2以“批改网”为辅助工具的英语写作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缓解了工作强度。在一年的研究中,作者对作文评阅时间进行了记录。在评阅对照班级论文时,由于学生初稿存在大量语法错误,故评阅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大约需要10分钟。而实验班级的作文上交前已经通过批改网进行了反复修改,语法错误大大减少,从而评阅时间减少到5-6分钟左右。此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教师课上点评的重点。传统写作课的点评环节,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学生出现的语法错误上。运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师点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作思路、作文结构以及文章的逻辑性上。这种全方面的作文指导,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

让博客成为你的教学辅助工具 篇4

一、博客可以成为学习资源共享的一个平台

教师或者学生在建立教学博客的整个过程,就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博客(Blog)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它可以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如今,教育办公化已成为现实,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将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随时加入自已的博客。可以成为自已课堂教学的电子资料库。学生可以登陆教师的博客,查阅教学信息,这样可以弥补在传统教学上的一些缺陷。

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己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1.过滤信息

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将经过过滤过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传递给他的伙伴。通过浏览别人的博客日志,知识获取的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2.提供学习的丰富情境

通常的教辅网站,只是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的链接,而博客则提供更多的评价,更广泛的背景资料。这一方式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有效的,学生的博客日志可以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于问题的想法与思路、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提高学生的媒体文化水平

博客(blog)的个人化使得博客(blogger)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要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过滤与说明,使得他的博客日志能够为更多的人接受,使得他的思想和资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与传统BBS相比,博客日志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博客具有更强的自律性。

4.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博客更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5.提供对信息的评价

博客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的过滤,使得信息可以转换成有用的知识。但是博客所过滤的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价值在什么地方,阅读者有没有补充的信息,阅读者对于博客(blogger)的资料和思想有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这种方式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判别能力的训练。

6.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协作

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二、博客是网络的产物,是师生交流的平台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其实并不多。利用博客可以对此进行弥补,教师需要建立自己的博客,发表自己的教学、学习体会,提出对某些观点的看法,布置作业、论题。教师也可以去学生的博客了解学生的想法、心态。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博客作为自己发布通知、分配作业或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辅助教学工具。

通过博客,学生可以从其他人的日志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参与研讨,可以迅速汇集某一方面的大量知识。此外,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网络相应的栏目求助,也可以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或者和老师、同学合作探讨某一问题。方便的交流、及时的反馈、思想的碰撞、平等的沟通,使博客成为一个理想的研究性学习的场所。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教师同盟的形成

博客具有个性化、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教师记录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与其它教师交流,同科教师交流教材和经验,形成一个社群。大家可以在一起把握最先进的教学经验,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传统的校内教研模式,很难使所有人互动参与以及建立起真正平等、合作、开放的教研关系。博客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博客中,不管你的年龄、经验、背景,只要有共同的话题,博客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博客之间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

四、叙事反思工具

每天教学中总有一些突发的奇想,总有一些教育上的反思。而随时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_帮助。长期积累,回头看看,在博客上的对教学反思都是自己一笔很大的财富。在教学上扬长避短,更好地提高自己。

Blog在教学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1.Blog的个性化不容忽视笔者不提倡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用Blog进行教与学,因为Blog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与Blog的思维方式很相似,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适合使用Blog进行教与学;反之使用者会对Blog产生抵触情绪,这时Blog不一定合适他们。

2.Blog的撰写贵在坚持在缺少自我约束的情况下,学生能否坚持使用Blog开展学习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是把网络上的一些文章搜集在一起或是作个链接,就成了流水账和网络文章管理系统。Blog注重记录思想和内涵,当这些思想积淀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提高研究的能力并产生思维的创新。

3.Blog的信息重在共享和交流国内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写在Blog上拿出来共享或者没有意识到信息共享的好处。如果把Blog公开,Blog的使用者就会有一种表现欲和个人责任感,为了使自己的Blog吸引更多的访问者,Blogger会坚持记录自己的思想及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别人也会通过评论来参与交流,达到思想的链接和碰撞。

总之,博客运用于教学,对教师来说,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七、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关键在于怎么用。博客这种开放式的网络资源提供形式将为教育、为教学,为师生的交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一种崭新的平台。正如博客网(博客中国)的口号“Show you,Share me”。

在如今的多元化社会中,人的理想实现途径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当满足这种多元化的需求,网络教育博客就是大家学习上的好老师,工作上的好帮手,思想沟通的好载体,专业成长的好路径。

摘要:如今,博客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分析了博客在教学方面的优势,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利用博客,使博客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让新兴的网络工具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博客,教学,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黄鹏.Blog(博客)应用于教学的思考[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篇5

《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我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助省力或提供方便,如让学生回忆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填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重视学生描述各种工具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另外通过设计拔钉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可以完成任务的工具,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拔钉子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工具的作用,我采取了分组探究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工具,体验工具带给我们的方便。 、不足之处: 1、教学准备不足。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的工具种类较少,数量也不够,使学生的探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因为担心使用工具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限制较多,未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已经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把多媒体课件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对于提高物理的教学效率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也已经把多媒体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一些生机与活力,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还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且精彩的物理世界,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呢?这也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析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物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能够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生动的实验课件,而且也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际情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过程仔细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去理解动态的物理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起相应的过程图景,这样的教学也能够促使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去内化现阶段所学的新知识,进而为实现对知识意义上建构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超重和失重”的相关内容时,鉴于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物理教师就可以借助电梯做向上加速、向下减速或向下加速、向上减速时物体的质量的变化,然后再做受力分析,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起来也就更容易些了。比方说,在教学这节知识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宇航员在太空活动情况的动画场景,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上课也就认真多了,教师也可以经过测试来检测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经过测试效果也是很理想的。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的插图变成了生动的动画,还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情境。

二、分发挥物理的演示和虚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物理同样也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在实验中进行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且生动有趣的实验则显得很有必要了。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对某些相关的结论、实验步骤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又能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理解的更为透彻,而且还利于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整个过程。

在过去的物理演示课堂上,由于受到仪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验效果也不是很好。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则避免了由于条件限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在探究物理教材中“力学知识”的时候,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可以用动态的演示,学生也能真正明白产生力的原因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再如,在探究“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借助Flash 软件将振动和波动的图像用动画演示出来,充分地把振动质点和机械波传播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明白相关的物理过程。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既能为教学提供方便,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而且还充分地弥补了由于常规仪器不足带来的不便,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为学生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上课只是依靠课本为学生讲解复杂的物理知识,有些物理知识比较难懂,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多媒体走进教室,为物理课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学时,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图像或者是声音、动画等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为学生的学习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较为常见的情境和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讲解,能够拉近学生和物理学科之间的距离。物理知识原本也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生活中一些较为常见的物理现象的欲望。

例如,在探究与“浮力”有关的知识时,在正式讲解知识前,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浮力的概念与特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同一个人在淡水中不能浮,但是却能够在死海中漂浮,为什么呢?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逐渐找到有关浮力的大小和所浸泡的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接着,教师再把新知识迁移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也是能够收到较好效果的。

多媒体课件集视听结合于一体,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能够再现一些真理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也是新课改下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研究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最佳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提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科学性与合理性,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许能俊.中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3):107-108。

[2]张亚平.本与末: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理性思考[J].学理论, 2010,(20)。

[3]王哲明.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途径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3(04)。

[4]李晓锋,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2):67—70。

[5]陈继荣.对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课件库与素材库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多媒体是辅助英语教学的有效工具 篇7

1.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1 全新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1.2 创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多媒体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将教学导向深入。这种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学习,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应用英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3 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效率,丰富学习内容。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4 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能力也较以前的学生强。在教师的业务进修中,多媒体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教学设施是要人来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要大胆使用。

2.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2.1 误区一:填鸭之风。

有一些老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盛行。

2.2 误区二: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2.2.1 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2.2.2 以视听代替语言交流。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老师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2.2.3 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误区三:课件要素,信息超量,出现“迷航”现象。

当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人脑就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做“迷航”。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的理解接受。

3. 对策

3.1 教师方面教师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化教育意识。

传统教学方法理论出发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客体,这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忽视,从而导致学生位置的附庸化。由此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创立新的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教学模式,最简单的三条标准如下:

(1)教师从过去的单边讲授型的“讲师”角色转变为指导型的“导师”角色;

(2)废除“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尽其所能使课堂开放,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

(3)教师尽量创设条件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形成协作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3.2 课件方面。

针对教师开展务实的培训工作,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需要具备如下几点:

(1)对教材、教法的准确把握和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深入理解;

(2)相关的多媒体制作技术。

制作者如果不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不认真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教法,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使有高超的多媒体制作技术,也难以制作出优良实用的课件。一堂课既包含有教材中规定的共性的东西,又附带着教师的个性色彩。因此,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应当在容纳教材共性知识的同时,体现出使用者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制作技术。

教学辅助工具论文 篇8

基于此,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孙众博士设计、杨现民硕士开发的嵌套于Vclass平台中的协同阅读工具——SURF (Sharing Unique Reading Feeling) 。该工具旨在辅助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可以辅助教师进行阅读信息监控, 实现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摘录、注释、评论、图形标注、网络搜索、概念图绘制等功能, 还可以共享阅读批注信息等。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同阅读, 促进集体智慧的发展。

●SURF主要功能简介

1. 课堂SURF监控

课堂上, 如何全面、深入地掌握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利用SURF课堂监控功能, 教师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全班每位学生的拓展阅读进展和阅读质量。如图1所示, 教师可以看到全班所有学生对某一篇阅读材料的摘录、评论和注释情况 (包括数量、统计字数等) , 还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对不同阅读材料所做的摘抄、注释和评论的内容、注释和评论的统计数字等, 更可以看到学生之间彼此交流的情况。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使用SURF工具的权限进行控制。

教师对SURF工具的课堂监控, 是实现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 教师在监控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全班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情况, 从而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水平, 为日后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带来方便, 也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其次, 利用SURF的监控功能,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也可以作为学习伙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 激发学生对阅读与学习的兴趣。再次, 学生在使用工具自主阅读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 通过SURF对阅读权限和过程的控制, 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效率。

2. 学生电子批注阅读

SURF工具不仅为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供了摘录、勾画等功能, 使得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得以体现, 还为学生构建了协同阅读的“阅读圈”, 为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供了工具支持。学生可以利用SURF工具对阅读文章进行摘录、注释、评论、记录阅读思考、画概念图等, 并将这些操作按照内容加注标签分类, 还可以将这些内容在阅读圈内进行共享。

(1) 摘录。学生可以摘录词语, 也可以摘录优美的句子或段落。

(2) 添加注释。学生对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通过各种途径理解后补充上注释内容, 为理解文章提供帮助。

(3) 添加评论。学生可以对文篇中的某一个词、句子或者是段落发表自己的阅读评论和感想, 也可以对整篇文章的立意、结构、主题、风格等发表自己的鉴赏性评价 (见图2) 。

(4) 网络搜索。设置了三个搜索网站:百度、雅虎和谷歌。该功能为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提供了“活字典”。

(5) 图形面板。设置了“你的笔记”、“你的问题”、“你的感想”等模块, 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提起“笔”, 记录进而发表, 学生不但可以阅读到自己发表的内容, 还能阅读到其他同学发表的内容 (见图3) 。

(6) 阅读论坛。学习完一篇课文, 完成课外的阅读后, 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 可以在这里提出自己的问题作为全班交流与讨论的内容 (见图4) 。

(7) 画概念图。针对所学的课文和拓展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利用SURF提供的图形工具自由勾画概念图, 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转化成条理化、图形化的表达, 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8) 我的SURF。我的SURF中收集了学生自己的摘录、注释、评论等内容 (见图5) , 还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添加“我的好友圈”, 阅读其他同学所做的摘录、注释、评论、疑问等, 并对其进行评论或解答 (见图6) , 以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构建集体智慧, 实现真正的协同阅读。

●应用效果

三、四年级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转折期:阅读篇章从短到长、从易到难过渡, 写作要求从写一段话向写整篇文章过渡。这就需要在三、四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能,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笔者将SURF工具应用到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 学生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前, 很多学生在进行拓展阅读时只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随意浏览。应用SURF, 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他们会随时摘录优美的词句和感悟深刻的语段, 根据思考题和自己的想法对文章发表评论。例如, 阅读《黄香扇枕温席》, 有学生在“你的感想”中写到:“我觉得黄香真孝顺, 还当成了丞相, 真是个有用的人, 我要向他学习。”可见学生读到心里去了。阅读《美丽的武夷山》, 有的学生评论:“这篇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静得像一面镜子, 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 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我觉得作者写得很好, 用了比喻句。”可见, 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此外, 工具的作用还渗透到平时课外书的阅读上, 大部分学生会一边阅读一边摘抄优美词句, 积累材料, 写上感想。

2. 增强交流和探讨

使用SURF工具, 学生不但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且会认真浏览其他同学的评论, 对于同学的疑惑更会热情解答。学生在彼此探讨、解决疑难的氛围中, 阅读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理解文本也更加深入了。比如, 阅读《我给奶奶送阳光》, 有学生在“你的疑问”中说:“鹿儿的奶奶为什么说阳光都跑到了她的心里了?”另一个学生回答:“因为鹿儿的爱就相当于阳光。”“爱的阳光”不但在阅读中能被感受到, 而且能在两个学生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这是爱的蔓延。

3. 激发联想, 产生共鸣

阅读不仅仅是要读懂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引发读者自身的相关联想, 产生与作者的深刻共鸣。阅读《我给奶奶送阳光》时, 有个学生在“你的联想”中写到:“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她很爱我, 有一次, 她来深圳, 还给我带了一些家乡 (四川) 的特产呢!”这难道不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吗?文章的深意与学生心灵的交汇, 就是SURF工具的魅力。

4. 提高写作水平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后, 笔者都会设置两个计算机打写题目:读后感和片段作文。SURF工具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过程支持、素材积累和方法指导。

首先, SURF工具支持的阅读为读后感的写作提供了过程支持。在读后感的写作中, 笔者要求学生就自己对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个故事发表感想, 由一句话延伸到几句话, 形成一篇短小的读后感。运用SURF工具, 学生收集了很多材料, 包括批注、评论和图形面板功能中的感想。此时, 写读后感就是一个阅读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既从阅读中锻炼了理解和分析能力, 又为打写文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 这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有效性的一种方法。

其次, SURF工具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很多的素材, 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加丰满。在每节课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都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摘录。这些无疑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充盈的素材。例如, 写秋天时, 学生可以从阅读摘录中选择一些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运用到作文里。此外, 在利用SURF工具对经典的阅读片段进行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 学生也得到了写作方法的示范和指导。

●SURF工具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为协同阅读的工具, SURF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在传统环境下无法全面、深入地掌握每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难题, 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 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 SURF工具能否发挥最大优势,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SURF工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主导, 工具辅导

支持协同阅读的SURF只是为学生的阅读锦上添花的工具, 进行深度阅读才是课堂的目标所在, 而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依旧是教师。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工具的优势, 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而不是陷入对工具各种功能的探究上。另外, 在刚开始学习使用工具时, 学生对如此神奇的工具很容易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而出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不断重复摘抄、随意评论等现象。SURF工具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知识积累,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设置的, 可是此时工具的使用却喧宾夺主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及时点拨学生, 让学生更加专注于阅读, 避免因专注使用工具而忽略了阅读的质量。

2. 循序渐进, 发挥作用

学生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 因此应该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来使用SURF工具。SURF工具有十几种功能, 每一种功能的掌握都需要时间, 如果一下子让学生接受这么多功能, 可能会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因此, 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使用SURF工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学会摘抄、注释、搜索和评论;第二阶段, 学会使用图形面板;第三个阶段, 学会使用阅读论坛和概念图。

●思考和建议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SURF工具确实是好帮手!但随着使用的深入, 也引发了笔者和学生的一些思考。为了进一步完善SURF工具的功能, 在此, 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预设一套完善的标签分类系统

目前摘抄、评论和注释所有的内容都杂乱地收集在“我的SURF”里, 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学生要在打写中运用, 便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找。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 也让学生的资料库更加完善, 是否可以在工具里为学生预先做好分类的文件夹, 学生阅读时可以按照写人、写事、写景等进行有类别收录。而SURF工具提供大的分类, 学生可以自由进行小分类, 如描写景色, 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也可以按照描写哪种植物进行分类……这样, 学生寻找素材会更加方便, 使用的机率也会更加多。

2. 相似或重复功能可以合并

比如, “评论”与图形面板里的“你的观点”、“你的笔记”等是重复的, 可以合并;再如, “你的疑问”本身就有寻求别人解答与帮助的意思, 与后面的“寻求帮助”异曲同工。

3. 设置“我的书柜”, 增强课内外的链接

SURF工具为课堂内的深度拓展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但是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来自于课堂阅读教学。有研究显示, 学生因为兴趣而进行的课外阅读,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笔者建议在SURF中增设“我的书柜”栏目,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每位学生将自己已经阅读的、正在阅读的或特别想阅读的好书通过“我的书柜”推荐给伙伴圈里面的每个人, 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课外的阅读体验、收获等。

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9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优点

1. 直觉感受, 激趣引入

现代多媒体赋予了计算机丰富多采的表现, 而教学也完全可以因为计算机变得多姿多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样性可以吸引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一般来说新事物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 尤其在课堂上当学生们厌倦了烦燥无味的讲解时, 计算机辅助教学给课堂添加了无穷的魅力。但是, 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 教学软件的选择不可忽视。首先是内容, 要求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要能够充分表现本堂课教学内容, 切不可为了更多的教学内容, 使软件变得杂乱, 而冲淡了教学主题, 误导学生。成功的辅助教学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 使CAI有鲜明的教学性。

2. 自我探索, 拓展创新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一大特点, 利用此特点可以使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 选择恰当的设置, 灵活地安排教学进度和广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维, 自我探索, 取得成功。利用交互性使教师给出自学的要求, 让学生分组, 自己分析、讨论、处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体现探索式学习方式的新教学模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等各方面的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提问,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真正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目的。

3. 发挥主体作用, 高效建构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创造条件,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把以课程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导到主动学习,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计算机具有快速存取和自动处理等功能, 它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 还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判断反馈、指导点拨。

4.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形成概念, 启迪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现、概念。运用电脑辅助教学, 根据教材内容, 生动、直观地展现画面,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清晰的表象,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形成概念, 以利于思维的发展。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和形象生动的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使概念具体化。运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 把静、动结合起来, 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方式表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问题

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形式与目的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 即以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和特点, 代替或部分代替教师面向学生, 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教学形态。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既可以是人圮机对话式, 也可以是借助其他媒体 (大屏幕投影或液晶投影) 构成新的信息传递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为: (1) 改进课堂教学; (2) 优化传统教学; (3) 实现个别化教学; (4) 改善学习态度。

2. 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主要参与人员的要求

(1) 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熟悉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因为在最初的设计构思及以后的实践应用中他们要起主要作用, 可以说决定了辅助教学的成败。没有一定的教学水平, 就提不出好的教学设计, 也就编制不了好的教学流程图。

(2) 对软件设计者的要求:要有较高的制作水平, 较高的悟性, 细心、专心, 更要有"否定-提高-再否定-再提高"的意识。对专家、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设计、建议应仔细琢磨、领会, 据此编制出软件程序流程图, 还要与教师沟通, 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好稿本卡片。对资料的选择、运用、组合及加工应在细心研究后进行。制作中要体现高度, 适当展现现代制作水平。尤其要对试用中发现的新情况给予高度重视, 要敢于否定自己, 在不断的否定中制作出精品。

3. 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基本要求

(1) 科学选择。由于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 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 对这一方式的使用要慎重, 用其它媒体可以解决的不用计算机, 要在"代价最小, 功效最大"的原则下决定使用与否。科学选择还体现在课型、媒体、资料、使用方式等的选择上。在自然课各种类型课中, 并不是每一种类型都适用于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即使适用, 也存在着选用哪种应用方式的问题, 在确定使用前应解决好这些问题。

(2) 科学决策。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设计, 以及制作者对构思的实现方式的选择上。具体体现在软件制作的全过程。我们在实践中的制作过程如下:决定课题→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设计 (编制教学流程图) →辅助方案设计 (编制程序流程图) →准备制作 (编制稿本) →制作→试用修正→辅助教学实践→评价修正制作过程。专家、教师、制作者应密切配合, 力求科学选择教材、处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辅助方案、编制稿本、进行制作、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评价与修正。一个制作周期后, 教学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稿本卡片和一套完整软件作资料保存。

4.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能力培养

(1) 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根据学生观察的需要把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 使难以观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 启发积极思考。计算机不但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丰富的画面, 而且还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机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信息, 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教学中显示所要观察的自然事物;同时, 还能对时间进行缩放, 在显示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功能。在展现宇宙星体运动变化、动植物运动情况方面优势很大

(2) 有助于概括能力的培养。思维活动有许多的特点, 概括能力是其中最基本的特点。概括的过程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掌握概念, 就是对一类事物加以分析、综合、比较, 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然后把它们概括起来。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概括。概括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掌握规律的基础, 任何科学研究的结论都来自于概括过程。从教学实践上说, 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概括过程, 利用表象可以概括出科学概念, 并发展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计算机能提供直观、生动、清晰的表象, 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表象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3) 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就具体教学来说, 利用表象形成概念是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 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的主要方法。由于自然知识之间如链条一样连接着, 本身就具有科学的逻辑关系。我们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时完全可以依据这些关系, 将本来就有密切内在联系的知识有机地沟通起来。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 学生的认知结构也不断地组建, 逻辑推理能力也就在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得以发展起来。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10

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 利用化学多媒体教学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1.导入新课

学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 他们喜欢直观、生动的形象。而多媒体教学过程就形象、生动, 感染力强, 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 启迪思维进而导入新课。利用真情实感的图片展示引入、播放影片引入等方法, 都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的神经细胞高度兴奋, 神经纤维通道的传输达到最佳状态。真情实感, 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能把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去, 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但要做到点到为止, 做到活而不乱、留有思维空间。

2.微观化宏观

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实质等理论性很强的知识都是极其抽象、概括的, 学生较难理解。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传授, 学生不容易理解势必降低学生的兴趣, 影响教学效果, 因而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富有形象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化难为易, 帮助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微观世界宏观化, 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通过视觉展现在学生面前, 化枯燥为生动、化理性为感性, 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依据, 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 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 从而产生乐学情绪。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学习障碍得以打通、降解、消除, 降低了学习难度。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化小为大、化远为近、使微观看不见的变为看得见、看得清, 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激发学生求知欲,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3.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 模拟化学实验, 为毒、危实验护航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在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举足轻重。然而, 对于药品昂贵、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的化学实验以及破坏性实验, 我们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实况录像或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不但可取得同样的实验效果, 而且节省时间, 避免危险, 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于一些反应速度太快或太慢的化学反应, 现象不易观察, 可在模拟实验中适当放慢或加快反应, 并可反复操作。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学中的醛与Tollen试剂发生的银镜反应时,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演示模拟实验过程, 使学生如亲临其境地观察实验发生的整个过程和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验方法, 增强他们对化学反应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化学反应的原理、现象和结果, 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 模拟化工流程感受化工生产

对于化工生产内容的教学, 虽然最好是去工厂实地进行教学。但对于工业落后地区来说, 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这个条件, 一般都是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手段进行教学, 真实性和直观性很差, 无法激起学生对化工生产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动态地模拟化工生产流程, 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转化和流动的情况, 则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及反应原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完整的轮廓。例如, 在硫酸的工业生产的教学中, 利用三维动态的多媒体动画, 模拟化工生产的全过程, 向学生展示硫酸工业中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中的反应情况。在展示讲解该课件的同时, 配以播放相关工厂的全貌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场景,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化工生产过程, 体验变化之神奇, 提高科学素养。

4.复习课中多媒体的应用

复习阶段实验不可能重做, 仪器也不可能搬来全部演示, 这时应用计算机、录像等设备对已做过的实验进行“回忆”, 对没做的实验进行“演示”, 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把重要实验过程的录像重复播放, 可取得既系统全面又节省时间的效果。还可借助计算机建立习题库和知识点汇总, 为学生进行练习和复习提供方便。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扩大直观视野, 充实直观内容, 强化直观效果, 丰富感知材料。

二、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能忽视板书

系统的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中间手段。学生如果只看演示, 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觉暂留”, 不能及时将看到的表面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其结果显然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 黑板重现力强, 随写随看, 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 化学用语的板书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其次, 一个问题的分析过程, 由教师亲手在黑板上完成, 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板书过程中有时间去思考, 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2.忽视学生的承受力

多媒体教学的大容量、快速度、高密度, 有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目不暇接、来不及做笔记, 这就会出现课堂上很热闹课后没着落的尴尬局面。我认为多媒体教学的课前、课后辅助工作更要加强, 比如课前印预习题或重点知识给学生, 让学生有备而来;课后注意对学生进行督促检查。

3.盲目滥用多媒体优劣不分

课件的优劣不分、课型的优劣不分、学生层次的优劣不分等, 有时会弄巧成拙。我认为要用心去准备和选择,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有时仅仅是一张小小的PowerPoint制作, 就要花去我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完成, 用到它时学生的反应就相当好, 那它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付出和效果是成正比的。

三、结语

当前, 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非常普遍, 其作用的发挥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 迫切需要我们及时总结、交流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只要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就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付德荣, 王吉庆.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刘杰.多媒体技术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大学化学, 2005.

[3]方勇等.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改革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12) :405-407.

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云计算 云计算辅助教学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15-01

1 云计算的概念

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下面从用户、技术提供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解析云计算。

从用户的角度看,云计算系统是一个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及信息服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获取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用户无需做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只需按照使用量来支付租用费。

从技术提供商的角度看,云计算系统是通过相应的技术,管理和协同大量的计算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所需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服务,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按照用量来计费,从而实现云计算系统运营的盈利。

从技术开发人员的角度看,云计算系统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和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等手段来完成资源和服务的封装及交互的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

2 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概念

云计算辅助教学是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它涉及了计算机科学和教育科学的领域。它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领域,主要是研究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核心是云计算服务支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黎加厚教授认为:云计算辅助教学是指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构建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以辅助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应用

云计算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力的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云计算辅助教学模式应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3.1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目前,我们各学校教育资源的建设中都面临着教学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资源更新成本高、更新速度慢,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云计算的出现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云计算采用的是集中存储的方式,所有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规模非常庞大,它的管理和安全工作由技术先进的专业团队来负责,资源库能进行规模的扩充,并且数据的安全也有保证。使用云计算,我们可以将数据都存储在云端,学生和老师只需最简单的浏览器终端设备和网络即可,这使得终端设备最小化。另外,云计算能跨设备跨平台,在各种终端之间,教师与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同步获取数据,并且可实现随时与其他学校的师生分享资源,拥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实现了资源的共享,避免了资源库的孤岛。

3.2 构建新型图书馆

目前,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器主要用于图书管理、数字资源检索下载等服务。服务器内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服务器的可靠运行,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图书馆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終端数量等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而使用云计算,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云端”里的服务器不是几百上千台,而是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台,“云”端的超大服务器群,具有很好的容错性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及几乎无限的带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高并发性,用户的请求也能得到及时的响应。另外,如果某一台服务器出现了故障,“云端”的其他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拷贝原来服务器上的数据,这避免了严重的损失,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安全性。此外,云计算模式具有虚拟性,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电脑、手机等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服务,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个人图书馆,实现移动学习,使图书馆资源中心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3.3 手机移动学习

目前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主要是基于短信定制和基于WAP浏览的移动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都有着不足之处。前者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互动性较差,后者则因网络的传输速度而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使用云计算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云计算环境下,学习者只需通过移动设备的浏览器就能访问“云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模式不会受到移动设备问题的影响,因为数据的所有处理与分析都是在“云端”的计算机群中进行的,这样就不会像传统的移动学习那样因手机设备的关系而使计算速度低下。

3.4 远程教育云

远程教育云是将所有从事远程教育所必须的软硬件计算资源虚拟化后,向远程教育机构和学习者提供计算资源形式的服务。在云计算模式下,远程教育机构不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在计算资源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动态地购买所需的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其他业务的开展与自身的发展。对于学习者来说,在云计算环境下学习者只需要一台浏览器的终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者获取教学信息的成本。

3.5 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

在云计算环境下,云端实验平台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应用程序,而只需在服务器端安装,从而实现集中部署,降低了安装和部署的费用。

管理人员通过云端实验平台可以远程检查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并且可以对计算机进行批量或单独的各种控制和管理。当需要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或安装的时候,只需在一台客户机做软件安装或升级操作,然后再与服务器做一次同步更新,而其余客户机只要重新启动即可。这样避免了逐台机器的重复安装操作或用还原卡再次同传操作。

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资源、科研方面。总之,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黎加厚.低碳型教育与云计算辅助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

[2]黎加厚.云计算辅助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15.

博客辅助地理教学初探 篇12

一、博客辅助地理教学模式

对博客的功能的理解是:“博客是以多个个人的视角, 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 精选和记录信息, 为他人提供帮助, 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精神的核心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利他共享精神, 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使用过博客的许多人认为, 它是信息时代一种新兴学习模式, 是一种新型学习技术。它符合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 与分布式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相一致。它作为一种学习技术工具, 对学习实践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其基本功能和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基于博客平台地理教学基本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 互动学习模式

让学生按照计算机提供的学习程序, 在与计算机的互动交流中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自主控制每个专题学习所用的时间和步骤,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通过网络化教室的个别辅导功能进行个别指导, 如果是全体性的问题还可通过交互功能和教师提问功能在平台进行讲解。

2. 工具应用模式

工具应用模式是指学生将博客作为一种纯粹的工具使用, 进行数据分析、文字处理或报告编写, 教师则利用博客的特殊功能进行指导、展示、交流等教学活动。如在学习世界的农业与工业生产内容时, 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反映我国或世界其他工具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的一些统计指标, 通过计算机EXCEL表格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工作, 用绘制的图表分析比较我国不同省区或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 在博客平台上交流、讨论。

3. 网络查询模式

教师不仅从博客网络中搜索、查询相关资料进行备课, 而且可以指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让学生浏览, 或者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功能区, 学生上课时通过访问查询资料、相互交流, 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三、博客辅助地理教学的教育教学意义

1. 博客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使传统的集体教学向小组教学或者个别教学发生转变, 进而使教师从知识的教授者的作用转向帮助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作用, 从只与好学生交流转变为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 学生从所用的学习者学习同样的东西转变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 使学生从竞争性结构转变为合作性社会结构。显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对于传统教育的改革有重要意义。

2. 博客平台成为学生探索和发现型学习的一种认知工具

博客平台一般包括三个功能区:课堂讲座区、课堂测试区、热点讨论区、教材文字区、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等。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 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

3. 博客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的场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依托现有校园网, 通过在校园网主页上建立“地理教学博客”及其相关链接, 网站包括“在线交流、电子信箱、留言簿”等板块, 给学生以主动权, 教师定期确立一个讨论主题交给学生, 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形成一系列的子讨论题, 然后由学生查找资料, 分组讨论, 集思广益, 学生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在线或离线讨论。利用网络化教室改造后的课堂教学, 将小组学习、个别化学习和集中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 使课外学生的学习资料查找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 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 扩大了教学的时空, 教学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 而且延伸到了课外。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 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博客辅助地理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功能, 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助教”功能借助于网络技术实现, 实现课堂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既可以向学校里的教师学习知识, 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数据库、专家系统学习, 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行不同进度的学习。这就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

4. 博客实现超级链接结构, 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教学网站网页间靠超级链接的方式进行链接, 链接的方式要按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的跳转, 并利用全文检索功能, 将发散思维聚集于一点, 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超级链接结构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灵活获取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的重新组织, 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有利于因材施教。如网站中设置方便的搜索引擎, 学生进入后可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搜寻。对课堂掌握不好的学生, 可以进入“课堂教学页”, 再重温老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演示, 可通过“在线答疑区”进行解答问题, 或通过“课堂测试区”对每节内容进行自我检测;而对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 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学习功能区进一步学习, 或到“讨论区”参加讨论。

5. 博客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虚拟现实技术,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博客平台提供有“资源箱”、“教科书”、“相关资料”、“视频点播”、“相关地图”、“更多的相关资料”等功能区, 点击功能区进入相应内容, 可以看到比书上更多的学习资料, 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使网站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校园网直接乘上INTERNET直通车, 通往面向世界的知识海洋。此外, 由网络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交互世界———虚拟现实, 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 可让学生尝试虚拟社区、虚拟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实践活动。通过与英特网上的相关地理资源网站建立链接, 其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信息量庞大, 以丰富多样的媒体平台, 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 并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提供一种非常容易的信息重组、变动、随意组合的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时间自由地选择信息, 并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 撰写学科小论文, 参与网络讨论交流等等。这样的媒体平台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优化, 使其已有的信息 (或概念) 内部建立联结,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迁移, 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

四、博客辅助地理教学背后的冷思考

博客在地理教学中仅是一个辅助工具, 教学工具的使用更是要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表达, 而不是单纯地看技术的复杂程度。在使用博客时应该冷静地思考。

博客的使用者应当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能力。在知识管理中我们强调知识的可信度, 如果博客的使用者没有很强的信息素养能力或者在使用上受BBS定势的影响, 在使用博客时会像使用BBS一样, 造成知识的杂乱和可信度不高的信息, 甚至一些不健康的信息, 在使用群体型的博客时, 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博客应用在教与学中, 并不是说使用了博客这样时髦的网络工具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使用博客的时候, 需要教师的引导, 否则大部分的博客记录的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信息。教师使用博客教学时, 一定要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 教师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

当然, 博客是一种快速演变中的形式, 是一种真正的草根力量。博客辅助地理教学平台的建立贵在坚持, 重视思想和内涵。如果只是把网络上的一些文章、媒体信息收集在一起或是做个链接, 就成了流水账或网络文章管理系统;如果只是兴致来了就动一下, 平常不坚持的, 最终会成为网络上的知识垃圾。使用博客时注重把思想记录下来, 例如对某个学术观点的看法、反思自己的学习等, 随着这些思想的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必会产生思维的创新和研究思考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质量竞争力指数论文下一篇:立足主体